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范文
时间:2024-05-23 17:4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调查
最近,XX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经管局、县民政局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对村级班子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查采取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调查范围涉及平口、小淹、杨林等10个乡镇、20多个村。调查结果表明,我县村级班子建设总的形势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调查中发现,村级班子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
一、我县村级班子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县1180个行政村(居委),共有村干部4948名,其中35岁以下的891人,占18%。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的1179人,占23.8%。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县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一是班子整体结构不断优化。各乡镇党委在选拔和任用村级干部时能坚持“以人为本”,勇于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选人用人观念,全方位启用人才,及时将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近3年来,全县先后调整村支两委成员1984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548人,村主任492人。村级班子整体结构逐步得到了优化。二是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大多数两委班子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做到了按章理事。特别是近年通过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村干部们的廉洁自律,拉近了干部、群众的感情距离,改善了干群关系,强化了村干部的民主意识和群众观念,也促进了村干部作风转变。大部分村干部能勤政务实,兢兢业业地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村级班子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是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县、乡两级将村干部的培训教育纳入了干部教育规划。近3年来,全县共举办村级干部各类培训班386期,受训的村级干部达26840人次。特别是通过村级“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全县村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党性党风和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思想素质明显提高。四是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大多乡镇对村级班子实行了岗位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报酬全面实行了统筹,推行了“基础+职务+工龄+村类别+绩效”的结构工资制度,并严格按规定兑现奖惩,使村干部干有目标,管有依据,评有尺码。同时,大部分乡镇党委政府能做到用真诚与亲情联络村级干部,在感情上与村干部真心交朋友,工作上及时为村干部撑腰壮胆,生活上尽力为村干部排忧解难,村干部不安心的思想不断淡化,工作积极性普遍高涨。五是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壮大。近3年来,全县共培养和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党员750名,其中已任村干部的164名,已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储备的达415名。
调查也表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村级班子建设中出现和存在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一是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全县4948名村干部中56岁以上的达756名,占15.3%。有的乡镇56岁以上村干部的比例高达30%以上。江南镇老屋村和百花村支部书记年龄已满70岁。全县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有1503名,占30.4%。有的村干部连自己的名字、同意开支等简单的字都不会写。由于文化程度不高,部分村干部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往往理解不透,认识不深,贯彻不力,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仍然不够。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依法行政、按章理事的自觉性。墨守成规,不求改革创新。一些村级班子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收入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据各乡镇党委评定,全县村干部能力一般和较弱的达2696名,占54.4%;村级班子能力一般和较弱的673个,占59.3%。三是部分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工作合力不强。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存在拉山头,闹派性的现象。有的支书与村长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班子不协调,思想不统一,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工作无法开展,群众无所事从,经济无从发展,基本失去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集力。四是村级干部队伍难稳定。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东山乡高星、下茶两个村共有党员51名,曾任村组干部的22人,近三年来辞官不做的12人,现任村干部中外出打工的10人。五是部分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青年新生力量处于分散、流动状态,村级组织难于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部分地方对村干部后备人选的培养选拔缺乏硬性措施,真正有文化、有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很难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有的村甚至找不到合适人选出来担任村干部。
二、当前农村基层班子建设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第一,个别乡镇对加强村级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有的乡镇只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使基层班子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忽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忽视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管理与教育,不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有的村甚至近10年没有发展一名党员和后备干部,组织生活基本没有正常开展。
第二,缺乏健全的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党委、政府对于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上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靠家族、帮派势力当选村干部的现象仍然存在,那些觉悟高、观念新、能力强,善于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到村级班子领导岗位上来。有的乡镇对村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村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村干部出现思想问题时,主要采取调整的办法而很少采取教育的办法解决,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实行后,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弱化。据调查,安化县8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万元,60%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几乎是空白,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少。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三提五统”等收费项目取消,乡(镇)、村两级财力进一步减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村级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导致不少村班子软弱涣散,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
第四,待遇偏低难保障,抑制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基层干部承担着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但许多情况下他们的责权利并不明确,也不平衡,存在着对基层干部责任上严格要求,但权力上无相应保障,经济待遇上又不够关心的情况。这使农村基层干部难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任务上,对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只是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影响了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责权不一,心理难平衡。计划经济时期,村干部手中掌管着生产的领导权、劳力的调配权、收入的分配权、实物的支配权、资金的使用权等,“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找,当地有威信”。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不断调整和发展,村级干部原有的工作权力实际上变空或大部分丧失,而责任却越来越重,计划生育工作以村为主、“三收”任务完成情况与村干部报酬挂钩等等,责任与权力的不统一,使部分村干部心理上难平衡。部分村干部认为,有本事外出打工赚钱,当村干部是“要蠢不化的人”搞的。许多村干部存在一种经济上的“危机感”、感情上的“遗弃感”、政治上的“压力感”。二是经济待遇低、难兑现。据调查,目前我县村支书年平均误工在200天左右,最多的达300天以上,村主任、文书和计生专干年平均误工180天左右。而年平均报酬收入为:村支书1180元、村主任1120元、村文书1038元、村计生专干854元。全县60%的村干部年报酬收入在1000元以下。这样的工资待遇使许多村干部无法养家糊口,村干部普遍认为不划算,即亏了自己,又亏了家庭。即使按这样的标准许多村也不能及时足额兑现。全县有40%的村因无法完成乡镇的工作任务,村干部领不到足额的工资数。有的村干部的工资完全用于填补上交缺口,最多的村一年用村干部工资垫补达5000多元。三是政治待遇上无奔头。以前,优秀的村干部可以招聘为乡镇合同制干部,甚至还可以考录国家公务员,对村干部鼓励很大。政策取消后,一些有能力的农村青年认为村干部在村任职,最多干到村支书,既不能进事业单位,又不能进入公务员序列,感到当村干部政治上没有奔头,不愿当村干部。有的在职村干部则认为“劳多,酬少,前无出路,后无退路”,工作上得过且过,有的甚至干脆“撂挑子”。四是卸任后生活难保障。卸任村干部生活贫困的现象较为普遍,全县6413名卸任村干部中,生活处于特困状况的达1308人,占20.4%。为探求解决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我县曾于1996年制定并实施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办法》,但由于保险体制变化和存款利息大幅下调,不得不于2000年将已收的保险金连本息退还给乡镇。县每年下拨6万元专项经费到各乡镇,由乡镇根据财力状况适当解决。各乡镇虽然根据卸任村干部的任职长短,每年给予了适当补贴,但仅仅是表示意思而已。目前,卸任村干部的待遇不如农村五保户、残疾人、复员军人和特困企业下岗职工。
三、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视和领导。各级党委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要认真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乡镇党委的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委成员要齐心协力抓。二是出台有关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县委要根据上级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关优惠政策,特别是鼓励村干部建功立业的倾斜性政策,吸引优秀年青人才从事村干部工作。三是营造有利于村干部工作的良好环境。乡镇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执纪执法部门要强化措施,确保村干部正当权益不受侵害,新闻媒体要加大村干部的正面宣传,在全社会推介一批优秀村干部典型。市县乡三级建立定期评比表彰先进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机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健全村干部选任机制,致力提高队伍素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通过全面推行村支部“两推一选”的办法,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并有重点地进行帮带、培养。一是把好政治素质关。要把那些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二是优化队伍结构。要围绕支书这个“主角”优化群体结构,配好支部班子,选好行政班子。村干部队伍要形成以40岁左右、初中以上文化为主体的年龄梯次结构,每个村级班子至少配备1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人。三是拓宽村干部的选配渠道。既要注重在致富能手、复员军人、回乡知青中选配,又要动员在外打工或经商的能人返乡任职,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国家干部下派任村干部与从回乡下岗职工中选配村干部的用人机制,使村干部的来源渠道不断扩大。四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重点是培养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的回乡知青、退伍军人和外出打工返乡的优秀青年在农村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村的干部储备人才。要注重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选送他们接受各种职业和专业培训,参加实践锻炼,并定期进行考核、考察,能够使用的,尽快进入村干部实职岗位。
第三,创新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一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干部的岗位责任制、村级组织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村级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建立考勤、考绩、考察、考评、学习、请假、会议、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强化村级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建立培训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的优势,强化在职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县委党校要分期分批次对村主头进行理论培训,乡镇党校每年对村“四头”培训2次以上,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同时,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选树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村级干部典型,发挥示范、辐射、教育、带动作用。充分运用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建立起来的经常性教育机制,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三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强化经济监督,由上级党委组成专门班子,坚持每年对各村财务开支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更好地实施对权力的配置和限制。建立上级党委和基层干部谈话制度。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增强工作透明度。搞好考察和民主评议。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情况,对评议中得不到群众满意和拥护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
篇2
今天召开这个现场观摩会,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落实月日全乡农村后进班子整建“百日会战”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严肃工作纪律,增强大家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扎实推进全乡农村后进班子整建“百日会战”工作,确保达到县委要求,实现预期目标,取得显著成效。对照兄弟乡镇好的做法、好的经验,结合我乡实际,从三个方面做如下强调。
一、理清思路,选准农村后进班子整建工作的突破口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团结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扎实推进“民主议政”,深入实施“乡镇振兴计划”、“百村行动”,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农村基层班子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班子可以划分为六类:一是长期没有班子的村;二是支部书记不能发挥作用的村;三是班子工作能力不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缺乏干事创业责任感和事业心,为民服务能力比较差的村;四是种族派性比较严重的村;五是村两委关系不和协的村;六是民主法制意识差,不民主,财务不公开,村班子成员作风粗暴的村。我所说的这几类村各办事处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些存在问题的班子,特别是瘫班子、无班子的问题,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影响极坏,严重阻碍了我乡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全乡赶超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全乡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和谐的建设。当前村级换届在即,如果不把这些基础性工作做在前头,把这些存在问题的村班子治理好,把问题解决好,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基础,必然会影响到换届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因此大家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形势,从以上六种问题班子入手选准突破口,理清思路,分类施治,切实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在手上,抓好抓实。
二、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农村后进班子整建工作
农村工作,尤其是农村基层班子整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咬定目标抓重点,因村制宜解难题”。
(一)搞好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对于村班子“软、散、懒、瘫、无”问题,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深入基层,走村入户搞好民意调研,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这次提高村级班子执政能力、提高整体素质的“百日会战”为契机,全面提升我乡党建整体水平。我乡有比较好的区位优势,几年来我们乡的发展速度一直列全县前列,但是基层组织建设与兄弟乡镇相比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现在没有优势可言,因此,我们对待这项工作,一定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真抓实干,这样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才有机会实现大的突破。
(二)因村制异,对症下药。在摸清村情的基础上,因村制异进行整治。对“瘫班子”,从理清瘫的原因入手,找准病根,是家族矛盾的解决家族矛盾,是经济薄弱的着手解决经济薄弱问题,进行物质帮扶,有其他遗留问题的解决遗留问题。对无班子的情况,要按照“双高双强”(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原则广泛征求意见,积极物色人选。对“软班子”,要帮助强筋壮骨,坚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打消其工作顾虑,增强其工作信心,同时给予必要的工作支持,增强其“想办事、敢办事”的信心和“公道办事、依法办事”的能力,对个别软班子,同时可辅以必要的组织调整,调换新鲜血液,增强工作活力。对“散班子”,要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法制教育,增强其凝聚力、战斗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特别要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规范管理工作程序,使班子成员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向,避免和解决“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问题。“懒班子”,主要是在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方面存在问题,应该从思想和制度等方面入手,解决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使懒的尽快动起来、勤起来。在选人用人上,坚持内选与外派相结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一村一策,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坚持“内选优先”的原则,支部书记尽量从本村产生,本村确无合适人选的,从县、乡机关干部中选派。
(三)着眼长远利益,强化制度建设。后进班子整建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建立起我乡农村后进班子整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把班子建设与其他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各项长效机制建设。一是进一步健全乡村级建设的规范制度,全面规范村支部、村委会职责范围;二是民主议政日的完善和规范。现在很多村通过民主议政日已尝到了甜头,但是个别村“民主议政日”还不规范,有些村把一些群众不感兴趣的事拿到民主议政会上来议,影响了民主议政日作用的发挥;三是全面调整后进村班子发展思路,产业结构调整。村里有什么资源优势,一方面听取对班子的意见,一方面要多听村民的意见;四是如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通过什么样途径,能尽快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为民服务能力,也是我们整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五是巩固先进性长效机制成果。如何发挥党员队伍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是我们建设新农村能不能破题的重要保证。今后,我们要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真正使农村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六是发挥好包村干部的作用。包村干部是乡村两级的联系员、信息员、村级工作指挥员。一个村的发展与稳定,与包村干部有莫大的关系,关键是包村干部每个户去没去过、情况了不了解。七是制定完善考核激励方法。从机制、制度等方面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解决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大村小村一个样的问题。同时,与村级发展稳定结合起来,为村级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整建工作取得实效
篇3
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调研组
按照区委部署要求,我们调研组于6月7日至9日,对邱家店镇的基层班子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听取了镇党委书记、分工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并深入有代表性的村与党支部书记、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群众代表进行了座谈,基本掌握了该镇村级组织建设的现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邱家店镇共有44个行政村,人口6.6万,全镇共有4个党总支、66个党支部,2678名党员。
1、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状况。全镇共有44名村党支部书记,其中女书记1人。支部书记年龄分布在34到57岁之间,平均年龄47.93岁,其中35岁以下1人,36—40岁3人,41—45岁9人,46—50岁17人,51岁以上14人。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4人,高中16人,中专7人,初中17人。目前“一肩挑”的支部书记有24人,占总数的55%;由镇机关干部下派担任支部书记的7人。从镇党委考察的情况看,优秀等次的支部书记26人,称职的16人,基本称职的1人,不称职的1人。
2、村“两委”班子情况。村“两委”班子成员共有242人,其中男性197人,占81.4%;女性45人,占18.6%。年龄结构偏大,其中35岁以下13人,占5.4%;36—45岁的77人,占31.8%;46—54岁的113人,占46.7%;55—59岁的32人,占13.2%;60岁以上的7人,占2.9%。“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的158人,交叉兼职比例为65.3%。按照村级班子的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团结干事以及群众的评价情况,对44个村分成三个类别:放心班子25个,占57%;基本放心班子16个,占36%;不放心班子3个,占7%。
不放心班子3个,分别是:五里井、东旧县和姚家坡。共同特点是经济基础差,内部派性严重,党员群众对干部意见不一,分歧大。五里井村宗族观念强,派性明显,党员群众意见不统一;东旧县村的班子主要负责人更换频繁,村内矛盾复杂,群众基础不好;姚家坡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两张皮”现象严重。3个不放心班子中,有“两委”成员22名。东旧县村由于近期班子已停止工作,在充分考察和推荐的基础上,于5月28日已进行了支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班子。
基本放心班子16个,分别是:梨园、刘家庄、邱家店、郝家庄、栗林、孙家庄、官庄、崔家庄、吴家庄、东郭庄、中郭庄、后燕村、东燕村、中王庄、北王庄、桂林。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是村经济基础较差,村党支部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班子成员素质不均衡。具体来讲,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村庄小、人口少、党员少,缺乏干部人选,这种情况的有7个村(梨园、刘家庄、郝家庄、官庄、崔家庄、东郭庄、东燕村);二是村庄较大、支部驾驭全局能力较差,群众基础不太牢固,这种情况的有5个村(邱家店、后燕村、桂林、中王庄、中郭庄);三是村内有两个以上大宗族,有较明显派性分歧,班子相对软弱,这种情况的有3个村(栗林、吴家庄、北王庄)。16个基本放心的班子,共有支部委员55名,村委委员66名,交叉任职的48人,实有人员73人,有4个村缺支部委员4名,1个村缺村委委员1人。调整的初步方案是:4个村保持不变;1个村因书记考核为基本称职调出班子,副书记任书记;2个由下派干部任支部书记的村,经过培养已产生书记人选,拟撤回下派干部;1名支部委员因工作能力或作用发挥不好,调出班子,同时增补1人;1名支部委员退休,递补1人,对4个村支部委员缺职的,增补委员4名。
其他为放心班子,共25个。由于各村经济条件不同,党员队伍状况不均衡,具体情况也有不同。目前,李家庄、黄沟港、宋官3个村仍由机关下派干部担任支部书记,为保证换届期间的稳定和有利于村里工作的开展,决定继续由下派干部担任书记,因此,以上3村可作为放心班子考虑。25个放心班子,共有两委成员163人,缺职6人;10个村保持目前班子及成员不变;14个村退休12人,调整2人,增补缺职6人,共计20人。此外,埠阳庄村因书记退休需要调整,原支部副书记可作书记合适人选;逯家庄村因支部书记由总支书记兼任,根据推荐情况,选拔1名支部书记,正在考察之中。
3、后备干部队伍情况。全镇共有村级后备干部123人,其中男性93人,女性30人,分别占总数的75.6%、24.4%。35岁以下34人,占27.6%;36—45岁的55人,占44.7%;45—54岁的34人,占27.6%。初中以下文化的有38人,占30.9%;高中文化的83人,占67.5%;大专文化的仅有2人,占1.6%。
4、党员队伍情况。全镇现有农村党员2010人,占全体党员总数的75%,其中男1785人,女225人,致富能手170人。35岁以下199人,占9.9%;36—45岁的322人,占16%;46—54岁的495人,占24.6%;55—59岁的322人,占16%;60岁以上的672人,占33.4%。初中以下文化的有1657人,占82.4%;高中文化的334人,占16.6%;大专文化的仅有19人,占1%。入党积极分子共计78人,其中男性47人,女性31人,致富能手22人。35岁以下的34人,占43.6%;36—45岁的32人,占41%;46—54岁的11人,占14.1%;60岁以上的1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的15人,占19.2%;高中39人,占50%;大专24人,占30.1%。
5、集体经济情况。全镇各村集体经济状况总体上比较困难,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仅有5个村,收入最高的37万元,年收入在5—10万元的有18个村,3—5万元的5个村,3万元以下的16个村。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村土地承包收入,沿汶河的14个村可以获得砂资源的收益,只有王林坡、前燕村有企业收益,迓庄村为村民服务可获得收益5万元左右。
二、主要经验做法
近年来,邱家店镇党委高度重视村级组织建设,面对原来后进班子多,干部整体素质弱的实际,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狠抓整顿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管党职责。镇党委一班人树立了“党要管党”的思想,能够认真履行管党职责,坚持把加强村级组织整顿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工书记、组织委员任副组长,各村党支部书记和乡镇站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村级组织整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以镇带村、上下联动”的工作方针,实行书记负总责、副书记划片分工负责制,镇党委与各村党支部、各部门(站所)分别签定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狠抓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分解落实。特别是认真调整落实了机关干部包村制度。根据各村实际和部门特点,合理确定包保部门和责任人。对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的,选派审计、经管部门干部包村;对土地承包、宅基地问题突出的,选派建设部门干部包村;对不协调的,选派组织、民政部门干部包村,做到了合理搭配,优化组合。镇班子的11名成员带头包保11个后进村,腾出精力,蹲在点上抓整顿。通过落实责任、领导带头,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全镇形成了抓村级组织建设的整体合力。
2、狠抓组织整顿,精心选配党支部班子。镇党委高度重视村级班子建设,每年都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进行全面的村级班子考察,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全面掌握村级组织建设的情况,找症结,定重点,并确定了“以后进村整顿为突破口,促强、帮弱、带中间,配套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狠抓后进班子调配。在抓好思想整顿的基础上,采取四种方式,抓组织整顿:一是内选。采取“两推一选”的方式,大力选拔作风过硬、年富力强、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二是回请。对那些内部没有合适人选的村,把本村在外工作的有能力的同志请回村任职。三是求贤。对于有经济意识、群众威信高、农村经验丰富,但因发展个体经济等原因而不愿进村工作的党员干部,党委派专人登门做其工作来担任支部书记。四是下派。对本村确没有合适人选的,选派机关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村任职,在一段时期内有效化解了内部矛盾,促进了后备干部成长。
3、注重综合治理,加强后进村集中整顿。在抓好面上整顿的基础上,对少数遗留问题多、各类矛盾突出的老大难村,采取派驻联合工作组的方式,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手段,下大气力进行集中治理整顿。对财务管理混乱的村,集中审计,及时公开,存在问题的,依法处理;对宅基地审批、土地承包问题突出的,集中清理,依法对合同进行公证;对干部作风不实或软弱无力的,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切实选好配强。
4、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针对农村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对奉献意识差的党员干部,突出加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大家”与“小家”的关系,发挥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对思想保守、畏难发愁的党员干部,突出加强了解放思想的教育,通过与先进村结对子,启发引导他们发扬敢闯敢试、百折不挠的精神,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对守摊子、吃老本的党员干部,突出加强了干事创业精神的教育,组织他们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让他们找差距、换脑筋,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对缺乏致富本领的党员干部,突出加强了实用科技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致富本领。近年来,全镇共举办科技讲座10期,培训2000余人次,培养出了600余名党员致富能手,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5、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富民强村路子。近年来,立足本镇实际,积极帮助各村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重点实施了三大战略:一是实施专业村膨胀战略。依托传统优势,积极引导各村创一村一品,不断膨胀规模,实现了由专业村向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过渡。目前,该镇已经形成了后店木器加工、前燕棉纱加工、李家庄锅炉制造、姚家坡针织成衣加工等22个专业村,专业户达6300余户,创出了一条发展特色经济的新路子。二是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以南王庄村省级科技示范园为“龙头”,大力推广林果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周边各村发展林果2000余亩,形成了基地带农户的产业格局。同时,积极挂靠泰安亚细亚食品公司,在迓庄村发展有机蔬菜种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成为全区唯一的一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仅此一项,该村户均增收2000余元。三是实施借力盘活战略。针对王林坡等村闲置资产多、产出效益低的突出问题,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产,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村级经济总体上还比较薄弱。虽然近几年,各村在发展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原因,村级经济薄弱仍然是全镇大多数村的共性问题。作为农业大镇,原来村级收入主要依靠三提五统,基本能够保证村级正常运转,近年来随着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大幅下降,村级集体收入受到严重影响。很多村没有经营性收入,有17个村去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今年中央1号文件又对基本农田实行了严格的保护政策,进一步压缩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空间,村级经济发展压力增大。村级班子建设和工作运转都因此面临严峻考验,服务没实力,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影响。
2、村级班子后继乏人问题突出。由于当前村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待遇偏低,庸才干不了、能人不愿干,特别是随着企业改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秀干部提拔、挂职的情况也没有了,政治前途渺茫,村干部的吸引力降低。很多村干部由村里家族大、威望高的老党员担任,有些老干部又不注重接班人的培养,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明显暴露出来。全镇在册的共123名村级后备干部,平均每个村不足3人,有5个村没有合适的后备干部。
3、党员队伍老化现象严重。党员队伍老化在各村普遍存在,一些村不注重党员培养,个别村党员纳新工作受到宗族观念的影响,部分村发展党员有论资排辈现象,影响了党员队伍和村级班子的质量。全镇现有的2010名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的党员占到了近一半,55—59岁的322人、占16%,60岁以上的672人、占33.4%,35岁以下的仅199人、只占9.9%,吸收优秀青年入党,改善农村党员的年龄、学历结构的任务非常紧迫。
4、村干部补贴待遇低。由于村级经济薄弱,村干部补贴待遇普遍较低,全镇村干部平均工资不到400元,有4个村只有240元,并且有不少村不能正常发放,影响了现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村级组织建设水平的提高。
5、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的比例偏低。在推行交叉兼职方面,工作力度不够,目前“一肩挑”的支部书记24人,仅占总数的55%,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有些村发挥不明显,个别村存在“两张皮”现象,影响了班子的整体战斗力。
四、几点建议
1、下大力气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建议镇党委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的同时,立足实际,深挖潜力,在专业村发展、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总结王林坡、前燕等村的成功经验,大胆探索新路子。特别是结合这次换届选举,大胆起用一批年富力强、有思路、有能力、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优化班子结构,提高村干部驾驭市场、发展经济的能力,推动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夯实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
2、切实解决好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老化问题。增强危机感,采取过硬措施,抓好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突出抓好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回村大中专毕业生中发展党员、培养干部工作,切实改善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在党员发展上,实行指导性和指令性计划相结合的办法,限定发展党员年龄、学历等结构比例,优化队伍结构;进一步充实后备干部人才库,各村在换届前,必须充实一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培养,条件成熟的,尽快吸收进班子,推进班子新老交替。
3、努力改善村干部的补贴待遇。建议镇党委在区里大政策的指导下,学习借鉴其他处乡镇的经验做法,研究出台符合本镇实际的政策、措施,落实和逐步提高村干部的补贴待遇,切实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调动农村优秀人才参与村级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制定有关激励政策,让有本事、能干事的村干部政治上得荣誉,经济上得实惠,增强基层班子的活力。
4、对症下药,抓好重点班子整治。对基本放心、不放心的班子,逐村解剖,制定对策。总体上,条件成熟的要力争在7月底前全部调整到位。对刚刚调整的东旧县村班子不能放松警惕,鉴于村内矛盾复杂的实际,强化帮扶措施,巩固好新班子,同时积极做好村委会换届的准备工作。姚家坡村派性严重,在没有成熟人选的情况下,可仍由下派干部担任书记,但一定要配好后备人选,选拔那些公道正派的干部进班子,抓好帮带,促其尽快成熟。五里井村目前党员群众对现任班子支持反对各占一半,需进一步考察,加大帮扶措施,及早解决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树立班子威信,凝聚人心,为班子建设创造条件。对其他意见不统一的,继续深入考察,摸实摸透,合理调整。对个别人借换届选举之机泄私愤,煽动群众扰乱选举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要坚决予以打击,确保换届选举万无一失。
篇4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村级班子建设滞后。一是村级组织建设重视不够。有不少乡镇重视经济工作,但对基层 班子建设往往重视不够,不够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的 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村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健全。现在农村存在靠家族、帮派势力当选村干部的现象,而懂经济的优秀人才难以进入到村级 班子 ,主要是因为村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三是村干部的工作合力不强。有的村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还不能及时足额兑现误工报酬和固定补贴。另一方面是部分 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造成了工作上的不合拍,难以发挥村班子应有的作用,村干部在发展村级经济上缺乏应有作为。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土地面临法律困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对土地需求越来越大,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急剧减少,存量土地及其厂房、商铺租金等土地非农收益成了社区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经营土地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作为下位法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只有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情况下,经依法批准才可以使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对民间私人资本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引起的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需求扩张估计不足;没有为私人创办企业留下合理的用地空间。自发、私下的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带来较大冲击,并且由于村民集体出租非农建设用地不受法律保护,如发生争议,集体就要遭受损失。
3.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是尽管有些村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上作了一些改进和完善,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触动,这种模糊的制度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二是管理难度加大,不同程度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同时村干部领导水平低下,思想作风不正,素质不高,管理不善等原因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三是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且往往只负责核算,不履行监督职能,村干部的行为失去了监督。
4.集体资产产权不明晰且管理体制不顺畅
农村集体资产形成时间长,构成复杂,目前多数没有进行确权登记,产权不明,容易造成资产流失。加之目前集体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主要还是村两委成员,多数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个别得益于地缘经济优势,靠土地征用积累较大集体资产的村,没有及时进行量化固化,集体资产名义上“人人有份”,实际上掌握在个别或少数人手里,有的出现决策失误,有的资产流失,审计中发现多起违规问题。
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1.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一是以党校、成校、农函大等阵地,采取脱产、函授、短训班等形式,对农村干部加强轮训,提高村干部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把素质好、能力强、头脑活、有号召力的党员请进来担任党支部书记。三是逐步提高与完善村干部的报酬和激励机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一是成立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心,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强化乡政府对村级集体财务监督管理的职能;二是坚持按村级典章办事,增强村干部调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三是规范和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加强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实行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专职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3.增强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专项基金,用于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的创业启动资金、项目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项目,在用地、税收、信贷、用电等方面,各有关部门都要给予政策优惠,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5
由于我镇地处县城,对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要求尤其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县城的改造开发,我镇大量的土地被征租用,土地矛盾、村级财务矛盾、失地农民就业矛盾短时间内大量涌现,带来了较多的困难。**镇历届党委、政府面对困难,立足实际,始终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做为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连续四年被县委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乡镇”,2004年被市委评为“五个好乡镇党委”。下面我将我镇的主要工作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镇党委近几年来一直把强化村级班子、健全奖惩机制、实现后进村转化升级做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突破点。一是村级班子上配齐配强。利用上次村两委换届的机会,对全镇的农村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人员结构进行了大面积调整,目前,全镇376名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1岁;其中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70人,占70%以上,致富能手型干部占到73%,双高双强型干部占到85%。同时,着重从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致富能人中选拔村后备干部,进行着重培养,及时充实到干部队伍中去,全镇各村长期保持有2-3名后备干部。二是奖惩机制上逐步完善。根据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工作重点的变化,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干部的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并根据不同村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使内容重点突出,目标责任明确,并把目标考核与实际工资挂钩,在村干部中达到前有目标后有压力的效果。同时,对村干部的工资结构进行较大调整,突出对实效工资的奖罚,将重点放在维护稳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等方面上,严明奖罚,为干事创业的干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抓好典型村培养和后进村转化。在村级班子建设上确定了“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思路。对“无人可选”的支部班子,通过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回请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村任职等途径解决;每年按照20%的比例,倒排出一批后进村,派驻由科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按照“查、建、树、帮、管”五个环节进行集中整顿。同时,实行了镇直部门包扶联系后进村制度,对后进村进行重点帮扶;结合“小康文明村”的创建,搞好典型村的培养,通过政策倾斜、重点帮扶等方式,全面提升典型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村级文明程度和村级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档次,着力培养出一批在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都均衡发展的“双强村”。
(二)加大转移支付,保障村级正常运转
根据农业税取消后,财政收入少,村级运转难的问题,我镇采取多项措施,减少机关财政支出、加大村级财政支付,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保证了村级正常的运转。一是进行机关内部机构改革,压缩财政支出。按照上级有关政策,在全镇机关内部实行了机构合并和改革,将全镇原有的30多个部门、单位合并为两委、六办、十个农工商公司,分流精减了部分人员,压缩了镇级财政支出。二是提高村“两委”兼职率,减少村干部工资支出。结合村“两委”换届,提高村干部的兼职率,缩减村干部职数。全镇农村“两委”班子经过换届由原来的736人,减少到418人,减少43%,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94%和91%。大大减少了村干部工资支出。同时在全镇实行农村会计制,取消原来的村会计和保管员,只设一名报帐员,仅此一项就减少干部职数318人。三是加大资金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干部工资发放。针对税费改革后针对全镇有75个规模较小,村干部工资难以保障的村集体积累薄弱村的实际情况,对这部分村的干部工资实行镇级统筹,统一核发,2002年镇财政转移支付25.5万元。2003年转移支付资金56.5万元。2004年,转移支付资金133.4万元。
(三)创新工作思路,规范村级事务管理
我镇几年来把健全村级制度,扩大村级民主,提高村务透明,融合干群关系做为规范村级管理的主要措施,在工作做法上力求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实行村务管理程序化。根据以往在村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广饶镇村级工作程序》,内容包括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党员发展、土地调整、印鉴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印发到各村,同时向村民公开,要求村干部必须依照“程序”管理村级事务,使村级工作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二是实行村务决策双向化。根据过去在村务决策中出现的部分村干部一人说了算,大搞“一言堂”,群众对村务的决策权、监督权、参与权无法保障的情况,在全镇深入推行了村务“双向决策”工作法,通过提出议题、制定草案、上报审核、民主表决、公布结果等步骤的严格实施,使村务由事后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公开转变,由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使群众的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融入到村务执行的全过程,使村级工作更加规范、民主、透明、公开,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借此赢得群众对干部的信任,融合干群关系,夯实群众基础。三是实行村级财务透明化。针对个别村财务管理不够规范,部分村财会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我镇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农村会计制,在镇经管站设立了中心,在全镇各公司设置了专门的会计网长,每周到所辖的村中现场办公3-4次,对各项财务管理做到日清月结,一月一公开。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使用收款收据;统一收支手续;统一张榜时间;统一资金账户。通过会计制的实行,加强了镇级对村级财务的监督,使村务公开真正的落到实处。
(四)拓宽增收渠道,推动村级经济发展
我镇在几年的基层建设工作中注重搞好村级组织在产业调整、劳动力转移和村级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一是发挥组织作用带动优势产业发展。根据部分村产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需求,按照支部领办、支部联合、支部介入、支部带动四种模式,在全镇部分村探索建立了以村党支部为主体的农产品销售中介协会。各中介组织联系农业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签订农业订单,大大降低了农民生产的风险,保障了农民收入增加。二是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根据我镇失地村多,失地农民增收难,就业难的问题。我镇在全镇建立了“广饶镇人力资源库”,将全镇各村中剩余劳动力的年龄、学历、特长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发挥政府在协调方面的优势,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和用人企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发挥区域优势,搞好房地产开发增加集体收入。利用地处县城的优势,在搞好旧村改造的同时搞好城中村沿街商品房的开发和专业市场建设。在近几年中已经组织一村、七村、八村、南三里等村成功开发了迎宾路商品房、广饶商贸城、南三里批发市场、乐园商贸广场等房地产开发项目。今年也在五村和十九村的改造开发中取得了突破,旧村改造开发将成为增加城中村集体积累,增加城中村农民收入,繁荣城中区商贸的主要途径。
二、几点体会
篇6
今天召开这个现场观摩会,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落实月日全乡农村后进班子整建“百日会战”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严肃工作纪律,增强大家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扎实推进全乡农村后进班子整建“百日会战”工作,确保达到县委要求,实现预期目标,取得显著成效。对照兄弟乡镇好的做法、好的经验,结合我乡实际,从三个方面做如下强调:
一、理清思路,选准农村后进班子整建工作的突破口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团结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扎实推进“民主议政”,深入实施“乡镇振兴计划”、“百村行动”,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农村基层班子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班子可以划分为六类:一是长期没有班子的村;二是支部书记不能发挥作用的村;三是班子工作能力不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缺乏干事创业责任感和事业心,为民服务能力比较差的村;四是种族派性比较严重的村;五是村两委关系不和协的村;六是民主法制意识差,不民主,财务不公开,村班子成员作风粗暴的村。我所说的这几类村各办事处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些存在问题的班子,特别是瘫班子、无班子的问题,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影响极坏,严重阻碍了我乡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全乡赶超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到全乡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和谐的建设。当前村级换届在即,如果不把这些基础性工作做在前头,把这些存在问题的村班子治理好,把问题解决好,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基础,必然会影响到换届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因此大家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形势,从以上六种问题班子入手选准突破口,理清思路,分类施治,切实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在手上,抓好抓实。
二、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农村后进班子整建工作
农村工作,尤其是农村基层班子整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咬定目标抓重点,因村制宜解难题”。
(一)搞好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对于村班子“软、散、懒、瘫、无”问题,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深入基层,走村入户搞好民意调研,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这次提高村级班子执政能力、提高整体素质的“百日会战”为契机,全面提升我乡党建整体水平。我乡有比较好的区位优势,几年来我们乡的发展速度一直列全县前列,但是基层组织建设与兄弟乡镇相比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现在没有优势可言,因此,我们对待这项工作,一定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真抓实干,这样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才有机会实现大的突破。
(二)因村制异,对症下药。在摸清村情的基础上,因村制异进行整治。对“瘫班子”,从理清瘫的原因入手,找准病根,是家族矛盾的解决家族矛盾,是经济薄弱的着手解决经济薄弱问题,进行物质帮扶,有其他遗留问题的解决遗留问题。对无班子的情况,要按照“双高双强”(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原则广泛征求意见,积极物色人选。对“软班子”,要帮助强筋壮骨,坚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打消其工作顾虑,增强其工作信心,同时给予必要的工作支持,增强其“想办事、敢办事”的信心和“公道办事、依法办事”的能力,对个别软班子,同时可辅以必要的组织调整,调换新鲜血液,增强工作活力。对“散班子”,要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法制教育,增强其凝聚力、战斗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特别要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规范管理工作程序,使班子成员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向,避免和解决“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问题。“懒班子”,主要是在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方面存在问题,应该从思想和制度等方面入手,解决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使懒的尽快动起来、勤起来。在选人用人上,坚持内选与外派相结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一村一策,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坚持“内选优先”的原则,支部书记尽量从本村产生,本村确无合适人选的,从县、乡机关干部中选派。
三、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整建工作取得实效
篇7
一、继续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一是顺利完成村民代表和村级四幅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从2月中旬至4月底,顺利完成村民代表和村级四幅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通过此次选举,增加了女性干部的比
例。2、对新班子成员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执行力,提高为民办事的业务水平。二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新的契机,结合自身的优势,争做四型党员干部,加强合作,分工不分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继续坚持各项事务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一事一议,充分发扬民主,发挥每位班子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二、做好饮用水工程的扫尾工作,稳步推进道路拓宽工程和杨家庙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1、加强交流与监督,确保饮用水工程尽快完工。饮用水工程是关系我村村民生计的重大民生工程,自10月底开工建设以来,目前已经有三个自然村完成主要工程正常供水,另外两个自然村等徐家坞村完成饮用水池建设后就能供水。在四月底,村支两委对全村的饮用水工程进行了检验,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了沟通,确保该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2、加紧完成丁香坞水库的修复工程,保证下游居民安全度过汛期。目前水库的修复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3、保护环境,建设铁坎村首个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杨家庙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是今年我村的重点工程之一,目前已经完成招投标工作,施工单位将按照图纸要求于近日施工。
4、拓宽村道,改善交通环境。杨家庙至铁坎自然村老街的村道拓宽工程目前已经完成涉及农户的补偿工作,预计在六月底完成招投标工作、7月份开展施工。
三、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升党员队伍素质
一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新的契机,带动广大党员争做四型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切实为百姓服务。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改善党群关系。二是加大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素质。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党员的素质,组织广大党员和村民代表赴北京参观考察。三是完成群团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加强了对新成员的教育工作,在村级日常工作中,安排部分工作给村团支部,妇代会,老协会。组织妇女同志和团员青年作为志愿者积极参加村内“清洁城乡”工作。
四、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加大宣传和服务力度,转变生育观念,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积极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做好育龄妇女普查工作,今年我们村已经出现一例计划外出生人员,所以我们将认真检讨工作中不足之处,确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今年上半年我村共普查育龄妇女158人,普查率99%,达到了上级的要求。
五、推进社会保障工作
社会保障工作关系到每位村民的切身利益,上半年,我们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完善大社保相关工作机制,对各种保障做到深入群众认真调查、不遗漏、不慌报,切实帮扶。
六、存在的问题
今年我们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任务也很重,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快各项工程的建设步伐,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班子队伍的工作执行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责任心还有待加强,工程建设监管力度不够,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很多工作还都停留在计划阶段等。
七、下半年工作计划
1、做好地名和水利普查工作。地名和水利普查关系到国计民生,我们将尽职尽力做好这项工作。
2、进一步做好村级大社保各项工作,包括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收缴工作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办理工作。
3、完成饮用水工程、杨家庙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丁香坞水库修复和村道拓宽等实事工程,解决群众所需,建设生态型铁坎村。
篇8
一、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群众常说这样一句话“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因此,镇党委把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两委”班子建设当做后进支部转化工作的切入点。**村09年11月的支部换届时,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产生出新一届支部班子,村委会换届后,群众选出了一位党员身份的村主任,镇党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多次深入党员之中,做通工作,统一思想,引导推选出新一届支部班子,并将村委会主任选为支部书记,实现了“一人兼”。同时加强“两委”班子成员的学习教育,全面提升村干部谋事、干事的能力和水平,**村干部勇挑重担,积极争取文明生态村创建项目,经过一年的实施,总计投资15万元为群众硬化水泥路面2.3公里,实现了“户户通”。修建了村民活动广场和街心花坛,大大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该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受到了市级领导的肯定。
二、以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党员队伍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列为后进支部的原因之一,通过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理论学习、分析评议和整改提高,党员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无职党员纷纷认领了岗位和职责。**村清理街道“五乱”时,党员不但带头清理好自家门前,还主动动员说服其他群众配合好村里工作。党员董树旺是个食用菌种植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中,主动认领了科技示范岗,义务为其他菌农做技术指导,在他的带动下,该村食用菌产业有了大发展,明年有望发展食用菌园区一处,计划发展设施菜冷棚80亩。
三、抓好“两室”建设,深入贯彻各项规章制度。
篇9
当前,农村干部队伍老化问题日益突出,以我镇为例,全镇24个支部书记中,70岁以上的3人,60至70岁的3人,50至60岁的14人,50岁以下的4人,这相应的就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经过对全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摸底调查,发现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的问题目前,我镇有村级后备干部72人,平均每村3名,其中40岁以上14人,40岁以下58人,高中以上文化13人,初中文化59人,72人中长期在外打工的11人,在附近打工的45人,经商或从事技术工作的16人。由于我镇在后备干部确定工作中有明确要求:禁止村干部直系亲属列入后备范围,因此没有一名为干部直系亲属,但有15名与现任干部有间接亲属关系。总体来看,全镇后备干部队伍年龄与文化结构基本合理,但仍暴露出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1、后备干部人选匮乏。近年来,由于大批优秀农村青年外出经商打工,导致在确定村级后备干部时,可供选择的范围小。在我镇20-35岁男青年约有60外出打工,其中长期在外的占30左右。而在家的青年,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一部分优秀青年不愿被列入后备干部之选,从而在后备干部选拔中形成了“矬子里边拔将军”的无奈局面。2、后备干部选拔程序不科学。目前,多以支部或党员推荐为主,由于受支部和党员队伍本身素质不高的影响,推荐的后备干部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在推荐中也极易受宗族、派性及干部的私心杂念影响,使产生的人选不尽人意。3、后备干部培养管理机制不健全。村支部在后备干部建设工作中,注意解决了有与没有的问题,而对管与不管、怎么管的问题思考的少,没有进行必要的学习培训,有的甚至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使村级后备干部建设工作形同虚设,名存实亡。4、后备干部使用情况不理想。由于后备干部本身产生过程就有先天发育不良、后天营养不足的问题,使得村级后备干部在党员群众中的威信不是很高。而村级干部的调整又极易受宗族、派性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因此,后备干部使用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以03年两委换届为例,后备干部充实到两委班子中的人数占干部调整总数的1/4,许多优秀的后备干部成为了农村派别、宗族斗争的牺牲品。二、存在问题的原因1、镇党委对村级后备干部的管理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由于基层组织工作千头万绪,尽管近两年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缺乏一套科学、严谨的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使用的方法,使后备干部管理过于粗放。同时由于后备干部毕竟只是预备队,在当前各支部、村委运转较好,工作较得力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不够迫切。
2、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村支书思想认识不到位或认识错误是主要原因,概括分为四类: ①有应付思想。由于镇党委对后备干部有明确要求,因此有的村支书在确定培养后备干部时,不是从班子建设的需要出发来看待问题,而是当成一般工作任务敷衍应付,简单开个会确定一下人选,或自己拍脑袋想出两三个人选,草草上报了事,后备干部培养只是落实在花名册上,对所选人员既不积极组织参与工作,也不加强管理培训,放任自流。②有自我保护的思想。有的村支书经济上存在问题或有“敌对”势力,害怕新干部上台,会对自己进行秋后算帐,为了尽量保护自己,就尽量拖着不选拔培养后备干部,就算选拔了,也只是做一时的表面文章,其目的不是真正为村里培养优秀的接班人。③有囿权思想。将后备干部培养作为拉拢培育自己势力的一种手段,不管人选素质如何,只要是听话捧场的就行。同时,对前任班子培养的后备干部搞“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方面挫伤了后备干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破坏了培养的连续性。④有长期世袭的思想。有的村支书在本宗派内部、亲朋之间确定后备干部,而对其他优秀青年或视而不见,或打击排挤,达到“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目的。
3、村级干部吸引力衰退,是影响村级后备干部建设的关键原因。
①村级干部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群众有时又不理解,使一些人认为村里工作难干,村干部难当,而不愿做后备干部。②有的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甚至处事不公,律已不严,没有树立村干部的良好形象,致使吸引力衰退。③村干部政治待遇与工资待遇低,致使一些人不愿做村级后备干部。一些人认为村干部干得再好,政治待遇上也只是个“土”芝麻官,跃不过农门;工资待遇每月只有几十元,这些微薄的工资同超强的劳动付出不成比例,与打工经商也不可相提并论。4、村优秀青年匮乏,造成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源头不畅。三、解决问题的对策1、提高村级班子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认识。 加强对村级干部,特别是村支书、村主任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同时,注意协调好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实行竞争激励机制,改善村干部的职务、级别、工资及身份等待遇,增强后备干部的吸引力。2、拓宽后备干部来源,建立乡镇人才信息库。为使更多的人才进入农村后备干部队伍,由各村党支部负责收集本村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优秀人才的有关情况,统一登记造册,报乡镇党委审核备案,并逐人建立档案,扩大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择范围。3、将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办法制度化、规范化,增强可操作性。一是对后备干部选拔可借鉴支部选举中“两推一选”的方法,由村民代表和党员进行推荐,在推荐人选中选举产生,做到优中选优,这一方面保证人选产生的公正性、公开性,另一方面也可使产生的后备干部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容易被党员群众认可与接受。二是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后备干部的思想素质与工作能力。村级要建立学习教育制度、帮带培养制度,抓好后备干部的理论学习,乡镇要利用乡镇党校、示范园建设、专业村发展等阵地进行集中学习与参观交流;县级要利用县委党校切实加强教育培训;同时,利用干部述职评议等机会听取后备干部工作汇报,并由群众进行民主测评,时刻把握好后备干部的思想工作动态,有针对性的抓好教育培养工作。三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工作能力的锻炼。要树立锻炼出人才、早压担子早成才的意识,敢于给后备干部一定的工作让其完成,在实践中培养锻炼能力, 增强素质。四是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后备干部质量。村级组织在严把入口关的同时,对那些年龄过大、文化水平与专业技术难以提高、平平庸庸不思进取,或存在有问题犯有错误的后备干部,坚决清退出后备干部队伍,实行有出有进、出进结合的动态管理,确保基层组织建设有一支精干高效的后备干部队伍。五是大胆启用后备干部。在两委换届及班子个别调整时,着重使用后备干部,发挥好后备干部第二梯队作用。4、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加强检查调度。党委的重视不重视,直接影响到村级工作的落实,因此只有加大督导力度,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进一步量化、细化,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切实使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篇10
一、具体做法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农村,关键在村党支部,核心在村党支部书记。选好配强村书记,是农村发展稳定的关键环节。但是,部分村由于历史渊源、派系斗争、村级债务等多方面原因,使这些村的书记不是没人干就是有人干也干不好。对于这部分领富带富能力不突出,不能很好驾驭村级局势的村书记,因无合适的后备人选而不能及时调整,严重制约了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县委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打破“村人治村”模式,从离职不离岗科级干部中选派了10名佼佼者到村任村书记。
为选好能扛重任的村书记,县委制定了周密的选派干部程序,核心是严把“三个环节”。一是任职条件。选派干部必须思想政治品质好,处事公道,组织协调能力突出,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自愿到农村任职,达不到条件者绝不降格以求。二是组织考察。选派干部报名后,通过采取资格审查、与选派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干部群众座谈、组织民主测评等程序确定初选名单后,提交组织部部务会研究确定。三是双向选择。组织部将拟任职村名单提供给选派干部,由其选定自己要去的村,然后再征求乡镇党委的意见。这样,选派干部到了自己想去的村,乡镇党委也选到了合适的村书记人选。最后,10名离职不离岗的优秀科级干部被选派到经济发展缓慢、村情复杂、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10个村担任村书记,任期3年。
为激发选派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县委对他们做到了工作上激励、生活上照顾、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激励。一是县委组织部负责对到村任职干部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办法,根据任职村的实际,确定该村的发展目标,半年汇报,年终考核,三年期满兑现任期责任目标。二是乡镇负责对选派干部的直接管理。实行季调度,听取选派干部工作汇报,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三是党员群众监督管理。选派干部要搞好民主管理,遇事同党员群众商量,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生活上照顾。到村任职干部由县财政每月补贴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新增万元以上且年递增在20%以上的,拿出集体收入的10%奖给个人,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年终再给予一次性奖励。政治上关心。大张旗鼓地在新闻媒体上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在七·一、经济工作会等重大活动上隆重表彰。推荐优秀村书记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激发他们继续干事、创业、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主要成效
选派干部到村后,攻坚克难,不辞辛苦,扎实工作,在抓好任职村稳定的同时,使各村的经济发展、民生状况、公共基础设施和班子建设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受到了任职乡村党员干部和村民的广泛赞誉。
1、深入调研、掌控村情、理顺关系,确保了稳定。稳定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选派干部任职村都是矛盾突出,两委班子几近瘫痪,干群关系紧张的复杂村。选派干部上任伊始,就深入村户摸村情,察民意,虚心向乡村领导问计问策,谋求治理整顿复杂村的办法和措施,把大量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环境。经过八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小厂镇的曼头山村、小河子乡大碱滩村、二道渠乡的大良底村、莲花滩乡莲花滩村、平定堡镇卡路村及西辛营乡狼尾巴山等10个村都较好地实现了班子稳定、经济发展、干群关系融洽的和谐局面。曼头山村曾经是个一夜之间把一投资企业20多间厂房彩钢瓦全部揭掉的乱村,两个自然村各告各的状,村情极为复杂。选派干部赵振海(原县审计局副局长)到任后,先后召开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走访了一些担任过村干部的老同志,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准确掌握了该村干群矛盾的症结,以及村内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确立了“立足当前,因村制宜,以为民办实事来化解干群矛盾,进而促进全村稳定”的工作思路。由于路子对、方法好、工作实,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该村上访告状的没有了,抓经济、谋致富、快发展成了村民的共识。平定堡镇卡路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务管理混乱,村内遗留问题多,群众欠集体债务高达17万元,2000年至今,三届村委会换届无法进行。选派干部荣广德(原平定堡镇人大副主席)到任后,集中时间和精力,以解决棘手问题为突破口,迅速稳控了局面,树立了村支部的良好形象。筹资装修了村两室,规划修建了群众健身广场。对于村民因挤占耕地引起的3起纠纷,荣广德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谈话和实地丈量,都进行了化解。大碱滩村任职的王殿荣(原小河子乡人大主席),在短时间内妥善解决了该村部分群众因村集体收益去向不明、建水浇地摊工不清及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要地三个群体性问题,确保了该村的稳定。
2、因村施策、确定产业、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选派干部立足村情,因村施策,充分发挥眼界开阔、技术信息广的优势,不遗余力地带领干部群众谋划经济发展思路,确定主导产业,改善生产条件,促进了任职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碱滩村的王殿荣,积极引导群众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架豆、甘蓝等品种,并要求和资助两委干部带头购买架豆籽、竹竿、蔬菜籽,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部分想种大田的群众也跟着种了蔬菜,仅此一项,种植户人均增收1000多元。明年,他将谋划成立大碱滩村甜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厂家直接签订包销合同,引进甜玉米种植1000亩,涉及周边界牌、瓦房营等两乡四个村,力争形成一个架豆、甜玉米种植各1000亩的区域化种植园区。双井子村任职的李俊(原平定堡镇武装部长),立足该村土地肥沃的实际,引导农民大力种植耐旱高效新品种,多方联系为115户农民调进优质大西洋种薯3万余斤。为发展高效畜牧业,他三下内蒙,为11户农户购买优质荷兰花奶牛15头。为扩大该村水浇地面积,他连续多日到县水务局死缠,最终联系该局为双井子村新打小眼井25眼,使该村水浇地猛增到2010亩。曼头山村的赵振海,拒绝县城房地产老板的高薪聘请,一心扑在工作上,千方百计改善该村的生产条件。联系好县国土资源局为该村的原土地整理项目架设低压线4500米,安装22级电杆的附件,总价值3万余元,工程于明年开春实施。到莲花滩村任职的张庆梅(原县妇联主席),多次到县电信局争取低压输电的电杆事宜,凭着多年的老关系软磨硬泡,使该局领导答应资助输电用水泥电杆40多根,施工后,可使该村的水浇地发展到1000亩。明年,10个选派村将打井100眼,新增水浇地2700多亩、奶牛100头,新建现代化挤奶大厅2座。
3、情系乡村、关注民生、干事为民,办了大量实事好事。选派干部到村后,倾情为民,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各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办了大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受到了乡镇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可。曼头山两个自然村路面坑洼不平,大车不能顺畅通行。为解决修路资金,赵振海四处筹借资金2万元,修砂石路5000米,彻底解决了两个自然村的行路难题。曼头山自然村碾房年久失修,村民炒莜麦只能到邻村,怨气很大。为此,他又筹措资金1万元,新建碾房2间,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村民炒莜麦难的问题,受到了村民的赞誉。卡路村的荣广德,多次与县电力局联系协调,为该村更换了两个新的节能变压器,解决了生产旺季电力不足的难题。针对通村道路泥泞坎坷难行,组织干部群众对4个自然村的村内巷道进行了铺垫和整修,修建通村砂石路4.5公里,彻底改善了卡路村的通行状况。截至目前,选派到村任职的10名干部,已为各村新修通村水泥路4600米、砂石路10000米,挖排水沟4000米,购买或更换变压器5台,帮助农户协调贷款100多万元,有线电视新增500户,办实事好事30多件。
4、抓住关键、利用优势、发挥作用,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切实加强。选派干部到村后,充分利用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团结和带领两委班子成员,抓住制约各村班子建设的突出问题,积极研究破解的有效方法,卓有成效地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大良底村,全村孔、王、郭、董“四大家族”派性严重,干部之间意见很大,村委会换届选举难以完成,各项工作开展困难。选派干部张庆生(原二道渠乡人大主席)到村后,健全、规范财务开支审批手续,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语重心长地化解两委干部之间的矛盾,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对干部们工作中的不足,他言传身教,培育为民之情,传授干事之法。由于张书记考虑问题全面,办事公道正派,与村干部没有利益纠葛,很快,他的工作就赢得乡村干部和村民的认可。村委会换届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有了新起色。该村今年新修了砂石路3.5公里,为使路修得直、修的宽、便于通行,凡是影响道路取直的,村民主动将自家的院墙后撤。这事在过去,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其他如曼头山村、莲花滩村、盐淖等村,经过选派干部艰苦细致地工作,各村班子成员齐心合力,履行职责积极,奥运安保、防疫救灾、惠农政策的落实等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选派干部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对现任村干部特别是主要干部的教育、培养,对他们交工作、压担子,加快成长步伐,使其早日成为全村群众的“领头雁”。如大良底村村主任孔祥宇、莲花滩村村主任韩卫东都是重点培养对象。另一方面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村级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培育引导各村有文化、有特长的青年农民入党,对有发展潜力的党员列入后备干部重点培养。目前,10个村已确定入党积极分子78名,预计在年底发展党员30名左右,列入村级后备干部不少于12名。
三、工作建议
一是深入发动,精心选拔,把好选派干部入口关。要采取多种形式,对选派对象的条件、选派工作的重要意义及选派干部的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使更多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有志到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主动站出来接受组织的挑选。同时对选派干部要坚持条件,严格考核,不能降格以求,切实把好入口关,确保选派干部具有较高素质。
二是规范管理,严格考核,完善选派干部激励机制。要紧紧抓住管理和考核两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促进选派工作健康发展。通过建章立制、明确职责、跟踪管理,结合年度考核、定期督查和群众评议,采取政策倾斜、协调服务、提高待遇、表彰奖励等方式,激发选派干部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鼓舞选派干部干实事创佳绩的工作热情。
三是培育典型,抓好示范,促进选派工作平衡发展。注意发现精神状态好、工作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发展经济快的选派干部,加强培育,选树典型。以多种方式宣传表彰优秀选派干部的先进事迹,将优秀选派干部和任职村作为榜样,组织学习优秀选派干部的先进事迹和示范村的典型经验,通过互学互帮、互联互动促进选派工作的平衡发展。
四是分类指导,对口扶持,确保选派工作取得实效。对复杂村要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部门包扶制度,注意分类指导、对口扶持,增强工作针对性。联系点领导要沉下去调查研究,掌握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对症下药,结合“三级联创”活动、“十杯”竞赛等工作,指导选派工作上台阶,促进选派村变面貌。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业务,将帮扶联系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资金管理、道路修建、水浇地输电等工作中对选派村适度倾斜。
四、几点启示
1、解放思想是破解复杂村治理整顿难题的有效武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不断解放和工作理念的创新,就没有工作思路上的突破。县委正是集于思想认识的提升和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难题的客观认识与准确把握,通过有效整合现有人才资源,才使“闲置”人才――离职不离岗干部发挥出最大效能,从而实现了人才流动和基层党建的有效衔接和互利双赢,找到了破解复杂村治理整顿难题的好方法。
2、选准干部、配强支部书记是理顺村级班子、化解复杂村矛盾的有效切入点。村支部是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支部书记在核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困扰10个村的关键问题就是没有选准配强村支部书记,造成关系不顺,矛盾频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该县打破“村人治村”模式,选派10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责任感事业心强的离职不离岗科级干部下村任支部书记,抓住了关键,切中了要害。选派干部充分发挥自身经验丰富、视野宽阔、外联能力和协调稳控能力强的优势,激活了村级组织的工作活力,迅速扭转了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