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制通告范文

时间:2023-03-29 20:1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管制通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交通管制通告

篇1

关于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期间采取交通管制通告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于3月4日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为保障活动安全、顺利进行,根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有关规定,决定于3月4日对国家体育场周边及相关道路分时、分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6时至开幕式结束,慧忠路地下隧道、国家体育场北路、大屯北路、科荟南路、北五环路南侧辅路(奥林西桥至奥林东桥)、天辰西路、景观大道、天辰东路、湖景西路、湖景东路、奥林东路北向南方向主辅路、北辰东路北向南方向主辅路、北辰路南向北方向主辅路(民族园路至北辰桥),除持有开幕式或冬奥组委核发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专用证件的车辆和人员外,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社会车辆和公交车可经大屯路地下隧道、北四环路、北五环路主路及北侧辅路、北土城西路、北土城东路绕行。

二、6时至16时,大屯路(不含大屯路地下隧道),除持有开幕式或冬奥组委核发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专用证件的车辆和人员外,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社会车辆和公交车可经大屯路地下隧道绕行。

三、14时至开幕式结束,北辰西路、奥林西路、奥林东路南向北方向主辅路、北辰东路南向北方向主辅路、民族园路,除持有开幕式或冬奥组委核发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专用证件的车辆和人员外,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社会车辆和公交车可经安立路、安定路、京藏高速公路、北土城西路、北土城东路绕行。

四、16时至开幕式结束,大屯路除持有开幕式专用证件的车辆和人员外,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大屯路地下隧道除持有开幕式或冬奥组委核发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专用证件的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社会车辆和公交车可经北四环路、北五环路主路及北侧辅路绕行。

五、19时至开幕式结束,北四环路北侧辅路(安慧桥至北辰西桥),除持有开幕式P5停车场专用证件的车辆和相关证件的人员外,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六、19时至开幕式结束,北土城西路(北辰西路南口至北土城路口)、北土城东路(北土城路口至小关路口)、鼓楼外大街、北辰路,除持有开幕式或冬奥组委核发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专用证件的车辆和人员外,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七、开幕式期间,将适时对北四环主辅路(健翔桥至安慧桥)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禁止车辆及行人通行。

八、交管部门将根据交通管制情况提前管制信息和绕行线路,公交部门将提前公交运营线路调整计划,请社会单位及各界群众对相关工作给予理解支持,并遵照执行。

特此通告。

北京市公安局

2022年3月1日

篇2

一、报告报备的对象:为我区依法登记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以及批准对外开放的民间信仰点。共1个团体和34个场所(点)。

二、报告报备的事项

1、年度财务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财务预算报告应于每年二月二十日前上报。

2、年度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现金流量表、接收和使用捐赠情况以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应当提交的有关附表。年度财务报告应于每年年度终了后的两个月内上报。

3、月财务收支情况报告。每月日前应将上一个月的财务收支情况上报(月报表式附后)。

4、捐赠等慈善活动情况。有组织开展资助捐赠等公益慈善活动的,应在报送财务收支月报告时同时上报慈善活动情况(表式附后)。

5、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的情况。组团到外地学习考察或接待境内外进香团及团组来访的,事先应向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报告团组负责人和人数、姓名、单位以及交流内容、行程安排等具体情况。事后将交流交往情况以月报表的方式汇总上报(表式附后)。

6、管理组织人员变动情况。管理组织成员在届中因年龄、健康等原因有变化调整的,应及时将调整情况上报。

7、教职人员进出情况。教职人员离职或新进常住的,应及时向所属宗教团体报告,由宗教团体向主管部门报备。

8、宗教团体、场所(点)负责人因事需离开本地区两天以上的,应事先征得区民宗局的同意,并办理请销假手续。

上列报告报备事项,各场所(点)在上报区民宗局的同时,也应同时报送所属宗教团体。

三、几点要求

1、各宗教团体具有协助主管部门指导场所(点)依法、安全、有序管理和开展活动的职责,要充分发挥管理主体作用,协助督促各制度的落实。

2、各场所(点)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负责地抓好此项工作,审核把关,确保报告报备事项准确及时。

3、各管理组织要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贯彻民主集中原则,重大开支、活动等重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决定,自觉维护管理班子的团结,维护场所(点)的和谐稳定。

篇3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 高速公路管理; 探究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1-0140-01

一 智能交通系统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及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高速公路管理控制过程之中,由于没有智能交通系统提供实时的信息传递技术辅助,也没有系统的信息整理工具。这就导致高速公路的现场信息只能够通过在高速公路上设置的外场监控设备来完成信息的收集工作,收集完信息之后,也只能通过手机电话等方式进行信息的传输,这种信息传输与整理方式的效率相对较低下,也难以真实的还原高速公路现场的实际情况,导致最终相关的技术人员在整理汇总高速公路具体信息的时候总是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一旦高速公路上面出现重大事故或者是紧急情况,落后的传统控制方式的弊端就会进一步放大,难以及时有效的处理掉面临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速交通运输管理的过程之中充分应用智能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信息计算能力强、信息传输速度快的特点,解决传统的公路交通管理过程之中存在的各项弊病。与此同时,随着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进一步普及,也会在我国的高速公路交通网络上假设起一套完善的公路交通管理网络体系,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的科学有效管理。

二 智能交通系统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途径

1 利用智能交通系统为高速公路管理提供第一时间的现场交通运输信息

目前,从高速公路上所获取的公路交通运输信息都是通过公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输现场所设置的电子设备获取的,由于每天高速公路的数据信息量很大(一般情况下,所要采集的数据包括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的堵塞情况、高速公路现场的具体天气情况、高速公路现场的公路路面信息等)。在传统的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之中,受限于科学技术的桎梏,很多的宝贵信息就因为存储不及时而被浪费了。而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就可以利用智能控制系统之中的数据分析软件和数据传输软件对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将海量的数据整理成为分类有序的数据信息,从而大幅度的提升数据信息的管理水平。

2 利用智能交通系统为高速公路管理提供连接信息孤岛

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通过对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各级高速公路监控信息的分享链接处理。这是因为,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过程之中,可以将原本独立的各级高速公路监控系统(高速公路之中设置的监控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其所获得的相关高速公路现场的信息也是独立的)有效的连接起来,帮助高速公路管理人员更加直观的了解到高速公路的现场信息。具体的来说,就是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通过相关计算机软件实现独立信息之前的智能关联分析处理,将原本独立的各级监控系统之中的信息实现连接共享,一旦在高速公路上出现紧急事故或者重大事故,就可以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综合的分析各级监控信息,找出最合适的解决处理方案。

3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为高速公路管理提供丰富多样的监控手段

在传统的高速公路现场监控体系之中,虽然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设置的外部设备可以获取高速公路上的数据信息,但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却缺乏对这些现场实时信息的处理手段,导致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虽然掌握了信息,但是在要将数据信息拿出来用的时候,却难以在第一时间找寻出合适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将原有的高速公路管理的外部设备和计算机连接起来,通过计算机之中内置的数据信息管理软件实现对外部设备获取的信息的分析处理,进而完成对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的逻辑分析处理,找寻出隐藏在数据信息背后的数学规律,提升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

4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为高速公路管理提供多元化的数据信息获取途径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高速公路现场的情况的数据信息获取途径也可以变得丰富起来。摆脱了传统的管理过程之中仅仅通过高速公路管理的外部设备的现状,通过使用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对高速公路行人拍摄录像、紧急电话信息获取、摄像机观察拍摄等新型数据信息获取手段的引入,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强大的数据信息引入功能,实现对高速公路信息的全方位收集,为实现对高速公路管理的全方位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持。

5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为高速公路管理提供最直观的观察视角

在传统的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之中,进行对高速公路的管理只能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的查询才能够实现。但是,传统的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并不具备智能的分类管理功能,这就导致这些海量的高速公路管理信息难以以一种有序的状态展示在公路管理人员面前,这就导致管理人员难以高效的寻找到需要的信息。通过对智能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进行对这些海量的数据整理分析工作,提升这些数据信息的可查询属性,并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将这些数据整理成为信息表格,方便高速公路管理人员进行对相关数据的高效管理。

三 智能交通系统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所形成的框架体系结构

截至目前为止,智能交通系统在高速公路管理之中的应用所生成的框架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个是高速公路管理的总监控中心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实现对整个高速公路一个区域内的所有路段的总的交通信息的汇总处理,是整个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核心部分;第二个是进行对高速公路的各个公路分段进行监控的分段监控中心部分,通过对该部分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将这一分段的高速公路之中的信息汇总在一起,并根据来自高速公路管理的总监控中心部分的指令进行对这些信息数据的处理;第三个是高速公路管理系统之中的各个分支交通管理系统,这一部分是对高速公路之中每一个小的分段范围内进行严格的监控,并将实时的信息进行具体的处理。通过这三个部分的设定,可以层次分明的高速公路信息系统处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管理之下,提升高速公路管理的管理效率。

在该框架系统之下,就可以通过层级分明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将高速公路现场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例如,对数据信息的分类处理、对数据信息的格式更换等),并按照框架规范的层级有效的传输给上一级监控中心,并通过总的监控中心发出具体的工作指令,最终科学有效的实现高速公路各级数据的有效管理,提升对高速公路管理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其凭借着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信息的实时传递能力,已经在高速公路管理过程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智能交通系统的使用,高速公路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了高速公路管理的总监控中心部分、高速公路管理的分段监控中心部分、高速公路管理的分监控中心三种结构层级,帮助高速公路管理摆脱了过去信息处理能力不足、监控信息之间难以共享、数据信息表达不够直观等管理问题,提升了高速公路管理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孙培元,陈启美.高速公路监控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公路交通科技.2014.(03):27-29.

[2] 李萌,张泽.浅谈高速公路监控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4.(05):54-56.

篇4

关键词:高素质;民航;交通管制员;队伍

一、空中交通管制员队伍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就目前来说,据统计,我国民航体系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大约有3000人,大多数的管制员都是来自于专业的民航学校,如,中国民航学院、中国飞行学院等。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是我国民航的发展时期,空管部门人才的缺乏十分紧张,由于条件的限制,在人才缺乏的同时空管系统也略显滞后,跟不上民航运输业的发展需求。鉴于这样的一个危机情况,我国空管局经过深思熟虑,在借鉴于外国发达国家民航管制员经验上,我们也加强了对管制员的培养力度,即“4+1”式的培养管理模式。所谓空管人员的“4+1”式模式管理则是,在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中,经过对符合空管人员筛选条件的学生挑选后,将符合管制员培养要求的学生送往专业的民航培训学校,在为期一年的空管专业知识学习中,成为一名真正的空中交通管制员。

“4+1”式培训从一九九一年在我国华东地区开启,在这十几年的培训管理中,已经培养出了多批的跨专业、知识范围广、沟通能力强的高素质管制员。正是他们的及时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我国航空空中管制员的尴尬局面,补救了我国空管发展的缺陷。虽然这只队伍使传统的空管工作得到补充,但是我国现今的空管管理体制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年龄结构上看,目前管制员的年龄普遍年轻,35岁以下的管制员占一线管制员总数90%以上,正是为民航的发展出力尽职的最佳时期;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组织的扁平化和空管独立后空管工作的单一化,如何激励并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延长他们的管制生涯,是空管高层领导应给予考虑的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来保持管制员队伍的稳定,避免管制人才的流失。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

所谓柔性化管理就是将每位管制员看成一个个体,从个体的角度去研究、去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投人管制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空管工作的创新和提高管制工作效率。柔性管理理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倡导在组织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过去空管的管理偏重于人的体力、智力因素,强调经济手段的作用。但经济手段只能满足管制员的物质需求和经济利益,不能深人到深层次的精神领域,而人性化柔性管理抓住了管制员与组织之间同舟共济的关键因素。

三、高素质空中交通管制员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空中管制员自身业务能力的加强

1.快速反应和鉴别能力

管制工作的对象是高速飞行的航空器,快速反应是空中交通管制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工作中面对雷达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飞机标牌,听着耳机里各航空器不间断的位置报告,管制员的思维也得像高速运行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一样,快速鉴别出是哪一架航空器在通话,头脑中快速反应出该航空器的目前位置以及它的高度、速度、飞行方向等一系列相关信息,并及时向航空器相应的管制指令。

2.立体空间想象力和判断力的生成

航空器是在前后左右上下的三维立体空间里运动。空中交通管制对各航空器间实施的是三维间隔调配,即:侧向间隔、纵向间隔和垂直间隔。飞行员按管制员的指令,以不同的速度不间断地从事着平飞、上升下降或左右转弯的三维运动,管制员应当把通过飞行员报告或雷达反映出的空中交通情况转换为立体的心理图像,并将其直观地反映在脑海里。在管制工作中,特别是在遇到多架航空器活动时,不但要根据各航空器的速度、方位判定相同高度航空器之间是否存在潜在的冲突,还要根据各航空器的高度以及上升或下降趋势,迅速准确地判明不同高度航空器间是否存在潜在冲突,并适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较强的统筹规划能力和协调的运动神经能力

管制员工作时除了通过无线电与飞行员进行陆空通话之外,还要监视雷达屏幕上航空器的三维运动,同时又要监视地面航空器、车辆的运行,按规定填写飞行进程单以及接听各种电话,可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接听电话的同时,应能兼听甚高频里飞行员的报告;在对某一架航空器指令的同时,应能察觉到另一架航空器可能要偏出航线。此外,管制员工作中需经常使用控制台上的键盘、滚球、鼠标等,应具有灵敏协调的运动神经能力,特别是在飞行活动繁忙时,应注意统筹安排,合理地分配注意力,防止顾此失彼。

总的来说,一个团队质量的高低其内在组成人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培养高素质空中交通管制员队伍的同时,首先要培养管制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只有做到从内在抓起才能得到外部的扩张,促使我国民航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王中东,马力. 空中交通管制员队伍的建设[J]. 中国民用航空, 2002, (04) .

篇5

关键词:教学质量;质量管控;教学流程;教学要素

一、质量管控的理论依据

“质量”通常的含义是产品和服务满足或超出消费者期望的程度,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的成员及社会受益者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一过程确保了在每一个环节都把好质量关。

控制论研究各种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一般规律,所谓控制,是指确保行为和表现符合组织的标准,包括组织的规则、程序和目标,是一个可以预防、检测和纠正非法事件的系统总称,其目的在于减少非法事件带来的损失。

质量运动的鼻祖戴明认为质量差的原因中有85%是管理问题,15%是工人问题,由此可见,要提升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在于提高教学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在于对教学质量的管控。

二、教学过程的要素及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教学过程是学生和教师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控制过程。对教学过程中涉及要素的分类有多种,最值得推崇的是经典的三要素说及七要素说。三要素说(即教师、学生和教材)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知识的输入一转化一输出。代表了教学要素的最小集。著名教育家李秉德先生提出的七要素说(即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和教师)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更科学和全面。囊括了学校教学管理活动作用,也体现了系统理论、控制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思想。

教学质量的表现虽然直观,但原因却是多方面的,不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本身的合理性外,还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投入、态度;教学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督促;学生的学习心理等。

三、教学质量管控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一)标准化、制度化原则

标准是评估定性特征和定量特征的尺度,质量监控必须先要明确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就不可能区别教学质量的优劣和教学水平的高低。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备课标准,课堂教学规范、考试大纲等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都需要作为学校的纲领性文件确定下来,对这些标准和规范的完善、修订工作都要常规化、制度化。

(二)预防性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TQM)强调预防为主、事前控制。好的教学效果源自于课前管控,而不是课后检查和考核。教学质量的检查、检验具有滞后性,质量管理只有基于事前管理,防患于未然,把工作落实到每一次过程中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持续改进原则

戴明质量管理学说倡导用PDCA环作为提高质量的手段,PDCA环包括四个阶段――计划(P)、做(D)、检查(C)和行动(A),这些阶段要求重复地进行,从而保证部门、产品和过程得到持续的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管理中应贯彻PDCA持续改进的思想,从而确保质量得到持续的改善和提高。

(四)操作可行性、经济性原则

在进行质量管控模式设计时一定要联系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结合,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探明偏离教学目标的实际原因和潜在原因,达到质量管控的最优效果。

(五)形成闭环系统

系统是指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一个整体,一切系统都利用反馈来实现调控和优化。教学系统中的反馈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宏观上来讲包括学院层面的学期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评估、教学比武等;中观上来讲有系部、教研室的日常教学检查、听课、教学调查、教学评教等;微观上有课堂和实验中学生的反应等。

在教学质量管控环中,首先要明确部门职责和理顺决策机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对比质量标准,将偏差反馈给教学设计,随后进行调整使下一个教学活动的质量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四、教学质量管控模型

五、教学质量管控IT系统设计

管理需要工具,人、流程和工具是教学质量管控的三大管理要素,只有当这三大要素在质量管控模型框架体系指导下进行实践,才能促使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的管控目标趋同和实现。IT系统的应用丰富了管理手段,规范了管理流程,让工作落实更客观、公正。教学质量管控软件开发设计的功能包括:教师教学资料的上传、教研室教学资料的审核和评价等级记录等主要模块。

六、其他相关问题

(一)重理论教学监控,轻实践教学监控

高职学生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的评估应该综合考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现在很多对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都将主要着眼点放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上,虽然也将实践教学提到了很高的位置,但在质量管控体系中的建设中却没有太多的考量,这与高职的教学目标严重相背离。

(二)过分强调教学督导的作用

很多学校都设置了教学督导的岗位,建立了教学

在教学质量监控模型中,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将一门课程分解成若干个教学议程(session),再根据每个教学议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开发课程的授课资源包,包括:PPT、课堂演示(Demo)、教案、实验(Task)、参考资料(Reference)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上课前教师将资料上传到教学管理平台,由相应的教研室对其进行审核、评级、记录,只有通过审核后才可以上讲台上课。对议程资料的审核要充分尊重和重视教师的创造、革新,只要教学设计体现了学院的教改思想、殊途同归都可以,并不要求同质化,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审核的评级记录数据将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而也发挥考核的杠杆作用,调控教师的教学。教学执行流程及质量管控模型如图1图2所示:督导制度。而事实上督导大多为退居二线或退休人员担任,面对技术更新较快、讲究实战的高职

教学,他们站在全校的视角去看专业,可能会因为自身专业不对口或知识陈旧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陷入对课程评价把握不准的境地。

篇6

高速公路归属于高等级公路的范畴,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交通路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大幅度增多,由此给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高速公路的修建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地位随之获得显著提升。由于高速公路的运营性质比较特殊,所以对它的管理要求也相对较高,由于国内的高速公路在建设时,采用的都是多车道和全封闭设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而通过对车辆行驶方向的管理,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同时,在高速公路上,车流量和行车速度的控制难度相对较大,一旦出现事故,极有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后发现,高速公路事故中驾驶员的死亡概率要比普通公路事故大很多。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并降低高速公路安全事故几率,必须不断加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因高速公路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所以,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

2智能交通技术在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该系统融合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感知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定位及识别技术等等。由此使得该系统能够对道路及交通情况进行全面感知,并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运行进行全程控制,对道路进行全时空控制,由此不但保证了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而且还使其安全性获得显著提升。在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在安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

预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对智能交通技术进行应用,能够使汽车在路面上的行驶实现智能化,如智能驾驶、自动导航等等。不仅如此,还能对驾驶员的驾车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若是驾驶员存在酒后驾车的行为,则会自动发出警告,并使辆从手动驾驶变为自动驾驶,由此起到了预防安全事故的作用。实践证明,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高速公路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显著降低。由交管局的一份调查报告可知,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案例中,驾驶员有20%左右当场死亡,60%左右因无法及时救治,而致伤、致残,还有20%左右,在抢救中不幸死亡。若是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驾车行驶时,能够提早1s的时间,则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避免车辆追尾等事故的发生,由此可使此类交通事故的出现几率降低50%以上,如果可以提早2s采取紧急措施,那么能使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减少90%左右。智能交通技术在高速公路安全预防中的应用,可使交通预测的准确性显著提升,从而使驾驶员提早做出判断,并对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紧急处理。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选用AHS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加装在路面上的智能装置,通过置于车内的仪器进行探测,系统会向仪器发送相应的信号,将公路前方的路况信息告知驾驶员,若是前方车辆紧急制动,则系统能够提早发出告警信号,为驾驶员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处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2在事故预警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ITS中应用的先进技术越来越多,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性能。如智能事故探测及预警系统,该系统可在交通事故发生前,警告驾驶员,并在事故发生后,降低影响范围,减少人员的伤亡。该系统的架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在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进行应用时,可通过对交通中关键要素的检测,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判断,及时发出报警信息,提示驾驶员进行处理,由此可使交通事故的发生大幅度减沙,确保了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不仅如此,该系统还能对天气信息进行获取,由于天气对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该系统应用后,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可利用车上安装的接收器等设备,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接收,引导驾驶员对行车路线进行调整。

2.3在事故救援中的应用

在高速公路中,虽然通过各种方法和措施,能够减沙交通事故的发生,但却很难杜绝,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则应及时进行救援,这样除了能够使事故的影响范围缩小之外,还能使伤员得到及时的救治。为实现这一目标,可对智能交通技术进行应用,由此当交通事故发生时,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将事故的情况上传,经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后,通知救援单位,并为救援人员提供合理可行的方案,由此除了可使救援时间缩短之外,还能使有限的救援力量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3结论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可对智能交通技术进行合理运用,通过该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够使高速公路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显著降低,而且还能使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石荣昌,姚希敏.研究分析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控制系统[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

[2]于立群.智能交通技术在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6(02):176-176.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认同度;提升;思考

尽管近些年来高职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认同度始终提升缓慢,因此,如何提升高职教育的认同度是本文力求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认同度不高的主要表现

1.高职院校依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从现有的教育制度来看,学生对于学校层次的认同,依然是以本科院校作为首选,尤其是重点大学更是每一个高中生梦寐以求的,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却是寥寥无几的,根据不完全统计,报考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还不到学生总数的5%,这反映了家长与学生对于报考高职院校的意愿是偏低的。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对于高职院校在思想深处缺乏认同感,多数情况是因为报考本科院校落榜后,带着失落的心情不得不上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选择是学生和家长的一种无奈选择。

2.一厢情愿的校企合作实效性不强

从现阶段校企合作的事实情况来看,大多数校企合作都是学校主动去寻求企业,而企业主动找上门来与学校展开合作的却非常少,即便是实现了校企合作,企业的合作动机也大多是凭借私人感情,企业认为与学校合作对于企业生产的帮助不是很大,学校人才的培养应该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事,企业没有太多的义务与学校展开合作,帮助学校培养相关的人才,因此,一厢情愿的校企合作,难以达到预期的合作效果,校企合作的实效性不强。

3.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缺乏应有的认同

从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认同度也不算高,对于高职教育的了解依然还是内部的人要了解得多一些,社会上对于高职教育理解依然停留在单纯的职业教育范畴,认为高职教育只是职业化教育较高层次的部分,没有将高职院校视为是大学,在社会的宣传领域,同样是以高职院校就是单一的职业教育作为宣传内容,这些因素都在客观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度。

二、高职教育认同度提升的策略

1.大力开展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

我们国家开展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已经将近十年了。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开展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提升了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认同度,对高职院校吸引力的增加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该项工作开展以来,报考这类高职院校的学生逐年增加,许多报考这类学校的学生都将其作为第一志愿,并且这类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出现了明显的提升,相关的行业企业对这类院校的支持率与认同度也明显增强了,用人单位的满意率也明显增强了。示范类高职院校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高职教育认同度的提升,对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以就业准入制度的强化促进高职教育认同度的提升

在一些发达国家,职业准入的门槛很高,一些国家规定,没有经过正规的职业教育而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违法的,是不被承认的。而在我国职业准入的门槛就比较低,即使没有经过正规的职业教育也可以获得职业资格,这就在客观上降低了高职教育的作用,高职教育难以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

三、以高职教育层次的提升促进高职教育认同度的提升

篇8

一、东港市自然情况

东港市于1993年6月18日撤县建市。位于辽东半岛东部,地处黄海与鸭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隔江隔海与朝鲜共和国相望,是一个沿海、沿江、沿边的新兴港口城市。东港市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6个乡镇,3个农场;17个社区居委会,245个村委会。人口总数65万,面积2495.78平方公里。境内有201国道一条,东起丹东市四道沟,西止与庄河市交界处,全长约88公里;省道大盘线一条,南起孤山镇与201国道交接处,北至岫岩县交界,全长约24公里;县级道路10条,全长约314公里;乡级公路53条,约540公里。

全市有机动车45000余辆。201国道是连接丹东市、大连市主要干道,平均日流量可达8000余辆。年至今由于沈大高速公路封路,车流量巨增,平均日流量可达10000余辆。县级公路日流量为3000余辆;乡级道路日流量达1500余辆。

二、东港市目前县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状况及存在主要问题:

1999年6月,东港市交警大队按照公安部和省厅交管局的统一要求,在国道201线东港段开展创建平安大道活动,在88公里的路段上组建了3个公路巡警中队,每个中队各配备10名民警和3台警用巡逻车辆。按201国道的里程划分了各中队职责范围,每个中队约30公里。但按区域划分,3个中队的管辖范围分别是919.44平方公里、662.91平方公里、669.32平方公里。按管辖范围计算,每位民警管辖区域范围约75平方公里。按国省道路、县乡道路里程算,全市共有道路966公里,按公路巡警中队30人毛算,平均每个人管辖32.2公里,按实际上路面每个中队8人计算(有两名民警专门处理事故),平均每人管辖40.25公里。鉴于上述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警力不足。根据实际警力和道路里程情况看,每人平均管理30-40公里路段,很难做到管理到位。

2、无牌照车辆多。尤其是两轮摩托车无牌照占有较大比例,据不完全统计,无牌照摩托车将近1万台,约占摩托总数的1/3。

3、无证驾驶机动车人随处可见。由于警力不足,管理不到位,农村不少人购买摩托车后,不能及时考取驾驶证,无证到处乱骑。

4、农用车、两轮摩托车违章载人。尤其是农村集市,农用车、两轮摩托车载人现象比较严重。

5、交通安全意识差。由于交通安全宣传没有形成社会氛围,只限于交警自身,因此,覆盖面受到局限,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不到位。

6、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农村人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任意横穿道路、骑自行车突然猛拐等。

7、交通安全设施不足。县乡道路,尤其是乡级道路无交通标志、标线。

8、公交车辆少。有不少村无公共汽车,既使有的村通公共汽车,也只限于每天一个往返。

9、乡镇无交通安全委员会,交通安全无人问津。

10、科技管理手段差,缺乏先进设备,主要靠人管。

三、县乡道路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

(一)交通违章:

在县乡道路交通管理中,违章现象较为突出的行为有:

1、无证驾驶;

2、酒后驾驶;

3、农用车载人;

4、货车超载;

5、拼装车、改型车上路;

6、报废车上路;

7、逆向行驶;

8、超速行驶;

9、不按规定超车;

10、不按规定会车;

11、夜间行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

12、乘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

(二)交通事故特点分析:

年,我市县乡道路上共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51起,死亡14人,受伤30人,直接经济损失在7.4万元。交通事故主要特点是:

1、从时间分布看,12时至24时为高发时段,共发生交通事故38起,占75%,零时至12时发生交通事故13起,占25%。

2、从路段分布看,乡路事故突出,共发生30起,占59%,县道发生21起,占41%。

3、从肇事车辆分布看,两轮摩托车21起,占41%,农用车15起,占29%,大小货车10起,占19.6%,出租轿车5起,占9.8%。

4、从事故发生形态看,正面相撞、侧面相撞、尾随相撞是全年交通事故形态的主要表现,以上三种形态共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45起,死亡12人,分别占全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88.2%和85.7%。

5、以事故的性质分析,肇事后,不报案逃逸的占多数。

事故主要原因是:

1、无证驾驶无牌两轮摩托车和两轮摩托车违章载人,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两轮摩托车在农村发展较快。据统计,我市有两轮摩托车3万余台。不少农民因交通意识差,购买摩托车不上牌照,不考驾驶证就到处骑,加之不少农村不通公共汽车,两轮摩托车便承担起接送任务。在县乡道路的临时车站处,常常聚集了一些两轮摩托车搞出租。在21起两轮摩托车事故中,无证、无牌10起,占47.6%。

2、农用车违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另一个原因。由于农用车价格低廉,发展较快,一些农用车驾驶员缺乏交通安全常识,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加之车况差,导致发生交通事故比例高。

3、货车超载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原因。在10起货车事故中,因超载引发的交通事故6起,占60%。

另外,车辆超速、违章超车、违章会车、酒后驾车、不按规定让行、行人横穿车行道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四、意见和建议

为加强县乡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我们认为:

1、增加警力。根据县乡道路情况看,我市县乡道路近900公里,应设置3个中队,每个中队设10人左右为宜,以强化县乡道路的管理能力。

2、户籍化管理。在乡镇、村设立交通管理警务室,交通民警实行驻村责任制,负责交通安全教育、车辆管理等,并进行跟踪考核。

3、建立群防制度。实行专门力量与群众力量相结合,乡镇、村都要建立由交警参加的专门组织,抓好群众的交通安全教育。

4、在乡镇成立交通安全管理机构,使乡镇政府把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日程,把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文明村、文明户评比中,作为一票否决内容。

5、县乡道路要增加交通安全设施。

6、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增加农村公交车线路和班次,解决农民乘车难问题,杜绝农用车、两轮摩托车违章载人问题。

7、增加科技管理投入,设置电子监控设备、电子提示设备和自动监测设备和无线电通讯设备。

五、几年来道路交通管理的具体做法

1、强化公路巡警中队建设。1999年6月,组建了3个公路巡警中队,每个中队10人,3台巡逻车,组建了中队党支部,每个中队配备3名领导,修建均为二层楼的办公用房1000余平方米,建立了食堂、浴池、小洗衣房等,实行了警营化管理。

2、强化了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的建设。全市在201国道沿途建立交通安全村21个,交通安全学校14所,民警实行包村(校)责任制,做到了组织落实,活动时间落实,活动内容落实。2001年黄土坎中心小学被省公安厅、教育厅评为“交通安全文明学校”。

3、强化公路巡警中队值班备勤和事故处理工作。晚上和节假日、双休日,中队都有2人值班,其余警力备勤,对201国道进行24小时监管,做到了白天见警车,夜间见警灯。另外,我们在中队配备两名事故处理员,对发生在辖区内的交通事故,先期进行现场勘查。中队对一般以下事故直接进行处理,保证了快速、高效。

4、强化各种预案的演练和培训。大队制定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处置预案》、《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预案》、《交通事故快速救援预案》、《治安、刑事案件先期处置预案》、《各警种联系制度》等,并每年组织1-2次对相关预案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公路巡警中队的实战能力。

5、强化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先导作用,在市电视台、电台设立专栏,以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社区为平台,利用典型事故案例图板、挂图、宣传单、宣传车、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交警杯少儿书画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万人签名等形式,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文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达到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目的。

篇9

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高校关注的课题。为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要求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开展公共音乐教育,为此出台了《全国学校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其中要求高校中从事公共音乐教学的专职教师人数应占全校总学生数的千分之一点五。之后,教育部又于2006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制上存在问题分析

1、大学公共音乐教育存在“边缘化”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大学公共音乐教育在教育体系内定位模糊,造成课程设置和教师地位“边缘化”。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了,李岚清同志就曾多次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做出重要批示普通高校应开设音乐课,包括退休后多次的学术讲座都是与音乐有关的。但迄今为止,公共艺术教育的开设并没有像体育课、思想道德等课程那样有具体可行的文件规范定位,在实施过程中也没有规范性的要求和具体安排,国家教育部更没有把此类课程纳入到教学评估体系中。在这种定位模糊的情况下,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在课程、学时、经费、设施、编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得不到落实。公共音乐教育在许多高校处于“边缘”的地位。在大学的公共音乐教育教师或多或少都有过尴尬的体验,因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大多上的是学生认为可有可无的公共选修课。

2、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开展受制于校行政领导。有些高校领导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公共音乐教育,容易曲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影响。从现实情况来看,“领导重视”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和具体实施无论在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内容效果等方面都比较好,而相当一部分高校虽然设立了音乐课程,但教学条件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如有的大学至今尚无一间上音乐课的专用教室,和教学用的钢琴。

3、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随意性大且单一。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及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视,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和师资条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课程资源有限、音乐教育设施不足等问题。目前,公共音乐课程设置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由于国家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没有统一的要求,高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和教学力量开设相应的课程,一些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公选课设置很不科学,重复严重;有些理论性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合唱艺术、音乐理论等,由于选课学生少而没有教师愿意开设;有的课程如欣赏类的课,比较轻松与娱乐化,教师抢着开设。

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制上改革探讨

1、更新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公共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搞好高校公共音乐课教育,首先要明确定位:公共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首先培养人,培养人格完善的人,再现人类原始活动的精神,发展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是一门古老而特殊的教育学科,它在世界教育史的发展进程中,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发达国家一直把音乐教育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摆在显著位置。音乐教育之所以使人们关注,因为音乐是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最辉煌的现象,它使我们能表现出高尚的思想和感情,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2、完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政策法规与机构建设。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政策法规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完善机构建设的参照和有力保证。它使教育管理部门的意图,通过教育法令和规章得以全面实施,让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进程有法可依,按章办事。针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边缘化”的现状,国家教育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完善公共艺术的教育管理体制。如可以借鉴美国、西欧等国家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先进理念,把公共艺术法定为国家高等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如同其他核心学科一样,从规范化、制度化入手,抓好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工作。建议把音乐、美术这两大类公共艺术鉴赏课规定设置为必修课,并保证一定的课时。公共艺术学科也要像专业艺术教育学科一样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估标准把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各高校的教学评估体系中,巩固和提高公共音乐教育地位。

3、高校应强化公共音乐教育领导与机构建设。各高校应加强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领导,成立公共音乐教育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校级领导任组长,定期研究和讨论公共音乐教育工作,高校要建立健全公共音乐教育教研室或公共音乐教学部,并归口教学管理部门负责,设置专人管理,以利于将公共音乐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健全的管理机构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负责人制订每年的活动计划。保证公共音乐教育课堂的各项实践活动常年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明确教育评估内容,采用网上评教、同行互评、专家督导组评价等多种方法综合评定,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等同于如体育、思想道德等学科重要的地位。同时要加大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投入,教育场地、设备、设施这些必要的教学条件是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物质保证,高校应在年度经费预算中列入公共音乐教育经费,确保公共音乐教育经费逐步提高,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要求和规定。

4、完善公共音乐教育学科体系。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要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音乐及相关学科理论的教学增强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通过专业技能技巧的培养增强大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音乐的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应变能力,通过新学科、新的思维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音乐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它与各学科及各种思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要让学科的交叉性作为公共音乐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方向。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是大学生创新能力与文化视野的需要,对其他不同学科的融合研究是贯彻实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繁重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

篇10

关键词: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控制、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交通标志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明确、直观、易懂的交通信息,从而保障众多出行者行车的安全和顺畅,最大限度地发挥高速公路的功能。实践证明,合理设置的交通标志,可以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防止交通阻塞等。 

一、国内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起步和发展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汽车业的发展,从而牵动着高速公路的高速建设。由于高速公路是彻底的非中断通流设置,在正常情况下,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可以不停顿地连续行驶,这就导致了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语言大部分依靠标志标牌来传递,人为的纠错措施不能连续不断地跟踪车辆,而标志牌可以沿路连续不断地为驾驶员提供信息。所以,我们可以把一些在城市道路上依靠交警规范检查的交通规则用公益性的标志标牌表现出来。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高速公路的服务功能和社会效益,是高速公路管理者和使用者最为关切的问题。 我国最早使用的公益通标志是在1999年北京四环路上的“请系好安全带”。随后上海市在《上海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城市高架路交通标志技术总则》中,也规定了一种系安全带的公益标志,沈大等高速公路也有这种公益通标志。这些公益通标志的设立,体现了交通标志设置中的“以人为本”的设置理念和原则。高速公路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周边环境比较单调、枯燥,如果在这种环境中设置一些公益通标志,即可以使高速公路的景观有所增色,又可向驾驶人员发出要注意安全驾驶行车的具体信息,与国标中要求必须设置的标志、标牌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美景,使广大交通参与者行进在祥和、温馨、自律的交通氛围中。公益通标志的版面充满了艺术性和人格化,没有板着面孔训人的感觉,而是用诙谐、幽默的画面,以精练的语言、深切的关爱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提醒驾驶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和守法观念,让人记忆深刻。 

二、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施工工艺 1、施工要点 标志工程的特征是结构复杂,布局分散,类型非常多。施工前,应特别注意现场结合图纸进行实地现场调查。重点:标志桩号,版面布局设计的内容与实际相符,标志设置后有无视线干扰、标志基础预留预埋情况(尤其是由土建单位预留的基础),线外路网指路标志情况等等,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证明,现场踏勘(或称实地放样)为项目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1)基础放样工作应特别重视。将标志的放样工作总结为“上下前后左右”6个字。“上”就是看拟设置基础位置的上方有无高压线等影响日后标志吊装或安装的障碍物,“下”就是要调查清楚拟开挖基础的下方有无预留预埋管线、横向排水管等,这里要特别注意中分带、互通三角区位置的基础,在这些区域,光缆线路多,走向复杂,应加以注意,防止发生损害光电缆情况。“前后”是指基础的前方或后方50-100米内有无其他标志或电子显示屏、紧急电话、照明等设施,以免标志安装后对这些设施造成遮挡或被这些设施遮挡,影响总体功能的发挥。“左右”是指安装后的标志板外侧边缘距土路肩边线的距离应大于一定的规定值(单双柱为250mm),避免日后标志被车辆刮蹭,特别要注意互通区三角端出口标志,一定要满足左右两侧的安全净距。 2)一般在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图纸标记底坡比为1:1.5,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如果仍然根据设计施工,可能会发生底座的顶面嵌入边坡土中或基底的顶部过度拔高,不利于日后的维修养护。

3)基础法兰位置应准确,特别是门架,单双悬臂式标志,对基础件埋置的角度偏差要求非常高,应引起极大重视。 3、标志板面的制作。 交通标志的字体图库应采用国家标准出版社发行的正规图库字库。这里介绍一下标志铝板的拼接。板面制作一般两种工艺:1)铆接;2)焊接。各有优缺点:一般来说大型标志使用焊接,效率高、强度高,适应发展要求。 4、标志安装。 近几年以来,标志牌的版面尺寸设计的越来越大,在安装过程中由于需要登高作业,大型标志牌的安装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根据笔者多年的施工经验,标志版面最小尺寸大于3.5米时(或者说面积大于10m2时),施工中安全问题应引起特别重视,安装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1)版面搬运、翻转过程中易坠落、砸伤;2)人员登高作业时(一般距基础平面高度为2-8米),高空作业人员易坠落,下方配合人员易被落物击伤;3)吊车吊装安全。施工中应有专人指挥协调上下作业人员以及人员与吊车的配合;登高所用梯子应经常检查,确保牢固;登高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及安全带,这是重要的安全“三宝”;非登高配合人员务必配戴安全帽。值得一提的是,施工前应用锥筒、标志牌封闭整个作业区,做好交通分流工作,确保安全。 

三、交通标志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交通标志的施工工序为:基础定位放样一基坑开挖一基础混凝土浇注一标志立柱安装一标志板安装。 1、基础定位放样 交通标志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提前量,要能够保证驾驶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作出正确安全的判断。驾驶员从看到标志到按照标志所提供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操作,通常经过感知、判断、操作几个信息处理的阶段。标志的内容不同,所需信息处理的时间也有所差异,完成这个过程一般需要3至10s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车辆已向前运行了一段距离。因此,为了保证标志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标志应提前一段设置,特别是对于警告标志,距离危险点的距离应根据计算行车速度确定,不可少于安全停车视距。 在施工前,应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依据设计图纸、现场交底的控制桩点以及实际地形、地物情况进行标志位置的施工放样,使用经纬仪、钢尺或者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准确确定交通标志基础的平面位置,以及交通标志立柱中心的平面位置。若道路沿线的设施构造物、高压线等对标志板面造成遮挡,影响标志的认读,应调整标志的位置,并注意控制基础标高。测量人员在放线定位完毕后,在基坑开挖前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便查看或检测标志位置。 2、基坑开挖 基坑位置、基坑几何尺寸、深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基坑挖到图纸规定的深度和大小,如有扰动的开挖面,加大开挖量,达到设计规定要求。双柱基础不能同时施工,开挖的基坑要防止雨水进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立柱安装 1)立柱安装时必须配有吊车,标志立柱应尽量保证垂直,且不允许向车行道一侧倾斜。因此,安装的同时要检查立柱的竖直度,用垂线和直尺《精度0.5mm)测量,每处测量三次,并计算竖直度后取平均值,要求竖直度符合规范要求。若竖直度不满足要求,要不断调整标志杆竖直度。 2)双柱式标志或门架式标志的两根立柱均应垂直并互相平行,其顶端在同一高度上,连接件应对称布设。 3)立柱安装时要考虑到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及标志板内缘距路边缘距离的要求。 4)安装时,要注意保护立柱,不得有划痕、檫伤等损伤。

结束语:

交通标志是交通安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标志的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整体工程质量和现代运输的要求。施工中对交通标志的质量加以控制是完善交通标志的重要手段。因此,从施工的角度来分析交通标志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