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规律范文

时间:2024-05-29 10:2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教学规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堂教学规律

篇1

【关键词】课堂教学;分离规律;等位基因;相对性状;精讲;多练

分离规律是遗传规律的基本规律,在掌握其规律的基础上很容易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互换规律及伴性遗传。因此在分离规律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掌握非常重要。

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与相对性状遗传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理解性状分离的遗传学原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讲要抓住关键性概念和原理,以及与概念和原理有关的感性材料;学生课堂上的练习题要形式多样化,做到少讲多练。

一、分析感性材料要突出本质

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提出要经历了由现象到假说、到理论的过程。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也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知识为基础。采取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分离规律的教学中,首先讲述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为学生提供与形成概念和原理有关的充分事实,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分离规律的概念、原理及体系。那么,在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教学中,应当讲清哪些具体事实并突出其本质呢?

1.讲清豌豆的花部结构和传粉方式,使学生弄清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等基本概念。

2.讲清豌豆主要相对形状。使学生弄清相对性状的概念,明确纯种豌豆的自交后代仍然是纯种,纯种的杂交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遗传差异。

3.讲清相对性状遗传表现的两个特点:一是F.全部表现为显性;二是出现相对性状的分离,比值近似3:1 0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表现是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F2分离假说的实验依据。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资料,抓住相对性状遗传表现的本质,使之具备学习和理解分离规律相应的感性知识。

二、讲述分离规律要突出重点抓关键

基因的分离规律是解释相对性状分离的遗传原理,它是运用等位基因等科学概念所组成的判断,揭示出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与相对性状遗传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分离规律教学的重点是讲清等位基因的定义、存在形式及其杂合体内的遗传行为。教学的关键在与抓住等位基因遗传行为的细胞学基础,也就是在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动态。

教学程序按照基因的遗传理论对分离现象的具体解释来安排,大致如下:

1.相对性状是由等位基因控制的。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等位基因的概念:从数量看,是成对基因;从性质看,成对基因的遗传效应具有对应关系。从存在位置看,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属性,所以等位基因又称对性基因。概括如下:其中,对应关系也是等位基因的本质等位基因与相对性状之间的关系可以概况如下:

2.等位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其中,等位基因的纯合状态称为纯合体,如高茎豌豆(DD)为显性基因纯合体;矮茎豌豆(dd)为隐性基因纯合体。等位基因的杂合状态称为杂合体,如高茎豌豆(Dd).配子中之含等位基因中的一个。教学中应该避免将等位基因的概念和存在形式混淆,造成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的困难。

3.杂合体内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概括如下:①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因此F1全部表现为显性(高茎)。但是,隐性基因并没有消失。显性作用是由于高茎基因(D)能够控制一种酶的合成,通过酶作用促使细胞胞合成足够的赤霉素,赤霉素刺激细胞生长的结果,使含有显性基因的豌豆植株表现高茎性状。矮茎基因(d)不能控制这种酶的合成,因此,含有矮茎基因的豌豆植株表现为矮茎性状,杂合体则表现出高茎基因的性状。教学中不一定讲述显性作用的机制,但不要把显性作用误解为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的控制作用。②杂合体内等位基因虽然共存与一个细胞中,由于分别位于同源的两条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独立性是指等位基因间互不融合,保持着各自的质的纯洁性。杂合体内等位基因的纯洁性,是F1产生两种纯质配子,以及受精后导致F2出现隐性纯和的前提。③在减数分裂时,杂合体内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各进入一个配子,结果,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配子是亲体的产物,子体的根源,上下两代相连续的桥梁,传递基因的唯一媒介,所以,配子的质(两种纯质类型)和量(数量相等)的变化,必然对后代的性状表现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等位基因的分离是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

④杂合体产生的雌雄配子间通过受精作用的随机结合,使F2群体中既有等位基因的纯合状态,又有等位基因的杂合状态,其中显性纯和和隐形纯和各占四分之一,从而导致群体F2出现相对性状的分离,比值为3:1。

综合所述看出,F2的性状分离是由于F是杂合体。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杂合体内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纯和,必然导致后代表现性状分离。分离规律的语言表达,就是对杂合体内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的概况。

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教学可以放在概括分离规律之后,教材在阐述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关系时,主要强调“表现型相同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而没有确认“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的判断推理。教学中学生可能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应该通过分析典型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这种判断推理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真实性,否则是不能成立的。

测交实验验证了相对性状分离假说的真实性,使假说上升为理论。所以,测交实验是继续深入地进行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教学程序如下:

1.阐明回交和测交的概念,启发学生应用等位基因分离和纯和的原理,画出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篇2

【关键词】 课堂教学边际效用递减 变式教学 自主学习设计与支持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40-02

1 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分析

当你极度口渴时,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的,最畅快。但随着口渴程度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断降低,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即是边际,这时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甚至厌恶。这是实际生活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的一个举例。在经济学上,边际效用是说明某种物品消费每增加一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化量。一般情况下,边际效用存在着递减趋势,即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持续增加,消费者从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量不断递减。

19世纪的心理学家韦伯和费希纳进行了一项心理实验。把一个孩子的眼睛蒙住,让他把臂膀伸直,手心朝上。然后把一个物体放在他手掌上,他肯定会感觉到这一重量,当你增加重量时,他也能感觉到重量的增加,然而在他的手掌支撑的重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重量他却感觉不到重量的增加。试验表明,他支托的重量越大,增加的单位重量对它的影响就越小。这种现象被命名为韦伯—费希纳边际影响递减规律。当用声音、光线和其他刺激进行类似试验时,都有这种边际影响递减的现象产生。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视作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存在的心理学验证。

边际效用递减并不表明总效用会绝对降低,而是表明效用上升的空间越来越小,直到零边际效用再到负效用,从而使得消费者对某种消费品的消费欲望逐渐降低,直到零再到厌恶。这时,由于得不到边际效用的支持,总效用可能开始降低。

2 课堂教学中边际效用递减的实际存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是新鲜感与好奇心的杀手,让人们忘却习以为常的美,忽略见怪不怪的奇,使生活与工作趋于平淡。当一位学生几年如一日面对同一位教师时,当一位教师几年如一日面对同一群学生时,课堂教学边际效用递减导致课堂教学总效用下降的问题就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理论上讲,当一天只上一堂课时,总的课堂教学效用偏低;如果增加一课时,课堂教学的总效用会得到提升,此时,课堂教学的边际效用最高;如果继续增加课时,总效用就继续提升,但课堂教学的边际效用开始下降;继续增加课时,总效用还会继续提升,但是边际效用继续下降直至零效用,因为过量教学会影响学习欲望和精力,这时就可能导致课堂教学总效用下降。

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课堂教学效用的影响

课堂教学中现实存在的边际效用递减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当边际效用降为零,导致课堂教学的总效用下降时,教学就处在危险的边缘。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课堂教学的边际效用递减呢?

第一个要素是教学方式。一位教师在开始上课时,学生并不必然排斥教师的某种教学方式,关键是教师延续某一种教学行为的时间和学生对某一场景的忍耐感受,任何一种把学生置于被动状态的教学方式,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形成挑战。课堂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某种教学方式的持续和行为的重复,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对当前学习事件的注意力和兴趣,而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与学习效能有着很高的正相关。

第二个要素是教学量。增加教学量并非利器,而是一把双刃剑。学习是一个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学会生存的过程。以课时计算的这个过程弹性并不大,在固定时间的教学中,教学量的增加令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成效会降低。我在一些场合听到,教师常常肯定自己的课堂教学容量大,并据此下结论说学生掌握的内容多,甚至有一些评价者如督导也对大量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予积极的评价,我认为这是放弃了对学习效果做出中肯评价的错误行为,教学量的多少应取决于课堂学习目标实现的需要。

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有难度有挑战的过程,都会碰到问题和困难。但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本能地认为:第一,是教学量不足;第二,学习可能是“一遍”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其对应的教学行动就是:第一,加大教学量,多上课,多讲课;第二,教和学都需要重复。岂不知,这种加量、机械重复极大地消减了学生的兴趣和精力,最终导致教学的边际效用降幅加大。

此外,从课堂教学的成本与效益来看,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投入的过程,投入不仅包含着显性的要素如时间、课本、器材等,也包含着隐性的要素如脑力、身心健康、意志力、忍受力等。效益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如流利阅读、熟练的解题技巧和优良的考分,也包含学习后学生心智变得更加成熟,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创造力变得更加强劲。因此,对教学过程的检测应立足于对教学投入与产出的衡量,亦即对教学效益的衡量。

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有人感觉把教育与商业联系在一起是居心不良,认为教育与商业有着某种关系就显得不高雅不纯粹,但当我们确认了课堂教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存在后,借鉴商业领域的应对策略,大有禅益,也能说明教育系统具有学习和自我革新的意识和能力。

篇3

数学学习由于其内在的特殊性,基本上是教师引导下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为使学生轻负担的学习数学,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学得灵活,学得扎实,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教师就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大功夫,努力实现 “四化”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实现四化” 即:例题讲解善于变化、解题思路善于优化、章节复习善于转化、习题归类善于类化。

一、例题讲解善于变化。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学家波利亚说:“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挖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例题的选择,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学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例如:

例题: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36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出发,每小时行驶48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2千米。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适当改变题给条件或问题,就会得到不同的行程问题。如:

(1)快车先开25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了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2)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相遇后慢车到达乙站又用多少小时?

(3)两车同时同向开出,慢车在前,多少小时后快车赶上慢车?

(4)两车同时同向开出,快车在前,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距480千米?

(5)两车同时同向而行,慢车在前,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120千米?

这样就将原来的一道简单的相遇问题转化成了同时的追及问题以及差时的相遇、追及问题等。由于条件及问题的不断变化,使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学会主动探究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从而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二、解题思路善于优化。

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发展,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采用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可以优化学生思维。一题多解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质的提高,要对多解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在数学学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在比较选择寻最佳方法的同时找相通之处,从而达到优化学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

三、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一个是从厚到薄” ,前者是“量”的积累,后者则是“质”的飞跃。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我在复习概念时,采用章节知识归类编码法,即先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然后归类排队,再用数字编码,这样做既可增加学生复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最主要的是起到了把章节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实现厚薄间的转化。

例如,复习《直线、线段、射线》这一节内容,我把主要知识编码成(一)(二)(三)(四)即一、一个基础;二、两个要点;三、三种延伸;四、四个异同点。这种复习提纲一提出,学生思维立即活跃,有的在思考,有的在议论,有的在阅读课本,设法寻找提纲的答案,此时,我抓住契机适时进行讲解和点拨,引导学生概括出:一个基础,是指以直线为基本图形,线段和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两个要点,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三种延伸,三种图形的延伸,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四个异同点,①端点个数不同;②图形特征不同;③表示方法不同;④描述的定义不同。事实证明,这种善于转化的复习确实能提高复习效率。

四、习题归类善于类化。

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篇4

【论文摘要】大学物理对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及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学生觉得大学物理很难学懂,如何提高物理课的教学效果是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学习和教育与脑科学的密切联系出发,利用人脑活动规律实验的若干研究成果,提出了通过丰富教学形式,保持学生的兴奋度,调动学生情绪,进行探究式和参与式学习的方法,以达到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0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高等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这也是我们从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所要求的。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先进科学技术都是物理原理的应用,物理本身又是一门实验科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大学物理被列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必修课,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及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学生觉得大学物理很难学,听不懂,考不好,不会做实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一个原因与我们的教学方式有关。我们的学生在中学阶段为应对高考而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这样的训练,强化了学生的思维定式而失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从而使学生考试能力强,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进入大学后,大学物理因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就很难适应。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是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一些客观条件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作为物理老师,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帮助学生。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求老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深人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毕竟教和学是互动的两个方面。近年来人们对人脑智力活动的研究成果对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提供了有力的帮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可以观察到与精神活动相关的脑的高级机能活动。对神经认知科学与教学的联系的研究,使我们可以利用人脑活动规律,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培养创新人才。

1脑科学与教育的关系

人脑是最复杂的神经系统,人的智力活动与人脑的兴奋状态有密切的联系,揭示和利用人脑的活动规律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现在已经可以用核磁共振和脑电图来揭示人脑的活动规律冈。以前学习与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现在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人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等是脑的高级机能,任何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与脑神经网络有关。学习过程是一个形成脑神经网络的过程,教育是调控构筑神经网络的外部刺激的过程阴。不同的学习过程会形成不同的脑神经网络。被动式的、重复式的训练所形成的脑神经网络结构强化了固定的思考范式,而主动式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所形成的脑神经网络结构使人善于灵活开放式的思考问题。所以学习和教育与脑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展全脑教育,开发脑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合理地利用人脑的认知规律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近年来,将脑科学与教育紧密结合开展应用性研究已成为热点,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

2人脑活动规律的实验研究方法及若干研究成果

2.1人脑活动规律的实验研究方法

人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脑电是大量脑神经元电活动的总体表现。人们现在已可以用实验仪器来探测脑电信号,得到脑电图。当人们进行思维作业时,脑电图也会发生相应改变,因此脑电信号分析成为人们研究思维活动的重要工具。

不仅生理状态影响脑电的特性,人的智力活动也会影响脑电变化,并且和大脑区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被测试者进行不同的思维作业时做脑电信号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对脑电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可以比较有效地识别思维作业的类别。

由于脑电形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用大量的分析方法来揭示人脑的活动规律。以往的脑电图分析方法有以分析脑电图波形幅度、均值等为主的时域分析方法和以分析脑电图功率谱、相干函数等为主的频域方法。近年来随着脑电的非线性特征发现,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用近似嫡和复杂度处理脑电信号能够较好地反映人脑的活动。

通过对人脑的高级机能的测定和信息处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学习与教育过程,将脑神经科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学习和教育的研究中,从而形成科学化、人性化的新的学习和教育体系。这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而且还可提高创新能力。

2.2现有的一些实验及结论

2.2.1物理因素对脑电的影响

人们对不同的物理因素对脑电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阁。被测试者分为三个实验组,在实验过程中分别不断接受音乐、磁场和局部高压氧干预措施。利用近似嫡和复杂度将脑电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显示在局部高氧环境下的组,人脑相对清醒,脑电活动增强,复杂度增高;听音乐的组的复杂度和近似嫡也较高,说明音乐语言诱导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疲劳恢复。实验结果说明,不同的物理因素可以影响受试者的状态,从而影响受试者的脑电波,脑电近似嫡的平均值随着脑疲劳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另外有人做了弱激光对神经兴奋性影响的实验阴,结果表明在弱激光刺激下会诱导神经兴奋。

2.2.2情绪等心理因素对认知的影响

关于情绪对认知活动的影响,一些研究指出,快乐、兴趣、喜悦之类的中等强度的正情绪有助于促进思维,提高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而悲哀、恐惧、愤怒之类的负性情绪会抑制或干扰认知活动。

在上个世纪后期提出的“兴奋转移理论”认为受众在观看影视作品过程中,其兴奋程度主要由所关注的角色所经历的冲突来决定。观众在冲突解决之前越感到不安,在冲突解决之后就越有愉悦感,他们的心理兴奋程度决定了在剧终的时候对于该节目的打分。

3应用于物理教学

3.1保持学生兴

奋度,避免疲劳式灌输

从物理因素对脑电的影响实验可以看出,当脑神经疲劳时,其兴奋度显着降低,人脑的复杂度和平均墒都会减小,这意味着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减弱。当用物理因子刺激时,大脑的兴奋性会有所恢复。在教学中应注意掌握神经兴奋与疲劳的规律,要充分利用学生兴奋时完成课堂教学,避免疲劳式的灌输,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当学生已经疲劳时,处理信息的能力会迅速下降,如果这时再机械地灌输知识,只是形式上完成了讲课,学生的收获极小。例如物理教学中常有公式的推导,如果一堂课不停地推导,学生无法集中这么长时间的注意力。当学生思想疲惫时,这时的推导就毫无意义了,根本不可能达到逻辑推理能力训练的目的。物理的讲解应该注重物理原理和思想,避免繁杂的数学,尽可能地在学生的兴奋期内完成推导。如公式很长,可以做好推导的结构框架,分段推导,每段作一小结,使学生的精神有张有弛。当讲课的节奏与学生的兴奋规律相适应时,就会事半功倍。

在上物理课时,可以通过教学形式的变换来保持学生的兴奋性,而这恰巧是物理课堂教学所独具的优势。物理学的很多原理都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有很多生动的录像资料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理解物理,激发起探索物理奥妙的兴趣。另外,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既能生动地展示物理原理,又能避免空洞的原理讲解。而且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来做演示实验,主动参与式的学习会使学生具有深刻的体验。所以只要转变物理的课堂教学方式,物理的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对物理原理的掌握也会更牢固。

对于学生一向头痛的物理作业问题,应从布置形式上来解决。如果布置大量的需用繁杂的数学推导才能完成的作业,学生在疲惫的状态下去做当然不会有好的效果。其实要学好物理一方面当然要有数学推导的训练,这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也更需要物理思想的培养。物理本身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才能学好。所以物理作业的形式可以是问题思考、讨论、查资料以及设计实验、做实验等。这样既可以满足物理素质培养目标的要求,又可以通过形式的转变维持脑神经的兴奋,使各项训练在兴奋期内完成,收到良好的效果。

3.2利用视觉效果,上好多媒体课

激光诱导神经兴奋的实验表明,光可以影响神经的兴奋性。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室内光的亮度,保持学生的兴奋。例如物理课经常会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果用窗帘把窗户遮盖地严严的,教室里很灰暗,加上空气不流通,学生的兴奋性就很低,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下是无法有效地学习的。应选用亮度高的投影仪,并把窗帘设计成竖直百叶窗式,避免窗外的光直射到屏幕上,这样可使教室有一定的亮度和较好的屏幕对比度。

另外颜色对兴奋度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幻灯片设计上应该充分地利用色彩来表达内容,提高学生的兴奋度。首先整体颜色不能太灰暗,灰暗的颜色会降低兴奋性。当然也不能全是大红大紫的颜色,学生眼花缭乱,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并且长时间盯着全屏幕都是强亮色也会使人头晕。所以主色调应该是清雅的,在强调重点的地方用鲜亮的颜色。俗话说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样才能引起兴奋和关注。图像记忆会比文字记忆深,所以可以尽可能多的用图形和视频来表达物理原理。

3.3调动情绪,进行探究式和参与式学习

当情绪高,有兴趣时,人脑的神经兴奋度也高,反之亦反。人脑的记忆力在保持一定高的情绪时有较高的值,在情绪低落时,人的记忆力也差。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以便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情绪往往受老师的讲课激情和教学方式的影响。这并不是说要让老师在课堂上手舞足蹈,而是要讲得投人,引人人胜。大学物理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或听到的,如果我们能以实际的例子设置悬疑,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比如很多同学都喜欢踢足球或者是球迷,放一段精彩的足球比赛片段后问学生,要踢出一记香蕉球应该怎么做?可先请同学们谈经验,然后老师再分析过程,讲解物理原理。又比如大家都爱看春晚的魔术表演,其中有一个镜头是硬币穿过玻璃,怎么作到的呢?解释其中用到的物理原理并让学生们自己来试试。当学生的好奇与兴趣被激发起来,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参与式学习,就容易保持高涨的情绪,神经兴奋谁葬高,这时学生的体验深刻,知识就会记得牢。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部分内容在物理演示实验室上,学生就不会觉得物理是枯燥乏味的了。

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课 心理活动 教学质量

一、前言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活动能力获得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体育以及基本的保健知识,让学生懂学会体育运动的方法。现如今,体育文化知识既是锻炼身体的需要,而且又是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基本需要。所以,体育教学是中职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中应用心理活动规律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并希望在今后中职学习体育课应用心理活动规律方面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二、充分应用心理活动规律,激发学习动机

1.利用直接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动机是积极性的核心内容,对学生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两大类: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指的是和体育活动有直接联系的动机,针对的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作为他们学习的动力。然而,直接动机不能维持时间过长,只要满足了需要就会立即消失。间接动机指的是因学生的意志或者是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主要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和直接动机相比较来看,间接动机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动机转变为间接动机上来。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和我们所期待的正好相反,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的选用一些和学生心理发展适应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能够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感情与情绪状态的融合体,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当人们对一些事物产生兴趣时,往往会集中所有的精力而专心去做某事。在实际生活中,如果经常注意某一事物,那么将会对该事物产生兴趣。如学生在听到体操音乐时,很容易对表演引起注意,而当看到运动员做出惊险的动作时,那么就有可能会对体操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方法都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表扬和批评、正确示范等。只有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

1.注重思想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体育学习与锻炼身体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出主要作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学习体育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纪律、团结合作等教育。不能将中职体育教学流于形式,应该教学中始终向学生灌输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2.完善教学内容。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它事物所吸引,从而转移注意力,而且经常会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通常教师会责备、训斥学生,然而,这些都是有害无益的。事实上,注意力和兴趣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兴趣越大,注意力就稳定。所以,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大纲教学的要求,考虑体育器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正常的选择教材,要充分体现出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3.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内容是学生所感兴趣的,然而有些内容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自己有兴趣的内容,同时还要学习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只有全面学习,才能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然而,这完全不是根据学生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学生必须要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教师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轻松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中职学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应该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激励学生学习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所产生的学习结果是有很大差别的,学生对感兴趣的活动,能够使注意力非常集中;学生对不感兴趣的活动,往往学习的情绪不是很高,甚至会厌倦某项体育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当遇到困难时,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努力克服困难,让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学习,同时,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红.运用心理活动知识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4).

2.安海波.体育课怎样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积极性[J].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2006(1).

篇6

一、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教师的基本素质说的通俗一些就是我们的教学水平,这当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条件。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具备现代教育观念、驾御课堂的教学能力以及作为教育者的责任心,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所在。而我们大多数的信息技术老师,在当前的学校制度下却不自觉得“沦落”成为“维护工”,有的人会把这种现象归究于客观原因,但我说,无论怎么样,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首先是一名学科老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就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惟有如此才能成为合格的好老师。一个好老师会吸引学生积极努力学习,且学得轻松愉快;而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或教学能力差,或责任心不强的老师,会直接导致学生产生畏学、厌学心理。

当然,教师的基本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目前我们切实能做的就是平时多听听其他老师的课,如果没有同行的课,那听听别的课程的课也不失为提高我们自身素质的一个办法。其实学科教学自有其相通之处,从其他学科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而言,对课堂教学上的一些把握实在是不够的。如教师语言的精练、对教学目标的揣摩、对课堂上会出现的意外情况的灵活处理以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评价等等。

二、研读教材,紧扣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核心

评价一堂课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落实了教学目标,我们的课堂效率也体现在孩子们掌握了多少教师预想中的教学内容。只有目标明确了,我们才能围绕预定的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从大的方面说,有些教师对学科目标的制定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了某些教学目标很难完成,因而也谈不上什么了教学效率了。以前的信息技术,由于为技术而技术,学生表面是掌握了操作,但脱离了练习环境,还是不能应用学到的操作解决问题,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因此我们提倡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与此同时,夸大了“任务式”教学的作用,一些其本的实践操作,单一的技术却似乎被有意无意的淡化。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孩子们每节课都要在探索完成一个个不同的“任务”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操作,在提高解决“任务”能力的同时必然削减了单纯技巧练习的时间;而技巧的不熟练又反过来影响了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小的方面说,有些教师过多的注重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表现等,很少去精心研读教材,搞清教材编写的真正意图。以至于教师精心组织了许多教学环节,却让学生在热热闹闹中更摸不着头脑:今天到底要学会些什么?每个知识点点到为止,说不知道又是知道的,说知道让其独立操作,又往往非常困难,实际教学效率是极低的。

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如同写文章,我们既要讲究文章的完整性,又要详略得当。提高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关键也在于要根据学生的身心规律,合理安排导入、新授、练习、巩固及总结等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

情景化教学在每个课程中都有所体现,大多安排在教学导入阶段。本意是虚拟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但我们的老师却往往不能把握住情景大小的设置和情景发展的控制,语言的不精练及场景设置的不恰当往往其使产生冗余的情景,浪费了时间不多,不仅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让学生摸不到头脑,不知道老师到底要他们回答什么,往往只有极少数的几位同学在不断的猜测中揣摩老师的教学意图,而更多的同学则是懒得思考或回答,丧失了学习兴趣,分散了学习注意力,自然也降低了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实际上有时开门见山,直接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反而比一些所谓的“精心设计”引导过程要好得多。

四、切实做好课堂评价体制的建设,不流于形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新课程非常注重教学评价,特别是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设。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行为中又有几个是真正的注重教学评价了呢?由于学科特点,我们没有其他学科的所谓“质量评估”,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我们这门学科就没有了教学评价。相反,要想真正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让学生从心里喜欢我们的学科,就需要我们教师花大量的时间重视课堂中的教学评价制度的建设。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互评能力,这也是自我评价能力的体现。如果学生的操作能力都要教师一一评价的话,那在一节课中显然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互评能力。如果有心,我们完全可以建立同桌互评,或小组长检查制度。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可以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掌握了。而对于一些复杂的任务,就可以指定小组长检查,还有谁没有完成等等。这样的评价,既是可行的,又能让教师在第一时间知道哪些同学有困难,还可以进行个别的指导。

五、注重课堂常规建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

学生们良好的听课习惯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在一些公开课上,这个问题是不大成问题的,但从些许的表现中我们还是能看得出教师对学生平常习惯的养成的。如果平时听课习惯不好的,那在上公开课时,你就能发现学生即使是非常守纪律的,但师生的配合也决不会融洽,合谐的。这就要归究于平时课堂常规的建设了。

篇7

一、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师进行的是教授给学生的正确答案、下定结论的教育,重视的是结果。案例教学是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单纯由老师唱主角、讲授知识、学生当观众、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教师往往不给学生下定结论,不让学生寻求唯一的正确答案,活跃思路,得出不同的观点,重视的是过程。

(二)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是摆在教学、教师面前的现实而重要的课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几乎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教材上的内容及教师的答案成了“学术权威”,学生根本就不敢也没有信心对这些“学术权威”提出质疑,就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了。所有这些,不仅在无形中违背了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也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业人才。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使学生在一种安全的心理环境下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同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成功与不足,进而针对漏洞寻求填补方法,因此,通过案例教学既可以把握理论的精髓也能够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讨论还可以使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培养交流和合作的意识,强化竞争意识。

(三)案例教学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容易记忆

教师通过案例可以很清晰地将难点内容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讲解给同学们听,课堂教学内容能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必须预先充分准备,认真分析弄懂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并站在决策者的角度进行决策。在课堂上他要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就将对自己亲自参与的课堂内容深刻理解并铭记在心。

(四)案例教学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

要讲好一个案例并不容易,需要真正的理论修养和相应的领域知识。如何以小见大,如何于细微处见精神,如何多视角多侧面地剖析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又能做到收放自如,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切实解决的问题,在案例分析上是最能检验一位教师的“功力”。案例的运用促使教师很好地掌握理论,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整合教学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同时,案例教学能提升教师的教学兴趣,增强其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众所周知,人长期从事某―特定工作,会形成工作倦怠。教师也不例外。如果课堂教学只是靠书本理论来进行,不仅学生不爱听,长期如此,教师也不爱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有所学。因此,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们爱听了,教师也就更爱讲了。教师接触到活生生的案例后,讲课兴趣必将大为提高,从而,其对工作的满意度也将随之提高。

二、案例教学的局限性

(一)案例教学的课堂上容易出现“冷场”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但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长期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成长起来,出现了或重或轻的迷信权威、教师的行为,面对新的教学方法常表现出保持原有的“惰性”,采取了冷眼旁观态度,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方式,参与课堂讨积极性、主动性会受到限制,而一但学生没有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课堂上就容易出现“冷场”。

(二)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运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修改教案,又要求教师更加重视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实际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变化,对现实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不断地从社会实践中求索适宜教学的案例,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案例选择费时费力

案例教学是以精选出来的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案例为材料的。案例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而设置的线索、背景,案例选择是否恰当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所选案例不仅不能脱离教材内容,要同教材内容“接近”,而且还要使其具有一定的通俗性、简洁性、疑难性和典型性,要通过案例选取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从案例中准确地理解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案例要力求简洁,要将主要时间用在讲授理论和学生思考、讨论上,不能把整堂课变成故事会,避免冲淡授课的重点。选择案例还应考虑疑难性,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供多种意见。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

(四)案例可能使学生形成一些不正确的概括化认识

因为有时某一或两个案例所展现出来的信息非常吸引人,学生也深受影响,但他在这一两个案例上形成的概括化认识,也许远远不能说明事物整体,这样就出现了一种“过度概括化”的现象。同时,虽然案例对于启发人的灵感、创意和理性有好处,但作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能仅靠这种启发。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打基础、进行科学修养,是在强调基本训练的前提下来谈结合实际和灵活运用,切不可本末倒置。否则,容易陷入“让学生到学校里来学实践、学经验”的误区。在学校,当然可以学实践、学经验,但显然不是学校最擅长的,学校毕竟是“探索和传承普遍学问的场所”,对系统的、结构化知识的掌握,当成为学生的主要诉求。

篇8

平常我们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向科技要效益,就是这个意思。课堂教学科学化的程度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归纳起来,一定要符合四个规律:第一个规律,是学科体系的规律性。第二个规律,是学生认知的规律性。第三个规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第四个规律,是大课堂教学的规律性。

第一个规律:学科体系的规律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应该把握教材,有明确目标,抓住基本环节,重视联系,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前准备具目标性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备课不光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标,联系学习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例如: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准备齐“三棱锥、正方体、长方体、六棱柱、球、圆柱、圆锥、圆台等等”,课上让学生从实物去理解,胜过用语言去抽象说明这些立体图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二、新授知识具突破性

一般说来,初中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在新授知识时,教师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呢?设计练习时就要围绕“突破”二字下功夫。一般地,可以有:

1.课前自主练:新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对新授作铺垫的。例如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时,可先复习自然数加法法则;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可先复习正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

2.课中针对练:新授后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重难点作文章。例如:教学较复杂的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可先通过分步单项运算,后综合运算来分散难点,突破重点。

3.操作性练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学于实践中,即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通过学生用自制的正方体剪切开,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展开图,或者将一些平面展开图,通过剪、拼,看是否能折叠还原成正方体等操作手段来达到掌握展开与折叠立方体图形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4.口述性训练:通过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理,培养初步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教学“可能性”用分析法或排除法讲解过后,可以让学生说出每一种方法的思想,试着让学生独立分析,如何从问题推算到条件,对可能性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三、巩固知识具强化性

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分化,一般的有:

1.巩固性练习:对知识驾驭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定律的运用。

2.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学习“角的比较”时,可以通过寻找这些角的共同点及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3.变式练习:摆脱学生一昧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变。例如在学习教育储蓄问题时,可以加强变式练习,可出现“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等题目类型,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4.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除了掌握所教的几种常见几何体的截面图形,还要启发学生发现剩余几何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和其他特殊立体图形的截面图形,把普通的,特殊的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四、课堂小结具反馈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时会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应采取措施,及时调节,或评价,或回授,或纠错,教师更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组织下一课的教学。

五、课后作业具系统性

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必须将新授知识全面的体现出来,作业难易结合,循序渐进,随时从作业中发现课上的不足或缺漏,反馈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及时补充加深,及时讲评纠正,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知识,牢固掌握知识。

第二个规律性:学生认知的规律性

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这里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非常重要。一是注重启发的策略。不要搞那么一些不大不小、不深不浅的问题不断地问学生,没有任何思考价值。我主张策略,你就有意地设置一些知识陷阱,设置一些知识墙,对学生进行激疑,引起学生深入地思考,带动整个的一堂课。

二是要遵循思维的规律。我们很多老师总是埋怨学生启而不发,不配合,实际上这些老师是忽视了思维的规律。第一,打好思维的基础。第二,建立思维的层次。第三,是教给思维的方法。第四,要体现思维的发散。第五,要建立思维的结构。

第三个规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

第一,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摸准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倾向,并极大地给予满足。第二个,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譬如说课堂教学的流畅,课堂教学中语言有魅力,整个课堂教学中驾驭活而不乱,等等。艺术能够引起对人的心灵的震撼,一堂课学生上了以后久久不能忘怀,除了你那堂的科学性以外,不可或缺的是你那堂课有很高的艺术性。

第四个规律:大课堂教学的规律性

大班级怎样驾驭好课堂?我给大家提个建议,驾驭课堂是分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微观就是老师自己的教学,组织教学的能力,等等。宏观是指课堂教学的结构。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的效益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心理活动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数学(七年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篇9

摘要: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及其选择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适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课程目标的实现。影响我们对教学逻辑选择的不应当是流行什么,而应当是我们如何“以学定教”,并最终提升学生能力,实现学科育人价值。为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加具有逻辑性,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思维认知等多方面因素,并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

关键词:构建 有效 教学逻辑

作者简介:黄玉霞,女,上海市储能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思想政治学科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必修课程之一,既是一门基本观点教育的学科,也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提升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思想政治素质、健全人格的学科。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决定了课堂教学行为的选择和实施,而课堂教学行为的适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及其选择开展研究。

一、关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

“逻辑”一词来源于英语“logic”的音译。根据《新华字典》中的解释,逻辑有4层含义:第一指思维的规律、规则;第二指一门科学,即逻辑学;第三指客观事物的规律;第四指观点或主张。有效的课堂教学当然既要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符合思维的基本规律。思想政治课堂也是如此。因此从广义上讲,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是指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主动选择并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及学科思维发展的规律、方法。

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教学过程及学科内在的“规律”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教育的基本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的发展规律、学习行为的规律等等。教师对这些规律的把握和认识往往通过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进行自主地加工、建构,形成自身的教学逻辑认知,展开具有个人特点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逻辑认知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教师在多种规律和方法的整合及选择中会呈现出一定的逻辑主线;这种教学逻辑认知也不是完全地因人而异,而是受教育环境、课程理念的影响而有很多共性之处;这种教学逻辑认知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教师课改观念以及教学经验的发展,对教学逻辑认知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纵观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历程,从“一期课改”到“二期课改”,广大思想政治教师对教学逻辑的认知以及选择的逻辑主线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并逐步发生了以下的变化。

1.基于“知识”的教学逻辑。从建国后到“一期课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带有强烈的“学科本位”思想,以学科知识体系、学科逻辑为特点的教学思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知识目标意识强烈,教学中的难、重点往往从学科知识出发,关注概念教学,关注考试与书面评价,知识点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

2.基于“生活”的教学逻辑。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进入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中的“学科本位”意识逐渐淡化。二期课改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以学生生活逻辑为主线,“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构建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师教学目标向三维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渐被关注,教学行为更加关注从学生所熟悉或应有所了解的社会生活情景中提炼主题,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联系,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发展能力,提高认识。

3.基于“认知”的教学逻辑。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政治教师也越来越多地思考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在“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的影响下,教师们对“生活”的教学逻辑进一步深化与挖掘,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在教学逻辑上实现了基于“认知”的飞跃。在“认知”的教学逻辑引导下,课堂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课程育人价值更加明确,思维、能力、情感、观念认同、发展等核心要素成为教师教学行为的价值追求。

一、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从教材——教师——学生的递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有效选择教学逻辑,并借助教学逻辑将“教”与“学”有机的整合,借助课堂平台将教学内容内化成学生的认知是政治教师应当首先思考的问题。上述提到的基于“知识”、“生活”、“认知”等三类教学逻辑主线在今天的思想政治课堂中仍在被不同的教师所采纳,它们各有特点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随着二期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推广,基于“生活”、“认知”的教学逻辑逐渐被更多的政治教师接受并渗透到教学之中,但是我们更应当树立一种思想:影响我们对教学逻辑选择的不应当是流行什么,而应当是我们如何“以学定教”,并最终提升学生能力,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我们要选择的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它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1.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应当对教学知识进行选择与优化组合,并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科德育功能。思想政治课堂的知识应当是一个丰富的范畴。它既应当包括教材的文本知识(包括显性和隐性知识内容),也包括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还包括师生共同呈现的情境知识以及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知识。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不仅要对教材的文本知识认真分析,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对于内隐的知识要挖掘,对于没有直接联系的知识要经过设计重新构建联系,而且应当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应对各类知识进行选择与优化组合,选择对学生最基本、最需要、最有价值的知识经验,尤其要充分考虑到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德育主渠道的功能定位,传播主流思想及文化应体现出本学科知识的思想性。

2.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应当使教学过程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感,并有助于形成良性的互动与对话。好的思想政治课堂应当有一种科学的组织顺序。因此,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中,教学过程选择的行为与方法应符合科学规律,教学组织、教学环节的设计符合一定的顺序并有一定的层次感与系统性。这种教学逻辑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方向,将教学内容简洁地、有条不紊地体现层次、步骤、结构,以帮助学生将教学内容有效纳入其认知系统,并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这种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还应当能够把源于生活实践的教学知识还原给生活本身,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构建学生、教师和同伴,教材和教学环境的良性互动与对话。

3.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应当使学习过程符合认知规律,并有助于学生乐学、会学。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价值非常丰富。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应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符合认知规律,学生的认知目标最终应当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基本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公民教育的完善等等。从横向目标看,教学的预设目标与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的有效达成,从纵向看思维能力逐级提高,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力梯度目标逐渐实现。另外,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应当让学生乐学、会学,在学习方式上应由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依赖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孤立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由封闭学习向开放探究学习转变。要鼓励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呈现不同观点的交锋,接纳不同角度的信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

4.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应当促进学生反思与自我对话,并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实际上是学生在先前的经验基础上来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应当使学生在思维逐步推进和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个人的认知结构。这种教学逻辑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反思与自我对话,实现知识结构的重组和归纳,完成认知图式化。因此,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还应着眼于教学内容思想化,使学生最终能在相对清晰的认知结构支撑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三、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的策略与方法

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逻辑没有现成的脚本可言。但我们如能始终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回到学生发展的根本上来,厘清各种逻辑关系和规律,并实现科学整合,最有效地接近教学本质的问题,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就能拥有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为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加具有逻辑性,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思维认知等多方面因素,并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

1.调查预设,找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学的逻辑起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导入或者教学起点,而是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起点紧密结合作为出发点的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考起点。确立该起点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以下内容:

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内容?这个内容与教学前后知识有何关联?

这个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有何影响?

关于这个内容学生已经了解了多少7

如果通过预习,学生还有什么难点与不理解、不认可的地方?

怎么设计和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发展?……

思想政治课堂逻辑起点确立得好,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驱动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并采取更积极的学习行为,从而推动教学的开展。例如,有教师曾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一课教学开始设置了以下问题来摸清学生的思维起点:说到“民族关系”这个词,你最先想到的地方、人群和标识物有哪些?请列举;中国有56个民族,你为什么先想到这些?能否做出相应评价?(请注意:评价要根据什么?)教师在上课伊始用几分钟的时间对学生已有的关于“民族”与“民族关系”背景知识及态度、情感进行了了解和交流,每一位学生的意见都得到了尊重和表达,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这种“接地气”的学习任务因为遵循了“以学定教”的原则来确立逻辑起点、学生的思维被问题激活、牵引,推动课堂向纵深推进。

2.厘清关系,建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推进的逻辑路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知识意义的建构,是新知识有限生成的过程,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理解的过程。思想政治课堂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思维认知等要素有效整合,要实现学生创造性理解知识,需要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实现有效的对话(如图所示)。这种对话不仅包括教学主体师生之间的言语对话,也有师生与文本知识之间的理解对话和师生自我的反思性对话,对话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系统中逻辑整合的推动力量。

例如,有教师在执教“文化创新的途径”内容时,试图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不断地互动生成以及学生的能力提升为线索推进教学过程,他设置了以下问题:

提到文化创新你能举出人类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事、物吗?

为什么举这些例子,你认为它们是代表文化创新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你们所提出的依据,你认为元青花符合文化创新的标准吗?如果要判断需要哪些资料?

根据材料,归纳元青花成功的原因。

有大家归纳的原因,文化创新就能够完成了吗?试想还需要什么层次更高、蕴藏更深的支持吗7

要验证假设需要哪些支持?(备案:从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抽象出哪些支持的要素?)

请用验证——假设——综合的方法分析:在几乎同一时期几大文明都完成了有关“人类终极关怀”的文化创新,且有如此美妙的分工,这是什么原因?

以上教学,该教师从了解学生认知起点推进教学,通过阅读教师提供材料和调用已有各种知识储备得出价值判断,从设问链得出教学逻辑线索。这节课教师关注了培养学生假设——验证的能力,学会使用对比法学习社会科学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法。这种恰当的教学设计在师生有效对话的背景下,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知识向认知内化的飞跃,课堂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的文化人格,而且使其对文化现象也有了独立的价值判断。

3.归纳提升,呈现课堂整体逻辑结构。思想政治课堂进行到最后,“戛然而止”往往会“意犹未尽”,“画龙点睛”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归纳梳理,通过结构化的图例、纲举目张的条目或几个关键词来展现整节课的逻辑结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生成性,因此课堂最终呈现的逻辑结构不一定必须是教材的知识逻辑,也可以是一节课设计思路的总体展示或是课堂体验升华总结。

例如,有教师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为学生设计了两个任务:

请你图示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请你用合适的方式建立起民族关系三原则、民族关系、国家统一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两个问题在难度上有一定梯度,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完成知识的结构化,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升华总结的作用。学生经过自绘关系图或者梳理关系,对于民族三原则及其关系有了更高一层次的结构性认识,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主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着力点

策略即指对策与方略,既可以指宏观方面上的战略,又可以指微观方面的战术。我个人以为策略侧重宏观方面的多些,所以在下面探析策略实施的着力点时,也多从宏观角度着眼。但无论如何,策略研究从属于方法论的范畴,所以它的意义也非同小可。

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就应该从探讨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内涵出发,即站在学生的角度,理清与理顺如何才能学会和学好英语,在此基础上理清与理顺教师如何去教,特别是如何在课堂上实施教学策略,并取得实效。

一、分析探索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实施的着力点

教学方法,要与教学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如果方法不适于目标的达成,无论什么样的好方法、好策略,都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我们要研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就要把策略实施的出发点、落脚点弄清楚,想明白。

1. 课堂活动与实效性

在很多常态的课堂上,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比较多,活动不能为教学目标服务,这样的活动,即使是双边互动甚至是多边互动,也是新奇性有余,实效性欠缺,有的课堂更是只注重趣味性,知识性明显不足,因此也就根本谈不上实效性。也许有的教师会问:“难道就不要活动了吗?”非也。只要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本着实效性、贯穿实效性、体现实效性、针对实效性、实现实效性,那么这些活动不仅不能摒弃,而且还要保留和发扬光大,因为只有以实效性为纲的活动,才可以真正称之为课堂“教学”活动,而非什么课堂“快乐”活动。我们的活动策略当然而且必须以“实效性”为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知识与趣味的统一,提高课堂实效。

2. 英语语言规律与实效性

英语语言的学习与教学是有规律的,尊重英语语言学习与教学的规律是实现实效性的策略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如学英语的规律是“听在说前”,只有大量地听,才能实现更好更准确地说,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尊重这一规律,而采取“说在听前”的策略,则课堂效率必然大打折扣,实效性也当然无从谈起,因为实效性中的“效”字应该也涵盖“效率”的寓意。又如“语法”的淡化不等于取消语法,对“新课改”的误解甚至使英语教师谈“语法”而色变,其实任何一个英语学习者,尤其是非英语母语的学习者,都应该知道语法(文法)的极端重要性。不尊重英语语法学习与教学规律的课堂策略,实效性的体现也必然是空中楼阁。

3. 终结性评价尺度与实效性

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手段始终能引起现实社会的强烈关注,尤其是中考、高考。如果课堂教学实效性不以终结性评价尺度为标准,而以舍弃终结性评价尺度为标准,理论应然价值能否与现实实然需求的矛盾和谐统一,将使实效性的开花结果与落到实处成为最大的指导悬念。英语考试的题型训练策略一直是产生实效的催化剂,“阅读”无论从题型角度,还是从提高英文素质角度,都将是实现英语课堂教学实效的重中之重、长远之略。实效性向终结性评价尺度的非常倾斜是必然的,必要的,必需的方向、途径、价值所在。

4. 素质教育、终身学习与实效性

素质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即真正地“以人为本”,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一角度而言,什么才是最大的“实效性”,已经不言而喻。“人的全面发展”是最大、最终、最佳的实效。英语课堂教学难道是培养高深的语言学家吗?是培养专业的口译译员吗?是培养机械的应试能手吗?都不是!一切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实施从应然角度必须有利于学生的英文素质提高,为学生的英文终身学习而服务!

5. 教学方法与实效性

从微观角度,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着天然的相关性。每一点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完善,都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起到了促进作用。“土洋结合”应是正解与正途,“实效”从来不会去厚“洋”薄“土”。试举一例,一农村教师,英语发音极其糟糕,但教出来的学生的语音面貌却极出色,很标准,何也?该教师英语只“成章”,不“出口”,只让学生模仿磁带之故。这种方法看来很“土”,甚至不可思议,但谁都不能否认,该策略实施的实效性几乎是触摸可见的。一些课堂教学只图形式上的“寓教于乐”:场面热闹、气氛活跃、“天才”头脑,却把“记课堂笔记”这一极其平常但很有效的教学战术抛之脑后,甚至嗤之以鼻,却不知,与此同时,其把“实效性”也弃之如敝履了。教学方法改善的点点滴滴,汇聚成江河,便是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方式点点滴滴的改进,就是独特教学风格形成的前奏。反之,不能带来“实效”的教学也难以成就什么教学风格。

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与“新课改”的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法并不是排斥与否定“新课改”,更不是走“照本宣科、灌输填鸭”的回头路。二者的关系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出是消除时下对“新课改”理解误区的弊病的理性回归与价值肯定。践行该理念必将卓有成效,其在教学上的历史功绩也记住。

三、分析探索策略实施的着力点的结论

总之,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的核心是发掘策略实施的着力点。我们从课堂活动、英语语言规律、终结性评价尺度、素质教育及终身学习、教学方法五个方面分析探索了关于实效性策略实施的着力点,就是使实效性求真务实,宁朴勿华。

参考文献:

[1]田凤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科学教育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