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4-06 12:5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雨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雨的诗歌

篇1

似乎在找寻什么

是什么

或许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在地球另一面

雨丝飘飞,

她也在找寻

可能是

遗失的美好。

寻寻觅觅

人生匆匆,

何时能够相遇?

何时又将分离?

白云和雨

本来就是两条永远也不会相交的平行线,

好近

好远……

但是

地球是园的,

她们擦身而过了

刹那间,

“ 是她!”

转身

嘴角是弧线。

又将她们分开

好远好远……

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

不是天涯海角,

而是你们离得那么近,

心却是那么远……

人与人之间最近的距离

不是无距离,

而是相隔千里之外

篇2

关键词:李商隐;意象;隐喻

李商隐的诗歌在历史评判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转折,经过实践和无数学者的探究讨论之后,李商隐的诗歌终于在历史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李商隐的诗歌作品采用了大量的意象,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审美情趣、朝代背景等都融合在了诗歌的意象之中,让人读起来能够从表象的事物观察到当时的时代缩影,对现代了解晚唐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李商隐诗歌意象特征

1.客观自然诗歌意象

李商隐诗歌中出现的实体性意象主要是分为植物、动物、人体、气象、地理、天文、无生物等。在李商隐的诗歌中有311个天文意象,主要是日、月、星、辰。在地理意象中主要是水流、山、地的意象,一共是出现了476个。在气象意象中一共有479个,主要是风、云、雨、露雪。时间意象出现了256个,主要是夜、春、秋。人体意象有339个,女性的身体部位、肠、身,主要是体现了女性身体的美妙。动物意象一共是出现了548次,主要是鸟类、昆虫类、马、鱼,在昆虫类的动物意象中,碟、蝉、蜂出现的次数比较多;鱼类、爬行类、兽类出现的次数很少。在植物类的意象中一共出现了738个,花、柳、桂出现较多,荷花和梅花在花类中较多。无生物意象一共是有386个,水、灰尘、波出现较多,冰出现的次数也很多,但是和水属于同种物质,所以,就归结到了水中。

2.历史范畴诗歌意象

历史类的意象主要是人物、建筑物、地理、精神活动、朝代、器物、书籍文章、机构等。其中人物意象主要有两种,在现实中存在的人物有434个,泛指的人物有174个。在人物中主要是历史人物,潘越、宋玉、司马相如、西施、杨朱等出现的次数较多,泛指的人物中客、女子、帝王僧、夫君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在地理中,路、关、池出现较多;在建筑类意象中楼、宫、门、台、殿、阁苑、亭出现的次数较多;在精神活动意象中梦、泪、魂魄出现的次数较多;在器物意象中,女性器物出现的较多;文章典籍中书典、文章出现的次数很多;周、秦朝代出现的比较多,厦、商基本上没有出现;在机构中家、国出现较多。

3.虚拟类的诗歌意象

虚拟意象主要是诗人自身的直接或者是间接的生活经验之上的虚拟事物,在作品中通常占据的比例很小。在李商隐的诗歌中一共是出现了378个虚拟的意象,占据着5%左右的比例。主要是人物、动物、仙境、植物、器物等。泛指的人物主要是神仙人物,动物主要是凤凰、龙,仙境主要是大范围的境地和具体的宫殿。李商隐认为凡人和仙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达到了精神上的自由,所以,他使用的仙人器物很少。

二、李商隐诗歌隐喻基础

1.在物理上存在相似性

物理上的相似性主要是包括功能、形状、外表上的相似性,李商隐的诗歌中有的意象存在物理上的相似性,所以,存在隐喻的现象。如,李商隐在《细雨》中这样写道,“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大概意思就是细雨好像是一副延绵细长的帷幕在白玉堂前漂浮着,好像是碧绿的竹席铺展在蓝天下。“白玉堂”“碧牙床”比喻天空,使用“帷帘”“竹席”比喻细雨,主要就是利用了他们在物理上的相似性。帷帘和竹席都是柔软细长的织物,细雨在微风的吹拂下展现的形状与帷帘和竹席非常相像,这就是以物喻物。

同样在《咏史》文章中李商隐主要就是借助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政治的感叹,使用了“琥珀枕”“齐威王”两个历史典故,突出唐文宗的重视贤能、勤俭节约。使用“青海马”来形容能够承担重大责任的人,青海马和为国效忠、辅佐君王的忠诚在功能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为了主人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在心理上存在相似性

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因为文化上的相同或者是同样的心理感官,对两件不同的事物产生了相同的心理感触,这就是意象心理上的相似性。李商隐的诗歌中借助想象或者是实际存在的意象,来和想要表达的寓意进行联系,让读者能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如,在诗歌《柳》中李商隐写到在春天生机盎然的柳树,怎么到了秋天就变成了一副萧索的模样?李商隐就是借助了柳树在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秋天的萧索进行了对比,从而隐喻自己的生活经历,在年轻的时候年轻有为,到了老年却是穷困潦倒。在年轻的时候,诗人充满了朝气,想要用凌云壮志朝气蓬勃的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却不想经过了人生打击之后,最终变成了穷困潦倒的模样,他的生活经历和柳树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相同之处。

在《蝉》中李商隐给蝉塑造了这样的形象――身居高位,孤高清苦,其身难保,徒劳叫声。自己的命运和蝉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相似,自己品德清高,却是面对着穷困潦倒的境界,空有一腔热血,却是打动不了世态炎凉。

三、李商隐诗歌概念隐喻

1.人物的结构隐喻

李商隐诗歌中采用的人物结构隐喻主要是让两种界限不明确的事物进行概念上的叠加,用来代替另一种事物。最常见的主要是:(1)使用祥禽、瑞兽代表贤臣明君。在《重有感》中使用蛟龙、在《楚宫》中使用了长姣、在《咏史》中使用了青海马、在《当句有对》中使用了游蜂等。(2)使用秀木代表着美人、君子。如,在《日高》中出现了药、在《房中曲》中使用了松、在《闲游》中出现了荷花等。李商隐在进行意象隐喻选择的时候,主要是使用松、梅、莲花、猛马、骏马、麒麟、凤凰等,隐喻选择美好的美人、君子、明君等形象。

2.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主要是将我们的思想、情感、行为、事件等无形的概念看成了具象的事物,这样能够生动地传递感情。实体隐喻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如“我在幸福中长醉不醒。”这就是把自己的幸福进行了实体隐喻,好像就是喝醉了酒的感觉,宁愿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李商隐在进行描述的时候,采用了很多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在生活、政治中的失意,如在《夜冷》中使用败荷表达了自己的失意,在《滞雨》中使用残灯,在《燕台诗四首》中使用蜡烛,在《夜雨寄北》中使用西窗烛等。诗人在描述自己的感情的时候,对周围的事物就有很多的把握,周围经常出现的事物能够很好地代表着诗人的情感,这就是常说的借物言志。

在实体隐喻中容器隐喻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容器,对周围的事物也可以看成独立的容器,这样在进行情感表达的时候,就很容易将难以描述的事件进行汇总归纳。李商隐将很多的自然界事物当作了容器,如,在《安定城楼》中的绿杨枝外、《风过伊仆射旧宅》中的败荷、《隋宫》出现的垂柳、无题中出现的重帷深等。

3.空间比喻

空间比喻主要是将空间的事物放在非空间概念中,这样就能够通过空间概念总结非空间概念。空间隐喻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一个一个的空间隐喻作为基础,构建很多的概念,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它的产生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在丰富的文化经验和物理经验的前提下产生的。空间概念主要是在人们现有的理解能力之上,通过对社会地位、生存状况、生活、时间等进行一定的了解之后,将难以表达的抽象概念进行描述,从而表达自己的意思。

如,李商隐使用“上”隐喻时间较早、社会地位较高、理想状态较好。在时间较早中使用“上”主要是在《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世戏赠》中出现的“千骑军翻在上头”。在表达社会地位较高的时候,也经常使用“上”,如,在《韩碑》中出现的“表曰臣愚昧死上”和“誓将上雪列圣耻”,在《访隐》中出现的“泉自上方来”,在《圣女祠》中出现的“天上应无刘威武”等。表达状态较为理想也会使用“上”,例如,在《少将》中出现的“上马即如飞”,在《重过圣女祠》中出现的“上清沦谪得归迟”,在《日高》中出现的“飞香上云春诉天”等。

李商隐的诗歌中以“下”进行隐喻也有所体现,“下”和“上”的状态相反,代表着生活状态不理想、社会地位较低、时间较晚等。在状态不理想中,经常使用“下”。如,在《井泥四十韵》中使用的“一日下马到”,在《闲游》中使用的“强下西楼去”,在《曲江》中使用的“玉殿犹分下苑波”等。表达社会低下的时候,也会使用下,如,《裴明府居止》中出现的“爱君茅屋下”,在《行次西郊一百韵》中出现的“下田长荆榛”“敢问下执事”,在《归来》中出现的“敢问下执事”等。

4.语义结构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应该有本体有喻体,但是在诗歌中因为条件的限制,经常是出现本体或者是喻体,从而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1)只有喻体没有本体。这种隐喻是李商隐诗歌中经常出现的隐喻结构,例如,使用美人难以嫁出去表达自己空有政治抱负。在《无题》(八岁偷照镜)中有很好的体现。诗歌中的表面就是写美丽动人的女子,不但情节高尚,勤学好问,而且生性活泼,很有魅力。但是到了出嫁阶段之后,父母却是不想把她嫁出去。随着生活和时间的流逝,姿容美貌的女子对婚姻生活也产生了一些忧虑。李商隐就是用美丽的女子来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现实。自己同样具有优秀的文采和高尚的情操,却是难以得到赏识,在政治上一直不顺利。使用黄昏、落花、莺、蝉等表达自己的现实感慨。如,在《桂林路中作》中使用蝉和空花枝表达自己的郁闷,在《乐游原》中使用黄昏表达自己年老不得志等。(2)本体和喻体一起出现。本体和喻体一起出现在李商隐的诗歌中比较少见,我们在进行李商隐诗歌阅读的时候,需要细细品位,才能够体会其中的隐喻。如,在《过伊仆射旧宅》中描写的“幽泪欲干残菊露”,《临发崇让宅紫薇》中的“秋庭暮雨类轻埃”,《赠郑处士》中的“浮云一片是吾身”,《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陈后宫》的“茂苑城如画”等都是本体和喻体共同出现的。

5.喻体特征

李商隐诗歌的隐喻具有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喻体大多是哀怨感伤美丽纤柔的。他们高洁美好,但是却是不断地在接受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严重摧残,它们想要反抗却是无力反抗也不能反抗。主要体现了诗人具有高尚的情操,才华横溢,但是家族、爱情、理想方面都接受了严重的打击,一生坎坷。(2)诗歌充满了多义性和朦胧性。诗歌之间的隐喻主要是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程度,或者是心理相似或者是物理性相似,而这些相似都是主观判断的,可能二者之间相似很少,也可能相似很多。所以,李商隐使用了有本体喻体和没有本体的隐喻,这样就让诗歌充满了多义性和朦胧性,在解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含义。(3)具有新颖性和创新型。李商隐的诗歌在进行隐喻的时候,增加了隐喻的形式和内容,让原本没有关系的事物进行了联系,从而提高了隐喻的新颖性和创新性。

李商隐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特点,是晚唐时期典型的代表。李商隐在选择意象的时候,主要是人物类、建筑类、动物类、自然景观类等,隐喻主要是进行了结构隐喻、实体隐喻、空间隐喻等,丰富了文章意象的内容,提高了隐喻的深度,对现代诗歌具有很深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情感;智性;诗歌翻译;诗歌创作

作者简介:肖曼琼。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多诗人、作家既具深厚的国学功底,又有扎实的外语基础,他们集创作与翻译于一身,为我国的文学及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卞之琳就是这样一位诗人。20世纪30年代初卞之琳步入文坛时,就写诗、译诗齐头并进。他的诗歌创作如他本人所言:“喜欢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其诗作字字珠玑、篇篇堪称精品,译诗也是质量上乘、卓荦不凡。卞之琳在回顾自己六十年的文学翻译实践时,说自己“好像兜了一圈;始于译诗(韵文),中间以译散文(包括小说)为主,又终于译诗(韵文、包括诗剧)”。写诗与译诗在他的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冀,具有很强的互动互补性。

一、凝结智慧的诗歌创作

卞之琳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主智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哲思幽深、理趣盎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陈可培说卞之琳“以冷静的哲思倾向与深邃的智慧的凝聚,去追求诗与哲学的融合而独树其精微与冷隽令人深思的诗风”。他的诗“迥异于传统的言情诗或西方浪漫派的主情诗”。陈国恩说卞之琳的诗“凝练饱满,充满智慧的律动,张扬着生动的诗情,显现出智慧美与诗意美的结合”。罗振亚也持相同观点,认为卞之琳的诗歌“理趣绵密充盈,在情感流脉的背后常蛰伏着想象力对知性的追逐,诗在他那里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情感,而成为一种情感的思想,一种智慧的晶体”。可以说,卞之琳诗歌的智性化特征已成为学界的一种共识。

的确,卞之琳的诗属于主智诗,是一种以智性为主、引人深思的新的智慧诗。对智性的自觉追求,赋予其诗歌浓厚的哲思色彩。请看《旧元夜遐思》:

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

莫掀帏望远吧,如不想自鉴。

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

一星灯火里看是谁的愁眼?

“我不能陪你听我的鼾声”

是利刃,可是劈不开水涡:

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

独醒者放下屠刀来为你们祝福。

这首诗抒写元宵佳节之夜诗人独对孤灯,有感于众人皆醉我独醒,意欲改变群体麻木、昏睡不醒的现状;但又感到孤掌难鸣,因此心中充满了难以排遣的忧愁和无奈。诗人在诗中着力克制自我情感的宣泄而着意于冷静的智性表现。“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揭示了一种相互联系又相互隔膜的人际关系,浸透着诗人孤独的情绪体验。句中人称与主客体的相互转换,是其“相对”哲学观念的表达。

卞之琳偏爱相对性哲理,偏爱对大千世界作形而上的思辨。他有不少诗歌涉及了“相对性”,如其诗作《投》:投与被投在诗中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今日小孩儿“随地/捡一块小石头/向山谷一投”,而小孩儿昔日的降临人间,也许正是某个人曾把他“好玩的捡起,/像一块小石头,/向尘世一投”。处境的对调与转换,让人感到命运的相对与不可捉摸。《圆宝盒》中诗人用三组意象对照,即“一颗晶莹的水银/掩有全世界的色相,/一颗金黄的灯火/笼罩有一场华宴,/一颗新鲜的雨点/含有你昨夜的叹气……”,表达了小与大、远与近、得与失的相对关系,反映出宇宙万物中事物存在的相对性。《距离的组织》,根据诗人本人的解释,涉及了时间与空间、实体与表象、微观与宏观、存在与觉识的相对关系。诗人最负盛名的短诗《断章》更是在浓浓的诗情画意中形象地表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对相通的关系。它虽然具有多元的释义,但是笔者认为,诗中蕴含的相对性哲思是无可否认的。除了上述诗作,《归》、《妆台》、《道旁》、《尺八》、《航海》、《音尘》、《灯虫》、《水成岩》、《雨同我》、《鱼化石》等诗歌也不同程度地表现了诗人一以贯之的相对思想。读者能够从种种相对关系中发现隽永睿智的理趣,在理性的思辨中获得生命的智慧之光。

卞之琳善于用诗的旋律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微细、琐碎的事物进行哲学的思考与智性的探索,让人们在一个个朦胧的、象征性的意象和意境中感悟他的诗歌所特有的智慧之美。《灯虫》以扑火自焚的蠓虫为意象,暗示那些不甘淡泊、做浮华好梦的寻梦者梦想的破灭。《车站》一诗中,诗人通过“车站”这一日常生活意象,感叹现实如同从梦深处驶出的夜行车,留给梦中人的是一片空荡与冷寂。表达了现代人内心中无法把握现实与命运的深微复杂的困惑与失落。《白螺壳》也是在普通物象中寄寓精微的哲理。洁白空灵的白螺壳象征纯洁、美好的理想人生。可是,这象征理想人生的白螺壳落到人们手里却被视为无用之物,或者引起“多思者”的一片“愁潮”。类似例子不胜枚举,《鱼化石》、《淘气》、《胡琴》、《古镇的梦》、《古城的心》、《墙头草》等诗篇都很好地体现了诗人善于从细微处感悟人生、从哲理高度把握人生的创作特点。

卞之琳说他写诗,一直写的是抒情诗。这种抒情,在笔者看来,是一种理性驾驭下客观、冷凝的抒情,是一种具有浓郁哲学意味的抒情。诗人力避感情的外露而追求智慧的凝聚;就是在情难自禁时,他也是寓火热的情感于深沉含蓄的抒情之中。如《无题五》:

我在散步中感谢

襟眼是有用的,

因为是空的。

因为可以簪一朵小花。

我在簪花中恍然

世界是空的。

因为是有用的,

篇4

关于立秋节气的诗歌

1.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唐] 徐铉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2.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 徐铉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3.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 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4.立秋日

[唐] 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5.立秋日

[唐] 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6.立秋日

[唐] 刘言史

商风动叶初,萧索一贫居。

老性容茶少,羸肌与簟疏。

旧醅难重漉,新菜未胜鉏。

才薄无潘兴,便便画偃庐。

7.立秋日悲怀

[唐] 令狐楚

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

又添新节恨,犹抱故年哀。

泪岂挥能尽,泉终闭不开。

更伤春月过,私服示无缞。

8.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

[唐] 武元衡

篇5

【关键词】:诗歌语言 品味 方法

诗歌语言富有表现力,它是诗人高度锤炼的个性化语言,是最富有文学性的语言。诗歌语言往往“以一当十”,力求“一字传神”,因此诗歌教学要注重语言品位,才能达到美的教学效果。

一、理解字面意思,品味诗歌内涵

诗歌的语言美,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诗歌用字最少,容量最大,意在言外。在理解字面意的同时,还应进一层探究和发掘它的内涵,才能把握诗表达感情。如辛弃疾的诗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生动描绘了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无赖”一词贬义词褒用,包含了诗人对小儿无比喜爱之情,用得极妙 ,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跃然纸上,所谓一词千金 。又如王维的“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作者抓住富于特征的春景来设色和渲染,让景物着“红”披“绿”,使诗意生趣盎然,使诗境自成一幅浓墨重彩的图画。这些诗词既有诗的韵味美,更有画的色彩美,如同善于调色的丹青能手一般,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意趣盎然的画面,给我们带来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享受。

二、揣摩关键词语,品味诗的形象

关键词语对展示诗歌形象起着重要作用,在欣赏中要对这些词语重锤敲击 ,反复品味。

1、品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实词。

的诗句“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争”、“击”、“翔”、“竞”是四个关键性词语,这四个动词各具其妙。“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鱼游而言“翔”,见鱼自如轻快活泼;鹰飞而言“击”,见鹰迅猛矫健英武;“竞”字则对大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在这清寒空阔的深秋季节里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于哲理性的概括。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这句虽平白如话且寥寥五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颇耐人寻味的深山月夜图:月儿在山嘴边露了脸,如水的月光泻满了深山幽谷,它冲淡了笼罩山谷的夜色,也惊起了栖息窝巢的鸟鹊。其中的“惊”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也是诗眼,可引发我们美好的联想--也许是月光大亮了,使鸟儿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银辉来得过于突然了,引起了山鸟惊惶,再不就是今晚的月儿圆得有些异样,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惊恐,也许是鸟儿们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借助今晚格外明亮的月色欣赏它们白天无法领略的美景而惊喜呢!“惊”字作用不同凡响,耐人品味。

2、品味“疏通文气,活跃情韵”的虚词。

杜甫有诗云:“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叶梦得评道:“远近数百里,上下数千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可见虚词在诗中的作用。

三、品味语言的音韵美

古典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这种形式的特殊性,表现在它具有很强的结构美和音韵美,它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对仗使诗歌章法整齐,具有形式上的建筑美,而押韵和平仄,则在听觉上造成诗的音韵美。此外,诗词中双声、叠韵、叠字的恰当运用,也能求得音韵的美感,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了十四个叠字,错落有致,声调和谐,它虽并不描塑某种具体形象,但它为表现诗人愁怨孤苦的情绪,提供了先于一切形象的、感人至深的音韵效果,被人们称为“绝唱”。《诗经》中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也构成琅琅上口、悦耳动听的音韵美,给人听觉上的美感享受。

四、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欣赏古诗,其实通过语言,去感受作品中的鲜明形象,结合诗歌的情景美,进而品味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诗人的作品是与诗人的经历、人生、阅历相关联的,像孟郊就写不出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篇6

关键词:高考 诗歌阅读 设计

高考作为我国高利害的公开考试之一,对学生有的影响深远,而高考试卷的要求就变得更高,才能更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水平。在语文试卷中,诗歌阅读是必考部分,近几年,古诗阅读的设计似乎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导致学生的古诗学习较为局限,有些学生甚至在追求诗歌阅读的通用答题模式,可想而知,这种设计模式会让学生的学习陷入一个误区。是否有更好的、更合理的诗歌阅读设计方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大陆高考诗歌阅读设计分析

回顾一下当前我国高考诗歌阅读常见的设计思路,以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为例。

示例一 2014年新课标Ⅰ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以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______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的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示例二 2014年新课标Ⅱ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单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祥。

8.韦庄在诗中用什么方法表现情感的?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课标卷Ⅰ诗歌阅读设计依然采用常见的模式,一首古诗鉴赏题和补写题的形式。课标卷Ⅱ诗歌阅读鉴赏题采用不同的设计形式,围绕“灯前”这一共同意象选取2首诗歌作为阅读材料。补写题呈现形式有一定改变,加大了难度,不是单纯地考察学生背诵和回忆,需要加入自己对诗句的理解。鉴赏材料依旧是出自唐诗宋词,是学生不熟悉的古诗词;补写题来自课本、课程标准或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背篇目。诗歌阅读考察的内容主要侧重诗歌的内容、意象、情感、表达技巧和重要名句等,重在评价学生准确提取重要信息、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运用所学表达技巧的能力等。题目答案一般是固定的。

二、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诗歌阅读设计分析

香港于2009年实行高中新学制,学生结束三年制高中教育后,参加中学文凭考试,这相当于我国大陆的高考。了解一下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诗歌阅读的设计。

示例三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诗歌阅读设计(节选自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国文学样本试卷)

根据《秦风・蒹葭》与下面三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乙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

丙我们底恋啊,像雨丝,

在星斗与星斗间的路上,

我们底车舆是无声的。

曾嬉戏于透明的大森林,

曾濯足于无水的小溪,

――那是,挤满着莲叶灯的河床啊,

是有牵牛和鹊桥的故事

遗落在那里的……

遗落在那里的――

我们底恋啊,像雨丝,

斜斜地,斜斜地织成淡的记忆。

而是否淡的记忆

就永留于星斗之间呢?

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

流满人世了……。郑愁予《雨丝》

(a)《蒹葭》与《望天门山》在体制上有何不同之处?试略加分析。

(b)四首诗歌内容均与河流有关,试从每首诗摘举一例以证。河流对各首诗歌的主题产生什么作用?试分别说明之。

(c)有人认为“文学源自现实,却比现实更具感染力”。试以《望天门山》《竹枝词》或《雨丝》任何一首,证明此说法。

香港诗歌阅读设计选取4首诗歌作为评价内容,以课内诗歌为基础,汇集其它材料,同一主题(如示例二所选材料都与河流有关)让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内容产生内在联系,这种方法将更多的材料整合为一个整体,汇集古今的多首诗歌,使得阅读内容更为丰富,而且课内诗歌以不呈现的方式出现,需要学生平时的积累。重在考察学生对不同时期诗歌特点的掌握、诗歌主题的理解以及诗人所选的特定意象与主题的关系。允许学生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

三、分析总结

香港和大陆的古诗词阅读设计思路存在明显的不同,我国高考古诗词阅读设计或许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构思方面,比较阅读的方法更能够加深问题的难度,更有利于考察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学生的认知过程划分为6个维度,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我国当前诗歌阅读重在评价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两个维度的能力。如何考察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是试卷设计者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今年课标卷Ⅱ也在进行一定的尝试,认识到需要改变诗歌阅读的固有设计思路,使设计不拘于模式的限制。

第二、选材方面,兼顾课内课外、古今中外。虽然现在的阅读设计兼顾课内课外,但是不难发现,课内材料一般是出自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必备的内容,课外主要选自唐诗宋词。这种设计思路的弊端之一是会导致日常教学对中外现代诗歌的忽视。比较阅读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纳2首或2首以上有共同点的诗歌,丰富阅读的材料,拓宽学生的视野。

第三、任务方面,设计应该更为丰富。回忆特定的名句、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这些任务的设计重在考察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考察学生其它较高层次能力的任务也非常重要,比如香港诗歌设计中分析《蒹葭》和《望天门山》两首诗歌体制的不同,分析某首诗歌与某个观点之间的一致性(香港C题)等等。又如课标卷Ⅱ区分“灯前”这一意象表达的不同情感。

篇7

关键词:诗歌;意境;含蓄;美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83-0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时间跨度上,中国诗歌作品浩如烟海,多如丘沙,而且佳作纷呈、琳琅满目。徜徉诗海,品赏佳构,如赏奇花,如聆仙乐,美哉壮哉,心驰神飞。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样式,是用情去粘合一切,用情去感化读者;同时,诗歌又是一种精练的艺术,是一种活的语言。诗歌是通过创造意境来体现美的。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意境的创造是诗人追求的终极。诗的美正美在意境上。而意境的创造,最讲究的就是含蓄美。

含蓄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于长期的中庸之道的浸润,明显地带有很强的模糊性、隐喻性。人们为了回避矛盾、 平和人际关系,往往把明白事隐起来,而曲意表达。与之相应的汉语词汇,也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多层次性等特点,渐渐地,也就形成了民族思维和审美上的含蓄性特征。

由于民族审美趣味追求含蓄性和模糊性的浸染,在文艺创作的艺术上也必然有意无意地受到影响,也必然要以曲意见长,追求含蓄蕴藉。历代文艺家都认为写文章要辞约而意丰,言语不可说尽,“语忌直而贵曲”,应含蓄而有味。

诗的美也正美在含蓄。所以,无论是鉴赏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可以从诗歌的含蓄入手。

在品读诗歌过程中,除了体味诗歌的语言美、结构美之外,还要借助联想和想象,补白诗歌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于含蓄中确定诗的指向,领略诗的意境美、形象美、理趣美。

在具体诗作的选题、立意、构思、表达的创作过程中,诗人要根据自己特定的创作意图,在自己的头脑中对一系列的意象作一定的筛选与组合,从而创造出千姿百态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和意境来,并在意境的创造中隐喻着诗人的情趣和哲思。在对许多意象的处理过程中,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也就产生了各自不同的理趣和情思,从而在有限的字句中做到无限的包揽,尺幅小景而有千里之势。

在创作过程中,不管从什么角度立意构思,也不管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诗歌必须做到含蓄,要在有限的字句中作不惜任何代价的包揽,绝不可质白无味。

那么,在诗歌创作中,怎样才能做到含蓄呢?方法很多。单就表现手法而言,就有许多:借景抒情,缘情写景,因情设景,以景语结,或起承转合,或动静相宜,或寓浓于淡……也可以调用比喻、通感、夸张、比兴、拟人等多种修辞,共同构筑诗的含蓄美。

在这里,我只略谈二种:一曰空白,一曰虚实。

所谓空白,就是含而不露,也就是含蓄。或说三分藏七分,或欲说还休,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所谓空白,也就是作者故意闪烁其辞,有意剔除那些实质的确指的东西,而保留那些空灵的虚设的东西,创造出一个艺术的空间,以便容纳读者的各种理解,让人去填补各种意象、思想、感情。如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的表层意象写出了春天江南的繁花丽景,也写出了江南大地的广阔、深邃和迷离。那么其深层意蕴是什么呢?是纯粹为写景而写景吗?假如我们仔细涵咏此诗,就会发现,诗人似乎在描写春天江南的繁花丽景之后,还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种别样的滋味就是诗人寄寓在具体的繁花丽景意象中的兴亡之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依旧称佳丽,而南朝时的众多佛寺已经看不见多少了。诗里所蕴涵的难以捉摸的意味,通过补白,落到了实处,使我们深刻地体味到此诗的内涵之深厚含蓄。又如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对于本诗的理解,关键之处在“轻罗小扇”上,在这诗里,“轻罗小扇”实际代指被皇帝遗弃的宫女。抓住了这一意象,再深层解读此诗,弃妇悲凉之意便弥漫出来。再如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中表层意象有四:涧边幽草,深树黄鹂,带雨春潮,野渡横舟,它们共同组合成一幅生动的图画。但若细品此诗,疑点顿生,诗人为什么不说“独怜”(只爱)大千世界中那千娇百媚争奇斗艳的花朵,却“独怜”这涧边幽草呢?这就给我们留下了思索的空间,引发我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我们若追溯诗人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以及诗人当时的处境,便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这首诗作于唐德宗建中二年,其时正是安史之乱后不久的中唐社会,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而诗人在这个很偏僻的滁州当官,他洁身自好,关心民众,但现实和理想的反差,使其常处于进仕与退隐的矛盾之中。因此,“独怜幽草涧边生”便是他安贫乐道顾影自怜的写照。同时,诗人以水急舟自横之态隐喻自己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以及不进不退任其自然的态度。至此,我们才豁然而解诗人那恬淡而忧伤的情怀。

因此,诗歌创作,既要做到含蓄蕴藉又要兼顾语言形式的易记、易懂、易诵、易唱、易听。惟此,诗才有生命,才能永久。

综上所述,诗歌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含蓄。只有以此为宗旨,才能创作出高品质的诗来。而要达到这一高度,就应采纳百家,吸取众长,兼容并包,并在实践中去摸索和领悟,从而达到“无招胜有招”的“无技巧”境界。而这“无技巧”的技巧,其实正是“含蓄”二字。

“含蓄”二字,博大精深,限于水平,囿于视野,我只能管中窥豹,不能尽言真谛。倘有不足之处,敬请赐教。

注释:[1]“语忌直而贵曲”见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

[2]“白话要押韵而又自然,是颇不容易的”见鲁迅的书信《致窦隐夫(1934.11.1)》参考文献

[1]《诗歌创作与品赏百法》 张其俊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 郁炳隆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版。

篇8

诗歌欣赏音乐美节奏运用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才统称为“诗歌”。“诗”与“歌”自古就是水融,不分彼此的,“诗”即“歌”,“歌”即“诗”。古代的《诗经》,极盛时期的唐诗、宋词、元曲,在当时就是为人们吟唱的歌曲,有的还颇为盛行,“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曲”,“凡有井水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古代如此,现代亦如此,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也很重视现代诗歌的音乐美。诗歌的音乐美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优秀的诗歌十分讲究音乐美,席勒甚至认为,“诗歌里的音乐在我的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

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与韵律上。诗歌的节奏,就是一连串的声音的高低、快慢和停顿,相当于音乐的节拍,没有节奏,就没有诗歌。格律诗的节奏形式,五言的主要是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的大多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现代诗也是有节奏的,它的音节也是有变化规律的。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虽然句子长短不一,字数多少不等,但节奏鲜明,基本上是以三字为一顿,与歌曲的3/4节拍颇为相似。

此外,诗歌的音乐美还体现为韵律和谐。诗歌讲究押韵,即每句或隔句的最末一个字用韵相同或相似。选韵的不同,可以造成不同的音乐气氛,传达不同的情感。例如舒婷的《致橡树》,诗歌中的“你、己、曲、仪、雨、起、里、意、戟、离、息、依、里、躯、地”的韵脚为“ī”或“ǖ”,读音相似,发音显得绵长、细腻、清脆,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女性特有的柔和细腻的情感。一般来说,抒发高亢激昂感情的诗歌,常常使用响亮的阳韵(带鼻音的韵母),这种韵母洪厚响亮;抒发优美、细腻,或悲怆、凄楚的情感的诗歌,多用不太响亮的阴韵(不带鼻音的韵)。此外,诗歌常常运用章句重叠的手法,有的通篇重叠,各章对应的只换几个字;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叠;有的隔章重叠,重首重尾。章句重叠,回旋反复,犹如歌曲的旋律,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由于节奏和韵律,便形成了诗歌特有的音乐美,使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朗朗上口。

因此,在诗歌的欣赏与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熟悉诗歌的节奏与旋律,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旧体诗有格律,讲究押韵与对偶,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格律诗的音乐美。现代诗歌没有这些要求,现代诗歌形式自由,不拘一格,节奏丰富,变化多端,很难找到统一的格式与规律。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呢?我们可以借用歌曲的元素与形式来体会这种音乐美。

歌曲有鲜明的节拍,诗歌也是如此。以下以《再别康桥》为例,找出这首诗歌的节拍: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西天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歌的首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末章“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重章叠句,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这两个章节以双音词作为状语,诗句以六字句为主。其余各章节也多以双音词或三音节词作为定语或状语,如“轻轻的”“河畔的”“软泥上的”“榆荫下的”“悄悄的”,每一章节的诗句也是以六字句为主,因此可以以3字为一拍,套用歌曲的3/4节拍来吟诵,其中的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可以延长其中一个字的时长为一拍(在歌曲中用增值线“__”表示),或两个字合为一拍(在歌曲中用减值线“XX”表示),于是,这首诗歌的节奏可以用歌曲的简谱表示出来:

再如,诗歌《祖国・母语》: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我的母语/热血一般的黄河的波涛/我的母语/是群星一般的祖先的名字/我的母语/是春蚕口中吐出的丝绸古道/我的母语/是春鸟舌尖跳动的民歌中国/我的母语/是丁香凝结的雨巷/我的母语/是傲雪绽放的红梅/我的母语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我的母语/是划开天幕的雷电 /奏响黎明的号角/我的母语是一种链接/我的母语是一种文明/我的母语是一种财富/我的母语是一种骄傲……

在这首诗中,“我的母语”四字句回环往复,形成这首诗歌的主旋律,这个诗句可以2字为一拍,以2/4的节奏来演绎,或可以4字为一拍,以4/4的节奏来演绎。

由此可见,我们通过对诗歌的句子成分特点的分析,借用歌曲的节拍,来确定诗歌的节奏。

在把握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诗歌,就能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在朗诵时还可选用与该诗歌节奏以及感情相符合的配乐,达到“歌”“诗”合一的和谐。这或许就是诗歌给人们带来的一个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审美体验。

篇9

关键词:比兴 意象 意境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0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含蓄,追求言已尽而意未尽的效果,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空间;中国古典诗歌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中国古典诗歌更注重的是一种意境的创造,即使到了现在,中国人写诗歌依然追求意境的营造,如果说得太白了,就没有意思了。意境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重要理论和审美观念,它是指诗歌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形象的生活图景与诗人强烈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诗的意境是物与我、情与景、虚与实的有机交融,是诗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过程的结果。

在诗歌意境的创造过程中,比兴手法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形式历来倍受文人的重视。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如《氓》中借助桑的变化,暗示女子处境的变化,“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先以葱茏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自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这样既激发读者的联想,又增强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对比兴这种表达方式的理解,通常采用的是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的解释:“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其实与朱熹同时代的学者李仲蒙的解释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他说:“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李仲蒙的解释更着眼于诗歌中形象与情感的作用。

比兴作为一种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在连缀意象、情景交融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假象见意”:连缀意象,突出意境空间美

诗歌所表现的是主体情感,而中国古典诗歌注意到的是更进一步的主体情感之所缘起,注意到的是主体生命与客体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强调的是物我同一。“假象见意”,语出皎然《诗评》,其中的“象’,指客观物象,也可以理解成一切现实存在;“意”指传统的情志,也即今日所谓的思想感情。“假象见意”,就是通过对客观物象的生动描绘,含蓄地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无论是比的“索物托情”还是兴的“触物起情”,都离不开具体的物象。一旦客观物象触到了诗人情感或者诗人的情感急于借助某一客观物象,它也就完全主体化了,一经语言的固定,便成功完成了意象的创造。如“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牛希济《生查子》)中“春山”、“烟”、“天”、“星”等意象适应了情感的表达,准确表达了情感,给人以美感。

在具体的诗作中,比兴的功能往往表现为多重意象和意象群的集合。单一的意象不容易形成立体的效应,而意象群的美感冲击力是强烈的。如李白《静夜思》中的意象除了月之外,还有霜与人,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思乡的画面。再如:“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作者连用三个意象,从广度、密度、长度来体现愁思之深,意象与意象之间跳跃较大,丰富了诗的想象空间。

“假象见意”是比兴的创作法则,而且含有重形象内容的意思。对事物的描摹要活灵活现,宛然在目。这就要求抓住物象的特征动态,采用最富表现力的语言,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状飞动之趣,写真奥之思”(皎然《诗式》),其结果便是意象的产生,意境的空间美也就呈现出来了。

二、“思与境偕”:化景物为情思,情景交融

诗中之景物,毕竟不是自然之景物,“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谢榛《四溟诗话•卷三》)“景”是诗的外在条件,是诗的媒介,而“情”是诗的内在因素,是诗的灵魂。

比兴促成了情与景的交融。比兴借助之物,就是情感的线索,由象而生意,由意而到境。如秦观的这首《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作者以比兴写春愁,将一腔淡淡的哀愁化为具体可感之物:轻寒、晓阴、穷秋;淡烟、流水、幽屏;细如愁的雨丝,一弯小小的银钩闲闲地撩起珠帘,这些精美细巧之物仿佛都是“愁”的化身,将飘忽捉摸不定的情感具体化了。

诗人要表述的思想感情是要凭借意象的属性暗示出来的,这在“比”的用法中比较突出。如刘禹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情由景发,同时用了两个比喻句,用红花容易衰退比作男子对爱情的不专一,用涓涓细流比作无尽的愁绪,将景与愁情融合在了一起。与比不同,用兴来感物起情,物和情之间有时是相通的,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从传书的雁而想起爱人的情书,这是选取了相通的事物;有时,诗人还能从无关的事物起兴,如冯延巳《谒金门》中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和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起兴之物不一定是诗歌描述的核心,却常常是诗歌感情的过渡和烘托,使诗歌的情感在景物的描绘中更深邃绵长了。

三、“境生象外”:不明说、不直说、埋没意绪

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并非随意,而是必须受一种情感的支配,比只手法的运用实际赋予了意象以相同的情感基调。杜甫有一首《舟月对驿近寺》:“更深不假烛,月郎白明船。金刹青枫外,朱楼白水边。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全诗只有最后两句表达诗人的感情,前面几句全是写景,全是意象的排列,感觉上前后意象间好像并无直接联系,但实际上感情是连贯的,思路也是连贯的,读者一口气读下来,渲染了气氛,使诗人的感情的流露在诗歌有一气呵成,虽然没有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却比再多的语言都要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

诗人情感本身是复杂和微妙的,诗人把复杂、微妙的感情融化在景物中,不明说、不直说,诗歌中的景物也就凝缩成了一种模糊的色彩,使人产生不尽的联想。由于事物间的相似性是非常复杂的,可能从很多不同的侧面或角度找到不同的相似点与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也可能在同一个相似点上与很多事物联系起来。所以有时会感觉到诗歌中的景物是确定的,但它的寄托却是非常隐蔽模糊,飘忽不定的。这在李商隐的无题诗和咏物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他的《落花》就分别被解为“悼亡”“身世之感”与“寂寞之景”,它们都与落花之情态具有相似性。

而这样的效果恰恰是诗歌所追求的,“境生象外”,意境不止于形象本身所已经具体描绘出来的那一部分,还要通过联想与想象,使审美感受扩展到形象的具体描绘所比喻、象征、暗示的那些部分,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李白的《静夜思》,倾诉的是思乡之情,“低头思故乡”五个字,含蕴着丰富的内容:游子客居异乡,行踪飘泊,身世飘零,更引起对回到家乡去过安定生活的渴望;既有孤独凄凉之感,也有对亲人的思恋和欢聚的期望。这些都可能是情理之中的内容,但又无须点破,只须造成一种模糊状态,让读者去“默会”、品味,借助联想以补充。袁枚把这种创作特征概括为“但见性情,不着文字”(《随园诗话•续诗品》)是很有道理的。如果直言、尽言,也就是明晰化、确定化,则反而索然寡味了。

篇10

一、 《夜雨寄北》赏析

诗人在第一句用夫妻问答的形式开篇,“君问归期未有期”,称妻为“君”,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夫妻相互挂念的款款深情的画面,视角独特而鲜明,这句话的意思是:“妻子你一直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去,但是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从审美的角度赏析,这句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画中有诗,情在画中,情与景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交融,定位了整首诗的意境。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换位思考,表面是写妻子盼望夫君回家的急切心理,其实表现的是诗人自己的相思。这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与杜甫的《月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杜甫在这首诗中就是站在妻子的角度,表面描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则传达的是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君问归期未有期”用简单的问答形式传达了思念爱妻的深情厚谊,每一个字中都流露出思念之情,不仅形象动人,而且深情、婉约。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是诗人当时眼前所看到的景象以及自己的现实处境。诗人对特定的环境进行了描绘,语言简单而凝练。短短七个字,诗人为大家展现出一个秋雨绵绵的巴山景象,将异乡的景象和漂泊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绵绵巴山,不可断绝,冰凉的秋夜,大雨淋淋,不仅有天上之雨,还有池中之水。读这句诗,人们仿佛穿过了诗人描绘的景物,置身于一个这样的环境中:茫茫秋夜,寒意袭人,绵绵巴山,到处都是一片雨幕,地上的池水很快涨满并溢了出来,诗人身处异乡,周围是险峻而绵延的巴山,风狂雨急,孤独与寂寥缠绕在诗人的心头,此景此情是何等的凄凉与孤寂。秋雨绵绵,使人如愁丝缠绕,空虚而焦虑,池水盈盈,又使人情意满溢,无法自控,诗人的内心在愁绪满怀的同时也情意绵绵,汹涌激荡。在巴山秋夜,阴雨绵绵,诗人触景生情,通过自然景观展开联想,在描绘客观事物和处境的同时表达出夫妻的恩爱。“何当共剪西窗烛”,诗人先用细腻的笔法给人们展现出一个充满温馨与恩爱的和谐家庭生活,“共”字无限传神地表达出夫妻之间的恩爱与亲昵,然后用“何当”将这个美好的期望推向了遥不可及的境地。诗人才发现这不过是自己的想象,是自己美好的愿望,何时能实现呢?这里与首句遥相呼应,“未有期”已经给出答案,理想多么美好,而现实又是如此残酷与无奈。整句诗没有一个“情”字,却洋溢着无限情意。

二、《夜雨寄北》英译本中的诗歌意境

(一) 诗歌的意象与文化

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的决定性因素,而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也表现在语言运用方面。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文学作品是一种最常见而且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因其语言的书面特征,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含义和审美意蕴更为丰富,所以,译者在对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不仅仅要理解语言文字表面的内容,更要去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次蕴涵。这样才能译出原作真正的意义。所以,我们的翻译研究工作要放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因为翻译涉及的语言文化背景更广。从某种意义上讲,翻译不仅仅是文化作品在不同语言间的转述,而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今天,这种文化传播的意义越来越得到重视。文化是诗歌意象的基础,诗歌意象更是文化的体现,它来源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例如,水这个意象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多与愁丝相关联,表达出命运多舛,人生苦短的无奈与感伤情怀。就像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就是这个意义,在下句就直接点出了其核心的思想情感:“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里的水是以“雨”的形式出现的。还有一个意象――“秋天”也是离愁或者思念的情感表现,这个更多是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两个重大节日。如“每逢佳节倍思亲”描写的是重阳节,而“月是故乡明”则是指中秋时节。

在Herbert A. Giles的译本中没有译出秋天的含义,自然也就无法表达出中国文化有的民族特色。而散宜生的译本中“In this night of rain pools along Ba Rige o’ erflow”也没有译出“秋天”的意思。虽然他可能是为了追求音律上的完美而故意没有译出,但是从翻译的文化传播角度去分析,这两者都不尽完美。不过,中外的许多读者对他们的翻译都比较认可,认为他们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所以,整体上讲,他们的译文还是相对成功的。而且,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习惯也有所不同,中国人比较含蓄,而西方人比较直接。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用“巴山夜雨涨秋池”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就非常的含蓄,而这种含蓄是西方那些直接和大胆的读者难以理解的。

(二) 不同译本意象还原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我过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将自己多年的翻译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出一套独有的翻译学理论。在许教授的理论中有“三美原则”,即诗歌翻译时要注重意美、形美、音美。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形美最次。翻译时,首先要做到意美,然后再尽量实现音美和形美,最终达到三美齐备的最高境界。在对这首诗的首句进行翻译时,首先用“when”对应原文的“期”,然后用“but”来导出后面的“未有期”,这是许教授意译法的典型体现,虽然是直叙原话,但是并没有失去原文中应有的意味,那种离愁别绪、忧伤无奈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二句将原文中的巴山意译作“western hills”是指川东一带的山脉,而用“pools in western hills”来翻译“秋池”就有点偏颇了,因为这里译作是巴山的水池,而失去的“秋”的意味。好在后面用“autumn rain o’ erflow”来译“夜雨”,联想起来解读,还是能体会到原诗中那种秋雨萧瑟、池水满溢的意象。而原文中的“巴山夜雨”译作“enless reary night of rain”倒是非常贴切,将原诗的意象神韵表现得非常完美,读者在解读时能体会到诗人那种身在异乡秋雨萧瑟的夜里,对爱妻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译文完整地表达了诗人那种满怀的“愁绪”和“忧郁”,让人读来仿佛历历在目。译者在翻译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时都遵循了许教授“三美原则”中的“意美”,很好地还原了原诗的意境。然而,美中不足,译文没有将原诗的“夜”翻译出来,有失原诗意境。第三句用“can”带出了“trim the wicks”,虽然在原诗中没有相应的意象,但是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对整体意境也有很大的提升。译文以“trim the wicks”表现原诗中的“共剪烛”,将此刻的愁苦及未来的憧憬都完整地表现出来。译文中用“again”和“rain”分别作三四句的结尾词,充分体现了“音美”的原则。从整体上看,译文分为四行,每行都是12个音节,然后遵循AABB的形式押韵,这充分体现了“形美”原则。许教授按照他的三美原则意译全诗,运用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及深厚的中外文化修养来翻译此诗,完整地表达了原诗的意境,是《夜雨寄北》英译本的典范。

我们再来分析著名翻译家孙大雨先生的译本。孙大雨先生曾翻译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后期多翻译唐诗和《楚辞》。孙先生曾在美国留学,后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翻译了很多作品。孙大雨先生的翻译理论是:翻译诗歌和文学作品,译者不仅要完全解读原诗的意境,而且要对目标语的文化以及文字都有很高的造诣,唯有如此才能将原文的风貌和精神翻译出来,翻译过程相当于一次完整的再创作。孙先生在翻译时以诗译诗,用词非常精美,不同于原诗的简洁明朗,孙译本的风格比较沉郁。首句中,孙先生用“home-coming”表现归心似箭,然后又用“not sure”展现出诗人想回去又不能的无奈。孙先生在用词方面非常严谨,在翻译第二句时,用“not sure”对应“夜雨”,用“autumn pools”对应“秋池”,非常工整,而且充分表现出了原诗中那种惆怅孤独的情感,实现了中英文化的完美转换。受性格和经历的影响,孙先生在译文的情感表达上也是严谨的,用“Ba mounts”来翻译“巴山”会有损原诗的意象,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应译作“bashan mountains”或者是“bashan mounts”。在翻译第三句的时候,没有直译“何当”和“共”两词,而是用了“west winow”与“clipping the canle wick”,这也对原诗中所要表达的意象有很大的遗失,译文没有表达出原诗想要表达的对将来的重逢的一种强烈向往和憧憬,不仅在整体上显得平淡,而且没有完整表达原诗的意境,翻译得不是很到位。末句用“mute elight”来结尾,词语表现得过于含蓄内敛,没有完全传神地表达出“巴山夜雨”的意象和场景,也没有表达出诗人那种孤寂、期盼、焦虑以及矛盾的心理。然而,孙大雨先生在翻译时多运用古英语单词来体现原诗的节奏与形式美,体现了他独特的翻译风格。

三、结 语

通过赏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我们了解到,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译者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对原诗中的意象进行操作,既不能失去原文的内涵和精神,还要传达原诗的情感和意蕴。因此,在古诗歌的英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作用非常明显,只有经验丰富、语言功底扎实的译者才能译出精美的作品,才能将我国的文化瑰宝传播到世界。

[参考文献]

[1] 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20.

[2] 徐守勤,徐守平.浪漫中华古诗英译赏析[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李莎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与古典诗歌的审美鉴赏[J].文学理论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