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人那事范文

时间:2023-03-26 20:5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那年那人那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依然记得,那是四月雨天夜晚,我找不到任何可以需要被挽留的理由了,一切就如同电视剧般的情节,但我就在这样简单的情节中被抛弃了,她被另一人抓住了,我却说不出一句话来挽留。而你,和我的遭遇是如此的相同,情节几乎就是我的复制,同样的也是被那个他抛弃了,被那个相聚两千多里的他抛弃了。

你的情况我不曾知道,但你却知道了我的事情。你打电话过来,那是许久都不曾接到过的电话,你来安慰我,而我从你的安慰中也知道了你的事情,我们就这样在彼此的安慰中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这种同时天涯沦落人的患难把我们更进一步的拉近,你我成为了彼此的密友。

那年的暑假,我无所谓事事,呆在家里,不知要做什么。而你,因为家人关系,需要到某一重工企业实习,刚好那地方离我家不远,却也有点远。

某一天,你说你要过来实习,顺便要回我们的母校怀念一下,电话中问我是否也出去。我所有的心思放在了思念当中,而当时恰巧有你的同学回母校,我以为那是你们的聚会,不属于我的聚会,我错过了一次机会。后来,我才知道,你也没去,因为我没去...

其实,我也知道怎么想的,那天我我为什么不去。直到你实习的最后一天,又一次电话打来,我知道,如果我不出去,又将是开学的时间了,等待我们相聚是五个月时间,我其实也很想见你,即使作为很好的同学,很久不见也是会想念的。

我骑着那辆高考之后买的那辆电动车,一路载着你,逛了许多地方。还记得一起吃粉时,你点了一份生料粉,我点了高中时爱吃的螺蛳粉。你说你喜欢吃生料,不喜欢螺丝粉,但吃粉时,你又把碗里的小肠夹给我,夹到我碗中。你说你不喜欢吃,给我吃,之后见我碗中的螺丝,自己又夹着吃。你知道吗,那是我第一次和异姓女生互对着吃对方碗里的东西,我内心有点兴奋,可接着你下来的一句话又被你浇灭了。

你说,我们这样多好啊,没事你可以带着我逛逛街,兜兜风,可是以后你找到嫂子后,我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你还特意的开玩笑说叫我不要那么快找嫂子,还想多玩一下。

其实,我也很想说,你不要找男朋友了,因为这样挺好的,可我不能那么自私。我觉得,你有你的标准,而我,达不到你的要求。我猜想,我们这样能够出来一起,是我们都需要彼此的暂时陪伴和安慰吧。

那天,我们确实逛了很多地方,尤其是学校附近的小吃点;那天,我们的运气也不好,炎热的夏天,说下雨就下雨,没有一丝的预告;那天,你坐在我的车后,你也是第一个坐在我背后的女生;那天,我本来有些话想说出口,却还是忍住了;那天,也是我最倒霉的一天,车子回来时钉上了钉子,我脱了好久才到家。那天之后,我们没有在这样单独在一起出去过;那天之后,我们彼此电话也变得少了,有时一个学期都不曾联系一次;那天之后,你我都有了伴侣,我爱她,我把她找回来了,我一直都不曾放下她,而你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伴侣,虽然不是他。

我们之间,本就是很好的朋友,是彼此的遭遇把我们拉的更近。高中的我们就一直不断的吵嘴,当时我是那么厌烦你为某个男生而与我吵嘴,可现在我们却安静得像一滩湖水,不起半点波纹。这就是属于我们的命运,我们各自的命运,心有所挂,不却碰破那面纱。

篇2

刚刚看完电影《甜蜜蜜》,张曼玉和黎明的主演。记得电影刚刚上映时那年是1996年,我刚刚参加工作。第一次在电影院看这个电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但是同学们都说很好看,于是看了第二次。重新看过后,总是觉得心里怪怪的。剧中的李翘和黎小军的相识,相爱,分手,相遇,像是在演绎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故事。今天再一次看完这部电影,心中的感慨万千。

我们都曾经年轻过,都曾经恋爱过。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都是如同电影中表演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隐时现,若即若离。我们哪一个人不是怀着美好的憧憬开始新生活的呢,但是生活继续的时候就不一定是和我们美好的憧憬相符合了。但是总会有某一件事,某一个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忘记的。电影中的小婷,是黎小军的憧憬。他实现了他的憧憬,但是却在生活中发现憧憬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个和他共同努力,共同欢乐的李翘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往往为了某件事,某个人而奋斗,拼搏,到头来却发现那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想要的确实那些平凡的东西。青春年少时不知道珍惜,不经意的放下,随着时光的流失,却发现自己的遗憾越来越多。很多东西再也找不回来,再也恢复不到原来的面目。

自己看着电影,看到最后,看到两人四目相对,微微而笑。多少年的坚持,多少次的擦肩而过,换来了这次的重逢。但是这是电影,不是现实。电影是导演控制的,现实是没有人能够控制的。一次的错失,不会再有机会重新来过。虽然会和电影中一样再次相遇,但是不会和电影中一样重新来过。所以该珍惜的时候珍惜着,不要轻言放弃,该坚持的时候坚持着,不要轻易的放手。可是这种生活的感悟不是年少的人懂得的,只有等到自己没有办法挽回时才知道,原来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一直是自己最想要的。

如果时光可以重来,我认为会有很多的人选择重新来过,如果时光可以流转,我觉得会有很多人选择不同的生活。所以趁着年轻,趁着可以选择,就选择坚持吧,不要轻易的放弃自己所爱的那些人和事,不要让自己的生活在等待相遇的那一刻中渡过。坚持自己,不要让生活留下遗憾。不要等到自己靠着回忆生活的时候才觉得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是自己最不舍得的。

篇3

算起来我已经离开这个并不陌生的地方接近百日了,以往存储在脑海中的关于秋夜的记忆归根结底也就是凄而艳,美而幻,小酌倚窗望幽月,半碾书香入梦帘。而此时的夜早已退去了当年的笔墨重彩,今晚的夜没有小酌望月的闲雅,没有华丽文字的记录,没有惜别已久再度重逢的欣喜,没有为赋新词强言愁的无奈,没有那些年关于追逐心中梦想的痴狂,没有那一季心无所向的迷茫,没有因一个人的步伐惊扰到整个夜晚的宁静而引来一片青春的喧哗,没有因一句沙哑的声音响彻这片熟悉的陌生之地却还不忧不怕,没有……也没有……

不知是时间流逝的快了,还是那追赶岁月的步伐变得慢了,那些曾经爱不释手的在记忆中变得淡了,那些曾以为能够珍藏到很久很久的画面却也渐渐变得模糊而难以分辨了,熟悉的身影都已不再浮现,灿烂的笑容成了梦中最值得珍惜的瞬间。

也许还有什么我不曾忘记,还有一些记忆我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寻觅,我亏欠的以及赠与我的,看得见的,消散了的,离去的,相聚的,想起的,遗忘的,我很感激,我很珍惜,但愿我的笔还能收存到那些岁月遗落的点点滴滴,我会将她们永远封存在心底,不离不弃。

我还没有走远,将来还会相见。我会走的不快不慢,我会依旧露着你们赐予的笑脸,我会记住每一幕擦肩的瞬间,我会在夜深的时分安然沉眠,我会听到你们的呼唤悄悄出现,我会在你们不经意时捡起那一年被遗弃的每一支残简,我会在你们都已静静睡去的夜晚悄悄的划上那一季属于我们的最完整的句点,我会……我还会……

不要说我多愁,更不要给我贴上善感的标签,我没有你们想象的那般脆弱。当然,最好你们也不要把我想象的太过坚强,因为想念你们的夜晚,盈满眼眶的泪水也会偷偷划过那张失去了笑容的脸。

同样是秋天,也是微凉的夜晚,同样熟悉的旋律,也是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窗前,同样是一叠红笺,也是一支笔穿梭于字里行间,只是我碾碎了记忆的残片,模糊了那一年熟悉的容颜。不要责怪我,是我太过想念,想念那一年映入眼帘的每一个身影、每一张笑脸、还有那每一帧被定格了的青春画面。

篇4

国内学者在论及纳税人的概念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其定义为税法直接规定的承担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例如,认为“纳税人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或认为“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我国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条也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上述定义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择其要者有二。

(一)财政学界关于税收概念的界定

长期以来,在我国财政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出现了私有财产和阶级,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产生后,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其职能的实现,于是就出现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因此,“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某种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以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活动”。相应地,作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税收则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行政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地、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可以看出,在这种概念下,税收被定性为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取得民众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这种取得具有单方性,即表面上看无须取得公众的同意。在这里,突出和彰显的是税收的政权依据及其所谓“无偿性”和“强制性”,公众(纳税人)的义务被过分地强调,以至于纳税人似乎只有义务而没有任何权利可言;与之相反的是,国家的义务却予以淡化甚至忽略,凸显在纳税人面前的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税收征管权力,而且这种权力还时而被滥用。如此背景下,纳税人也似乎就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二)税法学界关于税收法律关系性质的界定

在我国税法学界,多年来,由于在税收概念方面受“国家分配论”的影响,关于税收法律关系性质的问题,一直推崇“权力关系说”。该学说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依靠财政权力产生的关系,是以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作为优越权力主体与人民形成的关系,该法律关系具有人民服从此种优越权力的特征……税收法律关系是以税务当局的课税处分为中心所构成的权力服从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国家及其代表税务行政机关是拥有优越性地位并兼有自力执行权的,纳税人只有服从行政机关查定处分的义务”。依此定性税收法律关系,将使税收行为无异于一般的行政行为,纳税的核定、执行似乎与警察对违法行为的处分没有什么两样,而作为类似违法者的纳税人负有更多的义务,也就无可厚非了。

二、纳税人概念应予完善的必要性

在当前我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全面推进依法征税,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的背景下,对已有的纳税人概念予以修正和完善,强调其权利特性,增强其主体地位,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选择。

(一)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已成为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导向性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上个世纪末,为了处理好经济社会转轨、政府职能转变而带来的财政职能转变和财政转型问题,我国适时提出了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导向性目标。这一导向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要以公民权利平等、政治权力制衡为前提的规范的公共选择作为决策机制,即要实现理财的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这种权力制衡的规范公共选择实际上也是“政治文明”包含的一个基本路径,即所谓权力制衡的理论:以公众的权利来抗衡和制约日益庞大而似乎没有边界的国家权力。在这种机制下,财政活动尽管直接表现为政府以税收为主要形式无偿地转移公众的财产收入,以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形式提供市场不愿或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当家人——财富的终极所有者和享用者却是社会公众(纳税人),此时政府与社会公众(纳税人)的关系是“管家”与“主人”的关系。换肓之,公共财政的钱是主人即社会公众(纳税人)的,而不是管家即政府的。管家能够支配多少钱,如何安排使用这些钱,都只能由主人来决定,都必须禀承主人的旨意。政府主要是通过税收方式获得收入的,而税收由社会公众(纳税人)决定,即社会公众(纳税人)控制税收决定权,就成为公共财政的起源和基点。依之,应当突出强调的是纳税人的各项权利,而非作为征税主体的国家的权力,否则便是本末倒置了。

(二)依法治税、建设服务政府已然成为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开始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伟大变革,不仅仅是为了重塑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更是要高扬法治与规则治理的价值和意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之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务院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开启了建设法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征程,而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弘扬则是建设法治国家、推进依法行政的应有之义。权利乃权力之本,权力为权利而生,为权利而存,为权利而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昔日的规制型政府也日益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因此,改变我国税收法治领域征税主体权力意识极度膨胀、纳税服务意识差的现状,有效控制征税主体权力滥用的欲望和行为的现状,适应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需要,弘扬纳税人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便是当务之急。

三、纳税人概念完善的逻辑

一方面,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纳税人因国家或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受益,就应当向后者提供金钱,税收是这两者的交换,这就是所谓税收的“交换关系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个交换关系中,纳税人享有包括税收决定权(是否征税、对什么征税、征多少税)、税收监督权(征税过程的监督、税收使用的监督)、税收救济权(行政救济权、司法救济权)等广泛的权利(纳税人的权利就其内容而言可以分为宏观上的纳税人的整体权利和微观上的纳税人的个体权利。纳税人宏观上的整体权利,是指通过税收所体现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 关系中纳税人拥有的权利。纳税人微观上的个体权利,是指具体的纳税人在税收征纳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这种权利与国家税务行政机关的税收征收管理行为直接相联系,主要体现为税收征纳程序上的权利),同时负有依照法律规定、按照法律程序纳税的义务(此所谓税收法定原则)。作为征税主体的国家或政府享有依照法律征税的权力,同时负有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义务和责任。因此,纳税人首先是一个权利享有者,然后才是一个义务履行者,而且仅仅履行他自己的意志。国家或政府不过是按照纳税人的意志,受纳税人的委托去征税,并按照纳税人的意图去使用税收,这个机制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作为公共财政基本特征之一的公共选择机制。

所以,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应该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行为应以纳税人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应该是而且也只能是纳税人的公仆。对于纳税人来说,权利是第一性的,义务是第二性的,是先有权利,后有义务,而不是相反,这显然异于传统理论中国家或政府对于税收强制性、无偿性的过分强调,而后者在相当程度上也应该为我国公民长期纳税意识的淡薄埋单。

我国目前仅见的对纳税人的法律界定——《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毫无疑问,这里的纳税人不是具有人格意义的人,他只是税收征收管理的特定对象,而不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纳税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只是义务的承担者而不是权利义务的统一体,充其量不过是税务管理意义上的一个称谓。但作为税收交换关系当事人的纳税人,应该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是一个具有完整公民人格的人。理性经济人是自私的,以是否有利于自身作为行为的判断标准。纳税人之所以缴纳税款,是要购买依靠纳税人个体力量无法达到的公共需求如国防安全、礼会治安、环境保护、能源交通和社会保障,等等。如果政府所提供的公共需求不能物超所值,纳税人这一经济人就可能拒绝为此支付款项。所以,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纳税人希望享有权利,希望从自己劳动所得中让渡的那部分收入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就是纳税人的权利。只有理性的经济人才可能成为税收交换关系的当事人,因为是理性的经济人,所以纳税人应该是权利义务的统一体。另外,在现代民主国家,公民作为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应该享有完整意义上的公民人格,除了负有义务,更重要的是享受权利。

另一方面,在体制下,相对于税收法律领域的“权力关系说”,越来越被广泛被接受的“债务关系说”似乎更契合且更有利于税收法律领域法治目标的达成。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和《德国租税通则》确立了债务关系说。德国税法学者阿尔拜特·海扎尔则在他的《税法》一书中对该学说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国家对纳税人请求履行税收债务的关系,是一种债权请求权,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是法律上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问的对应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公众(纳税人)之间明显的不平等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早就被以平等为特征的服务与合作的关系所取代”。

实际上,西方现代行政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政府为纳税人服务的基本思想,更多地体现了征纳双方在行政法律关系上的平等地位。如美国在1994年和1996年两次公布了《纳税****利法案》,法案明确规定纳税人有权享有专业的服务和礼遇,甚至在受到粗暴对待时,纳税人有权上告,直到获得满意答复为止。法国为了更好地保护纳税人的权利,各省都设有省级税务委员会。这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其成员一半来自税务机关,一半来自纳税人,又称对等委员会。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11月6日,我国国家税务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了《税务总局关于纳税****利与义务的公告》,表明我国在依法保护纳税****利的道路上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

篇5

艰辛中经历了无数失败,在寂静中结束等待,将要离开,迎接那略带疼痛的将来。

我一个人守在这个地方,有没有一双手,试图将我挽留?有没有一个人,会劝我入眠?有没有一个人能告诉我,我的路途还有多远?我经过了这街头的繁华暄嚣,我还要走多远,是不是要等到,有一处风景让我迷恋?

我苦苦寻求的羁绊,你现在,在哪里?

怎么会想起你来呢?我们、已许久,未曾有过联系。

*

*

*

我有点想你了,一点点,再加一点点。

当一切兴奋都归于平静,在这个不眠的夜里,有多少个不眠的人在守护着某些东西?在追忆过往曾经?我在这样一个夜里,无法遏制的,想你。

明天,我们都会永远的告别高中生活,告别你我的学校,告别一个叫做09级的时代,然后,又各自走进一片新的陌生世界里。

也许,多年以后,我会忘记刚进学校的感觉,忘记学校里我曾喜欢的风景,忘记在那些地方停过的步履。忘记在学校所承受的痛苦悲伤。

但我会记得那些望着你背影远去的日子,记得那些看着从远处走进校门的每个早晨,记得那一盏苍白灯下想你的时光,在傍晚时于窗口远处所感受到的温馨恬静,还有那保留在日记里的心声。

我会永远珍藏它们,就像珍藏一个时代一样。

*

*

*

我想象着再见你时回事怎样的心情,一次次去练习再见你时会说的句子。

只是,此处,我放眼望去,看见的是层层叠叠的距离。

这距离很安全,很安全。

再见,抑或是、再也不见。

我想念你,想念你。

我该用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这种心情?

我在灯下作最虔诚的祈祷,却想起了你曾露出的温馨微笑,想起从前走过的那条街道。

我在寻找当初那个青涩的少年,还有那个做梦的夏天。

*

*

*

我的手机里还保留着你的声音,像这样的时候,一个人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这是最幸福的乐音。

我有点想你了。

我又忍不住去看了你的日记,尽管我知道

那一段段文字里不会有我的一丝痕迹。

我在安静里适应,那些沉重而轻盈的回忆,将苦涩的生活,用幸福的思想融化那些心酸的错觉。

*

*

*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只是苏大词人所能留给我们后辈的最温和的安慰

只是有没有人能告诉我。

我以后将如何寻找到像你一样的女生,有温婉的语气,温暖的微笑,还有让我心有依恋的感觉。

*

*

*

我有点想你了。

我明知道的、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情感,不放弃,又能如何呢?

----所有的结局都已经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经启程,忽然忘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开始……

我是忘了这个故事,是如何的开始。

也许、我心里是知道的,

你是我另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

*

*

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也好,

祝福你,心爱的。

祝福你,

心爱的。

*

*

篇6

我国对赤潮的认识起始于60年代以前,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绿潮(浒苔类)等。“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我只是选择了与别人不同的爆发点

“青春期时,我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很老的人困在一个很小的身体里。我有种感觉,全人类对十几岁的人的想法和无形中加诸他身上的期望,或不让他去做的事,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韩丽珠无疑是早慧的,早在十四五岁,她就在报纸上发表绝不学生习作的短篇小说,而当我请她回想青春期的状态时,她说了以上这段话。她说,虽然当时没有跟同学聊过这些想法,但,“他们应该不会不觉得吧?”而她,是深入去想的那一个,从而有了不一样的选择,她称之为“爆发点”的处理方法――写作。

中一时,韩丽珠无意间在图书馆看到了三岛由纪夫的短篇小说集,那是有别于以往所看过的大众通俗小说的世界,“在客观事物中夹杂着心理描述,有一种很极端的语调在里面。三岛由纪夫和米兰昆德拉等作家的作品,启发我找到心里的声音,让我知道有一些写作的可能性。”

之后,韩丽珠开始了她一个人的写作路途,作品陆续发表于《星岛日报・文艺气象》、《新报・Magpaper》等文学副刊上。期间,她参加过香港的第一个写作班,却发现自己“无法在那么系统的学习里获得太多东西,难以从别人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现在也在学校里教授写作班的韩丽珠,认为现在的学生和当时的自己没有太大差别。“人在某一个年纪,心里有很多力量要爆发出来,不过每个人的爆发点不同,有的人是画画、摄影,有的人开始注重打扮、谈恋爱,又或者打架、闹事,他们可选择的东西很多,可能性很大。但选文学是少数。少,是常态。”

过另一种写作生活

韩丽珠选择了少数。而这在高度商业化的香港,并不容易。

她的第一本小说集《输水管森林》,由香港艺术发展局补助出版,首印一千本,顺利铺到书店的只有三百本,其余全部退给了她。书放在逼仄的家里,最后只好扔掉。“当时没有想到是心血,只是觉得书塞在家里好烦,早知道就不要出了。书扔了,浪费了很多纸,不是很环保。”只是这样吗?我还是怀疑。

韩丽珠说:“我觉得事件是很中立的,事件的发生是让自己认清一些事和在事件里多看到一点关于自己的东西,会去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到底是怎样的。我第一、二本书的出版过程都不是很顺利,有很多波折和困难。但我不觉得这件事是很负面的经验。所有事情的发生都会让我自问:在写作这件事上,什么是最重要的?有很多读者很重要?有一个作家的身份很重要?还是那本书卖得好,我有很高的地位,人人都尊重我?我发觉这些东西都不重要。如果有些东西写出来,不是为了发表而写,而你觉得有意思,才会一直写。”

虽然目前全职写作,但为了谋生,她也需要兼职教授写作班,以及为报刊撰写采访稿。这似乎是香港作家的生存方式:西西曾是小学老师,黄碧云的正职是律师……作家的身份犹如卧底。韩丽珠原是《明报・世纪版》的编辑,每天做着如制衣女工般的事情,“将一些新闻排版连在一起就成了报纸”,这种感觉在SARS期间显得更加强烈,“这个工作假设了做着这件事的人,应该很清楚外面发生的事,但事实上我只是坐在办公室做事”。SARS过后,她辞去了编辑的工作,那时候,一些小说的意念正好有节奏地出现在她脑海里,她觉得,它们应该变成一本书,这就是后来的《风筝家族》。

同名的单篇小说是第二十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的中篇小说首奖。当小说完成时,刚好遇上文学奖征稿,韩丽珠怀着“试一下”的心情参赛,却展开了她在台湾出版作品的历程。“那时已觉得在香港出版没什么出路,香港的大出版社不太出文学作品,都是很有心的小出版社在出,即使再出也是差不多的经验。在台湾出版会有多一点不同的人看到,我想要有新的经验。但无论是得奖,还是出版,那些都是很虚幻的东西。可以出版,甚至有很多人看,当然很好;但是不是说没什么人看的作品,没什么人重视的作品,它就不应该存在呢?这个世界应该有不同的东西。”

在我面前说起这些的韩丽珠语气平淡,但我总觉得,她一定承受过压力吧,在写作与生存之间,在写作这件事的“正当性”上?她说,自己是“作者”,不是“作家”。“身处的社会环境,大家对作家的看法、对书的看法,都会影响到作家如何去看待写作这件事。在香港写作的人,第一,并不是那么备受尊敬,第二,自己也不会觉得是一件那么严重的事。写作是我花最多时间去做的事,‘作者’比较贴近我在做的事情,‘作家’似乎就超出了事情本身。”但她并不认为香港的环境不利于写作,否则如董启章,如她等作者就不会出现。她也希望为香港文学做点什么,无论是早前参与文学杂志《字花》的编辑工作、教授写作班,还是倡议成立香港文学馆,都是“基于一种责任”,“这些都会让文学有一个位置”。

小说是创造一种新的语言

董启章说,韩丽珠让他想起卡夫卡。联合文学总编辑王聪威说,韩丽珠的小说需要读者深深地读进去才会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人说,韩丽珠的小说是超现实的,但又很写实。小说发生的场景,在房间里,在医院中,在地窖、商场……脱不了封闭的空间,即使跑到旷野,到达孤岛,总还是在一个相对遗世独立的场域中。人物的面貌是模糊的,只能凭借着彼此的关系确认身份,母子、姐妹、夫妻、朋友、医患、观看者与被观看者……而韩丽珠笔下的人际关系却又难以定义,有一点跨界,有一点含糊。在《感冒志》中,由于流行病的发生,原本不认识的人被分配到一个“家庭”中,重新组合成父母、子女、夫妻、祖孙;新作《缝身》里,立法机构出于经济考虑,定立了《缝身法例》,成年者可进行缝身配对,连身人的工作能获得优先保障。那种关系是夫妻吗?毋宁说是被某种关系捆绑的两(多)个人,反正并不独立。

韩丽珠的小说情节跳跃,你也可以说,情节不存在,其实,有点像,梦,有些无意识,有些意味深长,迫使你不断倒回去重读,思考前后之间的联结。这是迥异于大部分华文小说的阅读经验。我问韩丽珠,为什么她的小说那么不像“故事”?

“我不是很侧重去‘讲故事’。不侧重,但我并不是觉得故事不重要。故事的定义是很宽的,未必是传统的手法可以包含。其实生活不是一个故事,生活中很少有很戏剧化的事情;或者有戏剧化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处理它的态度(跟小说/戏剧)是不同的。我比较重视发掘日常生活中人们遗忘或忽略了的事,放回小说里,重新定义现实。”

小说读者总免不了想去探究作家所呈现出来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外籍女佣、被“展示”的偷渡者,被法例排斥的单身者,会成为她笔下的描述对象?一种对弱势的关注。韩丽珠说:“被排斥的人,不太融入到一个大家都认同的规范,是我常会留意到的人跟事。但源头我未必能清楚指出。我比较在意小事,一些芝麻绿豆的事我都会想很久。但写的时候是很随意的,没有故意用某一个东西去象征特定的东西。”

韩丽珠引用马奎斯在《百年孤寂》后记中的说法解释自己的小说创作。“写小说就像冰山一样。其实你为什么会那样做,大部分都是下面的潜意识,弄得太清楚都是你之后强加的解释。小说很大部分容许你模糊(处理),也容许你有很多可能性。我们从小在学校里学习到一套共通的语言系统,但是自己本身有一些很独立的想法,随着那套语言的建立而流失,那些想法其实很难用我们已有的语言去表达。这些无法表达的部分就慢慢不记得了。所以小说是创造一种新的语言。”

“我的倾向是不太去看这些关于我的小说的评论,因为我觉得,作者就写他的小说吧,其他人怎么看,其实不需要特别去看,特别去听,特别去回应。”我看了一下访问提纲里一列有待“求证”的“看法”,说:“那看来我下面的问题可以不用问了?”她给了我一个不置可否的笑容。

穿透表象后是平静

韩丽珠说,平常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下自己在刷牙、行走、坐地铁等时候突然涌现的念头,待空闲时再坐下来整理,写成小说。那是一些不写下来就会忘记的意念,所以写小说对她来说是一件有价值的事。经过沉淀和转化而写成的小说,与自身有一种联结,但“那种关系很难化成语言表达,也很难向别人交代”。

生于香港,也一直生活于香港,但韩丽珠并不认为自己所写的小说仅仅在书写香港。“现在的世界,国与国、城市与城市,不同地方之间的差异和独特是消除的。其实我没有一个城市和乡土的概念,其他人觉得我的小说很城市,是因为我的小说是从生活来的。而作者的责任并不是仅仅写已经发生的事、写现实中的事,而是要穿透那个表象看到更深入的事实。文学就是有这个特性,它并不是写给当时当刻某一撮人看的。如果那个作品够好,它自然可以超越时间、空间。如果一个作者挖掘自己够深入,其实是通向所有人类的共通经验。”

也许,韩丽珠的小说超现实和写实的双重特质,就在于作者不断逼近真实,却又以自己的方式描述出来,其间充满隐喻,考验着读者的经验和解读能力。只是,不断逼近真实,会不会令自己变得不快乐?

“我觉得一个人如果真的穿透了表象,真正明白了一些很深层的东西,其实不会导致悲观。乐观和悲观其实只是一种看法,它们是同样的东西。当你明白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那个状态是超越了悲观/乐观的。以前的音乐家认为作曲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其实写作也差不多。再深入一点就是在问:怎样跟这个世界一些事实相处,也就是跟悲观和不快乐相处,到最后其实是平静。我现在尚未明白所有事情,但这就是写作带给我的一个方向。”

也许必须承认,我并没读懂韩丽珠的文字。但我明白在现实中游走时,某一刹那产生与眼前景物完全没有关联的想法,它们来自过往,它们在那一刻带你到任何地方,有些成为你看世界的一种角度,而大部分淹没于随即涌现的现实之中。而她试图抓住更多,那一些对自己意义非凡,也可能通达另一个心灵的瞬间。

而人们大多时候其实都只是穿凿附会地,误读(别人)吧,而同时又有些东西永远无从(向别人)解释。一切无从解释,只能不停记录。

她在台湾出版作品的历程。“那时已觉得在香港出版没什么出路,香港的大出版社不太出文学作品,都是很有心的小出版社在出,即使再出也是差不多的经验。在台湾出版会有多一点不同的人看到,我想要有新的经验。但无论是得奖,还是出版,那些都是很虚幻的东西。可以出版,甚至有很多人看,当然很好;但是不是说没什么人看的作品,没什么人重视的作品,它就不应该存在呢?这个世界应该有不同的东西。”

在我面前说起这些的韩丽珠语气平淡,但我总觉得,她一定承受过压力吧,在写作与生存之间,在写作这件事的“正当性”上?她说,自己是“作者”,不是“作家”。“身处的社会环境,大家对作家的看法、对书的看法,都会影响到作家如何去看待写作这件事。在香港写作的人,第一,并不是那么备受尊敬,第二,自己也不会觉得是一件那么严重的事。写作是我花最多时间去做的事,‘作者’比较贴近我在做的事情,‘作家’似乎就超出了事情本身。”但她并不认为香港的环境不利于写作,否则如董启章,如她等作者就不会出现。她也希望为香港文学做点什么,无论是早前参与文学杂志《字花》的编辑工作、教授写作班,还是倡议成立香港文学馆,都是“基于一种责任”,“这些都会让文学有一个位置”。

小说是创造一种新的语言

董启章说,韩丽珠让他想起卡夫卡。联合文学总编辑王聪威说,韩丽珠的小说需要读者深深地读进去才会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人说,韩丽珠的小说是超现实的,但又很写实。

小说发生的场景,在房间里,在医院中,在地窖、商场……脱不了封闭的空间,即使跑到旷野,到达孤岛,总还是在一个相对遗世独立的场域中。人物的面貌是模糊的,只能凭借着彼此的关系确认身份,母子、姐妹、夫妻、朋友、医患、观看者与被观看者……而韩丽珠笔下的人际关系却又难以定义,有一点跨界,有一点含糊。在《感冒志》中,由于流行病的发生,原本不认识的人被分配到一个“家庭”中,重新组合成父母、子女、夫妻、祖孙;新作《缝身》里,立法机构出于经济考虑,定立了《缝身法例》,成年者可进行缝身配对,连身人的工作能获得优先保障。那种关系是夫妻吗?毋宁说是被某种关系捆绑的两(多)个人,反正并不独立。

韩丽珠的小说情节跳跃,你也可以说,情节不存在,其实,有点像,梦,有些无意识,有些意味深长,迫使你不断倒回去重读,思考前后之间的联结。这是迥异于大部分华文小说的阅读经验。我问韩丽珠,为什么她的小说那么不像“故事”?

“我不是很侧重去‘讲故事’。不侧重,但我并不是觉得故事不重要。故事的定义是很宽的,未必是传统的手法可以包含。其实生活不是一个故事,生活中很少有很戏剧化的事情;或者有戏剧化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处理它的态度(跟小说/戏剧)是不同的。我比较重视发掘日常生活中人们遗忘或忽略了的事,放回小说里,重新定义现实。”

小说读者总免不了想去探究作家所呈现出来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外籍女佣、被“展示”的偷渡者,被法例排斥的单身者,会成为她笔下的描述对象?一种对弱势的关注。韩丽珠说:“被排斥的人,不太融入到一个大家都认同的规范,是我常会留意到的人跟事。但源头我未必能清楚指出。我比较在意小事,一些芝麻绿豆的事我都会想很久。但写的时候是很随意的,没有故意用某一个东西去象征特定的东西。”

韩丽珠引用马奎斯在《百年孤寂》后记中的说法解释自己的小说创作。“写小说就像冰山一样。其实你为什么会那样做,大部分都是下面的潜意识,弄得太清楚都是之后强加的解释。小说很大部分容许你模糊(处理),也容许你有很多可能性。我们从小在学校里学习到一套共通的语言系统,但是自己本身有一些很独立的想法,随着那套语言的建立而流失,那些想法其实很难用我们已有的语言去表达。这些无法表达的部分就慢慢不记得了。所以小说是创造一种新的语言。”

“我的倾向是不太去看关于我的小说的评论,因为我觉得,作者就写他的小说吧,其他人怎么看,其实不需要特别去看,特别去听,特别去回应。”我看了一下访问提纲里一列有待“求证”的“看法”,说:“那看来我下面的问题可以不用问了?”她给了我一个不置可否的笑容。

穿透表象后是平静

韩丽珠说,平常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下自己在刷牙、行走、坐地铁等时候突然涌现的念头,待空闲时再坐下来整理,写成小说。那是一些不写下来就会忘记的意念,所以写小说对她来说是一件有价值的事。经过沉淀和转化而写成的小说,与自身有一种联结,但“那种关系很难化成语言表达,也很难向别人交代”。

生于香港,也一直生活于香港,但韩丽珠并不认为自己所写的小说仅仅在书写香港。“现在的世界,国与国、城市与城市,不同地方之间的差异和独特是消除的。其实我没有一个城市和乡土的概念,其他人觉得我的小说很城市,是因为我的小说是从生活来的。而作者的责任并不是仅仅写已经发生的事、写现实中的事,而是要穿透那个表象看到更深入的事实。文学就是有这个特性,它并不是写给当时当刻某一撮人看的。如果那个作品够好,它自然可以超越时间、空间。如果一个作者挖掘自己够深入,其实是通向所有人类的共通经验。”

也许,韩丽珠的小说超现实和写实的双重特质,就在于作者不断逼近真实,却又以自己的方式描述出来,其间充满隐喻,考验着读者的经验和解读能力。只是,不断逼近真实,会不会令自己变得不快乐?

“我觉得一个人如果真的穿透了表象,真正明白了一些很深层的东西,其实不会导致悲观。乐观和悲观其实只是一种看法,它们是同样的东西。当你明白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那个状态是超越了悲观/乐观的。以前的音乐家认为作曲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其实写作也差不多。再深入一点就是在问:怎样跟这个世界一些事实相处,也就是跟悲观和不快乐相处,到最后其实是平静。我现在尚未明白所有事情,但这就是写作带给我的一个方向。”

篇8

记得小时候,我们最喜欢的一个话题,是谁喜欢谁,谁和谁在恋爱。

真真假假,说人的尽各种戏谑之能,被说的女生往往生气脸红,男生则站起打闹取笑者。

上课的时候,当两个被大家扯上关系的人接连被老师点到,总是会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老师们或是不解,或是在我们暧昧的笑容中看明白点什么,然后拔高声音说一句:不要笑了,我们来看这道题目。

情窦初开这几个字,只属于那个年纪。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之前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红遍网络的时候,却不知不觉想起,那些年,我们都是没有人追的女孩。

从小到大,我们的生活里都不乏或者出色或者美貌的女生。更有甚者,像奶茶一样,才貌兼得。

在这些女孩的衬托下,我们之中的大多数,都默默无闻如同丑小鸭。

长相普通,打扮普通,成绩普通。生活里总是充满了平庸的味道。

我们是谁的好姐妹,看着谁和谁的恋爱,谁被谁追求。

然后又对心里默默喜欢的那个人说,要是你知道我怎么想就好了。

然而当年你默默喜欢的那个人,现在在哪里,过得好不好,变成了什么样子,你还知道么?

那个你在做转体运动的时候偷偷看一眼的男孩,那个让你听到他的名字都会脸红心跳的男孩。

他,最后知道了你的心意吗?你,是否曾日思夜想,他恰好也爱上了那个不起眼的你?

你为了他写过多少文字,你有没有在被好友指出喜欢他的时候,脸红否认呢?

当年你是怎样的丑小鸭,你还记得吗?

亲爱的你,现在的你,有没有好奇过当初的自己,为什么当初会爱上他?

也许,那就是年少吧,那就是没有人追的女孩的故事吧。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亲爱的,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沈佳仪和柯景腾呢?

更多的,无非是沈佳仪身边的好姐妹好朋友,无非是柯景腾身边的好兄弟好死党。

那些年,总有一些没有人追的女孩,也总有一些男孩没有追过别人。

我们的青春是错过了吗?也许,不是吧。在别人的故事里,我们当过了一个美丽的布景板。

我们艳羡过,渴望过,小时候觉得,恋爱就是两个人手牵手放学路上一起走,然后一起回家。

现在,长大了,我们才知道,原来恋爱这件事能变得很复杂。

以前的时候,一个男生长得帅,或者篮球打得好,或者数学做得好,甚至,什么都是一般般,都会有人喜欢。

而现在,两个人想在一起,要有太多的要求和阻碍横跨在前面。

一起放学回家的梦想,渐渐变成了早晨醒来,阳光与你都在。

如果硬要说我觉得有什么遗憾,错过了什么的话,我错过了穿校服谈恋爱的岁月。

错过了一个人在门口牵着我的手一起回家,错过了两个人找着补课的借口出去吃棉花糖的时光。

那些年,我们是没有人追的女孩。

那些年,我们都在懂爱和不懂爱中长大了。

篇9

“我和科迈罗的故事,差不多是从40年前开始的。当我16岁的时候,我在美国一家家具店打工。一天,一个女人开着一辆1968年产的第一代科迈罗来到店里。我对那辆车简直是一见钟情,它是那么漂亮,我告诉自己,总有一天我要拥有这样一辆车。”在第六代科迈罗于上海迪士尼进行的中国首发仪式现场,大设计师温暖的少年故事里,隐藏着的却是亲历自己设计车型首发亮相的激动。

其实潘凯斯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奶奶画画、父母画画,所以他也喜欢画画。一开始画爷爷养的马,八九岁的时候,他爱上了画车。1989年,从杨百翰大学获得交通设计学士学位后,他就以助理创意设计师的身份加入通用汽车,从此不仅能天天见到科迈罗,现在还参与了第六代科迈罗的改款设计,儿时开始的热爱终于在这一刻得以绽放。

作为美式传奇跑车、美国汽车文化的典型代表,每一代科迈罗的改款都让设计师小心翼翼,因为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他们需要面对的第一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所以我们看到的深眼窝的车灯以及前脸横向进气格栅的整体设计,就是对科迈罗经典设计元素的传承,尤其是深眼窝车灯,这和第一代的科迈罗可以说是如出一辙。而让潘凯斯来选的话,他个人最喜欢翼子板到车顶这一部分,“非常有雕塑感,美式肌肉车的力量与灵魂仿佛都注入了这块类似于人体肩部的位置。即使我无数次驾驶着自己的科迈罗从后视镜注视到过后窗至尾部这一块,但每一次还是和第一次一样激动人心。”

设计不仅是对细节的讲究,当然还有对整体的把控。所以经过潘凯斯的提醒,我们发现从后车窗这个角度来看内饰的话,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横向延展的主控台,潘凯斯说,他们把这个叫做“从顶点到顶点”的设计。从视觉上横向拉伸整个主控台的宽度,让科迈罗看上去非常宽,而这种宽,又和扁平的宽前脸形成了呼应。

目前,潘凯斯常驻上海,这是继上一次四年之后,他第二次驻扎中国。中国以及整个亚达地区市场的需求能越来越多的得到设计师们的重视不仅出于潘凯斯对中国的熟悉,还因为从今年7月1日开始,他兼任通用汽车国际运营部的领导职能,要负责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设计中心。

“我们的设计团队分布于全世界各地,设计师的主题和目标一开始可能天马行空,但在雪佛兰‘生命力美学’这一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车型必然保留着雪佛兰的血统。”在我看来,这就像每个品牌都在强调的家族化一样,它不应该是简单的照搬,让不同车型都有同一张脸,而是应该像血缘关系一样,虽然是暗线,但从感官上就能知道这些车来自于雪佛兰。

篇10

1、湖人队第一次总冠军是1949年。1947年湖人队成立,加入NBL联赛并夺得总冠军,当时他们还叫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1948年,湖人队跳槽至NBA的前身BAA(全美篮球协会)。

2、1949年,湖人队击败华盛顿国会队,夺得BAA总冠军。该赛季结束后,BAA与NBL合并成NBA。湖人队于1948年加入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球队的最大特点是总有球星跟他们联系在一起。乔治·迈肯是球队早期主力中锋,在他的带领下,湖人很快成为了NBA的豪门球队。1960年代,埃尔金·贝勒与杰里·韦斯特的到来,使湖人队在整个60年代从未缺席过季后赛。1976年,湖人队得到了绰号“天勾”的贾巴尔。1979-80赛季,湖人选中新秀埃尔文·约翰逊,他在该赛季总决赛中顶替受伤的贾巴尔并带领球队夺冠。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