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范文
时间:2024-05-23 17:4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隐患级别划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安全隐患管理;安全隐患定级;风险管理;风险评估;资产全寿命周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2-0186-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2.090
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繁荣了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现代化大生产隐藏了众多的潜在危险。就电力系统而言,电力网络不断扩展,网络构成及网络控制更加复杂,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高电压、大电流、长距离输电使电网稳定问题愈加突出。现代化的工业和人民生活对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力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电力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内电力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总结,已逐渐拥有完善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式。但是基层工作人员在进行隐患排查时或是根据主观经验判断或是依照范例进行对比,各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将隐患的严重程度量化。本文主要是借鉴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以定量方法确定安全隐患分级,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安全隐患的严重情况。
1 安全隐患概述
1.1 安全隐患定义与分级
安全隐患具体指安全风险程度较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作I场所、设备设施、电网运行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方面的缺失。
根据可能造成事故后果的影响程度,目前电力企业安全隐患分为Ⅰ级重大事故隐患、Ⅱ级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和安全事件隐患四个等级。其中,Ⅰ级重大事故隐患和Ⅱ级重大事故隐患合称为重大事故隐患。
1.2 安全隐患定级方法
1.2.1 主观判断法。主观判断法是指工作人员在汇总现场情况后,征询有关专家(一般是基层骨干)的意见,对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做出合理估算,经过反馈和调整后,对安全隐患进行定级的方法。主观判断法的优点是方法简便易行,定级较快。
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隐患标准”,基层工作人员在隐患判断、认定、分级等具体工作中,往往只能依据自身专业知识进行主观判断,宽严程度随人、随单位而变,造成安全隐患定性不准、分级不当、判定标准不一致、隐患信息不翔实等问题。
1.2.2 范例辨识法。范例辨识法是指工作人员参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范例,依据其中编制在列已确定的安全隐患,对比实例、分类样本、描述、文字说明等形式的表述,在实际工作中排查认定安全隐患。
这种方法有效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排查发现安全隐患、给隐患分级分类的准确性,切实促进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范例辨识法本质上仍属于一种定性方法。
1.3 借鉴资产全寿命风险管理思路辅助定级
上述定性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电力企业基层人员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认知程度有限、生产系统已有设备缺陷管理流程和隐患排查治理流程之间存在差别,所以无论是主观判断法还是范例辨识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我们可以借鉴资产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思路,采用一种定量方法来辅助安全隐患定级。安全隐患具有安全风险程度较高的特征,因此就可以采用量化风险的基本思路,用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为安全隐患定级。风险评估法较上述方法,主要在于合理考虑事件发生可能性,同时扩展事件影响程度的维度。
2 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方法
2.1 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风险评估方法
按照风险评估标准,采取既定的评估方法,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风险影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量化,综合评定风险值和风险等级:
风险(Risk)=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风险影响程度(F)
式中:R为风险值;P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F为风险影响程度。
2.2 定量计算风险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各专业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对风险评估标准进行适当调整,选择不同的维度或者增加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识别和评估,但不同评估标准对风险等级的划分应保持一致。本文将以全面风险评价为主要模型工具。
2.2.1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极低、低、中等、高、极高。对应业务发生频率为:可能每5年以上发生该类风险(概率极低);可能每1~5年发生该类风险(概率低);可能每年发生该类风险(概率中等);可能每半年发生该类风险(概率高);可能每月发生该类风险(概率极高)。以上依次对应1~5分。
2.2.2 风险影响程度F。风险影响程度从电网安全、人员伤亡、社会形象、直接经济损失四个维度分析确定,选取四个因素的最高值作为损失度。每个维度的风险影响程度分为五个级别,并依次对应1~5分。该五个级别的取值参照《资产全寿命风险评估模型》所定义的取值范围,结合公司对人身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承受能力调整后确定。
即:
F=Fmax=Max(F1,F2,F3,F4)
电网和设备安全。将电网安全风险损失度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较小、一般、较大、重大、严重。具体内容执行国家相关标准法规所定级别划分标准,对应影响程度分别为《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中定义的七级至一级电网和设备事件;人员伤亡。将人员伤亡风险损失度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较小、一般、较大、重大、严重。对应影响程度为人员从轻伤至一至四级人身伤亡事故。
社会影响。将社会形象风险损失度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较小、一般、较大、重大、严重。对应影响程度为在县域至国际范围不等;直接经济损失。将直接经济损失风险损失度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较小、一般、较大、重大、严重。对应影响程度为1000万元至数亿元不等。
2.3 确定风险等级
2.3.1 一般风险。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低或风险发生后对公司的综合损失度较小的风险(1≤风险值≤4)。
2.3.2 中等风险。介于一般风险与重大风险之间的风险(4
2.3.3 重大风险。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且发生后对公司的综合损失度较大的风险(9
Y轴:P(可能性)
X轴:F(影响程度)
图1 风险评估矩阵
例如:上图中A点风险值为2,属于一般风险;B和C点风险值都为12,属于重大风险。
2.4 安全隐患与风险分级对应
3 基于资产全寿命的风险评估
以下实例选自某电力企业安全隐患管理平台,将对采用风险评估法定级的结果与传统定级方法的结果做出比较。
3.1 实例简介
某电力公司2014年7月15日检修公司500kV XXXX5322线#45-#47杆塔(15米)100MW光伏项目施工隐患。500kV XXXX5322线#45-#47杆塔(15米)100MW光伏项目施工中,大型作业机具距离带电导线较近,现场作业人员较多,且该隐患可能一定时期内较长时间存在,易造成安全距离不够导致线路故障跳闸和人员群体伤亡事故发生。
3.2 传统评估分级
可能导致后果: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2.2.7.1条,35千伏以上输变电设备异常运行或被迫停运,并造成减供负荷者,构成七级电网事件。如果造成人员伤亡依据不同的人数构成不同等级的人身事故。
采用范例辨识法,查询“输电专业”“违章施工”相关条目,条目描述“线路保护区内起重作业,不能保证安全距离:220kV ××线#36~#37,110kV ××线#29~#30塔间通过××钢材市场,导线最低点离地仅15米,钢材市场起吊作业频繁,易造成线路跳闸和人员触电事故”,属于“一般隐患”。
3.3 采用基于资产全寿命的风险评估分级
计算风险值:
P取值4――公司可能每半年发生该类风险(概率低)
F1取值1――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的七级及以下级电网事件(风险损失度较小)
F2取值4――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及以上50人以下重伤(风险损失度较大)
F3取值2――在地市范围内受到影响,但该影响需要一定时间、付出一定代价消除(风险损失度一般)
F4取值1――100万元以下(风险损失度较小)
F=Fmax=Max(F1,F2,F3,F4)=Max(1,4,2,1)=4
R=P*F=4*4=16
确定风险等级和隐患分级:风险值为16,介于(9,25),根据附表的划分等级属于重大风险。
3.4 比较和结论
风险评估得出的安全隐患分级和原系统录入时评估的等级不一致,原因是本次事件评估人员未充分考虑事件发生可能性较高、长期存在且现场人员多等因素。同时,本事件可能引起较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须引起充分重视,评估人员低估了其影响程度。
4 结语
电力企业安全隐患分级工作,是[患排查治理的基础。安全隐患分级工作,目前普遍采用的主观判断法和范例辨识法,经过不断改良和完善,已经可以较大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采用基于资产全寿命的风险评估法,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定性结合定量能更有效核证,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将能重点应用于需要特别关注的、可能成为工作焦点的一些隐患的管理,可以更加准确、科学地对隐患进行定义和定级。
采用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虽然能通过定量计算的方法对安全隐患辅助定级,但仍需注意其局限性:(1)虽然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适用面较广,但由于风险评估所采用的取值范围的局限性和通用性,其评估结果有时不能准确反映出管理者期待的个性化结果,宏观的变量取值可能难以反映微观的事件本质,即客观性和主观性不能完全统一,有时应根据企业承受风险能力和实际情况对理论取值进行调整;(2)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量较大,无法完全替代现有定级方法,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应筛选出有上述特定隐患或存在争议的实例加以运用。
相信在今后电力企业安全隐患分级工作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法会得到进一步完善,更能确切的指导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11]2024号)[S].2011.
[2] 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范例(一)(国家电网安监[2010]68号)[S].2010.
篇2
关键词:办公;计算机;安全;防范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6-0000-01
Security Problem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Office Computer
Yang Hong
(Training Center of Zhongyuan Oilfield,Puyang 457001,China)
Abstract:Computer use in the modern office in more and more widely,but at the same office computer security issues stand ou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ence of several common office computer security risks,both from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proposed office computer security precautions.
Keywords:Office;Computer;Security;Prevention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信息化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计算机已经应用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办公计算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使用时的安全问题特别是网络安全问题就成为使用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办公计算机系统一旦损坏,将严重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办公计算机的安全使用十分重要。
一、办公计算机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日常使用中办公计算机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有物理安全隐患、操作系统安全隐患、应用程序安全隐患、计算机的病毒攻击隐患、计算机保密安全隐患等。
(一)物理安全隐患。是指在物理介质层次上对存贮和传输的信息安全保护。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计算机系统的物理损坏、设备故障等事故。
(二)操作系统的安全隐患。现在大都采用主流的Windows操作系统,该系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经常需要升级补丁和正确的设置来弥补系统漏洞。
(三)应用程序的安全隐患。目前使用的一些应用程序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漏洞或后门,长期以来,黑客攻击事件不断发生。黑客攻击的主要方法有:口令攻击、网络监听、缓冲区溢出、电子邮件攻击等。
(四)计算机病毒隐患。计算机病毒可通过网络传播,直接或间接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可对磁盘上存储的数据、程序进行破坏,使计算机系统的利用率降低。在使用办公计算机时层出不穷的计算机病毒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计算机保密安全隐患是指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导致内部文件泄露到外部,导致文件泄密。计算机泄密主要表现在:网络泄密。在网络上并接非法终端,或通过渗透技术操纵某一终端来非法侵入,达到窃密目的。信息存储媒介泄密。使用过的信息存储媒介如果处理不当,都是泄密的隐患。人员素质不高造成泄密。
二、办公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
针对前文分析的办公计算机存在的安全隐患,笔者认为要杜绝这些隐患,需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做好安全防范。
(一)从“硬件”上加强安全防范。从“硬件”上加强安全防范主要是指硬件设备、数据软件等物质媒介上加强办公安全防范。
1.计算机工作的环境应当“整洁”“干燥”“通风”,电源环境应稳定和接地,对整个办公计算机网络进行防雷保护,操作时按正常程序开关机,轻拿轻放,避免震动。
2.定期安装系统漏洞补丁,加强电脑安全。在使用电脑时,密码要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多种组合,以避免密码泄漏。本地用户和组中,为了防止机器受到非授权的访问和攻击,需要停用本机的Guest帐号。安装系统漏洞补丁,注意文件共享。在网络环境中使用电脑,经常要浏览网页,下载资料等,使用时一定要安装操作系统补丁程序。如果设置共享目录需要注意共享目录的权限设置,不能共享给所有用户。
3.预防计算机受到病毒的感染。使用正版操作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安装防火墙软件,定期执行全盘扫描。如果没有安装杀毒软件,可以访问防病毒软件公司网站使用在线查毒功能等。要避免使用软盘,U盘复制数据,如果使用软盘或者U盘拷贝数据,先使用杀毒软件提供的功能进行病毒查杀和清除。
3.清除病毒。查杀病毒之前,备份有用的数据,一般数据的备份方法,通过系统中的复制、粘贴功能将所需要的数据备份到U盘等其他存储设备中。最好使用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进行杀毒操作,将杀毒软件升级到最新的病毒代码库,断开网络,重新启动计算机进入安全模式,再查杀病毒。
4.预防和清除间谍软件。间谍软件是执行某些行为的软件的通用术语。访问网络时常会遇到这类的软件,可以进行以下操作:调整浏览器的Internet选项中的安全设置,设置合适的安全级别,并将非法网站加入受限制站点。使用防火墙,安全的上网和下载,使用间谍软件删除工具来删除已经感染的程序。
(二)从“软件”上做好安全防范。从“软件”上做好安全防范,主要是指从人力资源、文化环境上做好安全防范。
要加强保密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在选配计算机管理和操作人员时应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加强“双向学习”,即技术人员要学习保密知识,开展保密教育,提高保守国家秘密的自觉性。保密工作人员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和特点,以适应新技术革命对保密工作的要求,使保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
要完善保密制度堵塞各种漏洞。一是建立严格的机房管理制度,禁止无关人员随便进出机房,网络系统的中心控制室要有严格的出入制度,同时要有必要的保安措施。二是规定使用权限。首先,对计算机中心和计算机数据划分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秘密信息不得在公开的计算机中处理;其次,根据使用者的不同情况,规定不同使用级别,在系统开发中,系统分析员、程序员、操作员应职责分离,使知道全局的人尽可能少。三是加强秘密信息存储媒体的管理。录有秘密的磁盘,应按照同等文件进行管理,对其复制、打印、存放、借阅、销毁均应遵守有关规定。同一软盘中最好不要混入秘密文件和公开文件,如果同时录有不同密级的文件,应按密级最高的管理。同时,还应对操作过程中临时存入过秘密文件的磁盘、打印的废纸做好妥善处理。
只要各级、各方面人员都能重视办公计算机工作中的保密问题,加强计算机安全观念更新和制度建设,计算机安全中的各种漏洞是可以堵住的,计算机在为办公自动化发挥日益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一定能够为安全保密工作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方关宝,蒋继红,关义章.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学[M].金城出版社,2000
[2]毛立山,程胜利.计算机安全技术的探讨[M].通信保密,2000,2:34-37
[3]刘远生.计算机网络安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篇3
1.1系统组件本身的脆弱性
由于国家电网经营发展属于民生大计问题,产业发展涉及到输变电生产、电力项目建设、工程项目维修、用电销售等诸多经营业务内容。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技术视角下的技术定位相对较广,在信息系统设计、生产、组装环节中也就必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问题。比如,第一点则属于系统硬件故障隐患问题,和信息系统设计初期阶段存在隐患有主要关系。第二点软件系统自有的安全隐患问题,这类安全隐患一般多来源于电力通信自动化技术领域下的平台软件,在平台设计开发阶段存在一定技术遗留问题。第三,基于TCP/IP协议栈的定义内容在网络应用设计之初时就留下了兼容性技术漏洞,使得网络安全隐患加剧。
1.2自然威胁
这类隐患性问题多以电力通信网络安全下的不可抗力事件发生为主,比如网络信息系统如果遭受自然雷击,或者是工作站突发性发生火灾,抑或通信系统遭受自然外力破坏,如地震、覆冰、风偏等。此外,这些自然不可抗事件发生一般不以人为意志为转移,会使得国家电网造成不可避免的经济资产损失。
1.3人为意外因素
通常指人为因素下的设计失误、技术系统操作异常、不规范使用信息系统等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此外,这类隐患问题出现一般并非人为主观意识上故意造成安全问题,而属于人为以外因素所致的安全隐患问题。
1.4人为恶意因素
同样,人为因素也包含恶意、蓄意、故意行为造就的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问题。伴随这种恶意行为发生,可能会存在蓄意篡改重要数据,或者偷盗重要信息资源,或者更改代码种植木马信息等,以通过恶劣、低俗的网络黑客行为谋取私利。
2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下的网络结构分析
国家电网系统下信息网络结构一般由核心局域网,地方部门的局域网,以及区域通信渠道网络互联所组成;从应用功能角度又可划分为供生产、制造所用的SCADA/EMS系统,以及供电经营相关的MIS系统。
2.1SCADA/EMS系统
主要适用于变电网工作站、发电厂等电力供给、送电单位生产所用。并且该系统作用主要是进行监控、处理、评估及分析等;同时,其基本功能板块划分为数据采集、能源分析、信息存储、实时监控等。
2.2MIS系统(信息业务网)
该系统平台主要对网络信息化相关商务活动进行服务,同时其系统平台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用户供电信息查询、信息统计管控、人资建设、以及安全生产等子系统板块。此外,MIS系统可对电力企业的直属上下级单位予以联网交互,包括地区间供电企业售电业务下的重要客户数据交互等。与之同时,MIS系统平台下已经由过去单一的EMS模式逐步转化为了当前的自动化DMS、TMR、调度管理、及雷电监测等多种方式应用拓展,可以会说在信息资源优化及调整上更为专业。而MIS系统主要应用于电力产业经营业务相关的组织活动方面,比如财务管理、物资置办、用电检查、安全监控、信息查询等多个方面。包括在MIS平台使用时也能够配套www、mail等板块予以实践应用,并且其属于IP网络传输,组网方式现如今也能够实现千兆以太网,同时网络结构取用于同级网络分层,每层又分为子网与链路层予以连接。
3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构建思路
3.1健全安全防范机制
国家电网下电力企业通信技术平台下的各个管理单元众多,在网络信息安全中制定必要的安全防范机制非常重要。因此,在安全机制构建过程中,需要保障安全机制具有严谨的逻辑性,要能结合电力企业自身需求情况,确认出重点网络防范区域与划分出普通网络访问区域。比如,对于一般性网络访问区域,需要设置具备一定开放性的访问权限;而重点网络防范区则需要严格限制普通权限客户登录,设立较高安全级别权限,以此才能对安全数据、资源信息、QA系统运营进行重点安全监督。
3.2完善信息网络设备管理机制
信息设备管理主要以电网系统下信息安全设备管理作为研究载体,强调设备管理综合效率最大化提升。基于此,设备管理机制中要配套使用促进人员职能发挥的激烈奖惩机制,以此来提升其责任意识和凝聚归属感,激发人员信息安全运维作业的人员主观能动性。此外,设备管理工作开展从基本规划、设计研发、平台选型、配件采购、安装组建、故障维修、定期养护、技术更新、设施技改等方面进行组织管理,以此才能确保信息网络设备及使用软件平台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3.3强化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充分保障信息网络安全,对于信息网络的安全技术研究而言则非常重要。一般当前通信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身份鉴别与验证、信息资源加密手段应用等。因此,第一,强化防火墙网络管理是必然的安全防控手段,特别是防火墙这种具备保护屏障作用的内、外网安全服务通道。所以,防火墙优化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其接口连接问题的同时,配套做好网络漏洞修复。第二,身份鉴别与验证,则要重点控公司内、外网的数据监控,人员操作日志,控制权限访问等,以便于公司内部网络安全软件开发时可提供必要信息资源依据。第三,对于信息加密手段应用,则要重点考虑口令卡、智能卡、以及密钥安全形手段的配套使用。同时,信息加密还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条件,配套使用DES/RAS等密码技术应用,以避免未经授权时可有效控制非访访问获得数据等,防范重要数据泄漏。
4结束语
篇4
关键词: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意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的预防性工作,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是指采取对安全风险实施管控和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的两种手段,是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而构筑的两道防线。双重预防机制是一种超前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管理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事故隐患来源于安全风险的管控失效或弱化,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不出现或少出现隐患。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推动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促使企业形成常态化运行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
2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总体规划
河北钢铁集团滦县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是冀东矿脉的一部分,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司家营铁矿总投资19.27亿元,于2008年投产。司家营铁矿通过成立组织机构、划分工作职责、明确人员配置、资料收集、全员培训、制度修订、风险辨识及评估、修订完善、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制定安全检查表(综合、专业、专项、日常)、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建立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安全风险公告、隐患排查治理、印发职工安全手册、编制保命法则和奖励隐患举报等一系列工作,有效保证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全面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
(1)综合考虑生产系统,合理划分评估单元根据自身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分布状况和管理需要等情况,分为采矿、爆破、运输、矿破、选矿、尾矿库、机加工、辅助单位和机关等10个生产系统,将各生产系统划分为27个主单元,按照组织机构层级划分为143个子单元、327个岗位单元。(2)细化作业活动,分解生产流程,全面开展风险辨识司家营铁矿将风险辨识内容分为作业活动风险和设备设施风险两部分,分别从两方面进行风险辨识。作业活动风险辨识:将职工的每一项作业活动细分为数个作业步骤,确定每项作业活动的频率并制定作业活动清单,确保作业活动清单包括职工的所有作业活动。设备设施风险辨识:根据生产流程,编制每个岗位的设备设施清单,利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辨识设备设施风险时,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3)明确风险管控层级,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根据每个岗位的作业活动风险和设备设施风险编制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根据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岗位规程等要求,将管控措施分为工程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管理措施三类,共制订了17420项管控措施。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结果,明确各等级安全风险相对应的作业区(科室)、班组和岗位人员分级管控的范围和责任,将责任分解到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每个人。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管控级别,重大风险由公司级、作业区级、班组级、岗位级共同管控,较大风险由作业区级、班组级、岗位级共同管控,一般风险由班组级、岗位级共同管控,低风险由岗位级管控。对较大以上风险都编制了相应的管控方案。司家营铁矿要求员工进入作业岗位时,必须按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对岗位安全风险状况和各项管控措施进行安全确认,并进行安全风险预知、设备检查等活动,消除人的不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管控到位。(4)升华风险分级评估结果,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风险分布图根据级别进行分级,共制订了5个公司级风险分布图,16个作业区级风险分布图、岗位区级风险分布图268个。同时认真分析红区、橙区、黄区、蓝区安全风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措施,尤其加大对较大以上风险区域的安全风险管控力度。(5)依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和安全责任清单,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各单位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编制了从公司领导到岗位工的隐患排查清单,明确了每个岗位的风险管控措施、措施失控表现、管控部门、管控责任人、隐患等级、排查部门、排查责任人、排查频次等内容,严格按照风险管控级别进行隐患排查。
4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安全风险公告
(1)推动安全风险公告,促进职工规避风险为切实推动公司安全风险信息公开,确保公司从业人员充分了解公司存在的安全风险,促进职工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严格落实到位,根据《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要求,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制定了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采场、尾矿库、锅炉、主要厂房等重点区域分别设置了安全风险公告栏,为所有较大以上风险制作了风险公示牌,公告重点区域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2)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促使职工安全标准化操作根据全面风险辨识的结果,为全公司各岗位制作了267个安全风险告知卡,将风险因素、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告知职工,组织职工学习,使职工了解风险的严重性,掌握应急处置措施。便于员工随时进行安全风险确认,指导员工安全规范操作。
5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隐患排查治理
(1)隐患排查“四个机制”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司家营铁矿的隐患排查治理主要以岗位自查为基础,同时建立班组、作业区、职能科室和矿级领导带队检查的逐级隐患排查体系。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严格按照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原则落实整改,对隐患的排查、登记、整治、监督、验收、销号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2)推广使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提高隐患排查治理效率为了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效率,建立人人参与的隐患排查模式,司家营铁矿有限公司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开发了与安全风险管控相适应的处理模块和表单,实现了安全风险、事故隐患的可视化管理。该系统能够及时将上级单位、公司级、作业区级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传达给所有职工,同时能够及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隐患整改及复查。
6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实施效果
篇5
促进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为推动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法》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3号)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决定》渝府发〔〕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渝府发〔〕93号)及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61号)等文件要求,决定在全县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推动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行政部门领导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实行安全生产分级管理,强化“一岗双责”和行政问责;推动法律法规赋予企业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应当执行的有关规定、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应当具备的安全条件、应当执行的行业标准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落实到位,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使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赋予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通过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特别是企业在主体合法、设备设施、安全投入、机构人员、规章制度、宣传教育、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等共性部分“八个方面”和行业特殊要求(行业标准化)责任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对企业安全评级,实施分级监管,强化激励约束,促使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做到依法生产经营,维护员工权益,保障安全条件”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三、工作重点
(一)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安全现状进行级别评估,工作范围。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针对不同级别的企业实施分级监管、重点督促、治理隐患、整改提升。结合我县安全生产实际,第一轮行动重点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民用爆炸物品、冶金、消防等8个行业(领域)开展,其他行业(领域)由县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实际部署推进。
(二)作为企业安全状况等级评定的依据。评估细则》另行文下发。级别评定。依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评估细则》以下简称《评估细则》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量化考评。评估细则》采用“千分制”由共性部分“八个方面”主体合法、设备设施、安全投入、机构人员、规章制度、宣传教育、安全管理、应急管理)600分和行业特殊要求400分组成。
其中: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划分A级(优良)B级(较好)C级(一般)D级(较差)四个级别。
经现场评估分值达到0分以上的――A级:共性部分“八个方面”和行业特殊要求落实到位。
经现场评估分值在700分以上0分以下的――B级:共性部分“八个方面”和行业特殊要求落实到位。
经现场评估分值在600分以上700分以下,――C级:共性部分“八个方面”和行业特殊要求落实不到位。但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
――D级:对共性部分“八个方面”和行业特殊要求现场评估分值在600分以下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出现否决项的
否则下降一个等次定级。ABC级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八个方面”和行业特殊要求每个大项得分必须达到60%以上。
四、实施步骤
2012年12月全部通过评估验收。从2013年起,县第一轮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从年9月开始。组织对企业进行新一轮级别评定和考评验收。此次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和级别评定阶段(年9月-2011年3月)
举办各类培训班,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的宣传发动。解读《评估细则》使级别评定人员熟练掌握评估标准和程序,使各级干部职工做到应知、应会和主动参与,为级别评估和分类整改工作奠定基础。
企业的安全级别评估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按全市统一的评估细则》进行。采取“企业自评申报,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乡镇初审分类,行业主管部门评估确认”程序进行,并以公告、文件、授牌等形式公布。
报乡镇安监办初审。1.自查自评:企业对照《评估细则》和日常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自查自评后。
并分行业上报县级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界限不清或无行业主管部门的报县人民政府指定的有关部门。2.初审分类:乡镇安监办根据企业自查自评情况进行现场比对、初审。
同时抄报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备案。3.评估确认:县级行业主管部门根据乡镇上报的企业级别初审情况进行现场评估确认。确认为AD级的由行业主管部门报送市级行业主管部门。
始终以最低一级生产经营单位的平均得分为定级依据,中、市在酉企业(集团)安全级别评估。按照管辖范围逐级确定。企业自查自评后,经上一级企业签署意见后送县级行业主管部门初审分类,再报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现场比对、评估确认。
(二)分类整改阶段(2011年4月―2012年6月)
对应采取分类整改措施:A级抓巩固,结合企业安全状况分级档次。B级抓提升,C级限期整改,D级挂牌督办。
各行业主管部门应负责进行分类指导。对A级和B级企业,1.企业级别评定后。要抓好巩固和提升;对C级企业,要督促其对存在主要问题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明确整改期限。对存在问题多、整改难度大的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诊,提出具体措施和办法,确保整改工作有效落实。整改落实情况应报各行业主管部门审核。
由县人民政府挂牌督办,2.对D级企业。责令其全部或局部停产整顿,限期完成整改。整改结束后,由企业提出申请,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对重大隐患逾期不能完成整改或整改无望的由县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取缔。
视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和安全标准化限期达标情况,3.企业安全级别实行动态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应结合安全检查或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业绩考核。决定是否调整其安全级别,如须调整,则按规定的程序调整和确认。一是企业自评申报升降级的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核定升降级。二是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采取分时段、集中组织专家或中介机构方式,对ABC级企业日常检查督查中发现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投入不到位,隐患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不到位以及有严重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立即予以降级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直接降为D级。规模以下企业当年发生死亡事故的规模以上企业当年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的企业有重大隐患被列为市、县人民政府挂牌并且未按期完成整改的一律确定为D级,并落实专人实施重点监管。三是动态监管过程中,凡是被降级的企业,通过整改后申请升级的必须先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再按照评估程序和标准重新评估后升级。四是实行A级监管连续满3年且自律管理意识较强的企业可免予定期检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时可不再进行安全现状评价,给予项目核准、保险费率、企业信贷、证券融资、评先评优的支持鼓励,并由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授予“安全生产诚信企业”称号。
(三)考核验收阶段(2012年7―12月)
县政府安委会将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轮行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验收,从2012年7月份开始。并实现以下目标:
B级企业占企业总数的50%以上,1.全县企业安全级别总体上达到A级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0%以上。不存在D级企业。
2.高危行业、重点行业领域C级企业不超过20%
安全基础条件明显改善,3.各行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五、职责分工
明确职责分工,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牵头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督促全县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落实监管责任,抓好工作推进。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督促乡镇和企业开展级别评估,促进企业依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县政府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具体分工如下:
县安监局负责检查、指导、督促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的级别评估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县交委负责检查、指导、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客货运站场、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水上运输企业、港口企业等的级别评估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县城乡建委负责检查、指导、督促建筑施工企业的级别评估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县质监局负责检查、指导、督促特种设备生产、使用企业的级别评估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县经信委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级别评估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县商务局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的级别评估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检查、指导、督促冶金生产经营企业的级别评估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县公安消防大队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企业消防安全方面的级别评估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协助交通部门检查、指导、督促道路交通企业的级别评估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县气象局负责协助有关部门检查、督促暴雨、大风、雷电等气象敏感企业安全气象方面的级别评估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分别负责指导督促城市公共设施、旅游、电力、铁路、民航、水利、渔业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工作。其他县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县政府安委办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检查、指导和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广泛宣传发动,组织教育培训,熟悉评估标准和内容。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检查、指导和督促企业抓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并对乡镇级别初审分类工作进行现场复核;指导企业制定安全隐患整改方案,为企业提供业务和技术服务;检查、指导和督促企业抓好隐患排查整改和安全生产级别提升工作。
分类登记造册;检查、指导和督促企业推进安全标准化和自查自评;对企业安全级别自评情况进行现场比对、初审,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分类报送行业主管部门;跟踪检查和督促企业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各企业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按照《评估细则》逐项逐条对照,开展自查自评,对各类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资金,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切实把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各企业(集团)要加强对所属企业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实施对企业的日常分级监管。
六、管理措施
实施分级管理和激励奖惩。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
(一)全面掌握企业主体责任情况和管理信息,健全档案。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本行业企业基本情况档案数据。包括:
1.各行业企业及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2.各企业关闭、变更、迁出或注销等情况;
3.各类企业安全状态、分级以及升降级情况;
4.分级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其整改情况;
5.各企业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或未遂事故情况;
6.企业受行政处罚以及其他奖惩情况;
7.对新设立的各类企业应当在3个月内建立安全状况信息档案。
(二)对企业安全生产实施分级监管。对监督检查中的重大隐患或者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A级抓巩固、B级抓提升、C级限期整改、D级挂牌督办的要求。要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实施行政处罚,并按规定将企业列入“黑名单”管理,必要时可提请县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对新建或者迁入企业,应采取定期与属地工商管理部门沟通方式,及时进行安全现状评估分级。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商请投资、国土资源、工商、银行、证券、保险、税务等部门加强和完善对“黑名单”企业的联合执法、惩戒和抄告制度,严格限制新增的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等,并作为银行贷款等的重要依据。要将级别评估、分级监管和级别调整情况向社会公示。
应定期开展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在实施企业安全分级监管过程中。每季度将监督检查情况通报给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对A级企业的定期检查原则上每年不少于一次,对B级企业的定期检查原则上每半年不少于一次;乡镇安监办对C级企业的定期检查原则上每月不少于一次,对D级企业必须落实专人实施有针对性的重点监管。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制订年度安全生产监察执法计划,加强对CD级企业的重点监督检查和督促整改落实。
(三)安全生产条件差,建立约束机制。CD级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要落实专人督促整改,并引导有条件的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安全技术和管理咨询服务。
――确定为C级的取消其评优评先资格并督促整改。
报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1.行业主管部门函告有关部门及企业开户银行。
2.有关部门暂缓或者停止其不属于提升安全技术水平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改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及财政专项资金的审批;暂停其企业和个人各级评优评先资格;取消其“安康杯”平安企业”等评选资格。
――确定为D级的由县人民政府挂牌督办。
报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1.行业主管部门函告有关部门及企业开户银行。并在县内主要新闻媒体公布。
2.相关部门在行政许可、项目审批、银行信贷、保险费率、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约束。
整改期满仍未达到要求的由县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取缔;取消其安全技术改造以外的所有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和评优评先资格。3.责令其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整改。
取消其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评优评先资格。对未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的单位。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政府成立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在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设立推进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和督促检查。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结合乡镇实际,研究、制订、细化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设立推进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县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市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的标准,确定承办科室,明确专人负责,推进行动有序开展。
(二)健全安全监管网络,健全工作机制。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行动推进工作。各乡镇要充分发挥村级安全信息员作用,协助收集信息并及时上报。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有条件的乡镇可聘请专业人员负责指导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县政府安委会要做好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分析、部署行动开展。
篇6
[关键词]地理区域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防治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244-1
所谓地质灾害,指的是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所引发的一系列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带来严重的影响。例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裂缝、塌陷、崩塌以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因此, 对于这些自然灾害进行评估,运用正确、科学的评估原则、评估方法和量化指标,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达到防治的目的。
1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方法和量化指标
1.1评估原则
在对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时,首先要对其评估原则进行考虑,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1.1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的划分
在对其危险性程度进行划分时,将我国国土资源相关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文件作为主要的划分依据,对其危害性级别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
1.1.2坚持“就急、就重”的原则
在对某个地质区域的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时,要将危险性进行明确的登记和分区,注重就急不就缓、就种不就轻。
1.1.3坚持“区域相异、相似”的原则
在对地理区域性的相关的拟建工程的危害级别、程度进行考虑时,首先要对该地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解,对其进行划分的过程中,主要以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1.2评估方法
首先将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原则作为重要基础,然后通过对地理区域的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存在形式以及严重程度进行了解,最后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解决。
1.3评估量化指标
在对地质灾害的量化指标进行评估时,主要对灾害分布的长度、土方体积、灾害影响范围、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灾害种类以及灾害程度等方面进行考虑,然后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评估、现状评估和综合评估。
2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
2.1现状评估
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不仅要具备大量、全面、系统的地质专业知识,而且还要采取专业性强的评估方法,对其进行现状评估,主要对以下两个方面:
(1)对地质灾害区域的水文、地质、地形、气象、岩体工程以及地震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了解。
(2)对地质灾害区域周围正在建设的工程和以往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估,只有在对所有的区域信息进行全面、认真的评估之后,才能更好的进行现状评估。
2.2预测评估
对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其主要的评估范围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以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对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后,具有足够的论证后,对滑坡、泥石流以及崩塌灾害周围半径不超过50米的区域设置施工项目。立足于建设工程角度,需要对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灾害和危险进行良好的控制和把握,进而对其灾害性进行评估。
2.3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指的是在实现预测评估与现状评估的互相结合的前提条件下,对地质灾害区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区域环境分布情况的差异性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另外,在对区域内适应性进行评估之外,还要对区域级别进行划分,主要将级别分为适宜、适应性差、相对适宜三个级别;对其灾害危险程度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大、中、小三种程度。
3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1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后,针对其结果制定出一套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所制定的灾害方案除了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之外,还要对灾害种类、灾害级别以及灾害情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选择具有针对性、目的性、严密性、可操作性的防治建议和措施。
3.2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针对出现的滑坡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时,首先要采取避让措施,尽量绕开出现滑坡地质灾害周围的区域。如果不能完全避开滑坡地质灾害区域,那么就要对滑坡地质灾害的覆盖范围、规模以及种类进行考虑,然后确定具体的防治措施。例如通过采取设置挡土墙设施、建造排水系统以及更改滑坡体等防治措施。此外,尤其要注意,在进行深挖方工作时,最大程度的防止在滑坡体前缘位置进行该项工作。
3.3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对出现崩塌地质灾害的位置区域进行及时、快速的处理,有效的避免给以后工程建设的开展埋下安全事故隐患;其次,对于稳定性不强的后壁陡边坡进行治理,有效的防止崩塌灾害造成的重大威胁;最后,严格的根据实际的工程建设情况,按照建设工程治理标准规范对其进行治理和防范。例如对于那些建设工程中切坡高度大、开挖量大的工程项目来说,要着重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关注。
3.4斜坡不稳定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在部分区域中,其沟谷比较深,进而会很大程度的出现高陡边坡。所以,在对该类工程项目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将路基段转变为高架桥以及侧移等方式,来有效的避开出现高陡边坡的现象。另外,如果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高陡边坡,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避让,那么可以采用控制开挖深度、加固以及设置安全坡比和坡型的方法,来有效的保证高陡边坡的稳定性。
4结语
总之,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建筑工程建设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如果人们没有引起对地域性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条件勘测的重视,那么很可能导致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留下安全事故隐患,进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张驰,辛晓玲.浅谈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0,01(11):82-83.
篇7
关键词:选型;工作环境;工作级别;故障
引言
桥门式起重机由于结构简单可靠,安装方便、适用性强,在各种企业大量使用。虽然桥门式起重机发展到现在,包括设计、制造、安装等各环节技术已经很成熟,但仍会有用户反映一些问题,如使用过程中起重机满足不了作业要求,某些位置的起重机故障特别集中,甚至也不乏由于选型不当发生安全事故。除了起重机制造质量、安装质量等因素,很多情况下,起重机的选用不当是造成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的根本原因。因此正确合理地选择桥门式起重机显得尤为重要。
在选择桥门式起重机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使用环境、吊运物品状况、工作级别、空间要求及其他特殊使用要求。用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以上因素后选择起重机械,就能避免因起重机选用不当带来的生产不便和安全隐患。根据TSG Q5001-2009《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第五条使用单位应当根据起重机械的用途、使用频率、载荷状态和工作环境,选择适应使用条件要求的相应品种(型式)的起重机。如果选型错误,由使用单位负责。文章结合起重机相关标准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从上述的几个方面具体分析怎样去科学合理地选用桥门式起重机,为用户选择起重机机械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1 使用环境分析
在选择起重机时,对于起重机使用环境的了解十分必要,不同的使用环境对起重机整体及各机构的要求都各有不同。环境因素应重点考虑:露天作业、高温环境、易燃易爆及粉尘环境、强抗风环境及其他要求等。
1.1 露天作业
露天作业的起重机完全暴露在自然环境下,要受到雨水烈日风等天气情况的影响。因此,选择露天环境下作业的起重机应当考虑相关天气带来的侵害。起重机应当有防雨防蚀方面的设计,特别应当关注起重机的电气设备、电气元件及制动器的防雨装置和防护等级。实际检验中经常遇到未经特殊设计的露天门式起重机通过安装单位自行加装防雨设施后于露天使用。因而出现电动葫芦防雨罩尺寸不足,出现电动葫芦一端锈蚀严重的情况。许多露天使用起重机虽然加装有防雨罩但其电气设备防护等级不足依然会导致电动葫芦电气箱进水,以致电动葫芦无法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
1.2 高温环境
GB/T14405-2011《通用桥式起重机》和GB/T14406-2011《通用门式起重机》中都有明确规定。虽然要求稍有差异,但一般桥门式起重机使用温度为-20℃到+40℃。超过+40℃高温作业一般与吊运熔融金属与熔融非金属物品相关,应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起重机,对此TSG Q0002-2008《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有着详细的规定。而低温环境的起重机在金属材料、焊接材料上面要求较高,相关电气部件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
1.3 易燃易爆及粉尘环境
如使用场所有易燃易爆物质和粉尘的,则应根据防爆介质和防爆区域选用相应防爆等级、防爆型式的防爆起重机。作业场所为粉尘较多的场所,在设计中还应考虑积灰载荷及各机构的防护等级。
如2014年8月昆山某金属制品厂抛光车间发生的特大火灾事故其原因就是铝粉尘遇火源爆燃。由于此类抛光车间都装有通风换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会导致铝粉尘积聚,因而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未将这类车间认定为易燃易爆环境。而依照防爆标准,此类区域可以划分为出现异常情况下会有易燃粉尘积聚,应当属于粉尘防爆中的22区。因此在“8・2昆山工厂爆炸事故”之后,我院检验人员在实际检验过程中,遇到类似环境均提醒用户更换相应防爆等级的起重设备。
1.4 强抗风环境
对于临港、临海边和风力较大地区的露天起重机,则应收集当地的气象资料,确定最大风力等气象条件,提供给相关制造单位或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以帮助制造单位设置合理的测量预警设备及防风措施。而作为使用单位应当在制造安装单位的配合下完成起重机基础上相关防风配套措施的建设以及相应的预案设置。
1.5 其他要求
使用环境为海边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对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及各机构有影响,应及时作出说明。相对湿度要求在GB/T14405-2011《通用桥式起重机》中规定:室内起重机在+40℃的温度下相对湿度不超过50%,室外起重机环境温度不超过+25℃的相对湿度允许暂时高达100%。门式起重机类似。
起重机使用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超过1000m应对电动机的容量进行校核。超过2000m应对电器件进行容量校核。
对于特殊工作环境的起重机,在GB/T14405-2011《通用桥式起重机》和GB/T14406-2011《通用门式起重机》工作环境条件一节中均有备注,超过上述范围规定时,由用户与制造商协商解决。
2 吊运物品状况分析
吊运物品状况主要指被吊物品的形状及状态,其与吊具的选择息息相关。要考虑被吊物品是整件物料还是散料,规则形状还是不规则形状,固体还是高温液体等。
使用单位应根据起重机所吊物品的形状,选择不同的吊具。一般情况选择吊钩,特殊情况应根据物料的不同选择抓斗、电磁吸盘及其他专用吊具。如吊运熔融金属与熔融非金属等,则应根据生产工艺,来合理设计吊运、翻转等流程。
在起重机吊具改装中,使用电磁铁进行金属散料的吊运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应用方式。多数中小企业往往在起重机选型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吊运物料的特点,而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加装一套电磁铁取物装置的方式来达到吊运金属散装物料的目的。这种加装方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首先,加装的电磁铁取物装置往往没有备用蓄电池,无法起到电磁铁断电后电磁铁功能延时失效的效果。其次,加装的电磁铁取物装置没有基本的电流电压检测装置,无法做到低电压检测与报警。另外,电磁铁吸取物料时,下端的物料无法保证得到足够的磁场作用,会出现物料散落的情况。因此,私自加装电磁铁取物装置是一种十分危险行为,应当予以杜绝,应当在起重机购置时就考虑当物料吊运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专用起重机。
3 工作级别
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是一个复合参数,与载荷重量和使用频率有关。这里既要考虑所吊运物品的最大重量,也要考虑经常吊运的物品重量以及两者对应的使用频率。工作级别根据表征载荷状态的载
荷谱系数 来确定。
一般企业人员选取起重机时,针对生产使用要求,会考虑额定起重量、跨度、起升高度、起升速度及大小车运行速度等几个主要参数,但很容易疏忽起重机工作级别要求。作者就见过很多工作繁忙、负荷量大的起重机工作级别只有A3,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故障集中、频繁,如运行机构故障、驱动电机烧坏、起动电阻损坏、零部件疲劳损坏等。准确理解工作级别的含义,对起重机的选择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工作级别就是考虑所吊物品的重量及使用的繁忙程度、工作效率等因素,在GB/T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的引言别提到:起重机用户在确定起重机订货要求及选购起重机产品时,要特别注意确定和选择起重机整机的工作级别和它的机构的工作级别。
起重机的工作级别分类包括整机工作级别、机构工作级别、结构件与机械零件的工作级别;机构工作级别又分为起升机构工作级别、大车运行机构工作级别、小车运行机构工作级别等。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整机和各机构)根据10个使用等级和4个载荷状态来划分成8个工作级别。它是生产单位进行设计与制造的依据,通过工作级别参数的确定,可以使起重机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设计内容更加切合,从而降低起重机的故障率,提高可靠性和使用效率,提高设备的性价比。由于工作级别的确定在GB/T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规定的比较详细,同时相对复杂,对使用单位管理人员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这里不再一一论述。但由于工作级别对起重机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使用单位应至少应查阅GB/T3811中附录A及附录B的有关资料,近似选出所要的起重机的工作级别及机构的工作级别。
4 空间要求
起重机选型时需要考虑满足使用场地、作业空间及相应维修空间的要求。
根据车间内场地的布置情况,例如临墙边多少距离需要放置重物,该重物的最大高度、体积、重量等来合理选择起重机,可充分利用车间空间,并降低歪拉斜吊的发生几率,减少由此产生的不便和故障。根据GB6067.1中规定,起重机任何部件距离建筑物任何固定部分距离不小于0.5m;距离任何扶手、护栏不小于0.1m;距离任何人行通道(工作平台除外)不小于0.5m;起重机下部界限与下方通道垂直距离不小于1.7m;下界限与无人出入部分不小于0.5m;上界限垂直距离在维修保养位置不小于0.5m,不会对人员产生危害时可以缩小至0.1m。
在起重机选择时还要考虑使用中厂房变化导致的界限尺寸不足,比如木质厂房顶在天气湿度和温度改变时形变较为严重,若上界限尺寸过小会导致运行时出现干涉现象。厂房车间两端处沉降较为严重,也会影响起重机界限尺寸,若遇多层厂房时,上层车间的起重机承轨梁形变会加剧,对于运行空间的变化影响也更大。
另外,在选择起重机时还应合理考虑起重机本身的维修空间。起重设备属于高空设备,维修保养或发生故障,就会存在高空作业的情况。现在广大起重机生产、使用单位对这方面较易忽视,具体表现在最常用的葫芦式起重机上,存在电动葫芦检修处缺少检修平台,葫芦双梁起重机主梁边不设置侧走台,所设置高空走台、检修平台护栏净空高度很小,安全通道的安全距离不足,对各运行机构的维护保养不便等一系列问题。
5 特殊使用要求
在桥门式起重机选型过程中因为吊运作业的实际需求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特殊要求,如定位精度、与作业场地其他设备的配套要求、还有企业根据承受风险的能力,适当增加冗余设计提高安全性的要求等。
6 结束语
起重机的选型往往与起重机安全使用和维护难度紧密相关,用户选型时往往会将成本和价格摆在第一位,而忽略一些隐性的性能因素,文章提到的这些都是起重机用户在选用起重机时应该考虑的安全因素和性能指标,可作为参考,希望广大用户能切实选择到适合自己生产情况的起重机。
参考文献
[1]GB/T14405-2011.通用桥式起重机[S].
[2]GB/T14406-2011.通用门式起重机[S].
[3]TSG Q0002-2008.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S].
篇8
关键词:油田处理站 电气安装 安全质量问题 预防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050-02
江苏油田处理站处理的原油中富含可燃气体,站内的电气施工中,如果在爆炸的危险区域使用的设备不符合要求或者没有考虑连接中的安全,将会给施工质量及日后运行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或者会直接造成安全事故。例如:采用非防爆的电气设备、在不正确的地点安装变压器,安装完成后未设置安全防护、油气处理工房的防雷设施不完备、配电屏的配置不合要求、燃气进站管线未接地、电缆接头的防爆处理不合格、电缆敷设不符合要求等。油气处理站的电气安装质量是保证处理站使用功能的一个主要分部工程,它的施工质量好坏对处理站的处理能力及站内各项设施正常使用有着直接影响。本人近年来一直从事江苏油田内部电气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在电气安装工程检查验收时,经常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质量问题,影响站内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对处理站的正常运行留下安全隐患。因此油田处理站中电气安装施工安全的控制尤为重要,下面是对油田处理站内电气安装工程安全质量问题及其控制措施的整理总结,供同行参考。
1 电气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要求
如果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在站内的电气施工中极易形成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因此电气施工之前应: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网络,明确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人。要求所有的电气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方面的交底,必要时进行进场前电气安全方面的考试。规范施工人员进场前详细检查自己所用工具是否安全可靠,是否穿戴好必须防护用品的行为。并且要求施工人员之间进行相互的检查,以防工作时发生意外。施工中的电气操作人员应思想集中。在安装或维修电气设备、电路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规定。维修设备、线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开关手把上或线路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防止他人中途送电。
2 施工工序预控措施
2.1 变压器安装施工
变压器是一种交流电能的变换装置,在电路中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器件,在油气处理站中也不例外,站内的所有电气设备的电源都需要变压器对电压进行变换,达到系统所需要的额定电压。在安装变压器时,首先要对变压器的安装位置进行复核。根据处理站的防爆等级的划分,核算变压器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以后处理站正常运行的安全要求。露天变压器的安装与火灾危险场所的距离,不应小于10 m。土建基础进行检查,达到相关安全及质量要求,变压器检查完好后将变压器吊装就位,大型变压器的吊装必须制定吊装安全措施。最后是变压器交接试验。实验合格与否是衡量变压器安装质量及制造质量好坏的关键。变压器的高压耐压试验时需要对变压器进行必要的安全维护,设置安全警戒线、警示牌。实验完成后需要对变压器进行多次的放电,放电时间符合相关规定。
变压器安装的工序为:变压器到货检查、变压器二次搬运、变压器稳装、附件安装、交接试验、送电前检查。
2.2 配电屏安装
油田处理站现阶段使用的多为GGD型配电柜,该类配电屏是一种交流配电柜,具有容量大、机构合理、稳定性强、安装维护方便、防护性能好、分段能力强的特点。也是将变压器的电能进行再次分配的设备。在部分油气处理站中电机较多且电机功率较大,从节能角度考虑,一般配电屏中设置变频器启动电机,变频器的最大缺点就是发热较多。处理站中油气量比较大,一旦温度达到一定值,就极易因为变频器发出大量的热而烧坏设备引发火灾。所以对油田处理站中的配电屏安装时,要考虑配电屏及配电柜的强制通风。例如在配电室内安装排风扇或是安装空调,减少因安装GGD配电屏散热而引起的安全隐患或是安全故障。GGD配电屏安装质量需考虑配电屏安装的垂直度及水平度,其允许偏差因满足设计要求。其内部的二次接线应按图施工,横平竖直,标识清楚,保持美观。配电屏与基础使用镀锌螺栓固定牢固。配电柜的接地要接触良好,该项目是主控项目,其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要求。
配电屏安装工序为:开箱检查、二次搬运、安装固定、母线安装、二次小线连接、试验调整、送电运行验收。
2.3 电缆线路敷设安装
电缆线路起着输送电能的作用,往往会因为电缆截面选择过小,使电缆的载流量不能满足设备正常运行需要,在后期的运行中,烧坏电缆或是设备的情况。因此电缆的进场验收要确认截面积及载流量是否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站内电缆沟的开挖必须进行地下设施的确认,特别是处理站内改造维修,需要请相关单位确认后在进行电缆沟的开挖。电缆的埋设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深度,设计无要求是不得小于0.7 m。电缆护管与电气设备或接线盒的连接,应符合:螺纹连接的进线口,应啮合紧密;非螺纹连接的进线口,钢管引入后应装设锁紧螺母;与电机等有振动的电气设备或是易燃易爆场所设备连接时,应装设防爆挠性连接管。现场使用的电缆应根据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交接试验标准》进行相应的交接试验:如电缆的绝缘电阻测量、直流耐压试压及泄露电流试验、交流耐压试验、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电体电阻比、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等。
电缆设施安装的工序为:电缆进场验收、电缆套管支架预制安装、电缆沟开挖、电缆绝缘测试、电缆敷设、电缆交接试验、送电试运行。
篇9
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要求,为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促使其认真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确保区冶金、机械等九大工贸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省冶金、机械等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理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规定,经研究决定,对全区冶金、机械等工贸企业实行安全生产分级监管,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行分级监管的范围
在区行政区域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冶金、建材、有色、机械、电力、轻工、纺织、烟草、贸易等工贸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为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分级监管。
二、企业等级的划分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安全设施“三同时”(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下同)执行情况、生产现场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管理和事故控制管理等主体责任实际落实情况,制定分级评审百分制考评细则(见附件)进行评审定级,根据评定结果将生产经营单位分为A、B、C、D四个安全状况等级,并对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分级管理、重点监管的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A级单位(自主管理型):
该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优良,列入自主管理级别,辖区政府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除例行检查等工作之外,应鼓励和支持生产经营单位自主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评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安全设施“三同时”执行情况、生产现场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管理和事故控制管理等综合评定得分在90分以上或生产经营单位通过市级(含市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证的,近期未发生亡人事故的,经辖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区安全监管局审查、市安全监管局确认后,直接进入该级别。
B级单位(一般监管型):
该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良好,列入一般监管级别,由辖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指出发现问题,对存在的一般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完毕,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评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安全设施“三同时”执行情况、生产现场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管理和事故控制管理综合评审得分在80-89分。
C级单位(重点监管型):
该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较差,存在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列入重点监管级别,需局部限期进行停产停业整改,由辖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联合有关部门,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治理。对该类单位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完毕。如在整改期限内不能完成整改工作,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则降为D级。
评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安全设施“三同时”执行情况、生产现场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管理和事故控制管理综合评审得分在60-79分。
D级单位(强力监管型):
该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极差,存在多个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且经停产停业限期治理仍对本单位及周边的人员和财产构成重大威胁。由辖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联合有关部门采取相应强制措施,勒令其停产停业或提请区人民政府依法依规予以关闭取缔,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评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安全设施“三同时”执行情况、生产现场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管理和事故控制管理综合评定得分在59(含59分)以下。
三、工贸企业分级监管办法
(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对全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公示。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辖区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的分级审查工作,审查结果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各辖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具体组织本辖区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的分级评审工作,评审结果报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分级评审结果进行汇总,并在市安全生产信息网等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5天,公示结束确认无误后,将正式列入安全生产监管范围。
生产经营单位对评审定级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公示期内向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提出申请,并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复核,并最终确认评审结果。
(三)辖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不同安全生产等级进行监督检查,频次如下:
A级单位:每年例行检查不少于1次。
B级单位:隐患整改期限内应进行跟踪检查;隐患整改期完毕后,每年检查不少于2次。
C级单位:每年检查不少于4次。
D级单位:每月检查不少于1次。
(四)辖区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情况,应及时、准确地做好检查纪录,并建立相应台账。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将对分类评审定级工作建立明查暗访等工作制度。
四、分级监管实行动态管理
(一)分级评审工作实行周期复评制度。按照市、县(区)两级管理权限,分别组织分类评审复评工作。A级单位每4年复评1次,B级单位每3年复评1次,C级单位每2年复评1次,D级单位每年组织对停产停业整顿或关闭取缔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察。
生产经营单位在复评中出现级别变化的,相关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在7日内报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重新确认。
(二)日常检查中,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予以降级:
1.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经相关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指令限期整改仍未彻底治理的,级别下降一级;
2.发生1起一般生产安全亡人责任事故,级别下降一级;
3.1年内连续受到2次及以上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级别下降一级;
4.应履行而未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的,级别下降一级;
5.1年内发生1起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或发生2起及以上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级别下降二级;发生重大(含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降为D级。
生产经营单位出现应予降级情况的,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在7日内报市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认定,并予以公示。
(三)因发生较大(含较大)及以下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存在安全生产隐患降级的生产经营单位整改到位的且满一年后,可向所属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申请恢复级别,所属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在15日内进行验收确认,并于7日内报区、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认定,予以公示。
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生产经营单位未进行分级评审工作的,所属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在发现之日起30日内责令其完成评审定级工作,并报区、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
五、奖惩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分级监督管理工作,作为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列入区政府对各街道办事处和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对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贡献、其安全生产状况良好的生产经营单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支持其又好又快发展;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采取强制措施,促使其进行限期治理整顿,直至关闭取缔。
被评为A级的生产经营单位或其负责人,有资格参加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先进单位或个人的评选。
被评为B级的生产经营单位或其负责人,不得参加市级(含市级)以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先进单位或个人的评选。
被评为C级(含C级)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或其负责人,不得参加各级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先进单位或个人的评选。
被评为D级的生产经营单位,由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报相关部门责令其限期停产停业整顿。经整顿后仍不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提请区人民政府依法依规予以关闭取缔。
六、工作要求
(一)各街道办事处、纺织产业园、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要高度重视工贸企业分级监管工作。对工贸企业实施分级监管,是突出重点、规范和有针对性开展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实行分级监管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
(二)强化措施,严格落实分级监管制度。各街道办事处、纺织产业园、机械制造(加工)产业园要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细化分级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推进分级监管工作。通过实行分级监管,有针对性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促使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篇10
【关键词】高速公路;安全生产;施工质量;监控
云梧高速公路在建设中制定了《云梧高速公路创典型示范工程实施细则》,坚持将自然和谐、安全至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基本原则,并将更新安全生产理念、科技创新作为重要依托,将精心设计和精细化管理的安全生产思想作为重要手段,从而确保云梧高速公路在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管理实践工作更顺利的开展[1]。
1安全生产及施工质量现场监控
1.1广泛宣传,加强培训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项目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提前编制相应的《工程管理手册》,或制作直观的3D动漫培训教材,对全线的管理人员进行一级安全培训教育。待培训结束后再对现场施工工长一级实际的操作人员,展开二、三级的培训,并将“平安”理念始终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以营造出“人人懂安全,人人促安全”的和谐生产氛围,促使全体工作人员逐渐养成安全生产的良好行为习惯。各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应急预案运行的流畅性。面对不同的工程进度,施工单位所组织的消防、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等各项演练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此外,相关单位还应加强与当地政府、医院、消防、公安等公共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联动合作机制,从而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将损失与伤害降到最低[2]。建立完善的排查制度,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安全生产良态运行的长久性。相关单位应针对安全生产工作建立相应的检查制度,进一步强化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确保安全生产良态得以长久保持。
1.2施工区域的安全评价及现场检查
云梧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在建设施工前,需经过严格的地质勘查,其目的是为了避免不良地质区域以及地质灾害多发地段,继而保证整体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然而目前,由于我国针对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尚未提出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评价机制,因此也谈不上在此基础上给施工安全添加相应的安全监控措施,最终给现场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对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安全管理评价机制,而施工单位则需结合施工勘测报告与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在工程施工前对工程整体的施工安全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估[3]。在此过程中,需根据施工分段的现状,对每一个施工分段按极危、危险、一般、安全四个级别进行安全状况级别划分,进而根据其不同的安全级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若施工区域必经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如泥石流多发区域、落石区域等,其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应格外关注周边地区的降水情况,一旦发生大范围降水可能会遇到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要及时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停止施工并带领其撤离到安全区域。此外,需加强对现场施工工作的安全管理,如工程设备的使用、爆破作业等,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3认真做好施工质量监控
为确保云梧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凡施工所需材料都应进行统一采购,并由采购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监控工作应额外关注以下几点:一是确保每个施工路段至少有一名质量管理员,专职负责项目施工质量的检查工作。关于项目施工质量的检查,主要包括检验建筑材料质量、验收施工质量等。其中,做好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查工作将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二是针对云梧高速公路不同的施工路段制定符合路段特征的质量控制要点文件,文件中应具体标明该路段建设指标、标准以及控制要点等各方面要求,如针对施工路段的路基工程质量,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来组织施工,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务必做到规范操作,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同时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
2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
2.1设计方案的执行
将远程无线监控系统运用到项目施工过程中,能对整个施工流程以及施工方案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通过监控,能实时了解到施工步骤是否严格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施工方式是否符合图纸的设计要求等。此外,通过远程无线监控系统,还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违规操作行为,方便相关管理人员及时进行查证与审核,避免因违规操作而影响了施工过程的安全与整体工程的质量。与此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还可通过远程无线监控系统的录像回放功能,有选择性的对一些重点路段与工序进行重点排查,以确保这些路段的工序与质量均能达到预期的标准。
2.2对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
相关单位在开展安全生产与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控制,对此,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引进便能良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利用无线远程监控系统中的远程监控技术,无需专门安排现场监督人员,通过调整摄像头的角度便可直接观察到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存在不规范之处,有效减少了人工成本,并且能增强安全生产以及施工质量管理的实效[4]。此外,通过监控所观察到的施工人员违规操作行为,也等同于对其安全违规行为进行了录像取证,同样,现场质量问题也有相应的视频留证。这些视频或图像不仅可作为日后管理的参考,也可作为安全教育的培训资料。
3结束语
针对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与建设,其安全隐患通常存在于施工的各个细节,管理人员稍有疏忽便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针对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提出更加严格的管理标准,以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进而为施工人员的生命以及工程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高青.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3
[2]王鑫峤.吉林省高速公路安全生产监管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费国新,万宏雷,温玉莎.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安全生产监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交通技术,2011,(4):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