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金融专业范文
时间:2024-05-23 17:4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经金融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228-02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而金融又是经济的核心,因此,规范金融活动与金融关系的金融法就成为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高校对法学专业和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金融法课程。笔者长期在商学院从事金融法教学工作,考虑到金融法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并对财经类专a业金融法课程案例教学的功能、案例教学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实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财经类专业金融法课程案例教学的功能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金融法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一种单向的纯理论灌输型的方法。教师自始至终滔滔不绝,台下学生则是知识灌输的对象。此种教学方法忽视了金融法的应用性,片面强调了理论知识的识记,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和法律条文而展开,因此课堂气氛往往沉闷,学生也往往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则能够给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法律环境,学生可以就与案例有关的实际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改“沉闷”的“一言堂”为“活跃”的“多言堂”。并且选用适宜的、典型的金融法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使相关的理论问题得到形象化阐释,学生所学习的不再是抽象的法律条文,而是具体的法律知识,学生学起来也就不再感觉乏味了,因此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理论灌输型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严重脱离实际,学生陷入“课上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忘笔记”的怪圈,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而案例教学法反对教师一味的理论灌输,反对法律条文的死记硬背,多方面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法律条文的深刻理解和具体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通过案例教学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二、财经类专业金融法课程案例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于我国国情
案例教学最早源于美国,但笔者认为,我们在进行金融法案例教学时,首先一定要明确立足于我国国情这一基本原则,而不能照搬美国的判例教学法。原因在于:
1.我们的法律制度不同于美国
众所周知,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判例法,法官裁决案件主要是以先前的司法判例为基础,即所谓“遵守先例”原则,判例在美国的法律制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只有案例,没有判例”,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成文法。和判例法相比,成文法高度概括、抽象,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加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案例的引入就是一个好的方法。引入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文法规则,而不是从案例中制造法律。从逻辑上看,我们的案例教学是一个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过程,而美国的判例教学则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总结归纳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的判例教学法。
2.我们的教学对象不同于美国
美国的法学教育是高层次的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学生进入法学院的时候,大都已经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还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他们或者是在某一领域已经有所成就,或者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而我国高校的本科学生都是高中毕业生,不论是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还是思维表达能力都比较有限,因此,那种教师上课不讲概念、原理,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地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出问题和学生共同讨论的美国式判例教学法不适合我国实际,我们的案例教学只是起辅助作用而不能像美国那样起主导作用。
(二)立足于学生专业
不同于法学专业的学生,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一方面缺乏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其培养目标也不是法官或律师。因此,我们在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进行金融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一是在案例的选取上要尽量选择一些金融大案要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金融法的重要性及学习金融法的必要性;二是分析案例时,应从守法者而不是执法者的角度出发,重点是理解和运用现有法律规则,而对于现有法律的不足与完善问题则不必像法学专业的学生那样深入探究。
三、财经类专业金融法课程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1.教师的课前案例准备
教师的课前案例准备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成败,因而必须对其高度重视。具体来说,在进行案例教学前,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精选案例。案例教学显然离不开案例,实践中的司法案例非常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适合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选择方面下功夫。精选案例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第一步。选择教学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新颖性。即尽可能选择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笔者讲解证券法时,选取了近两年发生的“杭萧钢构”案和唐建“老鼠仓”案,学生对这些案件本来就有所耳闻,有话要说,课堂讨论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很高。第二,针对性。案例教学当然离不开案例,但并非案例越多越好,盲目堆积、滥用案例于事无补。因此,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即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精心选择案例,所选用的案例应与所讲授的知识紧密相关。与教学内容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案例即使社会影响很大,也不宜选用。例如,教师不能为了吸引学生眼球而在金融法课堂上大讲达能与娃哈哈的商标之争,因为教学行为要服从教学目的,这是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第三,适当性。即所选案例要难易适中。案例太难,脱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实际,就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打击其学习积极性;反之,案例太简单,答案一望而知,学生也会感到索然无味,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实践中的金融法大案要案往往比较复杂,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分析起来往往难度较大。对此,笔者认为,可对现实案例进行适当的取舍和改编,使之能够符合学生能力范围。
(2)分析案例。在将案例交给学生之前,教师自己必须先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也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并进行总结。试想一下,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吃透案例,那又怎么能够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呢?
(3)制作案例课件。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如果仅是单纯地依靠教师口述有关案件事实,则既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又显得不够直观生动,而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克服这一不足。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录像等视听资料的运用,能够将案例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加课堂信息含量,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制作案例课件应成为课前案例准备的一项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想方设法搜集有关法律视听资料,如电视台有关法制栏目所播放的一些典型案例,以提高案例教学的生动性和实践性。
2.学生的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改变了过去那种以教师单纯灌输理论为主的传统,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因此,学生的课前准备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把要讨论的案例先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熟悉案情,并查阅相关资料和法律、法规条文,对案例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有备而来,才能有效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去。如果学生课前不作相应的准备,课上不能与教师互动,那么课堂案例讨论就仍然只能是教师唱“独脚戏”,案例教学就会流于形式。
(二)课堂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
在师生双方都进行了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就可以具体实施课堂案例教学了。笔者认为,这里需要特别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1.精心组织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旨在明晰案件事实、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法律依据。作为课堂讨论的组织者,教师要注意:(1)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成为案例讨论课的主角。即使认为学生的观点不正确,也不必在讨论阶段急于反驳。(2)时刻注意引导学生的方法和技巧,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避免约束学生的思维空间。(3)要保证课堂讨论的秩序和效率,使讨论能够紧紧围绕主题,不要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浪费时间。(4)倾听学生发言,当讨论陷入僵局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避免出现“冷场”的情况。
2.认真进行总结评论
课堂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总结。一是要总结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二是要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恰当与否、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当与否、表达清晰完整与否等。通过总结,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从中取得经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影.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的反思[J].经济研究导刊,2008,(3).
[2]赵晓光.论法学案例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J].法制与经济,2008,(8).
篇2
次贷危机过后,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吃一堑长一智”,纷纷整顿了已有的金融产品,许多产品的收益大为降低。另外,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债券投资的获利水平也大不如前。再加上全球实体经济增长缓慢,虽然各国各地都广泛欢迎外来投资,但是投资风险仍然较大,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采取更好的办法灵活利用财务杠杆。
二、原有财务管理的缺陷
1.财务目标的短视。企业的财务目标一般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在变化多端的经济形势下,单一追求利润、只顾眼前利益的目标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更应当追求资金的周期性合理配置和资金回报的长期性。目前,我们的企业大多并不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资金的风险评估,缺乏长期的、系统的财务目标,如果一旦遇到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很可能难以适应而遭遇重大打击。
2.缺乏抗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以局部现金、应收应付款、存货等资金管理为主,难以从更广的视野和更高的层面上把握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状况。由于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不景气,市场需求下降,这时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没有准确、及时的现金流预测能力和现金预算的缺失,就很容易导致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
3.资金管理的不完善。资金,尤其是现金,是企业运营的物质保障,谁掌握了现金流,谁就拥有了决战市场的主动权。当前,许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慢、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次贷危机后外部信用环境恶化,这一时期的第一要务是回收货款保证现金流,而有些企业依然以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账面利润最大化为要务,忽略了对账款回收的跟进,造成呆账、坏账。对于一个财务管理不是很好的企业而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最重要的不是做大做强,而是让企业生存下去,折旧需要足够的现金作保证,次贷危机时期大多企业就是因为资金周转失灵无法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秩序而倒闭。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变策略
1.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是有效管理企业的内部财务,实现企业经营的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形势存在更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规避风险应当比实现利润最大化更为重要。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应当采取更加稳健安全的目标,就是维持现金流的通畅,利用充足的现金保障来规避已有的或者未来可能诞生的外在风险,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具体而言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完善存货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尽可能将存货变现,即使适当减少一些利润,也应通过折扣销售、现金折扣等销售方式盘活库存,对于应收账款要及时收回,制定适当的客户信用制度缩短现金循环周期;另一方面,构建现金流预警机制,增强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当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根据问题的现状及时发现原因,以便于决策者采取策略根除隐患。
2.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的变迁要求财务管理不仅仅承担一般的记账、内控、预算等基础职能,而且应当承担起更多的风险预防、融资决策、投资理财等重要职能。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欧债、美债等潜在风险不断,国内利率居于高位,给企业投资、融资带来较大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当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系统地分析当前的风险,慎重选择融资方式,科学地进行投资标的和投资规模的决策。在全球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合理安排资金以实现财务成本的逐步下降,从而达到企业整体成本的最优化。企业要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及时获得各国汇率、利率等信息。
3.财务管理技术的转变。财务管理的时效性很强,缓慢、失真、残缺的财务信息往往导致错误的财务管理行为。当前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财务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利用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跟踪、收集、掌握、分析和整理企业内外部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利于企业的各种财务决策。例如,掌握了客户的信用信息后可以更方便地避免可能的呆账。
4.预算管理模式的转变。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目的是维持企业财务工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这个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时代,需要更加完善的预算管理模式。建议我国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将生产、销售、经营、投资、融资等一切经营活动纳入到严格控制的预算体系之中,并融合企业的财务目标、绩效评估和约束等机制,实施全程、全员预算管理模式,对企业的人、财、物各个要素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采用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最大限度节省企业的开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运用。在编制预算时,要尽可能做到科学和合理,减少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增强执行力,利用监控、考核等制度给予约束和控制。
篇3
面对财经类专业诱人的就业前景和高涨的报考热情,财经类专业究竟有哪些具体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哪里工作,适合从事何种职业?下面,我们将对财经类专业的报考和就业情况作一探讨,以期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可行性建议,在报考时作出理性选择。
刺探财情:何谓财经类专业
人们常说的“财经类专业”是大家约定俗成对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各专业的统称,在教育部颁布的本科生专业标准目录中并没有“财经类专业”。具体的专业主要涉及到经济学类专业,管理学类的工商管理专业。
经济学类专业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理论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6个二级学科,有部分学校还新增了网络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新型专业。应用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10个二级学科。
工商管理下设会计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和工商管理硕士五个二级学科。工商管理类所对应的本科专业就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
本科阶段理论经济学主要专业包括经济学,还可以加上经济学基地班,其他的则很少。应用经济学则包括大量的专业: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国外称为公共经济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包括的本科专业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将财经类专业这么一划分就可以清楚地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专业。而不会像有些高中毕业生说自己适合财经类专业那样笼统了,毕竟财经类专业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不同的侧重。具体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所囊括几十个专业(见下表),专业间存在相当大差异。
“钱”景展望:财经类专业
就业方向分析
财经门类学科(即经济学和工商管理门类)包括了多个二级学科和更多的具体财经类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但根据近几年笔者针对财经类毕业生(含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以及对财经类院校的研究,了解到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金融系统、证券业、咨询业、财会、投资银行、媒体、公共决策或研究部门等,当然也有自主创业或者在其他行业工作的。
1、金融系统机构。主要是指银行与资产投资管理机构,各大银行和投资管理机构每年都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国家政策性银行、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或投资公司、部分外资银行在华机构等。
2、证券、信托和基金公司。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这类公司对于个人投资管理、金融运营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考生对这些行业有兴趣,可以在本科毕业后报考证券投资、金融市场、金融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如今信托业重新崛起,对于财经类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新选择,有志于从事风险管理行业的考生不妨选择与此行业相关的专业。
3、证券业公司。如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华夏证券、招商证券等。
4、咨询行业主要是管理咨询、营销咨询、IT咨询等咨询机构及投资银行等,包括跨国大型咨询公司如毕博、埃森哲、麦肯锡、波士顿、贝恩等,本土知名咨询公司如北大纵横、新华信、华夏基石、国通、佐佑等。
5、媒体行业。一般而言,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可选择的媒体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财经媒体中,如证券时报、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中国财经报、中国经济时报等。
6、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门和投资部门。上市公司的证券部、财务部也会招聘一些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具体工作因企业及工作岗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别。有的从事行业分析、市场行情分析的工作,有的则从事技术分析的工作,这些工作对于新人了解公司、了解整个行业都是有益的,有助于新人成为本行业的资深人士。在上市公司里工作,薪酬待遇相当不错,公司一般还为新人提供发展平台,个人的发展前景也相当广阔。
7、高校、研究机构。高校、研究所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好,工作节奏相对较慢,收入也不低,能进入这些单位工作,对于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考生来说相当理想。但是,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学历要求非常高,现在本科毕业生很难进入这类单位,考生要做读研考博的准备。目前,研究生一般只能进入普通高校,但随着日后自身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职业发展空间会更为广阔。因此,在合适的时候考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求财有道:财经类专业报考点拨
由于财经类学生毕业后从事证券投资等银行、证券及保险相关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因此,要求该专业学生要具有良好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技能以及较强英语水平,能熟练使用现代信息化工具从事专业工作。一般来说,对数字比较敏感,同时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更适合选择财经类专业。而且从事金融工作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承担投资风险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向国际化、全球化发展,财经类专业的很多专业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而且该专业毕业生进入外企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多,因此财经类专业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北京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在招生简章中就明确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英语水平。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此外,对于想报考财经类专业的高中生来说,不能只注重这个专业良好的就业势头,还要综合考虑自身的能力、特长和性格等因素,不能仅仅因为某一行业待遇高、行业热门,就盲目地将其作为自己的报考及就业目标。毕业生在择业时,应仔细权衡自身实力,同时还要对这个职业所具体从事的工作做初步了解,然后再慎重作出选择,这样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资料链接:财经类名称相近的
几个专业辨析
金融学VS金融工程
金融学:培养具有金融保险理论基础知识和掌握金融保险业务技术,能够运用经济学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险活动、处理金融保险业务,有一定综合判断和创新能力,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推荐院校
一本: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
二本:山西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北京物资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山东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
金融工程:培养具有现代金融理论、经济、管理、数理工程及信息技术知识,掌握金融计算机、金融数学、金融英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开展金融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投资战略策划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能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的应用型人才。
推荐院校
一本: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二本:天津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等。
财政学(公共经济学)VS财务管理VS工商管理
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培养适合在财政、税务和政府其他经济部门、大型中外企业、社会中介机构、高等院校等从事实际业务以及研究和教学的专门人才。研究方向有财政理论与制度研究、公共财政管理研究、区域地方财政与地方财政研究。
推荐院校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山东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河北财经大学、兰州商学院等。
财务管理:培养具有较强市场经济意识和管理能力,具有较为宽广的管理和经济理论知识,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学术研究,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与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咨询服务及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的财务管理人才。
推荐院校
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兰州商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南京审计学院、吉林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
工商管理: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专门人才。
推荐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南昌大学、苏州大学、中南大学等。天津商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南京审计学院、吉林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
职业发展前景好、收入高,财经类专业近年来一直被人们戏称为最有“钱”途的专业,是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
面对财经类专业诱人的就业前景和高涨的报考热情,财经类专业究竟有哪些具体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哪里工作,适合从事何种职业?下面,我们将对财经类专业的报考和就业情况作一探讨,以期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可行性建议,在报考时作出理性选择。
刺探财情:何谓财经类专业
人们常说的“财经类专业”是大家约定俗成对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各专业的统称,在教育部颁布的本科生专业标准目录中并没有“财经类专业”。具体的专业主要涉及到经济学类专业,管理学类的工商管理专业。
经济学类专业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理论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6个二级学科,有部分学校还新增了网络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新型专业。应用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10个二级学科。
工商管理下设会计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和工商管理硕士五个二级学科。工商管理类所对应的本科专业就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
本科阶段理论经济学主要专业包括经济学,还可以加上经济学基地班,其他的则很少。应用经济学则包括大量的专业: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国外称为公共经济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包括的本科专业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将财经类专业这么一划分就可以清楚地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专业。而不会像有些高中毕业生说自己适合财经类专业那样笼统了,毕竟财经类专业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不同的侧重。具体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所囊括几十个专业(见下表),专业间存在相当大差异。
“钱”景展望:财经类专业
就业方向分析
财经门类学科(即经济学和工商管理门类)包括了多个二级学科和更多的具体财经类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但根据近几年笔者针对财经类毕业生(含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以及对财经类院校的研究,了解到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金融系统、证券业、咨询业、财会、投资银行、媒体、公共决策或研究部门等,当然也有自主创业或者在其他行业工作的。
1、金融系统机构。主要是指银行与资产投资管理机构,各大银行和投资管理机构每年都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国家政策性银行、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或投资公司、部分外资银行在华机构等。
2、证券、信托和基金公司。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这类公司对于个人投资管理、金融运营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考生对这些行业有兴趣,可以在本科毕业后报考证券投资、金融市场、金融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如今信托业重新崛起,对于财经类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新选择,有志于从事风险管理行业的考生不妨选择与此行业相关的专业。
3、证券业公司。如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华夏证券、招商证券等。
4、咨询行业主要是管理咨询、营销咨询、IT咨询等咨询机构及投资银行等,包括跨国大型咨询公司如毕博、埃森哲、麦肯锡、波士顿、贝恩等,本土知名咨询公司如北大纵横、新华信、华夏基石、国通、佐佑等。
5、媒体行业。一般而言,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可选择的媒体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财经媒体中,如证券时报、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中国财经报、中国经济时报等。
6、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门和投资部门。上市公司的证券部、财务部也会招聘一些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具体工作因企业及工作岗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别。有的从事行业分析、市场行情分析的工作,有的则从事技术分析的工作,这些工作对于新人了解公司、了解整个行业都是有益的,有助于新人成为本行业的资深人士。在上市公司里工作,薪酬待遇相当不错,公司一般还为新人提供发展平台,个人的发展前景也相当广阔。
7、高校、研究机构。高校、研究所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好,工作节奏相对较慢,收入也不低,能进入这些单位工作,对于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考生来说相当理想。但是,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学历要求非常高,现在本科毕业生很难进入这类单位,考生要做读研考博的准备。目前,研究生一般只能进入普通高校,但随着日后自身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职业发展空间会更为广阔。因此,在合适的时候考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求财有道:财经类专业报考点拨
由于财经类学生毕业后从事证券投资等银行、证券及保险相关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因此,要求该专业学生要具有良好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技能以及较强英语水平,能熟练使用现代信息化工具从事专业工作。一般来说,对数字比较敏感,同时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更适合选择财经类专业。而且从事金融工作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承担投资风险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篇4
论文关键词: 《金融学》课程 差异化教学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 当前金融业已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所必须的。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学生专业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加,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已成为普通家庭关心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学、会计学所必须的。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金融学》课程,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学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固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专业需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内容众多,在短短的四五十个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内容介绍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二、不同专业对《金融学》的教学要求不同
(一)金融学专业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各经济类专业共同的核心基础课,如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开设。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国金融学研究的鼻祖黄达先生所言:“金融领域,广阔而深邃,通常只能瞄准一两个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点、几点,必须对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为没有足够的宽阔基础作为支撑,只求在狭小的范围深入,进到一定程度就会难以继续。而所谓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对金融领域的主要构架如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恰是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运作机制与规律性,又阐明了金融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重要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鉴于《金融学》对于金融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样才能产生进取的精神。若通过《金融学》的学习,学生能激发对金融的兴趣,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深造、职业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纵观中外古今,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都离不开资本的运作,而在当今社会,金融的作用越发凸显。因此,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多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因此,不少高校已经把《金融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实际和融会贯通,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三、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金融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并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是《金融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差别化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是各专业教学中都必须覆盖的,也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以实现各专业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例如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别化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而进行的选择性教学。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金融学》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后开设的,同时又是以后陆续开设的《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对金融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具体来说,对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学生应深刻理解金融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如货币、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这些内容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二是教师在授课中应侧重对金融学框架的勾勒,让学生对金融领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对于具体的宏观金融问题可以适当简略,这些内容学生已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接触过。微观金融方面,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容也无需介绍过细,这些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三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与货币、银行打交道,但是对理论要求没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高。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如货币供求理论、利率决定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等可以简略地说明,而增加与所教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性的内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与贸易有关的金融知识,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增加与企业管理活动紧密联系金融知识的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等。(2)企业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打交道时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这关系到企业资金的运营问题。具体如商业银行运作机制、业务范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证券发行业务等。(3)国家宏观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汇率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等等。 (三)非财经类专业
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抱着兴趣来选修这门课程的,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使他们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识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精简理论性较强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将重点放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货币银行学知识中,如各种金融产品的比较、家庭理财的理念等,还可以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金融问题,如对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介绍,可侧重介绍危机对企业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等,而对于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的理论分析则可以简略些。
四、区别不同专业,采取有差别的教学方法
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相比,《金融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不似前者的体系清晰完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知识点零散,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相比,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单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金融学》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性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金融学》教学应认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课程,金融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知识点、理论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再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认为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课开始时拿出5—10分钟,对一周的财经新闻进行回顾。这样有两个作用:一是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和全球金融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习惯,这对《金融学》这类社会性学科的学习是必要的。二是在新闻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能引发学生对金融问题、金融现象的思考,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以上两个效果,教师首先应注意财经新闻的选择。一周内国内外发生的财经新闻往往很多,如果都讲,时间上不允许,也没有必要。新闻选择可以有这几个视角,一种是选取影响重大的事件,如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另一种是结合目前的热点和所学的知识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近年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介绍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看到一则题为“淡马锡来到荷花池”的新闻。新闻的主要内容谈到新加坡淡马锡公司通过设立富登信实服务有限公司给成都的莲花池批发市场的商户发放贷款。这则新闻事件本身很小,但我希望能以小见大,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新闻标题提出后,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奇怪:该标题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由浅入深介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存在问题等,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应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整节课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后不少学生和我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有的学生还着手写这方面的论文。
除了选题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新闻讲授的方式。介绍新闻不仅仅是希望学生了解该事件,而是通过该事件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介绍新闻时结合学生已学过的金融学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出事件背后蕴藏的道理,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可以考虑一学期组织学生就当前的热点金融问题进行2—3次的讨论,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整理资料,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不少高校由于扩招,师资相对不足,很多时候是大班教学,组织讨论的方法会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影响讨论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就热点金融问题撰写小论文。对于初次写论文的学生来说,论文的要求不宜过高,主要是希望通过写论文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字数、格式上可以适当放宽,但需强调的是杜绝抄袭。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在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识点介绍完之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如介绍金融实际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选择与金融学专业的选择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讲授。例如在介绍货币政策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年中央银行的调息历程,解释中央银行每次调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机制,以及对企业、老百姓银行投资、贷款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就一个问题,如信用形式、银行存贷款利率等,鼓励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发现生活中的金融学,采取教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蒋天虹.关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5).
篇5
一 课程体系设计和实践实训设计整体思路
1.遵照教育部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要求
严格遵照教育部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要求。主干学科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其中核心课程为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统计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经济社会统计调查、统计工作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专业实验包括计算机基本技能实验、统计分析应用软件实验、经济计量分析软件实验、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实验。
2.参照其他院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选择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财经院校(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上海金融学院、 河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和山东工商学院)和综合类院校(如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和云南大学)以及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参照院校。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统计学经济统计、商务统计、金融统计方向中,财经类院校主要突出经济学课程,招生偏重理科生。综合性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主要课程为理学类,招生偏重理科生。
综上所述,经济统计学专业应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熟练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具有扎实的统计学、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复合型高素质经济管理统计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外资企业和大中型公司等从事经济统计分析、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和商务数据分析等管理工作。
3.与学院培养方案形式统一
新制订的培养方案和整个学院的形式保持了统一,以便于教务人员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专业课的设置
经济统计学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和招收对象为理科生,设置了保险精算、金融统计和商务统计三个方向。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由于经济统计学对统计学和经济学知识的要求较高,我们提高了课程总学分和总学时,注重主干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开课顺序和教学周学时分配,强化实训实践课程,实行理论和实践并行。
培养方案确定了5门学科基础课程,分别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C语言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确定了5门专业基础课程,分别为基础会计学、经济统计学、货币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确定了9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为国民经济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金融统计学、市场调查与分析、投资学、数据挖掘。
分设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为保险精算(开设保险学、保险统计学、利息理论、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5门课程)、金融统计(开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金融资产评估、金融工具与金融风险管理、投资组合分析 5门课程)和商务统计(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企业经营统计学、投入产出分析、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统计方法5门课程)方向。
篇6
【关键词】个人理财;因素分析;发展措施
随着家庭理财需求的日益旺盛,个人理财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追逐的焦点,理财经理成为推动理财业务甚至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力量。由于理财经理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如何建设一支专业性、稳定性、责任感都较高的理财团队,如何建设一支“人岗匹配”的理财经理队伍成为快速发展理财业务的前提。虽然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在理财业务方面发展较为缓慢,但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层面看,理财业务必将成为推动全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及早组建高效的理财队伍是保障未来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本文主要从理财经理队伍建设的考虑因素及需采取的具体措施两方面加以探索。
一、个人理财业务概述
FPSB China将个人理财服务称为金融理财,认为个人理财是一种综合金融服务,是指专业理财人士收集客户家庭状况、财务状况和生涯目标等资料,明确客户的理财目标和风险属性,分析和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为客户量身定制合适的理财方案并及时执行、监控和调整,最终满足客户人生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使其最终实现人生在财务上的自由、自主和自在。
从近些年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监管部门相继出台的监管文件来看,将理财业务定义为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开发,将募集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到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产品,我们暂且称为这是理财产品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初级阶段各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此时主要考察理财经理的销售能力,但随着金融脱媒、市场利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理财业务必将向综合理财服务的方向转变,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本文重点探讨在提供综合理财服务上理财经理队伍的建设。
二、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理财经理队伍建设考虑因素分析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定位于“三农”,服务于中小企业,这就决定了山东省农信社的理财经理主要服务于广大基层民众,由于受众群体较多,如何控制客户在面对理财经理时面临的信用风险成为理财经理队伍建设的关键。基于以上考虑,山东省农信社理财经理队伍建设不仅要考虑理财经理的外在素质,更要把我内在素质。
(一)外在素质因子
①教育背景:按学历分为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按学校类别分为:普通高校、211高校、985高校、海外高校;按照专业分为: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
②资格证书:AFP、CFP、CPB(认证私人银行家)、EFP(金融理财管理师)、国家理财规划师、经济师、证券从业资格、银行从业资格、保险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等投资理财从业资格证书以及实践工作中获得的各类投资理财竞赛证书。
③基本知识:包括银行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中银行知识包括行业知识、产品知识、企业文化(发展历史、理念价值观等)、组织结构、基本规章制度和流程等;专业知识包括营销知识、投资理财知识、外语知识、税务知识、会计知识、法律知识、遗产规划知识。
④基本技能:包括计划、沟通、创新、理解、学习、组织、决策、营销。
⑤工作经验指从事理财经理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在专业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工作经验包括:岗位经验;行业经验。
⑥工作年限指候选人从事某岗位的工作时间长度,一般以三年为分界点。
⑦社会资源指从事理财经理岗位的员工是否具备雄厚的社会客户资源。包括:客户资源、公共资源、政府资源。
(二)内在素质因子
①品质特征:包括责任感、工作态度、正直、诚实、责任心、进取心、忠诚度、廉洁、公正、执行力、认同感。
②职业规划:指考察候选人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衡量,决定是否适合理财经理岗位工作要求,未来的角色定位包括管理者、营销人员、操作人员。
③工作动机:指成就需求、人际交往需求、金钱需求、自我发展需求等是否符合理财经理岗位要求。
④社会价值观:指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客户满意。
⑤自我认知:指自信心、乐观精神、抗压能力、应变能力。
三、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理财经理队伍建设的发展措施
(一)建立理财业务部,完善业务流程
省联社已经成立产品创新研发中心,可考虑:一是在产品创新研发中心内部设立个人理财部门,短期内以协助产品研发为主,待时机成熟后再给予个人理财业务明确定位;二是一步到位,由省联社至县级联社逐级建立专门的个人理财部门,统一规划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二)做好理财经理的社会招聘与内部培训
①重视社会招聘,吸收有经验的行业人才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因素,山东省农信社社会招聘的次数、规模明显不足,短期内加快理财业务发展仅靠现有员工难以实现,加大社会招聘力度,快速吸收同业发展经验是必然选择。
②加大社会招聘的同时,重视系统内部理财业务的培训与人员调动。系统内员工熟悉我行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在与我行主流客户的交流中更具经验,对产品研发及理财业务的具体开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借助绩效考核手段、采取差异化薪酬管理、提升工作积极性
受长期计划经济和历史分工的影响,山东省农信社在薪酬管理方面仍具有传统国有企业的烙印,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现象,导致银行员工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借助绩效考核手段、采取差异化薪酬管理,定期总结理财经理的绩效考核结果,通过绩效考核发现理财经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透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发掘理财经理潜在素质的差距,针对潜在素质的差距做适当调整,进一步提升整个理财经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四)畅通理财经理职业晋升通道
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理财经理的管理现状来看,普遍看中理财经理的销售能力,重视销售业绩,忽视了理财经理长远发展规划。山东省农信社要在发展初期建立和完善理财经理职业发展规划,指导优秀理财经理制定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其建立实施的途径和通道,同时,拓宽职业晋升通道,提高理财经理队伍对未来职位升迁的信心。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经报道;应对思路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财经新闻传播的大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与以往的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报道相比,当前财经新闻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更加多元化,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与以往相比更加复杂,无法在短时间内弄清经济事件与经济现象的具体情况。另外,财经报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传播渠道也更加丰富多样,这些方式的改变使财经报道面临更大挑战的同时,给财经报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新闻报道现状
金融危机不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还给民生的产生一定影响,人们逐渐重视财经新闻的重要性,财经新闻能使人们获得更科学的知识,能帮助人们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把握市场机会,有效规避经济风险的发生。当前网络媒体对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报道更加全方位,而且人们在获取信息时,与以往相比,在信息获取的快速上有很大提升,信息的内容方面更加全方位,使人们获得更丰富的财经信息。但从整体来看,金融危机下的财经新闻报道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报道的服务意识不高、全局性视野有待提升,等等。下面就对金融危机下财经报道的应对思路展开分析。
二、金融危机下财经报道的应对思路
(一)拥有全局性视野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媒体应当以经济全球化为前提,对经济现象进行观察。财经新闻报道需要跟随环境的变化,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遵循“立足世界、面向国内”的理念,时刻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情况,并深入分析其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应当站在较高的角度去剖析,了解当地的经济动态,并与国际经济状况相结合。
(二)掌握话语权
金融危机背景下,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还对我国出口贸易依赖较大的企业带来巨大影响,有的甚至企业甚至出现破产的现象。同时,金融危机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比如股市、房市的动荡等。这时媒体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财经报道中应遵循全面、客观的原则,满足广大民众的知情权,关注金融危机的动态,告知金融危机对人们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应当注意国际上对中国不利的言论,发表我们自己的见解予以回击,以此更好地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因此,媒体应在该发声时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能再以沉默面对。
(三)树立权威性
报道财经新闻报道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财经报道发挥的作用十分重大,这就要求财经报道的权威性发挥作用,使财经新闻报道更加专业。然而从实际来看,媒体在财经报道上还存在着不足,比如,说服力不够、鉴别力较差、影响力不够,等等。因此,媒体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写出具有深度的财经新闻报道。
(四)评论与报道并重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事件更加复杂,影响人们生活的因素也日趋复杂。因此,财经报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媒体需要及时报道与并分析事实。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与解读。这就导致人们看了相关的经济报道,但是无法得知经济发展的趋势,无法得知各项政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如,在报道燃油税改革新闻中,对某政策的出台对人们生活的具体影响,以及税后能否省钱主要取决于油价,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该项政策出台的意义。
(五)增强报道的服务意识
当前经济形势更加严峻,人们对财经新闻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其希望从新闻报道中获得科学的知识,并且期望从媒体报道中怎么规避风险。这就给财经报道带来更大的要求,以往枯燥无味的新闻报道已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因此,财经新闻报道应当打破传统的形式,提升财经新闻的亲和力,从民生的角度谈论国家经济整张,使民众更好地了解经济发展状况。另外,财经新闻报道还应当结合百姓身边的小事,由小事来谈论世界、国家大事,以此使经济报道更加生动形象,使普通老百姓更易于接受与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财经报道发挥重要作用,其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注重财经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媒体应当全面了解经济发展状况,从民生的角度结合财经形势,必要时可采用有效的报道策略,满足广大民众对财经新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贾雪.金融危机下财经报道的应对思路[J].青年记者,2010,24:58-59.
[2]高天灵.金融危机与新形势下高校财经新闻写作的教学探索[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48-50.
[3]张卓.金融危机语境下财经新闻传播价值研究[J].新闻爱好者,2009,11:27-28.
篇8
关键词:高等院校 财经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产业竞争的主要因素从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条件向创新技术、能力和管理方向发展。目前世界各国竞争的实质实际上就是民族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优势的竞争。高等院校作为造就和培养创造性高素质人才的摇蓝,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应用、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1.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教学和科学研究相脱节
在进行学科建设上,学校把重点放在鼓励教师多发表学术论文、多承担科研项目上,没有积极鼓励教师更好地将研究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从而使教学和科研严重脱节。
1.2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准确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是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目前存在的共同问题。各院校没有独到的表述,缺乏差异性定位,导致培养的人才目标“千校一面”。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下,目标都定位在大而全的专业建设上和硕士点、博士点的建设上,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没有建立可持续的组织构架,致使对其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存在很多问题。
1.3参与教学改革的能力和动力不足
教学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教师,缺乏进行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首先,教师缺乏教学改革的动力。大多教师以为能让大多数学生通过考试、控制好课堂秩序就好,结果就是很多课程在课堂教学上始于、也在课堂教学止于。其次,财经类高校教师缺乏教书育人的能力。这些教师大都是财经类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进行教学的博士、硕士,他们缺乏教育理论,缺乏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
1.4不协调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当前有两个问题存在于财经类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上。一是一些与学科没有关系的课程占较大的比例,二是课程设置的重点是整体统一性,选修课比例过小,必修课比例过高,学生根据对个人未来就业选择和自己兴趣缺少自主选修课程的余地。这样的课程设置严重轻视实践教育,使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创新型人才根本无法实现。
2.创新型财经人才的涵义
2.1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财经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品质非常良好,并具有健康的身心,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创新型财经人才是指不仅是创新型人才,而且具有财经专业背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财经学科专业特点决定了其特征和内涵。一方面,财经专业和学科的特点明确了创新型财经人才与其他科技创新人才不同,创新型财经人才侧重于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等,其他科技创新人才侧重的是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手段等;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和财经学科是互动性非常强的社会科学,对创新型财经人才提出了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要求。
2.2创新教育理念
高等财经教育要对学生的潜能充分挖掘,树立“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主体理念。对学生全面发展要以启发式教育为主,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要着重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积极开展经济理论研究,积极提供智力支持社会经济发展,要通过科研带动教学,通过教学促进科研,并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积极推进并直接参与。
3.创新型财经人才的培养
3.1积极培养复合型财经人才,增加交叉学科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人才培养以岗位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对职业技能进行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需要。各个专业要推行理工、文法、经管大类综合交叉培养,培养能掌握高深数学分析方法、能从事实际工作和金融、经济理论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3.2促进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功能,对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强化
当前,在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对运用金融市场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还缺乏明确的手段、措施和思路,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缺乏支持力,以至于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市场表现出脱节之势。所以在校外实习、校内实训、课程教学以及实习基地中要把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思想贯穿进去,实现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与高校的良性对接。
3.3培养创新型财经人才,探索课程设置改革
培养创新型财经人才,对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就要改变,采用多样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课程设置上增加选修课,对专业必修课适当减少,设置特色课程,处理好个性化教育和程式化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内容评价上要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对教学效果的衡量应是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从当前教育管理制度上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可以避免供给和需求的失衡,影响着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李彬.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才培养的战略[J].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11期.
篇9
关键词:金融英语;经济;价值;探索
财经在某种程度上与金融行业有关联,不仅是因为二者的形成和发展有关联,还因为二者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一致,但财经英语可能更具时代性和象征性,尤其是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要介绍的是财经英语在语言、词汇上的特点。财经英语与金融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一致,牵涉范围较广,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一、财经英语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并迅速与世界各国经济接轨,与各国之间的来往也更加紧密。英语就是我国与各国交往使用最频繁的语言,尤其是商务英语,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同时,对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多人想要了解财经、掌握财经动态的发展规律,获取财经新闻中有用的信息。但财经语言毕竟不同于其他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表述模式,所以,财经语言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根据研究显示,财经英语是金融行业里最为特殊的一类语言,由于财经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和特定的经济背景相关,财经语言展现出一定的时代性与背景发展性。在一般的金融行业里,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财经语言,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所涉及的范围也是极广的。因此,财经语言要求不仅是满足市场的需求,更需要其展现出自己的魅力去吸引未发掘的客户,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做到人力、财力、物力的节约[1]。通过进一步研究表明,财经英语的发展与未来的时展息息相关,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许多的财经英语也可以用一些时论来理解和分析,财经英语掌握程度的好坏直接与自己的收入相关联。
二、研究财经英语的发展现状
从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财经英语是英语种类的一个分支,是随着财经应用而生的,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海外,属于一种社会语言被人们所使用。目前,国内外对财经英语的掌握和研究程度很少,达不到社会的基本需求。在一些欧美国家,财经语言更是被定义为ESP的一个分支,其被ESP笼统的概括了,所以,很少有人把财经语言单拿出来做分析。与其他ESP(如法律英语、医学英语等)研究成果相比,财经英语的研究成果基本上为零。相比较而言在中国,开始研究财经英语大约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某所大学的学报上刊登了一期类似的文章,拉开了中国研究财经英语的序幕。随后我国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但研究成果还是较少,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才开始成立相关的研究部门主要研究财经英语,从财经英语的语言、特点、词汇、词义等方面展开研究,但研究效果不太理想,是因为财经英语的涵盖面较窄,缺乏理论性指导,导致目前我国还是没有太明确的方向。
三、财经英语的经济价值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立出来单个生存,还是需要依靠经济全球化统一发展。因此,各类产品在各国之间统一流行和发展,产品之间为了更好地拓宽市场,产生了明显的竞争压力。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语言功能的优势逐渐凸现出来,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和工具,更是各国发展有利的纽带[2]。重视语言发展的国家,虽然其投资了一定的人力成本,但后期的回馈也是人们无法估量的,具有跨时代意义和经济价值。说到经济人们就一定会联想到金融,因为二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金融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金融发展的好才会带动经济的稳步发展。财经英语作为整个金融界的特殊存在,涉及范围极广,很多的行业都被涵盖在其中,其不仅体现了经济活动的发展,更是带动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并且财经英语相比较英语还是有所差别的,因为财经英语的存在才会让国内国外的金融市场相接轨,给中国连接各国共同发展做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所以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财经英语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金融和经济发展,适应了时代,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财经英语体现了市场需求原则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公司在国外上市,就是希望借助国外的力量扩大公司的经营和的发展情况,增进公司的国际影响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与国外的投资者打交道,目前,中国缺少相关的综合型人才,会英语的不懂金融,懂金融的英语较差,对于这样的稀缺人才中国真是迫切的需要。这个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人走出国门的希望,所以中国想要打开海外市场,需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增强综合国力,还需培养增强高素质人才。换言之,中国企业在面对没有相关的综合型人才的方面也会显得底气不足,财经英语已成为打开海外市场的敲门砖,是中国迫切需要建设的内容。想要拿下市场人才是目前我国面临的关键问题,有了人才也就成功了一半。为顺应时代的需求,在新时代里有所作为,就需要不断提高金融相关人员的英语水平,以保障能在合理的范围内发展[3]。目前,为了督促金融人员的稳步向前发展,特推出相应的考试,一方面,为促进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为推动语言文化的全面发展,为企业和国家都带来新的希望。财经语言本身就是依靠金融机构应用而生的,所以其也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淘汰了一批旧的财经术语,与此同时,新的金融术语正在出现。例如,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涌现出的新的财经术语“影子银行”,“影子银行”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是指代行使银行权利的机构,但也表明,其不受银行机构正常的监管或者管理。影子银行简单的来说就是可提供贷款,但并不是真正的银行机构,由于其不受银行的监督和管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货币或物品的价值。因此,爆出金融风暴后,受到人们关注。后来还衍生出很多的财经新词,说明财经术语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也是为适应目前的社会。2.财经英语体现了省力原则省力原则的概念是什么,总的来说省力原则也可以称之为经济原则,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其核心就是利用最低成本获得最大利益,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也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其他的条件都是相同的,就需选择捷径。因此,这一原则也被称为驱动原则,其目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财经英语的词汇也展现该原则的魅力。3.财经英语体现了效益原则语言经济学理论的规则认定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资本的投入,其收益价值远远超过物品和货币的价值。通常使用最好的就是我们的母语,如果在学习第二种语言就相当于是对自己的投资。一般我们学习母语是天性,因为要靠母语生活,那么学习第二种语言一般都是利益驱使,需要靠它吃饭、生活,也会给与我们较高的回报,在经济上受益。财经英语对中国人来说就是第二种语言,并且其专业性较强,如果不是金融专业基本上看不懂财经英语,所以,在学习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接触到更好的东西,获取最有意义的价值。学习财经英语会为人们带来可观的收入,而且面临现在的时代,既懂财经又懂财经英语的人才真是少之又少,是社会的稀缺人才,如果掌握这项技能,不仅可以给自己带来可观的收入,而且对公司也会有一定的价值,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根据上文介绍,发现对外贸易对打开中国国门的重要性,想要在走出去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学好财经英语对中国的对外业务往来也是极其重要的。英语本身就在对外贸易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体现出其本身的魅力,也是维护世界和平最有利的纽带。中国想要打开海外市场,不仅是金融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更是对财经英语的通透和理解,只有掌握好第二种语言,才能在世界上处于屹立不倒的地位。对中国贸易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反映了金融英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是对财经英语的语言特点做了分析和概括,希望以此提供一些有利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佟珺琦.浅谈财经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经济价值[J].经贸实践,2016(1).
[2]易明勇.语言经济学视域下财经英语经济价值探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6(4).
篇10
关键字:计算机专业;财经类院校;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一、问题的提出
“财经类”指的是,本文中所指的财经类院校主要是从事贸易经济、工商管理、会计等人才培养为主的高等院校,在这些院校中还设置了计算机专业,与同类的理工、综合类大学相比较,计算机专业不能够准确定位,完全按照理工类的院校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甚至许多的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是为了扩大招生或者在公共计算机教学部的基础上建立,在院校中不受重视,被边缘化,甚至有些学校直接把计算机专业建成校企合作,把学生的培养教学推向了企业培训。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财经类院校中计算机专业已经陷入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二、财经类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的新思路
在当前的形势下,计算机在经济管理和商务活动中的外延都具有很广阔的拓展。从这个意义讲,计算机人才不仅应具备较强的运用计算机从事专业活动的能力,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型人才。
1.教学观念的更新
在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报考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人数少,甚至有一些是财经类专业调剂或者转专业过来的;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在财经类院校中要办好计算机专业,就应该走学科交叉的路线,首先巩固和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基本能力,高度重视计算机专业基本理论、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夯实基础。第二才是打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扩展财经类专业方向,发挥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和自身学科的优势,将计算机学科与经济、管理及金融等学科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2.培养方向的拓展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积极将财经院校优势学科融入其中,将计算机学科与经济、管理及金融等学科相结合,并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培养方案。
1)信息管理类方向
该方向是计算机科学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目前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此方向,甚至已经成为了主干专业。信息管理类方向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如企业中的考勤、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等等,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商务类方向
该方向主要是电子商务,主要是把计算机科学与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等学科进行融合成为一门新型交叉学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同时具有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
3)金融信息工程方向
该方向是计算机软件技术、金融学、工程管理等融合在一起的交叉型学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专业知识;同时掌握软件开发的技术、工程管理的知识及实践技能;熟悉软件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在企事业、政府部门中能够胜任系统管理、项目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3.教师队伍的打造
教师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要培养复合型的计算机人才,专业教师也必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很强的财经类的理论知识,大部分教师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师资队伍的专业建设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目前许多的计算机专业的师资队伍情况为: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普遍较高,但是知识结构单一,财经类的知识欠缺;财经类的教师计算机的专业知识有比较差,这样都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所以要拟定教师培训和学习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更新现有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培养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多渠道、多层次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并建立长效机制,进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引进具有经验的商务人才,提高团队成员科研和教学的水平,确保能够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的商务类计算机人才。
4.教学方法的革新
学科的方向上走交叉路线,同样在教学中也要革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工类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专业方向教学。首先要树立“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计算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计算机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建立起自身的知识和结构和能力结构。其次,尽可能地多结合计算机和财经类课程的特点,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来改进现有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拥有较为充足的资金,可以提供比高校更多的实践机会,且拥有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可以在实验环境建设、实验中心的市场化运作、案例教学、产学研结合等多方面为高校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更多的创造培养应用能力的条件和环境,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
三、结束语
财经类院校中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是一个长久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组并优化课程结构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总结,探索出一套适合财经类院校教育发展的计算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出能满足经济领域信息化所需要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岚 对计算机教育实习若干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3,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