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选择范文
时间:2023-04-08 09:1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的选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失败了,本来考试成绩都很好的我,这次考试我居然考了85分。
我漫无目的地走在小树林里,那是属于我的天地。花儿失去了往日的芬芳,树木失去了往日的葱茏,一切景物在我的眼中都失去了生机,有的只是衰败和死亡。
懒懒地躺在草坪上,眼前的棵棵小草显得那么枯黄。它们为了躲避太阳的照射、大雨的冲击,为了一时的安逸而躲到树下,享受转纵即逝的快乐,本以为会茁壮成长,然而却日益枯黄。“唉,我的命运现在不是和草一样吗?没有生命活力,苟且地活在世上……”
我走出树林,准备就此沉沦下去,出人意料的是,我的眼前竟出现了点点新绿——那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小草,这是用生命和信念支持绽放出来的绿!太阳的曝晒,它们没有躲避;大雨的冲击,它们没有退缩。它们知道,拼搏进取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经之路。所以,当困难来临时,它们没有像同伴——枯草那样躲进树林,也因为这样,它们才放出了生命最灿烂的光彩。
小草的颜色是自己选的,面对挫折时退缩是它们选择了黄色,面对坎坷时的奋进是它们选择了绿色。的确,不管怎样每种草都会度过一次生命的轮回,但绿色代表着生命,代表着生机与活力,绿色更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人生也是这样,在生命中选择黄色,代表着沉沦、一蹶不振,选择绿色则代表着奋斗,永不言弃。我不再迷惘,我要努力让自己放出绿色的光芒!
从此,我努力学习,累时,迷惑时,厌倦时,想放弃时,我就会想想那绿草在烈日照射下傲然挺立的景象,就会想想那绿草给我的精神力量。于是我便决定,既然选择远方,哪还怕什么风雨兼程。经过我不懈地努力,终于让我尝到了成功的快乐,我进入了班级前十名。原来我也可以绽放出生命中最美丽的色彩。
生命的颜色是由自己选择的,我决定选择绿色,因为它寓意着生命活力和自强不息……
篇2
一
谈郭沫若的诗歌必须从五四时期新诗所处的文化氛围谈起。简约地讲,这一文化氛围 的核心命题就是如何应对西方的冲击。在抉择路径的区分中,形成了不同的立场和思潮 ,如全盘西化和文化守成之类。尽管对于中国新诗来讲,它的至深的生长动力恐怕并不 在于其文化资源的纯净。然而,由于中国新诗在其发生期正处于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 应对西方文化冲击的焦虑使得人们对它的文化身份异常的敏感。《女神》出版后,闻一 多、梁实秋、朱自清等都曾指出《女神》主要受的是西方的影响,闻一多更是明确表示 了对郭沫若诗歌的“欧化”倾向的不满。闻一多在1923年的《女神之地方色彩》一文中 ,以《女神》为批评个案,对中国新诗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身份问题提出了至今仍深有影 响的论述。针对新诗的欧化倾向,他指出:“我总以为新诗迳直是‘新’的,不但新于 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他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 ”在对东方文化的“恬静底美”的赞美中,他不无遗憾地指出,《女神》过于“醉心” 于“西方文化”,“《女神》的作者对于中国,只看到他的坏处,看不到他的好处。他 并不是不爱中国,而他确是不爱中国的文化。我个人同《女神》底作者底态度不同之处 是在: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女神 》之作者爱中国,只因他是他的祖国,因为是他的祖国,便有那种不能引他敬爱的文化 ,他还是爱他。爱祖国是情绪底事,爱文化是理智的事。一般所提倡的爱国专有情绪的 爱就够了;所以没有理智的爱并不足以诟病一个爱国之士。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另一 个问题,是理智上的爱国之文化底问题。”在这里,闻一多关于中国新诗的思考就是以 其文化选择和文化身份为第一要义的,因为诗歌是“理智上的爱国之文化底问题”。而 关于“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更是影响深远。这是他基于新诗“不但 新于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的性质所做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闻一 多对新诗性质的判定是犀利和准确的,而他“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 却只有有限的合理性。中国新诗实质上存在着文化身份归属上的尴尬。因为它已经无法 原汁原味地回到传统,它也不可能完全真正地西化,它的幸运在于它同时拥有了中与西 、传统与现代两种资源,然而它也必然同时遭遇中西两种诗歌及文化资源的撕扯,而这 一点更为重要。闻一多的“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对这一点显然估计 不足。其实,他貌似公允的设想里却潜伏着新诗在形式和审美趣味上回归传统从而丧失 其发展动力的危机。从根子上讲,中国新诗想成为“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 只是一个心造的幻影。恰恰相反,它必须在体认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的文化 困境里获取自己发展的动力。
二
五四时期,“白话诗的难处正在于他的自由上面,在诗上面,白话诗与白话的分别, 骨子里是有的。”(注: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新潮》,第1卷 第4期。)检阅一下当时的新诗,白话诗的诗味的流失是普遍的,白话诗人的焦虑在于在 对古典诗词音律句法的老调厌弃后,并没有得到诗的自由。正是在这种普遍的不自由中 ,郭沫若酣畅淋漓的“绝端的自由”愈加令人瞠目结舌。而且,在郭沫若这里,并没有 许多五四作家在文化选择和生命感受上的对立与纠缠。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在自己的生命 感受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情感与理智上承受在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选择 的焦虑。例如,鲁迅的生存感受很大程度上有着对自己所居属的文化空间的反抗,其反 抗的激愤使他在文化选择的态度上主张“文化偏至论”。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既和鲁迅 等激烈地抨击传统文化不同(他对孔子的别一种理解和推崇甚至可以说颇有点出人意外) ,又和学衡派那种文化守成主义者不同,在他这里,似乎没有中西文化以那个为本位的 问题。在五四知识分子关于东西文化异同的思想论战中,郭沫若的态度确实是别致的。 以动静之别去区分中西文化,他是不同意的,也不尽同意那种高扬西方文化精神的 做法。
在郭沫若自身的文化谱系中,既有庄子、王阳明,又有泰戈尔、歌德、斯宾诺莎、惠 特曼、雪莱、加皮尔,呈现出一种混合的状态。以他的泛神论为例,他在1921年的解释 足以反映出他在文化抉择上的特点:“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也 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人到无我的时候,与神合体,超越 时空,而等齐生死。……忘我之方,歌德不求之与静,而求之于动。”(注:郭沫若: 《<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创造季刊》1922年创刊号。)这里既有斯宾诺莎神是“ 无限在”的“实体”理念,又有《奥义书》“梵我不二”的主旨,更有王阳明“吾心之 良知,即所谓天理”,庄子“万物本体在道”的思想。”(注:陈永志:《郭沫若思想 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版。)在这种六经注我的方式中,郭沫若的中西对 比差异的文化意识是相当淡薄的,或者说,在他的文化选择里,在中与西、现代与传统 之间并没有一个先验的对立的意识。郭沫若的文化选择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充溢 着自身强烈的精神体验特征。这一精神体验特征的核心是“动的文化精神”。由此出发 ,郭沫若运用六经注我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面积和大幅度的重组。他总结出 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更加值得注意,他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概括为:“把一切 的存在看作动的实在之表现”,“把一切的事业由自我的完成出发。”(注:郭沫若: 《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0 月版,第262页。)这里不准备详细讨论郭沫若具体的重组策略和惊人的高论,我们要探 究的是:郭沫若诗歌那种酣畅淋漓的“绝端的自由”和他对中西文化富有个性化的诠释 是否有着内在的关联。
我们认为,郭沫若体现出的文化心态是以他的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生命的体验 和感受跃居第一位,而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选择退居为第二位。这一特点正 是闻一多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中指出过的“但是既真爱老子为什么又要作‘飞奔’, ‘狂叫’,‘燃烧’的天狗呢”的原因。闻一多的诘问是基于对中西两种文化差异的理 解基础之上的。他的思考是有一个中西文化比照的框架的,而且在这个框架中中国文化 这一边有着明显的本位意味。从这个意义上讲,闻一多关于中国新诗建构的起点是在中 西文化比照的层面上进行的,其核心就是新诗的文化选择。所以,闻一多关于新诗要做 “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在骨子里更为焦虑的是新诗的文化归属。而 郭沫若的突破正在于,他的文化选择已咬破了闻一多那样只在中西文化比照框架内运思 的蚕茧。郭沫若以他的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文化心态使他有可能在新诗建构的基点 上与闻一多那种把新诗的文化中国身份作为中国新诗建构的核心来对待有所不同。事实 上,郭沫若一开始就是从诗歌表达的主体上起步的,而且他在诗歌创造的主体考虑上首 先是生命意义与情绪层面上的人,而不是人的文化身份的归属。对于诗歌,他的思考焦 点是生命意识和文学表达的关系,按郭沫若的表述,就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 事于文艺的活动。”(注:郭沫若:《编辑余谈》,1922年8月25日《创造季刊》第1卷 第2号。)文化、国别的界限并不那么在意。所以,在他看来,“胡怀琛先生说:‘各国 诗底性质又不同’,这句话简直是门外话。”(注:郭沫若:《论诗三札》,《文艺论 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版,第206页。)这无疑表明,郭沫若的诗歌的起点是 超越闻一多意义上的新诗的文化选择的文化身份的。历史恰恰就是这样,没有那种身陷 其中的焦虑才使他如此轻松地在另一种路径上开始了中国新诗的奠基。这一路径就是“ 情绪的直写”。
关于诗歌是“情绪的直写”,郭沫若的论述比比皆是。如:“本来艺术的根底,是立 在感情上的。”(注:郭沫若:《文艺之社会使命》,《民国日报·觉悟》,1925年5月 18日。)再如:“我这心情才是我唯一的法宝,只有它才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的, 一切福祉的,一切灾难的。”(注: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创造季刊 》1922年创刊号。)在我们讨论郭沫若这种“情绪的直写”时,多在浪漫主义的诗学框 架内进行,不过,郭沫若给出的诗歌的公式却是:“诗 = (直觉 + 情调 + 想象) + ( 适当的文字)。”(注: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 5月初版,第8页、第57页。)在这一公式中,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在情绪、想象这些浪 漫主义诗学的关键词前面,郭沫若异常地强调了直觉。这当然与他曾接触过克罗齐的《 美学原理》中“艺术即直觉”的理念有关。不过考虑到郭沫若同样异常地强调诗歌“写 ”的即兴性(例如他在《论诗》中说:“不容你写诗的人有一章的造作,一刹那的犹豫 ,正如歌德所说连摆正纸位的时间也都不许你有。”),而再认真思量一下他在《三叶 集》里所用的语词:“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泉中留出来的St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生的颤动,灵底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便是我们 人类底欢乐的源泉,陶醉的美德,慰安的天国”,便会发现,郭沫若所注重的是诗歌里 充溢的那种生命冲动的气息。从《女神》体现出的勃发的生命的奔突与激情及其所展现 的抒情主人公充满欲望的放纵恣肆状态,从郭沫若以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文化心态 以及他在文化选择上对“动的文化精神”的极端强调,我们便会发现郭沫若诗歌内在的 精神驱动力:这便是“生命底文学”。
三
《生命底文学》是郭沫若在《女神》创作期间重要的诗论文字。它是反映郭沫若吸收 现代生命哲学的直接文献证据。在此文中,郭沫若写道:“Energy底发散便是创造,便 是广义的文学。宇宙全体只是一部伟大的诗篇。未完成的、常在创造的、传大的诗篇。 ”“Energy底发散在物如声、光、电热,在人如感情、冲动、思想、意识。感情、冲动 、思想、意识纯真的表现便是狭义的生命底文学。”郭沫若对整个宇宙的把握是一种充 满生命冲动的诗意的把握,他认为生命与文学是同样归属于一个具有本体性质的“Energy”里,因而极力地压缩生命意识与文学表达之间的距离,这就是他“绝端的自主 ,绝端的自由”的真意。至于郭沫若的“Energy”到底指什么,在《<少年维特之烦恼> 序引》里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此力即是创造万物的本源,即是宇宙意志,即是物之自 身。”“能与此力冥合时,则只见其生而不见其死,只见其常而不见其变,体之周遭, 随处都是乐园,随处都是天国,永恒之乐溢满灵台。”这是典型的现代生命哲学渗透的 文字,不过又涂抹些希冀和乐观的色彩。这自然和郭沫若对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现代生命 哲学的吸收有关。他说:“《创世纪》我早已读完了。我看柏格森的思想,很有些是从 歌德脱胎来的。凡为艺术家的人,我看最容易倾向到他那‘生之哲学’方面去。”(注 :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5月初版,第8页、第 57页。)在《论节奏》一文中郭沫若还曾引用柏格森的“绵延”理念,他准确地抓住了 “绵延”的思想中极端强调生命的绝对运动性的精义,强调运动中的每一刻都有新东西 的出现。在《印象与表现》、《文艺之社会的使命》、《西厢艺术上之批判与其作者之 性格》等文章中,生命哲学特有的冲动与创造气息都流贯于内。其实,就是《女神》中 的“涅pán@①”、“创造”这些语词本身也都分享着“绵延”的意识。《女神》中 极端渲染生命的毁灭与新生的涅pán@①情结,与其说“是以哲理做骨子”(宗白华语 ),还不如说充满了生命意识。
郭沫若正是在生命意识的绝端自由地表达上建立起自己的诗歌美学的。同时,郭沫若 的《女神》又是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最典型的标本,是那个时代的骄子。它的 决绝与新生的涅pán@①情结、破坏与创造的呐喊狂吼何尝不是在与老朽的中国文化 长期压抑人的生命冲动的对抗中所爆发出来的一种放纵恣肆的状态和情绪。于前因后果 中,《女神》无不洋溢着中国文化在其现代转型初期激发出的极端自由、芜杂、放纵的 精神气象。而且在《女神》的字里行间,还充盈着祖国无比眷恋的情绪。闻一多当年是 看到这些的,但他仍不满意它的“地方色彩的不足”,即在文化选择上的中国文化身份 的模糊。这是一个相当诡异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女神》可以说是我们重新反思中 国新诗文化身份认定标准的经典文本。
我们的反思就从清理郭沫若对生命哲学吸纳的特点入手。郭沫若在五四文化选择上所 走的明显是中西汇通的路子,误读是其显著的标志。他在生命哲学的吸纳上也不例外。 他说:“《创世纪》早已读完了。我看柏格森的思想,很有些是从歌德脱胎来的。”( 注: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5月初版,第8页、 第57页。)郭沫若从“歌德”这一浪漫主义的窗口看待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这一特点,已 有学者注意到了,(注:王富仁、罗钢:《郭沫若早期的美学观和西方浪漫主义美学》 ,《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更有学者在浪漫主义诗学的范畴内将郭沫若的诗 歌本体称之为“情绪的本体论”。(注:孙玉石:《郭沫若浪漫主义新诗本体观探论》 ,《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从某种程度上讲,《女神》的生命意识确实停留 在情绪的层面上,尽管他因强调情绪的高峰体验和即发性,与生命意识中较为深层的直 觉、无意识已挂上了钩,但其诗歌基本的调子仍显得浮泛与明朗。这当然与柏格森的生 命哲学的精神格调有着极大的不同。在郭沫若理解的柏格森的生命哲学那里,他抓住的 是其生命哲学的核心理念“绵延”极端强调生命的变动的思想。在柏格森那儿,正是由 于生命绝对的变动导致了人的生存的无根。柏格森试图在人的主体意志中解决这一寻找 人的生存依据的问题。但他的寻找最终被无根的生存意识所淹没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也因为充满了彻底的悲观和幽暗体验最终滑入到了神秘主义的深渊。相比之下,郭沫若 的生命体验本身达到的程度,是相当肤浅的,他的“生命底文学”在精神气质上和柏格 森那种深沉的幽暗和彻底的悲观甚至是南辕北辙的。因为在他看来,“创造生命文学的 人只有乐观;一切逆己的境遇乃是储集Energy的好机会。Energy愈充足,精神愈健全, 文学愈有生命,愈真、愈善、愈美。”(注:郭沫若:《生命底文学》,上海《时事新 报·学灯》,1920年2月23日。)值得注意的是,郭沫若在“生命底文学”里注入的这种 与柏格森生命哲学相当隔膜的进取乐观的精神取向恰恰与他总结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 相沟通,甚至可以说就是异曲同工的表述,这就是“把一切的事业由自我的完成出发。 ”(注:郭沫若:《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第262页。)
《女神》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有着诸多原因,例如不能排除它与五四时代人们的精神焦 虑的契合等等。单就作品本身来看,我们认为《女神》具有直击人心的艺术魅力的重要 原因,是在其恢宏阔大的空间里,流贯其中的一种“气”和一种“势”并相互作用的结 果。
先说“气”。《女神》的“气”是一种“大”气、理想主义之气、勃发之气、破坏之 气、更生之气。气必须有所恃,在《女神》中它大致是以两类意象为依托的。第一类是 大海。郭沫若在解释《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时曾说:“没有看过海的人或者是没有看过 大海的人,读了这首诗的,或者会嫌他过于狂暴。但是与我有同样经验的人,立在那样 的海边上的时候,恐怕都要和我这样的狂叫罢,这是海涛的节奏鼓舞了我,不能不这样 叫的。”(注:郭沫若:《论节奏》,《沫若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6月 版,第229页。)另一类意象是火以及火的宇宙形象太阳。在这一类意象中还有两个特殊 的意象:煤(见《炉中煤》、《无烟煤》)和血。煤是凝聚的、处于燃烧的临界点上的火 ,血是人自身流动的火,都具有火的势和能,是火这一意象的特称形式。当然,这两类 意象常是相互映衬的,比如在《浴海》、《太阳礼赞》、《沙上的脚印》、《新阳关三 叠》、《海舟中望日出》等作品中,审美空间的恢宏感就得益于这种火、太阳与大海的 交相辉映。在《女神》中,大海、太阳、火都是具有宏大的象征性的意象。在郭沫若的 笔下,现代都市同样具有大海的形象:“哦哦,山岳的波涛,瓦屋的波涛”,“涌着在 ,涌着在,涌着在呀!”(《笔立山头展望》)火则是生命的涅pán@①的象征:“火便 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凤凰涅pán@①》)而太阳在《女神 》中更是具有最为辉煌的人格形象,“他眼光耿耿,不转眼睛地,紧觑着我。/你要叫 我跟你同去吗?太阳哟!”(《新阳关三叠》)《女神》携带冲动的激情,张扬着生命形式 的运动与变化,高扬生命主体的无限扩张、膨胀的生命欲求,开拓了诗歌的内在空间。 《女神》的“气”实际上正是郭沫若在生命哲学里注入他所认同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 (尤其是“自我的完成”)的结果。
再说“势”。《女神》在郁积着的几乎爆裂的生命冲动的推动下,生命力极度张扬的 诉求目标是“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天狗》),以求“一切的一, 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将生命个体极度扩张从而使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 的宇宙和永恒统一起来。对《女神》的高度紧张和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精神取向,已有 学者从它这种“现代性”的乌托邦色彩提出了质疑:“它无意识地受到某个‘神’(历 史新纪元)的内在牵引;它感兴趣的也不是无目的的精神壮游,而是明确地向某一既定 目标凝聚,以求最终有所皈依。……而所谓‘紧张’与其说存在于作品内部,不如说存 在于偶然在世的个人和即将到来的‘历史新纪元’之间。”“正是在《女神》式的‘现 代性’热情中埋藏着新诗后来遭受的毁灭性命运的种子。”(注:唐晓渡:《五四新诗 的现代性问题》,《唐晓渡诗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女神》式的“现代性”热情中是否埋藏着新诗后来遭受的毁灭性命运的种子,还是一 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不过,这种“现代性”热情在《女神》中确实遮蔽着另一种力 量,我们称这种力量为一种“势”,因为它是潜隐的但却具有内在的能量,对《女神》 整个文本的构成的作用是蓄而待发的。在《女神》中个体生命与宇宙、永恒的关系无非 有两种:一是用宇宙的无限来充实和扩张个体生命(如《天狗》);二是个体生命向宇宙 与永恒的溶入(如《凤凰涅pán@①》)。然而,这两类关系是以首先意识到个体生命 和宇宙与永恒之间巨大的分裂感为前提的,都必将隐藏着强大的悲剧性倾向。事实上, 我们称之为“势”的这种强大的悲剧性倾向是《女神》的诗歌主题本身就具有的,因为 生命的毁灭与新生本身就是互为因果的。
生命的毁灭与新生是自叔本华至柏格森的现代生命哲学至为核心的命题,尽管郭沫若 对生命哲学的吸纳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次,但生命哲学深渊中漂浮上来的悲剧性气息 是《女神》的诗歌主题本身就埋藏下的基因。所以,在辉煌热烈的《太阳礼赞》中,“ 我”乞求太阳“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因为“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你时,四 面都是黑暗!”这是摆脱不掉的恐惧。在《凤凰涅pán@①·凤歌》里,“我”以屈原 《天问》的方式对宇宙的存在提问,同时又追问“你(指宇宙)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 在?/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天、地、海都无从回 答“我”的追问,最后,“我”只能感慨“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只好学着海洋 哀哭。”这无疑表明,郭沫若在对生命存在本身的追问已展现出对生命哲学的形而上的 思考,伴随着这一思考,生命哲学特有的悲剧性体验的精神基因已经渗入到了《女神》 中。
从上文对《女神》中的“气”与“势”的粗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女神》式的“生 命底文学”已经处在现代生命哲学特有的悲剧性精神体验的临界点上。但也仅此而已, 就在这一临界点上,郭沫若的脚步停止了。他对生命哲学做出了乐观主义式的接受。正 如我们一再强调的,这正是郭沫若基于他所认同的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所做出的选择。 而另一方面,他对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所做出的概括又有着生命哲学渗透的鲜明烙印。 由此可见,在郭沫若诗学思想的核心——“生命底文学”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 解之间有着内在的关系,可以说他的“生命底文学”有着中国文化的鲜明烙印。郭沫若 并不纠缠于闻一多意义上的中国新诗的文化身份问题,但他的“生命底文学”在中西文 化的交汇状态中不但没有失去中国的血脉,反而是一种突破中的再次确认。《女神》提 醒我们,中国新诗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身份是极为复杂的,面对这种复杂的状况,应该多 一份迂回进入的勇气,而少些简单的中西文化的标签意识。在反思中国新诗的“现代性 ”路向时,这份勇气更应是我们的一份精神资源!
篇3
【关键词】政治课 归真 生命力
“归真”,最早可见于汉人刘向的《战国策》:“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其意是指去掉外在的装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归原始的淳朴本真状态。“归真”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尊重事物的本来面貌,依照事物的内在脉络,顺其自然,不刻意雕琢。尤其是教育,由于其关乎国家与社会未来的命运,教育者更要按照教育的要求发展教育。然而,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的教育却走向了它的反面,教育漠视社会,漠视生活,漠视学生发展,青年学生群体中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道德危机、心理危机、生存危机等等,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成为教育的一种“尴尬”。教育要摆脱这种尴尬,就必须向教育的本真回归,尤其是政治课教学更要追求真实、质朴,摒弃刻意的华丽装饰与虚伪的搔首弄姿,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以及现实社会生活出发,使政治课教学回归到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重构人生的初旨。
一、真诚的交流,让政治课走近民主的殿堂
人是思考的动物。作为动物,人为了生存,必须满足自己的各种生存需要,为此,人必须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作为思考的动物,人能将自己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作为自己反思的对象,因此,人又生活在理性世界中。这就决定了人的生存意义除了“是其所是”之外,还应该包括“应其所是”,要通过学习,对现实进行反思与批判,实现其生活的理想与价值。
就学生而言,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思想,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他们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和认识。作为教育者,其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而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的已有认识强加给学生。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自己因为教师身份而存在的话语权威,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善于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学生的视角倾听学生的话语与心声,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一种人格被尊重的愉悦。同时,教师要善于突破以完成教学预设为任务的传统理念,有效地控制和利用各种教学生成,允许学生中基于学科知识而产生的各种裂变、干扰甚至错误信息的存在,说到底,就是要允许和鼓励学生说真话。
如《政治生活》中有“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一内容,教学中我让学生交流他们对我国近年来反腐实践的看法,由于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对有关反腐败的报道都有相当的关注,因此,他们对这一问题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许多学生通过案例说明了我国对权力进行监督的路径,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制约权力的制度设计的看法。
这种基于交流的自然生成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加主动、自觉,学生对获得的知识和认识更有真实感,没有了多余的装饰和虚幻,因此,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意义以及途径,这样的课“真实、质朴,不刻意雕琢,课堂教学在自然的状态下逐步生成”。漫步课堂,学生如同置身民主殿堂,人人都是学习活动的平等参与者,他们真诚交流,切磋讨论,互相启发,学生完全是在一种真实自然的状态下共享智慧成果。
二、真切的思想,让政治课走进心灵的家园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纸上的教育改造能有多大效力,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由于各自家庭状况、社会环境以及个人认知水平的差异等等,导致个体生存状态各不相同,使得他们在思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一致性,因此,教育者任何试图让学生在主观世界上实现完全统一的欲求都只能是一种虚妄的幻象,他们能做的只是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逐步向主流价值接近。只有通过师生充分的交流和碰撞,学生的辨别能力才能得到逐步的提高,才能分清什么样的思想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应该积极加以弘扬;什么样的价值选择是有碍社会进步的,必须努力加以修正。尤其是思想政治课,一定要避免口号式的装腔作势,以免陷入空洞说教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如《经济生活》中有“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内容,作为未来社会的劳动者,学生最关心的是在今天应该怎样为未来做好就业准备,而不是空谈大道理,因此,教学中我把这部分内容整合为“我们面对怎样的就业形势”和“我们怎样面对就业形势”两部分,与学生一起分析就业的艰巨性,共同讨论如何以今天的努力避免明天的茫然。既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又给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指导,让学生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性。教学中既有普适性的方法指导,又有针对学生自身实际的实践参考。这样的教学针对性强,既从学生心灵出发,又向学生心灵回归,娓娓道来,真实细腻,让学生感觉到政治课就如同自己的心灵家园,踏步其间,释疑解惑,豁然开朗。
三、真实的内容,让政治课融入生活的精彩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思想政治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获得书本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的价值观与情感,以及健康真实的生活态度。
因此,政治课教师要善于把政治课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感觉到在政治课中获得的知识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与工作是有指导意义的,政治课传播的理念不是“泛政治化”的。这样,学生就能在政治课课堂里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并在生活的纷繁中体会到政治课深厚的生活哲理,政治课也就能够与真实的生活融为一体。
例如,在讲《经济生活》中“投资理财的选择”时,我考虑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国民的投资意识也开始觉醒与高涨,理财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投资理财观是政治课责无旁贷的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我把课本内容整合成“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投资有风险,出手需谨慎”和“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当下社会主要的投资渠道,正确认识各种投资渠道可能隐含的风险,以及作为一个未来的投资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投资理念。
这样的教学安排一方面跳出了政治课教材的常规设计,摆脱了呆板和僵化,融入了更多的生活元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另一方面,由于把政治课和真实的生活紧密结合一起,置身于课堂,学生仿佛正在参加一堂生动的投资培训,随着课堂的逐步展开,学生又如同正经历着生活的跌宕起伏,他们的情绪与课堂气氛共振,思维也随着教学的开展而持续活跃。学生认为这样的政治课可以体验生活的真实,获得生活的真知,体悟生活的真谛。
篇4
关键词:产业集群:高等职业教育
一、产业集群与人才需求的关系
产业集群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并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亮点,正确认识产业集群对人才需求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产业集群由于缺少人才而缺乏持久的竞争优势 奥地利经济学家蒂奇(Tiehy)借鉴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业集群的能力应该放在一个相当长的发展周期中来考察,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诞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个阶段。产业集群的发展总要经历这4个阶段,但是不同的产业集群存续周期的长短是有较大差别的。从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来看,一些产业集群甚至尚未经历成熟阶段就步入了衰退阶段。我国的产业集群由于缺少人才,往往使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较短,难以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给相应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浙江温州桥头纽扣产业集群由于缺少实用性技术操作和管理人才,导致产品档次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近年来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如果劳动力资源具备现代企业所需的技术性和先进性。产业集群仍然可以焕发出生机,延长其生命周期。我国目前产业集群由于缺少人才使得某些优势难以形成持久稳定的竞争力。
(二)产业集群由于缺乏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而无法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不少企业购置了高精尖设备并引进了高新技术,有的企业却出现了买得起先进设备而无“先进性”人才操作的局面。我国大部分企业技术工人不足,各行业在人才引进中不约而同地遭遇到研发人员紧缺、技术工人难找、人才流失严重等人才危机,从而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目前国内一线的技术工人有7000万,其中高级技工仅占3.5%。技术工人结构成典型的金字塔型,与发达国家高级技术工人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我国高级技术工人断层现象非常严重,25―35岁的技术工人只占技工总数的20%,其中我国仅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的缺口就高达60多万。企业所需要的高级技术工人基本上都是靠企业自己培养的,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缺乏使得产业集群无法持续。
(三)产业集群的提升需要技术自主创新性人才
技术自主创新是一个由众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人才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基本要素,产业集群的发展关键是要有技术自主创新的人才。由于产业集群直接来源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因此,要求劳动主体不仅要具有操作的技能。而且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即他们必须是受过良好高等职业教育的知识型劳动者。在受过中、低等教育的人口中,失业率是10.5%,而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口的失业率则为3.8‰这个数据说明,知识经济的产业集群与工业经济有着很大的差异,产业集群的劳动主体其劳动性质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机器的附属物,而是利用智能型劳动工具,变革复杂的劳动对象,以自己的智慧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因此,只有培养技术自主创新人才。才能促进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过程的发展。显然,一流的工人就是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人才。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人才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
二、三明市产业集群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状
(一)三明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为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重振三明工业雄风,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三明市委、市政府立足三明的优势和特色,提出建设“4+1”产业集群(即冶金及压延、林产工业、机械及载重汽车、矿产品、生物医药)的战略举措。经过近几年的加快发展。“4+1”产业集群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已撑起三明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2008年1―4月三明市“4+1”产业实现产值191.71亿元,比增45,5%,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65.5%,拉动工业增长27.3个百分点。冶金实现产值95.89亿元,可比增幅51.4%:林产实现产值44.41亿元,可比增幅30.5%;机械实现产值24,78亿元。可比增幅59.7%:采矿业实现产值21.65亿元,可比增幅45.4%;生物医药实现产值4.91亿元,可比增幅51.9%(以上数据资料来源于三明市统计局信息)。
(二)三明市产业集群人才培养现状
1、“4+1”产业集群发展遇到人才缺乏,特别经营、管理、外贸、物流、制造业等人才不足问题。目前,三明市的产业集群大多由劳动密集型企业聚集而成,其主要特点是低成本,低技术含量,以获取外部效益为主,不少企业存在着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甚至只能把低质低价作为竞每的主要手段。企业生产第一线急需的技术工人供不应求,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据调查统计,三明市5个职工中仅有1人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技术工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5。在人才的专业结构上表现出如下特征:(1)经营管理人才缺口大。三明市产业集群中私营企业的比例不断增高,不少企业仍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企业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需要引进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2)外贸人才缺口大,随着我国产业集群经济对海外市场的开拓。我国对外贸易权限的下放。使得对外贸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扩大。(3)物流人才缺口大,三明市物流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急需培养大批高级物流人才。(4)制造业技术人才缺乏,三明市“4+1”产业集群中有3个分布在第二产业,其中尤以制造业的集群居多,导致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主要集中在与产品的生产、加工最紧密的技工类人才上,因此,产业集群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问题必须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2、服务“4+1”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层次不够高,高技能人才短缺,流失严重。据调查的企业反映: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操作型人才多,设计型人才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三明市职业教育目前还是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培养的多数是操作型人才,而三明市目前唯一一所由市政府主办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因成立时间短,存在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培养的人才离三明市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还有一定距离。男一方面伴随着三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明市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也侧重于服务“4+1”产业集群,师资队伍往往很难及时完全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存在分流、转向、再培训、提高的问题,“双师型”教师占全体教师比例平均只有20%左右,难以适应“4+1,,产业集群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技能人才严重短
缺,据市劳动部门2006年末统计,全市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118435人,其中高级工5449人,技师1256人,高级技师仅有34人。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仅占5.69%。高技能人才流失一方面表现在部分企业因异地搬迁扩建造成人才流失,另一面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因“4+1”,产业集群中的部分企业待遇偏低、用工行为不规范,特别是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严,造成三明市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在本地区就业的比重平均不到总人数的20%。
3、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学生实践机会少。一方面,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技能教育,强调的是实践性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相应的实训基地和实验设备。受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多元投入机制缺乏的影响,目前三明市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紧张,学校仍主要依靠多招学生增加投入,陷入“多投需要多招,多招必须多投”的窘境。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学生到“4+1”产业集群企业实践,只能到普通操作岗位顶岗实践,企业不愿意也不可能将精密设备交由学生进行实习,这两方面因素影响了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实际效果。
三、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升三明市产业集群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1、要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产业集群规划,培养企业需求。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布局纳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一方面。可以完善产业集群构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另一方面,与产业和企业的紧密联系,有助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在同一产业集群中,院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共享教师和技术专家等人力资源,共享实验设备和实训条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实现企业需求与院校能力的对接,既给高职院校带来项目,又为企业解决生产和技术难题。这将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有助于高职教育找准定位,在实践中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经费投入,促进三明市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来说,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更高的教育成本和资源配置成本。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政策却与此相反,普通高等教育拨款额高,高等职业教育拨款额低。政府应对高职教育加大投入,努力营造高职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扶持,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加大政府投入、拓宽经费来源。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三明市目前唯一的市属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三明市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支撑和人才保证的重任,迫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3、依托高等职业院校,加快建设三明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三明市公共实训基地以服务三明经济为目标,根据三明市产业集群发展要求和高技能人才紧缺现状,结合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优势,适应三明市产业集群升级和技术进步要求,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培养三明市急需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展三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技能训练,提高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开展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实训师资培训,提升实训教师的技能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实训所需的场地和设施设备,切实提高实训质量。三明市公共实训基地可以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由市政府和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出资,在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挂牌,由市劳动保障局管理。
(二)学校层面
1、建立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专业群。根据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的需要,高职院校认真制订专业建设规划,整合教育资源,加强专业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以精品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扩大服务面,提升为产业发展服务水平。
2、加强校企合作,将高等职业教育引入园区。校企合作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高职院校有机融合于产业集群化大生产之中并成为其重要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的一个重要思想理念。将高职教育引入园区通过共享师资、共享课程、共享实验实训条件、形成集团化办学效应,提高园区高职院校的整体实力。在此基础上,探索通过项目合作将企业引入学校的运作机制,最终形成工学结合的最高形式――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3、加强与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协作,共同服务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各类商会、行业协会利用人才荟萃、交流广泛、信息灵通、交易成本较低。以及行业协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优势,整合全行业的资源,积极为政府、会员企业和社会服务。在推进产业集群的进行中,行业协会作为产业集群一个重要支撑机构,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要积极通过行业协会这个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国务院最近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高职院校一定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增强融入海西、加快三明“4+1”产业集群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推动三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琳,我国产业集群对人才需求的特征及挑战[J],税务与经济,2008(4)
篇5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财务战略;选择
一、初创期企业财务战略选择
企业在初创期时会面临很多风险:
财务上,由于厂房的建造、设备的购置、新产品的开发、市场的拓展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多呈现负数,并且由于企业尚未建立一定的市场地位,信用度不高,金融界对企业还缺乏信任感,这使得企业的外部筹资能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企业新产品的价格、销售量都比较低,资金回报率低,企业内部资金积累还需要个过程,这些都使企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
管理上,由于企业刚刚设立,企业规模小、员工少,企业的管理人员职责不清,各方面体制不完善,企业缺乏一套系统以及科学的管理体系。
在信息获取上,由于初创期企业刚进入市场,对生产经营活动、外部环境缺乏了解,知识和经验均不足,因而无法快捷地获取社会资源以求得迅速发展。
初创期的企业财务具有以下特点:
(1)一般规模较小,采用财务集权治理模式。
(2)刚刚进入市场,缺乏固定的销售渠道,利润和现金流入均较低。
(3)一般现金需求量大且不稳定,资金筹集困难,市场份额较低,财务环境生疏,财务风险较高。
(4)企业利润分配较少或基本上不进行利润分配。
(5)产品和市场大量开发,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成本管理不力。
在初创时期,由于企业负债融资缺乏信用和担保支持,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企业资本主要来源于创业者和风险资本。投资项目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技术研发风险、产品推广受阻、同业竞争剧烈、融资不利以及资金回收难等经常发生。因此,该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现金流量最大化。在初创期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在企业财务战略的指导下,最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使企业生存下来,是企业初创期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应采取以“低负债、低收益、不分配”为特征的稳步成长型财务战略。
在筹资方面,由于这个阶段企业的经营风险很高,必然要求有较低的财务风险与之搭配,因此主要采用权益资本融资,因为企业采用负债融资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
在投资方面,要处理好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问题。由于企业资金短缺,所以一般采用集中化投资战略。初创企业必须利用有限资金投资于某个特定市场,以更高的效率为某一个特定目标市场服务,增加主要业务的销售量,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的能力,最终站稳这一目标市场,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在收益分配方面,初创期企业收益低且不稳定,现金流量通常是高负值,融资渠道较少,留存收益是很多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为了满足企业经营需要大量资金的要求,企业可以采用零分配股利政策,将留存收益积累用于充实资本,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二、成长期企业财务战略选择
成长期企业的产品逐渐被市场所接受,销售能力增强,生产规模扩大,业务迅速增长,发展速度加快,其高销售额将产生比创业阶段更充裕的现金流。但企业面临的风险仍然比较大,当企业快速成长时盲目多元化经营,就会忽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企业贪图规模的扩大时,就会忽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等等。同时企业为了获得投资回报,会注重投资项目的盈利性,而相对忽视项目的风险性,这些都会使企业陷入失去控制的局面。
成长期企业财务具有以下特点:
(1)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和规模的日渐壮大,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发生分离,多采用财务分权的治理模式。
(2)企业规模不一定足够大,可能仍然无法享有规模经济效益,加上企业研发支出等各方面的开支依然较大,导致企业成长期盈利水平较低。
(3)生产能力的相应提高等也需要大量资金,使成长期企业的发展资金依然紧张,但其较易取得债务资金,资产负债率偏高。
在成长阶段,企业财务战略的任务是谋求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争取成为拥有巨大市场实力的强势企业。一般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多采取“高负债、高股本扩张、低收益、少现金分红”的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
从筹资策略上看,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愿意提供资金,企业举债的资信条件得到满足,通常能贷到数额大、成本低、附有优惠条件的贷款。因此,在融资方式上,企业应该更多地利用负债筹资。
从投资策略看,这一阶段的企业宜采取一体化投资战略,即通过企业外部扩张或自身扩展等途径获得发展,以延长企业的价值链或扩大企业的规模,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同时企业在快速成长阶段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必须将人力资本投资纳入投资战略体系之中。
从分配策略看,这一阶段企业从亏损逐步走向盈利,企业有一定规模的现金流入,但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必须把这种现金流入再次投入到销售中,因此,企业可在定期分配少量现金股利的同时采用股票股利的分配方式,一方面鼓励企业投资者,另一方面积累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三、成熟期企业财务战略选择
随着产业的不断成长,企业就进入了成熟阶段,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变缓,产品已逐步达到成熟,销售收入剧增,企业拥有大量的资金,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产品,企业形象已经确立。由于这个阶段企业的现金流量容易预测,成长期的市场营销的高投入转变成了成熟期的高市场份额,企业的经营风险也降低了,当然此时企业面临的风险是与这个阶段稳定发展的时间以及公司能否保持一个较高的市场份额有关,主要有:主要产品的盈利能力下降,企业缺少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面临成长极限。因此企业应注意新产品的研制和投入,及时替代原有旧产品,占有市场,拓展经营渠道,防止出现生存危机。
其财务上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企业盈利水平稳定、现金流转顺畅、资产结构合理,财务状态处于十分稳定的时期。
(2)随着企业进入成熟期,逐渐形成了以职业经理为主的财务治理模式。
(3)成熟期企业为避免因外界环境或企业内部的不利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无法及时偿还债务或破产清算的风险,负债比率一般较低。
成熟期企业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增长为财务管理目标,财务战略一般应采取“低负债、高收益、中分配”的稳健型财务战略。
在筹资方面,由于企业此时具有较为丰厚的盈余积累,在资金的使用上应以内部资金为主,以防止企业在战略调整过程中出现过重的利息负担。财务指标的优化和低成本融资渠道的畅通,能够使企业的业务经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采用积极的销售政策如赊销来提升经营业绩,从而使企业营运良性循环等等。
在投资方面,企业多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战略,以避免资本全部集中在一个行业可能产生的风险。同时,企业需要为快速成长阶段积累下来的未利用的剩余资源寻找新的增长点,但市场容量有限,这便导致企业转向其他行业。企业也可继续采用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的方式,巩固其规模经济的效益。
在收益分配方面,企业成熟期现金流量充足,筹资能力强,能随时筹集到经营所需资金,资金积累规模较大,具备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而且投资者收益期望强烈,因此适宜采取高股利支付比率的现金股利政策。
四、衰退期企业财务战略选择
从成熟向衰退的过渡是一系列竞争加剧的结果,包括技术替代、消费者偏好的转变、产品结构的变化等。此时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逐渐减少,企业的市场份额也日益缩小,短期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企业运营能力较弱,其他竞争者抢占企业原有市场,这一时期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外部经营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有可能会迫使企业经营终止。
企业处于衰退期时,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在于获得稳定的现金流量,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价值。企业应采取“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的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从筹资方面看,企业衰退期仍可继续保持较高的负债率。因为一方面,衰退期既是企业的夕阳期,也是企业新活力的孕育期,采取防御战略不是全面的退缩,而是积累内部力量,寻找新的机会,谋求新的更大规模的发展。另一方面,衰退期的企业具有一定的财务实力,以其现有产业做后盾,高负债筹资战略对企业自身而言是可行的。
篇6
【关键词】 生命周期;财务战略;选择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战略管理的推行,现代财务管理不仅要有科学精细的日常管理,更需要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想,企业财务战略对其长远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财务战略既是企业整体战略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财务战略既要体现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又要遵循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
有效的财务战略形成的前提是保持公司增长、盈利和风险等三个维度的动态平衡。利润不应是制定战略所关注的唯一核心,只有完成对增长、盈利、风险的三重管理任务,企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其价值目标才能直接得以实现。从设计企业战略和财务规划来说,财务的收益与风险的考虑必须立足在必要的“规模持续增长”前提之上。
与此相对应,企业战略和财务规划就相应产生了三层任务:管理增长、追求盈利和控制风险。管理增长是从战略的角度规划企业的增长速度,既要确保必须的战略增长速度,又要防范超速发展引发的“速度陷阱”,保持企业速度与耐力的平衡;追求盈利主要是立足股东,确保企业运营、规模增长对股东盈利的持续支撑;风险管理是从制度上保障企业的控制力,尤其是现金营运的安全有效。
根据财务活动对增长、盈利和风险三个维度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企业的财务战略分为扩张型、稳健型和防御收缩型等三类财务战略。通常企业生命周期经过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状况和相应外部环境的差异相联系,并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适时做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企业总体风险,提高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保持规模持续增长。
一、初创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初创阶段,企业知名度不高,资金不充裕,缺乏管理经验,受环境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新产品开发的成败以及未来企业现金流量的大小都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企业的夭折,因此这时企业所面对的主要是经营风险,而不是财务风险。按照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反向搭配的要求,企业不能在面对较大经营风险的同时,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也不能处于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双低”状态,以防止被敌意收购。所以,此时企业财务战略决策原则应更关注于企业的经营风险,不宜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应采取以下财务战略:
(一)从筹资战略看,宜采取权益筹资战略,建立牢固的财务基础,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未来的成长
这是因为一方面初创期债权人出借资本要以较高的风险溢价为前提条件,筹资成本过高,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风险很大;另一方面初创期企业一般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应税收益,利用负债经营不会给企业带来节税效应。在权益筹资上,由于初创期企业盈利能力较差,投资风险大,企业应根据其未来偿债能力选择可以接受的筹资方式。例如,通过留存收益来提供资金;或者在募集新的长期资金方面向私人股东发行更多的股票;如果预期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会出现高增长,还可以选择风险投资;此外也可以选择借壳上市的方法,促使企业抓住市场良机,这对企业而言没有前三年业绩的压力,也没有复杂的申报手续和高额的上市费用。
(二)从投资战略看,宜采取集中化投资战略,即通过内部获得发展,以开辟自己的根据地市场,争取获得一种优势地位
初创期,企业没有稳定的市场份额,更注重生存和进行初步的资本积累。通过实施集中战略,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或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市场或某一地区市场,以更高的效率为某一小范围的目标群服务,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的能力,发挥学习效益,为企业今后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
(三)从股利分配战略看,应采取不分配或少分配利润的战略
由于企业初创期的收益较低且不稳定,融资渠道不畅,留存收益是很多企业唯一的资金来源,企业出于稳健考虑需要进行大量积累,此时应采取不分配或少分配利润的股利分配战略。
二、成长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企业在成长期的战略任务是进入大规模的发展期,在某个领域内取得领先地位,通过资本自我积累和外部筹资使企业达到相当大的资本规模,其中筹资将成为企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成长阶段企业仍将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企业为了获得投资回报,往往会注重投资项目的赢利性,而忽视项目的风险性。由此带来包括过度经营、资源紧张、融资结构和资本结构异化等一系列不良的后果。短期内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取资源和配置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企业盲目追求多角化投资,忽视自己核心能力的培育,往往导致内部管理与企业规模发展脱节。因此,企业应采取以下财务战略:
(一)从筹资战略看,应采取权益筹资为主、负债筹资为辅的战略方针
在这时期,经营风险仍然很高,按照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反向搭配的要求,此时财务风险仍应适当控制在适度水平,这就意味着新的替代资本和增资扩股是主要的筹资方式。当企业原始资本中存在风险资本时,由于风险投资者要求在短期内获得因冒险投资成功而带来的高回报,一旦产品成功推向市场,他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新的风险投资计划,因此企业必须找到其他适宜的外部融资来源将其取代,并为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资本储备。在成长时期,由于企业已经经受了市场考验,经营也相对比较稳定,因此新投资者较之风险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要低,企业有可能从较广泛的潜在投资群体中搜寻新的权益资本。当然,权益筹资方式也包括提高税后收益的留存比率。如果这两种融资途径都不能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最后可考虑采用负债融资方式。
(二)从投资战略看,宜采取一体化投资战略
企业可通过外部扩张或自身扩展等途径,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充分利用自己在产品、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以延长企业的价值链或扩大企业的规模,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以获取更多战略利益,实现快速扩张。此时会使用较多的交易化战略和兼并收购手段。兼并收购是企业实现扩张的快车道,它不仅是企业实现迅速成长、大幅度提高企业价值的有效手段,更是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从财务利益上来说,兼并收购可以使企业获得协同效应,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益。如果兼并收购通过换股的方式进行,企业可以在不纳税的情况下实现资产的流动和转移,达到投资扩张的目的。
(三)从股利分配战略看,宜采取低股利分配战略
此阶段企业收益水平虽有所提高,但现金流量不稳定,并有较多的投资机会,需要大量资金,故企业不宜采取大量支付现金股利的政策,而应采取高比例留存、低股利支付的政策,在支付方式上也宜以股票股利为主导。
三、成熟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企业进入成熟期,企业资源投入达到一定规模后保持相对稳定,资源结构趋于合理,企业在市场中已经取得比较稳固的地位,产品开始进入回报期,市场份额相对稳定,给企业带来持续不断地净现金流入。企业筹措资本的能力较强,融资呈现多元化特征,既可以取得银行贷款,也可以通过股票、债券、票据等形式筹集到庞大的资本。企业规模空前巨大,在管理上逐渐形成了,表现出了大企业病的特征。因此应该把延长企业寿命作为财务战略的主要内容,不断创新,尽量回避成熟期的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的“二次创业”,从而使企业成功蜕变,进入第二条生命曲线。在进入成熟阶段后企业一般应采取较积极的财务战略。
(一)从筹资战略看,可采取负债率较高的相对激进的筹资战略
在成熟期,经营风险相应降低,大量正现金净流量出现,企业具有承担一定财务风险的能力,企业开始使用负债而不单单使用权益筹资。对成熟期企业而言,只要负债筹资导致的财务风险增加不会产生很高的总体风险,企业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资本结构,负债筹资就会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同时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
(二)从投资战略看,可采取适度多元化投资战略
即将企业集聚的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加以释放,以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通过实施多角化战略,企业可以选择进入新的、与原有业务特性存在根本差别的业务活动领域,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或避免经营单一的风险,突破生命周期的制约,寻找继续成长的路径。
(三)从股利分配战略看,可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的分配战略
由于现金流量充足,筹资能力强,能随时筹集到经营所需资金,资金积累规模较大,具备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而且投资者收益期望强烈,因此该阶段企业适宜采取高现金股利支付的股利分配战略。
四、衰退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企业进入衰退期后,企业的产品市场出现萎缩,利润空间越来越稀薄,企业开始最大限度地转让、变卖专用设备、厂房,或另外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此时,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都产生巨额的现金流入,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出也达到了历史高位。在步入衰退期后,企业的实际增长率开始下滑,并出现负增长,而此时现金净流量仍然可能是正数,因此,如果企业适时调整财务战略,充分利用内部财务资源不仅有可能延缓企业寿命,甚至可能避免企业终结。
从总体上看,企业在该阶段一般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一)从筹资战略看,仍可继续保持较高的负债率,而不必调整其激进型的资本结构
一方面,衰退期的企业具有一定的财务实力,以其现有产业作后盾,高负债筹资战略对企业自身而言是可行的;另一方面,衰退期既是企业的夕阳期,也是企业新活力的孕育期。在资本市场相对发达的情况下,如果新进行业的增长性及市场潜力巨大,则理性投资者会甘愿冒险,高负债率即意味着高收益率;如果新进行业并不理想,投资者会对未来投资进行自我判断,因为理性投资者及债权人完全有能力通过对企业未来前景的评价,来判断其资产清算价值是否超过其债务面值。这种市场环境为企业采用高负债融资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从投资战略看,可考虑实施并购重组或退出战略
如果企业在市场中处于较强的竞争地位,则可以考虑通过兼并小的竞争对手来重组行业,直到拥有市场份额的控制权。通过市场控制权,企业可以获得比重组以前更多的财务回报。采用这种战略,企业首先要确定某一局部市场在衰退期仍能有稳定的或者下降很慢的需求,而且在该市场中还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企业应当在这部分市场中建立起自己的地位,以后再视情况发展考虑进一步的对策。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进行一定的投资,但必须注意投资成本不能太高。对于那些不盈利而又占用大量资金的业务,企业则可采取剥离或清算等退出战略,增强在新的投资领域中的市场竞争力。
(三)从股利分配战略看,仍可采取高现金股利支付的股利分配战略
企业在进入衰退期后,通常不想扩大投资规模,折旧不会再用来重置固定资产,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可能超过披露的利润额,因此可以向股东支付很高的股利。这种股利回报既是对现有股东投资机会的补偿,也是对其初创期与成长期“高风险――低报酬” 的一种补偿。当然,高回报应以不损害企业未来发展所需投资为最高限。
总之,财务战略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急剧变化的环境与企业财务适应性之间的矛盾,是企业财务应对环境在空间上(全面性)和时间上(持续性)变化的对策。财务战略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在其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未来地位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以及与竞争对象比较所形成的优劣态势,以保证财务战略的有效贯彻和实施。
【参考文献】
[1] 《财务报告与报表分析:战略的观点》(第4版)Financial Reporting And State-
篇7
关键词:考点;解题;策略
一、近六年全国卷生物非选择题的内容回顾
二、非选择题的考点和特点分析
1. 考点
常考点: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的调节,种群,生态系统,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微生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必考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遗传与变异、生态、生理.
2. 特点分析
全国卷的非选择题,难度和类型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试题涉及的考点相对合理,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必考题,高度回归教材,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还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等;选考题,立足科技前沿,回归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有时会紧密结合必修内容,进行实验模块的考查.总之,非选择题的设问既兼顾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又有拓展提高,有效区分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的学生,体现了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有很好的区分度和信度.
三、各类型非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1. “文字表述型”非选择题
此类非选择题是依据题干描述或所给材料,通过对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提取、分析综合来解答问题的.常体现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面的考查,是高考中非选择题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答案要求有填空(包括填图和填表)和简答二种.
例题 (2016全国乙卷,29.10分)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P或dA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P的(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P的(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带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
解题策略
(1)认真审题.审题是阅读题干、弄清题意的^程.准确、充分感知题目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审题一般分为两步:一是准确挖掘已知条件,二是分析已知条件的内涵,全面准确地找到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在审题时要尽量做到稳、准、慢,尽量挖掘一切对解题有效的信息,尤其是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避免解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29.(1)题,考生解对题的前提条件,是能准确审到“A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等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
(2)建立试题与教材知识间的联系.生物简答题的命题仍然是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着重体现“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思想.解题时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依据,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准确链接,并进行重组整合.如29.(2)题,考生要将题中“带有32P标记的dA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与人教版必修1教材第88页中“AP的结构式”,及“AP中去掉远离A的两个磷酸基团后,是合成RNA的原料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等知识进行准确链接,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答案.
(3)准确、完整作答.全国卷经常出现“为什么”、“原因是”、“是因为”这样的设问方式,旨在考察学生使用生物学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写答题提纲,理清答案要点和步骤,然后再根据理清的思路把答案要点用生物学专业术语、概念或原理完整、准确地书写出来.如:29.(2)题,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半保留复制”等专有名词及表述不够完整.所以,答此类题时要力求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准确、表述完整.
2.“图表建构型”非选择题
“图表建构型”非选择题,涉及“文图表”、“图表”、“表图”间有关信息的阅读、提取和转换,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纵观多年的高考题,常考的题型主要是“坐标图”,其主要特征是:作为物质间量变规律的重要表达形式,体现两个生物学现象间的量变(或逻辑)函数关系. “坐标图”的建构主要体现在二个层面,其一“坐标曲线图”,其二“柱(条)形坐标图”,其中前者比较常见.能否正确建构坐标图,反映着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文图”互换能力的高低.高中生物知识中,能够建立这种函数关系的知识点很多,如:“细胞分裂各期的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与分裂时期间”, “酶的活性与温度、P值间”,“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间”等等.
例题 (2016全国乙卷,30.8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________.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______(填浓度“CO2 浓度”或“O2 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解题策略
对于“图表建构类”非选择题的解答,若脱离题图去答题,就会出现像上述30.(1)的典型错例.所以,应注意“文图表”、“图表”、“表图”间有关信息的阅读、提取和转换.
(1)析图.例如分析“坐标曲线图”, 应抓住“二标一线(或图,如“条形统计图”)一名称”.“二标”,即横、纵坐标的表达含义、刻度和单位;“一线”,即曲线的变化走势,特别应抓住曲线的三点:起点、转折点、终点;“一名称”,即“坐标曲线图” 的命名,可挖掘出隐含在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等信息及二者的关系.例如30题图的命名信息是“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反映出自变量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同时结合横(自变量)、纵坐标(因变量)的表达含义及曲线所反映的二者的关系,对(1)、(2)题进行分析,就能准确地得出答案.
(2)用图.应针对题文和题图信息,结合教材知识,通过分析、推理和综合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30.(3)题,典型的错例“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出学生只会机械地套用教材或教学过程得出的结论性语句,没能针对题文和题图强调的“乙组提供低光照”等信息进行答题;而“大部分同学只答到低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大约只有1/7的同学答到遗传”,反映出学生的思维滞留表层,就题答题,知识结构单一,没能结合教材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与遗传和变异这两个知识点相融合,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3.“实验设计型” 非选择题
“大纲”明确要求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实验设计型”非选择题是以具体实验过程为背景进行试题的情境设置,通过对实验的设计、问题的表述,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迁移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组织语言答题的能力.生命科学实验与探究本身就是一种能激发智能活动的情境,这类情境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具w体现在观察、推理、判断、归纳、比较等,考查的内容涉及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实验变量及实验结论.“实验设计型”的情境对遗传定律的考查频率比较高,近6年有4年都是以遗传实验的形式进行考查,且此类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常是试卷的压轴题.
例题 (2016全国乙卷,32.12分)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解题策略
(1)加强对遗传定律实质、世代关系分析、遗传实验设计的教学.
例如上述32题,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综合考察了学生获取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应用.从典型错例可以看出,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获取信息能力较弱,没注意题中“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没能审清“两个”的关键信息,所以只设计了一个杂交实验;思维定势,没能审清“独立”的关键信息,所以用了正反交实验组合.正反交实验常用来检测某基因是否为伴性遗传,但需要正交和反交两个实验结果结合才能进行推断,这也反映了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正反交实验可以用来检测某基因是否为伴性遗传,却没有真正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和正反交实验的应用.解题的策略就是要多带领学生读题,分析题干,提取信息,提升考生的阅读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加强解题指导,应强调注意知识的使用条件,避免已归纳的解题套路导致使用过程的思维定势,可针对思维定势进行变式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质疑精神,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加强,可以有效避免思维定势.
二是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分离定律是学习伴性遗传的基础,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的空缺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伴性遗传.解题的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基因分离定律的学习,学习伴性遗传前注重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红绿色盲的遗传图解等,突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和特殊性,准确地掌握遗传实验设计的方法并加以应用,而非机械的记忆正反交等内容.
(2)重视教材实验的操作,力求将做实验和背实验区分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有限的备考时间中,尽量把能做的教材实验做一遍,加强实验题的训练.近几年的高考理综试题中,生物实验题是年年必考的.实验能力绝不是短时期内培养起来的,也不是仅靠训练几道题就能达到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就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每一类实验的操作与探究,培养学生领悟实验设计的思想,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学会对实验数据处理等能力.
综上,每年的全国卷非选择题,对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有充分考查.解题策略是既要立足于教材,夯实核心概念、基础知识,也要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有意识地坚持知识、能力和方法三体一位,从“学中做”和“做中学”过程中习得理性思维习惯,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考生的应考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战略管理 企业生命周期 财务战略
一、企业财务战略概述
1、企业财务战略的界定及特征
企业财务战略可以定义为企业通过采用最适当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有效管理这些所筹资金的使用,包括企业所创盈利再投资或分配决策。而最适当的方式是由企业的全局战略和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权衡决定的。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孤立地看待财务战略问题.财务战略作为企业全局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就具有从属性的基本特征,它必须服从和反映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提供最适宜的资金支持。如同企业的其他次级战略一样财务战略只有放在公司制订和实施的合作与竞争总战略中才能评判其是否恰当;财务战略作为企业全局战略的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又具有独立性的特征,它有着自己独立的管理对象,独立的工作环节和运作程序,在服务于企业总体战略的同时还有着自己独立的工作目标;同时,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也存在着长期的、系统的、全面的资源与信息互换,因此,需要保持财务战略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的横向的、纵向的、动态的联系,并力图使财务战略支持其他子战略,这就决定了财务战略还具有协调性的基本特征。
2、企业财务战略的主要内容
由于企业财务战略被定义为通过采用最适当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有效管理这些所筹资金的使用,包括企业所创盈利再投资或分配决策。因此企业财务战略的主要内容就包括筹资战略、投资战略以及分配战略。(1)筹资战略。筹资是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资金营运的需要,筹集所需资金的行为。在制订筹资战略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根据企业全局战略发展的需要和投资战略来确定各个时期企业总体的筹资规模,以保证投资战略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选择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筹资工具等来确定合理的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价值。也即是说在筹资战略中,需要确定两项内容,一是确定筹资的规模以获得所需资金,二是确定筹资的结构以降低筹资的成本和风险。(2)投资战略。投资是企业根据全局战略对资金的需要投出资金的行为。企业在制订投资战略的过程中,不论是对外投资还是对内投资都必须考虑为确保获取最佳投资效益。在投资战略中同样需要确定两项内容,确定投资规模以增加投资收益,确定投资结构以降低投资风险。(3)分配战略。企业通过投资和资金的营运活动赚取收益,并将其在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企业制订的股利战略不仅会影响到相关利益主体的收益,而且还会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及企业股票的价格,进而会影响企业的长短期利益。因此企业应当制订适当的、连续的股利战略以配合企业的总体战略的实施。
二、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作为对企业的一种仿生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到目前为止有二十多种不同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大多数模型都将企业生命周期简化地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战略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开始更多地关注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子战略及具体行为。本文拟在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下关注不同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以及由此而作出的财务战略选择。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可以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与特定经营相关的内在风险,即企业未来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影响经营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售价、成本水平、固定成本等。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单位固定成本却会随着产销量的增加而降低,单位利润则会随之增加,进而使得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产销量的增长率,反之,单位固定成本会随着产销量的减少而增加,单位利润也随之降低,进而使得息税前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这种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称为经营杠杆。通常用经营杠杆系数(DOL)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DOL=),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成本就一定存在经营杠杆效应,并且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反之,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小。由此,不难看出,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二,一是增加销售额,二是降低固定成本。
财务风险,也称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与筹资相关的风险。无论企业筹集的是权益资金还是债务资金,都会形成一定的财务负担也即是固定财务费用,如利息,优先股股利,融资租赁租金等。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由于存在固定财务费用,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增长一倍,则每股收益的增加会大于一倍,反之,息税前利润减少一倍,则每股收益的减少也会大于一倍。这种由于存在固定财务费用而导致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称为财务杠杆。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FL)来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DFL=),只要企业存在固定财务费用就一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并且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情况下,固定财务费用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大,反之,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小。同样,控制财务风险的方法一是增加息税前利润,二是降低固定财务费用。
1、初创期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企业在生命周期初始阶段面临着较高的营销风险,这种高营销风险意味着这一阶段企业无法靠增加销售额来降低经营风险,同时,在这一阶段企业既不能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也不能通过削减广告费等来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进而也就无法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所以企业的息税前利润较低。但由于初创期的资金来源多为权益性资金,除资产抵押外很少获得银行贷款,相应的固定性财务费用也较低。因此,在这一阶段相对于经营风险而言企业的财务风险较低。
2、成长期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企业的新产品一旦成功地推上市场,销售规模将开始快速增长,并且,随着产量的增加,技术的完善,企业也能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降低部分约束性固定成本。但在这一阶段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企业也需要追加固定资产,这又将造成折旧、租金等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提高,综合而言,这一阶段仍然维持较高的经营风险。然而随着产量的增加,这一阶段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会有所增加,所能筹集到的债务资金也会有所增加,这会导致固定性财务费用升高,因此,较上一阶段企业的财务风险会有所上升,但还是能够通过增加的息税前利润将该风险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3、成熟期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企业进入成熟期以后,由于市场份额相对较高且稳定,利润丰厚,加之在此期间企业的战略重点往往是一方面保持现在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开始关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这就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前两个阶段有所回落。从财务风险的角度来看,这一阶段企业销售稳定,盈余增加,现金周期缩短,对资金的需求及对债务资金的依赖不如前两个阶段迫切,固定性财务费用适当,因此,本阶段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都处于适中水平。
4、衰退期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企业处于衰退期时,市场份额逐渐降低,产品竞争力减弱,通常会面临供大于求的市场压力,最终会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企业往往会通过降低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来维持运营,此时经营风险会随之下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随着衰退期的向前迈进,企业的负债会逐步增加,固定性财务费用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又不能获得足够的销售额来维持经营活动的现金的流量,因此,企业在衰退期面临着较高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
在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战略管理的管理思想,本文认为企业在不同阶段应作出与该阶段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相适应的财务战略选择以服务于企业的全局战略。
1、初创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从筹资战略来看,企业需要确定两项内容,一是筹资规模,二是筹资结构。在初创期为降低固定性财务费用企业不宜选择长期负债的筹资方式应以权益资金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同时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等作为债务资金的来源。(2)投资战略。在初创期由于企业资金不够充盈,又面临着高经营风险,对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在此阶段企业不宜选择购买其他公司股票、债券,也不宜选择与其他公司联营等对外投资战略,而应选择将有限的资金和财物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对内投资战略。(3)分配战略。初创期企业经营风险高,有筹资需求但筹资能力较差,有投资要求但承受风险的能力不足,有经营活动但收益较低且不稳定,因此此阶段企业应选择零股利分配政策或剩余股利分配政策以减轻收益分配压力。
2、成长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随着新产品的成功上市,市场占有率的扩大,企业仍然面临着较高的经营风险,对资金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企业一方面可以积极地利用资本市场以获得更充足的权益资金并适当利用留存收益,另一方面适度地增加负债特别是长期负债也是这一阶段筹资战略中不错的选择。(2)投资战略。在成长期,企业逐渐形成盈余,因此,投资规模也可以适当扩大,从投资结构来看企业需要继续追加对内投资并尝试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等对外投资,以此来增加企业的投资收益。(3)分配战略。由于在成长期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投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这就要求企业将更多的盈余留存下来以满足生产经营的扩大和投资的需要,因此,在分配方面企业应选择事先约定一个较低的正常股利额,并规定若企业盈利情况较好、资金较为充裕的年度再向股东发放高于正常股利的额外股利。也即是选择一种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的股利政策。
3、成熟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在成熟期,企业利润丰厚且较为稳定,经营风险有所回落,财务风险适中,因此,在筹资结构的选择上应充分利用权益资金,特别是充分利用留存收益,同时不宜加重利息负担追加负债资金,防止将较高的财务风险带入下一生命周期阶段。(2)投资战略。在成熟期的投资结构选择中,企业的对内投资应维持在原有水平上,不宜大幅追加,而对外投资则可以在风险与收益分析的基础上以多元组合的形式适当扩大以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为企业新产品的研发、新市场的开拓作好资金准备。(3)分配战略。本阶段也正是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强调兼顾各利益主体的最佳阶段,因此对收益的分配应选择固定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企业将每年净收益的某一固定比例作为股利分派给股东。这一股利政策既与公司盈余紧密结合,从企业支付能力的角度来看又是一种稳定的股利政策。
4、衰退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衰退期的企业由于不能获得股东追加投资,在资金来源的选择上应充分利用留存收益,债转股等。同时,由于已经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应尽量降低负债权益比以压缩资金成本保持合理的资金结构。(2)投资战略。进入衰退期企业应停止增加对内、对外投资,并且尽可能将原有的对内投资进行清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将原有的对外投资进行整合,增强其变现能力为延长企业的主导业务周期作好现金流量准备。(3)分配战略。在企业销售锐减,获利能力下降的衰退期,为减轻企业的收益分配压力,企业可以采用与初创期相似的股利分配政策即采用零股利分配政策或剩余股利分配政策。
参考文献:
[1][英]卢斯・班德,凯斯・沃德. 公司财务战略[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篇9
关键词:和谐:生态文明:教育的和谐
中图分类号:G40-0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8-0040-05
从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直到现在所提倡的生态文明时代,人们探寻事物存在和发展最佳态势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大从保护自然生态。科学发展经济的角度提出了“生态文明”,倡导形成人与经济和谐的节约型、生态文明型循环经济;党的十报告对“生态文明”进行了专门的论述,要求不仅仅追求自然与经济发展的和谐,而且要把“和谐”思想渗透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谐”思想强调多样化的、协调的、均衡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拘泥于静态的平衡,而是一种动态的充满矛盾和活力的统一,这种统一在本质上就是“和谐共生”。作为人或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美好状态,“和谐”历来就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在人类发展史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
一、和谐内涵的时代演进
纵观历史,在不同的文明时代,人类对和谐的内涵、发展形式和取得的效果等诸多方面的认识都不尽相同。
1.农业文明:朴素的自然和谐
从远古时代直到18世纪,人类社会处于农业文明时代。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手工劳动是人们主要的劳动方式。在此条件下,人们可利用的资源仅限于自然界现有的、表面层次的以及可直接获取的资源,如:土地、森林、动植物等。与此同时,人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驾驭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人只能附属于自然。因此,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几乎依赖于自然,基本是“靠天吃饭”。这种人对自然的极强依附性,使得人们将对人自身的认识和对自然的认识整合起来,运用一种直观的、朴素的思维方式将自身和自然融汇于一处,形成了“物我一体”的和谐观。这种意义上的和谐实际上是一种人与自然的朴素的和谐。
2.工业文明:忽视和谐
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使用标志着工业文明开始取代了农业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这一时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伴以对自然的征服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似乎不在思考的范围之内。究其缘由,这些现象都是由于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是遵循“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因此,人们享受着征服自然所创造巨大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喜悦,同时也体验着破坏自然生态平衡所带来的告诫与惩罚。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已成为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三大重要因素,这是自然对人类片面追求经济的绝对性增长甚至“增长极限”,而忽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的“抗议”。
3.生态文明:回归与超越和谐
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的知识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人类社会进入到生态文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是将知识的非稀缺性作为前提,通过提高人自身的素质,开发人类智力来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打破了工业经济时代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所带来的外部增长限制,发展的视野由“向外扩张”转为“向内提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主要手段,这就解决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问题。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人成为自然界真正的主人。此时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与农业文明中人是自然的“奴隶”、工业文明中人是自然界的“假主人”存有很大的不同。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间是朴素的自然和谐;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却否定与自然间的和谐,完全依赖征服自然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间的和谐成为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当然,人与自然间的这种和谐是基于工业文明时代否定和谐基础之上的,是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和谐。这种和谐不是农业文明时代和谐的简单回归,而是基于工业文明时代社会极大发展基础上的、包括农业文明时代和谐,同时又具有超越性的、更高层次的回归。
任何事物的发展需依靠对旧事物的不断批判和完善来逐步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思想的形成也是全人类社会发展思想的共同结晶。随着不同文明时代的转变,人类对发展的认识也由“经济=发展”“经济+自然=发展”“经济+自然+社会=发展”“经济+自然+社会+人=发展”。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以万物为中心”的和谐发展,从而形成了一场发展的革命(如下图所示)。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教育的现实诉求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是整个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现实存在。教育的和谐发展既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需前提。教育是否和谐,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当前,正值我国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虽然各类教育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各类教育当下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一些偏远地区几乎没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少数农村甚至还处于贫困国家的发展水平。另外。教育与社会整体发展不和谐的现象依然不容忽视。如:教育均衡问题、教育经费问题等。改变现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单一发展模式,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即跨过工业文明时代忽视整体和谐,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增长的阶段,吸取惨痛教训,以避免教育领域出现上述不和谐现象。正如西方现代哲学家格里芬所言“我们的出发点是:中国可以通过了解西方世界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这样的话,中国实际上就‘后现代化’了”。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视野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表层问题,而要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走“经济+自然+社会+人”和谐发展的道路,即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真正的和谐之道包含了四对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文化与文化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自身内部的关系。”若按此种思维框架考量教育和谐发展理念的话,其结构层次可以分为人的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教育自身的和谐。其中,教育自身的和谐需要以人的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作为条件和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以教育自身的和谐为基础和前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需要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支撑;教育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需要为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提供手段和条件。教育的自身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教育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四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教育和谐发展的完整内涵。
要统筹好上述的“四对关系”,真正实现“经济+自然十社会+人”的综合和谐,必须解决好在统筹发展、促进和谐的过程中涉及的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关键点是人。从根本上讲,只有改变人的发展理念和提高人口的素质,使其遵循和谐发展这一理念,才能早日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而能承担起这一重任的只有依靠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正如讲到:“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主体,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人的和谐发展;而人的和谐发展,则需要和谐的教育与教育的和谐。教育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教育和谐发展之路径
生态文明作为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旨归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在教育中的实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突破:
1.营造“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氛围,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和谐共生
教育涉及的范围是广泛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社会教育资源及教育媒介的极大丰富,对学生的教育已经不是学校完全可以独自所能完成的任务,家庭、社会在其中承担的教育责任越来越凸显。因此,要想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就要构筑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所共同构筑的教育网络之中,家庭教育是重要基础,学校教育是主要力量,社会教育是必要补充。家庭教育作为育人的最早场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配合和支持学校教育的重要教育形式。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处于中心地位,是教育的主体,起着主导作用。社会教育作为人成长过程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具有极强的整合作用。在构筑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模式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实现目标一体化,在确定具体教育目标和任务时,要体现出层次和重点。其次,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各自的特点,力图最大限度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和社会教育的整合作用。鉴于这三种教育形式所具有的特点和发挥作用的不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特长,如:家庭教育具有亲人间面对面的情感性;社会教育具有无处不在的侵染性等。第三,要加强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有效促进三者间的整体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三者的和谐共生,共同为教育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言,目前依然存在着诸多沟通不畅的现象,为此,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制度,家长和教师都要积极相互沟通。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起长效的沟通机制。要充分重视和利用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良性互动,构筑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氛围。
2.建立学习型生态环境,实现学校教育内部的和谐发展
十六大以后,我国倡导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不仅仅是一个阶段的任务,而是要贯穿人的一生,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学校教育的价值定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前,学校教育的关注点主要聚焦于学生在校内的成长和发展,而在学习型社会中,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当前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学校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从时间上讲,人在校内的学习时间是短暂的,相对于校外教育,学校教育只是学习生涯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学习型社会所倡导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教育就要在学校内部建立起学习型生态环境,从而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而学校内部的和谐发展要依靠学校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学校要在发展过程中依据自身的办学特点进行准确定位,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理念,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校领导之间、学生与校领导之间。建立起可供平等交流和沟通的渠道,彼此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学校的一切活动均要围绕学生而展开,均要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为最终目标。因此,在学校进行各种决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征求学生、教师的意见,使得学校的每一名成员都成为学校的主人,提高每个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祥和的文化和学习生态环境。在这样的学习型生态环境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积极提高自身能力,努力将学校培养的学习能力延伸到工作之中,使之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总之,只有学校教育内部和谐了才能实现和谐发展,为最终实现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3.构建师生一体化的人际生态。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发展
篇10
【关键词】项目团队 项目经理 生命周期 领导行为
组建一支有效力的项目团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项目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因此,项目经理是否具有较高的领导水平,能否根据项目情境的需要灵活选用合适的领导风格管理好项目团队,往往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作为项目经理必须对项目团队各发展阶段的成员活动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团队需要变换领导风格,以完成对项目的领导任务。
一、项目团队的发展阶段
1、项目团队特征。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是一个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当这一目标实现后,此群体即会解体。项目团队是为了适应项目的有效实施而建立的团队,不仅指被分配到某个项目中工作的一组人员,更强调一组互相联系的人员同心协力地进行工作,以实现项目目标。一个有效率的项目团队不一定能决定项目的成功,但一个效率低下的团队,则注定使项目失败。除了明确的规章制度、团队成员的相容性等特征,项目团队还有以下特征。
(1)临时性。完成项目是组建项目团队的唯一目标,项目成功结束后,项目团队也随之解散。
(2)强调团队分工协作。不同背景和不同技术的成员分工协作,确保项目目标的达成。但成员分工不明确,交叉程度高,相互协作性强,需要成员密切配合。
(3) 以项目任务为中心。项目团队成员和团队所有资源都是以项目任务为中心而集结和运转的。
(4)团队成员目标各异,忠诚度不够。参加项目团队的成员目标各异,忠诚度不如其他固定的团队。
2、项目团队的生命周期阶段。项目团队的生命周期有很多种分法。彼得・凯普泽奥以人作类比,将项目团队分为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解散期等五个时期。吴其伦等人则将项目团队分为组建期、激荡期、规范期、执行期和体态期。B.W.塔克曼认为项目团队发展有形成、震荡、正规和表现阶段。本文将项目团队分为形成期、磨合期、规范期、成果期和解散期。
在项目团队刚刚组建的形成期,成员对新环境、新同伴、新项目有很高的期望值,团队士气非常高,但成员对于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掌握得不多,对项目目标及各自承担的责任也不甚明确,工作效率相对较低。磨合期内问题逐渐暴露,工作气氛趋于紧张,团队士气相对于形成期已有明显下降,一般会降到整个项目团队生命周期的最低点,随着成员对其承担任务的了解及新技能的掌握,团队士气逐渐回升,工作效率也有相当程度的提高。团队成员相互熟悉和配合使项目团队在规范期的工作效率持续提高,团队士气也到达谷底开始回升,也有可能出现波动,能否顺利上升要依赖团队技能能否胜任工作,如果团队士气有所下降,特征会滞后显现。团队工作效率和团队士气会在成果期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即双高阶段,团队工作效率达到最高水平,成员配合默契,大量的工作成果产生,团队士气高涨,但无法超过形成期。团队士气在解散期主要取决于团队成员的情绪,成员悲
观,团队士气会下降,反之,则不会。
二、项目团队成员的行为特点
1、 项目团队形成期。团队形成期成员的行为特征为:兴奋紧张,期望值高。团队成员从原来不同的组织调集在一起,既兴奋,又焦虑,有许多纷乱的困惑和不安全感,大家开始互相认识、相互了解,同时还有一种主人翁感,通常对项目团队抱有很高的期望值。
2、项目团队磨合期。团队成员的主要行为特征为:问题暴露,冲突增多。团队成员从彬彬有礼、互相尊重,到逐渐发现成员的缺点,再加之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现实与期望发生较大偏离,隐藏的问题逐渐暴露,团队成员有挫折和焦虑感,内部冲突增多,成员之间相互猜疑、对峙和不满。由于不知道能否完成项目,可能会消极对待项目,有的成员开始将问题归结于领导,从而对领导权产生怀疑。
3、项目团队规范期。团队成员的主要行为特征为:技能提升,团队形成特色。随着工作技能慢慢提升,新技术逐渐掌握,工作规范和流程正式建立,人们发展出融洽的关系,团队特色逐渐形成,群体开始表现出凝聚力,成员归属感越来越强,团队成员建立了忠诚和友谊,有可能会建立超出工作范围的友谊。
4、项目团队成果期。团队成员的主要行为特征为:沟通流程化,分享领导权。团队成员分享领导权,能感觉到高度授权,如果出现问题,就由临时小组解决问题,决定具体实施方案。随着工作的进展并受到肯定,项目团队成员们逐渐获得满足感,每个成员都拥有完成任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意识到项目工作的结果是他们获得职业发展的需要。
5、项目团队解散期。团队成员的主要行为特征为:两极分化,重心转移。对于完成某项任务、实现了项目目标的团队而言,项目团队已经准备解散了。项目团队成员的高水平表现不再是关注的最优先点,注意力反而放在如何结束项目上。项目团队成员开始骚动不安,情绪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有人很悲观,他们协作完成任务,分享成功,分担失败,却不得不面临解散;也有人很乐观,他们认为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还有新的目标去实现。
三、各种领导风格的特点及作用
海-麦克伯咨询公司从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0多个经理中随机抽查了3871个,并从中整理出了成功经理的一些特点。调查显示大约有六种不同的领导风格,这六种领导风格分别是强制型、权威型、合作型、民主型、方向制定型和教练型。
1、强制型领导风格。多数情况下,强制型领导风格是所有风格中最无效的一种。这种风格会削弱组织的目的性和项目成员对组织的承诺,最终使员工或项目成员偏离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并认为这是无关大局的。
虽然说这种风格有很多缺点,但这并不是说它一无是处。当企业处于转型期、面临敌意收购或在经历了象地震、火灾等灾难的危急关头,这种风格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它能够改变企业的一些不良习惯,并使人们意识到应该采用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但使用时一定要加倍小心。如果领导只依靠这一种风格,或在危机过去后仍然继续使用这种风格,而不关心其他员工的士气和感觉,它的长期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2、权威型领导风格。权威型领导风格也许是最有效率的,它能提升企业工作氛围的各个方面。由于它对企业工作氛围有积极的影响,这种风格在大多数企业状况下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当企业处于不确定状态下时,这种风格尤其有效。一个权威型的领导会设计一个新的方案,从而将他的员工或项目成员带入一个新的长远规划中去。但这种风格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起作用,当领导与一个专家或比他更有经验的同龄人工作时,这些人也许会认为领导的架子太大或不可靠近,这种风格就会失败。同时,如果一个管理者过于想成为权威,他必然会削弱一个高绩效团队所需要的人人平等精神。
3、合作型领导风格。合作型领导提倡“员工或项目成员先行”。这种领导风格关注的是周围的员工或项目成员,它更重视个人及其情感,而不是任务和目标。合作型领导努力使员工或项目成员心情舒畅,并在员工或项目成员之间创造和协的气氛。同时合作型领导不会对员工或项目成员的工作方式进行不必要的责难,能给予员工或项目成员以最合适的方式和工作的自由,这都有助于灵活组织风格的形成。虽然合作型领导风格非常有用,但它不应该单独使用。因为它比较强调表扬,有可能使不好的业绩没有被及时改正,员工或项目成员也可能认为做一个平庸的人在组织中是被允许的。
4、民主型领导风格。民主型风格的领导通过花费时间听取员工或项目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获得员工的信任、尊敬和忠诚;通过让员工或项目成员在影响自己的个人目标及工作方式的决策中发表意见,从而提升组织的灵活性和责任感。这种风格在领导自己无主张并且有能力突出的员工或项目成员给出指导和建议时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即使领导有很强的预见能力,民主型领导风格对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新的意见和建议的形成也有很大的作用。这种风格的缺点是它对工作氛围的影响没有其它风格大,尤其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无休止的会议。
5、方向制定型领导风格。与强制型领导风格相似,方向制定型领导风格也经常被采用,但对它的使用应该有节制。在此种风格下,领导制定相当高的绩效标准,并以身作则,他希望能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对周围的其他人的要求也一样。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他会用其他人代替他们,因此这种风格常常会破坏工作氛围。但这种方法在员工或项目成员自我激励、高度竞争及需要较少指导或协助的团队(如研发小组或法律小组)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方向制定型领导风格也不能单独使用。
6、教练型领导风格。这种风格在改善工作氛围及企业绩效方面有显著的正面作用。教练型风格的领导能帮助雇员发现自己的能力和自身的弱点,并能将它们与员工或项目成员个人的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这种风格的缺点是如果员工或项目成员不愿意学习或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则这种风格没有任何意义,如果领导缺少帮助员工或项目成员的经验,这种方法也会失败。
四、项目经理在不同阶段的领导风格选择
1、项目团队形成期。这一阶段项目成员的主要行为目标是发展关系,交流合作。经过了磨合期的种种磨合,人际关系开始解冻,成员由敌对情绪转向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成员大量交流信息、观点和感情,自由地、建设性地交换看法。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合作方式,注意力也转向任务和目标。
项目经理的主要工作则是努力建立一个创造性的工作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他的领导行为以指点为主,尽量发挥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因此,项目经理宜于采用教练型领导风格领导项目团队,他们在团队成员中应扮演的角色及实现目标的方法与项目成员达成一致,并给予大量的指导和反馈。当一个项目成员知道他的经理在关注并一直关心他的所作所为时,他就会放心大胆地工作,因为他知道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2、项目团队成果期。项目团队成果期项目成员的行为目标可总结为分享信息,协力合作。团队成员相互依赖度高,他们经常合作,并在自己的工作任务之外相互帮助,协力解决各种问题;通过标准流程和方式进行沟通、化解冲突和分配资源。
这一时期项目发展顺利,项目经理的主要工作是授予团队成员充分的权力,鼓励团队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其领导行为以委托为主,通过充分的授权让团队成员自主完成项目任务。此时项目经理多采用民主参型领导方式,由项目成员根据制定的准则和纲要来决定怎样完成任务。这种领导方式要求项目经理向下充分放权,赋予每一位项目成员参与权及相对称的职责。从而充分发挥项目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保持高昂的士气。
3、项目团队解散期
这一阶段项目成员的主要行为目标是任务完成,寻求发展。成员们开始考虑自身今后的发展,思考“我以后可怎么办”,并为项目团队解散和各自离开做最后的准备。
往往进入到项目收尾阶段,团队需要梳理所有松散的结果。有许多核查表要去完成,许多工作要去收尾,许多审查和测试要去做。项目经理必须确保所有工作都核对无误,并遵循程序来保证事情按照规则来进行。但是此时项目队伍开始有些不稳定,面对这些问题,项目经理需要一定的强制型领导作风来保证项目的圆满完成,同时还要稳定队伍,以一定的激励措施来收拢人心,调动团队的凝聚力,做好团队成员的安置和项目结束工作。
五、结语
成功的经理通常并不仅依赖于一种领导风格,而是根据项目的发展状况和项目团队的不同发展阶段,使用不同的领导风格。一个项目领导越能灵活运用多种风格将会越成功,如果一个项目经理能掌握四种以上的风格,尤其是其中的权威型、民主型、合作型和教练型风格,那么将会得到最好的工作氛围和绩效。
【参考文献】
[1] 关培兰:组织行为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 戴良铁、白利刚:管理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2] 赖一飞、夏滨、张清吴:工程项目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4] 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