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思政范文
时间:2024-05-23 17:4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基础思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的计算机科学家预言“能够思维的计算机”很快就会问世。但是,到目前为止,即使全世界最高级的计算机也还始终只是一台按照人编制的程序工作的“机器”。 在现代机器刚刚发明出来之时,不少人希望能够制造出一旦发动就不再需要新的能量、能够永远运转不停的“永动机”。后来,科学家们能够最终能从理论上证明“制造永动机”的不可能。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象科学家们证明“永动机不可能”那样证明“计算机不能思维”。但至少可以从逻辑上对这个问题作出一个初步的判断。
一、从计算机语言的角度证明计算机不能象人的大脑那样工作
许多计算机科学认为将来的计算机能够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类使用语言思维,计算机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语言。这样,计算机最终能够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
在这里,赞同计算机能够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的计算机科学家犯了如下逻辑上的错误:先把人类思维简单地等同于语言思维,再把计算机语言简单地等同于人类语言。这样,人是用语言思维的,凡是能够使用语言的“事物”---不管是人还是机器,都能够“思维”。我们可以通过人类语言和计算机语言的对比来证明: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水平上,无论采用什么高级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都不可能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
1.人类自然语言的特点
人类自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认知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由于人类自然语言同时要满足这三种功能,它就必须达到如下要求:思想、方法、对象三者同时融于语言之中。这就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三位一体性”。如果没有这种“三位一体性”, 人类自然语言对人类就失去了意义。试想,如果我们用语言交流,双方却不能通过语言知晓对方的思想和思维的对象以及方法;我们用语言认知,却不能用语言把握对象、掌握方法和认知目的;我们用语言思维,我们却不知用的什么方法,思维的对象是什么,用什么观念控制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语言对人类还有什么意义呢?与此相应,人类自然语言要同时满足这三个功能,就必须是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这也就人类自然语言的“说不准原理”,即在任何一种语境中,语词所指称的对象都只是相对确定的。
人类自然语言的这种“说不准”的特点决定了人类大脑思维过程的模糊性。现代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大脑左、右半脑是有相当分工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语音语词存储在大脑的左头脑,视觉表象或“图景”存储在大脑的右半脑。大脑思维过程的模糊性就是,人类大脑左半脑中的语词与右半脑中的“图景”是一种非常模糊的对应关系。这种模糊的对应关系使得人类大脑根本不可能象电脑那样快速准确地“计算”。然而,正是这种模糊性给人类以极大的适应性,使得人类能够在极端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人类自然语言具有极大的模糊性,但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外部世界通过视觉进入人类大脑右半脑的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和确定性,大脑右半脑处理这些外部信息的机制具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和确定性,大脑左半脑的语词与其指称的大脑右半脑的“图景”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和确定性,人类在交流过程中使用的语词对外部事物的指称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和确定性。人类依靠这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和确定性,通过相互交流达到一定程度的合作,通过在这种合作过程中不断地试错,进而有效地适应环境。这样,人也就成为万物之灵。
2.计算机没有主体,计算机语言没有思想
我们是否能在现有的集成电路的技术之上,“创造”出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使计算机能够象我们人类大脑那样工作呢?这似乎是不可能的。计算机是没有“主体”的。一个没有主体的机器却要使用必须有主体才能使用的语言,似乎从逻辑上也说不通过。现有的计算机的命令语句全部是祈使语句。而人类自然语言中,每一句话都包含着说话的主体,只是我们习惯地省略掉了这个主体。比如,我们对某人说“Copy the file.”时,全部语句是“I want you to copy the file.”在这里,“I”是主体,“you”是“I”祈使的对象,“to copy the file”是“I”祈使的对象的行为。而在计算机语言中,“I”是我们操作计算机的人,“you”则是计算机,“to copy the file”则是计算机的行为。我们通过对计算机语言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计算机是没有主体的。在我们还没有创造出具有主体性的计算机之前,我们不可能为计算机“创造”出一种能够使用必须具有主体性才能使用的语言。
计算机之所以能够比人类大脑更加快速准确地“计算”,正是在计算机克服了人类自然语言上述“三位一体性”的“缺陷”。计算机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的最基本的原因,就是硬件与软件的分离、程序与数据的分离。这实际上也就是将我们人类自然语言中的思想与方法、方法与对象、思想与对象实行了分离。由于这些分离,使得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中的命令与数据,都能非常精确地指称计算机内存里面的确定区域。这样,计算机“计算”的时候,就不会象人类大脑那样,左半脑中的一个语词指称的是一个几乎难以确切地划分出“边界”的右半脑中的图景,而是一块有着确定“地址”的内存区域。这样,计算机就能够达到快速准确地“计算”了。
计算机语言没有思想。计算机语言的“思想”存在于编制程序的人的大脑之中,这就将使计算机语言的思想与方法分离了。计算机的程序语言是一种高度形式化的语言,这种语言与它要处理的对象是严格分离的。而计算机语言所要处理的对象,仅仅是数据。即使我们称现在的计算机能够处理“图象”和“声音”,它也是把这些图象和声音变成了数据之后进行处理的。这样,计算机语言又达到了方法与对象的分离。由于计算机语言没有思想,当然就谈不上思想与对象的分离。而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其中最关键的一条也就是我们把需要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变成了“数据”。这同样使得我们的思想---我们不同的人之间的关于世界的看法与对象分离了。因为,数据一旦采集之后,就成为一种“客观”的东西,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和处理这些数据,但是,数据本身却不会变化了。由于计算机语言能够达到帮助我们人类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使思想与方法、方法与对象、思想与对象三者之间达到非常有效的分离,计算机也就能够为我们做很多的工作。而这一点,则正是计算机的优势。
3.现有的计算机不可能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
通过从计算机语言的角度对计算机的功能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能够使用计算机语言使计算机好好地为我们工作,正是因为计算机语言帮助我们克服了人类自然语言“三位一体”的“缺陷”,使人类自然语言中的思想与方法、方法与对象、思想与对象在计算机语言中产生了较高程度的分离。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能够在我们生活中起到那样巨大的作用,最基本的原因就是硬件和软件的分离、程序和数据的分离。硬件和软件的分离并不仅仅只是在计算机技术之中,现代任何工程技术就实行了这种分离。现代大工业机器生产,其硬件和软件都实行了分离。否则,人们不可能在全世界各地生产元部件,然后再在产品的需要地组装。今天,人们可以在全世界各地生产计算机的各种元件和部分,也是由于人们共同使用的是高度形式化的数字逻辑和机器语言。而程序和数据的分离,则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中的一项最重要的革新,计算机网络充分利用了这种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在世界各地相对独立地编制程序和收集数据。而这些程序和数据却可以通过网络使各种不同的计算机共同享用。
从上面的证明中可以看出,计算机能够达高速、准确地“计算”,其关键原因就在于计算机没有主体,计算机语言没有思想。这就使得不同的人们能够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使人类的思维过程中将思想、方法和对象分离开来。由于这种分离作用,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的人们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共享信息资源。
在计算机语言的思想、对象和方法的分离的基础上,计算机语言中的命令、变量和常量与计算机存贮器里面的一定的区域有着严格的指称关系,这样,计算机就能够快速、准确地寻址和计算。尽管现代高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及其准确性令我们吃惊,但是,由于计算机是一台没有主体的机器,计算机语言是一种没有思想的语言,要这种使用没有思想的语言的没有主体的机器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是根本不可能的。并且,我们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具有“思想”的计算机语言,让没有主体的计算机使用。这似乎在逻辑上是始终讲不通的。就象人类教动物学说话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目前还没有成功的一例。动物之所以不能象人一样的说话和思维,就是无论如何,它们是没有主体的。计算机的内部结构比动物的大脑不知简单多少倍,让这样简单的、没有主体的机器使用人类这样复杂的语言、象人的大脑那样工作,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转贴于
二、从计算机硬件的角度证明计算机不能象人的大脑那样工作
既然我们不能让没有主体的计算机使用具有思想的语言,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制造出某种具有主体的计算机,使其能够使用某种具有思想的语言,象我们的大脑那样工作呢?从逻辑上来说,这似乎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主体性”的产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自组织过程。要制造出一种具有高度自组织过程的计算机,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1.人类难以制造出象大脑神经细胞那样复杂的计算机“元件”
如果我们要制造出一台具有高度“自组织“过程的计算机,首先就必须使这种计算机的“元件”具有某种“独立性”。目前人类的制造技术虽然达到了极其高级的水平,但是,要制造出象大脑神经细胞那样的“元件”还是非常困难的。尽管目前的神经网络计算机或生物技术似乎有了一些“起色”,但与人类神经细胞相比,差距还是十分大的。人类大脑的神经细胞是生命进化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的产物。到目前为止,人类还只是了解到其运行机制的极其有限的内容。
2.人类没有能力将类似于大脑神经细胞的“元件”装配在一起
即使人类能够制造出象大脑神经细胞那样复杂的元件,人类有没有技术将其“装配”得象大脑神经网络那样工作。目前的计算机能够这样快速地工作,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计算机的集成电路中的各种各样的“开关”的连结没有人的大脑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神经末梢连结那样复杂。如果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程度达到了能够把现在的一个个的“开关”变成象人的大脑中的一个个的“神经细胞”一样的机制,人类也可无法将这些神经细胞连结在一起有效地工作。因为,这些“神经细胞”有了某种“独立性”,其“行为”也就具有了相当程度的“任意性”,计算机科学家也就再也无法让它们象现在的集成电路中的“开关”那样按“规律”活动了。人类神经细胞连结成神经网络,是人类生命进化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的结果。在这个进化过程之中,神经细胞通过其神经末梢的电子跃迁、离子藕合的过程经过了长期的环境适应和内部调适。这个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并且仍然还在进化。就目前人类的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智力的有限性,要想人工制造出象人类大脑神经网络这样的“造化之物”是极其困难的。
3.计算机科学家没有办法将上述“装配”方法说出来
即使个别的计算机科学家碰巧想出了某种能够将这些复杂的元件连结在一起的方法,这个计算机科学家也难以将这种方法“说”出来。现代科学技术能够产生巨大的作用,关键的愿意是因为科学家具有“科学”这种共同语言。科学家能够通过学习和使用这种共同的语言进行合作。某个计算机科学家或许能够通过自己的反复操作、或偶然的机遇将某些类似于大脑神经细胞的“元件”连结在一起,使其正常“工作”。但是,如果这个科学不能使用共同语言将这种方法表述出来,其他的科学家也就难以学习这种方法。这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小人”们创造出无数世界领先的技术,但由于中国古代的文字语言只供“君子”论“道”而不论“器”,中国古代也就没有一种有效的语言将这些技术转化为人类可能普遍享用的科学。
4.计算机科学家没有能够进行共同操作的形式化语言
即使个别的计算机科学家“发明”了能够说出这种方法的“私人语言”,计算机科学家也难以用其作为交流的工具。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共同的语言,但是,这种语言还必须高度形式化的语言。如果某个科学家能够用自己的“私人语言”表述这个过程,其他的科学家或许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理解某个科学家所说的,但是,这种语言并没有高度的形式化,科学家难以用这种语言进行某些可重复性的操作,科学家也同样难以使用这种方法。现代计算机的研究和制造是在无数的计算机专家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分工合作的基础,从硬件的角度来说,就是计算机专家能够合作标准的计算机机器语言---实际上就是数字电子线路语言。从软件的角度来说,就是可以共同使用的高级程序语言。如果没有这两种高度形式化的语言,计算机的研究和制造、计算机的推广和使用都是不可能的。
通过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第一,人类难以制造出象大脑神经细胞那样复杂的计算机“元件”;第二,即使制造出这样复杂的元件,人类难以将其有效地“装配”在一起,让它们正常的“工作”;第三,即使某些科学家能够在经验上想出某些办法让将这些元件装配在一起“正常”的工作,但这些科学家无法将这种方法“说”出来,第四,即使这些科学家用“私人语言”将这种方法“说”了出来,但由于这种语言不可能形式化,其他的科学家也难以理解。由于这四个方面的原因,要从计算机硬件的方面来制造出“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的计算机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三、计算机不能象人的大脑那样工作
通过上面从计算机语言和计算机硬件两个角度的论证,我们知道,要使计算机能够象人类大脑那样思维,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必须制造出具有“主体”的计算机。
第二,必须创造出具有“思想”的语言。
第三,必须使这种具有“主体”的计算机接受这种有“思想”的语言。
要满足第一个条件,就必须制造出具有一定“独立性”和“任意性”的计算机“元件”。人类要制造出这种具有一定“独立性”和“任意性”的“元件”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小的。因为人类大脑神经细胞是生命进化的产物,其复杂程度是现在的集成电路仅仅用“开关”来控制电子流动难以比拟的,也是人类难以在实验室内控制生产的。并且,即使制造出具有某种“独立性”和“任意性”的元件,人类就不可能让它们按人类的“意志”装配在一起。因为使用语言包括人类自然语言和科学语言说明复杂系统具有如下困境:仅仅描述单个“元件”的行为,并不能说明整体的行为;描述整体的行为,就只能是极为近似的。用这种极其近似的语言描述这种新的类似于神经网络的整体状况还勉强,要用这种语言制造计算机,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人类制造出某种具有“主体”的计算机的希望是非常眇茫的。制造计算机是一个复杂的合作过程,在这个合作的过程,没有形式化的共同语言,合作就无法进行。
前面我们已经说明,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条件下,仅仅使用软件的方法即依靠计算机语言的发展是不可能计算机象人类大脑那样思维的。这样,即使我们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能够满足上述第一个条件的水平,我们也难以为这些计算机“创造”出一种有思想的语言。
即使我们同时满足了制造出了一部有主体的计算机,创造出了一种有思想的语言,我们也不可能将作为硬件的计算机和作为软件的语言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如果这些机器具有了“主体性”,他们自己就会“创造”自己的语言,它们怎么还会接受人类为它安排的语言呢?
这样,我们可以说,就人类的智力和技术水平,要使计算机能够象人类大脑那样工作虽然难以说是不可能的,但确实是极其困难的。
四、计算机思维的神话产生的逻辑原因
很多计算机科学家之所以相信计算机能够思维,是因为他们犯了如下的逻辑错误:一是把思维等同于语言思维,二是把计算机语言等同于人类自然语言。由于这两个等同,计算机科学家自然就会产生第三个等同:把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等同于大脑思维过程。
我们要对某些超越了人类认知能力的事物作出解释,一般采用的是用某种神秘的“实在”来解释它。由于我们对自然和社会运转的规律所知甚少,我们就用“上帝”、“天道”之类的东西解释自然和社会所发生的一切。由于我们对我们的“精神”所知甚少,我们用“灵魂”解释我们的“精神”。由于我们对我们的历史还所知甚少,我们就用“文明”或“文化”来解释我们的历史。虽然计算机是由人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制造出来的,但由于其内部工作过程的复杂性和层次性,普通人要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也是非常困难的。计算机科学家可以用专业术语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解释得清清楚楚,但是,这些解释对普通人来说,无异于“天书”。这样,科学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就必须用“拟人化”的方法和语言解释计算机的工作过程。然而,面对一个由人按照一定的规律制造出来的计算机,计算机科学家不可能再用“灵魂”、“精灵”之类的话语来予以说明:计算机科学家不可能说计算机之所以工作是因为其内部有一个“小精灵”。在这种情况下,选用什么样的话语来解释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呢?“思维”就是一个最恰当的术语。如果我们说计算机能够思维,任何人都会“理解”这个工作过程,尽管普通人几乎没有对“思维”做过什么研究,但任何人都时时刻刻在思维。使用“思维”这个术语解释计算机的工作过程,科学家和普通人之间就有了“共同语言”。从使用“思维”这个术语解释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开始,计算机能够思维的神话也就开始产生了。或者说,当计算机科学家开始用“思维”这个术语解释计算机的工作过程,相当一部分计算机科学家也就开始相信计算机能够思维,计算机科学家也就开始制造“计算机能够思维”的神话。转贴于
对于计算机科学家,什么是思维呢?计算机科学家一想到思维,自然就会想到语言。无论谁都知道,我们的有意识的思维是利用语言进行的。一想到语言,马上就把计算机程序语言与人类自然语言等同起来。这样,如下的结论就会自然产生:思维就是语言思维,计算机使用语言处理信息,人使用语言进行思维,计算机也就能够象人一样思维。
很多计算机科学家之所以产生相信“计算机能够思维”,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通过计算机工作过程和大脑工作过程的“形式上的”对比,发现了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信息处理”。计算机能够“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而我们人则同样可以接受信息---听、看、阅读等,储存信息---记忆,处理信息---思考,输出信息---说、选择性地看、作出反应、阅读等。这也就是说,大脑工作过程与计算机工作过程有着某种形式上的可比性。本来,类比是人类把握外部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形式化的类比更人类思维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利用大脑工作与计算机工作的类比,得出某种形式上的一致性,并用这种一致性做为探索大脑奥秘的某种手段,这一切都无可非议。但是,仅仅因为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方式和人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反应的方式具有某种形式上的可比性就把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和大脑的思维过程看作相同的东西,首先就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重大错误。
前面我们已经说明了人类自然语言与计算机语言的差别。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并不是说语言就是思维。而我们之所以经常产生语言就是思维的错误结论,正是因为前面所说的语言的“三位一体”性---即我们的思维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对象都融合在语言之中。然而,在计算机语言中,这种三位一体性得到了严格的分离。这样,计算机就不可能象人类大脑那样思维。同时,这也是计算机能够在“计算”方面比人类大脑迅速准确得多的原因。
篇2
关键词:口算训练;速度;正确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11-02
口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最基本的运算能力,是一切数学学习的基础,口算能力还是衡量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口算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通过一定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再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基本口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1】而对于低段的学生(特别一年级)来说,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口算的重要性,而且对枯燥的计算没有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低段孩子的口算速度以及正确率,成了数学教师的教学重任。
一、低段孩子在口算中遇到的困惑及对策
低段儿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够成熟、认知水平不高加上学习的习惯差,导致在计算时比较粗心,容易把数字抄错,如1与7、6与0,、4与9等都容易抄错、写错或者因为潦草而看错的情况出现,于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是提高低段学生口算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如: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这种练习,在培养口算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教师还可以自制演示活动口算卡。用两块大小不同的圆形纤维板或胶合板等,中间用钉或螺丝固定,大小圆板上分别写上0~99的100个不同的数字口算板上,中间写上运算符号。使用时,教师可任意转动圆板,组成需要的题目,训练学生快速反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二、重视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1-3年级的孩子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口算训练是体操中的重要一节。口算训练时学生在瞬间要进行各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把试题进行“分解、转换、变式、重组、……”从而达到迅速、准确地解答。口算训练的任务就是要在引导学生正确解答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当中,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口算速度以及正确率,我试着用多种方法去教学,觉得要想提高口算速度以及正确率,可采用如下方法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1、养成习惯,每天训练
“曲不离口,鼓不离手”,口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我们得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和训练。比如在学习完10以内不进位加法后,我就准备了81张加法算数卡,每一个1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算式都不落下,让学生口算。在第二天学习了10以内不退位减法后,我又把45个不退位减法算式连同之前的81个加法算式一起在每天早上或者数学课之前让学生口算练习。越学到后面,积累的算式卡片就越多,不断的重复,让学生熟能生巧,一看到算式就知道答案。
2、灵活多样,激发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我觉得在口算教学中我们也要提倡口算方法的多样性。
(1)学校训练,培养兴趣方法。多做多练是前提,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的培养出计算的方法,尤其是目标教学加法交换律、加法分配率从中可以获取。口算练习要活泼、生动、多样化,在训练中经常采用的方式有出数游戏、听算、开火车、对口令、找朋友、擂台大赛、定期检测等等。
(2)家校合作,提高小孩口算能力。学习仅靠学校里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家长如何一起来提高孩子的口算速度与正确率,这就需要家校紧密联系,作出相应的对策。
这里有一位教学口算比较成功的家长与我分享他的教学计划。每天放学,他都要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当天的口算情况,而面对孩子带回家的那些口算练习,他不是急着让孩子完成,而是先进行口头计算,教孩子“认算式”,再给孩子计时,错一题扣5秒,看看是不是每天在不断的进步。他给我看的一份时间记录,孩子从最初的20题需要2分13秒,5天后成功突破2分钟,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孩子都能在1分钟内完成20道题,远远超过了课标要求的“一分钟口算8道算式”的要求。
3、重视算理,提高质量
口算要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算法,不能单靠机械记忆或死记硬背。在弄懂方法,掌握算理的同时还要注意口算方法的多样性,解决某个口算问题要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自己提出不同的思路。在口算教学中口算方法是否是学生个性化思维的结果,我觉得是很关键见的,所以在教学中我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可能把自己的方法讲出来,也让学生“多中选优,择优而用”。
教学一种新的口算方法,要给学生讲清算理。比如口算5×17,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能正确说出得数,而要让孩子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的组成上,从而说出想的过程。10+7=17,把17分成10和,再5×10+5×7=85,同17×5直接数算的结果相同,但它不仅反映了口算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特点,还培养了以后学生对乘法分配率的认识。学生只要敢想,教师就要进行鼓励。
三、口算训练中存在的误区及反思
在不断的尝试中,学生的口算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总有一些后进生进步缓慢,导致班级里面口算速度与正确率悬殊拉大,这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回顾自己在口算教学上的方法,导致个别学生口算能力提高不明显,主要是存在以下误区。
1、只重视练习形式,忽视练习实效。
如果教师只是以学生口算结果正确为目标,虽然分析了口算思维过程,但不帮助学生比较口算方法的优劣,那么比如5+7,总有学生是在5的基础上接下去数7个,甚至掰手指。
2、只重视全班练习,忽视个别训练。
口算的方法是多样化了,是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跟上呢?在“开火车”过程中,慢的小火车如果是因为某位孩子的原因,教师是否单独对他的口算训练制订方法。
在新课程教学中,即要重视算法多样化,更要重视口算算理的教学;即要提高全班口算效率,更要注重个别学生的口算训练。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学生有效的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思政 教学模式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交错,复杂多变,高职教育面临重重考验。很多高校选择通过教学改革来应对复杂的教学形势。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式。通过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学模式的现代化,使高职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普遍达成的共识。笔者将通过本文深入探析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学科教育的特点,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进而建立健全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思政教学模式。
1 应用信息技术将为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现阶段,如何调动高校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其学习热情,使其主动学习、主动接受知识,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是当前高职教育的思政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师应该转变以往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成为思政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高校需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改革目标。信息技术应用在高职思政教学中,通过构建思政教学网站,使校内的多媒体网络终端与Internet相联结,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为思政教学改革创设一个高效运作的教学环境。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
1.1 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而具有交互特点的多媒体计算机所提供的形式多元化的参与活动,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热情,并为其创设了一个具有交互性的教学环境。
1.2 多媒体计算机的超文本特性能够优化教学信息资源配置。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超媒体、超文本等方法表述信息内容与学生大脑知识的网状结构相匹配,以丰富日常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满足各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梯度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并且找到最佳切入点,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自己兴趣范围内的知识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深入探究,然后整合各类学科知识系统全面掌握理论和方法。
1.3 网络教学的虚拟性能够解决思政教育资源滞后于课程进度的现实问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习惯,并培养其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和信息拓展的研究能力。通过计算机网络开展日常教学,打破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实现教学信息资源共享。
2 确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体系
在思政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目的是锻炼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其探索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双向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思政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没有改变,但这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也凸显了其目标特征。
2.1 及时高效地获取信息,把握认知目标。相较于传统的理论式讲授的教学模式而言,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教学模式侧重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时效性,优势在于可以自主选择对高职教学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并提出研究课题。
2.2 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注重能力目标。除上述因素以外,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也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教学模式的一大特色。在日常教学中,教育者可通过信息技术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库,搭建信息处理平台,以促进各种信息资源的交互,实现教学信息资源共享。
2.3 批判性与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提高情感目标。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方式,通过信息技术开展高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在实际用用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类型及应用范围,进而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有选择性的利用信息技术,从而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
3 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思政教学模式
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很多高职院校均以班级的形式开展理论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班级授课形式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但是近些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时展的趋势。为迎合时展要求,提高教学效率,高职教育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教学活动。具体来讲,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思政教学模式包括三种形式:
3.1 思政课程演示教学方式。该教学形式是教师运用信息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组织思政教学内容,开展多媒体教学。思政演示教学包括静、动态演示两种形式。静态演示是通过多媒体设施将教学内容投影到屏幕上开展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代替了传统板书式教学形式,节省了课堂时间,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内外知识,扩大其知识面,同时也能深化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动态演示是将知识难点做成动态图像,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设施进行演示,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讲解这些知识点,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2 思政课程交互研究探讨教学方式。思政交互研究探讨教学方式主要是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配有先进的电子教学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施监听语音信号,监控和广播教学信息。课堂上,学生如有问题可通过电子举手功能提问,教师通过计算机传输功能在线实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将优秀的学生作业通过网络展示给所有学生。通过该系统,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或一对一的辅导;师生之间只需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功能便可以在线实时交流,便于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以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3 思政课程虚拟现实教学方式。思政虚拟现实教学方式是指将某一现实问题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有许多问题无法在课堂上解决,常常只是讲基本理论,使完整的实例数学往往流于形式。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可通过思政教学网站浏览和观看下载自己喜爱的内容,大大缩短课堂与会计职业岗位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3.4 思政课程远程教学方式。远程教学,即通过Internet和局域网实现全球范围或区域范围的课程传送和教学。它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和双向性。由于思政教学知识体系综合性很强,高职思政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科目,教学对象相当广泛,因此,宜采用远程教学设备开展思政教学。高职思政课远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网络搜集教材和课件,组建思政教育资源库;建立远程教学的选课、教学、考试和学籍管理等管理机制;形成思政远程教学系统的教学、科研、维护、管理等体系。
基于思政课程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将二者有机整合,形成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高职思政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媒体、教材等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制作了个别知识点的课堂演示课件。
参考文献:
[1]罗永平,曹婷婷.网络教育对高等教学改革的支持[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5(3):68-71.
篇4
一、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常用的字符格式、段落格式。
2.掌握格式刷的使用。
能力目标:1.能用恰当的方法选取对象,自主设置各种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2.能熟练的使用格式刷。
(2)思政目标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其具备良好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思政元素融入
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思政内容有机结合,完成课程思政目标。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工具和方法掌握的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工具去挖掘沂蒙红色旅游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体方法如下:
在Word应用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围绕建党100周年,以“四史教育”为内容,充分挖掘沂蒙人文及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制作Word文档的方式搜集、编辑和展示身边的红色景点,继承革命传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学情分析及预测
(1)学情分析: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文档的创建和字符的输入,有了一定的Word编辑能力,但是对文档的格式没有系统的学习。
存在的学习问题:1.不同的学生对知识把握的程度不同。2.学生对格式设置意识较差。
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1.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2.审美能力的提高。
预测:本学生在课堂学习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完成沂蒙红色传承的思政素材的Word编辑、制作和分析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既学习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又通过实践掌握了计算机应用的工具,提高了自我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
教学策略与方法
(1)教学策略:探究-合作式学习策略
(2)教学方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对比演示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学习资源
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系统、超星学习通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短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字符格式的设置。2.段落格式的设置。
难点:1.首行缩进的设置。2.字体效果的设置。
教学内容与反思改进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
教师
学生
任务
简介
最近小美对沂蒙红色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将收集到的一些素材放到了Word中,但是看起来并不美观,那么她该如何对版面进行优化设置,使其更加美观。
提出问题:
怎样对版面进行优化设置呢?
讨论分析
任务分析
这是一个关于格式设置的问题,要想对版面进优化设置,就要进行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
引导学生对文档进行观察分析
观察分析
课前信息化导学
课前导学
1. 复习任务1 创建文档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2. 自主学习任务2 文档格式设置,理解字体格式、段落格式、格式刷的含义
3. 导学案
1.用教学平台推送相关视频和资料;
2.教学平台导学案助学生预习;
3.预习效果测试习题,检查督促反馈预习情况,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在学习通上学习:
——观看微课视频;
——回答思考问题。
2.在学习通上答题:
——完成导学案;
3.完成预习效果检测习题并上传。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
教师
学生
课中信息化助学
任务实施
两篇文稿的不同之处:
字体、字号
字形、段落的对齐方式
缩进方式、行距
1.组织学生观察“防控疫情,安全生产两不误”电子报对比图提出问题: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区别呢?
2.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组织学生教学平台中讨论。
3.利用教学平台的讨论功能展示各同学间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
4.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文档的格式设置。
1.通过观察、对比,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点。
2.跟随教师节奏,运用教学平台讨论发表看法。
3.观看其他同学的看法,查漏自己。
4.学生接受任务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
教师
学生
任务实施
一、字符格式设置
1. 设置字体的字号,颜色,字形,加粗,倾斜,背景颜色:
① 选中文字 开始选项卡 字体模块
② 选中字体 ctrl+d 字体 字体对话框
2.设置字体间距的加宽,标准,紧缩:
选中文字 右击鼠标 字体 字体对话框 选择“高级” 间距
3. 格式刷
刷成相同格式的字体
① 单击格式刷:选择要变成格式的字体 单击格式刷 用格式刷刷要变成相同格式的字体
② 双击格式刷:选择要变成格式的字体 双击格式刷 用格式刷刷要变成相同格式的字体
1.出示任务
任务1:对“英雄城市红色传承,讲述沂蒙红色故事”文档进行字符格式设置,可自由发挥。
2.组织学生结合课前微课学习和观察到的结果, 进行设置,使其更美观。
3.教师巡视对个别同学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将设置完的文档上传到云平台。
4.利用智慧课堂功能选1-2名同学演
5.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教师中间穿插知识点的讲解和归纳!
1.学生听讲并接受任务
2.学生进行练习(5—8分钟)操作。
3.利用学生端上传文档到教学平台
4.利用学生端进行演示
5.学生进一步完善格式设置。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
教师
学生
任务实施
二、段落格式设置
1. 对齐方式
① 选中操作区域 开始选项卡 段落模块 居中
② 选中操作区域 alt+o+p 段落 对齐方式
③ 键盘Ctrl+E(居中)
2.首行缩进
① 选中操作区域 alt+o+p 段落 特殊格式 首行缩进
② 选中操作区域 开始选项卡 段落区域 缩进
3.行距
① 选中操作区域 开始选项卡 段落区域 行距
② 选中操作区域 Alt+o+p 段落 行距
4. 选择
① 单击:选择一行文字
② 双击:选择一段文字
① 三击:选择整篇文档Ctrl+A
1.出示任务
任务2:对“英雄城市红色传承,讲述沂蒙红色故事”文档进行段落格式设置,可自由发挥。
2.组织学生结合课前微课学习和观察到的结果, 进行设置,使其更美观。
3.教师巡视对个别同学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将设置完的文档上传到云平台。
4.利用智慧课堂功能选1-2名同学演
5.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教师中间穿插知识点的讲解和归纳!
1.学生听讲并接受任务
2.学生进行练习(5—8分钟)操作。
3.利用学生端上传文档到教学平台
篇5
当今的时代是文化作用日益彰显的时代,在网络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文化的因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政治家、学者注意到文化在国际关系、制度变迁、人类进步等领域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指出,人类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将不再是源于经济因素或者意识形态的因素,文化方面的差异将成为人类分歧和冲突的主要原因,主宰全球关系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亨廷顿的这一观点虽然有些过激,但是提醒了我们文化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生成方式,宽泛地说,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也是文化的产生过程,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总和;文化一旦产生,对人有着教化作用,所以在希腊语中,文化一词就有“耕种、培育、教化”的意思。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给文化定义为:文化是指包含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1]。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从历时性角度来看,在人类发展初期,文字还没有产生时,人类的文化便是以语言为载体的语音文化,伴随着文字的产生,文字为载体的符号文化便应运而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开启了新纪元,基于计算机信息为载体的网络文化诞生了,人类文化从此进入了以网络、计算机和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新阶段。互联网萌芽于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节点或数据包交换机第一次把交换机和电脑主机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主机对主机的交流。研究人员后来将这一发明称之为Internet的第一声啼哭。80年代初,形形的网络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网络之间互相联通的需要也日益加剧,引致了当今互联网协议TCP/IP的诞生,从此以后网络世界开启了发展的新纪元。1987年9月20日22时55分,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1989年11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简称NCFC)正式启动,1993年NCEC主干网建设,实现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三个院校网的互通。1994年NCEC首次实现了我国与Internet的直接连接,翻开了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呈指数增长趋势。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的发展异军突起。时至今日,网络文化已经发展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网络文化主要是指在网络上以声音、视频、图像、文字等众多形态呈现出来的文化成果。网络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外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网络新闻、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论坛等。相比较传统媒体,网络有信息量巨大、传播速度快、多向度互动等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
二、网络文化的基础及特征
网络文化有其物质基础和价值基础。开启于20世纪70年代的信息革命使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成为可能,用曼纽尔•卡斯特的概念来概括就是信息技术范式构筑了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2]。开启于20世纪70年代的电子信息基础与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互联网共同支撑起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范式使比特信息流符号化成为可能并成为现实,网络文化的文化气质与文化精神就凭借比特信息流的符号化,而在一个个节点的电脑屏幕界面上流淌着,与此同时,借助电脑屏幕界面塑造着他者并被他者所塑造,网络文化就在多向度、多维度、多层次、多场域的塑造与被塑造中而被塑造出来。网络文化的价值基础就在于可能性,恩斯特•卡西尔对乌托邦的赞扬可以很好地诠释网络文化的可能性价值:乌托邦的伟大使用就在于,它为可能性开辟了地盘以反对对当前显示现实事态的消极默认。正是符号思维克服了人的自然惰性,并赋予人以一种新的能力,一种善于不断更新人类世界的能力[3]。网络文化不是乌托邦而是客观存在,但客观存在的网络文化却于客观存在的必然性中彰显其独特的可能性价值。从历时性角度可以将文化分为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从共时性视角可以将文化分为器物层面的文化、制度层面的文化、观念层面的文化等。自从网络产生后,依托网络所产生的文化打破了传统文化的旧有格局。相比较传统文化而言,网络文化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一)网络文化具有超时空性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使地球真正成为村落,不论是远隔重洋还是阻隔万山,在网络的世界里都可以达到近如邻居的状态。网络信息是按电子运行速率来传递的,一种文化观点可以瞬间传遍有网络的每一个角落。它的传播不受传统印刷行业的制约,不受时空限制,无论你在地球的任何角落,只要你在具有网络的终端,你就可以尽情地冲浪、灌水。网络文化的超时空性带来了“去中心”的结果。在旧有文化的格局中由于受到印刷行业、媒体行业的限制,所以产生了许多的权威,甚至垄断。一些弱势群体在这种格局中没有发言权,甚至逐渐被边缘化,“中心”和“边缘”就此形成。网络诞生以后,这种旧有的格局被打破,文化的传播不再受到传统的束缚,也就无所谓“中心”与“边缘”,所以在网络文化的世界里,草根文化、弱势文化进入了狂欢的时代。正如英国学者约翰•诺顿认为“:计算机世界是我所知道的唯一真正把机会均等作为当代规则的一个空间[4]。”
(二)网络文化具有平等性
网络文化是一个开放型的文化,参与主体不受屏障限制,只要有网络的计算机终端,任何主体都可以参与。在网络的空间里每个主体都是平等的。网络世界的主体不但是网络文化的传播者,同时又是网络文化的接收者,所以他们既是主体又是客体。随着网络的普及,使用网络的成本越来越低,人人平等参与成为可能[5]。在网络的世界里没有身份的区分,没有性别的区分,没有权威的区分,不论你在现实世界中是何种身份,在网络世界里,你都可以随意点击你所喜欢的页面,随心所欲地去浏览、下载。网络文化的平等性不单单体现在参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上,同时还体现在网站之间的平等。在网络空间推行公平竞争,网站之间的发展机会是均等的,无论规模大小,只要你能赢得网络主体的信赖与认可,网站就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互联网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三)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
传统社会,网络没有诞生时人们都是生活在现实的物理空间中。从传统的生活方式进入到网络社会后,人们的生存空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主体由原来物理空间单一的生存,变为在不同的空间中进行转换。在传统的物理空间中建立起来的固有的人际圈正在被网络世界的全新空间所取代。这种网络世界的空间具有“虚拟性”,这种虚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运用科技手段与数学模型,将客观存在的主体与客观世界“数字化”后成为一种符号。基于此所形成的文化就是网络文化,所以虚拟性是网络文化的基本特性,网络文化的创建过程就是其虚拟的过程。二是虚拟意识,虚拟意识是指人们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观念。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交流和互动依靠的是虚拟技术,因此,在网络社会中使用网络的主体可以以虚拟的身份出现,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时主体可以隐藏自己的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可以摆脱物理空间中的种种束缚和压力,使人达到自由的境界。正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彻底地解放了主体的思想和本性,主体在网络空间中才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在虚拟空间中,人们所表现的东西往往是内心深处的一些道德情操、思想观念等。网络文化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贯通起来,它不仅是真实世界的符号化,同时也是虚拟世界的真实化。网络文化造就了网络虚拟性与真实性的辩证统一,它一方面使真实世界得以延伸,一方面使网络世界成为一种虚拟的现实,并且由于虚拟性,网络获得超现实的无穷魅力,为实现不可能提供了可能性。
三、网络文化视域中建构思政教育新路径
基于网络文化所存在的许多特性,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模式、生活态度、心理发展、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创新能力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效率观念、平权意识、全球视野和多元知识的形成,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手段[6]。我们注意到网络文化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网络文化的弊端,因为网络文化是一柄双刃剑,网络文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我们万万不可忽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网络发展的浪潮中被推向世界舞台,随之而来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大学生是各高校的主体力量,他们能否积极应对网络文化,理性分析网络文化的弊端,吸收网络文化中的优秀成果,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能否顺利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去。在网络文化视域中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如何充分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如何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这需要我们在网络文化的视域中建构出一套思政教育的新模式。
(一)建设思政队伍,强化网络学习
首先学习网络方面的知识。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学习了解网络知识,及时掌握网络上的动向。当前的各种思想动态往往最先在网上呈现,思政工作者首先要上网。每天能够浏览网页,如校园的贴吧、学生的微博、学生的QQ群等。通过许多网络途径及时了解网络舆论,然后加以教育引导。其次不断学习思政知识,自我强化。思政教育不是一个僵死的一成不变的模式,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思政教育也是瞬息万变的。网上各种思想蜂拥而来,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建立,他们涉世未深很难辨别什么是真消息,什么是假消息;什么对自己有益处,什么对自己有坏处。他们往往会随波逐流,这样他们就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容易产生很强的负面影响。作为思政工作者,此时就要引导青年接受正确的思政,抛弃糟粕。
(二)缔结网络联盟,构建网络文化
首先,建立平台,营造氛围。在校园当中每个部门都应该建立自己的网页、自己的微博。每个学院、系、班级、协会等建立自己相应的微博、QQ群、微信。然后指定政治素质高的老师或者学生进行专人管理。每天一些思政教育方面的新思想、新动态,让所有的受众都处于正能量的氛围当中。其次,谨慎选择,大力宣传。在相关的网络平台,做到每天都有更新,每天都有正能量。例如,在微博上开辟党史上的今天专栏、时事政治专栏、传统文化诵读专栏等。让学生自无形之中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最后,开展网络活动,树立典型人物。通过各班级、各协会之间网络平台的评比,定期评选出微博达人、网络明星等,将那些切实宣传正能量的老师、同学进行大力宣传,树立典型。在校园之中形成人人追明星,人人成达人的氛围。
(三)加强心理咨询,防患于未然
在网络时代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由心理问题而引致的形形的事件不断发生,高校不但要重视网络文化的营造,还应该加强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支懂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单纯的政治教育转变为全面的思想教育。首先,派出相关思政老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考试,拿到心理咨询的相关资格。其次,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普查工作,给每个大学生建立完整的心理档案。对有异常动向的同学进行专门的跟踪观察。最后,开展主题为“我爱我”的心理卫生知识普及活动,让相关辅导员、班主任集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同时利用QQ、微信、飞信等方式进行匿名咨询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及时高效的心理支持。
(四)建立长效机制,融通校园文化
篇6
【关键词】双一流;新工科;软件工程;人才培养;6W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0引言
软件工程是当今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领域,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培养软件人才的基本单元,决定着我国软件产业未来的发展。而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持续走高,如何使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足软件产业的需求,成为高校软件工程专业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1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1983年,北京大学试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1984年和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选择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招收了两批软件工程硕士,为软件工程教育积累了经验。此后,高等院校开始为本科开设软件工程课程。部分高校从1988年开始试办软件工程专业。2011年,软件工程作为一级学科列入学科目录。经过10年的发展,作者认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与社会行业需求的不匹配
软件工程教育的发展具有时代性,软件技术发展十分快速,不论是计算机软件还是硬件,更新换代都较快。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行业发展存在脱节问题。教育部的“双一流”战略明确提出把建设一流学科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前提基础,学科是特定的知识体系,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也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依托,更是检验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1]。信息社会对软件工程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专业从外延向内涵发展,因此,依社会需求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质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些都对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2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更强调动手编程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要具有技术开发能力,更要具有胜任职业岗位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目前,各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师资多以高学历的学术型人才为主,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项目开发经验,工程实践经验相对不足。虽然高校与企业开展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不足,学校与企业在教育目标上存在偏差等原因,并未达到校企合作提升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经验的预期目的。如何通过高校、企业、政府、市场各方面的协同,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融合在专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已成为高校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2]。
1.3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待加强
随着社会和网络环境的发展,计算机、移动设备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必备品,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使用网络的时间已达28h。而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网络文化对学生各方面发展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非常重要。质量是专业发展的生命线[3],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偏重课堂教学、学生成绩的考核,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专业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除了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关注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的提升,达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建立符合软件人才需求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培养思想素质硬,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具有多学科整合能力的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
2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全国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院校很多,地方院校最重要的属性就是“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大多数地方院校不具备工科优势高校科研和学术方面的优势。再者,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多数教师缺乏产业实践经验。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软件工程专业发展迅速,从工业革命到互联网时代再到移动互联网,各种软件的使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急需大量软件应用开发的相关人才。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如果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能够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培养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对推进软件工程专业改革,在专业和学科建设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明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方案
地方院校应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特定需求为目标,结合专业需求,从社会需求、学校定位及学科发展内涵出发,瞄准所培养学生针对的具体社会需求,制订培养目标。同时结合社会和专业发展,对毕业生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围绕学生、行业、社会的满意度以及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指导培养方案的修订。确定了合理的培养目标就可以确定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进而根据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并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对课程教学进行质量监督,建设并维持能支持目标达成的师资队伍与支持环境,持续改进专业建设。
2.2双向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社会信息产业要求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丰富的计算机软件知识,还要具有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及运维等方面的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是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地方院校的师资大多以学术型为主,在培养学生能力过程中教师本身还存在不足。地方院校应让教师充分了解社会行业需求,掌握最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外,还需要具备软件研发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做到工程实践与理论知识有序衔接,同时还应重视与地方区域的交叉融合。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充分认识和了解软件工程问题的复杂性,才能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4]。
2.3重视价值引导,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双一流”和“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质量应该是全方位的,地方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理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在坚守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除了抓好知识教育,更要抓好思政教育[5]。只有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的每个环节,才能达到“三全育人”的目标。
3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郑州轻工业大学作为河南省地方院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从关注专业师生比、生均图书、经费等硬性指标的增长,转向聚焦内涵式发展。并主动对接国家和河南省区域发展战略,聚焦区域特色,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以工程认证为抓手,从以下几方面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改革。
3.1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作为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明确学校定位和社会需求,围绕本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标国家软件工程专业质量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坚持OBA(OutcomeBasedApproach)理念,积极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首先在培养目标上,深入地分析地方、学校和专业优劣,立足河南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社会期望、学校定位及学科发展内涵角度出发,定期通过本校教师、教学管理者的内部调研和针对用人单位、校友、行业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外部调研,根据反馈信息对培养目标合理性进行评价,进而修订培养目标。评价与修订过程邀请专家和用人单位参与论证。然后根据培养目标,明确学生毕业要求,并针对毕业要求的达成确定课程体系。在学校—学院—专业三级管理机制下(见图1),对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构建专业面向产出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运行效果和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定期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和反馈意见对教学质量进行持续改进,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
3.2重视实践与理论融合,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通过广泛调研、收集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依据毕业要求及观测点,围绕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自主发展和集中实践五大类。设计了有效支撑毕业要求和能力达成的课程体系。其中,学科基础主要负责培养学生识别、表达和分析的能力;专业教育负责强化学生分析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采用科学方法深入研究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对相应毕业要求观测点能力的达成能够发挥强支撑作用;不同层次的集中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见图2)。软件工程专业定期邀请校内外相关人员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价,以确保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需求。考虑到软件的更新换代比较快,学院与华为、黄河集团合作成立鲲鹏产业学院,与中软国际、东软集团等20多家软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优选、改造企业工程项目,丰富工程案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从多方面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驱动学生自我成长。依托河南省食品安全数据智能重点实验室、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与软件企业开展行业应用软件和新型平台软件技术攻关,培养特色化软件人才。坚持“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多课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数字经济和国产化软件提供人才支撑。学院在构建科学课程体系的同时,也大力提升师资队伍实力,一方面要求教师多关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动态、积极参加新技术、新课程的培训,参加计算机相关的学术会议,及时掌握国内外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知识。并鼓励教师参与计算机相关课题研究,参与企业行业项目研发,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能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积极外聘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3.3落实立德树人机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清晰了人才培养目标后,为检验和判断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口质量是否达到毕业要求,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建立了“6W”(When+Where+Who+What+How+Why)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以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为目标,开展多元化形成性评价,解决什么时候评、在哪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为什么评六大问题,综合过程评+期末评、线上评+线下评、学生自评+互评+师评、评知识+评能力+评素质、测验+作业+实验+考试等组合评、评成绩+评目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开展教学反思。根据问题反馈改进教学,形成“教学—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为评价学生毕业要求能力达成提供了合理有效的支撑。大学阶段是青年成长和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高校除了关注能力培养外,还必须加强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软件的很多开发理念和思想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开展课程思政,通过在课程中精心设计融入中国软件行业发展、软件著作权等授课内容,强调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道德法制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等。做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兼顾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结语
篇7
查看更多《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编辑部
主编寄语
(3)高举十旗帜,大力、快速发展人民满意的现代职业教育——2013年主编寄语 龙德毅
校长论坛与特稿
(5)变精英教育为全员受益——谈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张维津
职业教育
(10)高职园思政课程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 张文瑛 庞昕
(13)高职教育实践课教学质量评价途径探讨 张红丁
(17)探索“双向双聘”机制,推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许芳奎
(22)天津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王金友 于兰平
(25)论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如何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卢育英 曹智
(29)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的研究 邓蓓
(34)构建合理的教育结构 促进房地产行业发展 张弘武
(39)市场营销技能大赛目标与功能研究 张杨
(43)基于云计算技术港口物流实训管理平台设计方案 张敏 张明齐
继续教育
(47)社区教育网站对社区教育服务性作用探讨 吴思
(50)成人高校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李金东
党的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
(54)从和谐观看高职“思政课”师生关系构建 韩璐
(57)接受论视角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郭彬
(62)高职高专学生情商教育浅析 刘冬
(65)高职新生人际交往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 仇文兰 潘凤桐
职业教育文化
(69)构建职业化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窦爱玲
法政史与哲学
(72)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的现状、问题浅探 王昊
(76)论检察监督权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 辛宇罡
(80)员工加班控制制度的有关法律问题研究 邵艳
(83)浅谈实践观 乌兰哈斯
教学探讨与实践
(86)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浅说 李津军
(90)职校新课程改革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杨志明
(93)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创新教学手段和优化教学效果浅谈 高瑞
(96)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几点思考 张跃年
(99)情境教学法在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李琳琳
语言与文学
(102)《三国演义》三点最突出的艺术贡献 杨占福
(106)艺术院校大学语文校本课程设计研究 高晶
&nbs
p; (110)论翻译症的主要表现形式 李悦萍 贾柱立
经济与管理工程
(114)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的分析及对策 韩秀琴
科技与科技文化
(118)气象导航浅析 李超
艺术与体育
篇8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
现阶段,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以及计算机技术发展,使得高校在进行教学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将高科技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拓宽自己的眼界,缩小与世界的距离。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加强对于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造,在这一过程中,互联技术成为了关键。随着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一、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高校在开展思政课的过程中能够高效的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基于此,就使得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相关部门逐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技术,并加强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从而推动相关教学目标以及任务的实现。事实上,由于现实环境的现实,使得我国高校思政课网络平台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相关部门对于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认可程度较低
随着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高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逐渐作出了较多的改变。笔者通过对于诸多案例的分析得知:在高校思政课教育网络平台构建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以及教师的态度对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相关部门以及教师对于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忽视,使得教师不会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上投放太多的时间以及精力,继而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有关部门的不重视,继而导致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考核以及评价体系尚未形成,从而不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最终滞缓了思政课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发展。
2.网络教学资源的重复开发造成浪费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构建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过程中,由与在建设与分类方面存在相关标准的缺失,继而导致在相关平台创建的过程中存在对于教学资源的重复开发以及浪费的现象。
之所以产生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各高校在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都借由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进行资源的分类以及定义,从而使得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难以得到最先限度的利用和交流,最终加剧了高校对于硬件设施的重复投资、软件平台的重复开发以及网络课程的重复建设。事实上,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下,并对国家的教育投资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3.忽略网络教学互动机制的开发和运用
虽然我国高校在进行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极力的推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并希望寄托于此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但实际上网络教学并没有进入普通高校的课堂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目前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中缺乏必要的互动机制体系,而这一体系的缺乏就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而学生在借助思政教育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难以得到系统的考核以及训练,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发展。
二、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推进路径
现如今,我国高校在构建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实用性以及互动型差等方面的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不断推进,使得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会逐渐成为高校开展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就需要高校的相关部门加强对于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关于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平台,笔者通过相关案例以及有关研究的分析,总结了下述几点,具体内容如下。
1.发挥高校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中的作用
在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平台构建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于高校在职思政教师的鼓励,让其逐渐注重这一新兴的教学方式,并推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出谋划策。
事实上,由于网络教育平台授课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诸多的差异,因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逐步增强其自身的学科教学能力,还要不断的学习、提高其自身对于网络教学的组织以及管理的能力,诸如依据网络课程的特点,设计出恰当的方法与策略。笔者认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相关人员采取下述的两个方面。
一是在构建网络教育平台的过程中,加强对于高校教师的培训,从而使得高校思政教师在多元化、持续性的培训过程中了解到网络教育平台的相关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相关教学的有序开展。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加强对于高校教师进行网络教学方面的培训,并由此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对此,笔者认为各大高校可以通过合作、考察等方式加强与国外相关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以此为基础学习有关的经验,从而推动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发展以及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理解与熟悉。
其次就是需要各大高校逐步建立起激励机制,并依据实际的状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从而减轻各高校教师的负担。事实上,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思政教育网络教学的发展。
2.创建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功能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高校教育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逐渐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事实上,我国教育部门也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背景下,逐步开展了21世纪教学资源库建设工程。但由于实际环境的限制使得这一工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但覆盖面小、资源共享性差的问题。而这一情况的出现就导致各大高校在发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各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难以得到流通和利用,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且不利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基于此,就使得相关部门在构建思政教育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各高校教育资源的流通,并在此过程实现了对于优秀教育资源的整合,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思政教育网络教学的教学质量。目前,我国的部门高校在构建思政教育的网络平台的过程中逐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诸如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北京大学的“新青年”、浙江大学的“求是潮”等。对此,就需要各大高校加强与这些院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资源的共享以及经验的交流,从而实现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面发展,提升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质量。
不仅如此,由于我国的相关部门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而为了更高的推动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使用,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加强对于资源的维护以及更新,从而提升我国思政教育资源的质量,并最终推动相关教育方式的发展和推行。
3.构建互动性较强的运行机制
通过对于我国已建有的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网络教学平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之所以效率低下,主要是因为在构建过程中,相关部门以及人员都过分的重视对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继而忽视了对于资源运行机制的完善。基于此,为了更好的推动高校思政教学的发展,需要香瓜你部门加强对于互动性较强的运行机制的构建。
事实上,网络教学平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能够推动教学任务的完善,并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能够完全代替教师的角色,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网络教学不能同传统教学方式一样,与学生构造起社会化的交互。基于此,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构建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加强对于互动性较强的运行机制的建立,从而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考评,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意义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逐渐深入到实际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使得我国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和使用。事实上,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加强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并有利于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交互式的远程教育。
事实上,由于网络教学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能够取得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取得教学成果,因而其的推广有利于实现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事实上,为了更好的推动思政教育在德育方面的作用,相关部门逐渐开展了网络教学的方法。笔者认为随着相关部门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能够注重对于相关技术以及方法的运用,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毕竟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平,曾裕华.主体性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9):137-139.
[2]林海春.基于世界大学城平台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9):83-85.
[3]刘芳.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瓶颈与破解路径[J].延边党校学报,2014,(06):113-115.
[4]张洪华.关于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思考[J].品牌,2014,(12):209+211.
[5]叶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构建的重要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228-229.
[6]亓季松.构建“易班”为Web2.0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主阵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4):10-11.
篇9
关键词:信息化;思政课教师;挑战;对策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又向主要承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学科结构、知识来源等因素,使思政课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如何科学、客观地分析这个形势,理性思考,迎接挑战,较好地解决问题,是每位高校思政课教师目前和将来工作的重点。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挑战
1.现代传媒的发展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地位的挑战
教育信息化使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储存、传播和提取方式,由此而带来的知识的表现力是任何教师采用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展现的。这些现代科技在教学领域的充分运用,使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了超越以前的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但现代科技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即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外来科技手段,并且如何在利用这些手段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如何正确地对待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这是信息化时代对高校所有学科教师提出的第一个挑战,思政课教师也必须正确面对这个挑战。
2.现代传媒的发展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知识体系的挑战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 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与学生在接受信息、知识的途径和时效性方面是对等的。这样就可能造成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知识远远地超过教师课堂所传授的知识。在教学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教师还不如大众传媒、网络教育平台分析的丰富、透彻。这个问题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课堂气氛沉闷,使得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另外,实践不断的发展,而理论的创新相对滞后,大多数的思政课教材内容不能做到及时更新。甚至部分思政课老师对教学不求甚解,教条主义地对待思政课,不能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思政课教师的权威意识逐渐失落。
3. 信息化带来的多元化价值观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价值观念引导方面的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部分传媒所宣扬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分歧。而处于价值观重要塑造期的大学生特别容易在信息途径上获取各种不同的价值观,这些多元化的价值观与课堂上所讲的核心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价值观念多元化和价值导向一元性的关系,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是种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还要解惑,分析梳理这些多元化的价值观,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的波动和变化,在分析比较中,让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教师队伍中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态势,某些教师对思政课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思政课可有可无。甚至某些教师在课堂上诋毁思政课,大肆宣扬不健康的价值观念如崇拜金钱、信奉关系学,这种不健康的价值观容易使学生失去心理平衡,诱发心理健康问题。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对策
1. 面对现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发展的教育观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大大提高。实践不断的发展,理论也要不断的创新,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社会新问题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
思政课教学要讲究信息量,教学既要讲授课程的基础知识,也要联系社会实践,讲授思政课学科的最新成果,讲授教师自己的思想和创见,指出尚存在的问题。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正确分析,认真对待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思想冲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更新理念,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要自己学会和教会学生不断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师生获得可持续的学习和发展能力,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
另外,思政课教师要树立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观念。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现代大学中普遍存在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思政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将教学和科研作为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手段,让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2.更新教学手段,实现课程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教育信息化使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成为新的教学手段。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不应该忽视新的教学手段所带来的变化,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加强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开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具体生动,使学生更加迅速地把握知识、理解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学习思维,提高教学的信息量和质量。
虽然教育信息化要求我们改变教学方法,但是并不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就可以取代教师的重要地位,这是我们必须清楚认识的问题。
3. 教学角色的转变
教育信息化需要教师角色的嬗变。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其任务不再是单纯的灌输式的知识传递,而是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启蒙者,着重于激发学生思考、创新,使学生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尊重、了解和关心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仅仅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要是学生尊重的人生引路人。
4.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带头注重学习,提高素质,使自身的知识储备,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适应时展的要求。
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其中包括在思政课专业知识领域的不断深造,以及为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还应该接受信息技术的培训。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和更新教师的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的认识和能力。思政课教师的在职培训,实际上就是终身教育,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经常性的工作。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面对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创新精神的不断张扬,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当前的时代特点, 尽快转变观念,更新认识,转换角色,注重学习,提高素质,大胆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方法,创造性的工作,不断总结提高,掌握规律,使自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参考文献:
[1]万桂荣,杨建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的挑战和对策
[2]杭国英. 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素质[J]. 高等教育研究,2003,3(24).
[3]王婧.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关键[J].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想政治课;课程建设;多元化
前言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引导大学生认识和理解的主要渠道,是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思政课程建设工作,使得思政课程建设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1、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基本情况
1.1、高职思想政治课课程模式建设情况
首先,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一般包括参与社会调查和参观教育基地等。受到多方面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学生参与机会较少,参与效果也并不明显,缺乏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存在较大的开拓空间;其次,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地区特点、专业方向等还未形成有效对接。对于专业培养目标和思想政治课建设相结合的问题,研究力度尚且薄弱,结合力度不够,高职院校也没有针对企业所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很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并不乐观,多为传统的书本教学,课程模式较为落后,网络课程教学、多媒体线上教学较少。
1.2、高职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建设情况
我国高职思想政治课不重视课堂氛围的建设,主要表现课堂氛围沉闷,教师教学积极性不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导致高职思想政治课课堂氛围建设情况较差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脱离科技元素和时代背景,采用教育技术教学的比例较少,无法活跃课程氛围。传统守旧的课堂倾向于理论知识的直接灌输,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忽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形象思维的形成,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过程十分枯燥。
1.3、高职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建设情况
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对于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发展影响重大,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内容建设情况不佳,课程内容仅包括思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概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远远少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建设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较为严重,完全遵照教学课本进行教学和学习,参与性较弱。
1.4、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学时建设情况
我国高职院校为三年学制,第一年和第二年为专业理论课学习和公共基础课的学习,第三年以专业课实践为主。思想政治课也是公共基础课的内容,高职思想政治课所占课时较少,往往被高职院校大量压缩。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课时要求具体为思修课需要保证每周3个学时,毛概课需要保证每周4个学时,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安排大幅度挤占思想政治课课时,在思想政治课程安排上克扣时间,为了凑够一定的学时,往往使用一些学习活动来替代。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多元化建设的路径
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应当转变传统落后的观念,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建设对于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使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可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的兴趣。
2.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课程模式多元化建设路径
课程目标改革指出高素质人才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思想指导下,学校可积极转变传统的思政教学训练模式,开辟出完善思想政治研究、完善课程教学和进行思想政治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途径,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愈加开放化。
我国高职教育注重提升国民整体素质,要求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然而,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它的形成是有一定的途径和原因的,高职思想政治课程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课程模式改革的出发点。例如,针对多媒体教学风靡的今天,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应当融入更多的多媒体元素,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应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培养目标,简化教学内容。充分考虑社会系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和高水平的道德素养。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专业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并重。例如,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不良的行为对于社会的危害,杜绝“黑客”行为等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犯罪的行为。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2.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课程氛围多元化建设路径
鉴于教育技术的进步使得知识的传播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在大力促进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注入更多的元素,以声、图、动态演示等多种方式活跃课程氛围,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可以从其他学校或者本校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织具备特色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以使得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更加富有开放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多元化建设路径
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融入现实生活元素。教材上的实例往往过于陈旧,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学生们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观察,限制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然而,学生的日常生活积累可以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下可以搜集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如从网络渠道获取内容,以补充教师的课程内容。教师还需要发挥好率先垂范的作用,每个思想政治理论都具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运用条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元素,以现实中的元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得学生从多元角度理解思想政治理论。
2.4、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课程学时多元化建设路径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课程学时多元化建设可以分为课内学时建设和课外学时建设。课内学时建设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时的建设情况,如果要想改善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课时分配不均、分配较少的情况,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的完成做好监督工作,可以将课程学习划分为思政理论学习课时、思政理论参与教学课时、思政理论讨论课时和思政理论考核学时等;课外学时主要指思想政治实践学习和参与思想政治理论社会调查课时以及参与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课时。
结束语
普通高等院校强调的是知识学习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高职教育则强调技术性。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关注于课程建设,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和落后的模式阻碍,进行全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如何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课程是所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国良.论培养高职思政理论课双师型教师的依据――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改革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24-28.
[2]刘德福,张伟,李权化,刘俐娅,况贤,蔡刚,马亚平.重庆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问题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62-70.
[3]戴春平.当代大学生生活社会化实现的保障――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下企业锻炼模式的构建[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9-11.
[4]齐永芹,邓凡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自我概念――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专业化滞涨进程的归因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04):76-78.
[5]储著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创新研究――基于办学模式转型与企业行业文化培育视角[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06):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