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无题范文

时间:2023-03-31 04:1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李商隐的无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赏析

篇2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诗;香草美人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05-02

《无题》诗作为“李商隐独创的抒情体诗”,兼容其咏物诗和咏史诗的一些特点,构思缜密,寄慨遥深,是李商隐诗歌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作。《无题》诗的解读,历来仁者见仁,这或许和李商隐工于比兴,深于寄托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李商隐对“香草美人”意象的引入,笔者认为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使《无题》诗的含义更加含蓄委婉、朦胧隐晦,且从艺术表现角度而论,“香草美人”意象使比兴、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融为一体,极大地增加了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表现力。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首是作为《无题四首》组诗中的第二首,意境绝妙,香草美人意象对于诗歌的艺术表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就这首诗的意象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自然意象(风、雨、雷、芙蓉塘、花、灰)、人物意象(贾氏、韩寿、宓妃、魏王)、生活意象(金蟾、锁、香、玉虎、丝、井、帘、枕)。这些意象有的是指意明确的,如自然意象中的风、雨、雷、花、灰,李商隐或是用作起兴、或是象征艰难、挫折和不顺,或是象征理想的破灭。关于生活意象那一类也是明晰的。“金蟾啮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金蟾,《海録碎事》:“金蟾,锁饰也”。鏁,香炉的鼻钮 。叶葱奇注疏中言,“鏁,锁的异体字,此指熏炉。金蟾啮鏁描绘的是一个金蟾形的有鼻钮的香炉,这应该是没有异议的。“玉虎牵丝汲井回”一句中的玉虎指辘轳(见《海録碎事》),丝就是汲水用的绳索。

诗中还有芙蓉塘、花、贾氏、宓妃、韩寿、魏王、帘、枕等意象。韩寿、帘、魏王、枕都是诗人在提及贾氏和宓妃两位女子时引出来的意象。研究者大多认为魏王(曹植)这一形象对李商隐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从诗歌创作方面,李商隐的诗歌受到了曹植诗歌的影响;另一方面曹植是李商隐自喻的形象。以诗的对仗性而言,此诗中的韩掾(韩寿)也是诗人自喻。两位女子之如此痴情是因为歆羡两位男士的才华。诗人以韩寿和曹植自喻,那贾氏和宓妃自然就是作者渴望得到的、能赏识自己才华的人的化身,可以说李商隐是通过写男女之情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宓妃在李商隐诗中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人物形象。当然宓妃这一形象并非李商隐独创,这在屈原《离骚》后半部分“求宓妃之所在”亦可找到。宓妃其实就是女神的化身,历代文人追求女神的心理传统一直延续。如果以屈骚来解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宓妃形象,宓妃喻贤臣,就是李商隐追求的可以赏识自己的人的化身。香草美人意象的作用就次显现。

芙蓉,也作荷花解。叶葱奇将“芙蓉塘外有轻雷”中的“轻雷”声延伸至隐隐地马车声,即君王车声。此解或有合理之处,若真如叶葱奇注疏标准的时间来算,此诗是李商隐重回秘书省所作。那么秘书省一直是李商隐十分向往的地方,是他认为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因此用芙蓉塘来比喻人才济济的秘书省似乎也可以理解。而轻雷声象征君车之声,似乎也有对得到君主赏识的期盼。但我们从诗中找不到用“芙蓉塘”来喻秘书省的佐证,不能定论。

至于花的形象,此诗一反常态。我们并没有看到为人所熟知的残花形象,相反作者表达的是百花争发的状态。但是当我们细读的时候发现,作者并没有受这种百花争发状态的感染,相反更加的失落和忧伤。“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哀莫大于心死”,作者是害怕这春心受到压抑、这相思没有结果,因此才有此感慨。

关于这首诗主题,历来观点不一。主要集中在爱情说和寄托说。支持爱情说,以钱钟书为代表。钱钟书先生用以诗证诗的方法,证实此诗的颔联确实是写爱情,而且写的是幽居女子不幸的爱情遭遇,流露了相思无望的痛苦与不平。寄托说以冯浩和张采田为主。冯浩认为此诗为令狐绹而写,他说:“首二句纪来时也;三句取瓣香之义;四句中汲引之情;五句重在‘掾’字,谓己之常为幕官;六句重在‘才’字,谓幸以才华,尚未相绝;结则叹终无实惠也”, 张采田也是支持此说。刘学锴先生评此诗则说是有寄托,但寄托不明显,处于似有似无之间。

就本诗而言,笔者认为诗的起句是采用了“兴”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氛围。“兴”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可以用来发端的。“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若单就意象分析看,作者为大家展现的是一幅春雨荷塘图。芙蓉塘是芙蓉花积聚、开放的地方,芙蓉是美好的植物,象征着纯洁高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但我们要注意,荷花一般为夏天开放,而细雨和轻雷又似乎为春日常有景象。当然,不必非得荷花开了才有意境,笔者倒是认为正是这含苞待放的芙蓉花和尾联“花争发”呼应。花如此,人心似乎也蠢蠢欲动。颔联和颈联“金蟾啮鏁焼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这几句诗将比兴、象征、用典等诗歌表现手法融合在一起了,可以说尤其是通过贾氏和宓妃两个美人形象体现。从这里,研究者对诗歌就开始出现不同理解了。笔者认为鏁、绳、帘、枕四个意象于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具有联系的作用,是一个通道。锁开了才能烧香入,绳拉上来才能打到井下的水,帘子掀开才能看到韩寿的才貌,枕头留赠才能传达爱慕之情。这四句诗从诗文本身来看,都实现了。可“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一句可以体会到作者并没有实现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并且是极度悲观情绪。结尾继续用兴,使“文己尽而意有余”。诗人的相思到底是指意何处?作者又缘何体现出这样的悲观情绪?这就要回到现实中了,将作者的人生经历融入诗歌分析。在笔者看来,此诗不是写爱情的,而是用香草美人形象寄托个人生活之悲、理想难以实现之苦。要运用男女之情,是因为爱情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而且男女之间的真爱又是可遇不可求的,诚如作者追求赏识自己的人一样,遥遥无期。

“香草美人”意象在这首《无题》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比兴、象征、用典的艺术手法集结在一起,而且使诗歌的内涵有了多义性,增添了诗歌的朦胧美。自楚辞问世以来,“香草美人”始终是被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而得到继承和发展。众多诗人和评论家也在这方面不断作出尝试,马茂元进一步发展了“香草美人”在男女主题诗歌中的作用,说是“男女爱恋象征理想的追求”。但每个诗人心中的“香草美人”是不同的,正所谓“节序同,景物同,而时有盛衰,境有苦乐,人心故字不同。以不同接所同,斯同亦不同,而诗文之用无穷焉。”(乔亿《剑溪说诗》)个人生存境遇的变化,社会的变迁,都会使人的情感和思想发生巨大的变化。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承继楚辞的基础上,对“香草美人”进行了改造,形成了自己笔下的“香草美人”,从而使其诗有屈、宋之遗响,得子美之深而变出。

参考文献:

[1]叶葱奇.李商隐诗集注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王汝弼,聂石樵笺注.玉谿生诗醇.齐鲁书社,1987.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财务管理 竞争力 经营效益

所谓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主要是指银行为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与效益,根据其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以及当时所处的经营环境,对整个经营活动中各项资金的运用等进行合理地计划安排与调节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其主要包括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等内容。

一、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加快了我国商业银行向国际化市场开放的步伐,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使得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阶段的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银行的财务管理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促进银行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加强财务管理是银行适应金融环境变化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呈现大量增加的趋势,金融业的竞争愈发激烈,相比于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却并不理想,承担的风险逐渐加大,市场竞争力却不断在下降。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金融环境的变化,银行必须转变其发展战略,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来降低银行的成本核算,增加资产收益率,进而实现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其次,加强财务管理是提升银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常常通过银行的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财务状况三个指标来衡量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而银行财务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直接将取决于其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所以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改善银行的财务状况,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而且,纵观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的发展经验,我们不难发现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有利于提升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降低银行承担的风险,有利于促进银行的资源优化配置,提升银行的竞争力,从而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最后,加强财务管理是实现银行效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体现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也不可替代,但同时银行也体现着企业的性质,其主要的经营目标仍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其效益的最大化,为股东争取更大的盈利空间。

二、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基本特点

1、财务信息收集难度较大

财务管理工作是建立在财务信息收集的基础之上,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下的分支企业成员众多,而且各个分支单位的会计核算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上极其复杂与困难。在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准确以及完整的基础上,加大了财务信息资料收集的难度。

2、银行的资金预算较为复杂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预算是根据各分行的资金预算整理汇总得到的结果,但由于各分行的经营状况具有不可确定性,处于不断变动调整的过程中,由此必然会引发商业银行的资金预算随时发生变化,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因而使得银行资金预算的过程极为复杂,增加了资金预算的难度。

3、投资管理工作复杂、多样化

与其他企业相比,作为金融机构的商业银行,其投资业务的范围更加广泛,管理工作更加多样化与复杂,必须要求安排专业的人员来负责业务的具体运行与操作。所以,商业银行财务部门的相关人员主要是负责投资业务的管理工作,通过对产品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进行相应的控制与评价,而基本上都不会直接负责投资业务的运营。

4、财务管理工作承担的风险较大

保证资金的流动性是银行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品种多样而且期限长短不一,有的甚至长达10、20年,很可能会导致部分贷款不能及时归还,从而形成不良贷款。一旦长时间以后暴露出来,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也加大了处理难度,所以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随时都承担着较大的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 价格管理 问题与对策

最近“暴利高过石油和烟草等垄断行业”的消息,再次将银行业推向风口浪尖。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达10412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非利息收入占比19.3%。中国银行业服务项目共计1076项,其中收费项目850项。在这些数据的支撑下,“政府监管机构应该站出来主持公道,使老百姓免受银行盘剥”的呼声日益高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适时,是否落实了该办法,问题就能解决了?

本文首先总结当前社会关于商业银行服务价格问题的各类负面意见,对其饱受诟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建议。

一、舆论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定价不合理

社会普遍认为银行是垄断行业,服务收费价格是垄断价格,漫天开价,想收多少收多少,消费者尤其是一般消费者没有议价空间,“任人宰割”。

(二)定位有误

中国的银行大多是国有的,应该体现其公益性。监管部门应尽到把关责任,最大程度压缩银行的收费自,确保国有银行的公益性,避免银行唯利是图、嫌贫爱富欺负弱势群体。

(三)社会分配不公

当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中小企业生存愈发困难,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低收入群体生活艰辛,银行业利润和中间业务却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坐拥国家资本获取暴利。

(四)缺乏知情权和选择权

(1)收费前未被告知。

(2)银行收费项目繁多,没有专业知识的群众无法做全面清晰了解;

(3)各银行间收费差异大,难以进行全面收集比较和作出选择。

(4)各行相同收费名称所含内容不一致,如对“异地”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情,导致花“冤枉钱”。

(五)监管部门“管不住”

银监会等三部委《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后,仍有部分银行将应免费服务的项目变换名目后继续收费,如取消密码重置费后,又增加密码挂失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二、原因分析

(一)历史原因

2004年8月24日,央行正式公布中国银行股份制有限公司成立的消息至今未满十年,我国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时间尚短,社会对银行的身份角色的转变没有完全适应。至今部分社会公众仍然认为,即使已经股份制改造完成,但是四大商业银行是国有股份制银行,仍然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不应追逐利润。这种观点是唯心的,跟不上科学发展的步伐。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十年前已有充分论证,在此不再赘述。2004年至今的实践也证明了通过股份制改造解决了原来存在的问题,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既然确认股份制改造的方向和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支持银行作为社会商业活动的一员,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只有这样,我国银行才能做大做强,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贡献。否则,银行少收了一些费用,减轻了消费者的一些“负担”,但是银行将会被置于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的劣势,国家和人民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有效考核,银行将缺乏创新和竞争能力,缺乏盈利能力,损失的还是国家和人民。

我国地广人多,信息传递效率不一,人民的金融知识推广普及难度较大,而社会科技发展速度迅猛,金融产品更新速度快,在此过程中,有的客户被银行“赶着走”,有的客户“跟不上”。拿银行卡的推广为例,部分社会舆论认为,银行通过银行卡可以带来巨额费用收入,所以强迫客户使用银行卡,消极为客户办理存折业务。实际上推行银行卡是符合现代科技发展需求和低碳金融要求的,而针对银行卡的收费项目较多是意见的根源,但是银行卡的多功能和使用便利性使得绝大部分使用过银行卡的客户不会再选择存折。

(二)信息不对称,导致理解偏差

在银行股份制改革进程中,我国只重视专业领域的理论探索,忽视了对于另一重要参与者—银行服务对象的观念转变需要,缺乏关于银行服务价格的正面宣导。对于消费者的意见,因为多部门管理,缺乏统一的、中立或者权威的受理平台,难免众说纷纭。众口铄金,不当舆论导致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下面几个例子足以说明正面宣导的重要性:

篇5

当这个巨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不再只有一个巨无霸平台玩家时,对大部分服务商而言,制衡将得到体现。不过,腾讯在2012年做出的决策让他们的希望破灭了。

据记者了解,阿里巴巴对其投资入股的服务商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腾讯电商不能做”,这显示了它对腾讯的防备。

腾讯正式对外界高调公布其电商战略是在2012年5月。其时,腾讯正式宣布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这是继2009年腾讯电商策略后的又一次大变动。此前腾讯电商由三部分组成:C2C的拍拍网、B2C的“QQ商城”及由国内大型B2C企业合作组成的“QQ网购”,2012年第一季度,腾讯的电商交易收入达到7.528亿元,这一数值已超过腾讯的网络广告收入,这也是电子商务交易第一次被计入腾讯的财报。在这次大调整中,腾讯电商“三合一”,以“QQ网购”作为统一域名、品牌和入口,其余两部分整合到一个平台。腾讯所投资的公司“易迅网”则将作为基础服务提供商,既承担“QQ网购”中3C等自营实物业务,也为其他合作伙伴提供仓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基础服务。当时,腾讯在“QQ网购”平台主要有7家大型B2C合作伙伴:易迅网、柯兰钻石、好乐买、天天网、1号店、凡客和麦包包。其中,前三家为腾讯直接投资,后四家是战略合作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当时艾瑞等第三方公开的数据,腾讯电商平台2011年销售额在250亿元至300亿元间,占淘宝约1万亿交易额,不到其十分之一,然而腾讯用户量却是淘宝的数倍。这也正是腾讯在去年5月开始大动作的逻辑――腾讯认为自己的电商业务有太大潜力没有被发挥。而按其当时规划,未来五年“QQ网购”计划销售额达到2000亿元,成就10家以上百亿级且盈利的B2C合作伙伴、100至200家年销售额超过1亿的传统品牌及网络品牌合作伙伴,并希望腾讯电商平台可以成为一个汇聚超过100万家各类商户的超级电商平台。

腾讯大张旗鼓的电商战略当时给服务商们带来希望:当这个巨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不再只有一个巨无霸平台玩家时,对大部分服务商而言,制衡将得到体现。不过,腾讯在2012年做出的决策让他们的希望破灭了。

据记者了解,腾讯曾在2011年找过一家运营服务商,希望后者能为其收购的易迅网做运维工作,但收购提议最终被婉言谢绝,原因是该运营服务商不愿变成易迅网的一个部门。“如果是变成腾讯的子公司,我们会认真考虑。”这家运营服务商告诉记者,之后“我们得知,2012年初腾讯内部的电商战略已经非常清晰,即只收购平台,不收购服务商”。腾讯的逻辑是,阿里系电商零售平台已接近中国电商整体规模的80%,相当于真正做得大的服务商都在围着它转。换言之,腾讯再怎么投资或收购,天猫的地位都难以撼动,它所投资的服务商还是在以阿里巴巴为核心业务,这对腾讯意义不大。

“这个行业还在快速发展期,方向不清晰,或者说看不到方向,这也是一部分服务商愿意接受阿里投资的原因,毕竟这个行业还是存在一定规模效应。”另有电商服务商告诉记者:“阿里投资,最看重的则是它在企业董事会所占席位。”通常,被投资的服务商能在资源倾斜上获得一定优势。如一线品牌商入驻天猫时,阿里会先推荐这些服务商,帮助他们得到新客户;又如营销资源的倾斜,及阿里会入驻一个董事进入服务商,提供更多指导,电商服务商的未来规划也将更符合阿里的发展布局。

“好处是一线品牌进入商城时,很多时候我们会代表商城合作执行方去和品牌商谈判。”宝尊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不过限制也随之而来,如随着阿里巴巴以来逐步更加严格的合规管理。据该宝尊内部人士透露,去年宝尊曾是“双十一”聚划算123营销活动的指定合作执行商,代替聚划算进行招商、营销及运营等工作。但在活动上线前最后一晚,阿里集团合规等部门以内审流程不符为由紧急叫停,并同步转移商户资源及营销费用,由其相关部门自行独立完成后续各项运营工作。

而2010年,宝尊曾和欧莱雅谈到引进其电商服务,事情已基本谈成,但到欧莱雅集团层面,欧莱雅领导则表示“不想和一家与平台方存在资本联系的电商服务公司合作,避免深度捆绑所带来的业务发展风险”,从而使谈判破裂,欧莱雅也转投其他服务商。

此外1月9日阿里巴巴公布数据当日,天猫副总裁王文彬曾表示2013年服务商市场将迎来3大变化,首当其冲即开放的电商云工作平台,依托“聚石塔”和淘宝卖家服务市场,大阿里数据将打造以云为基础的工作平台。

“推出‘聚石塔’后,核心数据服务商可能将无法使用。”上述宝尊内部人士指出,目前宝尊手上有800多万消费者的用户数据,包括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等,营销和管理都会使用这些数据。如果按阿里目前路线,宝尊将减少一半附加值,会员营销等基于数据的服务都没办法做,和品牌联合CRM(客户关系管理)都成为无米之炊。“目前,我们还在和阿里巴巴沟通。”他说。

二、行业开始洗牌

去年是行业洗牌期,部分电商服务商形成壁垒,千万级别的服务商冲上亿变得非常困难,而8亿到达20亿则变得容易。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将成为服务商行业的一个新起跑线。

“去年是行业洗牌期,部分电商服务商形成壁垒,千万级别的服务商冲上亿变得非常困难,而8亿到达20亿则变得容易。强者更强是服务业共性。”南极人电商负责人姚凌宇告诉记者,目前是第一次革命,会出现大头;而未来还有一次,是形成巨型公司。

宝尊人士则指出:目前服务商还处在野蛮生长阶段,是金字塔结构,2到3年后将逐步形成沙漏状。据其进一步提供的数据,目前95%运营服务商代运营品牌数不到10个,销售额不超过3亿元,多数能盈利;有些服务品牌数超过2位、交易规模在3亿~10亿间的更大运营服务商,则因为规模上去,成本控制就变得困难,容易出问题,活得较辛苦,需要构建标准的服务体系和系统工具化产品,才能控制成本。“最难是体系的构建、服务内容的标准化和精细化运行的运营管理。”他指出,即使是宝尊,精细化开始也非常晚,内部SOP(标准作业程序)去年下半年才开始。“此外就是系统化的问题。很多服务商公司没有技术背景,天猫不会开放最关键数据和核心内容,很多服务商没办法掌握消费者行为和数据,另外,很多系统都要建设,包括能否让电商管理系统与厂商内部ERP和OA对接,达到非常清晰和统一的管理。”就算是运营服务商中最大的宝尊,2010年前到2011年仍处在艰难的生存阶段,直到2012年初才进入较好的快速发展状态。宝尊已经将未来三年视为是“二次创业”,力求在品牌和消费者方面加深服务、拓展战略,以构筑“护城河”。

“目前服务商绝大多数还不够优秀,优秀的仍在某些细分类目不够专业。”姚凌宇透露。如果回望运营服务商鼻祖GSI,它1999年转型做电子商务代运营时,也是先从其过去基因体育用品类目着手,再逐步向娱乐影碟、消费电子器件、护肤品行业等新代运营类目拓展。

篇6

1.银行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宣传不够。据了解,很多人只是意识中知道银行有投资理财,但很少过问。一些人对投资理财产品的认识仅仅是银行柜台上放置的一些宣传手册以及在办理业务等待的时间里看到的电视宣传片、滚动字幕等。有的是在周围朋友、同事的介绍中了解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时间短,居民对理财产品运作模式不是很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的政策和法律要求,对个人理财服务的限制比较多,要求各金融机构不得进行代客户理财等类似服务。此外,银行内部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宣传也不到位。实际上,在大中城市中,很多人是愿意在专业理财人员的引导下,了解并购买个人理财产品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对理财产品的了解途径较少。

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定位不准。主要体现在:一是产品定位不准,针对性不强。在如今激烈的金融竞争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应该是各银行推出理财产品的基础。从市场营销的发展阶段看,如今已是买方市场,银行要根据顾客特点和消费需求来研发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商业银行仍然是以自身产品为导向来开展营销活动。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推出的产品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没有抓住顾客的实际需求,产品很少有人问津。二是对个人理财产品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其只是附属品,不是主业,有时为了完成自身业务指标忽视了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销售。

3.理财产品缺乏创新。从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看,大部分都是设计好的固定产品。根据有关规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仅提供咨询、建议等方面服务,对股票、基金等方面不涉及。从产品设计上看,理财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虽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名目挺多,但仔细分析发现大同小异,缺乏创新,量身定制的产品较少,商业银行间恶性竞争也异常激烈。

4.个人理财产品存在较大风险。一方面,一些银行在设计产品时没有充分考虑客户的利益和风险,没有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监测和控制体系。另一方面,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推销来看,工作人员为了获取订单,往往过分强调预期收益率,对消费者的财务状况了解不多,对产品的风险介绍不足,对消费者有隐瞒信息和风险的嫌疑。一旦消费者投资受损将给银行带来投诉风险。

5.个人理财业务营销不到位。一是营销服务主动性不够。虽然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一部分,但很多银行都缺乏主动营销的意识,一般都是被动等待顾客上门,缺乏主动推销服务意识,导致一部分顾客的流失。二是缺少专业的个人理财销售人员。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不仅涉及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法律、财务等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理财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目前这类人才还很缺乏。

二、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的认识。如今,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各商业银行纷纷争夺优质大客户,实际上随着银行间的竞争,这类客户的盈利空间越来越薄。在如今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要想保持高利润的经营业绩,就需要不断转变经营观念,拓展银行业务,扩大客户资源。作为银行发展业务的一部分,个人理财业务是个潜在的市场机会。特别是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理财的需求将越来越多。积少成多,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将潜力巨大。因此,各商业银行与其竭尽全力激烈的争夺成熟的市场,不如腾出一些精力认真研究个人理财业务,从夹缝中寻求新的市场机会。

2.加大个人理财业务的宣传力度。从目前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问题来看,消费者不了解不熟悉业务,既想投资又心存疑虑,这种思想比较普遍。作为银行应研究个人理财业务的宣传方式,扩大个人理财业务的宣传力度。比如,有的银行开展的走进社区宣传理财产品的活动就比较好。通过与居民近距离沟通,不仅为他们讲解了有关个人理财知识,也拉近了与顾客的距离,解答了他们思想上的顾虑,提高了宣传和销售效果。在宣传过程中,要注意介绍的方式方法,可以客观地介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以及投资理财的效益和风险,避免推销式的宣传产品,给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另外,还要拓展服务渠道,要根据居民的实际,提供自助设备、电话银行、网络等多渠道服务平台,方便顾客了解和办理。

3.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首先要认真研究消费者需求。要改变传统的以银行自身实际设计产品的思维,树立顾客需求是产品开发基础的观念。设计开发产品前,应根据顾客群体认真调研,充分了解顾客的财务状况和投资需求,避免盲目的闭门造车。其次,要细分市场,设计出有特色的优质产品。要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平台,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设计出不同的理财产品与投资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第三,银行应积极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努力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加快个人理财产品和服务创新。

篇7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个人理财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之间相互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商业银行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也是商业银行防范化解经营风险,适应国内外竞争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个人理财业务 问题 对策分析

个人理财业务,又称财富管理,是传统私人银行业务的扩展,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帮助客户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它要求银行运用各种金融知识、专业技术以及广泛的资金信用等优势,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具体要求,为客户量身订制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由此可见,个人理财业务不是一个推销产品的过程,而是一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是专业人员通过分析和评估客户方面的财务状况,明确客户的理财目标,在此基础上帮助客户制定合理的可操作性的理财方案。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个人投资意识的增强,国内个人理财业务己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优质客户的理财服务成为国内各大银行的竞争焦点。近年来,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理财产品投资范围逐渐扩大,结构创新日趋活跃,产品门类日益多元化;金融危机冲击下,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上升,避险型理财产品成为主流;产品期限结构短期化,申购赎回机制日益灵活,流动性不断增强。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1.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体制限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

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虽有效地控制了业内风险,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金融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限制了个人理财拓展的空间。银行、保险、证券各自为自己的客户理财,三个市场割裂,客户资金只能在各自的体系内循环,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增值。同时,理财机构不能代替客户直接投资,个人理财业务最核心的部分无法实现。银行不能涉足保险、证券、基金等,无法对个人资产进行全权管理,这从客观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2.金融市场不发达制约了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

我国目前尚未实行利率市场化,金融企业竞争只能通过产品和服务进行,而无法在货币价格上给予优质客户更多的优惠,更无法通过货币价格在产品上有所创新。相比之下,国外银行可以在交叉销售时制定更为灵活的定价策略。中国资本市场不健全,可供投资的渠道有限,股票、保险、债券品种单一,外汇资本项目尚未放开,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这使得中国现在的理财市场必然受到局限。

3.信息系统不健全,服务系统滞后

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之一,要以先进的电子技术、发达的金融网络为依托。而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尤其是地方银行,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相应的硬件设备也比较陈旧落后,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开发上与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还不普及,在营销管理方面出现被动、缓慢的情况,导致银行理财业务拓展困难。多数银行的业务运行系统建立在账户基础上,客户信息极为有限,无法有效地加以分析利用。同时,商业银行间、银行与证券、保险、信托之间的客户信息资料不能共享,客观上造成客户信息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向纵深发展。

4.理财品种不丰富,产品同质化严重

理财品种不丰富。理财业务与传统业务最为不同的就是其“个性突出”,不同理财机构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利用自己在某一投资领域的比较优势,安排最适宜的投资期限,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要。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名目众多,但各家银行推出产品实质上大同小异,互相效仿,产品整体技术含量较低,营销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也基本一致,仅局限于利率、汇率挂钩与国债、央行票据等投资组合的几种产品,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产品同质化严重。

5.专业理财人员素质不高

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要求理财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投资、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务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时间较短,很多理财经理多由个人业务部门客户经理兼职,人员素质跟不上;而且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要是资产管理业务,且仅停留在产品上,深层次的理财业务还无法开展。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拓展个人理财业务,扩大中间业务的利润空间,在改进对策上就应该多管齐下,整体联动,力求创新和突破。

1.改善个人理财业务环境,做好业务技术性研究

由于体制的限制,我国金融机构只能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及证券、保险业务,不能给客户提供综合理财业务。在经营格局未发生大的变化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应融入现行体制,在组织架构和业务分工的重组中,要充分研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特殊性要求,成立一个职权相对独立、职责明晰、专业结构精良的业务部门,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规划和发展,做好个人理财业务内容创新的研究及客户个人理财产品个性化需求的研究。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适合其资产增值的规划,这是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十分关键的环节,要确保个人理财业务内容充实,理财理念科学可行。

篇8

2003年12月30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用225亿美元外汇储备作为资本金分别注入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这种非传统的财政拨款是我国治理国有商业银行痼疾的新尝试。对商业银行来讲,利用单一货币的风险很大,尤其推动工商银行上市需要动用的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存在着汇率变动风险,因此,工商银行的注资方式没有采用外汇储备注资单一形式,而是中央汇金公司和财政部分别拥有一半的股权。在其余三家国有商业银行成功上市后,农业银行面对巨额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以及经营效率低下的状况也进行了股改上市。2010年5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社保理事会向农行投资150亿元。然而农行并没有效仿其他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而是根据其现实状况,引进了社保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2010年7月5日,随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A+H股的成功上市,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已全部进入资本市场,宣告着中国的金融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效率低。在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过程中,无论是从目标定位还是上市的积极意义来说,目前主要表现在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以提高其资本充足率。但仅以此为目的的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很有可能会同其他一些上市国有企业一样,不良资产率出现短期的下降,而在商业银行长远发展中依然没有建立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和成熟的财务管理体系,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和效益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那么,以上市为契机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只能暂时使资本充足率提高,这种短期经营行为可能会使国有商业银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再度陷入困境,同时也在较大程度上阻碍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财务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商业银行价值,从日常经营角度来看,就是商业银行提高效率和优化经营管理制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统一。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还采取传统的财务主管对本机构负责人负责的方法,导致财务管理权力分散,调配能力减弱。

2.经济效益决策方向模糊。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目前工商银行盈利模式仍主要依靠存贷利差的收入,其非存贷利差收入占比与国际银行的水平相差甚远。工商银行上市后必须要适应来自国内外股份制银行的激烈竞争,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保持并继续扩大贷款的规模、增加贷款与存款的比率。但是由国家控股的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大股东对商业银行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银行的发展方向甚至具体经营活动的决策等方面。而且上市后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些高层管理者仍然会表现出浓烈的行政色彩,使其决策会更多地偏向政府管理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其市场化运作并牺牲银行的经济效益。

(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金融风险问题

1.国有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银行作为债权人产生不良贷款,作为债务人吸收了储户的存款,因为宏观经济变化或者资产发生损失无法偿还储户到期存款,都会产生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可以反映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好坏。根据贷款五级分类标准,一家银行不良贷款率高,就说明其信用风险较高,贷款损失的可能性就会增大。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研究报告,银行的信用风险是其所面临的所有风险中最重要的一类风险,由于它具有扩大化的效应,根据委员会的统计研究结果信用风险约占比六成以上,是银行风险的主要来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许多长期存在的财务指标问题在上市后得到了初步解决,尤其是反映信用风险的不良贷款率、衡量市场风险的资本充足率等问题在上市后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考虑到四大行不良贷款的核销因素,如果将核销的数值加回,则衡量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不良贷款率指标就会出现增长趋势。

2.国有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目标是要实现盈利最大化,但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还是要保持资本适度的流动性。然而,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流动性与盈利性存在矛盾和冲突,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吸收存款与提供贷款的规模大,范围广,同时为了提高利差收入,就容易造成严重的存贷款的期限错配的现象,使得流动性风险加大。然而,从国有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来看,其金融风险管理并不尽如人意。从内部原因来看,我国国有上市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风险管理技术落后,信息数据库不完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会计计量的失真等,而从外部原因来看,我国上市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法规不规范,信息需求主体缺乏,监管不严等。

(三)国有商业银行财务指标问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金融市场上中小股份制银行利用灵活的机制和各种创新的经营理念,在金融市场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在公平对等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些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也给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挑战,面对这样的压力,国有上市银行应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大原则,直观的发现其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以便找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法。

1.安全性指标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良贷款率,它是衡量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首先因为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存贷差来获取利润,高不良贷款率将会导致商业银行难以收回不良贷款的利息,也就存在无法支付存款利息的风险。其次,不良贷款率高,会大大降低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增加银行经营风险,因此,政府利用外汇储备补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使其符合上市条件。其次资本充足率是抵御银行风险的最后一道内部防线,同时也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国有商业银行通过上市,提高了资本充足率,促使银行经营能够更加稳定安全。另一方面,资本充足率越高也会使银行的盈利变差,因为作为这部分的资本也就闲置下来不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效益。所以,即使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远高于规定值,但是考虑到盈利性原则,就会出现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的矛盾。

2.流动性指标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的存贷比为75%,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比率较低,这与其上市后为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有关。存贷比较低也反映了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缺乏效率,无法将大量闲置资本运用到实际投资中,削减了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所以确定适当的存贷比区间使商业银行在盈利的条件下有效规避风险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再者银行的短期偿债能力取决于流动性比率,这个比率越高,银行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提高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开始注重对银行的流动性比率的监管,我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的监管要求,是通过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规定此比例不应低于25%。

3.盈利性指标方面存在的问题。国有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企业,必须适应市场竞争规律,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以实现盈利最大化的目标。根据中国银监会规定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ROE)不低于1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ROE 近年来有所下降,原因也都是受到了近年来经济危机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由于我国并没有完全利率市场化所以经济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并不很严重,但是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必定伴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那么国有商业银行要保持净资产收益率或者是持续的增长还需要加强应对风险控制的能力。

三、解决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存在问题的对策或建议

(一)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不良贷款率除了农业银行略高外,其余都处在低于1%。但是,在不良资产率较低的情况下,其不良贷款绝对额却在上升,隐藏的信用风险也会加大,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不良贷款绝对额的考核,利用上市带来的优势和便利扩大资金来源,改善资本结构。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以期限短流动性高的负债支撑长期贷款的短存长贷期限错配现象日益突出,比消除风险更为重要和现实的是预防风险。风险信息的及时准确获取,对员工和客户的沟通也可以促进银行快捷的了解其所面临的状况和风险。沟通的渠道应该确保员工能够在各自的业务单元、过程或者机构之间平行地给予风险信息,国有商业银行也要主动推行其内部评级体系,比如上文提到的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8%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也是为了促进商业银行积极抵御流动性风险。

(二)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财务指标的稳定性

1.优化资本结构。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们也应意识到,在未来几年中,不良贷款将面临较大的反弹压力,资本充足率的维持或者增长都需要优化的资本结构,实现资本结构多元化,而且很明显,资本总额越大,资本充足率也越高。因此,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实施资本监管,要将资本充足率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内,把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作为手段而不是目标,同时监管部门还应该通过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加强对银行资本的约束,迫使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防范风险,实现上市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受次贷危机影响较大,所以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净资产收益率较低。然而,资产收益率越高并不代表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就高,要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还需要考虑各种资产风险因素,所以,对商业银行来说最安全的方法还是加强对无风险的中间业务的发展,提高中间业务种类的创新能力,增加中间业务交易的技术含量,节省成本和时间。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风险管理体系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个人理财业务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受到各商业银行的重视,也由于银行在市场中网点众多、客户众多,使得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呈现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目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半数以上的保险产品和基金产品通过银行销售,据统计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9176款,发行规模为16.49万亿元人民币。由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属于表外业务,避开了有关银行风险管理中对于资本充足率等的要求,而随着规模的增加,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风险对银行整体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为了防止个人理财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对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是极其有必要的。风险既是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

(一)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部运营法律风险和外部法律环境风险两个方面。运营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运营个人理财业务时不合法律规范而带来的风险,主要是市场准入、未按规定揭示风险和披露信息、收费失范、证据丧失等导致的法律风险。法律环境风险可能是由于多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例如经营管理失范、不同法律的矛盾与冲突、法律的变更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所依附的金融工具的汇率和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这一风险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可以分为两类咨询业务和综合业务,咨询业务面临的风险较小,而综合业务的主要风险既是市场风险,综合业务中可以将产品分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当市场汇率或利率发生波动时,保本型产品超出本金的损失就需要由银行来承担,使得银行面临市场风险。

(三)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合同双方中一方毁约,给另一方带来的风险。如果标的物质量发生严重下降,投资者面临损失巨大,其可能就不愿或无法履行合约,这就会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违约都会给银行带来风险,因此信用风险一直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银行信用体系的完整程度决定了银行是否能够很好地应对信用风险。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操作过程、系统、人员或其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个人理财业务运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操作风险,只有严格控制各个操作环节的质量才能有效地控制操作风险。由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时间不长,其在系统设计、管理制度、专业人才、计量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这就给操作风险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地防范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以上四种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本文借鉴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分为五个子体系,即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度、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标准、风险管理的工具选择、全面风险管理的资源配置。风险理财措施包括七大策略,即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等。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企业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要素。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一)风险管理策略方面的不足

1.对投资者资格审查流于形式化。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银行在办理个人业务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客户的个人风险偏好,即客户是风险偏好者,风险中立者还是风险厌恶者,但在实践中银行常常在营销成功之后,在对客户的风险认知和偏好进行调查,使得投资者资格审查流于形式。银行可能会因为客户没有意识都自己面临的风险和风险承受能力而面临客户违约带来的信用风险。

2.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评估和披露不足。银行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往往对其预期收益率、期限和投资金额进行了研究,而对风险评估方面则是欠缺的,缺少合理的风险管理有限性标准和工具,风险评估只是定性的,而定量方面则很少进行。这主要和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人才的缺乏有关。这也就导致了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披露方面存在不足,银行一般只对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期限和投资金额进行说明,而投资风险的说明更多的是定性说明,而缺少定量预测和评估,不能完整地向客户呈现个人理财业务投资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由于专业型人才的缺少和为充分披露可能使得银行面临着操作风险和因客户而带来的法律风险。

(二)风险理财措施方面的不足

据报道,2010年度商业银行发行的13002款理财产品中仅有599种个人理财产品采取了风险理财措施。这表明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的意识是严重不足的,采取的相关措施也严重不足。因为银行缺少风险控制措施,就可能使得面临的风险成为银行现实的损失。

(三)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方面的不足

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风险管理相关的职能部门,但是并没有相关的个人理财风险管理直接相关的风险管理部门,只有保障了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建立及其独立性才能保障其职能的实施,通常由风险管理部门对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负责,保障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制定和实行,风险管理部门的缺失给银行带来的损失是全面的。

(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的业务已经离不开信息系统,为了保障银行和客户的安全,各银行银行在信息系统上的投资是巨大的,为了满足国家相关规定,各银行也建立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由于个人理财业务为表外业务,因此对国家要求的资本充足率等相关指标没有影响,因此其风险管理常常被忽视,银行缺少个人理财业务相关板块的风险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控,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对市场利率的监控和设定的风险预警指标对市场风险进行最快速度的监控,通过建立客户信用体系对客户的授信额度进行管理控制信用风险,通过严格的权限管理控制操作风险,正因如此,缺少风险管理系统对很难实现对风险的监控,建立风险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五)内部控制系统方面的不足

个人理财业务内部控制缺少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造成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人是个人理财业务的最后执行者,是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缺少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对操作人员的监控不足。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将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纳入银行风险管理整体中去

在银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下设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相关部门,专门负责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包括从产品设计开始对产品设计、销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将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纳入银行整体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去,建立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预警系统、客户信用系统和完善的权限管理系统,实现对相关风险的监控。在银行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加入个人理财业务相关的内部控制,防范内部控制制度不足带来的操作风险。

(二)引进和培养复合型投资人才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复合型投资人才更多地集中在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相比而言,银行在人才方面处于弱势,银行应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引进复合型投资人才。此外,银行应该对已经在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员工进行培训,这些员工包括个人理财产品的设计者和销售者,可以请相关专家到银行对其进行培训,甚至可以将重要的有发展潜力的员工送到有关培训机构或大专院校进行培训。通过人才队伍的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

(三)加强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最根本决定因素,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最终是否会成为现实的损失,除了外部因素之外,主要还要看银行各个层级的个人理财业务相关员工和客户的风险意识。可以通过宣传将个人理财业务面临风险的意识深入人心,从而使得银行员工和客户都能清晰地认识到风险,银行可以做到严格的信息披露,客户也知道自己购买的产品面临的风险,做出理性投资。

参考文献

[1]刘熠熠.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的规避与控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理财产品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及问题

(一)理财产品规模不断壮大,但缺少创新

1.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理财产品出现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群众收入水平节节攀升,消费水平进入“小康型”,同时节余的闲钱数量也急剧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局限于即期消费,手中的资金从原先仅仅为了“应急”和“防老”,越来越变成具有“生利”功能的资产,以期在将来获得更多、更优的消费。与此相适应,随着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金融机构推出的个人理财服务品种也在不断增多,同时随着我国金融的不断发展,人们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一度出现了产销两旺的井喷势头。

2.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理财产品雷同。当前国内许多商业银行理财中心无论从规模还是经营方式上都离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中心相距甚远。同时由于理财产品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新产品一经推出,类似产品也会相继出现,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所推出的理财产品具有同质性,银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个人理财产品大多只是传统业务的组合。随着我国经济变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多样化,加上银行间的竞争加剧,这一切都要求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有市场、有特色、有效益的新产品。

(二)理财产品存在风险问题

1.受国际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加,对国内金融界冲击较大。由于现在的金融国际化,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紧密联系,一旦发生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股市遭遇重创,大量闲散资金被套牢,世界贸易环境恶化,从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贸易也面临下滑。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个人理财无论从投入资金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会面临巨大的困境。

2.在产品设计时缺乏对投资者风险的评估。银行在设计个人理财产品时, 应对客户有深入的了解, 对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 然后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产品。某些银行在设计产品的时候, 忽视对客户的风险评估环节, 出现产品风险较大, 超出客户承受能力范围的现象。这既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又对银行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3.银行宣传中风险揭示不足,理财产品存在信用风险。现阶段,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产品风险量化评级机制。通常银行会将一款理财产品的最高收益率作为卖点, 加大宣传炒作,追求销售业绩。当客户无法得到承诺的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的利息时,银行信誉受到的损失将难以估量。

4.应对风险的方法不够。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数产品是模仿外资银行的设计和风险对冲手段,缺少自己的理财产品模型和对冲技术, 未完全形成完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未建立风险损失抵补机制, 对个人理财产品无计提专项损失准备。一旦发生风险, 银行只得动用现金来弥补损失,这样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 特别对资金头寸比较紧张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影响较大。

(三)理财专业化技术水平不足

1.缺乏高素质的发展性理财人员。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具有较高知识性和技术性的综合业务,要求其从业人员在全面了解银行业务和各种产品的基础上,必须具备专业金融理论知识、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的理财管理经验。但目前这样的人才非常匮乏。

2.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信息系统不健全。我国多数商业银行的运作系统是建立在账户管理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客户信息管理的基础之上,客户信息极为有限,导致无法充分收集、整合和分析客户信息,理财业务的开展犹如盲人摸象,无法确定目标群体的真实需求,在客观上造成了客户信息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个人理财业务的纵深发展。

3.银行理财人员的服务意识不足。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发展理财业务中缺乏主动的营销意识,大多是被动的等待客户来办理各种业务。这种坐等客户上门的营销理念需要转变,理财人员或客户经理应主动发现潜在目标客户,为客户制定合适的理财方案。

(四)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和配套的金融体制

1.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资金管理不规范。目前,我国金融法律法规、金融管理体制、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着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发展。其中,有部分商业银行理财资金管理不规范,没有按理财产品协议使用资金,发生理财资金挪用的现象。而且,商业银行通常对出售理财产品获得的资金没有设置专门科目进行管理,只是在储蓄存款科目反映,资金实际用途难以监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2.分业经营体制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制约。由于目前我国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一方面保证了在经济体制转型期内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对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和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分业经营使得银行、保险及证券之间只能通过代销产品的形式进行合作,严重阻碍了三方市场的相互联系,限制了金融产品的创新,不利于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服务。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第一,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个人理财产品品种缺乏创新问题,各商业银行应加大对理财产品开发的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由于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缺乏专业的理财人员,因此应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提高理财人员的整体素质,优化我们的专业理财队伍构成。

第三,我国的金融市场开放度不高,金融监管体制尚不健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也不断加大,因此提高商业银行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很重要,同时应完善信息披露机制,降低信用风险,保障客户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侯萌:刍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J].金融视线,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