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规则范文

时间:2024-05-22 17:2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欺凌规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欺凌规则

篇1

为有效预防和处置中小学生欺凌,为建设阳光安全校园,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为全面落实《大荔县教育局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杜绝校园欺凌事件,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我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制度。成立预防校园欺凌领导小组,落实岗位职责,强化责任分工,制定工作预案,健全相关制度。由学校校长、安全干部、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等相关人员组成校园欺凌处置小组,对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及时、科学、有效处置。

二是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专项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通过分发防校园欺凌告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普及学生、家长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补充,强化在校学生法治理念和遵纪守法意识,提升青少年法律素质。

2.开展主题教育,增强守法意识。通过国旗下讲话、安全教育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不对他人实施欺凌,受到欺凌时正确应对,见到欺凌情况及时报告,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团队精神,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举行“反校园欺凌,建和谐校园”主题黑板报展示活动。利用黑板报这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和教育平台,积极营造反校园欺凌氛围,发挥黑板报育人功效,多角度宣传了校园欺凌的安全知识。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校园欺凌的危害,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意识,也增长了学生应对困难、对抗邪恶的勇气,更增强了学生的守纪守法意识。

4.开展主题班会,强化法治意识。从从案例入手,介绍了近期在各地发生的校园暴力伤害事件。让学生充分了解校园欺凌及其危害,学习如何应对和预防校园欺凌,了解实施校园欺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从而自觉远离校园欺凌,争做争做文明守纪学生。

5.开展法制视频的展播活动。通过几个微视频的展播,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视频中,了解更多的法制安全知识。不仅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保护防范意识,还加深了孩子们对于防拐骗、校园暴力的认识,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三是禁止校园欺凌,重在预防

1.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使全体教职工了解了预防校园欺凌的措施和方法,增强了处置能力。

2.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加强对个别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班主任老师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和学生谈心,和家长沟通,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3.加强隐患排查,做到学生无缝隙管理。定期对管制刀具等各种危险物品进行清查,对学生间的纠纷及时发现和化解,严防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加强校园巡查,发现校园欺凌倾向及时制止。关注学生并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思想动态,及时化解矛盾。

四、发现欺凌事件,及时处理

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我校无重大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对于小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疏导,及时解决。

校园欺凌不仅仅指的是身体的侵犯,比身体侵犯更严重的是心灵上的歧视,所以我校将一如既往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我们的学生,关心、帮助弱势群体,让每一个孩子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篇2

【关键词】校园欺凌 反欺凌法 社交情绪学习 男生问题 性别的协同性

一、引言

为了减少校园欺凌,创造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校园文化,美国开展了一系列反校园欺凌运动,每个州都进行了校园运动、立法改革、政策倡导等。尤其为了提高男生的校园表现,在公立和私立学校中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引人注目的是自2006年开始的《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及其标准建立以来,公立学校更容易申请单一性别教育项目。欺凌问题和男生在学校中差强人意的表现,这两个问题是美国基础教育阶段(K-12 schooling)紧迫的社会问题,近期,学校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两项运动。这两个问题的紧迫性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包括人们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关注重点是什么,校园欺凌是否是新问题,与以前相比是否更加糟糕,改革是否使情况更加恶化等,这些问题备受质疑。本文探讨两项运动如何相互影响,作者认为在一些重要上,各方可能存在误解。

我们对男生问题介入的前提是:男生是独特的,他们具有希望成年人理解、接纳并支持他们的天性。他们不愿被规则束缚,得不到太多关注、往往具有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他们具有探索精神,他们身强力壮,争强好胜。换言之,试图解决“男生问题”者普遍接受男生及其男性化特征的刻板印象,与男生打交道时也遵从既有教育体系对男生的判定。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要介入欺凌问题,却需要持有不同的观点,即认为性别固化对个体境遇和个人归属感是危险的,他们通常不愿意像大部分墨守成规的男生或者女生一样,这些孩子将通过他们的同伴来理解性别刻板印象。多数情况下,未成年人因为性别不协同而遭到欺凌。性别不协同性的案例从非常明显的欺凌非异性恋者(LGBT)或者问题少年,到欺凌具有某种性别特点者,比如面貌和运动能力不同的孩子。在建立文化融合和去除非协同性过程中,最好的反欺凌实践是破坏固化期待。特别是学校设置了社交情绪课程,教授学生社交能力,而不是通过攻击或者自我破坏的行为方式表达情感。无形的在欺凌改革的同时,创造了新的校园文化,超越了对男生的刻板印象,鼓励在校园内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进行沟通。强调男生问题与解决欺凌问题存在紧张关系。

二、男生的问题

有研究人员从批判的视角研究了“男生问题”。在学校里,与女生相比,男生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迈克尔・凯摩尔(Michael Kimmel)将之概括为“数量、成绩与行为”三个方面。“数量”主要指与女生相比,男生的逃学率更高;他们完成高中学业、进人大学并顺利毕业的数量更低。尤其非白人男生更是如此。“成绩”是指男生子在许多语言艺术课程方面的成绩偏低,他们的平均成绩点数(Grade Point Av-erage,GPA)不理想,在一些科目中成绩偏差。“行为”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经过诊断被认为具有行为偏差、情绪失调和多动症(ADHD);自杀率高;经常有危险,比如醉驾。“行为”也包括暴力行为,他们经常打架斗殴、犯罪、也极为可能成为犯罪活动的受害者。而非白人男生成为受害者的可能性则更大。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男生问题”通常会涉及到对男生的刻板印象:他们的行为不受规则约束;有多动症(ADHD);不太听话,精力过剩,具有攻击性;他们感情用事,讲哥们义气。传统规则假定这些男生有“问题”的,并在这一假定的基础上关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有人甚至认为学校是给女生设计的,而在学校里,却同样要求男生久坐、与对手合作、讨论问题、遵守课堂纪律。有些规则制定者基于上述担心而提出男女生分校管理,也有人提出男女生同班,更注重男生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需求。我们在讨论“男生问题”这一话题时,可取的态度是男生行为不应该被病态化,而应该得到尊重和非评判的赞赏。男生不能为了赢得在学校的认可而失去他们的天性。

我们已经明确应对“男生的特点不适合学校”这一论点进行批判,所以笔者对男生问题只做简短分析,进而要讨论席卷全美校园的反欺凌运动。《反欺凌法》及其政策已经悄然改变了校园的性别文化。这种重大的转变可以描述为:校园欺凌危机导致加强立法以督促学校减少欺凌,学校引入认识欺凌的课程,包括教授学生破除对男生天性的偏见,减少欺凌的影响。

三、欺凌问题

(一)欺凌的危害

反欺凌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9年哥伦比亚中学的枪击事件。两名哥伦比亚中学的学生(他们被认为是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持枪袭击校园。他们枪杀了名教师、12名学生,并造成23人受伤,然后饮弹自尽。社会公众关心校园欺凌带来的暴力和自杀问题,而通过对欺凌问题的长期研究,管理部门更加关注与欺凌行为相伴的出勤率、表现不佳、压抑程度、犯罪行为和药物滥用等问题。

反欺凌运动的产生并非空洞无物,它由一系列运动组成。反欺凌运动将很多有着深刻根源的微观问题连接在一个宽泛的概念下,有不同的参与者。例如美国女歌手Lady Gaga的生而如此基金会(Born This Way Foundation)为了实现为青年赋权的使命,明确拒绝反欺凌运动,为青年赋权的使命体现在建立“更加善良与勇敢的世界”项目(The Kinder & Braver World Project),来自多个学科的研究学者参与了对欺凌问题的研究。这些领域包括预防青少年自杀、因欺凌导致的逃学、对欺凌者零容忍政策而导致的出勤率低;预防校园暴力、涉枪暴力犯罪;反欺凌立法对青年人精神健康支持;社交情绪课程与教育;身份平等性的认知,包括同性恋者的权益、残障者的权益、性骚扰和对《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Title IX)的关注。

(二)法律应对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美国为应对校园欺凌而建立了一套法律机制。1999年哥伦比亚中学校园枪击事件后出台了第一部《反欺凌法》。如今,共有49个州通过了《反欺凌法》,一些州已经通过了第二轮的更为详细、深入而成熟的法律。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每个学生都受到了《反欺凌法》的影响。目前还很难评估这一运动在美国教育系统中的影响。

在以往的运动中,比如预防青少年自杀运动(Youth-Suicide-Prevention Movement)和基于身份的平等运动(Identity-Based Equality Movement),每个内容都需要我们充分运用既有研究进行干预,而这其中很多方面涉及法律问题。但最近的立法改革明确以反欺凌立法为特点,而且相当全面、广泛。由于立法刚刚出台,所以尚无这些法律对学生行为影响的权威评估报告。笔者认为,这一影响会在很长时间内显现出来,这可能超出法律制定者的预期。这些法律的特点是帮助学校朝着减少欺凌事件数量的目标迈进的。法律激励学校找到减少欺凌的方法。而这一路径可能带来社会文化的实质变迁。

尽管《反欺凌法》的内容在每个州有所差异,但是他们也有共同点。最早的法规有些是激励性的,它们鼓励学校采取反欺凌措施,或者学习认识欺凌行为,而不要求地区或者学校采取行动。晚近的法律规定无论在特殊性还是在强制力方面都更健全。各个州的《反欺凌法》不同,但是基本都含有下面内容。

1.立法的主要对象是学校,即将学校作为法律规制的主体。媒体报道中认为孩子是受管制的主体,但是很少有州立法以可能实现的方式直接对孩子提出要求。

2.要求学校实施反欺凌措施。法律也逐渐地吸纳了某些学校措施的合理内容。这些法律规定包括欺凌的定义、不同族裔群体的融合,比如同性恋、有色人种学生、残障学生。有些州要求在提及欺凌问题时要以上述问题为基础,这一做法在很多州引起了争议。争议的支持者认为,立法并不必然以文化观念上的分离为起点,而笔者认为文化分离将源于这些法律。

3.要求学校教职工向学校领导报告欺凌事件。这要求跟踪研究,揭示出成人在欺凌问题上的介入往往是不充分的。

4.要求学校调查已报告的欺凌事件。一些立法要求学校政策要事先公布对特定行为将采取何种处置及其结果,一旦出现让公众能够依照政策有所预期。换言之,这些法律要求对欺凌事件有明确的处理方式和程序。有人批评这些内容有时太接近执法模式(“Law Enforcement”Model),虽然法规通常不规定任何后果,而是让学校教育自由处置,而不是涉及执法。无论学校选择哪一种公开反欺凌的方式,都要求学校按照自己的流程对欺凌事件做出反应,凸显学校领导的作用,激励学校进一步减少欺凌事件。

5.要求报告和记录保存。跟踪学校在减少欺凌方面的进展,对学校施加压力以减少欺凌事件。

6.早先的法律主要是对学校施压,间接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后来颁布的法律更为明确而直接的要求预防欺凌。例如,后来的法律通常要求教师、学生、父母接受学校的反欺凌政策培训,向学生和教师讲解预防欺凌研究中发现的促进欺凌的因素(Bullying Dynamics)。法律通常要求学校开设预防欺凌的课程,有r要求这些课程建立在“循证”(Evidence Based)的基础上。法律规定中的其他方面,如报告和介人,鼓励学校开设预防欺凌的课程,进一步减少欺凌事件。这些课程并未鼓励学校改变性别文化,但正如本文第四部分所示,这些要求确实带来了性别文化的改变

媒体高度关注由欺凌行为引发的自杀和校园暴力,欺凌问题短期与长期的研究发展,以及现代电子通讯方式对青少年欺凌事件的记录。媒体的高度关注度也引起了美国文化、教育和法律界对青少年文化中欺凌问题的普遍关注。法律的干预措施能鼓励学校减少欺凌,但是实现减少欺凌这一目标的措施却可能扰乱既定的性别规范,这也是措施带来的副作用。

四、对性别规范的悄然破坏

就第一部分中提出的男生问题,国家反欺凌法律要求学校提供丰富的互动课程和社会能力技能培训。反欺凌课程教孩子如何避免这一行为,包括个人和社会的侵犯。但更为普遍而有效的措施聚焦在如何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Positive School Climate),因为消极的校园环境通常与欺凌相伴。社会科学研究认为,欺凌是校园环境功能失调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个人问题,欺凌产生的根源是校园环境,而不是所谓的坏孩子。因为循证课程致力于改善校园环境,所以极大地减少了欺凌事件,新的反欺凌立法鼓励学校积极管理同伴群体。

(一)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一词用来描述校园内的社会和情绪氛围。“输入”的是孩子之间以及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质量、真正的社会行为规范、融合行为和归属感。积极的校园环境与低欺凌率相伴,而从糟糕的校园环境到积极校园环境的治理过程往往会降低欺凌。在积极的校园环境中,欺凌不是对规则的破坏,而是对关系的破坏。

实现积极学校环境的重要元素是社交情绪学习,它能够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Collaborative for Social,Emotional,and Academic Learning,CASEL)调查研究并制定了一套社交情绪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的核心技能。这些是反欺凌法案鼓励的标准技能。社交情绪课程的主要技能学习自我认知(识别你的感受)、自我管理(建设性而不是破坏性地表达感情)、社会意识(换位思考)、人际关系技巧(建立基于合作和解决人际冲突的积极健康的关系)。社交情绪课程教会个人沟通技巧,提高整个同辈群体的沟通水平。

社会环境的改善对儿童的情感体验、学校成绩和减少欺凌事件影响显著。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项目取得的成果。教授学生社交技能,构建安全的学校环境,这样他们长大成人时就可能带来互动文化规范的变迁。美国文化中广为熟知的紧张关系,在反欺凌改革的讨论中并不明确。在立法辩论时,文化中的紧张关系不受重视,而且表述不充分,当国家积极支持受欺凌的非异性恋少年,而没有维护保守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和宗教情感时,这些保守势力则试图通过立法反对非异性恋者。最近,密歇根州《反欺凌立法》的斗争就聚焦在这一特别冲突上。虽然立法辩论表面上重视文化冲突,但是并未着眼于表达模式(例如如何认知自我和他人的情感),而只作为表达的议题(在道德上是拥护还是反对非异性恋少年)。充分调查的地区很可能面临着大规模的文化变迁。法律介入反欺凌和“男生危机”关系,这是一个是新领域,笔者只是发现了一部分。

总之,在减少欺凌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学校大有作为,《反欺凌法》也对此作出肯定。人们想知道反欺凌改革中哪部分发挥作用导致了欺凌案件的减少。于是在研究效果的基础上不断努力。根据研究,改革力图创造一个充满归属感和包容性的环境。学校教会孩子们如何社交,并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这些技能减少了学生的情绪冲动,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和运用更高层次的沟通技巧。社会变迁对性别期待提出了挑战。在许多法律中,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进行社会情感教育是学校的任务,反欺凌是学校的职责。法律实施后,兴起了社会情感教育,因为法律要求在课程中加强社交能力的培训,基于社交情绪学习是减少欺凌的措施之一。

(二)性别不协同与男生的非正式情感教育

1.性别不协同与欺凌。非异性恋者(LGBT)和“问题”少年往往成为欺凌事件中的受害者。但是相对于年龄较大且能够明确自己为非异性恋者而言,6到9岁的孩子,我们在欺凌的研究中很难明确将之界定为非异性恋者,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是遭到欺凌最多的。研究人员将孩童时代性别协同性的衡量范围和程度做成量表,惊奇的发现,性别不协同的男生更容易成为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此外,当研究人员调查儿童欺凌的原因时,大量孩子回答说他们可以通过外貌、运动能力等来判断性别是否协同。

男生和女生在经历欺凌时表现是不同的。女生的攻击性更多体现在语言上,包括社会隔离。男生则更多的是身体上的冲撞和攻击。一些研究表明,最有可能成为其他男生持续性身体攻击目标的男生通常是不随意与其他人有身体接触,或者不愿参与恶作剧者。

2.嬉闹游戏和男生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更倾向于嬉笑打闹。学者认为,从发展上讲,男生使用这些嬉闹方式学习彼此之间的界限和交流方式。在心理学文献中,嬉闹游戏被认为是学习交流的方式。换言之,男生进行“身体交流”,通过身体接触学习交流技巧。这个意义上而言,在男生世界的语言中,那些不参与嬉闹游戏的男生不与他们交流,也最容易成为欺凌的目标。一项对幼鼠的研究内容很好地阐述了这一过程。

我们认为打闹是重要而固有的社会行为,如果幼鼠不这样做,他长大后就与社会格格不入。这些幼鼠对良性的社会接触反映过度,比如社会性嗅探,这使得他们社会防卫过度,更容易升级为攻击行为。进而,在被带进大鼠的领地时,面对大鼠的主导地位,他们并没有表现出适当的顺从,他们不嘟行侵略性的攻击。他们采取的策略也无法避免优势鼠的愤怒。此外,童年期间没有打闹经历的白鼠,一旦遇到此类情况会表现得非常焦虑。最后,这些白鼠在协调与其他同类的关系时也会遇到困难。

尽管我们不能把白鼠和人类青少年的行为相提并论,但这一研究从侧面体现了人类嬉闹行为的原因。毫无疑问,白鼠的性别对分析问题很重要。对人类嬉闹行为的研究可能更为深入,但是同样认为身体接触是男生发展沟通技巧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

无论基于动物研究,还是神经心理学或文化规范,如果将身体接触作为我们对男生情感教育的中心,那么需要明确以学校为基础的社交情绪课程是社会沟通中自我认知的重要内容。

3.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混校的欺凌问题比较。很多人寄希望于单一性别学校环境中的男生在学校的表现能优于男女混合学校中的男生。《美国教育法》第九修正案颁布后,公立学校单一性别项目大量增加。但是这场运动的背后是政治认同。支持者们的受害叙述都是基于对男性的刻板印象。相比之下,单一性别学校重视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据说这些差异与反欺凌课程中认为的威胁相反。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与男女混班或者混校的情况相比,单一性别班级或学校应该采取何种反欺凌措施。

对单一性别学校中欺凌问题的研究不多。2005年美国教育部报告评估了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混校在很多方面的差异,结论是:“学校中的欺凌事件并没有作为独立问题而被充分审查”。在2009年5月,一份非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的多米尼克・约翰逊(Dominique Johnson)认为当考虑到性别协同性问题时,单一性别校园中对欺凌的评估会出现不同结果。约翰逊通过分析性别协同的学生和性别不协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来评估性别影响。约翰逊还考虑了特定学校中性别协同性的数量。她发现,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和女生更有可能被欺凌。她认为单一性别学校对性别不协同的女生而言更安全,但是学校安全与否似乎取决于整个学校的男女性别协同性。她对已有的男生数据持怀疑态度,但她解释说,事态可能被扭转: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在单一性别学校环境中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当学生不遵从学校的性别规范时,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已有文献尚无定论,这使得嬉闹游戏的研究备受关注,即研究性别不协同的男生受到的惩罚,是来自于同伴欺凌,还是来自于单一性别学校为培养性别协同性而施加的惩罚。一些学校鼓励男生进行肢体沟通,他们鼓励表达的形式与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相反,而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情感和学术合作项目能够降低欺凌事件,创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既有学校教育模式在男生身上体现了失败,如果基于此我们将男生分离出来,他们会无所适从。对刻板印象威胁的强有力研究表明,学生按照群体对他们的期望行事。许多基于族裔的研究表明,由于成绩不好而将男生分离出来将同样影响男生的表现。但是欺凌问题更重要的方面是,对男生的刻板印象导致他们表现不佳。反欺凌立法下诞生了社交情绪课程,但是单一性别教育可能与这一课程的设想南辕北辙。

(三)新的隐性课程

我们已经探讨了男生危机、反欺凌立法、社交情绪学习课程项目、男生的“身体沟通”以及性别不协同性与欺凌的关系,现在我们再回到法律和政策上来。现在得出立法的影响还为时过早,我们应该看到法律将会在性别交流方面会带来重要的文化变迁。

《反欺凌法》要求并鼓励学校制定政策和开设课程,这会导致学校和地区对欺凌事件进行评估,这意味着定期对学生的欺凌经历进行调查。这些公开的评估和报告包括学校环境问题的所有原因,能给学校领导施加压力,进行改善以达到预期效果。一些学校没有正确解决欺凌问题,他们或拥护零容忍(Zero-Tolerance)政策,或和政策玩躲猫猫游戏,或对公开的政策置若罔闻。但是对那些真正践行反欺凌法律政策的学校而言,他们不仅按照要求行事,而且扩展了反欺凌的内容,从零容忍到对欺凌事件的处置方法,社交情绪课程和校园文化和环境治理措施,都非常有效地降低了欺凌问题的发生率。目前很多学校都采用了社交情绪课程的方式来降低欺凌事件。由于既有的不温不火的介入策略令人失望,法律则更加严格,我们希望社交情绪课程的应用更为广泛。社交情绪课程教会孩子们如何辨识自己的情绪,直接的表达情绪,使用语言而不是肢体,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换位思考,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而不是处处找茬。学校要教授学生如何交往,如何融入社会,如果学生有进攻性的行为,要给予制止和指导,学校有义务减少欺凌事件。

社交情绪课程带来的改变可能远远超出立法者的预期。进一步的影响可能更令人意想不到。立法者歪打正着地建立了一个更融洽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每个人有着更丰富的情感和更融洽的社会交往。立法者当然也没有讨论学校中女性化的沟通方式和破坏男性沟通方式。他们已经着手减少严重的欺凌事件和与欺凌相关的自杀数量。

然而,当我们走过一个循证、有效应付欺凌的实践阶段后,我们看到学校文化的展开不知不觉中破坏了男生的情绪表达,不符合男生危机为导向的政策(Boy-Crisis-Oriented Policy)。这不仅是学校或者教育界的趋势,也是悄然影响到法律界。迈克尔・凯摩尔(Michael Kimmel)认为“当今,男生需要防御的恰恰是那些声称捍卫他们的人;需要救援的正是那些拯救他们的人。”

五、结论

篇3

根据《通知》,此次专项治理覆盖全国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月~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第二阶段为9月~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

校园欺凌究竟怎么治?专项治理之外,还能给这一频繁上演的“校园病”开出怎样的药方?

引入有“株连”色彩的强制亲职教育制度

姚建龙(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市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

我国都在反思刑事责任年龄定得太低,质疑“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而国际社会大都在高度评价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这种反差值得反思。

防治校园欺凌需要家校合力,首要责任主体是家长,也只有家长才能真正约束好孩子的行为,我国应当完善有严重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责任制度,引入强制亲职教育制度。

因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九条已经有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

按照举轻以明重的法律逻辑,对于放任未成年人有犯罪行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公安机关同样可以对其予以训诫。强制亲职教育完全可以根据这一法条,以训诫的方式实施。不过遗憾的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这一条款似乎从来没有适用过。

在李某某因犯重罪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而对其斑斑劣迹早已知情的母亲仍然声称自己的儿子内心纯洁的时候,估计大多数人都已经对李某某犯罪的主要原因一目了然。

如果这起案件发生在爱尔兰,法官可能会同时作出这样的判决:由李某某决定选择父母中的一个进监狱,另一个缓刑。

类似法律在许多国家都很常见,所表达的共同观念是:父母应当履行监护教养职责,如果未成年人子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与父母疏于或不当履行监护教养责任有关,那么法律将会以“严肃”的方式教他们怎么样做父母。这样一种看上去似乎具有“株连”色彩的规定,是未成年人法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做法,也被认为是未成年人法的特色和“罪责自负原则”的例外。

改良教育土壤,回归育人本质

熊丙奇(教育学者)

我国校园欺凌事件高发,与三方面教育缺乏有关。

一是法制和规则教育缺失。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面对此类事件,往往“内部处理”,有的甚至在涉事学生家长出面摆平的情况下不了了之,这助长了欺凌者的气焰,同时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法制和规则教育。

其次是生命教育缺失。说到底,未成年学生间的相互伤害案,反映出学生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关爱心,动辄恃强凌弱,采取暴力手段解决同学间的小小冲突和矛盾。在目前强调知识教育的整体教育环境中,生命教育被边缘化,学校并不重视,就是开展生命教育,也只是给学生一些知识化、概念化的生命教育内容,并没有进入学生的内心。

类似的,还有学校心理教育的薄弱。囿于投入不足的现状,学校根本不可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咨询,甚至把心理问题当成道德问题和思想问题,对学生进行说教,尤其是对成绩差的学生,学校老师除了批评之外,就是把家长找来训话,这让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也与学校老师和同学变得更加疏远,很容易被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混迹网吧,变为问题少年,通过欺凌其他同学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概言之,我国校园欺凌问题,是只关注知识教育,忽视学生除知识之外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法制和规则教育所产生的恶果,要消除这一校园毒瘤,应该改变功利教育的土壤,让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目前的专项治理,体现了国家对校园欺凌问题的重视,而要根治这一老大难问题,应该把专项治理和建立长效机制,回归学校育人本质结合起来,才能让校园回归其应有的美好。

根除校园暴力不能靠学校单打独斗

唐伟(基层机关事务局干部)

依据现行的法律,校园霸凌事件多以严肃批评教育、责成家长严加管教作结,这也是很多未成年人对施以暴力不以为然的主要原因。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行为在法律定性上不过是“小事一桩”。

把殴打和伤害视为“恶作剧之类的小事”,这被认为是国内校园暴力产生的重要根源,也是其始终未能得到遏制的主要原因。当下最大的问题在于,受制于立法缺失、惩戒机制缺失和教育机制的缺失等因素,校园暴力并没有真正上升为一个法律议题,而仅仅停留在道德层次。

自然,围绕“校园暴力”干预的一系列机制,也就处于相当滞后的地步。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无论是社会还是政府,都未有效履行自身的责任,校园暴力甚至校园犯罪行为日益严重。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催动了畸形心理的自由萌发,使得丑陋和猥亵都变得无所畏惧。因而除了要求学校必须承担应有的教化功能之外,赋予其必要的惩戒功能依然十分重要。教育的权威无以树立,则学生就不会心中存畏。

同时,虽然目前的法律并没有提供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成功途径,但通过完善的立法和增加其惩戒力,对孩子起到提醒作用,同样属于法治建设的题中之义。此外,通过立法对家长、老师和学校的责任进行明确,让他们真正发挥教育、提醒和干预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校园欺凌在我国有着特殊的表现。目前,只有将校园欺凌上升到社会问题的高度,在提高重视程度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入手解决导向问题,由单纯的道德议题上升到德法并举的层次,辅以综合性手段,才能达到社会共治。

司法可以既有硬度又有温度

邓洪(美国联邦法院出庭律师)

美国的少年司法独立于刑法之外,自成体系。

首先,美国社会对校园暴力零容忍。如带刀上学、威胁老师或同学等霸凌行为出现,不管有没有人受伤,学校也须对施暴学生采取措施,一般是开除并报警,不会校内调解。

美国民众认为,如果包庇孩子从小的暴力行为,将来会发生更严重罪行。如果类似暴力行为发生三次,施暴者会被“三振出局”,将直接面临25年监禁直至无期徒刑。

另外,根据犯罪心理学“同伙壮胆”理论,联邦法律引入“共谋杀人罪”:同伙即便没有直接参与杀人,也要与杀人者共同承担谋杀罪。这一“共犯连带”原则同样适用于霸凌案件,即便只是帮凶,也与直接欺凌他人者同罪。

美国未成年的“过失人”与司法制度产生关系的第一道关是警察局。收到控告或申诉后该怎样处置,承办警察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可以自行处理后释放,也可向少年法庭或交给普通刑事法庭审理。

在美国,考虑到按照刑事责任年龄处理青少年犯罪案件易流于僵化,“恶意补足年龄”原则会被采用。即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青少年,如果有证据表明其危害行为是出于恶意,或者犯罪情节严重且有前科,就可将其看作年龄达标,追究刑事责任。检察官有权将其移交给成人法庭审理。

篇4

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程度上的差异。”暴力从来就不必然与“野蛮”和“贫穷”挂钩,家庭教育观念偏颇、学校缺乏正确引导与社会问题一道为校园暴力现象形成提供了土壤。让孩子正确理解善恶之道,让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当然比以暴制暴更能从根本上解决校园霸凌。

“暴力街区”的社会土壤与阶层变迁

在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小四、小明、小马、老二、小猫王、飞机、滑头、小虎等少年拉帮结派,成日打架斗殴,在“混社会”中虚度青春。如今,电影里的场景被一幕幕搬上了社会现实的舞台。

电影中,小四们的邻里社会,是邻居胖叔冷嘲热讽的奚落,父亲的同学汪狗的世故精明,落井下石。 然而,现实中,北京市海淀区可能是全国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区域,半数以上人口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全市百分之六十的两院院士生活在这个区域里,同时也是社会资源最集中的区域。据北京市社科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北京蓝皮书《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5―2016)》显示,海淀区与朝阳两区集中了全市36.44%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与44.04%的企业负责人。即便如此,“中关村二小欺凌事件”依旧登上了这些天的媒体热搜榜。

暴力从来就不必然与“野蛮”和“贫穷”挂钩,表面上十分文明的海淀也可以是“暴力街区”。

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下,家长会拼尽一切资源将孩子送进重点学校。中关村二小在海淀区排名第四,小学的官方网站上也强调着“全区乃至全市重点小学”的荣耀身份。在名校金字招牌的吸引下,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家庭受教育程度、家庭教育观念截然不同的生源纷纷涌向这里。

社会差异落到学生人际关系的层面上,就会转化成愿望无法达成、被疏远的不适应感,出于自我心理满足以及对新经验、力量感与归属感的追求,校园暴力往往不是一对一的,而是以多对一的形式实现的。被欺凌者面对的通常是一个以某个或某几个成员为核心的、松散的小团体,这个核心成员由于自身条件和家庭背景中的负面因素,通常具有攻击性,并倾向于对妨碍自我实现的人产生对抗意识。当这种意识转换成实际行动时,妨碍者就会变成被欺凌的对象。这意味着,潜在的受害者并不仅仅是那些典型的弱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家庭教育观念偏颇、学校缺乏正确引导与社会问题一道为校园暴力现象形成提供了土壤。如果说留守儿童居多的小县城中学中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代表了前两种因素的合力,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讲,名校校园暴力就是一次社会病的爆发。社会经济发展诱发的社会阶层、社会意识变动是发病的诱因,而意识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同步率决定了病发的时机。

霸凌背后的“善恶观”

凤凰卫视播出的《锵锵三人行》中,在谈及校园欺凌事件时,香港作家梁文道回忆起自己初中在男校的生活,一千多个十来岁的小孩,白天和晚上都住在一起,男孩子既有一种小野兽的本能,又有一种想要表现自己,支配别人的竞争心态,还有一种生怕被欺负的恐惧感。当整个校园弥漫这样的氛围时,“人人都想欺负人”。

梁文道开始欺负人始于他被同学欺负。每次被欺负,梁很不服气,总会反抗。直到有一次,他拆了一个椅子,把椅角砸向一个高年级的同学,那个人当场昏倒后,“从此没人敢欺负我,我也开始建立我的山头和势力”。

一些校园欺凌事件研究者发现,当以暴制暴成为解决欺凌的方法时,校园欺凌便难以休止。大多数校园霸凌事件的一般规律是这样的:在受害者忍气吞声和纵容之下,施暴者反复得逞,变本加厉,并在这个过程中裹挟了更多的胁从者,施暴能力和危害程度不断强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梁文道提到,在东亚文化中,相信一种“丛林法则”。小孩之间发生打闹了,家长往往有种“没被欺负好啊”“你再打回去”的想法。有的家长送孩子去学跆拳道,有的教孩子如何反击报复,但是如果孩子不理解善恶的“道”,空有一身“术”又有什么用呢?

实际上,善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修养。很多人误解了善,认为与人为善就是充当烂好人,把善良等同于懦弱,感叹“人善被人欺”。其实是它们误解了“善”的内涵,善不是怯懦与纵容,善是一种力量,一种气势,是身有所长,而有限度地宣泄,是手中有剑而不用的意气。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戈尔丁的作品《蝇王》描述了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男孩从英国本土飞向南方疏散。飞机被击落,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起初这群孩子齐心协力,后来由于害怕所谓“野兽”分裂成两派,以崇尚本能的专制派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告终。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的文件精神,按照《武强县教育系统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切实加强对校园内部及周边治安环境的整治,有效防范遏制事故,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以学校校舍、教学设施、消防设施、电器线路及周边环境为重点的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落实我校安全专项整治,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政治责任不到位、树立新发展理念不到位、落实安全责任不到位等问题,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组  长: 于晓芳

副组长: 苑明伟

组  员: 全体教职工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措施,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及时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确保学校安全工作实现“五个零”目标,即: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为零;较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为零;学校重大消防安全责任事故为零;因校舍坍塌而造成师生伤亡事故为零;校园暴力死亡事故为零。  

三、排查及整治内容      

以强化学校内部自查整治为核心,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

1、校舍安全。     

学校所有建筑物和附属设施(围墙、操场、道路、文体设施)进行逐个安全普查,凡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必须立即整改。   

2、用电、线路安全。     

A、按要求对电力设施加强管理,严禁师生违章使用电器;    

B、认真做好电源线路检修维护工作,学校总电源安装控开;    

C、放学后教室及功能室做到人走断电;

凡不符合安全条件的立即制定整改措施。   

3、“三防”设置。

实行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学校内部每个岗位要有专人责任 ;学校领导带班、教师值班情况,做到24小时有人,严禁空岗 。

学校已将“三防”设施投入资金列入专项经费,校园内重点部位均已安装监控设备,且使用正常,视频回放能准确调取并存储达30天以上。学校要求配备了保安或门卫,门卫室有相关职责,门卫对临时人员出入校门登记。

4、消防安全。  

A、检查容易引发火灾的供电线路有无裸线情况;   

B、按规定配齐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并检查所有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能,确保功能良好;     

C、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与讲座活动;    

D、开展火灾逃生应急演练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    

5、交通安全。  

学校周边有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同时联合交警部门,上下学是有交警执勤,老师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使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6、饮食卫生。    

A、教育学生不食“三无”食品,严禁“三无”食品和不合格产品进入校园,坚决杜绝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B、要求学生自带饮用水 ;    

C、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管理。   

7、课间安全。     

继续实行学校领导带班和教师值班制度,对上下学期间的安全进行监管,杜绝踩踏伤亡事故。    

8.校园欺凌防治。各年级组成立专门机构,班主任时刻关注班级中的弱势学生,建立防欺凌安全机制,防止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学校对学生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定期检查,做到“安全防范进校园”。

9.易燃易爆有毒危化品。教学实验室制定操作规程及相应的安全制度,教学实验用的危险物品按规定专人保管、专柜存放;各类教学实验设备、设施符合安全要求。

四、时间安排     

(一)全面排查。 

从即日起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大排查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学校成立大排查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体人员参加的教育动员大会。制定具体方案,全面开展自查整改,重点围绕校舍、教育教学设施、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等维修、改造,消除安全隐患;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防火和交通安全教育;健全安全规章制度;购置或建设三防设施等。对全校进行拉网式的隐患排查,做到无死角、无盲点。对排查出的问题要逐一登记,建立台账。坚持边排查、边整治,对安全隐患较大、急需治理的,要立即开展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集中整治。 对排查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整治,实行台账管理、逐项销号,对个别隐患程度低、投资额度高、整治时间长、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的整治任务,要确定整治方案和完成时限。 

(三)督导检查。 结合安全稳定工作,对安全隐患排查的布置和进展情况进行督促。

篇6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春风回大地,万象始更新。站在新学期的起跑线前,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老师、同学致以诚挚的祝福!祝愿全体师生在新学期里,工作愉快、学习进步!

首先,向获得表彰的学生表示祝贺!希望你们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没有获得表彰的学生不要气馁,向获奖的同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在下一次获得表彰。

同学们,要想获得进步,获得荣誉,必须要有幸福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这需要每个人共同维护。今天,我就针对文明校园、文明学生谈几点想法。

成为文明的学生,要遵守行为规范。身为学生,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是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依然有很多的学生没有做到,有些学生乱丢垃圾、有些学生满口脏话连篇、有些学生迟到旷课逃课,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同学们,我们应当把日常行为规范时刻放在心中,把它作为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要有自觉遵守准则的意识。

成为文明的学生,要养成良好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在生活中的细节里,是你们见到师长时行礼问好,看到地上有纸屑垃圾自觉将其放入垃圾箱;是你们上下楼梯慢步、轻声、靠右行,遵守课堂纪律,认真上课,认真做操。是你们爱惜学校一草一木,保护公物。是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同学们,这些事情很简单,可以随时随地的做到,但难的是,你们能不能把这些简单的事情一直坚持下去。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这也是一种成功。

成为文明的学生,要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建立的安全的基础上,所以这就要求同学们具有自我保护意识。第一要防范校园欺凌:高年级不欺负低年级的,体格健壮不欺负体格弱小的,受到欺负的学生要主动的告诉家长、老师。第二要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或追逐打闹、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文明乘车。第三要掌握简单的应急避难方法:以认真的态度参加学校组织的防震、防火等应急演练,学习防震、防火、防电、防溺水等基本知识。第四注意饮食卫生安全。不购买“三无”食品、不随意购买零食,不抽烟,不喝酒。

篇7

关键词:校园霸凌;霸凌定义;立法保护

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的频发不仅威胁着校园的安全,也屡屡挑战着社会的神经。2015年3月引爆舆论的留美中国学生霸凌女同学案将校园霸凌事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对于当事人、学校以及整个社会来说,都如同存在着的一股负能量。如何积极有效的从法律层面应对校园霸凌事件,将是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当务之急。

一、对校园霸凌的界定

“霸凌”一词主要在我国台湾地区使用,其源自西方bullyig一词的音译。霸凌虽然是一个外来词,但是霸凌本身,却并不是一个外来现象,其早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存在,通常是指学生之间的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包括肢体上、言语上的攻击,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霸凌是一种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是一种有意图的攻击,通常会发生在力量(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对称的学生间。通常被霸凌的学生不只一次地被欺负。霸凌的行为是通过暴力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言语霸凌(辱骂、嘲弄、恶意中伤)、社交霸凌(团体排挤、人际关系对立)、网络霸凌(以手机简讯、电子邮件、部落格、BBS等媒介散播谣言、中伤等攻击行为)等形式呈现出来的。

二、校园霸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霸凌事件的频发,其背后的原因是不容忽视的。从家庭环境因素方面来说,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等方面有缺陷的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极易形成孩子的人格障碍,使其树立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致其行为不轨,甚至最后发展成为犯罪。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教管的缺失也会对校园霸凌起到一定的作用,很多校园霸凌事件,都是在事情发生以后,甚至是产生了严重的结果之后,学校才知道此事。大多数孩子选择忍气吞声,甚至不会主动找老师、家长求助。而作为教育者,普遍采取的是息事宁人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样的做法并不能有效的防治校园霸凌的再次产生,只会适得其反。此外,网络科技的日益发达,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这也助长了一些不良媒体在网络传播中的泛滥,而其导致的结果就是使得心智不太成熟的学生容易受到网络暴力的误导,从而走向犯罪。

三、外国对校园霸凌的法律保护

(一)美国

美国作为一个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的移民国家,隐藏着严重的校园霸凌问题。美国民众真正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是通1996年华盛顿州学生杀人事件,1997年阿拉斯加州、密西西比州、肯塔基州发生的校园枪击事件,1999年美国科伦拜校园枪击事件,根据调查证明,这些杀人者多数都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这些校园血案让美国社会不仅仅反省枪支泛滥,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校园霸凌问题,认识到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并于1999年,佐治亚州最早通过了《校园法霸凌法》(school antibullying legislation),随后,其他州也相继通过,到2006年,有16个州通过了《反霸凌法》,2012年增加到49个州,截至2015年4月蒙大拿州通过该法,美国50个州已经全部通过了《校园反霸凌法》。美国通过严格的法律来表达出了对霸凌行为的零容忍。

(二)日本

日本社会对校园霸凌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多发的霸凌自杀事件,校园霸凌开始被日本视为社会问题,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在2013年之前未对预防和管控校园霸凌制定任何专门的法律,学校和有关机关应对霸凌问题所依据的是文部科学省出台的政策文件,其仅包含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2013年4月,在野六党向国会提交《霸凌防止对策推进法案》。2013年6月,在第183次国会上,《霸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以赞成票居多正式通过,并于9月开始施行。

四、我国的立法建议

从我国目前的有关校园霸凌行为的法律层面上看,中国内地的反霸凌的应对、研究起步较晚。也是在近几年,网络上频频爆出有学生被霸凌的视屏,这不仅是对被霸凌者的二次伤害,也反映出了我国在处置校园霸凌事件方面的不足。虽然目前也有地方陆续出台了应对校园霸凌的相关措施,但是,我国也有必要加强对校园霸凌的法律监管,反对校园霸凌,不应该停留在文件层面上,只有将其纳入法律规制,才能从根本上进行预防。

我国的立法目的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来对少年儿童进行保护。但是因为我国的法律自身的原因,很多孩子犯了罪却不能处罚,由此使得一些孩子滋生了对法律不削一顾的态度。对于那些实施了不良行为的孩子,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专门教育未跟进,司法措施力度不够,后期的教育矫治不能同步,由此而造成了产生问题却迟迟不能解决的局面。校园霸凌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会恶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会给被侵害的孩子带来恐惧感,留下人生的阴影。对于校园霸凌问题,我国政府尚未涉及对校园霸凌相关的法律修订以及规则的制定,因此,我们国家不应该再对其回避,而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去应对。

根据一项调查的显示,校园暴力多发生在12岁到16岁之间。按照现在的《刑法》,不到14岁,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满了14周岁,不到16周岁,只有那8类特定行为才需要负刑事责任,而校园暴力行为还远达不到那8类行为的危害程度。在英美法系当中,校园霸凌的行为最初就被当做犯罪行为,而且是属于那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受到人们较高的重视,因此,首先在观念上就和我们国家不一样。《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我们国家最先运用的法,从该法律上看,此行为达不到犯罪,再加上我国有《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存在,想要切实处理校园霸凌问题,更是难上加难。对实施校园霸凌的未成年人确立和追究法律责任是行为人教育矫正与校园霸凌防治的需要,也是教育法治和未成年人保护的必然要求。未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相当的责任能力,同时校园霸凌通常符合法律责任的其他构成要件,行为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上的空缺,现在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校园暴力加以规制,笔者建议尽快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制定一部反校园霸凌法,或者在现行法律体系中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调整完善管理规定,即便是对于未成年人,只要其触犯刑律,并达到了一定的后果,就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此来严厉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达到自负其责的效果。

五、结语

校园霸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针对我国目前的校园霸凌事件频发等问题,为从根本上保护被霸凌者的合法权益,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该制定一部反校园霸凌法,综合各方因素对校园霸凌事件进行应对,对片面强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观念进行一定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翁福元.校园霸凌:学理与实务[M].台北:台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

[2] 孙晓冰,柳海民.理性认知校园霸凌:从校园暴力到校园霸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

篇8

现在我都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我,以前尽力维护的东西,现在都变回了原来的样子,我不知道是不是该感到开心?曾经努力的再别人面前伪装,学会矜持,学会对食物抗拒,学会自己一个人。现在我发现,我不能了,再怎么装,还是装不了,所以选择原来的样子,我发现,我离不开我的朋友,离不开你们。

J

曾经我们一起很勤奋的在家门口做作业,只为了别人的一句:“这些小孩真勤。”

曾经用门把J的脸刮伤,然后很无情的走开,害怕W回家告状,直到现在脸上依然留着疤痕。

曾经的我们和彼此吵架了,都会说:“以后都不要从我家门前走过。”(因为当时彼此的家都是彼此要走的途径)然后会绕着很远的路走过,虽然依然会经过彼此的家门口。第二天,又一起没心没肺在一起闹,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曾经的我们,拿着刚向老爸老妈要的一角钱,得意的炫耀:“看我有钱了。”当时的一毛钱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曾经的我们,很天真的以为这世上是有鬼的,而又听说学校的厕所里有鬼。所以我们从家里拿来十字架,剑,还有玩具炮,放进厕所里,还很害怕的四处张望,之后被告之,这世上没有鬼,只是骗我们的。那一次我们走进了不属于我们性别的厕所。(男的进女的,女的进男的)

我们会在放假的时候,在篮球场上来一场比赛,没有规则的比赛,脸上的汗水不停的流,最后相视一笑。然后坐在球场上说很多很多,关于友情,直到夜深的时候。很开心,虽然有时候会不欢而散。

曾经我们无缘无故的冷战一个月,没有言语,没有表情,曾经以为那样对彼此就是最好的,却不知道已经伤害了彼此间的友谊。所以我选择挽留我们的友谊,让它一直下去。我会苦婆口心的说你,老是和你说些道理,自以为是的观点。虽然你听,但你还是说我烦。

我们现在选择用珍惜来面对我们的友情,选择了不吵不闹,安安静静的相处。偶尔的生气,从不会超过一天。现在偶尔会感动,偶尔生气,有时候,只想对你们好,情愿的对你们好。只想留下最美的回忆,我们的回忆太美。从认识到现在,我们的分离不会超过一个月,突然想,若有一天,你们都不在了,我该怎么办?但我知道,即使你们不在了,但我们的心依然在一起。

我们的友情要延续到下一光年,即使你要把我甩掉,也没门,虽然你说我比你妈还烦。 如果说,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不如说是一起吵到大的。

W

当我踏进这个校园的时候就注定我们要成为朋友。

光着脚满校园跑,你追我赶;骑着单车比速度,虽然有时会摔下来。

和哥们儿一起玩捉迷藏,打水仗。搞得全身都湿了,虽然知道回家会被臭骂一顿,但还是很开心。

下雨天拿着雨伞玩水;起大风时,大声叫风再大点,渴望被风吹走。

冬天在超市门口呵着气吃冰欺凌,目视着行人奇怪的眼光。

晚上冒着危险,不怕死的出去吃鸡蛋、吃糖水和烧烤。虽然我每次都会被臭骂一顿。偶尔会被别人跟踪。

努力回想着曾经的朋友,回想着他们的样子,我们曾经的往事,然后傻傻的笑,我们怎么那么幼稚。

曾经的你那么的单纯(虽然说,现在也是)让人不忍心伤害。

不管我怎样对你,你还是用你的方式来对我,你不会对我发脾气,虽然偶尔的执着。

篇9

关键词:儿童 倾听 生与死 教育 美国文学

美国作家尼基・洛夫廷的新作儿童小说《谢谢你,山谷》,用深沉、抒情的方式,将生死体现的举重若轻,使读者以局外人的身份,透过这份生与死并感受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一.死亡与不被理解

死亡是个哲学话题,文人的话题里从不缺死亡。儿童文学中也透露着死亡,作者本身对死亡描写的把握决定了小说的沉重程度。儿童文学中的死亡与的区别就在于“考虑到儿童的接受心理,作家在书写死亡时往往会对死亡的呈现样态和叙述方式作艺术化处理。他们常常将爱、希望和勇气,对人性的信任,对生命的热爱等正向、积极的力量植入儿童文学中。”[1]

《谢谢你,山谷》中,尼基・洛夫廷的描写就很微妙,既抛却了成人理解中的死亡,又混杂着真正的死亡。不过所有一切的罪恶都在书中被削弱了,带着由“死”为中心而发散出的种种表现,更多的是孩子们希望逃离由成人的“不理解”所汇成的死亡。你能在书中觉察到孩子们对真正的死的看法,也能体会到他们无人理解的敏感。

书中的山谷被那些不尊重自然,并且受到自然攻击的人称作死亡谷。男孩道格和杰克,就是其中两个。他们在山谷干杀戮生灵的事儿,因而永远被山谷驱逐。他们进入山谷猎杀了美洲鹫,于是被虫子蛰咬的浑身是伤。书的最后,道格和杰克在山谷里伤害了安妮,红尾鹰俯冲向杰克,美洲狮朝他们吼叫。死亡谷的魔法惩罚,其实是道格和杰克理应承受的罪责。然而,无论是鹰、美洲狮还是流血的安妮,在彼得他们未得到拯救之前,整个山谷的的确确就是一个死亡谷。对于道格和杰克而言,他们的死亡是面对着美洲狮追赶的恐惧。对于安妮和彼得,他们的死亡是无人相救的慌乱。

对于死,孩子们似乎没有仪式感般的恐惧。真正的死亡在书中有多处提及,安妮的癌症、道哥和杰克的枪。而在书的开头就说到彼得・斯通被响尾蛇缠住,一动不动地站了四个小时。死亡本不可怕,在孩子们眼里,最大的死亡莫过于他人的不理解,这使得他们每天都在这种死亡面前备受煎熬。约翰・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2]教育的忽视,配成的是毒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彼得直面响尾蛇时,死亡离得很近,然而他对响尾蛇的害怕,立刻被下文中爸爸对他的不理解超越了。相较被毒蛇缠住,彼得绝望无助的重心更偏向于爸爸对他的一句“你太脆弱了”。他在意的是家庭给予他的、他认为的真正是“死亡”的东西――不被家人理解。法国荒诞短片《91公分之外》的最后独白这样说道:“他们不告诉你你有多疯,只告诉你,你迷失了自我,情绪失控,头脑出了问题。”不被人理解之后的否定,显然比孤独更可怕。正如书中安妮所说,死亡就是你不再是你自己了。而父母替他们做决定,不相信他们能做到,家庭的吵闹让他们不能自己思考,对一个孩子来说便是意味着死亡。

二.生与内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儿童的本身代表了“生”的希望。17世纪北美流传的儿童书籍认为“儿童生而有‘原罪’”,但很显然儿童是一种发展的、理性的存在。美国小说家霍桑就认为孩子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的好奇心是一种良性的冲动,并与学习能力相贯通。

山谷被彼得、安妮认作是魔法山谷,安妮在山谷里找到了“恐龙脚印”,也在山谷创作她过去从来不被允许的艺术。对于这些生机勃勃的儿童描写作者把握的很好,皮亚杰在他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提出泛灵论,即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4]。这就是书中消极描写被削弱的原因――儿童文学独有的、描写了儿童内心纯粹的内容,展现了他们对于一切事物的生命的理解。

对于彼得来说,所有生的希望都汇聚在山谷。他在山谷遇见了自称为祈愿女孩的安妮。安妮对于彼得来说就是生的力量,在她身上有种魅力,即对希望的追求。她其实就是彼得的希望,坚强又充满生机。更为重要的是,她懂彼得,理解彼得,愿意倾听彼得的故事。彼得好不容易遇见这样一个朋友,这样一个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的安静和沉默,也能够理解那种在需要被倾听时被人忽视的心情。在彼得获知安妮要提前走时,他的无法呼吸更加表达了安妮对他而言的重要意义。

安妮这一角色是这本书的亮点,她不仅对于彼得来说是生,更是对她本身死亡的生。安妮患有癌症,相比起彼得的精神“死亡”,她更接近实际的死亡。即便她清楚得知道她的死亡,可她说她要成为艺术家,现在就做。这就是安妮的生。同样的,最后为了能让妈妈知道自己一直以来想被倾听的内心,她和彼得相约逃离去山谷,她渴望做真实的自己,而山谷给了她希望。就像美国电影《死亡诗社》里的孩子们,共同站在桌子上说道“噢,船长,我的船长”。尼尔在因父亲的严酷而支离破碎的诗歌戏剧的面前面对死亡。无论是彼得还是安妮,最后的出逃在孩子的眼里就是未知的死亡。但彼得与安妮的内心在山谷里,他们坚持地在寻找生命的真谛。《死亡诗社》的最后尼尔死了,基丁撤了职。《谢谢你,山谷》的最后安妮流血,生死未卜地被带走了。所有的最后都尘埃落定,但尼尔追寻了他的自由,安妮和彼得也因此倾听了自己,这是向死而生。

三.书中反映的一些现实问题

这是一本很奇特的书,写给孩子也是写给父母。在生与死、不被理解与渴望中反映着青少年的一些问题,还有孩子们内心的想法。最近几年随着亲子阅读作为一种家庭教育方法逐渐被重视,毫无疑问,童书不仅是给儿童看的,父母也能从中体会出一些教育方式。

首先,有关父母对孩子想法的倾听问题。小说中,父母的主观意识都过于强大。彼得的父母认为男孩子不适合安静,认为凡是不吵不闹地跑来跑去或不玩橄榄球的人都是笨蛋,想将彼得变成他们理想中的儿子。这就跟车链子掉了,第一反应是男生修而不是女生一样。而实际是,没有哪个责任是一方独有的。每个孩子都不同,与众不同不是坏处。父母的倾听可以帮助孩子变成孩子们自己想成为的人,用他们自己的思考方式思考、用他们自己的说话习惯说话。

其次,家庭矛盾问题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根据调查,家庭环境有问题的孩子的犯罪率更高一些。所以家庭这一整体对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难想象道格和杰克的家庭是怎样的,疏于管教并且暴力教育,没有让他们从小意识到生命的宝贵,这才导致了他们偷窃、欺凌和残杀动物的习惯。成人需要做的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5],只有反复地强化儿童对于规则的印象,才能使规则变成行为习惯。毫无疑问,父母充当了不断强化儿童印象的第一角色。

最后是校园欺凌。别人欺负的就回击回去这种教育方式,其中的问题在书中都表现了出来,彼得的遭遇应该就是真实的写照。反击了会认为你更有趣,从而欺负得更狠。又或者不敢跟父母说,因为被对方父母知道后,固然会被教育,但那只是菏钡模之后会被欺负得更厉害。这也暴露出了教育的弊端,应与以上提及的问题相联系看待。

四.结语

在孩子们的眼里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不能被准确定义,作者把这些写得随意却很深刻。对于生,不是单纯地生存、活下去,而是更多地反映了孩子们内心的所求。对于死,亦不是纯粹的身体的死去,还有精神上,父母的不理解而造成的精神死亡,以及另外一些丑陋的教育思想。在这本书里,是在告诉孩子们坚持自己,同时学会沟通与反抗。也是在提醒父母,要时刻倾听孩子们不同于成人的世界,并学会如何教育孩子。

参考文献

[1]徐琰.论儿童小说《天蓝色的彼岸》《我飞了》中的死亡叙事[J].南京师范大学.2015

[2]Dedication: To Edward Clarke of ChiPley, Esq. http: bartleby. com 37/1/1002. html

[3][美国]尼基・洛夫廷著.朱菲译. 谢谢你,山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7:3

篇10

丰富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想象。声像资料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信息的情感,利于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细节。如我在教授《找春天》时,先呈现大量春景图,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学习课文,最后,激发学生想象,同时配以声像资料“春天的公园、山林、田野、校园”等等,图像与声音的结合顿时激活学生的想象,他们阅读所体验到的就不单局限在课文里,而是延伸到生活中去了。

创新看图写话,激发写话热情。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动物、任务、背景等的小图片提供给学生。由学生从电脑上自由选择图片,组合成图,编成故事,然后写下来;或以自己在电脑中完成的绘画作业为元素,看图写话,把自己的想法和想象用文字表达出来,激发出写话兴趣及热情。

延伸课堂教学,培养综合素质。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各种信息。鉴于此,我开展了一次做手抄报“我来当导游”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一张手抄报介绍一个省的风景名胜及特产。很多学生借助网络,收集到大量的诗歌、文章、新闻、图片,以此充实自己的小报。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既是作者,又是编辑;既是设计师,又是美术师。不知不觉中,整合信息的能力获得了很大提高,语文素养也大幅提升。

儿童的感知具有模糊性,对音形相近的字母容易混淆,若采用编写好的儿歌、口诀,在课堂上用媒体播放,学生学后会印象深刻。例如:上两点的省写规则可以编成:“小鱼真骄傲,两眼往上翘,j、q、x,来帮助,摘掉了骄傲帽”;或者:“小鱼见到j、q、x,擦掉眼泪笑嘻嘻”。再如:“b b b听广播,p p p把水泼,小马快跑d d d,气球上升q q q,拐棍加横f f f,伞把撑开t t t,小鸽子g g g,小草蝌蚪k k k,像把椅子h h h”等。这些儿歌突出了字母形体的特点,形象生动,学生便于记忆。教学实践证明,当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时,学习才更为有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创情、激情,将师生情感融于学生的认知活动全过程,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促其较快地掌握汉语拼音。苏联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基于这种认识,针对儿童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寓拼音教学于儿歌、故事、音乐、游戏、表演之中,让儿童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