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时政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1:0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时政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时政论文

篇1

【关键词】 政治文明 政治主体 政治素质

人类文明是一个大系统,大体上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部分。物质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基础内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上层建筑内容。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所取得的所有的积极的政治成果,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政治文明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要求

1.大学生政治意识的现代化

对于人的现代化,有学者提出了12种意识或观念:⑴自主意识;⑵民主意识;⑶参与意识;⑷竞争意识;⑸改革意识;⑹超前意识;⑺集体观念;⑻科学观念;⑼法制观念;⑽时间观念;⑾价值观念;⑿效益观念。[1]具体政治意识领域,我们认为大学生政治意识的现代化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治意识等。下面简单谈谈前三种意识。

首先是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促是公民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现代公共生活当中,共同解决公共利益问题。但是,目前部分大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或者并未真正理解主体意识,一方面受到臣民意识的束缚,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强;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主人意识,依据自己不成熟政治认识,对政治现实进行非理性的批判,往往是只“破”不“立”。

二是权利意识。大学生不仅应当知晓自己享有权利、如何行使权利,还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事实上,我国大学生并不缺乏权利意识,缺乏的是正确行使权利、正确主张权利的意识。我们知道,主张自身权利,不仅仅维护了自己的利益,也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秩序。从这种意义上说,主张权利的精神是衡量大学生权利意识的重要标准。

三是责任意识。大学生应意识到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义务,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在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我国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治意识日益增强,但是,在实际参加政治生活时政治观念与政治行为相脱节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种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目前我们的各项制度还不健全,体制建设不完善有关,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意识的缺失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大学生现阶段政治素养与现代政治理性之间的差距。

2.大学生政治知识的全面化

政治知识是指公民对政治生活规范和准则的掌握情况,以及接受有关政治生活方面信息的程度。我们这里的政治知识既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也包括政治参与的技能知识。

首先,政治认同感依赖于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大学生来说,如果拥有较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兴趣就不会随形势变化而多变,也避免了对政治问题认识的迟钝和肤浅。大学生基于对国家政治活动价值理念的深刻理解,才会产生较强的政治认同感。

其次,政治参与技能有赖于对政治程序的熟悉。大学生如何灵活运用公民权利以保护和追求自己利益的手段和方法,可能也对政治参与的有效性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较低且目的性参与少和非制度化参与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足够的参与知识、规则和技能,于是,高涨的政治参与热情与低下的政治参与知识和技能就会发生冲突和矛盾,而这种冲突和矛盾又往往会给社会的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现代市场经济逐步将政治世俗化、理性化、大众化,传统政治运作过程由过度经验化走向制度化、程序化、公开化。为适应政治文明这一发展趋势,大学生应掌握较全面的政治知识。

大学生政治行为的理性化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无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推动力量,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大学生渴望运用手中的权利表达政治意愿和利益要求,借以影响国家政治运行尤其是政治决策。毫无疑问,这种趋向代表着社会的进步,有利于整个政治文明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部分大学生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非理性甚至非法的偏差行为,这突出表现为大学生政治行为目的的盲目性和行为方式的不规范性。这两种偏差严重阻碍了政治行为文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等消极因素。因此,大学生政治行为的理性化应强调行为目的的理性化和行为方式的理性化。

首先,大学生政治行为目的的理性化。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应是处于对某一政治问题真正关心的目的、运用扎实的政治知识对政治现实作出正确判断后,自愿、主动的政治行为,而不是盲目的人云亦云、一哄而上。大学生在没有准确把握社会的最高利益,没有理解政治改革的最终目的,盲目地或以消极的心态进行政治参与,只会对民主造成破坏。

其次,大学生政治行为方式的理性化。政治活动是项理性的活动,只有激情和冲动无济于事。因此,大学生应使自己的政治行为符合法律、制度和程序的要求,符合政治发展的要求。

政治行为的理性化如何,政治行为是否纳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政治行为的效能如何,与预期的效果、宗旨是否统一,这些综合性指标便成为政治行为文明乃至政治文明不可缺少的要素。

参考文献:

篇2

1、修改。在文章的初稿完成后,应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共同的工作者与指导者。然后加以反复 推敲并作细致的修改。文章全部完成后,放置一段时间,再行修改。温故而知新便可发现重要问题,因而需要多次修改。

2、写作。在提纲拟定后,根据自己的思路,妥当安排内容的先后次序,然后将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 在写作初稿时,不妨内容写的全一些,面宽一些,避免有重要内容遗漏。而且,能集中一段时间和精力,使文章一气呵成。

3、提纲。在反映思考,理清思路,并形成条目后,写出提纲。提纲是论文的基本骨架,有了提纲,作者写起来就会目标明确,思路开通。提纲的内容主要是按题题目、前言(文章的宗旨目的)、 实验材料与方法、讨论与结论的顺序进行。

4、构思。构思是撰写论文的准备,也是开始。它是作者对文章整体布局、要说明的论点以及依据进行 阐明、安排和设计的过程。其内容包括:文章如何开头,如何进一步引深,首尾如何相呼应 ,论据论证如何有效的说明主题以及各段落层次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篇3

[关键词]消费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西方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069-02

大众消费型社会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社会,指现代社会越来越困绕消费来加以组织与运作。本文所讲的消费文化是指在消费社会中的所形成的大众文化。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认为大众消费运动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时间活动的重新组织。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商品、产品和体验可供人们消费、维持、规划和梦想。消费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特定需要的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相反,通过广告、大众传媒和商品展示陈列技巧,消费文化动摇了原来商品的使用或产品意义的观念,并赋予其新的影像与记号,全面激发了人们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欲望。[1]这里面就有一个从实际需要与激发现来的欲望之间的漂移过程。鲍德里亚早在1968年出版的名著《物体系》一书中指出:“消费的对象并非物质性的物品和产品:它们只是需要和满足的对象。我们过去只是在购买、拥有、享受、花费……财富的数量和需要的被满足,皆不是以定义消费的概念:它们只是一种事先的必要条件……如果消费这个字眼要有意义,那么它便是一种记号的系统化的操控活动。”[2]鲍德里亚深刻指出被消费的东西永远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本身(它既被涉及又是缺席的,既被包换又被排除),在物品构成的系列中,自我消费的是关系的理念,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人与物品的关系,也是人与他人、集体、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系统性活动和全面性回应,当然应该有文化认同的问题。[3]

一、消费文化:颠覆生产范式的意识形态控制

消费社会的诞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实质是西方工业化国家解决长期困扰资本主义体系的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产物,是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商品如何消耗消费的必然结局。西方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到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分析:其一,西方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大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找到足够的市场,大生产要求大消费。其二,消费市场的扩张首先采取了地理扩张的方式,随之而来的是殖民主义、二次世界大战。其三,随着市场的地理扩张的结束,西方必须寻找到了新的市场扩张的途径:社会扩张,即通过调整社会阶层结构,增加中低阶层的收入水平,不但把劳动者看做是生产力要素,而且把劳动者当作消费者来培养,从而增加国民的总体购买力与消费倾向,促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从而达到了消费从外向内的一个转型。消费社会的形成,按笔者理解,应该特别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因素:一是大众传媒的促进作用,二是商品的符号象征性,三是欲望的被开发。消费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分配与交换,颠覆了传统“生产决定消费”的经典范式。

在消费社会中, 消费执行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职能, 它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最有效的意识形态控制手段。消费不再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经济活动领域, 而是一个实施社会控制的政治领域。物对人的控制、人的非人化都是在消费过程中实现的。消费使人沉浸在满足需求的幸福中不能自拔, 从而失去批判和反思的能力, 对现有体制产生认同, 革命性的反抗被消解。物品符号化是消费意识形态得以施展的基础。一方面,符号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中介。物品的符号化使得人和作为消费对象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消费者―物品”转向了“消费者―物品―消费者”,消费不再是作为个体的活动由主体直接指向对象,而是通过物品这个中介,指向其他的消费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物品这个中介也只有在消费过程中才能建立起来,离开了消费人就无所归依。只有通过消费,人才能寻找自己的社会归属与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消费社会出现了新的阶级划分,而划分的依据就是对符号的消费。消费过程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交流,另一个是区隔。在通过消费寻找社会归属感的过程中,消费者不断向自己所属的社会团体靠拢、汇集,也就自动与其他的社会团体划清了界限。跟需求无关的消费,不断地制造出消费范例,自上而下地灌输给消费者。以消费范例为中心,消费者会形成不同的社会团体。这就是消费过程中的社会区分。它成为取代旧的社会区分的新的社会分层。社会区分功能作为消费社会的法定过程,每个人都要通过它归属于社会,并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这种区分建立起一个有差别次序的社会整体结构,每个个体都通过符号消费在这个社会结构中确立一个位置。[4]通过符号消费实现的区分没有任何强制性,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是在自我或他人的身份认同中实现的。人们察觉不到它的意识形态功能,对它非但没有质疑,而且人们还主动选择进入这个分层结构,并在其中自觉寻找自己的位置。消费意识形态就是在个体的无意识中实施社会控制,表面上看,消费只是个混乱的领域,实质上“它是一种约束、一种道德、一种制度”。[5]

二、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判断消费主义思潮是否进入大学校园。从高校大学生的象征性品牌的消费就可以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象征性品牌消费从其性质入手可以划分为两种符号表现形式:示同性与示异性。示同性就是借助消费来表现自己是从属于所认同的某个社会阶层或组织,示同性的时尚消费让青少年获得了一种“群体成员感”, 就如同获得了迈入“时髦社会圈”的入场券,从而摆脱了“落伍”的诟病。示异性就是借消费显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和不同,以此拉开差距,达到社会地位的上升。时尚消费中的“示同”或“示异”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攀比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对于自己达不到的消费水平不惜透支以达到,是谓“攀比”;对于消费品无休止的革新换代,总要站在时尚的潮头,是谓“炫耀”。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大学生是否以符号消费为追求对象;其次,这种符号消费是否能实现并在大学生群体中蔚然成风。消费主义思潮是一种崇尚追求过度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实践。消费者开始自主思考,于是“新一代消费者”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模式的转变,消费者不再像木偶一样亦步亦趋了。[6]首先表现为以自我为核心,一味满足自我需要,不顾及这种需要的外部效应。其次表现为崇物主义至上,过度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享乐主义至上,过分追求奢华;时尚主义至上,对流行文化产品趋之若鹜。最后忽视商品实际效用,追求商品符号资本,以达到区隔的目的。凡事一定有个度,这个度就是是否超过本人、家庭或组织的支付能力;是否属于理性化消费;是否超标准消费;是否危及到他人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正常理性的消费必须支持,过度消费才是消费思潮,必须予以反对。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在当下中国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我主义至上的消费主义思潮。就大学生来说更注重自我方面的展示。现在的大学生主流群体注重的是个性,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对企业而言,需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当消费者觉得你的产品有价值符合其审美观消费者才会愿意花钱购买,倡导 “自我消费” 。[7]

第二,崇物主义至上的消费主义思潮。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细胞,现在的市场已经由以往的物资缺乏转入物质丰富的阶段。为了消费而消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比富斗阔”的行列中,消费的目的已不再是因为需要,而是为了炫耀或证明自己。过度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会导致消费品的浪费。

第三,享乐主义至上的消费思潮。后物欲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单纯的只对物质资料进行消费,进而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于是出现了享乐主义的消费思潮。享乐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挂钩。物质资源是舒适的基本条件,也是炫耀的最初手段。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无限追求,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消费者刻意展现自己拥有的奢侈品,从而暗示自己的地位、个性和身份。

第四,时尚主义至上的消费思潮。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形式、服装、审美判断、人类表达自我的整体流行风格藉时尚而不断变异。一旦较低的社会阶层开始挪用上层的风格,即越过较高社会阶层已经划定的界限并且毁坏他们在这种时尚中转移而去采用一种新的时尚,从而形成区隔。时尚主义消费,把人自身品牌化。

[注释]

[1]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转引自周宪:《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2]法•鲍德里亚著,林志明译:《物体系》,时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222页。

[3]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4]韩玉霞:《鲍德里亚对消费意识形态的批判》,《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4页。

[5]法•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篇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对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近些年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理论研究取得了迅速的进步,同时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焦点也不断地涌现出来。然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研究仍有空白之处需要填补。下面笔者对这些焦点问题的研究结论做简要的述评,探索未来研究的方向。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理论成果概述

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一般通过专著和学术期刊与学术论文体现出来。笔者对利用网络和西南大学数字图书馆检索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学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专著较多一些,代表性的著作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项久雨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蓝天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唐志龙、罗剑明共同编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论》。相对而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的专著少有问世。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上。笔者通过文献调查的方法,以1980年到2016年为检索时限,分别在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见表1。笔者通过合并,得到20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密切相关的文献,其中硕博论文7篇,核心期刊5篇。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理论研究观点概述

通过梳理发现这些学术论文和期刊研究的中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内涵界定、实现途径、困境与对策、实现的层次几个方面。另外也有涉及实现规律、实现的条件研究。

(一)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涵界定

学界目前对其内涵界定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观点即认为: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属性通过实践活动去满足特定的价值主体(大学生)的需要。同时特定的价值主体(大学生)又在自身需要被满足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提升自我,提出新的要求。

如张亚丹就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客体通过教育活动对作为价值主体的大学生的需要的引导、满足和提升,促进价值主体的需要与价值客体属性和功能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良性循环”[1]。还有张捍东认为“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价值主体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自身属性和功能来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需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需要被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的效益关系”[2]。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困境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实践中收到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困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的原因何在。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了众多不同的结果。归结起来大致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本身的不利因素;如王东辉从后现代主义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利影响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面临的困境。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和否定[3]。

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影响因素。李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障碍做了概念界定,认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不利于其潜在价值向显在价值升华的因素总和。并且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划分为社会障碍、学校障碍、家庭障碍;物质因素障碍、精神因素障碍;经济障碍、政治障碍、文化障碍[4]。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的研究是比较集中的,其中比较有权威性的是项久雨的观点。他从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具体途径三个层次做了分析总结。并且认为实践是根本途径;“灌输”和“接受”是基本途径;课堂教育,管理教育等具体教育方式则被归类为具体途径[5]。研究者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也更多的是从这三个层次出发。这些研究既包括具有一般意义的实现途径也包括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困境或障碍的研究。例如张捍东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包括课堂教育、文化环境浸染、因特网教育、管理教育等[2]。中山大学的冯诗琦、龙维从关注接受主体需要的满足方面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6]。

也有部分研究者另辟蹊径从优化内部和外部条件来论述实现途径。付有能、陈燕浩从优化宏观环境和建设微观环境的角度出发[7],陈草从资源合理利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角度出发分别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8]。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层次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有无层次、如何划分的问题上,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山东大学的刘贤峰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功能划分为社会价值、集体价值和个体价值三个层次。因此他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层次就应当是个体价值、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方面[9]。张亚丹从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过程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认为理解、认同和运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所包含的三个层次。并认为理解是最低层次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化的基础;认同内化的标志;运用是外化的表现形式[1]。

三、现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总体来看,学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是十分关注的,对其理论研究从无到有,并在不断深入。但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还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创新性

根据笔者查阅到的相关资料来看,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实现途径”上,且内容大同小异。更有研究者直接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一些研究成果直接套用在“大学生实现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上”,没有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人群进行详细分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其他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没有实质的区别,不能够体现大学生在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以及即将迈向社会进一步社会化的身心需要。这些都表现了当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缺乏创新。

(二)系统研究不足

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少有专著出现,并且现有的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论述其中一个焦点问题,或是在兼论另一个问题。这些研究都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某一方面研究,甚至各个研究成果之间是有冲突的,不能在总体上把握也没有准确把握各个焦点问题之间的联系。这就使得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缺乏系统的整体的研究。

四、未来研究展望

(一)观照大学生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中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有着不同于其他价值主体的特殊性。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深刻而又快速的变革,特别是随着招生并轨、收费上学、就业时的双向选择等,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呈现出了复杂化的变化。首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在增强,在面对问题时看重的是自我的判断与选择,而忽视权威的指导。其次大学生在价值目标的倾向上已由集体利益向个人利益转移,越来越多地重视个人发展,逐渐轻视社会责任、集体责任。在价值评判的标准上,更多地以个人价值为标准评判是非对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正在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和适应生活的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因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应当更多地关照当前大学生群体的这一独特社会属性。

(二)注重评价反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