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发展范文

时间:2024-05-23 17:4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村建设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农村建设发展

篇1

一、制约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的相关要素

1.农村建设生产水平较为落后。传统的农村生产还没有改变,从生产的要求上进行分析,整体的规模、专业、生产商差距较大,生产力水平还处于较低的状态,效益比较价差。?r民人均收入量较低,农民收入逐步扩大,城市收入量增加,农民需要逐步扩展增收的有效渠道,稳定农民的增收标准,降低产业缺乏的相关因素,对农民建设投入量产生制约的情况进行处理。

2 .农村脏乱的现象较为严重。总体上分析,农村的住房缺乏有效的规划管理,这直接影响农民住房的拆建改装,村内入院道路没有合理的硬化标准,农民畜禽随意散养,垃圾乱倒,污染情况严重。产生一种脏乱的现象,产生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

3.农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不足。受历史、文化、地域差异等历史性原因,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较差,开放程度不够,对于一些有文化的、有技能的农村青年,都以出去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儿童,无法承担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需求。

4.农村设施建设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投入量缺乏,农村建设不受重视,农村无集体经济投入能力,没有有效的投入运作安排。农村设施建设的投入主要靠政府规划,投资管理,这直接影响农村的综合快速发展水平。

5.农村综合发展改革不足。受土地、资源、资金量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改革变化,但实际上配合的配置不足,对于农村综合改革和各类任务仍然存在较为困难的调整。农村综合发展改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调整,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影响农村综合经济的发展建设。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的有效坚守原因

新农村社区规划需要以客观的实时建设发展为需求,以实际发展标准原则,尊重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切实做好对设施条件的合理调整,不断完善各类思路的建设。强化对于农村升天的环境保护,完善农村建设发展布局,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新农村发展建设需要控制废弃废物的排放,对废物、噪声、废水、废气进行处理,切实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游戏哦啊保护,提高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坚持以有效的服务为基准,以政府为活动导向,引导政府完成各类服务政策的规范管理,不断提升资金支持和人才的综合服务管理,明确依靠群众,发展群众的作用意义。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社会的综合建设发展速度,对社会进行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的管理效能,促进社会的公平发展。建立完整有效的新农村建设发展基础,努力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应用,提升现代文化、卫生、教育等设施的建设,完善新农村基础建设理论标准。坚持有效的资源整合,大力推进各级政府的支持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的参与建设,努力完善农村社区的资源配置发展管理,完善社会经济财力体制建设水平,推进农村建设的综合发展布局。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完善政府的依靠作用,加强建设速度的快速调动和调整,明确发展资金和技术服务的情况需求,帮助农村提升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不断改变现有的资源投入点,以有效的补偿,提升国家实行的补助建设,对资金进行铺垫,提高政府资金的有效使用意义。

三、 推进新农村发展建设的有效对策实施建议

1.坚持有效的规划目标建设。以科学的规划发展为前提,不断推行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经济作用和社会发展意义。充分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结合现代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生产活动习惯等具体要求,努力规划现代生产规模的发展标准,结合实际设施发展布局,构建新农村的目标建设水平,提升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和生活优美效果,改善人际关系,物质条件,创建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标准。

2 .大力开展农业发展水平。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以科学的发展观念,尊重农民发展意识的建设,不断引进新品种,新特色,提升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展建设标准,突出特色,打造品质品牌,增加收入,积极拓展农民综合合作发展水平,努力实现新农村产业流通渠道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

3.开展具有文化特色的新农村发展建设。加强新农村发展建设调整,以鲜活的形式,发展民俗民情文化,吸引城里人来农村建设,开展农家乐,乡村游等一系列的旅游经营模式,提升农村经济的增长点,促进城乡与农村之间的快速交流,实现对农村文化的发展。

4.创新发展农村经营模式。农村的经营模式以家族承包管理制度、农民经济组织入股经营制度、现代产业发展经营制度,三种制度为特色经济效益发展标准,创建具有农村产业发展形式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标准,将企业与农户,农产地与企业联系起来,推行有效的农村经营创新体制建设,不断完善新农村经营发展模式的管理。

5.遵循有效的发展规律,提高互助共赢的思维。按照新农村发展建设的规律化水平,遵循有效的企业发展规律,不断提升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性价值,优化产业信息、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要素的资源管控,提升企业的综合创新发展能力,实现产业的互助,发展的共赢。

6 .创新发展有效的实践应用特点。按照有效的经营发展需求,不断提升经营创新理念建设,以有效的组织发展形式,不断提升经营发展理念的规范性管理,以物质装备、生寒技术为要素,逐步引入新农村建设领域发展进程中,探索分析农民利益与之结合的多种形式,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发展机制。

篇2

(1)确立“强村富民”的理念,对于受中心城市辐射影响强的城市郊区农村,需在城市化进程中定位和引领乡村转型,强化城乡经济融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新农村建设要吸取“冒进式”城镇化发展带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教训,确立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理念,以土地整理与统筹城乡用地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村社区。(3)新农村建设应确立城乡整体规划和平等发展理念,把农村发展同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乡村文化的开发和保护相结合,重视建设多功能高效现代农业园区,壮大农村特色经济和生态文化产业。

2.适应乡村转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2.1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区域主导模式

首先,按照城镇化进程及效应,突出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性,如近郊区、远郊及城镇周边区、传统农区和山区农村等;其次,凸现农村生产发展的主导性,如都市型农村经济、生态循环经济、现代农业基地、企业群体集聚等;再次,明确农村发展的制约性,如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科教文化落后等条件。

2.2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操作主体模式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政府的作用是理念倡导、规划引导与示范引路。农民是建设的主体,但须有积极性和组织性。提高农民勤劳、自立与合作的精神伦理也十分重要。因此,在促进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进程中,要充分体现农民自主择业和创业的主体性,优先扶助农村创业性职业农民及其专业协作组织。

2.3推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

新农村建设首要标准是生产发展。对区位与资源条件相似的农村,要实现农业资源由农户分散式利用转向股份合作制和产业化经营,促使“生计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型发展;对专业市场活跃的农村,需拓展与其他经济的联系,推进农村特色产业的规模化与社会化;对经济先发地区的农村,推行区域优化开发和城村“一元化”建设,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

3.适应乡村转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策略

3.1遵循城市化和农村发展阶段性与地区差异性,是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决策的科学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区域密集型的中心城区和分散化的农村城镇两极失衡的问题,发展壮大城镇化体系的中间层面。为此,应扎实推进以新城和中心城镇为核心、以新农村与新社区建设为支撑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策略。

3.2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与提升农村生产力相结合,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

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特点,新农村建设要创新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产业联动、经济互动的长效机制,推进“三整合一提升”的战略,即空间整合,逐步推行迁村并点;组织整合,建设中心村和农村社区;产业整合,发展现代农业与股份制企业,着力提升农村生产力及其创新发展能力。

3.3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文明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

篇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缺的是资金。很多人认为,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落后地区,想获得金融业的大力支持,既十分困难又不太现实。这种看法并不全面。应该认识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不仅是金融业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机遇。

服务新农村建设,能为金融业开拓新的市场增长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是城市先于农村。城市金融改革起步较早,力度较大,步子较快。相对于城市金融,目前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还不健全,业务单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管理粗放,风险突出。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农村金融的种种发展障碍必定会逐渐弱化以至消除,农村金融将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就金融业而言,新农村建设蕴藏着众多商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增加,既有可能成为我国今后长时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也将为金融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金融业完全可以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客户、发展新业务,使自身得到发展壮大。

服务新农村建设,有助于金融业调整优化资产配置和风险结构。多年来,金融业的绝大部分盈利性资产集中在二、三产业,金融业的整体布局也明显偏向于城市。而在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实施之后,农林牧渔等产业将有可能得到结构优化和长足发展的良好机会,一些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专业市场将得到更多支持,一些业务潜力巨大、资产优良的涉农企业必定会脱颖而出。金融业可以通过满足生产性资金需求和提供其他金融服务,支持这些产业集群和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吸收来自第一产业的优质资产,从而调整资产配置,并借此改变风险结构,进一步强化金融业稳定发展的基础。

服务新农村建设,可以促使金融业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由于主要服务对象的差别,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业务拓展、风险规避和资产管理等方面都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唯有加大金融业改革创新的力度,革新农村金融现有的组织框架和经营管理方式,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构筑农业风险防范屏障,在健全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上下功夫,才能使金融业在体制、机制和金融服务方式上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的重要历史使命,促使我国金融业必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和高度来审视自身的改革创新,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篇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主要源泉,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正处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北景下,如何孕育和发展与时代相称的先进文化,借以塑造人类进步的灵魂,这是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更是我们基层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村组是重点,乡镇是关键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脉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落后。就我们板浦镇而言,十九个村真正有文化活动室的寥寥无几,老百姓精神空虚、赌博、迷信活动猖獗。老百姓抱怨,想看戏,看不成戏,想看电影,看不到电影,想看书太贵买不起,好在今年,我们灌云县在省、市的扶持下,各镇、各村都建起了蓝球场地和乒乓球场地,个别村还建起了“农民书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健身难、看书难的问题。

2、经济支持不够有力。文化事业的发展要依托一定经济基础支撑,对基础薄弱的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来说更是如此,而经费不足已是多年来困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的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了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出不来,一遇到节日想搞个活动,有的乡镇领导直接就说:“像这种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的事不要向我汇报”。而村级干部对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吃饱喝足,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计好的冤枉钱。

3、人才缺乏、组织基础不够牢固。就我们镇而言,文化指导员队伍薄弱,整体素质及待提高,村级没有文化指导员,文化工作没有“脚”,难以站稳。

4、文化阵地建设不够巩固。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农村校居改造,村道硬化,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而集体经济增长和投入滞后,为解决资金不足的窘境,许多农村只有变卖未能发挥更多作用的闲置会堂,校居等集体资产,出现了无力投资加强的现有文化阵地流失现象,另一方面新的文化阵地建设较难,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新建文化阵地难度较大。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事业该如何发展

1、在资金投入上要处理好政府带动与社会推动的关系

农村文化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本应由政府来提供,政府要发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把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逐步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支出,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但是乡镇财政不足,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就要走社会办文化的路子,充分借助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投资,个人捐助和民间集资等形式参与文化建设,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意识,营造村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增强社会各界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不足的瓶颈制约。

2、在设施建设上,要处理好建设与管理使用的关系

解决农村文化发展落后面貌,关键是完善农村文化设施,要坚持管建并重,管用并举的方针,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大多方投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为农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和新建的农村文化设施的管理使用,充分挖掘农村文化潜在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满足不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在活动形式上,要处理好政府搭台与民间唱戏的关系

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政府组织是前提,民间自发参与是关键。政府要充当起农村文化领唱者的角色,每年有计化、定期组织文化下乡、文化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文化的广泛开展。然而,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是广大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没有了活力。因此,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镇府有关部门要在安全保障、场所安排、设备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为农村群众自发性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搭好台。从2007年1月至今,我们板浦镇就成功举办了迎“元旦”象棋扑克联谊赛、迎“元旦”歌舞联欢晚会、花船、花挑街头宣传,镇健身操表演,镇2007年春节迎奥运大型龙灯晚会、3。15咨询等系列活动。成功地建成了蓝球场地和乒乓球场地,让先进文化真正进入了千家万户,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文化站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发挥哪些作用

1、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后,农民必然会产生对文化需求,乡镇文化站扎根基层,它以奉献给农民真切的文化实惠为宗旨,以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职能,以先进文化滋养农村这块沃土为目的,让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满足和提升。

2、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唱响和谐音符

乡镇文化站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能满足各年龄农民的多层次文化需求,引导农民自办文化深受百姓欢迎。这一来繁荣了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二来能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近年来,我们文化站在县局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文化村、文化户,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石河村的“农民书屋”拥有各类藏书3000多册,电脑一台,各种杂志30余种,平时来“农民书屋”看书、借书的人络绎不绝,蓝球场地、乒乓球室成为村里群众闲娱乐的好场所,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唱起了各谐音符。

3、为百姓创造文化净土

农村文化若想其枝繁叶茂,除了补充“营养”外,还必须时时“修剪”,因此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严格高效的文化市场管理。

篇5

改革开放使花园村人解放思想,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旧观念的束缚,寻找摆脱贫穷的出路。改革开放近30年的花园村致富道路实践表明,创办企业是改变贫穷村的正确出路。

民营企业的成功之路

花园村创办企业的突出特点和宝贵经验是,由工厂制到公司制再到企业集团。1981年诞生了花园村第一家工厂即花园服装厂;1990年成立了金华地区首家设在村里的工业公司即花园工业公司;1993年发展为浙江花园集团公司。由此可见,花园集团是由工厂制到公司制再到企业集团,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发展、壮大,并以此为基础使花园村走上了以工富农、以工强村、以工兴村之路。

花园村创办企业的成功之处在于以清晰的企业产权制度为前提条件。1981年办起的花园村服装厂,就是由邵钦祥等3人用多年劳动所得收入并自筹资金9000元作为企业资本,一靠心齐,二靠勤奋,三靠节约,走南闯北,开拓市场。办厂致富,不仅有效地解决村民就业和增加收入问题,而且带动村民入股办厂与创办企业,致使全村140多户办起了50多家产权清晰的民营企业,使花园村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花园集团从1996年开始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使花园集团发展进入新阶段。目前的花园集团已基本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拥有15家全资和控股公司,5家跨地区企业。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29.21亿元,利税3.05亿元,出口创汇5589万美元,总资产达22.32亿元。花园集团的发展,为花园村建设奠定了稳健的经济基础与和谐的社会基础,不仅彻底改变了花园村经济的贫穷状态,而且促进了花园村的全面小康建设。

企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2004年当地行政区域调整,周边9个行政村并入花园村,组建为新的花园村。并村后的区域面积扩大了5倍,但村民人口却增加了近10倍。面对并村后出现的新问题与贫富差别,花园集团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加快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建成占地1000多亩的花园高效农业园区,包括玻璃温室、塑料薄膜温室和蔬菜、瓜果、苗木花卉基地等,使全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建成占地14690平方米的花园粮油农贸城,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和购物广场。花园集团的发展不仅是老花园村建设的基础,而且为新花园村建设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条件,带动了新花园村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6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9260元。

花园集团的发展,在为花园村的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物质基础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新花园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花园集团投资2亿多元,先后建成了三星级宾馆、文化广场、泰山农民公园、影剧院、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游泳池等。建立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奖学金制度、电视收视费、电话月租费、特困补助制度等10多项福利事业。全村男65周岁、女60周岁的老年人每月发放生活费。村民子女考上大学或高中分别给予3000元至2万元的奖励。村里的残疾人、困难户、大病患者,可向花园集团申请补助。村民子女上花园技校和花园幼儿园全部实行50%的学杂费优惠。

篇6

关键词:休闲时代消费特征;休闲农业;农村休闲产业项目规划与营销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休闲是近几年才流行的词汇,休闲既是指一种休闲活动,也是指一种精神状态。休闲产业则是指与满足人们娱乐、旅游、体验、健身等多种休闲需要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包括公园、博物馆、体育运动设施、影视、交通、旅行社、餐饮、社区服务等产业群。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5+2”的工作方式、假期的增加、私家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口城市化的影响、时尚的假日消费等因素,都极大地推动着国内休闲经济的发展。

所有迹象都表明,休闲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快速地向我们走来,为休闲而进行的各类生产和服务活动正成为城市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如今城市的经济模式已经越来越依赖于休闲活动的兴旺发达了。城市中风景优美地段区域的商业开发、娱乐设施建设、名胜古迹开发,以及餐饮服务业、体育表演业、旅游观光业的蓬勃发展,还有节假日和各类庆典场合的“文化搭台、商业唱戏”等,无不反映出休闲与经济的内在联系,甚至标志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其大部分内容同人的休闲有关,比如公园绿地、健身场馆、社区文明程度、生态环境状况等。一个地区如果拥有并建设这些条件,对于今后的经济繁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许多地方都把娱乐设施、商业网点、鲜花草坪和休闲服务看作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使资源短缺的我国找到经济新增长点。休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和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促进中国休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休闲时代的消费特征

休闲作为一种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是以调节人们生活和心理状态为目标的休闲消费。休闲时代的消费特征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文化娱乐成为时尚消费。近年来,在休闲中追求文化品位、文化享受,满足精神需求的文化娱乐消费是人们最普遍的消费特征。据调查,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例不断提高,市民花钱观赏文艺表演、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已越来越普遍。娱乐性强、参与性高的各种“吧”文化也非常流行,如“网吧”、“陶吧”、“布吧”、“玻璃吧”等,风格各异的“吧”文化有着浓浓的艺术和个性化的氛围,能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吧”与文化的融合,引导着都市人新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青少年乐意消费的好去处。

2、体育健身消费将成热点消费。休闲消费的另一个热点就是体育健身消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竞争的激烈,促使人们把更多的休闲时间和收入花在强身健体上,“花钱买健康”已成了人们的共识。各种体育场馆,如游泳馆、网球场、溜冰场、健身房、台球厅、保龄球馆、女子健美中心等成为人们经常光顾的场所。至于利用休闲时间花钱观看足球、拳击、篮球、体操、跳水等比赛的人,更是多得不可胜数。可见,体育健身消费的顾客群体很大。

3、旅游服务消费魅力无穷。旅游这种休闲消费把回归自然的情结、访古探幽的高雅、文化娱乐的情趣、体育健身的魅力等融合在一起,实用而蕴含文化,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旅游休闲消费,既使消费者增加了阅历、陶冶了性情,又享受了人生、健全了体魄。所以,现代人热衷旅游的兴趣始终不减,旅游消费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4、休闲体验消费开始流行。休闲体验消费是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一个新经济用语。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以体验为主的消费方式,已经辐射到休闲购物、休闲农业等项目上。休闲农业正是在体验消费的趋势下发展兴起的。节假日和家人、朋友到近郊的农田去从事种地、除草、垂钓、采摘等农活,可以亲自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辛劳和丰收的喜悦,还能获得休闲度假和精神享受的满足。这种体验项目带给城市居民的是轻松、愉快、宁静的精神享受,体验的是闲情逸致的田园情调。

三、以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新农村建设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满足旅游者休闲、观光、娱乐需求的互动农业。一般可以发展以下几种类型:

1、休闲娱乐型。这种类型以实地参观、实地体验方式为主,在景点设置有果树采摘、花卉赏花,农作物栽培、生长,畜禽饲养参观,鱼塘垂钓、采菱泛舟、农家习俗、舞蹈等。

2、体验消费型。这种类型主要是通过城市居民亲自参加农事劳作体验农村生活而设置的。它的方式是让游客自己动手种菜、养鱼、摘果,并引导他们消费购买牲畜家禽以农家方式加工品尝。这种类型强调农村生活的真实感,体验感。

3、观光疗养型。这种类型以农家乐、度假村的方式为游客提供餐饮、观光、度假、运动、娱乐、养生、住宿等综合服务达到休闲身心、疗养身体的目的。它强调全方位的休闲,重视服务质量,重视生态环境。

四、农村休闲产业发展思路与规划

在我国农村运作休闲产业可以有效地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少占耕地,降低污染,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我国许多农村,虽然耕地稀少、劳动生产率不高,但是,它们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地理、民俗风情、传统资源和大量劳动力,恰好构成了开发休闲产业的良好条件。

发展农村休闲产业项目要因地制宜,对于本身就具有优美自然风光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农村地区,主要是拓展当地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客源集散条件。增强文化创造商业价值的意识,在农村休闲项目中融入时尚化、艺术化、国际化元素。休闲产业项目开发定位主要强调综合性,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民俗文化吸引游客,着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全面融合,强调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将餐饮、娱乐、运动、住宿、休闲购物和旅游、文化等功能全部集在一起;让消费者在当地尽可能停留较长时间,共同构成一个融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居住等诸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度假村。

对于许多既无名山大川,也无文化名胜,交通也不方便的农村地区,休闲产业发展思路是充分发挥文化创造力。在无丰富历史文化资源能够利用时,可以挖掘整合当地农村民俗特色、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提高乡土文化内涵。农村地区民俗民风丰富多彩、人际关系和睦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些就是发展休闲产业的基础。通过人文、艺术、民俗的整合为此类农村地区开辟发展新天地,例如可以将各种民俗节日和庙会开发成经常性举办的活动。长期进行乡村味十足的民间艺术表演、舞龙舞狮、敬“财神”、请“灶神”等活动。同时,创造条件开发一些健身场地,当今人们休闲消费观念正发生着极巨的变化,游客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传统旅游方式,希望参与一些能康体健身、休闲疗养等体育旅游项目。在农村建设体育健身场所,其最大特点是将健身活动寓于自然山水和休闲观赏之中。有利于扩大当地休闲农业的影响,树立起热情、健康、时尚的品牌形象,增加对游客吸引力。总之,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地区,休闲产业的开发一切都要围绕着地域特色文化主题展开,用丰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充实休闲产业。

五、农村休闲产业项目推广与营销

1、资源贫乏型乡村开发方式。首先,经营管理方式要统一管理、公平分配。由村委会牵头成立专门负责机构管理休闲农业发展方向、综合整治当地生态环境。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明确,绿化覆盖率高的绿色农庄;其次,市场开发要以人造旅游景点和民俗文化资源挖掘为主体。以农业主题、生态背景为主要吸引物,发展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娱乐等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并辅以节令性采摘、农村婚庆和节庆民俗活动满足游客渴望参与农家活动的需求。农村休闲产业的“卖点”在于地方特色,而民俗民间活动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正是地方特色。因此,加大对当地民俗文化底蕴的挖掘、整理、提高,使之适应社会形势,适应市场需求,将大幅度地增加农村休闲产业的厚度和内容。在营销方式上要讲信誉、做长线,加强同省、市旅游局和相关景区的合作,保证市场信息的畅通和协作,重视同商的合作,促进客源特别是回头客的增长。

2、现有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型开发方式。也有一些乡村具有很好的旅游资源,这些地方的发展策略就是加强对现有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可以由当地政府牵头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运作模式。拓展现有资源的文化内涵,对当地民俗风情、地域食品、特色工艺等进行挖掘包装,将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及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整合起来,发展相关联的饮料、服装、文化、艺术等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按照整合发展、规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拓展当地现有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营造各种文化主题增强当地核心竞争力。

3、普通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开发方式。在距城市一小时车程内的郊区农村可以大力发展农家乐项目,这样的地方发展农家乐条件不高,公路旁边一家一户就可以开办。而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各家各户特色各异。这样的农家乐因投资不大,所以物美价廉。只要服务好,再有几个自家的拿手特色菜,就能吸引大量的游客。而且因为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办,容易与游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游客产生走亲访友的感觉,收获快乐和好心情。

篇7

关键词:海峡西岸;乡村旅游;农村建设;耦合发展

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旅游产品,能够在旅游市场上争得一席地位,主要是因为经济的繁荣,带给了人类丰富的物资享受,但也同时产生了渴望有个体验乡村生活的经验。这样的现象在越是城市化的地区其需求越大,由于紧张劳累的都市生活,使城市居民得不到一点宁静和安逸,因此,以乡村为背景的产品就顺应而生了。而在这个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海峡西岸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当前,应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对于拥有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的海峡西岸来说,随着“绿色环保”新观念的普及,人类渴望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心态更是锐不可挡,这样的想法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因而加剧了旅游者向往乡村生活的愿望,乡村由于有着大都市所没有的淳朴和宁静,自然便成为主要焦点进而被开发成乡村旅游产品了。在中国,近年“乡村旅游”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高峰期。它的兴起确实提供了城市居民一个良好的休闲生活。可见,海峡西岸的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有着天然的耦合关系。

一、耦合发展

旅游业作为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通过实施“以旅助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1]。旅游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旅游发展依托的多数资源分布于农村,以农村风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等为旅游内容的农村旅游,使很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加速了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国家旅游局原局长邵琪伟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明确指出,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农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旅游业不仅可辐射周边农民致富,还可以拉动较远距离的农民从事旅游运输、种植养殖和商品生产。例如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近年涌现的271家“农家乐”,直接从业农民1184人,带动从业和从事原材料供应的农户达3000多户。另据跟踪调查,旅游业不仅为农民创造了长效增收机制,而且通过旅游脱贫的农民返贫概率很低。乡村旅游业作为大容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载体,这种“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方式既减轻城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又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2]。当前,海峡西岸农村旅游发展很快,但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因而为了更好地发挥海峡西岸的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发展作用,需完善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提升。加强部门联动,实现对农村旅游发展的统筹协调,引导开发确已具备条件的旅游资源,更好地建设海峡西岸新农村工程。同时,必须强调的是要先规划后开发,要强调保护环境和永续利用资源,避免造成旅游资源破坏。对于各种方式的“农家乐”,要倡导健康向上的旅游文化,营造高尚文明的休闲氛围,突出经营的特色化、服务的规范化;对于高科技、生态、观光、采摘等农业旅游,要按照“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标准,突出地域特色和产品特色,防止产品同质化和雷同化;对于现代新农村、古老村镇、生态村庄、民族村寨等,以开发复合型观光、度假、休闲、体验类旅游产品为目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重点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旅游附加值;对于近年来新兴的乡村旅游,要瞄准国际同类产品,本着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的原则,开发与国际水准接轨的高档优质旅游产品。只有按照上述的部署和安排去做,才能真正发挥好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关系,进行资源整合,从而更好地进行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

二、政策措施

(一)技术支持

发挥海峡西岸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耦合作用,需要提高技术含量,而技术又集中体现在人才、管理和信息方面。

1.制订和实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及社区居民的系统培训计划

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农民从自我管理的农业生产转向乡村旅游服务接待工作,在心理和行动上难以平衡心态。通过定期举办旅游培训和教育,消除农民对服务工作的顾虑,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3]。通过参加培训班,强化农民服务意识,逐步完成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

2.引进先进管理技术,逐步推行规范化管理

通过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评定考核,具备条件的颁发“旅游接待许可证”。对接待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推行上岗证制度,并定期检查。推行评优活动,对条件较好、服务质量优秀的农户进行星级评审,并挂“星级牌”,对参与乡村旅游的村寨分级评定。注重法规体系建设,包括乡村旅游规划纲要、乡村自然与人文遗产资源保护草案、乡村游憩地利用规划实施细则、乡村旅游促进计划、乡村环境保护条例、乡村旅游开发申请条例、乡村旅游经营者上岗管理条例、乡村旅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

3.利用互联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以信息平台

打造我国乡村旅游与传统媒体和营销方式相比,网络营销具有廉价、速度快、影响面宽、服务功能强、易形成个性特色等优势,更适宜乡村旅游的营销。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普及,可以在网上为游客提供旅游景区的门票信息与订购、酒店信息与订房、交通信息与订票等等。同时建议建设全国和全省乡村旅游网,集营销、预订为一体。网站的建设与运行,可以在政府的扶持下,公司化运作。

(二)市场定位

从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角度看,选择一批旅游资源富集、交通好的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示范区,满足游客的休闲体验需求。这样才可以发挥海峡西岸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政府负责组织专人搞好规划,派出专人加以指导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大量的投入是通过农村居民互换劳动去解决。为使互换劳动在大范围内发展,并有利于农村行业分工专门化,政府可印制“劳动交换凭证”,并建立劳动储蓄银行,用存贷方式交换劳动或积累劳动,按照现代的建筑和生活环境要求,从更新改造住房、美化环境入手,推进规模化经营。由于受乡村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制约,当前乡村旅游存在分散、规模小、个体经营占主体,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产品深层次开发不够,产业经济结构不健全,经济贡献小等问题。因此,以土地联合经营为核心,形成合作经营组织,综合利用乡村的景观资源和农业景观,建设乡村旅游基地,提供多方面、全方位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推动乡村旅游的规模发展。从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角度看,以劳动力资本化创新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供给,丰富乡村旅游市场。这种方式具备了非常好的条件: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大量过剩劳动力。只要政府出面组织或倡导,从“营造新居”、改善住房和居住环境入手,互换劳动不成问题。二是,建设使用的石、沙、灰、砖、瓦、木材等均可就地取材,成本费用低,并可以换工方式取用。三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向民族贫困地区投入的扶贫资金、民族发展资金、民政救济资金、以工代赈款、农田基金款、城乡建设款等,加上有世界银行、联合国有关组织和各种国际慈善机构、民间社团的贷款和捐赠款等,只要相对集中使用,包括政府财政专列补贴基金供农民新居建设贴息贷款,用于农户购买水泥、钢材和装饰材料等,“新村建设”的展开不成问题。四是,可选择一部分有专长的、有干劲的干部,经专门培训后充实城乡建设局组成新村建设指挥机构,具体实施“新村建设”的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和现场组织指挥、技术把关等,使“新村建设”运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科学扎实,不流于形式。五是,利用开展“新村建设运动”带动其他各项工作,刺激乡(镇)村干部“为官一任、造富一方”,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积极性。不仅政府支出成本低,而且有利于把农村的官与民都纳入为同一目标而奋斗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六是,农村有大量能工巧匠和知识青年,只要加强组织和训练,可以成为“新村建设运动”中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

三、结论

乡村旅游是近几年在海峡西岸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它以丰富的风土人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乡村旅游在让游客休闲体验的同时,也给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因为旅游和新农村建设有着天然的耦合关系。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表明,乡村旅游不仅是旅游业的亮点,而且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把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而且可以极大地助推海峡西岸的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刘爽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立民.基于耦合理论的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1(11):29-32.

篇8

一、健全机构,夯实了晋星升等目标任务

凤翔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晋星升等工作动员大会后,我们及时成立了由市农业局*副局长任组长,市农技中心*主任、凤翔县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为成员的竹园村新农村建设星级管理领导小组。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20*年竹园村新农村建设星级管理三星升四星实施方案》、《竹园村20*-2010年产业提升规划》、《竹园村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思路》。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全面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工作,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晋星升等工作任务件件落到实处。

二、狠抓产业,农民增收目标超额完成

大力发展以双孢蘑菇、线辣椒、苹果为主的主导产业,目前双孢蘑菇示范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20*年春季栽培的530棚双孢蘑菇,实现纯收入74.2万元,秋季栽培的210棚双孢蘑菇,实现纯收入44.1万元,双孢蘑菇合计纯收入118.3万元;全村麦辣间套种植线辣椒1550亩,平均亩产值1350元,亩纯收入920元,总纯收入142.6万元;全村种植苹果380亩,果实套袋率达到75%,平均亩产值6040元,亩纯收入4580元,总纯收入174.04万元;全年出栏生猪1530头、肉鸡3.5万只、肉牛46头,养殖业总纯收入52.18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外出务工950人次,工资性纯收入627.3万元;建筑、运输、工商等其它纯收入94.9万元;全村农业综合补贴资金24.6万元。以上总计纯收入1233.92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4096元,比2007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0.1%。

三、加强培训,农民素质和致富门路得到提高和拓宽

全年共举办农民科技文化知识和阳光工程技能培训班8场次,开展广播讲座11场次,播放录像4场次,累计培训850人次,外出考察、现场观摩、示范指导3场次,印发双孢蘑菇、苹果、线辣椒栽培技术、平安凤翔创建、计划生育宣传、新农村合作医疗等资料4600份,技术培训入户率和普及率分别达到95%和90%,全村60%以上的劳动力掌握了1-2门致富技能。

四、多方筹资,公共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结合村委会南侧河道治理,完成了占地3000m2村民休闲健身广场的规划设计和投资预算,争取到了市政府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扶持,目前正在紧张的施工建设中;完善了村信息服务室、文化娱乐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计划生育“两室一校”的设施和管理维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3名;第3、4、5、13村民小组1.9kg的村间道路水泥硬化工程已竣工,目前正在接受工程验收。

五、强化教育,文明家园创建活动有声有色

以安全生产、防火防盗、矛盾纠纷调处为重点,强化宣传教育和社会治安管理,及时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年内无刑事治安案件、重大突发性事件和群众越级上访事件发生,被凤翔县命名为平安村;市级卫生村创建活动申报验收、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已经完成,接受了市级检查验收,力争达到市级卫生村标准;按国家政策人口增长稳定在低生育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100%,性别比例协调,双女户、独生子女户优惠政策公开透明,并能如期兑现到人,计划生育新家庭创建活动已通过凤翔县验收,即将接受市级检查验收,力争达到市级计划生育示范村;2009年农村合作医疗保费缴纳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全村参保率达到96.4%;制定了“竹园村20*-2010年环境综合整治发展规划”,申报了“竹园村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项目。

六、优化环境,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显著

篇9

一、高职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是实践能力强、动手操作水平较高,但又必须是懂技能同时还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具备实践技能的同时还有必要的奉献精神和开放意识,能自觉主观地带动周围的农民一起创业致富;不仅对农村很了解,有一定的农村、农业的出生背景,而且对“三农”问题很关注并愿意主动参与其中,这类人才培养和教育主要由高职教育来实施。我们都知道本科及以上的学校培养的是理论研究人才,这类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表现为“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而且所学知识很难在农村发挥作用,学生也不会首先选择服务农村和基层,农村没有他们施展才能的天空,即使被分配到农村也不一定留得住。新农村建设最紧缺的是立志为农服务,愿意扎根农村,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村实际工作知识,具备开拓创新精神,能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的各类人才。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较低,侧重技能而轻理论,主要培养的是熟练工人,这类人才理论基础知识有限,故而也很难完全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具备相当的理论基础知识,他们能将理论知识有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能够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要求;这类人才即能从事生产实践,又能开展科学研究,具有人才的双重性。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需要以上这些既掌握一技之长又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人才。

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有效改善了高职教育的招生状况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民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同时对精神文化需求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他们不再将子女的就业定位只限于从事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农业的生产、种植、养殖等。他们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女到高校深造学习,提高知识文化水平。自国家实施扩招政策以来,高等学校入学率有了明显提高,对于不能进入本科院校深造的农村子女来说,进入高职院校深造学习成为一种可能,国家各项政策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极大地刺激了农村子女的入学欲望,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父辈的大学梦想,成为许多学子的学习目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工程,在这些大的背景条件下,高职教育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新农村建设可拉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近几年,国家扩招政策的实施,扩大对人才培养数量的同时,也给就业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目前我国工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劳动力需求量明显减少,城市富余劳动力有向城镇转移的迹象。对于高职生来说,要想在工业化城市里站稳脚跟,没有高深的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无法实现的。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面前,将所学技能运用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是最佳选择,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引导下,大批高职生毅然选择服务基层、服务农村,这一良好的就业观念有效的缓解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为真正实现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创造了条件。

四、新农村建设促进高职教育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方向

从目前高职院校在校生的生源性质来看,绝大部分的高职生都来自农村,为了改变目前落后的经济生产状况,需要对高职生进行各种专业技能、实用技术,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而作为培养新农村建设者的高职院校应该顺应市场的客观需求,以服务地方农村经济为宗旨,在专业的设置上和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主动调整,科学处理好职业性与学术性的关系,重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高职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加强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主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同时,也要对专业进行整合,优化专业结构。

五、国家政策的支持为高职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保障

篇10

[关键词] 新农村 产业 发展 制度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标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广大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二元经济差距的发展要求。

2006年,全国各地进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成果集中在:

一、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提出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模型假定发展中国家存在两个部门,一个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的传统的人口众多的只能维持基本生存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有较高劳动生产力的能够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其认为,只有当城市吸收所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后,农业的劳动边际生产力才能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才能拉高。

2.拉尼思-费景汉模型。该发展的模型认为只有在农业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转移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拐点才会出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把隐蔽失业人口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必须在工业部门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生产率与工业生产率同步增长,农业生产率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条件,只有当农业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转移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才能顺利从农业转向工业。

3.托达罗模型。该模型假定一个现实或潜在的劳动力把他在一定时间内城市部门的预期收入(即迁移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额)同当时农村普通的平均收入相比较,如果前者高于后者,那么他就会迁移。提出应当尽量减少因发展战略偏重城市而引起的城乡就业机会的不平衡,创造城市的就业机会不足以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不应盲目扩大中、高等教育,导致学历门槛。

二、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提出

1.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研究。韩俊提出:土地收益应更多的让农民来分享。新型的城乡关系,一是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要使得农民能够享受到同城市居民基本均衡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二是建立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四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五是要按照农村的特点和农民的需求办好农村金融;六是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和户籍管理的制度,根本的目的是保障公民迁徙和居住的自由,关键是要消除附加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的各项制度。张晓山(2006)提出必须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第一,调整分税制结构,财政向地方让利,保证县及县以下机构有一定的税源。要着眼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开发当地的资源优势,培养税源,逐步增加县及县以下机构的财政收入,形成县域经济的良性循环。第二,增大体制性、制度性的转移支付,将事权与财权一起下放,使转移支付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第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遏止地方政府以地生财,随意支配农民土地资源的权力。张强认为城乡之间的建设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存在制度,城市资源进入农村受到不合理因素的制约。制约的核心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如何参与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调动农民积极性,重点是解决集体建设用地,社区合作组织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制度创新,核心是解决集体建设用地参与城市建设问题。

2.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熊清华(2006)认为,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其次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从而制约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三是农村社会事业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外,我国农村新阶段还存在着公共事业落后和公共服务缺失等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王再文(2005)认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进而提出通过非市场供给和市场供给相结合的方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允许多种资本进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在必要时还应积极鼓励外资参与经营。楚永生(2006)认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不足与过剩并存现象,不足主要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不足和农业科技供给的匮乏以及农村义务教育供给的不足。同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过剩主要包括:与政府政绩、利益挂钩的非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的过剩;臃肿的地方政府机构本身就是一种过剩的公共物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结构不能反映农民需求的次序。郑新立、张晓山(2006)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现在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在享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使农民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和城市一样,基础设施的投资重点应转向农村。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必须同步推进;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创造体制条件;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姜长云(2005)认为,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协调处理好城乡之间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创新的关系。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中,更多地强化政府特别是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责任,在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中,改变发展型乃至享受型公共物品供给主要由政府“买单”的制度,较多地引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三、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出发提出

1.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夏耕认为应当研究价格信号如何更好地在农产品市场中传递从而更好配置农业生产资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过程,实质上就是要素的积累和流动过程。实现城乡二元结构成功转型,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现要素市场化,保证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产业、地区之间自由流动。要素市场的建立是二元结构转型不可忽视的制度前提。温铁军(2006)则从市场失灵出发研究政府对于农产品市场的调控,突出政府的作用引导农业生产资源。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成立和发展农村合作社,形成相对规模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产业。

2.城市化建设。谢扬(2006)认为:“城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式可以有这样那样的选择,但是唯一不能动摇的是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决心,因为过去对城镇化政策的摇摆曾经给我们的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新农村建设历史上有过这样那样的经验教训,但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可能奢望重新将农民留在农村来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最终‘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继续实施和完善推进城市化的战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上的转移和调整,实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改革。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积累起发展资金,国家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才有财力支持。郑海航、谢扬(2006)提出实施和完善推进城市化的战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上的转移和调整,实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改革。

3.农村发展问题。韩俊(2006)指出重点抓好“富农”问题,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环节,通过分税制改革,财政向地方让利;增大体制性、制度性的转移支付;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来保障农村的资金投入,扩大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林毅夫(2006)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当前经济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手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现有自然村的公共基础建设为切入点,资金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由农民参与决定、设计和监工实施,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以2020年为宜。张晓山(2006)提出生产发展,收入增长,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要扶持农业专业户促进农业发展,需要统一现代技术支持,统一全面,及时的现代市场信息支持;统一的市场销售渠道支持;统一的质量标准支持;统一的品牌支持。五个统一支持要由市场中介组织提供。

4.农村经济结构优化问题。柯炳生(2005)侧重于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改变农村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即发展民营企业和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林毅夫(2002)认为新农村建设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周期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是将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紧缩的权宜之计,侧重在其投资拉动的方面。尤其发展符合我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产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发挥其人力资本的优势,扩大就业,减少农村劳动人口。

参考文献:

[1]车:发展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3]许惠渊:产权理论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