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女范文
时间:2023-04-02 15:4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美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代人很多都喜欢看古装剧,而且古装剧里面往往最大的亮点就是古代形形的美女了。那么有没有人仔细的比较过古代的美女和现代的美女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有人认为,古代美女就是“柳叶弯眉,樱桃小嘴”“一白遮三丑”,说的不无道理,但是,真的就只有这么简单吗?
让我们首先从历史的资料中来分析。我们从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楚俑就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有敷粉、画眉以及胭脂的使用,所以化妆绝对不是现代女性才有的专利,甚至追溯到夏、商周时期,民间就已经开始使用化妆品了。而且古代的化妆品大多数都是以天然植物,动物油脂再加上香料香精制成的,这点就跟我们现代琳琅满目的有很重大的区别。我们现代的化妆品大部分都是植物制剂加上化学物品,甚至于很多标榜纯天然的化妆品里面也不乏化学成分。
另外,古代的女性地位和现代女性的地位很不一样,古代的女性由于社会地位底下以及在经济上对男性的依附,多位妻妾共事一夫,所以在这种互相争宠的条件下,造就了女性本身想要拥有更多的优势,就必须要非常的注重容颜之美,由此看来其实古代的女性比现在女性更注重妆容之美,更注重化妆对本身气质的衬托。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古代女性妆容是否美丽,大多是由他们的男人来评判的,所以,古代女性的妆容风格其实是更符合古代男性的审美观的。这一点就跟现代的妆容有很大区别,现代的很多妆容出了追求美之外,还在追求个性,与众不同,追求风格,追求女性自身对美的理解,所以,这一点也是古今女性对化妆的认识层面的不同。
再从妆面本身来说,古代的妆面和现代的妆面也有很大的区别。现代的妆面虽然也有很多种,但是总体来说,妆面还是倾向于自然美,在此基础上再有很多风格上的以及颜色上的变化。而古代的妆面则形式感要更强一些。《西京杂记》中写道:“司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意思就是把眉毛画的长长弯弯青青的,像远山一样秀丽。后来又发展成用翠绿色的画眉,在当时非常流行。宋朝晏几道《六幺令》中形容“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说的也是远山眉。《米庄台记》中说“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人谓之仙娥妆。”在这种翠眉流行的时代画黑色的眉毛反而成了新鲜事。《中华古今注》中说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当时的人们把这种画黑眉的妆面认作新的化妆方式,称其为“新妆”。难怪徐凝在诗中描写到“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再次,从古今女性用的化妆品来看,现代女性常用的化妆品有粉底,眉笔,眼线笔,睫毛膏,口红腮红等,而古代妇女最常用的化妆品为妆粉、黛粉、和胭脂。首先,妆粉,古代妇女所用的妆粉主要是用米粉做的,除了米粉之外还有铅粉。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吸干水分,碾成粉末状或做成固体的形状,用的时候涂在脸上,可以使皮肤看起来很白皙,但是有一点就是铅是有毒的,可见为了追求美白的效果,就算对皮肤有伤害,古代的妇女也在所不惜啊。所以也应了那句话“一白遮三丑。”所以在古代,皮肤白皙是对女性妆面是否美丽的第一个评判标准。而在现代,美丽的肤色则不仅仅是越白越好看,在欧洲,很多女性都去美黑,让自己皮肤变成小麦色,这样看起来有一种健康的美。据《唐书》记载:唐明皇每年发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就高达两百万两。对于敷粉的方法,清初李渔的见解颇为独到:“大有趋炎附势之态,美者用之,欲增其美。”其次是黛粉。在战国时期,没有特定的画眉毛的材料,女人都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以此来画眉。而后来则出现了一种藏青色的矿物,古代称其为“黛”描画前必须先将黛放在石砚上磨成粉,然后加水调和再涂在眉毛上。在电视剧《甄传》当中就出现过对于黛的描述,非常珍贵的“螺子黛”还有宫人画眉用的“青黛”和“铜黛”。而现代的眉毛刻画大多是用的眉笔,眉粉等化学成分的化妆品。
这是从眉毛的形式上来说。让我们再来看看古代的胭脂的风格。胭脂这东西从商朝就有了,原料是一种叫“红蓝”的花朵,可以用作“口脂”也可以与妆粉调和后当作腮红使用。古代的口红为口脂,口脂大多呈朱赤色,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所以在古代非常受女性的青睐。《唐诗-百官志》中记载:“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这里写到用雕花的象牙筒来盛放口脂,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有着多高的地位。而口脂的化妆方法在古代最流行的应该就是“樱桃小嘴”了,唐朝诗人岑参在《醉戏窦美人诗》中所说:“朱唇一点桃花殷。”
而妆面的风格呢,每个朝代都有很多不同风格的妆面,唐朝元和年后,出现了“啼妆”“泪妆”就是把妆画的像在啼哭一样,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是非常丑的一种妆面,然而在古代被称为“时世妆”。唐宋时还流行用檀色点唇,檀色就是浅绛色。北宋诗人秦观在《南歌子》中写到“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栏,无语点檀唇。”这种口脂的颜色其实现代很多妆面中也会用到。而现代的唇膏的颜色则是琳琅满目的,非常多的红色,有冷红色,暖红色,甚至还有黑色和蓝色等。
那么除去这些,古代妆面和现代妆面区别最大的两点就是古代妆容中花钿和鹅黄的广泛运用。“花钿”又称花子、面花、贴花,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小装饰。《杂五形书》中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有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处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故称此妆为“梅花妆”或者“寿阳妆”。“鹅黄”又称鸭黄,是在额间涂抹黄色,这种化妆方式起源于南北朝,在唐朝盛行。唐朝鹅黄盛行时,温庭钧在诗中吟出“鹅黄无限夕阳山”之句。至宋代时鹅黄还在流行,诗人彭汝砺歌约: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这些都反应出古代妇女喜欢鹅黄的情景。
篇2
在历史学上,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至1949年这段时期,但普遍认同以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即1919年之前的历史被认为旧民主主义,即“中国近代史”,1919年以后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史”。因此,现代文学是介于“五四”时期的和文化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期内的文学形式。现代文学产生在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社会内部各个层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此时的中国文学广泛地受到国外文学和外来先进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特点与世界文学相接轨,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二、女性文学
历史的巧合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特定的历史事件。女性文学的开端和兴起就是在“五四”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女性文学是以中国女作家为代表的中国女性意识的苏醒和崛起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体现为以女性为主体进行的在思维、审美、经验和言说等方面的描写。女性文学也体现为女性作家在性别视角和性别主题意识的基础上表现出对女性命运、情感、、生命关注的文学创作,具有普遍的意识,也是有待探索和发展的人类文学命题。
三、女性文学与女性作家、女权主义
(一)女性文学与女性作家
对女性文学的定义以“女性”为词根本身就不全面,从创作到实践的每一阶段都与男性加以区别,表面上看是对有关女性性别文学的重视和尊重,其实在谋求差异化的同时本身就是一种歧视。这也是文学界中一直存在争议的地方,是指文学体裁,还是一种女性意识,或是两种都有?比如:有些男性作家笔下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对女性审美观的分析等方面,与其他女性作家不分轩轾,还有一些男性作家通过自身经历或入微的观察也能写出具有代表性的具有女性意识或女权主义的作品,如郁达夫就擅长写女性体裁。还有一点就是,有些女性作家笔下的作品完全看不出女性意识,她们擅长阳刚、粗犷的文风和表现方式,如早明等革命派女作家。因此,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是男性还是女性来书写,作者的性别并没有特殊的意义。
(二)女权主义与女性文学
西方国家女权运动的开展和女权主义的觉醒都早比中国要早。法国革命唤醒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19世纪末期,英国和美国也相继开始了争取妇女地位的运动。直至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一直蓬勃发展。毫无疑问,女权主义和女权运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推动了女性文学的发展。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在文学中得以展现。如:“五四”时期的“创造社”即以两性关系为出发点,热衷于对情感、、天性、本我等话题的文学创作。从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当年的某篇小说集中对当时社会中文学体裁的归纳也可以看出女性文学在当时的发展。其导言中记载,1921年5月至7月间,各类杂志期刊中的新小说共115篇,其中描写两情的小说达70篇,占了较大篇幅,还有一些对家庭生活、城市生活、农村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等描写的文章占了较小的篇幅。其中,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又多是以男女关系为主线,由此可见,描写男女恋爱的小说所占总量比例达到了97%。这种形势下呈现出来的是历史时期的又一次阴盛阳衰。
四、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审美观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诞生受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理论和男女平等观念的影响较大。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得人们热衷于对这一女性思想崛起当做是文学创作发展史上的整体来加以研究和分析,即使这一时期女性作家的创作风格并不全以女权思想为创作体裁,也有部分女作家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与女权主义无关,但是她们的文章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女人天生所具有的女性意识。正是这种意识,使一些文学研究专家和文学评论者把她们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和文学创作观点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变化反映了女性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此,早期的女性文学创作往往得不到重视,被认为是“不够格”的文学创作。从创作的体裁、主题和语言风格来看,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没有突出个性,被融入整个的中国文学创作的历史潮流中。如宗璞小说《我是谁》中的女主人公所发出的“我是谁”的疑问,没有任何的身份性别的区分。戴厚英的《人啊,人》中,虽然对女性的描写是其作品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但从历史批判角度来看,“人啊,人”并没有特别地表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张抗抗在对女性意识的看法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认为女性意识和女性文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不能单独成立,它与整个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水平、开放程度密不可分。“当作为人的尊严都没有的时候,谈何女性?”因此,女性的解放和女性意识的崛起必须以人类的解放为前提,男性和女性的同时解放才是认识女性和女性文学起源和发展的源泉。其中更显示出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女性意识崛起和女性文学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推动作用。现代女性文学创作中也不乏好作品的典范,如张洁的作品就是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代表。她的成名作《爱,是不能忘记的》被公认为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此部小说以描写爱情与婚姻的痛苦为主线,推崇了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但细品小说,你会发现这部小说也并不是对现代女性意识的完全体现,其中的柏拉图精神恋爱也不过是种“幌子”,它实际上是对一场现实生活中阶级情感矛盾与冲突的描写,重在表现阶级感情无法代替男女情的同时对个人追求婚姻幸福的强烈肯定。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女性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其所在的社会环境下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因此,即使女权主义与女性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关联性,但这并不能说明女性人学创作是对女权主义的完全体现,也不能说明女权主义是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根源,因为两者并不存在必然因果联系。
五、从性和爱的角度分析
现代女性文学作品中的审美观在某个历史时期,中国人谈“性”色变,《红楼梦》《金瓶梅》等被称为禁书。“五四”爱国运动之后,的兴起,人们的思想也得以解放,先锋作家们在突破思想的同时,在文学创作领域显示出对性和爱这一话题的浓厚兴趣,以至于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文学尤其以突出性和爱为特色,她们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爱情观和整个社会群体的女性情感思想都被打上了时代潮流中情与性和爱的烙印。如比较有名的张爱玲和三毛等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中有较早的女性意识觉醒和对性和爱的描写。如: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白流苏对爱情的追求,不顾世俗,以至于用了整个香港的沦陷来成全了她和范柳原的倾城之恋。这部作品颠覆了以往张爱玲在对女性描写中存在的一种自然贬低,是以一个比较好的结局结尾的。人类对性与爱的看法,从来就没有统一的观点。但不能否认的是性和爱在满足人们基本的生理需求的同时,还承担着传宗接代的使命。男女之间的性和爱衍生成了家庭与爱情的纽带,这些远不是亲情和友情所能代替的。随着社会大众对这种观念的接受程度的增加,女性文学作品中对性和爱的描写也越来越多,女性文学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种整合的态势。
六、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独立面
现代女性文学创作中,在文学创作的审美观念上也有许多独树一帜的地方。有些作家的作品中流露出的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感悟新颖、细腻,见解独到。如王安忆和铁凝的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王安忆的作品中,对与女性主义的表达向来都是朴实简洁,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也比较深入。她对写实主义的重视使他的作品中对宣扬女性意识的方式从来不是靠对男性的贬低、丑化或敌视来达到其目的,相反,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都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心计来抓住自己心仪男人的心,走向更好的境界。
篇3
关键词:现代女性;易安词;真善美
一、易安词之“真”
高尔基说:“文学是巨大而又重要的事业,它是建立在真实上面的,而且在与它有关的一切方面,要的就是真!”李清照就是中国历史上在词中以女性的身份、女性的口吻、女性的视角抒写自己真情实感的第一人。正如胡云翼在《中国词史大纲》中深切地说:“以前一切男性词人所的闺情, 所的妇人语放在清照面前, 都要黯然失色。”刘勰也曾说过:“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1]。清照时时遵循着“字字如肺肝出”的宗旨,以其自身的真感,写出篇篇令人惊叹不已的佳作,千百年来深受读者的喜爱。历史上也曾有过一些男性词人拟写女人之态、女人之情,但正如龙榆生所说:“易安伤离之作,大抵皆为明诚而发,所谓‘女子善怀’,充分表其浓挚悲酸情感,非如其他词人之闺情,终有隔靴搔痒之叹。”(《漱玉词叙论》,《李清照集笺注》引)[2]并未真正的将广大女性的“真”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因此李清照的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如《浣溪沙》[3]:“秀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这首词李清照善于抓住一瞬间的动作,从侧面描写女子的笑脸和潜藏心底的爱情苞蕾的情态,她大胆的展开半张素笺,挥动一只彤管,把一腔思念、与幽怨一股脑的倾泻给自己深深依恋的意中人,朦朦月光里,憧憧花影下,一对玉人相依相偎,倾诉着相思相爱的情话。这首词就是李清照年轻时的真实写照,她没有压抑爱情所带来的快乐,相反,却把爱情和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愉快和幸福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一起分享她的快慰。让读者跟着她的悲而悲,跟着她的喜而喜。展示千百年前的她大胆天真、活泼可爱以及期盼爱情的细腻幽深的情感,把对爱情和生活炽热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清照词能够如此之真的表达自己的真性情,真情致,真的让人忘了这已是相隔千年,完全是现代女性意识的体现。
二、易安词之“善”
鲁迅在谈到“真善美”作为文学批评的美学标准时,曾把“善”置换成“前进”一词,即不仅有利于社会前进或是进步的意思,而且有利于个体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本真性,自由自觉的内本质。[4]在中国宗法社会,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政治道德思想的历史土壤下产生的男尊女卑和三纲五常,深深的禁锢了中国古代女性对生活的渴望、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李清照在我国女性文学历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她在《词论》中“历评诸公歌词,皆摘其短”,她的诗文骈赋都针砭时弊,表现出超越当时男性的视野与才情。《云韶集.词坛丛话》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李易安词风神气格,冠绝一时,直欲与白石老仙相鼓吹。妇人能词者,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之空绝前后者。”李清照在《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深刻的指出了唐朝安史之乱是由唐玄宗的荒无道、臣僚间相互勾结、奸佞大臣导致的。她以高度的政治眼光,借古讽今,直接批判最高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李清照不是只知道吟风弄月、儿女情长,而是在内心深处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国家。如《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婉约中带有豪放,柔弱中带有坚韧。“过江东”三个字在当时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字眼,清照却相当大胆的写在了词中,并很巧妙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真可谓是神来之笔。这首诗使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在她的诗中所表现的那种爱国热忱和对最高封建统治者极为不满的批判精神。在关键时刻,她作为一位女性以“金刚怒目式”的雄壮崇高之气挺身而出,站在历史的前端,站在了政治的风口浪尖上,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她以女性的视角,勇敢的在封建社会公开的表达了她对爱情的向往和自己内心的感受,并将自身的命运与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关注社会状况,体现了女性的真正价值,也鲜明的反应了女性价值的觉醒,她强烈的女性意识是末代文明与近代文明接轨的标志。[5]
三、易安词之“美”
缪钺在《诗词散论》中说:“有理想、能超脱,用情而不腻于情,赏物而不至于物,沉挚之中,有轻灵之思,缠绵之内,具超旷之致,言情写景,皆从高一层着笔。”易安词不仅词美,而且意美。谢天振最早提出“文化意象”这个概念名词,文字作为文化意象的载体,是从语言层面上处理文化意象的重点。意象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范畴,很早就出现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与文论中。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诗人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传染和沟通读者。李清照的诗词中不乏各种形态多样的意象:花、草、木、酒、风、雨等大量丰富的意象,在她看来“一切景语皆情语”。花是她生命的一种寄托,是她情感的升华,是全部性情的写照。从她娇羞盛开的明艳之花,到“瘦”、悲凉的飘零相思之花,到憔悴孤独的毁灭之花,无一不是流露出了她生活的全过程。郁达夫:“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她知花、爱花、赏花,她存留的65首词中,写花得有54首,梅花(青梅、红梅、白梅)、牡丹花、芙蓉花、莲花、桂花、等等。
现在我们以梅花为例,如:《孤雁儿》[6]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这首词词人赏着梅花,听着《梅花三弄》,忽然想到了自己的丈夫,内心的孤独寂寞达到了极限,物是人非,下片中词人用典,折一支梅花,天上人间却无处可寄,梅花的意象美贯穿全词,统领全篇,将词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美的审美价值更是溢于言表。梅花清雅而不庸俗,空灵而不板滞。范成大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李清照也是非常喜欢梅花的,常常以梅花自喻,“将自我情感体验和认识自觉化为外界对象的认识形式和表现形式,使自己的个性气质升华为作品悲喜交融的抒情情调和艺术形象的个性气质,从对象自我化进而自我对象化形成了创作的个人风格”。[7]
李清照以其独特的情感把传统的审美情兴发挥到了高超奇妙的浑然天成的意境。她用丰富细腻的情感去感受四时推移,沧桑变迁,物是人非。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中说: “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 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缠绵悱恻, 才能一往情深, 深入万物核心, 所谓‘得其环中’”。[8]不论是写“ 雨疏风骤”后海棠的《如梦令》, 还是写“ 纵爱惜, 不知从此, 留得几多时”的《多丽》, “薄暮、细风吹雨、欲谢恐难禁”梨花的《浣溪沙》, 亦或是“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的《清平乐》, 其它如“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 红稀香少。”《怨王孙》“ 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怨王孙》,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的《武陵春》都有浑然天成的意境。宗白华之“环中”对词而言可能即是况周颐之“词心”,而李词深得其妙, 才能把缠绵的离愁指归到情感的核心, 而获得一往情深的艺术魅力。整个情感发展既变化多姿, 曲折有序, 又层层加深, 步步扩展, 情感力度浓度深度渐次加大, 从而使全词浑融一气, 妙若天曲, 达到情深邈密的境地, 颇有曲径通幽之佳境。
结束语:
李清照深得婉约词的精髓,她的词平易而不俚俗,雅饬而不繁缛,辞淡于水而味浓于酒,不管是抒写爱情生活的真情实感,还是抒写夫妻别离刻骨铭心的相思之痛,亦或是国破家亡、悲欢离合、忧国忧民之情都从根本上反映人类的自身情感,心理的历程与变迁,以及与人密切相关的道德伦理等,她注重表现女性情感世界,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构成了一部女性情感历程的巨著。李清照的词作融合了内心情感的“真”和艺术风格的“婉”,并且达到了“真”与“婉”完美统一的境界,真正达到了“真”“善”“美”的统一,从现代女性角度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 转引自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 唐圭璋.《李清照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4月版,第14页.
[4]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5] 余爱春,梁迎春.《女性自我的意识与张扬――论李清照、舒婷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
[6] 薄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23页.
篇4
关键词:女性审美;审美心理;室内装饰设计
1引言
在设计方面,无论是理论者、实践者、消费者还是被表现对象,女性已广泛参与到各种设计工作中。因为女性优势越来越明显,女性主义开始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人们对美的追求也不断提高,女性审美都是从家庭角度出发,大多女性都追求细节完美。女性自身具有性别优势使其在家居设计方面有明显体现:他们多数喜欢用丰富的色彩来装饰,她们追求多样性的装饰材质,喜欢柔美的造型。
2分析女性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指审美心理的结构,具体可以分为审美心理形式和审美心理机能。因为人们实践活动复杂多样,所以,审美活动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审美动机也就有所不同。无论是设计上还是生活中其他方面,女性与男性的审美有很大差异,男性多数注重理性,女性注重情感,体现在设计上,男性倾向实用性和物质性,而女性倾向表演和精神。因为女性情感表现更细腻,对各种事物及刺激更敏感,她们对人们各方面需求表现更积极,因此,装饰家居空间时要从女生审美心理角度出发。现代社会的设计多是追求人性化设计、和谐设计,重视情感,所以,就不能忽视女性审美心理。女性审美心理丰富多彩,通常情况下,女性心理被描述为细腻、敏感、多愁善感。重视女性的审美心理不仅是尊重女性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女性是社会的新需要者,她们的审美观对社会消费潮流有着重要影响。
3女性的审美心理对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3.1女性审美心理影响装饰工程的材质设计。材质有材料的色彩、形态、肌理及质地,不同材料所表现的材质有很大差别。与男性不同,选择家具材料方面,女性更倾向给人舒适感觉的材质,例如:布艺材料、实木材料。布艺在女性装饰风格里用到的最多,它既能满足女性的实用需求,也是女性气质物化品,从纱、窗帘、布艺沙发、床上用品到壁挂、地毯等,都流露出女性的温馨与柔情。布艺品有它独特的柔软枝干,在居室空间内使用布艺,能够把人和家居很好的联系起来,可以充分体现物的人性化,以弥补建筑时使用的水泥、钢筋等硬性材料带来的冷漠感,满足人们向往温馨的需求。实木材料由于吸收了大量自然养分,所有据自然而独特的纹理,实木材料充分体现了树木的年龄,因为树木受到雨水、阳光等自然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自然美感。通常情况下,实木家具表面均能看到木材问题,因此,实木地板及实木家具能给人亲切的感觉。不同年龄女性选择实木也有很多区别,年轻时尚的女性多喜欢选择颜色较浅风格简约的枫木家具,而年龄稍大的女性偏爱与华贵的樱桃木,如果樱桃木再配有羊毛坐垫,显得十分贵族。实木家具的众多优点让它颇受女性喜爱,也是女性装修装饰家居过程中的首选,实木家具符合女性审美心理需求,拉近人和自然距离,带给人亲切的感觉。
3.2女性审美心理影响装饰工程的造型设计。与直线相比,曲线更加柔和且富于变化,所以,它更加符合人们审美心理。而女性身体曲线被人们理解为是性感的、美妙的、感性的,常常成女性身材具有一种曲线美,能给人以亲切、温柔、柔软感觉。由于曲线富于节奏感与变化感,所以,曲线无论是在色彩表现方面还是装饰方面具有很强立体感。同时,曲线是女性的重要符号,某种程度上讲也代表女性。设计方面运用曲线,能够给人亲和力,曲线的柔美和圆润充分表现出女性特有气质。曲线形家具造型都比较优雅,极易使其和女性结合到一起。随着现代家居装饰工艺的提升,家具造型越来越丰富,同时,曲线家具空间适应性很强,能够适应各种空间,可以随意组合,曲线家具色彩也非常丰富,使人们具有多种选择,这也符合女性审美心理需求。选择卧室装饰时,女性更加倾向与其特有气质的蕾丝图案与花型造型。家居饰品也是有性别的,这种性别体现在具体饰品上的差异更明显,并且设计味浓的、高档次的饰品性别特点更明显,例如:流苏与蕾丝,他们象征着时尚元素,充分体现着浓厚的女性审美情结。
3.3女性审美心理影响装饰工程的色彩设计。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色彩,每种色彩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它们在心理学方面融入了自己的自我意识。在选择倾向色彩时,能够看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和个好。女性在选择色彩时和男性偏好有很大差异。审美心理系统具有多元化的特性,地域、性别、年龄、文化、经济等因素对审美心理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会因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审美心理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女性审美要求有多样化、多层化的特点,各种审美要求有共同特点,也有区别。女性的审美、学识修养、文化品位、精神境界、情趣是多元化的,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审美心理也在不断变化。女性很容易和柔美色彩相联系在一起,这象征着女性性感,近几年,一些甜蜜颜色被用在桌布、窗帘、床上用品等家饰上,常用来营造家庭轻松的氛围。也有一些带有糖果和透明感觉的色彩开始受到女性青睐,例如:粉蓝色、粉色、粉绿色等,一些调查研究充分显示男性容易受到触觉与视觉影响,而女性易受到自身感受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卧室设计需要结合女性感觉感受来进行,当然,不同性格女性个人喜好也有所不同,性格内向的女性多倾向色调淡雅、颜色柔和的颜色,而性格外向的女性多倾向富有表现力、色彩鲜艳的颜色。色彩对人们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影响,色彩的朴实和华丽感、冷静和兴奋感、忧郁和明都具有独特的特性,都能够营造不同氛围,和色彩烘托作用相比,色彩心理作用更能引导人们情绪,所以,要重视合理运用色彩,注重色彩语言的抽象性。
4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意识在不断发生改变,他们对家居设计限制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女性审美心理多样性与敏感性给室内设计带来了丰富的设计理念,在进行家居装饰时,必须充分利用多样性装饰材料,合理搭配颜色,让室内设计具有人性化特点,进而满足现代人们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篇5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比赛的选手不仅遍布全国大江南北,更有远在日本的美女寄来了照片。参与才是比赛真正精神所在,展示自己的美丽,年龄不是问题,岁月的痕迹掩饰不住发自内心的自信美。在参赛者中有十多岁清纯可爱的少女,也有四五十岁做了外婆的人,她们同样灿烂的笑容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整整一年的评选,整整12期,每期选出的美女都会有一个当月评分,这个分数将占总分的60%。在此得分的基础上,我们又增设了读者评分,每个读者都可以为12位美女打分,读者评分将占最后总分的40%。所以每个读者都可以为自己心目中的冠军投上高分,助她一臂之力。
一个月中,我们每天都会收到一大堆新的读者来信评分。于是拆信、记录、统计让编辑们不得不扔下自己的手头工作,帮忙整理。读者的热情与认真让每个人都随之兴奋,更不敢有半点马虎。有的读者在评分旁还注上了评语。还有一位读者为12位美女各写了一首小诗,整12首。经过忙碌的统计,根据广大读者的来信评分,“民间美女十二钗”三位获胜者终于可以揭晓了。12位美女的得分不相上下,但哪怕些许微弱的优势也是众多读者支持的结果。
第一名:梅梅总得分:98.472
第二名:顾琴总得分:96.406
第三名:艾 心总得分:95.912
第一名将获得价值人民币4000元的境内机票(以上海作为起点或终点),第二名和第三名将得到价值人民700元的蓝宝石胸坠一枚。
没有获奖的美女们的得分也都在94-95分之间,可见我们的民间美女们都是实力相当。所以未获奖的美女不必灰心以及没有.来得及参加本轮比赛的众多美女们也不必失望,因为新一轮的“民间美女”评比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了。
热心参与的读者们,不仅可以一饱眼福,同时还有精美的奖品等着你们。我们从参与评分的读者来信中抽取了5位幸运读者,每位幸运读者都将获得和第二、第三名获奖美女同样的奖品,价值700元的蓝宝石胸坠一枚。得奖读者分别是:
洪庆伟(江苏昆山)、林美芹(上海普陀区)、董梅(新疆石河子)、楼园光 (浙江东阳市)、英(贵州仁怀市)
篇6
该女同事和我在一个办公室,她刚来时,我的办公室着实繁华了一阵。一时之间,我俨然成了香饽饽,找我的人奇多。
中午在食堂买饭,竟有男士主动让我插队,实在让人受宠若惊。麦园虽然从不认为自己是貌丑之人(天下有几个女人会认为自己是貌丑之人?),但也自知谈不上如花似玉,可见有一二分自知,但是,从前怎无如此盛况哉?
麦园既然清醒,自然明白这些人是明挂羊头而实卖狗肉也。此后,有十八楼的外公司男同事不远相隔十几层说买了烧烤和大家一起尝尝;或隔壁的同事过来推荐最新好碟;当然还有各方神圣恭送的鲜花……我们领导也充分利用美女资源,但凡有何难事,均叫该美女出击,从此无住而不利。一个办公室有位美女,实在是获益良多。
其实美女不只是在办公室有威力,便是其他场合,也无例外。
我和美女同事一起购物,店员必是对着美女同事大献其殷勤,能捎带着敷衍我已算不错。每次我都掏出钱包,以示钱包之鼓鼓,才算招揽到店员的注意(大概有钱也相当有一半美貌)。
也许是掏钱包次数太多(虽然经常是啥都没买),一次外出时被小偷惦记上了,小偷以为我那鼓鼓的钱包里装的都是真钞,其实是餐巾纸也。估计该小偷回去后会大吐其血,当然这是题外话。
再说美女。真正的美女其实晚婚的不多,因为纵是你想晚,那也得男人肯啊。一美女亭亭而立,众男蜂拥而上,你喜欢有学问的,博士、海龟赫然而立;你喜欢有钱的,老板有焉,二世祖有焉;你喜欢有情调的,那金领男约你去看歌剧;你喜欢温柔体贴的,自有男士鞍前马后、不辞辛苦……为什么女人长得好,会有这么多好处?麦园思之再三,大约有这么两点――
一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人是人人都喜欢的,人长得美,自然而然让人有好感,想去亲近。
从小时上幼儿园便受到老师的格外喜爱,到一上中学,便有情书纷至沓来。如果能不受影响考上大学,那便是美貌与智慧并存,明晃晃的一朵校花,招展在众人眼里;又仿若一颗星星,挂在众多的校草上空。稍有歌喉,便被挖掘出来做歌星;走到街上,也会遇到星探,被邀请去做广告。等到结了婚,丈夫是宝之贝之,害怕被别人觊觎了去。一旦孩子长大,做了婆婆或丈母娘,威力就更大了。
二是男人的“好色”。无数的科学实验证明,男人是视觉动物,看到一美女,骨头不由就软下来,即使表面没软,内在其实早就不堪一击了。所以,有褒姒一笑倾国,有“冲冠一怒为红颜”。前几天,我看电视剧《动什么别动感情》里那个彭总就直说了:“我也喜欢很多别的东西,但都敌不过喜欢美女。”
眼看美女有这么多好处,于是美女越来越“多”了。从“环球小姐”,到亚洲小姐,从各种“选秀”,到电视台的“选美”,一批一批的美女诞生了,且在不断继续诞生着。
现代人注重优生优育,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发育更为良好了,还有,现在美容乃至整容技术也发达,即使不能天生丽质,也可整一个“人造”美女嘛。
美女多了,会不会相对地也“贬值”了?其实不会。虽然说美女多,那也只在影视T台上。日常生活里,你见过几个真正的美女?许多“美女”只可远观,卸了妆走到你面前,根本就算不得美女。而且实际上,虽然美女数量有所增加,可是撒在茫茫的人群中,美女依然是寥若晨星。张爱玲不是说过,用色悦人,和以思想悦人,其实是一样的。
所以说,如果女人足够美丽,那么至少她会有足够多的机会。
篇7
??“喂!你好!”
??“懒猫!”
??“懒猫?”
??“是!”
??“我?”
??“是!波斯猫!”
??“哈哈……”我不由得笑出了声。
??朋友终于消气了些,语气变得稍微的平和:“你不是说接我电话成习惯了吗?怎么这几天我没打电话给你,你也不知道打电话给我?”
??我无语,偷偷的笑,心里想着:以为这家伙已经把我忘了呢!嘻嘻!终于还是想起我来了。
??倒是朋友口中的“懒猫”一词,不禁让我想到了这么多年来朋友们对我称呼的转变。
??记得大学时候,朋友们整天一个劲的称我为“美女”。
??美女者,古语有云:北方有佳人,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美女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美女者,怒发冲冠为红颜!而现代,对于美女的定义,可以说是人者见人,智者见智。有的人认为自然就是美,有的人则认为须人工加以修饰后才能更显出美女的光彩美丽。
??在美女盛行的年代,我宁愿是只恐龙。
??“美女”这一称呼,我从来没有接受。
??直到某一天,至亲的密友骂了我一句:“你猪头呀,别人叫你美女,你还不高兴?!”
??我大笑:“哈哈……终于找到适合我的称呼了!我就是猪头,你们以后就叫我猪头……”
??于是,“猪头”便成了我的第二个称呼。
??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猪”就是蠢、脏、丑的代名词。正因为大家对猪的这种偏激认识,才促使我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了“猪头”。其实,猪也会热情似火、激情澎湃、魅力四射。虽然猪是有点好吃懒做,但是既不脏也不丑。这点似乎跟我很像。哈哈……
??对于“猪头”这一称呼,我一直百听不厌。
??后来,在一次校友的聚会上,我被群殴一顿。原因很简单:我从来不主动跟任何人联系,包括我至亲至密的室友。不知是谁突然起哄说了句:“我们大家干脆叫美女猪头为懒猫吧!”接着是一连串的笑声与附和声。
??“懒猫”让我记起一首歌词:眼眯成一条线,轻轻踮着脚尖,屋顶上的瓦片是它的琴键,一步步一点点游走在爱情边缘。想出现就出现,想不见就不见,想睡就睡一天,不理任何人,不回电、不上线、不会和任何人争辩……
??整首歌词似乎正是为我量身定做。我不禁为此笑开怀大笑。之后,“懒猫”就成了我的第三个称呼。
??“懒猫,我可告诉你,别人说宰相肚子可以撑船,我肚子里至少也可以撑只“汽(气)车”,要撑“火车”恐怕有点困难哦!”朋友在那边打趣的说,断了我的联想。
??“哈哈……”
??通话结束了,我的心却还在游荡着、思索着。
篇8
妩媚小姬 唐嫣 外号: 糖糖 生日: 1986.12.6
古装代表作: 《仙剑奇侠传三》、《风云2》
甜美的笑容配以高挑的身材,被誉为“九头身美女”的唐嫣拥有最完美的身材比例,也多扮演古装剧里妩媚的女二号。
气质美人 刘诗诗 外号:CC生日: 1987.3.10
古装代表作:《仙剑奇侠传三》《怪侠一枝梅》《聊斋奇女子》
从六岁开始学习芭蕾舞到十九岁,刘诗诗身上有一种现代女孩子没有的温婉气质,导演也喜欢让她试验古装剧里的温柔美女。
古装甜心 杨幂外号:狐狸生日: 1986.9.12
古装代表作:《仙剑奇侠传三》《美人心计》《宫》《聊斋志异之小倩》
杨幂的古装扮相大多是些精灵般的女孩子,任性、可爱,透着一股机灵劲,粉丝追捧她为“古代甜心”,卖萌也成了她的杀手锏。
玲珑优姬 佟丽娅 外号:丫丫 生日: 1984.8.8
古装代表作:《宫》《母仪天下》《怪侠一枝梅》
被众多粉丝和媒体誉为“古装剧第一美人”。佟丽娅有着点古典美人的意味,柳眉素肌,玲珑剔透,有着一份纯净的美。
专访《宫》化妆造型师曾明辉
现在古装造型都按照青春偶像剧的标准来的
南都娱乐:这次《宫》是一部清穿剧,所以在化妆和造型上体现了现代的时尚感?
曾明辉:没错,我在化妆方面加了一些眼影、鼻影等,各方面都会显得时尚些。这种是新派的古装造型手法,我以前也轻微用过,主要是借鉴外国的做法和元素,再加入到我的化妆和造型中去。
南都娱乐:你做了这么多部古装戏的造型,《孝庄秘史》、《宫》等,觉得现在的古装和以前比有什么不同?
曾明辉:我觉得是年轻化了。例如《宫》走的就是90后的年轻人路线,以前那些讲求的是历史感,这部不是,这部戏讲求的是美,追求的是时尚的感觉,以前追求的是厚重、庄重,现在就比较活泼、年轻。
南都娱乐:一般都是通过怎样化妆造型令古装角色更现代?
曾明辉:我跟于老板已经合作了很多部作品了,从《大清后宫》到现在有15、16部了,他给我的概念就是,每个人都要有所变化。服装方面,于正的要求是豪华一点,整体的风格也不能太老,其实乾隆皇帝在历史上那个时期是很老的,但这是偶像剧嘛,要求每个人都要漂亮、干净,妆容和造型都是按照青春偶像剧的标准来的。于正和我说过,这是特意针对年轻人的口味来设计的,造型不能像《还珠格格》那个时候那样。
新派古装美人三标准
幼齿
现代古装剧很偶像化,青春逼人的新生代女星具有先天优势,像杨幂、刘诗诗、唐嫣……一水儿都是85后姑娘。
漫画式的面容
现在的古装剧有不少是改编自网游或者畅销漫画,女主角有了一个漫画式的原型,观众在判别选角上就会以“像不像”为标准。因此大眼睛、小嘴巴、面容粉嫩的漫画式美女成为现代古装剧里的主流行。
篇9
女人在自我形象设计方面费尽的智慧、使用的技巧、花费的财物都是无可非议的,都是正常的,因为女人天生热爱美丽,喜欢别人夸她是“美丽的天使”。
应该讲,对自我形象的重视,是现代女性文明程度的提高,是自我素养的提高,也是她们懂得享受生活、展示自我魅力的一种时尚和需要。从女性自身讲,她们的美丽形象是其人生价值的体现,谁越是具备美丽的形象,谁就越觉得自豪,仿佛她能获得比别人多得多的青睐目光,也会赢得比别人多得多的成功机遇;从社会角度讲,女性之美是大众文化的需要,是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因此,西方有一句谚语“美女是惹眼的蛋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可以这样认为,美女是社会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现在人们谈论一个女人是否美丽,她的形象是否动人,总爱用“酷”、“靓”等词来赞美,这意味着女人确实比男人更容易激起美感。权且说,女人之美的充分靓是她们的天性使然。她们酷爱自己美丽的形象、靓丽的外表,确实是她们创造自己魅力的光环。在生活的周围、在电视上、在广告栏中,那些楚楚动人的美女给世界创造了魅力,也给自己带来了对美丽的享受。
毫无疑问,不懂得自己的形象设计,不关注自己何以美起来的方法,都不是现代女性的特点,更不是作为一个女人应当具备的心理。这就要求,现代女性在自我形象设计方面下工夫,把“形象”当作一种社会交往的“资本”,无论从外表,还是到内心世界都能有一种个性化的因素洋溢出来,表现出女性的柔美和气质。如果把上帝赋予自己的享受美丽的权利,扔在一边,不管不问,必定是一种浪费和遗憾。
现代女性必须要经过“形象设计”这一关,才能进入到真正的有品位的文化阶层,才能使自己成功的上一个新台阶。懂得“形象设计”的关键,不在于只是装饰一下脸面,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女性审美标准。
篇10
山城
要是没来过重庆,根本无法想象被称为山城的一座城市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去重庆之前,就知道重庆又称山城,还以为是重庆多山之故,直到见到重庆,才知道,原来整个重庆城就是一座大山。整个城市依山而建,并不像我们平常见过的城市那样平铺直叙,一马平川,而是一层一层错落有致地从低到高分布着。她就像半摇着蒲扇的现代都市女郎时而现出抿嘴一笑的古典美,又时而将现代摩登的装扮表露无余。难怪有首歌唱道“好一座重庆城,山高路不平”,如果你坐车驶在重庆的街上,只觉不停地上坡、下坡、拐弯,闭着眼睛以为自己坐在了过山车上忽儿向上忽而向下般的翻滚。走惯了北京、上海、西安那样四平八稳的路,走在重庆的街道上你会不由得为自己提心吊胆,生怕司机一不小心直接把车冲下山谷去。无怪乎在重庆丝毫没有自行车的影子。按重庆人的话说,在重庆骑自行车“不是人骑车,而是车骑人”,所以自行车在重庆几乎没有市场,而摩托车产业却很发达,嘉陵、建设、隆鑫、力帆,这些都是从重庆走向全国的品牌,更不用说,人力车在重庆的命运了,要想坐在人力车里游览这座城市那是一种非分之想。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地貌,也造就了重庆人引以为豪的美丽夜景。重庆有句俗话,“不览夜景,未到重庆”,只有与她厮守一晚才算理解了重庆山城的魅力。山城夜景自古雅号“字水宵灯”,为清乾隆年间“巴渝十二景”之一。因长江、嘉陵江蜿蜒交汇于此,形似古篆书“巴”字,故有“字水”之称。“宵灯”更映“字水”,风流占尽天下。清人王尔鉴诗云:“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晚上站在高处看去,层层叠叠的灯光点亮了整座山,长江和嘉陵江静静地从城中穿过,沿江的灯光仿佛璀璨的钻石项链,真是别有一番韵致。过去常常去上海外滩看浦江两岸的夜景,山城夜景虽然不及浦江夜景那么流光溢彩、霓虹闪烁,却也有它的别样风情。浦江夜景更多的是隔岸相望,看到的是这个城市的繁华和喧嚣。而在山城看夜景是居高临下,俯视整个城市,万家灯火星星点点,感觉到的是这座城市里千百万个家庭的温馨,山城的夜景会让你有种跳出宇宙超脱般的释然,一切烦躁与不安都会随着夜色的闪烁消散在迷雾之中。
虽然重庆完全被大山所涵盖,但是作为最年轻的直辖市,她也在悄无声息地模仿一般意义上的大都市风格为自己所辖建筑溶入现代的元素,原先重庆古民居的吊脚楼早已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殆尽了,其速度犹如沙漠里的一场阵雨,瞬间蒸发无影。与之相对的,一座座用钢筋混凝土垒成的高楼沿着嘉陵江拔地而起,很多的楼宇沿着山或傍着半山腰建起来,参差不齐,错落有致,或许这也是重庆在向世人诉说自己特殊身份的标识吧。
朝天门:重庆的水上门户
重庆城有一个赫赫有名的“看门人”,那就是朝天门。这道门也非同小可,它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城东北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为明初戴鼎扩建改造旧城按九宫八卦之数所造城门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上原写有“古渝雄关”四字。城门面朝天子南京,于此迎差接旨,故名曰“朝天门”。朝天门地扼黄金水道要冲,是重庆的水上门户。
朝天门有一座重庆市的规划展览馆。据介绍,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是重庆市重大社会文化设施之一,总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积3万余平方米,展馆还设置了200余平方米的公示厅、规划留言台和规划问卷台,公众可即时了解重庆市重要的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重要地区规划及重大项目规划等最新的规划信息,以及为公众提供了表达规划语言的平台。
沿着重庆市规划展览馆而下,就是朝天门广场。朝天门广场融建筑与广场于一体,底层为码头专用道,中间层为商业、娱乐及办公用房,顶层为观景台广场,形成集山、水、城于一体的人文景观。广场上喷泉腾空,喷射出缕缕金丝,飘逸缤纷,婀娜多姿。广场四周花坛点缀,鲜花怒放,错落有别,芬芳四溢,绿草如茵。漫步广场,天清气爽,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江风习习,千人起舞,心境荡然,赏心悦目,暑意尽消,满目皆新。站在广场上俯瞰,嘉陵江、长江两江合一,襟带两江,壁垒三面,地势中高,两侧渐向下倾斜。左侧的嘉陵江纳细流汇小川,纵流1119千米,于此注入长江,碧绿的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激流撞击,漩涡滚滚,清浊分明,形成“夹马水”风景,其势如野马分鬓,十分壮观。右侧的长江融嘉陵江水后,势如破竹,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浩浩荡荡,穿三峡,通江汉,一泻千里。往远处眺望,嘉陵江上的黄花园大桥,桥身腾空而起,像飘舞的彩带横跨两岸,在阳光照耀下,气势雄浑如虹。正对面在新建的朝天门大桥,西接江北区五里店立交,东接南岸区渝黔高速公路黄桷湾立交,是主城区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快车道。它将与规划中的两江过江隧道连在一起,把解放碑、江北区、弹子石三个中央商务区构成一张立体的交通网络。江北岸上江北咀的林立高楼层层叠叠,耸入云端。南岸的滨江路沿江伸展,绿树掩映,翠绿如带,车水马龙,慈云寺、千佛寺隐约可见,给人的感觉是城在山中、寺在山中、路在山中,寺、山、路在城中。还有那连接两江的跨江索道凌空飞渡。坐在索道车里,犹如穿越时空。探身下望,索道下幽黄的江水流湍荡漾,银光闪闪。走出索道,又仿佛时间倒流。放眼朝天门码头,一派繁忙。江面客船货轮,铁驳木舟,鳞次栉比,千帆点点。重庆的繁华昌盛,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现在水上门户朝天门。
解放碑:重庆的“西单王府井”
初看此名,都会联想起昔日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名如其碑,此碑历经六十余载,依然坐落于重庆市渝中区闹市,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还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胜利的纪念碑。现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解放碑俨然已经成为重庆最繁华的商业区,如同北京的西单、王府井和上海的南京路,都是购物与品尝美食的好地方。但重庆的商业区又是很有特色的,因为是山城,所以解放碑建在山坡上,如果不乘车,逛街会有点吃力。而且这条步行街道路不宽,楼间的距离不大,显得有些像在大山沟里穿行的感觉。如果正赶上是阴天,也不知道会有多少阳光能够进得来。
棒棒:重庆流动的街景
在这座起伏不平的山城里闲逛,你还会惊奇地发现街头会有一些扛着竹棒搬运东西的人。这就是“棒棒”,重庆街头流动的风景线。这些招揽生意的人每天就沿街游荡揽活,他们来自农村,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棒棒的产生,源于重庆的特殊地形和港口经济,整个城区依山而建,出门就爬坡,下船即上坎,搬运东西成为难题。重庆市民于是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大到买家具、电器,小到买几斤肉,如果不想自己动手,叫一声“棒棒”,即有人应声而到。
“棒棒”在重庆随处可见,人数也非常庞大,有三四十万,年龄从十几岁到五六十岁不等。坐在公车上,几乎每个站台都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棒棒”。每当一辆公车到站,他们的眼里就放出光亮,希望走下来的人能喊一声“棒棒”,然而这种光亮常常转瞬即逝,现在叫“棒棒”的人越来越少了。倚着竹棒、在路边等候生意的“棒棒”眼中总是一片茫然,衣衫简陋的他们穿行在城市繁华的高楼间显得那么不协调,而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注定了他们没落的命运。
重庆火锅:秀出重庆麻辣风味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是长江流域的大火炉。重庆火锅又让它拥有“火锅城”的美称,遍布全市,大小火锅店让人数不胜数。夏日,火锅城依然热闹。来到重庆不吃火锅,犹如到了北京不登长城。吃火锅不仅是重庆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外地人津津乐道的美味佳肴。即使来重庆逗留几个小时的外地人也都必定来一解正宗重庆火锅的馋味。重庆火锅也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据说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等。由于巴蜀素有“尚滋味”“好辛香”,酷用辣椒、花椒等调味的饮食习惯,后发展为小商贩挑担沿街叫卖。据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马氏兄弟开办了重庆第一家以毛肚为主要菜品的红汤毛肚火锅馆。说的更远一些,大约在清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开始出现毛肚火锅。抗战时期,作为陪都,这里南来北往的各省份人都有,重庆的火锅餐饮有了很大发展,大街小巷遍开火锅店,最著名的有什么“云龙园、述园、一四一、不醉无归、桥头”等等火锅店。随着重庆对外地人的不断包容,也吸纳了外地人的一些菜品或口味,生出新现代模样的重庆火锅。其实,重庆火锅还是有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火锅”一词既是炊具、盛具的名称,还是技法、“吃”法与炊具、盛具的统一。还表现了中国饮食之道蕴含的和谐性。从原料、汤料的采用到烹调技法的配合,同中求异,异中求和,使荤与素、生与熟、麻辣与鲜甜、嫩脆与绵烂、清香与浓醇等美妙地结合在一起。特别在民俗风情上,重庆火锅呈现出一派和谐与淋漓酣畅相溶之场景和心理感受,营造出一种“同心、同聚、同享、同乐”的文化氛围。再就是其普及性,重庆火锅来源于民间,升华于大雅酒楼饭店,无论是贩夫走卒、达官显宦、文人骚客、商贾农工,还是红男绿女、白发垂髫,其消费群体涵盖极其广泛,重庆人的消费次数之大,都是让人望尘莫及的。作为一种美食,火锅已成为重庆美食的代表,也成为外地人了解重庆、理解重庆人率直的本性的捷径。
重庆美女:重庆“三美”之一
重庆盛产美女,就好象泰山的日出一样人所共知,就连美女专家靳羽西女士都说,全国最多最漂亮的女人在重庆。俗话说:“少不入川,老不入广。”曾经有人在重庆的“美女集聚地”解放碑驻足打望,总结出“每两根电线杆之间平均每分钟就有五个美女晃过”之类的心得。广东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曾到重庆专门做了一个关于重庆美女的节目,特别介绍了重庆的美女。而且,他们在拍摄花絮中写到:“我们走过一个个的城市,注意的就是三美:美女、美景、美食。重庆三美中,美女是最为突出的了。在其他的城市,我们要扛着摄像机到处找寻美女,而在重庆,只要在解放碑的一角,扛着摄像机静静等候,美女总是在镜头前扑面而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