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字范文
时间:2023-04-09 08:0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言文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字词是文言文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字形和文化方面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1 字的形体方面的教学
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和记事符号,从甲骨文一直到楷书,尽管形体有变,但其表意性没变,下面探讨形义关系:
1.1 据形识义
(1)根据字形探寻字义。
如:“初”表初始义。甲骨文由衣和刀组合而成,《说文》:“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1](591) “以刀裁衣”会“始制衣服”之意,故有始义。
“及”为逮住义,甲骨文和金文由前面一个人,后面一只手形组合而成。象前面的人被后面一只手抓住。《?f文》:“及,逮也。从又,从人。”[1](414)
“臭”有气味的意义,甲骨文由自和犬构成,上下结构。《?f文》:“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1](1356)上部自是鼻子的象形,下为犬形,会意犬用鼻子辨别气味,引申出气味义。
“汤”字的金文由氵和?[构成。《说文》:“汤,热水也。从水,?[声。”[1]1581?[甲骨文上为日(圆圈中加一横画)、下为日光散射(一、勿)之形。朱芳圃:认为上面的日是“镫缸也……金文或增彡,象?艄庵?下射也。本义当训光明。”[2](1099) 朱骏声:此即古
??。[3](1100)甲骨文中应该是日的象形,“彡”应是日光下射之形。太阳会发光,也会发热,日下的“勿”可表光,也可表热,“??”由表水“氵”、表太阳的“日”和表热量的“勿”三者会意而成,表示水因太阳的热度而变成热水。汤汤(shāng shāng)“大水激流的样子”,表水盛貌,因“汤”有“沸水”义;“沸水”与“喘急河流的水”呈现的状态是相似的,因此可引申为表水盛貌。
(2)据形符识义。
据形声字的形符识义,类推出同形符的字有相同的义素。
如颜、颠、颇等字为何从“页”,我们可探究其字形寻找解答。“页”甲骨文为人突出其头部之形,合体象形字,本体是人头,因此以页为形符的字,其义与头有关。《说文》:“颜,眉目之闲也。”、“颠,顶也。”[1](1200)(即头顶)、“颇,头偏也。”[1](1212)这类字还有:硕: 大头;额: 脑门;颈: 脖子前部;项: 脖子后部;顾: 回头看等。
(3)据形符和声符之形识义。
亦声字既是会意字,也是形声字,即其声旁既表音也表意。
如贱、浅中的“戋”,除了表音外,也表小义,贱表钱少,浅表水少。戋甲骨文由二戈构成,为二戈相向形,会二戈相向博杀、残害意。《说文》:“戋,贼也。”[1](1803)段注:“由二戈相战的残杀相损而引申为残伤、残缺不全,又由残缺不全引申为小、少之
意。”[4](78-79)以“戋”作声符的残、钱、盏等字有少或小的意思。
1.2 据形别义
有些字,形体不同,意义相近,有些字,形体相近,意义不同。
(1)异形近义的字。
行、步、走、趋它们的形体不同,但意义都与“走”有关。
“行”的甲骨文有彳亍构成,象四通八达的道路,本义为“道路”。引申为动词“行走”,“主体可以是人类用双脚行走,也可以是用于指称动物车马的行走,也可以是军队等整体概念的行走。”[5](10)
“步”的甲骨文由上下两止组合而成,象前进时左、右?_一前一后之形,本义是“走路”。《说文》:“步,行也。”[1](236)
“走”的甲骨文作形,象人挥动双臂跑步形,本义为跑。
“趋”的金文从走或止或?u,?c声,是形声字。“刍”甲骨文由手和艹构成,从字形看是用手割草。西周金文?c或从手或为张嘴的兽,康殷:“趋表示(草食)兽畜趋草而食之意,引申而泛指‘走也’之意”[6](44)。
刘熙《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说出了步、趋、走速度和频率方面的不同。
(2)近形异义字。
这些字形体差别小,意义不同,使用时比较容易混淆,写成错别字。
如即和既。“即”甲骨文由?n和?m构成。《说文》:“即,即食也。”[1](p686)卩即人字,?n荐熟物器;象一人跽坐于食器之侧进食之形,引申为一切即就之义。[7](372―373)“即”字,本义表走近、走向、接近。
“既”甲骨文由?n和??组合而成,象一个人对着煮好的东西,但是他的嘴不向着东西,表人吃饱了,要离去。引申为尽。[7](379)既:本义尽,完结。
又如衤(衣)和礻(示)。衤表衣服义,甲骨文象有衣领和两只衣袖的斜襟衫之形。礻甲骨文象神主形,祭祀神主,以求神纳福。以衤作形旁的字,其义与衣服有关,如:袖、襁、衬、被等,以礻作形旁的字,其义与神有关,如祝、福、祈、神、祥等。
(3)同形异义字。
指形旁相同,位置不同,表义不同的字。如陡和都,两字皆有阝旁,阝位于左边的为阜旁,位于右边的为邑。阜的甲骨文作象山崖,放于字的左边,与山崖有关,如陡、陵、陟、降等字。邑的甲骨文 上为囗,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会意为人所聚集之地,作形符,变为阝,放于字的右边,表城邑,如都、郊、野、鄙等字。
(4)异形同声异义字
形声字同音异义字,有的意义易产生混用,如“噪”、“躁”与“燥”。
噪的形旁为口,与口的动作有关,人和动物发出的噪音、噪声等用噪。
燥的形旁是火,?c火相关的干燥义用燥。
躁的形旁是足,多用于急躁、暴躁义。为什么从足旁会表急躁、烦躁义,我们可通过躁的异体字得到了解,?、?ㄊ窃甑囊焯遄帧!墩f文》:“?,疾也。从走,?茁?。”[1](217)《礼记?内则》:“躁,谓举动急躁。”从走与从足是相关联的,故躁可表示行动方面的急躁;《?f文》:“?ǎ?愁不安也。从心,?茁?。《?》曰:‘念子??ā!?”[1](1472)从心,表示心情的急躁,行动和心情两者可关联,心急动作就快,因此躁与心情和行动有关,表急躁、烦躁义。
2 字的文化方面的教学
文化与字义的关系,赵诚先生说:“产生或使用于某一阶段的汉字,其结构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反映该时代的某种文化意识。”[8](4)下文通过趋、姓、安等字作简要分析。
(1)趋
“趋”低头弯腰、小步、快速、恭敬地行走,表现对所“趋”者的敬仰和尊重。《周礼?春官?乐师》:“行以《肆夏》,趋以《采荠》。” 孔颖达疏:“行与趋,是步迎宾客者的‘步迎之法’”。《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根据礼节规定,触龙见太后应当快步往前走(趋),但触龙病足,不能快走,只能“徐趋”。所以即使“病足”,趋之不疾,也要“自谢”。“趋”所独具的文化含义而赋予了“趋”之仰慕、敬奉权贵的特殊意义。正是由于“趋”总是下对上,卑对尊,幼对长,臣对君,先民很自然地将“趋”与攀附权势联系了起来,所以有“趋热”、“趋势”、“趋奉”、“趋附”、“趋炎附势”之说。[9](80-81)
(2)姓
今人都随父姓,可“姓”从女,是当时文化的反映。姓甲骨文作、形,从女,生声,会意由女所生,反映了那个时候跟母亲姓的文化,如姜、姬、嬴等姓都从女。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那时是群婚制,一个男子可以有许多“妻子”,一个女子也可以有几个“老公”,子女与父亲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只有和母亲的关系是明确的。因此,只能按母系来确定人的血缘身份,所以姓从女,其本义,就是源于同一女性祖先所出。
(3)安
安的甲骨文宀和女构成,《说文》:“(静)[?x]也。从女在宀下。”
篇2
一、中学文言文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字字疏通”的串讲
文言文教学,文本理解是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因此很多教师采用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吃透文本”,甚至有些教师会花费三分之二的时间来讲解字词句的含义,使“古文教学”变成了“翻译教学”。这种方式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师一味地讲多讲杂,学生一味地记,容易加重学生的负担,扼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孤立的字词集中训练
中学文言文字词的孤立训练主要体现在脱离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来理解其含义。目前的中学文言文课堂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出于考试的压力,教师过于注重字词的解释、翻译和练习,淡化甚至无视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开掘,导致学生对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教师没有从汉字的文化本性出发,缺乏从文化层面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渗透和熏陶,容易使课堂陷入呆板僵化的境地。
3.脱离生活,趣味寡淡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社会文化距离较大,与当代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文言文内含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典章制度对当今学生来说,已是相当陌生。而且文言文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诸多系统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因此,尽管文言文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华美的辞赋篇章,学生对现代社会不复存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总感到有隔阂,进而不愿意深入学习文言文。
二、中学文言文字词教学建议
(一)字词教学要做到“详略分明”
教师串讲的形式容易形成呆板的教学模式,无法做到“有的放矢”。而课标中强调的“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目标的实现着眼点应该在于对常用词汇的掌握。只有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常用词汇的常用意义,才能读懂、读通课文内容并进行迁移。王荣生教授认为“常用词汇应??是指古今‘同中有异’的‘常用字词’以及能集中体现作者情义和思想、需要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具体感受的字词。”
对于古今词义一致的文言字词以及生僻的难字难句教师则可略讲。教师应深入讲解的是文言文中的炼字炼句处和需要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具体感受的字词。如《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教科书注释“歇:消散”,“夕日欲颓:太阳快要下山了。颓:坠落”,这只是字面意思,而理解这一处,则需要“联想意义”。这里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联想。否则下句的“实是欲界之仙都”学生则很难体会得到。
而考试中常出现的考点,则应当反复作业练习,利用黑板、墙报等强化记忆,达到既不耽误考试,又能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的目的。
(二)让学生体味文言字词的魅力
文言文教学中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字词部分,如果将他们放在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中,或者与我们的现代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每个字词都会变得鲜活起来,展现出它们自身的魅力。发挥好这种魅力,能够大大地增强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于字词的理解。
1.据形索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有独特的造字理据,要巧借汉语字形结构和语言结构探究词义,展现文言字词的独特魅力。
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的“走”字的金文字形上边是一个人形,并且此人还甩开了双臂;下边为“止”,就是一个人正在跑步前行。这样能够很清楚地看出“走”的本义指“跑”的意思。在授课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对字形的结构进行剖析,还可绘制词义发展网络图等,加深学生记忆,激发他们的兴趣。
2.追本溯源谈文言字词的趣味
汉字自身的构造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反映了汉民族文化的特征。例如“刑”字,小篆“刑”字的左边是个井、右边是个刀。拿着刀,守护井。因为来井边取水的人很多,往往因争水落井。持刀守护在井旁,人们畏惧,便排队取水,建立了秩序。“刑”字反映了古代法律的制定最早是为解决抢水的纷争。”从这个字的身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先民的生活。由“刑”的本意往后推,就可得出它的“治罪、刑罚、杀割”等引申义。一个多义词的各种义项变得彼此相关联,学生可以在对古代特殊的文化现象的了解中掌握词的各项含义,而不用死记硬背。
3.探求词语背后的故事
文言词语的演变是一个过程,有很多是由历史事件演变而来,在课堂上可适当向学生展示这些词语的背景知识,激发课堂活力。以生动的历史故事教学文言字词,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4.古今结合,用活一脉相承的成语
适时激活、调用学生原有文言储备,形成知识迁移,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言文学习策略。
如文言实词“走”字的“跑”一义,可以联系现代汉语“走马观花”中的“走”字来理解;文言虚词“之”字有一用法:位于谓语和补语之间,相当于“得”,而这一用法刚好在现代成语“逃之夭夭”、“趋之若鹜”中保存下来,因此只要了解了这两个成语中的“之”用法,也就掌握了“之”的这一用法。
篇3
明代赵南星《笑赞》中说:“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的去了。”
还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晚上睡觉被蝎子蜇了,喊老婆说:“贤妻,迅燃银灯,你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老婆不知其意。书生实在忍不住了,喊叫道:“老婆子,快点灯,蝎子蜇着我了!”老婆这才明白了丈夫的意思……
这两则笑话就可以证明文言文与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严重脱节。古代人说话大概就像电视剧《三国演义》那样子,一般人是能够听懂的。老师给学生讲课,可能用的也是白话,象今天我们讲解文言文一样。孔夫子的《论语》中就保留着一些口语的东西。
既然古时候人们也说白话,那文人为啥就不用白话的形式进行写作呢?我想,大概一是他们怕浪费纸张。很早的时候是没有纸张的,文字刻在甲骨、竹简上,写在布帛上,成本高,当然文章要简练。二是如果不用文言文写作就显得没有文化,文人就觉得丢人,所以不用白话。例如唐代张打油用白话写了一首诗,后来遭到挖苦讽刺嘲笑。
中国的文化革命,首先是从语言文字方面入手的。与五四时期的语言革命对中国人民的思想现代化具有无与伦比的推动力。等人认为“文言的文字可读而听不懂”,“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所以必须要有一种活的工具来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在他们的推动下,白话文的普及轰轰烈烈,并出奇地顺利。中国迅速地推进白话文,大量地引进西方的文法语法结构、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数理化公式等等,使得中国终于与现代社会接轨。如果没有语言文字方面的改革,如果不引入西方的新东西,那中国本乡本土的文言文该如何承载现代这铺天盖地的信息量呢?中国该如何汇入到这浩浩荡荡的世界洪流中去呢?
文言文改革为白话文当然是好事,但改革后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今天,我们每个人不仅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现代汉语,还得花费大量精力去学习那些被称作中国文化精髓而实用价值少之又少的文言文。语文是学生的主课,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耗神费力地学习了半辈子,但许多人还是文字识不全,句子不会译,文章写不好,知识学不完……
篇4
从历年高考的作答情况看,为数不少的考生容易出现并且易造成失分的错误主要有三种:一是脱离语境,误译词语;二是以今测古,替代不当;三是粗释大意,遗漏要点。为此,考生必须将上述内容列为复习重点,注意字词和句子的关系,并加以重点强化和灵活把握。不擅翻译的学生更应该把“取法于课内,巩固积累于课外”作为备考的基本原则,因为这是考生准确翻译句子的必备条件。
翻译句子题要坚持“三步走”:读―译―验。
一、读――联想所学,通读全文
首先,要读懂读通,能概括其主要内容或含义;其次,要正确理解句子之间、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要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一)阅读时要注意句子的停断。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不能读作“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要留意句中的专用名词,细心体会。
如称谓、地名、国名、典章制度等,不要错读导致误解。
(三)要注意古今异义现象,勿将两个单音词误作一双音节词理解。
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其/实汉贼也”等。
(四)要体会古今语言的语法差别。
特别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如倒装句、被动句及使动、意动用法等。
平时复习,遇到不懂的字词,要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查阅工具书时,要注意词的义项选择。
二、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要考虑采分点的问题,就必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原则,“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样,原文字字有落实,译文字字有根据,得分必高。
(一)直译。
1.直译的原则:严格按照原文字句进行,尽量保持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式和原文一致。
2.直译的方法:“对、留、换、删、补、调”。
(1)“对”,字字落实。严格按照原文的词义、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把文言句翻译成现代白话句,尽量把原文的单音词对应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例如:“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2013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卷Ⅰ《马文升传》),可译为“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对译时多选用与文言实词相对应的、有共同语素的双音节词。
(2)“补”,补足成分。我们要翻译的句子会有此处省略N字的情况,必须增补省略句中被省略、而今天又不应省略的部分。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可译为“(第)一(次)击鼓,(士兵们)鼓足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减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
(3)“换”,以白换文。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句替换原文词句。主要是替换那些不宜用对译法翻译的文言词语。例如:“(卢)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杜慧度传》)中的“造、乃、食”就不便对译,就用替换法译为“卢循清晨到达南津,命令三军攻入城中才能吃饭”。
(4)“留”,保留名号。就是要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某些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国号、年号等,可以保留不译。
(5)“删”,省去不译。对于在句子中只起协调音节作用的词语(如发语词、音节助词、语气词等),和只有语法功能而无实际含义的词语(如结构助词、某些连词等),在翻译时就应删去。另外,偏义复词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出”应在翻译时删掉。
(6)“调”,调顺语序。文言倒装句的语序务必调整,如“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2010年全国卷一)中,“胁王以危言”是倒装句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这句应译为“拿吓人的话威胁梁王”。再有,古人一句两断的句子需要调整语序。如“馆陶众庶,合境悲泣”(2009年全国卷一),应翻译为“馆陶县整个境内的百姓都悲哭”。
(二)意译。
如果语句难以直译,就遵循原文的意思予以意译。但仍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需要意译的情况有如下几种。
1.处理某些词语的词典意义或典故意义,要意译。当词语的词典意义和这个词的语境意义有相当距离时,就不能用词典意义简单替换,而应该意译。例如“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就需要意译为“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
2.处理一些修辞格,一般要意译。例如:“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2010年全国卷一)中的“爝火余烬”、“与日月争明”是比喻,翻译时就要意译为“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
3.处理一些特殊句子,要用意译。例如:“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论积贮疏》)把“汉之为汉”译为“汉朝成为汉朝”或“汉朝建立汉朝”都讲不通,如果意译为“汉朝建立政权以来”就通顺了。
三、验――“信”与“达”
译文要准确、通顺,就要讲究规范,符合“信、达、雅”的前两个标准。所谓“信”,就是忠实于原文,不误译,不漏译,不增译;“达”就是无语病,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
篇5
一、转变消极心态,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把学生引入到积极的、如饥似渴的学习心态中去,成了当务之急。
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设备,架起学生与文本间的桥梁。一些经典文章已被拍成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把与学生有隔膜的古代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出师表》,可让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其中精湛的表演、精美的画面和气势磅礴的场景,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熟悉文章内容,又在不知不觉中扫清了文字障碍,消除了厌学情绪。
二、强化预习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明代学者吕坤指出:“与初学讲书,教弟子先将该讲之处理会一遍,方与讲解。”这里说的就是预习。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如果学生课前对课文不预习,那么课堂学习就会十分被动,课堂效果也不可能令人满意。因此,指导学生做好文言文的预习,为学生营造预习氛围,是非常必要的。
自主预习,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可设置导学案,在“学什么” “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如教学《虽有佳肴》时,我在研读教材、考纲和翻阅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把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分解,提出了几项不同类型的任务:①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②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字词、翻译课文。③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④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再配备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形成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认知后,再对导学案进行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案这个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三、组建学习小组,营造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此情境下,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为此,我把全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4个学生组成,组长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派。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围绕文言文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学习交流的环境,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例如,在教《智子疑邻》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先想一想富人怀疑邻人的原因是什么,再举一个生活中类似“智子疑邻”的故事,在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畅谈自己的想法,气氛非常热烈。在班级交流时,我特意要求小组推荐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发言。结果这些学生都能做到回答准确、语言流畅。课后我问他们为什么讲得这么好?有一个学生笑着说:“是小组里的同学教我这样讲的。”
可见,在文言文学习中创设小组自主学习的环境,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可使学生在这里学习表达,学习获取和整合信息,学习与他人合作并帮助他人,效果很好。
四、创设展示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创设文言文学习展示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提高文言文学习质量的又一条途径。比如教《河中石兽》时,学生们带着疑问,借助工具书,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为了提高学生翻译的自主性,让学生更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我安排小组间进行翻译比赛,看哪一组翻译得最快。等各小组都翻译完之后,我找学生把自己小组探究的译文结果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共同探讨出最佳译文,并抄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上。这样的合作学习,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课堂充满了笑声。
篇6
一、什么是中学文言文特殊用字
1.三种特殊用字的定义
造成特殊用字混淆的原因多种多样,对特殊用字的区分也就成了当务之急。我们知道,虽然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都属于特殊用字,但它们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时间、字型、意义上都有差别。
(1)通假字
所谓通假是假借的一种,在古书当中,往往有本字而不用,用一个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就叫通假。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亲戚畔之”的“畔”与“叛”、《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与“早”等。中学课本注释用语一般为“×通×”。
(2)古今字
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古今字”。段玉裁说:“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这句话说明“古”、“今”的相对性。
(3)异体字
一般而言,每个字只应有一种写法。但汉字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由于造字的机理不同,记录同一个词的书面符号也就可能有几个相异的形体。因此,汉字中就存在一定数量的异体字。这些异体字其实就是形体结构不同或结构部件位置不同,但读音、意义完全相同的字。它的构成有三个基本要素,即:第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读音完全相同。第二,在任何情况下这一对或一组字都可以互相代替,而词义不变。第三,这一对或一组音义相同的字字型结构不同。如《马说》“其真无马邪?”邪”在这里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对于其本义,《说文》释为:“邪,琅邪郡。”显然,句中“邪”与说文“邪”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这说明先秦本没有字形与“邪”相同的疑问语气词,而借用“邪”字来记音。究其原因,汉隶书写中“牙”、“耳”相近,所以“邪”、“耶”混用,成为异体字。
2.三者的区别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是有实质的差别的。它们产生以及保存至今的原因各不相同。古今字是语言文字发展过程中由于意义分化演变而产生的现象,通假字是古人基于同音替代的一种用字习惯。今字的产生,在于古字兼表数义,人们因难于理解而创制新字。因此,古今字是一对历时概念,二者在产生的时间上有先后的差别。通假字与本字是一对共时概念,二者处于语言发展的同一历史平面上,不存在时间先后问题。同时,古字、今字间在形体、意义方面有较为显著的必然联系;通假字、本字间在形体、意义上基本没有任何联系。
如《隆中对》“欲信大义于天下”中“信”与“伸”,“伸”《说文》:“伸,屈伸。”又《说文》解释“信”为:“信,诚也。”这里的“信”与“伸”在形体、意义上没有任何关系,二者只是音同音近(古音)关系,即只有声音上的联系,应为通假字。
异体字与通假字也不同,通假字与本字在意义上没有关系。异体字只在形体上相异,但意义上没有差别。例如《曹刿论战》“小惠未徧”中的“徧”即是“遍及”的“遍”,“徧”与“遍”形体不同,但意义完全一致。
异体字与古今字:异体字之间除形体外,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使用中可以互相替换。古今字中“今字”大多只承担“古字”的某一表意功能,其意义包含在“古字”之中,所以古书的“古字”在应用中可能替代“今字”。如果某些先造字和后起字在意义上没有分别,只是形体相异,它们间就是异体字关系。如《曹刿论战》“小惠未徧”中的“徧”与“遍”等。
二、中学文言文特殊用字教学中的问题
1.注释上的问题
由于学术界对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看法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甚至可以说是岐议纷出。如《〈论语〉十则》里“不亦说乎”中的“说”,周林英组编的《古汉语词典》认为“说”通“悦”,是通假字;《说文解字·言部》:“说,说释言,从言兑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释即悦怿,说悦、释怿皆古今字,许书无悦怿两字也。说释者,开解之意,故为喜悦。”可见,说、悦这两个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应为古今字。另外,《曹刿论战》“小惠未徧”中的“徧”很多论文都将其归结为通假字,而刘志成先生所编的《汉字学》认为“徧”与“遍”是六书结构相同,但部件形体不同的异体字。这种现象在有关汉字学的书中普遍存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更是把所有的特殊用字都注释为“某”字通“某”字,只有一小部分释作“某”字同“某”字。如表1:
表1:
注:G为古今字
表1中所有的字在中学文言文注释中是被标为“某同某”的。但是从它们真正的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出:中学文言文在注释中并未正确地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古今字与通假字都用了“同”表示。当然这还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都把特殊用字视为了通假字,用“通”字去表示它们的关系。而这其中有通假字,也有古今字,更有异体字。如表2。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学文言文中用作“通”解释的有通假字、有异体字、也有古今字。很明显这样的注释只能给学生辨识带来更大的不便。在这两表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学文言文中绝大部分被视为通假字,特殊用字之间的关系并未得到良好的区分,这样的情况给我们的辨析带来了更大的混乱。但是笔者认为,编著者给读者呈现的应该是正确而容易理解的注释,而不是这种给我们教学和正确理解带来很大的不便,使我们更加难以区分易混淆的定义及让我们越深究越糊涂的注释。所以,在注释上必须有一个简单的区分,让学生能很容易地明白它们三者之间的不同。
2.讲解上的问题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学文言文的注释中基本上的特殊用字都被归为了通假字,当然这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不辨通假、异体、古今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我们不可忽视也必须认识到的还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我国现在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却并未完全得到实施,全国的教育还一直处在应试教育阶段,在每个阶段升学仍然是作为重点,而中、高考殊用字的涉及少之又少,这也促使中学教师在教学时并未对这些字进行区分而统称为通假字。
如《信陵君窃符救赵》“直上载公子上坐”中的“坐”与“座”,教师一般都只讲成“这里的‘坐’通‘座’,座位”,然后就大功告成,不再深究,并不把“坐”与“座”的本原意思讲清楚,也不把它们其中的关系弄明白,学生就只能错误地将这些定义为通假字,而其真正的古今关系却被忽略。这就使得我们对特殊用字只明白了它与其他的不同,而并不能了解它的不同在哪里,也就出现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无法正确去认识它们。字音、字义及用法是我们学习的根本,而像我们常见的如“说”与“悦”这种特殊的在读音上不同的古今字,部分教师并未对其特别强调,使学生一直没能了解其正确的读音,这一点在通假字中表现更为明显。
三、对正确辨识特殊用字的建议
1.教师讲解上
面对教学实践需求,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讲解一般都会考虑到考试问题。而中考、高考对文言文殊用字到底属于何种特殊用字要求甚少,这就使得中学对这方面的教学十分薄弱。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的学习我们必须从字开始,弄懂字的意义和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当然就是一个重点,所以,中、高考提高文言文特殊用字分值对促进教师对文言文特殊用字的讲解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教师正确讲解特殊用字的外部动力。我们认为,首先要搞清特殊用字的概念,其次还应该让学生搞清各种特殊用字产生的原因。
(1)通假字
在通假字上应该对最基本常用的特殊用字进行重点讲解,并且应讲明各自的本意,让学生弄清楚它们之间只是读音上比较相似。如《报任安书》“夫人不能蚤自裁绳墨之外”中“蚤”,建议讲解“蚤”为通假字,本字是“早”,意思与“晚”相对。从用字看,古人本来应该用“早”字记录此义,却用了一个仅仅与其读音相同而意义并没有联系的字,写了同音别字,这就是通假字。当然,我们还应强调的是这里指的读音是古音,这对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应在讲解时特别强调通假字的读音是本字而不是通假字。
(2)古今字
在古今字上也应该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比如“知”与“智”之间是“智”表示“知”的引申义。在讲解时还应让学生明白古字与今字的四类关系。如《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的“受”,建议讲解为传授的“授”。“受”、“授”在形体上有相承关系,意义上有内在联系,接受的“受”先出现,表示传授的“授“字后出现,后起字“授”的形体从“受”演变而来,意思都有传授的意思,所以是古今字。
(3)异体字
在异体字上,中学文言文中异体字所占比例最少,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之后选择个别异体字让学生了解异体字之间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只是形体结构或结构位置不同的特点。如:《曹刿论战》“小惠未徧”中的徧,普及、普遍的意思,后来用“遍”表示。二字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只是字形不同的异体字关系。
2.注释上
中学生获取书本知识除了教师讲解之外,还有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书本自学,但是在文言文中对特殊用字的注释往往使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这些特殊用字,所以,在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注意其相对固定的标注方法,如:以“×通×”表示通假字;以“×同×”表示异体字,以“×后来写作×”表示古今字。这样就可以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例如:《观沧海》“水何澹儋,山岛竦峙”中的“竦”应注释为“竦”通“耸”,这是通假字。《论语》十则“是知也”中的“知”应释为“知”后来写作“智”,这是古今字。《曹刿论战》“小惠未徧”中的“徧”应释为“徧”同“遍”,这是异体字。
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文言文教学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而就目前来看,其中对特殊用字教学我们更是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也正因为如此,在注释上我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区分,不能再把所有的特殊用字一概归纳为通假字,应对各种用字进行合理正确的归类和正确的阐释,这也是教师正确区分讲解、学生正确理解的首要条件。从启蒙教育开始,我们一直在对字进行不断的学习、深化,字是我们学习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掌握了“字”我们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容,了解文言文的文化内涵,才能达到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所以,对这个特殊用字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不管是编著者在注释上,还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都必须给学生一个正确而容易理解的解释。
参考文献
[1] 卢光耀.中学文言文的教与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89.
[2] 陈淇.中学文言文教学十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3] 余淑荣.古书用字现象分析——兼释“通”与“同”.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4] 王卫峰.古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黄山学院学报,2004(2).
[5] 王玉敏.漫画初中语文课中的古今字与通假字.广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
[6] 李秋新.简论对异体字的准确理解和认识兼及教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
[7] 刘兴均.古代汉语教材中的“三字”问题.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8] 祝鸿熹.古代汉语词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
[9] 刘志成.汉字学.成都:天地出版社,2006.
[10] 许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篇7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13-01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得晦涩难懂,而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的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然后在课堂上很费力地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然而除了少数学生在拼命的记笔记以外,多数学生却昏昏欲睡,反应冷淡,课堂气氛很沉闷。课后的检测结果也很糟糕。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同时对开发学生的智能又起到促进作用呢?笔者认为,可在教学时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下面我就“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谈谈我的见解: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优化导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倡导自主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从课文导入入手。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1.通过成语导入
学生熟悉的一些成语出自中学文言文里,对这类文言文的教学,可以采用相应的成语来导入,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学习《论语》可用“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成语导入;《桃花源记》可用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导入;《陈涉世家》可用成语“鸿鹄之志”导入 ;《鱼我所欲也》可用成语“舍生取义”导入等。从学生较熟悉的成语入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加强了学生对相关成语的理解。
2.采用故事导入
中学文言文中有不少故事性很强的文章,在教学这类文言文之前,老师将文言文中相关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或者让学生讲述熟悉的相关故事,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再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文言文,学生借助听到的故事,理解文言字词和内容,可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如《伤仲永》、《故事两则》、《愚公移山》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3.通过视频片段导入
利用多媒体视频,把文字、影像、声音,同时投诸于学生的视觉、听觉。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在上课之前,结合课本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影视片断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隆中对》可播放电视剧中的相关视频来导入;《岳阳楼记》可播放岳阳楼的相关视频来导入。
(二)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感知、思考,把知识嚼碎嚼烂再“喂给”学生,应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文言文时,我会传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自学课文:
1.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自主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背景介绍和注释说明,了解相关背景,为后面阅读作准备。
2.读。反复朗读,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尤其是一些通假字,还要读清句子停顿和节奏。通过朗读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许多文章还要在读熟的基础上背诵。甚至在老师上课之前就要求能够背诵。
3.解。学生可对照书上的注释,利用工具书,(《新课标》指出:“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了解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翻译重点文言词句,从而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
4.析。分析内容和手法,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分析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提升阅读能力。
在自学的过程中将不理解的地方划上标记,或将问题写在纸上,便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
二、 创设“合作”平台,建立“合作”机制,培养学生“合作”习惯
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学生合作的学习方式。《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在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学习中互相支持、互相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我在教学文言文时,先把文章的学习内容划分几个模块,比如可把课文合作学习分为朗读、疏通文意、理解内容等模块。再把每个模块分成若干小块,如疏通文意这个学习模块就可以分成理解重点实词、虚词,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翻译课文等。将这些内容分配给各个小组(4-6人一组,开学后就分配好),一组一个内容。小组内就分配到的内容,还可在组内自行分配,就分配到的内容提出各自的疑问,组内通过讨论解决疑问,并达成共识,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以便在班上讨论,或向教师请教。各小组要非常细致地把这部分文言文学明白,要求尽量达到问不倒的程度。接着,让每组学生轮流讲解他们负责的这部分文言文。最后,由其他组提问,把自己没听明白的和自己还不太懂的地方说出来,还是组员轮流解答。如此下去,直到每个组都完成自己的任务。学生在发言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漏洞,每个组讲完后老师不急于指出他们的得失,而是组织各个小组进行评议,最后教师点评并突出重点。整个过程就是:分配研讨讲解提问回答再提问再回答点评。
三、抓好探究的着眼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废止了滔滔不绝地讲,便能节省时间进行必要的思考,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倡导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要善于自己发现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来讨论。教师也要筛选出具有一定难度、探讨价值、开放性的合作学习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探究。怎样设计问题呢?德彼诺曾指出“学校课上的问题通常是封闭性的,也就是说,都有一个确定的已知答案,而且给出了所有的已知信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却往往是开放型的,没有确定的答案,还缺少有关信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优化问题的设计,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课堂上最好只给讨论的问题,不在于答案的标准与划一,鼓励得出的答案在合理的前提下能更丰富多彩些。比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有学生提出:愚公究竟愚不愚?我就借这个问题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认为愚公“愚”的,说出“愚”的理由,认为愚公“不愚”的,说出“不愚”的理由。结果两方的学生经过激烈地辩论,得出了两种完全不同却又都合理的答案。这样做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能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篇8
【关键词】字词教学;客家方言;成语;汉语语法
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几年了,人们已经认识到文言文教学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认识到了文言文课堂气氛枯燥、逐字逐句串讲方式板滞等弊端。但传承文化,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抓好字词句,依然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我们可以把文言文与方言、成语、现代汉语联系起来讲[1],充分运用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能够为我们的“言”教增添活力与色彩,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利用客家方言
汉语方言都具有存古性质,客家方言延续千年,更是被誉为中国古汉语“活化石”[2]。很多文言词都能在客家话里找到对应的词。客家人用“拗”称“折断”,用“落”称“下”,“下雨”叫“落水”,非常形象朴素。用“遮”称“雨伞”,用“面”称“脸”;我们学校的学生食堂题名为“膳堂”,文言味很足;用“鸡髀”称“鸡腿”,其中的“髀”就保存了古义“大腿”意思,例如:《淮南子?人间训》中“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另如一些名、动词的转换,在现代汉语中往往已经消失的用法,在客家方言里却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如“吃饭”客家人仍用名词“食”表示,保留了“食”的动作义;将“早上”称为“朝”,“白天”称为“昼”,“吃早饭”就被称为“食朝”,“吃中饭”称为“食昼”。 “食”“朝”“昼”都是古汉语词。
如果能够将方言资源运用到文言文的教学中去,让文言文在日常口语中“复活”,会大大拉近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获得一种亲近感。
二、联系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继承性,最为明显地体现在语法和成语中。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汉语的词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定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主语在谓语前面,修饰语在被修饰语前面,数千年如一日。[3]”具备现代汉语词性、语序等相关语法知识,才能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形成一个系统、理性的认识,从而能举一反三,豁然开朗。
如:《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本是名词,用在能愿词后面。按照汉语的一般规则,能愿词的后面,一般接动词,所以,“水”要活用为动词,是“游泳”的意思。
对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难对词类活用进行有效的判断。但由于初中语文课堂淡化语法教学,高一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往往无法透彻理解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文言特殊句式,有些甚至分不清词性。笔者认为针对高一学生补充一些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是有必要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补充现代汉语中词性知识和单句的语法知识,学会划分句子成分,便于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的语言现象。(2)联系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式,进行能力迁移,加深学生对文言倒装句式的理解。
三、联系成语
成语古已有之,千年不变,保留了文言字词句法等多项知识,是探寻文言文和丰厚文化的一条重要线索。我们可以利用成语说解字词,还可以从成语中挖掘文化典故,领会古代文化,做到“言”“文”融合[4]。
1、结合成语,学习文言词语
(1)词类活用。 例如,“狼吞虎咽”中的“狼”和“虎”,解释为:“像狼一样,像虎一样”,属于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典型例证;同类的诸如“ 星罗棋布”“车载斗量”“烟消云散”“玉洁冰清”等等。又如:“鱼肉百姓”中“鱼肉”在成语中理解为“把……当成鱼肉”,属于名词的意动用法。“不远千里”中的“远”,意为“以……为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耻下问”“厚古薄今”中的“耻”“厚”“薄”也是如此。
(2)虚词用法。 如“引以为戒”中“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把……当作”。而“以强凌弱”中的“以”字,则表示“凭借”的意思。再如“一蹴而就”中的“而”,作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侧目而视”中的“而”则表修饰关系。又如“异乎寻常”中的“乎”,让我们学到“乎”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于”,表示“比”之意的用法。
(3)借成语推断新语境下的文言词义。 阅读文言文时,形成阅读障碍的常用字往往是由古至今都在使用的词语,容易让人望文生义,以今义揣度古义。实际上很多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在成语中都能找到印证。
很多成语都具备互文见义的特征,掌握一定的成语,能熟练运用互文见义的原则理解记忆成语,对于积累文言实词、学习文言文以及做题都有很巧妙的作用。
2、结合成语,学习文言句式
成语也保留了文言句式。例如“草木皆兵”“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表判断。“无济于事”的现代汉语语序为“于事无济”,是一个介词结构后置句。“见弃于人”就是一个用“见”表被动的成语,“为我所用”是用典型的“为…所…”结构表被动。“何患无辞”这个成语就照应了“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文言句式规律。
3、结合成语,学习古代文化常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成语根植于古代汉语,大量的成语都蕴含了典故,或者直接关联到古代文化常识[5]。
《鸿门宴》中,司马迁详细地记述了宴席上各人的落座方位:“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一一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我们可启发学生思考这其中写作目的。联系“追亡逐北”“败北”,让学生体会古人以东方、南方为尊,西方、北方为卑的传统心理,由此感受到宴会上人物之间微妙又紧张的关系。
四、利用文言文知识的生成性特征教学
教学文言字词,还可以通过追本溯源,寻求本义,挖掘文言文知识的生成性特征,弄清某个词的演绎过程,来提高教学有效性和趣味性。
例如《师说》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中的“不齿”,课本注释为“不屑一顾,意思是看不起”。但这个意思是怎么来的呢?如果只要学生记住这个意思,估计并不深刻。如果教师加以说明:古人对牙与齿有所区别:牙指两颗犬齿及排列在它俩之间的“切齿”,犬齿和切齿与人类的语言能力密切相关,如果缺少了其中一颗,说话就会漏风,发音就会不标准。所以,“牙牙学语”不能改说成“齿齿学语”。“齿”本指排列在嘴后部的那些与咀嚼有关的牙齿。因为排列整齐,所以“齿”引申为“同列”“并列”。“不齿”,就是不屑与之同列,表示对其鄙视之意。
五、小结
文言文字词教学过程中,如果将看似枯燥乏味、零碎的文言字词放到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中,借方言、成语拉近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化繁为简,以今知古,破除翻译、死记硬背的机械模式,会让字词变得鲜活起来,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赋予文言基础知识教学课堂以巨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丁国荣.中学文言文教学应“言”“文”并重[J].2009届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25.
[2] 陈仁龙.文言词语释义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语文月刊,2011(11)41.
[3] 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1980.
篇9
“‘缦立远视’的‘缦立’注解翻译为‘久立’,可是“廊腰缦回”的“缦”译成‘萦绕、曲折’,两个词的解释怎么会差那么多?”我愣了一下,从字形来说,确实差很多。查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缦”解释为“没有花纹的丝织品”。这个释义与“久”并无关联。
查《说文解字》,“缦”字条的解释是:“缯无文也,从糸,曼声。”“缯”即“帛”,“缦”指没有花纹的丝帛。《说文句读・糸部》有“缦,缯帛无文”句,“文”即“纹”,装饰之义。韦昭注《国语・晋语五》“乘缦”的“缦”为“车无文”,亦可为证。《周礼・春官・巾车》里有“卿乘夏缦”,贾公彦注为“亦如缦帛,无文章”,指夏天挂在车上,用来遮阳又可以透风的布料。
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来修饰动词是一个常见的语法现象,“廊腰缦回”的“缦”义应该是取丝帛的柔曼飘拂的姿态,进一步引申为“萦绕、曲折”,说明长廊的迂回曲折之态。同样,“缦立”也并非“久立”之义,而是取丝帛随风而动的轻柔飘逸,指宫女嫔妃站立守望时的仪态款款。我跟学生说:“这里的‘缦’应该是‘婀娜、袅娜’的意思,‘袅娜’是一种动态,应该是‘婀娜’的意思。”她觉得有道理。
“缦”当然也可作通假字用。《庄子・列御寇》里有一语:“有坚而缦。”成玄英注《慧琳音义》为“缦,缓也”。可是“缓慢”作为形容词,与“立”并不能搭配,除非解释成为“慢行”,也就是说“缦立”是两个动作构成的联合词组,回想文章里宫女嫔妃梳妆好,等待秦皇处理完政事到自己宫中休息,“而望幸焉”,我想这样的解释也是可行的。但如果从语义表达上说,“时而缓行时而站立”比起“一直站着”来形容宫女嫔妃的望眼欲穿,效果要差得多。
跟学生说完,我心里并不很踏实,于是回家查书。“缦”的古字体为,左为“糸”,右为“曼”;“曼”在《说文解字》里注:“‘曼’,引也”。“曼”的金文为,按唐兰在《中国文字学》里的看法,它是一个表意字。唐兰认为许慎的“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的说法(即我们现行教材中所采取的造字方法的观点)并不正确,他认为只有三种方法,即“象形”、“象意”、“形声”,他认为“指事”中的文字记号采取的还是图画文字的形式,应归入象形文字,假借、转注是文字运用的方法而非造字法,这个看法大多文字学家也是认可的。象形、象意是上古的图画文字,形声是近古期的声符文字。象形文字画出一个物体,或一些惯用的记号,别人一见到即认识这是什么。唐兰举例,像“虎、象”()就是一只虎、一头象的形象。象意文字是图画文字的主要部分,它们有时是单体的,如“身”(甲骨文)即只注重人的大腹,有指事的意味,我们以前把它当成象形字来看是不确当的;它们有时则是复体的,如“莫”是古“暮”字,象太阳在丛莽中,再如“曼”也是,象人欠伸腰肢。像“莫”或“休”这样的字,我们现在把它们当作会意字,唐兰认为并不确当,他举“武”为例,认为“武”从“戈”从“止”,“止”是足形,“武”字表示有人荷戈行走,从戈形的图画,可以生出“威武”的意义,从足形的图画里,又可以看出“步武”的意义,许慎注解为“止戈”是错误的。
形声字则是用声符加上以示区别的形符大批生产出来的,近古期以后的中国文字几乎完全是形声字。形声字的来源主要有三类:孳乳、转注、益。孳乳,许慎说“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即是,由一个语根作声符,而加上一个形符作分别,主要的意义在声符;转注而来的文字则相反,主要的意义在形符,像“寿”、“考”、“耋”等字,都加上“老”以区别;益,是造字者觉得原来的文字不够表达这个字音或字义,又特别加上了一个符号,如“豸”原来就象“鸡”,原来就象鸡形,后来文字变简单了,怕人不认识,就加上个“奚”字的声符。
按照唐兰以上的观点,“缦”则应属形声字,与“漫”、“础薄“馒”、“墁”等字都是加上了形旁以示区别。“曼”是表意字,有腰肢欠伸之意,由此引申出“引”、“延”、“长”、“细长”,进而引申出“美”、“容色曼泽”等义。“缦”字从“糸”,表丝帛柔曼轻盈之态,故“缦立”之“缦”指人站立时的婀娜旖旎,与下文“而望幸焉”节节合拍。
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很反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很枯燥地把文言字词翻译成现代白话,然后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字义的最终得出缺乏生成的过程,这样学生自然缺乏兴趣。如果一些重要字词在释义的时候,能够从字源学和文字演变的历史角度进行深入探讨,教学内容自然就会变得生动起来,而且学生也记得牢。讲授“相”时,可先写出其金文,一“木”一“目”为“相”,显然这是一个象意字,那么它表达什么意思呢?独“目”倚“木”,这是眼睛瞎了的人靠着木头,这正是其本义。从“木”旁来看,“相”就是瞽者所使用的拐杖,由此引申出“搀扶盲人的人”,进而引申出“扶助”(《论语・季氏》里的“则焉用彼相矣”,《朱熹集注》里则解为“相,瞽者之相也”),进而引申出“辅佐国君的人”(即国相、宰相)和“辅佐”,也有“司仪中赞礼的人”之义;从“目”旁来看,“相”则有“看”、“观察”、“省视”“选择”之义;从“木”与“目”的相互关系来看,人倚靠着拐杖,拐杖支撑着人,这是“相互”的意思,人的重量倾向于所倚之木,力量偏于一方,故“相”有“动作偏指一方”的意味,《陈涉世家》里的“苟富贵,毋相忘”即是。
把字源及字义演化讲清楚,学生的学习自然就能明晰了然,也会趣味盎然。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法是把一种探学问的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几次示范之后,则可放手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去探究古汉语词义的奥秘,深入地去领悟理解古人理解世界的方法和智慧,增益个人的心智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对悠久浩瀚的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雷德侯在《万物》一书中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人发明了以标准化的零件组装物品的模件生产体系。他说每一个汉字在笔画上是以“点、横、竖、撇、捺、钩、提、折”为单位进行组合变化而来,在构件上则每个字都是由某些模件依照规则与惯例组合而成的。这些模件服从于在结构上追求和谐的目的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意义,像“如、汝、安”里都有“女”这一模件,与其它模件组合在一起,字意各不相同,着实是生动无限。中国汉字,象形字模形拟态,当然是极有韵味,象意字将不同的表意模件组合在一起,借以摹写某一事件或情景,往往满溢情感或观点态度。像上面的“缦”,想象过去,宫女嫔妃站在宫殿门口,衣裳素洁,身姿婀娜,翘首远望,以待君幸的情景历历在目,晨风清冷,吹拂绸衣,令人唏嘘。“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矣!”再如“淳”字,右边“享”“象进孰物形”(《说文解字》),左右两模件合一,表示以水向土地进献的意思,对大地充满了恭敬感恩之情。《周礼・考工记》里“淳而渍之”句,郑玄注“淳,沃也”。由“浇灌”之义引出结果,即土地肥沃,而又有“厚”的意思,故《墨子・亲士》中有“王者淳泽”,张衡《东京赋》里有“淳化能于自然”。“质朴、宽大、醇和、温厚、良善”等意义也由“厚”而引出。“淳”的形旁是“氵”,当语义偏向形旁时,则有“清澈”之义,进而有“精纯、纯粹、美好”之义。
曾有一段时间,网民们热衷于造字,像等字,都是很生动很见智慧的。这些字有的是声旁模件的组合,有的是字形模件的组合,有的是形符与形符模件的组合,都很有意味。在教学中其实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造字,这也会是一件非常有趣味,而且有挑战性的事。
有时即使只是仔细端详一个个文字,细思其字源,总是会给人特别的感动。唐诺在《文字的故事》一书里说到“叶”,他说:“在金文时代,字形仍保留得很鲜活,想象得出原初的模样:不是表现叶脉为视觉焦点的单片叶子,而是一整株枝丫舒展开来的大树,顶端那儿生长着接收阳光热能行光合作用,以供应这棵树生长所需营养的叶片。”他说所以《辞源》里,“叶”字的最主要解释则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正儿八经的解释和充满灵动的想象一对照,实在令人觉得“陌生滑稽”。再比如“闻”,一个――大耳朵的跪坐之人。耳朵大到夸张离谱,而跪坐的姿态与之一对照,其谦卑恭敬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现在我们写作“闻”,躲在门边偷听,总觉得实在是不正大光明。
篇10
[关键词]:初中 语文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形成
在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应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文学修养,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然而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期间,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学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并解决。以下简要针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探索与学习。一般来讲,自主学习可以被划分成以下三方面内容:其一,计划、安排自身的学习活动;其二,检查、评估自身的学习行为;其三,调节自身的学习活动。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们可以更深入的记忆相关知识点,并且提高教学效率。
二、当前初中学生在自主学习语文知识期间存在的不足
(一)教职人员自身观念较为落后
因为受到以往教学模式的作用,很多初中语文老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依旧严重落后的教学方法,以内容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进行背诵、记忆,并且教师在评估学生期间也仅依据成绩来判断,忽视了教学的内涵。例如: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知识点期间,采用的流程为:先为学生讲解文言文字词,然后带领学生逐句分析内容。此种教学形式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当遇到问题时,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就感觉无从下手。
(二)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动机较弱
主动希望获取知识的心态被成为求知动机,如果学生们具备较强的学习动机,则会更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然而当前,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期间,很多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较弱,仍停滞在“要我学”的阶段,无法对学习内容产生积极性,将学习行为单纯的是为听课--完成作业的过程,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主能力措施
(一)转变教学思想
对于初中语文老师来讲,其自身的教学观念对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有着重要作用。想要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职人员就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活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初中语文老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的观念,同时将此观念同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期间,问题需要由学生找寻,规律需要由学生总结。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应结合课程标准及教学情况,合理设定教学任务,同时多采用鼓励、表扬的语言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教师在讲解“送东阳马生序”课程时,因为其篇幅较长,文言词较多,如果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容易产生厌恶心理,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们的自主能力。教师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画出不懂的词句,理清文章的大致内容;之后进行小组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最终,老师将剩余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们的记忆。
(二)增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动机对推动自主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会以饱满的热情与精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所以,建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动力。在初中语文教学期间,老师应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观念,提高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独立性,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进而更好的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三)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规划
想要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需要让学生制定明确的规划,唯有有了方向与目标,学生采能够向着这一目标进行学习。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规划的重要性,然后帮助学生找寻自身的优点与不足,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规划,教师从旁给予建议,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发展。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制定每一周、每一个月、每一个学期的规划,并监督学生完成,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创建的学习规划应具备伸缩性与灵活性,进而为学生留存一定的发展空间,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伴随着现今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并发挥了良好的效果。常言道: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更好的发挥学生们的自主观念。例如:教师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程时,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上找寻一些鲁迅先生三味书屋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然后再引入语文知识讲解,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例如:教师在讲解“丑小鸭”课程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同名的动画片--丑小鸭,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之后在课程讲解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将课文内容改变成同名话剧,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及需求标准相应提高。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期间,应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紧跟时展的步伐,同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因此,对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形成进行研究是值得相关工作者深入探讨的事情。
参考文献:
[1]于翔.家庭情境下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金静.深入分析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初中),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