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语言政策范文

时间:2024-05-22 17:2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语言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语言政策

篇1

1.功能主义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必要性的启示

帕森斯认为,某个整体行动系统是由形成信息控制等级结构的文化、社会结构、人格和有机体等四个子系统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文化控制社会系统、社会结构控制人格系统、人格控制有机体系统,并且每一个系统都为更高一级系统的运行提供着必要的能量条件。新功能主义者强调应关注作为系统的社会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文化、社会和人格体系的特色,把文化当作社会现实范畴,考察导致社会秩序整合和解体的力量,并且确认社会分化是社会变迁的结果。[3]卢曼认为,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秩序并不是靠对共同价值、信仰及规范的一致性来维护的,所有的社会系统都建立在行动之间沟通的基础上,行动系统由沟通而来。[3]迪尔凯姆强调优先分析整体时,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做是完成满足整体功能、满足整体需要的必要条件。[3]斯宾塞发展的必要条件功能主义强调,为适应环境,有机体和超有机体须具备某些必要条件。[3]各个民族世代积累并持续传承着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包括行为规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情感态度等)都深深植根并保持于该民族的语言之中,可以说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是该民族文化传承的核心和主要部分。因为语言是人们沟通与交流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所以说少数民族语言传承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首要任务。一方面,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语言,体现了该民族独有的民族精神。语言的存在是民族存在的最显著的标志。[13]另一方面,作为各民族特有的宝贵精神财富的语言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如交际功能、文化功能、心理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等。[14]由此可见,语言的健康传承与和谐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语言的重要功能决定了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必要性。

2.功能主义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与推广普通话之间关系的启示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某一事物的功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功能与功能之间存在着矛盾与互补的关系,结构的优化决定着整体功能的优化。就语言的功能而言,作为特定人群约定俗成的一套符号系统,语言首先表现为人们进行交际和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工具,又同时成为特定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征。一方面,少数民族语言既是少数民族群众思想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尊严的重要体现、民族认同的重要条件,做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工作意义重大。另一方面,作为全国通用语的普通话是包括汉族及各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人民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快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交际工具,同时又更大程度地承载了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推广普通话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及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然而,学好全国通用普通话与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又形成了“两难”的矛盾,此可谓当前我国双语教育所面临的基本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如果过急过快地推广普通话,势必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衰退、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断裂及少数民族群众民族情感受到某种程度挫伤的忧虑。另一方面,如果仅强调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而在全国通用普通话的学习方面跟不上形势,很容易对少数民族群众生产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妥善解决这一矛盾是破解我国双语教育教学问题的关键所在。根据功能主义理论的启示,妥善解决双语教育基本矛盾的价值追求应是统筹兼顾、结构优化、实现双赢、达到“两全其美”,即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做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工作。在少数民族语言传承方面,少数民族群众要传承保护好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本民族语言;学者要发挥学科优势,通过技术手段保存保护好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濒危少数民族语言;汉族群众也要学好与自己工作生活有重要关系的少数民族语言。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社会主体资源支配者和社会经济发展全盘规划者的政府应妥善处理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与推广普通话之间的关系,要在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在政策支持上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功能主义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调整的启示

(1)加强双语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考虑成立全国性或重点地区双语教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并将相关规定上升到政策法律层面。双语教育是协调普通话推广及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为了科学高效地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笔者认为,有必要成立全国性或重点地区双语教育工作相关组织领导机构。该机构可以代表中央政府或重点地区政府全面组织、领导双语教育及其科学研究工作,对双语教育实现统筹安排,各方兼顾,从而真正体现功能主义理论关于优化工作结构、提高总体工作效率的精神。(2)强化薄弱环节,大力支持与双语教育有关的科学研究与师资培训工作,考虑从技术层面解决双语教育“两难”矛盾。一方面,要特别注重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教材、辅导书、教具学具、教学软件的开发工作;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普通话的教学研究,在继续加强汉语教材、辅导书改进工作的同时,着重加强汉语教具学具、教学软件的开发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双语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加强双语师资培训工作,尽可能提高双语教育的效率效果。由于汉语教学在各方面比较成熟,可以考虑在达到相应普通话教学目标的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尽量缩短汉语教学的时间,使师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学好本民族通用语。据笔者所知,已经有专家开发了数套可以大幅度提高汉语教学效率的教具学具及教学软件,建议由政府牵头大力推广,从而从技术层面上破解“两难”的矛盾。(3)优化市场结构,充分发挥语言功能优势。市场经济实际上具有生产领域与营销领域两大部类。在营销领域,学好国家通用普通话是重要条件;而在生产领域,民族语言将发挥其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组织管理与技术指导的优势性作用。为此,须多方举措,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投资建厂,发展当地的优势产业,扭转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实现少数民族群众当地就业,使少数民族群众认识到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客观需要,并提高他们学习本民族语言的积极主动性。

二、符号互动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必要性及相关政策调整的启示

1.符号互动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调整的启示

(1)充分沟通,切实做到客观实际。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的调整与实施是一个持续沟通、互动的过程。因此,在进行调查研究时,要善于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注意与调研对象的沟通、互动与交流,使得研究成果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充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可行有效的政策性建议。(2)尊重意愿,充分调动积极主动性。符号互动论的要旨在于通过沟通、互动达成共识,从而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化。因此,在协调普通话推广与少数民族语言传承问题上,要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为原则,与人民群众进行大量、细致、持续的沟通,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学习普通话与传承少数民族语言的积极性。(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做好工作。符号互动论强调循序渐进的沟通及互动双方对行动意义的深入理解。因此,需要通过宣传与鼓励的办法,使群众明白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坚持从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出发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多方协调、群策群力搞好普通话推广工作,特别要纠正并防止急于求成及不顾实际“一刀切”的倾向。在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的同时,必须充分做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工作,应以两全其美、争取双赢为目标,不可顾此失彼。

三、理性选择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必要性及相关政策调整的启示

1.理性选择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必要性的启示

由理性选择理论可知,对利益与权利的识别与追求是影响并决定人们进行价值选择及行为选择的关键因素,影响人们抉择的因素直接表现为经济利益。但同时,对自身权利、文化价值乃至自我尊严的维护与追求,也是人们理性选择举足轻重的因素。无论居于多数的语言群体或其成员,还是居于少数的语言群体或其成员,都有语言权利。[15]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不仅关乎我国各民族沟通交际与信息交流的顺畅进行,也关乎少数民族语言权保障、民族文化传承及民族尊严维护等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在语言传承方面处理不当往往是引发少数民族情绪波动,乃至民族地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于跨境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不但关乎社会稳定,其本民族语言能力逐渐衰减乃至丧失,将对了解境外的状况和进行社会文化交流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少数民族语言传承是理性社会的必然选择,通过国家语言政策的调整与完善保障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是关乎国家安全稳定和扩大对外交流的大事。

2.理性选择理论对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相关政策调整的启示

篇2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大学;英语学习策略;特征

中图分类号:G75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164-03

由于历史、地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可能较其它汉族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低。本研究尝试从英语学习策略的角度研究这个问题,探讨与汉族学生相比较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使用英语学习策略时表现出的基本特征及差异,以期能更好地指导实际英语教学。本研究采用分类分层抽样团体测量的方法在贵州各主要高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一、调查结果

本研究发放SILL(英语学习策略)量表420份,回收400份,除去无效量表17份,实得有效量表383份。其中贵州大学学生73名,贵州财经学院68名,贵州师范大学81名,贵州民族学院94名,贵阳中医学院67名,共383名;其中少数民族176名(苗族56名、布依族38名、侗族27名、土家族19名、仡佬族11名、壮族9名、穿青族7名、蒙古族6名、满族3名),汉族207名。表1是两组被试基本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按照Oxford提出的测量标准,每种策略平均值的大小表示了被试使用该策略的频率,具体标准分为五个等级,分别如下:平均值在1.0-1.4之间表示“从不使用该策略”;平均值在1.5-2.4之间表示“很少使用该策略”;2.5-3.4之间表示“有时使用该策略”;3.5-4.4之间表示“经常使用该策略”;3.5-5.0之间表示“总是使用该策略”。

两组被试使用各项策略及总策略的频率均在2.5-3.4之间,说明我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学英语习策略使用情况都一般,属中等水平范围。其中两组被试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的使用频率均较高,而使用频率最低的都是记忆策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组的6种英语学习策略及总策略使用频率的均值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见表2):两组被试在补偿策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明显差异。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1、学习生活环境改善,民族交流加强缩小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间的差距

本研中两组被试使用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的频率都是最高的,这与江晓红的研究结果是一致。元认知策略的普遍使用表明大学阶段的学生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能够在宏观上积极调控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协调自身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积极使用补偿策略表明学生能有意识地通过上下文,预测他人目的等手段弥补在理解和运用目的语中知识的欠缺,克服遇到的语言障碍。虽然我省大学生用英语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对话交流的机会不多,但是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测试,学生有可能至少在理论上将应试技巧中使用最普遍的猜测词义,迂回表达等带有补偿性质的技巧迁移到日常的学习中。

因为缺乏真实的英语交际学习环境以及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记忆”是中国学生最常用的英语学习策略。但是,在本研究中学生使用记忆策略的频率也偏低。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中国学生习惯用背诵生词书,重复记忆等传统的记忆方法,而不习惯量表中提到的借助肢体语言或英语的节奏等策略来帮助记忆。

此外,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在记忆、认知、元认知、社会策略和总策略的使用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说明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记忆、处理英语学习材料的技巧方面以及调控自身的英语学习过程方面都与汉族大学生是没有差别。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两组被试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上也没有明显的差异(t=0.163,sig=0.870)。总体看来,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策略形成和使用上与汉族大学生基本无明显区别。这说明经过国家和地方多年的投入和帮助少数民族的生活学习环境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就贵州地区的在校大学生而言,民族间的差距已大大缩小,这应主要归因于民族间交流的加强,民族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和谐。另外,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本次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并不都是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还有部分外省来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也可能是调查结果与以往研究不一致的原因。

2、民族文化特色形成的差异

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在情感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姚瑛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情感策略的频率较汉族大学生高,这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更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能较有效地克服在英语学习中的负面情绪和情感障碍(如焦虑、缺乏信心、害怕失败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可能与少数民族文化有关,少数民族多能歌善舞,喜欢以歌舞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样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了率真、热情、奔放的在格特点,这也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可能在无意识中更多地使用情感策略以疏导自己在学习产生的不良情绪。

3、三种语言带来的困难和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缺乏造成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补偿策略的频率明显较汉族大学生低。这说明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因语言知识不足在语言交际中碰到障碍时,较少地使用猜测等手段来有效地克服这些障碍。在二语学习中,一语正负迁移作用的存在是研究所公认的,而在三语学习中,学习者必然受到一语和二语两种语言迁移的影响。汉族学生学习英语时只有两种文化冲突,而少数民族学生则要面对三种文化冲突,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理解英语的过程中,要多受一种语言的干扰。另外,与以前相比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学习条件有所改善,但总的来说学生们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客观条件仍然有限,缺乏练习英语的机会和英语学习环境在极有可能影响和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大胆使用猜测等补偿策略来达到顺利交际和解决语言困难等问题。

三、教学启示

1、系统科学地针对性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地培训

本研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基本无明显的差异,表明两者在英语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已日渐缩小。但总地来看贵州大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并不高,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地使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如,训练学生用联想等方式背单词等。

2、充分利用和借鉴各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多较汉族更奔放、热情因而总体上更能与人交流,也更能疏导自己的情绪,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自卑等不良学习情绪,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文化中与生俱来的优势。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等既取得了巨大进步,又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社会形势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导致人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目的进行一系列整合,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式尚未定型,传统的与现代的、理想的与世俗现实的价值观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1]。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比较特殊、敏感的社会群体,处在变革的最前线,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与调和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需要重新审视本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融合,即要肯定自身民族文化的积极意义,又要学习并认同汉族文化,这一过程是复杂而艰难的。如何实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认同,并进而达到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有针对性的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思想发展特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及不足,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2年10月-12月,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安顺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2份,回收率96.4%,有效问卷468份,有效率97.1%。其中,苗族166人(35.5%),布依族160人(34.1%),仡佬族47人(10.1%),侗族38人(8.2%),其他民族57人(12.1%);2012级186人(39.7%),2011级154人(32.9%),2010级128人(27.4%)。

(二)研究工具

通过文献整理和实话访谈,编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满意度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措施满意度,社会热点关注度和满意度三个方面,共10道题。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情况满意度不高

调查发现,52.4%的大学生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情况表示满意,17.8%的不清楚,29.8%的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表示不满意。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课程授课不满意,揭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原因调查发现,“老师照本宣科,不结合社会现实”、“课程理论内容太多”、“课程占用时间太多”等分别排在一二三位。

(二)大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措施满意度不高,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走过场成分过多,缺乏实际效果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措施满意度不高,仅为30.4%,不满意为45.2%,还有24.4%的表示无所谓。原因调查发现,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单一,依靠课程和重大节日宣传”、“雷声大、雨点小,仅仅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安排教育活动”和“缺乏实际教育意义的活动较少”是排在前三位的影响因素。综合来看,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学校缺乏实际可行的教育措施,教育形式和活动都应该有所创新。

(三)大学生对社会热点关注度较高,对国家的发展与前途充满信心,但对某些社会现象认识有点过激

调查表明,学生对社会热点普遍比较关注,重要热点问题的态度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当问到“平时是否关心社会热点时”,72.4%的学生表示非常关心,基本每天都看新闻;19.3%的学生认为不太注意,在必要时可以看看;8.3%的学生认为几乎不关注,认为那不是学生的事,关注也没用。针对国家的发展与前途,82.1%的学生表示对国家发展有信心,应该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7.9%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国家发展不发展自己起不了多大作用,10.0%的学生表示缺乏信心;谈到某些社会负性热点,85.2%的学生表示国家惩罚措施力度不够,应该加大惩罚力度,12.1%的表示国家惩罚措施量刑适当;2.6%的表示国家惩罚措施很严厉。根据结果发现,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并且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觉得应该加大惩罚力度。

三、结论与讨论

本次调查解释,大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满意度不高,认为应该将社会现实与授课内容相结合,灵活多样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发展较好,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并愿意与国家的政策保持一致;但是大学生认为国家对国内某些不良现象,惩罚措施不到位。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改善:

(一)将社会热点引进课程,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

理论的讲授很重要,但是如果要使学生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高度认同,必须与社会实践结合。针对某些主要教育理论与思想,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讨论,尤其是选取社会热点,将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开展讨论与学习,通过对社会热点的争论,使学生内化理论与思想,学会使用学到的理论剖析社会热点,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二)拓展教育渠道,加强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而各种课堂外的学习和实践等则是学生内化知识的主要载体。因此,应着力拓展教育渠道,通过举办各种人文论坛、科学教育、时事报告、专家讲座等活动,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相辅相成[2]。还要引导学生积极走出校园,如参观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公益等,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让他们认识社会和国家,认识自己,实现个人与时代、与国家的结合。重视网络在大学生中的作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灵活多样的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三)针对某些热会热点,开展“社会热点沙龙”

大学生因为年龄特征,还没有深入社会,了解问题不够全面,看问题难免会有所偏激,不加引导,就会越走越远。因此,针对某些社会热点,学校应该及时组织“社会热点沙龙”,由有经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主持,和同学们针对某一问题,交流看法,从积极和消极的角度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发现问题的积极面和借鉴意义,激发多国家的认同感和国家前途的信心。

(四)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认真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困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多来自于相对比较贫困的偏远山区,经济困难学生居多,再加上语言交流障碍、强烈的民族意识、文化基础较差,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4]。大力提倡给予困难民族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机会,促使他们“自立、自强”,注重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使之养成独立完整的人格[5];其次,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4][6];加强民族精神和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竞争与开放意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他们最关注的是,自己和民族习惯能否得到尊重和满足,学业是否能顺利完成,毕业是否能顺利就业。这些问题就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水红.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C]. 重庆: 西南大学, 2009.

[2] 黄永昌, 王关锋. 地方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12(23): 113-114.

[3] 陈萍. 浅析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析[J]. 中国经贸, 2009(22): 240-241.

[4] 殷红敏, 班永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观结合[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1):51-54.

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语言文化资源;语言文化产业化

云南文化处于多种文化的交汇叠合的边缘地带,是汉文化的西南边缘,青藏文化的东南边缘和东南亚小乘佛教文化的北部边缘。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不仅是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交流工具,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在现代化进程中使用人口少的少数民族语言在强势语言的交融中能否稳定传播使用和发展?是否会出现语言衰退和语言濒危?在文化日益繁冗的新时期如何开发和利用宝贵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语言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否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研究。

一、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大文化背景

2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姿的云南民族文化。由于各民族生产生活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正是在与此相应的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居住于坝区交通便利的民族往往比较开放,如白族、纳西族等,他们既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较多地接受汉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二是居住于边远山区的民族则比较封闭,如拉祜族、部分彝族等,他们居住地区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不易接受外来文化;三是一些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成果较多并趋于定型化,或者表现为物质载体(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或者表现为语言文字,或者表现为抽象的思想和性格(如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四是一些传统文化积累较浅和后进的民族,如基诺族、景颇和部分佤族,在一定条件下反而容易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这些民族都信仰原始宗教,也容易改信外来的人为宗教,如佛教、基督教等。

从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得到发展,资源得到开发,到当今全新的、自主的得以积极发展的阶段。从总体上来说,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整合化、现代化、艺术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二、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开发

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语言的资源、文化的资源、经济发展的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一)有利条件

第一,国家政策。我国政府历来都很重视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帮助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国家共为壮、彝、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白、纳西和景颇等民族设计了十几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很受欢迎。

第二,特色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语言文化的传播贯穿于人类传播历史的全过程,特别是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这种传播方式仍然保留,在传播过程中留下了特色的云南文化资源。例如:歌谣,传说,谚语,咒语等。

第三,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竞争性。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在历史上都是经历了语言竞争的考验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之中的大多数深深扎根于本民族之中,有很强的竞争性,其功能很难在短期内受外界语言文化的干扰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四,就政治经济水平人口分布比例来看,政治经济力量较强、文化水平较高、人口较多的民族使用的语言能够容易开发并且容易影响另一个民族的语言。

(二)不利因素

第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与封闭性特点。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生态环境使云南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叠合点,其中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十分丰富并呈现出“隔山不同语,隔村不用音”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闭塞性和封闭性的特点。

第二,云南政治经济水平总体落后,容易被新的文化所影响,削弱本民族语言的使用与普及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学习接受了新文化,母语能力是一定程度会下降。

第三,聚居地中散居、杂居,相对闭塞、落后的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更容易被汉族语言文化以及其他聚居地更集中经济更发达的民族语言文化所影响和改变。

第四,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还不够完善,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少数名族语言文化教育的课程和方向还不成熟和明确,只是在一些民族性的学校有相应的专业并没有从基础学校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全面展开双语教学的要求。

三、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产业化发展

随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整合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走向,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形式必然要走向艺术化和产业化。大量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各少数民族原有的以书画、观赏、娱乐为主旨的各种传统语言文化艺术形式得到更多的发掘、整理、展示和宣传,显示民族语言文化精神风貌、创造活力、生活情趣和理想的审美文化方面转化。

(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

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纳西、彝、景颇、白、傈僳、藏等少数民族都曾有过各自的书写文字,并在不同程度上被使用着。随着汉语言文字的普及,这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大范围地迅速丧失其实际作用。例如含有东巴象形文字的各种旅游艺术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各少数民族异彩纷呈的带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服饰、实用工艺品,字画、民族语言文化的音乐光碟,特色语言文化话剧小品,歌舞表演等也日益与日常生活分离而进入旅游市场,各种各样的有语言文化民族建筑和生活习俗已逐渐构成独特的人文景观,其审美文化特质得到进一步提炼和张扬。

(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文艺产业中的发展

近几年在中央台以及各地方台举办的歌手大赛中,云南少数民族歌曲以独特的原生态音乐元素,以淳朴美妙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表达,赢得全国观众的认可和支持。特别是云南原创歌舞“云南印象”,云南各村寨少数民族人民参演,原汁原味的,不加雕琢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歌词和唱腔,给全国乃至世界的观众带去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一些影视公司和摄影公司更是拍摄了纪实片,用艺术的手法记录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态,拍摄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演化中的故事等更让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在新时期文化纷杂交错的时期拥有了独特的地位,同时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

(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教育等产业中的发展

云南特殊的省情使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例如在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产业、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产业、计算机少数民族文字库提供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软件产业等。随着云南省信息化的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性质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其经济意义越来越显著。

四、对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开发与语言文化产业化研究的措施

首先,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差异性大的系统,因此是在理论体系研究中,要多角度、多方法、多途径,最主要任务是对少数民族语言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建库、加工和研究,同时对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语言文字应用情况进行调研、统计和客观的描述,探索民族语言关系,构建和谐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生活。

其次,政府要有政策倾向,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处理对于挽救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增强民族和谐及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这就需要有制度、机构、经费、法律等方面的保证。

再次,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研究的投入,例如:建设适合云南省少数民族族情的教育体系,设置少数民族小语种培训机构,加大对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出版物的发行,实行双语制教育方式,逐步提高民族素质,大力培养和引进复合型高素质民族语言文化的人才,营造良好的民族语言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民族语言文化产业人才的聚集。

最后,让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多元格局中为我国创造更多社会效益、经济价值,在适合的产业中加强语言文化产业的建设。政企合作式或企业投资式或自主开发式,从习惯性的语言文化立场中游离出来,让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传统的价值应用基础上与现代信息技术、传媒手段、现代产业投资营销策略等想结合,参与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需求。

五、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资源不仅代表着民族的智慧,而且成为自己民族图腾般的象征,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资源。少数民族语言职业和少数民族语言产业的逐渐形成,更加显示少数民族语言已经成为云南经济发展重要的特殊的资源。因此,我们要团结积极采取各方面的措施,最大化的保护和开发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同时,积极创新和投资,让宝贵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创造更多新的经济价值。这样新型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一旦形成,必将充分展示其特殊社会能量,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整个云南省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杰,马丽雅.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政策和法律的国际比较[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郝朴宁,李丽芳,等.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3]周耀文,戴庆夏.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0.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网站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075-01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影响

互联网最早于1969年起源于美国,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虽然我国互联网发展起步较晚,但后来者居上,经过18年多的发展,已经走上了快速发展期。目前我国网民位居是第一位,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88亿,超过台式电脑网民3.8亿。农村网民规模增加到1.46亿,其中60.4%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51.8%新网民来自农村。网民中小学学历占9.2%,初中37.5%、高中31.7%,大专10.1%、本科11.5%。”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及娱乐方式,已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犹如计算机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尼葛洛宠帝(Negroponte)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提出那样:“计算机不在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了我们的生存。”

二、信息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网站资源建设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拥有56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宝贵文化财富。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53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回族、满族通用汉语,有些民族使用着多种语言和方言。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多种语言,22个民族使用28种本民族文字。”民族语言文字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交际用语,在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法律等领域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民族之间交往日益密切,人口流动性加大,整个社会出现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合、语言大融合趋势,加之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受外来强势语言文化的冲击影响,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已走向频危边缘。为了顺应时展要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必须跟进信息化步伐,而信息化最具体的体现在于有大批民族语言文字网站出现,并满足人们的信息化需求。民族语言文化网站建成必将为增进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信息共享;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化;树立民族自信、母语自信、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语言和谐、文化和谐,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三、我国少数民族网站资源建设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我国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与进步,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处理、语言文化网站资源建设已取得了众多成果,为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包括:纯民族语言文字网站建设,汉、民双语网站建设,汉语版民族网站建设三类。

1.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取得的成果

目前,我国民族语网站已建成的有,藏族:人民网藏文版、党网藏文版、新华藏文网、文化网、青海藏语广播电视网、中国网通(双语版)、中国新闻网、中国网(双语版)、中国藏语广播网、中国藏学网(双语)、中国藏族音乐网(汉语版)等;蒙古族:中国蒙古新闻网、草原雄鹰网、蒙古文化网(双语版)、内蒙古音乐网、蒙古族音乐网(汉语版)、人民网蒙语版等;哈萨克族:人民网哈文版、新疆伊犁哈文网、天山网等;朝鲜族:人民网朝文版、东北网(双语)等;壮族:人民网壮文版、壮族在线等;维吾尔族:人民网维吾尔文版;彝族:彝族人网(双语)、中国彝学网(双语)、彝学网(汉语版)、中国彝族音乐网(汉语版)、彝语在线(双语),彝族毕摩文化网(汉语)等。

2.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纯民族语言文字网站、双语或多语网站、汉语版民族网站较少;网站资源不丰富、即时更新速度慢;建设不规范、技术含量低;发展建设极不平衡,大部分民族没有与本民族相关网站;人才队伍薄弱,兼备民族语言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匿乏;国家尚未建立有效的综合协调管理机制,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领导;资金缺乏,大部分网站都是个别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个人或小组织自发建设,没有资助资金来源;网站重复建设现象普遍等问题。

四、我国少数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对策与建议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有限,而且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处理、网站资源建设涉及民族多、地域广,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支持。

1.树立科学的民族语言文化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少数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在国家发展、民族团结、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意义,加快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民族网站资源建设工作。

2.加强统筹协调规划、分步实施

成立由国务院领导牵头,由国家语委、国家民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管理机制。建设55个少数民族相对应的权威民族门户网站,并加入网址导航宣传访问。积极协调引导各省民语委,自治州、市、县及民族语言文化研究相关部门建设内容全面、具有影响力的民族网站。我国民族文字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果主要是以蒙古、藏、维、朝鲜、彝、壮、傣等传统通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主。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及网站建设极不平衡,必须坚持统筹协调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为原则进行。

3.设立国家专项金费

国家要在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设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发展工作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建立民族语言文化信息化发展“专项基金”,为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

4.加强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

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完善编制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专业人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水平高,热爱民族语言文化,一心愿为民族语言文化信息化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篇6

论文内容摘要:语言的交际功能是承载文化的桥梁和工具,它的发挥关系到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价值和活力。而语言教材和语言的交际功能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语及其双语教材也是如此。本文从丽江地区双语教材及其民族语交际现状出发,阐释民族语教材与民族语交际功能之间的关系,提出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的建议,以促进双语教学的良好发展。

随着汉语教学的广泛普及,一些民族的语言文字逐渐失去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功能,失去了语言本应该有的活力。在我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地区,当地人口最多的纳西族世代以纳西语为母语,但由于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原因,汉语成了当地公共场合中的主体语言,其母语纳西语的使用群体严重萎缩,有消失的危机。为了挽救纳西语、东巴文及纳西族传统文化,丽江县相关部门将纳西语言文字及东巴文化纳入小学教育课程中。[1] 虽然当地纳西语课程在学校中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每周仅1课时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用于纳西语教学的教材也存在难度大、趣味性低、脱离儿童生活、缺乏统一性等问题,这既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运用造成不良的影响,也对纳西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形成了阻碍,对于纳西语本身的交际功能和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民族语教材内容与民族语言交际功能的关系

(一)二者是有区别的

1.二者的性质与内涵不同。在本文中,民族语教材指在民族地区,为了提高学生民族语水平、保护民族语言和文化而在学校开设专门民族语课使用的教材,既包括客观存在的课本,又包括教学中使用的其他内容和资源。而民族语言交际功能是指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民族语所发挥的传递信息、与人交流的功能,因此二者在性质和内涵上是不同的。

2.二者存在的领域和空间不同。民族语教材是在学校中开展教学使用,是在理论空间中发挥作用;而民族语的交际功能则是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是操作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二者又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1.教材的内容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及效果。民族双语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趣味性浓,能够吸引儿童,提起他们的浓厚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才容易开展,学生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会不错。

2.教材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对教材内容掌握效果的检验。教材的内容不仅包含文化中经典部分,更应贴近生活。另一方面,学以致用是教学效果最好的检验,把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是对教材、教学效果的检验,也在实际交流中发现不足和问题。

3.民族语教材的内容影响民族语的实际应用与交际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民族语言在公共空间的存在价值与活力。

4.民族语言的交际功能关系到民族语教学的继续开展及其相关教材的编写。语言教材的内容来自于实际生活,是实际生活的体现,因此民族语的交际功能更是影响到了双语教材的编写,影响着双语教学的开展。

5.民族双语教材内容与本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实际生活的交际工具,语言成为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的桥梁,因此民族语教材与其交际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存在价值和作用。

二、民族语教材内容与民族语言交际功能的思考与建议

(一)重视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开展及教材编写

提高对民族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从学生及其家长的角度而言,要提高他们学习民族语的自觉性;从学校而言,要及时了解双语教学开展的情况,培训教师、研发教材、重视实效,使双语课成为学生的兴趣而非敷衍了事的负担;从社会的角度而言,要营造全民学习民族语的氛围。在丽江古城某小学自编教材,联合社区对古城内的商户进行东巴文、纳西语、纳西文化的普及,不仅提高了家长对于纳西语教学的关注和呵呵重视,更是营造了学习民族语的氛围和环境。

(二)重新认识民族地区双语教材内容与民族语言交际功能的关系,并体现在教材编写中。将民族语教材内容作为实现民族语言交际功能的途径,将民族语交际功能的实现作为民族语教材编写的目的之一,并将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在民族语教材的编写和双语教学的实践中。既实现民族语言的交际功能,又使双语教学更有成效。

(三)完善相应政策,规范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尽管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有关于民族语言文字的相关条款,但具体到民族地区的学校当中却缺乏统一性,而丽江地区的双语教材更为明显。因此要完善相应的双语教学政策,在教学内容和选用教材方面统一,实现双语教学的规范化。

(四)日常交际内容纳入教材编写范围及课堂教学中。丽江地区学校纳西母语课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多是东巴经中节选的诗歌,缺乏实际生活交流。所以在编写民族语教材时应当将实际生活的交际内容也吸收进来,更加注重民族语的实用性。

(五)教材编写应注意兼顾原则。一方面在内容上将注重文化传承与提高民族语交际功能、提高民族语课程的趣味性兼顾,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另一方面将教材编写与使用的规范性与教学资源选择的多元化并重,实现教学规范化,同时在民族语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实现多元化,以统一的教材为核心,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使民族语教学体系更加丰富,实现民族语教学的多样性,提高实效。

参考文献

[1]戴庆厦等.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M].辽宁:辽宁出版社,1997

[2][英]ColinBaker.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M].翁燕珩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3]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课题组.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报告[R].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2007

[4]周耀文.中国少数民族语文使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篇7

蒙古族语言文字曾有过繁荣时期,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猛烈冲击,人们学习使用蒙古族语言文字的热情逐渐减弱,随之而来的蒙古族语言文字工作也出现滑坡现象。

一、蒙文蒙语使用现象

(一)教育层面

今年是《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实施第10年。因多种原因,我区蒙语授课学生人数急剧下降,1979年全区蒙语授课小学在校生24.58万名,2009年下降到10.17万名,其中小学一年级学生人数下降到1.02万名。从2009年到2013年,全区蒙古族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人数每年都徘徊在1万人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数字计算,今后几年,全区蒙古族小学全体在校生最多不超过6万人。全区蒙古族人口将近六百万人,那么六百万分之一的比率就意味着许多蒙古族家庭对其子女蒙文蒙语教育的放弃。因此,其下滑幅度之大、萎缩程度之严重可想而知。

(二)社会层面

蒙文蒙语不受人们重视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察右前旗在小学开设蒙文班,规定免收学杂费,居然没有一个蒙古族学生报名,只有一名南方务工人员子女报名,是为了免交学杂费;语委办的蒙文版《蒙古语文》刊物出版量只有120份;传播知识的学术著作更是发行不出去;新华书店里蒙文书籍摆放在一个很小的角落里,光顾者寥寥无几,民族文化出版市场的冷清现象可见一斑。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根据语言使用的滑坡速率为界定濒危语言的标准,蒙古族语言文字被界定为濒危语言种类。这个现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保护蒙古族语言文字刻不容缓!一旦消亡,它不但是一个语种的消失,更重要的是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巨大损失。

二、蒙文蒙语使用对策

(一)国家重视民族语言 对于蒙古族语言文字呈现的滑坡、萎缩加速现象,国家有关部门十分重视。2004年,国家语言委员会提出“保护蒙古族语言文字”的建议,有关专家学者更是提出把语言从工具论上升为资源论的新理念,认为它不但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更是硬实力,一旦消失便不可再生,因而大力呼吁保护好语言。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决定中的第八条规定,专门提出“要科学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指示,使这一工作有了政策法规依据。

(二)开展“母语行”活动

为营造民族语言学习的舆论环境,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国蒙古语文学会携手在全区12个盟市和22个旗县(市)的蒙古族聚集地区开展“母语行”活动。为大力宣传、促进母语的推广使用、传承、保护,该活动宣讲报道组常年邀请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功勋学者、首席顾问、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政策措施研究资深学者色・贺其业勒图先生担任宣讲教授。4年间,教授先后深入到内蒙古通辽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等盟市的10多个旗县,召集当地党政领导、干部召开座谈会,深入到中小学,组织师生家长座谈、宣讲、采访、调研等。比如,2012年在鄂托克旗蒙古族学校组织召开的全校家长大会上,贺先生就民族语言文字保护为题做了专题讲座,上千位家长、教师参加;2013年7月在察右后旗组织的“母语行”活动反响强烈;2013年8月在乌兰察布市政协就“如何更好地使用、保护民族语言文字”研讨会反响强烈…… 到目前为止,活动共组织宣讲近40场次,各级电台、网站播发有关新闻上百篇(期),尤其2014年,宣讲报道扩展到内蒙古以外的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受到热烈欢迎。

三、蒙文蒙语使用建议

类似“母语行”活动的媒体行为,需要热心人士的参与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才能使母语萎缩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一)法律是母语保护的依据

繁荣发展民族语言文字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正在建设法治国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繁荣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不能成为空中楼阁,而要植根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它真正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民族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加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力度

在依据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发挥好职能部门作用。各级政府、语委办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在财政列支、教育布局、文化新闻出版发行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包括政治上的重视、经济上的鼓励、激励等,为保护母语创造条件。比如财政列出、支出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在教育领域,可以通过招生、录取、奖学金等优惠条件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母语;在就业、干部选拔使用等环节,都可以通过完善政策引导人们学习使用母语。通过政策导向作用,在社会上营造出使用母语可以实际收益的氛围,使民族政策物化到社会生活中。

(三)继续发挥好公共平台的舆论引导作用

篇8

[关键词]贵州省;师范院校;双语教育;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57 ― 03

双语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最初的双语教育形式在20世纪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到现今至少有5000多年的历史(Mackey,1978)。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56个民族使用上百种语言和近30种的文字,语言文字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情况十分复杂。贵州省地处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了使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相互交流融合,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在贵州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双语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除了需具备常规的教育教学技巧和深厚的学科素养外,更需具备双语能力,承担起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大使命。在贵州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对双语教师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在师范院校开设双语课程,进行双语教育,培养更多的双语教师刻不容缓。

一、双语教育

(一)双语教育的内涵

“双语教育”由英语“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而来。对双语教育内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概念。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所谓‘双语教育’,通常是指一种使用两种语言作为非语言学科教学媒介语的教学方法。”〔1〕

M.西格恩(M.Siguan)等《教育与双轨制》:“双语教育,是描述各种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教育计划。在某一时期,同时或连续使用至少两种语言进行教学,这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并非一门学科。”〔2〕

在W.F麦凯(W.F Mackey)、M.西格恩(M.Siguan)二人所著《双语教育概论》中,双语教育指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3〕

从以上的概念可以看出,对于双语教育的定位,更多是将其看做一种方法和教学媒介而不是学科,将其运用于各科的教学当中,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而我们这里的双语教育不仅仅是将语言作为一种教学媒介,更多是将其看成是一门学科,因为除了将其运用于各科教学中,更需要学习语言的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系统地了解语言的相关知识,从而将语言传承下去。

(二)双语教育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了解双语教育的内涵,我们可以从双语教育的目标上进行区分。方晓华教授〔4〕在其《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将双语教育的目标分为三类:语言目标,主要指对两种语言的掌握程度;专业目标(课程目标),即要求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所达到的目标;文化目标(社会目标),主要是指在语言习得的基础上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要求。

因此,我们认为,在贵州省师范院校进行双语教育,不仅仅是将少数民族语言作为一种教学媒介来使用,而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师范生系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的历史文化知识,注重文化目标的达成,从而使我们的双语教师肩负起传递知识和传承文化的双重使命。

二、贵州省双语教育现状分析

(一)贵州省人口分布情况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和多语言的省份,居住着48个少数民族,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少数民族人口规模排全国第4位,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排全国第5位。〔5〕贵州省少数民族种类众多,人口规模较大,因此促进各民族团结,共建和谐民族文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贵州省双语教育需求分析

1.贵州省少数民族小学生在校情况

在贵州农村,大多数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等民族在其聚居区都较好的传承和保留了本民族语言和文化,在社区生活中以本民族语言为第一语言。目前贵州省少数民族小学生在校人数为169.8万人,其中67%的学生集中在农村地区(表1)。而农村少数民族学生中,双语儿童占四分之一。〔6〕

表1 贵州省少数民族小学生在校人数

2.贵州省双语学生分布情况

贵州省有6个地级市(贵阳市、遵义市、铜仁市、毕节市、安顺市、六盘水市)和3个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而贵州省双语学生主要分布在三个自治州,几乎占全省双语小学生的四分之三(72.8%),其中黔东南州约有双语小学生18万,黔南州约6.9万,黔西南州约5.6万,三个州共30余万;贵阳、遵义、六盘水三市双语少数民族儿童最少,三市一共约2.1万人,占5%;毕节、铜仁、安顺三市分别3.8万、3万和2.5万,分别占9%、7.2%和6% 。〔7〕(表2)

3.少数民族双语儿童学习状况

在贵州,学生所用教材为汉语材,学习同样的内容,我们可以观察到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双语儿童长期以来学习成绩显著低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以雷山县为例,学生的学业成绩情况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雷山县五个镇58所双语学校,有37所学校的学生学业成绩低于及格分(60%),占63.8%。因此,少数民族双语儿童长期以来在学习上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导致学业成绩较低,辍学率较高。

根据贵州省教育厅李小平老师的调研报告,我们可以看出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和黔东南三个州。而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多达169万人,其中有四分之一是双语儿童。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贵州的双语教育急需发展优化。同时从以上的调研数据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学业成绩偏低,从而导致辍学率较高,不利于民族稳定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首先必须提高双语教师的素养。

(三)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现状

有研究〔9〕表明:在贵州,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出版的民族语言书籍使用率低。2.在双语教学中,民族语言只是作为教学媒介加快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因此并没能促进学生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继承。3.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语言传承意识的淡薄。

贵州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现状不容乐观,这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建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双语教育是必然的选择,而双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的提高是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重要条件。

四、贵州省师范院校实行双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保护民族语言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必要手段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10〕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形成的文明成果,一旦失去就很难复制和重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当今社会语言的消亡是一个全球化的趋势。在贵州省,现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也已经濒临消失。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面对此种危机,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挽救处境堪忧的民族语言。在目前实行的双语教育中,更多是把民族语言作为一种教学媒介,加快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在分析双语教育目标时我们发现,双语教育除了有语言目标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文化目标。在现行的双语教育中,文化目标之所以没有被重视,除了理解上的偏差之外,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双语老师不具备将民族语言文化传递给学生的素养。很多双语老师只会简单的口语,用于课堂解释相关词汇,而没有系统了解民族语言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师范院校进行双语教育,要求师范生系统学习民族语言的相关知识,使其具备日常沟通能力的同时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起到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的作用,从而进行文化传承,保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

(二)是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对祖国统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省需要接受双语教育的儿童数量较多,双语教育地区相对集中,双语教育水平较低,大部分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成绩无法合格。双语教育的落后使少数民族儿童的辍学率居高不下,既不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稳定。而双语教师的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双语教育的质量。目前在全国来说,优秀的双语教师非常稀少,很多老师具备教育教学经验却不精通民族语言,有些老师具有双语能力却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教育培训。如此不协调的现状就要求本地师范院校需承担起培养双语教师的职责。只有因地制宜地培养出优秀的双语教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双语教育的发展,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从而进一步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三)是维护教育公平和推动民族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2010年6月政府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入手,落实教育公平。〔11〕从这一政策中我们发现政府将促进教育公平摆在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方面都与发达地区有着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在教师配置上,高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去到边远山区,即使有些志愿服务西部的大学生,却因为语言不通而极少到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因此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师资的匮乏。就这一方面来说就很难促进教育公平。而在贵州省师范院校实行双语教育,培养具有民族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的新一代双语老师,将其分配到少数民族地区投入当地的双语教育,不仅充实了当代的教师队伍,而且带去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巧,平衡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所以,在贵州省师范院校实行双语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

(四)是提高师范生的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现代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是社会公认的难题。师范生面临同样的尴尬。传统观点认为毕业生就业难是因为“高不成、低不就”,“高不成”主要归因于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低不就”主要归因于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不会与时俱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毕业生“高不成”主要是因为与毕业生就业能力匹配的就业机会少。毕业生的“低不就”主要因为次级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和雇佣单位具有不同的目标效用函数,两者很难在同一效用水平上实现交易。〔12〕目前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教育脱离生活实际,使得师范生毕业之后与市场所需人才脱节,导致就业困难。而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大量的双语教师,但很多师范毕业生却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投身其中。在贵州省师范院校实行双语教育,培养专业的双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师范生的就业领域,增强其竞争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范生的就业压力。

总而言之,根据贵州省民族教育的实际发展需要,双语教育发展的瓶颈都需要优秀的双语教师来冲破。而在本地师范院校进行双语教育,培养优秀的双语教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经之路。

〔参 考 文 献〕

〔1〕Torsten Husen and T Neville Psotlethwalte.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M〕.Second Edition, Volumel. Elsevier Science Ltd, 1994:531.

〔2〕Miguel Siguan and William F. Mackey.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zim〔M〕. Kogan page Ltd, 1987:13.

〔3〕W・F麦凯,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45.

〔4〕方晓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11.

〔5〕〔6〕〔7〕〔8〕李小平.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调查报告〔R〕.

〔9〕卢芳.谈贵州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与保护〔J〕.青春岁月,2013,(03):137.

〔10〕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03).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Z〕2010(6).

〔12〕刘帆.中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8.

篇9

语言政策是当下宏观社会语言学的热点话题。顾名思义,语言政策是关于语言的法律、条例、规定、措施等。语言政策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 Wiley 2001:112 ),前者指国家宪法或法律(包括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语言的官方政策,涉及国家通用语、民族语言、外语等方面的政策,后者指非官方实施的语言惯例、措施等,如通过规定或实际采用某种语言作为政府工作语言、法律语言、宗教语言和媒体语言,或在入学、就业等方面提出语言要求(胡明勇,雷卿2006)。显性语言政策往往体现为政府层面的语言规划,主要包括语言地位规划(statusplanning )、语言本体规划(corpus planning)和语言习得规划(acquisition planning )(赖特2012。显性语言政策的制定者一般是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专门部门,语言工作者可以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隐性语言政策的制定者则一般是教育、就业等各类机构甚至是民间用人单位的管理者。

语言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文字管理的核心部分,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语言实践选择;语言信仰或语言意识形态选择;语言规划或语言管理(斯波斯基2011:7),可以包括通用语语言政策、方言政策、民族语言政策、外语政策。不同国家由于历史、民族、文化、政治制度、国家定位等会采取不同的语言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几种是:语言多元化(linguisticpluralism )、语言同化和民族化(linguistic assimilationand nationalism )、语言纯化(purism)、语言国际化( internationalism)和语言本土化(vernacularization )(胡明勇,雷卿2006;Daoust 2001)。在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中,其语言政策既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又关系到该国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影响国内民族关系。

美国与中国相似,也是世界上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语言国家,目前大约有270多个民族,使用200多种语言,在其历史进程中采取了既相对稳定又复杂多变的语言政策,值得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方面的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给予充分的关注。例如,蔡永良(2002,2007)分三个阶段梳理了美国语言政策的历史变迁,讨论了美国语言政策的主要特点。胡明勇、雷卿(2006)从美国的民族语言政策、移民语言政策、双语教育政策等角度探讨了美国的语言政策,并与中国的语言政策进行了多方面比较。鲁子问(2006,2007)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总结出美国语言政策的若干经验和教训。

本研究基于两点而开展。其一、现有文献在对语言政策的界定方面采取了过于宽泛的定义,将一般民众的语言态度都上升到政策层面,不利于正确认识美国语言政策的由来与发展;其二,中国目前处于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高峰期,尽管相关政策与规划总体科学,切合时代需求,满足国家、社会需要,但也有部分政策与规划引发较多争议,特别是当下英语高考改革方面的决策更是热议纷纷,函待引入科学的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理论加以阐释和解读。因此,本研究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追溯、梳理美国语言政策的历史沿革,一方面有助于揭示其背后指导思想的变迁,深化对美国语言政策实质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于我国制定语言政策、实施语言规划、开展语言教育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篇10

关键词:三语教育;跨学科;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53-03

一、引言

语言学各分支,如系统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音系学、语用学、神经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语言学、病理语言学、跨文化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生态语言学,其他研究领域,如语言习得、话语分析、语言认同、语言教育、多语言现象、语言规划也都体现了当代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性质(Mark Aronoff & Janie Rees-Miller,2001:F7-F44)。例如,教育语言学是语言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并且还涉及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等。周晓琴和许焕荣(2008)发现,教育语言学研究范围在不断延伸,包括母语和第二语言习得、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教学、双语或三语教育、语言规划和政策、教育技术、话语分析、课堂研究、课程设计、语言和性别、语言和职业等等。作为教育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共享的研究领域,有关三语教育的论文、项目和专著都体现出了跨学科研究视角,并且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跨文化交际,以及政治、经济、地理、等不同学科探究。苏德(2013)指出,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意义在于新视角、宽领域、新思维,以及学科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撑。同样,三语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有助于建构三语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从而解决三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二、文献回顾

三语现象在多民族聚居区普遍存在,例如,居住在丽江纳西族聚居区的多数白族人是白、纳、汉三语者。国外学者一般把三语教育定义为三种语言的教学活动或者第三语言教学。三语教育从双语教育发展而来,在国外,语言政策、双语教育理论、模式和实践都得到很好的研究。在国内,刘全国和李倩(2011)对民族地区英语课堂的三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刘全国(2013)在《三语教育与三语教学》一书中归纳介绍了国外一些双语教育理论和双语教育模式(p.18,19)。双语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双语教育规划与政策到双语教育理论,从双语教育模式到双语教师师资、教材和方法,都已形成了“理论-模式-实践”的完整体系(刘全国 2013:19)。国外三语教育研究者主要研究三语习得中的各种社会和心理因素(黄健,王慧 2012)。张武江和张卓(2013)提到四种三语教育模式:语言转换模式、因素模式、多语动态模式和文化适应模式。在欧洲,三语和多语教育政策促进了多语教育的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育也是在双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教学方法到功能研究,从描述到实证研究,从语言学视角到跨学科视角,国内外比较研究,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双语教育逐步走向成熟(李枚珍,2011)。三语(蒙语、汉语、英语)教育首次于1992年在小学校开始实施,之后,三语教育逐步在中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起来。自2001年英语作为小学校课程后,全国范围三语教育逐步形成。黄健和王慧(2012)把中国的三语教育分成两个阶段:研究初期(1992-1998)主要关注三语教育的改革思想、意义、课程、教学方法;发展阶段,自2001年来,研究转向语言政策、语言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民族文化融合等,研究领域扩大,研究视角涉及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等。三语教育在其意义、途径、模式、语言迁移、课堂语码转换、三语教师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刘璐璐,张海燕2013)。国内近年三语教育理论和实证研究简述如下:

在云南居住有25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语言和多语教育环境,关于少数民族双语、三语和英语教育有较多的研究。李强(2003,2006)从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维、语用、跨文化交际、民族学等不同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习得做了很多研究。在西双版纳傣族和爱尼族三语或外语教育状况研究中,胡德映(2007)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不理想的英语学习成绩的原因,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不合格的英语教师、学生缺乏自信、效果不佳的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差距等。从其研究结果看,对学习者成绩的影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从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和语言意识形态角度,杨红艳的博士论文研究了丽江旅游环境下的多语言现象(纳西语、汉语、英语:丽江的多语现象,2012)。她的研究探讨了语言政策在三语(纳西语、汉语、英语)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个体纳西人的语言意识形态中的表现。其研究发现表明,纳西语作为民族身份和旅游经济中的文化价值得以保持,汉语因国家统一、教育和社会经济进步而受到高度的评价,由于全球化交际和经济利益,个体纳西人对英语持有积极的态度,但英语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另外,随着语言政策和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有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兴起,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和英语的关系变得更复杂。刘全国(2013)在《三语教育与三语教学》一书中从理论上对三语教育的定义、类型、模式、多语-多文化环境、课堂文化构建等做了全面探讨。此外,他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育的实证研究中,探讨了英语教师的现状和补偿机制,以及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策略、困难和风格。在《云南三语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一书中,张雨江、盖兴之等作者基于云南拉祜、傈僳、纳西和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母语、汉语、英语教学,提出了三语教学理论、语言对比理论、翻译理论的新观点。他们的研究试图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多元文化教育的不同视角,探讨三语教育问题。原一川、胡德映等(2013)研究者对云南省跨境民族学生三语教育的态度进行实证研究,调查发现,云南跨境民族学生具有很强的民族身份认同和学好三语的信心,被试充分肯定了三语教育的成效,并赞同三语教育对跨境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稳定、安全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原一川、钟维等(2013)研究者在云南省跨境民族学生三语教育的态度、三语现象和三语教育现状的调查基础上,提出对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外语教育规划建议,即少数民族自治县采用民族语“就近”选择,以及非少数民族自治县采用邻国语种“优先”选择原则,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教育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

三、讨论

15年间,中外研究者都对三语教育显示了极大的兴趣,关于三语习得、语言迁移、外语学习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三语教育比双语教育更复杂,从研究领域和范围看,三语教育研究具有跨学科性,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等学科都有联系。在中国,三语教育还与民族学、少数民族教育及其文化、宗教、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相关。为建构科学合理的三语教育体系,需要多学科的研究。跨学科视角无疑是研究三语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构建三语教育理论、教学模式,从而指导教学实践,最终提高三语教育的质量。

1.从语言学角度研究三语教育。双语和三语教育研究者虽然对二语、三语已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对语言,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做进一步的研究很重要。根据阈限理论,母语能力不足将影响二语和三语学习,进而影响学习者获得其他科目的知识。但问题是,熟知少数民族语言的语言教师和研究者很少,有的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不能给学生恰当的解释,他们不能通过比较不同语言来分析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困难。有的研究者同样不能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比较语言学做深入的研究。教师了解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和不同语言学流派的观点将有助于他们指导语言教学,预测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困难,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有效地学习外语。而且,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不仅能够促进第一、第二、第三或外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知识技能学习,还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保持和创新。

2.从教育学角度研究三语教育。三语教育可能会引起语言之间地位、教学时间,以及教育、家庭、社区、工作语言的使用频率之间的竞争。从教育学视角做研究,对有关课程设计、适用于少数民族学生教科书的编写、教学大纲、测试标准、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方法、教师培训、教育政策和语言政策等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较好解决。以教师培训为例,三语教育研究中,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缺乏合格的语言教师,特别是三语教师,是阻碍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育的一个因素。小学英语教师学历偏低,并且有些不是英语专业毕业。语言教师教学观念传统陈旧,很难适应新课程标准,教学效果不理想,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以及教学方法需要提高更新。

3.借助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理论研究三语教育。根据三语习得研究成果,第三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在学习过程、认知和心理特征方面存在不同之处。曾丽和李力(2010)总结国外三语习得研究,并指出三语习得的一些特征,尽管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线性的,同时,多语学习过程是非线性的,对三语学习者来说存在更多语言磨蚀的可能性,他们需要在语言保持和学习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三语学习者在已掌握第一和第二语言后认知方面显示出更多优势。曾丽(2010)也陈述了语言迁移的复杂性和社会因素,第三语言习得同时受第一和第二语言的影响,多语学习者根据需要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第一、第二、第三语言习得过程具有多样性,并影响学习结果。三语习得的这些特征对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具有指导意义。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普遍经历母语、汉语、和英语的三语习得过程,但教学中汉语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和外语作为第三语言的情况被忽视,对三语习得的复杂性,特别是认知过程和语言习得心理机制的研究很少。李强(2003)在《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一书中反映了这样的观点:基于多语和多样文化的外语教学研究,对基于多元文化环境的三语教育研究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4.从民族学、社会学、跨文化的视角研究三语教育。三语教育与民族学关系紧密,中国的少数民族不仅要融入中华民族,而且肩负着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责任。每个少数民族都拥有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普通话的推广使得中国的56个民族和讲不同方言的人们能够顺利地进行交际,普通话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然而,这样的语言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一些较少人口使用的民族语言力量减弱并且处于濒危状态,有的少数民族在适应主流文化中放弃自己的语言而转用或改用其他民族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减少意味着少数民族将失去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语言政策的制定应该考虑地区间的差异和民族关系。三语教育应该在母语、汉语和外语(英语)之间保持平衡,寻求基于多元文化的三语教育模式。三语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整个民族的教育水平。

四、结论

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语言学和语言教育迅速发展,当代语言学研究不仅仅局限于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篇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已融入到语言教学研究中,展现了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性和更强的生命力及广阔的前景(李强,2003)。由于三语教育主要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受到当地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的影响,三语教育呈现出多样性、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的三语教育实践基本在双语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三语教育研究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三语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还在探索之中,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是三语教育水平还滞后,主要是因为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阻碍:文化差异、母语的负迁移、三语教师缺乏(和新梅,2010)。三语教育的意义已成共识,李晓和童安剑(2008)论述了三语教育研究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和多元文化构建的意义。然而,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三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三语教育研究涉及多种学科,跨学科研究将使三语教育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刘全国,李倩.我国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三语教学模式探索[J].青海民族研究,2011,22(1):75-78.

[2]刘璐璐,张海燕.国内三语教育研究相关文献综述[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98-99.

[3]李晓,童安剑.关于少数民族聚居区三语教育研究意义的思考[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76.

[4]李强.英语民族与云南少数民族语用习惯差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5]李强.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李枚珍.30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发展与现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89.

[7]黄健,王慧.国内外民族地区三语教育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2,(5):192.

[8]和新梅.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学的阻碍因素[J].教学论,2010,(31):314.

[9]原一川,钟维,吴建西,饶耀平,范庆红.三语背景下云南跨境民族外语教育规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45(6):18-25.

[10]原一川,胡德映,冯智文,,尚云,原源.云南跨境民族学生三语教育态度实证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3,24(6):80-87.

[11]周晓琴,许焕荣.中外教育语言学学科发展评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5.

[12]张雨江.云南三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13]张武江,张卓.三语习得研究概述[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7):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