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康范文
时间:2023-04-01 03:5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宝宝健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又称合理膳食,主要是指该膳食提供的必需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已知的有40多种),数量和比例要合适(不多也不少),并能保持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和保持健康所需。
要让宝宝吃得好、长得好,爸爸妈妈们必须要学会组织好家庭平衡膳食哦。
关键词:“四把尺子”
“四把尺子”是组织家庭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则:
1食物多样化原则
每日菜谱应包括5组食物:粮食组、蔬菜组、水果组、动物性食品组、奶及奶制品和豆奶及大豆制品组,缺一不可。
每日摄入食物品种的总数宜保持在15~20种,吃得杂一些,广一些。
每周要安排1~2次,摄入一些富含特殊营养成分的食品,例如肝脏、海带或紫菜、硬果类如核桃、瓜子类、花生等。
2食物均衡性原则
按比例吃,同时还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
3适量原则
避免摄入过多油脂和糖类等。要挑选低脂肪、低饱和脂肪酸和低胆固醇膳食,用糖、用盐(钠盐)要适量。2岁前不加味精,1岁前不加白糖。
4个体化原则
食物的天然属性应与孩子体质尽可能保持一致;食量应与孩子的体力活动相平衡;食量应与孩子目前营养状况相一致。
讲座中蒋教授妙语连珠,用深入浅出、轻松幽默的语言颠覆了大家原有的饮食观念,同时蒋教授也提供了很多膳食绝招,引得在场听众运笔如飞,记个不停――
“什么都吃,抹布不吃”:要让宝宝不挑食、不偏食,爸妈以身作则很重要,所以大人吃饭时一定要装出什么都爱吃的样子。
“3种口味”宝宝最爱:糖醋味、红烧味、茄汁味。掌握了这个烹调法宝,还怕宝宝不买“大厨”的账吗?
杂粮要少吃、巧吃:杂粮纤维丰富,利于通便,但宝宝不宜多吃,特别是杂粮粥。杂粮粥大多属于高血糖生成指数食品,易增加血糖浓度,宝宝和糖尿病病人都不能吃。宝宝吃杂粮,最好是吃煮玉米、蒸红薯,或是吃全麦面包、玉米馒头、高粱馒头等。
不要迷信橄榄油:橄榄油比较适合用于凉拌菜、拌面条及做汤,平时炒菜还是用烹调油更好。
空营养的能量炸弹:多喝饮料不健康,怎样劝爱喝饮料的宝宝“放弃这一口”呢?告诉他,这可是“空营养的能量炸弹”,喝多了,会把骨头炸空,稍不留心,就会骨折呢!
吃肉看看几条腿:禽畜河海鲜要轮换地吃,四条腿的(畜类)不如两条腿的(禽类),两条腿的不如一条腿的(鱼类)。
“头牌”维C蔬果:木瓜、橙子、猕猴桃、新鲜大枣、青椒、西兰花、土豆和豌豆,这些蔬果中维C含量最丰富。
焦米汤降火:宝宝上火或生病时,把未洗的大米直接放入铁锅内炒,不放油哦,炒至大米焦黄,加水煮成粥。
"四兄弟"红烧肉:将肉、豆腐干、胡萝卜和白煮蛋一起炖煮,不仅味道好,而且因搭配合理,提高了食物蛋白质生物价值。
荤素丸子:将胡萝卜、土豆等蔬菜和肉一起做成荤素丸子,不爱吃蔬菜的宝宝也爱吃。
篇2
保健四大手法
方法:补脾经300~500次、摩腹3-5分钟、按揉足三里50~100次。捏脊3遍,捏三提一2遍。
作用
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常用作于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身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注意事项
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暂时,病愈后再进行。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操作
①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如图1)。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②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③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如图2)。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④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为捏脊。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如图3)。捏脊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健身体的作用,是小儿保健推拿常用的手法。
固表止汗四大手法
操作
①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②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③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肾经(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④肾顶,即小指顶端。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作用
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注意事项
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进行,盗汗可睡前1小时进行。每日一次。外感、发热时可暂停。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通便四大手法
操作
1 用食指或中指揉脐旁开2寸(约宝宝2个手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揉天枢(如图4)。揉天枢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2 摩腹(同上)。
3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背部第四腰椎至骶尾骨端这一直线,即为推下七节骨(如图5)。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4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的骨端即揉龟尾(如图6)。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
作用
四法皆有通大便之功。合用于小儿便秘。
注意事项
一般饭前时行。每日一次。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治外感四法
操作
1 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两眉中间直推至前发际,即为开天门(如图7)。开天门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惊安神作用。
2 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为推坎宫(如图8)。推坎宫有发汗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
3 用拇、中指指腹按揉两侧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太阳穴,为运太阳(如图9)。运太阳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④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如图10)。揉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
作用
四法合用,能起到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且。用于风寒、风热感冒。
篇3
衣――合理添加衣物
进入冬季,随着天气的逐渐寒冷,室内外温度降低,宝宝伤风感冒的几率也随之上升。让宝宝过一个温暖又舒适的冬天,给宝宝合理添加衣服,就成了爸爸妈妈要做的第一个健康准备。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很大,爸爸妈妈在把握宝宝冬季着装时就要做好室内外的两手准备。
室外着装――由内到外的温暖关键
关键一:给宝宝穿上贴身内衣裤
有的妈妈认为只要外面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不注意宝宝的内衣。其实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还能让空气保留在皮肤周围,阻断体内温度的丢失,使宝宝不容易受凉生病。而不穿贴身内衣的宝宝则体表热量丢失得多,身体摸上去总是冰冰凉凉的,很容易感冒。
关键二:毛线衣裤要安全
冬天宝宝外出,一定要穿保暖功能好的毛线衣裤。宝宝肌肤柔软,小小的刺激也可引起皮肤过敏,在选购时毛线质地是最要紧考虑的因素。现今市场上有专为宝宝生产的毛线,非常细小,并且很柔软,保暖性又好,十分适合宝宝穿用,爸爸妈妈还需特别注意的是,不要选择容易掉毛的毛线,以防吸入到宝宝气管和肺内。
关键三:棉服要轻薄
许多爸爸妈妈认为只有厚厚的羽绒服才是最保暖的,其实不然,小棉服中膨松的棉花可以吸收很多空气形成保护层,不易让冷空气入侵,有着很好的保暖作用。厚羽绒服没有更多的吸收容纳暖空气的空间,挡风还可以,御寒保暖就比小棉服差多了。
关键四:干爽运气的小袜子
宝宝一旦脚冷,身体也很容易发冷。冬天为宝宝保暖,让宝宝的脚部感觉温暖非常关键。但很多家长还错误地认为宝宝的袜子越厚保暖效果越好,其实如果袜子厚但不吸汗的话,很容易潮湿,大量的水分会挤掉袜子纤维中的空气,由于少了空气这种极好的隔热体,袜子潮湿时就会使宝宝的脚底发凉,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而患上感冒。因此要给宝宝选择纯棉质地、且透气性好的袜子。
关键五:柔软合脚的鞋子
如果鞋子太大,宝宝走起路来不跟脚,脚上的热量就容易很快散失;反之鞋子太小,和袜子挤压结实,影响了鞋内静止空气的储存量也不能很好保暖。最好的选择是,鞋子的大小要以宝宝鞋子稍稍宽松一些为宜,质地也以透气又吸汗的全棉为最好。宝宝穿起来大小合适,舒适柔软,鞋子里能够储留合适的空气,从而使宝宝的小脚更加的温暖。在天寒地冻的北方,为宝宝选择鞋时,还要注意鞋底的防滑、防冻。
关键六:保持体温的帽子
宝宝25%热量是由头部散发的,冬天出门一定要给宝宝戴帽子。帽子的厚度要随气温情况而增减。最好给宝宝戴舒适透气的软布做成的帽子,不要给宝宝选用有毛边的帽子,否则很容易会刺激宝宝皮肤。
关键七:判断情况再加衣
许多爸爸妈妈就怕宝宝冻着,所以一出门就给宝宝穿得很多,宝宝一旦活动便会出汗,衣服被汗液湿透,反而由此着凉,并且也降低了身体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而使抗病能力下降。如果宝宝是外出运动,可酌情减些衣服,但如果外界环境特别寒冷,导致宝宝身体产热能力不足的时候,还是应该注意多穿衣。判断宝宝穿得多少是否合适,可经常摸摸他的小手和小脚,只要不冰凉就说明他们的身体是暖和的,衣服穿得还算合适。
关键八:不要护口鼻
在寒冷的北方,不少爸爸妈妈都习惯给宝宝戴上口罩或者用围巾护住口鼻,以为这样宝宝的小脸就不会冻着了。其实,经常这样做会降低宝宝上呼吸道对冷空气的适应性,使宝宝缺乏对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的抵抗能力。而且,因围巾多是纤维制品,如果用它来护口,会使纤维吸入宝宝体内,可能诱发过敏体质的宝宝发生哮喘症,有时候还会因围巾厚,堵住宝宝的口鼻而影响到宝宝正常的肺部换气。
室内着装――体贴透气的舒适关键
关键一:勿捂着宝宝
冬天到了,爸爸妈妈总是唯恐宝宝着凉,在室内也给宝宝穿很多衣服,甚至有的爸爸妈妈在宝宝睡觉时还用热水袋等取暖器具。其实,在室内过分保暖对宝宝不利,甚至会引起“宝宝闷热综合症”。当宝宝周围的环境温度超过34℃时,会引起高热,继而大量出汗,造成脱水、酸中毒,甚至脑缺氧。应根据室内温度及宝宝的具体耐寒情况来给宝宝增减衣服。
关键二:暖气房少穿一件衣
在室内温度稍低的环境下,宝宝衣服的穿法是:上装为“保暖内衣+薄毛衣或棉线衣+厚毛衣”;下装为“保暖内裤+薄毛裤或厚实些的棉线裤+厚毛裤”。在北方有暖气的房间里,则要适度减衣。爸爸妈妈在给宝宝着装时只需把握一点,那就是宝宝的衣服只需比成人的减少一件。
睡眠保暖Tips
在冬季,宝宝睡觉的时候,爸爸妈妈给宝宝盖被子(或包裹着)不要太紧太严,要宽松、适当、留有余地,被子最好是柔软的棉被,这样宝宝才会感觉更加舒适。食――御寒膳食调整
宝宝的耐寒力以及身体抵抗能力远不如大人。通过合理的膳食安排来调整和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和御寒能力,让宝宝安然过冬,是爸爸妈妈的第=大健康准备!
膳食原则
No.1:合理摄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有些爸爸妈妈错误地认为,冬季宝宝需要更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才能抵御寒冷天气。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在寒冷气候下,宝宝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也被调动起来,使宝宝的产热能力增加。因此,冬季宝宝所需的能量与其他季节差距并不大,所以不要盲目给宝宝吃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以免给宝宝的身体带来负担。
No.2:加强补充维生素
宝宝冬天的户外活动相对较少,接受室外阳光照射时间也短,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这就需要妈妈定期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具体补充剂量和次数最好按照儿科医生建议执行。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快了,宝宝体内维生素的代谢也会明显加快,维生素A能增强宝宝的耐寒力,维生素 C可提高宝宝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且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饮食中要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维生素。
No.3:重视无机盐的摄入
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体内缺少无机盐人就容易怕冷,如钙、铁、锌、钠、铜等无机盐都是寒冷气候条件下比较容易缺乏的营养素,而牛奶、动物肝脏、绿色蔬菜、豆制品、海带、紫菜等食品中都富含这些营养素,是宝宝冬季首选的抗寒食物。要帮助宝宝增加无机盐的摄入,帮助宝宝抵御寒冷,建议爸爸妈妈冬季多让宝宝摄取根茎类的蔬菜,如胡萝卜、土豆、山药、红薯、藕及青菜、大白菜等。
No.4:告别宝宝的“节日病”
圣诞、元旦、春节……冬季是众多传统节日到来的季节,伴随合家团聚的欢乐气氛,爸爸妈妈时常会纵容宝宝饮用或食
用过多的饮料和小食品,这样做会使宝宝的胃黏膜受到寒冷刺激,血管收缩,导致消化不良性腹泻。一到节日,宝宝吃的东西杂,容易引起叠食,如红薯和花生,红薯和鸡蛋,冷热食物混合吃,尤其是先吃热食后吃冷食,更容易造成胃内“打架”。吃过多油腻的食物后腹部受凉,也是导致胃肠功能失调的诱因。冬季要帮助宝宝合理安排健康饮食,避免成为“节日病”宝宝。
No.5:应以热食为主
生冷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伤及宝宝幼小的脾胃,尤其是对那些脾胃虚寒的宝宝,冬天的食物更应以热食为主,例如,煲汤类、烩炖类或汤菜等。另外,冬季菜品本身的热量散发较快,用勾芡的方法制作的,如羹糊类菜肴等则可以有效延长菜肴保持温度的时间,但也要避免过烫食物。
No.6:改善偏食
冬季,气候关系,会对宝宝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冬季更不能让宝宝偏食。不过,冬季相对其他季节,也是改变宝宝偏食的好时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冬季要抗寒所以需要能量比较多,相应的宝宝的食欲也会比较好。再加上气温比较低,某些偏食宝宝讨厌的食物味道也会淡了很多。爸爸妈妈在加工宝宝不喜欢吃的食物时,只要在色彩感、咀嚼感等方面稍加注意,就有可能将宝宝不喜欢吃的东西搭配其他食物,加工成宝宝喜欢的颜色和形状,增强宝宝的食欲,等到春天来临,您的宝宝说不定已经改掉偏食的毛病了。
冬宝宝的暖汤3推荐
1 白菜枸杞猪骨汤
材料:新鲜棒骨2根,新鲜白菜叶若干,姜片、葱块、大枣、枸杞、桔皮数个。
做法:将棒骨敲碎洗净,挑出骨头渣后放进开水内焯一下,捞出放进砂锅内加凉水,然后放入姜片、葱块、大枣、枸杞、桔子皮,开大火煮;开锅后关小火,放入少许醋,煮一个半至两个小时后再放入白菜、食盐,开锅关火。
说明:骨头汤补钙;中医认为白菜微寒味甘,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之功。这款汤成本很便宜,而且营养价值较高。
2 牛肉丸子番茄汤
材料:瘦牛肉馅250克,鸡蛋、番茄、胡萝卜各1个。
做法:牛肉馅放入一个稍大点的容器内,加入1个鸡蛋、葱沫、少许盐、老抽,朝一个方向把肉馅打散;往炒锅里放入清水,水开后用小勺把肉馅一点点盛到开水里,等肉丸成形后盛出来,将番茄、胡萝卜片放进汤里,等番茄煮烂后再将肉丸放进去,煮5到10分钟,放入食盐即可。
说明:牛肉是肉类里含锌最高的,但因肉质较硬,宝宝嚼不烂,做成小肉丸而且有番茄酸味,很开胃。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与叶酸,对宝宝发育非常有益。
3 南杏润肺汤
材料:南杏12克、北杏9克、蜜枣4枚、猪肺200克。
做法:南杏、北杏去皮,猪肺洗净切成小块,用少许食油在铁锅中炒透,加适量开水,与蜜枣同放在沙锅内、煲1~2小时,即可食用。
说明:可补益肺气、润肺、化痰止咳,对缓解冬季干燥气候对宝宝呼吸系统的不良影响很有效,同时也有助于宝宝肺功能发育。
Tips
宝宝在冬季不宜被喂食过饱,否则在冷空气刺激下,宝宝很容易变得懒惰,不愿意运动,而在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宝宝的新陈代谢容易变得缓慢,从而引起宝宝积食等亚健康现象。
住――改善宝宝居住环境
进入冬季,北方的宝宝开始了漫长的“猫冬”生活,而南方室内阴冷的环境也令宝宝们难以忍受,加上室内空气污染带来的各种问题,无论北方南方,冬日都是宝宝难熬的一个季节。每年冬季因为室内环境给宝宝健康带来的问题都不在少数。那么,要怎样给宝宝营造一个温暖舒适而又健康的居室环境呢?宝宝居室要避免出现空气干燥、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等现象。
隐患一:干燥的空气
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在这样的环境中,宝宝本来就脆弱的呼吸系统的抵抗力就更容易降低,不仅会使宝宝的皮肤有干燥和瘙痒等不适症状,而且流感病毒也极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宝宝的体内,引发咽炎、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隐患二:二氧化碳
由于冬季天气寒冷,门窗封闭较严和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增多,致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高。室内空气二氧化碳达到0.15%~0.2%时属于轻度污染,会使宝宝情绪低落、食欲减退;室内空气二氧化碳超过0.2%属于严重污染,长期处于二氧化碳浓度高的环境,会严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隐患三:温度不适
由于冬季室外温度较低,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内外温差悬殊,宝宝一时难以适应,很容易患伤风感冒,严重时还会引发肺炎。反之,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会使宝宝代谢功能下降,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减弱,诱发宝宝呼吸道疾病。所以,冬季宰内温度的标准值为16℃~24℃。
隐患四:植物污染
很多人喜欢冬季在室内养花,认为绿色植物可以改善和美化室内环境。在室内种植一些适合的植物,的确会起到点缀环境和净化空气的作用,但如果选择不当,反而会造成室内污染。有些花卉就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像万年青含有一些有毒的酶,它的茎叶液汁触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若被不懂事的宝宝抓在手中把玩或误咬,会因强烈刺激口腔黏膜而引起咽喉水肿,甚至使声带麻痹失音。有些花草甚至对人有致命危险,像曼陀罗、断肠草等含有剧毒。另外,如果与郁金香、洋绣球所散发出来的微粒接触过久,宝宝娇嫩的皮肤也会过敏、发痒。因此,安全稳妥才是为宝宝的卧室装点植物的第一原则。
安全应对策略
No.1:合理通风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换气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且宜选择上午、中午开窗,此时空气质量最好。用煤炉取暖和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家庭更要注意安装通风装置,同时利用室内空气净化设备消除室内环境污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另外,如果居室新近装修,可以考虑使用装修污染捕捉剂净化室内空气。
No.2:调节湿度
过分潮湿和过分干燥的空气都对宝宝身体不利。冬季采暖期间最好在室内安装温、湿度计,及时调节室内温、湿度。在湿度低时不妨采取地面洒水或启用加湿器等方式对空气加湿。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冬季室内空气湿度标准为30%~60%。
No.3:扔掉清新剂
有的爸爸妈妈喜欢在居室里有异味时使用空气清新剂。事实上这对净化空气不仅无益,反而会增加室内空气污染。据空气监测专家介绍,空气清新剂的主要成分是香精和产生压力的喷射剂,主要用来掩盖空气异味,但它并不能消除室内的污染物。而且,空气清新剂中的化学物质对宝宝的健康都是毫无益处,反而会加重空气污染程度。
No.4:适当绿化
合理选择花卉是优化室内空气质量的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据花卉专家介绍,吊兰能吸收一氧化碳和甲醛天南星能吸
收空气中的苯和三氯乙烯;石竹能吸收二氧化硫和氯化物;月季、蔷薇可吸收硫化氢、氟化氢、苯酚、乙醚等有害气体等。
室内植物Tips
适宜室内摆放的植物:文竹、龟背竹、仙人掌、常青藤等。
不适宜室内摆的放植物:丁香、夜来香、夹竹桃、洋绣球、郁金香、松柏类花木等。
危害宝宝健康的4大居室细节
1 “三手烟”
“三手烟”指香烟发散滞留在墙壁、家具、衣服甚至头发和皮肤上的有害微粒和气体,它对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宝宝危害极大。
危害:烟草中有50多种有害物质,除尼古丁有很强的毒性外,其他很多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和致癌物质对健康都构成严重的威胁。受“三手烟”的危害,宝宝患气管炎、哮喘、肺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的机会比其他宝宝高出一倍。尤其在冬季室内空气不畅通,“三手烟”对宝宝的危害更严重。
改善方式:
吸烟的爸爸首先应自觉戒烟。如果烟瘾很大,又无毅力戒烟,爸爸吸烟时要注意远离宝宝。爸爸吸烟时穿的衣服,进入室内或接触宝宝时要脱掉,放在室外如阳台等处,洗过脸和手后再抱宝宝玩。
2 带菌玩具
玩具是宝宝的小伙伴,能提高宝宝的智商,相信每个宝宝都有不少玩具。冬季室内空气不流通,正是宝宝玩具上面的细菌容易滋生的季节。
危害:毛绒玩具非常可爱,但它存在着灰尘和螨虫污染;木制玩具涂成各种颜色存在着铅的污染;颜色鲜艳的塑料玩具含有放射性物质。
改善方式:
注意玩具的选择,要到正规商店购买质量好,且没有刺激气味的玩具。在冬季玩具一定要定期清洗消毒。
3 数码产品
手机和电脑辐射的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它对成年人就有很大的危害,对于宝宝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危害:让宝宝过早地接触或使用电脑会导致宝宝头痛、眼睛灼热感、恶心呕吐,宝宝总接近电脑,不仅会有辐射,同时会有许多灰尘吸进宝宝的肺部,引发呼吸道疾病。尤其在冬季空气不是很流通,房间内经常有辐射产品使用的话也会加大室内的灰尘的浮动和含量。
改善方式:
1 宝宝的房间里不要放置电脑;
2 在家使用电脑要保证室内通风,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辐射;
3 不要用手机给宝宝当玩具,也不要让宝宝用手机通话。
4 日常卫生用品
洗衣粉、肥皂洗涤剂、洗衣液、洗发水、洗手液等用品大都含有低毒或微毒的化学物质,一般情况下对人体危害不大,但对宝宝的健康威胁却不容忽视。
危害宝宝皮肤的角质层很薄,汗液分泌能力强,抗感染能力差,对外界刺激相当敏感,过多接触化学制剂很容易引发湿疹、皮炎、尿布疹、脓疱等诸多病症。
改善方式:
1. 用洗涤用品洗头、洗澡、洗手后,一定用清水冲洗干净;
2. 洗衣服时,尤其是内衣,要用清水将洗涤用品冲掉,直到水中没有泡沫为止;
3. 最好为宝宝选择儿童专用的洗澡、洗头和洗衣用品,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即使是此类用品也应尽量用水将其冲洗干净。
行――宝宝冬季健康指南
冬天虽然寒冷,但是也不能总把宝宝闷在家里。长期呆在室内会影响到宝宝的好心情,爸爸妈妈可以每天带宝宝出去转转,呼吸新鲜空气。但要记得在出门之前,除了我们上文谈到的合理添加衣服之外,还必须根据不同的出游目的做好相应的保护性措施,以保证出游的健康安全,才能有益宝宝身心。
宝宝出行――晒太阳
晒太阳能够帮助宝宝获得维生素D。维生素D又叫“阳光维生素”,人体皮肤中所含的维生素D3源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转换成维生素D,它可以帮助宝宝摄取和吸收钙、磷,使宝宝的骨骼长得健壮结实,对宝宝软骨病、佝偻病有预防作用。晒太阳还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但是,如何晒太阳才能保障宝宝的健康呢?
晒太阳健康指南
让宝宝多晒晒太阳,不用担心宝宝受冻,不时摸摸宝宝的小手只要暖和就行,但一定要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在冬季,有三个时间段比较适合晒太阳:第一时间为上午6~9时,这一时间段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占上峰,紫外线相对薄弱。红外线温度较高,可使宝宝身体发热,促进宝宝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宝宝活力。第二、三时间分别是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这两个时间段的照射特点是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这时是宝宝储备体内“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同时还可以促进宝宝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有利于促进宝宝骨骼正常钙化。
宝宝出行――户外运动
通常1岁半以上的宝宝可以踢球、打雪仗,两岁以上宝宝可以放风筝、做简单的器械运动,3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试试跳绳、轮滑等等。冬季多带宝宝出去做有氧运动,不但能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刺激宝宝的食欲,还能大大减少宝宝冬季生病的频率,可谓一举多得的健康准备。
逛公园是宝宝最主要的户外运动。公园里娱乐设施较齐全,如滑梯、跷跷板、木马、沙堆等常见游乐设施都很适合宝宝玩耍,有利于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手脚协调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等。通常公园里面还有很多小伙伴可以和宝宝一起玩耍,在缓解宝宝冬日的寂寞的同时,还有利于宝宝的身心健康。但是,要保障宝宝的健康,还真是要注意很多方面才行。
户外运动健康指南:
1 注意游乐设施的安全
带宝宝做户外运动要首先注意场地是否安全、游乐设施安全系数是否符合标准。对宝宝来说,高低不平的场地就不够安全,尽量不要带宝宝去玩耍。即使是符合安全标准的游乐设施也会因为宝宝的使用不当或意外事件等而发生危险,所以在宝宝玩耍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在旁时刻照看,不要离开太远或自顾自地和别的家长聊天。
2 关注宝宝和小朋友玩耍的状况
户外通常会有很多的小朋友,人多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推挤或跌倒的状况,父母应随时注意照看宝宝。
3 注意宝宝的卫生情况
户外运动场地属于公共场所,小朋友在一起玩耍,避免不了相互接触。应减少宝宝与患病宝宝的接触,同时,注意不要让宝宝将公共的物品放在嘴里。同时在做完户外运动后,要及时给宝宝洗手,避免宝宝感染传染病。
4 避免宝宝穿衣过多
冬季带宝宝出来运动,衣服不宜穿得太多,尤其是下身,否则不但容易影响宝宝的活动质量,热身之后还容易出汗,如果这时脱衣服,更容易感冒。最好给宝宝带一件衣服,运动完毕出汗时,再给宝宝披上。同时备一顶帽子,宝宝出汗后及时戴
上,以免头部着凉。给宝宝准备一双舒适的软鞋或旅游鞋,不要穿皮鞋,以防弄伤脚部。对比较小的宝宝,尽量选择离家近的地方,以防影响宝宝休息,因为宝宝累了随时有睡觉的可能。带上一瓶热水,待宝宝运动后喝上几口。最好不要在运动过程中给宝宝吃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防――防治宝宝的冬季常见病
秋冬季节,对于宝宝们来说,是传染病、过敏性疾病等各类病症的多发季节。专家介绍,每年的秋冬换季之时,儿科门诊都会人满为患。气候的变化令很多新手父母措手不及。那么,如何让宝宝安稳地度过这个“多事之秋冬”呢?
流行感冒(病毒性流感)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可以在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宝宝。流感的传染性很强,而且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宝宝,当下次再遇上流感病毒时,仍有可能感染,是对宝宝非常危险的冬季常见疾病。
预防
No.1 母乳喂养和饮食平衡
6个月以下的宝宝最好进行母乳喂养,母乳中的天然免疫成分可以保护宝宝安然过秋冬。开始添加辅食和稍大的宝宝,要特别注意营养平衡,蔬菜、水果、牛奶以及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都要全面摄入,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宝宝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可让宝宝多喝些白开水,以增加宝宝机体代谢废物的排除,预防感冒。
No.2 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也是提高宝宝免疫力的好方法之一,睡眠不但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还要讲究质量。冬季宝宝房间的气温保持在16℃~24℃,注意室内的适当通风,睡前适当安抚宝宝等都对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有利。
No.3 定期消毒
要定期给居室和家用物品消毒,消灭病毒病菌。
No.4 注射疫苗
每年应给宝宝注射流感疫苗。目前国内常用的是流感灭活疫苗,通常是三价疫苗(2个甲型流感株、1个乙型流感株),其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不良反应少。
居家护理
No.1 保证休息
患流感后宝宝的体力消耗很大,要让宝宝好好休息。同时应及时将宝宝汗水浸湿的内衣更换下来。
No.2 养排结合
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也要注意口味清淡,应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不要给宝宝吃生冷、油腻及刺激性的食品,同时也要想办法保持宝宝大便通畅,尿量正常,以使体内毒素尽快排出。
No.3 按摩放松
感冒会引起宝宝全身乏力不适,父母可以按摩宝宝的头部、颈部、肩部、背部、臀部、腿部。如果宝宝年龄太小,骨骼稚嫩,还不适合按摩,父母可以轻轻地揉捏他的四肢,这样也会使宝宝感到放松。
No.4 预防二次感染
病愈后到2周内宝宝的抵抗力仍较差,应注意让他休息和补充营养,并要预防其他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的其他亚型)再次感染宝宝。
伤风感冒(呼吸道感染)
俗称伤风,大多数宝宝是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尽管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对宝宝的危害也较轻,但仍不能忽视日常预防与护理。
预防
No.1 增强抵抗力
平时要加强宝宝的身体锻炼,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锻炼适应冷空气刺激。
No.2 加强营养
多吃水果与新鲜蔬菜,不要偏食,少吃零食,尤其要控制冷饮。
No.3 通风换气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每日开窗2~3次,每次通风15分钟,通风时将宝宝抱到避风处,避免吹着宝宝。从多方位加强宝宝的抵抗力,以更好地预防伤风感冒。
居家护理
No.1 及时退烧
对于宝宝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35%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同时遵医嘱口服退烧药。
No.2 通鼻顺气
对于宝宝的鼻塞,爸爸妈妈可在宝宝进食前或睡前用0.5%麻黄素滴鼻。用药前应先清除鼻腔分泌物,每次每侧鼻孔滴入1~2滴,可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使呼吸道通畅,便于呼吸和吮乳。
食疗防感冒
冬季是感冒的高发期。宝宝的免疫能力普遍低于成人,所以不可避免就成了易感人群,通过饮食调理是预防和治疗感冒的重要方法。针对不同体质与症状的宝宝,专家特别推荐了4个食疗方法,爸爸妈妈可以针对自己宝宝的特征列号入座,通过食疗预防和辅助感冒的治疗。
1 百合枸杞猪肉粥
症状:宝宝一般偏瘦,睡觉多汗,痞易心烦,易口渴、舌红、舌苔少。这类宝宝容易因汗多而着凉、感冒。
材料:百合20克~30克、枸杞10克、猪肉碎和米适量。
做法:先将米煮成粥,然后放入百合、梅杞、猪肉碎丁一起煮至熟为止。
2 山药猪肉粥
症状:宝宝一般偏胖、虚胖,有薄薄的舌苔、舌不红,这类宝宝因为体质虚弱也容易感冒。
材料:山药20克(或生山药切片)、猪肉末和大米适量。
做法:先将大米煮成粥,将山药、猪肉进一起煮至熟为止。对于已经感冒的宝宝来说,需要通过清淡、有营养的饮食来调理。
3 葱白粳米粥
症状:如果你的宝宝在感冒初期表现有以下的症状:咳嗽、痰多且稀、鼻涕清稀、舌苔发白、大便白而干、尿很多、不爱喝水,多是因为着凉所致的寒性感冒。
材料:葱白(葱的根部)5~6段,生姜6~7片、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粳米煮成粥,同时将葱白放入粥中,快好时放入生姜煮5~10分钟后就可熄火。
4 薄荷牛蒡子粥
症状:倘若宝宝在感冒初期的症状表现为:痰咳不出来、咽疼、爱喝水、有黏稠性鼻涕、舌头红色、舌苔变黄、脉搏也比平常快,多是因室温过高引起的热性感冒。
材料: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牛蒡子单煮15分钟,取出牛蒡子,留下汁水备用。将梗为煮成粥,10分钟后放入薄荷,在粥快好时,放人牛蒡子汁水,煮5分钟即可。
冬季腹泻
引起宝宝腹泻的因素很多,常见病因有饮食因素、肠道内或肠道外感染因素和气候条件等。冬季腹泻多发生在11月中旬至12月,以11月为。引起宝宝冬季腹泻的病因,多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轮状病毒在气温下降的过程中滋生很快,因为宝宝的抵抗力弱,耐受力比成人差,身体的免疫力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天气的突变,容易受到病毒侵害。
预防
No.1 注意喂养卫生
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数月最为重要,因为母乳最适合宝宝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1gA,有预防感染轮状病毒的作用。如果人工喂养则要注意饮食
卫生,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食具,最好每日煮沸一次。
No.2 按时添加辅食
一般来说,从宝宝4个月开始就可以给宝宝逐渐添加一些辅食,如蛋黄、米汤等,及时为宝宝添加辅食可以满足宝宝营养需要,增强宝宝体质。
居家护理
No.1 预防脱水
宝宝腹泻很容易脱水,当宝宝不思饮食时,应该给宝宝服用生理盐水,服用量一般为第一个4小时服完20ml~40ml,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No.2 保持营养
腹泻的宝宝体内营养物质丢失较多,应给他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但需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根据宝宝的适应能力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No.3 合理用药
由于秋冬季腹泻多由病毒引起,所以无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做好脱水的预防和液体的补充,大多数宝宝可在几天内自愈。
肺炎
肺炎在冬季的发病率最高,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预防
No.1 练习呼吸
要让宝宝有意识地深呼吸,有助于预防感染性肺炎。
No.2 远离二手烟
不要让宝宝吸二手烟,烟草的有毒成分会削弱肺部对抗感染的能力。
No.3 注意室内卫生
及时清洁房间,但要注意清理布满灰尘或长有霉菌的地方时,务必不要让宝宝在场。
No.4 注意通风
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次到3次,控制室内的温、湿度,温度约在18℃~22℃,湿度约在60%左右。
No.5 疫苗防护
注射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化脓性链球菌肺炎,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因流感病毒而导致的肺炎,此外,儿童还应该接种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No.6 经常洗手
不仅宝宝要经常洗手,接触宝宝的人也要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清鼻涕、上厕所、换宝宝尿布等活动之后,以及做饭和吃饭前。
居家护理
No.1 多休息
尽量让宝宝躺在床上休息,这样可以缓解呼吸困难带给宝宝的痛苦。但要注意每隔2~3小时给宝宝翻一次身,仰卧、侧卧相互交替,并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这样不仅有利于排痰,还能避免肺部单处长时间受挤压。
No.2 助排痰
如果宝宝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可以用枕头将宝宝背部垫高,以帮助宝宝顺利呼吸。发现宝宝有痰液时,让宝宝咳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宝宝太小,父母则要帮宝宝吸出痰液。
No.3 随时观察
要密切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面色、呼吸、体温及咳喘等症状体征的变化。若宝宝有严重喘憋或突然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的情况出现,则有可能是痰液阻塞了呼吸道,需要立即吸痰、吸氧,并及时请医生采取救治措施。
中耳炎
中耳炎是宝宝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宝宝通常会感觉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较大的宝宝会说耳痛,但不会说话的宝宝由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常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等。由于吸吮和吞咽时耳痛会加剧,所以患中耳炎的宝宝往往不肯吃奶。
预防
No.1 母乳喂养
吃母乳的宝宝,由于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A(lgG)和免疫球蛋白M(lgM)足以抵御由口腔吸入至咽喉部及咽鼓管有害菌的侵染,故能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婴幼儿中耳炎的发生。而用牛奶、奶粉等食品进行人工喂养的婴幼儿,由于这些食品无一定数量的活性抗体成分,故可使病菌有机可乘,致使呼吸道或中耳发生感染。
No.2 正确喂奶
宝宝患中耳炎往往和喂奶姿势不正确也有关。有的妈妈或保姆在喂乳时图省事,让宝宝平卧喂奶,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呛咳,均可以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因此,预防中耳炎,需注意喂乳姿势,应该抱起宝宝来喂乳,人工喂奶时不要太多、太急。
No.3 少擤鼻涕
当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致急性中耳炎。
No.4 6个月大宝宝不宜用安慰奶
芬兰专家在最近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半岁以上的宝宝使用安慰奶嘴容易患中耳炎。
居家护理
No.1 勿信偏方
有的父母听信谣言,采用所谓的偏方,将某些中药或药片磨成粉吹进耳朵里,这是很危险的。如果药末堵塞鼓膜的穿孔处,内耳鼓室内的脓液引流不畅,长期刺激、腐蚀鼓膜,可使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严重时脓液可向颅内蔓延,引起硬脑膜外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等并发症甚至面瘫等,严重的并发症将会有生命危险。
No.2 物理退烧
当确诊为中耳炎并用药治疗后,宝宝仍然有发烧的现象,需要父母随时测量体温并进行物理退烧,如果发烧超过38.5℃,仍需及时就医。
No.3 给宝宝剪指甲
宝宝会出现耳痛和耳朵不舒服的现象,年龄太小的宝宝不会表达,可能表现出躁动不安,或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应给宝宝剪短指甲,避免宝宝抓挖耳朵。
No.4 随时看护
宝宝得了中耳炎后,应该保证身边随时有家长看护,因为宝宝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若耳膜穿孔,会有分泌物流出。若已经是慢性中耳炎,耳膜会增厚且结疤,耳膜活动性下降甚至中耳腔产生胆脂瘤,这时就要家长及时带宝宝再次就医,看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了。
流脑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冬季是流脑高发季节,爸爸妈妈们要提高警惕。该病是由呼吸道传染,多数宝宝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与感冒相似,只要休息的好,抵抗力强,一般不会发展成脑膜炎。但如抵抗力差,继续受冷,细菌可侵入血液循环,发生败血症,最终侵犯脑膜导致化脓性脑膜炎。
危害
流脑具有起病急、变化多、病情重、流行广、传播快的特点,流脑通常来势凶猛,而且病死率高,危害性非常大。流脑起病急骤凶险,若抢救不及时,常于24小时内危及宝宝生命。
流脑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不超过一周。流脑病毒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小宝宝,6个月至2岁的宝宝因为宝宝自身抵抗力差最容易感染。
预防
No.1 避免宝宝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后要及时治疗,以免发展成流脑。
No.2 预防流脑的最佳方法是注射疫苗。
No.3 在流行病高发期,妈妈尽量少带宝宝去人口密集的场所。
No.4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定期开窗通风,减少室内病菌含量。
水痘
从初冬到严冬,都是宝宝水痘的高发季节。水痘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宝宝身上。被感染后,通常经过11~20天的潜伏期就会开始发病,但在潜伏期间就已经有传染给他人的危险性了。
水痘的潜伏期在14~21天左右,宝宝大约在感染2~3周发病。宝宝发病时全身会出现不适的表现,如身体有发热症状,大约38℃~38.5℃,可能伴有咳嗽或腹泻,胃口与精神较差;发热的同时或后1~2天,宝宝皮肤会发痒。首先出现米粒大小的红点,经过几小时或1天左右,小红疹子就会转变成水泡,有黄豆或绿豆大小,内含液体,周围有红晕;大约1~2天后,水泡开始变得浑浊、凹陷,3~4天后水泡干燥并开始结痂。宝宝水痘躯干处较多,四肢及头面部较少,同时还伴有丘疹、疱疹等并发症。
预防
No.1 注意通风
平时注意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No.2 板蓝根预防
如果宝宝已经接触过水痘病患者,可用板蓝根30克~60克,水煎服,连续一周,对预防水痘有特效。
No.3 接种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是一种高度活性的减毒疫苗,适用于接种1岁以上至12岁以下之健康宝宝,只需打一剂。注射完成后于二星期左右体内可产生对抗水痘的抗体,其保护性可持续1O年以上。注射后有效预防感染水痘的效果达98%。
居家护理
No.1 止痒
发水痘时,全身发痒,可以让医生给宝宝开一些适合的止痒药物,千万别让宝宝乱抓。
No.2 剪短指甲
把宝宝的指甲剪短,避免抓破伤口。
No.3 保持清洁
长水痘期间,还是要帮宝宝洗澡。洗完澡后,可用浴巾吸干身上的水分,再抹上止痒药。
篇4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满180天才开始添加辅食,而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满120天就可以添加辅食。这是因为母乳所提供的热量和营养素基本上能满足6个月宝宝生长的全部需求,又能减少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母乳喂养宝宝只需要在出生后第3周补充维生素D即可。
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要早一点添加辅食,因为配方奶的营养不如母乳,不易被宝宝吸收利用。辅食添加必须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应按照月龄及时添加不同食物。
需要添加辅食的3个信号
确定宝宝开始添加辅食的具体时间,关键要从宝宝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仅仅根据月龄来做决定,一般出现以下情况,就可以考虑添加辅食:
1 看体重。体重已达到出生时体重的2倍,通常为6千克。如出生时体重3.5千克,则要到7千克。小样儿或出生体重2.5千克以下的低体重儿,添加辅助食品时体重也应达到6千克。
2 看动作发育。动作发育有进步,能扶着坐好,俯卧时能抬头挺胸,能用双肘支持其重量。
3 看对吃有否兴趣。宝宝吃食行为有发展,当小匙触及口唇时,宝宝表现有兴趣,露出笑容并张口,或有口水流出,说明宝宝有进食愿望;相反,如试喂食时,宝宝头或躯体转向另一侧,或闭口拒食,则提示可能为时过早。
辅食添加的7个基本原则
一般来讲,宝宝要到6个月才开始出牙,意味着宝宝可以“吃”,但要学会吃则需要一个过程。在4~6个月阶段,宝宝正处于尝试吃的阶段。辅食添加的基本原则有以下7点:
少量辅食要从少量开始加,刚开始喂含铁的米粉只有1-2勺,很稀,像浓的肉汤样,以后逐渐变稠,数量也逐步增加。因为此时宝宝唾液和胰液中消化酶活性较低,如一下子吃许多米粉容易消化不良。
单个 要一个一个食物单独添加,不要将没有尝试过的食物混合在一起给宝宝吃,如八宝粥。每加一种食物,需要尝试3~5天,适应后再换一个。如发现宝宝对某一种辅食出现过敏现象,如吐出来、发出来或拉出来,就提示可能与过敏有关,需要暂停提供。
健康 宝宝健康时可添加新的食物。如精神不饱满、生病了,或打了预防针可暂时不加。避免发生雪上加霜的事。
用勺子 辅食要用勺子喂,不可将米粉放入奶瓶里喂。用勺子吃可以锻炼宝宝下颌关节肌肉的活动以及牙齿的使用,学习搅拌、咀嚼和吞咽食物,对今后语言的发育有益。任何想替代宝宝学习咀嚼的方法,如用粉碎机粉碎食物,都是不可取的。常吃宝宝已经学会吃的辅食,要经常给宝宝提供,如米粉、蛋黄、蔬菜泥等。应注意辅食质地要随年龄而变化,从稀到稠、从少到多、从单一到混合等。
清淡 宝宝的辅食要清淡。一般6~7个月之前不提供食盐,到宝宝开始吃高质量菜粥或烂面条时,可加少量盐,但要比成人口味淡许多。2岁之前不提供味精、鸡精等调味品。1岁内宝宝不宜提供甜品,避免体重过重。
耐心 要有耐心。一般来讲,宝宝接受新食物可能要尝试6-8次,甚至超过1 0次以上。所以喂养者需要有耐心。对宝宝吃过几次都吐出来的食物,仍然不可放弃,要用语言多鼓励,并可以与宝宝喜欢吃的食物混合在一起喂。喂养者的耐心来自于爱心。爱心是人性化喂养的核心。
女儿刚满月,现在是混合喂养,不知道是否还
需要补充鱼肝油?需要补充多少剂量?
足月出生的宝宝在满月后即可以添加鱼肝油,
一般每天补充维生素A和D各200―400单位。如果是早产儿和双胎儿一般在出生后3周就应该添加鱼肝油。一般补充鱼肝油到2岁。
女儿出生3个月了,一直按照老人的吩咐,没有
给她穿太多衣服。有时候摸着女儿的手是凉的,怕她会冷,可是老人说小孩的手基本上都是凉的,只要不是冰冷的,就不用添衣服。怎样判断孩子冷还是热呢?什么情况下应该添加衣物?
3个月的宝宝活动比较少,在天凉的时候可以
适当添加衣物。总的原则是“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由于宝宝的手脚是露在外面的,所以用手脚的凉暖来判断宝宝是否衣服穿得过少是不准确的。通常以摸摸宝宝的颈部后面和背部来判断。如果颈部和背部皮肤温暖,说明宝宝所穿衣物合适:如果颈部和背部有汗,说明宝宝所穿衣物过多。
宝宝7个月大,经常用手抓自己,前几天把额
头都抓破了。有什么办法能让宝宝不再抓自己?老人说用布把宝宝的手包起来,可是这样会不会影响手的发育?
宝宝可能因面部痒感或者活动中抓自己的面部而引起抓
伤,为防止宝宝面部抓伤,可以给宝宝戴手套,这样不会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宝宝1岁9个月,上个月过春节,带宝宝回了趟老家。在
老家的时候饮食和睡眠都挺正常,回到家以后反而不正常了,不愿意吃饭,晚上睡觉要醒好几次。这是什么原因?要怎么办?
篇5
你出现过这些毛病吗?
便秘: 如果你排便间隔时间多于3天或3天以上,你可能患上了便秘。按照症状不同,便秘可分为习惯性便秘和偶发性便秘两种类型。大肠形成粪便,并控制排便,是人体向外排出毒素的主要通道之一。如果毒存体内,影响脾胃的运行,造成大肠的传导失常,导致肠道不通而发生便秘。长期便秘,粪便不能及时排出,会产生大量毒素堆积,这些毒素被人体吸收,会继发肠胃不适、口臭、色斑等其他症状,导致人体器官功能减弱,抵抗力下降。
胖: 如果你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体重(千克)/体表面积(平方米)】大于24,就属于肥胖了。肥胖是一种营养过剩的疾病,如果长期过量食用高脂、高热量食品,体内毒素就会滋生,造成机体失衡,引发肥胖。患者除体弱无力、行动不便、动作时气喘、心悸、怕热多汗或腰痛、下肢关节疼痛等症状外,大多有糖、脂肪、水等物质代谢和内分泌方面的异常。
黄褐斑: 内分泌发生变化、长期口服避孕药、肝脏疾患、肿瘤、慢性酒精中毒、日光照射都是黄褐斑发生的原因。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有娇好的容颜,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的脸上出现了黄褐或淡黑色斑片,那一片片呈地图状或蝴蝶状的斑片,使肌肤失去了原有的水嫩光泽。
痤疮: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各种毒素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随着血液循环危及全身;而当排出受阻时,又会通过皮肤向外渗溢,使皮肤变得粗糙,出现痤疮。此外,微量元素缺乏,精神紧张,高脂肪或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都是痤疮的诱因。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面子”上的功夫,而忽视了体内的“环保”。
口臭: 口臭是指口内出气臭秽的一种症状,多由肺、脾、胃积热或食积不化所致,这些东西长期淤积在体内排不出去就变成了毒素。贪食辛辣食物或暴饮暴食,疲劳过度,感邪热,虚火郁结,或某些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龋齿以及消化系统疾病都可以引起口气不清爽。
皮肤搔痒: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皮肤上的汗腺和皮脂腺能够通过出汗等方式排出其他器官无法解决的毒素。外界的刺激、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以及内分泌障碍等使皮肤的这种功能减弱就会引发搔痒。
慢性胃炎: 是由饮食没有节制,脾胃虚弱、劳逸过度所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形成一种毒存体内、气血不通的症状。
篇6
“宝宝要断奶了,
听人家说宝宝
断奶期间特别容易生病,
宝宝也不容易一下子
就把奶彻底断掉,
要折腾几个来回呢!
是真的吗?”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宝宝健康、顺利地断奶?这是很多乳妈妈心里的疑问。其实,宝宝顺利断奶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里所说的断奶是指断母乳。开始要给宝宝断奶,就意味着宝宝将由乳汁喂养转向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喂养了,在这期间,爸爸妈妈要逐渐增加给宝宝的辅食。最好用纯母乳给宝宝喂养应坚持4~6个月,因为母乳不但是宝宝最佳的营养品,而且可使宝宝得到更多的母爱,安全感增强,以致成长后性格开朗等。4~5个月时,母乳所含营养已不够宝宝生长发育需要,就可开始半断奶,也就是对宝宝进行食物训练,逐渐增加辅食,减少乳汁,训练用匙喂。如果6个月还不开始加辅食减少喂奶次数,则到7~9个月后要转向固体食就比较困难。10~12月宝宝的饮食应该已基本过渡到肉、蛋、奶、粮食、蔬菜为主的混合饮食,并初具一日三餐的格局。
断奶对于宝宝来说,不仅是断了某种食物,断了他已经习惯的口味,而且切断了与妈妈亲近的固定时间和机会,所以很多宝宝一开始都非常不适应。所以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对时间
如果宝宝是早产儿,或者身体特别虚弱,可推迟断奶时间。也要结合妈妈奶量的多少、妈妈的工作安排等因素。但通常为1岁,最晚1岁半,就应断奶(母乳)了。另外,夏天或霉雨季节食物易腐败,夏天又是宝宝腹泻的多发季节,此时若宝宝食欲不佳,更不必强行断奶。可在天气转好时给宝宝断奶,且一旦开始最好长期坚持下来。
选对食物
为了宝宝获得身体发育的充足营养,应该给宝宝断母乳了。尽管如此,补充辅助食品减少母乳以后奶类仍是宝宝饮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天应保证摄入奶粉500毫升以上。母乳可减为每晚一次,直至完全停止,代之以配方奶。两岁以上宝宝可以喝牛奶。
有些宝宝会因为留恋母乳而一时不肯接受配方奶,需要给他一个适应过程,母奶和牛奶混合喂养一段时间,逐步让他接受配方奶和其他食物,从而断掉母乳。同时要注意这类宝宝断奶期的营养补充,防止宝宝因断母乳而影响宝宝健康。
断奶过程中除继续供应奶粉外,可给宝宝添加自己制作的一些易消化的鱼、蛋等类食品,或者罐头食品,但不能操之过急,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给宝宝添加辅食要从少到多,由稀到稠,从细到粗,习惯一种再加另一种,在宝宝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出现反应暂停两天,恢复健康再进行。同一天内最好不要给宝宝两种从未吃过的食品。
完全断奶后,宝宝每日的饮食中应包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这6大营养素,避免饮食单一化,多种食物合理搭配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此时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养成挑食、偏食和爱吃零食的习惯。
选对做法
一般来讲,宝宝在饥饿时一般比较容易接受新的食物。但新妈妈仍然要努力把断奶食品做得味道好些、淡些。此时宝宝臼齿还没有长出来,不能把食物嚼得很细,所以宝宝的饭菜还是要做得软烂一些,以利于宝宝消化吸收。主食可以吃粥、软饭、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等。副食可以吃新鲜蔬菜(特别是橙绿色蔬菜)、鱼、肉、蛋、动物内脏及豆制品,还应经常吃一些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在给宝宝新的食品时,注意观察大便性状,如果宝宝很健康,那么即使大便次数多些,形状有些改变,如带有颗粒或稍呈糊状,也不必慌张。
保证适量
断奶过程中,1岁宝宝应该酌情安排一日五餐,早、中、晚三顿正餐,二顿点心,强调平衡膳食和粗细、米面、荤素搭配,以碎、软、烂为原则。完全断奶(母乳)了,饮食也大部分固定为早、中、晚三餐,并由稀饭过渡到稠粥、软饭,由肉泥过渡到碎肉,由菜泥过渡到碎菜,
断乳后喂养,宝宝每日需要热能大约1100~1200千卡,蛋白质35~40克。主粮如大米、面粉,每日约需100克,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豆制品每日25克左右,以豆腐和豆干为主;鸡蛋每日1个,蒸、炖、煮、炒都可以;肉、鱼每日50~75克,逐渐增加到100克;豆浆或牛乳,每日500毫升,1岁以后逐渐减少到250毫升;水果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供应。
选对饮品
母乳期宝宝几乎不用额外补充水,到了断奶期,宝宝应该喝什么呢?白天除了给宝宝喝奶外,可以给宝宝喝少量1:1的稀释鲜果汁和白开水。健康断奶食品
健康断奶食品
汤汁类:
米汤、果汁、菜汤等。严格来说,这并非断奶食品,而是断奶准备食品,在开始断奶1~2个月前就可给予。
主食:
粥类如菜粥、土豆粥、猪肝末粥、鱼粉煮粥等都可以。原则上是食物成糊状、泥状、无粗纤维、少脂肪,少蛋白,容易进食和吸收。烂面条、馒头、饼干、蛋糕也可选用。
蛋黄、蛋白:
蛋白除水分外都是蛋白质,蛋要煮熟煮透后,取出蛋黄,蛋黄的脂肪为蛋白的两倍,热量为蛋白的8倍,还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宝宝断奶时最好的食品。鸡蛋不能吃半生的或油炒、油煎的,以免消化不良,最好吃鸡蛋羹(炖蛋)。
肉、鱼类:
可把瘦肉剁碎加米煮成肉末粥。鱼可放在锅中蒸熟后去骨捣烂成鱼泥即可食用。鸡胸肉也很好,油少,蛋白质利用率高。
篇7
权威
孩子受害更多
二手烟既包括吸烟者吐出的主流烟雾,也包括从纸烟、雪茄或烟斗中直接冒出的侧流烟,也就是指吸烟的人所呼出的气体和卷烟本身燃烧时的烟雾的俗称。烟草烟雾中的数百种成分对人体有害,含有至少69种致癌物、多种有害气体、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烟草燃烧时产生的颗粒物绝大多数为PM2.5,其中包括大量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砷、苯及亚硝胺等高致癌物。因此,吸入少量烟草烟雾即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长期暴露于二手烟,对人身体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对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按体重比例换算的话,儿童比成年人要呼吸更多的空气,从而会吸入更多的污染物,也就是说,同样二手烟的环境,儿童会吸入更多的二手烟,受到更大的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二手烟对儿童的危害主要有:
引发儿童哮喘
婴儿猝死综合征
气管炎
肺炎和耳部炎症等
仅在美国,二手烟就导致患哮喘病的儿童发病次数增加,症状加重。
每年约有
20万~100万
1900~
2700例
的婴儿猝死综合征也被认为与二手烟污染有关。
英国:实施无烟环境后,儿童哮喘明显下降
在法案生效前,英格兰地区因严重哮喘病而住院的儿童人数每年增加约2%。
英国在2007年7月开始实施《卫生法》,要求在所有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建筑物内和交通工具上实现全面无烟。
近日,在《儿科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中发现,英格兰全面的无烟法律使14岁及以下儿童因哮喘住院的人数显著减少。
2002年 2007年 2010年
研究根据对2002年4月到2010年11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无烟法律实施后
因为哮喘入院治疗的人数立即减少了 。
入院治疗人数每年减少 ,相当于在无烟法律实施后的前3年内。
入院治疗儿童减少了 例。
且不同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人群和住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儿童,因哮喘入院治疗人数的减少情况基本一致。这一研究发现足以证明全面无烟环境对减少烟草危害的重大作用。3.4%6,802
二手烟没有“安全水平”
2012年卫生部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明确指出:二手烟暴露没有所谓的“安全水平”,即使短时间暴露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在有人于室内吸烟的情况下,无论加装排风扇、空调或者其他通风、空气过滤装置,都无法避免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
2个小故事
1.英国路透社曾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美国密歇根州一名19岁的少女,在一家酒吧工作时,因吸入过量的二手烟而死于急性哮喘病。这名女孩在两岁时就患上了哮喘病,
病情一直没有很好的控制。她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快餐店和酒吧打工。出事那天,她也是和平常一样,身体没有发病的征兆,可是却在踏入充满烟草烟雾的酒吧十几分钟后,急性哮喘病发作昏倒在地。等医务人员到场后,无奈地宣告她已经死亡。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罗森曼医生说:“死者没有其他已知的可能死因。在她生前工作的酒吧里,二手烟所含的尘埃微粒水平,足以导致急性哮喘病发作。”罗森曼医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工业医学杂志》上,并得出“这是有记录的第一个二手烟直接导致成年人死亡的案例”的结论。
2.赵女士的孩子从小就患有哮喘,虽然一直到医院看病、吃药,但总是找不到病根在哪儿。每一次看到孩子犯病难受的样子,赵女士夫妇总是心疼不已。无意中,赵女士得知二手烟可以导致儿童哮喘,这才意识到,老公在家抽烟的情况,有可能就是孩子哮喘发病的根源。赵女士的丈夫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开始戒烟,此后,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
挑战:天气不好或晚上到外面吸烟不方便,那可怎么解决?应对:
事先选好可以遮雨同时光线充足的地方,并准备一支手电以备不时之需。
准备一些健康的零食和口香糖,帮助他克服烟瘾。
给他找点儿事干,让他没工夫吸烟。应对挑战,给你支招!
挑战:住处附近没有合适的户外吸烟的地方,怎么解决?应对:
事先勘查有可能作为吸烟点的地方,尽可能改善这个地方的环境,让他感到舒适些。
准备一些健康的零食和口香糖,帮助他克服烟瘾。挑战:家里的长辈要在你家里抽烟,怎么开得了口不让他抽?应对:
提醒他们二手烟会影响家里每一个人的健康。
让孩子或其他能说动老人的人来做这件事。
准备一些薄荷糖或水果来代替香烟。
让老人有事可做,或和孙子一起玩。
挑战:家里人觉得自己在其他房间里关上门吸烟就没事了。应对:告诉他们以下知识
香烟的烟雾和颗粒会长时间停留在空气中,沉积在家具、地板和墙壁上。
烟囱中的化学物质也会长期存在,对健康造成危害。
即使关上门在房间内吸烟,一旦开门,有毒的化学物质就会播散到整个屋子,打开电扇或开窗都无法解决问题。
挑战:老人或客人不在意你的建议,怎么解决?应对:
提醒他们二手烟会危害家里所有人的健康。
在进门的地方贴上禁烟的标志。
准备一些薄荷糖、口香糖或其他糖果来代替香烟。
将家里的烟灰缸处理掉。
如果他们坚持要吸烟,提议和他们一起到外面散散步,让他们在室外过完烟瘾再回来。
篇8
结石元凶:不只三聚氰胺
肾结石的形成过程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尿中晶体和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并在局部生长、聚集,最终形成。儿童尿石症中,由于女孩尿道短宽,细小结石易于排出,故女孩尿石症的发病率较低,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1.43倍,但对于上尿路的肾结石的发病率,男女无明显差别。而造成肾结石的原因很多――
1.本次肾结石大爆发,主要是因为孩子食用了含大量三聚氰胺的奶粉所致。三聚氰胺略溶于水,常被不法商人用作食品添加剂,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也被人称为“蛋白精”。人体大量摄入后会出现泌尿系统病患,以结石最为常见。但就现阶段观察看来,如果摄入量较低,结石很快会经肾脏排出,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钙性结石。儿童尿石症中最常见的是草酸钙,出现钙性结石可能找不出任何原因,可合并有血钙增高,也可以血钙正常。过量补钙和过量补充维生素D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发生钙性结石。其他如甲亢、长期卧床、类肉瘤病等也可能发生钙性结石。
3.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父母长期给孩子食用大量动物蛋白、精制糖、脂肪等含量过高的食物也会增加肾结石形成的危险性。当然,营养状况差,动物蛋白食入过少,尿酸成分增多,结石也会增多。
另外,儿童常见感染性或代谢性疾病,比如革兰阳性的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克雷伯杆菌所引起尿路感染,先天遗传性的肾小管功能缺陷性疾病造成胱氨酸的吸收代谢异常均可引起结石。
临床表现:
尿液浑浊或结晶尿
结石症状在幼儿身上表现不典型,很少出现像成人那样的肋脊角绞痛。血尿是儿童肾结石的主要症状,多见于剧烈活动后,有时血尿较轻,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多数红细胞。腰和腹股沟疼痛是肾结石的重要表现,在乳儿由于不会表达时则会哭闹,甚至呕吐、颜面苍白,并出冷汗。有一部分病例以全身症状就诊如低热、食欲不振、消瘦、生长发育迟缓等,尿检查可有多数白细胞,即尿路感染症状。也有偶见肾结石以急性无尿为首发症状。此次服用过含三聚氰胺的奶粉的孩子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
1.有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喂养史,多是无母乳喂养患儿,完全靠奶粉喂养;尤其是年龄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
2.下列临床表现中的一项或多项:①不明原因哭闹,排尿时尤甚,可伴呕吐;②肉眼或镜下血尿,或小便浑浊;③当发生急性梗阻性肾衰竭,会表现为少尿或无尿;④尿液中排出结石或粉红色结晶,如男婴结石阻塞尿道表现为尿痛和排尿困难。
确诊主要靠影像学检查:首选泌尿系B超。必要时行腹部CT平扫和静脉尿路造影(无尿或肾衰时禁忌)。
排石治疗:大量饮水
发现孩子食用过受污染奶粉的家长不要过于惊慌,首先应观察孩子是否有上述症状表现,然后去医院做尿常规及B超检查。而一旦发现结石,就必须由专科医生根据患儿肾功能的损害程度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临床上,只要及时发现,及时诊断,积极处理,一般不会发展成急性肾衰竭,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不会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后遗症。
1.首先去除病因,清除体内有毒的化学物质,及时阻断肾结石形成的源头,立即停用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2.如果结石比较小,没有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还是采取一些水化和碱化尿液的方法,也就是大量饮水或静脉输入碳酸氢钠(苏打),以改变尿液的pH值,从而减少结石的形成并促进结石的排出。内科保守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检测尿常规、血生化、肾功能,复查B超。此次因摄入大量三聚氰胺导致的结石较为松散或呈沙粒样,自行排出可能性较大,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3.外科治疗:经内科保守治疗病情无改善者可手术解除梗阻。目前可选择膀胱镜逆行输尿管插管引流、经皮肾造瘘引流、手术切开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手术方法。因此次事件中病人为婴幼儿,结石较为松散,尿酸成分为主,体外震波碎石有较大的局限性,故不采用。
预防结石:
母乳喂养,慎加辅食
改变生活习惯可以预防和减少结石的生长和发病。
1.大量饮水对尿石症有防治作用,是一种最有效的预防方式。水能稀释尿液并防止高浓度的盐类及矿物质聚积成结石,正常孩子每日需水量为150ml/kg,当然这其中包括了膳食中所含的液体量和奶量。
2.控制蛋白、糖的摄入量。正常孩子每日摄入的蛋白总量为3.5g/kg,糖总量为12g/kg(一个鸡蛋约含蛋白质10g、糖1g、脂肪10g)。同时要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食量。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它们在体内最后代谢产物是碱性的,尿酸在碱性尿内易于溶解,故有利于治疗。
3.勿过量服用鱼肝油。鱼肝油虽富含维生素D,有促进肠道对钙磷吸收的功能,但大剂量维生素D会增加尿液中钙磷的排泄,势必产生沉淀,容易形成结石。正常情况下孩子每日需要维生素D量为400国际单位,通常情况下每升牛奶约含4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4.控制钙的摄取量。不要盲目给孩子补钙,一般诊断有佝偻病的情况下可以补钙,因为大量补钙和摄入维生素D时有可能导致结石形成。
篇9
小猪炖蛋(适合12个月以上宝宝)
需蒸:7~8分钟
材料:鸡蛋1个,火腿肠1根,海苔片、盐少许
做法:
1.鸡蛋液中加入1:1的温水,再加少许盐一起打匀。
2.蒸锅里放水烧开,将鸡蛋液放入蒸锅里蒸7~8分钟。
3.鸡蛋液凝固了之后,在蛋羹上点缀火腿肠片和海苔做个小猪脸,即可。
温馨提示:
这道菜所用食材很简单,妈妈只需多花点小心思,就能做成一道色、香、味、形一应俱全的蛋羹美食,让宝宝有胃口。
狮子头蒸娃娃菜(适合18个月以上宝宝)
需蒸:9~10分钟
材料:娃娃菜1棵,狮子头(肉丸子)1只,鲜酱油少许。
做法:
1.娃娃菜洗净后,每棵切成6瓣待用。
2.将娃娃菜放在开水中烫一下(起到软化的作用)沥干水分卷起摆好,把狮子头铺在娃娃菜上面,淋上少许鲜酱油。
3.锅内烧水,待水开后,将狮子头娃娃菜放入锅中大火蒸9~10分钟。
温馨提示:
娃娃菜富含多种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是一种营养健康的蔬菜。狮子头蒸娃娃菜,浓郁的肉汁,加上鲜嫩爽滑的娃娃菜,备受大人和孩子的喜爱。
清蒸鸡腿(适合24个月以上宝宝)
需蒸:15~20分钟
材料:鸡腿2个,姜片少许,料酒、盐适量。
做法:
1.鸡腿洗净后切小块,在表面抹适量盐。
2.将鸡腿放在碟中,铺上姜片,倒入少许料酒,隔水蒸20分钟左右即可。
温馨提示:
鸡肉的蛋白质含量颇多,在肉之中,可以说是蛋白质最高的肉类之一,是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
蜜汁蒸南瓜(适合12个月以上宝宝)
蒸煮时间:30分钟
材料:南瓜100克、儿童蜂蜜少许、橄榄油适量。
做法:
1.南瓜洗净去皮,切小块,放入蒸盘。
2.蒸盘上锅大火蒸30分钟左右,蒸至南瓜粉烂即可出锅。
3.用一小勺蜂蜜和一小勺橄榄油调和的汁水均匀地浇在南瓜上。
温馨提示:
南瓜营养丰富,天气干燥的时候,宝宝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嘴唇干裂、鼻腔流血及皮肤干燥等症状。给宝宝增加含丰富维生素A、维生素E的食物,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改善皮肤干燥症状大有裨益。
篇10
人工喂养能做到与母乳喂养一样吗?同样也能给宝宝健康的未来吗?这是许多新妈妈的疑问。怎样做才能让宝宝更加健康的成长?如何才不会因为缺少母乳而留下缺憾?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我们把视角对准无法接受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起探讨科学的喂养方式,让人工喂养和母乳喂养缩短距离。
科学喂养,宝宝同样健康
如果不得已选择了人工喂养的母亲也不必内疚。因为妈妈不安的心情必然会影响孩子。这种影响不仅仅是表现在吃奶上,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只要注重科学喂养,重视情感投入,一样也可以哺育出健康、可爱的宝宝。
缺奶妈妈的担心
担心1:牛奶到底比母乳差了什么?
专家解读:
从蛋白质成分看,牛奶的蛋白质绝大部分是酪蛋白,它在胃中遇到凝乳酶形成较硬的凝乳,不易被消化吸收。而人乳中的蛋白质60%是乳白蛋白,在胃中形成软的絮状凝乳,容易接收消化酶的作用,能较快地从胃进入小肠,较好地被消化吸收。
从脂肪成分来看,人乳中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较多,比牛奶中饱和脂肪酸容易被利用;而且人乳中的脂肪有95%可在婴儿体内储存;牛奶中脂肪在婴儿体内存留率为6]%。
从乳糖含量来看,人奶中乳糖含量比牛奶中的高。乳糖对婴儿很重要,它不仅对神经功能的形成,对皮肤、肌腱、骨骼、软骨的发育都有好处,而且有助于钙的吸收,有利于氨基酸和氮的吸收和存留。人奶中所含的维生素,如B(硫胺素),C(抗坏血酸),可以完全供给婴儿。牛奶中虽也含有这些维生素,但经加热消毒后,有一部分被破坏了。
担心2:怎么弥补奶粉与母乳差别的缺憾?
专家解读:
实际上,现在的奶粉都接近于母乳,母乳化的奶粉中含有和母乳相似的营养物质,科学喂养,宝宝同样健康,妈妈不要因为担心奶粉营养不全面而随意给3个月内的宝宝补充其他物质,这样会导致宝宝肠胃消化不良,反而起了副作用。4个月后,可根据专家的建议,适当给宝宝添加辅食。
担心3:是否人工喂养的宝宝更易生病?
专家解读:
人工喂养中宝宝更易生病这个原因,有些是人为造成的,比如在选择奶粉时,如果钙、镁、磷、铁、锌等比例不合适或含量少,会使宝宝缺乏微量元素,影响体质。再者,奶粉调配和使用奶具喂养过程中,会有很多感染机会,如果消毒不严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宝宝感染病菌,病毒而生病。
因此,在奶粉的选择上,妈妈要多费一些心思,可根据宝宝的吸收和生长情况,多与专家做沟通,选择对宝宝成长最有利的奶品。在喂养的过程中,注意清洁再清洁,科学再科学。
新妈妈的疑问
疑问1:进口奶粉要比国产奶粉好吗?
专家解读:
目前,国产奶粉在质量上与洋奶粉没什么差别,从配方奶粉的营养成分表上看,洋奶粉中所含有的各种高科技含量物质,如花生四烯酸(AA)、DHA、核苷酸、β-萝卜素等,国内名牌配方奶粉均有添加。科学喂养宝宝,是婴幼儿奶粉与母乳越接近越好,并不是越贵越好,越“洋”越好。
疑问2:选择奶粉时应该严格按照“段数”来喂养吗?
专家解读:
婴幼儿一般被划分为四个阶段:0~6个月、6~12个月、1~3岁、3~6岁,每个阶段的营养需求侧重点有所不同,还是应该科学的按照“段数”来选择。
6个月以下的婴儿生长快、胃口小,奶粉的脂肪、乳糖和蛋白质含量要高,应该使用婴儿配方奶:6~12个月的婴儿脂肪需求量略降低,但要求奶粉中要含有足够的铁,应该选择助长奶粉:9个月以后可以食用全牛奶。
疑问3:喝奶粉的宝宝容易生产敏感体质,喝母乳就不会,是吗?
专家解读:
母乳喂养的宝宝过敏发生率较低,母乳中含有一种低聚糖的营养成分(益生元),能降低宝宝发生过敏的风险。
喝奶粉的宝宝敏感体质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奶粉中含有大分子的异体牛奶蛋白质。妈妈可选用HA配方的婴儿奶粉。因为这种牛奶通过高科技的蛋白水解工艺,把高致敏性普通牛奶蛋白变成低致敏性的小分子蛋白,这样,就可以减少宝宝患过敏的风险。
新妈妈的提醒
提醒1:姿势要正确
喂养时,一定要让宝宝保持一个好,采用斜抱位、半卧位或坐位都可以,千万不可图省事而将孩子平放于床上喂养,小心喂出中耳炎。
因为婴儿肠胃发育不完善,加上进食难免吞进一些空气,故在喂养过程中或喂食后不久,常常会反胃,致使食道或胃里的食物返流入咽喉部、口腔或鼻腔中。婴儿的耳咽管比成人的要平、短,直、粗一些,这些被污染的返流物很容易通过这条管道侵入耳内,引起耳内黏膜发炎,出现发烧、耳痛、听力下降、耳道流脓等症状。
提醒2:适量补充水
母乳中水分充足,因此吃母乳的宝宝在6个月以前一般不必喂水,而人工喂养的宝宝则必须在两顿奶之间补充适量的水,一方面有利于宝宝对高脂蛋白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保持宝宝大便的通畅,防止消化功能紊乱。常常会有吃牛奶的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老人会说这是吃牛奶的宝宝“火”大,得多喂水,这是有道理的。另外,有时宝宝的啼哭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渴,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
提醒3:重视奶具消毒
许多妈妈不明白为什么喝奶粉的宝宝爱闹肚子,其中,奶具消毒是关键。
宝宝用的奶瓶,奶嘴必须每天消毒,先应分别洗净残留在上面的奶渍,之后高温蒸煮10分钟左右即可:配奶前必须先洗手,即便洗过手,在配奶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用手接触奶瓶内部和奶嘴,以免污染。奶具消毒至少应坚持到宝宝满1周岁。
情感喂养,和乳汁同样重要
有没有想到,有些人工喂养宝宝出现的身体、发育、成长问题,更多的不是来自奶粉喂养与母乳喂养的营养区别,而是在于奶粉喂养的同时忽视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案例:曾有媒体报道,在国外某个育婴院(主要收养的是弃婴),因缺乏保育员,采用自动化喂奶,每到一定时间就往婴儿嘴里灌牛奶,而这些婴儿整天躺着,没有人抱,结果,这些婴儿变得表情呆滞,经常生病,出现了发育缓慢。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人工喂养的宝宝,对爱的需要与妈妈的乳汁同样重要。
母乳对于婴儿固然很重要,但与母爱相比,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当妈妈和宝宝在一起时,特别是在喂哺的时候,要注重给宝宝传递母爱、感情和关心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宝宝身心的发育和成长,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也是缩小人工喂养与母乳喂养的差别不可忽视的一点。如果你这样喂养宝宝
反正是用奶瓶喂奶,让宝宝躺在床上,抱着奶瓶自己喝。
纠正:喂牛奶时也要像喂母奶一样怀抱婴儿,不能图省事,把奶瓶往孩子嘴里一放就完事。这种做法,虽然宝宝有
物质营养摄入,但心理需求完全没有得到满足。婴儿躺在母亲的怀抱里,能接触到母亲温暖的肌肤,闻到母亲身上亲切的气味,能够再次听到早在宫内已熟悉的母亲心跳的节律,再加上母亲的动作和温柔的言语,这一切都能使婴儿感受到母爱,产生愉快的情绪,对婴儿的身心健康发育是很有好处的。
妈妈抱着宝宝,眼睛却看着电视,或在跟别人聊天。
纠正:婴儿在发育过程中,不但需要物质营养,也需要精神上的“营养”。人工喂养的宝宝更需要和妈妈情感的交流,妈妈专注的神情,微笑的表情,愉悦的情绪都会影响到宝宝的情绪和成长,能更有利于培养他与其他人的互动,有助于形成一个乐观、开朗的性格。
妈妈工作太忙,将宝宝放在老人哪里喂养,一心一意只在工作上。
纠正:老人喂养孩子的方式可能比较传统,尤其是在用奶瓶喂养时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进食上,而不很在意与婴儿的沟通。而且,母爱是不能替代的,妈妈即使没有办法时时守护在身边,也应该尽可能多与宝宝做情感沟通。
妈妈还应该怎么做
√平时要多抱抱孩子,亲亲孩子,这样能使孩子也像母乳喂养的孩子一样身心愉快,健康成长。所以,即使喂奶粉,也需要用情感。
√妈妈在喂宝宝母乳时,还应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样才能将好的情绪通过母乳传输给宝宝,以助他接受到更多愉快的信息,有助于宝宝的成长。
√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使之保持良好的情绪。宝宝情绪稳定才能睡眠好,觉醒与进食也容易形成规律,更有利于孩子神经精神发育。
有些喂养方式不可取
穿工作服喂奶:工作服上往往粘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病菌和其他有害物质。不仅要避免穿工作服喂养,如果外出刚回来,妈妈最好也要脱下外套,洗净双手后再喂奶。
躺着喂奶:躺着喂奶最容易导致宝宝吐奶。正确的方法是妈妈采取坐位,将只脚踩在稍高处,抱好宝宝喂哺。
一边喂一边逗:有的妈妈喂奶时为了让孩子高兴多吃点,会故意哄逗孩子。但要注意,如果孩子被逗笑,可能导致奶汁误入气管,引起呛奶甚至诱发肺炎。
浓妆喂奶:妈妈的体味对于孩子有特殊的吸引力,但浓妆艳抹会掩盖妈妈的气味,而且还容易无意问让孩子接触甚至吃下一些化妆品。
人工喂养,弊端如何处理更易吐奶?
原因:人工喂养的婴儿吸的是橡皮奶嘴,奶嘴后部小而皮薄,婴儿嘴不易全部包住,吸奶时更容易同时吸入空气,随后因身体动作而造成空气往上跑,连带易将吸入的牛奶又推出喉部,产生吐奶。母乳喂养的婴儿因为吸奶时嘴唇含住母亲饱满的乳晕部分,不易同时吸入太多空气。
解决办法:
婴儿吸奶前将牛奶充满奶嘴,不留空气存留的空隙。
吸奶时奶瓶后部要略高于前部,使牛奶始终充满奶瓶前部,不留进空气的间隙。
喂奶时让婴儿专心吸奶,不要逗他笑或让他随意松开嘴。
喂奶后把婴儿竖起抱一会儿,轻轻拍拍婴儿的背部,使吸入腹中的空气跑出来。婴儿被竖起时,由于重力作用,腹中的奶液不会随空气往上溢出来。
更易腹泻?
原因:除母乳中含有可中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泌型1gA,而牛奶和配方乳中因缺少无分泌型1gA外,腹泻与饮食卫生、食物污染、不耐受碳水化合物及对牛奶过敏等影响因素有密切关系。
解决办法:
避免婴儿噙着奶嘴睡觉这一不良习惯,以免造成污染而增加婴儿腹泻的几率。
无论是牛乳还是配方乳都应新鲜,如果一次没有吃完,最好倒掉,不要再给婴儿食用。
当宝宝发热时,应当减少牛奶及其他食物的量,以水代替以减少腹泻的发生。
避免从一开始就添加富含脂肪的辅食,如肉类、动物油脂等;含糖量过高的食品,如糕点、饼干等,防止婴儿肠道对这些食品中的单糖、双糖不耐受而引起腹泻。
更爱哭闹?
原因: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多的与奶瓶接触,而得到的母爱相对较少。国外有专家实验证明,同样是母乳,将母乳挤出用奶瓶喂养的宝宝和直接喂养的宝宝,在精神状态,哭闹程度、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相对要差,更何况完全吃不到母乳的宝宝呢?
解决办法:
最关键的还是妈妈无限的关爱和。喂养时母子之间的皮肤接触、视觉接触所得到的良好刺激,加上母乳中含有的促进婴儿神经精神发育的物质有关。
妈妈自身的乐观,积极情绪,以及整个家庭温馨、关爱的良好氛围。
人工喂养,妈妈易犯的四大错误
牛奶过浓:牛奶中的钠含量是人体的两倍,牛奶浓度越高含钠越多,易使婴儿血钠浓度升高,引起诸如便秘、血压上升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状。长此以往会影响智力,故小宝宝吃牛奶需要稀释。
糖分过多:牛奶加糖,既可改善口感,又能纠正牛奶含糖低的缺陷,但不能加得过多。因为,过甜会降低婴儿对奶中钙质的吸收,削弱牛奶的营养价值,一般按每100毫升鲜奶加糖5-8克即够。另外,勿加红糖,因红糖含有较多的草酸,草酸可干扰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白糖则无此弊端,可放心用之。
喂养过量:合理掌握喂养量也很重要,一般按每公斤体重100-110毫升供给,一天的总量最好不要超过600毫升,超过部分可用豆浆、蔬菜或水果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