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5-22 17:2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产业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产业发展规划

篇1

关键词:核桃产业;问题与制约因素;现状;优势;对策措施

1、盘县核桃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1.1把核桃作为产业来发展的经济意识不够。盘县除近几年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种植核桃外,其他核桃基本是原生的自然生长,这种缺乏规划的自然繁殖,由于核桃和其他农作物生长对空间和阳光的需求,如和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农户多数选择砍伐核桃树以保障其他农作物对光的采集。由此导致只有在荒山和坡地上有少量的核桃树,且由于土壤贫瘠,核桃树长势不好,核桃的病虫自然多,挂果数量少,产量低,尽管市场上核桃的价格高于其他农产品的数倍,并且能在核桃收获的季节给农户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农户会把一个成年的核桃树视为自己的家庭的一笔财富,但是他们依然不会主动成片的去种植核桃。这种经济意识的缺乏和农村交易市场的不完善有很大关系。

1.2相关替代品市场竞争大。核桃属于坚果系列,相关的替代品有花生,扁桃、腰果和榛子,尽管核桃的营养价值被逐渐发现并得到认可,但是相比其他坚果系列的产品来说,核桃的市场份额比较小,和其他饮品相比,核桃乳进入市场的壁垒虽然低,但竞争过大,但是如饮料,功能饮料市场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非常可乐占据,瓶装水市场被娃哈哈,农夫山泉,康师傅占据。而植物油市场更是被菜籽油、花生油、橄榄油、豆油垄断,很少看到核桃油,核桃油要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难度很大,当然一方面也是因为核桃油价格昂贵。

1.3农村市场发育不完善阻碍核桃交易流通。在农村核桃交易市场,农户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即存在买方市场,由于和核桃品种杂乱,良莠不齐,市场价格也不一样,农户与消费者交易以小笔交易居多,一般一笔交易几斤至几十斤,核桃消费也是直接生食,没有进行深加工,市场交易关系也是简单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信息的不通畅,市场发育的不完全,核桃只能在本地市场被消化。未进行深加工的核桃其附加值比较低,除去成本农户基本没有什么收益。

2、盘县发展核桃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2.1人力资源优势。盘县有人口118万,其中农业人口96万,贫困人口38.97万,农民居住在山区,土地产出率低,收入薄,无固定收入来源,农民平均纯收入4305元,不到云岩区农民人均村收入9124元的二分之一,排全省第四十位,所以在盘县广大农村发展核桃种植可以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获得更多地农村劳动力投入,盘县众多的农民和农村人口推动盘县核桃产业发展的关键,积极调动群众参与退耕还林,营造经济生态林,发展核桃这一绿色产品,能带动农户就业致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经济生活水平。

2.2政策优势。20 世纪 90 年代,盘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六个十万亩”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其重点是发展4.9995万亩核桃种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建设,整合农业扶贫项目等资金发展核桃产业,2008 ~2009 年种植核桃 3.15万亩。贵州省“十二五”期间把核桃产业作为连片扶贫开发的重点产业,预计在六盘水完成80万亩的核桃种植面积。2010 年 9 月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办公室编制的《贵州省 2010 ~2015 年核桃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将盘县列为核桃重点发展的地区之一。盘县2011年财政扶贫资金核桃产业化项目总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00万元,在水塘镇、板桥镇,种植核桃17340亩。这些政策无疑是盘县为盘县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3市场优势。核桃果仁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具有医病、强体、健脑的特殊功效。随着人们对智能绿色食品需求的不断扩大和消费方式的改变(由单一的带壳消费向鲜食、油、粉、露等多元化消费费转变),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从发展现状看核桃特别是优质核桃中短期内将难以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从经营效益看,优质核桃综合效益相当于普通核桃近10倍。核桃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逐渐上涨,是纯绿色有机食品,发展核桃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3、核桃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建议

3.1 提高核桃产品的研发能力,引进并增加技术投入。成立核桃研发机构,专门负责核桃的苗木培育,核桃的嫁接技术的研究,培育适合盘县生产发展的优质核桃幼苗。研究核桃的病虫害技术和药品,增加对核桃病虫灾害的防治。对核桃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提高在栽培核桃和管理的科学性,研究核桃的采摘技术,可以减小核桃的采摘难度,较少核桃在采摘过程的损失,并且可以节省人力资源投入,降低核桃生产成本。此外,最重要的研发核桃产品的技术,深度发掘核桃产品的价值,提高核桃生产加工的附加值和扩大核桃产业发展的空间。

3.2加强农村水利、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盘县新增小水窖2.79万口,但是这些水窖只能满足村民基本生活用水,对农业的贡献微弱,盘县各乡镇地势陡峭,即使有村庄旁边和河流经过,但是山高谷深,取水较为困难,各地的取水方式夏季多用人担,而旱季取水苦难则改用马驮。由于经济农村经济水平低,加之地形地势的影响,农用水泵的使用率低。

目前农村网络发展速度滞后于城市,在盘县,农户了解市场信息的基本方法是每周一次的农村乡镇集市,或者电视,电话等信息渠道,目前盘县电视的普及率为92.8%,电话普及率为74.35%,移动电话的普及率为62.71%。农户对信息的获取有限,对市场需求状况不了解,导致农户经济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盘县农村互联网建设落后,互联网覆盖的点只有县城和37个乡镇镇中心,而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经济时代,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国内外市场核桃的需求状况,核桃产业的发展状况,以此来调整经济行为。新一代的农民,对互联网的使用娴熟,他们通过网络购买外地商品。盘县核桃产业的发展也可以通过物联网的建设,来了解市场需求状况,核桃产业发展信息,同时通过互联网来扩展销售渠道。

3.3加大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国家从2004年起,减免农业税和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盘县发展核桃产业除坚持国家政策外,盘县地方政府应对新建的核桃生产加工企业给予减税费或免税费政策,扶持核桃企业的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有利于增强核桃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对核桃产业的发展实行财政补贴,如对核桃种植农户按核桃种植面积实现直接财政补贴,对积极进行核桃良种推广的农户补贴,对采购用于核桃加工的机械的农户进行部分财政补贴。这种补贴政策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也对核桃产业发展的间接投入。

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增强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用共享”的运行机制。以龙头企业的发展来提高核桃加工转化率,提升盘县核桃的品牌,提高盘县核桃的附加值。(作者单位:1.贵州民族大学;2.盘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 潘英,王力.提升洛南核桃产业化水平的思路[J].中国园艺文摘,2009,(03).

篇2

 

关键词:编制 林地经济 发展规划 

        1 编制规划的原则 

        1.1 发展村级林地经济应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民、协调发展、群众自愿、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保护生态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村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在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地种植业、养殖业,最终达到林业增效、林地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1.2 编制村级林地经济规划应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明确实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集中连片、一村一品、上下结合、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3 村级林地经济的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5年),近期林地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及具体项目安排是规划的重点。 

        2 规划编制的内容 

        2.1 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及分析 

        2.1.1 村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收集、整理乡镇、村已有林地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本村自然状况(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本村社会人口状况(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动力等)、林地状况(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现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产业种类、面积、产量和效益、经营水平等情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民技术文化和收入水平等)和其他情况。 

        2.1.2 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对全村林地经济、建设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判断本村发展的潜力与优劣势,找出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佳发展项目,并按照林农意愿和要求,提出规划期内本村林地经济发展的思路、总体定位及林农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 

        2.1.3 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 

        2.2 确定林地经济发展内容 

        2.2.1 林地经济目标:提出规划期内(近期分年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林产品和二、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项目构成测算;村组及农户经济发展的项目、产值、效益等规划内容。 

        2.2.2 产业发展与定位:应对全村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的规划布局,明确全村的主导产业和一至二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包括区域布局、年度目标、增长速度以及规划期末的发展规模、工作措施等),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提出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计划,对村内林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等行业发展进行规划。 

        2.2.3 围绕产业发展,对推进林地经济建设的基层组织机构提出规划建议;对市场组织化程度高、符合国内外市场准则要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类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中介组织等)建设,提出名称、种类、规模和农民参合率的规划建议。 

        2.2.4 提出发展林地经济的融资措施和途径,比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2.3 林地经济开发适宜条件 

        2.3.1 森林类别:商品林、除特殊保护地区以外的公益林。 

        2.3.2 林龄:幼、中龄林、成熟林。 

        2.3.3 坡位:中、下腹。 

        2.3.4 土层厚度:20厘米以上。 

        2.4 林地经济开发项目 

        2.4.1 林菌模式。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主要原料为稻草、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一次搭棚,可多茬轮种、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收益高,是郁闭林地种植的首选模式。林下种食用菌既利用了林下闲地,又能实现林菌互补共生,比另辟新地建大棚、温室,不仅省地,成本也只相当于大棚生产的10%左右,而经济效益与大棚生产相差无几。林菌模式也可选择保护和发展野生食用菌采集基地,如松伞蘑、榛蘑、松茸菌等。 

        2.4.2 林禽模式。在郁闭的林下饲养肉鹅、笨鸡、山鸡、肉鸭等,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5茬,是发展林下养殖的主导模式。该养殖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

篇3

这次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回顾年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作,安排部署年生态茶园建设工作。等一会,县长还要作重要指示,希望大家认真领会,狠抓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正视差距,增强做好茶产业发展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年是我县发展生态茶产业的起步之年,也是困难与机遇相互交织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正值茶苗移栽季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雪凝灾害;年末,又遇上长达20余天的干旱。面对诸多困难,县茶产业领导小组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完成了《县10万亩生态茶园发展规划》,制定了加快生态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通过积极争取,已列为省委、省政府明确的42个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筹集各类资金650余万元,共计新建生态茶园11962.9亩,全面完成地区下达的10000亩茶园建设任务。完成茶园配套公路60余公里,已成功引进和泰茶业公司和、有种茶加工经验的企业3家,全年投入茶产业发展的企业和客商达到15家,能人大户达到60人(其中就有村干部12人),发展种茶农户4004户,以农户为主体,企业、能人、大户建基地的机制已初步形成。事实证明,我县发展生态茶产业,既有资源优势,又有政治、社会、群众基础,这是一项顺应经济发展规律,顺应民意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只要我们全县上下坚持党政高度重视、各级齐抓共管、部门通力协作、工作严密部署、建设依靠科技、管理坚持规范这些基本经验和工作方法,就一定能够推动全县生态茶产业稳步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更与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群众的积极参与分不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好的做法: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各级认识统一。县、乡两级政府都成立了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专门的领导干部和技术干部专抓茶产业发展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自研究部署茶产业发展工作,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落实茶产业发展工作措施,全县上下形成了领导部署、干部落实、能人带头、群众参与、企业投资、金融扶持的茶产业发展良好氛围。二是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结合我县的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因素,对建设10万亩茶园的品种和相应的加工、市场建设进行了合理布局,对技术培训、劳动力组织、资金筹措作出了认真的安排,并把10万亩茶园建设任务按年度安排到了乡镇、村组及地块,保证了茶园建设有序推进。三是活用政策,优化投入。年初从发改、农业、国土、水利、扶贫、农办等部门筹措500万元解决了启动资金;采取茶农贷款,财政贴息等办法,有效解决了茶园管护资金;利用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乡村公路建设、“三小”工程水利、茶叶农机具补贴、科技扶贫等项目筹集资金近5000万元,有效解决了茶园建设的土地开垦整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采取乡镇自筹、财政投入、部门帮扶共筹集资金近1200万元,有效解决了茶苗及肥料的补助资金。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生态茶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规划不具体。我们虽然有一个总体规划,对10万亩建园建设的推进时间、区域、品种等作了具体安排,但是宜茶区域内哪些地块涉及林木采伐、哪些地块符合土地开发条件、哪些地方需要建设茶青收购站和粗加工厂、哪些地方需要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等未作深入研究,规划缺乏可操作性。二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县茶办作为县委、县政府专门抓茶产业发展的独立机构,在协调解决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多数乡镇在抓茶产业工作中,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宣传发动不够深入,督促措施不力,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点子不精。三是部门配合不力。大多数部门对发展生态茶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在支持配合茶办、乡镇办理相关手续、争取项目以及给予人力、资金等方面帮扶力度不大。四是筹资困难。受上半年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贷款难度增大,导致茶园建设资金不足。五是重建轻管现象严重。大多数乡镇只把生态茶产业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未能从生态产业、经济产业方面去看待,对已建茶园的剪枝、施药、除草、培肥管理不到位,建成一片就荒芜一片,往往是茶稀草盛,草比茶高。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现在已是2月中旬,距春耕农忙时节不到两个月时间,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3月底前完成春季种茶1万亩任务只有40余天,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明确目标,创新方法,扎实抓好茶产业发展各项工作

年是我县发展生态茶产业的攻坚年。生态茶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为核心,以引进和扶持茶叶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农户为主体,以推广无性系良种为突破口,加快茶园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进程,提高生态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努力完成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2.5万亩(春季1万亩,秋冬季1.5万亩),其中,双江镇2700亩(春季1080亩,秋冬季1620亩),闵孝镇3000亩(春季1200亩,秋冬季1800亩),民和乡4000亩(春季1600亩,秋冬季2400亩),坝盘乡2800亩(春季1120亩,秋冬季1680亩),太平乡3200亩(春季1280亩,秋冬季1920亩),怒溪乡2700亩(春季1080亩,秋冬季1620亩),德旺乡2700亩(春季1080亩,秋冬季1620亩),桃映乡2200亩(春季880亩,秋冬季1320亩),官和乡1700亩(春季680亩,秋冬季1020亩)。围绕以上目标任务,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规划,增强可操作性。规划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规划先行原则,科学合理地做好生态茶产业发展规划。茶办、农业、国土、林业等部门要进一步深入调研,结合我县气候、土壤、林种、地形地貌等特点,正确处理好茶园空间布局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完善全县生态茶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乡镇要在全县生态茶产业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好详细的发展规划。一是要细化茶园面积发展规划。要重点向生产条件较好的乡镇、村集中,规划建设一批万亩乡镇、千亩村,培育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茶叶示范基地和专业大户。要把民和、坝盘、怒溪、双江、闵孝、德旺等6个乡镇培育成万亩茶园乡镇;在民和、怒溪、太平、闵孝、德旺5个乡镇选择5个重点村连片建设高标准茶叶基地,使每个村茶园面积均达到3000亩以上。规划中除了要明确地块面积外,还要明确地块是熟地、荒草地、疏林地还是次生林地等类型,标明是否符合土地开发或复垦、整理条件;要明确需要配套建设哪些基础设施。二是要细化茶叶品种规划。要按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原则,结合我县自然条件和茶叶资源,选择推广优质茶树品种。要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的原则,着力培育梵净山系列精品茶。三是要细化茶叶加工基地规划。各乡镇和部门在制定茶园规划的同时,要统筹考虑茶叶加工基地规划,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的原则,新建茶叶粗加工基地,要突出既有利于技术推广,提高茶叶初制水平,又有利于充分利用和安排当地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四是要制定好茶叶市场建设规划。要超前规划建设茶叶专业市场,打通茶产业通向市场渠道,建立茶叶贸易中心平台,及时收集和供求信息。要建立和完善以茶叶批发市场为主,专卖店、专卖柜为辅的营销网络,形成产业链条,培育市场,着力解决好销售问题。

(二)加快基地建设,迅速壮大规模。规模是产业发展的前提,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要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就必须突破总量,做大规模。按照全县生态茶产业发展规划,今年3月份必须完成1万亩生态茶园建设任务。各乡镇要按照下达的目标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村组、农户,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干部头上,严格实行干部包村工作责任制,直至茶树栽足种好为止。要实打实做足面积,挤干水份,绝不允许栽政治茶、应付茶。在茶园建设上,要尊重科学,在建园之前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掌握土地面积、海拔、坡度、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指标,科学选择栽培品种;要坚持高起点,严格按照无公害茶、有机茶基地建设标准和适度规模、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建设。在发展模式上,要坚持“政府引导、部门示范、企业带动、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以农户投资建园为主,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外商和本地龙头企业参与茶园建设,支持能人承包、租赁等形式发展茶产业。同时,要鼓励机关干部职工带薪带职兴办茶产业,快速推进我县茶产业发展。

(三)培育龙头,引领发展。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是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没有龙头企业,就不能带动产业发展,因此,必须全力抓好以加工、储藏、包装、销售等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东茶西移”的机遇,在土地、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努力引进一批实力强、技术新、产品有竞争力的企业来我县发展茶产业。招商部门要把引进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二是要加大对现有茶叶生产企业扶持力度。要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在贷款、项目安排等方面对现有茶叶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加快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市场开发前景好的龙头企业。三是要支持企业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原则,通过预付定金,赊销茶苗、肥料等方式,配套建设茶叶基地,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四是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生产和营销大户成立茶叶协会、茶农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形成企业、协会、茶农利益共同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产业化经营,走“企业带协会,协会联农户”的发展模式。

(四)打造品牌,开发市场。品牌是商品的核心竞争力。要按照“抓基地、树品牌、创市场、拓旅游”的思路,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梵净山茶叶的文化内涵、自然资源和品质特点,加大对“梵净山富硒茶”、“梵净山云峰茶”等品牌的宣传力度,做到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图像、报纸上有文字、网络上有内容,让梵净山茶叶品牌形象走向市场,深入人心,提高知名度。要进一步完善“梵净山富硒茶”和生态茶生产标准及加工技术流程,引导企业按标准组织加工,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包装,加强品牌管理和原产地保护,集中力量打造梵净山茶叶系列品牌。要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建设,参照国际通用的有机茶及国家核准的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加快研究制定从生产源头到加工、包装、销售的茶叶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无公害食品认证工作。对国家明令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的农药、化肥要严格监管,从源头上把好茶叶质量安全关。要加强茶叶交易市场建设,充分利用其独特的集散功能,推进我县茶叶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进程。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开创茶产业发展新局面

茶产业是一项初期投入大、技术要求高、见效相对较慢的长线产业。今年是我县生态茶产业建设的攻坚之年,要实现茶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面临的困难多、任务也十分艰巨,必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才能打好生态茶产业建设的关键一仗。

(一)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发展生态茶产业,主要力量是广大农民群众。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茶产业发展目标、要求和政策措施,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向群众讲清政策、算明对比帐,引导农民群众认识到种茶的好处,促进群众转变观念,“变要我种茶”为“我要种茶”。乡镇、村要采取书写标语、开辟宣传专栏、召开群众会等形式,深入村组和农户开展政策宣传,把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充分调动他们发展茶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发展茶产业的优势和致富典型,改变群众传统的种植观念,形成全县上下人人谈茶、说茶、种茶、唱茶,关心和参与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为茶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要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加强茶园管理,根据种植区域实际情况,千方百计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一是切实加强幼龄茶园的管理。从全县掌握的情况看,部分茶园间作不当,管理粗放,杂草从生,缺苗断垄严重,“重发展,轻管理”矛盾突出。因此,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幼龄茶园的田间管理,消除草荒,杜绝人畜践踏,对缺苗断垄的茶园要及时补栽补种,以负责任的态度保护和巩固新发展茶园成果。二是对树枝衰老和生长不规范的茶树进行定型修剪,促使茶树迅速生长。三是加强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家肥和增产素,提高茶叶产量。四是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杜绝使用高残留农药,多用生物农药,把我县茶园培育成为生态茶、有机茶的原料基地。

(三)要强化技术,培养人才。人才技术队伍事关茶产业发展的成败,要抓好茶叶技术培训和技术队伍建设,加快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茶叶技术队伍。一是要抓好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的提高培训。农业部门要建立茶叶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学习培训制度,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地组织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到科研院所进行茶叶生产、加工等技术培训,特别是要加大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二是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种茶、养茶知识和技术培训。农办、扶贫、农业、劳动等有培训任务和项目的单位,要重点向茶产业加工技术培训倾斜;职业学校、农民夜校、农村远程教育点等也要把茶叶知识技能培训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三是要加快充实茶叶技术人才队伍。组织、人事部门要抓紧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茶叶主产乡镇和重点茶叶加工企业就业;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开发、转让,项目引进、科技咨询、定期服务及兼职等方式参与茶产业发展;引进茶产业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引进培养企业管理、市场开拓和茶叶深加工等方面的人才,为我县生态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四)要用足用活政策,加大上争力度。我县是全省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必将得到省、地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只要我们的相关部门和干部不辞辛苦,加大力度地向上争取,就会得到省、地在项目和政策上的倾斜。同时,地委、行署已经出台了奖励扶持政策。县委、县政府也即将出台扶持政策和贷款贴息办法;加之金融部门的信贷倾斜、国土部门的耕地复垦政策等,对于这些,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认真领会,吃透政策,科学指导好本地茶产业的发展。

篇4

关键词:陕南 特色产业 理路基础 问题战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205-03

陕南包括汉中、安康、商洛3个地级市,下辖28个县(区),面积70068km2,人口908.23万人。长期以来,陕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在全省经济总量分额明显偏低。陕西省“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陕南突破发展战略”,这是省委、省政府继“关中率先发展”和“陕北跨越式发展”后提出的促进全省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陕西塔委、省政府在布阵全省发展战略时。为陵南确定了一务最具全球“前沿”意义的经济路线――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业就成为陕南特色产业发展的本质特征和主攻方向。所谓绿色产业,是指人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符合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有利于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新兴产业。简言之,即为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的产业。面对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刺不容缓的关键时刺,如何破解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难题,解决特色产业“长不大做不强”的“成长烦恼”,已成为陕南实现突破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陕南特色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现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中,比较优势理论是陕南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内核”,赤松的“雁行形态说”和弗农等人的“产品循环说”是其发展的“合理外壳”,产业协调发展理论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是其根本的发展理念。产业集群发展理论是其发展方向。这些理论为陕南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一是综合运用区域优势理论发展特色产业。区域的优势分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时序优势和后发展优势。对于陕南来说,在区域优势分析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责源禀赋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影响力已经逐步减弱,而时序优势、后发展优势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中时序优势是一个区域要率先发展新兴产业。就会建立这一产业的相关标准,会形成与区情紧密联系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形成一种产业发展的势能。而后发展优势是我们在建立某种产业的过程中,不必经历这一产业发展初期的各种痛苦的探索历程,在发挥区域某方面的优势基础上,直接从一个高的起点上建立成熟和超前的技术工艺水准,促进产业的超常发展。要通过时各种优势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利用后发优势和时序优势的思路,培育发展陕南的特色产业。

二是明确区域特色产业的目标定位与发展理念。按照区域优势分析的理论,陕南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青山绿水,人文历史,生态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优势是大自然和陕南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所赋予的。是一种绝对优势。基于这些优势的产业会给区域带来持久的活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恒久的市场开发价值。因而,陕南地区的特色产业必然要将重点放在绿色产业、生态旅游业、矿产资源开发上,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植入发展的思路中,将首要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上。同时,按照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及基础产业协调发展理论,要明确的问题是,区域特色产业培育的目标是将特色产业培育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要注意特色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要通过产业之间复杂的关联,延长产业链,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系统。

三是科学选择产业发展模式。发展模式的选择,决定着陕南特色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壮大。如果我们按照赤松的“雁行形态说”和弗农等人的“产品循环说”建立发展模式,陕南特色产业发展必然要经历艰难漫长的痛苦历程,这与陕南突破发展极不适应;如果按照梯度推移理论承接高梯度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来发展,实践已证明,低梯度地区只接受高梯度地区转移出的产业几乎不可能改变落后面貌;如果我们把时序优势、后发优势与“雁行形态说”和“产品循环说”结合起来,直接从一个高的起点上建立产业和技术业标准。依托资源优势,引进大企业集团来研发新产品新工艺,从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深精加工。使产业发展和产品循环不必经过“从低级向高级、从粗加工到深加毁再到精细产品”的过程,直接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高度化。即实行跨越式发展。一步到位达到“雁行形态说”和“产品循环说”的后发展形态。而且这样的跨越式发展还必须借助政府力量强势推动,对选好的战略产业应大力扶持和重点发展。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优越化和高级化,进而就能使陕南赶超发达地区发展水平。这种由政府主导型与跨越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称之为“后突破发展模式”。

四是遵循产业集群化、团区化的发展规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和产业组织形式,国内外宾践证明,产业集群能够强化专业化分工,充分发挥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降低创新和交易成本,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工必然趋势。是加快落后地区工业化进程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建设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有利于改善园区要素条件,有利于培育固区主导产业,有利于形成固区创新网络。由于陕南特色主导产业的培育和规模化开发,正好与产业集群所需的社会网络和规模经济要求相似,特色产业内的农户、企业、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相互协作、互通信息、传播知识、转化技术就能够在地域集聚的同时取得集群化的效应。同时,产业集群化发展,需要良好的基础配套实施和环境,而园区化建设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产业聚集形成循环式的链状经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循环高效利用。

二、陕南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特色产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调查发现,陕南特色产业发展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特色产业还没有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成为陕南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式。从组织形式和规模上看,陕南绿色产业以农户为主体。生产经营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大多农户还处于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生产格局。种植面积小且分布零散,缺少相对集中连片、配套设施齐全的规模化、专业化开发。这种社会化程度极低的组织形式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不相适应,严重地阻碍了农产品产业化进程。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从质量和效益上看,产业化程度低,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时改善优化当地工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合理

化、高度化的作用不大。以特色产业发展迅速的商洛为例。2008年正在大力发展的五大特色产业中,现代中药增加值仅占经济总量的6%左右,特色食品不超过3%,生态旅游占5%左右,劳务输出占6%左右。增加值最多的矿产建材业也只占到9%左右,没有一合产业超过10%。工业化是产业化的基础,陕南产业化程度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程度低。2008年,陕南生产总值达到760.32亿元,经济总量仅占到全省的11.1%,“陕南第二产业占总产值比重为36.8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9.29个百分点;第:产业增加值为279.90亿元。仅占全省的7.28%。”

2.发展理念层次低,产业发展空间狭窄。从产业定位上看,目前的倾向是把绿色产业定位于大农业之中,实际上是耙绿色产业看成是农业中的一些特色产业或特色项目。从产业发展看,各地市都提出了“打响绿色品牌,发展特色产业”的口号,把发展绿色产业的方向基本上集中于荼、果、菜、药、林特产品和生猪等领域,种植和养殖的品种都以传统型居多,科技含量高的少。这样低层次的认识和定位大大地限制了绿色产业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容易把植物的绿颜色和绿色产业等同起来,而忽视甚至丢掉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绿色产业内涵。导致产业缺乏绿色工业支撑、产业结构趋同、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形成长期以来制约陕南特色产业发展“品种一长串、产品几汽车”的有特色品种,无特色产品和品牌效应的困境,使陕南特色产业发展陷入“长不大做不强”的“成长烦恼”之中。

3.产业链条短,资源配置能力差。尽管陕南各地市围绕优势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培育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但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上还停留在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层面。从农产品加工上看,由于龙头企业少,加工水平低,陕南特别是商洛的核桃、板栗,烤烟、蚕桑、生猪等特色产品,在市场销售的只是原生产品或初级加工产品,还没有一个产品能够形成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农户、市场、生产、加工分离,缺乏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很少有大企业集团引领、大产业项目支撑。如汉中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仅占全省的3.8%,年产值过亿元的不足全省的2%。而且多数企业小而散,带动能力不够,与农户和生产基地的利益联联结机制还不健全。从矿产资源开发上看,开采装备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采、选、冶的总回收利用率很低,浪费非常严重。如表1显示:商洛市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29%,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1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只有3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尾矿综合利用率仅为2.7%,比发达国家落后54.3个百分点,比全国落后近4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只有5.7%,比发达国家落后86.8个百分点,比全国落后57.1个百分点。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

4产业配套能力差,支撑体系不健全。按照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现代产业发展必须具有科学的产业规划指导、健全的政策体系引导、先进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衔接。就陕南地区来说,无论是基础设施和生产配套,还是创业环境和生活配套,目前均不能适应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关中及沿海地区具有较大的差距。从产业规划指导上看,陕南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有待系统化制度化。尽管已颁布了《陕南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陕南中药产业发展规划》、《陕南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但三地市还没有建立陕南特色产业合作、协调发展联席会制度,这就使得陕南特色产业发展处于各自为战、自我发展的态势,难免陷入急功近利、盲从模仿、重复建设的产业发展格局之中。从政策扶持上看,政策体系还很不完善。尽管省里每年拿出2.5亿元专项资金,来扶持陕南特色产业的发展,但是,存在着投入量少面广、重点不突出的问题,难以起到产业快速孵化、发展壮大效果。而且国家对陕南生态补偿政策还处在试点阶段。还没有扶持陕南特色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和项目。从科技创新上看,科研单位与企业和地方结合还不够紧密。据陕西科技统计,2006、2007年,陕南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在82个承担项目的第一单位中,企业75家,研究院所5家,大专院校1家。其他1家。”从社会服务上看。陕南发展绿色产业的服务方式以自我服务为主,社会组织与政府的服务少而且能力差。目前,整个陕南还没有针对农户生产的风险预测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尽管农村各类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资金、人才、技术的制约,很难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三、加快陕南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1.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区域产业布局引导。由于陕南各市地缘、资源等状况极其相似,从而决定了区域产业发展具有趋同性。要避免这一区域走小而全、重复建设的产业发展模式。应从进一步加强产业布局规划入手,制定严格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以引导支持陕南特色产业发展,实现陕南突破发展。为此。建议由陕南突破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联合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业厅、国土资源厅、商务厅、省旅游局等有关部门,着手共同编制《陕南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陕南特色产业的范围、发展目标、基本思路、战略重点和空间布局。提出国家支持陕南特色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还应定期《陕南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目录》,以作为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的依据。

2.联合构建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与产业链。走产业集群化的发展道路,是加快资源市场化、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陕南地区应从有利于实现产业规模化,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打破行政区划,以大型企业的战略联盟为依托。加强产业内的联合和产业间的配合。加大重点优势产业的协作力度,联合构建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形成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实现陕南共性资源共同开发,优势稀缺资源互补互给。应充分利用陕南水电资源和矿产资源富集的特点,建立电矿联营,拉长循环产业链,做强现代材料循环工业;充分利用陕南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高度关联的特点,共同打造陕南黄金旅游环线,做大旅游业的蛋糕:共同做大陕南农林产品、中草药、绿色食品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绿色农业。

3.提高陕南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就是要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积聚,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相互关联和支撑的产业配套优势”。一是制定产业配套规划。在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产业配套现状,以支柱产业和现有大企业为配套基础,以中介服务组织为主要配套对象,以三地市的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作为提高产业配套能力的突破口和重要栽体,以推动园区产业

的适当集中和集群发展为目标,制定陕南地区产业配套的指导性意见。出台产业配套目录、规划及实施方案,成立产业配套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时产业配套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二是优选产业配套项目。项目是产业配套的栽体。产业配套项目要通过招商引资得到体现和落实。陵南应围绕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优选产业配套项目,采用改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的方式,改变片面对外宣传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的倾向,把宣传推介产业配套能力、吸引产业配套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方向。按照“龙头项目一产业链一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突出产业特色,全力推进产业链招商。三是改善产业配套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务环境,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积极引进和培育相关配套服务业。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创建布局紧凑、产业聚集、资源节约、功能优化、开放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模式,加快培育建设大关中城市群,提高大中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承栽能力,充分发挥城市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聚集、辐射和示范效应。

4.多渠道筹措产业发展资金。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陕南各政府应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规划的制定,改善产业发展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区域内外的业主、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投入产业发展。省里也应加大对陕南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日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要在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按照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外商投入带动域内投入的思路,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银企协调力度,着力破解投入难题,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5.建立健全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陕南三地市应紧紧抓住交通瓶颈解除以及“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西三角”建设的良好机遇。在加强与陕西省关中、陕北地区经济合作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机制,促进陕南与成渝、武汉经济区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网络、现代中医药产业、现代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与开发。在加快多边贸易与投资的同时,为减少川陕渝、陕鄂各地区间的经济摩擦,促进陕南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川陕渝鄂4省市应尽快建立一个有效的区际利益协调机制和对话协商平台,促进“行政区划经济”向“经济区划经济”转变,实现跨区域的资源与要素整合、产业和企业的重组,实现“区城外部规模经济”,为陕南区域经济发展与协作提供宽广的空间。

篇5

科学制定规划,统筹产业发展。结合各乡镇资源特点、气候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科学编制了《特色产业发展十年规划》、《林地经济开发十年规划》、《医药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等产业宏观规划。围绕发展规划,又划分了“绿色农特产品、长白山现代中药和特色养殖”三大产业板块,确立了“林、参、蛙、菌、药”五个主导产业。

实施园区工程,引领产业发展。建设了人参种植加工、林下参种植加工、现代中药种植加工、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加工、食用菌栽培加工、生态经济林产业、山珍野果保护开发产业、绿色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等产业园区,发展绿色食品、保健品、功能食品等农特产品加工企业46户,年加工特色农产品2000吨以上。

加大招商力度,引导产业发展。国家医保、北京同仁堂、修正药业、东北虎药业、北京中科孚德、天津天士力集团等企业投资20多亿元,相继在靖宇建立基地或建立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他们的品牌优势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实现了与靖宇县丰富资源的最佳配置。

拓宽融资渠道,助推产业发展。一是鼓励开发户个人投入特色产业开发资金2亿多元。二是围绕国家扶贫、山区综合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相关政策,共申报特产经济开发项目200多个,争取到位资金3亿多元。三是金融部门贷款投入。县农村信用联社、农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部门投入产业结构调整等各项贷款5亿多元。

篇6

一、抚州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抚州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优美的自然风光,孕育着众多的名胜古迹;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奇山佳水引人入胜,人文宗教群雄并峙,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麻姑山素称洞天福地,军峰山龙潭飞瀑斗奇;千亩梦湖水碧波荡漾,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乐安流坑千古一村,大觉山漂流游人如织;王安石汤显祖闪耀古今,黎川船屋神秘神奇;曹山寺佛门称宗,天主堂国内知名,可以说是县县有美景,处处有特色。特别是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出台扶持措施,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抚州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扩大,旅游可观赏性和舒适度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得到持续发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约

发展临川文化旅游有利于抚州抓住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大战略机遇加快自身发展。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品牌影响力不够。旅游市场开发程度特别是旅游宣传营销理念和手段较为落后,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在全国叫得响、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旅游景区景点和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旅游客源能力较弱,主要为本地和周边城市游客,制约了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二是配套设施滞后。我市旅游“吃、住、行、游、购、娱”整体配套设施较为滞后,既浪费了游客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也影响了旅游创收能力,不利于进一步开拓旅游品牌附加价值和美誉度。三是资源整合不到位。各旅游景区景点基本处于单兵作战模式,缺乏成熟的旅游线路,也没有形成旅游观光娱乐完整的产业链条,基本以原生态旅游为主,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突出,核心竞争力和集群效益较差。

三、抚州使临川文化旅游面临的有利形势

抚州市最大的优势是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抚州最有特色而不可复制的是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抚州没有世界级的自然资源,却有世界级的人文资源;没有世界级的名山大川,但有世界级的名人鸿儒。如汤显祖、王安石。汤显祖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的世界百位文化名人,近十年来,国内外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对汤显祖研究的最新成果,出现了《牡丹亭》国际性持续演出热这些是抚州市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旅游发展趋势变化,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在大城市旅游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大众的旅游理念发生向外、向下的明显变化,一方面是出国出境旅游日益火爆,另一方面转为注重追求宁静空间和休闲环境,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的旅游新宠,中小城市旅游业异军突起,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旅游首选目的地。这对于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只要我们切实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好我们的后发优势,就一定能够实现“小城市,大旅游”的华丽转身。

(二)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抚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腹地,自古就有“襟领江湖,控带闽粤”之称,处于“南昌远郊、闽台近邻”,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区位优势较为明显,是江西对接长珠闽的前沿阵地、通往中国台湾和东南亚的“桥头堡”,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向莆铁路的开通运营和“昌抚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为我市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推进市场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送的区域旅游市场培育,进一步做大做强抚州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我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形象持续改善,群众收入稳步增长,大众的旅游意愿和旅游消费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活力和推手。

四、加快抚州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标定位不清、发展水平偏低、资源整合较差、宣传营销不够等问题普遍存在。我市旅游产业要更快更好发展,上述影响和制约因素亟待加以解决。

(一)目标定位必须合理

1.要务实理清发展思路。在发展思路上,应脚踏实地,以“摸清资源、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总体规划、逐步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工作目标,以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打好旅游强市建设攻坚战,像抓工业化、城镇化一样抓旅游,激发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爆发力,努力把我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经济优势。

2.要切实找准发展方向。围绕我市旅游的文化元素和良好的生态资源,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打造特色精品工程,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抓好配套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的景区,形成“百花齐放”、“百景争艳”的良好态势。

3.要合理界定发展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实行十年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建成一批文化和生态旅游景区。第二步,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实施旅游建设规划,提升各大旅游景区景点的品质。第三步,用4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形成文化生态度假产业化、品牌华集群效应,切实将抚州建设成为文化生B旅游强市和旅游产业大市,提升旅游产业对全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劲的带动作用。

篇7

一、找准定位,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发挥比较优势,选准主导产业。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产业聚集区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强力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就是要在产业结构和布局上,适应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选准主导产业,按照“最具竞争性、最具成长性、最具关联性”的原则,统筹考虑现有基础与发展前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主导产业与一般产业、自身优势与对外开放四个关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准确合理对产业集聚区进行定位。围绕主导产业,加强招商品牌建设,高标准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完善服务,高效配置各项生产要素,吸引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强、带动力大的龙头型项目,带动产业集群链式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生态优先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战略要求,坚持“构建循环经济圈,打造生态工业园,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降低资源消耗量,实施中水回用,推行绿色制造,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抓好项目建设,实现集群发展。项目建设是集聚区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在招商引资中,围绕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突出技术密集型和循环经济型产业,通过多渠道、立体式招商,达到集群引进的效果。今年按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原则,汝州市重点规划建设五个集聚区。一是把汝南工业区建成全省有影响的品牌产业集聚区。二是建设汝东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争创平顶山市品牌集聚区。三是规划建设王寨工业集聚区,使之成为汝南工业集聚区的替代园区。四是规划建设温泉观光休闲服务业集聚区。五是规划建设汝东商贸流通业集聚区。推动巨龙工业园、梦想工业园、临汝镇工贸小区、小屯洗煤工业园、科教园区、朝川工业园等,扩大规模,提升品位。制定集聚区内异地投资项目税收分成办法,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实现产业集约集群发展。

二、科学规划,助推产业聚集区大发展

坚持科学规划,引领集聚区建设。规划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导向作用不可替代,高标准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必须把科学规划放在首位,更加重视和严格实施规划,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汝州市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产业集聚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委托中国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编制,各类专业规划的编制实施,使集聚区的发展逐步迈入规范化轨道。

按照规划选项目,严把项目准入关。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与主导产业不相关的新上项目和不符合规划环评的项目禁止入驻产业集聚区,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中落后项目,重点谋划和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成长性快、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对于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项目,坚决不环评、不供地、不审批。按照规划确定的产业定位,因地制宜抓招商、上项目,培育壮大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汝州市高起点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完善配套设施,合理布局产业,完善服务,招商引资措施得力、政策优惠,吸引一大批优秀企业在产业集聚区入驻落户。截至目前,汝州市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54个,至2009年底累计完成项目投入65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入驻,汝州市的工业产值迅速增长,有效安置了一大批人员就业,周边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制定目标,促进产业集聚区长远发展

篇8

1.套种香榧。起补面积100亩,栽植密度每亩25株,苗木标准用嫁接苗,补助金额每亩600元。

2.套种山核桃。起补面积100亩,栽植密度每亩20株,苗木标准用嫁接苗,补助金额每亩500元。3.套种阔叶林。起补面积100亩,栽植密度每亩20株,彩叶树种比例不低于20%,苗木标准用乔木容器苗以上,补助标准每亩200元。溪龙乡还将对规划500亩以上的茶园观光园区进行综合整治,集茶园风景树配置、茶园土壤改良、杀虫灯、诱虫板配置等于一体,做为观光核心。同时,还将在里黄杜自然村建设一处水土保持点,面积150亩。这里不仅要丰富植被,还将建积水沟、沉砂池等水土保持配套工程。溪龙乡做精安吉白茶观光园区、里黄杜水土保持点这两个示范项目,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引导全乡茶农提升茶园环境及安吉白茶的品质,以此增强安吉白茶的经济发展势头,确保农民凭借经济农业尽快致富。

二、溪龙乡安吉白茶产业发展对策

1.加快农业主体培育与提升。推进茶叶企业组建公司。对茶叶加工企业新注册公司的,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并正常营业、管理规范的白茶业企业,政府给予一定奖励。规范农民合作社运行。对新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合作社的;对新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政府给予一定奖励,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示范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2.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新开办的休闲农庄、茶楼等休闲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100万元以上,并经工商登记、正常营业的,政府按投资额的5‰奖励休闲项目,最高不超过5万元。新开发的旅游休闲食品并通过绿色或有机认证的,每个产品政府分别给予一定奖励,以此激励旅游休闲食品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加强农产品品牌和质量安全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控体系,鼓励合作社或茶企开展安吉白茶统防统治等技术服务或新型生态防治,对成效明显、管理规范的茶业企业,政府对每家给予一定奖励。

三、溪龙乡安吉白茶产业发展规划

1、因地制宜,科学做好安吉白茶产业的科学布局。发展安吉白茶,必须根据有机农业的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规划。溪龙乡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具有发展安吉白茶的自然条件。但全县各地的土地、森林、气候、水等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丘陵和山区生态环境更好,更适合发展安吉白茶;而东北部的平原和低丘岗地区域是传统农业的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不如丘陵山区,不适合发展安吉白茶。因此,要根据安吉白茶产业对生态的要求、各区域的自然与经济特点,做好安吉白茶产业的科学布局,并突出丘陵山区的生态优势。

2、狠抓大工程,加快基地建设。根据安吉白茶产业的技术要求,选择适合安吉白茶发展的地区,建立安吉白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安吉白茶产业示范工程、安吉白茶科技培训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产业组织工程,为安吉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3、培育龙头企业,推进深度开发。企业是安吉白茶开发经营的市场主体,引进、扶持、依靠安吉白茶龙头企业,是发展安吉白茶的关键环节。通过深加工提高安吉白茶的品质和档次是提高安吉白茶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的根本出路,也是改善农业生产结构的根本措施。利用有限资源,大力发展精加工、深加工,才可能冲击安吉白茶的高端市场,才有可能将小产品做成大产业,才能使安吉白茶真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篇9

关键词:多规合一 旅游区规划 城乡统筹规划

引 言:我国城市建设的目标已经从扩大城市规模、提高人居适宜指数发展到了实现智慧型城市建设这样一个新的角度,即城市建设即要符合符合人民生活发展需要,又要显示出环保、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进行旅游区建设成为一个热门项目。而旅游区规划如何能够达到多种建设效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 “多规合一”的规划背景

1.1 “多规合一”的基本含义

“多规合一”并不是多个规划合并成一个规划,而是把各项规划涉及到相同内容统一起来,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各规划仍按各自相关专业要求编制完成,以满足提交人大审核或向上级报批的要求。通过“五个一”,即“一张图”、一个信息平台、一个协调机制、一个审批流程、一个监督体系,达到“多规合一”。从旅游区规划的文件中体现的多规合一是规划项目的综合设计,而在旅游区实际规划过程中体现的多规合一,则是旅游区规划本身带来的城乡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的综合发展。

1.2 “多规合一”的发展状况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住建部四委、部联合发文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简称环保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目前开展“多规合一”就是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和环保规划“四规合一”。广州市是广东省率先进行“多规合一”建设的城市,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广州市通过一系列城乡统筹规划,实现了城市旅游产业、环境保护、市民宜居指数和土里利用率的共同发展,成为“多规合一”的典型。在这一系列规划中,围绕着旅游区发展的多规合一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 多规合一背景下的旅游区规划

2.1 产业规划与土地规划结合

湛江市是广东省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漫长的海岸线和岛屿资源成就了湛江市的渔业发展,为湛江市南三岛东部滨海旅游度假区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条件。在旅游度假区规划中,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应与湛江市土地资源应用规划向结合,以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土地资源规划更加科学。旅游规划区位于南三岛的东部,是湛江湾的外海岸线区。整个规划区呈南北狭长的条带状,南北向长约8km,东西向陆域纵深在1―1.9km之间,它北起南三岛大辣村,南至南三镇沙头寥村,东临南海,西接南三镇田头圩,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10.49km2 。规划区的建设用地约77.18公顷,约占规划区的7.54%(红色图斑);风景旅游用地166.55公顷,约占规划区的16.27%(深蓝色图斑);一般农地286.59公顷,约占规划区的28%(浅黄色图斑);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防护林)约46.45公顷,占规划区的4.54%(深绿色图斑);自然保留地约98.24公顷,占规划区的9.6%(灰色图斑)。为了使旅游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南三岛土地规划形成了交通用地、农业用地、旅游区用地和自然资源保留用地的立体型规划布局,以旅游区产业发展为主线的交通用地同时也能够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而自然资源保留地也可以作为旅游区产业持续发展的资源。

2.2 建设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结合

南三岛旅游区的建设规划可以反映出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规划区内现状排水体制主要为为雨污合流制,无系统性的排水设施,大部分以明沟形式排放,沟渠走向随意性大,排水断面较小。虾场通过管道向海滩排放污水,已对周围环境以及近海水体造成了一定污染。遇到排污量大,潮水顶托,污水不易扩散,引起“黑潮”现象;村民生活垃圾以丢弃至海滩,或小规模堆放,定期焚烧为主。无统一固定收集点,通常散布于路边及水塘边,对规划区的土壤及沙滩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旅游区的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要进行一系列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与市政工程建设,包括居民垃圾投放点、排污管道修建、水利设施修建等,这些建设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旅游区发展,便于滨海度假村的日常经营,但是,这些建设项目一定会给附近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有效减少由于居民随意丢放废水和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另外,旅游区建设规划中还包含了退虾场为休闲海滨或自然保留区等项目,这是对粗放农业滥用环境资源的控制,也是对生态环境的恢复过程。

2.3 旅游区发展规划与乡村经济发展规划结合

湛江市南三岛旅游区的近期发展规划是构建滨海休闲度假、亲水娱乐、温泉疗养、冬休、渔岛生活、文化体验几大功能板块,树立湛江滨海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实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建成国内知名的海洋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携手湛江市其他旅游景区, 创建国内重点滨海旅游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的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旅游企业的进驻,将为南三岛的农村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参与旅游区开发是农村居民创收的主要途径;而南三岛旅游度假区的长期发展目标则是通过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拓展宗教朝觐、城乡统筹板块的旅游服务,延伸旅游服务链条,建成国家级滨海旅游示范区、中国南方冬休度假基地、湛江旅游产业的龙头和彰显湛江旅游形象的代表作。这样一个长远的旅游区发展规划目标,将促使湛江市及附近乡村的居民和各类社会组织都积极投入到旅游区建设当中,其中,以渔业文化为主线的旅游文化建设,将吸引大批资金的投入,使乡村经济彻底脱离传统的农业经济形势,转而以农业文化发展为主的经济增长形式。

3. 多规合一背景下的旅游区规划的实际价值

通过湛江市南三岛旅游区规划我们可以看出,旅游区规划实际上实现了多规合一的规划目的,即将湛江市南三岛地区的土地资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乡村经济发展规划在旅游区规划表达出来。在这样的多规合一背景下,旅游区规划的实际价值表现在实现乡村经济与人居环境发展的高度结合的方面,而旅游区规划在促进城乡发展高度统筹的同时,也是在践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多规合一背景下,旅游区发展规划从表面上看来是以旅游经济发展为主的产业性规划,但实际上,旅游区规划实现了对规划区内各类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综合性协调和部署,能够起到全面改善地区建设面貌的作用,是城乡统筹规划的科学模式,值得我们进行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廉军伟.智慧城市背景下实现“多合一”的策略研究[C].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4年9月:133-136.

篇10

一、“十一五”期间我省能源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科学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加大能源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区域供水、交通和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了能源开发利用需要。陕西省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原煤、原油、天然气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构成为75.9:15.4:8.4,与相比,煤炭比重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上,石油略有下降,天然气持续增长。同时,陕西省能源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及发电量分别达到2.8亿吨、2370万吨、103亿立方米和897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5.7%、10%、11%和10%。

(二)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相继建成了一批能源重点项目,加快了煤油气产能及电源建设步伐,为建设我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区奠定了基础。煤炭新建现代化矿井21处,改扩建7处,技改11处,产业升级3处,新增产能9432万吨。石油新增探明储量5.8亿吨,新增产能1000万吨。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2300亿立方米,新增产能40亿立方米。电力新增装机1228万千瓦,其中陕北“西电东送”360万千瓦。同时,陕西省顺利推进能源民生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农村电网改造面达到89%,解决了2万户、8.5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建成蓝田、安塞等14个农村电气化县。大力实施“气化陕西”工程,开工建设宝汉线、咸宝复线、西气东输二线联络线等长输管线,建成合阳、吴起等12个县城市管网,实现了21个县城通气,预计20__年全面实现“气化陕西”目标。

(三)大型企业集团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与中央大型企业集团合作不断深化,先后与华能、大唐、神华、华电、中煤等8个中央大型企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集团承诺在陕投资总量达到1万亿元以上,目前完成投资1000亿元左右,实施的项目涉及煤炭、电力、煤炭综合利用、新能源及基础设施等众多领域,为科学开发能源资源发挥了引领作用。

四是规划和配套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先后编制完成了《陕西省新能源发展规划》、《陕西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永陇矿区麟游区、吴堡等矿区总体规划及彬长矿区规划修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规划体系。研究制定了《陕西省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实施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了能源资源的有序开发。配合神华、华电等国家大型企业集团编制完成了在陕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陕西“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陕西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陕北大型煤炭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稳步提高煤、油、气等一次能源产品产量,重点发展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和煤炭生产与煤机制造一体化,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实现能源强省目标。加快实施“大能源、大布局、大通道”建设,统筹好各种能源建设发展规模和时序,统筹好重点能源开发区的布局和定位,统筹好能源输送骨干通道的规划建设,形成陕北大型煤炭示范基地、关中能源接续区、陕南水电核电健康有序发展的格局。积极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水电、风电、太阳能和核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培育新兴能源产业,着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多元化和高效化。大力提升能源科技研发能力,推进先进技术示范和应用,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在未来能源发展与竞争中占据优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治理,有序关停淘汰落后产能,建立和完善“开发一块、绿化一片”的生态保护机制,实现资源、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

三、陕西初步拟定的“十二五”能源发展政策措施

(一)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领域的改革,真正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建立生态补偿修复机制,建立“开发一块、绿化一片”的管理机制,推行强制性绿化达标。进一步规范资源管理,全面推行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强已配置资源的后续管理,确保用于转化。

(二)切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快基础配套建设,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全面搞好协调服务,确保各类在建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加大能源化工项目调研储备力度,做到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组织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落实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等可再生能源国家优惠政策,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三)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继续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加大采煤沉陷治理力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所有大型燃煤电厂必须安装使用脱硫除尘装置,并逐步实现脱硝。超前研究二氧化碳等大宗排放气体的综合利用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四)进一步改善宏观管理

促进能源投资多元化,扩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