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与语言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4-05-29 10:2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与语言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与语言的关系

篇1

关键词 :民族语言 民族声乐 民族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文化组成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沉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是民族语言文学与民族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民族声乐艺术中,民族语言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民族声乐艺术在不同的民族地域和文化环境下的发展不仅受着民族音乐的影响,民族语言中独特的民族个性和语言特性也会对民族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民族语言与民族声乐的关系

语言本身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以民族语言创作的声乐作品在艺术的表现上具有更加强烈的民族化的倾向。在不同民族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声乐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特征。语言音调因素分为表情因素和表意因素。表情因素是人类音乐共同拥有的因素,如悲哀的音调多为慢速下行,欢乐的音调多为跳动的行进等等,这就是音乐中感情表达的共通和共识性。而表意音调是基于人们语言归属的不同,表意音调也就不同。表意音调的升华,就形成音乐旋律风格色彩的不同。这就是声乐作品的民族性。它往往受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的影响,如我国藏族民歌中具有高亢的装饰音,内蒙古民歌中迂回婉转的音调类似马头琴颤音的旋律装饰,以及维吾尔族民歌中热情、奔放、诙谐的特点等,都同各自民族的语言有着共同之处。

中国声乐作品的民族性表现不仅在音乐风格的民族化,作为一门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相结合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同中华民族的语言习俗和语言文化结合时,民族歌词的语言特征在表达作品时也形成声乐艺术风格的民族个性。声乐是语言与音乐结合的艺术,同歌曲中词曲结合一样具有“诗乐合璧、调曲交辉的艺术魅力和音乐与文学融合的艺术价值”。可以说,在不同民族语言影响下的声乐艺术的语言表达有着更加具体和生动的民族特色。我国的民族语言和西方语言有很大的差别。如:汉语发音单位由音节、音素、声母、韵母、收声等步骤及单位组成,从而形成了中国声乐演唱艺术自成一体的特点。因此,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一定要与中国语言文化相结合,使其在创作和演唱中更具有中国作品风格的艺术完整性,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具有语言独特性的作品中,语言艺术的影响更是巨大的。民族声乐作品中常见的衬词、衬腔等,就是在民族民间丰富的语言文化及民族习俗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如《阿妹出嫁》《山里女人喊太阳》等都是衬词、衬腔在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上运用的成功之作,而其中衬词、衬腔都具有强烈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特点。因此,我们要实现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表现就必须对我们本民族的语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民族语言的音调与民族音阶、调式、节奏的关系

语言的表达和音乐的表现都依靠声音,二者有着共同的音调基础。中国各民族语言音调有着极丰富的音高概念,各民族语言的音调有着强烈的民族个性,由于音乐起源于语言的表情,属于表义音调,不同的民族音乐带有各自的民族特征。如我国四川语调中,多有la、do、la音调,四川音乐中多用羽调式。所以,一个民族或地区惯用的某种音阶,调式、节奏多与各民族语言或方言相关。“音阶”是一个民族的人们长期音乐实践而形成的,有特定组织结构和完整体系。我国各民族的音阶关系不完全一样,就汉族的各大方言系统来说,音阶也不完全相同。如中原地域的汉民族,多用含变徵音级的七声音阶;北方地域的汉民族,多用含清角音级的七声音阶;西北地域的汉民族,多用含闰音级的七声音阶;齐鲁地域的汉民族,多用含角或变宫的门声音阶;江南地域的汉民族,多用五声音阶等等。由于各语系所用音阶的不同,所以,音阶和音律,是划分音乐风格系列的最主要标准。“调式”在音乐中有着特定的组织结构,在调式中有一个主音,其他音与主音之间形成不同的音程和稳定关系的乐音体系。调式根植于音阶,是音阶中的不同音级在音乐作品中各自为主音而形成的调式体系。所以,谈到调式,必定是某种音阶中的调式,不同的音阶产生不同的调式。谈到音阶,又多是与调式相联系,即调式音阶。而同一音阶的不同调式,也令音乐产生不同色彩。我国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是一个有着丰厚音乐传统积淀、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各民族杂居的生活环境,使维吾尔族音乐融合了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3种不同的调式特色,风格奇特、色彩斑斓。如《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曲调就属于欧洲音乐体系中的弗里亚调式,以“mi”为主音,这种调式在新疆吐鲁番一带的维吾尔族民歌中很常见。音乐是时间和音响的艺术,节奏、节拍以及与此相关的速度是音乐的时间形式。音响运动中的轻重缓急、强弱长短的不同连接方式和组织方式,构成不同的节奏和节拍形式。节奏是指时值长短各音的连接形式。节拍是指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的节奏关系的体系。节拍、节奏的形成,除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还有着音乐的文化背景,尤其和人们的语言、行为以及长期的艺术实践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在生活语言中,节奏听觉惯性影响着不同民族音乐中的节奏特点。

三、衬词、衬腔在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表现

在中国民族声乐中,除了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歌词外,也常常插入一些语气词,它们大都与正歌词没有关联,但如果和正歌词编配在一首歌曲中演唱时,它们就表现出了鲜明的情感色彩,成为整个歌曲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衬托性的词句统称为“衬词”,衬词的曲调就称之为“衬腔”。衬词和衬腔的运用具有加重语气、活跃情绪的表现功能,在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地方民族色彩。在中国民歌中,衬词与衬腔的地方区域性划分得相当明显,少数民族地区的衬词与衬腔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语言特点,是民族语言在歌曲中的直接体现,传递着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活、劳动的信息,表现着一定的民族气质。而汉族民歌中,也以区域划分出细致的地方语言特点,如湖南的《溜溜歌》、湖北的(转第73页)(接第61页)《得得调》、浙江的《里郎歌》、江苏的《杨柳青》、青海的《呛嘟哪令》、广西的《叮咚歌》等等。衬词和衬腔的加入,使我国各民族声乐作品的民族风格更生动、具体,更具有口语化、生活化和鲜明化的音乐表现力。

篇2

关键词:吴冠中;油画;民族性;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037-01

吴冠中先生(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于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等知名学府。吴冠中先生于50年代初开始油画创作,风格几经变化,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力图把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审美情趣与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的融合到一起。以70年代末创作的《长江三峡》和《鲁迅故乡》两幅巨画作为为标志,吴冠中先生完成了西方审美体系走向东方审美体系的构建。

吴冠中先生真正做到了用绘画表达对祖国的情意,把祖国比作是母亲。他在几十年的从艺道路上真正的去践行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巴黎塞纽奇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玛丽・德莱士・波波小姐曾称赞吴冠中先生是“联结东西方艺术最具魅力的标志”,又说“吴冠中若非最伟大的,也许是今天唯一的,能成功地融会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画坛巨人。

吴冠中先生的作品独具东方情调与意境。吴冠中先生他将自己的艺术植根于祖国母亲的选择上。吴冠中先生在探索油画民族化的过程中最重视对“虚”的表现,正如道家思想追求的“静坐忘基”的精神意境,也如中国画中“寂静空远”的渺渺意境。吴冠中先生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与油画结合起来来探索研究油画的民族化。在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中吴冠中先生长时间致力油画风景的创作,吴冠中先生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儿时的江南故居是他着意描绘的景致,这里有他很深的眷恋之情。在他的油画作品中经常出现初春的新绿、蒙蒙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吴冠中先生强调绘画艺术中中国诗性文化特质的重要作用,强调在进行艺术创作中对美的追求与把握。因此他的作品有独特的东方情调与意境,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散发出无穷无尽的东方文化魅力。

吴冠中先生的人物作品同样具有写意性,吸收融合中国传统绘画趣味。他的作品画面都讲究气韵,他寻找到与中国画用笔相仿的技法,在大“泼彩”上用细线勾勒,讲究气韵,讲究线条,这些也都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要求。这样的结合,才能探索出一条油画民族化的新道路。

吴冠中先生吸取中国传统画论精神,尤其推崇石涛的“一画之法”。吴冠中先生作品直接取材于生活,表现真实的山水,真实的感受,在处理画面时注重它的平面分割,充分利用画面和面积,以白计黑、以黑计白,黑白之间处理的独具匠心。中国传统绘画要求的“经营位置”和“散点透视”,根据主要要求重新经营布局画面,切忌照搬自然。吴冠中先生在油画创作中也不断吸收传统构图的法则,从而有别于西方焦点透视。

中国传统的绘画中线是主要的造型手段,通常以线写意去表现情感。吴冠中先生的油画对于线的中西融合的运用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他巧妙的把线条与块面造型结合起来,又保留了线条的流畅,特别注意了对象的边线效果的表现。因为吴冠中现在善于发现自然对象中内在结构美,并且从这种结构美中把握韵律、节奏和秩序感,用一种抽象的绘画语言把它表现出来。用块面、线条、色彩这些抽象的形式语言的表现形式。吴冠中先生在油画创作中大量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线,特别吸收中国画笔法,以其独特的油画风格把这些中西艺术形式巧妙和谐的融合起来,体现出他独有审美情趣与文化内涵。他在形象刻画时特别突出线的效果,在画面构图处理中也不受西方焦点透视的约束,注重渲染画面的远近虚实,他油画作品的空间和深远感正是靠这些线的疏密和大小块面的组合实现的,真正的把中国画气韵灵动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中西的融会贯通使得吴冠中先生的油画独具民族化的特点。

除此之外吴冠中先生还吸收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和元素,注重画面体积与前后关系的分割,巧妙的融合中国画水墨的浓淡变化。“素”是传统中国绘画色彩的特征之一,吴冠中先生画面中的银灰色调正是适应民族审美的情致,银灰色调是一种中间色调,和谐优雅,淡而不薄,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体现,是符合民族审美习惯的一种色调处理方法。正如同中国画中提到的“墨分五彩”一样,油画也可以调色出不同的色彩,由浓到淡、由淡到浓达到一种丰富的画面效果。翟墨曾说道“银灰的由浓趋淡,标志着吴冠中的油画西方比重的缩减和东方比重的增加,同时也预示着他的国画传统比重的缩减和现代比重的增加。”

吴冠中先生一生都在探索中国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他不仅吸收西方现代派绘画理论的精髓,同时也借鉴吸纳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为油画与水墨画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吴冠中先生将东方和西方艺术的融合贯通在一起,终于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留给我们这个时代一种全新的审美形式。

参考文献:

[1]吴冠中.笔墨等于零[M].明报月刊.

[2]吴冠中.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M].

[3]翟墨.吴冠中画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

篇3

关键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172-01

随着近些年来出现的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的推广,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已经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些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之中,蕴藏着西南少数民族对生命赞美而又谦卑的态度。这些少数民族舞蹈与传统的舞蹈相比,其艺术内涵以及所要表达的人性光辉都完全不同。因此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进行研究,可以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又可得到进一步地了解。舞蹈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体现了一个民族精神,是一种“人类活态文化财产”。所以说,研究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实际上就是对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还能利于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延伸。

一、西南少数民族舞蹈体现了对自然能量的崇拜

长久以来,西南少数民族都是出于农耕的状态,这首先就为其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精神状态和信仰奠定了基础。西南少数民族同胞将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的追求贯彻到了其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人们敬畏自然并且服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为了体现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本性以及相互依赖,共同存在的生活状态,西南少数民族同胞便创造出了一种别具风格的舞蹈形式。西南少数民族舞蹈,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原始舞蹈、民族舞蹈或简单的日常劳作以及祭祀形式的延续,其还体现出了少数民族同胞在自然环境下的生命状态及精神面貌。在以往,西南少数民族常常通过舞蹈等形式以求与自然界的万物实现沟通和交流,这种生活中的舞蹈,最初并不存在表演的用途,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已经逐渐成为了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在重大的仪式或一些节日庆典活动中加入大量的舞蹈表演项目已经成为了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种舞蹈之中,各个不同民族的舞蹈服装以及道具都具有自己民族的独特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例如,基诺族太阳鼓舞中象征神灵的太阳鼓,藏族拜山神舞蹈中的玛尼石等等。

二、西南少数民族舞蹈中的生活化元素

作为西南少数民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舞蹈已经成为了少数民族同胞精神生活中的基础,没有别的艺术形式能够取代舞蹈在西南少数民族同胞心目中的地位。在云南的部分少数民族中男女青年常会通过跳土风舞来进行择偶,无论是在室内还是田地里,只要有一把弦,众多青年男女便能开始毫无顾忌地跳起舞来。这种舞蹈的舞步随着音乐的节奏时而舒缓,时而节烈,舞者的情绪也会随着舞蹈的激烈程度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彝族人在跳舞的过程中,无论男女老少脸上一律都洋溢着欢喜的神情,彝族人认为不跳舞的话人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三、西南少数民族舞蹈中的图腾意象以及宗教情节

作为东巴祭祀仪式中跳的东巴舞,它是为了超度亡灵而创作的。原始的东巴教认为,人死了,躯壳就死了,灵魂也就不存在,这样就要由东巴来跳舞祭祀,超渡亡灵,沿着“神路图”升入天堂。

又如,孔雀舞是傣族人的民族精神图腾,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的内容表现了孔雀的生活习性;舞蹈动作大多是表现孔雀的动作,在半蹲姿势的基础上有节奏的颤动着,身体和手臂每个部位都弯曲着,其动作大多集中在手臂上,有标准化的位置图和步法,各个动作都有鼓语伴奏。这些舞蹈尽管舞风不同,道具各异,但是都体现了少数民族的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氏族图腾的崇敬。

四、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是人类的艺术瑰宝

如同一本活的历史画卷,原生态的少数民族舞蹈向人们描述着那里的先人的生活方式,表现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神灵的尊敬。其艺术价值体现在舞蹈蕴含的内容、舞蹈表现的信仰、舞蹈者的动作涵义和舞蹈用具的圣洁的含义以及舞蹈本身的活化石的作用之中。表演艺术是原生态舞蹈的呈现过程;那时的节日民俗和人生仪礼通过特定的舞蹈时间、空间与内涵来体现;然而舞蹈用的服装和工具和相关的特殊制作加工工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作为一种非常稀有的艺术形式的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是舞蹈者从世代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是生命的沉淀,是必须传承发展的活的文化艺术品。

五、结语

迄今为止,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舞蹈还只是在发展阶段,远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要求。究其原因,只是人们在把握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精神和现实文化精神不得当造成的,这种在文化层面的肤浅认识,只能使发展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变得更加艰难。因此,只有结合传统舞蹈文化的精髓与现实文化的意义,在广阔的空间里充分发扬舞蹈文化,才能够构建一个全新而且独特的舞蹈体系。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65-0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民族团结成为当今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是各民族团结发展的前提,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可以促使少数民族人群更好地融入社会,加强各民族的繁荣发展。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普通本科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人数为112.23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为7.86%,该数据近几年也在逐年上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力军。他们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提高对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的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减轻他们交流中的心理负担,减少各民族差异性所带来的交往障碍,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各民族同学之间乃至于各民族之间更加团结,使民族地区能够长期稳定共同地发展。由于多种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与汉族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通过长期的探析与研究,寻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与解决办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通过在大连民族学院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年时间,发现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都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调查分析这一群体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本原因,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找到症结所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一、现状调查分析与实践过程

大连民族学院的在校生来自全国31个省份,具有56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学生占60%以上,来自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学生占80%以上。为了更清楚、更透彻地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我们主要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纸质问卷调查以及面对面访谈三种方式进行具体的调查实践,并做了详细的策划和充足的准备。

(一)网络问卷调查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网上调查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调查范围更全面,调查方式更便捷。我们通过网络调查的形式在各专业、各年级选取一部分同学共发放网络问卷240份,收回239份。

(二)纸质问卷调查

考虑到纸质问卷可以更直观、更准确地收集调查数据,我们在校园里人流量较大的地点发放纸质问卷,并由调查人员现场指导,待被调查者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我们共发放纸质问卷265分,收回260份。后期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三)面对面的交流

我们对维吾尔族、藏族、朝鲜族和一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等进行了深度访谈,详细了解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深入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与思维方式,并且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以及在人际交往上的情况。最后我们汇总、整理谈话内容,并对谈话记录进行分析。

我们不仅针对少数民族同学调查,同样也对汉族同学进行调查,将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加以对照,得出更有意义的数据分析结果。至调查结束,我们总计发放调查问卷50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499份,其中包括汉族学生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为98.81%。;并且与30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存问题分析

经过以上的一系列调查,我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内心压力、焦虑情绪和自卑心理普遍比汉族大学生要严重。他们在与同乡或同民族的同学交流时很流畅、很自然,但面对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人们时就会变得不那么自然。沟通少、不能互相理解,就很容易导致一些误会和不愉快,从而影响同学们之间的关系。

他们的问题虽然因人而异,但同时也具有相似性与普遍性。经过整理、分析,我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民族心态的矛盾性

一个民族的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的影响下会形成不同的理念和心态。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在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不会有意识地先去辨别对方的民族成分,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到文化多元的大学环境,不仅要接受以汉文化为主流的校园文化,又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要维持本民族的文化,多种文化的交融一定程度上会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态受到影响,产生矛盾的心理状态,从而表现出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疏通,会越来越严重,导致各民族同学之间交往不顺畅。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

高校大学生的组成是多元化的,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各个民族。民族自治地区多年来形成了各民族所特有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等,这些客观因素造就了不同的风俗习惯,而不同的风俗习惯会直接影响各民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与沟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阻碍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为此我们做了进一步调查分析,在调查中,近七成的同学认为、饮食习惯、作息时间等风俗习惯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

(三)语言障碍带来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一般少数民族大学生接触汉语的时间较晚,在大学之前一直生活在民族语言或地区方言的语境中,对汉语接触太少,汉语水平较低。在日常生活中,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想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就只能使用汉语,而不是让汉族和其他民族学生使用本民族语言,这就会使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面积缩小、范围变窄,限制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圈子里和特定的人群中,只局限于同寝室、同班级的部分同学和个别同乡之间的交流,能够跳出这个圈子与其他人广泛交往的学生很少。

(四)家庭原因产生自卑心理

经调查,高达7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自卑心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常失眠、焦虑等。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除了个别地方在旅游业的拉动下经济繁荣发展、现代化程度较高,很多都属于经济落后和发展缓慢的贫困地区,那里的教育资源、科技水平、社会发展等都非常滞后,少数民族大学生从这样的环境或贫困家庭来到现代化的大学校园中,与城市里条件优越的学生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感到自卑,从而影响人际交往。再加上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交流沟通能力方面的培养、锻炼,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性格内向、心理问题难以排解,使人际交往问题更加严重。

三、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一)开展民族地区游学活动

"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览,是文化的融合,思想的交融,是高校素质教育和家庭成长教育的良好补充。开展民族地区游学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体验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可以接触到自己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从未接触过的事物。通过直观地感受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自内心地理解少数民族学生、尊重少数民族,从而在与少数学生的交往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在此过程中也起到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目的。

(二)开展团队式科技竞赛和民族特色文体活动

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搭建人际交往的平台,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鼓励动员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专业特色的学科竞赛等科技学术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团队交流、师生沟通、作品答辩等环节使他们直面人际交往、逐步建立自信,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特色文体活动方面,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特有的活动,例如,狩猎比赛、珍珠球、蹴球、剪纸、各种民族歌舞等。在高校中开展民族特色文体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校园文化,还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同时少数民族学生在本民族活动中不仅可以建立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还可以让其他同学更加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三)增设人际交往理论课程和训练营活动

我国大部分的家庭教育是长辈说教式,学校的教育是老师灌输式,学生的素质教育缺失,在大学专门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课程并未普遍开设,即使有也仅是选修课而已,能够作为必修课开设的很少。而且很多学生由于课业繁重,不会选择此类课程。加大人际交往课程和训练营活动的开设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问题有很多的相同和相似之处,老师可以将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进行整理、归类,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改善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正确认识,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典型案例的分析、讲解,指导同学们在短时间内了解人际交往的要素和技巧,掌握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人际交往训练营可以让同学们相互学习,加深了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各民族同学之间的沟通。学生参与训练营活动,不仅检阅了所学知识,提高了汉语水平,而且锻炼了交际能力,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团结。

(四)扩展人际交往的实践锻炼平台

要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提升,在大学期间担任各种职务、参与各类活动都会对人际交往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担任班委和学生会干部,参与社团的建设、管理和运营,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接触不同的人员,参加挂职锻炼、社区义工等社会志愿服务,在此过程中,同学们需要自己去面对各种挫折、解决各种事情、处理各种问题,这些岗位可以直接锻炼同学们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学校和老师应给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广泛地参与其中。

四、结束语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富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青年一代。他们在大学期间能否学好专业理论知识、提升思想认识层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不仅关系到本人今后的生活幸福,更关系到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和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使得各民族同学和睦相处,才能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数[DB/OL].

.

[2]阿荣.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取向[J].民族教育研究,2010,1(21).

[3]李丹,李全胜.浅谈学生社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0,(28).

篇5

【关键词】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组织公民行为;动机;角色认同

本研究把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加入到了一个概念架构中来理解组织公民行为(OCB)。OCB指员工自愿性的个体行为,这些行为并没有得到组织中正式的报酬系统直接或明显的回报,但能从整体上提高组织运作效能(Organ,1988)。

在近期的研究中,根据接受者的不同可以把公民行为分为两个维度:OCBI,组织内部针对特定的个人或团队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OCBO,针对组织本身的行为。郭晓薇(2006)提出了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对OCB具有独立于公平感的预测作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可以调节程序公平与同事评价OCB之间的关系。但并没有涉及到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对组织公民行为动机和角色认同的影响,本文就这两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

一、理论基础

1.动机。Rious和Penner识别了工作场所中公民的三种动机,其中有两种是利他的。这些动机中包括亲社会价值动机(PV),即想要帮助他人并被他人接受的需求。关注组织动机(OC),即以组织为骄傲并对组织具有积极的情感。第三种动机是印象管理(IM),即以自我为焦点,也就是指OCB中被一种愿望所激发去获得或保持某种特定的奖励。PV和OC动机被证明是更好的OCB预测变量,而不是那些和个人私利相关的因素。

2.角色认同理论。Piliavin及其同事提出最初的动机往往是外部的,源自于父母的期望或其他社会准则。组织公民认同和OCB一样,包含两种维度:帮助组织中其他个体成员(RII);帮助组织本身(RIO)。许多研究人员都支持一种包含动机和角色认同为先例来维持OCB的模型。特定的动机会激发公民行为,而组织公民认同的发展则维持行为。在本研究中,检验了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在决定特定的动机与形成组织公民角色认同中的作用。

3.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自主性,独立性以及自我实现上,个人目标优先于群体目标,个人态度胜过群体规范。相比之下,集体主义者根据与群体的关系来限定他们自己。因此,他们更可能为了集体的利益而隐藏个人目标,即使个人的付出超出回报,他们也会维持与组织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个人主义者与集体主义者的分歧不在于是否愿意帮助他人,而在于帮助他人的原因。

证明发现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可能会对OCB有预测作用。例如,持有集体主义价值观或规范的员工更有可能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并产生合作行为。本研究中,探究了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在与OCB的关系中是否存在系统性差异,组织公民行为的动机,以及组织公民角色认同。

二、研究假设

个人主义者强调的是个人自主性和个体责任,而集体主义者则重视对于组织的责任。简言之,个人主义者认为人们应该依靠自己,而集体主义者认为个人有责任去帮助他人。Dávila De León和Finkelstein(2011)发现在参与组织公民行为时,集体主义与利他的OC和PV动机相关,但个体主义则与以自我为焦点的IM动机有关。

假设1:集体主义与参与OCB的所有动机都显著相关,但个体主义只与OC和IM动机显著相关。相比于个体主义,PV动机则与集体主义关系更紧密。

OCB包含两个维度:涉及OCBO(RIO)的角色认同和涉及OCBI(RII)的角色认同。角色认同理论认为,他人的期望是导致OCB的前因,因此也是组织公民自我概念形成的前因。

假设2: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都和RIO与RII显著相关。RII则与集体主义有着更紧密的关系。

Dávila De León和Finkelstein(2011)发现集体主义能同时预测OCBO和OCBI,但是并没有发现个体主义与公民行为之间存有关系。这种发现可能是因为集体主义的信念,即帮助他人是工作的一部分,并不是角色外行为。但是,由于对私利的关注,个人主义者有可能会参与OCBI,为了获得特定的奖励而帮助他人。因为OCBI以人作为目标,相比于OCBO,他们更可能被关注,继而得到奖励。

假设3a:在对待同事上,集体主义与公民行为的关系比个体主义更紧密(OCBI)。

假设3b:个体主义与OCBO的关系比于OCBI的关系更紧密。

三、研究方法

1.被试。被调查对象是156名公司员工(84名女性,72名男性,最大年龄54岁),主要从事房地产业、金融业、服装业、汽车销售行业,并且每星期至少工作40个小时,平均一个星期工作42.35个小时。每名参与者都在他或她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12个月或更长时间,平均工作年限为2.16年。

2.变量的测量。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测量,采用Lee和

Allen编制的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分别用来测量注重个人的组织公民行为(OCBI)和注重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OCBO)。公民动机量表被用来评价参与者对于OCB的亲社会价值动机和关心组织的动机。用Bolino(1999)发展的组织印象管理量表测量印象管理动机。组织公民角色认同的测量由1987年Callero等人测量献血者的角色认同量表改编而来。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运用Singelis等人1995年编写的量表来测量其结构。所有量表均为五点量表,“1”代表非常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

四、研究结果

表1中显示了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信度系数。

在第一种假设中,数据结果证实了OCB动机与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的关系。集体主义与所有动机成正相关,与PV动机的正相关关系最强(对于IM,t(153)=4.31,p

在第二种假设中,阐述了个体主义者与集体主义者的定位和OCB角色认同之间的关系。实验证明结果支持假设,个人对于帮助他人(RII)的认同强度与集体主义相关,与个体主义无关,而且差异显著(t(153)=5.05,p

第三种假设中,集体主义与OCBI的关系比个体主义更紧密。另外,个体主义与OCBO的关系要比OCBI的关系更加紧密(t(153)=1.67,p

五、讨论

本研究中前因(动机)和OCB结果(角色认同)第一次与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联系起来。集体主义与对同事关心的关系更加紧密,这表明那些把自己定义为组织成员的人更容易因为自己是成员之一而被激励。个体主义则被描绘成对组织机构的承诺,而不是对人。这点证明了个体主义与组织承诺动机和公民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其焦点是组织本身(OCBO),并形成了帮助组织的自我概念(RIO)。

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都与帮助他人的印象管理动机相关。考虑到个体主义对于个人野心的关注多于组织目标,那么与以自我为焦点的动机相关也就很正常了。集体主义与IM动机显著相关也是可以理解的。一种动机尽管在现实中容易被解释为有着利他或利己目的,但这两种动机并不互相排斥。一个人既可以关心组织及其成员,同时也“想得到加薪”或“让他人认为自己对组织有帮助”。

六、实践涵义

本研究结果建议,为了激励更加有效的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应该提供多种多样的公民机会,把机会变成与个人工作更加紧密的动力而不是负担。管理者可以通过提醒员工特定的公民行为有可能产生的奖励来促进OCB的形成。例如,管理者可以提醒员工参加某些会议能使他们有机会加强与行政人员的关系。这样的话,员工可以决定什么样的活动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参与OCB的动机。管理者们经常在员工评估中考虑公民行为,认为OCB是角色内行为,而非角色外行为,这样员工就会认为管理者在暗示他们表现出OCB。对于这种控制的感知可能会增加由印象管理目标所促进的OCB,但不可能使员工形成对组织或同事的关心。总而言之,本研究建议,理解能够引导人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的条件比寻找谁更有可能表现组织公民行为更重要,更加有效。

参 考 文 献

[1].Dávila De León,M.C.,&Finkelstein,M.A.(2011).Individual

ism/collectivism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Psicothema.23:401~406

[2]Grube,J.A.,&Piliavin,J.A.(2000).Role identity,organizational experi

ences,and volunteer performance.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

letin,26,1108~1120

[3]Finkelstein,M.A.(2010).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Implications for

the volunteer process.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38:445~452

篇6

少数民族档案经过资源整合数字化加工元数据描述网络共享获得社会效益的一系列环节向社会化、网络化转变的过程中,伴随的是档案资源整合知识、网络知识、计算机知识、管理知识等多元化知识的耦合。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的过程其实是知识的流动过程。而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知识的流动速度,加速知识的系统化。因此,通过对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进行知识管理,可以促使少数民族档案信息的储量不断增加,少数民族档案信息的价值不断扩展。

一、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与知识管理的耦合内涵

1.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平台建设是将保存在不同场所、形式多样、不同载体的少数民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形成数据库,依托互联网,实施自动化管理和网上检索、资源共享。

2.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通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和对知识基本过程(包括知识生成、收集、整理、挖掘、传播、共享、应用和创新等)以及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要素(包括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技术、知识人员、知识制度和知识环境等)的管理,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潜力,促进知识的全面共享,提高社会创新能力。

3.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与知识管理的耦合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与知识管理的耦合实质是: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与知识管理过程本身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的内在本质联系,并且各要素紧密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互相渗透,通过一个效益更高的新过程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它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二、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与知识管理的耦合特性

1.战略性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战略目标就是运用最优方案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档案信息的内在价值,实现知识资源的创新,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而知识管理实施战略正是主要研究与分析什么样的组织应当采用什么样的知识管理战略才能取胜。因此,在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中引入知识管理是两者在管理方法和管理高度上的战略性耦合,即利用知识这一强有力武器进行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是战略方法的强化,也是今后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的一种必然趋势。

2.贯穿性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从资源整合数字化加工元数据描述网络共享获得社会效益的每个环节都贯穿着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从而使少数民族档案价值得以升华和拓展。这也是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平台建设从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到知识管理模式的突破和飞跃。

3.多元性

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平台建设知识管理的耦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多元化管理因素的耦合,两个系统的运行都必须借助于人、技术、网络等载体。二是多元化主体的耦合,两个系统在运行的各环节中都需要不同的人来执行。

4.传播性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知识管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依托互联网,通过用户检索获取知识资源,并跨越时间和空间广泛传播,最大的实现其社会价值。

三、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与核心知识创造的耦合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是最大化挖掘民族档案知识的内在价值,并且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最终实现少数民族知识资源的创新。其实现目标的重要源泉是拥有的知识资源,而核心知识资源是重中之重。

1. 基于共享程度难易的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知识分类

从知识特性和对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将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知识进行分类:一是一般知识;二是少数民族档案工作相关人员头脑中所具有的特有知识;三是特有知识通过创新共享等行为转化为的特有核心知识。其中这三类知识的重要性是逐渐递增的。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特有核心知识是应用各种工具和方法,促进一般知识和特有知识的共享,达到知识创新后的共享性和价值最大的核心资源。特有核心知识隐性程度相较一般知识更强,被共享的难度更大,就是通过互联网,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及时实现一般知识的共享,一般知识(显性知识)和特有知识(隐性知识)结合后,获得特有核心知识,实现了知识创新。这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战略目标。

2. 核心知识创造与建设过程的耦合

核心知识创造,是通过档案工作者及其相关人员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工具,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知识生产、知识积累、知识分类、知识组织、知识挖掘、知识开发、知识服务、知识共享、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等。从知识共享程度看,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是将核心知识进行整合,通过数字化加工实现数字转换,形成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共享,促使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实现创新和价值增值的过程,其中核心知识的形成贯穿于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整个过程。

四、基于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要素的三维耦合模型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是档案工作者及相关人员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的工具和管理方法,使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化加工、形成数据库、实现网上共享等。这个过程必须依托三个要素:人、工具和对象(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并且在建设中要始终贯穿知识,才能实现最终战略目标。在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中,知识耦合于三要素之中,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源知识维、平台建设对象知识维、平台建设实现所需工具知识维。

1. 人力资源知识维

人力资源知识维就是组织结构中的档案工作者和相关人员所拥有的知识资源构成的维度。一是指存在档案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头脑里的经验类知识,这属于隐性知识。二是和少数民族档案相关的文献所衍生的知识。

2.平台建设对象知识维

主要指显性形态存在的需要数字化的少数民族档案知识和存在于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建设各个环节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之中的隐性知识资源。

3.平台建设实现所需工具知识维

一是指以隐性形态存在于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需要的计算机、数字化转换工具、数据库工具等工具上的知识资源;二是以显性形态存在于这些工具的说明书、使用方法和应用的知识之中。

五、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与知识管理功能的耦合

1.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与单向知识管理过程的耦合

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过程和知识管理存在单项耦合功能。例如:在数字化加工阶段表现出对以显性形态存在的数字化加工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数字化所需工具说明书等知识的共享,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网络知识等以隐性形态存在的知识的共享。

2.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全过程与知识管理全过程的耦合

少数民族数字化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资源整合数字化加工元数据描述网络共享获得社会效益一系列环节。知识管理过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可见,平台建设需要知识管理功能贯穿于全过程才能发挥其全部的作用,两者在整个过程存在着耦合关系。

篇7

关键词:组织承诺;离职倾向

1.研究对象概述

A学院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教育部正式备案的一所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A学院实行独立招生并颁发毕业文凭。学院现在一共有353名教职工,其中专兼职教师共268人,其中级职称的42人、高级职称的有46人,研究生学历的有43人,中青年教师有176人。从教师队伍来看,学院基本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和专任教师为主体、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2.描述性统计分析

2.1组织承诺的描述性统计

经过测量,运用SPSS15.0进行统计处理,得出该学院教师组织承诺的总体水平,具体得分见表1.1。

测量结果显示,该校教师的组织承诺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2.2离职倾向的描述性统计

运用SPSSl5.0对离职倾向的测量结果进行处理,离职倾向的总体水平体现在下表:

从表2.2可知,在“如果别的单位能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我会考虑辞职”问题上平均得分为3.455,得分较高;而在“我正在寻找其他的工作机会”方面得分为2.28,平均得分最低。

2.3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1)根据组织承诺的描述统计结果,作出解释或评价。

从上面的各维度承诺得分可以看出,该校教师留在组织主要是因为受到自己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理想承诺的影响,其中尤其是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的影响比较大。

(2)根据离职倾向的描述统计结果作出解释或评价。

“我正在寻找其他的工作机会”方面得分为2.28,平均得分最低。说明该校教师的离职意愿并不是很强烈。

“如果别的单位能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我会考虑辞职”得分最高,说明该校教师未离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没有信心,对学校的发展机会不是很满意,如果个人能力提高、就业形势压力减少,这部分员工会离开单位。

2.4 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相关分析

在相关性分析中,本研究从五个构面作了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3。

2.5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回归分析

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还需要用回归分析法来分析。下页表2.4以离职倾向为因变量,以组织承诺的五个维度为自变量来进行分析。

从回归效果来看,F=18.23,显著性水平达到0.021, [R2=0.942],方程拟合效果很好。从表2-4 可以看出,组织承诺的三个方面(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可以作为预测变量,它们都对离职倾向都有显著负影响。

标准化回归方程为:离职倾向=0.61*情感承诺-0.29*规范承诺-0.17*理想承诺

2.6研究结果总结

(1)从组织承诺的平均数来看,该校教师的组织承诺水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情感承诺(3.6810)、规范承诺(3.6656)、理想承诺(3.6261)、经济承诺(3.4428)、机会承诺(2.7785)。组织承诺的平均得分是3.4426。总体组织承诺水平中等。

(2)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负相关,组织承诺的水平可以用来预测离职倾向,在五个维度中,以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的预测效果最佳。

3.员工保持策略性建议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下几条降低员工离职率、留住员工的几点建议。

3.1谋求发展,事业留人,提高员工理想承诺和综合组织承诺水平

一个单位的员工希望组织能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作为学院,应该制定科学的发展政策,积极引进人才,向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制度,加大人才培养,提高 教学质量,加大宣传,做好公共关系,做好招生工作,给员工以发展的信心。

当今时代,物质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单位给员工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员工才有继续工作的理由。但是,只有满意的报酬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员工更重视能力的提高和个人价值观的实现。所以,作为学院来说,让员工觉得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并且这份事业是很有前途的,员工才会增加留下了的决心。

3.2健全管理体制,提高组织承诺水平

3.2.1规范管理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有制度完善科学了,员工才能更加认同学院的目标和价值观,才会对单位感觉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才会增加自己对单位的规范承诺水平。当然,在一个组织内,完善的制度不能由一个人或是一个部门来制定,而是应该由组织各个部门相互协调沟通而定的。完善的制度也并不代表复杂化,而是要做到明确健全。

3.2.2 建立一种相互信任、融洽的工作氛围

目标的达成需要群策群力,管理者应该鼓励下属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鼓励下属积极工作的同时,管理者在适当的时候应该设当的授权,同时应该信任下属、鼓励下属,在遇到问题时给予员工必要的鼓励与支持。给员工一定的自由度,让员工多一点自管自理,使教师增加对单位的感情依赖,增加员工的情感承诺水平,降低离职倾向。

3.3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体制,提高规范承诺和理想承诺

3.3.1 建立科学的人员选拔方法,把好用人关

招聘员工时,学院要加强对应聘者承诺倾向的考察。在条件相当的前提下,优先录取那些能够认可学校管理制度和学院特色的应聘者。在考察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对于承诺倾向的考察,特别需要注意应聘者过去的工作经历。如果从应聘者履历表中发现其有频繁的跳槽经历,或者是发现应聘者隐瞒了某段工作经历,需要在面试中对应聘者特别加以考察。因为在这类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很难对一个组织建立起高度稳定的承诺关系,他们可能是为了追求一种多变的生活,或者可能是想通过跳槽来达到薪酬不断增加的目的。这种个性和价值观决定了他们很难在一个组织中长时间稳定的工作。

第二,在考察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应聘者的言语和肢体动作来大致判别应聘者对工作是否具有积极的情感。希望能够进入组织工作的应聘者表现得可能比较热情积极,而那些对进入组织工作并不是真的很有兴趣的应聘者的态度可能并不是很热情。

这样应聘者在进入学院后,还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化的策略来进行价值观同化。

3.3.2 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首先,薪酬制度一定要合理,没必要太高,但也不能太低,一般保持在所在城市平均水平便可。

其次,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评估在组织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可以为员工晋升、解聘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还可以发现员工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及时提供解决的方案。

3.3.3 建立合理的培训与开发方案

A学院和其他学院一样,应尽量给尽可能多的教师以培训的机会,来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同时也能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理想承诺水平及组织承诺的总体水平。

篇8

首先将语言学与民族学结合起来研究的是19世纪欧洲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使

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同时又显示出它与其它社会科学和某些自然科学广泛的接缘性,并成为一门影

响其它学科的领先学科。早在18世纪下半叶,德国经典语文学家沃尔夫和布克就将语言定义为“民族的传

记”。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拉斯克和格林也认为语言是了解民族起源及其远古历史和亲缘关

系最重要的工具。格林宣言“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认为语言比骨骼、武器和墓穴更能证明民族的

历史,民族历史文化的碑铭。拉斯克、格林对于语言历史主义的理解导致了19世纪下半叶以库恩为代表的

语言古生物学的产生。库恩利用语言的历史比较重建原始印欧人的神话和宗教;皮克特则从印欧语的证据中

找到雅利安文化的基本特征;希尔特甚至通过原始印欧语中的同源词推断印欧人的原始故乡及生态环境和社

会生活。以斯坦赫尔为代表的语言民族心理学派主张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表现出民族精神的自

我意识、世界观和逻辑思维。接着以施莱赫尔为代表的自然生物主义学派将达尔文对于物种起源的进化论应

用于语言的发生学研究,创立了语言谱系分类理论,从而为世界民族的分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整个19世

纪,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一直把语言当作使用它的民族及其史前史研究取之不尽的文献资料。

自觉吸收并充分运用语言学理论、观点、方法、材料进行民族研究,是现代民族学的重要特征。摩尔根

在其划时代的民族学巨着《古代社会》中就运用了大量语言学资源。美国民族学之父博厄斯和他的学生萨丕

尔及同时代的马林诺夫斯基,既是着名的人类学家,又是极有造诣的语言学家。法国的列维·斯特劳斯将语

言学家雅可布逊的音位结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民族学研究,从而创立了本世纪中期风靡西欧的民族学结

构主义学派。继之而起的认识人类学仍以雅可布逊的理论为基础,着重于对不同民族语言中色彩词之研究,

使结构主义学派向更科学的方向迈进了一步。而人类学中的文化符号学理论,更是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理

论和雅可布逊的音位结构理论为模式,把一切文化现象作为符号蓝本来理解,使符号论从语言学理论扩大为

适用于一切文化领域的共同理论。至于象征人类学的建立,也主要是移植语言学中象征和隐喻语义分析理论

之结果。

我国从本世纪初引进现代民族学开始,就吸收了国外结合语言研究民族的优良传统。程树德的《说文稽

古篇》,徐松石的《粤江流域人民史》和《泰族僮族越族考》,罗常培的《语言和文化》,都论述了语言与

民族文化、历史、心理、和婚姻制度的关系,以丰富生动的民族语言材料说明了从语言研究民族的

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研究的具体途径,在语言学和民族学之间架起了桥梁。80年代以来,杨kūn@①、

马学良、严学qún@②、戴庆厦、张公瑾等民族学家、语言学家更明确地提出要建立起为民族研究服务的

民族语言学,并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重要的探讨。

列维·斯特劳斯说过:“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各走各的路。但是他们无疑要暂时停下来一下,不时地相

互交流他们的某些发现。”现在,无疑是该“相互交流”的时候了。

二、学科名称和性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民族语言学不是一门凭空臆想出来的学科,它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孕育和形成过程

,具有悠久的学术渊源、厚实的学术背影、客观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人类语言学的延伸和发展

,是语言学与民族学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正如人类语言学也称为语言人类学一样,民族语言

学有[!]时也称为语言民族学。但有的学者将民族语言学与语言民族学分为两门不同性质的学科,认为前者是研

究民族语言内部结构和演变规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后者是通过语言研究民族特征和过程的民族学分支学科

,这是我们所不能苟同的。我们认为,任何纯语言的研究都以具体的民族语言为对象,没有必要从中再分出

一支“民族语言学”。又正如文化语言学不属于文化学的分支、社会语言学不属于社会学的分支一样,我们

所说的通过语言研究民族的“民族语言学”也自然不属于民族学的分支:它始终以语言研究为主体而以民族

研究为客体,只是对传统内部语言学研究范围的突破,并不能因此而改变它的语言学属性。

三、本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本学科至少与下列学科有密切关系。

1.民族语言学与语言学。自从索绪尔区分“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后,语言学就“把一切跟

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简言之,一切我们用‘外部语言学’这个术语所指的东西排除出去的

。”这样,20世纪的语言学就逐渐背离了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研究语言的传

统,而成为单纯研究语言内部结构的原子分析学科。民族语言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的回归,属于研究“

语言和民族的一切接触点”,研究“语言史和种族史或文化史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切关系”而被索绪尔排挤出

来的“外部语言学”。

2.民族语言学与民族学。这是两门不同性质而又密切相关的学科。民族学一方面需要以语言为工具进

行田野调查,一方面需将语言作为民族重要的文化形态来研究。由

于语言学总居于社会人文科学的前列,因 而民族学更多的是从语言学领域去获取民族研究的资料、理论、观点、方法。民族语言学则充分发挥本学科

的研究特长去深化民族研究的深度,通过语言去发掘、构拟民族历史特别是史前史,印证、补充有史以来的

民族文化形态,解释、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与语言有关的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

3.民族语言与人类语言学。人类学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大类。文化人类学又可分为考古人

类学、民族学和人类语言学三类。人类语言学又再分为描写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三类。在实际

运用上,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又是混淆不清、可相互替代的概念。民族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最接近,有

直接的渊源关系。但人类语言立足于人类学,用人类学原则研究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注重语言的描写,如博

厄斯注重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马林诺夫斯基注重语言的使用场合,列维·斯特劳斯注重语言的结构。民族

语言学则注重语言的民族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而且还将涉及民族语言教育、语言与民族政治生活等现代社

会中的语言问题,这是与人类语言学的显着不同。

4.民族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本来包括社会语言学一科。但现行“社会语言学”主要从社

会现实环境角度考察语言,注重个人或阶层、集团的言语活动,研究语言变异和言语交际的各个方面,如语

码转换、话语类型、行业用语、双语现象、语言规划等等,这已与早期的人类语言学明显不同。民族语言学

在研究民族集团的现实社会语言现象如双语现象、语言地域变异、语言规划等方面与社会语言学部分重合。

但民族语言学是以民族语言为研究单位而不是以社会语言为研究单位。民族语言学更注重语言的文献资料作

用和文化运载功能。在研究方法上,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语言与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民族也不大不相同。

由于民族语言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科,因此必然带有社会科学一个共同的范围特征,即在其研究对象中

都部分涉及其他学科,与邻近学科广泛接缘,密切相通。但民族语言学作为一个整体学科体系,是其他任何

学科所不能包容的。

四、学科体系结构

民族语言学应包括如下研究对象和内容。

1.语言与民族共同体。古今中外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政治家们对“民族”下过各种定

义,但几乎没有人否定共同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在民族的各种特征中,语言具有稳定对应性、完整外露

性和综合表征性,是民族内聚外分最直接、客观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民族共同体就是语言共同体。民族

语言学必须从理论上全面、辩证地理解语言在民族共同体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仅因为某些语言与民族不对等

的偶然、例外现象,就否认语言作为民族主要特征的普遍性原则,就不可能建立任何科学概念。

2.语言与民族政策。民族语言政策是民族政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多民族国家,语言权利的平等与

否是具直接影响国家政局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地存在不平静的语言冲突,以语言为导线引起的民族冲突不时

发生。民族语言学有责任关注、揭示民族语言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研究各国特别是多民

族国家的语言政策、规划及语文建设、语文生活,纳入政治语言学的部分内容。

3.语言与民族历史。语言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发展了,过去的历史文化仍能沉积在现时的语言中,

因此语言就成为探索民族历史特别是民族史前史的重要资源。每个词都有它的历史,同时代表着相应的民族

史。正如语言学家S·H·Sagce所说:“词好比化石。词语中体现了首先创造和使用词语的那个社会的思想和

意识。……一块骨头化石能告诉我们一个灭绝了的世界的历史,同样,词语的遗迹也能向我们揭示古代社会

的斗争和那些早已消逝了的观念和知识。”

4.语言与民族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民族语言学研究

语言与文化。主要着眼于语言、民族、文化三者间的相互关系;语言和文化的相对价值与绝对价值;语言和

文化的单线进化与多线进化;语言和文化的播化扩散;语言和文化的分化与聚合;语言和文化的普同与差异

;语言模式与文化模式;以及着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等问题的分析和论证,以加深对语言、文化、

民族之间关系的了解。在研究这一系列问题时,民族语言学与人类语言学以及人类文化语言学有特别密切的

联系。

5.语言与民族心理。语言深深植根于民族的肌体中,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积极参与民族的一切精神活

动,是形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民族的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的

特点,以及本民族的爱好、兴趣、气质、性格、情操、能力都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

窗口,通过语言可以看出民族的心理状态、认知方式和思维轨迹。例如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语言禁忌、崇

拜和委婉语,以及各民族对事物的隐喻方式,就可洞察民族的心理。

6.语言与民族感情。因为语言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因而每一民族的成员都有一种

超越阶层、阶级和国家而忠于自己民族语言的始终不渝的深厚感情,这就是语言忠诚。异族的压迫、欺凌最

能激发民族意识,体现出语言忠诚;当一民族遭受异族统治时,对民族语言的忠诚与否,常成为判别有无民

族气节和民族感情的标准;对处于不利环境中的移民集团来说,语言忠诚成为加强内部团结、保持民族特性

、抗拒外来同化的旗帜;在现代社会,语言忠诚是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武器。民族语言学应大量揭示语言忠

诚的事实,提醒社会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情感,帮助分析、研究、解决现代社会日益尖锐的语言冲突和民族

矛盾。

7.语言与民族教育。少数民族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学习主体民族语言的义务。双语教

育是世界各多民族国家普遍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民族语言学对于民族教育而言,主要研究少数民族的双语

教育问题,分析母语教育的民族文化性、复杂性、重要性,研究双语教育的特征、规律、步骤和管理方法,

介绍国外双语教育的政策、措施、动态、经验,为制定我国的双语教育方针提供理论咨询和现实服务。

8.语言与民族文学。文学是对语言的艺术加工,并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

是文学的基础。语言的民族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学的民族特色。不同的语言结构可以制约文学的体载

和表现方式,不同语言中的典故、成语、俗语、警句等使文学作品表现出不同的情趣、韵味和风格特色。民

族语言学应通过对比揭示不同民族与其文学(特别是最能体现语言本色的民族民间文学)之间相互协调、制

约的关系和共同发展的规律。

9.

语言与民族地理。民族的语言分布与其地理分布、民族分化与语言分化、民族迁徒与底层地名、异 民族的地缘关系对语言的影响都有密切关系。民族语言学必须与地名学、语言地理类型学和区域语言学结合

起来,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民族的发展,研究语言和民族的分化和聚合过程,研究语言、方言的划分与民族的

地理划分等问题。利用语言中的地名透视民族的历史文化景观、移民史、经济史、交通史以及民族的历史分

布和文化层次等。

10.语言与民族接触。不同民族间的互相交流接触,必定在彼此的语言中留下痕迹,甚至对语言产生

重大影响。从正面的影响来看,语言中的借词是民族文化接触和交流的证据。正如语言学家帕默尔所说:“

如同考古学家根据陶器、装饰品和武器等文物的分布情况作出推论一样,对于语言借贷情况的分析也会给文

化接触以及民族关系的研究提供线索。”从负面的影响看,异民族因频繁、长期的密切接触而形成的洋泾浜

语、克里奥尔语等混合语言,也是语言学研究的既定内容。

11.语言与文化生态。这是站在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研究民族的语

言和文化对于人类文化的净化、调节、补偿、代谢功能。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各族文化构成一个复杂的生

态系统,每一具体的民族文化都在这一经纬相间的生态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抽掉其中任何一根线股,人类

文化都将出现无法弥补的破绽。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拯救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濒危语种,就成为延续民族

文化和保持人类文化生态平衡的重大工程。民族语言学有责任唤起社会的良知,像保护自然物种一样保护少

数民族的语言文化。

12.非言语交际的民族特色。非言语交际包括使用体态语、实物语言(如烽火、狼烟、火把、树枝等

)、鼓角、哨语以及结绳、契刻、图画等类似于语言的信号进行交际。民族语言学和人类学除研究人类语言

及其文字的起源发展外,还十分注重对非言语形式的研究。象征人类学就把体态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象征手段

。我国人类学家林惠祥先生将上述非言语形式“总括于最广义的‘语言’之下。”研究这些语言的辅助形式

,可加深对民族早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更深入了解。

以上12个研究专题,只是笔者初步设想的研究框架中的一部分,并不能概括民族语言学的全部内容。

其中有些设想尚未成熟,有待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篇9

关键词 双语 思政教育 民族地区高校 经济学分析

何为“双语”?简单地说,凡是使用两种语言的都可以称为双语;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学校工作中都普遍存在;本文所探讨的“双语”,是指汉语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两种,可谓“民汉兼通”。使用“双语”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教学和工作早已兴起,现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模式。笔者欲结合科研与工作实践就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双语”应用能力问题作初步探讨。

1 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双语”应用的作用与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双语”应用已不仅仅是熟练地掌握两种语言,培养“民汉兼通”、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其在促进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地区人民文化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第一,“双语”应用是少数民族地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方针,体现民族、语言平等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语言是区别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地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开展工作是承认民族平等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当前快速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有力手段。

第二,“双语”应用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也有利于汉文化传播,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少数民族教育中应用“双语”教学,是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与学习汉文化的客观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让少数民族地区快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借助地区母语,“双语”应用必不可少。

第三,“双语”应用有利于开发少数民族学生智力,提高民族素质。语言具有工具效能,是学生心智活动的重要工具;“双语”应用者拥有两套交际手段,可以通过灵活应用两种语言来教授不同民族知识,学生掌握“双语”的过程也意味着个体智力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

2 利用“双语”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中有关于消费影响因素的阐述,如:偏好、效用、收人与时间约束、机会成本、替代效应、边际效益以及价格弹性等;语言也是如此,有相关的影响因素,如使用人数、社会开放度、学习难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随之而体现出来的是成本与收益,如学习、机会与心理成本、经济、心理、代际收益等,这些都可以基于经济学来分析,是本文“双语”经济学分析的前提。山东大学宁继鸣博士着重探讨了语言成本收益的一些重要影响因子及其关系,认为语言成本与收益间有如下基本关系:政策决策与实施成本Cp、语言的学习成本Cs、语言学习的机会成本Co,个体所有语言的收益总和Rb、促进交流与贸易的收益Rt,语言代际收益Rg、语言民族文化收益Rc、语言心理收益Rm、语言政治收益Rp等等;总体研究证明,使用相近或相同的语言交流会拉近彼此的关系,提高工作效果。上述研究为使用“双语”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工作效果高度依赖语言交流的顺畅与深入程度,使用地区语言交流能获得更多的感情与信任回报。

以本文中提及的语言成本C与交际收益R进行关系考量不难发现,在时间一定的前提下,二者呈反比关系,即C=T/R。也就是说,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当交流时间一定时,语言成本越低,交际收益越高;语言成本越高,交际收益越低。而语言成本的高低又取决于语言应用能力,即语言交流能力越强,语言成本越低,语言沟通不畅则会提升交际成本,影响沟通的效果(收益)。因而从推进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和融洽发展,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的角度来看,辅导员“双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提高民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双语”应用能力

3.1 科学开展“民汉兼通”双语教师培训工作

(1)放慢速度,缩小规模,延长时间,调整结合。首先,校本培训不能操之过急,无论是对汉语教师少数民族语言水平的提高,还是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的提高,速度都很慢,应该选拔有一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基础的教师优先培训,并缩小规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其次,延长培训时间,可以将培训计划时间延长至一年或更长时间,避免因时间短流于形式;第三,将双语教师培训与考核评优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师学习“双语”的积极性。

(2)从培训对象选择上下功夫,严把入口关。严格审查制度,首先杜绝汉语水平不达标的教师参加少数民族语言培训;其次,挑选适合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年轻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速度与质量,避免培训资金浪费;第三,合理分配双语教师培训名额,重点向汉语水平较差的少数民族教师倾斜。

(3)调整培训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培训质量。适当增加听说、公文写作等实践课程;多采取听、说方法开展教学培训,避免过多的理论讲授;适当增加培训实习机会,让培训教师深入到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4)加强对双语培训教师的跟踪管理。建立双语教师培训监督与信息反馈机制,对培训完返回工作岗位的双语教师的“双语”使用情况予以跟踪考察,保证受训教师切实发挥“双语”作用,并将其实际工作情况纳入到绩效考核之中,对“双语”应用不力的教师予以通报批评,并安排重新培训学习。

3.2 选派优秀“双语”青年教师充实双语教师队伍

进一步拓宽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的入口渠道,严把质量关的同时,优先录用与聘请具有双语能力的汉族或少数民族优秀青年大学毕业生担任工作继续实施教育对口支援计划,充分调动大中城市毕业生到少数民族聚集区基层支教、锻炼,锻炼其“双语”能力,对实习支教完成、愿意回到学校工作的毕业生优先安排到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

3.3 设立专项资金,聘用优秀人员,解决双语教师缺乏问题

为解决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缺额问题,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因教师缺额受到影响,同时考虑到当前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基础差、培训无效果,汉语教师少数民族语言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实际情况,建议高校管理部门设立专项资金,从兄弟高校或基层中学选聘优秀双语教师,充实高校辅导员队伍,促进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的语言艺术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根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体,民族语言音调同民族音乐中的诸多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民族声乐中民族语言的运用,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民族特征更加生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文化组成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沉淀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是民族语言文学与民族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民族声乐艺术中,民族语言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民族声乐艺术在不同的民族地域和文化环境下的发展不仅受着民族音乐的影响,民族语言中独特的民族个性和语言特性也会对民族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民族语言与民族声乐的关系

语言本身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以民族语言创作的声乐作品在艺术的表现上具有更加强烈的民族化的倾向。在不同民族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声乐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特征。语言音调因素分为表情因素和表意因素。表情因素是人类音乐共同拥有的因素,如悲哀的音调多为慢速下行,欢乐的音调多为跳动的行进等等,这就是音乐中感情表达的共通和共识性。而表意音调是基于人们语言归属的不同,表意音调也就不同。表意音调的升华,就形成音乐旋律风格色彩的不同。这就是声乐作品的民族性。它往往受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的影响,如我国藏族民歌中具有高亢的装饰音,内蒙古民歌中迂回婉转的音调类似马头琴颤音的旋律装饰,以及维吾尔族民歌中热情、奔放、诙谐的特点等,都同各自民族的语言有着共同之处。

中国声乐作品的民族性表现不仅在音乐风格的民族化,作为一门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相结合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同中华民族的语言习俗和语言文化结合时,民族歌词的语言特征在表达作品时也形成声乐艺术风格的民族个性。声乐是语言与音乐结合的艺术,同歌曲中词曲结合一样具有“诗乐合璧、调曲交辉的艺术魅力和音乐与文学融合的艺术价值”。可以说,在不同民族语言影响下的声乐艺术的语言表达有着更加具体和生动的民族特色。我国的民族语言和西方语言有很大的差别。如:汉语发音单位由音节、音素、声母、韵母、收声等步骤及单位组成,从而形成了中国声乐演唱艺术自成一体的特点。因此,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一定要与中国语言文化相结合,使其在创作和演唱中更具有中国作品风格的艺术完整性,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具有语言独特性的作品中,语言艺术的影响更是巨大的。民族声乐作品中常见的衬词、衬腔等,就是在民族民间丰富的语言文化及民族习俗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如《阿妹出嫁》《山里女人喊太阳》等都是衬词、衬腔在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上运用的成功之作,而其中衬词、衬腔都具有强烈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特点。因此,我们要实现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表现就必须对我们本民族的语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民族语言的音调与民族音阶、调式、节奏的关系

语言的表达和音乐的表现都依靠声音,二者有着共同的音调基础。中国各民族语言音调有着极丰富的音高概念,各民族语言的音调有着强烈的民族个性,由于音乐起源于语言的表情,属于表义音调,不同的民族音乐带有各自的民族特征。如我国四川语调中,多有la、do、la音调,四川音乐中多用羽调式。所以,一个民族或地区惯用的某种音阶,调式、节奏多与各民族语言或方言相关。“音阶”是一个民族的人们长期音乐实践而形成的,有特定组织结构和完整体系。我国各民族的音阶关系不完全一样,就汉族的各大方言系统来说,音阶也不完全相同。如中原地域的汉民族,多用含变徵音级的七声音阶;北方地域的汉民族,多用含清角音级的七声音阶;西北地域的汉民族,多用含闰音级的七声音阶;齐鲁地域的汉民族,多用含角或变宫的门声音阶;江南地域的汉民族,多用五声音阶等等。由于各语系所用音阶的不同,所以,音阶和音律,是划分音乐风格系列的最主要标准。

“调式”在音乐中有着特定的组织结构,在调式中有一个主音,其他音与主音之间形成不同的音程和稳定关系的乐音体系。调式根植于音阶,是音阶中的不同音级在音乐作品中各自为主音而形成的调式体系。所以,谈到调式,必定是某种音阶中的调式,不同的音阶产生不同的调式。谈到音阶,又多是与调式相联系,即调式音阶。而同一音阶的不同调式,也令音乐产生不同色彩。我国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是一个有着丰厚音乐传统积淀、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各民族杂居的生活环境,使维吾尔族音乐融合了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3种不同的调式特色,风格奇特、色彩斑斓。如《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曲调就属于欧洲音乐体系中的弗里亚调式,以“mi”为主音,这种调式在新疆吐鲁番一带的维吾尔族民歌中很常见。音乐是时间和音响的艺术,节奏、节拍以及与此相关的速度是音乐的时间形式。音响运动中的轻重缓急、强弱长短的不同连接方式和组织方式,构成不同的节奏和节拍形式。节奏是指时值长短各音的连接形式。节拍是指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的节奏关系的体系。节拍、节奏的形成,除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还有着音乐的文化背景,尤其和人们的语言、行为以及长期的艺术实践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在生活语言中,节奏听觉惯性影响着不同民族音乐中的节奏特点。

三、衬词、衬腔在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表现

在中国民族声乐中,除了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歌词外,也常常插入一些语气词,它们大都与正歌词没有关联,但如果和正歌词编配在一首歌曲中演唱时,它们就表现出了鲜明的情感色彩,成为整个歌曲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衬托性的词句统称为“衬词”,衬词的曲调就称之为“衬腔”。衬词和衬腔的运用具有加重语气、活跃情绪的表现功能,在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地方民族色彩。在中国民歌中,衬词与衬腔的地方区域性划分得相当明显,少数民族地区的衬词与衬腔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语言特点,是民族语言在歌曲中的直接体现,传递着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活、劳动的信息,表现着一定的民族气质。而汉族民歌中,也以区域划分出细致的地方语言特点,如湖南的《溜溜歌》、湖北的(转第73页)(接第61页)《得得调》、浙江的《里郎歌》、江苏的《杨柳青》、青海的《呛嘟哪令》、广西的《叮咚歌》等等。衬词和衬腔的加入,使我国各民族声乐作品的民族风格更生动、具体,更具有口语化、生活化和鲜明化的音乐表现力。

四、中国民族声乐表演中唱腔的民族化

如果说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基础雄厚、力量强大、影响越来越广泛的声乐学派”的话,那么滋养这旺盛生命力的歌唱艺术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直接作用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主要是民族的情感、民族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民族语言。声乐,是一种以人声来表现的音乐艺术形式,声乐的发声技巧和产生的音色是表现作品的重要手段。中国的民族声乐作品,在演唱形式上要求带有本民族语言的表现风格,甚至在音质上也要求人声具有形象感,所谓“竹不如丝,丝不如肉”。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语言特点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特点,中国声乐有的民族唱法,是以地方语言(语音、声调)相结合的发声为基础,以风格化吐字运腔和保持嗓音的自然状态为枢纽,从而获取一种真实、朴实且丰富多彩、富有浓郁地方风味的独特性的音色。而歌唱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声,更要注重情感的表现,民族声乐作品中情感表现内容同民族语言的处理是密不可分的。在民族声乐作品中,民族语言同民族音乐的结合会使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加动人,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以字领腔(音),字正腔圆,韵味浓郁,唱演均重,神情兼备,真切动人。这就是我们讲的民族声乐的广义概念,换句话说,“唱情”是民族声乐的一个本质特点。否则,作品的情感与词意就不能相得益彰,甚至会使词意与情感背道而驰。作为民族声乐的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民族声乐演唱人才的重任,在唱好和掌握好以汉语语言为基础的各地区民族声乐作品的同时,还要多掌握一些各民族的语言。经过实践证明,这些年培养的民族声乐人才活跃在我国的音乐舞台上,深受各地区、各民族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他们演唱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丰富的中华民族的情感,而中国民族语言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形式,地方腔调同地方的民族音乐在长期磨合中产生了大量艺术表现手段,形成了丰富的、生动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袁静芳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