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城市设计范文

时间:2024-05-30 17:2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学城市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学城市设计

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建筑学城市设计,教学改革

0引言

“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设计师能够始终以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去思考设计对象,能够从社会经济、地域文化、绿色生态等角度切实地去应对现实社会环境中的具体问题,城市设计是联系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重要纽带。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发展至今,在指导中西方城市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特色营造、传统风貌保护、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区场所空间营造等方面[1]。城市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课程体系通常包含城市设计概论(理论课)、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实践课)两门主要课程以及城市设计相关专题。目前的城市设计教育延续传统的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学生较为注重设计对象的空间形态,注意力和着重点大多落在建筑空间及形态组合的“创新”上,而相对忽略甚至无视周边城市环境、居民风俗习惯及地域特色的传承与延续。实践活动为城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设计实践层面而言,主要分为三个大的层次:1)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概念性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等;2)详细规划层面的地段级城市设计、街区级城市设计、旧城有机更新等;3)具体建造层面的城市小品、广场、公园景观等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等。当前,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结合具体设计项目,加强设计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状环境、挖掘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特色,充分理解城市、建筑与人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当前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议题[2]。

1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城市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面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奇奇怪怪”的建筑在全国各城市不断涌现,其与周边整体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不相协调也越来越多地被公众关注,不断挑战着公众的审美底线。因此,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的建筑实践往往容易走入误区,忽视宏观的城市环境,而沉迷于建筑单体的创作。因此,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应加强“城市思维”的培养,而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城市设计”获得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传统的培养模式势必随着设计实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本科阶段城市设计教育中,适时的培养基于城市思维的建筑设计手法,进而影响其后续的建筑设计实践尤为关键[2]。

2城市设计现状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实践中被人诟病的问题,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专业教育的误区及对人才培养的片面甚至错误导向责任无法推卸。当前建筑学本科培养模式中,建筑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安排通常是按照项目类型难易程度逐步深入的,而城市设计相关课程往往在高年级独立设置。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课题也独立设置,缺少必要的联系,而从细部入手的惯性建筑思维已经相对定型,使高年级学生较难理解或接受近似“变革”城市设计思维,也较难充分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由于不能充分认识或接受从“城市思维”来指导建筑设计的新设计手法,从而其从复杂城市环境入手来分析解决建筑问题的能力也较弱,导致往后的工作实践中建筑较“自我”,成果说服力不强[3]。目前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结合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的城市设计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城市设计概论》课程以理论讲授,原理讲授为主,结合教授设计方法;而《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结合具体实践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是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的具体运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强调城市设计的内容、设计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上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而对案例的分析往往更加注重平面分析层面,从而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教条的学习案例,只注重案例形式学习,而对案例内涵挖掘不够,运用到课程设计中往往就容易忽略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公众的参与,导致片面的案例学习;此外,许多学生过分强调“设计创意和设计理念”,而忽视了对基础资料的调研分析,造成创意和理念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地[4]。为此,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完成好因地制宜的城市设计作品,对今后培养优秀的城镇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3基于实践教学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1结合设计项目实施环节,强化实践控制要求

我校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安排在大四年级,《城市设计概论》开设在先,《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环节在后。而在课程实际教授过程当中,学生较为教条的理解课本及教师讲授的知识,掌握和实践运用的都是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具体形态设计,这就使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内容常常忽视,缺少对地块周边区域乃至是更大层面的认识,缺乏对城市设计实施策略的深入了解,对实践项目的推进过程缺乏整体认识。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在方案设计层面过分注重设计概念,而缺乏对实际项目的可操作性的考虑,最后设计变成墙上的一张“蓝图”。因此,在城市设计课程改革实践中加重实践环节的比重显得尤为必要,如实地踏勘调研阶段加强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搜集项目基地的历史环境、风俗习惯、地域特色等资料。与此同时,在现状调研的过程中注重任务的合理分配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让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设计与管理工作的流程[3]。

3.2结合设计项目推进过程,着重沟通交流能力培养

城市设计项目的推进过程,包括现场踏勘、资料搜集、问卷调研、方案生成及成果交付等,同时也包括贯穿设计乃至实施全过程中的与各方沟通协调的过程。城市设计成果不仅是规划设计师个人设计理想的表达,同时也包括了与委托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公众等进行多次讨论的过程。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是规划设计师解释、坚持甚至让步的结果[5]。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今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能自如的面对各方的质疑,并有充分的应对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注重现状调研环节的训练。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前期阶段,专门安排了综合调研作业,调研的对象就选择在设计地块,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并做PPT汇报交流。由学生分组进行,时间安排3周~4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熟悉基本的调研方法、手段,并鼓励创新调研方式方法,以及调研过程中对现状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同时,学生在调研和访谈过程中,就会接触到形形的人,这对其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提升大有益处,并直面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这对身处象牙塔中的学生们而言,将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成长机会;其二,在设计过程中,分阶段设置多种形式的汇报答辩。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通常分为现状调研阶段、一轮草图阶段、二轮草图阶段、正式成果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多方沟通能力,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均安排一次公开的答辩,其他同学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作为甲方、行政主管部门、专家以及公众等,站在不同的立场,提出尖锐的问题,在与答辩人唇枪舌剑的交锋中,学生们不但很好地训练了思辨及表达能力,还能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相应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6]。

3.3结合设计项目利益协调过程,注重综合决策能力的培养

城市设计实践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利益相关方综合协调的过程,各方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甚至风俗习惯也各异,均有各自的利益诉求,都希望自身的利益得到维护,话语权得到关注。社会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包容性,在于多姿多彩文化及风俗恰当融合。而城市设计的核心就在于其协调及决策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协调及决策能力,我们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尤为注意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搜集整理实践项目中的中标及陪标方案,让学生进行详细分析,提交简要的专题研究报告并进行简要汇报,点评过程别强调“参考答案”观念:即设计方案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终极蓝图,更谈不上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结合不同立场,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其合理与否。要使一个设计成为“优秀设计”,就必须综合各方观点,协调各方的矛盾甚至冲突,并综合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设计及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明白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灵活性,结合利益协调过程,逐步培养其协调与综合决策的能力,为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做好充分的思想及行动准备[6]。

4结语

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部分地区城市缺乏特色、建筑求新求怪的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结合我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多年来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提出了结合实际设计项目的实践教学思考。需要指出的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笔者的部分思考及教学实践也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结合各高校城市设计课程成功的经验加以整合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汤慧,宁启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29):226-227.

[2]王引,袁方.见微知著设计有道———城市设计专题会议综述[J].城市规划,2014(1):69-71.

[3]雷捷.结合实践、强化特色———《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6):64-66.

[4]李昊,裴钊,鲁旭,等.结合设计竞赛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探索———以2014年度第25届国际建协UIA世界大学生竞赛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11):45-55.

[5]肖哲涛,郝丽君.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华中建筑,2012(11):179-182.

篇2

关键词:课程设计;改革;方法

建筑是一种实体的物理体,在物理体内实现有价值的人类生活,为了实现价值需要一定的空间关系使人们活动自如、生活舒适。另外,还要用科学方法追求“艺术”与“技术”综合体的学问。因此,建筑学教育目的大体分三方面;创意性的探求、道德涵养、实践奉献。

设计是一种创新、创造过程。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规范、发展趋势、设计理念去创造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一种过程。在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课程设计》的场地都是教师限定的1~3个指定地点,设计中以外观为主、闭门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只想在书本和设计资料集中模仿,并找出答案。为了避免这种教学模式,本人以《图书馆设计》为例浅谈一下开放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设计过程大体包括三方面;场地选址及调研、设计阶段、动手制作模型阶段。

一、场地选址及调研

场地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进行合理的选址。如图书馆选址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和文化建筑的总体布置,还要满足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安静、适宜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那么在《课程设计》中,教师不要给学生一个指定的场地,而且让学生根据以上的要求自己去选择合理的地段,然后根据地形图确定尺寸,如果没有地形图那么让学生到实地测量场地。场地确定以后不要着急画图,而且让学生去调研。调研时不要盲目的让学生去,而且分组后给每一位学生一个主题内容。调研时首先需要和调研单位的领导或专家进行对建筑物的长处与短处的采访,然后一位学生负责拍照,一位学生画功能关系草图,一位学生画平面草图,二位学生画立面图,调研结束后每一位都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然后进入设计阶段。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分为两个部分;设计前期阶段和实施设计阶段。设计前期阶段包括;场地设计及功能关系草图,实施阶段有手绘阶段和电脑绘图阶段,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细场地布置图及周边关系、效果图、排版等。根据不同的功能还要增加一些内容,比如:流线分析图、视觉效果图、灯光分析图等。

(一)场地设计及功能关系草图。设计前期阶段到场地进行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情况等的调查。然后进行分析,确定场地主入口和次入口及建筑物的位置、绿地、停车场等后绘制简略的场地布置草图。实施设计之前第二步要做的是根据调研图书馆的印象,去梳理图书馆功能的关系草图,比如;入口处、情报服务中心区、阅览区、藏书去、馆员工作和办公区、公共活动区、技术设备区、生活区之间的关系草图,理解和读懂他们之间的互助和流线、主从关系后,进入实施设计阶段。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布置平面。

(二)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场地设计详图、效果图、排版。平面图先画草图以便修改,当草图中的功能关系合理,房间大小满足规范要求、房间布置合理、流线清楚的时候进行手绘,手绘可以增加学生的尺寸感、门窗设置位置及结构合理性,等手绘完成后通过CAD软件进行电脑绘图,完成平面图的设计。

立面图,根据平面图先用手绘四个面的立面图,通过立面图的手绘,让学生了解维特鲁威五条标准;规则、秩序、适度、构思、手法。也通过立面图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让学生了解每条线条的含义,使其达到更加和谐美丽。手绘后通过CAD软件进行电脑绘图,完成立面图的设计。

剖面图,根据平面图剖横、纵向较有特点的部位,而后用手绘。通过手绘了解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垂直联系、简单的结构表现手法及人、建筑、环境之间的表现方法。手绘后通过CAD软件进行电脑绘图,完成剖面图的设计。

场地设计详图,根据2.1场地设计草图和已完成的平面、立面图直接利用CAD软件进行详细的设计。设计首先确定场地内建筑物的位置,然后对其他剩余的场地进行绿化环境设计、造型设计、附属建筑物及停车场的设计。

效果图,根据以上的2次元图像,在利用3D软件绘制效果图。通过效果图的绘制,使学生了解周边环境和造型对建筑物的影响,材质与颜色对建筑物的影响,视觉与光环境的变化下产生的不同效果。因此能够读懂色彩、影子、材质、背景对建筑物的重要性。

排版,以上内容完成后利用PDF软件进行排版。通过排版使学生掌握怎样在板面上表达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而且还要结合艺术表现的方法。

(三)制作模型。设计阶段完成后要进行最后的模型制作。通过模型材料的切割和组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想象力,进一步了解建筑物的空间组合结构,理解建筑设计表现的技巧。

三、结论

场地选址、调研、制作模型等实践性环节与《课程设计》教学相结合,避开以前的关门教学,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现场适应能力,设计表达能力。然而通过手绘的环节,使学生有了对功能关系及尺寸模数的认知、线条与美学的含义。根据电脑的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的应用为将来适应社会的服务提供基础,也使学生认知色彩、影子、材质、背景对建筑物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鲍家声编著.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2]付瑶主.图书馆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3]罗杰・斯克鲁顿著(英),刘先觉译.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篇3

一、多学科融合的建筑教育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进入环境可持续发展、地域文化多元共生的建设阶段,人们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成为多学科交叉、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整体。当代建筑教育,朝着多元、开放、高度整合的方向发展。

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贯穿于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始终,通过设置系列建筑设计专题训练,在各教学环节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和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建筑的建造问题。多学科融合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和协同性的特点。

二、突出建筑构造协同教学的建筑设计教学实践探索

功能与空间、场地与环境、材料与建造、地域与人文是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三年级的建筑设计相比二年级引入复杂条件,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专题,分别侧重于场地环境、地域与人文、材料建构和技术综合,逐步加深,强调专题间的承接性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整体性。第三个专题材料与建构的建筑类型载体一般选择为大跨度建筑设计,即以长途汽车客运站作为载体,通过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的协同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大跨度建筑与结构体系的相关知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大跨度建筑的内在功能空间与外在形体塑造的关联性,将较为复杂的大跨度建筑设计过程分解成为便于理解、跟进和提升的进程,由较为宏观的建筑功能、形体、结构选型递进式地深入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细部构造节点设计,最终形成完整的建筑设计方案和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分析成果。(图1)

1.教学过程。建筑与技术自古以来密不可分,随着技术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联性日益紧密,以技术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训练显得非常重要。三年级材料与建构专题设计教学,依托大跨度建筑类型设定了技术综合训练目标。在大跨度建筑的设计中,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美学表现有着紧密关联,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的深入和实现,课程的协同教学体现在学生设计方案与结构选型、构造设计的积极互动上,通过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课程之间的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图2)

2.教学内容。大跨度建筑专题教学历时7周,教学内容以阶段性目标为基础进行教学组织,将设计内容分为4个阶段进行控制。(图2)

第一阶段,调研分析阶段。重点进行设计原理的讲授、场地和案例分析。通过多角度分析、讨论问题,集思广益,力求准确地发现和把握设计的切入点。学生以分组讨论、PPT汇报的形式进行调研交流。

第二阶段,概念形成阶段。重点进行方案构思,形成设计概念。这一阶段主要是明确整体构思,确定设计的研究方向。通过分析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方案,研究形体与结构的关联作用,探讨建筑在特定环境多种限制因素中建筑形态的可能性。

第三阶段,设计深化阶段。重点进行方案深化设计,材料与建构技术综合。这一阶段要求综合完善建筑功能与空间、流线组织、材料选择、细部构造等方面因素,对建筑主体进行深入设计与推敲。此阶段主要体现建造技术对建筑方案设计的推动作用。

第四阶段,成果表达阶段。学生绘制技术图纸、制作大比例模型(结合建造节进行)、制作效果图、完成结构体系分析图、制作多媒体汇报文件等。此阶段建筑专业教师和构造专业教师对设计成果制作进行不断线辅导。最后课程考核采用集中汇报答辩的形式进行,由建筑专业和构造专业教师共同对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审,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作品。

三、教学特色

1.向设计本体回归,建立强化课程之间衔接的教学体系。围绕建筑设计这一主干课程,将多学科知识加以优化整合,使之环环相扣,达到多学科融合的目的。建造是设计的前提,只有将建筑的空间、构件与材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好的作品。在大跨度建筑设计教学中建立建筑构造协同教学的体系,有利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建筑内外空间造型的引导,启发学生对大跨度空间形态的预判,进而在解决场地与环境、功能与空间、材料与建构的递进过程中,获得建筑技术的有力支撑,提高设计方案的可实现度,丰富建筑设计的深刻内涵。

2.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共生。顺应时展的需求,多元、融合、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建筑设计教学,有利于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出发,辨析建造的渊源,继承其地域与人文特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创新性地探索建构问题,学以致用,树立技术与艺术共生的可持续价值观。

3.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潜在的求知欲望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技术知识的支撑,收获设计成果的多种可能性,使创新成为可能。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明确的技术导向性,较为迅速地发现和把握设计的切入点,渐进式地深入到建筑的结构选型、材料的选择、细部构造节点的设计中,避免因设计深度不足而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构造知识从建筑全局的角度整体串联起来,由构造技术问题上升为建构艺术方面的探索。

篇4

关键词:城市公园:符号:建筑符号i能指:所指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2-0064-02

20世纪在西方兴起的符号学最早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提出的,它是一门研究符号系统的学问。现在,符号学已经成为一项科学研究,其理论成果也已经渗透到其他诸多学科之中,特别是在文化研究领域起到了日益明显的作用。

我们不妨借鉴符号学研究方法,对城市公园中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和理解,使设计者更好地处理人―建筑―环境―社会一目然之间的关系。

1 城市公园中的建筑与符号学

1.1 符号学与建筑

1.1.1符号与建筑符号

符号对人们来说既平常又抽象,我们生存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着符号。皮尔斯曾说: “尽管我们不能说宇宙的构成是符号,但无疑宇宙中渗透着符号。”对于符号的定义,符号学各派也都见仁见智。虽然各自的出发点和叙述不尽一致,但其共同点都是将符号看作为以形象表达思想和概念的物质实在。文字、语言可以称之为符号,而形体艺术和空间造型艺术同样也能被视作为符号现象。作为空间造型艺术的建筑其实也可以被看作是“用建筑材料造成的一种象征性符号”,“是蕴含着极深的情感符号”。

1.1.2建筑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在索绪尔的术语系统中,能指与所指是记号的组成部分,他们如同一张纸的正反面一样,或者说两者之间互为表里,彼此是不可分离的。能指面构成表达面,所指面构成内容面。能指是一“事物”、一种介中物,它的内质永远是质料性的(声音、物品、形象);“所指不是”一桩事物’,而是该‘事物’的心理表象。”索绪尔清楚地指出了所指的这种心理性,把它称作概念。在建筑中,能指可视为建筑韵形式、空间;所指可视为建筑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作为客观存在的特征,还受到社会规范、文化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建筑的能指与所指间的关系,即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它们是非常任意的。如在中国的语言中,“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当人们看到一座亭子的时候,并不了解其材料或结构的构成,而只想到这是一个供人休憩栖身之所。一座由台座、柱子和屋顶组成的结构物可以看作为基本的能指。这个结构物所构成或是亭子或是殿堂可称作所指。把由材料与技术堆造的结构体比作事物本身,而把其显现给人们的建筑形象比作概念化的事物,这就构成了最简单的一对能指和所指的关系。

1.2 城市公园中的建筑具有符号性

1.2.1城市公园中建筑具有符号的一般特征

城市公园中的建筑作为一种人工创造的事物,具有某种传达性,或者说其中负载有某种信息。这就构成了符号的一般特征。

1.2.2城市公园中建筑的符号结构

在符号学中,符号一般总是存在于某种“系统”之中的。符号的系统又被称为“结构”。一个符号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它作为意义对象,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解释的作用。因此,符号只有作为系统才能体现出其意义性。在这个系统中,每个符号都是在与其它符号的差别中确定自身意义的,这种意义具有约定性,符号正是通过差别产生联系,通过约定使联系能够合理解释。而在城市公园中的建筑,因为处于不同的环境,基于不同的主题,所负载的信息也会不同,表达的意义当然也有所不同。这与符号能指与所指关系的任意性也存在一定关系。

1.2.3城市公园中的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表意符号

城市公园是人们生存的集台性空间,当然承载这个集合性空间需要高技术与高科技的支撑。问题是在数字化的今天,城市公园以及其内的建筑真正具有深层意义的问题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也不是城市公园以及其内在建筑“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远为广阔的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问题。正如某学者指出: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的文化由世世代代的思想家、伟人的意志与居民的思考方式及生活形态积淀而成。“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城市发展的“软道理”凝固了数千年的文化基因,要想较好地继承这一基因,城市公园的建设尤其不能忽视,因为它是城市中展示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的主要空间。而在这一空间中,建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勃罗德彭特所说: “建筑是文化的象征”,城市公园中的建筑就是城市文化的表意符号。

2 城市公园中建筑符号的特征

2.1 稳定性(能指的物质性)

符号的能指有一个基本特征是其物质性,如语言中的声音或书写,都是物质的,而其所表达的意义则是思想的。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城市公园中建筑符号,由材料、结构、形式等形成的结构物是公园中建筑的基本能指,而这样一个结构物所标示的场所,因为掺入了文化背景、审美观等因素,而具有了一定的意义与思想,因而是它们所形成的结构物的所指,如中国传统风格公园内的亭、廊、榭等。在城市公园的建筑符号中,因为建筑本身是具有物质性的实体。所以导致符号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稳定性。

2.2 象征性(能指与所指关系的任意性)

对于符号的任意性,索绪尔说得很明白:“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自然或必然的联系,不能由能指推断所指,也不能由所指推断能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习俗性的,具有很强的任意性,其问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只是一种相沿成习的社会契约。符号学中所研究的绝大所数符号一般都具有象征性。这种象征的模糊性与弹性,能够长期存在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能够发掘出新的象征意义。正是因为这一点,就造就了建筑的民族性、地方性、时代性,甚至建筑师的个性:正是因为这一点。建筑全然没有成为一种古板、雷同、重复、机械性的生产活动:正是因为这一点,后现代主义建筑才大量使用符号来显示其“模糊与多义”。城市公园的建筑符号也如同其他符号一样,也具有象征性,这种象征性能使公园的主题得到升华。

3 符号在城市公园的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在城市公园的建筑设计中,建筑符号以各种形式出现,下面笔者将几种常用的符号列出并针对其运用方法加以分析。

3.1 自然的生态符号

“生态”是种语言准则,它的作用是指导我们如何去跨越进化中的人类社会与自然两者间的鸿沟。现在有些城市公园为追求“绿色”而多加草皮或多种树木;为追求“亲近自然”而用自来水、人工假山石等构筑“山林野色”幻象等等,这是对“生态”内涵肤浅且消极的认识。设计师应结合沉淀中的历史与进步中的

科技,赋予“生态”以高级内涵。利用高科技向自然学习并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现在及未来生态意识的核心内涵。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设计还是成功的・

如2000汉诺威世博会公园及其展馆建筑设计。以“人、自然、技术”为主题的2000汉诺威世博会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主题公园,在设计时大量运用自然语言和生态符号来向人们展示未来人类将怎样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与之和谐相处。公园内的那些临时展馆建筑更是极富创意,不仅造型奇特,还采用各种生态环保材料进行建筑。这些“生态符号”不断出现在各幢建筑上,成为公园中的视觉亮点,使公园的主题得到了更充分地展现,如在荷兰馆的设计中(图1),建筑师把荷兰典型的生态符号――沙丘、暖房、森林、湖泊以及能发电的屋顶风力公园融合进了建筑内。其中,各种不同的自然风光按竖向叠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结构体系。这样,就创造了一个与传统建筑观念完全不同的具有演出性质的多层公园和一个新的自然空间。日本馆则用经回收加工的纸料构成,宽35m,长72m的展馆,拱形的结构、屋面、墙身都是由纸构成的(图2)。自然光通过半透明的防水织物和纸膜构成的屋顶照到室内,既现代又极具日本韵味。在这里,不管是荷兰馆中的自然风景还是日本馆的“纸”,我们都可以将它们视为同种符号――生态符号,它们都具有符号的表征意义,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与自然和谐相处。

3.2 模糊的象征符号

如上所述,城市公园的建筑符号具有象征性,抓住了这一特征就能使公园主题得以升华。这种象征符号被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们反复运用。表达种种模糊的情感,其中尤以解构主义的先锋们最爱使用。

如被称作“二十世纪最彻底反理性作品之一”的法国拉维莱特公园。设计师伯纳德‘屈米抛弃了传统的主导、和谐构图与审美原则,将各种要素裂解开来,暴露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矛盾,并用机械的几何结构作为区域与区域间的连接从而激化了矛盾。公园中分布的鲜红色小建筑物将人的好奇、失望甚至愤怒的心情再强化一等。小建筑物本身就是象征符号,它们象征着城市庞大聚集体的点点“碎片”。人们通过它们惊奇地感受着不可预知因素作用下产生的陌生与超现实的世界o (图3)

更具体一点,我们在这些小建筑物的局部也能找到这种模糊的象征符号,如小建筑物上的门与窗(图4)。 “一个从窗子伸到屋顶的爬梯,是对门/窗对立的消解……只有这个爬梯象征着窗子可以有门的功能,模糊了门与窗之间的界线。”事实上,门与窗本没有一种确切的对立关系,而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反倒发现了两个层次上的自相矛盾:一,爬梯的出现让“带爬梯的窗”的能指与所指建立起新的“结构”,或日窗具一定的门的功能而门自身的形式/意义关系丝毫无损。窗户的出现“引入了一个新概念”从而暗喻着阳台可以有房间的功能,模糊了阳台/房间的界线,也就是“消解”了阳台/房问对立。二,如果这一“消解”成功了的话,那么建爬梯这一过程是不是又与“消解门窗”这一能指成为一一对应了呢?或许这正是解构的目的所在。

3.3 人文符号

城市公园中的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表意符号,因此,它们不能超然于历史性和地方性之上,只具有技术语义和少量的功能语义,而没有思索回味的余地,这样会导致环境的冷漠和乏味。建筑既是一个物理场所,同时又是传输文化、意识的象征系统,它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政治内涵对于人们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涵化作用。它不仅仅关乎实际需要和经济因素,还关系到存在的意义。这种存在的意义源自然、人类,以及精神的现象,并通过秩序和特征为人们所体验。所以,可采用人文符号来体现城市文化,丰富公园的文化氟围。

如广东中山市的岐江公园(图5)。设计师在公园内设计保留和充分利用了多个不同时代的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正是这些建筑及构筑物成了一种人文符号,渲染了场所的氛围,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篇5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邢台054035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电气技术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电气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着。建筑电气的设计施工水平关系着一栋建筑的电气设备布置是否安全合理,能否正常的运转,如果电气设计施工水平不高,就会为未来系统的运行埋下隐患,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造成投资的浪费。因此提高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关键词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施工

1 电气工程概述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顺应人们的需求,建筑技术、电气科技不断发展,现在的建筑物功能和标准相应的有了提升,建筑电气中应用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电气技术面临着新变化、新挑战。

传统的电气设备分为控制类、电工类等,随着电气技术融入电子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成果,成为一个综合化的应用系统,这种单纯的划分方法已然不适用。现在人们对电气设备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对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那种仅为建筑物提供电力能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时的需要,需要合理的配置相应的电气设备,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智能短路器为例,它的核心设备是微处理器,可以监控线路的工作状态,将整个建筑内的智能短路器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中,实现对整个建筑供配电系统统一管理、实时监控、统一调控。

2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遇到的问题

电气设计方案是电气工程施工的最主要依据,设计方案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同普通工程相比,电气工程有着明显的特性。一般的工程如果设计方案存在缺陷而未被察觉,就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等到施工时发现图纸有缺陷,及时进行设计变更,对整个工程造成的损失不会很大。电气工程则不同,如果电气工程设计图纸存在缺陷,审查时又未发现缺陷,就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等到施工时发现设计存在问题,想要变更设计来实施补救就会很困难,会对工程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等到完工之后发现设计缺陷,再想进行一定的补救,就会导致整个工程的防御功能下降,严重的会使防御功能完全丧失。因此在设计图纸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避免出现不利因素。近年来我国设计质量不断滑坡,具体表现如下:

2.1 设计违背或偏离设计规范的规定,安全性、可信性方面不执行设计规范的现象相当普遍。很多电气工程设计违背了规范规定的安全性要求,按图施工将会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比如喷泉的设计如果采用TN-C 低压配电系统,仅引出一根PE 干线接地而不作电气保护接地及等电位联结设计,选择的电气设备和电缆不合适等,如果按照这些设计方案施工极容易发生水下灯具及潜水泵漏电而又不能及时断电,导致嬉水时被电击致死的伤亡事故发生。

一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合理使用寿命长达50 年以上,而变配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仅为20 年左右或更短,而且变配电设备还要经常的维修,因此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可用性及维修性,相关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应考虑设备吊装及运输方便”,但是很多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将变配电所与机房设置在地下层,并且没有设计必要的运输检修通道,这就意味着建筑建成后,如果要维修更换运输设备就必须撬开地板来解决,显然这种设计是不合理的。

2.2 设计深度不够。目前施工图设计深度达不到建设部《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是设计文件可实施性方面的缺陷,将直接导致施工安装困难或错误,将影响项目建成的使用功能。

按照规定电气照明图中应在主要房间及场所内标注照度标准值,并合理的配置灯具。但是当前只有极少数的建筑在电气照明设计中标注照度标准值并进行照度计算合理配置灯具,大部分的建筑照明的设计是依据建筑的功能凭经验来布灯。

2.3 土建与电气人员协调配合度不够的问题普遍存在。很多建筑电气设计人员与土建设计人员缺乏沟通,配合度不够,导致给排水管道及通、排风管道与照明灯具及电气管道多处相碰,接地钢筋网的连接点的错、漏焊和作为外引接地联结点或检测点预埋件的漏设,尤其是建筑结构转换层,因柱(墙)内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错接错焊的情况更易发生。

3 做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设计与施工的建议与措施

3.1 加强培训,提高电气人员素质。电气设计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种。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电气工程人员,必须了解电气设计规范,充分掌握相关的施工验收标准与规范,具备一定与建筑电气相关专业的知识技能,并了解这些行业的相关标准与规范;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并掌握建筑电气方面的先进技术和高新产品,善于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电气设计人员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坚持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深入实践,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施工及管理队伍的人员培训,将“质量第一”做为施工的核心培训内容,对电气质量管理、监督、检测人员应实行执业资格考核。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工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管理人员要熟悉有关规范,从严管理,推动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规范化、操作程序化、质量达标化建设。

3.2 加强建筑电气设计安装与各专业的配合。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体系,只有土建、给排水、电气安装等不同专业相互配合协作,才能保证建筑施工保质保量的完成。如果缺乏统一的调度安排,每个专业和技术工种只考虑自身的工作面和工作要求,就必然会影响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与进度。例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砌筑和墙面抹灰之前,必须根据施工图纸对相应的管线进行埋设和线路穿管,如果出现漏穿或者少穿,后期的施工中则必须进行补穿和凿孔,这无疑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建筑电气设计人员要同其他专业人员沟通、交流,避免图纸出现施工内容漏项、缺项。

4 结语

现代建筑与电气工程密不可分,做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科学设计与施工是提高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的最佳途径。作为建筑电气工程人员,要注重自身电气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的提高,切实做好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和施工工作,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肖永常.建筑电气的施工与设计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23).

篇6

关键词:主辅双线;引导;兴趣;主动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1-0086-02

1、引言

中国高等教育目前普遍存在着“严进宽出”的现象,学生经过干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后,进入大学短时间内很难有较大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尤其是在占多数的实力薄弱的建筑院校。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理事长朱文一指出“截止201 1年底,全国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的院校324所,在校生111832人;截止2012年5月,通过建筑学教育评估的院校共有48所,只占全部开设建筑学专业院校的19%。未通过评估的建筑院校则普遍存在着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以及师生比低的问题,形成了建筑教育的瓶颈”。

专业教师的数量与建筑院校日益增长的学生相比显得捉襟见肘。师资力量的匮乏使得教师难以对所有学生进行有效地密切考核。图1为大一学生自发题在黑板上的对联――上联:说你过你就过,不过也过;下联:说你不过就不过,过也不过;横批:别想过。反映出教学体系的陈旧与学生的疲惫心态。

2、传统与现代的建筑教育

2.1 中国传统建筑教育中师徒间的双重关系

中国的传统建筑教育源于中国匠人的手口相传,世代承袭,“匠师被编为匠户,子孙世袭其业”。师徒间的关系是“共同生活”与“技艺传授”这两种关系的密切融合,两种关系看似相互独立却又紧密相连,师傅对徒弟的“技艺传授”融合在日常的“共同生活”中,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虽然看似简单却行之有效,双重关系合二为一保证了技艺的无缝对接(图2)。

2.2 现代的建筑教育理念

20世纪90年代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革命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是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自己建构起现实意义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学习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的一个过程。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是我们教师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

3、主辅双线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以上研究,针对实力薄弱的建筑院校的问题与现状,为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设计思维,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专业的思考。我们在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提出了主辅双线教学的模式,将传统的单一系列教学模式转变为大作业加小作业的主辅双线教学模式。

主辅双线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为:100%综合成绩=70%大作业(课内主线)+15%小作业(课外辅线)+10%其他(汇报、竞赛、课堂临时作业、节假日小作业等)+5%考勤。

3.1 主线分离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是建筑设计的启蒙教育,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往往在一年的时间内难以使学生通过设计作业的形式全部得到训练,以往教师常常根据情况布置一些钢笔画等训练,所以我们在主辅双线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将这一部分单独提取出来作为辅线作业,使得主线的设计训练更加主次清晰、重点突出和目标明确。

主线为常规专业作业,如渲染、外环境设计、内部空间设计等大作业,强调深入的专业训练,成绩占70%,主线作业依据各个学校的教学安排进行灵活设置。

3.2 强化辅线

辅线采取课内布置课下完成,根据课程进度布置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与兴趣的钢笔画、仿宋字、旧物改造、标识设计、讲座、汇报、竞赛等小作业,成绩占15%,丰富学生的课堂与课外生活。教师根据专业和各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区别安排。图3为学生的“旧物改造再利用与分析图”小作业,通过对身边废旧材料的改造与再利用,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生通过模型推敲设计的能力,自由的分析图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草图设计思维。图4为“画说我的建院生活”小作业,学生在通过漫画形式表达学习状态的同时增强了对于专业的了解和热爱。

3.3 相生相长

主辅双线教学的模式将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主干设计课程与辅线的专项训练变得相互独立又可并行发展,解决了以往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知识点较多难以取舍的问题,使学生得到系统全面的指导。分离出的主线强化专业的主干核心教学,辅线以灵活多样的小作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升入高年级后依旧能保持自主学习的状态,改变学生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现状。主线和辅线之间的作业可以根据情况和需要进行相互转化。主辅线既可相互独立、又可相互配合,是一种灵活多样可以自我生长、不断完善的全新教学体系尝试。

3.4 主辅合一

主辅双线的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后,将在学期末形成了主线大作业和辅线小作业两种作业体系,结合大一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最后一个实体搭建作业,我们在年末举办了展览、建造、音乐、文化节(图5),将主辅双线合二为一,把一年来的学生作业进行展览,使学生从主辅双线的教学模式中清晰看出自己一年来的学习成果和成长经历,进一步增加学生积极性。

结合“展览、建造、音乐、文化节”,搭建一台学生自主组织的颁奖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晚会节目由以反映专业生活特色的话剧小品为主,有歌唱、舞蹈、摇滚等多种形式。晚会现场进行作业视频的播放,同时评比出优秀作业进行颁奖。

晚会现场举办一年级结业典礼,使学生增加时间上的紧迫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辅双线教学模式改革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提出了一个适合实力薄弱的建筑院校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善这些学校教学条件落后、学生入学素质较差的劣势,将为全国的兄弟院校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对于大量实力较弱的建筑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篇7

关键字: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构建 意义建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传统教学形成了极大的冲击。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最近几年在国内研究较多,主要用在直观性比较好、操作比较强的课程中,但对于逻辑思维要求高的程序设计教学中,研究甚少。为了为使广大教师对建构主义有一大概的了解,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学习为目标指向,结合程序设计的教学实际,以C语言for循环语句为案例,具体地探讨一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探索的目标。

(3)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利用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4)设计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能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6)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

(7)鼓励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检测自己的观点。

(8)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具体实现过程

1、教学目标的确定

目前C语言的教材是首先系统讲解了有关概念、原理方法,最后才是举例和应用,对于学习者来说知识点太多,难以理解,不符合学习思维习惯,很不利于知识的构建。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习目标则更被人们所看重,因为它决定着学生意义建构的方向,也确定了教学设计应当围绕学生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这一中心。现以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为例,经过深入分析,得到for循环语句的教学目标如下:

A、理解for循环语句应用场合;B、掌握循环操作的规律性;C、掌握循环条件的确定;D、理会For循环流程图及执行过程;E、掌握For循环的格式;F、For循环语句的应用。

在学习目标的分析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应当关注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指导学生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群体合作交往、情绪控制能力等多方面同时进步。

2、教学目标的分解

从前面得到的教学目标来看,知识点比较多,必须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分阶段,分步骤,使目标渗透到所创设的真实情景中,从而实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构建。

3、教学模式的具体实现

①创设真实情境,设计真实案例

学习活动的真实性一直被认为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持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学者们认为:真实性的任务可以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它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在知识的应用中建构知识的意义;真实性的任务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与他们相关的和有意义的,这是维持学习动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转贴于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环境的强调和重视,使得“创设真实情境”成为教师开展有效教学以促进和帮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设计真实案例的原则为:要具有代表性,要覆盖所要达到知识点,还兼顾学生的知识点。从这一原则出发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例题。

[案例1]s=1+2+3+…+100

[案例2]s=1*2*3*…*8

[案例3]

s=1+1/2+1/3+…+1/100

[案例4]s=1+1+2+3+5+8+… (前20项之和)

[案例5]

s=2+22+222+2222+22222

[案例6]s=1!+2!+3!+…+8!

其中每个案例均包含完整的流程图,加深学生对循环结构的理解。

②提出问题

通过分解目标,提出探索和讨论的问题:

[问题1]for循环语句的应用场合是什么?

[问题2]每个循环的操作规律是什么?

[问题3]每个循环的循环条件是什么?

[问题4]每个循环的循环次数如何计算?

[问题5]for循环格式是什么?

③学生自主探索

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必须对新信息(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亦即通过认知结构的发展变化形成新的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发展变化有“同化”和“顺应”两种基本的途径或方式。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在的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则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或变化,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与顺应相互交替、循环往复,学习者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认知水平,完成了个体的自主性建构,实现了“意义建构”这一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主义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引导、帮助和促进作用,这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条基本原则。

④学生之间的协作

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建构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事实上,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学习者通过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因此,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充分沟通与合作,强调学习者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注重在程序设计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媒交互等多种具体方式,通过协作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加完善。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并不忽视教师的作用。在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的问题情境外,教师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特别是在学生自我探究之后,教师可以就学生学习中所提出的问题或教师自己安排的其他适当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开展协作学习,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在组织学生“协作”、“会话”(讨论学习主题的有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弄清回答的根据和理由,组织、引导并虚心平等地介入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教师要把握所讨论的“问题”的价值性,“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开放性;注意问题的阶梯性(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即站在学生现有水平的稍高处,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通过连续地问题解决活动,将对规则的理解从一个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⑤知识的迁移

教学实践表明,在促进智慧技能学习的迁移方面,最好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新任务”,在不同的情境中呈现“变式”,提供精加工的练习。鉴于此,教学后,除课本所附的问题外,还可以适当增补一些有针对性的材料以丰富学习情境、拓展学习主题。通过知识的广泛应用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认识和片面理解,在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⑥是否达到意义建构

建构性学习不是简单地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建构性学习要求学习者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任务,要求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诊断与反思以判断自己的学习进展及与目标之间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理解和帮助思考的策略,完成对知识的深层次建构。与此相应,教师则应当有意识地注重提高学生认知意识的水平和自觉的反思监控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诊断反思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完成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视和调节,评价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水平,逐步地使自己的反思监控水平从外控向内控、从有意识向自动化水平发展。

四、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效果的评价

篇8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实践 教学 现状 方法

一.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专业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为仿效日本。而将院系名称由“室内设计”改“环境艺术设计”,但专业名称一直称为“艺术设计(环境设计)”这8个字,就是俗称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一时间,全国众多设计院校步其后尘、纷纷效法。环境艺术设计通过一定的组织、围合手段、对空间界面(室内外墙柱面、地面、顶棚、门窗等)进行艺术处理(形态、色彩、质地等),运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的布置、造型等设计语言,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城市规划、园林景区设计、小区与建筑企业、设计院的。具有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养护与管理、园林生态学等方面的能力。并具备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牢固掌握城市园林专业必须的专业文化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从事城市园林设计、管理、经营、销售及生产等工作的高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的环艺专业的构成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方法、课题练习上都有一定的不合理性,特别是没有注重实践性教学过程。

1.课程内容设计有待完善。目前部分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多注重几何计算和公式,实践环节没有纳入计划。对一些需要学生重点感悟和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容很少提及。而且课堂教学很多只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二维模型制作,对于各种设计工艺鲜有提及。

2.教学安排缺乏合理性。构成课程通常安排在本科一年级教学中,许多学校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和专业素描、专业色彩课并行。这个阶段学生还没有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储备,也没有安排专门实践的过程。构成课程在整体教学体系中的位置不合理,并且各种构成类型被分成单独的各个教学模块(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等),模块之间缺乏连贯性,不利于学生把构成课程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学习。

3.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般性介绍讲授构成理论,然后布置做授课理论相对应的图形构成练习。抽象枯燥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思维。

4.实践教学设备和投入资金不足。尽管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人数逐年递增,但其相应的实验投入资金几乎没变。部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还是以教师在课堂讲授课本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注重实践教学方法

1.调整课程体系。可将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列表,让授课教师做到心中有数,重视实践课的教学与指导。环境艺术创新设计的课程体系改革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关系到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能进行实际课题设计任务的机会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这种局限性给设计教学带来另外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概念设计。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概念设计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概念设计围绕设计创意、设计逻辑展开,更注重概念与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

2.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组织基本的设计语言符号,这个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新观念的基础上的。只能运用基本的设计语言,才能超出想象之外。这种教育过程要求教师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无比的耐心,同时还要熟悉学生的个性、喜好及他们的生活习性。在设计教学中,教师作为授课者和设计思维的启发者,不仅要确立标准的设计语言,还要在设计过程中铸造人的职业品行。

3.空间教学在构成实践中的运用。空间教学指以塑造建筑空间为设计造型的主要关注点的教学方法,也是更为接近建筑学科本体特征的教学模式。如一项经典的以空间为核心的练习是设置三乘三的九个相同的立方体作为基本网格,在此网格线上摆放一定数目的灰卡纸板,以一整套预设的形体和结构要素来进行练习,围合、限定或分隔出各种基本的空g组织。它既反映模数比例和形体空间等形式结构关系,又包含装配建造等具体建筑要素。

篇9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一、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建筑装饰有更高的要求,而市场对于建筑装饰设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多,94年建筑业的体系划分由原来的“勘察设计业、土木建筑业、设备安装业”更改为“勘察设计业、建筑安装业、装饰装修业”,据调查,行业年程产值估计在5500亿元左右。其中公共装修2500亿元,家庭装修3000亿元。建筑装饰业作为一个崭新的行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家庭装修业也已占国民经济总产值3.6%并在快速发展中。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也提出新的要求,广大学生要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更需要接受有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趋势。

而目前,经过对学生的就业情况及职业发展的跟踪及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开始工作后仍然需要经过2年的再教育方能正式步入工作的正轨。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高校就必须通过相应的教学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当前建筑装饰设计教学种存在的问题

建筑装饰实质上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为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甚远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是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是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弱,远远不能达到职业水平。

1.我们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建筑装饰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建筑装饰设计与造型的基本原理,及房屋内外装饰工程施工图绘制与表现技能,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操作的初步技能。且能够从事建筑装饰工程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和工程概预算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技术型建专装饰工程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但是高校的课程之间本质上很难做到联系起来,学生过多的只是注重各门学科的考试内容,而忽略了课程之间体系的搭建及实际运用。

2.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学校的实验室设备跟不上科技的发展。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过多的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所以实践课程不多,学生的实践操作也很少,这个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差。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教学设备也跟不上装饰市场的更新,对于市场的新材料及新技术更是感到陌生。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方式的改革设想

1.建立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学科之间相互穿插渗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运用典型案例进行学习、分析或小组协作的教学方式,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从简单到难,完整的经历一个装饰工程的工作过程,从识图—现场量房—绘制平面图(CAD)—资料收集,客户交流—功能分析—方案草图设计—风格定位—整体色调确定—材料的选择—细部构造。最后完整的完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若干张效果图作为设计的标准。

将学生的课程作业进行展出,让学生小组进行答辩,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助学生将所学到的所有专业知识模块组合构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设计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课程考核上,一改往日的卷面成绩,将建筑装饰设计课程的成绩评定包括课程基础知识、平时表现及实践表现三部分为依据,分别占30%、30%及40%,强调了实践设计能力的考查。

2.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工学交替、校企全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根据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构建并完善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基地顶岗实习相交替,增加校内外实训时间、优化实训内容,在不同的学期根据能力培养的需要开展专业实践。

3.创新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建筑装饰设计人才。为了能够使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切实符合未来社会人才需求的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建筑装饰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并且通过到建筑装饰企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以及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获取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且每隔1年根据新的反馈信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对此,我们通过对六个学期进行了课程培养方案规划。

第一学期组织开展专业认识实习。学生在学习建筑构造、建筑制图与识图的同时,主要安排学生到建筑和室内装饰工地进行认识实习,通过对已建建筑工程、在建建筑工程、在建装饰工程的参观和学习,了解专业基础知识和个人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四学期结合课程开展课程实训。学生在学习CAD、装饰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建筑装饰概预算、室内设计与表现、3D MAX、Photoshop等专业课的时候,在校内实训室和基地开展项目实训。

第五学期组织学生下企业(基地)进行8周的岗前综合实训,实习单位以校外签约基地为主,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学期安排16周的毕业实习。实习期间,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顶岗实习,同时结合实习内容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积极开展校内校外基地教学化的教学实践,通过邀请校外中级职称以上的高技术专业人才进行讲座交流,达到专业知识框架不断提升的目标。

3.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共享“全真”实训基地,与本地区龙头企业合作完成的订单培养或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培养期结束,学生毕业当年申报。按照“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师资到位”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建设的标准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在合作企业内建立的“厂中校”教学场所,企业在校内投资设立的“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

使学生们能走出书本,走向施工现场,直面施工案例,体验项目过程的一个教学模式。积极与多家装饰设计、装饰施工企业进行合作,共建校内全真型实训基地,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亲自完成项目。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建设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加强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搞清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我院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校内建设实训基地和校外建立实践基地两个途径来实现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建筑企业的专业性人才为主要目标。校、内外的实践教学是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基本支撑条件。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场所。我校建筑工程技术学院校校内实践基地承担了较大部分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校期间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而校外实践基地的主要是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利用企业资源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校内、外一体的实训基地的教学的运行是实现学生知识、实践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最好途径。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应用

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应用型高职教育,一些基本的实践教学任务需要在学校里完成。在校内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为以后的实习及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包括三部分。一是校内实验室的建设。

我院以具备建材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土工实验室的建设,用来完成学生《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地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我院还建立了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在仿真实验室里学生完成了建筑工程CAD、建筑预算软件、PM2软件的学习,并根据实际工程完成仿真实训。二是校内实训车间的建立。我院已建立基础与混凝土施工实训车间、砌筑工程和装饰工程施工实训车间、钢结构和屋面工程施工实训车间以及钢筋加工车间。我们在车间内建立了建筑物的各部分模型,例如基础模型配筋、框架结构配筋模型、楼梯、雨篷配筋模型等,还有钢屋架节点模型、砌体结构模型、屋面做法、施工缝做法模型等等。通过这些模型把课本的知识更加形象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车间能可完成《建筑施工》、《建筑结构》、《建筑识图与构造》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三是学院实训中心已经有先进的材料检测设备,能够进行常用建筑材料的检测实训工作,目前我院已经与西南交大监理监理公司、黑龙江省建设集团现代建筑技术发展中心、龙航检测公司等几家企业达成共建校内实习基地的协议,共同利用学院的教学、科研力量强,和企业资金和技术优势,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应用

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中如何寻找合作伙伴、如何运行是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问题,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培养工程素质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同时也是高校与建筑企业的纽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校主要采取的是“2+1”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以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技能课程为主,最后一学年在企业顶岗实践,主要学习部分专业基础及基础技能及具体工程实际操作。在基地建设上,学院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作用,通过他们建立和加强与建筑企业的联系,经多方的共同努力,逐步加强与有实力企业的联系,使之成为我院的校外实践基地。目前我校校外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已经在中建总公司第一工程局、第二工程局、深圳中海监理公司、黑龙江省建设集团省等内外几十个知名企业建立了顶岗实训基地。并且通过实习过程,也是企业了解我们的学生,对于愿意长期接受我院实习的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建立良好的长久的关系,以保证实践基地的相对稳定性,从而保证校外实训基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实践基地建设存在问题与改进

在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校内实训基地利用率不高,校内年轻教师较多,缺少实践经验,对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监管不够,校外实践基地关系不够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些切实存在的问题,我院提出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培养双师型教师 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我院近几年陆续从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引进具有实践经验人员充实到师资队伍当中。同时也积极为校内毕业后直接从事高职教育,中间缺少实践环节的教师创造实践条件,让老师深入企业进行脱产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教师参加工程实践,进一步提高了缺乏实践经验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使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从结构上有了全面的提高。

2.校外实践基地的长期运行对于校外实践基地建立并能长期合作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关键。所以我校总结了一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比较成功的经验。例如,我们要寻找校企双方合作的切入点,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能否达到互惠互利,学校通过提供能够为企业服务的学生来解决学校学生的校外实践问题,形成校企双赢的合作关系。其次通过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让校企合作长期进行下去。

3 校外实践基地的管理 校外实践基地建立后为了确保与企业的长期合作,我校的管理办法采用的是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场所并提供现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为期一年的企业实践。学校方面,每个学生都安排了校内实习指导教师,解决学生在实习当中遇到的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并且校内指导教师经常与企业指导教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是学生顺利完成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学习。

高职院校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不断的完善。只有把实训基地建好,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实践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潘睿.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8):109-110.

[2] 危道军. 建筑技术全真模拟实训基地建设及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J].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3) :7 -12.

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