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企业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5-23 17:4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制定企业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制定企业发展规划

篇1

1、企业发展规划制定不符合企业发展实际企业发展规划是对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制定相对完善的规划和指导建议,企业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综合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了解企业发展环境。随着企业竞争的逐渐激烈,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日益复杂,大多数企业都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编制企业的投资和融资规划是企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发展规划中往往过于重视企业的投资和融资规划,导致企业的投资风险增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一些企业对于自身发展环境和发展实际情况的了解不足,导致发展规划的制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策略的实施,导致企业的发展面临众多的风险。

2、企业发展规划制定组织需要完善企业发展规划制定人员需要对企业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的汇总,制定出相对完善的发展规划。目前大多数企业缺少完善的发展规划制定组织,导致企业的发展规划缺乏合理性。大多数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组成人员都是各项工作的负责人,最后由企业的管理者对这些规划进行有效地整合。企业发展规划缺乏可行性论证工作环节,企业缺少相对完善的论证部门。企业虽然制订了发展规划,但是由于企业的发展规划缺乏可行性,在实际的企业竞争中往往占据不利的地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企业发展规划制定组织不完善,导致发展规划未能有效落实,在实际的企业发展中发展规划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导致企业的发展困难重重。

二、发展规划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发展规划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导性建议,是企业比较全面的长远发展计划,是对企业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和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设计。企业发展规划是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的指导性文件,因此企业发展规划需要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和确定性。企业发展规划中还需要考虑一定的预防措施,降低企业发展规划中存在漏洞导致的不良影响。企业发展规划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发展规划提供企业发展的目标随着企业竞争的逐渐激烈,加强企业的发展规划战略的制定可以有效地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发展中需要明确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对完善的措施,这样才能保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发展规划是根据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等等制定出一系列企业发展策略,这对于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目标,有助于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为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2、企业发展规划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企业发展规划是针对企业发展环境以及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的相对完善的指导性建议,对于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规范化作用。企业发展规划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等策略,企业发展规划为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制定了一定的发展目标,这样有助于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企业各项工作的效率。目前企业发展中过于重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企业的质量管理,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近年来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投资规模,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严重威胁企业的发展。加强企业的发展规划有助于对企业的投资规模进行合理的控制,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3、企业发展规划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发展规划对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助于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企业发展规划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规划为企业各项工作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企业各项工作在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有序进行,可以为企业的发展赢得机会,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竞争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竞争,同时也是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企业财务管理等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企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依据之一就是企业的发展环境,企业发展规划针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制定出了相应的发展政策,这有助于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4、企业发展规划对企业有一定的监督作用企业发展规划不仅仅制定相关的企业发展目标,同时也对企业的目标实施进行一定的监督,对企业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监督和督促作用。企业的发展规划为企业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动力,能够指导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由于企业发展规划的落实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发展规划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企业发展规划部门具有监督企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的职能,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规划的不合理部分。发展规划部门对企业工作的监督也是对企业发展规划合理性的监督,能够及时处理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发事故,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发展规划为企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能够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企业管理中发展规划的建议

企业管理中发展规划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有助于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企业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发展规划难以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更需要不断完善发展规划,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重视企业发展规划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企业发展规划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企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有助于企业各部门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率。随着企业竞争逐渐激烈,企业发展规划在充分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发展的环境的基础上,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调整和改革,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能够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重视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保障发展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提高企业发展规划制定的合理性企业发展规划是企业各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企业发展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目前企业发展规划中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并不十分完善,缺少对企业人才的职业规划和培训工作,严重影响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今后企业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结合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企业发展环境现状,制定出相对完善和合理的发展规划。目前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竞争的重要资源,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人才管理发展规划中需要重视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断发挥企业员工的潜力,实现企业员工的最大化利用,充分发挥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企业人才管理规划中需要增加超前意识,由于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需要对当前人力资源队伍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在企业发展变化的同时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保障人才队伍的合理性,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3、重视企业发展规划的落实企业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需要加强可行性预测,确保企业发展规划的有效落实,确保企业发展规划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些企业虽然制订了相对完善的发展规划,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按照发展规划进行管理工作,导致发展规划仅仅停留在形式方面。随着企业的发展,发展规划逐渐得到重视,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确保企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企业的管理中需要针对发展规划制定各部门的执行预案,通过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制定出相对合理的具体实施策略,确保发展规划能够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项工作中,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企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中也需要增加可行性测试工作,通过发展规划的实践不断完善发展规划,确保发展规划能够真正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4、完善企业发展规划组织部门企业发展规划部门作为企业发展规划指定的重要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需要提高企业发展规划制定工作人员的素质,完善发展规划制定队伍。企业发展规划是企业发展的整体性目标,也是对企业各项工作的整体规划。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发展规划人员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企业发展规划工作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发展规划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其他企业的发展现状。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制定队伍,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需要完善发展规划组织部门的结构。企业发展规划组织部门的结构设置需要进一步进行合理的设置,不仅仅需要有相关的决策机构,同时还需要有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确保企业的发展规划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企业发展规划组织部门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企业管理中需要充分重视发展规划部门的作用,落实发展规划部门的工作,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制造企业 投资项目 内部控制与管理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企业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主营制造业获取利润的方式,开始放开眼界将企业的富余资金投入到一些投资项目中,期望获得高额的回报。目前很多制造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资金量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企业投入高额投资资金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如果制造企业在投资某些项目之前没有经过科学严密的分析,只是凭着一时的冲动,对自己投资的项目盲目乐观,很容易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体制下,制造企业面临的机遇的挑战也越来越多,通过对外投资项目增加企业利润并拓展业务范围,是制造企业的创新发展战略。但制造企业要想在对外投资项目中成功获利,对投资项目进行内部控制和管理至关重要,可以说完善的投资项目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是企业对外投资质量和收益的保障。因此,制造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应该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评估,完善企业投资项目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一、制造企业投资项目内部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项目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内控薄弱

很多制造企业在进行对外项目投资过程中,没有建立科学的投资评估体系,投资项目内部控制薄弱。这些企业往往急于获取高额的投资回报,盲目的将企业资金投入各种投资项目上,缺乏严谨科学的投资评估,对投资的项目缺乏了解。此外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可能对投资项目的某一领域不太熟悉,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市场需求等方面对投资项目的影响缺乏深入的思考。特别是在企业资金的投入、周转等方面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分析,可能出现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一些制造企业往往是当前什么比较热门就投资什么项目,没有高效、规范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来对这些投资进行有效管理。

(二)投资项目的内部控制与管理体制不健全

很多制造企业投资项目内部控制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表现在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全面,相关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做好有效衔接,部分重点投资项目的内部控制资料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等。企业进行投资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其中涉及到投资计划的下达和执行、投资项目合同的管理、投资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等方面,对这些环节内部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投资项目的效果。同时一些制造企业在投资项目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对于投资项目的预算、工程报价、材料管理等环节缺乏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引发项目投资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此外,部分企业在实际投资项目管理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但管理制度的内容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很差,不能在项目投资管理中有效实施。

(三)企业发展规划和投资项目内部控制工作分离

在制造企业投资项目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中,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投资项目决策、投资计划安排相互分离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制造企业制定好企业发展规划后就将其放在一边,很少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思考并有效落实企业发展规划目标。在选择企业投资项目时,也只是机械的将需要上报的投资项目进行整理和汇总,完全不会考虑在投资项目中贯彻企业发展规划的目标。同时在制定企业投资计划和安排投资项目实施工作时,部分管理者没有按照企业投资决策的基本流程执行,提前安排投资项目计划实施或提前完成项目施工的现象很常见。这些问题很容易导致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与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相背离。

二、制造企业投资项目内部控制与管理对策

(一)制定适合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内部控制标准

制造企业应制定适合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内部控制标准,对企业投资项目内部控制管理的内容、范围等进行规范。制定统一的企业投资项目内部控制实施、评价标准,进一步规范企业投资项目评估人员的行为,保障投资项目评估的科学性、准确性。用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标准来约束和管理工作人员行为,逐步增强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科学的投资项目评估体系,细化投资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以此对投资项目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估。加强对投资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研究,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投资决策和内部控制管理标准,建立企业投资项目研究和咨询机构,以此提高企业的投资项目管理工作水平。

(二)健全投资项目内部控制与管理体制

制造企业应该进一步健全投资项目内部控制与管理体制,增强投资项目管理各部门的有效衔接。投资项目内部控制与管理中是提高制造企业投资项目就管理的重要举措,可以进一步规范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行为。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控制管理的引导作用,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行为。制造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机构也要设立功能、质量、费用等相关管理科室,打破科室的职能界限,针对投资项目管理中的目标进行统一规划,实现投资项目的纵向管理。针对企业项目管理中容易出现漏洞的薄弱环节,以及项目管理中各环节权责不清的情况,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审查机制,对设备材料价格、项目建设规模等进行审查审批,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执行。

建立和完善企业投资回报机制,保障投资收益。根据企业项目投资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对投资项目进行分类,各管理部门通过研究讨论制定适合各类投资项目的投资方案,并估算每一个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报值。投资预算中综合考虑企业投资项目的阶段性和风险性,并分不同的投资阶段对投资指标进行考核。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力度,在投资项目实施阶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追求投资项目管理最优化。投资项目管理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提高项目管理工作水平。完善投资项目管理咨询评价体系,保障投资项目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投资项目,为避免牵涉到各部门的利益和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可以交给非利益相关的评估公司进行评估。

(三)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对投资项目进行动态管理

制造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应该和企业的投资项目决策、投资项目实施计划紧密结合,在投资项目内部控制和管理中结合企业发展规划进行动态化管理。企业的发展规划确立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是企业生产和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行动指南。投资项目决策是是实现企业发展规划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应该结合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相应决策。同时企业的投资项目实施计划也应该结合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并依据投资项目决策的要求制定,以此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成立投资项目实施监管小组,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对投资项目进行适时监督,减少投资决策中由于个人行为或经验问题导致的失误,保障企业投资项目的有效实施,实现企业投资利润的最大化。

三、结束语

制造企业实施投资项目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可以对投资项目进行有效控制,保障企业获得投资收益。针对制造企业投资项目内部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制定适合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的内部控制标准并健全相关体制,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划对投资项目进行动态管理,以此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企业项目投资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叶从文.浅谈如何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铜业工程,2010,11(02):82-84

[2]宋本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上海企业,2010,13(10):62-63

[3]李玉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其完善[J].财会通讯( 理财版),2011,07(11):55-57

[4]宋子汉.浅谈如何构建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1,10(08):74-76

篇3

一、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和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从本质上来讲,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的核心。人力资源直接决定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影响到企业各项经营战略的实施。而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则是充分吸引和保留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将人才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调动起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发展。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较大的能源地位,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开始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但是短期内依然无法取代煤炭地位。我国大部分国有煤炭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问题,需要结合时展要求,创新思想理念,对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完善,促进煤炭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

1.结合实际情况,对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科学制定

现阶段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加速了人力资源转移,企业除了要对短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科学制定之外,还需要结合企业确定的战略目标,对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对于国有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来讲,需要对人力资源规划周密科学的制定,合理预测企业未来的劳动力需求、内外部劳动力供给情况,除了要将企业发展需求纳入考虑范围外,还需要充分重视员工发展,有机统一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2.科学选用与配置人力资源

结合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对人才招聘、引进制度有机完善,构建科学的竞争机制,将人才安排于合适岗位中,充分发挥每一个人才的潜能。现阶段,部分企业依然由上级行政部门任命管理人员,虽然企业内部已经实施竞争上岗、人才招聘模式,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深入贯彻实施。针对这种情况,企业需要对人才招聘方面的制度体系有机完善,严格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来合理选拔人才,通过综合竞争考核,对经营管理人员择优选取,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企业要对人才的选拔任用标准有机明确;以煤炭企业管理岗位为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管理人才除了对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了解之外,煤炭开采、经营核算、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也需要掌握,同时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能够科学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条件要求,来对国有煤炭企业的人才选拔标准有机制定,且将其贯彻落实下去,方可以获得需求的人才资源。

3.对人才激励机制科学构建

篇4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

一、引言

现代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的发展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市场的竞争,也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可以对企业的战略实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也加大了对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的研究力度,只有对两者进行良好的契合,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管理者在对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市场情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战略的完成情况来实现。当两者实现科学合理的契合后,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科学、合理性,企业可以更好地做出未来的规划,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实现企业管理的人性化管理,可以调动起内部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出较多的财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二)有利于企业外部竞争力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从企业战略的要求来看,它要求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的时候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有较强的执行力。从实践经验来看,企业将战略规划纳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当中,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既提高了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又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道德素质,在这个基础上企业可以发展得越来越好,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外部竞争力。

(三)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企业在市场经济不确定性和灵活性的影响下,企业的战略计划也要进行不断的更新,这样才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略规划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中,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差异性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契合,进一步推动企业规划的有效性,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的类型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的类型主要有:横向契合和纵向契合。1.横向契合。横向契合比较重视的是内部的契合,这种契合主要是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培训、考核、配置等方面的协调和契合,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协作和支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行为进行规划和约束,调动起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横向契合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力资源与管理职能的内部契合;另一方面是企业战略子系统与人力资源系统的契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促进自身的长期发展,因此企业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要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有效契合。2.纵向契合。纵向契合主要是指与企业外部环境的契合,在纵向契合中企业比较关注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外部环境之间的契合,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纵向契合中,企业的文化环境是主要的纵向契合体现之一,企业的文化环境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会有所不同,如果发生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环境不相契合的现象发生,就代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适应企业战略的要求,如果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环境可以有效的结合,就代表了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文化结构,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的策略

(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规划

首先,企业在制定战略发展规划的时候,要借鉴一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的经验,并要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既要符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也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发展规划。其次,企业的管理者也要对相关工作加强指导,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较好的服务。再次,企业在制定战略发展规划之前,要充分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整合和分析,发现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难点和问题,然后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设置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一切行动的依据和指南是目标,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设置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首先要将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础来设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这样才能够制定出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其次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时候,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更好地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向着较好的方向发展;再次企业的管理者也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促进管理人员制定出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三)不断完善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系统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系统,因此企业要不断完善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建立人力资源系统的时候要明确哪些因素可以对企业发展战略起到影响,再对其进行分解,更有利于形成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同时在建立系统的时候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主要核心,当发现问题的时候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分解。企业在建立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要做好企业内部工作的拆解、分析的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这项工作既影响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水平,又会对企业人力资源制度、标准、规范的制定产生影响,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要重视这项工作,更需要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进行通力合作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的必备条件之一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这就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有较高的素质水平,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可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的配置,因此企业要从以下几点出发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充电,并虚心地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其次,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允许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员参与到重大经营决策当中去,并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予以肯定,这样既调动起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最后,企业的管理者也应该定期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奖罚机制,充分调动起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制定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要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以人为本为主要原则,要更好地发挥出员工的优势。从上述我们可以得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可以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此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之前,就要充分地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企业战略契合为主,制定出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规划。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可以对企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础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发挥出人力资源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边昊.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培训计划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8).

篇5

一、执行力的概念界定

对于执行能力首先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从执行能力作用的对象,企业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执行力有着丰富的内涵,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扩展。

(一)企业执行力的内涵

企业的执行能力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定义,从狭义上讲企业的执行能力是指企业的管理能力,针对于企业的管理层对于整体工作的安排和执行,是集中在管理部门的执行能力。广义上的执行力指针对于整体的企业管理模式,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面,在企业的经营、企业的员工层面、企业的管理者管理决策的制定、执行和经营的总体方向的能力的综合。企业的执行能力不再是单纯的一个部门的任务吗,而是企业从决策到执行到目标实现的整个过程。从企业的执行要素来看,企业的执行力主要包含三个主要的要素,即流程、技能和一员,始终贯穿于整体的企业发展过程。而基于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方向而言,企业的执行能力始终是要面向市场的,面向消费群体的,对于企业而言发展的潜能是无限的。

(二)企业执行力的影响因子

从企业整体发展的过程来看,企业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渗透在企业目标制定、企业组织培养、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的管理反馈。执行能力是一个组织内部的整体合力下才能完成的,企业的执行力是由内而外的表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首先,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应该对企业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根据每一个阶段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并且对发展规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降低执行风险,奠定坚实的执行基础。

其次,企业的组织培养应该对体现合理性,对于每一部门的人员配备都准确到位,每一个人都能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才能,为企业管理的尽到责任和义务。企业应该承担起员工的培训和管理的任务,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再次是企业的制度贯彻,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有执行决策能力,企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规划的顺利执行,设定相应的任务目标,奖惩制度,通过严密的管理制度为企业的发展增添活力。

最后就是企业的管理反馈,执行力的效果判断就体现在反馈和管理反思上,对于企业发展存在的欠缺应该及时的解决,对于潜在的问题尽早的发现和避免。对于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且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促进企业的不断进步。

二、企业执行力的提升策略分析

企业执行力的提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从企业发展的现代化趋势而言,不能停留在以往的发展阶段和经验上,从内部管理入手寻求突破和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

(一)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明确部分任务分工

对于一个企业执行力的执行而言,应该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能够实现企业的阶段性发展,稳重求新。长远的发展目标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长期的发展规划。企业的发展目标关系到执行能力的广度和深度,是企业生命力的决定性因素。目标的制定应该实现部门间任务的契合,对于每一个管理部门都应该有明确的任务分配,在部门间形成强大的合理,共同作用下实现企业的稳步发展,实现每一个目标的执行。

(二)制定严格的管理体制,实现制度化管理

在目标的指引下,企业的发展应该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发展也是一样,执行过程中应该体现制度化,每一个部门都有任务指标,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部门体现一定的责罚,对于完成较好的部门应该鼓励和奖励,用奖惩制度促进部门的发展,激励企业员工高度的工作积极性。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促进员工的综合发展,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构建企业执行力文化,提升企业凝聚力

企业的执行力文化是企业发展最有力的动力,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将精神文化形成一股内在的动力作用于人们的行为规范当中,自觉地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提升企业员工的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贯穿企业为家的重要理念。每一个人对于执行能力都有不同的认知,作为管理阶层应该深入到基层中去,认真的听取员工们对于企业管理的建议,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出谋献策,提出更多合理的发展建议。

篇6

关键词:青年员工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员工队伍稳定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维稳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制定与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以此作为支撑促进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作为电力行业的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目前,本公司的项目大多处在边疆偏远地区,大多数员工需要常年驻外,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员工流动性大,这些对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定义为:为了实现与企业发展高度契合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所列出的各种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甄别以及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活动(各类培训、教育等)。

职业生涯规划的提出,首先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为员工进行的各类学习和培新;然后是将员工个人的发展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相融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2.青年员工职业生涯指导实践的指导思想

2.1集团公司的企业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务实、追求卓越;

2.2集团公司的经营理念是:诚实守信、互利共赢;

2.3集团公司的人才理念:纳天下才、育神华人。

3.公司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现状

目前,公司青年员工所占比例为51%,青年员工的培养成为了企业管理活动的重点。一方面,要力求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员工的发展要依靠晋升,而在职位列序中,青年员工的提升空间却相对有限,这就对青年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不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公司结构性缺员问题突出,核心岗位面临的人才断档形势日益严峻。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公司对青年员工队伍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建立管理型、技能型的综合型人才发展通道,制定科学的人才评价模型,不断的引导青年员工将自我规划与组织规划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够完全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4.青年员工职业生涯指导需注意的问题

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当前必须的和必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对于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指导,应当从实际出发,符合公司发展需要,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4.1多部门公共配合、共同制定青年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需要公司内部多个部门之间的共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最终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因此,针对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首先,作为公司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并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其次,始终坚持人力资源部门的主导地位,以公司长期的发展战略为根本指导,对青年员工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使青年员工与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效的结合。最后,要对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培养与管理制度。另外,作为青年员工本身要积极的参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且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够使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效的融合,达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效果。

4.2为青年员工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

企业在岗位晋升方面普遍有着各自不同的管理方法,从当前实施的管理办法来看,在干部选拔机制方面存在着重资历、轻能力,重和谐、轻优选的现象,绩效考核也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这些问题限制了青年员工在企业内部的发展,这也是当前青年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留住高端人才和核心骨干,就必须不断改进员工的用人机制,为青年员工的晋升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唯才是举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才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从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4.3多开展职业拓展活动。

要经常对青年员工进行职业拓展训练,培养青年员工面对困难、团结协作的能力,让青年员工在拓展训练中获得对团队的认可、明白什么样的员工是公司需要的、明白现阶段公司对于人才的认同理念是什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兴企的观念,让青年员工认为自己就是人才,只有自己不断地对抗困难、努力坚持才能为单位带来更好的利益,努力使自己在岗位上做到最好,而不是努力挑选岗位。

4.4加强宣传,注重疏导。

开展“忠诚企业、爱岗敬业”、“建功在企业、奉献在岗位”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多介绍公司发展历程,多强调公司当前形势,多宣传公司先进事迹,让青年员工了解,公司已经建立用人机制,为青年员工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氛围,为人才成长畅通渠道,为人才发展搭建平台。

5.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关系着员工本身的职业生涯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只有不断的加强青年员工队伍的管理效率,才能够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公司要依托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平台,让青年员工有更好的发展,同举一面旗帜、同干一个事业、同奔一个目标,努力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规模宏大、实力雄厚、效益良好、知名度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大型能源企业。

参考文献:

[1]高燕翔.浅谈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j].生产力研究,2002(04)

篇7

在国际上,物流业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可以这样讲,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除生产过程以外的其它过程都可以包涵在物流过程中,物流业包括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邮政业等等,是服务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

对这个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如何定位,我认为:

宏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观定位:是流通业的基础。

微观定位: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

二、中国的物流业要不要有一个总体规划

我认为很有必要,理由如下:

1.鉴于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物流业一方面可以按市场经济规律自我发展,但物流业需要培育。2.如何让物流业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如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有目标、有措施、有分阶段实施步骤。要作为一个重大战役来打。

3.物流业既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更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国家的投入,也需要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加上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经济有其特色,要按物流的需求来发展物流业,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4.根据国外的经验,政府都介入物流业的发展,不同的是介入的程度不同而已。

三、政府对物流业的发展要承担什么责任

我认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政府、企业、中介组织要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推动,企业的主要作用在于运作,中介组织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在物流业起步阶段,政府的作用特别巨大。

政府干什么?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1.制定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总战略目标之中。

2.制定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如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税收、技改贷款、项目审批、口岸设立、培育大物流企业与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等等。

3.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

4.强化与协调物流标准化建设。

5.推动物流教育与物流科技发展,用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

四、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

1.总体上是一个指导性意见,但在项目建设上又是一个指令性意见。

2.市场化运作,向国内全部开放,向外国按加入WTO的承诺执行。

3.规划是粗线条的,要发挥各部门、各地方特别是企业的积极性,不是把大家搞死。

4.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要以城市为中心。

5.在注重工业品物流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农产品物流。

6.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开始就要提倡绿色物流,坚持可持续发展。

7.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各个城市,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提倡一切都要高起点,不提倡一切都要新建,要充分利用原有资源。

(二)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的框架

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五种运输方式总体规划。这一规划实际上已经制定,但要按物流需求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并服从于物流的总体设计。

2.城市物流中心规划。包括港口进出口物流,公、铁、水、航结点集散物流,城市社会物流等,形成点、线、面为一体的物流网络系统。

3.物流现代化规划。包括信息化推进、物流技术开发、物流标准化推进、物流管理现代化开发、物流信息统计体系建设等等。

4.物流人才规划。据预测,未来10年内,国内需高级物流管理与技术人才3-4万人。需要教育部、人事部、劳动部的配合。

5.物流企业发展规划。包括培育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引进国外物流企业,扶持国内中小物流企业发展,鼓励生产与流通企业把物流活动分离出来。

(三)中国物流业发展规划如何运作

1.要有一个运作的组织,建议成立“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协调小组”,由计委、经贸委、交通部、铁道部、信息产业部、民航总局、国家邮政局、科技部、教育部、统计局等部门参加。

吴邦国副总理曾指出:“现代物流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越国界的系统工程,国家经贸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此项工作。”按邦国副总理意见,中国物流业由国家经贸委牵头,国家经贸委如何牵头要组织落实。我们不希望出现各自为政、互相牵扯的局面。

2.要出台一定的物流发展产业政策,有利于物流业的超越式发展。

篇8

现代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应用的平衡记分卡是评估企业绩效的优质体系,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一套业绩评估体系是美国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在上个世纪创建的,平衡记分卡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将企业制定的目标进行分析,而后落实到企业中的其他平衡合理的企业内部,同时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考核,企业可以通过采用平衡记分卡这种业绩评估体系为其实现制定的战略目标,平衡记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当中评估企业业绩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财务部门、企业客户、企业管理经营以及不断进步与发展。平衡记分卡虽然是一种评价企业业绩重要的一种体系,除此之外,平衡记分卡还是一面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旗帜。

二、平衡记分卡具有的内在特征

企业绩效管理当中应用的平衡记分卡主要是通过四个部分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估,充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最大化的为企业创造价值。平衡记分卡具有的内在特征主要表现在一家几个方面:平衡记分卡在企业中扮演的是一个中心的管理工具;平衡记分卡相较于传统的业绩评估体系而言更为科学先进;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衡记分卡进行交流,从而达成共识;企业采用的平衡记分卡是较为规范化的有效的管理制度。

三、平衡记分卡在绩效管理当中发挥的作用

促进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保持平衡关系。传统的企业评估体系仅仅注重企业内部评估,往往忽视了企业外在部分;而平衡记分卡则彻底改变了这种观念,不仅对企业内部进行详细的评估,而且还加大对企业外部的评估,并且在对企业内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全新的态度审视企业,即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到企业的绩效,又能进一步延伸到企业的管理层面,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促进预期的业绩成果和完成的业绩成果之间保持平衡关系。企业应用的平衡记分卡可以很好的促进企业预期业绩成果和完成的业绩成果之间保持平衡的关系,而这就要求企业的市场份额以及利润率达到最大,在现有的业绩成果之下,企业要想完成制定的预期业绩,应当及时研发企业新产品,并对企业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些重要因素,企业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促进企业定量衡量与定性衡量之间保持平衡关系。企业的定量衡量主要是指企业的利润率、人员的流动性以及顾客的评价等多方面的评估,其具有相对准确性、客观性等重要特点,定量衡量能够在企业中得以应用关键在于这两点,不过定量衡量收集的数据主要是针对于企业过去的业绩进行评估;而企业的定性衡量则和定量衡量有所不同,其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并且还存在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外部影响较大,在获取定性衡量数据的过程中较为困难,因此企业主要采用定量衡量,而不是定性衡量。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应用平衡记分卡在很大程度上将两者相结合,使其在企业中发挥最大的实用价值。促进企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保持平衡关系。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促使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企业竞争压力在不断加大,因此企业要想得到稳定发展,不能仅仅注重于短期业绩成果,如追求最大化的利润率,企业在考虑利润率的同时应当自足与长远,根据具体的市场情况,制定相应的长期发展目标,而这需要企业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提升企业的形象,因此,平衡记分卡可以在企业绩效管理中为其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法。

四、企业绩效管理中应用平衡记分卡

篇9

关键词:高级经济师;职业定位;职业价值

一、新常态下高级经济师的职业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也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成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需要全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者都应该不懈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经济新常态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提出的新的要求。经济新常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求暂时放缓经济发展的速度,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转变以往将经济发展中心放在制造业的状况,更加注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保证我国经济能够又好又快发展。高级经济师在经济新常态下,在企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高级经济师要能够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变思想观念,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特点,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更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对高级经济师的重视,在经济新常态下,利用高级经济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新常态下高级经济师职业的意义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高级经济师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也有了更加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在经济新常态下,高级经济师转变发展方向和理念,能够为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更好的保障。高级经济师具有独特的经济市场分析能力,能够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地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管理和决策。高级经济师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经济新常态下,为企业的结构转型和发展目标转变提供更好的指导。在经济新常态下,高级经济师的重要作用能够被企业更加重视,高级经济师的职业定位和职业价值能够更好地得到体现,对于企业来说能够为其长远高质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新常态下高级经济师的职业定位

(一)经济活动中的改革者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高级经济师能够在经济新常态下,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掌控,面对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能够发挥其敏锐的洞察能力,在经济变化中不断调整自身和企业的发展布局,让企业和自身在经济新常态下处在一个良好的局面中。高级经济师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充当着的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的发展方向,高级经济师能够不断深化和改革企业的发展方向,对企业发展中不合理的地方做出改变,创新企业发展的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经济发展,推动了经济体系的改革。

(二)经济活动中的规划者

高级经济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的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做出合理的规划,使得企业朝着健康高质的方向不断发展。高级经济师在企业中的规划应该是全局性的,对企业发展的目标和企业发展的方向做出明确的规划。高级经济师对企业的决策应该是全面的,对企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合理规划,对人力资源、职工待遇和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做出合理规划。高级经济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企业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各种状况都能够大胆地改革和创新,基于企业发展的现状,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制定系统性的规划,保障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能够更具活力,更有竞争力,促进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经济活动中的领军者

高级经济师处于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高级经济师为企业发展规划合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根据经济发展形势为企业的整体发展出谋划策。高级经济师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做出判断,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方案。在经济新常态下,高级经济师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领军者,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级经济师对经济发展形势和发展方向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更加透彻地认识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该如何发展。为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调整企业经济发展的结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新常态下高级经济师的职业价值

(一)具备全局思维能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高级经济师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具备全局思维能力。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多元化的趋势,对企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做出理性分析,对企业发展进行全局考量,制定经济新常态下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发展方案。全局思维能力要求高级经济师能够从全局角度出发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策划布局,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良好配合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能够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保证企业发展的健康、安全。

(二)具备改革创新能力

改革创新能力是高级经济师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具备的能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更加注重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经济发展也更加具有多元化,经济发展的形势更加复杂。这就需要高级经济师能够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对企业发展的模式和发展方向进行改革创新,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经济发展的形势,规划制定符合企业发长远展的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高级经济师要对企业发展的体系制度进行大胆地改革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

(三)具备统筹规划能力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形势复杂多变,更加多元化,这就需要高级经济师能够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为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规划出科学的发展方案。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能够权衡利弊,在经济新常态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高级经济师认真思考、合理考察,为企业发展规划持续稳定的发展方案。

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源 岗位培训 绩效评价

就国内企业而言,由于企业性质不同,合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其岗位培训在自由度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用的高层人力资源往往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架构,结构主义的“真理”往往仅仅适用于一般员工和人才济济的组织。对于严重缺乏高层人才资源的中国企业而言,岗位培训在很长一段是人力资源管理实战要点。

一、岗位培训必须充分考虑内在支配策略与企业发展阶段和经营战略的关系,岗位培训一定要有明确的培训规划和培训要点:形成一套适用于本企业的科学且成体系的培训规划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所在,具体在以下几个管理部分:

(一)培训实施管理:编写企业发展规划,拟订年度工作和预算计划,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讲师,评估培训效果。

(二)培训计划管理:制定干部培训体系和训练计划,根据企业发展规划,收集汇总总区域干部培养计划,支持区域分公司干部培训实施;为了整合培训资源,收集汇总各部门的月度培训计划,协助实施重点培训项目,评估培训效果,收集整理课程、讲师资源。协调各部门培训需求,整合培训资源,给出计划改进建议。

(三)培训预算管理:为了规范管理公司的培训预算,根据公司相关政策,制定干部培训预算,制定公司区域,总部各部门的通用技能培训预算,并提交培训部批准。

(四)人员管理:审核员工工作计划,指导员工工作,考核员工绩效。支持区域/分公司培训讲师,总部各部门培训主管开展日常工作。

(五)培训资源管理:组织人员进行资源收集、整理、开发、建立课程库;建立讲师库,管理培训师;管理相关培训档案。

(六)课程管理:讲授企业文化,通用技能类课程;

(七)培训信息管理:负责收集国内外相关企业培训信息资料,追踪其动态,分析总结现有培训政策效果, 提出改进咨询意见.

二、对于培训管理者应从以下培训理念进行把握:

(一)应用培训的价值链,把握培训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使培训价值最大化;

(二)在理念、制度、资源、运作等方面,建立、应用、完善高效的培训体系,使组织内部有培训氛围,有章法规则,有充足资源,有完善的培训运作机制;

(三)提供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开发、讲师团队建设、培训供应商管理等方面新的、可操作性的工具、方法或流程;

(四)从培训、计划、实施、评估四大循环,导入新的方法和工具,健全培训运作系统。对于企业组织:1.培育浓厚的组织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打造学习型组织;2.高效的培训体系将围绕组织战略展开,致力于减少培训资源的浪费,助力组织发展,推动人才的培育工作;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帮助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培训是全员的事,是每一个管理者的管理范畴。

三、对岗位培训要进行绩效评价

为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价方案,重点对培训活动的下列问题进行评价。

(一)受训者现有职业能力状况评价。通过对受训者已有职业素质能力的分析评价,了解培训对象的培训起点。2、培训目标分析。分析受训者在现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明确找出每个学员存在的差距,帮助学员确定培训目标并将其作为制定培训计划的重要依据。3、培训效果认定。通过评价准确地回答所实施的培训在什么内容上、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受训者的水平,是否达到了培训目标要求等问题。4、对培训目标、内容、方法、培训管理等环节在 内的培训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还需要调整、补充改进的方面以促进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如通过组织学员讨论问卷调查或相关测试等形式,了解他们对课程的反映对培训计划是否满意、是否认为有价值,包括对培训内容老师及主持人的水平、培训方式、时间安排、环境设施等方面的反应程度。

(二)注重培训效率、提高培训产出。培训的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因此企业应积极培育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首先积极提倡将培训运用到工作中并奖励运用得好的员工,关注新的受训员工,与他们讨论如何将培训成果运用到工作中;其次了解培训内容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有多少,再根据测量结果变更培训内容或者工作环境,确保培训内容最大限度地为工作实践服务。

四、人力资源部门开展岗位培训需注意的三个要点

一般而言,企业在进行培训时不能盲目,因为那会让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企业要想成功的做好培训,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做好企业培训的需求分析。企业培训不能盲目进行,而是应该积极做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工作,什么样的员工需要培训,具体培训什么样的内容都需要进行确定。其次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对象。培训不能大锅饭,因为那样培训效果会很差,企业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比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必要的时候应该区分开。再次注重培训手段和方法的使用。培训的手段可以采用专业讲师或者请企业中的老员工都可以,培训方法同样需要灵活掌握,比如可以采用企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培训共享。最后在培训中引入激励和竞争。企业通过培训是要提升员工的基本素质和工作技能,因此为了更好的引导和执行培训,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是很有必要的,但关键要管理好。员工培训不仅关乎员工的利益,更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可以说不仅要做到,而且要做好,可以确信的是,科学合理的培训会显著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增强员工的忠诚度,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最后,培训并不总是起正面作用的,运用不当的培训可能导致负面效应。

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培训课程、管理观念、新潮思想,企业往往容易迷失,陷入学习怪圈,越学习越迷糊,各种观点相互矛盾,反而不知道怎么干了。培训是一种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新的事务总容易滋生混乱,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又想获取培训的好处,显然应适当控制培训的范围、内容、层次。建立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基础的个性化知识系统,对知识的传播、更新建立分门别类的管理措施,以过虑培训的负面影响,以最大限度提高培训与企业绩效的关联度,是企业培训工作应该重点考虑的事情,那种以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基础的培训安排,对企业而言,是错误和有害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