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4-05-23 17:4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重要性
城市设计是建设良好城市环境的重要前提,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建设,城市规划为城市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制定了方向,并通过城市设计协调城市各方面建筑和空间的关系,使城市发展中的各种因素能够有效的协调和统一起来,为城市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1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概述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环境以及城市形体的安排,是对城市人们生活与工作空间秩序的创造,城市规划将城市中的街道、建筑以及公共设施等分别按照其艺术特征、使用功能等结合起来,是城市文化以及城市居民精神面貌以及城市经济的重要体现,城市规划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高质量的精神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产生高效、融洽、快捷以及卫生的感觉,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规划之前要对城市空间有充分的了解,在设计时要保证这些空间协调发展,使城市的外貌更加美丽大方,使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深切感受到城市的文化魅力和生活动力。在城市规划中尤其要对城市图书馆、宾馆以及医院、学校和电影院等这些公共建筑重点规划与设计,要合理安排城市居民区和各类工厂建筑的空间位置,由此可见城市规划不仅是城市居民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城市经济文化水平的衡量标准[1]。城市设计包括城市景观、建筑形态以及城市项目规划中各方面的内容,城市设计的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城市设计是一种约束城市机能和城市形态的规则,城市中建筑的造型和结构都应按照这一规则进行建设与修筑。第二,城市设计是打造城市造型的工作,通过城市造型的打造,向其他城市或国家展现该城市的美观造型。第三,城市设计是人类的一种行为艺术,设计的目的不仅为了向外界展现城市的美观,还在于将城市中的住宅、建筑、工厂、商店等设施进行合理的安排,以满足城市居民在审美、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需求。
2城市规划中城市设计的重要性
2.1住宅设计对城市居民的影响
住宅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居住、生活以及工作都离不开住宅,人们生活时间最长的地点就是住宅区,城市住宅区不仅涵盖了人们生理需要,还包含了人们生活、娱乐及休闲等需要,城市住宅小区是由多个家庭共同建设形成的,包含了所有家庭成员的感情以及心理寄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生活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从传统的物质需求理念转向精神层面的需求,给住宅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准,为了满足现代城市居民对住宅的需求,城市住宅设计不仅要关注居住空间更要关注空间环境对人的影响,充分营造一个良好的住宅空间与住宅环境,使人们心情愉悦,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2]。此外,城市住宅设计对城市的形象十分重要,在城市用地规划中,居住用地占据整个城市建筑用地的30%,由此可见,城市住宅区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对城市住宅区的设计加以重视对整个城市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2.2设计使城市空间人性化
城市设计要注重服务于城市中的居民,尤其要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纵观历史中城市的发展,从古时候的园林、市、坊等公共场所,到现代的步行街、广场、公园等,都体现了公共空间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目前,随着城市用地面积紧张形势的产生以及城市交通工具的聚增,城市中的停车场等建筑渐渐占据了城市的一些街道和广场等公共空间,加之近年来城市环境的恶化,使参与公共活动的居民数量逐渐减少,因此,公共空间的设计逐渐被轻视。虽然城市发展中存在诸多现象不利于城市空间的科学、合理布局,但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生活质量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切实存在的,因此,城市设计不仅是设计师的问题,还是城市政府部门与广大居民的问题,政府部门要加大力度科学发展机动交通,尽力复兴和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保证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3城市滨水区设计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滨水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包含的重要部分,对城市整体的设计以及城市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滨水区的设计主要是指对城市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滨水区进行恢复和修缮,保持滨水区维持原有的历史格局和历史风貌,起到保护历史的作用。其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滨水区的作用要重新定位,要对原有的滨水区进行再次开发和改造,使原有滨水区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场所[3]。第三,当今一些城市原有的滨水区已经不能承担城市的一些重要功能,这就需要重新开发滨水区,结合城市的布局空间和城市的文化特征,创造一个崭新的、具有城市功能的、城市居民切实需要的新滨水区。结论综上所述,在一些城市设计中,往往会出现由于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之间缺乏协调性与统一性,造成城市设计中出现一些缺憾的现象,无法通过城市规划与设计体现城市的人文精神与经济发展现状,因此,城市设计中要注重将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协调统一,切实根据城市的历史特征以及城市居民的需求,从建筑、空间、格局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环境优美,具有现代气息的生活空间,增强城市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促进城市的长足发展。
作者:胡禾 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城乡规划局
参考文献:
[1]奚文沁.历史地区整体空间格局保护导向下的城市设计方法探索———以上海中心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6(05)
篇2
〔关键词〕音乐教育 声乐技能 实践课程
声乐课程是国内各普通高等学校基础音乐教育 (音乐学)专业的核心内容,其内容是依据培育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而设置的,涉及非常广泛,包含声学、音响学、美学、声乐理论、舞台表演等学科范围,是一门非常具有实践性的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基础教育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声乐技能实践课程在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人才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同时,扎实的声乐实践能力已成为评价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声乐实践课程来实现的,因此,声乐教学实践,已成为声乐专业建设和基础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开设现状
1、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在国内高校的基础音乐教育专业中,对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够细化,较为随意,不够系统,缺乏完整的音乐学科体系,缺乏整体观念,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非常小。此专业的大部分音乐实践老师使用师范类的教材进行教学,针对普通高校学生的统编音乐实践教材较少,而且多数这类音乐教材的编排不够严谨,往往随意选取曲目,缺乏较为科学的审美性。许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接触真正的声乐艺术,对纷杂繁多的音乐形式与种类难以识别,对不同格调的声乐作品难以把握。
2、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不均衡。不仅仅在音乐基础教育领域,基础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经济相对发达,社会更加开放的区域,普通高校的基础音乐教育也较为深入,生源质量与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较好;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地加强,生源很不稳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够合理,甚至有些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规模逐年减小,形势非常不容乐观。此外,很大一部分学生将音乐看作高考的捷径,为了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他们往往只把音乐作为跳板,这种现象导致了很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论是基础素质还是音乐素养方面都不具备优势。
二、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是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声乐基础理论以及正确的发声方法基础上,为以后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而储备的能力。具体包括了歌曲演唱、乐器弹奏、课外声乐活动指导以及声乐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推行,传统的声乐实践教学的设计已不符合新的教学需要。过去的声乐技能实践教学以内容灌输为基础,教学模式比较枯燥,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对声乐教育的新要求,很难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多元化的声乐技能实践教学的设计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进一步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多元化声乐技能实践教学设计是时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学生的基础水平是不一样的,在声乐教育中,可以设置不同的基础课程,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进行时间、课程的选择,学习适合自己的曲目,提高声乐技巧。
三、强化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方法
1、丰富声乐实践教学的内容。高校音乐教师在声乐教学实践中,重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在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细化的分组,将音乐素养相似、存在相同问题的学生划到同一个声乐技能实践训练小组中,进行小组形式的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纠正声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此外,高校音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排练歌剧片段的形式开展声乐技能实践训练。
2、改善声乐实践教学的方法。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很多学校曾走过弯路,具体表现为:完完全全地模仿专业音乐学院的办学模式,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像专业演员,也不具备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所需的综合素质。与声乐专业不同,在对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要注重学生作为音乐教师的角色。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在声乐实践课程教学中,注意对声乐教学方法的优化,及时改变那些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避免单纯的声乐训练模式。高校声乐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形式的实践教学,比如,在日常的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除了单纯的声乐技能练习,可以增添学生之间或者与声乐教师之间相互评价的环节,由此可以加深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声乐实践的深刻认识,也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轮流做老师,向学生授课,互换角色,之后大家相互评价,取长补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前进入教师这个角色,熟悉音乐课堂的授课环节、授课语言,为将来参加工作奠定基础,又有利于学生以中小学生的角度审视和评价声乐讲解的效果,以最直观的形式提高授课效率。
声乐教师要在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声乐教学设备,引进专业的评价机制,增加学生对声乐技能实践的认识,进而拉近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与未来声乐工作的距离。
3、重视声乐理论课程与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联系。理论知识是声乐学习的基础,过去的教学设计有局限性,基础知识与实践经常割裂开来,影响了学生的表演积极性。教师可以先整理声乐教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做一个分类。然后分析学生的特点,这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科学教学的重点,了解学生的特质,按照学生的特点传递相应的声乐理论知识,区别划分,区别教学。在教学中要及时观察和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纠正不合适的教学设计,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使学生的实践和理论学习能够结合在一起。另外要拓展声乐曲目的范围,声乐曲目不能过于单一,也不能太过简单或者复杂,更不能只是简单地增加数量,要注重多角度全方位地拓展曲目。可以将民歌、戏剧、通俗歌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可以添加外文曲目,通过丰富的曲目题材,提高学生综合声乐技能,使学生在不同的种类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在表演上,重唱、合唱以及独唱都要有所涉及,综合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结语
普通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应该从充实课程的内容、创新声乐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添设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边沿课程,只有做出这样的改变,才能使得声乐技能实践课程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中发挥作用,从而体现出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开设声乐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龚永红.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思辨――践性音乐教育哲学之维[J].中国音乐, 2014 (03):153-155+178.
[2]聂国红.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A].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2008[C]. 2008:3.
[3]尹爱青.“尊重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A].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学学会、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学学会、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06:6.
篇3
关键词:地质;大学;实践;急救;自助;互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03-02
一、前言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培养素质”已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现这一改革目标进程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的改革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各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地质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是地质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充分的实验室教学实习和野外考察实践都是培养地学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地质教学更应注重未来地质类专门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我国校园意外伤害及猝死事件的频发,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如何在高校普及现场急救的必要性。相对于城市的便捷,地质类师生野外实践时对于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的正确高效的处理更为重要。随着野外实践的不断深化,伴随而来的学生安全隐患也突显出来。在野外应对意外伤害死亡最有效的方法是现场第一目击人如何正确利用院前“黄金四分钟”、“白金十分钟”对伤病者进行及时正确的初步的救助救护,以挽救伤病员的生命,减少伤残,有利于后续医疗措施。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地质类高校在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现状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分析研究大量关于普通地质类在校大学生基本急救知识技能相关文献资料。参考知网、中国急救网等网站的研究和建议。②调查问卷法。发放调查问卷,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的地质相关专业学生现极端所掌握的急救知识技能进行了解。设计、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问卷600份,有效回收496份,有效回收率95.3%。③访谈法。为更全面的了解地质类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对其进行了访谈,并与校园红十字会进行沟通,从多方位的角度了解现阶段地质类高校急救知识技能的开展现状以及问题。④数据统计法。运用SPSS22.0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地质类大学生野外实践中的常见突发危险状况分析。野外实践工作的开始就意味着危险的开始,地质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所处野外环境的危险性。根据野外工作记录显示,野外实践急诊以突发晕厥、闭合性软组织受损、脱位骨折、蛇咬蜂蛰、野生动物袭击、高处坠落、食物中毒等最为多见。也常有受极端天气(洪水、暴雪等)和潜在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引发的急诊。由于其专业有效的急救措施掌握程度不一,受伤学生通常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保护而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身体伤害。因而针对地质类大学生开设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是迫在眉睫的,让其充分掌握必要的急救措施不仅可以保障野外实践的顺利进行,更是使其掌握一项毕业后参加工作能终身受益的安全保障。
2.地质类大学生对于常见急救知识技能了解情况。通过调查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地质类大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匮乏,对于心肺复苏(CPR)、外伤处理等意外事故的处理能力严重不足。496名大学生听说过心肺复苏的很多,但是具体如何操作仅仅只有10%。对于野外实践中骨伤固定,伤员搬运的急救知识技能的知晓率分别是14%、16%,医学证明骨折固定不当,错误搬运很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终身残疾,这是极其危险的现状,理应引起地质类高校的高度重视。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于肌肉局部挫伤、拉伤和外伤出血、压迫止血的知晓率相对较高,其原因是高校学生常年参加体育活动,无论是足篮排还是各种小球以及田径等的体育运动,或多或少的会发生一些的肌肉局部挫伤、拉伤,通过正规有效的治疗过程,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对于此类损伤的预防以及应急处理能力。
3.地质类大学生野外实践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现状。通过表1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地质类大学生对于紧急现场急救的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虽然北京市高校学生部分参加过校园红十字会的培训以及急救知识技能的自学,但是遇到突发紧急情况安全有效的处理能力却依然没有提高。更可怕的是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脊柱外伤的搬运手法、四肢骨折的紧急处理、外伤出血包扎方法等急救知识技能的自我评价与实际水平差距较大,如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如何准确按压,近1/4的学生操作错误。当遇到紧急突况,这1/4的学生极有可能自以为知道如何保护伤者而进行现场救治,结果非但保护不了伤者,还有可能对伤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甚至让伤者丢失性命。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的众多文献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对于第一目击者实施急救的概念淡薄,院前急救概念也尚未普及。在物质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都没有办法做到安全有效的院前急救,那么在艰难的野外自然环境中,一旦意外发生,专业医护人员无法迅速赶到现场救治,而在场的又没有急救知识技能,那么情况就十分危险,甚至性命堪忧。地质类高校应该结合本专业的特殊性,根据学生在野外实践中的现实情况开设急救知识技能的专业课程,不仅培养急救能力,提高学生野外遇到意外伤害和紧急危重疾病发生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加强“第一目击者”的现场救护能力,以降低学生在野外地质实习的非正常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生命存活率,这个不仅重要更加迫在眉睫。
4.地质类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内容合理途径认识。据调查,学生通常是自发性通过网络、手机、书刊等方式学习急救知识技能,这样的自学必然导致知识技能的系统不完整性和不规范性,同时又缺乏合理正确的操作实践性。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人为最合理的学习途径是面授讲座,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并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考核。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结果的显示,地质类大学生在进行艰难的野外实践时,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急救知识技能储备,对于应对突发状况所具备的急救措施掌握程度低下,虽然学生普遍对急救知识技能兴趣浓厚,但是由于没有系统学习,也没有专业人士进行指导考核,客观评价与自我评价矛盾突出,极易发生由于操作不当对伤者造成的二次伤害。针对地质类专业大学生,结合其专业特殊性,应该尽快开展野外急救知识技能的系统学习,编写针对性教材,开设急救知识技能的相关课程。理论课程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对于实践地利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野外实践时遇见突发事件能有较为专业的综合急救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丽萍,等.地质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109-111.
[2]陈骏,等.地质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33-139.
[3]文美兰,等.“基础地质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8,(3):86-89.
[4]殷欣,等.国内外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比较[J].医学与社会,2009,(22).
Geology Universities Offer the Courses in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he Necessity and Implementation
WANG Ying,YANG Wen-g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83,China)
篇4
【关键词】:天然林 资源 建设 措施
天水市秦州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工程区总面积308.86万亩,林地面积67.0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6.09万亩(其中天然林面积3.19万亩,人工林面积12.9万亩);疏林地面积2.92万亩;灌林林地面积19.2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8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面积23.01万亩;非林地面积241.80万亩。
秦州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人多地少,山多川少,农业生产力相对低下,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水平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我区现有的天然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天水市区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的功能,更是S系当地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1、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的必要性
1.1实施天保二期是改善我区环境问题的重大举措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保护好我区现有森林资源,加快公益林建设步伐,对于改善我区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我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是建设山川秀美的新秦州,实现我区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林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已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因为人民在工业化速度加快,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之后,对其生活质量尤其是生活的环境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绿色和森林在给人民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代替的,这就是其社会性和公益性。实施天保工程对改变我区山川面貌,充分发挥其社会公益性,对于推动我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实施天保二期是我区在“天水――关中经济开发区”建设中,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态建设之路
天保二期涉及全区范围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对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战略意义。
1.4实施天保二期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对改善我区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5实施天保二期是我区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实现林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的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构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实现森林资源从恢复增长进一步向质量提高转变,生态状况从逐步恢复向明显改善转变。工程区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稳步复苏向和谐发展转变,民生明显改善,社会保障全面提升,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天保工程建设采取的措施
3.1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确保天然林资源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3.2继续加强森林管护
全区天保二期工程总面积67.0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6.09万亩;疏林地面积2.92万亩;灌林林地面积19.2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8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面积23.01万亩。工程区林地全部属于重点管护区域,加强对林地的管护力度,有力地维护全区林业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
3.3加强公益林建设力度
通过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完成公益林建设9.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0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通过公益林建设进度的加快,为进一步扩大我区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建设保障。
3.4实施中幼林抚育
通过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完成中幼林抚育2.0万亩(国有藉源林场)。通过开展中幼林抚育,进一步促进林分生长,实现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内卫生、林木生长环境,促进林林生长发育,达到科学培育森林资源,发挥森林多种效能的目的。
3.5保障和改善民生
通过工程实施,落实中央和省上两个《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我区藉源林场通过改革已转制公益性事业单位,定编人员81人,其中退休人员20人,藉源林业派出所定编10人。定编人员工资已纳入同级财政全额发放,工资基数按国家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执行。森林管护人员工资按照分级负担,国家拨付管护费30.1万元/年,区财政配套资金2.30万元/年,平均工资25000元/年。同时,继续实施并完善社会保险补助政策,为职工办理五项保险,其参保率达到了100%。
篇5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1、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阶段
现阶段总体城市设计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在总体规划之前开展,这一类总体城市设计项目较少;第二类是与总体规划编制同步开展,作为总体规划成果的一部分,如深圳、重庆等地的总体城市设计,这类总体城市设计与总体规划能较好地融合和呼应;第三类则是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单独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工作,这类总体城市设计只能沿用总体规划的部分成果作为设计基础,且没有法律法规保障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
笔者认为,总体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战略性城市设计,在总体规划之前或与总体规划同时开展是较好的编制方式,由此可以在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阶段将总体城市设计内容纳入,而总体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可以保障总体城市设计内容的实施。
2、总体城市设计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城市特色不够鲜明,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地研究如何结合自然资源、城市历史和环境特点发展自身的独特风格。
其次,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城市色彩单调、外部环境要素的设计水平较低、城市环境艺术水平不够等,有待于在总体城市设计阶段解决。
再次,虽然在总体规划阶段已经对城市总体空间布局有所考虑,但其内容和深度远远不够。
此外,目前开展的局部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缺乏有效的整体调控依据,缺乏总体城市设计框架的原则指导,难以实现整体环境协调统一。
3、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总体城市设计是对整个城市系统各类要素的综合考虑与设计。研究范围应与总体规划相一致,重点研究范围应是城市的主城区。
总体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城市总体格局、具体形态设计和专项研究三个方面。
3.1城市总体格局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应该从整体入手,把握城市总体格局。研究内容包括城市风貌特色、城市空间景观结构和城市行为空间结构。
1.城市风貌特色
挖掘和发展城市历史和自然资源,塑造可识别性强、有归属感的城市空间。在总体城市设计中应分析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并加以保留和发扬,加强城市自然环境的利用,突出城市山水环境与城市风貌特色。
2.城市空间景观结构
城市空间景观结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基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控制目标的城市结构形态、道路交通设计控制、城市肌理、城市重要界面设计、高度分区、密度分区、城市轮廓线等。
(2)基于城市整体风貌控制目标的城市风貌分区,如景观特色分区、城市建筑特色分区、城市色彩分区等。
(3)基于城市公共资源分配和组织目标的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建构。如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设计等。开放空间可以让城市肌理产生变化,也为市民活动提供了场所,亦可构筑反映城市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
(4)基于城市自然生态格局保护目标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水系、空间景观轴线、视觉景观通廊等。
3.行为空间结构
总体城市设计中需要构筑城市整体的社会文化氛围,全面关注市民活动,组织富有意义的行为场所,建立社会文化――市民活动――行为场所间的有机联系。
3.2形态设计内容
总体城市设计中还会涉及一些中观及微观层面的具体形态设计,如城市重要节点设计和重点地段设计。
1.城市重要节点设计
城市重要节点指能反映城市形象、地段特色、重要空间特征的小型空间,是城市精神的象征。
1)地标节点,地标节点是城市整体景观的核心。包括城市中心、副中心,城市历史地段等。
2)门户节点
门户节点包括各方向、各类型的主要交通路径和城市道路、城市空间的交界点等。在总体城市设计中应重点、精炼地反映城市的景观、形象特征、历史文化特色或时代面貌等,把属于城市内涵的自然特征的文化特质反映出来。
2.城市重点地段指能反映和代表城市历史和文化、城市特色景观的物质空间,是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3专题研究
根据需要,总体城市设计成果内容中也常包括一些专题性研究,如城市广告与街道设施、社区发展研究、街道尺度研究、公共交通服务模式研究、城市标志与雕塑体系研究等。
4、总体城市设计的成果
总体城市设计成果以管理政策、导则等文字内容为主,辅以必要的图纸。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可以包括总图法则、城市设计通则和城市设计细则。
总图法则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提资料或章节内容跟随总体规划一起通过审批而具有法定效力。具体内容包括:城市空间布局;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控制指标;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给出各级绿地指标和分布形态;划定绿线、蓝线;划分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区域,确定相应的控制指标。
对于城市一般地区,总体城市设计可通过通则式的导则进行引导,具有普适性和间接性特征。对城市重要节点和重点地段,总体城市设计可以提出城市设计细则,具有针对性和直接性。
5、小结
篇6
[关键词]通风道;风环境;城市设计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剧,自然风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功能在逐渐减弱。构建城市通风道作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的有效途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运用到具体的规划实践中。纵观相关研究理论,在宏观层面上,国内外学者们对城市通风道的理论依据进行探索,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为城市通风道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在微观层面上,也开始探索高层建筑群体的布局对周边环境通风的影响。但关于城市风道的城市设计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现阶段,人们对城市设计的研究大多基于视觉及空间的体验出发,对城市形态和三维空间的环境进行设计,鲜少将通风作为考虑因素。随着城市通风道的研究与构建,基于城市通风道通风效能的城市设计应发生相应的转变,本文对城市通风道周边地区城市设计进行了初步探析。
二、城市通风道理论研究
1.城市通风道的定义及分类“通风道”最早源自德语的“Ventila-tionsbahn”,由“Ventilations”和“Bahn”组成,分别是“通风”和“廊道”的意思。与之意思大致相同的英文关键词“Urbanventilationchannel”与“Urbanventilationpath”中文翻译为“城市通风道”“城市通风路径”。在目前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中,这个从宏观层面以生态角度解决城市风环境优化的规划概念,常常与“城市通廊”“绿色风廊”“通风走道”“绿色廊道”等词汇混淆。城市通风道按尺度等级来分类可分为以下两类:城市一级通风道地区为宏观层面城市尺度的通风道,这类风道主要由城市中的河流地区和主城区内部大尺度的江河、大型公园绿地以及大面积水体构成,宽度不小于200m,长度不小于30km,尺度较大,建设密度低,城市建设对通风道影响不大。二、三级风道地区为城市中观层面的通风道,主要由与主导风向(夏季盛行风向)平行或有较小夹角的城市干道、街头绿地、城市开敞空间构成。这类风道对城市主导风渗透到城市内部各个街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城市通风道的作用城市通风道从结构上来看:由市域内水域、主要道路、较为集中的城市绿地、广场及低矮建筑群连接,形成开阔连通的空气流通的主要廊道。从功能上看,城市通风道能促进城市内部由风压差和热压差而形成的局地风循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同时将城市污染的空气稀释排出,解决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增强城市自身调节能力。(1)降低城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由于城市建筑及人们活动导致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产生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城市建设面积增大,由于混凝土地导热系数较高,使得城市在日照下吸收的热量远远大于被土壤和植被覆盖的郊区;空气污染,粉尘、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这些污染物和气溶胶形成大气逆温层,浮在城市上空,阻碍了热量的散发;城市中人口密集、人为活动带来大量的消耗能源。黄柏良以长沙市2008年的气象和环境观测数据为依据,得出结论:城市通风是影响城市热岛强度的关键因素,提高风速能够有效改善城市通风能力,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华中科技大学陈宏教授等在对贵阳市的城市通风道规划研究中,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地理特征与城市形态进行了城市通风道规划设计。得出结论:设置通风道后,城市夏季气温明显降低,特别是作为作用空间的城市中心,降温幅度最高,热岛效应得到改善。(2)降低空气污染城市在发展中,内部的工业用地和大量交通工具产生大量废气排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这些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很难分解净化。在静风状态的城市中,当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范围后,还有可能形成雾霾。城市近地面空气污染会更加严重,污染物继续累积,形成恶性循环。徐建春和周国锋认为城市通风道是空气流通的主要廊道,运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城市风道相耦合的方法是治理城市雾霾的有效途径。陈宏和周雪帆认为城市空气污染物主要依靠城市通风道的作用来疏散调节,将城市内淤积的污染物疏散到城市外部区域的核心是城市通风道的合理布局设计。黄柏良以长沙市2008年的气象和环境观测数据为依据,对风速与空气污染(PM10)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提高城市通风系数对于城市中固体颗粒物浓度的稀释与扩散有一定作用。(3)增强城市的自然调节能力城市中,大量的人为建设和生产活动给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很大干扰,城市生态平衡被破坏后,诸如风、阳光、雨水等自然气候因子将无法有效调节城市气候环境。城市通风道通常根据城市风向及地形地貌及市区周边自然山体、水体、开敞空间等要素设计。城市通风道的设置,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平衡的恢复,减少人为干扰的影响。城市通风道不仅是流体运动的通道,也调节了城市气候、提高城市自然调节能力,到让城市“自然呼吸”,进而增强城市生态的免疫力。
三、城市通风道设计控制方法
1.通风道周边建设对通风效能的影响不同区域的风环境状况受到地表粗糙度、经纬度、建筑密度及植物分布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从城市郊区到城市内部,建筑群的高度及密度不断增大,地表粗糙度增加,城市建设对风的阻碍增加,地面风的流速降低,城市地表面处平均风速相对郊区逐渐减小。而在城市内部,空气流通状况与城市的规模、建筑物高度及密度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当风流经建筑的侧边及角部时产生流体加速的现象,被称为角部强风,此处风场会受到建筑物的几何形状的影响。建筑侧面的风力模式主要由建筑高度与宽度而定。因此,风道周边地区建筑形式及布局除了影响地块内部风环境,对其相邻界面上的通风道风环境也有很大影响。当风道宽度较大时,建筑布局对通风道纵向效能影响较小,而在城市内部,通风道下垫面以城市道路为主时,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间距、平面布局及空间关系,直接影响风道内的风环境。2.城市通风道在不同设计阶段的控制要素城市通风道是市域内空气流通的主要廊道,对于城市内风环境的优化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对于城市通风道的规划及控制,在实际规划操作中可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的合计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其中: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都是一种二维空间的规划设计,而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对城市三维空间秩序创造的设计,对保障城市通风道效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此,对于城市通风道周边地区,除了必要的控制性详细阶段的控制指标外,对于通风道周边空间界面及周边地块建筑布局模式也应该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城市设计控制指标。考虑到城市通风道的构建,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时,应结合城市地形及城市气候对城市风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在宏观层面上分析城市可能的通风道,并将通风道的保护结合城市水系、绿地系统广场等开放空间相结合。在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于城市的建成区,总体规划很难根据现有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保障城市通风道的通达流畅;另一方面,在新区建设中由于总体规划缺少具体详尽的控制指标及限制条件,通风道的建设及保障也难以实施。城市设计相较于控制性详细规划而言,对于城市空间的控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及操作实施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城市通风道周边地区,除了必要的控制性详细阶段的控制指标外,对于通风道周边空间界面及周边地块建筑布局模式业应该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城市设计控制指标。
四、对城市通风道周边城市设计的思考
篇7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人的行为;活动
目前,在大多数城市中,公共空间主要采用功能主义规划的原则,但却缺乏对人的心理、交往等细节的设计。因此,市民对很多公共空间的设计不甚满意。所以,很多城市空间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和人的行为活动紧密结合,促进城市设计的发展,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
1.认识公共空间
具有公共性质和社会性质的设计称为公共设计。公共空间设计为人们提供社会活动的场地、环境和舞台,同时它们也是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会所设计等重点关注的对象。现代社会以工业化大生产为特征,强调的是现代工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以大众消费和生产为纽带的关系。然而会所设计以现代经济制度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可以不必相互熟悉,而更强调相互间的协作关系。特别是在现代城市当中,经济制度和城市制度决定了人的职业构成和分工,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化。陌生化一方面有力地保证了私人空间的私密性,但也强烈要求具备交流、参与功能的公共空间出现。这类公共空间应该具备游行、集会、演说、交易、观赏等功能,而空间也由于这些活动而具有了公共性特征。
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需要的、理想的活动空间。如娱乐、办公、购物、观赏、旅游、餐饮等室内活动空间。它具有满足相宜的生活行为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功能,与此同时,也能间接满足个人、家庭生活方面的需求。公共室内空间与人们的社会活动、社会生活行为最为接近,要求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创造符合人们进行各种社会生活行为所需的空间环境,并保障人们的安全、无障碍,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
2.公共空间的三要素
2.1活动主体
人是活动的主体,是空间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空间景观的组成要素之一。这里的活动主体即人类,包括了不同的年龄,不同阶层、职业、爱好和文化背景的人,在这里都有自由平等的机会交流。正是有了人的参与,才使城市公共空间有了公共性和开放性。
2.2活动事件
主要指社会活动,由使用者的行为构成。人在户外公共空间的社会活动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和社交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指人类因为生存而必须的活动,如原始人狩猎生存,它基本不受环境品质的影响。选择陛活动就像饭后散步、逛街购物或看电影等,需要根据心情、环境等做出决定的活动,与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有很大关系。社交性活动如聚会、聊天等,都需要一定的场所。在社会生活中,这些活动都是交汇发生,不能够单独、独立的存在,尤其后两种活动对公共空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需要对人的行为的关注。
2.3活动场所
活动场所即活动事件的发生地,也就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活动主体、活动事件和活动场所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所以,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g设计要能够创造条件,让人在其中有愉悦的心理感受空间,人可以在这里进行各种行为活动,获得亲切、舒适、自由、欢愉、轻松、安全、活力的心理感受,这是一个展示自身价值的空间,是一个供人分享,共同欢乐,看与被看的所在,是可以寄托希望的地方。离开了人的活动和人的精神,公共空间便失去了意义。
3.公共空间设计的需求
城市公共空间的要素很多,人的活动、事件的改变、季节的变化和植物的变化都会参与其中,不过最重要的是人的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参与。但并不是每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空间都能取得预期效果,人们会按照自己的心理需求寻找适合自己要求的不同空间环境,行为也会趋向于设置能够最满足他要求的环境中。
人的心理和活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相互依存构成了城市设计的另一要素。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活动,使人尽其兴,物尽其用,发挥主客观的互动作用空间,才能充满活力。如在公园,人的主要活动是欣赏美景、锻炼身体,还有老人下棋、打牌、遛鸟、打太极拳,有小朋友需要游乐,有年轻人需要聊天,所以为了满足人们的活动,相应的设施就需要跟上,如凉亭,桌椅和游乐设施等,还可以通过植物的搭配和配置进行空间的分割,营造一个满足各方面活动的公共空间。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 景观环境 设计
前言:城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在人类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不仅应向人类提供物质资源,也应向人类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等更多层面的其他形式的资源。虽然由于经济形式的改变,决定了城市扩张和相关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已是必然趋势,但随着不合理的城市规划的相关做法,对城市自然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直接影响了我国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正确解决城市规划中出现问题,营造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城市环境已经成为被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而景观环境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还并未被准确的把握和认识,作者针对对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对相关的应对措施进行了介绍。
1、现阶段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目前,在城市规划尤其是环境规划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说来,就是规划内容对绿化环境的功能性和艺术性不能充分发挥,总的来说,城市规划在对城市环境中做出合理的规划,甚至破坏了居民居住环境。一个设计究竟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有无一个相对明确的城市设计大纲的引导是一个关键环节,我国的城市规划仍未摆脱物质规划的束缚,在实践中,规划和设计往往融合在一起,在大多数的详细规划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了城市设计的某些内容,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传统规划轻三维形态的工作方法显现出弊端,城市设计因三维整体形态的模型或图纸展示易使人产生直观感和新鲜感而受到推崇,规划管理如何实施等核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环境设计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树种引进单一,片面追求艺术效果
目前,许多城市的城市规划绿化建设主要采用的树种主要是法国梧桐以及香樟,还有部分城市为达到加强本地环境艺术效果,片面引进山区已经长成的大树和老树。由于植物物种群落的竞争和依存关系,植物种类单一毕会造成生长不良和虫害高发的危害,同时,山区的大树在运输途中,由于水分散失气候不适,将会造成活率低,死亡率高的现象。也会出现生长缓慢的现象,绿化的生态服务功能难以展现,城市绿化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1.2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片面夸大艺术效果
由于城市规划的传统观念严重,片面追求环境设计的艺术效果成为城市规划中环境设计的弊病。很多的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人员不熟悉植物特性,片面夸大环境艺术效果,在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中,很少采用本地植物,大局采用外来花草,这样,不仅加重了城市景观后期管理中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任务量,同时也很难彰显地方特色,破坏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初衷,城市景观设计的效果也十分遭到破坏。
1.3绿化部件的频繁设置和过度使用
现阶段,经常出现的城市规划的景观设计出现的问题就是花坛草坪等绿化部件的频繁设置和过度使用,要维护这些绿化功能部件的正常运作,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侵占人居环境,压缩正常的休闲生活空间,还要在养护期间喷撒化学药剂,造成环境产生污染。反观产生的规划的艺术效果,从环境艺术设计角度来看,这样的频繁设计不符合环境美观的原则,对环境的艺术设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具有华而不实的特点。
2、城市规划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应对
环境艺术设计应作为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最为重要的设计理念,切实的贯彻到城市规划的景观设计中,不仅满足城市规划的景观的功能性,同时也应体现城市环境景观的环境艺术效果。
2.1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
首先,从设计的行为特征来看,环境艺术设计强调环境整体效果,在这种设计中,对各种实体要素的创造是重要的,但不是首要的,因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对整体的环境的创造。居住区环境是由各种室外建筑的构件、材料及周围的绿化,景观小品等各种要素整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设计,不仅可以充分体现构成环境的各种物质的性质,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统一而完美的整体效果。没有对整体效果的控制与把握,再美的形体或形式都只能是一些支离破碎或自相矛盾的局部。
其次,环境设计的人文性特征表现在室外空间的环境应与使用者的文化层次、地区文化的特征相适应,并满足人们物质的、精神的各种需求。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充满文化氛围和人性情趣的环境空间。中国从南到北自然气候迥异,各民族生活方式各具特色,居住环境千差万别,因此,居住区空间环境的人文性特性非常明显,它是极其丰富的环境设计资源。
最后,艺术性是环境设计的主要之一,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所有内容,都以满足功能为基本要求。这里的“功能”包括“使用功能”和“观赏功能”,二者缺一不可。室外空间包含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两部分内容。有形空间的艺术特征包含形体、材质、色彩、景观等,它的艺术特征一般表现为建筑环境中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而无形空间的艺术特征是指室外空间给人带来的流畅、自然、舒适、协调的感受与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二者的全面体现才是环境设计中的完美境界。
2.2城市规划的常用方法
首先,应充分体现地域特点,此类设计方法主要特点,就是要保留当地的环境特点和文化特点,尽可能采用相关当地资源进行设计,对场地中需要的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施工中的材料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达到节省环境资源的目的。
其次,要进行合理配置,作为反映环境中艺术效果的稳定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的重要表现,建筑景观设计的必要性也体现出来。由此,在城市建筑景观的设计中,合理的增加多物种组成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可以使建筑景观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经济文化资源,对保持景观的地域特性,文化特质多样性和环境艺术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环境意义。
篇9
关键词:山地城镇;步行交通;车行交通
前言
汽车时代带来的点到点的便捷体验使得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车行交通建设,大马路、高架桥成为了城市的象征,以步行交通为主的山地城镇也难逃汽车大浪的侵蚀。然而由于山地城镇受地形影响较大,居民出行并没有因为车行交通的增加而变得方便快捷。因此需要对山地城镇的步行交通和车行交通进行博弈分析,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促进山地城镇步行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1.山地城镇步行交通建设的必要性
山地城镇地形复杂,坡度大,非机动车出行很少,出行主要以步行交通和汽车交通为主。由于山地城镇车行交通路网结构先天不足,需要步行系统作结构性的补充,跨城区远距离的出行多采用车行交通出行,而城区内步行出行所占比例较大。对出行方式的调查显示,居民出行方式结构为:公共交通27.1%,辅助交通0.53%,出租汽车4.38%,小汽车4.73%,其它0.59%,步行62.67%。与国内其它平原城市比较,明显看出步行交通是山地城镇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因此,对于山地城镇交通发展而言步行交通意义重大。然而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盲目的重车行轻步行,不仅减少了步行者的活动空间,还使步行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孰重孰轻还要从山地生态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考量。
2.山地城镇步行交通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步行交通的管理保护,车行挤压步行空间
步行交通管理滞后,缺乏行人优先的思想,利用人行道占道经营、违章设置广告牌或停放交通工具等现象频出。由于山地城镇道路受到地形限制,其建设难度大、路幅也较一般平原城市窄。随着机动车的日益增长,加之以上的各种管理缺陷,在用地紧张地段,人行空间被车道、停车位挤压或侵占,步行者被迫进入车行道,不仅加重了坡道的路况复杂度,也使行人的安全受到威胁。
2.2步行设施系统性差
当下修建天桥或者地下通道仅仅为了解决人流拥挤问题,减少人流与车流的相互干扰。也仅存于交通复杂的局部地区,并没有考虑和步行设施、城市建筑、人车转换地等形成有效地联系、构成系统的山地步行体系,影响了其在山地城市中效应的发挥。
2.3步行空间缺乏活力
一方面为了适应汽车速度带来的视觉冲击力,道路周边环境、建筑体量、建筑细节等都被迫放大,使人们在步行中失去了感知的媒介、减少了步行的乐趣。另一方面由于车行交通受坡度等因素的限制在道路建设中拉长了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步行出行的难度,街道中的行人大大减少,功能单一的步行空间失去了传统的步行小路中丰富的交往活动与活力。
3.正确认识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
3.1人车关系的历史演变
在汽车成为主流交通工具之前,大多数城市采用人车混行组织方式,当时机动车在速度与数量上十分有限,街道空间由多种交通工具与行人共享。然而随着机动化飞速发展,街道空间开始冷漠和衰退,城市也丧失了原有的人文风貌。在经历人车时期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城市既需要走人车和谐之路,步行和车行需要平等共存,减少冲突。这种回归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逆转,它是现代物质文明和人本思想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碰撞的结果,是融合了机动化的步行化。
3.2山地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的关系
山地环境下步行与车行交通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空间争夺和速度差异。空间的争夺实质是争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城市不可能无限扩张,尤其是山地城镇,可建设用地有限。传统被动疏解车行交通的方式必然会造成车行道路挤占步行空间。速度差异表现为沿街景观为适应车行速度而在细节尺度等方面被放大。强视觉冲击力的大广告、简洁的建筑界面、高大的建筑体量成为城市的主要特点,造成宜人的步行空间不断受到侵害,街道生活逐渐丧失活力。此外,为了更好的发挥汽车的效率,城市功能区之间由高效的道路系统联系,人们无法步行到达。总之,在人车速度差异之下,山地城镇步行与车行交通所需的空间和规模相差甚远,步行空间逐渐被忽视。虽然车行交通对步行有一定影响,但完全脱离机动车交通的步行化必然走向失败。因此,步行交通建设不能脱离车行交通的支撑,步行交通建设的终极目标不是取代车行交通,而是改变生活环境,恢复人车之间平衡的一种尝试。
4.山地城镇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和谐发展措施
4.1运用城市设计理论强化立体步行交通体系
城市设计主要与人实际感知的空间形态和活动相关,注重结合城市环境营造个性化特色化的空间形态。立体化步行空间彰显城市的品质。结合山地城镇独特的背景环境,运用城市设计理论整体控制城镇空间,把握立体步行交通系统整体构架,创造人们接受的多功能立体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1)结合地形建设立体步行交通体系复杂的地形虽然给步行交通的布局和设计带来了困难,但赋予了山地城镇步行交通以独特性,为步行道创造丰富多样的立体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步行交通方式由于适应性较高,可以适应不同的地形条件,且对地形改造的要求较小,可以依照原有地形条件,按照依山就势的方式进行建设,通过地形的高差创造出独特的立体步行交通体系,在垂直空间上实现人车共存。(2)系统化立体步行交通体系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镇适宜建设用地少,通过开发和利用竖向空间,建设立体化步行交通系统,来解决地面空间资源短缺的问题,适应城市发展需求。山地城镇较多数呈多中心结构布局,同时中心的聚集度较高,在中心区或者人流聚集地用架空的人行通道直接连通商业、办公、餐饮、医院、娱乐和学校等地的主要出入口,通过架空人行通道将散布于各处的单一功能的过街天桥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系统化的立体步行交通体系。这样,不仅有效地疏导了人流,又使人群不必跨越繁忙的城市街道就可直接进入楼层,同时也能使人们从心理上接受人行天桥。完善的立体步行交通体系既能方便市民出行,保证城市交通的安全顺畅,有效减少人车冲突,又能降低对车行交通的依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2运用视觉原理融合界面
步行者和车中的人由于速度和距离差异,所观察到两侧的层面不同,步行者注意的是小尺度界面,车行中的人观察到的是中尺度甚至是大尺度界面。距离步行者最近的界面需要细腻的尺度,可以通过墙面材质、细节造型设计、丰富协调的色彩等要素处理,结合人行道空间的绿化小品和精美铺地等构造细腻亲切的小尺度空间。距离人较远的界面可采用相对简洁的尺度或非常简洁的尺度,细小的材质很难辨认。通过沿街界面分级处理,满足不同距离和不同速度观赏者的视觉感知,创造富有活力的步行空间,吸引步行方式的选择。山地城镇范围内地形高低错落、转折有序,利用视觉原理与地形相结合在坡道、边坡、峰坎等处通过对建筑及周边地物地貌的细节处理,打造宜人的步行空间,转移行人的疲劳注意力,增加步行乐趣。
4.3强化规划师的责任,加强交通管理与监督
对于山地城市建设,规划师要首先确立人车和谐的规划和设计理念,要充分意识到步行交通对山地城镇在绿色出行、安全出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室外交往空间等方面上的积极意义,以此为核心探求人车和谐的山地城镇交通设计方法。当前社会下的城市规划多表现为一种政府行为,领导的意志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很大。鼓励公众参与到规划和交通管理工作中来,深层次参与政府交通管理决策,加大对交通违法惩治力度,确保人车有序互动,这一点在城市功能集聚度较大的山地城镇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5小结
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之间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二者通过一系列的循环反馈过程,将有可能达到一种“互补共生”的稳定平衡状态。当代城市生活不可能倒退回传统的步行时代,虽然山地地形地貌对便捷的车行交通带来一定的建设复杂度,但独特的山地地形地貌却为步行交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对步行交通和车行交通进行整合,不仅能够解决人车冲突的问题,提高街道的活力,还能提高山地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对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闫雪.人车和谐的街道空间设计[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雷诚,范凌云.生态和谐视角下的山地步行交通规划及指引雷诚.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73-80
[3]王纪武.山地城市步行系统建设的集约观[J].2003年第8期第19卷:79-82
[4]孙靓.城市步行化———城市设计策略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高层建筑;个性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wave is quietly changing our lives and the surrounding cities. The structure of high-rise buildings are emerging not only enrich the cont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is to becom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modernization. The structure of high-rise buildings are emerging not only for people living with more work and rest space, bring more green space for urban construction, rich urban modernization planning. However, in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we continue to pursue beautiful, personalized on the basi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re are also many discordant issues. The role of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analysis, and the harmonious integration of design and planning measures for staff.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rise buildings; personality
中图分类号:F1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和谐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主要话题,也是城市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我国的规划设计的实施效果与预计目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城市化发展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存在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中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作为相关的城市化管理基础,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也存在着同样的缺陷与质量问题。因此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行深入系统的总结与完善,确保工程工作中各种质量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一、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概述
1、城市规划概念
在目前的城市化发展中,城市规划已成为保障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规划主要是通过相关的国家规定和施工规范等硬性指标来确定城市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发展能够协调、配合进行。这样的规划要求对于控制城市发展方向和实现预计城市发展目标有着良好的作用与意义。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规划的主要目标在于控制、概括和管理城市化建设中所产生和相对应的关系,从工作实施结果来完善和管理城市现代化质量控制要求。而在目前的城市化建设工作中,其规划质量与城市发展前景紧密相关,对于城市建设质量的控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城市建设中,一旦城市规划不科学、不合理,那么其极容易造成城市建设质量偏低,使得城市管理工作和城市发展受阻。
2、建筑设计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澎湃,城市建设事业逐步朝着高层化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和建筑方向对于缓解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紧张局面十分有效。当然,在这种建筑趋势下,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与设计,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就当前社会发展而言,建筑设计可以说是地产开发这会儿追求更大经济利益和更高利润空间的主要手段。也可以说建筑设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总体而言,在目前的高层建筑设计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根据施工成本、施工条件以及实际情况来进行总结与统计,根据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处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的顺利进行;其次,我们还需要对于当前城市发展的经济水平分析,使得建筑结构从功能上能够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追求和生活要求。
二、城市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我国拥有着长达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因此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具备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在近年来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伴随着西方先进技术的不断引进,我国人们不断的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与传统的建筑结构模式合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具备着传统文化底蕴且能够满足现代化人们生活需求的一种综合性设计模式。但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功能、城市能源以及相关的资源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规划与设计工作中从时代特征着手分析,确保建筑结构与城市化建设能够体现出时代特征和时代思想。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和管理城市化建设要求,使得城市化建设能够满足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并且能够将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节地、节水要求进行严格控制,从而将其合理的置放在各个管理环节当中,进而做到落实土地管理制度的模式。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中,设计特点主要在于综合性要求。可以说城市建设与科学的规划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城市建设中,我们要将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艺术等多个要素综合起来,融合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城市规划要求。只有我们在工作中将各个因素做到合理有效的应用,才能够保证在工程建设中形成全面的控制要求。
三、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关系
1、规划与设计相互制约
1.1多选择性的强制性指标组合
在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多数发达地区都已经取得了较为辉煌的设计经验。一般来说,在这些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已经形成了一套或者几套不同的控制目标和控制组合,使得工程管理工作中形成了一种可以制定和预防的建设用地,这种用地的规划与统计对于建筑事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1.2可行性建筑方案论证规划指标
同时,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各种可行性建筑方案的研究来改进方案论证工作中存在的合理性要求,这对于促进工作施工设计十分有效。不过在目前的工作中,该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对于相关计划和规划的完善十分有效。且在应用中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引申,编制出科学、全面的施工重点和设计要点,这种设计要点的采取对于可行性建筑方案的研究十分有效。
1.3加强规划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工作
就那目前我们在工作中常见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而言,每个城市在设计中都存在着自己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将其深化到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各个角落,使得各方面的工作力度和要求都能够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工作要求。城市设计运用综合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可更为具体,形象地处理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关系,使城市各组成要素,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宅间关系更加完善,使得抽象的城市规划指标变具体,并具有操作性。借助城市设计这一“桥梁”,城市中的建筑在空间和功能上更好地反应城市规划意图。
2、完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多科学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其决策及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必须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加充分地体现城市意识。建筑除了本身的功用外,也被誉为凝固的艺术。重要的建筑是一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建立建筑设计方案的专家评审制度,即组织一些专家对重要的城市建筑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对建筑设计方案奉身进行评审;二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的要求,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体现了城市的意识。从专业的角度集思广益,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然而,目前的建筑评审的效果并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