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4-05-23 17:4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方工程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方工程新技术

篇1

一、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一)创新是现代建筑业的主。创新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主

题,对建筑施工技术来说,想要取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与时俱进从自身具备的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只有具备了先进技术水平才能提高施工项目质量,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有利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都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正冲击着传统施工方式,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市场大洗牌,因此,企业要想在现代社会发展潮流中持续发展,就要创新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改革管理制度,加强施工技术的自动化与科技化,不断将现代科技运用到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来,提高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为企业赢得更加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二、常见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一)桩基础施工。桩基础施工是土木工程地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施工人员在进行桩基础施工前,必须制定出科学可行施工方案,因为构建地基若不按预订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极容易发生地基变形的情况,倘若处理不当还有可能造成建筑不稳定和下沉,给建筑质量及建筑的正常使用带来安全隐患。根据现代建筑的要求,桩基础施工的形态为正常施工极限状态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两种。建筑基桩又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两种承载形式;在桩基础建设时需要对桩基础的承载能力进行检测,在制作各种桩体时,工程设计人员应结合桩基在不同情况下的承载能力选择各种施工材料。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结合施工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预制施工及现浇施工作业,灵活开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对施工场地尺寸进行预习标注的,施工人员则可以运用预制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场地有较多不能预先判断的情况,则应该选择现场浇筑技术开展个性化的施工作业。

(三)钢结构施工。在进行钢结构施工前应提前做好构件采购、准备施工材料及检测设备等工作。严格遵循施工作业流程是进行钢结构施工的基础,注重前后环节的衔接,细致安排施工中不同构件的设置,如设置符合规格的枕木对设备构件进行支撑,使施工中的构件保持清和干燥,延长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施工人员还要根据不同材质的构件,选择适当的焊接工具和技术等。随着现代钢结构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铆接技术逐渐被焊接技术取代,先进的焊接技术得到大力的推广。

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一)深基坑支挡技术创新。在当前,深基坑支挡技术的有效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桩与锚结合的支挡体系,就是在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使用先进技术,运用灌注桩与预应力锚杆、锚套管等工艺开展施工;(2)支挡和承重结构相结合,就是在土木工程中把临时支挡桩、永久性柱、地下室墙和地下连续墙进行一体化建设,这样不仅满足了支挡和承重的要求,并且使施工速度明显加快,大大减少了工程建设的经济支出;(3)旋挖,就是在对钻孔柱桩进行施工时使用的技术,这种施工技术确保成孔质量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2]。

(二)新型预应力创新。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体外应力技术更是重中之重,体现了现代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体外预应力主要应用在跨度较大的土木工程、混凝土道路及特种结构的施工中。体外预应力具体施工方法为在进行钢筋张拉力施工时,将预应力筋放置到混凝土截面上,新型预应力技术有粘接和无粘接两种体系。粘接体预应力技术具有摩擦力较小的特点,后期施工维护较为方便;而无粘接预应力这种施工方式则具有操作简单、摩擦损失小,可使用单根张拉展开施工的特点。由此可见,体外预应力施工较传统的预应力施工来说,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化科技的进步及工程建设先进理论的不断发展,未来工程施工技术需要不断的创新与完善才能满足工程施工现代化的要求,将信息化技术不断融入土木工程的建设中 有利于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及经济效率,在现代技术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机制的智能化生态化、科技化、自动化、生态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一)管理机制发展。管理机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5种方式完善:(1)完善当前的管理标准,制定责任分配,落实、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创新意识;(2)认真审核技术方案及施工技术设计之后才进行施工;(3)重视技术交底及施工质量,通过多种渠道展开分级处理,避免盲目施工,确保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4)对有限资源进行定额分配管理,减少资源浪费;(5)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

(二)科技化发展。经济最大化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最高目

标,工程造价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土木工程的施工发展进度,通过土木工程科技化发展,不仅能够降低工程造价,还能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推进施工技术创新。通过对科学技术的使用来实现对土木工程技术的创新,能够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工程施工效率,更能够促进施工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三)自动化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大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自动化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建筑行业中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土木工程施工中引入自动化施工设备,可以将密集型的劳动模式转化成由机器与先进技术代替手工运作的现代施工模式,施工中建筑构件及外部脚手架等工程量大、危险系数高的施工交给机器来完成,不仅能降低人工成本开支,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还促进传统建筑建设方式向科技自动化标准化转变,使施工方式得于优化,为创新土木工程奠定基础。

篇2

关键词:土质围堰;粘土覆盖;防渗功能;调试技术;衔接

0 引言

土质围堰套抓成孔回填粘土心墙通常运用混凝土进行高压旋喷灌输,但是工期相对较长且内部工艺规范要求严格,任何疏忽状况都将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流失一定数量的成本资金;同时为了迎合汛期度汛要求,一般不会在单位枯水期内直接完成。相比之下,运用粘土围堰手段能够合理缩短工期范围,遏制高额数量成本投入,能够顺利应对汛期内部一切不安状况。

1 土质围堰套抓成孔回填粘土心墙搭设原理以及适用状况论述

粘性土一旦进入水中就会引发团粒膨胀现象,材质内部相应地承受不均匀应力影响,使得胶质缓慢溶解并导致团粒水膜加厚,其间内部摩擦力与凝聚力同步减小,土质团粒机理结构自然稳固。日后会凭借自身、土层填土重力以及渗透压力综合作用,令排水过渡成为单向或者双向形态,并逐渐固结成形;而架构整体防渗能力也是在含水量逐渐均匀前提下获得有效提升。为了真正令水下抛土覆盖层贯彻前期防渗技术指标,就必须适当保留水下抛土体在施工前期呈现的崩解、密实特性,确保项目体系运行过程中不至于经受不住水流冲击并衍生渗流性破坏危机。

1.1 抛投位置水深与流速特征

粘性土被抛入水中后会随着水流冲击扩散,如果流速稳定在0.5m/s以内,流失量也就不会超过15%;相应的水流速度达到1.2m/s时,材质内部机理就会遭受严重破坏并大量流失,并且细粒过分消耗会令水下抛投量扩充并降低覆盖结构防渗性能。所以,技术人员有必要尽量在水下抛投施工期内落实静水压调试职务,将流速缩小至0.5m/s以下。另一方面,在围堰挡水运用过程中,覆盖界面上的过流速度必须做出同步调整,就是做出低于保护措施允许的流速控制策略,杜绝任何激烈冲刷反应,维持覆盖结构完整性与防渗功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抛土工序中水深极限值与材料特性关联极深。当粘粒本身归属于含水量丰富的导体时,在水中不会轻易崩解且沉降速度快,尤其在保留水深适应条件,因此可以在深水内部实现抛填;相反如若内部粘粒含量不足就会导致重要土料的瓦解,下沉时间与水深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这类土相对不适用于深水抛投工程项目。依据过往水中抛填实验经验分析,涉及砾质土不允许在水深高于12米条件下进行抛投,而粘粒含量较丰富的次生黄土能够在13m水深位置形成1.46g/cm干密度凝结效果,其间覆盖体系渗透系数也会达到5cm/s。

1.2 覆盖结构地基形态

实施此类施工项目需要确保抛投区地形结构的平整前提下,适当向堰体方向倾斜,堰基如若高低不平会导致水下抛土覆盖层厚度不均劣势结果,情况严重时令抛投量急剧增长并在覆盖层轻薄位置产生集中渗流现象。但是主动向堰体外部倾斜坡度不高于自然稳定边坡时,覆盖层相对就会完整一些。为了切实稳固边坡基础,需要抛投足够数量的粘土。而当地形斜坡程度超过水下抛投自然边坡时,覆盖层自然难以完善。为了科学抑制此类隐患滋生,现场技术人员可以考虑应用石渣挡土堤予以防护,进而全面稳定水下抛土体。

2 粘土材质选用标准研究

在水下进行粘土覆盖主要是为了强化堰基防渗性能,所以抛出的土料需要在水下完成崩解与固结程序,赋予管制面域特有的防渗功效,主动迎合边坡稳定需求。

首先,土质选取上尽量确保天然含水量较高的可塑肥粘土,杜绝硬质且粉粒含量高且粘粒含量低于的17%的土质。

其次,土料含水量检测上需要透过科学实验材料证明,须知一般粘土等对水下抛土体防渗性能会造成深度影响。

再次,抛土块径确认过程中由于粘圭特殊材质性能影响,包括块径过大会令水中不易软化等会衍生体系架空现象;过小会令粘土未沉入水底就瓦解完毕,后期土体含水量充裕且难以固结,制约抛土覆盖层稳定功效。因此技术人员在土质块径控制上最好稳定在10~20cm之间,同时依照块径不超过两倍含水量变化规则进行深度精确计算。例如:某类工程项目在设置低水围堰过程中,上游土体块径控制在10~20cm内部,仅仅少许达到30cm。发现部分超径土块已经被以崩解的小土块所包裹并架空,因为大土块在水中表层湿润软化现象显著,同时会在上部土重力引导下进行内部机理因素相互积压。使得抛土初期形成的架空区逐渐溃散。

最后,崩解速度调试上需要结合粘土化学性质与颗粒组成规则进行同步确认。需要注意的是,钙粘性土亲水性能不稳且容易引发分解状况;而钠粘土亲水性能较强且遇水容易分散。而肥粘土在实现浸水半小时后材质崩解量也不会超出5%,后期崩解速度会随着含水量减少而逐渐缓慢。按照客观视角审视,5cmx5cmx5cm土块入水后能够在15s内完全浸透,并且部分湿化崩解土料对于水下抛土模式适应能力更强。

3 施工其间相关工程力学性质解析

向水中抛填的粘土材质需要保留适当的密度与含水量特征,尤其在坡脚外延水平位置结构工程力学性质分布较为均匀,土体深度方向土体密度与防渗性能会缓缓增长。

3.1 水中抛土覆盖结构外观形态

壤土自身凝聚力度不足且在水中沉降期间崩解速度飞快,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此类抛填工序时会在覆盖层表面进行流动性细粒沉积效果补充;而依靠粘土完成抛填动作的覆盖层面仅仅在坡肢位置就会自动形成保有流动性的细粒沉积层,坡面由此变得平缓起来。

3.2 粘土覆盖层颗粒组成模式

结合水下粘土覆盖层异质化厚度状况进行取样实验分析,发现处于水中的粘土材质在形成覆盖层过后,除了坡脚位置一般不会因为粗细颗粒分离而同步滋生分层沉积迹象。但现实中水下如若抛投砾质土时,会在粗细颗粒分离过程中激发分离沉积特征,令粗颗粒透过顶部向下逐渐堆积,粒径均匀粗颗粒大部分便会在坡脚底层凝结。因此在进行水下抛投粘性土或者风化砂混合物料阶段中,针对结构分流与防渗性能进行综合鉴定是十分必要的。

3.3 防渗性能

向水下抛投的粘性土后期渗透系数基本都会达到10-4cm/s,并且会透过土料粉粒减小而逐渐扩充。如若颗粒含量不能超过12%,抛投体渗透系数自然就大于上述标准值,既定覆盖防渗指标就难以充分落实。须知超过塑限含水量的粘土形成的水下抛填体,基本上呈现出团粒与块粒结构形态,架空现象广布,渗透系数高涨,但是个中情况会随着时间推移产生变化。当渗透系数逐渐趋近并低于标准值时,特别是在垂直渗透状况之下,壤土崩解性能就会提升,其间抛填体基本不会轻易形成连续格式的渗流渠道,受到渗透压密作用特征相对明显一些;而粘土却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所以,在统一密实条件下,壤土渗透系数不会超过粘土;而在水平渗透空间下,壤土又会容易受到冲击力度影响而溃散,令其渗透破坏性能不超过粘土材质。

4 粘土心墙防渗施工技术措施补充

造墙具体采用自凝灰浆、钻喷一体化、常规高喷三种工艺组合施工。自凝灰浆由水泥、膨润土、缓凝剂、分散剂与水配置而成,在用抓斗、反铲挖槽过程中,将这种浆液注入槽孔中,起固壁作用,固化后为防渗墙体。在我国虽有应用的工程实例,但在大型水电站土石围堰防渗工程中尚未应用。据规模施工前的现场试验结论看:墙体强度低,墙下第一段灌浆有被掏空的可能,宜布置在堰体填筑最早,造墙时段最长的部位,以便对墙下帷幕进行重复灌浆。由于浆液固化时间虽然可通过配比调节,但调节范围只限于24h内,当槽深较大难以在浆液固化之前成槽时不宜采用,故布置在右侧。钻喷一体化实际是常规高喷钻、喷合一的改进工艺。常规高喷钻、喷分离,施工工序有:造孔移开钻机喷机就位孔口试喷、下喷管上提开喷等。一体化简化为:钻孔投球、上提开喷二道,工效大大提高。常规高喷一般用合金钻头或金刚石钻头及其它冲击等钻头成孔,一体化钻具采用石油勘探牙轮钻头,其结构特殊、寿命长、钻进速度快,能适应各种地层全断面钻进。鉴于一体化为改进工艺、新设备、新机具,工艺经验不多,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施工布置时将其放在常规高喷之间以备一体化设备出现问题时常规高喷补救。

5 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粘土覆盖形式的心墙防渗工程并不如想象般困难,须知粘土覆盖柔性效应强烈且需要与填土体、岸坡以及现浇混凝土材质合成一体,才能全面适应心墙地基变形现象;随着泥沙不断淤积,实际上墙体结构防渗功效全面提升。由此可见,此类技术手段是值得在围堰挡水建筑中大力推广的透水地基防渗手段。

参考文献:

[1]李红涛.帷幕灌浆防渗技术在土石围堰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20(19):85-103.

篇3

关键词:园林工程;新技术;新材料

引言

时代的进步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园林工程施工给现代化城市增加了无限光彩。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地上升,现代园林工程施工应用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十分重要,如何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更好的展现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成为施工人员探讨的重要话题。

1 园林土方工程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1.1 园林土方工程中新材料的应用

科技创新也滋生了多种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以下将对目前园林工程中三种新材料进行简单的分析:一是架空砖的应用。架空砖以其独有的渗水特性在生态建设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它也是新材料的重要代表之一。园林工程中应用架空砖,可以更好的提升土层的渗水性能,同时本身存在的架空压力也给渗水提供了便利;二是塑料盲沟的应用。塑料盲沟具有很好额入地功能,且入地之后变形能力强,具有很好的嵌入性,再加上这种材料便于运输且较为轻便,所以施工过程中应用也比较方便。塑料盲沟的适用性也较好,多项工程施工都可以应用,特别是在排水工程中应用最多;三是透水砖材料的应用。透水砖主要用于路面铺地,由于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透水和保水性能,在施工中应用这种材料可以将表层路面水直接渗入到地表,部分还会存留于砖内挥发到空气中调节空气湿度。

1.2 园林土方工程中新技术应用

园林工程的土方工程和其他的土建工程一样都是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在对土方进行机械作业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技术难点和问题:一是要充分了解土方工程施工设计的内容,加强对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使得工程能够在了解施工现场情况和设计要点的基础上进行;二是表土处理技术。土方施工肯定会对表层土进行破坏和开挖,但由于表层土中存在很多有益于植被生长的养分,所以要做好表层土的保护工作,在土方作业时要将表层土统一进行贮存,结束后再努力将表层土恢复原状;三是要对放线位置进行多次检查和校准,施工过程很容易对放线位置进行破坏,应该尽量避免并做好提示标志。

2 园林筑山工程中的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建筑材料的创新发展也为园林工程的筑山工程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比如很多的陶瓷制品在工艺创新之后产生的像陶瓷面砖、锦砖等新型材料,再加上壁画技术的发展,二者的融合给人们创造了美好的艺术冲击,将这些材料以及壁画工艺应用在园林的筑山施工中,不仅可以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体验,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和吸引力。另外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产生的陶瓷透水砖,将其铺设在园林工程的休闲区域,不仅可以提高美观程度,还可以提高渗水能力,符合环保设计的设计思路和理念。同时对于筑山工程施工工艺,近年来塑山施工工艺在不断应用和推广,不仅造价低,而且形象逼真,适合园林工程加强应用和推广。

3 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施工技术的创新一直都是建设工程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质量水平,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竞争优势。目前施工技术的创新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创新,以下将对两种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和介绍。

3.1 微灌溉技术的应用

园林工程的很多内容都和绿色植被的栽种移植有关,因此对于绿色植被作物的灌溉也是常见施工作业之一。微灌溉技术是一种借助微灌溉设备对各种植被进行灌溉和浇水作业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水资源进行更合理的用,利用微型喷头将水均匀的喷灌在园林苗木中较小流量的水能有效缓解苗木周边的土壤部分的湿润,该技术具体一定的局部性,能有效的节约水资源,且节水效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之上。

3.2 液压喷播技术的应用

液压喷播技在园林植草护坡中的应用,主要是用肥料、土壤改良剂、草籽、保水剂、粘合剂以及染色剂等根据一定的配合比混合,再借助施工机械加大喷射压力将其喷射到需要植草护坡坡面的施工技术。该技术具有施工简便、施工工期短,并能有效的提升施工效率,最重要的是确保草坪均匀的发芽,不仅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且造价相对校对较低。液压喷播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械化的技术,可以更好的促进边坡生态植物的快生快长,因此在园林植草护坡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4 结束语

园林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满足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当前的园林工程施工必须吸收和学习国外工程的建设经验,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和新材料的引入应用,为园林工程的新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本文虽然根据自身的工程实践总结了几方面新材料新技术的具体应用,但是这些并不是目前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止步和全部,在园林工程的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各方也应该加强实践经验的总结,努力在实践中创新更多的新技术。

参考文献

[1]洪丽,庞松龄,张璐.儿童绿色活动空间的营造――以哈尔滨市儿童公园景观改造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12).

[2]汤辉,叶瑞盈,陈锦济.基于视觉感知的城市儿童公园入口空间吸引力研究――以广州市区儿童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6(07).

[3]唐妩妍,唐莉英.公共景观设计与公共艺术的比较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7).

篇4

关键词:地形、土方设计、清表、清淤、地下水、土方平衡

Abstract: the earthwork in actual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site of the whole of earth and the "s" shape design deployment table quality importance are often neglected. This article from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work, and puts forward som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idea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terrain, turkmen design, clear watch, "s" shape, groundwater, turkmen balance

中图分类号:U61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某工程原始地貌为残丘坡地,整个建设范围内,沟壑纵横,植被茂密,自然冲击沟和自然小型水塘众多,地形地势特别复杂。规划要求对该地块进行场地平整,并最终建设成一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分布有众多的市政道路和市政配套设施。道路和场地建设既有高填方,也有深挖方,道路沿其走向所通过的地质条件变化剧烈,工程设计和建设难度较大。

总的设计施工顺序为:土方平整设计测量放样修筑施工便道清除绿化植被、清障、清除民宅及宅基、鱼塘抽水清淤土石方开挖回填、余土外运。

本文对作为前期重要工作的土方平整设计以及清除绿化植被、清障、清除民宅及宅基、鱼塘抽水清淤进行探讨。

一、土方设计

地形是整个工程的骨架,也是其他工程的基础,地形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工程的实施使用,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景观,而且地形一经定局,再要改变则牵涉面广,困难大。因此好的土方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计算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地形改造除挖湖堆山,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各种用途的地坪、缓坡地需要平整。平整场地的工作是将原来高低不平的、比较破碎的地形按要求整理成为平坦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场地,整理这类地块的土方计算最适宜用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是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和土方量计算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此法容易掌握且也是较为行之有效的,其计算精度与准确性,依赖于所参照地形图的比例精度以及计算方格网的密度(方格网采用的边长越小、越密集,所计算的土方量精度越高)。

(二)设计控制

土方设计一般有两种依据,一是土方地块的整体规划,二是土地使用单位的单体布局控制标高。在土方工程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规划设计与实际施工有先后,我们往往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1、依赖规划控制点标高进行设计,未考虑周全细节

首先,规划往往对整个规划片区进行统一的土方平衡,从总体来看是经济有效的。而实际实施往往都是一个地块接一个地块的进行单独设计施工,由于资金短缺、征地拆迁、青苗补偿等因素其余未涉及的地块不能同时施工,导致正在施工的地块不能利用规划设计中所预计的取土、弃土点,增加了场地土方处理的投资,并对施工周期带来一定的影响。

其次,如果严格按照整体规划控制标高进行设计,局部地块高度、坡降等等很可能不利于地块内部功能建筑安排、排水排污等设施布置。

2、依靠单体片区的设计布局,脱离整体规划

首先,由于土方工程设计是为了一个地块能够具体投入使用而进行的前期工作,往往每个用地单位只从自己的用地需求以及利用率考虑,脱离整个大片区的统一规划,造成周边地块陆续建成后片区的整体性、协调性大打折扣;与周边市政道路、管网等接驳不畅,导致增加投资、影响周边建筑使用。

其次,单个地块的土方购入、堆砌脱离规划,造成有土不能用、有地不能填,重复填埋挖除等,导致极大的浪费。以及无序的开挖与抛填,对相关区域造成不良影响。

(三)结论

土方设计关系到整个场地的工程量、土方填挖平衡以及总体投资,设计前期应尽可能收集完善的资料(高精度地形图,用地地块所属片区整体规划资料,勘察资料,用地单位使用布局资料)。并以区域性详细规划为最基本依据,在总体规划控制标高的前提下,根据单个地块使用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既不盲目依照规划标高进行场地设计,也不完全脱离规划。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与相关部门(土地使用单位、规划单位、建设单位、市政设施单位)进行紧密沟通协调,合理控制标高,布置取土点、弃土点。避免地块间衔接不顺、市政道路标高差异过大、管道设施接驳不畅等问题的出现。

二、场地清理

场地清理工作包括清理、清除残渣、去除表土、处理规定范围内的所有草木和石砾、清除鱼塘沟渠水浇地等存在淤泥等不良地质,除非有些物品是指定保留在原地上的或是按照规范的其它章节的要求不清除的。这项工作还包括保护所有指定留下的草木和物质不受损害和毁坏。

(一)清表土

填方段一般清表厚为15cm,在过水浇地段,由于水浇地腐质土厚度较厚,清表厚度一般控制在30cm左右,对于个别段耕植土、腐质土厚度较厚,需要加深清表厚度,清表原则为彻底清除填土范围内的耕植土和腐质土。

挖方段清表厚度为彻底清除山体坡面的草皮、耕植土、腐质土。路堑段清表在测量放样边线范围内,采用挖掘机自上而下挖除清表。如山体坡面较陡,在清表前应先修筑施工机械上山便道。在半填半挖段,清表至山脚处,由推土机横向推土集堆。在全断面挖方段,可视实际地形,自上而下用挖掘机清表,在通往便道的地段,堆集土堆。如山体坡面较陡,修筑施工便道困难,清表在路堑开挖过程中,边开挖边清表。

(二)鱼塘、沟渠清淤

采用水泵对鱼塘进行抽水,将鱼塘里的水排到现状沟渠或者临时排水沟。抽水完成后进行清淤开挖,清淤要将全部淤泥彻底清理干净,直至露出原状土层为止。把淤泥彻底清理干净并用封闭的运输车拉至指定的地点丢弃。淤泥清除后,塘底大致平整,不存在大面积凹凸不平现象,并做出2%左右的坡度,以便排水。鱼塘堤岸处挖成宽度>30cm,高度为20cm,向内倾斜的台阶,在清淤处设置积水槽,用水泵进行排除积水,以保持基底干燥。

如果鱼塘中淤泥厚度很深,需要抛投片石:抛石料径下大上小,原则上大块的片石抛于塘底。抛石采用推土机和挖掘机配合进行,方法为进占法。

1、将片石运至抛投现场的鱼塘边缘,直接向鱼塘中倾倒,片石不能采用风化石,尺寸不小于30cm,且不宜大于80cm。先用挖掘机进行分选抛投,即由挖掘机将大粒径的片石均匀分层抛投,然后由推土机将小粒径的片石推平嵌缝,对表面局部有空隙的部位要填塞石屑、中粗砂,捣实。逐层填筑时安排好片石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填筑,先低后高,先中央后两侧卸料。片石每层填筑后,不得有松动颤动现象。

2、碾压:首先由自重较大的推土机和挖掘机来回走动进行碾压,使片石沉入基本稳定。待作业面展开以后,再用自重18T以上的振动式压路机进行碾压,振动碾压4~5遍,碾压过程中,用人工将片石空隙以小石或石屑填满铺平,直至抛石层顶面平整无明显空隙。

(三)砍灌木、挖树根、拆除构造物

砍灌木尽量结合地块设计,以环保为原则避免能够保留的树种受到破坏,多余灌木能够利用移栽的尽可能完好的挖出,从而达到节省投资的目的。

挖树根采用挖掘面挖除,要求彻底挖除其根系范围内的所有枝节。并集中堆放经监理工程师确认挖除数量后,挖掘机装自卸车,运至弃土场。

拆除构造物采用挖掘机彻底拆除包括其地下基础,拆除后装自卸车运至弃土场。

(四)结论

根据多年来的设计经验与现场协调经验,结合具体的土方工作,我们应当重视以下几点:

1、质量

场地清表、鱼塘沟渠清淤方面是整个土方工程的前期步骤,也是其它后续步骤的前提。做好了场地清表、鱼塘沟渠清淤可以有效的控制地下水位,避免平整后的场地出现不均匀沉降、开裂、塌方等不良情况。

2、环保

坚决不允许乱弃乱倒,坚决不允许破坏红线范围外的地表。在清表的过程中不许破坏当地水系路系,如确要破坏,对于即时要用的水系路系,要提出处理措施。对于暂时不用的水系路系,在清表弃土结束后,要及时的恢复原功能。在弃土的运输过程中,要对运输便道及时洒水,避免扬尘,运输较软弱表土时,装车不得太满,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沿途洒落,污染便道和环境。

3、安全

在挖方段清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施工机械工作过程中,要确保其自身站稳。在坡顶清表时,严禁坡底有人。在运输和卸土过程中要注意交通安全。

最后土方工程根据其使用期限和施工要求,可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但是不论是永久性还是临时性的土方工程,都要求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密实度,使工程质量和艺术造型都符合原设计的要求。同时在施工中还要遵守有关的技术规范和原设计的各项要求,以保证工程的稳定和持久。同时,做好周围环境的保护、水土的保持,也是土方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JTJ 017-9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S]

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设计原则

水利工程的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关乎我国民生的基础工程。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的施工环境,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必须研究出合适的施工技术。水利工程对地基的要求较为严格,水是水利工程的直接接触点,地基的巩固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坚固,其次,水利工程建筑物必须要具有抗裂性、防渗性等。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的规范,保质保量,避免事故的发生。水利工程施工的最佳时期为枯水期,在枯水期进行施工,将会有利于增快施工的进度,减少一些不利于施工的因素。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的保障,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设计原则上都很值得深入研究。

1、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

1.1 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土方工程的施工是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是其稳定性的基础。根据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的不同,土方施工的类型是多样的,常见的有水中填土式土方工程、干填碾压式土方工程等。从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上的发展及应用上,干填碾压式土方工程的利用范围最广。

对于土方工程施工,其质量要求是很严格的,工程的强度要达到国家的规定,堤坝的稳定性要高、抗渗性要强。土方工程的施工要求首先是土料的选择,在实际的土方施工中,很多的劣质土料出现,例如膨胀土、碎石土等,这些都严重的影响着土方工程的准确施工。优质的土料是要符合施工要求,适合机械的施工,并且其压实参数具有合理性。在土方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好铺土、土方平整、洒水、压实等基础过程。在土方工程施工中,防渗墙的技术在基础修筑时的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造墙的技术多采用冲击或者反循环钻机,抓斗挖掘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逐渐的完善着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从而保证着施工墙体的稳定性。

土方工程施工的质量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高质量的土料、高性能的机械设备、高技术等都是水利工程修筑物坚固的重要保障,严格控制好每个工序,保证水利工程修筑物的质量。

1.2 混凝土坝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坝现在也是我国水利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主要的是应用于水容量较大的水利工程。混凝土坝工程主要是方式包括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碾压及其混凝土的装配等。近几年,我国在混凝土坝工程施工上有着较大的突破和发展,最主要的是凸显在高拱坝上。我国的混凝土坝工程所需的混凝土骨料的人工生产系统已经发展到国际水平,人工生产系统上额配备较为先进的破碎轧制系统。

我国混凝土的运输水平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很多的混凝土工程施工在混凝土运输上使用更加便捷、高速的机械设备,例如,缆式起重机、塔带机等。为满足大坝混凝土浇筑的高强度需求,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基本工序上逐渐的提高,比如,混凝土的搅拌、仓面作业等都配备高效率、高技术的施工机械设备。混凝土的正确温度控制也是保证混凝土工程坚固的重要措施,现在的大型混凝土工程,主要应用于温度控制的方法是风冷骨料技术,针对不同的水利施工项目,要选取合适的温度控制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完成以后,还需要关注的是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是现代我国混凝土修筑应大力探究的方面。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出现最主要的根源的地基的施工。地基的施工不能满足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就会造成修筑物沉降不均匀,结构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混凝土施工的地形约束也会造成混凝土的裂缝出现。为减少混凝土的裂缝现象,现在我国采用最多的是补偿收缩混凝土,针对于不同的施工环境,就要运用不同给的补偿收缩方法,例如外掺氧化镁进行温度变形补偿、低热微膨胀混凝土筑坝技术等。

根据混凝土裂缝的不同类型特点及其产生的相关原理,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改进,做好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等工序,降低混凝土的存储温度和水化热温度升高,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有效的保障混凝土坝施工的稳定性。

1.3 基坑排水的工程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的修筑物在很多情况下是会受到雨水、地下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基坑的排水施工是修筑物的后期保障,是施工的必备工序。在现实的水利工程施工中,任何一个修筑物都是离不开基坑排水的,做好施工的基坑排水,有利于增强地基的抗承载能力,有效的避免地基遭到严重的破坏。施工的地基排水工作不到位,将会给工程的施工带来很大的难题,同时也会降低修筑物的质量,从而产生各种安全隐患问题。在水利工程的基坑排水施工时要密切的注意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地基开挖的深度、地下水水位的高度、施工的环境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基坑排水施工效果造成影响。

2、水利工程设计的原则

水利工程的特殊作业要求表明其设计原则的重要性。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建立的,其建立的前提是在专业的考察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后,根据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地形特点,水流量的大小以及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目的,综合各个因素建立水利工程设计原则。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主要是从设计的风格以及设计的原则进行主要的衡量,设计的原则为主,但是设计的风格也是后期修筑物坚实的基础。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原则,既要考虑细节上的问题,也要注重宏观的发展,要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在细节方面,要加大原则的控制,在宏观的方面,要尽量的贴合设计的原则。

3、结论

水利工程是现在我国重点发展的一项基础施工,首先应当加强对水利施工技术的研究,在其合理、科学的研究下,实施到具体的项目中,在施工的过程中逐渐的把握水利施工技术研究的路径,两者相互结合,使我国的水利施工技术更加完善。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根据我国地理的多元性进行具体的施工设计,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设计不同的施工原则,并严格的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忠于.浅议顶管施工技术在水利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11(4):34-36.

[2]刘学振,张丽华,马军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原则分析[J].世界家苑,2012,12(4):32-34.

篇6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土方工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对道路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国家对市政道路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工程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其施工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施工的水平参差不齐,施工操作不很规范,就容易造成了一些质量缺陷,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1、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1)通常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场地很难实现交通封闭,因此供其施工作业面狭窄,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比其他工程项目更为零散、量大、连续性差。加上诸如电力、电信、有线电视、供热、煤气、给水、排污管道等各种管线相互交织、彼此干扰,使得原本狭窄的场地显得更为拥挤,一旦某些管线的位置不清楚,施工时及有可能将其挖断,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并可能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不仅会给道路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增大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

(2)市政道路工程容易受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遇施工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要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才能组织沟槽的开挖,方能保证正常施工,增加了质量控制难度。

(3)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业的对象,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能吃苦耐劳,要求也不高,但是他们缺乏专业素质训练、专业技能培训、缺乏质量安全意识、缺乏对自身权利的保护意识,也缺乏对市政工程施工工艺的掌握,增大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难度。

2、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1)路基及土方工程

路基及土方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路基局部沉陷、边坡滑塌、路提失稳、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路基弹簧、路床积水。挖方工程中出现土方坍塌、侧移、下陷、超挖、扰动、放坡不到位。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标高厚度不控制、不密实、表层不平整、不均匀下沉、土的含水率不控制。

(2)混凝土板块裂缝

由于养护不够,表层风干收缩,产生网状、浅而细的发丝裂纹;由于角隅处基层接触面积较小,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大,基层相对沉降就大,造成板下落空,失去支撑,角隅处便产生局部裂纹;切缝时间过迟,造成收缩裂缝和开放交通后路面基层有下沉致使板块折裂;由于施工操作失误或原材料问题产生裂缝。有荷载型裂缝;温度裂缝;反射裂缝;沉降裂缝。

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做好施工设计方案

设计本身要规范,符合标准规范的规定、结构方案要合理、计算准确。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与给排水、热力、电力、燃气、通信等管线的平面布置和互相交叉。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大幅调整路线、管线布置冲突、道路刚竣工就破路埋管等现象。

(2)提高人员素质

应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形成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状态。加强专业培训与考核,进行必要的人员资格、技术水平认证。

(3)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地搞好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首先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和本合同内容,制定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细则,从而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其次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办事,对每道工序,每个结构层次,每一关键部位进行全方位监控。坚持科学仪器检测,严格以数据说话,不凭经验办事。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在工地必须设立试验室,进行独立试验、检测,对施工单位的检测数据按核定频率进行抽检、复检,为提高效率,节省费用,有时也可派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试验和检测过程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督。

(4)路基及土方工程控制措施

路基及沟槽的中线、边线必须经复测合格,水准标高放到现场并经复验,方准予施工开挖。挖土过程中,严禁挖土机械在沟槽边、支撑上行走、碾压。挖出的土应及时装车运走。控制基底超挖,特别防止超挖土处的回填土。填筑前必须对基底进行清理。挖除杂草、树根,清除表面有机土、种植土和垃圾,并对原基底进行压实处理。填筑使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土方路基及沟槽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压实厚度每层不应超过20cm。同一水平层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出现路基弹簧土时,应将弹簧部分挖出晒干后再回填。路基边坡应同路基一起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边坡的衔接处应开挖台阶,坡顶、坡脚要开好排水措施。路基在填筑过程中不能太快,要控制填筑速度。回填土中严禁夹杂大块干土(>50mm)和建筑垃圾等杂物,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程序分层压实。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回填下一层土,严禁一次堆填表面振压。

(5)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的措施

混凝土搅拌之前,必须按设计配比各种材料的际用量,加强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根据施工条件的变化,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坍落度应进行适当调节。拌制混凝土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质量监督与抽检,保证混凝土强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4、结语

市政道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知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每一步施工工序,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施工道路必然能够达到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张贵祥.浅谈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篇7

关键词:土木工程;基础;关键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主要是指土方工程的施工,常见的内容有:场地平整、基坑开挖和支护、排水降水以及填土压实等。通常情况下,土方工程的施工不仅工程量大,而且劳动强度大,另外,施工条件也较为复杂。所以,应该对土方工程的各个施工关键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1.土方工程施工的关键点

1.1稳定土壁

基坑土壁之所以能够实现稳定,是因为土体内部摩擦阻力与粘结力存在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这种平衡一旦被破坏,则会立刻导致塌方,拖累进度,对周边建筑物造成损害,还有可能引发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放足边坡和设置支撑是两种最主要的稳定土壁的方式。[1]

1.1.1放足边坡

留设边坡时,一方面要考虑相关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土质、水文、施工方法以及开挖深度等)进行确定。如果是粘性土质,那么边坡可以适当陡些;如果人工挖土或者机械在坑上边挖土,那么边坡应适当平缓一些;如果基坑周边有主要建筑物时,那么边坡坡度可取1/1.0-1/1.5;如果工期短且无地下水,那么可以留设直槽。该种情况下,各土质对应的最大开挖深度如下所示:密实、中密实的砂土以及碎石类土―1m、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1.25m、硬粘、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1.5m、坚硬的粘土―2m。

1.1.2设置支撑

为了缩小施工面,或者减少土方量,又或者场地限制无法放坡时,可利用设置支撑的办法实现土壁的稳定。浅基坑的土壁支撑技术通常有灌注桩、板桩、横撑、深层搅拌桩以及地下连续墙等。深基坑的土壁支撑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透水挡土支撑结构,一般利用工字钢桩加横挡板、预制桩以及双排灌注桩等实现挡土功能;2)止水挡土结构,一般利用钢板桩、地下连续墙、化学注浆桩以及深层搅拌水泥土墙等实现挡土功能;3)部分支撑结构,一般利用悬臂、锚拉式支护、土层锚杆以及型钢水平支撑等实现挡土功能。[2]

与此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基坑边缘原则上不允许堆放大量的土方、材料或者设施设备;2)基坑开挖完成之后,不可长时间暴露,应马上开始后续的施工;3)在滑坡地段进行挖方时,要避开雨期施工,要坚持先治理后开挖的原则和从上到下的开挖流程,还要严格禁止先行切除坡脚的施工以及在滑坡体上弃土的行为;4)如果发现危岩、孤石以及崩塌体等不稳定的情况,则需要先行妥善处理。

1.2施工排水

在土方施工过程中,处理好施工排水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其关键之处在于保持土体的相对干燥。常见的施工排水方法有两种:1)明排水法。所谓的明排水法指的是将截、疏、抽三种方式综合利用的一种方法。截是指截住水流,疏是指输尽积水,抽是指于基坑开挖环节,在基坑底部设置一集水井,且沿着坑底周边开挖排水沟,从而使水流在集水井中汇集,最后使用水泵将水排出坑外;2)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所谓的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指的是在基坑开挖施工之前,选择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并埋设在基坑周边,然后在抽水设备的配合下将水抽走,从而实现地下水位低于坑底的目的,并将之保持到基础工程施工结束。利用该种方法可将基坑保持在一个长期相对干燥的状态,一方面避免了流砂的出现,另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工作环境。值得注意的是,降水处理之前,应充分考虑其对原有建筑物的影响,如附加沉降以及位移。这些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开裂、倾斜、倒塌以及地面的塌陷。所以,应做好事前准备工作,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3]

1.3填土压实

填土通常需要满足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强度,二是水稳定性。所以,应该正确选择土料以及填筑方法。以下几类土壤通常情况下不被用作填土:1)有机物含量较大的土壤;2)水溶性硫酸盐含量超过2%的土壤;3)冻结或者液化状态下的泥炭、粘土,又或者粉状砂质粘土。

填方施工最好选用同类土壤,且做到分层压实。如果无法避免选用不同类土壤的情况,那么下层应为透水性较小的土壤,上层应为透水性较大的土壤。将不同类土壤以不均匀混杂的方式使用是被禁止的,因为这样极容易在填方内部出现水囊的问题。

2.实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某大桥设计长度为690m,为1―24m加20―32m预应力混凝土大桥。大桥施工地层是第四系冲积土,细、中、粗及砾砂,圆粒及卵石土、洪积粉砂、圆粒及碎石土,下伏石灰岩,当地气候严寒且干燥多风,对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冻结深度最大为2.2m,其地震强度为8度。[4]

2.2施工准备

平整场地,使其成为一个便于施工的工作面。对河道基础进行施工时,不仅要准备好施工平台,还要做好相应的防排水设计。

2.3挖井基础施工技术关键点

大桥1、2、19以及20号桥墩全部为挖井基础,相关施工流程如下所示:1)施工准备;2)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利用的是混凝土护壁的开挖技术。基础直径的最大值为9.3m,最小值为6.1m。井孔核心部分的土壤是利用长臂挖掘机展开施工。边壁预留应在50cm以上,还要使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必要的清楚;3)混凝土护壁。护壁材料通常选用C20混凝土,同时要求配置相应数量的钢筋;4)开挖和护壁的循环进行。如果井内出现涌水,又或者发生地表水深入的现象,应利用集水井和水泵将对其进行及时的排除;5)基坑的检查和处理;6)混凝土的浇筑。集中搅拌、混凝土输送泵以及混凝土车运输等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几种主要方式。如果浇筑的倾落高度在2m以上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需要有滑槽的设置。浇筑结束后,还需要进行洒水养护。

2.4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关键点

2.4.1施工准备

对场地进行平整。如果场地所处位置为陡坡时,应将其平坡化,以满足工作台的要求;如果场地所处位置为河中浅水时,可利用筑岛围堰法进行处理,并保证岛顶和水位相比高出1m左右。

2.4.2护筒埋设技术关键点

护筒埋设过程中,如果地下水位较低(地面1m之下)时,一般采用挖孔埋设的方法,如果地下水位较高时,一般采用填筑埋设的方法。下沉护筒时,应保证它的顺直,这样是为了防止护筒因倾斜度较大而被钻头损伤,从而发生漏浆的问题。如果钢筋骨架发生严重偏斜,那么将造成桩的混凝土保护层无法满足设计的标准。所以,护筒顶面中心同桩位的设计偏差应控制在5cm以内,另外,斜度应控制在1%以内。[5]

2.4.3钻孔技术关键点

钻孔过程中,应将粘土泥浆和适量片石输入护筒中。如果存在失水问题,则需要及时适当补水。如果泥浆太过稠密不利于进尺,则需要抽碴换浆。钻大孔的过程中,应分级进行直至设计孔径,孔底一般控制在1.4―1.6的泥浆比重,抽碴之后,应展开复测以及碎粘土的分批投入,直至泥浆比重恢复正常。

2.4.4清孔技术关键点

清孔是为了减薄沉淀层的厚度,从而提高孔底的承载力。清孔过程中,应做好清水和纯泥浆的适时补入,有效避免坍孔现象。第一次做沉碴处理时,需将清水注入孔内,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此时才可进行下步工序。钢筋笼的施工结束之后,检查孔底的沉碴厚度,符合要求则继续下部混凝土的灌注施工,不符合要求则对其二次清碴。

2.4.5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关键点

加工钢筋笼的过程中,全部的钢筋都应该经过实验室试验,另外,还应在现场进行质量或者外观等常规性检查。低温焊接钢筋时,需要室内操作,冷却之后才允许离开室内。钢筋笼集中下料过程中,需要利用吊车实现整节的吊装。混凝土的灌注需要在清孔后的一小时之内进行,一般利用导管法展开施工,利用剪球法实现灌注封底。应做好混凝土的存储量控制,保证首批混凝土入孔之后,导管的埋深为1.5―2.0m之间,不可超过3.0m。为了防止灌注环节钢筋笼出现上浮的问题,通常需加设撑杆对其固定,还要适当控制混凝土的灌入速度。当灌注操作即将结束时,可以提高漏斗的高度,从而继续灌注操作。[6]

3.结语

就实际情况而言,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不仅工程量较大,而且需要在其他分部分项工程开工之前完成,所以,土木工程基础的施工,一方面要选择适当的施工机械以及科学的施工方法,另一方面尤其要重视施工中的几个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基础施工的调配平衡,从而降低工程成本,使工程质量以及工期达到预定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俱有. 关于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科技风, 2012,(20) .

[2] 耿晓阳. 土木工程基础施工的关键点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07) .

[3] 谢文利.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01) .

[4] 吴磊,沈建强,李俊.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J].科技资讯, 2012,(08) .

篇8

关键词:公路;路基;土方开挖;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U416.1文献标识码:A

在公路的施工建造过程中,路基是一种带状结构,它是依据路线的方位和既定技术需求建筑的,其主要功能是承担路面行驶带来的负载,以及冰、水等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路基是公路的主要构成部分,其覆盖范围横贯公路全程,并和地面同时承担行驶的压力。所以,路基的好坏对公路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做好公路施工,就要研究并发展路基土方开挖技术。

1公路施工中路基土方开挖的技术方法

1.1横挖技术法

在对地面进行施工时,可以考量路堑的横切深度或是宽度,从它的一边或两边连续朝前方开挖,这种方法叫做横挖法。横挖法也包含两大种类,其中一类叫单层横向挖掘法,这类方法可以运用于开挖深度较浅并且线路不长的路堑。还有一类叫做多层横向挖掘法。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开挖深度较深并且路线短的路堑。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土方工程过大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通常可以采用纵向拉开法,分出每个层次,并按照“多方向、多层次”的准则,适度地增加施工器材设施和工作人员的数目,不仅要提高土方工程的开挖效率和速度,还要保障施工质量。此外,在公路施工时利用人工力量开挖,通常要把深度掌握在1.5m~2.0m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保证路基施工拥有优良的土质基础。

1.2纵挖技术法

路基土方开挖的纵挖技术法可以总结为以下三大类别:第一,分层纵挖法。即工程开挖时跟随路堑的覆盖范围,采用分层次纵向前行的方式进行开挖。这一类开挖方法通常用在路堑较长的土方工程建设中。如果路堑长度为100m,则开挖的深度就要掌握在3m之内。如果遇到地面不平整现象,就需要利用推土机进行作业,而且要保证其运送距离不能超过100m。如果地面坡度较为平缓,就可以利用横向铲土的方法,对于下层土壤则采用纵向推动运输法继续前行。第二,分段纵挖法。就是把路基工程分为几段,然后跟着路堑的走向,纵向挑选一点或几点开挖。对于路基较为脆弱的路堑,可以先采取横向挖穿法,再朝纵向前行。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施工范围内一定要有经过审批的弃土场,设置好科学合理的土方计划,配合剩余挖方废弃的需求。第三,通道纵挖法。这类方法也是跟随路堑的走向,挖出一条渠道,再对其进行扩展,把上层渠道加宽至路堑的边缘部位,然后对下层渠道继续开挖。这一方法的优势是操作简便,工艺简单,而且在开挖的同时土方运送车辆还能够顺利通行,因此不会延误工期。

1.3混合式开挖技术法

这一方法的操作模式是把横向开挖法和纵向开挖法融合起来,吸收了二者的优点。这类方法通常用于路堑纵向长度过长,或是开挖难度较高等情况,混合式开挖技术法是从纵向角度把路堑打通,然后再进行横向的继续深挖,以便扩大开挖土坡的面积。混合式开挖技术法不仅能使施工进度加快,还能保证整个路基土方的工程质量。

2公路施工中路基土方开挖工艺

2.1路堑边坡施工

工程开挖之前,要根据预定边桩方位的测量结果,实行人工修坡。如果碰到没有防护措施的边坡,就要每隔10m对边坡进行插杆和挂线。此外,一些边坡中还有凹槽或遗留石块,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浆砌石片进行镶嵌修补处理,并在土方开挖前展开放线测量工作,以保证施工过程有标准化的指导。测量放线通常是利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放样,并依据实测地面本来的标高进行精确计算,最后确认路基中线到边坡缘的宽度。在每一层开挖结束后,工作人员都要仔细检查其截面的具体尺寸。

2.2清理路基施工场地

路基土方开挖前,工作人员要依据图纸对场地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刻上报,并让监管人员作出相应的方案调整。施工人员要适时打扫场地内的垃圾杂物,将其堆放到固定地点,并用密目网盖上,以免遇到大风天气,各类垃圾杂物四处乱飞,打乱正常施工秩序。场内垃圾清理干净之后,可以利用施工管理条例批准的原料对整个施工现场中出现的坑洞进行埋填,保证路基扎实稳固。

2.3路基土方的开挖环节

工作人员要在边坡口安置好临时排水沟等设施,防止汛期地面水量过多引起路基滑坡。路基土方开挖环节遵循从上到下的分层法,用挖土机从中间挖出一条纵向渠道,便于渣土车和土方运送车经过。路基土方开挖要依据规定对两侧边坡进行处理。若路堑深度低于4m,可以采取全截面开挖成型法;若路堑深度高于3m,则可以采取分层开挖法,并将每一层的深度都控制在3m内,以保证挖掘机能正常运作。此外,在碰到路基和边坡相接的地域时,要提前保留出50cm土方,以便稳固边坡。等路基开挖基本成形,就可以采取人工开挖的形式继续工作,以免产生超挖或土方工程损坏等情况,同时使开挖工程的质量和工艺技术得到一定保障。最后,还要在路基表层留出2%~4%的坡度,并安置好排水系统,以免遇到大雨或冰层融解,引发路面积水甚至被浸泡。工作人员也要对防线进行仔细测量,掌握好土方开挖量和路基高程,尽量避免浪费,为工程节省一定成本,也能确保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2.4弃方处理

开挖完成后,工作人员要依据场地施工详情计算土方回填消耗量,并预留好足够的土方,适时把废弃土方运送到指定范围,再用推土机把废土存放区推平。最后用压路机对全部场地覆盖范围进行碾压,从而确保废弃土方边坡的稳定与安全。

3加强路基土方开挖技术质量的措施

3.1完善土方施工的质量监管制度

完善施工质量监管制度,就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系统。监督制度要由施工方和项目方一同制订并执行,工作人员要随时掌控好施工场地土方开挖的质量,注意工程设备开挖的深度和宽度,树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高效管理”的检测理念,一丝不苟地把握好自我检查和交接检查的质量管理制度,推动整个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3.2严格把握施工质量

工作人员要依据施工设计图纸,认真负责地将土方开挖施工技术落到实处,严格按照土方施工的相关管理规范与技术指标,保证开挖工程具有较高的质量。另外,要在施工之前对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把握住每个环节的质量,使整个工程建设稳固牢靠。

3.3强化路基土方开挖施工过程的管控

路基土方开挖过程中,要注意掌控好施工地面路基的顶层标高和边坡位置,保证路基外层平稳光滑,以满足施工需求。在进行土方分层次开挖时,工作人员要对所有土方层进行仔细比对,计算核实路基的顶层标高以及宽度。开挖完成后,还要对所有的边坡进行坡度修补整改,保证实际工程建造符合设计图纸的标准。

4结语

公路施工中,路基土方开挖技术存在较强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因此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对,采用科学合理的开挖方法,严格监督把握施工过程和质量。有关人员要因地制宜,不断引进新型技术方法,积极推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茶艳.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路基土方开挖技术[J].江西建材,2013(5):218-219.

[2]张立伟.高速公路施工中路基土方开挖技术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3(1):164-165.

篇9

【关键词】土方;填筑;压实

在当下的建筑工程中,土方工程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程,因其受土质因素、地质结构、环境条件等的影响较大,且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故对土方填筑与压实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基于地理条件和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选择先进、经济的技术工艺,以此提高土方工程施工质量。

一、土方填筑与压实概述

土体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物质结构,主要由水溶液、矿物颗粒、气体构成,具有一定的塑性、弹性和粘滞性,因颗粒间连接不紧密,易在自然条件和外力影响下因冻融或浸水而出现变形或开裂,若建筑工程的地基持力层是借助压实填土完成的,那么就会影响上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由此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显而易见,土方填筑和压实与建筑工程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土方填筑与压实施工技术管理,以此提高填土的强度和密实度,使其承载力和整体性符合相关要求,进而促进建筑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二、土方填筑与压实的影响因素

1.土含水率

土含水率对土方填筑与压实实效的影响较为突出,若在土方压实过程中对其施加的压力相同,含水率低的土粒以难以发生相对位移而造成压实效果差,而含水率高的土粒则容易移动会增强压实效果,但含水率过高的土粒又会因自由水抵消部分有效压力使压实效果有所降低,可见必须基于工程实际选择最佳的土含水率。

2.土质特点

在同一压实功率下,不同土质的干密度、含水量有所差异,通常粗粒越多,其干容重越大,含水量也就随之增大,加之受胶体物质影响,致使其压实效果不尽相同。如砂土为松散的粗粒,其水分较易流失,此时的含水率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因而压实效果较差。

3.压实功率

压实功率主要是指对土质施加压力的大小,通常与其压实器具的自重、夯板或锤的自重和落差、碾压次数等有关。若设定的土含水率相同,那么压实率越大,其密实度也会随之增大,但在土含水率超过一定的范围后继续增加压力,反而会降低压实度。

4.铺土厚度

铺土厚度在压力的作用下会逐渐缩小,若厚度过薄,则需要增加压实次数;若厚度过厚,其密实度又难以符合要求,但其与土质特点、土含水率、压实大小等均有关,因此需要综合权衡,

三、土方填筑与压实施工技术探讨

1.慎重选用土方材料

土料自身性能和质量是提高土方填筑和压实质量的基础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应以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和地质条件为重要依据,选择水稳性好、抗渗性强、压缩性小的土料,并基于相关规定和试验操作,确定其最佳含水率,若无明确要求,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若以砂土、碎石类土、爆破石渣用于填筑建筑表层时,应将其最大粒径控制在每层铺土厚度的2/3以内;若选用的是黏土,应充分考虑其含水率与压实效果的关系,尽量在填土时避免使用含水率过大的黏土;若土料中含有碎草皮或其他杂物,应将杂物量控制在土壤总量的8%以内;若施工区域含有淤泥类土质,应在翻土壤处理其含水率之后再实施填土操作;若选用的是砾石、块石、卵石等材料,应保证其最大粒径低于40㎝,且分层压实的粒径应低于20㎝;此外还应杜绝使用含水溶性硫酸盐超过5%的土料和含有机物超过8%的土料,以免降低土方承载力,引发基础位移、造成地面开裂等。概括的讲,就是在土料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最佳含水率,以此获取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剩余空隙,从而提高土方稳定性。

2.合理确定填筑方法

一是在土方填筑过程中,应首先将基底的积水、树根、有机碎片等杂物清除,针对其中的淤泥、软土等,必须予以及时的换土回填,并尽量使用同类土料予以分层填筑,如果实际填筑的土料有所不同,适宜将抗渗性较差的土料置于抗渗性好的土层之上,并禁止混杂使用多种土料,以免造成水囊。在施工地基表面土壤时,最好为其增设合理的排水坡,在回填管沟和基坑时,应从两侧或四周予以均匀、分层进行,以此防止其因土压力出现相对位移或变形。

二是在土方压实过程中,应基于建筑工程特点、土料类别、施工条件、压实度要求等选择可靠的压实方法和机具,而用于土方压实的方法一般涉及三种:夯实法,主要是借助夯锤自由下落产生的冲击力用于夯实加固土壤,具有构造简单、操作灵活、效率较高的特点,通常适用于工程量小、场地复杂的情况,对较厚的黏性和非黏性土层夯实效果较好;碾压法,主要是借助机械滚轮在土层表面的滚动完成的,适用于路基、场地平整、大型车间等面积较大的填土碾压,其中羊足碾适用于黏性土质,平碾适用于黏性和非黏性土质;强夯法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压实法,主要是通过机械起吊吊锤产生强大的冲击力用于固结深层土体,增加其密实度,适用于路基、地基的深层加固。因土方压实方法各有优势,因此应基于施工要求确定压实方法和机具。

3.严格控制压实质量

在保证压实方法合理后,还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确定铺土厚度、压实次数、施工要点等,并严格对填土压实质量进行检验。如在碾压松土时,其铺土厚度适宜设为20-30㎝之间,并以填土区域为中心,先轻后重,从两侧逐渐向中央压实,其中羊足碾的碾压速度应在3km/h以内,平碾的碾压速度应在2km/h以内,并留有20㎝左右的轮迹重叠,且以6-8次为宜;再如通过人工打夯时,填土的分层厚度应低于20㎝,并压实3-4次,针对砂土可碾压2-3次;若施用的强夯法,其夯锤起重应处于8-30t之间,落差为6-25m之间等。

为保证填土的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建筑工程出现不均匀塌陷,应注重填土压实效果的取样和检验。此时可以压实后土质的干密度为重要指标用于衡量填土的密实度,而在取样时,可借助环刀法来实现,通常以每层400-900屏风马为一组用于场地平整填土的取样,以20-50㎝长度为一组用于管沟或基槽的填土取样,以20-50m?为一组用于基坑填土取样,但都应在土层压实的下半部进行分散取样。最后应保证土质干密度的90%符合相关设计要求,而剩下的10%的最低数值与设计数值偏差应低于0.08kg/cm3,此外还应借助水准仪、钢尺、坡度尺、楔形塞尺等对其土方的平整度、标高、压实度、边坡高度等进行检验。

4.有效预防常见问题

针对土方填筑与回填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应及时做好预防和处理措施,以此减少不利因素对填土密实度的影响,如因橡皮土造成的基土颤动和不稳,应保证在基坑回填前彻底清除残留的淤泥和积水,并要求用于回填的土料落地开花、手握成团;针对场地局部或大量积水,应保证为其设置的排水沟、排水坡等科学合理;若填土密实度与设计规范存在偏差,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入吸水材料或者换土回填。

结束语:

总之,土方填筑与压实与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密切相关,但影响因素众多,施工较为复杂,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土方填筑与压实施工技术管理与施工质量检验,以此提高其承载力与压实度,进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使其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欣馨.浅析土方的填筑与压实[J].工程科技,2013(15).

[2]吴萍.土方填筑施工中压实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9).

篇10

基于此点,国家对水利工程的投入大大增加,不但在资金方面充分给予,还在政策上进行倾斜,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水利工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其中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运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水平,加强施工的安全质量水准,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正常运作。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2.1有效控制工程所在地的水流

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是在河流或者是湖泊等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当地的水流情况进行正确的认知,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水流的有效控制,杜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另外,对水流进行控制还可以避免工程完工后水流对水利工程的冲刷。

2.2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工期内气候变化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是河流湖泊等地,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是露天操作,天气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安全,所以在施工时必须关注天气状况,对于不同的天气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

2.3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

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操作要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标准规范,一些工程对于性能方面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如果在渗水性、稳定性、耐磨性、抗压性等方面没有达到标准的话,就可能导致水利工程整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2.4做好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选择最恰当的技术管理施工过程,一些新技术和工艺在可能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这样可以大大缩减成本支出。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该从企业制度出发,落实企业监管力度,保证施工每个环节都能按照标准进行。

3水利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3.1土方工程

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模块就是土方工程,作为工程的基础层次,土方工程的施工也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当前最常见的几种方法是干填碾压式、定向爆破式、水力冲填式和水中填土式。在我国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干填碾压式堤坝。

3.2水坠坝工程

通过水力的冲刷进行土坝的修筑而成的是水坠坝,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使用碾压方式修筑的土坝,它在施工过程中更为简单快捷,价格也比较低,所以在出现严重水土流失的地区使用此方法可以有效治理当地的水利问题。水坠坝是通过水力冲刷而成,所以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当地能够形成冲刷的水力进行勘察,达到标准才可以使用此方法进行。从实践结论来看,水坠坝在填充的土方和需要水量二者之间大致是1∶1的关系,而工程整体需要准备的土方则应该是土方量的1.5倍左右。水坠坝在充填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畦冲填、多畦间歇冲填、一岸冲填、两岸交替冲填,不管哪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坚持早、稠、坚、排、匀的冲填要点。排水工作在填充结束以后,排水主要有表层排水和深层排水两种方式,表层排水具有水泵排水、虹吸排水、埋管自流排水三种形式,深层排水具有和砂井砂沟、排水褥垫和排水棱体三种形式。

3.3混凝土坝工程

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碾压或者是构建而成的堤坝就是混凝土坝,它通常是针对那些库存量比较大的水利工程。工程采用的工序分为工程准备、控制水流、挖掘与处理地基、修筑混凝土大坝、安装配套的金属结构,而在这些工序中,混凝土大坝修筑包括四个部分,即砂石料的生产、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运输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大坝施工结束以后,在大坝的底部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细小的缝隙,这些缝隙的出现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水平的不足,导致大坝底部产生了不均匀的沉降现象,也可能是因为大坝在结构设计阶段就有不合理之处,混凝土的搅拌过程没有达标,周围环境出现变化等都可能导致大坝出现此类问题。总体来看,混凝土变形对大坝造成了过度约束才使得大坝出现裂缝现象。按照裂缝出现的位置和深度不同,可以将混凝土大坝的裂缝分为表面裂缝、贯穿裂缝和深层内部裂缝三种类型,导致这三种类型的原因分别为混凝土干缩速度太快、混凝土的塑性因素、水泥水化热现象。为了减少裂缝出现,应做到以下三点:加快混凝土散热的速度,降低混凝土存储阶段的温度,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温度。

3.4灌浆工程

为了提高灌浆的密实度,在钻孔灌浆时往往采取先进行固结再进行帷幕的顺序,按照分序加密的方法进行。当前灌浆采用的方法包括纯压式和循环式,纯压式主要是针对那些施工现场地质水平是岩石且具有微小缝隙的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灌浆压入孔中,再次进行增压将灌浆注入每个缝隙;而循环式灌浆针对那些具有较大岩石缝隙的水利工程,主要通过重力将灌浆渗透到大缝隙中去,没有渗透的浆液可以被抽回再次进行压浆。此方法应该按照先稀后稠的方法进行,逐次进行转变。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