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技术范文

时间:2023-04-11 08:0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养护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养护技术

篇1

关键词:桂花;栽植技术;养护技术

桂花Osmanthusfragrans(Thunb.)Lour. ,又名岩桂、木犀,木犀科桂花属。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喜光,在幼苗、幼树期要求有轻度蔽阴,成年后在阳光充足条件下生长旺盛、叶茂花繁;其优良品性深受人们喜爱, 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金秋时节,桂花怒放,到处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桂花馨香,是市场上的畅销品种。

1 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常绿小乔木,树皮粗糙,为灰褐色或灰色,芽叠生,树高达12m。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微酸性土壤。较耐寒,对气体污染有一定抗性,喜空气湿度较高,但不耐干旱瘠薄,不耐烟尘。常见优良品种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除四季桂花期长、香气淡外,其他3种花期短、香气重。一般在中秋、国庆期间开花,花期约2周。桂花有2次开花现象,第1次花后2周左右又再度开花。由于早花品种始花期9月中旬,而晚花品种在10月下旬开花。因此从9~10月间可陆续闻到桂花的芳香。桂花花期常受气温和湿度影响,秋季低温湿润,花期较早;反之高温干燥,则花期相应延迟。

2 栽植管理精心养护

2.1 选择园地

因桂花栽植后的生长发育和开花情况与所栽植地块的土壤性状有极大关系。故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呈酸性或微酸性、日照充足的园地栽植,以利于桂花的生长。

2.2 适当整地

在园地选定后,视具体情况进行整地和土壤改良。一般来说,整地宜在栽植前2个月左右进行,以充分发挥土壤的蓄水保墒作用,保证栽植工作的及时进行。

2.3 季节选择

除了炎夏和寒冬季节以外,其他时间均可栽植。但无论何时栽植,桂花树苗要求带有完整的土球并作适当的修剪。由于桂花的主根不明显且侧根和须根均很发达,所以桂花是一种耐移植且栽植成活率高的园林树种。桂花栽植密度要根据栽培目的立地条件而定,作园林观赏树种,通常株行距为2.5m×2.5m。

2.4 浇水与排涝

新栽的桂花树一定要做好浇水工作,并要浇透水,尤其在种植后的1个月内和种植当年的夏季。有条件的可对树冠喷水,以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减少树苗的水分蒸发。另外,为了促进桂花提早开花,在9月中旬,花芽开始萌动时,应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桂花大苗在正常的养护期间不需要大量浇水,在特别干旱的夏秋季节可适当浇水。桂花不耐涝,排水不良会造成大量落叶,根系腐烂甚至死亡。雨季应及时排涝或移植受涝害植株,并加入一定量的沙子种植,促进新根生长。

2.5 合理施肥

以薄肥勤施为原则,以速效氮肥为主,中大苗全年施肥3~4次。春梢是当年秋季的开花枝,春梢长得壮,将来开花就多。早春的芽开始膨大前根系就已开始活动,吸收肥料营养。因此,早春期间在树盘内施些肥料,促进春梢生长。秋季桂花开花后,为了恢复树势,宜迅速补充营养,需施速效肥料。其间要根据桂花生长情况,施肥1~2次。

新植桂花由于根系受损伤,吸收能力较弱,追肥不宜太早。移植坑穴的基肥应与土壤拌匀再覆土,根系不宜直接与肥料接触,以免伤根,影响其成活率。施肥不宜太近也不宜太远,以免不利于肥料的吸收。

2.6 整形修剪

桂花修剪是培育单干桂花的重要措施。及时合理修剪,能使其通风透光,加强光合作用,并可减少病虫害,从而使桂花生长快、树干直、树形美。

2.6.1 抹芽。桂花发芽时,主干和基部的芽也会萌发,应及时将主干下部无用的芽抹掉,使水分营养集中,促进上部枝条发育,形成理想树形。

2.6.1 疏枝。培育单干桂花,应从幼苗开始就要有意识培养主干通直,保持一定的枝下高,剪去无用枝条,一般成材后的桂花枝下高在1.5m左右。

2.6.2 短截。剪去徒长的顶部枝条,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5m左右,冠幅2.5~3m。移植桂花时,为了保持完整的树型,不宜强修剪,只需剪除干枯枝、病虫枝,疏除重叠枝、交叉枝、纤弱枝,对徒长枝要加以控制。

3 病虫害防治

桂花的三大病害是褐斑病、枯叶病、炭疽病,四大虫害为白介壳虫、盾介虫、全爪螨、红蜘蛛。防治桂花病虫害,应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3.1 物理防治

3.1.1 黑光灯诱杀。利用此灯发出的紫色光,引诱能飞翔的金龟子、刺蛾、地老鼠、蝼蛄等害虫的成虫,使之落进黑光灯下水盆淹死。黑光灯宜设立在地形开阔地带。

3.1.2 黄色捕虫板诱杀。可用于监测,并能有效控制粉虱等害虫的初期数量,防止暴发成灾。

篇2

关键词:松树形态特征栽植养护

Abstract: the pine tree is pine kossen genus collectively, evergreen coniferous trees, monoecious. This paper elaborated briefly as pin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tificial planting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echnology.

Pine Keywor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PlantMaintain

中图分类号:S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松树形态特征

松树是松科松属植物统称,常绿针叶乔木,雌雄同株。枝轮生,每年生一节或数节,冬芽显著,芽鳞多数。芽鳞、鳞叶(原生叶)、雄蕊、苞鳞、珠鳞及种鳞均螺旋状排列。鳞叶单生,幼时线形,绿色,随后逐渐退化成褐色,膜质苞片状,在其腋部抽出针叶(次生叶),针叶2、3或5针一束,生于不发育的短枝上,每束针叶的基部为膜质叶鞘所包围。

雌雄同株,球花单性;雄球花单生新枝下部苞腋,多数聚生,雄蕊多数,花药2枚,药室纵裂,花粉具两个发达的气囊,气囊和体接触面较小,界限明显,普遍都有显著的幅缘;雌球花有1-4个生于新枝近顶端,具多数珠鳞和苞鳞,每珠鳞的腹面基部着生两枚倒生胚珠,当年授粉,第二年便会迅速增大为球果。球果2年成熟,熟时种鳞张开,稀不张开,卵形、长卵形、近圆形或圆柱形,直立或下垂;种鳞木质,宿存,上面露出部分通常肥厚为鳞盾,有明显横脊或无横脊,鳞盾的先端或中央多具瘤状凸起或微凹的鳞脐,有刺或无刺,发育种鳞具2种;种子上部具上翅,子叶3~18,发芽时出土。大多数松树结实有间隔性,每隔2~3年或更长的年度丰收一次。松树雄球花位于新梢的基部,雌球花大多数见于主枝的轴端。球果成熟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大多数松树的球花于初春、春末或初夏由芽中出现。雄球花簇生,成熟前为绿色或黄至红色,花粉脱落时为浅棕或棕色,成熟后不久即脱落。雌球花的出现紧接在雄球花以后,为绿色或红紫色。传粉时的雌球花近直立状。传粉后,鳞片闭合,球果开始缓慢的发育。约在传粉后13个月以后的春季或初夏发生受精,继而球果开始迅速生长,一般在第2年的夏末和秋季成熟后,着球果成熟,它的颜色由绿、紫色逐渐转变为黄色、浅褐色或暗褐色。大多数松树球果成熟后不久鳞片即张开,种子迅速脱落(马尾松、油松等);有少数松树的鳞片张开和种子脱落过程要延续达几个月之久。有些松树,一部分或全部球果年内处于闭合状态或在树上不定期地张开。红松球果大而重,成熟前后极易被风吹落。二、人工栽植

栽植造林技术因苗木的种类而异。容器苗带土坨,栽植过程中根系不易受损伤,因而成活率较高。造林技术也较简单。裸根苗在起苗栽苗过程中,细小的活动根多半受损伤,其成活决定于根系的再生能力和环境条件,同时也要受苗木质量、年龄、栽植季节和栽植方法诸因素的影响。造林苗龄主要取决于树种,红松一般以2~3年生苗为宜。春季造林多用2年生苗或移植苗。一般以早春为适宜的造林季节,而在春旱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可选择多雨的7、8月造林,东北多在早春时节。

有穴植和缝植两种栽植方法,要保持苗根湿润,栽植时注意使根系舒展,覆土后踏实。对于受伤的和过长的侧根栽前可适当修剪。在干旱地区造林可采取各种削弱地表蒸发的措施。苗木的配置,一般是每个栽植点栽1株,但也有丛植的,即每个栽植点栽2~4株。丛植对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树生长有利。松树造林密度以株行距1.5×1.5米为宜,也可采取每公顷株行距1.5×2.0米,甚至株行距2×2米的。松树纯林容易发生病虫害和火灾,生产力也低,因此不管采用栽植或直播造林,都要注意营造混交林。混交类型要经过长期试验才能确定。在东北地区,常见的与红松天然混交的树种有紫椴、枫桦、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杉等。

三、养护管理技术

松树的主要养护管理在病虫害的防治。

1、苗期最常见而严重发生的是猝倒病,症状有出土前的种子腐烂,以及出土后的顶腐、立枯、猝倒等类型。选择山地育苗,如为熟地,栽植前作物为豆类为宜,土壤粘重排水不利的不做苗圃。

2、叶部病害常见的有松针锈病、松落针病及马尾松赤枯病。后两种多发生在立地较差,土壤瘠薄,生长不良的林分。

3、干部病害有疱锈病和五针松疱锈病,是世界重要的森林病害,在欧洲、北美曾毁掉大量五针松林;中国东北地区的红松人工幼林也受害严重。

4、松毛虫是松树最主要的食叶害虫,常造成极大的损失。松茸针毒蛾主要为害马尾松与油松。松针小卷蛾、大袋蛾等的幼虫也为害严重。新松叶蜂在不同分布区间歇性成灾。微红梢斑螟几乎遍布全国,是钻蛀主梢的最主要害虫,使侧枝丛生或因更替主梢而树干弯曲。松梢小卷蛾,也能使主梢受害枯萎。球果螟为害球果。针叶树天牛和小蠹是钻蛀为害枝、干的大害虫,可使松树成片死亡,但一般不侵害健康木。松十二齿小蠹、落叶松八齿小蠹和云杉八齿小蠹常侵害健康木。松干蚧是一类刺吸为害枝干的毁灭性害虫。防治时应贯彻适地适树、合理混交、良好的抚育管理等以营林措施为主的原则,必要时可辅以药剂防治。可用林丹或敌敌畏烟剂防治,每亩剂量为1公斤。也可生物防治可采用施放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每亩施用粉炮1个。

5、松材线虫,近距离传播主要靠媒介天牛,如松墨天牛,携带传播;远距离主要靠人为调运带疫(带松材线虫的天牛)的苗木、松材、松木包装箱及松木制品等进行传播。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在树干上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木材蓝变。严重威胁用材林。病原线虫通过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补充营养时从伤口进入松树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大量繁殖后遍及全株,造成导管阻塞,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在夏秋季针叶失水萎蔫褪绿变黄色至红褐色,松树整株枯死,且红色针叶当年不脱落,树干有大量天牛寄生痕迹,木质部呈蓝色。病害发展过程分4个阶段:(l)松树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见松褐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2)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除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痕迹外,还可发现产卵刻槽;(3)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可见松褐天牛的蛀屑;(4)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控制办法,人工伐除病死树,防止疫区木材携带该种或天牛扩散传播,采用溴甲烷熏蒸杀灭松墨天牛;利用天敌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引进时采取严格检疫;在天牛羽化是采用喷药防治,采用25%杀螟松乳剂,每亩0.24公斤。

小结

松树的种类很多,各品种基本形态如上所诉,栽植养护技术需针对不同种类有的放矢,尤其是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一定要做到及时准确,防治彻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公路养护;养护技术;应用

1 概述

1.1 概念

稀浆封层就是指由级配适当的乳化性沥青、水、矿料、填料(水泥、石粉等)以及添加剂等按照一定的设计比例搅拌成稀浆混合材料,通过摊铺在原有路面之上成型固化之后而形成的薄层。

1.2 技术特征

(1)稀浆封层具有防水、防滑、填充、耐磨耗等作用。

(2)具有粘结力强、耐久性良好、强度高等特点。

(3)施工时间短、施工成本低、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4)所需能耗低,有益于环境保护。

2 设计方案和材料配比

2.1 方案设计

稀浆封层此种公路养护技术的设计方案是由公路的具体使用状况而决定的,若公路车流量少、路面负荷小,则可以在路基之上直接摊铺1或2层的稀浆封层混合料;若车流量多、路面载荷大,则要在路基上先铺置沥青,然后再在沥青层表面摊铺稀浆混合料。举例来说,一条施工等级4级,长200米,日车流量约为250辆的公路,其方案设计为:稀浆封层(2cm)+石灰稳定底基层(20cm)+路基。其中稀浆封层为2层,首层为粗封层(ES-3),次层为中封层(ES-2),每层厚度均为1cm。

2.2 材料配比

稀浆封层配合比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稀浆混合料中各材料含量以及封浆层固化之后的厚度,稀浆混合料配制标准,乳化性沥青使用标准,选择在路基之上直接摊铺1或2层的稀浆封层混合料这种施工方案时,在施工之前,应该在路基上喷洒透油层,透恿で嘞喙乇曜肌W⒁馐孪睿涸谂渲孟〗混合材料时,一般情况下使用生活饮用水即可,但是,含有(可溶性)有机盐/无机盐以及能够与其他混合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等这类物质的水除外。如果需要在混合料中添加矿粉,则要保障其质量达标,满足相关标准,要选择不潮湿、不结团的物料。

3 稀浆封层技术实际应用

稀浆封层因矿料配比级别不同,主要分为细封层(ES-1型)、中封层(ES-2型)、粗封层(ES-3型)三大类,其中在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当属ES-2类型。下面针对中封层在农村公路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3.1 准备工作

首先,在配制稀浆层混合材料之前,要检验各材料的相关技术指标,从源头上提高施工质量。其次,稀浆层混合料配比混合之后,必须要进行抽样试验,以确保其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比如说,物料粘结力、附砂量、含水量以及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指标等等都是需要试验的项目。

3.2 搅拌工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今的物料搅拌通常采用机械化设备(比如说封层车等),经计量仪器精密测量,有效掌控乳化沥青、矿料、填料以及水的含量,并进行现场搅拌,使混合物料的性能达到最佳。需要注意的是: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一般比较快,因而现场操作人员在充分搅拌稀浆混合物料的同时,要时时注意保持物料的粘度。

3.3 铺设工作

在稀浆混合材料的铺设阶段,主要有几下几点需要注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路面宽度、设备可运行宽度、车辆行驶方向等),安排铺设次数以及施工方向。设备操作人员要与路面观测人员之间要协同合作,当铺设槽内的稀浆混合料含量达到30%以上时,路面人员要给予警示,以便设备操作人员停止加注浆料。铺设过程中,铺设速度一般维持在20m/min以内,且一定要保证铺设机器是匀速行驶的,以便使稀浆层能够厚度统一、表面平整。铺设完成之后,需要及时清洗铺设槽,为以后的投入使用做好准备。

3.4 养护工作

道路进行稀浆封层之后,一定要注重前期的养护工作。在没有破乳固化成型之前,车辆行驶、人为踩踏是封层前期养护的大忌,因而,铺设封层的路段必须对交通进行管制,设置警示牌以及专人治理,严禁一切车辆、人员进入封闭地段。一旦,因为工作疏忽、路面封闭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封闭层出现个别区域损坏时,一定要及时使用稀浆混合料进行二次修补,把危害降低到最小化,从而避免影响路面整体质量,增加不必要的施工成本。

4 结语

综上所述,稀浆封层技术的应用在公路养护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能有效减少施工能耗,降低环境污染,降低施工成本,还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公路的安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因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严格把控混合物料的各项指标,保证稀浆封层技术的施工质量,为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养护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是近年来城市环境污染比较突出,使得更多的人开始重视园林绿化[1]。但是园林绿化养护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对养护技术和养护管理的要求相对较高,因为养护和管理技术直接关系着经济和环境效益,本文对园林养护技术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养护管理的措施,以期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

一、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1.灌溉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在大部分城市都需要进行灌溉,对于部分植物来说,不仅需要灌溉,还需要灌溉的及时性[2]。对于灌溉,应该结合当地的降水情况和苗木的生长状况来制定灌溉计划。例如要定期对土壤内水分改变状况加以确定,灌溉中要参考作物腾发量,植物种类、小气候、密度等因素,同时要对园林绿化植物灌溉需水量进行估算,主要从有效降雨量、净需水量、灌溉需水量等考虑,在灌溉中也应该节约用水。

2.施肥

园林植物的养护离不开肥力,因为植物的生产需要养料,在施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施肥在植物的根部周围,因为大部分植物是依靠根部吸收养分的。针对相根系比较大的植物,适当地扩大施肥范围,对于根系比较小的植物,则可以缩小施肥的范围[3]。在施肥之前,可以对肥料进行发酵,并将肥料进行分散,避免凝结成块,另外要注意的是雨天不能施肥,以免被雨水冲刷流走。还有对不同的苗木,施肥方法也存在差异,针对具体情况选取恰当的施肥方式。

3.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园林绿化区别于普通植物的重要特征,通过对植物的修剪,形成某种特定结构形态。整形修剪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不同的园林需求,要注意修剪办法,首先针对不同的园林绿化需要,其修剪办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其次针对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用途,应当根据植物的年龄周期以及其他的特性中和卡率整形修剪办法。

4.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是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方面,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应该遵循早发现、早救治的原则,对植物病残体选用深埋进行处理,对部分受到病虫害影响的枝叶进行摘除,在这个过程中避免间接传播病虫害。随着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不断增加,害虫种类越来越多,对不同的害虫可以采用不同的扑杀方法,对园林绿化树木的病害,可采用多菌灵等药物进行防治,在配制药物时,应当注意合适的浓度。

二、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用来进行园林绿化的费用就相对较少,再加上园林绿化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程,投入费用巨大,我国很多地区园林绿化中都存在一个误区,在前期投入大,在绿化养护和管理中投入的经费相对较少,绿化养护技术装备落后。另外相关人员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很多地方存在重视园林绿化的方案,但是忽视养护管理的误区。同时,我国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缺乏创新,管理人员水平层次不齐,由于政府对园林绿化投入资金少,对相关的人才起不到吸引作用,造成养护效率低,养护效果差的局面。最后就是园林绿化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毁绿、占绿现象严重。

三、园林绿化养护的管理措施

1.苗木采购招标制

苗木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后期养护效果,因此在选购苗木时,要挑选优质的苗木,在采购时尽量减少个人的主观意见,避免以次充好的现象,在苗木采购前就制定好苗木的采购招标管理,在制定采购招标时。要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并同相关部门做好监督工作,防止在招标中出现个人腐败,同时要遵循就低不就高、就近不就远的原则,另外要建立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报告制度,当然报告制度的建立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将每个部分养护内容进行记录,同时主管部门要进行监督和管理。

2.园林监察监督制

在园林绿化设施建成后,不能忽视或者弃之不管,而要对相关的设施进行保护,例如组建监察队定期对园林绿化设施进行监察,对毁损园林绿化设施的相关人员进行严厉惩罚,同时要积极修复,当出现病虫害时,则要加强对病虫害的治理,增强园林绿化设施的养护。

3.社会监督公开制

俗话说的好,群众的目光是雪亮的,对园林绿化养护的管理不仅需要内部监督,还需要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听取他们合理的意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对检举损毁园林绿化设施的人员进行物质或者精神奖励,使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绿化养护管理中。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园林绿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不仅能美化城市,还能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象征之一,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提升和对管理的投入,达到构建和谐美观的城市园林新景象。

参考文献:

[1]王姣平.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探究[J].现代园艺,2017(14):199.

[2]夏长怀.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养护管理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4):48-49.

篇5

关键词:珙桐;珙桐育苗;技术

珙桐为珙桐科珙桐属,为我国特有特种,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珙桐起源古老,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孓遗树种,目前仅在甘肃东南部的永江、陕西西南部的安康地区,湖北的神农架、长阳、五峰及恩施州各县市、湖南西北部武陵地区、贵州的梵净山、四川的西部、西南部及云南东北部和西北部七省40多个县市有零星分布。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剧增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珙桐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受到严重破坏,使本来就具有残遗性的珙桐群落面临濒危的状态。在这种形势下,探索珙桐人工繁殖,提高育苗成功率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珙桐种子具有后熟性,且骨突很厚,常规育苗成功率极低,笔者通过近十年的探索,从种子采集、处理、贮藏、整地、播种到后期管理都积累了一定经验,进行了若干个对比试验,珙桐育苗成功率得到大大提高。

1 种子的采集处理

(1)种子的采集。

珙桐种子采集时间一般在白露后10―15天为最佳。太早种子成熟度不到,影响发芽率,太晚种子易自然脱落,不易采集。各地可因海拔、小气候的因素适当调整。

(2)种子的处理。

球果收回后,及时用木棒等捶打除去外种皮,并集中堆放一段时间让其充分腐烂以便于去掉未去净的外种皮,然后阴干待贮藏。本环节应注意的是用木棒捶打时力量要掌握好,既能除去外种皮,又不得捶破种子。种子处理一定要及时,切不可等球果干后处理,否则既费工又费时。

2 种子的贮藏

珙桐种子由于骨突特厚加之有后熟性,一般一年难以出苗,笔者曾用硫酸、人尿、锯头等处理,一年实难达到满意效果,因此种子贮藏一般要在8个月以上。因此珙桐育苗成功与否,种子的贮藏最关键。在种子贮藏环节,笔者进行了以下对比试验。

经过对比分析,以方法六最佳,出苗整齐,发芽率高。

从贮藏方法产生的效果分析,贮藏的关键是打破休眠、促进后熟、腐烂骨突、种仁充分吸水。过去认为种子采后即要保湿的说法值得商榷。

3 苗圃选址与整地

(1) 选址:珙桐是肉质根,苗圃最好选择海拔在800-900米之间的沙壤半阴半阳坡。海拔低于800米由于气温太高不利于生长,海拔超过900米由于生长期太短,不利于培育大苗。

(2) 整地、施低肥、作床:以生荒最佳,生荒整地在11月进行,做到三净一细,即可播种。熟土也可,熟土整地先深翻,然后去杂成行,用杀籽的除草剂打一遍,马上覆盖一层地膜,15天后即可播种。底肥以每亩200-300斤磷肥、50斤复合肥即可,播种前将其洒在圃地,并轻挖一下,即可作床待播。

作床法是:1.34米下裁,床面宽100 cm,步道宽27 cm,两侧的斜边各3.5 cm,床高13-16 cm,当圃地的坡度大于5度时,为减少水、肥流失,苗床应与流水线保持一定的角度,也即是生产中常用“人”字形开沟法,苗箱长超过15米,必须开腰沟,每15米开一条,以利排水和操作。苗箱成形后须进行土壤消毒,可普打一遍多菌灵或敌克松。

4 播种及后期管理

(1)播种时间:珙桐的播种时间在12月-次年2月均可。视种子贮藏地点、苗圃海拔高低而异。并随时观察贮藏种子的情况,种子大部分裂口即可筛出或挖出播种。室内贮藏的种子不要筛出沙子即可待播。室外贮藏的种子,在播种当天挖出,挖的过程要小心细致,即不损坏种子又不遗漏种子。天气以晴天为最佳。

(2)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和撒播,条播行距控制在20-25cm、株距10cm,撒播种子行距控制在8-10cm左右,播种量在200/亩左右。

(3)覆土:覆土可采用直接覆土和用筛蓝筛土覆盖,覆土厚度为3cm。熟土地有条件或小面积育苗可覆盖一层生黄土,效果最佳。

(4)覆膜:苗圃覆土完毕随即覆盖地膜,地膜可以起到保温、保湿、防冻、防雨的作用。笔者曾经过对比试验,覆膜的比不覆膜的发芽率提高30%以上。待苗木基本出土,选择一阴天,揭去地膜。

(5) 后期管理:后期管理也是育苗成功与否的最后一步。及时除草,除草的原则是除小、除了。苗木出土2月,待长出新的子叶,即在5月中旬即可施肥,追肥以尿素最佳,本着少量而多次的原则,追肥第一次亩平5斤左右,第二次10斤,因地制宜,因长势而异,追肥应选择小雨天或用水混施。8月停止追氮肥,可施一点磷、钾肥,以利苗木木质化、抗冻。苗木管理好一年可以长到70-80cm,两年生可达150cm。

5 综述

珙桐育苗用一年新种,不管采用什么办法处理种子实难成功。在选好种源的基础上,选择种子最佳贮藏方法,适时播种精心管护,即可取得好的效果。据笔者观察,一粒种子最多可长出七株苗木,一般可出2-3株,亩产可达2-3万株苗。珙桐育苗技术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也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这些都需要林业科技工作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郑万钧,洪涛,朱政德.中国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篇6

关键词:公路;绿化;树木移植;养护技术

在建设“五个忠县”中,通道森林工程作为“森林忠县”的一个重要项目和工作。公路绿化建设中树木移植是一种重要技术,已成为公路养护绿化施工中一项不可缺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精心策划,掌握大树移栽的配套技术,加强栽后精细保养管理,以确保大树移栽成功.为此,有组织、有计划地种植大树成为构建通道森林景观,改善公路环境,提升公路绿化景观品位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忠县的自然条件与公路绿化的实际,总结大树移植与养护技术,以期更好地促进公路绿化事业的发展.

1大树移植的基本知识

公路绿化中的大树基本是胸径在10cm以上的乔木.移植大树的选树标准以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的树种为主,如三叶树、香樟树、榕树、雪松等;应该考虑干直、冠大、分枝点高、有良好景观效果的冠形;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树木;地势好,便于起挖和操作,交通方便.

一般情况下,春、秋季节移植大树成活率高,其中以早春移植最佳,该季节树体蒸腾作用弱,气温相对较低,空气湿度大,有利于受损伤根系的愈合和再生,移植后,发根早,成活率高.以阴天无雨、晴天无风的天气为佳.由于先进的移植技术和移植养护产品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大树移植受季节限制的要求.只要移植过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适当增大土球,适当重剪,缩短起挖移栽过程时间,辅以一定的移植养护产品,盛夏等季节移植也能达到很高的成活率.

2大树移植过程及处理

2.1起挖大树前断根

在大树移植前一定时间内需要对2或3年以上未移植的大树进行预先挖掘、断根、预留土球、回填原土养护待移处理,这是提高移植成活率的有效手段.对于三叶树、香樟树、榕树等树种,一般提前6~12个月进行断根处理即可.正常的断根处理首先要确定好开挖土球直径.一般常绿树种开挖土球直径为树木胸径的5~8倍为宜;在其根部外缘开一条宽30―40 cm、深50―70 cm(根据根的深浅而定)的沟.其次,要确定断根深度.断根深度一般为移植土球直径的2/3.断根时要修根,修根的原则以有利于包扎土球为宜.修根及土球修整结束后对根部创口喷洒O.00l%萘乙酸生根剂以促其萌发新根,再对土球进行包扎.按规格要求,正常的断根要分3次完成,每次切土球圆周的1/3,为了争取时间也可在第一年一次性作1/3―1/2的切根处理,第二年就进行移植.对于较难生根树种,可用100 mg/kg的6号GGR生根粉药液和红土拌成稀糊状,将其涂抹在粗大根系的截面创口上,随后填入疏松肥沃的土壤,挖掘出的原土去除石块、树根等杂物后进行回填,填满土夯实后,浇1次定根水,水一定要浇透.对断根后的大树还要注意养护管理,如遇阳光强烈,温度高的天气要进行喷水保湿、遮阳,雨季则要注意防止根部积水.还要打好支撑架,防止树木被风吹倒或倾斜.

2.2起挖前修剪

大树起挖前进行适当的修剪.一般以修剪枝叶为主,修剪量和修剪部位根据移植季节、根系情况等酌情调整.当气温高、湿度低、带根系少时应重剪,而湿度大,根系完整时可轻剪.修剪应去除病枯枝、过密交叉枝、徒长枝、干扰枝、内堂枝和下垂枝,以减少树冠量,便于吊装运输,减少养分的消耗.按栽植要求进行截干处理,对不需要截干处理的树木将其顶部的嫩枝全部剪掉,打掉一半的老叶.中间的叶子过密时可用间隔法打去部分叶子,对机械损伤的枝叶再进行修剪,修裁枝条为整体的l/3,使整体树形不受损伤,并为萌发新枝、叶创造条件.根系修剪的刀口要平整,以利于新根的生长.修剪中应注意主干枝和骨干枝的保护,以利于树木移栽后景观效果的尽快恢复.

2.3起挖、包装、运输

起挖时以树干为中心,以计算出的土球直径3―5 cm画圆,向外开沟挖土.沟宽60一80 cm。土球高度一般为土球直径的60%一80%.对于细根可直接铲断,粗大根必须用手锯锯断,切忌用其他工具硬性弄断撕裂.当土球修整到l/2时逐渐向里收底,收到l/3时.在底部修一个平底,整个土球呈倒圆台形.

起挖前的包装包括土球包装及大树基部包装.土球包装材料在忠县常用草绳,一般情况只用草绳捆扎即可.包扎土球的关键是土球外沿“打腰箍”要够宽,一般以8~10圈草绳为宜,草绳捆扎要求松紧适中均匀.规格较小的大树在起吊前只需对大树基部捆扎80 cm高的草绳以保护树干,规格较大的还需在起吊部位捆扎60一80 cm的草绳,再在草绳上钉同样高度的木板以保护树干.吊装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损伤树皮和碰伤土球.装车时使用软绳以免伤皮;土球装车时要小心轻放,且在土球的下方垫上原土或者草绳,以防止滚动及弄散土球;树干与车板的接触部位也要垫上软木,车速不宜过快,否者容易引起树木叶片及嫩枝脱水影响成活率.吊装好后,一般用遮光网覆盖树体,特别是树冠,以减少水分蒸发.运距过长时还应定时停车给树木洒水以补充水分.

2.4栽植

栽植时首先要保证定植穴的宽度比土球宽30―40 cm,深度比土球高度深20一30 cm,穴内根据立地条件适当施些有机肥或换客土.将树缓缓放人穴内(放人前在穴内先垫一层20cm左右的松土)。使其刚好落在穴内松土上;去除草绳等土球包装物以防积水沤根烂根;分层填土夯实,下层土颗粒细,上层土粗,以利透气;填土至2/3时浇水,如发现有空洞应将土块捣实后堆土成丘状,越夏时土球覆土高度保持在5 cm左右;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栽植的深度与树干基部原土痕迹相平或略低于地面3―5cm,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栽植时树干基部原土痕迹要高出地面10一15 cm.垒土踏实,浇透第一次定根水,同时特别注意掌握好栽植方向,使其向阳面和原生地一致.

3栽植后养护技术要点

移栽后一段时间内树体生理功能会大大降低,树体常常因供水不足、水分代谢失去平衡而枯萎甚至死亡.因此,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是移植大树养护管理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3.1保持移植大树地上部分湿润

可采取包干、喷水、遮荫等办法,即用稻草绳、麻袋、苔藓等材料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及时进行喷水保湿.也可用本地的土办法――“吊盐水”,即在树枝上挂上若干个装满清水的盐水瓶,运用吊盐水的原理.让瓶内的水慢慢滴在树体上以保持树体湿润.忠县地区夏热期长,特别是6―9月天气比较炎热,只要把喷水保湿工作做得好,一般不需要遮荫.

3.2做好控水、生长素处理。保护新芽。保持土壤通气性。促发新根

移栽时土壤含水量不能过大,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根据春夏多雨,秋冬多旱的季节特点。既要控制浇水量,保证树木不旱不涝,又要防止树穴内积水,以免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能,抑制根系的呼吸,导致烂根死亡.要挖好排水沟,保持适宜的地下水位高度(一般要求1.5 m以下),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做到网沟排水.汛期水位上涨时,在根系挖深井,用水泵将地下水排出场外,严防淹根.为了促发新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用100 mg/kg的6号GGR生根粉药液在栽植后洒浇根部,时间持续1个星期左右.新芽萌动,说明根系已经萌发,移植成功.因此,在移植初期,特别是对重修剪的树枝萌发的芽要加以保护,让其抽枝发叶,待树体成活后再进行修剪整形.搞好中耕松土,慎防土壤板结,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进一步促使根系萌发.

3.3做好其他防护措施

采取支撑固定、防治病虫害、施肥、防冻等措施,保护大树免受自然灾害、病虫害等.用正三角桩对大树进行支撑,防止被风吹倒.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病虫害发牛发展规律,对病虫害主要以预防为主.大树移植初期,根系吸肥能力低,可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肥料配成浓度为0.5%一l%的水溶液在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施,15 d左右喷1次.根系萌发后,可用农家肥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以防止伤根.由于忠县地区气候严冬期短,无霜期长,低温寒冷天气持续时间短,对新植大树的防冻保温主要采取树干涂白措施,即树高1.3 m处涂l圈红漆,红漆以下至地面用涂白剂(生石灰、硫磺粉、食盐的比例为5:l。5:2)涂白,也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设风障、搭塑料大棚等措施提高成活率.

4结语

建议在忠县高速路出口及移民新城大道等重要的主干道和旅游专用路上栽植立竿见影的常绿大树,对移植大树应建立档案,可为大树在移植过程及后期处理中提供原始技术资料,有利于探索不同树种在不同情况下大树移植技术措施方法.只要遵循大树移植的基本原理,重视大树移植技术要点,并抓好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发挥大树特有的绿色景观效果,较快地改善公路环境状况,促进公路绿化事业的建没发展.

参考文献:

[1]树木学(南方本)编写委员会.树木学(南方本)[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潘瑞炽,董愚得.植物生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陈植.观赏树木学(增订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篇7

第一条为了规范养护中心技术资料管理,依据《公路养护技术》、《养护纲要》等资料,结合养护中心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养护中心所有技术资料的管理,包括文书、声像、科技、电子资料。

第三条养护中心技术资料管理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力求管理规范、归类准确、保存完整。

第二章资料分类

第四条养护中心技术资料分为以下几类:

⒈工程管理类:

⑴专项工程资料;

⑵养护工程月报:①施工单位上报②报高路集团;

⑶年度计划;

⑷季度计划;

⑸养护工程台帐;

⑹来往函件;

⑺养护计划总结资料;.

⑻招标文件;

⑼合同文件。

⒉巡查检查类:

⑴安全巡查简报;

⑵质量检查简报;

⑶文明施工检查结果。

⒊养护评定报告类:养护质量评定报告。

⒋计算机管理类:

⑴路面管理系统路面分析报告;

⑵桥梁管理系统报告;

⑶电子文档(所有存档文件的电子备份)。

⒌技术类:

⑴桥梁类;

路面类;

⑶路基类;

⑷绿化类;

⑸交安类。

⒍科研开发类。

⒎四新技术类:

⑴新材料;

⑵新工艺;

⑶新设备;

⑷新方法。

第三章管理方法

第五条养护中心建立专门的工程技术档案室存放各种技术资料(文书、声像、科技、电子),同时统一购置档案柜、档案盒、录音笔、刻录机、光盘等。

第六条内业管理员应认真负责,及时记录、收集有关资料,定期整理,分类归档,对于日常管理类资料可按需汇编成册,对于规模较大的工程资料应装订成册;对于计算机管理的重要资料,应定期用软盘或光盘备份,以保证各项资料的准确、完整、有序。

第七条文书版的资料要求保存其相应的电子版,声像资料要求保留相应的光盘。

第八条保密资料要专门放置在专门档案柜中严格进行管理。

第四章资料报送及收集方法

第九条各施工单位按照《养护中心公文处理办法》定期向养护中心报送施工资料,养护中心各相关负责人将其整理后送至养护中心工程技术档案室存档。新晨:

第十条所有函件必须统一到养护中心内业管理员处进行统一编号。

第十一条工程办公室负责每月施工单位例会会议内容的记录整理。

第五章附则

篇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步伐也越来越快。在公路交通流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沥青路面也经常处于超负荷承载状态,长此以往,使得沥青路面出现了裂缝、塌陷等毁坏现象。如果不加以及时的修复,就会导致裂缝地进一步扩大,最终使路面受到严重的损坏。目前我国的道路路面在处于较好使用状态时没有得到保养和维护,这就说明我国路面得以维修的前提是路面被严重破坏,公路管理单位没有足够的理解什么是预防性养护措施。而如果等到路面损坏时再进行维修,会导致成本增加,对交通安全也是有很大影响的。这里所述的预防性养护措施是指:在道路暴露出问题之前对路面进行的可延长寿命的专业维护。可见整体工程中前期对施工控制技术的分析以及后期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选择都可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道路通行顺畅。

2施工控制技术分析

2.1做好材料选择工作

沥青材料包括:煤沥青、改性沥青、石油沥青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沥青材料,其性质也各不相同。由于沥青混凝土材料是开展路面施工的基础性材料,所以沥青材料的选择工作,会直接形象到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对此,相关人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沥青的选择工作:其一,在开展施工工作之前,要仔细勘察公路路面的实际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施工工艺。例如,首先对道路等级进行分析,然后确定使用何种施工工艺。对施工所用的材料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此这样,才能促使沥青材料的技术性效果以及经济性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其二,根据石料的酸碱度来合理利用沥青材料。由于煤沥青的性质比较特殊,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只将煤沥青用于公路透层除面层意外的其他施工项目中。乳化沥青与煤沥青有所区别,在乳化沥青中包含有阴、阳两种离子。其三,分清粗骨料和细骨料。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材料的级配,而且要将骨料的硬度以及纯度,即材料中的含泥量和杂质含量等因素考虑在内。为了,风化石、砾石或者矿渣,会影响到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纯度高、强度大、耐磨性强的粗细骨料。

2.2做好拌合质量检查工作

首先,要对拌合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工作一般是由专业拌合厂负责完成。在拌合沥青混合料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拌合时间、材料用量、拌合温度的标准行事,以确保混合料的质量。另外,还需要检查拌合好的混合料是否均匀,倘若发现在混合料中存在结团成块或粗料、细料相分离的现象,则需要将此类不合格的混合料筛选出来。其次,要确保摊铺到位。在开展面层铺筑工作之前,必须按照密实度的严格要求,仔细检查基层路面,确保公路基层没有杂物残留。倘若发现基层路面存在坑坑洼洼或者松散的现象,就需要及时对路面进行修整。在路面铺筑工作的前4~8h期间,应该在基层表面铺筑1.0~1.2kg/m的透层沥青促使面层与基层之间实现完全粘结。针对旧沥青路面的施工,则需要先铺筑一层粘层沥青,增强路面的粘结性,再开展面层的铺筑工作。在使用摊铺机开展路面摊铺工作时,可以借助雪橇式方式,将路面的横坡和平整度控制好。

2.3把好碾压施工的质量关

路面摊铺完成后,就可以开展初压工作。初压工作一般是借助二轮压路机设备,至少碾压路面两遍。在初压过程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压路机的驱动轮要始终与摊铺机相对,确保压路机是严格按照规定路线开展的碾压工作,不得出现临时停车或突然转向现象。第二,初压工作结束后,技术员要及时检查被压路面的平整度,看其有没有达到相关标准。倘若出现未达标准的现象,则需要采取措施及时地加以调整。在路面初压工作结束后,还需要进一步展开路面复压工作。首先,使用振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4遍左右的复压,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好碾压的力度;其次,借助轮胎压路机设备,再复压5遍以上。复压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进入终压阶段。路面的终压工作,需要借助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设备,修整复压工作结束后,尚且不平整的地方。与此同时,为了及时消除路面施工中存在的缺陷,需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随时开展质量检测工作。

2.4做好表面处理工作

一是在处理公路沥青表面的时候,要按照相关标准,对路面表面的厚度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其厚度要控制在3cm以内。此外,需要借助层铺法的施工方法,增强集料颗粒之间的内摩阻力,从而达到增强路面强度的效果。二是在开展路面施工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清除路面上的灰尘、泥土等杂物,保持路面的清洁。在将沥青浇洒到路基上之前,需要先浇洒一层透层沥青。并且要及时检查沥青是否存在浇洒不到位的状况,倘若存在,则应该使用人工进行补洒。散铺石料工作要紧随沥青浇洒工作,并且在将石料散铺到路面的时候,要遵循一次性散足用料的原则,并及时扫匀石料,使其厚度保持一致。期间,还可以借助轮胎压路机或者重量型双轮压路机,例如8t双轮压路机,对路面进行4遍以上的碾压,每次的轮迹至少要与上一次重叠30cm。

2.5做好接缝处理工作

其一,要处理好路面切缝。摊铺机料斗内的沥青混和料,会随着摊铺工作的展开,而逐渐变少。与此同时,烫平板会沿着纵坡逐渐地下降,而摊铺的厚度也开始出现变薄现象。这期间,路面会产生很多横缝,为了增强这些横缝之间的结合度,就需要采取措施处理路面切缝。其二,要做好路面横缝的碾压工作。在处理路面横缝的时候,要注意将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在110℃左右。

3预防性养护技术分析

3.1雾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

在使用养护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的时候,需要先将改性乳化沥青以及乳化沥青进行雾化处理,之后借助合适的洒布,再往沥青路面上喷洒。另外,要及时处理沥青路面的空隙,并定期对沥青路面进行修理与维护,这既有利于促使沥青路面的外观达到最优化状态,有利于提高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效果。养护技术人员在开展沥青路面的雾封层养护工作之前,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沥青路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例如,分析石料的脱离情况以及路面的泛油程度等方面的内容,用以判断雾封层养护技术是否适用于该路面。要时刻保持洒布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例如,喷洒管高度要适中;喷洒管和喷嘴之间的夹角要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保持在20°左右。在1m2的沥青路面上,均匀地喷洒1L左右的乳化沥青,之后注意观察稀释乳化沥青被路面吸收的详细情况,然后分析得出雾封层养护技术合理洒布率的基本范围。另外需要注意几点问题:其一,在使用雾封层技术开展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之前,需要使用机器或人工打扫的方式清扫路面,以确保路面上无杂质存在。其二,下雨或者刮大风的天气,不适宜开展路面养护工作。其三,在养护路段尚未完全干燥之前,需要暂时封闭该路段的交通。

3.2碎石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

碎石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的与预防性养护工作中,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将合适颗粒粗集料与沥青的结合,再通过辗压的方式,将碎石进行封层处理,达到养护沥青路面的效果。在使用碎石封层养护技术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要选择合格的石料洒布机以及规格合理的沥青洒布机;第二,借助鼓风机,将沥青路面的突起部分及时清理掉,保持路面处于干净状态;第三,将碎石均匀地撒布在已经被稀释的沥青路面上,注意机器之间要保持在安全距离内。当沥青和碎石都洒好后,可以开展路面辗压工作,至少需要辗压两遍。第四,要及时清理掉参与在路面的多余材料,例如,碎石。

3.3稀浆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

近几年,稀浆封层养护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中,使用该技术开展路面养护工作,有利于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起到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效果。稀浆封层沥青路面养护技术中,按照一定的比较将骨料、填料、乳化沥青以及添加剂等原料,与水混合到一起进行搅拌均匀,直至其成为稀释的沥青浆液混合物。待混合物搅拌成功之后,再借助洒布机器,将混合物喷洒到沥青路面上,该过程要注意喷射混合物的厚度与宽度。无论是新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还是旧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都可以使用沥青稀浆封层养护技术。在机械清扫以及人工清扫方式的基础上,使用沥青稀浆封层养护技术,可以促使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达到最佳的效果。在借助稀浆封层技术开展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时候,要针对沥青路面的宽度,合理规划出需要使用沥青稀浆技术进行摊铺的范围,待摊铺路线确定之后,便可以开展摊铺工作,首先把已经搅拌好的混合物摊铺到机器设备中;其次,借助机器设备的力量,将混合物均匀地摊铺到路面上。另外,在摊铺沥青稀浆的过程中,需要检查路面上存在的其他缺陷,并及时地采取措施加以处理,例如,车辆造成的路面划痕。在开展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初期阶段,需要对车辆或行人采取禁止通行措施,但禁止通行时间不能过长,以防造成交通混乱现象。

4总结

篇9

本文主要对农村公路的养护进行研究分析,对农村公路的养护技术提出以下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

1、农村公路养护分析

农村公路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国家规定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修建,经交通主管部门验收的县道、乡道和村道。其中村道是指直接为行政村群

众生产、生活服务,以及不属于乡道以上公路的村与村之间及村与外部连接的公

路。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连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乡镇、村庄及旅游点的作用,是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沟通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载体,在公路分类中属于县、乡、村道的范畴。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使农村的交通条件得以改善,为农民从传统农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高附加值农业转变创造了条件,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的加强使农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生活条件改善了,城乡交流增多了,信息传播加快了,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是指按照公路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保持公路及其附属

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而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修、灾害性损坏的预防和修复,

以及为提高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大中修等作业及管理活动。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按其工程性质、技术复杂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上程和改建工程。

美国农村公路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州及其以下各部门,大部分国家都按照行

政区设立各级地方公路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对其行政管辖范围内地方公路的建设

和养护管理负责。国外对一农村公路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州及其以下各部门。资金一般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和税收,多数国家采取征收公路税的办法。

我国从提出公路养护概念问题至今己有近30年的时间,经过各级领导及养

路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受到资金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制

约,公路养护现代化的步伐迟缓。因此,针对我国国情开发适用的公路养护管理

机制十分必要。

2、农村路面损害分析

农村公路包括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两类。沥青路面破损可分为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及其他类四大类。常见的破损类型中,裂缝类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推移裂缝;松散类有坑槽、松散等;变形类有沉陷等;其他类有泛油、冻胀、翻浆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的分为面层断裂类、面层竖向位移类、面层接缝类、面层表层类四大类。常见的破损类型中,面层断裂类有纵向、横向、斜向裂缝、交叉裂缝、断裂板等;面层竖向位移类有沉陷、胀起等;面层接缝类有接缝填缝料损坏、接缝碎裂等:面层表层类有磨损、露骨等。

我国农村公路损害的因素主要有:

(1)裂缝

公路的裂缝主要有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这两种裂缝对于沥青路面跟水泥路面产生的原因存在一定得差异。

对于沥青路面来说,沥青路面几乎都会出现裂缝,在损害产生众多原因中,温度、荷载等因素在病害形成原因中占主导地位。而材料和薄弱环节所致横向裂缝也不可忽视。

对于水泥路面来说,主要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以及养护的不及时造成的。

(2)露骨、坑洞

露骨、坑洞主要发生在水泥路面上。施工时混合料坍落度小,夏季施工时失水快。水泥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水泥的耐磨性差,用量不足使混凝土表面砂浆层的强度和磨耗性差,在行车作用很快磨损或剥落,形成露骨。由于冻融或膨胀,粗集料从混凝土中脱落出而形成坑洞,其直径约为3-10mm的坑洞。

(3)沉陷

沉陷是指由于路基顶面垂直变形过大而导致的路面产生的严重下陷变形。包

括路基塌陷和台背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产生的大面积下陷变形。

因为路基土压实度不够,导致路面在横向和纵向产生不均匀沉陷和严重的纵向开裂,同时由于路基压实度差导致路基强度显著降低和路面承载能力不足而产生路面早期损坏现象。在一些填方和半填半挖路段,碾压机械很难到达需要压实的位置而使填方路堤的下部无法压实,导致沉陷。

桥梁台后填土压实不够,导致桥头跳车现象。它是由路基路面沉降引起的,除此之外和构造物本身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桥梁采用了桩基础,桥台的沉降量很小,若桥头填土较高,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较大,从而产生错台高差,引起跳车。

(4)泛油

沥青面层中的自由沥青受热膨胀,直至沥青混合料空隙无法容纳,从沥青混凝土层的内部和下部向上移动,使表面有过多沥青,这种这种现象称为泛油。

泛油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沥青用量过多和设计孔隙率过小导致泛油;沥青混合料拌和、摊铺过程中离析导致泛油。

除了以上几种损害之外,还有唧浆、冻胀和翻浆等。

3、农村公路路面养护技术研究

(1)日常养护

加强巡路检查,掌握路面情况,随时排除有损路面的各种因素,及时发现面初期病害,研究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对损害处进行维修。

巡查过程中,发现路面上有杂物,要及时清除,保持路面清洁;沥青路面的日常清扫,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人工进行清扫,有条件可采用机械清扫。清扫作业频率应根据路面污染程度、交通量的大小及其组成、气候及环境条件等因素而定;严禁履带车和铁轮车在沥青路面上直接行驶。

(2)裂缝填封

裂缝是路面常见的病害,裂缝的填封是一种经常遇到的路面养护作业。正确的填封工艺对填封的寿命有着很大影响。影响寿命的工艺因素主要是:施工气温;裂缝是否作清洁、干燥处理。裂缝填封的方法很多,一般根据裂缝宽度和深度确定修补工艺。

(3)沉陷的处治

因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若土基和基层己经密实稳定,不再继续下沉,可只修补面层。并根据路面的破损状况分别采取下列处治措施:

①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可在沉陷处喷洒或涂刷粘层

沥青,再用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补,并压实平整;

②路基沉陷导致路面破损严重,矿料己松动、脱落形成坑槽的,应按照坑槽

的维修方法予以处治。

(4)泛油的处治

轻微泛油的路段,可撒上石屑或粗砂,并用压路机或控制行车碾压。泛油较严重的路段,可先撒碎石,用压路机碾压。待稳定后,再撒石屑或粗砂,并用压路机或控制行车碾压。

处治泛油应注意以下事项:处治时间应选择在泛油路段已出现全面泛油的高温季节;撒料应顺行车方向撒,先粗后细;做到少撒、薄撒、匀撒、无堆积、无空白;禁止使用含有粉粒的细料;采用压路机碾压,使所撒石料均匀压入路面。

篇10

关键词:后张法箱梁自动温控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32m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斜腹板箱型截面,梁长32.6m,顶宽13.4m,底宽5.5m,梁高3.05m,每榀箱梁为327m3混凝土。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之后水泥水化放热,致使内部温度很高,内外温差太大,易使表面出现裂缝,采取蒸汽养护,减小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非线性分布所产生的温度拉应力,以防有害裂缝产生。

2系统方案

联合专业厂家,开发箱梁蒸汽养护温度测控系统,该系统由计算机工作站、分布式远程通讯测控模块、数字温度传感器、蒸气阀门电动执行器而组成的一个高性能蒸汽养护控制系统,可方便设定工艺曲线。可单独或同时对各个台座上生产的桥梁进行温度检测、控制、记录、打印。允许各梁处于不同的蒸养阶段,通过计算机的键盘和鼠标的操作,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产品所要求的工艺参数,改变静停时间,升温时间、恒温时间和恒温温度等参数。系统软件采用国内先进的组态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而成,操作简单,动画显示,可方便设定理想温度工艺曲线,实时记录打印实际运行温度曲线,有实时温度超差报警等功能,可查阅历史温度记录数据并集中打印温度控制曲线。

2.1系统图

图1 自动温控养护系统图

2.2工作原理

⑴本系统温度工艺控制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2蒸养系统温度工艺控制曲线

图7中,T0――初始温度,设定为25℃

TJ――恒温温度,设定为45℃

t0――静停时间,设定为4h

t1-t0――升温时间,设定为4h

t2-t1――恒温时间16h

t3-t2――降温时间

曲线A为工艺给定温度控制曲线。

曲线B为初始温度T01时的温控曲线。

曲线C为初始温度T02时的温控曲线。

⑵温度控制原理

①若初始温度T02>T0时,则按曲线C进行控制。当0≤t<t0,即在静停阶段时,系统给出关阀信号。

当t0≤t<t1,即在升温阶段,系统以t=t0时的实际温度T0作为升温温度的起点,每隔一定时间计算一次给定温度。

当t1≤t<t2,即在恒温阶段,给定温度为恒温温度。

当t2≤t<t3,即在降温阶段,给定温度以小于10℃/h速率下降。直到降温时间则结束对该回路的温度控制。

②若初始温度为T01<T0时,在静停阶段则以T0为设定值,开启电磁阀,将温度升至T0。

2.3测温点的布置

环境温度:每孔梁视为5个部位,分为底部、中部、顶部、东侧、西侧; 其中,底部、顶部、东侧、西侧四个部位各纵向安装9个数字温度传感器(每隔4m一个),中部安装4个数字温度传感器(纵向8m一个),共40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借助于养护罩支架和模型支架将其悬挂或固定在布置点上。

表层温度:在箱内底板顶层布置5个温度传感器,纵向每隔8m布置,借助PVC管插入混凝土表层5cm。

混凝土内部温度:在混凝土内部选择三个截面,安装3组温度传感器,分别是梁端、距梁端1/4位置和距梁端1/2位置,测量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的情况,每路安装7个数字温度传感器,每次试验使用21支传感器。

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在混凝土箱型梁浇筑的过程中按照图5所示进行布置,将传感器固定在最接近的钢筋上,同时将电缆线连接并沿梁中钢筋的走向简单固定引出,在梁的端部将所有的电缆线捆扎并固定。

在现场分控箱内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蒸养棚外部的空气温度。

每次试验,全梁内外共安装67个温度传感器。

2.4蒸汽控制回路的布置

制梁台座的两侧,各布置3段蒸汽管道,共6路蒸汽管路,采用6个电动调节阀进行自动控制。

2.5 蒸养工艺制度

蒸汽养护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考虑到箱梁试制时已进入冬季,蒸养时间按28h设计,梁体实际初始温度为10℃,程序设定初始温度为25℃。具体养护工艺制度:静停期间匀速升温2 h(不超过2℃/ h),再匀速升温2h至25℃,升温期间匀速升温 3h~5h至45℃,恒温45℃养护13h~15h,匀速降温4h~6h后转入标准养护。

①静停浇筑完2h以内;匀速升温,升温速度控制在2℃/h以下。

②静停浇筑完2h~4h升温,升温至25℃;

③升温浇筑完4h以后,升温速度控制在10℃/h以下。

④恒温恒温时蒸汽温度不宜超过45℃,梁体芯部混凝土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根据拆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

⑤降温试验室根据随梁养护混凝土试件强度结果,出具停汽通知单后开始降温。降温速度控制在10℃/h以下。针对梁体降温速度较慢的情况,拟采用通风、箱内喷淋等降温措施,喷淋水温与梁体温差不应超过15℃。撤除保温设施时,梁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3养护参数的初步确定

3.1升温时间计算

假设环境温度为t1=10℃,混凝土养生恒温温度为t0=45℃,升温速度不宜大于v1=10℃/h,根据相关规定,升温时间为T1=(t0-t1)/v1=(45-10)/10=3.5h,取4h。

3.2降温时间计算

拆模允许温度t2=t1+15=25℃,降温速度v2=10℃/h,根据相关规定,降温时间为T2=(t0-t2)/v2=(45-25)/10=2h,取降温时间为4h。

3.3恒温时间确定

恒温时间计算:28h-4h(静停)-4h(升温)-4h(降温)=16h

3.4锅炉选择

3.4.1一榀32m箱梁养生所需日热量Q计算

升温时间为4h,钢模起始温度因静停4h后与混凝土温度相同,根据《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技术条件》及《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规定,灌筑时预制梁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宜在5~30℃,模板温度宜在5~35℃钢模,现取偏低温度控制计算,取升温起始温度为10℃;公式:Q=m*c*t/h

⑴钢模需热量

Q1= m1*c1*t/h=(100+65+40)*1000*0.63*(45-10)/4=1130063 kJ/h

其中:m1----钢模(外模、内模、底模)总重

c1----钢板比热,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P1001表17-20,c1=0.63 kJ/kg*h

t----温度变化值

h----升温时间

⑵混凝土升温需热量

Q2= m2*c2*t/h=327.62*2.5*1000*1.05*(45-12-15)/4=3870011kJ/h

其中:m2----混凝土总重

c2----混凝土比热,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P1001表17-20,c1=1.05 kJ/kg*h

t-----温度变化值,因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计算在24h内因水化热而使混凝土温度升高的数值tc,t=60-tc-5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P653公式11-15:tc=mcQ(1-e-mt)/C2ρ计算

其中:m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取373kg/m3

Q----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 ,取Q=461 J/kg

e----常数,取2.718

ρ----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500kg/m3

m----与水泥品种比表面、浇筑时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取0.2

t----龄期

故tc=mcQ(1-e-mt)/C2ρ=373*461*(1-e-(0.2*1))/(1.05*2500)

=12℃

⑶蒸养蓬罩内部采暖耗热量计算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P1086公式18-31:Q3=3.6ΣF*K(Tn-Ta)w计算

其中: F----围护结构的表面积,按36*(5.5*2+16)+5.5*16*2计算

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1/(Rn+Ra+R)=1/(0.144+0.043+1)=0.84

Td----室内计算温度,按45℃计算

Ta----室外计算温度,按10℃计算

w-----透风系数,按1.3计算

故:Q3=3.6*(36*(5.5*2+16)+5.5*16*2)*0.84*(45-10)*1.3=1579564kJ/h

Q=Q1+Q2+Q3=6579638kJ/h

3.4.2一榀32m梁养生蒸汽用量计算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P1089公式18-33:W=Q/(I*H)

其中:I----在一定压力下蒸汽的含热量,根据制梁场台座及锅炉房布置,蒸汽输送距离为300m以内,故蒸汽压力取0.05N/mm2,故I=2644 kJ/kg

H----有效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取0.45

故:W=Q/(I*H)=6579638/(2644*0.45)=5530kg/h=5.53t/h

选择两个3t锅炉能满足使用要求。

4自动温控工艺验证

长沙梁场32mZ-102号箱梁混凝土浇筑于2007年11月28日16:53结束,静停4h,于21:00开始送汽升温,程序设定了4h达到恒温45℃,到11月29日1:00接近恒温,升温及恒温曲线与理论曲线较吻合,下午17:00开始降温,环境温度控制如图3所示。

图3环境平均温度历史曲线

4.1混凝土水化热的发展规律

根据32mZ-102#箱梁混凝土水化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测试结果,水化热温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6~30h后达到最高,其中又以3号点(腹、顶板连接处,混凝土最厚位置)温度为最高,高峰时达到了64℃,如图4。

图41/2位置混凝土内部温度曲线

4.2混凝土的水化热下降规律

可大致分为两极端:第一阶段:11月30日早6时~12月1日10时,梁体降温约0.52~0.98℃/h,第二阶段:12月1日10时~12月3日7时,梁体降温速度缓慢,约0.21~0.35℃/h,温度下降曲线见图5。

图5 混凝土内部平均温度曲线

4.3自然状态下箱梁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变化规律

根据32mZ-102#箱梁试验可以看出,经过28h后箱梁芯部温度为58℃,个别点达到了63℃,表面平均温度52℃,拆除两端蓬布后的环境温度为27℃,与表层环境温度的差值在15℃之外,因此,既要保证快速制梁的分工序时间目标实现,又要防止梁体由于温差过大而出现早期裂缝,是下一步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4.4恒温期间环境温度分布规律

恒温期间箱梁顶部环境温度相对较高,平均温度达到了48.5℃,梁体两侧温度较低,分别为43.9℃、43.1℃,此为蒸汽密度较低,相对集中在顶部的缘故,如何让环境温度各部分分布均匀,还需进一步作研究解决。

图6恒温期梁体各位置温度分布(2007年11月29日8:18)

4.5混凝土强度的上升发展

梁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制作了混凝土检测试件,一部分随梁同条件养护,其中,底板试件放置于箱梁两侧,腹板试件放置于梁体内腔,顶板试件放置于顶板人行道板上,另一部分放置标准养护箱(按理论曲线设置温度)养护,经过不同时段的混凝土强度检测,经过28h养生后的混凝土强度与标准养护箱内的试件强度接近,能在40h内达到设计强度的80%,能满足快速预制研究大纲的目标要求,试块强度结果如表1,混凝土强度发展曲线如图7。

表1 试块强度记录表

时间

项次 11月29日 11月30日 备注

13:00 15:00 17:00 21:00 1:00 5:00 8:00

浇筑后

20h 浇筑后

22h 浇筑后

24h 浇筑后

28h 浇筑后

32h 浇筑后

36h 浇筑后

39h

箱内环境温度 (℃) 46.1 45.6 45.0 40.8 40.0 38.5 23.2 21:00-01:00升温 01:00-17:00恒温17:00-08:00降温

随梁

养护 试件

强度

(MPa) 顶板 29.2 29.1 29.9 38.9 43.7 39.1 41.8

腹板 36.1 38.6 40.4 43.7 43.9 47.5 50.8

底板 33.9 36.1 35.8 39.2 39.9 46.1 41.3

养护箱温度 (℃) 45.0 45.0 45.0 45.0 45.0 45.0 45.0

养护箱

试件

强 度

(MPa) 顶板 30.9 32.8 34.7 35.9 36.8 37.8 43.9

腹板 35.7 33.5 39.9 40.4 41.9 41.8 49.1

底板 37.9 38.5 39.0 40.5 49.7 51.9 51.1

图7 混凝土试件强度发展曲线

5研究成果推广应用

5.1采用自动温控系统对箱梁进行蒸汽养护,可使箱梁各部位环境蒸汽分布均匀,达到最佳养护效果。采用大范围多点测量、控制供气的方法,可以实时、真实测量全梁内外的温度,,使用高温电缆,可以很方便地深入到全梁的各个部位,进行温度测量,安装非常容易、简单,运行可靠。实时记录保存温度历程曲线、全过程自动控制供气量。本系统具有安装简单、操控容易、界面友好、运行可靠的技术特点,特别适宜于各种对于温度控制要求严格的自控蒸养环境。

5.2 建立出一套比较完善的蒸养工艺制度,具体养护工艺制度:静停4h(本次试验为达到效果,在静停的时间内将环境温度上升到25℃,可认为是常温条件下静停),再匀速升温 4h至45℃,恒温45℃养护15h~17h,匀速降温3h~5h后转入标准养护。这套工艺制度缩短了梁体养护时间,从而加快了台座周转频率,28h结束养生并在40h内达到初张拉要求的混凝土强度。

6不足之处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6.1蒸汽养护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升温、恒温阶段工艺曲线与实际温度曲线的吻合,但在降温阶段由于混凝土自身的降温速度很慢,温控系统对于控制混凝土芯部及表面降温速率显得无能为力。延缓环境的降温时间,势必将延长整个蒸养时间,不利于缩短制梁台座循环周期。因此如何通过温控系统实现对混凝土芯部降温过程的控制是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6.2对蒸养混凝土的疲劳、徐变等长期性能进行测试,根据试验数据分析蒸养混凝土疲劳、徐变等性能特点。

参考文献:

[1] 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杨文渊,除[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 裘伯永,盛兴旺,乔建东,文雨松.桥梁工程[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