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教育范文
时间:2024-05-29 10:2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价值观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学生作为做过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最重要的宝贵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接班人。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品德的修养、思想政治状况及身体素质都直接的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然而,虽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虽然带来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也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例如:一些大学生的价值世俗化,拜金享乐主义严重,缺少社会责任感,一味的索取,不愿付出,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公德,缺少社会责任感。[2]鉴于此,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以强有力的引导。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战略要求,是党培养青年、选拨青年干部、赢得青年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个人素质能力塑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重要建设者的基本要求。
二、当前大学社社会主义核心交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落后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过程中,“两课”教育让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教育学方法,完全忽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及独立思考空间,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学习过中的机械性、死记硬背形式的灌输学习,造成学生学习内容的枯燥、呆滞,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2.缺乏差异性和层次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往往是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不能及时有效的关注大学生群众间在思想状况、道德品质上存在的层次性与差异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对所有的学生都是相同的要求,未能把学生在道德层面上的差异性、广泛性与层次性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也没有把教内容中需要提倡什么、要求什么有效的区别开来。这种没有差异性与层次的教育方式,必然导致大学生思想状况、道德观念的良莠不齐,严重的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3.教育方式、方法的单一化
只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显性教育,只是把大学社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个学科,一门课程,刻意地去强调教育内容的唯一正确性,教育的目的性过于直接,没有丝毫的掩饰,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论只能机械性的死记硬背,对内容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理解与吸收。另一方面,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也是多数采取灌输式的这个面说教,未能将社会发展要求、社会发展实际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1.创新教育观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教育目标、达到教育目的、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立足实际,有效的将社会特征、现实需要与大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理性的做到针对大学生群体之间道德文化、思想素养存在的差异与多元而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过程中尊重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念的选择,及时发现存在不良价值观的学生并进行确的规范与引导,充分的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2.注重差异性和层次性
其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致使其并不具有普遍适应性。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要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同时,要将教育内容的光发行和差异性结合气啦,明确的把要求什么和提倡什么区分开来,拒绝形式主义和一刀切。例如,针对学生中的党员或积极分子,我们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去要求他们做到以为人民服务为主导价值观;而对一般学生而言,我们可以采取“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样的基本道德规范为主导价值观。[3]
3.注重教育手段、方式的多样化
篇2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处于弱化状态,德育功能得不到真正体现。具体表现在:高校对在体育教育中实施德育重视不够,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难以发挥,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意识不强,存在“重健体、轻德育”的现象,学生未切实感受体育课德育的熏陶,体育课德育效果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大学生对体育课认知程度不够,高校体育教育价值观存在功力主义倾向。高校体育教育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使得高校体育课的德育功能难以得到全面而有效地发挥。
2高校体育教育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2.1转变观念,加强高校对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重视程度
高校应加强对体育课的德育功能的重视,重点做好两个建设。1)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应制定和完善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体育教师德育培训,通过对体育教师的德育理论、德育观念、德育方法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增强体育教师的德育能力。2)加强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各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体现体育教师德育绩效的评价体系,将教师道德素养和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及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放在首要考察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应该遵循全面、客观、可度量和可比较的原则;同时,建立德育工作的考评监督机制,定期对教师德育工作进行监导评估。
2.2强化体育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观念,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培育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育人职能
高校应多渠道地举办或外派体育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培训、德育学习培训,经常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交流活动,如公开课、教研会议等,使体育教师转变德育观念,掌握一定的德育方法和技巧,切实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在培训内容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教师中的培育,同时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相结合。
2.3精心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体育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体育教学过程由开始、准备、基本内容教学和结束四个环节组成。体育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强化细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心灵。开始阶段,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应严格出勤考察,并与平时成绩挂钩,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准备阶段,通过分组进行竞技性游戏、播放反映体育精神、体育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体育精神。教学阶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根据各类教学内容制定出德育教育计划:例如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与田径类的教学内容结合;将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与球类教学紧密地结合等等。结束阶段除了总结教学内容,重点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讲评,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在身体和思想上都有所收益。
2.4勇于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体育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由体育技能成绩和学生德育成绩两部分构成。体育德育成绩可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如上课出勤、遵守纪律、文明礼貌、意志品质等作为评价指标,并在这个指标体系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两类主体构成。这样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只注重学生体育技能成绩的评价标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化育人,对学生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入学生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5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文化生态。
2.5.1鼓励和规范大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增加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次数
大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是大学体育教学的延伸和发展。目前,各高校群体性体育活动主要为团队参与为主、个人竞赛为辅的竞技性项目。如大学生冬季长跑月、趣味运动会、各种球类争霸赛、健美操比赛等团队形式的比赛。群体性体育活动能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树立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增强大学生集体荣誉感,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应制定制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群体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组织工作,使其规范化、常态化;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和选拔;加强裁判队伍的培训,保证比赛公平、公正的裁决,培养大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大型体育赛事是大学生参与性最高、响应最为强烈的活动之一,各高校主要表现为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学生可以作为竞技者、服务者和参观者,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提升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参加或观赏大型体育赛事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启迪和教育。应注意细节,加强组织和引导:赛前,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赛中,加强组织管理工作;赛后,加强的表彰工作。
2.5.2加强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发挥体育社团的宣传教化、舆论引导功能
大学体育社团基于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成立,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高校应制定和完善大学社团管理制度,规范其行为,促进其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先进内容作为考察和发展其成员的重要内容,发挥体育社团的宣传教化、舆论引导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培育。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体育基础设施完善与否是大学体育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是全面提升大学体育德育功能的必要因素。首先,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国家标准并结合师生的实际需求修建体育场馆和设施;其次,制定制度,专人负责,保障体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正常使用。为大学生体育活动做好基础保障工作,为大学生德育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2.6重视榜样引领作用,挖掘、宣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育界先进人物及事迹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是最为直接和学生接受效果最好的教育模式之一,体育明星的榜样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则更为突出。
3总结
篇3
关键词: 校园公益广告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教育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也是高等院校大学生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公益广告作为社会传媒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宣传价值观、公益观念、公共道德、规范社会行为、推动全社会精神文明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载体。在大众传媒极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运用大学校园内的公益广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现状
当代大学生是规模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虽然价值观念总体上呈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受到全球纷繁芜杂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冲击下,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困扰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某些高校教育者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强调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侧重毕业班就业率的提高,忽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其必要性与重要性认识不足,以至出现某些大学生更关心物质利益、个人追求和自我利益的实现,把物质享受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观的现象,这在近年新建的独立学院学生中尤其明显。据笔者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开展的调查与访谈不难看出:独立学院学生由于高考分数低,学习基础差,某些学生出现一些明显的倾向,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度较低,组织纪律观念和团体意识不强;价值取向从传统的理想主义向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转变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具体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能否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校园公益广告”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功能分析
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企图通过广告的形式呼唤公众对某一社会性问题引起注意,或者对公众进行教育,以便提高公众素质,更好地从事工作和学习[1]。伴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校园公益广告悄然兴起,凭借其自身宣传的生活性与审美性特点,替代校园中原先随处可见的威严警示牌而成为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目前各大高校常用的校园公益广告形式有: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园宣传栏、校园海报、校园微信、校园微博等。
当代中国社会强调多元性与包容性,每个大学生会自觉地对个体价值进行追问和反思。面对这一新的情况,高校教育者应借机拓宽学生视野,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创新性理解,自觉运用校园公益广告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顺利。
(一)校园公益广告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更具生活化
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和深厚土壤[2]。在大学校园里,很普通的一句校园公益语:“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学习需宁静――请少安毋‘噪’”等体现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原则与道德价值,校园公益广告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校园公益广告着重日常生活的累积性熏陶,在受教育者经常性得到感化的基础上,其思想行为方式更易与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方法相适应,从而缓和了主客体间的矛盾,保障了整个教育过程的通畅。从校园公益广告“教育功能”的角度看,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在教室、操场、图书馆、宿舍、办公楼等公共场所,从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与大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相关联,使大学生在课堂教育之外的公益广告中体验生活、锤炼思想、陶冶情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更加生活性与趣味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受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条件、道德水平、认知能力的制约,如方法不当、其教育过程往往流于形式,效果甚微。而校园公益广告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大众化,更好与大学生产生共鸣:一方面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大学生自觉思想认同,另一方面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外化为大学生的外在行为与表现,进一步完善当代大学生个人价值评价体系,使得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更富有成效性。
(二)校园公益广告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更具持续性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传媒技术的广泛应用,公益广告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日益明显,成为对学生影响较大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校园文化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指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可持续发展出发,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势在必行,应综合运用校园公益广告呈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性、艺术性”理念。当公益广告在一个时期内围绕一个主题,反复宣传,学生解读公益广告的过程就是对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的接受过程,进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教育效果。
(三)校园公益广告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主动化
公益广告这种新型的互动模式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建设文明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正如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开播之初阐明宗旨时所说:“它通过提醒、批评、规劝,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各种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思想、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达到培育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目的。”
在传统教育一统天下的鼎盛时期,课堂教育的效果似乎是很好的,受教育者也是被动的。由于受教育者不是物,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受教育者当做教育的客体,不注重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教育者将很难主动自愿地接受。校园公益广告的价值导向和教化功能是在受教育者“欣赏”广告时不由自主产生的,充分体现了学生才是真正的价值观教育主体,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育主体的教学热情,也有效消除了受教育者被灌输的逆反心理,极大地增强了受教育者的学习主动性。
(四)校园公益广告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有益补充
大学生历来是接触新的信息传播形式的先锋群体,校园公益广告的时代自然也不例外,它为高校的思政教育搭建了入脑入心的“立交桥”,是高校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引导的有效途径,提供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手段辅的崭新平台。
“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虽然取得不小的成效,但在21世纪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要使思政教育更深入人心,一定要结合时下最广泛的传播宣传手段,公益广告便是很好的选择。这种教育方法能给受教育者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大学生在课堂之外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内容,与传统的教育手段取长补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是公益广告的直接传播对象,公益广告的终极目标[3]。要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灌输的教育模式,围绕大学生的接受度,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公益广告的教育引导功能,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健康可持续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卡林.谈电视公益广告的宣传引导功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6).
[2]缪兴秀.德育应贴近生活世界.九江师专学报,2001(3).
篇4
关键词:影视通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在(2014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影视通识教育是指相对于专业影视教育而言的,旨在培养学生影视审美艺术素养和能力的公共选修课亦即影视通识课。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课程,能够通过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栩栩如生地呈现给大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之中,能够发挥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现实基础
(一)域外国家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成功实践
借助影视通识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本国核心价值观培育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早在1973年,美国电影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已经在613所大学开设影视通识教育课程,而今已经发展到一千多所高等学府。苏联也从1980年制定《电影艺术教育十年大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对青少年进行电影艺术教育。在日本,甚至在中学阶段就开始教授学生制作包含“有纯正爱国心”的电影。韩国在1998年全民上下掀起一场抵制《泰坦尼克号》放映的运动,将观看《泰坦尼克号》视为“背叛祖国”行为。瑞典甚至明确规定从小学阶段就要将电影作为“第三语言”来必修,等等。事实上,各国对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和发展的高度重视,其意义不止在于繁荣电影产业,实质在于通过电影教育培育、传播、渗透本国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以美国为例,美国电影对世界观众影响巨大,2016年,IMDB网民评出“全球100部最佳影片”中,排名前100影片中的62%来自美国[2]。美国好莱坞电影对美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体现为:充分展示和肯定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大肆宣扬和强调美国的国家实力及“美国主导”意识;极力打造和编织“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奋斗主义”的美国神话[3]。
(二)我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我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协会成立标志着高等院校影视教育开始受到关注。1984年,梁国治的《影视文学进入大学课堂应当受到重视》一文将高校开设影视通识教育预想推到了学术探讨的前沿。198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的通知》,强调:“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中文系,应把影视教育作为重要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4]。2002年,教育部又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课和限制性选修课程”[5]。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6]中国高等院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由点到面、由专到全,截至2015年,“全国已经有四分之一的高校将影视通识教育相关课程纳入教学计划”[7],影视通识教育获得普遍重视和推广。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重要功能
(一)改变学习态度,提高主动性
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态度和接受程度不仅取决于学习自觉性,而且受教育媒介的影响。教育媒介的选择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教育媒介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而当前许多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外讲座、宣传海报等僵化、固化、老化的形式,严重脱离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个性特征、兴趣偏好,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制约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据调查,高达57.8%以上的学生表示:参加类似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讲座是“被迫的、被要求的”[8]。当代大学生多属于90后,具有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追求现实体验,而厌恶道德说教;他们喜欢感性接收代替理性思考;他们被誉为“视听一代”,对现代图像媒介高度依赖。据调查,有53%的大学生在一个月内看了1-5部电影,29.1%的大学生看了6-10部电影,11.3%的学生看了10部以上电影[9]。观看电影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影视通识教育以其鲜明的艺术特征能够转变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态度,化“被动”接收为“主动”接受。“电影可以使思想剧情化,这就比用任何其他的方法更容易为少年儿童所接受和理解。”[10]从电影本身来看,优秀的电影不仅包含着人类智慧的精华,渗透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观,而且能够以现实生活为内容题材,借助声、光、形、色等元素,向大学生传递主流思想,潜移默化地在变化的情境中感染、熏陶观众,提高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以影视通识教育为载体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转换学习内容,增强生动性
教育学家布鲁纳有句名言: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学习内容是否有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意愿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党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凝练,具有鲜明的概括性、抽象性、理论性。如果教育者不能结合大学生生活现实加以解释和运用,只是生搬硬套的强制灌输,必然导致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学生酿成厌烦、排斥心理,失去学习兴趣。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活”教材,能够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鲜活性,化“枯燥”理论为“生动”故事。影视通识教育的无穷魅力在于通过鲜明的人物性格、细微的生活内容、感人的情感氛围、曲折的发展情节深入观众的内心深处,循循善诱的引导大学生走进故事的思想田野和价值世界。以影视通识教育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直触大学生的内心世界、震撼心灵,将枯燥理论演绎成鲜活故事烙在大学生脑海。例如,一部优秀的抗战电影是最好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它能够以撕心裂肺、声泪俱下的故事情节诠释出“保卫祖国、保卫家乡”“和平与正义”的深刻真谛。而且,影视通识教育能够保持与时下社会发展、文化语境、主流情感的同步,容易将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要义蕴涵在折射现实生活的电影文本中,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共鸣与情感期待。
(三)调整教育方式,突出隐蔽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手段,它倡导开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比较隐蔽的方式使大学生无意识地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具有间接性、隐蔽性等特点。影视通识教育可以实现教育方式的转换,克服了传统政治课价值观教育的直白表述和政治图解,能够以其隐喻性特征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形式。因此,影视通识教育是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影视通识教育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体现在化“显性”晓理为“隐性”动情。鲁迅曾经提及:“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会变成这样的。”[11]之所以如此在于教员的讲授是一种显性的教育,教育效果停留在学生“懂”或“知晓”层面,能否深植内心、外化于行尚无定数。正如《爱迪生传》中所述:“大部分的教科书,只有30%的效率。”[12]只有从生活中着手,才能使教育取得最佳效果。影视通识教育借助人物、情节、场景实现了对现实生活、思想、情感的表达,化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概念性,使其具体内涵被隐藏、消解在学生审美体验之下。又恰如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所说,电影可以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优秀的电影可以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口号式、宣传式、动员式手段的局限,将核心价值观内容隐藏于故事中,隐藏于艺术表现、人物对话、情景感染中,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起到隐性教育的效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制约因素
虽然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其鲜明的功能和优越性,但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期,发挥影视通识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还受到教育观念、教师队伍、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一)重视程度不足,教育观念固化
目前,以影视通识教育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还没有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影视通识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尚未充分发掘。一方面,从开设影视通识教育的高校数量来看,我国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以美国为例,1977年,美国约有1000所高校开设影视课程,占总高校数量的1/3。而我国在截至2008年,开设影视课程的高校仅350余所,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影视通识教育的地位没有收到足够重视,面临定位虚化的境地。另一方面,我国的影视通识教育主要作为一门艺术欣赏课,在高校课程设置中作为选修课开设,而且形式单一,甚至部分高校与声乐课合开。而在美国高校中,影视通识教育不仅主要作为必修课或公共课来开设,而且大力开设电影专业教育,1967年,美国开设的影视通识教育程种类就高达3000多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于教育工作者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也制约了影视通识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用的发挥。随着现代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日益深远,新的影视通识教育教育观念亟须更新,影视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教育形式、价值观输入的隐性手段、新的思维形态教育,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将其作为通识教育遍及高校,这一趋势也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兼职教师较多,思想引领淡化
转型期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开设没有摆脱急于求成的冒进路线,造成高校影视课教师严重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能力、素质挑战。由于20世纪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起点晚,基础薄弱,师资队伍十分紧张。而2002年的《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课和限制性选修课程”[13],加剧了这一供不应求的矛盾。很多高校出现了中文系、美术系教师开设电影选修课的混乱现象,他们不仅缺少专业知识培训,而且没有基本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方向,根本不懂得怎样去教授学生欣赏电影,挖掘影视通识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虽然有些学校聘请一些影视教师和摄影编导兼职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一方面,由于兼职身份的束缚,他们无法将经历集中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这些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少理论传授和分析能力,仍然无法高质量地完成基本的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任务;结果是,懂电影的只讲电影知识,忽视价值引领;不懂电影的,既无法传授知识,也缺少价值引领。
(三)教育标准滞后,课程内容老化
教育工作者重视不足和专职教师短缺导致教育内容较为混乱,缺少基本的课程标准和统一的培养规划。很多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处于“三无”状态即无教学大纲、无师生教材、无考核标准。影视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学时根据授课教师自行安排,各色各类的电影都被搬上课堂,甚至有些电影根本无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背离了影视通识教育的宗旨。在个人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要有娱乐性,更要有教育意义。[8]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内容面临两个极端,一端是教学内容纯属搞笑娱乐,毫无教育意义而言;一端是教学内容虽有教育意义,但电影题材内容沉闷、老旧,与90后大学生兴趣偏好脱节。这些乱象不仅无法发挥影视通识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甚至扼杀了学生对影视通识教育的兴趣,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也就背离了初衷,流于形式。
(四)教学视野狭窄,教育模式僵化
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育方式僵化也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功能的重要原因。在对安徽合肥地区的4所高校影视通识教育课堂观察发现,当前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主要体现为三种方式,一种是单纯观赏型,二是“讲解—观赏”型,三是“观赏—交流”型。对于第一种方式,学生普遍感到影视通识教育和待在宿舍看电影毫无区别,上课的积极性降低。第二种方式虽然有利于让学生事前了解一定的影视知识,然后运用到观赏中,对于提高大学生影视鉴赏能力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无法有效地进行价值观引导。第三种方式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无目的讨论的局面。此外,很多学校都设有影视爱好者协会、学生团体,但大部分高校都缺少影视通识教育实践基地,教学视野仅限于课堂教学。鉴于此,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应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电影欣赏的趣味性和价值观教育意义,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自导自创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微电影,借助影视通识教育进行欣赏和点评,创新教育方式是值得深思的话题。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提升路径
我国影视通识教育之父雷祯孝认为,人类正在进入一个行动课程、书本课程和影视通识教育程交相辉映的新时代。面对世界各国纷纷将影视通识教育作为培育本国核心价值观和向外输入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和战略规划,我国推进影视通识教育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必要而紧迫,需要在立足全球化视野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思考。
(一)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
西方国家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发展起点较早,以影视通识教育培育国民核心价值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尤以号称“世界电影工厂”的美国最为瞩目,美国不仅借助电影等社会教育方式有效培育了国民的价值观,而且以电影的形式对外进行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其中,在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建设方面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在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战略定位上,美国已经将影视通识教育视为通识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将影视通识教育作为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五大类核心课程的第一类,可见其地位颇高。不仅如此,美国还实行必修课和专业课“双推进”政策,不仅将影视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生必修课来开设,而且积极培育电影专业人才,将电影素养作为合格大学毕业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电影一窍不通的大学生,不配获得大学毕业生称号。在教学方式上,美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主张学生相互交流、碰撞,教师给予点评,为学生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网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且指导学生自创影视作品,培养其操作实践等综合能力。美国政府也对美国大学影视通识教育教育投入大量经费,实行严格的产权保护,这些都促进了美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发挥。除美国外,英国、法国、瑞典等国也在政策扶持、课程设置、资金投入等方面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进行保障。
(二)加大教育部门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扶持
我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大力扶持。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宏观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推进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但在具体实践层面仍然面临一些困境,需要加大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育的扶持。一是高校教务管理者观念的更新。应从政策和指导意见层面深化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的意义,提高高校管理者的认识和观念,破除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二是确立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学科地位,不能简单地将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定位在附属于艺术课、表演课范畴。影视通识教育可以尝试作为高校公共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尽快改变学科定位不明确的状况。三是完善影视通识教育教育体系。组织教材编写、课程论研究、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考试考核等具体操作的规划。其中,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评、成果认定等问题应尽快解决,否则,将会引发“马太效应”,造成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流失。四是加大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的资金投入,确保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硬软件都要跟进现代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步伐,尝试扶持一批重点院校和重点专业,巩固和丰富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人才资源。
(三)完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程实施的微观机制
普通高等学校作为影视通识教育开设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实施者,应以多元化视角、多维度视野挖掘影视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完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落实的微观机制。首先,领导师资队伍建设机制。领导队伍和师资队伍是确保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建设强有力的领导师资队伍需要成立专门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组织机构和行政后勤人员,与高校计算机教学、大学英语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在同等地位;严格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师招聘,不断进行影视通识教育教师职业培训和经验交流。其次,影视通识教育内容遴选和审查机制。教学内容关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向和实效。在影视通识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坚持经典性与教育性,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的指导下,选取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兴趣偏好的教育内容,杜绝媚俗、庸俗、低俗的影视作品进课堂。高校应尽快建立电影作品遴选标准和经典影视资源库,为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内容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欧美电影,应有目的地选择那些艺术水平高,思想主题健康向上的影片,充分发挥教师对外国影片的审查和价值观引导作用。再次,教师教学监督和考评机制。发挥影视通识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用必须发挥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克服以往存在的随意、敷衍了事的教学态度,强化影视通识教育教师的责任意识;以领导督课、同行听课、学生评课等形式完善影视通识教育教师监督考评机制。最后,学生学习成果考试考核反馈机制。一堂优秀的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的配合,实现教学行为的主客体互动。当前,由于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作为选修课而且缺乏考试考核机制,造成大学生不够重视,教师娓娓动听讲课,学生各忙各事,严重影响了影视通识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发挥。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不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综合成绩、奖学金评定等挂钩,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作者:李祥祥 李万银 单位:1.安徽建筑大学 2.安徽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人民日报,2014-10-16(01).
[2]苏兴莎.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D].吉林大学,2016:13-195.
[3]周卫红.美国好莱坞电影传播核心价值观的状况及经验启示[J].电影文学,2013(14):4-6.
[4]张云波.普通高校影视鉴赏课教学改革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134-135.
[5][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DB/OL].教育部网站,2002-05-13,[2017-01-2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2015-09-28,[2017-01-28]./zhengce/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
[7]冯秀娥,陈彦坤,孙玉秀.本科院校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85-86.
[8]李祥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基于福州某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4):10-14.
[9]厉国刚,杨云.关于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J].东南传播,2008(9):133-135.
篇5
关键词:职校;礼仪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引言
礼仪作为一种文化,可以有效的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魅力,可以直观的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道德水平。一直以来,中国就很重视礼仪教育,孔子将“礼”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指出“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也应该是中职学校德育载体的有效途径。职业学校培养的是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未来社会的重要主体,但目前中职生存在礼仪缺失的现象,因此中职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知识技术的提升,还要加强礼仪教育,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中职生道德修养的需要。
二、强化职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高中职生的道德修养。职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还能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懂得如何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规范。真正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礼仪教养。一个不懂基本礼仪的学生是不可能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现代社会中,礼仪不仅能体现个人的道德情操与知识教养,还能帮助人完善自我。第二,有利于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现代中职学校中,一些学生对教师基本的礼节都做不到,遇见教师都是视而不见;同学之间也不够礼让,甚至大打出手。这与“礼仪之邦”的美誉不相符,也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相符。[1]自古以来,礼仪对世界文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第一位礼仪专家孔子就指出礼仪对修身养性、持家立业的重要性。中职生面临自主择业、竞争激烈的挑战。现代职场对人才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要求越来越高高,不仅注重其专业技能,还重视其综合素质。因此对中职生进行礼仪教育,使其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既举止优雅大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从而更好的胜任未来的职业。第三,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能力。礼仪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是不可缺少的,对中职生进行礼仪教育,能让他们掌握各种礼仪规范要求,让他们懂得如何坐、行、站;如何搭配服饰;如何问候、介绍地方;如何倾听;掌握职场礼仪,知晓外交礼仪方面的知识,从而在社交领域中游刃有余的处理人际关系。这能促进中职生的社会化,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同时礼仪教育对中职生的心理也有调节作用,培育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2]
三、以礼仪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党的十强调全社会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给出了不同主体相应的价值准则。礼仪原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则相契合、价值取向一致、价值目标相同,正是因为两者诸多的一致性,可以将礼仪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礼仪教育优势,真正落实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一,学校应加强和重视礼仪教育。首先学校应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现在一些职校不重视礼仪教育,课程开设中较少涉及到礼仪教育,礼仪实践活动更是匮乏。因此强化礼仪教育必须把礼仪引入课堂,提高礼仪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重,对中职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使之认识到礼仪对自身修养提升及未来职业的重要性,从而身体力行,做到知行合一。其次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师资建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也是礼仪教育的实施者,他们的举止行为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注重自己的言谈举行,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礼仪教育。第二,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礼仪与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礼仪训练其实就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通过礼仪来约束人的行为,规范人的行为,从而提升人的内在修养。但目前中职德育课程得不到重视,偏重的是政治目标,忽略了个人品德的养成,特别是礼仪修养的培养。这就要求中职道德教育与礼仪教育结合起来,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如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与人友善相处,单纯的说教学生难以接受,教师可以创设类似的求职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良好的行为不仅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还能给自己赢得更大的机会,使自己在职场上走得更远、站得更稳。第三,开展礼仪活动营造良好氛围。职校应开展多样的礼仪活动,如成立礼仪队,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发挥模范激励作用;举办礼仪风采大赛,使学生在实践中发挥积极主动性,加深对礼仪的理解,并使之内化;展示校园不文明现象,促进师生对不文明现象的反思,营造人人学礼、知礼、讲礼、行礼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学生对礼仪的认同,从而自觉践行礼仪。同时还可以通过宣传栏、广播站等加大礼仪知识宣传,普及礼仪知识,让礼仪教育渗透到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中,使学生受到良好礼仪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罗丽静.新时期加强与改进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5(08).
篇6
有国内学者的问卷调查显示,38%的小学生和31%的中学生从来没有听过有关孝亲敬老的传统故事。周玲以问卷的形式对湖南省师大附中、湖南省雅礼中学等五所中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孝道的认知特点:倡导“平等”,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心”和“感恩之心”。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肖群忠教授提出,孝道是源于生命崇拜和延续以及代际生命呵护和群体互养。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生物进化和社会文化共同熏陶的结果,对当今社会家庭和谐、自然和谐以及和谐中国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国内对孝道教育的研究多见于理论层面的探讨,具体做法泛泛而谈,缺乏实证研究和可操作性;研究对象较少关注中学生;研究范围仅局限在孝顺亲人,内涵狭隘,与时代脱节。因此,大力开展青少年的新孝道教育实践活动,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一、新解孝道――移孝为爱
中国传统孝道历经数千年,深深打上了各朝各代的烙印。为此要正本清源,挖掘出“孝”的本真意义和现代价值。“孝”的本义是指子女对父母在奉养、诚敬、立身等方面应尽的义务。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孝是“仁之本”,由近及远,由亲及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被泛化为“大孝”。以崔圣奎会长为代表的韩国孝运动团体总联合会提出现代孝道的“七大理念”:实践敬天爱人思想;孝敬父母和师长;关爱儿童、青少年学生;爱家;爱国;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爱近邻,服务全人类。这“七大理念”既与我国传统的“泛孝”有类似,又增加了新时代的元素,值得我们借鉴。
因此,我们重新解读现代的孝:外延可以扩大至“移孝为爱”,孝的对象由父母、长辈、特殊人群到全人类、大自然,孝的方式由爱亲、敬亲、光亲、仁民到爱惜众生。
二、开发课程――弘孝砺行
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学科类的课程开发。其实,作为德育工作的开展,依托课程建设更能提高实效性。孝道教育既是学校德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也应包含在各科课程的教学和学校的校园文化等隐性课程之中,从课程的角度系统地有主题地进行。开发孝道校本课程,可以整合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心理、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等学科内容。以广东番禺中学的孝道课程为例,该校开发的特色课程名称为“弘孝砺行”,取名的缘由有三层意思。
第一,弘,光大;弘孝,弘扬孝道,推广孝道。依托学校核心文化,施行“移孝为爱”的“泛孝”教育,敦厚品德,激扬正气,先学为人。
第二,砺,磨练;砺行,践行孝道,提升孝行能力。孝,不仅是心德,更是行德。孝心为始,孝行为末,孝行是孝心的载体。学生除了学习高中必修课程,提高全面素质以外,还可以实践孝行,和谐关系,健心尽孝,发展特长,和谐交往,服务社群,最终实现“人皆有才,人人成才”的教育理想。
第三,弘孝砺行,不仅重视转变观念,丰富情感,探究知识,还重视培养技能,创新实践,服务社会,奉献社群,努力达到孝感、孝知和孝行的统一。该校本课程目前开发了6门普修课和2门专修课(图1)。
目前所开发的8门课程,都有具体的课程目标。每学年开设2门普修课,高一下学期开始开设2门专修课。由专人专时进行教学。随着时代和学校的发展,专修课还可以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该课程以过程性、发展性评价为主,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校互评等方式。学习普修课程并完成《“弘孝砺行”行动本》上的相关课程作业,学生每学期则获得选修二学分2分;学习专修课程的学生每学期可得学分2分。
三、构建模式――四步兴孝
孝道在心理学中被细分为孝的认知(孝知)、孝的感情(孝感)、孝的意志(孝意)三个层次或成分。孝知是对孝道本身及其相关人事物的认识、知识及信念。孝感是对孝道本身及其相关人、事物的情感、情绪、感受好恶及接受与否。孝意是对孝道本身及其相关人事物的行为意向;孝意另一方面是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的良好社会行为,也就是中国人习称的孝行。孝行是孝的可见体现。1974年,Lee就提出有关个体孝道认知发展的五阶段模型,从Lee的五阶段模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发展规律:孝首先是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的奉养;孝更是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与给予、以及一切对父母有益的行为;孝是以亲子之间的情感和爱为基础;孝不仅是小家的内在和谐,更可以延伸到整个社会、国家。
广东番禺中学经过11年的教育实践探索,根据“知情意行”思想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强化养成教育,最终构建了“爱亲―敬亲―成才―服务”的四步新孝道学校教育模式(图2)。
图2 “四步兴孝”的新孝道教育模式
这四个层面的具体内容指:第一,珍爱亲人。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尊重父母的人生经验,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体会父母的情感需求,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第二,尊敬师长。激发学生对师长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尊敬长辈,尊敬和热爱为社会尽职尽责的普通劳动者。引导学生爱护家园,爱护生态环境。第三,成为人才。更新学生对孝的认识,着力引导学生领悟“孝”在社会感、责任感等方面的升华,而不仅仅将“孝道”局限于亲情方面。把尽孝落实在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的行动上,在社会分工坐标体系中找准位置,对自己负责。第四,服务社群。引导学生由良好的习惯、动机出发,反复实践,最终达到观念的形成。回馈家人,服务社会,奉献社群,努力达到孝感、孝知和孝行的统一。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心理学;分析
无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还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都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着内涵上的一致性。所谓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符合价值观标准的事物和行为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否则就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荣辱观是指人们对于荣与辱的看法,回答的是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它由“荣”和“辱”两部分组成。“荣”就是荣誉,是人的道德行为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誉以及人对于这种赞誉的追求;“辱”就是耻辱,是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的否定和谴责以及人的灵魂深处形成的羞耻心。当人的道德行为符合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时,人们就会觉得自身有价值感和荣誉感;当人的道德行为不符合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时,人们就会觉得自身没有价值感和荣誉感。此外,荣辱观从心理学角度可分析为荣辱认知、荣辱情感、荣辱意志及荣辱行为四个要素,也就是通常讲的知、情、意、行。所以,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尽管在提出背景、教育对象、文字表述上存在不同,内涵却是一致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看作社会主义荣辱观针对当代大学生所做出的提炼、浓缩和升华。
高校是我国人才成长的基本源头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故而,高校是否大力实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关系到当代青年价值观和荣辱观是否得到有效培育的关键环节。在高校中进行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抓住二者的共性因素,通过以下措施来实施,达到既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又帮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双重目的。
一、优化培育环境 人与环境是互相创造互相影响的。对于高中毕业直接跨入大学的同学来说,其身体、认知、情绪情感、世界观、人生观都处在成长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环境,大学生身上才能自发地凝聚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种环境的优化,首先是文化环境的优化,大学校园文化对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学校可以利用强大的环境优势,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读书演讲、读报评报、新闻评论、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在校园内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宣传灯箱、刊出专题墙报、开设专题广播,借助文化氛围、校园环境的熏陶,帮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树立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还可发挥图书馆和网络教育的作用,尽可能准备齐全与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关的图书,办好阅览室,办好思想政治教育网,方便大学生从中汲取营养。优化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环境,还包括朋辈群体环境的优化。这是因为,大学的集体生活使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同辈群体环境中。个人、同辈群体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二者又同时受到高校大文化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好的环境将促进二者的健康发展,反之则催生恶性循环。大学培育环境这些年不管是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就决定了大学培育环境必须优化。
二、发挥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好它。课堂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体系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研部门要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将大学 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纳入院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之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价值观、荣辱观培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就要利用课堂教学搞好基本政治理论教育,用先进政治理论武装大学生。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全方位做好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三进入”工作,即:进入课堂、进入教材和进入头脑。如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及课程中增加有关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帮助大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吃透其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明确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根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它既是我国优良民族传统的精华,也是时代进步精神的结晶;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生中的具体化。通过系统的理论灌输,有效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切实夯实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发挥心理学教育的催化剂作用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以看作社会主义荣辱观针对大学生所做出的提炼、浓缩和升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其培育都属于大学生认知发展和道德水平发展的内容。故而,针对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可以在心理教育中渗透进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如在讲授《教育心理学》时结合柯尔伯格利用道德两难问题确定出的个体从儿童到青少年道德发展存在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帮助学生掌握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心理发展规律。青少年进行道德推理判断的过程,就是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思想、观念等进行是或非、荣或辱的判断的过程,也可以看作其价值观和荣辱观发展的阶段。所以,青少年的价值观选择和是非荣辱判断的标准也是先“外”后“内”,即先依据外在的标准,再转变到依据内化到自身的社会规则或者公众期望,最后再依据完全内化的、自己认为对的标准来判断。
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进行道德推理判断的过程,就是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思想、观念等进行是或非、荣或辱的判断过程,进而帮其认识到个体价值观和荣辱观发展的阶段是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吻合的。大学生价值观选择和是非荣辱判断的标准也是先“外”后“内”,即先依据外在的标准——“八荣八耻”以及“忠诚、使命、纪律和求知”,转变到依据内化到自身的社会规则或者公众期望,最后再依据完全内化的,自己认为对的,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的标准。
大学生理解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与教育心理学里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从而有意识地按照这种过程去培养合乎当代大学生要求的核心价值观和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就得到了自发的催化。
构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尽管是一个涉及思想政治与心理教育交叉学科和多元文化的课题,但是,由于其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内涵上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结合其与荣辱观教育的共性因素,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随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浇灌,在大学中生根、发芽,结出硕果,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李春晖,巩建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探索,2008,(1):123-124.
篇8
1.1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师资薄弱且资源局限
在高职教育中,因为重技能轻人文的大势,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薄弱。目前,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包含在“两课”中,并没有专业的法制教育教师队伍,而在“两课”教师队伍中,受到过专业的法律教育的教师非常少,多数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哲学等专业出身,在法制教学中,连教师自己都不懂,因此在教学中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用道德教育替代了法制教育。法制教育中除了师资的薄弱外,其他条件也是非常的局限。图书馆的资源中法制类的资源少,学生法制实践基地少,学生校内法制活动设施少,因为法制教育师资的缺乏,因此与外界联系的法制教育基地也少,同时受经费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法制活动少。
1.2法制教育氛围不足
首先是学校的大环境没有法制的氛围。因为高职院校重视的是技能,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育,法制观念的培养几乎被忽略,一切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技术,形象地说就像是把学生塑造成一个机器人,只有技术技能的骨架,没有诸如法律素养等人文血肉。其次,高职院校管理从上到下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也不能为法制教育提供好的氛围。法制教育要有民主的氛围与基础,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压制了民主的积极性,不能给法制教育良好的土壤,学生不能从法治的管理中汲取法制素养。第三,因为法制教育师资的不足,高职院校一般比较难组织起法制类型的学生活动。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中,不是五彩缤纷的文艺活动,就是各种技术技能的比赛活动,在法制日、“3.15”等特殊的日子也不能见到几所高职院校有法制类的学生活动,除非开设了法律专业的学校。
2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2.1高职院校发展及学生成长需要
大学的功能,应当是对人的全面教育,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适应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职院校并非一个技术技能的培训机构,培养的学生不能仅仅具有技能技术的功能,不仅仅是生产的工具,更是一个法制社会下的公民个体,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当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维护法律权威,信仰法律。同时高职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的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社会法制进步、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掌握专业技术,同时也要全面发展和成长。法制素养是其综合素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具备一定的法制素养,才能适应法治社会的发展,适应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只有具有一定的法制素养才会敬畏和遵守法律,信守承诺,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然要求
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力建设者之一,在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在法治国家的建设中,理应成为法制社会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但许多高职毕业生缺乏法律意识,并未树立法律信仰。一方面在校高职学生违法犯罪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在高职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成为了社会建设者,甚至行业主力军后,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并不依法依规办事,而是想方设法超越法律法规的制约,谋求不正当的利益,践踏了法制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这种情况一直在持续,但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后,在理论层面对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应该被重视,应该加强。在法制较发达的国家,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均足够重视,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是大学生及其毕业后的普遍意识和信仰,社会精英会不遗余力地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法制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大学应当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高职院校对法制社会的建设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的完成主要贯穿于对学生的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其树立法律信仰,维护法律尊严,从而推动法制社会的建设,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3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
3.1把法制素养纳入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不仅仅要体现在对学生技能技术的培养上,还应该体现为对人的通识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理应成为高职学生的价值追求,在我们大多数的培养目标中对学生的素质一般概括为德智体,把法制素养包含于德育素养之中。在核心价值观下,法制教育的理念也应进行调整。应当把法制素养和德智体一样并列设置,把法制教育单列出来,而不是把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之下。只有这样设置培养目标,调整法制教育的理念,从一开始就朝着培养具有法制素养的学生出发,才不会在实施中弱化或跳过法律素养的培育,使学生有机会获取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从而认同和践行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内容。
3.2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法制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应该改变观念,把法制教育课程设立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使用独立的教材,而不是包含在德育教育之中,把法制教育放在和德育教育同样的位置。在我们这样一个人治历史悠久的国家,甚至应该把法制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培育学生的法制观念,树立法律信仰,引领社会法制观念的形成,从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在高职院校独立设立法制教育的课程,一定会遇到阻力,因重视技术技能的教育,对人文课程不可能给太多的课时量,但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也要有所改变,必须开设必要的法制课程,以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领会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的可贵,以树立法律信仰。在认同法律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同时教会学生一些法律的知识,懂得遵法守法,并培育法律的思维方式,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践行核心价值观。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开设为公共的法制教育必修课程,主要学习法律发展的历史、法理学中法律的精神与价值追求,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与法律信仰,以及其他与公民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法中的内容,如劳动法、民法、诉讼法中的有关规定,掌握一些部门法的知识,解决实际当中遇到的问题;第二部分开设为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是学习与专业紧密联系的法律法规,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相应的准备。总之,只有单独开设法制教育的课程,才能彻底改变法制教育被挤压的现实,也只有单独开设法制教育课程,给予必要的课时,使用独立的教材,才能把法律的精神与价值讲解透彻,让学生能够真正领会与认同法律的价值追求,在掌握必要部门法的基础上养成法律思维习惯。
3.3提高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法学水平
目前因法制教育内容设置在德育课程之中,多数教师并不具备法制教育的专业水平,努力的方向也不是法制教育,主要的精力放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对法制教育的部分基本上用德育教育替代。在独立设置法律教育课程后,应该由专业的法律教学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一方面对新加入法制教育的教师设置一定的门槛,要求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对原来从事法制教育但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的教师加强培训,并对其在法律专业水平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如通过培训与自学拿到一定的学位或资格证书,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全面提升法制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4形成法制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
法制课程课堂教育是主渠道,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氛围对学习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力,良好的法制校园文化氛围,是法律价值体现的现实载体,使学生在民主与法制的氛围下受到熏陶,加深对法律精神与价值的理解与认同,提升学习效果。一方面学校要朝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方面迈进,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如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需要透明与程序。尤其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体现公开性、程序性,在一定的规则下有序运行。
3.5整合法制教育的资源
第一,吸纳司法系统成员加入高校的法制教育。司法系统成员普遍具备较高的法学水平,同时具有法律实践经验,掌握法学界的前沿动态,拥有法学实践中的鲜活案例,是难得的法制教育导师。作为高职院校,在法制教育自身师资队伍欠缺的情况下,适当吸纳司法系统的成员作为兼职教师或实践指导教师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吸纳司法系统中负责法律宣传的成员、律师事务所中的律师等担任兼职教师或校外法学实践的指导教师等。第二,发挥高校法学专业学生作用。因高职院校学生规模庞大,要比较充分地开展法律实践活动有较大的难度,高职院校教师普遍授课量大,在全程指导学生进行法律实践活动上时间和精力难于保证,因此吸纳高校的法学专业本科或研究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担任高职院校法律教育的实践活动指导者,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点。法学院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法学理论知识,对法理学、法律发展历史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对其自身所学专业的部门法也有了一定的掌握,他们也需要实践与锻炼的机会,可以鼓励和吸纳这些学生担任高职法律教育的实践指导者,协助教师开发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法律实践活动。如组织和指导高职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比赛、模拟法庭、法律宣传、“3.15”活动日、联系和带领学生旁听庭审等活动。
3.6加大对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的支持
篇9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幼儿园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更加注重价值观教育。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生涯的基础,要对幼儿进行教育启蒙,对幼儿进行教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幼儿主要活动场所的幼儿园,自然要加强对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现在的幼儿多是备受关注、相当受宠的,导致幼儿对一些观念认识错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在幼儿园就要加强对幼儿的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包括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践行就是对优良品德的传承。二、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幼儿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幼儿教育中的贯彻。首先,教师和学校的观念未得到改变,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够重视。其次,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对于幼儿只是简单的理论传授,没有对实践活动的落实,只是纸上谈兵,不能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价值观的内容。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美德教育中的地位不足,价值观应该引领着美德教育,是美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在幼儿教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集体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自己的知识素养,传达给幼儿最准确、先进的理论。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价值观的内容贯穿到讲学内容中。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教育中去,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有利的成长环境。或许幼儿并不了解什么是价值观,也不懂价值观的内容,教师们要用浅显易懂的例子教育他们。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国学三字经、弟子规等的比重,培养他们体会传统审美文化的独特内涵,热爱我们民族优美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教师们要经常举办一些小游戏,主题活动,增强幼儿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一些优秀的优良传统。如我园在幼儿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就紧密地和集体教学活动相融合,老师们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创造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自编成儿歌“清幼小娃娃,拍手笑开颜,核心价值观,字字记心间……”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给孩子教唱,还利用集体教学活动在幼儿中间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等,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更好地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并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加深了对价值观的理解。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环境对幼儿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要体现在校园建设之中。幼儿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幼儿园的良好环境可以促进价值观的进一步贯彻。可以根据幼儿园幼儿年龄的特点,科学地设计与安排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既突出核心价值观,又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学校的周围张贴一些标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好地发挥价值观的作用。注重为幼儿营造和谐、民主、宽松、愉快的精神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理解、信任的师幼关系,以良好的环境影响人,以生动的活动感染人,以积极的体验塑造人,以有趣的学习发展人。如我园在楼道内布置了礼仪墙,让幼儿通过动手剪礼仪卡通字,动手画礼仪卡通画等形式将“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以字画的形式布置成精美的主题墙,教育幼儿说文明语,做文明人,为幼儿营造了活泼、激励的学习氛围。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幼儿美德教育活动中
篇10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准则,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诚信对大学生成人、成才起着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诚信教育的意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独立学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加强诚信教育的探究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怎样引导信教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地区大学生诚信品德建设的实现机制探析 以国防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义利观教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教育大学生价值观功利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王萍.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市场,2016(12).
[6]肖鹏,夏祥慧,韩丹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及践行教育分析[J].中国市场,20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