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4-03 04:3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二、着力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从今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利用天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三桶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名方面科技人才多种形式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化聚集、集群化发展。各县市区、高新区也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要加大财政投入,重点用于科技创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孵育载体建设、引进培养人才、建立完善投融资体系等方面,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小巨人”。尤其对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统计领域的中小企业,更要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使其尽快成长壮大,纳入统计范围。
三、着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高新技术企业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企业发展最优惠的政策措施。各县市区、高新区要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和政策落实力度,加强调研,摸清企业实际情况,做好咨询和培训工作。对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还未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要主动服务,靠上指导,争取全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使其尽早享受相应优惠政策。要根据市局任务,分解目标,每个县市区至少认定2家、高新区至少认定5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每个县市区都要设立专项资金对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定补助,要积极配合企业,协调税务部门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
四、着力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各县市区、高新区要切实加强企业各类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以产学研联合的方式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或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特别是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的企业要全部建立研发机构。今年,市局要出台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管理办法,凡是没有被认定为市级研发机构的企业一率不准申报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要在重点行业、重要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服务平台、实验室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技术研究院。促进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和开发平台开放使用,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今年,市科技局将设立产学研合作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各类服务平台给予支持,各县市区、高新区也要设立相应配套资金,对认定为市级以上的研发机构给予支持和补助,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篇2
2、从产值累计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看,4个县区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占比最高的为成武县,达到了44.95%。从产值占比提高幅度看,东明县最高,比年初增加了5.38个百分点。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二是县区间发展不平衡。高新技术产业总值最高的县是最低县的3.85倍,累计占规模工业比重最高的是44.95%,最低的是19.41%;
三是科技投入总量不足。我市科技投入尽管近几年都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与东部发达城市比,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总量和增幅差距较大。目前全省除和外均设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门用于支持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在科技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我市还没有稳定的投入渠道,致使我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入机制没有形成,导致许多高新技术项目完成中试后,由于缺乏可靠的资金投入渠道,难于快速实现产业化,甚至失去发展机遇。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的比重较低。
四是新项目中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较少。招商引资中重规模轻质量的观念和现象依然存在。还有不少项目属于资源消耗型或中低端加工制造项目,关键核心部件及装备制造项目、“躯干型”龙头大项目和“头脑型”研发项目等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还不够多。
三、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省政府重新调整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考核办法,新口径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海洋开发“四新一海”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确定的十大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这是今年科技工作的一大转变和创新,希望各县区认真研究统计指标体系,确定正确的投资方向,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落实目标任务。各县区要按照确定的目标要求,检查各自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各地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的跟踪督查,以确保全市总体目标的如期完成。
二是建立统计监测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制度。严格落实“月调度、季分析、半年总结、年终考核”的总体要求,科技系统要积极协调统计、发改、经信等部门通力合作,并按照各自分工要求做好工作,科技部门要主动协调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做好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目录的分析研究工作,加强前瞻性研究,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对空白行业尤其是具备发展条件而仍然空白的县区,要围绕行业产业链,上项目引资金,争取尽快实现大的突破。
篇3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天门;政府作用;产学研;投融资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047―02
1天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规模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天门市已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13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7.62亿元,增幅达19.1%,占GDP比重达7.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1%。目前全市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级新三板后备企业9家,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产业带动性强的龙头科技企业。如先进制造领域的天门泵业取得了多项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形成了集研发、生产、冶炼、铸造和机加工为一体的高端水泵制造产业链;天门纺机是国家首批定点生产棉纺并条机的重点企业,建有“全国纺织新型并条机技术研发中心”,整体技术已达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益泰药业是全球肝泰乐最大和质量最佳的生产基地,华世通生产的非天然氨基酸产品与人福成田生产的足光散、阿昔洛韦乳膏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列全国同类产品前茅;农业领域的华丰农机,成功探索了水稻轻简化种植技术创新和经营组织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
科技投入增长趋势图
1.2工业园区加速发展,产业集群初步显现
目前,天门市拥有包括天门高新技术产业园(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天门工业园、龙尾山工业园、岳口工业园在内的“一区三园”。其中天门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已形成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建有医药化工产业园、生物产业园、机电汽配产业园、东湖高新区天门产业园、台湾工业园等五大“园中园”;天门工业园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农林产品加工、环保和生物能源、现代物流产业;岳口工业园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原料药、医药中间体、食品添加剂、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龙尾山工业园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铸造及石油特种车产业。据统计,2013年底,四大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1亿元,同比增长266%,占全市工业生产总值70%以上;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17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00%;2011-2013年,四大工业园区内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占全市申请总量80%。目前,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也是自主创新的“突破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1.3产学研合作初见成效,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政府部门坚持“自主创新为主,产学研合作为辅”的技术发展路线,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长江大学、省农科院等10多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市校合作协议,聘请高校专家学者到天门企业担任技术顾问,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技术联姻,全市已有58家企业与3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有15家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了研发中心。2014年,天门市政府又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在相关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全市重点科技企业入驻研发中心,打造了技术孵化在高校、成果转化在天门、技术成果共享的新型合作模式。目前,全市已有院士工作站2家(天瑞电子、宇青环保),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46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进入《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11年至今,全市共获得省级科技奖励6项,登记省级科技成果85件,获得国家授权专利947件,其中发明专利18件。
1.4投融资平台陆续建立,发展资金持续补充
鼓励投融资机构增加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作为省级科技孵化器的天门创业中心,孵化面积达5万平米,为入驻企业提供包括天使投资、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等一系列创业辅导服务。2014年,天门市政府与楚商先锋共同发起设立首支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其中政府出资2000万元,采取市政府参股楚商先锋(武汉)创业投资中心,实施有限合伙的运作模式,基金规模计划达2.1亿元人民币,优先支持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提供资金保障。此外,为支持天门市科技园区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进青岛福元运通投资,成立了天门市天福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1.5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投资环境日益优化
近年来,天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推进“四个跨越”,着力建设“四化”同步发展先行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5.19亿元,同比增长1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18亿元,同比增长2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7.27亿元,同比增长13.9%,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市州前列。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天门市技术创新示范市建设实施规划》、《天门市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天门的决定》、《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关于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天门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天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推进政府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2天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存的问题
2.1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实力较弱
尽管天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发达地区和周边县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一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大,全市规模以上企业25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不到其中一半,而且大企业数量不多,目前天门市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二是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不强,重点产业的主导产品中,原料、半成品等投资类产品较多,终端消费类产品较少。
2.2产业园区建设较为滞后
目前,全市“一区三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还不均衡,一些产业园在产业规划、功能定位方面未能充分体现要素禀赋和产业特点,主导产业雷同现象突出,交通道路建设落后,工农业、生活废水随天然水系排向汉江,资源与环境压力日趋增大。
2.3高层次人才较为缺乏
虽然天门市近年来在吸引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天门缺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撑,加之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条件限制,人才交流机会和渠道相对偏窄,对于掌握先进研发技术和管理理念的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此外,大部分企业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导致本地人才流失严重。
2.4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尽管天门市近年来在增强科技意识和改善政策环境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全市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然偏低,面向特色产业的配套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创业中心、孵化器等服务机构的数量相对较少,科技金融服务还处在启动阶段,对外引资、引智、引商的吸引力不强。
3关于天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3.1加快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5大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产业发展的思路、路径和目标。根据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瓶颈,从政策、技术、人才、平台等方面,进行系统布局和整体推进,强化科技部门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顶层设计作用。
3.2加大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支持力度
整合科技、发改委、经信委、环保等部门的专项经费,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一是对全市发展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优先予以资金支持。二是创新资金支持方式,在专项资金中安排一部分作为政府引导基金,联合金融、投资机构共同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成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担保、信贷、融资租赁等金融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3.3进一步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以重点产业为基础,加快建设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在各科技园区率先推进政策先行先试和体制机制创新,奋力打造一批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支持天门高新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新能源和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将龙尾山工业园打造湖北省最大的石油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在岳口工业园打造产业链完善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推动天门工业园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物流产业基地。
篇4
关键词:创新驱动 高新技术产业 人才队伍
一、蓬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一)以创新为驱动的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围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目标,打造了一批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如以康爱特维迅化工等企业为主体的精细化工领域;以小鸭洗涤机械、万寿机械和蓬泰股份为主体的机电一体化领域;以京蓬药业、诺康药业和北大高科等企业为主体的生物制药领域,以及以超硬复合材料等企业为主体新材料领域,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涌现出了康爱特维迅化工、万寿机械、北方奔驰等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处领先水平的骨干企业。
(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支撑取得重要突破。
近年来,我市加大对创新企业培育力度,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建有山东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工业洗涤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特种漆包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烟台市汽车整体桥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烟台市热敏色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家烟台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和自主创新,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涌现出一批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和优秀科技成果。
(三)创新型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充实完善。
为加速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变,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提出2020年创新城市发展目标,在全市营造创新发展技术支撑的氛围。以各类园区为载体,加快专业孵化器建设,建有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农业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等,逐步提升和完善创业服务支撑作用,保证科技创业成功率,实现孵化功能和服务效能发挥功效。
二、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数量少。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因素之一。如,我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只有万寿机械1家;在新材料领域,只有超硬符合材料1家。从全市整体上看,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较少,全市企业中,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仅有29家;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仅有5家,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7.2%。
(二)科技投入不足。一方面科技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在科技投入上分配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存在“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一些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期化思想,满足于引进技术后短期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愿意在消化吸收和创新上投入精力和财力,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上的投入相对不足。
(三)企业高新技术人才缺乏。
我市高技术人才缺乏,尤其是高层次、专家型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活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20%,目前企业人才状况基本上呈倒“金字塔”结构,即企业普通职工和管理人员多,科技人员少;科技人员中普通科技人员多,高级科技人才少。
三、实现创新驱动,加快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一)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创新资源高效整合。
要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发展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网络化的总体要求,以各类园区为载体,加快专业孵化器建设,逐步提升和完善创业服务支撑功能,保证科技创业成功率,实现孵化功能和服务效能新突破。同时要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产学研”绿色通道“,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协作共建机制,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立足自身优势,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与核心技术、联合开发产业化项目为重点,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科技创新载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二)寻找优势、突出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一是要盘大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要在项目立项、信贷扶持、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于重大科技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引导,使其真正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龙头。二是发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目前,我市在高附加值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拥有一些达到或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下一步要加速形成产业化,在提高产业的规模上下功夫。三是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进推广一批对传统产业整体进步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成套技术装备,实现生产过程的技术集成。
(三)完善机制,在政策制度上营造创新氛围。
一是要完善政府政绩考核机制。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不改变政府考核机制,就没有耐心来培育创新企业,没有动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企业将没有耐心来研究或者说开发一些新产品。要完善政府政绩考核机制,将经济增长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结合起来,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一个宽松、有利的环境。二是要完善政府科技管理机制。十报告提到要加快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激励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激励科研人员,而这个考核对于不同的体系应该有不同的指标。比如说对大学教授,对科研人员的激励,长期以来,科研奖励依据是以研究成果为标准,但科学发明、发现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而现有的激励机制,实际上也是违背了科学规律,因而要区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建立不同层次的科研激励机制。
篇5
关键词 两型科技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战略定位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1 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定位理论
1.1 战略思想
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指的是国家或地区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价值观及其重点的发展方向。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哲学层面,指的是为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确立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和行为准则,具体体现为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设起均衡协调、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二是宗旨层面,即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活动,具体体现为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领域的产业发展,淘汰和替换高消耗、污染环境的产业。
1.2 战略目标
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体体现为技术目标、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技术目标主要包括两型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产出、科技资源与能力建设等目标;社会目标主要包括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资源节约的程度、对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效果、对其他产业两型化发展所起到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的效果、对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程度等;经济目标主要强调两型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活动效率的提升程度和防止生产效率降低;环境目标主要强调两型高新技术产业的生态效益和效率,包括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资源节约、污染控制、环境改善的程度和绝对值指标,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1.3 战略重点
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指的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重点产业领域和产业发展方式,在两型社会试验阶段的重点任务体现在两型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壮大和发挥示范效应,具体包括:从产业领域来看,包括资源节约类高新技术产业和环境友好类高新技术产业。在资源节约类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具体包括降低自然资源消耗类、提高材料利用效率类、节约能源类等产业领域中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在环境友好类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具体包括减少排放类、污染治理类、新能源类与替代能源开发类等重点产业领域中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
2 武汉市两型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体制的现状
目前两型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体制存在以下的不足:一是推进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管理职能尚未理顺。目前两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有市科技局承担相关的绩效指标,通过科技创新推进其实施。虽然市科技局曾经尝试进行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但是该局却并不具备这一管理职能。二是推进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多部门协同工作体制尚未形成。两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涉及到科技、经济、社会各个层次的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多方面达成共识、共同参与、形成合力,但是目前尚未形成这样的“大兵团作战”的协同体制。三是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两型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体制尚未形成。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活跃着众多的生产促进中心、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但是他们在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尚未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 武汉市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3.1 武汉市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
按照武汉市“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创新武汉”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为指导,以改善民生、和谐发展为主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抢抓武汉建设国家创新中心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武汉市的科教优势,重点发展一批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或重大的环境和社会效益的两型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先进适用的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化,以武汉市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极的建设为核心,加快发挥武汉城市圈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突出两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 武汉市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2012-2015年,武汉市以高新技术产业的两型化为方向,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将自身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创新基地,其两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全国起到显著的示范作用:
——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两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率高于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率;两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显著提升。
——显著带动传统产业两型化发展: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传统产业的两型化发展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传统产业两型化规模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发展速度。
3.3 武汉市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3.3.1 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
围绕武汉市两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与目标,以《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为指导,利用《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武汉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339行动计划》和《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科技行动实施方案》等政府相关战略规划与行动计划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一定的实证调研,选择和确定武汉市两型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如下:先进环保与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技术服务业、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等领域。
篇6
一、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一)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00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亿元,增加值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倍和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高于GDP增长速度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和,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和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上升到;200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值达到,占全市出口比重达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成长,效益日益明显,逐渐成为黄冈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二)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
1、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
黄冈高新技术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全市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企业27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家。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只能算是刚刚起步,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骨干企业和产品
2003年,生物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四个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围绕这些特色产业,培育聚集了一批骨干高新技术。
在生物医药方面,依托大别山的丰富的药材资源优势,现已发展有广济药业、迅达药业、中牧安达药业、李时珍医药集团等多家新兴药业企业。
在精细化工方面,拥有湖北祥云集团、湖北沙隆达蕲春公司、湖北恒日化工股份公司等多家化工企业。
在新材料方面,拥有湖北浠水久和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十月装帧纸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在汽车零部件方面,拥有湖北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三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3、产业技术水平和社会信息水平明显提高
在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同时,不断加大高新技术的应用力度。一是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2002—2003年,全市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万元,年均投入万元,较“九五”末增长;2002年,全市工业设备微电脑控制设备原值比重达到;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2002年,全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较“九五”末上升%。全市农作物新品种迅速推广,在耕地面积年均减少%的同时,农业耕地面积产出率则以%的增幅提高。二是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2003年底,全市光电缆线路长度达公里,长话业务电路路,较“九五”末增长和;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户,移动电话户,分别较“九五”末提高%和%。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发达地区和周边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产业规模小,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尽管我市已经涌现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但与发达城市相比差距仍然比较大,在全省也仅为位。近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幅减缓,“十五”前三年平均增长率为%,相对于“九五”期间全省34.6%的增幅大幅减缓。相比而言,周边地区发展速度加快,相对于周边城市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2、骨干企业竞争力不强,产业聚集程度不高。
目前,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仅家,过10亿元的企业没有,与发达地区相比,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同时,骨干企业数量少,带动效应不明显,在全国、全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品牌还不多,行业内未形成分工协作的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水平不高。
3、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不合理。
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有经济比重大,体制活力不足;从技术结构看,中低端技术居多,高端核心技术相对较少;从产品结构看,投资类产品比重高,消费类产品比重低;还有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这些产品很容易引起家门口价格战,既影响企业效益,又阻碍产业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艰巨。
4、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投入不足,200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仅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重成果、轻应用,产业化导向弱;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企业技术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5、高新技术发展亟待优化。
一是促进高新技术投资创业的政策机制不活,投资环境亟待完善。与沿海省市相比,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借助外力、引进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针对国际性大财团、大公司、大企业的照商投资工作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政府引导性投资不足,风险投资和技术产权市场发育不健全,资金“瓶颈”使许多有生长力的中小企业生长缓慢,许多有前景的科技成果转移到黄冈以外应用;三是有利于高新技术人才聚集成长的环境尚未形成,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二、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预测分析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目标
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发展高新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尽快形成一批对我市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增强我市经济实力、实现振兴崛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期间,我们应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光、光电子一体化四个领域为重点,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着力抓好项目、企业、基地三个环节,力争在“十一五”末在我市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黄冈经济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竞争力和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若干个布局合理,特色明显,创新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万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货值年增长%,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的新兴支柱产业。
————主要行业的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工业化国家九十年代中期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和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占有率高的重大新产品;工业化信息水平、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市电话普及率达%以上,互联网普及率达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业信息化迅速发展,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快速成长的增长极。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居全省领先地位。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得到广泛提高,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为核心,加速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环保技术在内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农业新产品覆盖面积达该种作物面积9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60%;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我省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区。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到人,企业科研机构再上新台阶;全市研究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财政对科技三项费的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达到1%,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和布局
在发展重点上,要把发展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个领域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任务,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培育一批新兴产业。
1、光电子信息
重点发展光扦光缆、光通信设备及光通信器件、通信终端、电子元器件、各类应用软件等产品,形成光通信产业链;适应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消费类信息产品的发展趋势,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汽车电子产品、GPS应用产品、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的开发生产;抓住国外电子信息产业向国内大规模转移的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液晶和等离子显示器、数字电视机及机顶盒、存储器、笔记本电脑、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产品。
2、生物技术与新医药
重点发展包括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为重点的生物药品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为主的医用生物技术产业化;具有较强优势的原料药、化学合成药、现代中药产业化及新型制剂和诊断试剂;以动植物良种培育、经济作物脱毒组培和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兽药为主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以系列氨基酸产品、维生素产品、酶制剂、乳酸为重点的工业生物技术及产品。
3、新材料技术及产业
重点发展光电子材料、纳米材料、复合型功能材料、改性工程塑料、新型包装材料等产品。
4、光机电一体化
重点发展精密成型技术及产品,快速原型技术及产品,虚拟制造技术及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可编程控制系统(PLC)、以工业PC为基础的开发式控制系统(PCC)等制造过程主控系统;智能仪表、智能变送器、成套专用控制装置及优化系统等工业自动化专用装置;高性能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及设备;高性能发动机、新型车桥、转向器、气门、缸套、曲轴、电池等汽车关键零部件。
在发展布局上,突出市区为龙头,积极推进沿长江、沿铁路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在产业结构上,重点发展以团风、黄州区为龙头,以软件及电子产品制造为主体的信息产业;发展以红安、麻城为龙头、以数字制造为主体的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以浠水、罗田为龙头的,以功能材料、光电材料、有色金属材料为主体饿新材料产业;发展以武穴、蕲春为龙头的,以基因工程、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中药材深加工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黄梅、英山为龙头的,以节能环保为主体的环保产业和农业高科技产业等六大产业格局。
三、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一)提高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工作的认识
应充分认识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强化各级领导的科技意识,建立全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标责任制,细化各级党委、政府抓高新技术产业工作的领导责任,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衡量各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加强其领导作用。成立由科技、计委、财税等部门领导组成的科技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的咨询论证,保证我市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决策的科学性。
(二)加快改革进程,培育以市场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运行机制
一是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支持民营资本、外资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和重组,使一大批高新技术国有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使一批国有高新技术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使一批民营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着力培育大公司、大集团,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饿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把支持和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的导向功能,引导民营高科技企业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有所作为,为民营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参股投资科技企业,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拓宽民营高新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力军作用。
三是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对于非政府投资和非产业政策限制类项目,除国家有明确规定和不需要平衡生产建设条件外,有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完善鼓励社会投资的政策,除法律法规禁止的领域外,所有投资领域均向社会开放,推动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资金投入上要予以倾斜。应加大对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支持力度,可建立高新技术风险基金,不断完善投资机制。与此同时,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也应不断强化自主投入意识,积极落是关于企业提取技术开发基金和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5%以上等有关规定,企业投入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实行专户管理、专项使用。
(四)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
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要适应当前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新机制,创造更为宽松的人才流动环境。采取感情流人、事业流人的方式,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照顾,在事业上努力创造有利于他们施展才华的环境,激发其扎根创业的积极性。要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知识更新的要求,加强对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鼓励各类人才进行各种培训,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围绕科教兴市战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科技人才队伍。同时,培育和造就一批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切实改善企业家的创业和经营环境,尊重企业家的劳动,建立完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
(五)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
一是健全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推动各类产权有序流动;鼓励和促进企业利用土地转让或融资筹措发展资金;积极探索劳动、资产、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机制。
二是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融资步伐。企业上市不仅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获得了更充裕的资金,而且其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都已实现质的转变,为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体制平台。要继续抓住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完善的机遇,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上市、利用壳资源和吸引其他上市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更多的资金。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优势企业与跨国公司、大财团进行合作、合资;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嫁接、重组等方式,引进国外大企业来我市投资;做好科技推介工作,引导企业和投资者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
篇7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3-0001-03
1 概述
高新技术产业因其具有市场潜力大、技术层次高、收益性高等特点,成为各国积极发展的产业。一些发达的国家及地区都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首要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优化资源投入,建办高科技产业园,以增强竞争力和占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而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金融支持作为关键因素,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国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方面研究比较深入。Ernie Goss、George S.Vozikis(2005)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平均市场规模、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美国学者Ronald Gilson(2007)认为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主要依赖他们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并指出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其历史的特殊性,另外指出解决资本、金融中介及创业者三个核心问题的重要性。McMaughton(2008)认为,很多投资家不敢轻易涉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因在于融资过程中资金需求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并对这种现象给出了解释。
从国内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成果十分丰富。郑斯彦(2008)以高新区为视角,肯定了高新区在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扩大就业方面给地区带来的巨大影响。杨红辉(2009)研究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市场的特点和作用。李相国、周毅(2011)则从民营经济的视角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环境做了相关的分析,研究指出,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首先要改善融资活动的环境。
2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概况
近几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持续增长势头。据统计,2004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1028亿元;2008年2611亿元;2011年达到5000亿。2012年,黑龙江省实施科技行动计划,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6006亿元。
黑龙江省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区实现总收入4071.8亿元、总产值达3596.8亿元、实现利税438.2亿元,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中的比重高达60%。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4家、创新型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品253个,获国家技术创新基金支持1.07亿元。全省26个对外科技合作项目获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经费支持1.5亿元。
虽然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最近几年一直在增长,但是与国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领先的省份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外,在金融支持方面,研发经费数值及其占地区GDP的比重,都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如表1及图1
所示。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虽然黑龙江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产值方面相对较低,但是产业的增长率相对要高一些,相对于领先省份的落后比例也正在逐渐缩小。另外,从表1可知,领先的几个省份,GDP数值比较大,在全国也是属于经济发展领先的地区,相对应的研发经费投入也比较多一些。黑龙江省由于GDP总值的限制,相应的研发经费的投入较少。此外,从图1可知,在研发经费占GDP比例方面,其他三省都是在正增长,并且江苏省的研发经费占GDP比例已经超过2%,其他两个省份的研发经费占比也接近2%。而黑龙江省的研发经费占比是先增长后下降,并且有降低到1%以下的可能,这不利于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3.1 政府科技投入资金减少
政府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政府的科技投入上,但是近几年的政府科技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我省财政科技投入为41.0亿元,2010年降为37.6亿元,2011年又降为36.2亿元。目前,政府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重要资源开发,真正能投入高新技术产业进行研究开发的资金依然有限。此外,由于政府追求财政平衡预算,也就不会拿出较多的资金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
3.2 银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性不足
一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许多金融机构尚未认识到,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调整自身盈利模式、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结果导致一些科技研究成果由于资金不足而无法实现转化。另外,一些金融机构没有给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以足够的重视,对企业有些情况了解不深,使一些有发展潜力,对双方发展都有利的企业也被严重忽视了,这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都是不小的损失。二是信贷机制还需创新和完善。目前,银行金融机构仍按传统贷款标准审核高新技术产业贷款,提供的信贷产品都集中于短期贷款且注重认可便于估值和变现的有形资产,不能调动员工优化业务流程的积极性。三是银行产品不能满足企业信贷需求。银行无形资产担保执行困难、缺乏长期资本贷款品种等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3.3 上市公司数量少
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良好的资本市场可以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虽然国内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尤其是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但是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存在发展时间短、企业规模难以达到上市要求等缺点,因此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据统计,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仅有3家(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飞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市场虽然为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但是在市值、股本和上市公司数量方面,与广东、山东、江苏、上海等领先的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4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对策
4.1 加大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投入
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增加黑龙江省的GDP,提高黑龙江省的财政收入,还可以为解决本地区就业问题做出贡献。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是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研发经费的投入在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要重新平衡各方面的支出,减少一些重要性相对弱一些的产业的支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投入,带动其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促进技术的研发和高级人才的引进,从而可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增加整个地区的总福利,最终实现对社会的反哺。
4.2 创新商业银行信贷机制和金融产品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成长性和高收益性,是未来国家的支柱型产业,其快速发展将会为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是商业银行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所以,商业银行要主动去创新信用贷款机制和金融产品,进而与高新技术产业结合发展。一是为高新技术产业以多种创造性方式提供资金。如由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闲散的资金,再由信托公司对企业进行投资;另外也可以通过成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资金支持。二是提高针对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的融资租赁、并购贷款、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的力度,并且不断丰富银行的信用品种体系,进而完善信贷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机制。三是建立新的贷款评审和信贷管理制度,主动进行产品创新,并积极推进产业链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先进产品。
4.3 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
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上市企业的数量较少,而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不仅能解决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还能促进黑龙江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综合竞争力。为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营造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要以依法合规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性问题。要不断完善政府的服务体系,主动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理念,进而提供更实用的服务和更良好的氛围。二是调动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上市的积极性。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可以根据经济条件和权限制定合理的扶持措施,对完成上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还可以在贷款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三是提供有关的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条件和操作等方面的知识水平,并充分利用我国沪深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等平台,积极鼓励高新技术产业上市,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Ernie Goss,George S.Vozikis.High techmanufacturing:Firm size,industry and population density[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5,6(2):185-187.
[2] Ronald J.Gilson and Benard S.Black.Venture Capitaland Structure Capital Markets:Banks Versus Stock Market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9(5):231-235.
[3] 陈德棉,蔡莉.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 郑斯彦.我国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质量评价[J].科技与经济,2008,27(4):14-17.
篇8
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分析了W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展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与部分沿海城市发展差距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现有产业基础、产业现状出发,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等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必由之路。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制定推进措施,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期实现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目的。高新技术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制约了其发展。本文以W市为例,梳理了该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分析对比了与部分沿海城市发展差距,研究提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意在推动W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对国内其他城市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发。
一、基本情况
2014年W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62%,同比增长11.83%,比年初提高1.63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产值分别达到186亿元、166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2.2%、22.7%,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3家,总数达到461家。近年来,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紧紧抓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把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装备、新能源及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率先突破,一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的新兴骨干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潍柴动力、歌尔声学、福田汽车等龙头骨干企业为引领,8挡自动变速器、3D打印、超导磁体等一批中小企业亮点纷呈的企业创新格局。
2、着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坚持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大力推进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提供保障。全市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到49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17家。
3、积极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的意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孵化器28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4家。全市孵化器面积达到123.9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69家,毕业企业439家。
二、存在问题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小,产值低于烟台、青岛、东营、淄博,占比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9个百分点;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市区之间差距很大,整体发展偏慢;优势产业少,产值过500亿元的仅有汽车及零部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2个行业,烟台过500亿元的有3个行业,一个富士康达到1200亿,青岛有4个行业过500亿元。
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步伐缓慢。高层次创新平台覆盖面偏小,部分重点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平台仍是空白,无法满足企业创新活动的技术需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相对滞后,全市孵化器面积仅有123.9万平方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济南一个“创新谷”,就规划建设了45万平方米的孵化器;青岛全面推进千万平米孵化器建设。
3、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缺乏。高端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行政机关占14.7%,事业单位占62.8%,企业仅占22.5%。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中,人文社会科学类占65%,自然科学类占35%,其中自然科学类中有24.9%集中在学校和医院,在企业等其他领域仅占10.1%。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紧缺,尚无两院院士,亦缺少省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和省级优秀创新团队。
4、科技政策保障能力不足。面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新要求,没有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意见。而先进地区,如济南、杭州、武汉、南京等城市分别制定出台了“济南科技11条”、“杭州科技30条”、“武汉黄金10条”、“南京科技9条”,在鼓励创新创业、降低创业门槛、加快成果转化、加大财政扶持、构建服务平台和科技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实现了重大政策性突破,走在了全国前列。
三、发展对策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作出的重大部署,抓住当前上下合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机遇,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从现有产业基础、产业现状和产业体系出发,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生产业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大育强。
2、大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1)支持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成为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完善创新链条,加强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环节的对接。
(2)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大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的扶持力度,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优先立项、优先扶持。
3、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1)努力构筑科技公共创新平台。根据当地产业特色,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分领域、按行业重点建设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抓好公共研发平台建设,为企业创新、人才创业提供了支撑保障。
(2)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重点发展领域的专业孵化器。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由政府主导向多元产权组织形式的转变,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3)深化产学研合作。探索和实施科技成果处置权、分配权和股权激励等的政策试点工作,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通过合理渠道带技术、带项目到企业从事产学研合作。
(4)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创新投入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金融为支撑、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议有关部门在国内股票市场建立新兴产业板块,降低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企业入市门槛。
4、构筑创新人才高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
(1)强化各类创新人才培养。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重点培养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管理人才。
(2)积极引进各类创新人才。重点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持重大项目发展所需的人才引进,将引进项目与引进人才相结合,以项目带动人才引进。
篇9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管理与核算
一、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项目费用进行科学核算与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某一项目从研发到生产销售这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项目研发阶段这一环节,产品研发这一环节决定着后续生产销售及售后环节的成本及进行的难易度;除此之外,产品研发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因此,为了节约研发阶段的成本消耗,一定要加强对研发项目的核算与管理。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的核算与管理还有待完善,有的企业对研发阶段的费用核算与管理疏忽大意,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损失,更有情节严重者,企业的研发成本远远高出企业的盈利,导致了企业破产的后果。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项目的费用核算和管理至关重要。对研发项目费用进行科学的核算与管理,不仅能够节约研发成本,还能够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新计算企业研发项目费用核算与管理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说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研发项目成本费用核算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一)研发项目没有预算或不能进行准确预算。与其他行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研发人员不断创新、可比性较差;其次,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发是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果,作为研发过程中的衍生品,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核算与管理;再者,由于企业的研发人员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大不相同,企业的在研发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的技术基础条件的制约,限制了企业对研发项目进行预算编制的条件,以上种种原因都导致了企业不能对研发项目进行有效预算和管理。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而言,整个研发过程不确定性的存在导致企业无法准确的对研发项目进行预算,最终导致成本费用的大量增长。除此之外,由于企业在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带来困难,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对企业来说非常不利。(二)研发项目的成本核算具有不确定。研发过程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研发项目成本核算的不合理性,在企业中,研发人员可能来自不同的区域,在进行项目研发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这样的多样性影响了成本费用的划分与核算;其次,在对项目成本进行核算时,不能对所有的项目都进行单独计量与核算,这样就限制了企业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权利;再者,由于项目的研发具有运行周期长的特点,要想对企业产生的无形资产进行有效计量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可见,要相对研发项目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核算和计量,企业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完善。
三、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项目费用核算与管理的方法
(一)研发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研发项目的确认是企业对该项目进行核算的基础,企业只有确定了研发项目才能对研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归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研发项目的确认需要经过以下步骤:自我评价网上注册登记准备并提交资料审查认定公示(有异议核实处理)无异议备案、公示、颁发证书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在进行研发项目确认时应严格遵守以上程序进行,对申请过程中所需材料要准备齐全,在合法合理的进出上进行。研发项目的确认不仅提高了企业进行核算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了对费用进行分摊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涉税风险,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根据有关规定,研发支出包括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支出。由于企业会计部门与国家税务部门对研发费用的核算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因此,企业在对研发费用进行归集与核算时就要井井有条的进行,企业应该对不同的项目进行专项处理、分类核算。(二)研发过程中的费用核算。1.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在进行项目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主要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费、燃料费以及动力消耗费用,企业在对这些费用进行核算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税务机关进行审核时的条件,税务机关对各项费用进行审核时会按照严格的要求对这些项目进行分类归集,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应纳税额。由此可见,企业一定要注重明确研发过程中消耗的各项材料的相关单据与研发项目之间的管理,对于不同的项目要对相关资料设立单独档案,准确核算各个项目的成本费用,避免造成税务机关的困扰,导致无法享受本该享受的税收优惠。2.研发过程中的人工费。研发发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主要由基本工资以及员工福利费用等各项费用构成,虽然这些费用才原则上是单独核算的,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有一个人参与多个项目的情况发生。企业需要对研发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择,充分考虑其是否拥有相应的文凭、劳动合同的签署等条件,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对研发项目的人工费按照研发项目单独进行核算,以保证各项费用核算的准确性。研发过程中的人工费可以说是整个研发项目费用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应该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加强对人工费用的核算与管理。(三)对费用进行分摊的标准。对于一些无法准确归集给各个项目的费用,企业应该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摊,保证每项费用按照相应的分摊饭方式分摊到相应的环节,在进行费用分摊时应该有明确的标准,才能保证成本费用的有效归集。在对研发环节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时,高新技术企业通常采用成本动因法来进行归类;其次,在进行日常成本管理时,要加大管理力度,定期对各项费用账目进行监督审查;再者,对于每项费用的支出都要明确责任;再者,进行费用归集时要与相关项目负责人进行确认,以保证成本的准确性。(四)完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为了保证研发项目费用核算的准确性,企业应当制定科学完善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制定合理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需要一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根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各项费用的类型进行充分的考察,来制定核算体系;企业的各项研发费用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算与监督,并且要对核算结果以一定的形式反映出来,进行详细的记录;其次,由于企业的研发费用属于不同的项目、不同的部门,因材要对各项研发费用设置辅助帐、备查帐,这样不但能准确的对各项费用进行精确的核算,还能在审查时提供资料,有助于涉水管理的有效进行。
四、结语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我国的新兴企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日后一定会在市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材,一定要注重对研发项目费用核算的重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研发项目核算体系,以此加强对研发项目费用的核算与管理。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企业还应当注重研发,不断体该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在整个行业中站稳脚跟,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作者:尹仕仙 单位:真玫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高学华.试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费用核算与管理[J].会计师,2016,(12):9-10.
[2]幸晓玲.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相关问题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6,(04):172.
篇10
[摘要] 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后,呈现出东、中、西的梯次结构。不同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其进一步发展的路径也是不同的。本文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中部地区)的现有基础,认为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应选择政府主导的区域合作模式。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 路径
一、高新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
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除了传统“三要素”(土地、物质资本和劳动)外,还存在其他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将“现代经济发展之谜”的谜底归结为技术进步,并通过建立经济增长方程,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引入方程,强有力地证明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新增长理论则进一步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引发了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多角度思维,更加突出了技术进步的地位。如今,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人们都认识到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关键,世界各国都制定和实施了各项科技政策促进技术进步,进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作为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创新步伐的加快及产业化,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新的增长点,成为各国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占领的“制高点”。
高新技术,包括“高技术”和“新技术”,指运用当代最新科学知识和尖端技术而形成的技术集合。高新技术产业则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知识与资本高度密集,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上集聚和成长,从而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扩大整个产业规模,能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竞争优势有效机制的新技术群体。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
20世纪80年代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发展速度最快,最具生命力的产业,是推动各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1.作为一个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可提高分工水平,产生多层面的供给与需求,从而增强集群的效果。产业集群化又有助于形成产业链,企业就可以通过供应商获得生产所需的中间投入,而不必自行生产,企业专业化得到加强。因而,各高新技术产业园可以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不但可减少该产业的交易成本,还降低投资风险,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2.高新技术研究成果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方的有效合作,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也应做出相应的职能调整,才能有力推进产业的发展。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加快各地区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政府职能的完善。
3.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中小企业的崛起,不但带动了经济的繁荣,还为风险资本市场奠定了厚实的基础。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良性互动又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纵深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发挥连锁效应,渗透到其他传统产业领域,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我国经济20多年来飞速发展,但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物质和资本)高投入推动的,技术进步的贡献相对较小,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而且各地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差异也很大,欠发达地区(以中部六省为例)的技术贡献度更低(见表),经济还停留在粗放式增长的阶段。因此,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资料来源:《中部崛起与人力资源开发》(周绍森等著,北京出版社,2005)
如前所述,基于对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的认识,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方面增加了巨额投资,而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对经济发展有多方面促进作用,其发展更是居于关键地位,成为各国必争之地。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着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从全国总体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总量偏小、技术创新能力也不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明显落后。而具体深入到各省的实际,我国31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聚类结果显示:各省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与其所在地域密切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省市均属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等的省多属于中部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的省市多属于西部不发达地区(郭韬、朱建新,2006)。也就是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对应,呈现出从东到西的梯次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体制转型中保持高速增长,但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极不均衡。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双核经济,以京津地区为核心的第三核正在逐步生成。与此对应,高新技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三个主要的产业带,它们的高新技术产业总量之和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且占比还在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主要是中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多呈现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点状分布,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大,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不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则还相对比较落后,处于奠定基础的阶段,点状结构在逐步形成。
三、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新的增长点,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某个地区,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必然的选择。我国已经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长远战略,各地区也都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差异很大。因此,在全国总战略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探求适合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不顾实际,盲目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很可能对地区经济造成极大的危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呈现东、中、西梯次结构,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目前,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带,更多的是探讨如何加入国际分工,参与世界竞争的问题;西部不发达地区则是如何奠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的问题。而对于欠发达地区(中部),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态势上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总量却很小,产业结构也非常单一,特色经济、比较优势和协作效益都不明显。各省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高新产业区,但只是以点状分布,并没有形成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域集群,根本无法与其他三个产业带竞争。因此,选择一条加快欠发达(中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显得十分迫切。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知识、技术、资金、信息密集的产业,高投入(一般是非高新技术产业的10~12倍)、高风险、高智力(需要大量高级技术人才)的特点,使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能促进人才辈出、释放人才能量的软、硬环境,这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条件:(1)健全且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2)完善的中小企业担保机制;(3)良好的企业氛围;(4)良好的人才环境和人才政策策略;(5)大量R&D(研究与发展)经费的投入。分析欠发达(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有客观基础,与上述的条件明显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目前,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并非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佳路径,而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合作模式才是现阶段的现实选择。
政府主导的区域合作模式强调的是政府参与同市场机制相结合,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初级发展阶段,政府比较容易通过研究别人所走过的道路获得完全信息,具有集中调配科技资源的优势。此时,政府行为应以引导协调为主,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入,加速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同时,政府应适当干预,形成政府与市场互补的机制,加强整个欠发达(中部)地区的区域合作,将各省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点串接起来,形成整个中部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力图使中部地区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核。当然,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后,政府职能就该做出相应的转变,将调节的主导权归还给市场机制。
参考文献:
[1]周绍森等著:中部崛起与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郭韬朱建新:国31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聚类分析[J].商业研究,2006,13(总第3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