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培训范文

时间:2023-03-19 04:4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健康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健康培训

篇1

在此期间,我们自学了网络课程,对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的面授课程给我的印象最深。学习了专家的专题讲座,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学校心理健康发展的概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实施途径和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全体学员和老师都普遍产生共识:这次培训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安排得当,收获很大,在思想认识上都有了新的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很有帮助。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感受颇多。

一、通过本次培训,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在专家们的讲课中,很多都是具有实际操作方法的,更多的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还学习到了老师的人格的力量。

二、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教师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篇2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以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培训目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促使他们健康发展。

二、培训对象

全体在职的本校教师。

三、培训形式

1、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相关内容的学习与培训,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

2、主要采用听讲座、教研组研讨和实践的方式,完成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和作业,并进行测试。

3、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的实践活动,开展心理(本文转自实用工作文档频道)健康教育辅导。

4、由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或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开设心理辅导讲座。

四、培训安排

本次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为期一年,按时间安排如下:

1.XX年3月,开展班主任(26人)培训活动。

2.XX年4月,开展全体教师(75人)培训活动。

篇3

在此期间,我们自学了网络课程,对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的面授课程给我的印象最深。学习了专家的专题讲座,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学校心理健康发展的概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实施途径和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全体学员和老师都普遍产生共识:这次培训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安排得当,收获很大,在思想认识上都有了新的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很有帮助。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感受颇多。

一、通过本次培训,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无到有,从浅到深。

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在专家们的讲课中,很多都是具有实际操作方法的,更多的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还学习到了老师的人格的力量。

二、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

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教师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我觉得本次培训的亮点就是突出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成长。

不足:时间短,专业知识和技能积累不够,感觉在中心校实施心理健康课信心不足。

篇4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x月xx日上午,在社区学校阶梯教室,我参加南山x证培训,有幸听了吕教授《如何上好心理活动课》的讲座,受益匪浅。现谈一谈自己聆听后的几点心得体会:

  (1)知道了怎样的班会课才有效。

  (2)知道了班会课的主题从哪来。主题班会开展的好坏,影响到班级的班风学风的建设。平时,需要多关注学生,以身边事,抓住契机,用心理学的理念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

  (3)知道了班会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实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本班的学生特点,并不是什么形式都可以直接拿来死板硬套。选材可以选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有针对性的。

  (4)知道了班会课也要懂得积累。作为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比较重要,平时,开展主题班会的材料可通过收集孩子自己的视频、照片、文本记载。有助于自己材料的累积,也有助于某些主题的升华。

  总之,主题班会的开展和实施要寓教育与活动,以学生的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活动,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在活动中建立起学生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及自我成长!还必须多注重这方面理论的学习。

  下午x教授的《学习行为障碍的识别与辅导》讲座,更是精彩多多。教授那涓涓细流般的话语,本身对听者就是一种灵魂的洗礼!

  课后,联想较多,我最大的收获是:教授的解决策略。在这方面,本人在班务管理中有反面的经历:本班有一名学生,孩子自控力很差,不爱学习。妈妈为了他写作业,几乎天天气到用请衣架。孩子第一天上课就好东张西望,一会儿玩这,一会儿摸那,学习很差。一次在我的语文课上,我当着同学们的面收走他课上正玩着的美术学具,并训了他几句,后来,孩子自己把美术学具从我的办公桌上拿走了,我知道后,立即找他要追回,并训责他为什么私自拿老师桌上的东西,而他却一句不吭,不买老师的帐也不说一句话,最终不欢而散。现在想来,在课堂上自己对待有问题的学生的是那么简单、粗暴,事后处理,其结果肯定不也极度伤害了师生情感会。如那时能运用上行为学习理论来思考问题,或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从育人的角度看,潜意识心理理论及其矫正治观,体现了新课程观的一些要求:

  (1)了解学生的经验脉络,个体情绪,巧妙地激发学生自发地内省、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状态,并通过习惯坚持,养成自觉的意识。在这过程中,破坏已形成的情绪体验,建立新的情绪体验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花开的心境。

  (2)艺术化的矫正方式:使矫正的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种艺术化的手段,它无需多少技巧,可以是言语,也只要只言片语,可以是手势,甚至是—个眼神,轻松点拨,点到为止。

  教师们总希望师生关系默契和谐,学生自觉配合教师的状态。在这种理想的状态中,教师可以轻松驾驶场面,学生们的心情也较自然,教师不用经常训斥学生,学生也不用提心吊胆,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去。怎么做到呢?怎样对待班上那个别的“活动”分子呢?x教授告诉我们要从了解孩子入手,用心去追溯孩子问题形成的渊源,要有静待花开的心情,等待着每朵花儿的热烈开放!短短三小时的讲座,使我得到了讲座理论以外的收获,这也许就是三生有幸吧!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带着一份憧憬,一份喜悦,一份期待与责任,我有幸参加了远程教育的心理健康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多位专家的理论课,还有课上与课下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

  通过学习,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感受一:认识心理健康重要,促发展。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提高自身素质,助成长

  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总之, 这次教师研修培训,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拓展了我的教育视野,提升了我的教研能力,让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了真真切切的转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自身的修养。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去年九月份,我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仿佛一张白纸一样凭借着自己的幸运加入了教师这一个光荣的队伍。刚刚进入学校,紧张而忙碌地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由于自己是应届的毕业生,没有社会经验,所以踏入这一岗位的我感觉一切都是新的,凭借着自己的摸索以及我所在的教研组各位教师的帮助我度过了第一年工作时间。今天,李慧老师又组织了新考选教师培训,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一年的时间,应该足够时间让自己在教学方便有所成长,新教师培训心得任何班主任工作繁忙之类的借口都不应该成立。听着两位优秀教师代表的讲话,我感受也很深。去年新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的比赛中,我自己讲完课后留在了教室继续听课,当时就觉得,同是一个单元的同一课,在不同的教师教授中有完全不同的味道,有的讲得娓娓动听,我都被吸引了进去,有的课堂环节设计得十分精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怀着学习的态度,第二天我又来到比武现场一直听到最后一位教师讲课。说实话,听完后感受很深,对自己的教学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听了很多新教师的困惑后我知道了原来我们中很多教师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都面对着同样的问题。去年第一年工作,学校安排我教三年级英语和语文,同时担任班主任。和别的新教师一样,我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以为他们会完成所有我布置的任务,但几次效果不佳后,我和同一级部的教师商量了一下对策,及时调整了学生的作业和课堂布置情况,短时间内有了效果。此外,自己对教材的把握也有待提高。

  今年,三年级改了新教材,学校仍然安排我担任三年级英语和语文教师。有了去年一年的经验,工作起来我轻松许多,今年没有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学校领导开学初就找我谈话,简单地说就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同时也给我布置了许多任务,压力顿时上升。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但听了会上两位新教师的发言后,他们刚参加工作教的都是四五年级,要比三年级任务重得多,但是都可以完成得那么出色,所以自己也暗下决心,争取今年在教学上有所进步。

  李慧老师还跟我们全体教师分析了一遍教材内容,使我对教材的把握上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相信会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相当大的帮助。而且,新调入上岗教师培训心得简单又实用的十条建议更是意义深刻,影响深远。我由心底里觉得教研室确实应该多开展一些类似的活动,对新教师帮助很大。

  今后,我会继续沿着教研室和学校领导、以及自己制定的规划前行,争取在各方面有所提高。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听了x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篇5

【关键词】 培训动机;心理健康从业者;影响因素;现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R749.055,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8-0533-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8.001

在国外,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工作者(General Practitioners)、私人精神科医生(Private Psychiatrists)和公共精神科医生(Public Psychiatrists)[1];在国内,心理健康服务的从业者构成比较复杂,包括心理学专家、心理工作者、医生和教师等[2]。随着我国心理咨询职业化的不断发展,资格认证系统的逐步建立,出现了大量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短期培训。然而各地培训、考试的标准不统一,对考生的要求条件不同,这就使得参加培训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从业人员的素质对求助者的心理有着重要影响,不合格的心理服务人员可能会加重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2]。由于许多从业人员的自身需求及水平不同,参加培训的动机也就不尽相同。当今大量的专业与非专业、兼职与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培训,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探讨从业人员培训动机对于更好地了解培训现状,提高培训人员素质,都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培训内容的合理设置也具有参考价值。

本研究主要从人口学因素、职业压力、所在机构评估检查方式等多方面考察培训动机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提高培训人员素质和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中,心理健康从业者包括医疗系统人员(精神科医生、神经科医生、通科医生兼职或转做心理咨询和治疗者)、教育系统人员(在大、中、小学中的心理咨询人员)、营利性心理咨询诊所中的人员、分散在各行业的非专业人员(企业人才资源中心、监狱、行政企管部门、司法部门、军队中的心理咨询人员)。

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宁夏、甘肃、河南、广西、广东、陕西、四川、青海、重庆、贵州、云南、新疆等)进行抽样。每个省选择两个城市,各城市调查40~50人。根据方便取样的方式由当地同行专家尽可能按照以下方法抽取调查对象。(1)教育取向从业者:大学、中学(重点、非重点)各1~2所,该校心理咨询机构中的全职或兼职心理咨询工作者、心理咨询工作负责人;(2)临床取向从业者:省、市、自治区综合医院、精神科专门医院各1~2所;(3)社会取向从业者:私人开业、企业自办机构中抽取负责人1人,专业人员2~3人。总共发放问卷2000份,4个月内总共返回问卷1391份,返回率70%。其中,男性519人,女性864人,缺省8人;年龄20~74岁,平均(36±9)岁;心理学专业504人,教育学专业242人,医学专业349人,其他专业258人,缺省39人。从业时间平均为(67±106)个月;每周接待案例的小时数平均为(8±19)小时。

1.2工具

采用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自编的调查问卷《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情况调查表》,该问卷主要涉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管理与培训方面。编制过程如下:首先,选取与心理咨询、治疗相关内容编制成题,由1名专家统稿形成初始问卷;其次经研究小组2次讨论形成问卷初稿,进行小样本试测,根据试测反馈意见,修改题型,小组成员进一步讨论修改后形成预测问卷;再次,进行小样本测试,根据反馈意见,由2 名专家进一步对问卷进行修改和统稿,形成最终问卷。其中,3个量表涉及培训动机,均采用1(没有)至5(总是)点计分。

1.2.1 培训动机量表

共7个题项,测量心理健康从业者参加心理培训的动机,诸如提高业务水平、开业、换工作、培训他人、提高自我、解决自己心理问题、了解他人。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0.67。

1.2.2 职业压力量表

共13个题项,测量心理健康从业者参加职业压力,诸如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足,领导不重视,专业工作负担过重等。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0.82。甘怡群等(2007)通过问卷调查心理健康从业者的职业压力现状,发现职业压力分为三方面: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单位支持,工作负担过重[3]。

1.2.3机构对专业工作的检查评估方式量表

共5个题项,测量心理健康从业者所在机构对专业工作的检查评估方式。测量主要根据来访者家属反馈,根据来访者反馈,同事间互评等进行评分。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α=0.69。

除性别、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外,还设置了可能与培训者动机有关的题目,包括从业者职业压力、从业者的收入、兼职或是专职、有无证书、参加培训的次数、所在机构的评估方式、是否担任督导、是否担任培训教师等方面进行分析。

1.3 统计方法

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

2 结 果

2.1培训动机统计描述和因素分析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培训动机的量表各条目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提高业务水平(3.9±1.0)、提高自我(3.7±1.1)、了解他人(2.4±1.2)、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2.4±1.2)、培训他人(1.9±1.1)、开业(1.6±1.0)和换工作(1.5±0.9)。

将动机的各条目进行主因素分析及斜交旋转,得到2个维度,累计解释方差百分比为55.7%。第1个维度包含开业、培训他人、换工作、了解他人,第2个维度包含提高自我、提高业务水平。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在2个维度上负荷都较高,因此将其单独列为第3个维度。3个维度分别命名为:提高自我,解决自己心理问题,工作需求。

2.2不同人口学从业者培训动机比较

方差分析表明,女性在提高自我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上的动机均高于男性。不同专业从业者在提高自我和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维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urkey HSD事后检验表明,在提高自我动机上,心理学专业和医学专业的从业者的动机高于教育学专业者和其他(P

2.3培训动机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对培训动机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通过对整个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选取了可能对培训动机存在影响的相关项目。这些项目包括专业相关因素,职业压力和检查评估方式;非专业因素,参加培训的次数和月收入。各因素与培训动机的相关性如表2所示。

选取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变量选入和剔除的标准为0.05,结果如表3。回归方程有效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本研究首次探讨了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继续教育培训的动机。调查发现,我国心理健康从业人员的培训动机按高低依次是: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自我、解决自己心理问题、了解他人、培训他人、开业

和换工作。因素分析发现培训动机主要有3个方面:提高自我,解决自己心理问题,工作需求,其中最大的培训动机是提高自我。反映出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从业者对自身专业知识提高的强烈需求。整体上看,心理健康从业者在继续教育的培训动机上,主流是积极的,并非只为获得证书或资格而培训。进一步对培训动机的个体差异分析发现,女性在提高自我和解决心理问题上强于男性;在不同工作取向上,社会取向的从业者在解决自己心理问题和工作需求动机上要强于其他取向的从业者。在提高自我动机上,专职者强于兼职者,有证书者高于无证书者,医学与心理学专业者高于教育和其他专业者。可见,参加培训的提高自我动机的强弱与其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存在正相关,专业化程度越高,自我提高的动机越强。但现今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培训的准入标准低,专业上没有严格要求,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甚至其他专业的人员都可以准入[4]。建议在培训人员的准入上增强专业化要求,参加培训者需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严格受训者资格审查是提高培训声誉,获得更好培训效果的一个途径。

影响中国心理健康从业者培训动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职业压力是动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各项动机上都具有预测作用:专业能力的不足能够预测提高自我的动机,缺乏单位支持能够预测解决自己心理问题动机,工作负担过重能预测工作需求动机。面临不同压力的从业者会通过参加培训来减轻自己这种压力。所在机构的评估检查方式不仅对从业者的压力具有影响[5],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理健康从业者参加培训的各种动机。这说明所在机构的规范化与专业化对于从业者参加培训有很大的促进发展的作用,从业者会通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应对评估所产生的压力。参加培训次数的多少对3种动机都具有预测作用,这其实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参加培训越多,越能体会到培训的重要性,培训动机也就越强,导致心理健康从业者更为积极的参加培训。我们预期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动机产生影响,但结果发现收入对动机并没有影响。这说明大多数从业者接受心理咨询培训的动机并不含有直接的功利性(开业或换工作等),而主要是考虑到自身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缺乏并亟待提高的实际,以及应对各种压力,通过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主动地适应现代社会急剧变化的现实[6]。有相关研究也发现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者所存在的问题:大家普遍反映专业知识不足,培训欠缺,自身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督导[7]。

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是否有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动机是本研究的一个重点,以往的研究很少探讨。研究发现从业者中社会取向者最为强烈,女性强于男性,其他专业者强于心理学等专业者。解决自己心理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培训动机,许多人参加培训的目的旨在解决自身在工作或生活中所遭遇的心理问题。相关研究也表明心理咨询报考者自身就存在生理、心理以及人际关系等问题[8]。因此,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自身的心理健康值得重点关注。这对于整个国内心理健康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这也就要求在进行心理咨询培训工作的组织和培训内容的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培训学员的心理动机,加大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方面的知识内容和技术内容。除此之外,在培训方式上应当尽可能了解学员本身的心理问题与需要,开展自我心理调节的训练,教授怎样来处理自身的心理问题,并尝试解决培训参加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个人成长与个人发展是心理咨询教育与培训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咨询师自身成长与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从事心理健康服务与工作[9]。

参考文献

[1]Younes N,HardyBayleMC,Falissard B,et al.Differing mental health practice among general practitioners,private psychiatrists and public psychiatrists[J].BMC Public Health,2005,5:104.

[2]黄希庭,郑涌,毕重增,等.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J].心理科学,2007,30(1):2-5.

[3]甘怡群,钱铭怡,陈红,等.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的职业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07,30(5):1046-105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5]Hannigan B,Edward D,Burnard P.Stress and stress management in clinical psychology:Findings from a systematic review[J].J Ment Health,2004,13(3):235-245.

[6]赵白帆,刘梅.云南省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班学员情况及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2,16(6):40-42.

[7]李晓虹,杨蕴萍,李波,等.北京市199名心理门诊从业人员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4):410-413.

[8]李强,许丹,高文.心理咨询师报考者个人经历的质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学杂志,2008,22(2):152-156.

篇6

XX年8月3日、4日两天我参加了xx镇XX年中小学教师“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辅导能力”培训,通过龙xx、蔡xx、范xx和朱xx等四位教师的精彩讲学,使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复杂性。在这里,我想说:如果没有这次心理健康培训,我或许还是会认为教师是没意思的职业,或许还是不会更理智更清醒地认识我自己,认识教师。现在我懂得了,教师这个职业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我离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还差得太远。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有着渊博的学识,还有着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应该乐意去接受生活工作中的一切困难和挑战。选择了做教师这个职业,就不可避免地要扮演着多重角色,变换着多重身份。要很好地调适这种不可避免的角色冲突,首先就要自强素质,让自己有能力去应对这些角色的需要。而不是总说现在的学生怎么怎么不好管,做教师有如何如何难。要学会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因生活而影响工作,也不因工作而影响生活。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能把自己工作中的各种事情处理好,那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怨言,自然就能更客观的看待自己的职业和日常工作,就能在工作中有热情,有干劲,并最终有成就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自身地继续教育,不断加强各方面学习,让自己与时俱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不断变化的学情,做一个至少合格的教师。现将本次学习情况及学习中的一些感悟罗列如下:

首先,懂得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xx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其次,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总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为学习,为人际关系等等,且有增长的势头,这就说明现代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健康教师力求“对症下药”,从心灵上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时,就应该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再次,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由于工作在农村小学,没有更好地了解现在教育的现状和教师成长方面的情况,就像井底之蛙,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过此次培训,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另外,本次培训让我明白了很多,不仅仅是教学上,还有一些人生感悟: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要处理好与同事、领导、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的好赖是开心工作的前提,更是保障。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克服攀比心理。与人攀,与人比,那是自己气自己。要科学安排时间,劳逸结合。为避免身心经常处于疲惫状态,要科学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忙中偷闲,放松自我。要关注自己的外表,努力把自己修饰的高雅、大方、得体。关注自己的外表,首先就是对自己服饰的关注。教师服饰的最大功能不是让自己变的漂亮,而是提高教师的自信能力。每天出门前一定要照一照镜子,把自己简单打扮一下,挤出不到 1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让自己优雅得体,干净利索,充满自信、精神抖擞的走出家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要调节家庭生活。xx立和睦的婚姻家庭,婚姻始终是构成家庭的轴心,也是维持最长并且最重要的心理健康的条件。有闲暇的时间,读读书,提升知识素养,拓宽视野,我们的知识很匮乏,如果不及时充电,容易被淘汰。还要学会微笑。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善于微笑也是调节心理的一种良好的方式。为了自己心情愉悦要强迫自己学会微笑,看到同事时要笑,看到朋友、熟人一定要微笑,在笑的同时就排遣了一些烦恼。

篇7

【关键词】户外体验式培训;心理健康;教育

近几年,几大高校都相继发生大学生投毒、杀害室友同窗、自杀的悲剧。全国上下一片哗然,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天之骄子们为何会走向犯罪?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高度关注。尽管我国高校在知识教育上很杰出,但由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步较晚,师资较为薄弱,所以尚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国高校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完善。户外体验式培训强调实践,在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其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信心,完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应将户外体验式培训引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并推广。

一、户外体验式培训的核心

户外体验式培训核心为“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在培训过程中收获个人体验,促进团队合作体会活动乐趣,是一种新颖、独特的培训模式,它注重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在活动中相互协作、交流、分享,共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去实现目标。在相互鼓励、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面对挫折时的应对和承受能力。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困境,适应社会融入群体。

二、户外体验式培训和传统教学的差别

传统教学的方式较为单一,其注重强调的是“教”,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教师作为主导,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标准化知识、结论都来自于课本,忽略实践。对于长期接受标准化教育的学生来说,缺乏新鲜感过于枯燥无味,难以产生共鸣。而户外体验式培训则强调的是“学”,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完成自我挑战,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户外体验式培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和勇气。

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一般会为学生设定一些困难的场景、任务,让学生在经历中去收获体验,开发自我潜能,挑战自己,增强自信。从中培养学生永不轻易言弃,勇敢尝试的精神,磨炼出克服困境的毅力和勇气。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

团队合作是户外体验式培训最注重的培训课程,有许多需要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项目。能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大学生都是面临进入社会的群体,工作中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达到成功必须融入团队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另一方面,也引导了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社会、融入群体。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近几年,有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受到社会高度的关注与讨论。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都给大部分大学生带来很多压力,许多大学生长期处于压抑的精神状态,很有可能导致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在户外体验式培训中,参加活动的学生需要不断克服恐惧、焦虑,挑战自我,从中体会到想要战胜困境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培养出良好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大学生还会在相关培训课程中认识自己的心理、性格方面的不足,在大家相互分享、鼓励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改变自身缺陷完善自己,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大学时期正是一段学生们积极求学、即将面临社会的过渡时期。许多大学生背负着多方面的压力是心理问题的重灾人群。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的同时,各大高校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户外体验式培训让大学人从实践中去体验,许多人一开始会怀疑自身的能力,但亲身经历后就会发现自己拥有的潜在能力。当代大学生知识层面较广,对于新鲜的事物拥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但许多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就会出现一些负面的精神状态。面对社会强大的竞争环境,心理素质较弱者往往不能积极面对。一般传统的心理教育课程主要注重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并没有后续跟踪测试,很难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一般学校里的心理辅导室也主要是为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引导治疗,无法掌握其他学生存在的潜在倾向,不能做到教育预防。户外体验式培训对大学生心理影响效果显著,可以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不足,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应用对于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与意义。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让大学生在积极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拥有身心的健康。户外体验式培训不仅能提高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还能增强其勇气和信心,让大学生在社会工作中敢于奋斗、追求理想。

【参考文献】

[1]房施龙.户外体验式培训在高校课外体育教学中的妙用探讨[J].商情,2013(22)

[2]陈勇军.户外体验式培训课课程体系设计[J].当代体育科技,2015(3)

篇8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 29-0016-03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以参加国培计划(2011)——江西省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项目的学员为对象,他们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的中学。

调查以自行设计的“江西省农村中学小骨干教师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员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进行。问卷包括学员基本情况、参加培训情况、培训需求情况、困惑与建议四个方面。问卷以集体完成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5份,有效问卷91份。

二、学员基本情况分析

1. 参训学员成分

以镇中学教师为主,男性教师居多,中年教师为主。所调查教师中60%来自镇中学,40%来自县(市)中学,;男教师占63%,女教师占37%;25岁以下的教师只占3%,26~30岁占18%,31~35岁占19%,36~40岁占25%,41~45岁占24%,46岁以上的占11%。

2. 参训教师学历

以本科为主,职称以中级为多。调查发现,本科学历的教师占73%,专科学历的占25%,另有2%的教师为研究生学历;中教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4%,中教一级的占47%,中教二级的占19%。

3. 参训学员中心理教师的比例

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培训的学员绝大多数由各学科教师组成。在所调查的教师中,专门从事心理卫生和心理辅导工作的教师比例总计不到14%。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绝大多数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其中由语文、数学学科教师兼任的为最多,比例都为21%。

4. 参训教师的日常课时量

平时工作比较忙。周课时量以11~15节为多,占44%,其次是6~10节的教师占34%。每周6节以下的教师占18%,16节以上的占4%。

三、参加培训情况分析

1. 参训教师的以往培训经历

大多数教师以往都参加过培训,其中三分之一的教师参加过省级培训。最近5年内,有43%的教师参加过市级组织的培训,为最多。参加过省级培训的教师占34%,其中参加2次省培的占15%,3次及以上的占10%。只有7%的教师曾参加过国家级培训。对于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因为是骨干教师所以相对比较少去参加。对以前参加的培训活动总体上感觉满意的占54%,基本满意的占43%,还有3%的教师感到不满意。可见,随着国家对教师培训的重视,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多了,不过在培训效果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 参训教师的积极性与困难

教师参加培训的热情很高,但时间问题是学员参加培训最大的困难。调查中,对于参加培训的态度,48%的教师选择了十分渴望,51%的教师认为有必要;45%的教师认为没有时间是参加培训最大的困难,选择学校经费紧张的占31%,24%的教师认为是领导不重视。这是培训中普遍遇到的两难问题,一方面教师想参加培训,另一方面又难以出来培训。如何解决,需要送培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合理安排。

四、培训需求分析

1. 关于培训目的

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多种多样,排列顺序是:更新教育理念(56%),拓展与更新学科专业知识(55%),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术(42%),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34%),提高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23%),服从上级安排(12%),为了评职称(1%)。可见,现在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是如何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而不再是被动应付。

2. 关于培训内容

问及教师急需补充哪方面的知识时,教师的选择依次是:对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理解(62%),教育教学理论、方法、策略方面知识(58%),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知识(50%),学科专业发展前沿知识(42%),心理学方面知识(35%),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应用知识(22%),教学研究方面知识(13%)。

对于要加强哪些方面的能力,按教师需求程度排序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能力(72%),教育教学评价能力(68%),教学科研能力(54%),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监控能力(34%),课堂教学话动的实施能力(28%),课程资源开发能力(24%),教学话动的设计能力(14%),教学反思能力(12%)。

在培训内容上绝大多数参训教师认为要把理念、观念、方法培训,知识培训,技能培训三者有机结合。

3. 关于培训的形式

在培训方式上,教师比较喜欢的依次是:专题讲座(75%)、互动研讨(67%)、观摩示范(42%)、在职研修(37%)、成果展示(34%)、实践考察(28%)、个人自修(23%)、课题研究(21%)、网络论坛(12%)。 在培训方法上,根据教师的喜爱程度,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专家讲授(61%)、示范观摩(58%)、经验交流(48%)、案例评析(38%)。

4. 关于培训教师教学的要求

通过调查发现,参训学员对培训教师教学的要求首要的是讲学一定要理论联系实践,这一比例占63%。其次是要以问题为中心,这一比例占19%。第三是案例要丰富。

5. 关于培训的组织

对于培训的组织形式,学员们比较赞同的依次是:全员集中培训(62%)、专家进行个别指导(53%)、分学段培训(36%)、远程培训(32%)、校本培训(25%)。可见,学员对全员集中培训和专家进行个别指导的组织形式是比较受欢迎的。

在培训时间安排上,68%的学员认为培训班应安排在暑假进行,有28%的学员认为可以放在学期中进行。对于集中培训时间长短问题,没有很明显的区别,选5天之内的占21%,5~10天的占36%,10~15天的占34%,15天以上的占9%。

6. 关于培训的考核

对于培训进行考核应采用什么方式时,教师们的选择依次是:教学案例(32%)、考勤(29%)、设计教案(28%)、平时作业(26%)、试卷考试(23%)、经验论文(7%)、上一堂汇报课(6%)。可见,教师更愿意通过案例、考勤的方式来进行考核,最不愿以上课、写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

五、困惑与问题

对于目前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们的选择依次是:教育观念陈旧(31%)、知识结构狭窄(20%)、教研意识能力薄弱(18%)、缺乏专家引领(16%)、教学方法单一(13%)、不懂现代信息技术(4%)。

对于这次培训教师们最希望解决的困惑和问题是:第一,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第二,如何解决学生和子女出现的叛逆行为;第三,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的教育学理论、方法、技术。在培训内容上最希望开设的三个专题或内容是:第一,后进生的心理状况;第二,如何对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如何提高学校对这门学科的重视。同时,参训学员也提出:培训应带着问题(案例)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六、培训建议

1. 关于培训目标和课程

培训不可能也不应该是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应关注广大学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从上面的调查发现,参加中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的学员最希望解决的困惑和问题:一是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二是如何解决学生和子女出现的叛逆行为。因此在培训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上要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

2. 关于培训形式

在培训方式、方法上注重几个方面的结合:一是专题讲座与参与互动相结合。二是听讲座、主题研讨、写反思、参观学校、组织活动、评课程相结合。三是积极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并使之贯穿始终,通过开设网上论坛、博客、QQ群、公共邮箱等实现网上网下、课内课外结合。四是集中学习、在职研修、专家追踪相结合。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短期集中培训阶段,以专题讲座为主导,以帮组学员更新观念、丰富理论、指点迷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同时加强互动研讨、观摩示范。在培训中更多的采取“任务驱动”、“观课议课”、“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

3. 关于培训组织

根据调查平时中小学学校和教师任务繁重,周课时十几节,很难抽出整块的时间来参加培训,影响了学员的按时到岗。有些教师即便来了还惦记着学校的事情,不能完全安下心来。因此,培训时间适当安排在寒暑假比较合适。从时间长短看,每期短期集中的培训时间以10天左右为宜。在培训期间加强过程性评估,重视培训考核,确保培训有序进行。

4. 关于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应该多方选聘师资,组建专家团队,建立一种专兼结合、能进能出、动态更新的培训师资队伍,既要有高水平的大专家,也要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优秀教师。作为培训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这样的讲学更受学员欢迎。

5. 关于考核方式

培训各个环节均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凡有一个环节考核不合格者,不发结业证书。集中学习阶段严格考勤,要求每位学员每个单位时间到小组长处签到,考勤情况将记录学员考核表并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重要依据。第二,设计研修日志督促学员每天写反思,并以此作为对学员进行过程考核的主要依据。第三,明确规定学员在三个月的在职研修中应完成的任务,包括上公开课、写日志、做研究方案等。

参考文献:

[1]谢巍等.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需求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5).

篇9

关键词: 教师心理健康 校本培训 模式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往往通过学校教育转嫁为对教师的多元化需求,教师面对多重期待,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教师心理障碍及普遍存在的教师职业倦怠几乎成为一种发病率极高的职业病。由于教师心理状况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而人们终于把目光转向教师的心理问题,开始寻求调整和缓解教师的心理问题的方法、策略,不断寄希望于教育心理专家提供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一、教师培训是维护教师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

据调查,有部分教师经常性处于情绪波动之中,其中15%有心理问题,7%有心理障碍。2001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有不少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分“轻度心理障碍”、“中度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三种。据天津市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占10%以上,而在其他职业人群中平均为2%。由于教师心理问题的存在,靠传统的一对一辅导及个别咨询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以指导、预防为主的教师培训便有了用武之地。

另外,教师承担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当面临压力、焦虑等问题时,更需要了解积极自我调适的方法、技巧和策略,以便于自我调整,而教师培训恰好可以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其次,教师培训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与同类群体交流的平台,便于教师进行情感宣泄并得以放松。所以,通过教师培训缓解教师心理问题既是必要之举,又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传统教师继续教育对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忽视

从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过程看,有相当部分的学校在以往多年的教师继续教育中主要以教师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和教师显性技能训练,即基本功训练为主,很少或几乎不涉及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形式多注重单一的讲解、讲授,这些年参与式培训的普及为教师培训引入新鲜的形式――活动中培训,但对教师心理问题的缓解缺乏实质性的帮助。从培训途径来看,传统教师继续教育由于受场地、经费、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很难大面积普及,即使是普及培训,也因为培训管理的漏洞,最终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解决教师心理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成为一句口号,人人都知道问题愈来愈严重,却无法真正在实践中落实和改善,致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教师培训的盲点而被忽视。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促使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为缓解教师心理问题发挥实效。

三、校本培训在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中的优势

校本培训贴近学校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性强,有利于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覆盖面广,便于实施全员培训,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学习需求,缓解工作学习矛盾,形成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教师间的协作和交流,增进团结与友谊,形成良好的校内人文环境。校本培训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人、财、物、信息等有限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在继续教育中的导向、管理、监控、评估、激励等功能,便于根据实际情况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更有效也更具针对性。培训在本学校进行,校长及相关的教师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培训,无论是从培训计划的制定,还是培训结果的考核、教师综合素质评定等,可以较容易地进行,其结果更真实可靠,减少了脱离教师本人、本校实际情况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另外,一所学校的教师相互了解,沟通起来也就非常容易,在具体指导过程中,也就少了隔膜与距离,受训教师对培训人员所指出的问题更容易接受。互相之间良好的信任度是教师心理疏导的最佳心理环境。“校本培训”中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可充分发挥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内培训活动,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培训,例如,可以是个别辅导和团体培训相结合,也可以是活动与讲座相结合,还可以是教学与培训相结合,既有利于保证中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能满足广大教师在职培训提高的需求。由于校本培训时效性强,内容具有针对性,形式多样化,场所方便提供,便于良好人际氛围的形成,因而,校本培训成为维护教师健康心理的首选。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运用,则要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建构维护教师健康心理的校本培训模式

我国学者莫晓东、顾通达认为:在将“校本”师资培训看作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模式的前提下,来探讨“校本”模式,则这是一种以任职学校为基地辅之以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提供必要课程和人员而开展的师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首先由任职学校在搜集校内外各种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向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提出本校教师培训要求,然后在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机构和任职学校的参与下共同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最后以协议的形式规定培训的整个过程。如果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心理适应能力、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为目的,那么在内容的选取及培训形式的选择上就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必须由专业人员参与培训团队,及时进行专业指导,在这个大前提之下进行的培训才有科学性和操作性。

(一)以提高教师心理应激能力为目的的培训模式

这种培训的模式可归纳为:活动培训―交流体会―总结策略。应激行为是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教师因应激所引发的心理危机需要及时得到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这种突发性的心理问题必须寻求专家帮助,设计有效的活动进行放松训练,并通过活动的模拟再现减轻教师对压力事件的敏感,在培训者的引导下,交流感受,鼓励教师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宣泄内心的痛苦,利用培训群体的力量形成互相支持的人际氛围。由于校本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在第一时间为需要帮助的教师提供援助。

(二)以克服焦虑、缓解压力为目的的培训模式

与第一种情况不同的是:教师的焦虑、心理压力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的培训主要以群体活动培训为主,其培训模式的结构是:心理诊断―集体放松训练―群体间互相暗示―活动释放压力。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充分发挥群体的作用,首先根据培训者的指导,寻找压力源并分析压力和焦虑产生的原因,集体进行肌肉和情绪放松训练,然后培训群体依据事先安排,相互用积极的语言互相形成积极暗示,为巩固放松训练的效果,及时安排相应的娱乐活动释放压力。由于教师职业的特点,心理压力和焦虑反应不会因一次培训而彻底解决,校本培训可有计划地定期培训,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三)以预防心理疾病、自主调节为内容的培训模式

心理疾病预防是每一位教师都应掌握的自我调适技能,来自于社会、家庭及学校的压力从来就没有停止,因而,教师心理最有效的维护是自我调整。基于这样的原因,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自我调适的技巧,以便于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自觉地调整。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培训的模式可以是:团体辅导讲座――指导完成心理自我调适。团体辅导主要是普及预防心理疾病的常识,并结合所讲知识指导教师进行自我调适的练习,由于这一模式专业化程度高,在校本培训中,可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资源,由本校心理学专业教师或聘请专家进行讲座。

(四)维护心理健康的其他培训模式

随着校本培训内部结构中某个或某些重要功能的迁移、放大等变化,加之教师心理问题的多样化使校本培训的模式不断有新的变化,也可以说是在不断创新,例如临床诊断模式、案例教学模式等新的培训模式也可以尝试应用。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下面这两种模式。

1.“造氛围、激兴趣;定目标、强措施;明奖惩、树榜样”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强调校本培训的管理。通过管理这一外在的因素促进教师自培自练的内在积极性,保证校本培训的质量,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营造氛围,激发教师“我要改变”的内驱力,使教师认识到接受培训的意义,自觉参与培训,教师自觉参与不仅是培训的关键,而且是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其次,根据教师需要构建校本培训目标,拟订规划,制定达标措施。用目标为校本培训导向,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再次,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要运用领导学、行为科学和心理科学的理论,研究教师参加培训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因的相互作用,从满足教师的需要出发,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激励机制。

2.专题讲座式

篇10

论文摘要: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结构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与兼职相结合;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要求应包括:专业强、观念新、心理素质好;军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目标包括知识与理论、技能及理念的培训,重点是理念的培训;培养方法包括校本培训、远程教育、体验反思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后两者为重点。

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是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结构如何、有什么要求、如何培训,这些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结构

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普及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

(一)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师资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6 000~7 500名学生中至少应该配有1名心理学专职人员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专职的学校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教师,在美国叫"学校心理士"(school psychologist),在日本叫"心理专家"或者"学校心理相谈家",属"心理学专业技术工作者"范畴。

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优化学员的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帮助学员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学员全面健康发展。因此,作为专职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员或心理专家主要承担两项工作:一是心理教育,即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对学员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心理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二是心理咨询,即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协助学员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同时对心理问题严重者进行鉴别诊断,以做到及时转介,这又要求他们掌握相应的心理诊断、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活动和训练理论,熟练运用心理咨洵和心理活动技巧。

(二)心理健康教育兼职师资力量

在专职心理健康教员之外,军队院校还需聘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员。兼职教员是指学院正式聘用的,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要建立一支比例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这既能够有效补充专职教员队伍的不足,又能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

二、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要求

要保证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良好发展,必须拥有一支专业硬、观念新、心理素质好的教员队伍。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要求应包括:

(一)专业强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首先必须具备深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统计等基础学科知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还应了解一些医学心理学、精神心理学、治疗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其次是自如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包括心理教育、测量、统计、咨询、调查、研究的能力。另外也包括一些非专业能力,如言语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调控能力等。

(二)观念新

知识和技能之外,对教育教学实践有重大影响的是教员个人头脑中的"内隐理论",即理念问题。它随时随地会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教员的教育教学思维和课堂教学策略。教育家阿瑟·阔伯斯说过:"影响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也许莫过于教师他自己相信什么。"这充分说明了教育观念对塑造教师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在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的同时,更要加强对教育观念的重塑。具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具有的观念是:

1、充分尊重学员的观念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员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开发者,学员学习过程的帮助者、调控者和评价者。在此过程中,首要的是接纳与尊重。要采取真诚、同情的态度,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接纳、理解对方,这样才能建立信任感与安全感。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讨论、反思等方法,帮助学员自我探索,做出符合自己内心意愿的判断和选择。

2、最大限度地保护来访学生的利益的观念

要严格坚持保密原则。在不危害别人和当事人的前提下必须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不经当事人的同意,不得将其情况向任何人透露(法律规定除外),这是对当事人个人权利和利益的最大尊重,也是心理咨询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同时还是咨询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3、致力于来访学生的自我成长的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助人自助。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员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整个教育过程都要致力于调动学员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其自我反思、自我改善、自我实现的能力,最终促使其在教育过程中学会成长。

4、提倡个性发展的观念

著名教育家、博士生导师钟启泉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个性,是一个人得以区别于他人的标识,是一个人最为宝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力的原始力和心理依托,也是判定一个人是否真正拥有自己的尺度。我们应尽力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应尊重学员的个性和人格。学员需要有发挥其能力的自由环境,以便激起更充分的探索和思考。

(三)心理素质好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员自身应具有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心态;具有豁达宽容的包容心;具有调节控制表达情绪的能力;具有理性客观全面看待问题的认知能力;具有知难而上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具有真诚、友善、开明、合作的人格;具有亲切、热情、宽容、善良的个性品质。这样才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较好的处理与学员的互动关系、引导学员理性看待问题,同时也作为榜样潜移默化学员的心理状态。

三、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教育培训,不是学历教育或学位教育,而是一种职业技能培训,因此要将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技能教育相结合,同时重视心理健康教员基本教育观念的重塑。

一是知识和理论的培养。包括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理论。二是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心理诊断、心理测量、心理统计、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技能。三是理念的培养。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培训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仅需要解决知识和技能层面的问题,更要解决观念、信念层面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涉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作用、内容、对象、方法、途径等的认识。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就会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和行为。同时,理念还包括对人对事对生活对工作基本的观念。若持一种开放、通达、包容、理解的态度,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甘于奉献,尊重学员的人格和意愿,便有利于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以及积极的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

(二)培养方法

培养方法主要包括:校本培训、远程教育、体验反思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其中,校本培训主要依托本院校相关资源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远程教育主要借助远程网络上的相关资源和机构进行远程培养。重点是体验反思式培训、参与式培训。

体验反思式培训和参与式培训是对传统培训的创新和发展。传统的培训是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中心,以"专家讲授"为主要模式,以讲解和讨论为主要方法的一种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传递知识和培训技能,但难以重塑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不仅需要解决知识层面的问题,更要解决观念、信念层面的问题,所以仅靠传统的培训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所谓体验反思式培训是指以受训者为中心,让受训者先体验心理辅导活动、先实践行动研究,再在心理辅导与行动研究过程中,让受训者以自己的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理念、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受训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心理辅导能力发展的培训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创造一种真诚、民主、合作、共情的环境,引导和帮助学员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活动。所以心理辅导理念的培训中确实要突出教员的自我探索和自我体验,从自我探索和自我体验中不断进行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尊重接纳他人,建立真诚信任的人际关系,相信他人有积极向上的潜力。参与式培训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参与式培训强调受训人员的参与、体现出以人为本、注重多向交流资源共享、充分尊重受训者、受训者体验的是平等和温暖的人际关系。其特点为:第一,通过需求评估,确定培训内容。第二,受训人员参与培训活动。不但在内容制定上而且培训活动的组织上也让受训人员参与,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和发挥其积极性。第三,全员参与。除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的专业性之外,还要进行学院教员全员培训,要走普及化的道路。第四,多维评估。要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评价,要将自评与他评、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总之,在培训中,一要加强培训目标的人本化;二是实现培训内容的综合化,突破以往只重理论指导或只重技能训练的片面性,同时重视教师基本教育观念的重塑;三是注重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可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体验游戏、个案分析、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丰富培训手段、增强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冯铁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政策建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廖全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