设定目标范文

时间:2023-04-08 11:1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定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设定目标

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55-02

当下,阅读教学高耗低效,原因颇多,有一点就是教学目标设定出了问题。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支配着教学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以往“理解”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学目标指向于基于“知识”和“认知”层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把握中心主旨。其实,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探索知识的应用。下面以《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为例说明。

一、理解爱

【案例呈现】

(一)默读第二自然段,用心去敲打每一个字词,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对大黑骡子的爱?圈划出这些词句。

(二)小组交流“抚摸”“悄悄塞”“念叨”“一直看”等词语。

品析“抚摸”。联系生活经验品味“抚摸”,读出词语背后隐含的情感。

品析“一直看”。

1你在家吃饭时,一般谁会笑眯眯看着你?你感受到什么?是呀,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往往隐藏在简单的动作中,“一直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对大黑骡子亲人般的感情。

2杀骡子的决心是一时兴起而为吗?(不是,从当时部队所处的境遇以及“盯”字感受到)舍得杀骡子吗?所以“一直看”的背后是对大黑骡子的念念不舍。

(三)读这段,读出对大黑骡子那份真挚的感情。

【评析】此环节学生先自读探究,然后教师抓住“抚摸”“一直看”等关键词引导学生感受对大黑骡子深厚的感情,最后通过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份真挚之情。显然教师是把理解内容、体会情感作为教学目标的,在这样的目标设定下,课堂教学是对内容的深挖,学生得到的是“意义”和“情感”。

【反思】阅读教学仅仅是“理解”吗?阅读教学也只是在学生获得“意义”和“情感”时止步吗?显然不是。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老师基本上都是从“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却将它杀掉?”这个问题入手,通过学习得出“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主题,并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感受的大爱精神。显然,这样的教学其实是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作为目标指向的。新课程标准凸显了“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以“基于表达”而设定教学目标。这样显然要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即作者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据此,对《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我们应该在引导学生体会、感悟“爱的伟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份真挚的“爱”的,从而让学生习得语言表达的智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那作者是如何表现对大黑骡子以及战士的爱的呢?这个自然段作者除了抓住的语言、动作来表达他对大黑骡子的爱,还有三点。一是境遇的特定,途中最艰苦的历程;二是特殊的情况,部队断粮;三是特别的任务,殿后。这些因素决定了对这支队伍来说,粮食就意味着生命,意味着生存下去的希望,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悄悄”地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干粮分给大黑骡子。虽是小事,但却彰显出对大黑骡子那份厚重而深沉的感情。从全篇来看,作者写这件事的目的其实是为“杀骡子”作铺垫,进而衬托出对战士的爱。另外,对高年段学生来说,学习重点已经由对段的学习过渡到对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二、表达爱

【案例呈现】

(一)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

(二)虽然只有短短五句话,但让我们感受到对大黑骡子厚重的爱。那作者是如何把这份情感表达出来的呢?默读第二自然段,圈划出支持你观点的词句。

(三)交流:抓住人物的动作与语言。相机引导学生品析“抚摸”“念叨”“悄悄地塞”“一直看”这些词,体会对大黑骡子真切的感情。

(四)是呀,作者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刻画爱大黑骡子,但还不止于此。把这段放到全文中去仔细品味,你会有新的发现。

(五)引导:大家想一想,在途中能让我们感受到爱大黑骡子的事情很多,但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喂骡子这件事呢?再读课文。

(六)交流:部队断粮,战士晕倒。粮食对他们来说其实就意味着生存下去的希望,而把仅有的一点粮食给大黑骡子吃,在他们身处“绝境”时想到的是大黑骡子而几乎忘却自己,所以喂骡子这件事最能表达对大黑骡子的爱。这就是典型事例。

篇2

关键词:汽车质量目标;目标设定;分解研究

1质量目标概述

1.1质量目标的定义

汽车质量目标可以了解为在质量管理中所遵从的目标标准,通过目标的设定,在所开展的经营管理计划中,能够有更明却的强化内容,并在基层中制定长期稳定的目标经营管理理念,促进所生产的汽车产品质量提升,同时在基层中也能避免出现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帮助实现更稳定的管理目标,促进基层工作任务完成质量提升。

1.2质量目标的理论依据和来源

质量目标是汽车行业长时间发展产生的,由基层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实现,基层中所遇到的问题中,大部分是由于管理目标落实不彻底导致的,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快速解决。目标设定会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计划相结合,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一旦基层中出现不稳定的现象,也很难通过技术手段落实解决,需要在短时间内探讨有效的技术方法,并帮助完善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目标设定时也会考虑企业是否有实现的能力,结合企业一段是时间内的经营销售情况来进行,当发现在基层中存在影响目标实现的隐患因素时,则要在短时间内对目标进行调整,重新探讨解决优化措施,确保所制定的目标能够贴近真实情况。质量目标中还会体现出层次感,通过这种方法来帮助企业实现长远的经营管理目标,将经营风险发生的几率将至最低。

2质量目标的作用

2.1激发员工积极性

通过设定质量目标,在经营管理期间,企业基层员工能够得到激励,在工作岗位中探讨创新方法,并通过技术方面的完善来促进汽车产品产生质量提升,达到更理想的经营效果,这也是企业经营管理期间需要重点完善的内容。员工积极性得到提升后,企业的质量管理计划落实也更轻松高效,不会再受到员工个人因素的影响,能够实现各个部门岗位相互联系,共同配合完成工作任务。目前对员工也能起到指引的作用,明确工作期间需要特别完善的内容,使技术创新能够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进行。

2.2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

最明显的作用自然是对产品质量的提升,在基层中能够形成稳定的经营管理计划,并通过质量创新来促进管理任务在现场快速落实,各个生产环境都能够得到产品质量检验,质量不达标的产品不能够投入到拼装环节中,各个模块质量都得到了管理约束,最终的质量才能得到充分保障,为汽车行业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产品质量是不断提升的,与技术创新紧密配合进行。

2.3对作业有效性的作用

汽车生产作业过程中,加强质量目标的设定,可以避免作业环节出现无效的现象,使技术能够得到发展进步。生产作业与质量目标设定是不可分离的,一旦作业环节出现无效内容,会造成严重的生产成本增大现象,也不利于生产任务完成效率提升。由此可见质量目标设定的影响作用,需要在汽车生产行业中加强管理,确保目标设定与实际情况一致。

3质量目标的制定

3.1质量目标制定原则

质量目标设定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并观察在基层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加强管理计划的落实,可以避免发生管理体系不稳定的现象,并实现长期经营管理计划。目标中要体现出对质量的约束监管作用,确保落实一段时间后的有效性,在目标落实中来帮助企业基层生产技术提升,并达到理想的建设目标。

3.2制定质量目标的步骤

首先要明确企业汽车生产中质量薄弱的部分,这样在目标设定中才能够有明确的内容。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来判断目标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并在目标开展一段时间后,发现目标不合理的现象后,要及时调整,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对生产的产品合格率进行检验,计算出一批产品的合格指标,与质量目标进行对比,判断是否高效合理,并通过管理体系来约束产品质量,确保任务能够在基层中得到保障。

3.3质量目标的分解

质量目标中,落实应用期间可以采用分解的方法来进行,为基层工作任务开展创造有利环境,通过目标分解来进行现场的管理计划落实,为基层中可能会出现的质量不达标问题提升前期质量约束保障,并避免发生隐患内容,为管理计划落实创造可行性,也能对风险起到规避的作用。

4质量目标的运行

4.1宣传和传达

质量目标确定后,可以采用宣传方法来帮助在基层中落实推广,发现质量不代表的情况也能帮助寻找深层原因,基层工作人员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再次开展生产任务会自觉的避免。传达则是统一进行的,需要管理人员深入到基层,观察质量目标的设定情况,并通过技术方法来帮助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通过有效的技术方法来促进质量目标得到落实应用。目标运行初期难度比较大,造成困难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推广落实不彻底的因素,通过宣传和传达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4.2运行

运行期间定期整理反馈意见,通过技术方法来进行,并帮助实现更高效稳定的计划,在基层中形成监管体系,这样各项生产任务开展过程中能够相互监督,将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充分的应用到基层中。质量目标运行后,能够在各个阶段形成稳定的使用效果,并加强各个阶段的相互配合,使目标能够接连的实现。质量目标的运行与实现都需要基层员工配合完成,因此在管理中不但要考虑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企业基层员工解决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4.3测量及考核

目标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实现的情况进行校核,观察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并通过技术方法来检验产品的质量,充分利用基层资源,促进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共同的提升,并帮助实现更高效的运行使用效果。目标考核需要定期进行,观察在基层中是否会出现不合理的内容吧,结合企业的生产特征来进行优化整治,达到更理想的使用效果,基层中常见的问题也能通过这种方法来解决,避影响到最终的不合理内容,并通过技术方法来避免质量隐患问题出现。

目标设定后是分解实现的,在测量期间也要严格按照分解流程来进行,观察发现基层中存在不稳定的情况时,及时采取解决规划措施来进行,促进管理任务进一步完善,同时也能避免基层中出现不合理的内容。根据原有的问题来进行下一阶段的治理方法研究,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质量不达标现象,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来进行控制。

4.4评审

评审同样是在质量目标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的,具有很强的内部控制作用,能够帮助解决基层中可能会出现的相关问题,评审结果也可以作为下一阶段目标优化的参照依据。

评审的内容为质量目标是否适宜以及质量目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年中的评审,目的是及时寻找实施质量目标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下半年的实施中进行改进和预防。年末的评审,主要是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为明年的质量目标做好基础。临时性的评审,当质量目标在运行过程中,对随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评审。质量目标评审的程序:质量目标的评审,应在对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测量和考核之后进行。应由负责质量目标管理的部门提出来,并做好制定质量目标的事前准备。

5结语

一个好的质量目标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引导员工自发地努力为实现企业的总质量目标而做出贡献,对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作业效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首先,“价格驱动市场占有率”并不完全适合家具制造企业。

家具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规模不经济”行业。它也是一个高附加值行业,但高额利润不应该取决于销售价与成本之间的差价,而更应该取决于产品的附加特征。所以,金凯撒即使采用“价格驱动市场占有率”,也不应该三番五次降价,而应该一开始就采用低价,并将这一价格固定下来。反复降价会造成经销商的不稳定,在获利逐步减少的同时,造成经销商流失,更何况这样做会严重损害品牌。所以说,盲目扩大市场份额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它会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让企业越走越远,进而导致企业衰亡。

许多人认为,扩大市场份额应该是企业首要的战略目标。实际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相当一部分企业都是按照这种思路制定自己的战略目标的。问题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坚定不移地追求市场份额是否是明智之举?

我们先以中国的软件公司为例。对于软件业来说,成本的大部分集中在研发阶段,相对而言,生产与销售软件的成本投入要小得多。这也就意味着,软件公司增加市场份额就是在增加利润。

我们再来看看制造企业。制造企业的成本结构与软件公司是完全不同的,其生产与销售所导致的累积成本相对于固定成本来说要高。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企业如果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的话,势必要降低产品的单价,牺牲利润。所以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一味追求市场份额可能是一项危险的举措。

尽管这样,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企业不遗余力地追求市场份额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证研究表明,市场份额与利润之比在多数行业中是正相关的。但是这一研究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些试图将市场份额最大化但是最后失败的公司的数据被排除在外。

其次,金凯撒的“市场跟随战略”本身也有问题。

其一,这一战略对于一个原先生产高档产品的企业而言,有其不可控性,而且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其二,选错了参照系,B品牌之所以成功,肯定有其独特之处,比如成本控制能力、物流控制能力、品牌影响力、经销商队伍稳定,等等,或许这些金凯撒都不具备。盲目的跟随策略必然会导致金凯撒丧失自己的特色,“低价高质”对于家具产品而言,是无益于培育核心竞争力的。

对于目前的金凯撒而言,必须重新回到战略层面,而不是在战术方面纠缠来纠缠去。金凯撒必须重新回到企业资源可控的范围内,制定新的战略:

■坚持高档家具的定位。

正如上面所说,家具是一个高附加值行业,而且是一个规模不经济的行业,规模并不能带来利润。事实也证明金凯撒生产高档家具在利润方面还是相当可观的。因此,金凯撒坚持高端定位至少有三个好处:有较高的获利能力,可以使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打造品牌;可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把企业原有的生产设备和高档家具制造经验充分发挥出来;稳定经销商队伍,特别是在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初期,更需要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忠实的经销商队伍。

■设计以及技术创新。

家具的附加价值至少是通过两点体现出来的:材料和设计。在家具行业,单纯的成本控制并不能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为了支持自己的高端定位,金凯撒需要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增加技术含量,采取创新措施,比如在原有产品格局的基础上添加新的设计元素,由此奠定自己的产品特色,而不是盲目地跟随。同时在设计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品牌。

■采用合适的品牌战略。

篇4

【关键词】诗歌教学 课堂目标 人文素养 美育引导

新课标倡导,语文课程应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的同时,又讲求人文性。语文教育要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诗歌教学更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双重使命。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实践者,在诗歌教学中该如何紧紧地把握住坚持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原则?

一、课堂精解,实现语文素养培养

本文中的语文素养基于语文学科,是学生于语文学习后应该形成的一种语文修养,包括对母语的态度、兴趣、习惯;包括学习母语的方法、效率、能力;包括对母语的理解程度、运用能力等。语文素养要表达的就是语文修养、语文水平、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等概念的总和。《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鉴于此,诗歌教学的目标设置是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可以掌握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

艾青在《诗论》中说:“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诗歌语言凝练而富于韵律感,语言风格或清新或华丽,或婉约或豪迈,但是在表情达意、叙事状物和创设意境方面,都具有精炼、形象、含蓄等特点,做到了用最少的语言来展现最多的内容。古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特别讲究“炼字”和“炼句”,高中语文教育一直以高考为指挥棒,诗词默写和鉴赏题的分值也逐年增加分量,默写有客观的答案,但是鉴赏无疑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考察。近年来诗歌鉴赏语言题一般的出题方式是:(1)炼字、炼句。结合全诗,看精炼词语及诗句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2)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推敲语言,进行咬文嚼字式的体悟,品味诗歌语言美。诗歌语言富于弹性和张力,只有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反复推敲琢磨才能逐步品味到。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从“诗眼”中可以领会到深厚而丰富的内涵,更能领会到诗的意境。

二、美育引导,培育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东西,它要通过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在生活中表现为人文精神。

诗歌作为人文精神的表达形式,承载着民族精神的内涵,同样承载着人文情感的精髓,也使得诗歌走上了文学之巅。“没有了诗歌,就等于没有了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宝贵记忆;冷落了诗歌,就等于冷落了一个民族鲜活的热情和激荡的血液;剥夺了诗歌,就等于剥夺了我们民族走入一个新的文明进程的权利。没有诗歌,我们堵塞了自己的耳朵,我们听不到文明拔节的巨大回声,我们成了一枝无法思考的芦苇。” 语文教育也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要贯穿语文教育的始终。然而,当前的语文教育不是在语文课上讲美学理论,就是把“美学的名词术语和语文教材上的例子”加以简单地“嫁接”,或者生硬地在语文课上讲一些笼统的不着边际的人文精神。“中学语文教育是有双重性的,它既是人文教育,又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目前我们最缺乏的是人文教育。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这种底子应该是浪漫的、理想的,能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的。”

因此,诗歌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一味地科学分析、逻辑推导加抽象说教,更应该提倡的是教师与学生诵者与听者都进入审美实践活动中,在审美体验感悟中进行对话交流;在获得审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阐释和评论,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经济社会尤为重要,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陶冶情操,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爱自然 。诗歌是情感的表达,也是最切合的教育题材。作为一线高中语文教育实践者,在担负教学工作的同时,深知对处在花季年龄的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他们需要引导,诉之于理不如诉之于情。曾经在诗歌教学中引入了情感教育,在对《邶风?静女》《卫风?氓》和《孔雀东南飞》的课堂讲解结束时,我试着和学生展开了对爱情的讨论,十五六岁的花季年龄学生对爱情的认知都不成熟,我积极引导大家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效果的显现是在课下,学生们都意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也意识到了早恋的危害性。可以说这堂课很成功地实现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他们意识到了珍惜感情,感情不是盲目冲动的。

语文诗歌教学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当然,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水融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相互渗透的。

参考文献:

篇5

有了目标,谁也拦不住你,只要在你心中充满阳光、充满希望、充满激情、充满信念、充满活力,就会冲破风雨,踢开绊脚石。你就会品尝到像蜜一样甘甜的滋味,这便是成功。

高尚的追求,使你生命变得壮丽,使精神变得富有;庸俗的追求使生命变得昏暗,使青春变得衰朽;高尚还是庸俗,由你的目标区分;成功还是失败,因目标不同。

有了正确的目标,就好像你在黑夜里迷失方向时,明亮的北极星出现在你的眼前一样,你会感到快乐和自信。

篇6

关键词:职业规划;目标设定;社会需求;可修正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106-02

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中,“目标设定”往往被作为选择人生发展方向的第一步,这是有深刻含义的。人只有确立了目标之后才有动力去追逐。对大学生而言,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其实就是指就业目标,它不应当泛泛而谈将来要到某大城市、某行业就业,而应当以“实现到哪个单位工作为目标”。这就是说,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应当有一个具体的参考值,应当根据具体岗位说明书、任职资格的要求来完善自己的能力,构建出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并以此为标准向就业目标靠近。

一、目标设定要符合社会与组织的需求

腾讯网2009年12月公布的“近三年重庆市大学生最难就业的专业”调查数据显示,工商会计、语言类、医学类、法学类大学生就业率相对偏低。专家发现,失业量排在前10名的专业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总失业人数中的比例偏大,而且最近两年失业集中在少数专业的趋势加强。失业最严重的10个专业在2007届毕业生失业量中占33%左右。高职高专也存在同样问题。“这说明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较为严重,极少数专业造成了大学生失业主要部分”。麦可思专家、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王伯庆把原因归结为“招生结构”,并不是社会提供的岗位不足,而是这些专业供大于求。但对大学生而言,进人大学后专业往往难以调整,如何背靠劣势的专业找到理想的工作,是大学生们在职业规划中必须面对的课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如何解决极少数专业造成严重失业的问题。

因此,在设定职业目标时,必须考虑到社会织对工作岗位的要求。当社会需要供大于求的时候,就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看看自己的胜率有多大;同时还要考虑单位对这个岗位的需要有无。

二、目标设定要符合自身的特点

大学生们应当考虑自己的性格是否与岗位相匹配。在职业规划中,通常我们不需要考虑岗位对智商的要求,只要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基本都能达到智力标准。而对单位而言,有时候性格比能力更重要。对大多数人而言,如何与人沟通,能否与伙伴们一起完成工作,才往往是单位要求的重点。大学生在设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性格与兴趣与岗位的匹配程度。

在职业规划中,适合只是职业规划的一个测量尺度。当然,职业适合与否对于职业人的发展确实很重要。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和工作经历较短的人而言,工作的适合程度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

三、目标设定高低要恰到好处

现实中,大学生体验不到真实的职业环境,缺乏对行业、职位详细信息的了解,目标的订立有些理想化,而具体行动计划又有脱离实际。通过问卷圆我们发现,80%以上的学生的目标是今后成为社会精英,如职业经理人、公务员、教授等。有些学生是高职专科生,选择的就业目标却是大学教授。当初考上专科,说明自己在读书方面或考试方面不是很有优势,现在用自己不是特别擅长的方面来与硕士、博士来竞争,这取得成功的机会不会大,将此作为远期目标为宜,作为近期目标则脱离实际。

四、目标设定要明确具体

明确的目标可使人们更清楚要怎么做,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因此,目标设定得越明确越好。事实上,明确的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这是因为人们有希望了解自己行为的认知倾向。对行为目的和结果的了解能减少行为的盲目性,提高行为的自我控制水平。

大学生们可以在一个相对较窄的范围内同时设定几个目标;比如说要完成导师安排的一个课题,需要准备资料,需要社会调查,需要分析讨论,最后形成报告。除了最后的形成报告,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同时进行,但在操作中,大学生们应当给每件事情排列一个日程表,规定每一个基本目标的完成时间,时间一到,便开始检查目标成果的完成情况。这个日程表设置得越具体,越有可操作性,用来衡量目标实现程度的标准就越细,对于目标反馈也就越准确,对于不当之处的修正也就越有针对性。

五、目标设定要留有余地

目标设定要留有余地,指的是目标设定具有“可修正性”。学校职业规划教育的第一步就是根据兴趣、专业等由学生确立目标,而规划一旦确立,传统的观念又告诉我们要坚持到底,锲而不舍,就算受到挫折也没关系。实际上,规划是开放的,是需要根据客观环境和自身条件变化适时调整的。然而,许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反馈修正这个步骤,没有评估自己的计划执行情况便开始布置下一个步骤。一旦未能按原计划实行,就立即从事别的工作,并且没有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份职业作为自己的第二选择。例如,法律专业的学生,为了专业与职业对口,计划是当法官,备选方案是做律师。表面上看起来是很保险,一个是上班族,一个是自由职业者。实际上,这两个职业都是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很有可能都无法通过,这样就无法起到反馈修正的作用,一旦考试未通过,原定的两个目标也就都无法实现。另外,大学生们特别强调拿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但很少有人提到与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假期参加实践才能知道自己所学是不是将来职业所需,自己能不能胜任工作,如果不能,那么在校应该尽快完善这方面的知识,或者及时修正职业规划,而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六、不要把理想当目标

就目标设定而言,很多人把自己的理想理解为目标。尤其对于那些走出校门进入职场的毕业生而言,觉得毕业了就应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了,实际上,这是不太理智的行为。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时,要认识到目标是实现理想的各个必经阶段,只有完成了各个阶段的目标才有可能最后完成自己的理想。按照马斯洛层级理论,实现理想是人至高层次的精神要求,也是职业规划中的最高目标。但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目标定得太高,眼高手低,就很容易出现断层,因为连续受挫的心理打击,最终的理想也会成为空中楼阁,遥不可及。

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周围的环境随时在变,自己随着不断的成熟和接触不同的东西也会改变。以前想当官、后来想当企业白领、现在想自己创业,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虽然没有成型的职业规划,每个阶段的前进方向和短期目标要有,比如,英语听力要达到什么水平,朝什么方向努力等。没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目标,很容易虚度光阴。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应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套用标准模式。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规划,同时必须警惕规划中的片面性,切实做到科学性、系统性与全面性的有机结合。

篇7

教学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怎样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教学目标设定要明确、可达成。

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会有目标:锻炼是为了保健,睡觉是为了休息,呼吸是为了生存……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达成一个目标。诚然,教学参考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但是这双大家共用的“鞋子”是否适合我们的“脚”呢?班级学生的学情、地域差异、条件制约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指一个问题――教学目标决不能简单的借鉴!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如果我们简单的拿来主义,很有可能就丢掉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知识的生长点。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具体明确,必须可以达成。如何使课堂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可以达成呢?

我们先来看这样的一个课堂目标设计的例子:1.学会生字词。2.正确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重点字词。3.感悟文章内容,领悟生命的哲理!4.学习本文先抑后扬,借物抒怀的写作手法。5.品味本文委婉清新、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

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是我们在教案中经常出现呢?让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第一点,这样的目标设置过于宽泛,学生难以完成。第二点,行为动词如“感悟”、“领悟”等~语意思模糊,学生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有的老师甚至将它公式化,“放之四海而皆准”,换几篇课文,这套标签贴上去依然可行!这样设计教学目标往往是我们的通病,切记:包治百病的神药,就是不治病。

二、教学目标设定要具体、可操作。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我校杨老师在准备《确定位置》一课时,第一次她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3.感受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优越性。基于这一目标,教师先让学生随意说自己的位置,再出示小青班的座位图,最后让学生寻找比文字描述更简便的方法――数对。从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与教学过程设计来看,认知性教学目标是主体,尽管教学设计质朴,但由于教学目标不够精细、明确,后果只能造成学生的单一认知发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体验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另外,目标中学生怎样“探索”,怎样“感受”,用什么手段,是不具体的,是无可操作的。

而修改后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4.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的简约之美。在该目标的指导下,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对中每个数的意义、寻找身边的小歌唱家、破解密信等环节,不但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对”确定物置的简捷性、唯一性,同时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第一个目标不具体、明确,根据这样的目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低效的,所以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是不自主的。而修改后的教学目标是明确、具体、可达成的,针对这样的目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自主的。

篇8

【关键词】教学目标 设定 叙写 建议

一、引言

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教学目标的设定有直接的联系。有些英语教师课后对自己课堂的教学效果不甚明了,就是因为他们对教学目标的设定缺乏系统的认知,他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因过于宽泛、笼统而无法检测,以致到了下课时间,教师仍然无法知晓自己的课堂效果如何。本文对一些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分析、解剖,提出了一些设定和叙写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建议。

二、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崔允等(2009)认为,教师需要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即如何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与资源等具体情况,将课程标准特别是内容标准部分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教学、学习目标。

1.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任务) 的实施与教学评价。可具体描述为:

教学过程体现了从教学目标出发,通过学生的各种活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的全过程。

2.教学目标是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只包含语言知识,说明该教师把语言知识当成了唯一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即使掌握了“知识”,也不能灵活加以“运用”;如果设定教学目标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和认知规律,就可能造成教学步骤无法顺利实施;如果教学目标没有考虑评价的内容,就无法认定教学是否达成了目标。

三、教学目标设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目标不全面。教学目标应包括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或者教案编写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目标,忽略了能力目标,更少顾及情感目标。课堂是德育教学主阵地,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的抓手。激趣课堂,乐活课堂,让学生体验快乐学习应为教学追求的目标。教学设计应体现新课程理念,倡导体验式合作性学习方式。知识、能力和情感应该三位一体,设立教学目标才能整体着眼,细处入手。

有一位教师这样叙写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1. Help the students revise the use of Absolute Construction and master it by doing plenty of exercise; 2. Let the students learn by heart the members of the sentence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sentences with “Absolute Construction”。(目标1)这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只包含知识目标,没有涉及能力和情感方面。

2.目标太宽泛。有一位教师在一节公开课中这样定位“能力目标”: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目标2)另一位有近30年教龄的教师开设的语法公开课“The passive voice of the infinitive”中设定的教学目标是“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usage of the passive voice of the infinitive”(目标3)。这位老教师在教学目标中所述“使学生学习有关不定式的被动结构的用法”,并没有明确让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显得很笼统。以上两例教学目标都很宽泛、笼统,并不是具体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3.描述失主体。“目标3”句子中用的谓语动词是“enable”,有些教师表述为“get/let the ss to…”,这些句子的主语都是“教师”。从教师描述教学目标所用的谓语动词可以看出,课堂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悖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四、科学、规范地设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依据“课标”对学习目标的要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都做了分级分层设定,对各项能力的要求用了“理解、体会、领悟、运用”等词来表述逐步升高的能力目标。

以基础知识方面为例。课标对词汇教学的“五级目标”做了具体的描述。一是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这里指的是词汇的“形”;二是理解和领悟词义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这里描述的是词汇的“意义”;三是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这里涉及的是词汇的“用法”,特别使用了“描述”和“说明”这两个动词。

对语法的描述是:1. 理解附录“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项目并能在特定语境中使用;2. 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3. 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4. 理解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人和物,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时间、地点及方位,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等。

现针对一些教学目标设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课例,以知识技能维度教学目标为重点,提出设置和叙写教学目标的一些建议,并提供一个目标范例以供同行参考。

(一)细化分解目标

某教师为一节课设定的知识教学目标是:1. words: next, next to, shirt cool, other; 2. Key Sentences:(1)―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 ―He/she is tall; He/she has big eyes…(2)―what color is this T-shirt? ―It’s red. (3)―What color are these shoes? ―They are gray. (4)We do not have the same look. (5)The girl in yellow is Maria. (6)He is in black cap and shoes.(目标4)

分析:该教师只罗列了一些词和句子,没有对学生可能达到的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我们可以分级设定教学目标,实施分层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叙写:

1.初级目标:通过阅读教材中提供的对话,了解next,other等词在对话文本中的意义;

2.中级目标:模仿对话中词的用法,用这些词造句;

3.更高目标:运用对话中出现的词,口头或笔头描述自己同桌或朋友的外貌。

针对对话中出现的“key sentence”,则可以这样描述:了解、领会表达人物外貌的一些句式,通过模仿,学会运用这些句式口头或笔头描述人物外貌。

(二)描述具体行为

教学目标中要描述学生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可以用行为动词进行量化和描述。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写出、列出、认出、辨别、比较、对比、绘制、解决、背诵等。

“目标3”中“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usage of the passive voice of the infinitive”可以增加行为动词进行描述:通过观察、对比已接触过的含“动词不定式被动式”的句子,辨别该语法项目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根据提供的情景写出几个含“动词不定式被动式”的句子。

限制目标行为,应有一定行为条件。其意思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三)突出目标主体

笔者有幸参加了一节“国家级”的评课活动,该节课教材内容是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授课教师在“Teaching aims”中只罗列了一些词汇和语法项目,目标表述中没有主语。

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应该……”。“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描述:

1.听说:学生应该初步了解对话文本中涉及的话题,即讨论并确定“旅行目的地”;

2.语法词汇:学生应该初步了解现在进行时表达“将要发生的动作”这一用法,学习可以用于表达这一话题的一些词汇,如hike, away, get back, send等;

3.读写:在阅读对话和练习操练之后学生应该能用上述词或词组以及现在进行时表达这一话题,并能口头或笔头描述自己将要出行旅游的目的地和将要在旅游景点做的事情。

(四)设置评价目标

评价教学是否有效,可以通过测试和课堂观察,或者过程性评价量表来衡量。崔允等(2009)认为,设置评价目标应关注几个问题:一是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有相应的内容主题。这就要求教师设置的练习和教学内容的主题要有关联度。二是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有同样的认知要求。如果教师设置的练习在难度上和教学内容相差甚远,就无法检测学生是否达到目标。三是评价方法与学习目标是相匹配的。

“目标4”只将“词汇和句式”作为教学目标,没有设置评价目标。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就变成了容纳这些“知识”的容器,教师不知道他们装下多少,更不知他们“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如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叙写为:初级目标――了解、理解……;中级目标――模仿……,用这些词造句;更高目标――模仿……,运用……口头或笔头描述人物外貌。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时的表现,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帮助教师判断自己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实践操作范例

有一位英语教师在进行“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教材第五单元(课题是“Knowing about China”)教学设计时确定的知识技能教学目标如下:

1.能够从课文中找出定语从句;

2.掌握that, which的用法;

3.会找出文章的大意及各段的大意。

如果对以上三个目标进行分析,“目标2”表述不明确。首先,that和which应是关系代词,其次,“掌握它们的用法”到何种程度?是识别、领悟还是理解包含这些关系代词的句子?或是能够用这些关系代词来翻译、造句?“目标5”也不具体:如何理解“学习并运用”?由于目标过于笼统,教师在课堂上无法了解学生是否达成了目标,以致课后被问及“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时只能回答“不清楚!”。这节课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教学目标可以这样描述:

1. 在文章中找出包含定语从句的句子;

2.了解关系代词that和which在定语从句中的作用,并用它们造一个含定语从句的句子;

3.理解文章表述的内容并把握全文和各段落的主旨大意。

篇9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设定

目标泛指努力或奋斗所要达到的目的。目标将会给人的生命带来目的感、意义和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是大学生安排自己大学生活与学习活动的基础,它决定了大学生大学阶段必须进行的主要活动,还能帮助大学生把主要的资源和努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在头脑中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进而形成很强的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生涯阶段任务

大学生涯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对自我的认知和职业的探索,并结合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的预期在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帮助下,规划大学学习、生活与工作,提高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大学生正处在生涯探索期和生涯建立期的转换阶段,职业探索是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大学生可以通过和父母、亲友、同学、专业教师等交流和讨论获取信息,也可以在网络、论坛、讲座上等找到很多有用的信息,还可以开始在课堂学习和实习实践中有意地收集相关信息,并尝试性地选择并发展相关技能。

其次,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偏好以及对职业的期望也将日渐清晰。职业理想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在这个阶段,职业偏好也开始出现,并逐步形成一两种具体的职业选择。一旦心目中有了自己认为理想的或所喜爱的职业,就会依据该职业目标,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为获得理想职业而做各种准备,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二、大学生生涯阶段特征

大学阶段包括四个学年,每个学年的具体任务又具有不同特征。总体而言,大一是探索期,主要加强对自己的了解;大二是规划期,锁定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大三是就业能力提升期,提升职业修养;大四是就业准备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在大一探索期,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门,面临着生活自理、学习自觉等一系列自我教育问题,心理和思想发生急剧变化,对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比较迷茫。在这个阶段,大学生首先应该让自己“既来自则安之”,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尽早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其次是了解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发展前景,端正专业态度和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第三,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自我认知的方法,加强对自己专业和个性特征的探索和认知,在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初步设定大学学习、生活与实践任务。

在大二规划期,学生经过一年大学生活的适应,初步掌握了大学生活规律,并已经意识到探索的重要性,开始真正从现实角度关注自己的成长,主动进行能力提升训练,希望自己快速成长。但受经历、经验、自制力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有些学生会推迟决策或懒于执行计划,甚至出现倦怠现象。如果这样的现状持续下去的话,大学教育将很难带给你积极的变化。所以,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应该注意自己的这些负面情绪和反应,主动调整自我状态。同时,多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进行体验和尝试,以进一步了解自己和提升自身能力。另外,还需要树立职业规划意识,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就业信息和劳动力市场,加强紧迫感。并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和目标设定,拟定初步的行动或深造计划。

在大三能力提升期,学生没有了大一、大二时期的新鲜感,你可能沦为了“无事忙”一族,也可能属于自我放任的一群,但这是职业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最容易被学生忽视和浪费的一个学年。有些学生则通过前两年的职业生涯辅导和能力锻炼,各项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职业方向更为明晰或者开始纠结于多元化职业方向,即是考研、考公务员、出国还是创业、就业?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应该全面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个人素质,进行潜能开发,必要的时候去获取知识、技能的学术和资格认证。其次加强个人的自我管理,如时间管理、压力管理、情绪管理等。第三,制定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盘点自己的过去以及计划执行情况,做出评估和调整。

在大四就业准备期,毕业生就业工作即将全面开展,学生的心理较为浮躁,不仅要关心职场招聘,还必须兼顾学业、考证或考研工作,感觉“心力交悴”,甚至对面临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角色转换等转变而感到恐惧。在这一阶段,大学生首先应该做好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在兼顾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为自己明确的目标全力以赴。其次,掌握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搜集方法,端正就业观念与心态,提高就业技能,包括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场礼仪等。再次,重视实习工作,通过实习及参加招聘会,逐步制定就业意向,进一步进行探索,必要时做出调整。最后,做好职前适应,提升心理素质,正确看待面试失利和与同学的比较,同时构建和应用社会支持系统。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

拟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案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和主体,但大学生往往在这一部分束手无策,最后只能随便应付或照抄别人。在职业规划时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往往也是在应付自己的人生。能够对自己做出许诺和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是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大学生在选择目标职业时必须考虑如下因素。

(一)必须考虑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成功从远大理想起步。理想是以现实为根据的一种理性想象,是人们对自己、对社会发展的设想与追求。崇高的理想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人,一般同时具有坚定不移的决心、信心和毅力,在困难面前不动摇、不退缩、不迷失方向。或许梦想的意义不在于梦想本身而在于实现梦想的过程。也常有学生感叹“毕业后现实扑面而来,而梦想却流离失所”,生活可能是辛苦的,择业和职业发展可能是现实的,尽管如此,对于大学生而言,此时的你如果不追求理想,那到底是为了什么?

(二)考虑人职匹配分析的结果。通过人职匹配分析,你可以为自己拟定大致的职业发展方向。

(三)考虑自己的专业。不管你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它毕竟是你大学四年为之学习的领域,你对专业的偏见可能让你无法完全了解一个行业,通过积极的探索,了解与你的专业相关的就业方向有哪些,这些方向的工作性质如何,其中是否有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职业。即使你寻找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所长确定你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方向。不管怎么样,多数人都是根据专业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

篇10

关键词:课程标准;小学英语;学目标;目的;要求;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68-01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甚至成为了我国的第二语言。在我国,学生都是从小学开始接触英语,了解英语。英语课堂应该是有效的,有趣的。英语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踏实的。教师应该按照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来制定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设定的目的

良好的教学目标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会学生正确的读音,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最后使小学生可以利用英语简单的日常交流,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新课标目前针对小学英语教学共提出两个级别的要求: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目标的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超过二级的要求,有困难的地区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具体要求: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试听。教学目标设定内容:语言认知目标,语言能力目标,语言文化目标,语用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三、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的现状

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目标是方向,目标是灵魂,目标越清晰,达成目标的路径也就越清晰。然而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还存在很多弊端。

1、教学目标缺失。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学习英语没有多大必要。小学只用知道有英语这门学科的存在就可以了,而真正开始学习应该从初中开始。于是,他们在教学中无规律教学,不制定任何的目标,不认真教学。致使学生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输在了起跑线。初高中学习落后于他人,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耐心,从而腻烦学习英语。

2、教学目标单一。许多小学教师认为小学生学习英语无非是会念几个词,会说几句简单的交流用语。教学目标的设定就是教会学生读与写和听。忽视了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没有使学生真正的认识和了解英语。

3、教学目标随意。很多教师在平时课堂上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没有任何的重点和层次,忽视了知识的层次性和关联性。不能使学生感受到英语是一门前后联系紧密的学科。

4、教学目标错位。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不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在要求对课文的掌握时,过多的操练单词、句型、语法等就会发生教学目标设定的错位,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正确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1、设定适量的教学目标。许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急于求成。制定过多的教学目标不仅会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适量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悦,也便于教师日后的总结工作。

2、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的灵魂。随意的课堂目标缺乏准确性,系统性和渐进性。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正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他们的掌握程度。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经过周密细致的思考,并做出具体、明确的陈述,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全面的设定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及道德、审美、劳动等观念;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在教学中要秉持这是三个方面来制定教学目标。

4、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就可以解决目标设定错位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读课标,把握课程标准,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充分准备,落实具体细致的目标,这样才可以很好地利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踏踏实实的掌握教学内容,明确课标所达要求达到的目标,深入了解,准确操作,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实到实处,并切实发挥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 许春燕《基于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学术期刊,2010.

[2] 刘 颖 岳亮萍《基于课程标准设定教学目标》学术期刊,2012.

[3] 郭松梅《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学术期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