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2:1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中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教材,尽管新课改后重新编写了历史教材,但主要从宏观上介绍了世界文明及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现行高中各种版本教材涵盖性强、包容性突出,史料的丰富程度还不够,教材内容很多为现成的结论,这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有些需要教师补充相关史料证明,进而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乡土历史作为补充史料是个不错的选择。乡土史是历史发展的缩影,教材中的描述远没有身临其境去考察、去探究那样印象深刻,近距离接触又会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能让乡土史内容喧宾夺主,要在充分认清乡土史资源教学价值的基础上以历史教材为重点,分类选择以达到优化配置,不能代替历史教材,将乡土史作为补充内容为高中历史教学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不足,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历史概念和教材,两者可谓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历史教育目的。
2.乡土史课程资源的运用要适时、适度、有效
中国是文明古国,各个地区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学生对身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保留下来的历史遗址、遗迹产生由衷的亲切感、认同感。他们又对自己没听过和了解不深入的乡土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高中历史课中渗透乡土历史容易产生共鸣。但不合理的运用乡土史会减缓教学进度、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这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是不允许的。乡土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时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充分备课,慎重考虑适合的方式、链接的内容、插入的时机等,要做到言简意赅,不能偏离教学主题,不能显得牵强附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让乡土历史发挥恰到好处的作用。乡土历史的内容庞杂,可能有些内容在当时的作用值得肯定,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明显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历史课堂教学的需要慎重采用,有针对性的认真思考,合理取舍。要选择那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思想价值取向和人生观的资源,并教会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理性认识家乡的历史。乡土史的运用应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又不加重学生负担,如果教学任务重,教材中已经讲的非常详细,就没必要画蛇添足。总之,乡土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必须遵循适时、适度、有效的原则,历史教师必须以有效性为目标,始终做到有效优质。
3.乡土史课程资源的选用要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性
篇2
什么是史学联系文学的教学方法呢?它就是学术界以现有教学理论为依托,借助文学与史学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所重新构建的一套教学理论。它具备文学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以及形象性的特点,使文字表达内容更加具体,更清晰、更贴切,易于学生理解记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引入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让学生仿若身临其境,历史知识更是深入人心。这样,学生势必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历史教学品质也会因此而有所保障。
二、在我国历史教学中应用文史结合法的必要性
一方面,受古代科举制影响,我国历史教学发展步履维艰,高中历史教学与时展严重脱节,也正因为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时期内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历史教学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问题。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步伐,教学语言生硬呆板,过分严肃,学生个性也因此而受到压制;其次,历史教学模式陈旧而没有新意,现代影视资料信息渗透不足,历史知识就像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简单的文字,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且学习深度不足;最后,传统教学模式的形成取决于师生应试心理,教师一味强调灌输学生理论知识却忽视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方面的教育,阻碍了学生历史价值观念的建立和健全。另一方面,该方法的应用恰如其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迎合了时展的需求。不仅使学生建立起了历史学习的自信,爱上了历史学习,而且促进了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国现代高中历史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所以,使用文学史学相联系的教学方法是时代的要求和发展的必然。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史结合法的具体应用
(一)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文学性语言及文学作品
《史记》有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绝对高度的评价,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绝好的文学作品。它不仅语言生动,而且内容也形象地描绘着历史,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另外文中所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更是全面而具体,让学生感觉作者仿佛就在眼前,使历史知识变得更加形象易懂,有助于学生记忆。当然,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它们也在历史教材中出现,使历史事件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理解更加深刻。人类因为语言而沟通,书本知识也通过恰当的语言描述而变得浅显易懂,所以优秀文学作品的加入给历史教学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在历史教学中融入影视作品
传统教学模式受科技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只能在“粉笔”、“黑板”和“教科书”的协作下进行,单一而低效。既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又不利于教学水平的发展。但将影视作品适当融入历史教学中,就可以轻松活化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比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珍珠港》、《甲午风云》、《三国演义》等历史影视剧,让学生在感受艺术作品韵味的同时收获历史知识。
(三)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融情于景”的教学方法
有人曾说过,青少年之所以遇到了困难,那是因为他们面对着裸的教育行动。这足以说明传统历史教学中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听取的教学模式是错误的。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不论哪个学科的教师都必须意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活动开展的重大意义。只有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所谓“融情于景”就是将情感教学与情境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国历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使其最终具备以史为鉴的能力。从而更高效地学习历史,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这也就达到了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篇3
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有的高中历史教师还是以“以教材为本”的标准来评价课堂教学,偏向知识与技能目标,关注教学行为,看教师是否较好的处理教材内容,是否突破教学重难点等,而对于学生如何学,学生学习效果怎样,在评课时甚少关注。而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也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评价既要观察教师教学行为,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看课堂教学是否符合学生学情,学生是否形成自主意识,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综合能力等。
如有些以灌输为主授课方式,用“以教材为本”的评价标准看,能够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与能力,但以三维目标来评价,没有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缺乏方法与过程,也忽略了学生学情分析,不能有效达成情感价值目标。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需要遵循课程标准,以三维目标为导向,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使历史课堂核心从重视“教师教向”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学”,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并为打开了道路。
在教学《》时,这一章节内容较多,怎样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融入学习,更好的理解与把握的主要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教师合理运用了多媒体,这是教学亮点之一,教学效果明显,比如可快速提炼丰富多样的图片、图示与图表等资源,形成生动形象的直观课件,拓宽教学空间,培养学生搜集史料、整合历史信息的能力;可通过动画呈现事物发展过程,比如形势示意图等。另外,还活用了历史情景剧,诱导学生置身情境之中,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使其多角度思考历史事件,转变学习方式,增强情感体验,强化学生学习热情,达成三维目标。
二、以课程标准为导向,采取多样化学习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展开教育决策的前提与基础,其范围包括教与学两方面,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但这仅凭教师个体力量是难以达成的,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尤其是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正如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让评价成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而且教学评价也是师生反馈交流的渠道,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的了解学生,聆听他们的真实感受,明白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便于教学调整与完善。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合理运用学习档案、作品展示、调查报告等多样化、新颖性的评价方法及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化过程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让课堂教学评价成为师生交流、师生反思的重要途径。如学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因为本专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学习时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并注意总结导致变迁的因素。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紧扣单元标题自选分主题,比如家庭生活的变迁、通讯工具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等等。而后通过网络、图书馆或调查访问等渠道搜集与整理有关图文资料,认识中国近现代民生的变迁,完成学习报告单:包括班级、姓名、资料名称、资料类型与时间、资料来源、主要观点、有哪些启示或认识、在活动中表现如何等内容。课堂上,教师可预留时间给学生成果汇报与展示,相互交流与评价。于是学生踊跃参与,有的展示了采访的录音磁带;有的制作了演示文稿,展示了调查与访问资料等。这样,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活动中,使其学会自我评价、客观的评价他人,也让教师更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篇4
1.1语文学习是历史学习的基础
高中历史学习与初中历史学习有着质的区别:彻底摆脱了对历史时间、事件、意义的背诵,而是透过历史现象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本质。因此,需要学生具备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能力,并具有联想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对文字语言的把握和理解,对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高中学生经过九年义务阶段的语文学习和语言文字的积累,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为理解、探究历史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历史教师要认识到语文与历史的联系,有意识地将历史学习与语文学习进行整合,将与历史相关的语文知识、文章内容引进到历史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将语文与历史结合起来的学习习惯,让丰富的语文积累成为历史学习的坚实基础。
1.2语文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
语文是一门学习外延极广的学科,对历史知识涉及的尤为广泛。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历史题材的课文,这些课文都是某一历史事件的直接或间接叙写,在学习过程中会在“写作背景”、“作者简介”等环节中渗透相关的历史材料,学生会间接提取到大量的历史信息,比如,《陈涉世家》、《阿房宫赋》学习中,会介绍秦朝相关的史实;《出师表》、《隆中对》学习中,会涉及到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会让学生对中华民国那段历史中的动荡有深刻的了解。另外,语文是一门需要大量课外阅读的科目。除了课标规定的篇目外,还需要学生广泛涉猎各类体裁、各类内容的文章,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信息,对学生的历史学习会有激活和补充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要善于向语文借力,实现历史学习的灵活变通。
1.3借助语文能增加历史学趣味性
历史是一门相对“刻板”的学科。历史规律、历史本质的探究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教师如果借助语文学习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会让本来枯燥的历史学习变得丰富多彩。比如,在向学生介绍“谥号”这一历史现象时,教师让学生回忆语文学习中历代文学名家的谥号,并探究其含义。然后,向学生提供历代皇帝不同类型的谥号,让学生结合字义来探究这些谥号所包含的褒贬。学生不但能快速理解谥号的意义,且能够帮助学生从谥号去推测某个皇帝的作为,极大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历史教师还可以将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作为史料,来引导学生分析某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历史事件背后多包含的发展规律等。历史与语文的整合能帮助学生消除历史的枯燥和时空的遥远感,对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历史学习与语文的整合方法
2.1借助语文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学习,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有了较好的发展。这种思维能力对思考、解决历史问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在思考“‘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从历史和语文两个角度来综合思考:会意字是由意思独立的几部分构成,因此,这个图案很可能表示宫室屋宇之中的一个物。“宗”与“祖”字在历史中最常用的是皇帝的庙号,如“高祖”、“高宗”、“中宗”、“玄宗”等,因此,这个图案很可能与宗庙里的祭司相关。再联系我们现在汉语中经常使用的“祖宗”、“列祖列宗”、“光宗耀祖”等词语的含义,“宗”字很明显与先人相关。因此,从四给备选答案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祖先的牌位”这个答案。这种借助语文思维能力去理解历史知识和概念的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走出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前后联系、融会贯通,不断扩展历史学习和思考的外延,将历史问题放到更加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去思考,更加全面去思考历史问题,进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2借助语文积累提高解决历史问题能力
到了高中阶段,语文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到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科幻甚至物理、化学等各个领域,能够成为各科学习的有益拓展。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与历史有交集,成为学生思考理解问题的背景。如果历史教师能从分利用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积累的知识来解决历史问题,势必会事半功倍。比如,在学习“”相关内容时,让学生思考以这一时期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并思考其主题是什么?学生自然能够想到鲁迅的《故乡》、《阿Q正传》、《药》等熟悉的作品,当然马上会想到它们都是从不同角度反应“”不彻底性。然后,让学生结合历史课本总结“”的意义和局限性。这种借助语文感性资料理解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当学生在考试中,遇到反应“”不彻底的材料时,学生马上能找到问题的方向和突破口。当然,很多时候学生借助自己的阅读积累,还能够直接解决历史问题。比如,面对“《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这道选择题,学生结合全书中贾政数次数落贾宝玉不务正业,专在诗词上下功夫,以及贾宝玉应付父亲检查时所读的书目,很明白就能看出当时的教育是“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2.3重视通过材料分析获取历史信息
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历史、解决历史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上的材料来理解相应的历史知识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历史资料、文学作品、观看影视资料等渠道来获取相应的历史信息,还原历史原貌。在我国,前的史料和文学作品都是文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语文课上学到的文言知识来解读材料,并根据材料的时代和内容来分析材料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普遍性和局限性,从而指导学生全面、客观、公正地认识历史,得出结论。比如,让学生阅读林觉民的《与妻书》,结合历史课本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其代表的民主人士最求的革命目标是什么?文史的结合,增加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从鲜活的史料中感受富有生命力的历史。当学生对自己熟悉的语文教材从历史角度进行解读时,学生会将在语文课堂上体验到的认识和情感融入其中,能够唤起学生更加深切的情感体验,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等因素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解答历史题目有直接的推进。因此,教师要善于将语文教材中与历史相关的材料引进历史课堂,让学生尝试通过阅读材料,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从历史角度进行解读和思考思考,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篇5
(一)影视情景再现影视教学是最直观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可以使历史情景很大程度上再现,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必要在适当情况下进行影视情景的模拟。例如,在播放《》这部电影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当时中国遭遇“被倾销”的愤慨,也使他们对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燃起崇敬之情,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对知识的理解,唤起学生的爱国之心。
(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指挥作用,根据历史人物与具体事件,由学生自己选择角色,模拟当时的环境对当时的历史场景进行再现。角色的代入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人物的内心,让他们在充分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前提下,从扮演的人物角度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也能更深地体会历史带给百姓的苦乐,还可以学会用历史的思维思考问题。以史为鉴,让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努力地学习。
(三)创设问题情景再现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落伍,教学改革也必须从教学方式出发,使课堂不再枯燥。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一个步骤,通过情景再现提问可以解决很多教学问题。首先,情景再现可以让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更加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初级目标。其次,在模拟得如此真实的情景下,学生就可以更身临其境地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不是误打误撞。最后,给学生情景再现而不是简单讲解,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从而引发他们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兴趣,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
(四)模拟实地情景再现无可厚非,封闭性是传统课堂的一大特点,这种封闭性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大打折扣。尤其是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开放性的教学更有必要。因此教师通过对当地乡土资源的考察和发掘,并与历史相联系,为学生创造模拟实地情景的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这种方法与影视情景再现的不同是,更加具象化,真实感更强烈,但是更加需要教师的实地考察和对活动的组织能力。
二、情景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一)重视程度不够高中学习任务繁重,不仅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教师的教学压力也不容忽视。因此,许多教学方法并没有充分的时间在课堂上实践,也就不能完全发挥出新教学方式的优势。比如情景教学法,虽然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已经受到课程改革的认可,但是有一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仍然按照固有的教学方式教学,他们不能适应教学方式的突然转变,也无法很好地掌握情景教学法的实施方式,因此新教学法很容易被忽视。究其根本,第一,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对情景教学法的认识不足,他们没有能真切感受到新教学法所拥有的优势;第二,许多资历较深的高中历史教师习惯了固有的教学法,即使情景教学法好处很多,但他们没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新教学法的实施中去;第三,情景教学法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了校方和教师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二)情景设置不足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由于尚未成熟,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想发挥情景教学的优势,就要有合理的、科学的设置。如果情景设置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还会降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能力,充分发挥各种情景教学方法的作用,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使情景教学更加完善,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总结
篇6
培养其主动探究能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这句话可以看出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与重要性。高中地理教师应着眼于教材内容,充分发掘学科特点,通过有效的引导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和掌握新知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从高中地理教材特点出发,并与本学科发展趋势相结合,通过联系实际、引用与教学情境有所关联的实例、事物或者教具来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以苏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节教学为例,笔者课前制作了PPT课件,首先向学生们展示了电影《后天》里讲述的地球气候因温室效应而出现异变,冰山融化导致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全球各地极端自然灾害频繁爆发,尤其是自由女神像被汹涌的海水淹没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学生们。笔者由此导入课堂,简述了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各地出现的重大自然灾害,并引导学生们对地质时期以及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分析不同时期内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地球温度持续升高,《后天》里的这一幕会不会真的发生?”学生们对于这一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展开小组间讨论并积极踊跃发言,并将常见的灾害天气现象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例如干旱、热浪、厄尔尼诺以及洪涝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等等,笔者从中加以评析和总结,并穿插讲述了本章节重点内容。由此,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激发,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要求学生手脑并用
培养其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地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掌握地图知识的程度同时也影响、决定其整体地理知识水平。而且在历年高考中,识图能力通常是地理学科考查的重点之一。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应重视地图教学,重视提高学生识图能力以及对各类地图的熟悉程度。首先要求学生简单看图,能明确地指出图中各类标识所代表的意义,然后着眼于学生识图能力给出未标明的地图,要求学生对其中各类图标所代表的意义予以判断;最后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画图能力,选择不同地图要求学生临摹地图,掌握基本画图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做到手脑并用,一改以往单纯做识图题的练习模式,而通过对绘制一幅完整地图来全面掌握所需相关知识以及教材知识点。学生在这一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于地图中所蕴藏的各类信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掌握。例如,在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出地球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极地俯视以及侧视图,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地球公转与自传动画,同时要求学生对照个人画图进行学习。教材知识点讲述完毕后,笔者选择了富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绘图作业,并通过投影仪向其他同学展示,然后组织学生评估,分析其中的优点,同时也指出其中的错误。通过这一方法学生们从不同角度以及不同途径学习了本章节知识点,真正做到了手脑并用,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也更加深刻。
三、总结
篇7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因素中学生心理特点历史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的趋势下,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主体性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具体能力的发挥和体现,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的对中学生心理因素的运用。从而导致我们的理想教学目标与现实相差甚远。随着单亲家庭子女的增多,他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摆在我们面前,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后果将不堪设想。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对观察到的学生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有哪些心理问题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发现了一些问题:妒忌心特别强,当别的同学考试成绩比自己好的时候,心理就很不舒服,甚至会认为人家的成绩不是真的;以个人为中心,事事为自己着想,和别的同学闹矛盾,只看到人家的不是,自己永远都是对的;听不见别人的批评意见,对别人的批评,不但难以接受,还会记仇;特别好强,什么事都要走在前面,不希望别人超过自己,不服输,希望老师在别的同学面前表扬自己;依赖心理较强,习惯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离开了老师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自学的能力较差,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心理情绪波动比较大,对于外界的刺激,应激性较为明显,别人的言行举止对自己的影响较大,也许别人的言行举止不是针对自己的,但自己会认为人家是针对自己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农村的,什么都不如人,一次成绩考差了,就认为自己不行,然后就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封固自己,“与世隔绝”,导致性格孤僻;看问题的武断,因为某件事会对人和事全盘否定,也会对某事和人绝对肯定,看问题不全面,很片面;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存在矛盾心理,不是自己作答时,对别人的回答不屑一顾,认为很简单,自己答会比人家好,当是自己作答时,就会很紧张,答不出来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会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教学效果也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些问题,要解决好,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高中历史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师输送转递、学生吸收储存历史知识信息的过程,既是教与学适应的过程,又是一系列转化的过程。教学效率高不高,主要看教与学是否适应。所以,教师不仅要钻研历史教材,而且还要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那么中学生历史学习有哪些心理特点?
二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特点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应用操作,通过在纵、横两个系统中比较,以便来把握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特点:
(一)纵向比较,是年龄心理的比较,即将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历史学习心理进行比较。将中学生与小学生、成人作如下的比较:
(1)在“前结构”及其作用方面,儿童的“前结构”很不完备,作用以顺应为主;成人“前结构”完备,同化作用较强;中学生“前结构”已相当完备,顺应虽然仍很明显,但同化在逐渐增强。就拿三国来说吧,以前听过三国故事或看过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对三国已有了一定了解,儿童由于“前结构”不完备,对老师的讲解易于接受,而改变自己以前的看法,表现为顺应。成人会在教师的讲授和“前结构”进行比较,过滤,筛选,同化作用明显。中学生会比较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不同,既易于接受教师的讲授,也会自我对知识进行选择。
(2)在内容接受方面,儿童习惯接受口头内容,成人易于接受书面内容,中学生则两者兼顾,即老师的讲述与自己的阅读并重。
(3)在思维能力方面,儿童接受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成人则多以抽象思维为主,中学生介于二者之间,但形象思维没有儿童细致,抽象思维不及成人深刻。
(4)在依赖性方面,儿童的依赖性较强,成人学习历史基本上是独立的,不依赖别人的支持、帮助和指导。中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老师的指导,处于“半独立”状态。
(5)在学习历史的目的方面,儿童多是因为好奇,有趣;成人学应试需要外,多是因为兴趣;中学生在这方面较为复杂,其目的具有多样性,这直接影响了其历史的效果。
(二)横向比较,是将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心理与学习其他学科的心理进行比较
(1)认识对象的过去性或者间接性。这种以现实的客观世界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其他学科明显不同,中学生不能接触真正的历史。
(2)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学习其他学科时,学生的动机往往比较明确,单一。学习历史的动机则较为复杂:有的是为了听故事,有的是为了开阔视野,也有不少人甚至更为模糊。这也正是中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的原因之一。
(3)认知能力运用的特殊性。比如在观察方面,学习历史主要是间接观察;在想象方面,主要是再造想象;在记忆方面,时间、人物、地点等的机械记忆十分重要。因此,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能力的运用明显地不同于其他学科。
(4)认知结果的模糊性。历史学习主要是通过前人记载和考古发掘等去认识过去,这就使历史学习带上了间接性。因此,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客观的历史之间就会有距离,有距离就会有模糊。
(5)认知影响的综合性。诚然,每一门学科对学生主体心理的影响都不是单打一的,但由于历史包括消逝的一切,内容极为广泛。因此,历史学习对学生主体心理发展的影响更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德育、智育、美育均蕴涵其中,学习历史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以上我们浅析了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特点,那么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这些特点,服务于历史课堂教学呢?如何具体操作呢?下面我们就以一堂课为例:(45分一堂课)
三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读书思考:上课开始用5~8分钟时间,让学生带着老师指出的问题,阅读教材,使其顺应继续延伸,同化作用进一步加强。然后自己归纳总结出教材的重点、难点。这样有助于学生独立性的培养。
在学生读书时,教师可以走下讲台,在学生中走动,发现学生的问题。对于一些做的比较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新课教学:在前面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用20~23分钟的时间,抓住课文重点,将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等联系起来,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在过程中,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板书。关于历史的基本线索,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让学生在教材中划出或标识,使学生做到手脑并用,以加深记忆。在这一阶段,学生从熟悉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获得明确的历史概念。这时教师应注意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讲解带有规律性的内容,理顺知识的层次结构。
(三)展开讨论:用4~7分钟,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回顾新课的内容后,想问题,提问题。由于学生学习水平有高有低及总结概括能力又有所不同,能力发展也不一样,凡学生提出的问题,先让学生自行解决。这样,课堂的氛围就会被充分调动,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也会踊跃发言。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再进行补充讲解。
当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提问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及时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以便不断改进教学。议论阶段,既是提示法和演示法相结合的巩固性教学,又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使师生共同增长兴奋感和幸福感。比如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位男同学,平时学生不是很认真,开始是,在历史课上不守纪律,要么讲话,要么看课外书,甚至上课睡觉,各科成绩都不行,怎么办?我并没有急于找他谈话,给他严厉的批评,因为我知道,一味地指责和批评会使他对学习失去信心,反成为心理因素的障碍,引起其逆反心理。在后来的课堂讨论时,有意识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隋朝有哪些建设?(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凿运河、修筑驰道)对这些建设你的看法?(一分为二)这些建设与隋灭亡的关系?一次又一次有目的引导他发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逐渐对学习特别是历史学习产生了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在期末联考中成绩进步非常明显,特别是历史,考了110分的高分。
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兴趣教学;探究;途径
高中历史的知识点比较多,内容也比较零碎化,这就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历史的知识也是有规律的。下面就高中历史兴趣教学的几点途径进行探讨:
一、注重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智商方法的衡量,各项基本素质的衡量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新课改以来,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了社会和教育部关注的焦点。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历史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也能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历史素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切实的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不是流于形式,教师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出发点,引导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发展能力。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建立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高中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发展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意识到全面素质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快乐、享受的过程。
二、挖掘教学素材,提高学生兴趣
高中历史教材是经过专家和教育学者精心编写和实践而成的,其中的例子和事件一般都比较具有代表性、知识性和启发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素材,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还原历史的真实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究。比如在进行“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的时候,有关于“海禁”“闭关锁国”的素材内容选取,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中的唐代“丝绸之路”和宋元时期的“海上交通图”,再结合清代时期的贸易路线,学生很容易就发现,清朝的对外贸易相比较唐宋元时期,规模小多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清朝的对外贸易量减少?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是,明清时期,海上倭寇猖獗,清朝实行闭关锁国。这个答案显然不能令人信服。教师可以继续给学生展示乾隆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必要之物,是以恩加体恤”,通过学生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兴趣高涨的进行学习,对历史进行探究,可以容易的总结出清朝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思想。
三、转变教师角色,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实施以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课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为目标,以逐步取代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师角色,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的进行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问题情境、多媒体、教学铺垫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活跃教学气氛,让学生踊跃的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积极的探讨,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引导和辅助工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中,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更高效的进行探究,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性。
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树立远大理想
通过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文化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就高中历史学科来说,学生学习不只是为了有个好的成绩,而是在学习中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做到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的境界,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够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指导,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报负和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以现实为基础,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的发展和提自身的高各项素质,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为了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学习和探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需求加剧,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专业的知识水平,更需要学生具有各项基本素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通过教师期望效应,挖掘学生潜能
通过教育实践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教师态度的影响比较大,这种现象称作是教师期望效应。具体的说,假如教师对学生满怀期望,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比较关心学生,那么就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让学生感到被认可的荣誉感,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拥有热情高涨的探索欲望。相反,假如教师对学生充满失望,不重视学生的思想,没有有效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就会导致学生的消极学习态度。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系和鼓励,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建立其积极的期望,对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也要进行适应的鼓励,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在教师的关怀中,进行积极的学生,挖掘出应有的潜能,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六、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所面临的问题。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学习和探究,达到教学效果的理想状态。
作者:王蕾 单位:贵州省铜仁市民族中学
参考文献:
[1]任世江.关于深化历史课程改革的探讨[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09)
篇9
1.1调查时间和对象
调查时间:2014年6-9月;调查对象:清水河普通高级中学
1.2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调查内容:实验教学状况;实验条件状况;学生实验学习状况。调查方法:问卷、访谈.
2结果与分析
2.1物理实验教学状况及学生调查(百分比)
①学校重视物理实验教学19.7%②物理实验很有乐趣69.7%③时间太少,动手机会不多94.3%④实验器材不配套38%⑤实验教师的培训和工资补贴0%
2.2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满意程度的调查(分数最高)
①所代班级物理实验教学完成情况:一般②对学校实验条件的满意程度:一般③通过实验教学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一般
3结论与应对策略
3.1结论:
(1)实验时间太少、动手操作的机会不多,实验教学徒有其名,学生难以获得足够的实践锻炼,实验能力得不到足够的培养;(2)学生对学校实验室的条件不太满意,比如实验器材不配套,器材不足等等。实验条件虽然有了改善,但距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3)实验环节过于单挑,显得枯燥乏味,并且学生在实验过程的收获不足,成就感较低,导致很多学生丧失实验兴趣,严重的影响着教学效果(;4)教育工作者(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更高,能够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参与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但是教学本身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严重,特别是经济条件的制约导致教学资源不足,实验开展困难的情况产生;(5)在教师能力方面,没有形成长效的教师实验综合能力培养机制,教师所掌握的实验技术及相关能力较为薄弱,在实验环节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较低,因而阻碍学生成长。
3.2应对建议
(1)在学生实验中增加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能全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目前实验教学的改革主要有:①将实验从验证性向探索性转变;②教师实验向设计性实验转变;③鼓励学生开展课外自主实验,完成研究型课题。学生在自主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查阅教科书和参考资料,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知识、原理、归纳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2)尽量拓展学生实验的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多年的的实践和调查中,我们发现,如果学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物理实验的心境,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实验的兴趣,他们就会反映物理有趣,物理易学,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因此,可以在教材范围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宽泛的实验空间和实验内容,如选择课后小实验,向学生下达实验任务,或者是根据教材内容选取相关的教材所没有记录的实验,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3)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教师必须树立起全面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努力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统一、知识与技能的统一、态度与价值的统一。要将实验教学看作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途径,保障实验教学的质量,同时不断探究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辨证关系,完善教学过程。
(4)加大经费投入,改变教学条件:
教学本身既然受制于物质条件,就应当从物质投入着手,优先改变教学环境基础,不仅包含了对教师待遇的从优考虑,以此增加对教师的后勤保障,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包括对教学资源的完善。具体如下:①改变单一的行政投入集资模式,实现校外募资为主的多形式集资,获得更多的建设资金,添置和更新实验室设备,增强实验室的利用性能;②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参与,打造区域化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校际实验教学资源互补;③从新思考和制定实验教师工作待遇,同时落实实验室责任制度和绩效制度,多方面提高教师的工作主动性。.
(5)有机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教具制作:
继数字化技术融入教学以来,深受广大师生好评,同样该技术也能适用于物理实验教学,通过一系列先进科技设备的利用,能够直观地展示实验数据,简化实验过程的同时增强了实验的科学性,特别是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更为直观细致地展现示范实验要领,减少了教师负担,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明显作用;此外,教具的制作较为全面地展现物理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其实验思维,还能够有效地弥补实验器材的缺省。
(6)建立长效的教师能力培养机制:
篇10
1.内涵分析。
目前学界对高校师风师德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者指出,师风师德是以学生为本、将学生作为教育服务的核心,同时还要将爱岗敬业作为进行教育活动的原则,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基本要求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有的学者则将师风师德概括为:终身献身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岗位,尊重自己的职业,以身作则,为学生做榜样,并始终保持严谨治学的教学态度,教书育人,热爱并关心学生,在教导学生时要始终保持耐心的态度,在工作和学习中都能够团结协作。有的学者则吸收借鉴了前人的理念,从现代师德观的角度将高校师风师德的内涵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以身立教的职业观,二是平等互爱的师生观,三是立身为正的诚信观,四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五是德利合一的利益观。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庆100周年的讲话中,同志对教师提出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这三点希望,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的重要内容。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对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其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勇于创新、奋发进取”,这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精神的新阐述和新概括。师风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和学术活动中的作风,它不仅是教师思想文化素养和人格修养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教师的道德、才学、素养的集中反映。师德主要是指包括教师的道德关系、道德意识、道德活动等在内的职业道德,它不仅是教师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关系分析。
师风和师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体现,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具有历史继承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都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内容。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内涵也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社会怎样变迁,师风和师德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从二者的概念来看,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它更强调的是一个整体概念,代表的是教师乃至整个教育行业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范;而师德同样也是个教师群体问题,它所代表的是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和风气问题。由此可见,师风和师德二者既有相同点,又存在差异。师风建设必须以师德为基础,没有优良的师德作为土壤,良好的师风就无从谈起;而师风又是师德培养和成长的环境,对学校的人文风格和精神风貌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思想和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作为学校办学软件的有机组成部分,师风师德建设对教师整体队伍的稳定发展和整个教育行业的兴衰成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和体现,同时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在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形势下,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目标的实现以及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方面来说,要想依靠基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工作就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因此我们提出高校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风师德风范,通过学习和交流等方式不断促进个人的发展,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和满足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教育形势和教育需求。
二、师风师德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性分析
自2005年新课程改革方案实施之后,高校加大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资金投入,加强了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管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师风师德建设不仅是新时期、新形势对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1.师风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德育教育的需要。
一直以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倡导的原则和核心,其中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导师。第一,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能够带动广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行为中的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第二,教师的自身综合修养和职业道德操守是衡量教师能否作为学生典范的尺度。由此可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是高校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
2.师风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也日益紧迫,这就要求各大高校以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为目标,能够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因此对于高校来说,需要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师风师德并不是纸上谈兵,它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师风师德也不是抽象空洞的,而要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具体工作展现出来。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也需要在把握规律性的同时富有创造性,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脉搏和主旋律。
3.师风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动校风学风整体建设的需要。
高校是学生和社会沟通的纽带和桥梁,这个时期更加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教师素养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自身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通过言传身教、对于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为社会培养出精神状态昂扬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想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工作,还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到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教师的政治立场坚定、鲜明并且热爱教育事业;二是精心施教,严谨治学,不仅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同时也要对学生给予关心和爱护;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师风师德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自觉维护教师形象,为人师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四是在教育工作中要能够统筹全局,坚持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
4.师风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
如今,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具体表现为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竞争,在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中人才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人才的培养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而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是一个国家、一所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能够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为了促进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就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风师德的优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这对于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师风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直以来,对高校教育质量的衡量都是以人才培养功能、知识创新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为标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良好的师风师德是其各项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社会正面临着重要转型,人们的传统观念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部分人追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秉承优良传统、发扬奉献精神的重要性就越发凸显出来,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使教师保持优良传统,这不仅可以为高校学生和社会人员树立典范,而且有利于高校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象征着高校的精神风貌和办学风格;缺乏优良的师德师风,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也就难以实现。
三、加强师风师德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高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使命,培养什么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所围绕的主题和中心,尤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各项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通过思想干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修养,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做事和做人的方式,这就使其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能够在工作中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爱岗敬业的作风,但是也有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市场经济所诱发的不良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道德失范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观念不强,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言论和观点,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第二,缺乏进取精神,不钻研业务,得过且过;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较强的科研意识和学术道德修养;第四,缺乏人本意识和人文关怀,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忽视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第五,过于看重个人利益,整体协作精神不强。这些存在的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同时也影响了校风学风的整体建设以及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风师德建设中我们需要对以下几点进行重点关注。
1.以师风师德为基础严格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准入制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维护者、传播者,同时也是学生教育的活榜样,这就决定了其职业的特殊性。师风师德的主要内容是事业心和责任感,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工作中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在人面前要有良好的“德行”表现。然而现阶段,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选拔中普遍存在重学历轻品德的现象,这就为师风师德的建设带来了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要在教师的选拔制度上做出适当的调整,尤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选拔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其品德的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业务素质,还要敢于挑重担,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作出表率,并且能够充分认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要求其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能够有坚定的意志,更新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坚持人本教育,关注对学生思想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是才德双优的教师。
2.以师风师德为基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进行完善。
要想更加准确地把握师德状况并且发挥师德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师德考评机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风师德建设中,高校要制定一套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并设立专门监督机构来贯彻实施;同时还要广开言路,最大限度地征求全校师生的意见,对其合理意见进行参考和采纳,以保证考评的全面性和客观公正性。此外,还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师德师风奖励和惩处机制,对师风师德不良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相应的惩处,对师风师德表现良好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和宣传,并将师风师德的考评与教师的聘任、晋升、工资、评优等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
3.以师风师德为基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肩负着传播知识文化的任务,另一方面也肩负着传播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任务,要想做好思想教育就必须要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起到表率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和身份,提升个人修养、严格行为规范,保持蓬勃向上的良好心态;此外,还要做到以“德”感人,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身体力行,践行素质教育的精神。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