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4-05-22 17:2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 企业人才 企业管理
一、企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人才理念落后,难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理念比较落后,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对自己员工的培养缺乏长远规划,同时没有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多数企业把对员工进行的培训当作福利或者是支出而不是投资,进而不愿为员工培训“买单”,最终降低了对培训的投入。很多企业包括一些较大的知名企业也仅仅是为了表现尊重吸引员工而制定了“完善”的培训制度却在执行方面大幅缩水。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致使企业很难对员工进行认真培训,从而造成了员工的技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缺乏发展空间与安全感,员工的忠诚度降低。
(二)企业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脱离培训对象当前,企业在对新员工的岗位引导培训方面做的比较到位,新员工能根据培训适应企业的需要。但企业对员工未来的提升与发展方面的培训则很少涉及,在培训的方式上,很多企业就是组织员工观看培训光碟、临时参加市场上相关主题的公开课,或者通过熟人介绍培训师到企业讲讲课。由于没有很好地对培训进行设计和规划,培训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长此以往,形成了员工对培训的抵触,甚至反感,难以适应培训对象的需要。
(三)企业缺乏培训的评价体系企业培训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明确培训的目的、培训目标、培训反馈等多方面的内容。然而不少企业为了培训而培训,没有将培训与员工技能和效率的提高结合起来,进而和员工的待遇结合起来,有时还会造成培训后员工待遇不变而员工离职的现象,这就从另一方面抑制了企业进行培训的积极性。
二、对企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看法
(一)企业要塑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改变人才培养理念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只有按照人的身心特点去实施管理,才能使人“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做到以人为本,应该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不是简单地“管人”,更重要的是关怀人和重视人。因此,企业应该改变用人理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服务员工来换取员工的忠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对管理者信服,才能留人。而留人关键是留心,实行人性化管理是留心的关键。
(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要考虑“双赢”,激发员工的动力在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上,组织的首要任务是动态地创造职业发展空间,以空间激发员工自我发展的动力,以机制促进组织与员工和谐发展,以培训作为员工发展的阶梯。对于员工的发展,在企业中除了晋升之外,也可以采用工作轮换等其他职业发展方式。毫无疑问,通过培训晋升是职业发展中对员工最有效的激励方式。但事实上职业发展还包括工作轮换、赋予更多责任等其他多种职业发展方式。工作轮换可以有效增加员工的接触面,使员工达到学习新岗位知识的目的,是一种变相的培训,同样可以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另外,对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时,除以个人工作业绩为基础外,还应综合考虑员工的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仅以工作业绩作为晋升的惟一依据,很可能做出不恰当的晋升决定。
(三)企业要明确培训的流程,企业的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应该根据岗位的要求,明确什么样的培训是企业需要的。同时一定要明确培训对象的选择标准,企业培训对象主要包括新进员工、转换工作员工、不符合工作要求员工和有潜质的员工。投资于每种类型员工对企业带来的流失风险是不一样的,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在企业中制定选择标准,对每位员工一视同仁,避免培训对象选择的随意性;对于有自发要求培训的员工,提供选择性培训项目。培训虽然存在员工流失风险,但是同时也是吸引高素质员工的一种手段。向自发要求培训的员工,提供选择性的培训,可以提高企业对高素质员工的吸引力。但是,对这部分培训,企业应适当与员工共同承担费用,或者由员工承担费用,培训后给受训者以加薪、晋升作为回报,培训中应全程控制。
三、未来企业人才培养设想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不同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和认可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改革开放时期,人们面对一夜之问涌来的新生事物,既好奇又害怕,后来的事实证明接受新生事物总要有个过程,庆幸的是人们开始萌动,对人才开始重视,一时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人们开始认真梳理不同专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各行各业的带头人;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电子等对人类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迫使人们对人才的看法发生了更大的转变,知识更新是现代社会最为激进和迫切的发展需求,各行各业对培训才真正重视起来,企业管理者才意识到人才、知识、培训的重要性,于是乎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林立满山;近年来,通过社会、行业等的促进,现代管理者总结出人才的新定义,由于处于知识大爆炸年代,人才不仅限于某一种专业,应涉及面更广,未来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就像军队要求海、陆、空多兵种的指挥官一样,做到行业内外融会贯通,但又在某一方面做到出色无比。
篇2
关键词: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108-02
面对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不但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培养出高水平的英语专业人才,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本文通过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了解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优化课程,提高运用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如何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英语人才。
一、确定实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随着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我国需要的是知识丰富、品德优良的高素质人才。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这就迫使我国主要以高等院校教育为途径,确定英语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教育培养的不是单纯的理论和研究型人才,而是向社会生产第一线传输现代化技术管理和应用型人才。目前来看,单纯的英语人才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我国英语教育已经普及,所以英语专业人才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培养在英语方面有特别优势的人才是今后高校应确定的方向。之所以会出现就业难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英语专业人才太多,另一方面,学校培养方面,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学生的知识结构根本无法与企业用人单位相吻合。单从这两方面来看,英语专业学生若想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英语教育就要明确企事业单位对英语技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一定要以学生为本,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得每个学生的专业水准都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标准。首先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科学社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为进入社会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到可以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只有拥有过硬的本领,才能在迅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二、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实用型人才培养是为了顺应社会需求,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并不是知识面窄、独立性差、不懂创新思维的人,而是拥有扎实英语基础,灵活的运用能力,思路开阔,适应社会的人才。英语人才培养受到社会市场变化以及学生意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创新以往的教育模式,在保持英语优势的前提下,努力培养出英语实用型人才,高素质英语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利于我国开展对外贸易。总之,实用型英语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占了主导地位,所以教育部门要意识到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重要性。
三、实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1.英语专业人才素质教育。21世纪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把素质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转折点,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使学生的基本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加强英语专业实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为了实现跨世纪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对英语实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培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提升,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了解英语知识能力在以后就业中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其适应能力,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在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中的生存本领,素质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需求来调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真正地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英语实用型人才队伍。
2.优化英语教学的课程结构。英语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个听、书、读、写和语言输出的实践过程,所以,学生一定要把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到活动中去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英语的精髓,真正地掌握英语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要培养新型英语人才,必须对不合理的传统课程进行系统的改革,传统的授课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能只是一味地啃书本的知识。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在课程设置方面,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勤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课题研讨,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既优化了教学的内容,又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开展各类英语专业方面活动,例如英Z墙报、英语画刊等,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把英语掌握得更加扎实,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打破原有枯燥的课堂教学理念,让学生有自我追求、自我提高的动力,也可以通过游戏、情景模拟等方式,使得学生在实际交往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胆识和及时应变能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多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就轻松了,在非常轻松的状态下掌握英语的专项技能与实际应用中的关键要素,从而达到实用型英语人才的真正体现。
3.开展英语活动,提高运用能力。英语专业实用型人才主要体现在学以致用,成功的英语教学并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真正学会了多少,理解了多少,是否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理论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即工作岗位及生活中。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最忌讳的就是死记硬背,要理解英语教学的真正内涵,在培养英语实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强化训练,提高学生英语方面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让学生参加设定的情景模拟训练,生动形象地把所学的知识恰当地表现出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逐渐加深难度,举办英语形式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与应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在训练的过程中,结合知识性、趣味性,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只有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才能真正让学生充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不仅仅只局限于书本,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真正满足英语专业人才的实用性需要。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高校培养英语专业实用型人才而言,建立一支超强的师资队伍是完全有必要的,学校要对英语专业教师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开拓视野,把更好的教学方法引进到实际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参加教师研修班进修,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面对经济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英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聘请教师时要严格把关,筛选出学历高、有职业道德、综合素质高的合格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自我培养、自我训练,积累经验,教育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生活,为培养英语专业性人才贡献力量。
5.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水平。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产业之间不断更新,行业之间不断渗透,所以对英语人才的专业技能的需求不断提高。英语专业人才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基本的技能,最主要的是综合素质。因此,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综合水平,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才能满足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高要求,培养学生对未来的适应能力,不仅要重视思想政治素质,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以及优秀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意志力,为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6.开展英语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已经普遍运用在教育系统当中,在高校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入多媒体教学,利用声音、不断变化的文字、图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优化视频动态,把实际生活中的口述、板书等以视频、动态图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创建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短片视频,让学生对其中的片段情景再现,并且以英语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观点,不但学习了基础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发挥的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把新旧知识贯通到一起,实现系统化、生活化、交际化。在非常愉悦的学习气氛中,学生的运用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达到英语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四、总结
实用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对英语专业人才进行专业系统化训练。人才培养的这一重大工程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扎实地掌握英语基础,在实际生活运用中可以把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出来。在教学方面,要构建高效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教师不断进修,提升自身素质,培养出真正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求的英语人才,使学生不但拥有扎实的基础,而且对即将步入的社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江晓红.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1,(5).
[2] 彭萍.对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英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7).
篇3
【关键词】保险学 应用型人才 培养思路 培养模式
我国的保险教育始终滞后于高速发展的保险业,保险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课程体系和社会需求改革课程设置,改进现有教学模式,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我国保险人才需求现状和保险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保险人才需求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保险行业迅猛发展,中资、外资和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涌现,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竞争日趋激烈。保险公司不仅对传统的核保、核赔、客服、内部管理等专业人才的技术要求更高,更需要大量既精通国内市场有熟悉国际市场、既懂承保又懂理赔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保险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与保险公司对保险人才的求贤若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保险人才供给出现了岗位、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脱节,保险专业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保险毕业生由于社会经验、行业和岗位偏见以及人脉问题不愿从事压力巨大的保险营销工作,希望直接做管理、内勤等,而保险公司对人才的从业经验要求较高,一般要求要求从事内勤工作又必须有相应的外勤工作经验。
(二)保险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保险的就业岗位定位不准确。目前我国不少应用型高校开设的保险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照搬研究型高校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切实际地拔高培养规格,导致学生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多而不精,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保险行业的营销岗位数占全部岗位数的80%,保险营销岗位人力资源缺乏。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的学生应当先定位于保险营销而不是保险管理人员。
2.实践教学计划不完善。目前,我院保险方向的相关课程有保险学、社会保险、风险管理,缺少保险实务、保险营销、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课程,以及保险单填制、保险销售、保险理赔、保险查勘等实践课程。保险方向的实践教学计划与理论教学计划都没有明确的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缺少实践教学环节。
3.金融实验室还有待完善。目前,我院具有现代化的金融实验室,具有标准的证券投资模拟交易操作系统,使学生能在实验室即可获得与证券公司相同的实时股市行情及相关信息,除了虚拟资金外,与实际投资完全一致。但缺少保险的实践操作,比如保险单的填制,保险出单系统的模拟,保险理赔等的模拟操作。
4.保险专业教师缺乏社会经验与实践经验。目前我院现有保险教师只有一名,非保险专业毕业,无任何保险公司从业经验。另外,学院管理体制使得教师难以有课余时间参与保险公司的实践。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空有理论,难以教给学生附和行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虽然专业基础扎实,备课充分,但难免照本宣科,泛泛而谈,难以正确把握保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完善应用型本科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教学计划
完善教学计划主要体现在保险实务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上,比如增加保险实务、保险营销、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课程,以及保单填制、保险出单系统模拟等实践环节。同时要端正学生的就业理念,不要只想着到保险公司当管理人员,而应该具有从基层干起再逐步晋升,脱离基础环节的实践经验是难以胜任内勤及其他管理方面工作的。
(二)完善金融实验室有关保险方面的实践项目
金融实验室应该增加保险单填制、保险理赔、保险系统操作等方面的实践软件。
(三)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建议强化教师自身的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能力。给教师提供到保险公司实习的机会,以发现教学环节中的不足并得以改进。其次,定期聘请保险公司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到我院来开展讲座。再次,适当放宽对教师学历的要求,聘请保险公司人员讲授保险实务、保险营销等课程。
(四)与保险公司加强合作,寻求共赢
引进保险企业,创建院校、保险企业、专业培训机构的职业培训模式。高等院校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职业培训与普通教育相比,更侧重实践能力的训练,具有高投入、低回报和师资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培训工作必须依靠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必须依靠保险企业的参与。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个性化服务使得对保险从业人员的标准不断提高,保险企业的参与可以促使职业培训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仝爱华.高保险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济研究导刊,2012(31):296-297.
[2]罗万红.地方高校应用型保险人才的教育与培养[J].学术论坛,2010(5):198-201.
[3]胡杰.高等院校保险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经济论坛,2010(10):187-189.
[4]杨玲.新升地方本科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1(11):223.
[5]董岚.基于就业视角的高等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金融教育研究,2013(2):78-83.
篇4
摘 要 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北京部分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中与管理者、教练员、文化教师和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走访调查,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足球 后备人才 培养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战略焦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业余体校、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梯队来完成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是这一培养过程中的主要对象。这项工作关系到我国足球未来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足球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提高我国足球运动的整体水平, 必须在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上予以重视。
一、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长远规划,没有明确培养目标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足球运动的规律和成才规律确立各阶段培养目标,建立长远、科学的规划。宏观上为我国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描绘蓝图,微观上使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具有计划性和周期性,保持长期不间断的训练。中国足协目前虽然制定了青少年训练大纲,但是内容比较简单,而且缺乏相关的训练教材配套使用。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教练员往往凭借过去自己的训练经验来安排训练,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培养渠道存在的问题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业余体校、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梯队三种渠道来完成,在实施过程中,传统的业余体校训练体制由于投入大、收效低,受市场经济影响已经很难生存,训练人数逐渐萎缩;足球学校通常每年收费很高,让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不堪重负,使很多有天赋的青少年由于承担不起巨额的学费而失去成为优秀运动员的机会;俱乐部相当程度上还是大企业的附属,在自身短期利益影响下,市场运作不规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足球的基层教学和训练投入。由于培养渠道的诸多问题和成材率较低,导致足球人口逐步萎缩,对于足球后备力量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
(三)忽视文化课学习已成为普遍现象
很多足球学校采取“三集中”训练方式,学生远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由于足球训练需要一定的持续时间和频率,青少年运动员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普遍不重视文化课学习,牺牲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参加训练,这不仅影响到了他们的文化课成绩,也直接导致了运动员综合素质的下降。
学、训矛盾的存在,意味着从事足球运动训练的机会成本很大,因为文化水平不仅是胜任未来工作的条件,而且是发展智力水平的重要基础,青少年运动员如果不能在足球运动项目上取得成功,文化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就会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阻力。因此,家长往往考虑到这种风险而不愿让孩子参加足球训练。
(四)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经过C级培训的基层教练员人数有限,绝大部分从事足球后备力量培养工作的教练员是从运动员直接转变的,没有经过必要的岗位培训。总体执教水平较低,缺少现代化、科学化的训练理论知识,对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的执行力度不够, 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比赛的需要制定自己队伍的训练计划, 训练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训练方法缺乏科学性,对于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
(五)竞赛制度存在的问题
足球比赛是推动青少年足球运动广泛开展、改进教学训练工作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有效手段,是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联赛体制让人们开始过多的去关注职业联赛,而忽略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联赛制度。我国现有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制造成联赛梯队赛事和学校赛事不能交叉进行,广大学生球员不能与相对少数的梯队球员同场竞技,造成有天赋的青少年球员没有机会参加高水平运动员选拔,给职业球员的选拔和输送造成很大的局限性。
二、对于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一)学习足球强国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成功经验,依据足球运动的规律确立各阶段培养目标,建立长远、科学、可行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规划。同时,进一步完善训练教材体系建设,确实达到科学指导训练的作用。
(二)政府应该督促职业俱乐部梯队的建设,并加大对社会机构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在大、中、小学推广“体教结合”的办学模式,使有硬件条件的学校建立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扩大足球普及程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与新模式。
(三)各级足球人才培养机构要加大足球后备人才的文化教育力度,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文化、道德素质。
(四)加强青少年足球教练员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鼓励教练员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实践,全面提升教练员执教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化训练的程度。
(五)继续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联赛制度, 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联赛制度以及俱乐部不同年龄阶段球队的联赛, 通过多类别、多层次的比赛促进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普及,为选拔和输送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庆春,张建哲,刘文娟.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缺陷解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
[2] 颜中杰,何志林,李晓旭..足球强国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8).
[3] 孙华清.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
篇5
传媒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发端于17世纪近代报纸的诞生地德国,但现代传媒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则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08年,世界第一个新闻学院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正式创立,开创了传统新闻教育模式。1912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成立,创设了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媒教育传统。这两个大学一直到今天都被认为是传媒教育的典范,也是我国传媒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参考。如今,美国传媒人才的教育是以社会科学为主要基础,由此开创了跨学科多元化发展的潮流。同时,他们在培养传媒人才时还与先进的传媒技术相结合,顺应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潮流,从而保持在传媒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而日本先是师承于英国的学徒制,后来又受美国影响,开创了自己的高等教育、在职教育和大众普及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发达的传媒教育体制。在面临传媒竞争全球化和传媒教育国际化的今天,改革传媒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对推进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你认为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期?有什么特点呢?
陈兵教授(以下简称“陈教授”):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成立报学科是我国高等学校正规传媒教育的开元。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认为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进入了繁荣时期。进入繁荣时期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有三个特点:
一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学科专业的调整
国内绝大部分传媒院系根据传媒业的发展设置了新的专业或者方向,特别是关于新媒体、物联网、动漫游戏、手机游戏、三网融合、文化创意策划、数字出版等方面的内容,使得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宽口径化,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是传媒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呈现多样化
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1.传统名牌新闻传播院系的办学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等,大多具有较长的历史、较雄厚的师资、较完善的教学设施条件,并在传媒业界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威望。2.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武大、浙大、川大、南大等一批综合性大学的传媒院系为代表,呈现出鲜明的综合优势。3.全国著名大学新建新闻传播学院的办学模式。以北大与清华为代表,新闻传播学院成立时间都不长,但是名校效应非常明显。4.专业院校创办传媒专业的办学模式。如师范、体育、财经、理工、政法甚至农业类院校近年来创办的传媒专业,以学科交叉、文理渗透、追求特色的新型办学思路引人注意。5.民办大学创办传媒专业的办学模式。如北京吉利大学、北京人文大学等多所民办高校创办了传媒专业,以重视市场需求、办学机制灵活为特色。6.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
三是积极进行办学方式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
比如与政府主管部门和实践单位共建蔚然成风。这种联合办学可以使传媒学科在政治、经济、技术的新变动和新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遇。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湖南大学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创办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由浙江省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共建共管。请业界专家任院长也比较常见。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出任首届院长。同时,与学科专业调整相配合,国内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始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估也在不断的深化当中。
记者:你认为传媒人才培养存在哪些问题?
陈教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媒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绩:传媒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传媒学科地位显著提高,传媒学科教学与科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传媒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基本满足了传媒发展的需要等。但是,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超常规发展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我国传媒教育的发展,总体上适应了经济与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传媒业迅速扩张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高校设立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超过800个,这些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分布于全国300多家高校之中。实际上,从总体上看,传媒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看好的。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当前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扩招与很多其他专业一样,已带来了严重的教育质量下降问题。
二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传媒院系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媒体需要的人才高校又培养不了。课程设置急功近利,教学只满足于对操作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基本理念和基本观念的传授,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积淀,忽视现代人文素养的塑造和公民意识的培育。背离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
尽管近五年我国自己培养的传媒类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中有一批人走上了教学岗位,但师资不足和专业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从全国传媒院系的情况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国内传媒院系间经常发生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稳定师资队伍成为一个共同性的难题。年轻教师中不少人缺乏教学经验和新闻实践,亟待进一步培训。
四是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还有待完善
传媒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于现代社会对传媒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还不能完全满足。比如传媒实务类课程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教学方法不当。课程设置得不够完善,使得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无法真正区分。
五是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不太重视学生个性培养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法简单重复。教学内容滞后于传媒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教学中很难有反映新的传媒技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内容,尤其是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传媒实践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教师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
记者:那么针对这些问题,你认为我国的传媒教育与人才培养改革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陈教授:面对目前我国传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式。在一种危机感的感召下,我们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振兴传媒教育事业。特别是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为传媒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了良机。建议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重要的对策。
一是确立内涵式为主的发展思路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拓展传媒教育的思路,将传媒人才培养放到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的背景下和传媒事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环境中进行定位,全方位地推进传媒人才培养内涵式为主外延式发展为辅的改革,即通过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内部效率和质量来推动传媒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式。
二是探索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传媒学科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有专业知识的同时,最好还要有从事传媒实践的经验。因此,在传媒人才培养中应提倡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同社会各界合作,创造出好的传媒人才培养条件。如学院联合、联办媒体、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多渠道办学等。
三是大力进行课程改革
传媒人才培养需要确立科学的专业课程结构。通过设计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实现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培养的目标。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这几年来推广的“飞鹰计划”和倡导的“阶梯式”教育就是一些尝试。我们抓住全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整合浙江省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的区位优势和管理学院在省内率先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先发优势,确立了“宽口径视角、服务区域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专业定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狠抓教风和学风,建立教学和科研联合评价机制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并增强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一是选派教师到重点的新闻院校进修学习。二是教师要走出校园,到传媒实践单位去学习锻炼。三是结合专业进行学术研究,吸收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充实革新教学内容。同时,动真格狠抓教风和学风。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教学和科研联合评价的机制,并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真正做到分类管理。
五是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实践能力,推广信任教育
传媒专业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和创新,必须能经受实践的检验,并且也需要在实践中创新提高。在教学中需要克服让学生被动实践的倾向。师生信任教育也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重点。教师对于所谓的“差生”需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我一直认为,学生犯了再大的错可能也是有原因的,教师再有洞察力,也是有局限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
六是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
篇6
【关 键 词】高校 创新型人才 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而高校承担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转变办学和教育观念,大力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一、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要求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创新意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始创新成果不足,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们党意识到这一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十七大的报告里明确的提出来。因此,努力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成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要任务。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进入新世纪以来,很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前后就已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国家教育事业改革的一项宏观政策提出来。“创新源于教育”,这在全世界形成了共识。美国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都属于创新型国家,也是教育很发达的国家。它们在经济上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其教育的成功,其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非常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
二、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高校教育在以往相当长的时间是侧重于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落后
传统的教育观念崇尚经验、崇尚权威,更多的体现在师道尊严,极大地束缚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教师是管理者、甚至是长者,把有独立意识的学生当成学习的客体,没有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各方面的需求,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育习惯设计好一个模式,让每个学生去适应,而很少注重让教育去适应每个受教育者,按学生的需求、个性特点促使其得到发展。
(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
我国目前很多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目标和课程结构仍然是按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预先设计的来执行,大多学校采取相同的学制,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弱,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长期以来的大学本科教育过程中,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一个统一的模式培养和教育学生,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个性发展,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方法单一
一些高校采用的教材很多年没有变化,教学内容仍以学习课本知识为主,内容陈旧;教育方法、手段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是“被灌输”,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四)教师缺乏创造精神、创造能力不强
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最主要的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强,学生最欠缺的是发散性和求异性思维不足。其背后一个主要原因便是教师自身缺乏创造精神、创造能力不强。一个缺乏创造精神、创造意识的教师,一个毫无创造能力、所授内容更无创造己见的教师,就算有培养人才的创造能力的愿望,实际也很难培养出真正具有高度创造能力的人才。
(五)高校缺少创新氛围
有些学校把文化建设等同文化活动,或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满足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发展娱乐文化。学校不重视学术交流,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开阔,人文素养底。大学生社团虽多,但是都是同一种模式,没有特色。而且太多的社团活动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也没有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针对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如何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将涉及到教育观念及人才培养模式等的一系列变革。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理念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针对传统教育理念存在的弊端,改革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2]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新的创新人才观,把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一个内在要求,从而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改变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不断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优化人才知识结构,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3]
(三)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创新
除了课程结构的改革创新外,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必须要创新。
首先,规划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修课的设置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增加选修课的开设,既要确保学生能够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开拓学生的视野。编写新教材,更新知识内容,通过重组课程调整课程结构,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改变原有教学内容不足之处。
其次,要倡导研究型学习。变革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增加一些关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创造能力
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还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教师的创新才能带动学生的创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理论,还要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并且能够将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放弃权威的心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注重和学生相互合作,并且敢于应对学生的挑战。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五)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还必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氛围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把创新环境的建设当做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来抓。
具体来说,学校管理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条件。在教学中,营造开放、互动、质疑、投入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题和挑战,通过师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学校要多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举办国内知名学者的学术前沿研究进展报告,建立学术论坛、博士沙龙、知名学者论坛等,既能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又能开阔教师、学生的学术视野,从而达到提升学校整体的学术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而言之,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要任务。高校要适应时展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施梅.国际视角下的创新人才培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6).
篇7
[关键词]:商品经营专业,商品流通业,专业定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353 文献标识码: A
商品经营专业是我国职业教育中历史最悠久、具有商业特色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创设于我国解放初期,当时称为“商业经济专业”,原商业部教育司于1980年制定了商品经营专业教学计划;1997年原国内贸易部教育司又对其进行了全面修订;2000年,劳动部有关部门组织重新修订了该专业教学计划;在教育部2000年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然而,近年来,尽管我国商品流通产业快速发展,给全社会带来了大量的人才需求,但商品经营专业却并没有相应地发展成为一个热门专业,反而面临着日渐萎缩的局面,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一、当前商品经营专业人才供求现状
1.商品流通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大
商品经营是指商业企业通过一定购销形式和流转环节将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经济活动,从事商品经营的企业可以统称为商品流通企业,包括商品批发、零售等。
商品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之一,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08年到2012年的五年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均超过35%。而城镇化转移出来的农民,70%要靠流通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就非农产业的就业来说,流通业提供的就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期开放以来,我国商品流通业的发展更是日益迅猛,近五年来,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同时商品经营企业的数量和从业人员都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构建和发展现代流通体系,未来必定需要大量的具备现代流通业知识的人才。
2.现代商品流通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随着消费品内需市场的持续发展,传统商品经营的相关行业企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改革进程:
(1)业态的变化:除了传统的综合百货商店、超市以外,近年来,大型购物中心、专业专卖店、便利店、连锁超市、微型百货店等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企业从“经营单体店”逐步转向“集团连锁化”,特别是零售业态不断创新,各种业态百花齐放、相互渗透;
(2)经营方式的变化: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电子商务蓬勃兴起,企业的经营方式也从过去的单一型向多元化过渡。从过去的以经销、代销为主,到现在的联营、自采自营、品牌联营、授权、生产商自营自有品牌专业店等形式并存;从过去的单一的定位,如批发、零售或批零兼营,采用实体店的形式,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网络,不断拓宽自己的经营范围,尝试如B2B、B2C、线上线下一体化的O2O模式等新的经营方式;
(3)经营规模的变化:近几年,渐渐出现一股业大店小的潮流,虽然大规模的商品经营企业不断涌现,但同时,许多这些大企业又是由大量的、遍布全国的小规模甚至微型小店组成的;为了拉近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多生产商将专卖店、专门店开到各个社区中;
(4)经营手段的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由低科技含量逐步转向高科技含量,POS销售点实时管理系统、EOS电子订货系统等在内的等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在商品经营企业中越来越普及;信用卡结算、条形码应用、会员制度的推广等也使现代商品经营企业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及网络的应用;
(5)市场竞争和环境的变化:加入WTO,外资企业的渗透几乎已经到达商品经营业的每一个领域,商品经营企业不仅要经营商品,更要经营商誉,经营商圈,经营顾客,经营购物环境,经营不断更新的消费者需求。
这些变革,必然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新的思维模式,新颖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知识,扎实的商品专业知识,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技术、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商品经营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单一技能型向综合能力型转变;从销售型向服务型、创业型转变;从经验型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
3.目前我国商品经营专业人才供应不能满足商品经营企业的人才需求:
近年来,商品经营专业招生规模呈逐年下降趋势,人才供应量严重不足。当前,开设商品经营专业的学校很少。根据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调研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3年止,全国仅有10所中职学校开设有商品经营专业。而且,各校的商品经营专业招生人数偏低,从调研的统计数据发现,近五年来,该专业的校均招生人数每年不足一百人,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虽然专业人才供应量不足,但这并没有使商品经营专业成为一个热门专业、使商品经营专业毕业生成为抢手人才,相反,从对商品经营专业毕业生的调查中得知,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仅为60%多一点,将近四成的毕业生从事的是商品经营以外的生产及其他服务性行业的工作。
二、对现状的思考
一方面是对人才的大量需求,而另一方面是招生人数下降、人才严重不足,这其中原因何在?笔者想结合在专业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专业定位方面
按照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学指导方案的描述,商品经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在各类商业企业从事商品销售工作的中初级专业人员。
首先,这一专业定位涉及的行业宽而针对的岗位窄。我们都知道,商品经营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类企业,存在于各行各业中,涵盖的商品种类既多,又千差万别,同为商品经营企业,隔行如隔山,所涉及的商品知识和经营、销售技能均不同。因此,“宽行业”的定位,使各校开设的课程只能够侧重于通用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行业相关的专业、专门知识相当缺乏,学生自然也就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从事商品销售工作”这种“窄” 的岗位定位,又使学生所学的技能过于单一,集中在销售方面的技巧,这种看似准确(“商品销售”),实际含糊不清(什么行业的商品销售)的岗位定位,其结果是学生只能够销售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快销品。因此,这样的专业定位,就不能满足不同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大量小规模企业对综合能力型人才的需求。
其次,这一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雷同,而且就业方向及岗位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种情形必然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并没有特别的优势。
2.专业课程设置方面
专业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专业特色不明显。由于商品经营所涉及的行业很多、一个商品经营企业里的工作岗位差别也较大,而学校的课时是有限的,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既有一定的行业适应能力,又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就业中突围而出。目前,各校的商品经营专业大多以营销类的课程为主,与行业、专业有关的课程很少;课程内容也大部分是传统的学科理论,与商品经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有相当距离;同时具有商品经营实践经验的专业师资比较缺乏,实训基地少,实训教学严重不足,专业特色不明显,培养的学生与一般的营销专业学生没有明显的区别,在就业竞争中没有优势,往往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尴尬境地。
3.专业缺乏吸引力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和学生都认为该专业缺乏吸引力。首先是专业的名称对学生和家长没有吸引力,从字面上让人直接联想到将来的工作就是营业员。而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营业员工作并不需要太多的技能,只要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所以难以认同商品经营这个专业。其次,学生的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层次不高更加深了这种印象。第三,商品经营专业目前只有中专学历,在我国国民学历高等教育体系中,商品经营专业没有直接接续的专业。无论是在对高校的调查,还是查阅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高职高专的专业目录,都没有“商品经营”这一专业。因此,与其他学历体系完备的专业相比,商品经营专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很低,企业、家长、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可度和理解度不高。
专业缺乏吸引力导致学校不愿开、家长不认同、学生不愿报,从而造成商品经营专业招生规模逐年下降,专业适用人才供应不足。
三、对商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基于上述的思考,要加强商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改变供求的现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专业定位,突显专业特色
既然原来的商品经营专业的定位涉及行业过宽、泛,从而导致专业专门人才缺乏,那么商品经营专业今后的建设,应该走专门化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应针对特定行业,突现专业性,有别于其他相近专业。对于刚毕业的中职学生来说,掌握好一个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使他们在相关行业的就业中更具竞争力;就业后更容易投入企业的工作,缩短岗位适应期;对一个行业的深入了解,也有利于让学生干一行爱一行。
在选择确定商品经营专业技能方向时,首先应该从符合当前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满足流通企业人才需求的角度来考虑。近年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增长较快的有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中西药品类,粮油类,肉禽蛋类,服装类,文化办公用品类,日用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在建设商品经营专业时,可以选择其中发展前景稳定,人才需求增长迅速的行业,确定为专业技能方向。
其次,要考虑到与其他相近专业的差别。商品经营不能针对日用品产品、服装类(非奢侈品牌)、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快销品行业。因为快销品类行业涉及的商品知识不太复杂,经营相对容易,定位于这些行业,无法突显专业特色,所以应该侧重于技术含量高的、没有产品知识就难以胜任的行业,例如眼镜、家居建材、家用电器等。在这些行业中,商品知识、行业知识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或者几天的岗前培训就可以满足的,这种情况下,专业的教学、培养才是有必要的。
2.强化专业技能培养,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目前商品经营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生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不同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商品经营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当加大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同时,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工学结合的思路,重新开发设计。
商品经营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符合职业教育规律,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宗旨;又要根据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考虑到商品经营企业对综合能力人才的需求,专业课程应该包括商品采购、销售、保存等各工作、各岗位的技能,专业知识不能过于狭窄,建议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化分析方法,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和教育专家,在对调研结论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对商品经营企业中适合中职学生的各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设计商品经营专业的专业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3.加强实训实习环境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商品经营企业涉及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所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必然是多样的、复杂的,学校应该加强实训实习环境建设,将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为教师采用理实一体化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创造条件,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岗位实训、实习,实现了工作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零对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学生的实训、实习、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各校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积极开拓各种校企合作的可能与途径,探索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方式和可行性,例如:合作办专业(如,汽车经营、电器经营、珠宝经营等),或共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共建教育企业等。
4.完善专业学历教育体系,提高专业吸引力,突破专业招生困境。
由于商品经营专业目前只在中专开设,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如果要继续深造,就只能选择其他相近专业就读,这无疑会削弱学生报读这个专业的信心。如果今后能够在接续学历层次中(例如高职、专科、本科等)开设商品经营专业,使学生在学历教育中有成长的阶梯,那么对中职学校的招生应该有所促进。
同时,还要加强宣传,通过目标岗位、职业生涯发展的对比,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的典型事例等,突出商品经营专业与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等专业的区分,提高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同度,突破招生困境。
5.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的专业性
在专业建设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保障。专业理论扎实,教学基本功过硬是商品经营专业教师的基本要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实训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学校应该建立起相应的培训制度,选派专业教师前往产学研合作单位进修学习或参与商品经营企业的实践,一方面提高自身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状况,提高教学和实训指导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又可以了解企业对商品经营人才的具体需求,对专业人才培养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另外,还可扩大教师、实训导师来源,引进企业实践专家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从企业、生产第一线聘用具有双师素质的一线管理人员到校进行教学、实训指导。
商品经营专业建设正面临着一个困境和机遇并存的时机:固步自封,专业将日渐萎缩,借机转型,为商品经营企业提供适合的有用人才,反而可能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成长、壮大起来。以上仅是笔者个人的思考和见解,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抛砖引玉,希望同行能一起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 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2001
[2] 王翎,商贸业基层商品经营人才需求调研分析,《职业》,2011年,02期
[3] 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调研报告》,2014
篇8
(一)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
目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缺乏特色,具有严重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不能根据高校本身的教育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立自己的培养方案,甚至照搬照抄国外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待加强
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仍是教72师通过开展课堂教育,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服务技能的培养,教授的知识虽然能够优化学生思维模式,但是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弱。为此,一些高校积极探索校企联合的教育培养模式,但是目前校企合作还存在缺乏系统的衔接。企业之所以愿意与高校合作仅仅出于实习生的人力成本较低的角度考虑,没有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三)素质教育有待强化
酒店行业一般来讲对从业人员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知识方面,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文化修养;二是伦理道德方面,要求工作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主动的服务意识、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三是能力方面,要求酒店管理人才具有人际交往能力,和谐的团队精神及压力与挫折管理的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等情商方面的内容。目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偏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轻职业道德、情商的训练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难免因自负、孤傲的个性,使学生感到自我压抑并最终转行。
二、调整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思路
(一)制订能反映酒店行业动态的培养方案
目前高校在设置酒店管理专业时应该组织专业教师到国际著名酒店集团进行市场的广泛调研,根据国际游客的需要,调整办学思路,优化课程设置。同时,也要到国内旅游业发达的地区,调研国内游客的需求,据此超前预测分析工作。根据岗位需求情况,设置或调整专业,确保所培养的毕业生符合行业需求。[1]
(二)制定兼顾能力与素质的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院系应该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起,探讨酒店经营管理的组织结构,分析各部门的岗位设置,研究各岗位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极其职业修养,所需哪些服务技能。在方案的制订中贯彻适应性、整体性的质量观。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能在知识、能力、素质都有所反映的综合性、整体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设置的举措
1.坚持既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又充分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原则,构建课程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在开设公共课时,应尽可能把涉及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安排充够课时,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的理论,培养他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职业技能课程时,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借助餐饮、客房、前厅等试验室进行试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娴熟的服务技能。需要强调的是,酒店管理专业一定要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大胆改革,所讲知识应该反映先进性、时代性,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培养学生政治观念;酒店管理专业还要注意人文课程教学的改革,以塑造人文精神、健全人格为宗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搭建反映专业能力的职业课程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根据这样一个学科特点,高校在构建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时应该围绕能反映酒店的经营与管理能力、岗位技能、公关礼仪、职业道德、服务语言表达能力、外语表达能力、旅游法规的理解、酒店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能力结构来开设相关课程。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应该努力摆脱本科院校“学科本位”的思想的束缚,建立以“职业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开设酒店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餐饮服务管理服务等课程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
3.开展能够反映专业特色的酒店专业实践教学课程
目前高校的课程开设应该跳出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的传统课程开设思维。在提高学73生思想道德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基础上,优化学生经济管理能力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具备做好酒店不同岗位的技能和能力,课程开设应该突出酒店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在课程体系调整中,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时数。为此,加强与旅游酒店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优化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另一方面又可以解决酒店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再次,在科研方面校企应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编著与行业贴近的应用型教材,教师的讲义也应在与旅游企业能手共同研讨的基础上编写。[2]校内教育不是“填鸭式”的“读背考试”,校外教育不是单纯的劳务实习,以“实习基地”为名号的部分旅游用人单位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不仅不能履行校企双方最初制定的教学计划,反而将学生培训成从事单一重复工作的熟练技工,这不仅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错误认知,形成旅游专业就是“刷盘子、端碗、看人脸色”的错误观念,而且导致学生对学校和旅游用人单位的不信任,最终将损害校企双方的利益和声誉。
4.以反映行业前沿发展为原则,改革课程体系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应该深入走访酒店企业,与酒店从业人员座谈,以反映酒店专业的能力要素为抓手,对目前课程进行重组和调整,以模块为单位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置可以分为公共课程模块、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四大模块。调整《餐饮服务管理》和《客房服务管理》两门课程的讲课重难点,将技能演练与中级餐服、客服考证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性。
(四)培养酒店专业的“双师型”教师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所培养学生的能力水平的高低,也是旅游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造就卓越的学生群体。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的专业教师,既能讲授课程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的综合技能。结合校企双方意见,制定人才引进的特殊标准,所谓“特殊”就是不单纯看学历,应根据课程设置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多渠道引进人才。此外选拔充实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还可以发展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技师、高级技师以及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另外,定期组织学校教师到其合作企业参与经营、管理活动。[3]
(五)规划设计实践教学硬件建设与项目
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应该邀请国际知名酒店管理经营层和服务一线员工参与规划、设计、建设各类酒店实验室、酒店各类实训中心,每开发一处实验项目都应改有针对性的能力结构,通过实验课的开设,真正达到培养某种能力的目的。努力与更多的国内外著名酒店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既利于本专业学生实习,又可以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另外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各实训室的建设。教师、企业家、行业标准应“三力并发”,也就是利用旅游行业一线操作人员、旅游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及旅游专业教师三股力量合力对教学以及考核进行判定,通过考核方式的多元化让学生明白“课堂”和“企业”的结合点。[4]
(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工学相结合的探索及措施
1.优化教学方法,加大再造力度
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考虑酒店专业的学生既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培养自我的实践技能。但是,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课程,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专业教师要积极探索适合酒店专业学生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网络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技能训练、情景模拟演练等,改变注入式的满堂灌的传统的授课方式,推行互动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74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与能力的训练,使学生通过教学不仅能掌握系统的酒店知识,而且还能获得独立思考与更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2.开发学生潜能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教育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显能的培养,更要注意潜能的培养。目前旅游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中存在重显能、轻潜能的问题。实际上,酒店行业是一个人与人频繁打交道的一个行业,工作人员对服务态度、人际技巧、情绪控制等非智力因素的把控要比单纯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更为重要。一些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受不了一点委屈,受了委屈就中断实习,甚至转行,这都与学生的潜能的培养有很大关系。所以酒店管理院系要在学生显能开发的基础上,加强潜能的开发。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也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情绪控制的能力、自我激励和应对压力的能力、认知他人和理解他人、忍耐力及自我调节的能力的心理训练,不断提高他们的潜能,学校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潜意识,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遇到障碍时能积极地解决问题,同时也能积极自我调适,坚韧不拔。
3.培养综合素质,加强创新意识
篇9
关键词 技术素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思维;技术文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3-0038-06
长期以来,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将技术应用型人才确定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这一人才培养定位长期存在于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但是,什么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核心标志是什么?在技术教育研究理论界和院校实践层面并没有获得广泛共识。作为技术教育的哲学思考,需要研究人与技术世界的关系,其中包括:如何认识技术素养和技术应用性的概念,如何通过技术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技术、评价技术、运用技术以致改变技术世界。本文希望从技术素养和技术应用型人才概念出发,展开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哲学讨论。
一、核心概念
(一)技术素养
“技术素养”(Technological Literacy)最早于1958年由美国学者赫德(Hurd P.)提出,此后,美国国际技术教育协会针对中小学技术课程学习和提高全体美国公民对技术世界的了解和认识水平,于2000年推出了中小学科学技术教育学科标准《技术素养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该标准对技术素养所做的定义是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的能力。美国专家小组“技术素养委员会”在《从技术上讲,为什么所有美国人都需要更多地了解技术》(Technically Speaking: Why All Americans Need Know More About Technology)报告中提出,技术知识、技术能力和技术思考与行为的方式是技术素养的三个重要维度。
需要指出的是,“literacy”一词的英文理解应该是有读写能力,针对一般公众,也可以延伸理解为有教养、有学识,因此我们需要完整、准确理解美国为技术(基础、全民)教育提出技术素养概念的背景与出发点。中文的素养一词可译成英文“accomplishment”和“attainment”,其中文意思与素质既同义,但又有所不同。按《辞海》解释,素质可指人的生理上生来具有的特点、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知识、能力)。另外,素养又有养成的意义,所以素养需要从心理学和教育学出发去理解和认识,而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言,还需要从技术哲学的角度予以解读。由于本文提出技术素养问题的教育背景不同于美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技术素养,是指从事职业技术工作的技术人所应具备的技术素养,这就既需要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与特征,又必须具有技术哲学和技术心理学的理论支撑。据此,本文认为:技术素养是个体在技术情境中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内质,也是个体在技术实践中可迁移的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一定的技术知识、技术能力和技术态度,其形成的前提是技术文化的浸润,以及必要的技能训练与技术实践。
从技术心理学和技术哲学出发,技术人的技术素养可从以下四个维度予以理解:技术思维、技术行为、技术态度、技术文化。其中,技术思维包括技术观察力、技术理解力、技术判断力、技术敏感力和技术知识重构力;技术行为按照技术管理心理学可分为“技术目标导向的行为”和“技术目标行为”,在整个技术流程中两种目标同时存在;技术态度在技术工作中表现为细致、周到、严密、极致、好奇、热情、理智、服从等;技术文化广义来看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技术物、技术知识,以及技术思想、技术文明、关于技术的价值等,技术文化的外显是技术文化能力。上述技术素养的四维度划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考量。
一是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现实出发。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般框架――能力、知识、态度,已经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界广泛接受,但是,由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描述需要强调其智力技能,所以我们将能力分解为技术思维力、技术行为力和技术文化能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技术思维力和技术文化能力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技术素养的核心要素。其中,考虑到概念范畴的一致性,以及结构模型的可识别性,技术文化能力不是作为独立的技术素养维度,而是作为技术文化维度的内涵来认识。
二是从技术哲学出发。技术价值观教育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中被忽视,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技术价值观也必然成为技术文化的核心。在今天,技术的价值(特别是关于人文的)在技术哲学中已成为最受关注的哲学话题,也是美国提出技术素养的主要背景,因此,技术素养本身无法缺省技术价值观。尽管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宽泛的概念范畴,如果将技术文化中的技术知识、技术价值观作为技术文化的主要内涵,进而将技术文化作为一个技术素养的维度来认识,并作为技术素养文化维度的主要解读,我们认为是有意义的、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是从技术教育研究思维方法看。虽然技术文化与技术思维、技术行为、技术态度三个维度,在概念范畴和内涵特征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正是因为文化的弥漫性和浸润性,使得文化构成了素养养成的全部“养分”,也使得文化能够成为形成和决定个体思维、行为、态度的力量,并且最终能够形成稳定的技术文化能力。因此,以文化的发散思维研究技术素养,进而聚敛到技术思维、技术行为和技术态度的具象研究,将会使技术素养研究具有更广泛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上述职业技术教育现实、技术哲学和技术教育研究思维形式考量的基础上,可以将技术素养的四个维度及关系用图1来表达。这样的结构和内涵所要表达和解释的技术素养需要有更多的技术哲学、技术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支持。图1中的技术思维、技术行为和技术态度构成技术人技术实践的稳定结构,其理论基础以技术心理学为主体,技术文化则是维持上述个体技术实践的整体能量维,其理论基础是技术哲学。就结构的整体而言,如果以平面模型表达的话,技术思维体现在个体技术实践的形而下,技术行为和技术态度则表现为技术实践的形而上,而技术文化的内涵将会影响技术人技术实践的结构特征。如果以空间模型表达的话,技术文化作为平面维,它的宽广度决定了技术素养结构体的高度,它的内涵也同样决定整体结构的内涵特征。更重要的是,技术素养的结构模型运用于技术教育,最终是由教育的目标所决定,并且需要以教育学的理论作为教育实践的基础。
技术流程用生产话语表述可以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产品生产过程,二是岗位工作过程,简称“产品过程”和“工作过程”,两个过程的技术对象分别是过程产品和目标产品,技术形态包括流程技术和人工物技术形态。当我们将技术流程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参照系,课程的内容体系除了可以按照岗位工作及其过程进行选择和序化,更重要的是可以以技术流程,或者产品过程进行建构,但是,教学流程除了在课程体系层面进行整体设计以外,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流程再造,这是引入工作过程概念的最重要意义。
(三)技术素养养成与教学模式的关系
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技术素养形成的必要前提,技术素养的要素需要通过教学模式的细节予以体现,技术素养要素欲达成的目标需要通过教学流程设计实现。
如果说基于工作过程的技术课程教学给了我们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模式的策略指引,那么,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样需要有相应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支撑。无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策略仍然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但是这样的工作过程应该是显性工作过程和隐性工作过程相结合的,经过流程再造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显性的程式是需要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式程序,当我们提出一种流程的架构时,不是要看学习者是否按照流程完成了任务,而是要看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技术思维是否能够为完成技术目标作出贡献,这样的技术思维是否能够被描述,在整个流程的重要环节是否能够产生有效的反馈和调节,必要的“锚定”和“陷阱”是否能够有效促进思维,并最终得以解决。所有的这些教学设计是关于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设计,是为技术素养养成进行的更为深入而细致的模式设计,进一步说,教学模式的设计绝对不仅仅是关于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而是关于模式的理念和主旨的确认。
总之,技术素养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标志,要重视技术素养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作用的研究和实践,技术素养应该得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者和院校实践者的关注,尤其是技术思维和技术文化需要在技术学习的课程和教学目标设计上予以高度重视。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加强技术思维力的训练,注重技术文化能力的养成。
参 考 文 献
[1]何一鸣,江昌勇.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定位:技术应用型人才[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6):73-77.
[2]刘健,王春,李奎山.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及其实践环节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26-128.
[3][4][8]王伯鲁.技术究竟是什么――广义技术世界的理论阐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5-78.104-115.104-115.
篇10
关键词:“四全”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梦
作者简介:吴强(1977-),女,辽宁大连人,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吴江(1974-),男,江苏建湖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电力学院卓越计划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1602)、上海电力学院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1301)、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项目编号:J513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22-02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让当代青年,也让广大高校教师感受到了一份同心奋进的深沉力量,更加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高校教师和青年学生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
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2200多万人,到2020年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将达到近2亿人,这个人才数量使我国成为人才大国,同时也是我国发展成为人才强国的基石。青年学生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接班人要忠于祖国和人民,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正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所在,高校教师有义务承担这份使人才大国成为人才强国的重任。“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高校教育的师生主体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可以成就一番事业,铸就强国之梦。要实现人才强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实现伟大复兴,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德技双馨的未来栋梁。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育人体系,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各司其职,在大学四年的各个时间段、各个方面以及在高考前的招生咨询、大学毕业后的跟踪等环节,需要探索和实践“四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育人,包括知识体系的构建、品格的养成、职业素养的形成、回报社会和母校的情感塑造等等。
一、“四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学生将宝贵的青春年华慷慨托付于高校,他们有着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的精神,有着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的决心、信心。广大教师以“不敢半点怠惰”的精神进行教育,祖国的未来必然将更加美好,同时要有着对广大学生进行教育的理念和责任感。青年一代生长的环境相对优越,需要广大教师令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令其懂得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只有进行激情奋斗、顽强拼搏才会为将来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令其认识到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要让青年学生认识到面临众多选择时,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
不言而喻,高校的教育教学需要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及学生自身,从大学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四年,在思想教育、军事与体育训练、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进行努力。同时,这样的教育还需要前延到高考咨询乃至对中小学教育的深层次影响,后续到就业及其反响乃至终生教育,形成全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培养理念与模式。
二、全员、全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教师备课在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备上课对象,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所在和接受程度等有清晰的了解,精心设计,采用讨论与讲授相结合的方式,使教育教学“以人为本”,既教书更育人。教师在科研的基础上将前沿的科技研究热点带入课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成为科研创新等高层次学习内容和方式的一部分,在自主的科创过程中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学习和提升,进行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毕业论文环节上应更加注重由科创、科研项目、企业实际技术需求等问题导向型题目的比例,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未来的发展。
教育应是全方位的,是知识点的传授,更是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要让学生明白“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只有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才可以让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解决具体工程实践问题中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综合,教给学生“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使其明白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要让学生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全方位的教育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育。
大学四年是人生极其宝贵的青春年华,是生命和事业重要的四年,是能力提升的四年,是人格养成的四年,是为立身之本奠定基础的四年。大学教育对人生的影响极其重要,应是全生命周期的教育,贯穿一生,大学一年级刚入学时对大学的印象,与同学互相认识、交流的美好情景,之后随着年级的提升陆续受教育的过程,如第一次到企业进行实习时的兴奋、课程设计的总体规划、毕业设计(论文)的训练等等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学校要注意收集这些珍贵的资料,成为校史档案的一部分,这也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学生大学毕业后的关心,应如高考前对中学生及家长进行咨询答复那样耐心细致,而且时间跨度要大得多,高考咨询是一次性的,毕业后的关怀应是一生的,这是“终生教育”应有之意。对于校友的关心不仅仅是十年校庆、百年校庆时的邀请,二十年、三十年毕业返校的欢迎,更应是平时的关怀与交流,这样的交流其实很多不仅仅是情感的交流,更多的还包括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反馈的了解,包括校友以及用人单位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的评价和建议,对课程设置改进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实习基地的建立都是大有裨益的。征询校友、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毕业生、在校学生的培养方式的意见是大学教育应有的环节,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功能的内在需要和应有之意,是大学教育不断适应社会需求,从而引领社会的需要。
三、“四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以塑造完善人格,爱党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线,全程、全员、全方位、全周期对学生进行培养。进校之初,专业负责人和资深教授给学生做专业指导,为学生配备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业进行全方位指导。大一下学期到大四,进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仿真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并全程贯穿大学生科创项目的动员、组织、申报、指导实施,贯穿海外名师讲座、国内知名学者讲座、企业人员讲座、现电技术专题讲座等各类学术讲座,贯穿学科主任、院领导班子成员与学生的交流。在入学之前,专业负责人、班子成员出席招生咨询,详细解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方案、就业情况等,学生本科毕业后定期不定期联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跟踪,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反映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依据。
邀请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知名教授等海外高层次人才、企业管理人员和资深工程师等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在内的校外专家,以及校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多次评为“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资深教师等为学生进行系列学术讲座。讲座既能使学生了解和把握国际研究热点,又能深入了解生产过程、管理经验、企业文化企业等,令学生对专业的内涵、国际研究前沿和热点、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所看重的方面,以及学习、研究的方法有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学生既能继续深造进行基础研究,又能在毕业后立即服务社会。
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育人的“四全”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得到师生和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配合,也已取得初步的成效,在校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人文、体育等方面都取得骄人成绩,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赞誉。
以科创为例,有很多同学在参与科研项目后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根据成果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比赛,获得奖项。此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因为阅读大量中英文文献,提高了英语能力,最后顺利通过雅思、TOFEL、GRE等考试,申请到国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因研究需要而预先学习专业课程,最后取得很好的课程考试成绩并优秀地完成了课程设计等环节,还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取得优秀成绩,不但完成了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的拓展,还实现了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学习的促进以及两者直接的交融,既领会了知识又在灵活应用知识的同时深化了研究,促进更深层知识的学习,达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位同学在参与科创项目时感觉到基础知识不足,更加认真刻苦地学习专业知识,这些促进了科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包括3篇学术论文、1项国家级竞赛奖项在内的成果外,专业课程成绩也因此大幅提高,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优秀毕业论文奖,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称号,并被美国密西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环境工程一位同学参加科创项目,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刻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获得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学生等称号,在上海市科创杯和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大赛中获奖,并被同济大学录取为研究生。
人才培养成效的例子不胜枚举,以科创项目为纽带,全程全员进行人才培养,对所有团队成员都是一种精神鼓励。尤其是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对科研项目的热爱和学习、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导师指导下逐步能够独立地完成构思、项目申报书的撰写、项目的开展和结题等整个科研过程。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述更具科研专业性,同时也锻炼了组织、交流、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再如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上海电力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以此为契机,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合作形式,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很多专业课程,特别是实践类课程采取校企联合授课,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资源进行人才培养。联合制订培养方案,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融入教学计划,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将来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全员、全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四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上海电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创新人才团队逐渐壮大,承接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创基金项目的层次逐步提升,数量逐步增加,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专利、文章等成果,在各类竞赛中获奖;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得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认可,取得进一步深造资格的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得益于校企联合,充分利用校企两种资源,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进展良好,学生得到一致好评。实践证明,“四全”人才培养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又红又专、德技双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和践行“中国梦”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