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问题范文

时间:2024-05-22 17:2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问题

篇1

(一)时尚化

现在一些教师为了展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顾教学内容和目的,单纯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以为的赶时尚,用录音去讲课,屏显代替板书。一些很容易在黑板上写出来的信息,也要用电脑屏幕表示出来,其实再完美的课件,也应付不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二)琐碎化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教师示范朗读,不仅声音在传递信息,教师的动作、表情都在传递信息。对学生而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更容易使他们理解课文,让学生自己朗读,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些都是多媒体没有的优势。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避简就繁,明明是一段很容易读清楚的文章,也有现成的朗诵带却不用,非要费力去剪辑到光盘中用多媒体播放,导致语文课堂不再有琅琅的读书声。

(三)低幼化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但现在的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却与之有所差异,忽略了对文本语言的赏析,导致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受到影响。如有的教师在讲述《江南的冬景》时,将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定格在某一张图像中,使其原有的魅力缩减。这样抑制了学生想象力发挥的权利,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有影响。

(四)垄断化

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图片、文字、音乐、视频都有,因此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有没有多媒体的应用,也被作为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依据。这导致多媒体在教学中不能正常发展,不管材料内容是否合适,学科是否合适全用电教。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充满人情味的,师生之间是一种和谐的人性化的关系,而不是人与冷冰冰的机器之间的交流,过分强调多媒体的作用,忽视自身教学的能动性。

二、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摆正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

多媒体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语文教学中所运用的其他教学手段,它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传统的教学工具粉笔、黑板等不但没有过时,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对学生而言幻灯片上的内容都是重点,频繁的切换画面不利于学生做笔记,影响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多媒体漂亮的画面也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多媒体课件要做到少而精,画面简洁大方,不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其他地方。

(二)注意多媒体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制约

由于教师把授课内容制作成死的课件,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一张张的画面来教书课程,学生完全被画面牵制住,不能思考到更深的地方。再有,语文课涉及面很广,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主体的变化随时调整授课内容,但利用课件授课,教师本人也只能根据课件内容解说一番,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如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心中都有一个特有的曹操形象,且与别人的都不同,这是因为他们的想象力、文化修养不同。但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人,眼里只有一个曹操的形象,那便是电视剧里演员所演绎出来的形象。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忽视师生情感交流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发挥主导作用,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就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中所写的那样,学生们畅所欲言,孔子从旁加以诱导达到教学的目的。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站在大屏幕前显得比较渺小,学生的注意力都被画面幻灯片所吸引,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师生和谐的情感交流被淡化。但教师只要注重情感的投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利用好教材,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曾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要立足语文教学实际

篇2

 

课堂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尤其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由于课堂容量大,涵盖内容广,因此课堂管理的成败对于课堂效率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近年来,语文课堂管理问题不断凸显,而问题的产生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笔者试将问题成因整理如下:

 

一、管理理论的缺失

 

多年来,虽然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然而关于教育管理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并未得到一线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的工作重心依然更多地停留在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在理论缺失的背景下,很多课堂的所谓课堂管理其实无从谈起,一些管理行为不过是教师教学之余的附加行为,既不形成系统,更未必有效,有些不恰当的管理行为还会适得其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行为。

 

二、教师权威思想的影响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教师的印象就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论述。其中的“传、授、解”细究起来都是单向行为,即教师教,学生学。其思想的本质是教师权威。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多为国学、古文等,儒学经典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因此,语文教师更容易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所束缚。在这种思想的浸润下,教师必然成为课堂的核心人物,教师的话不可反抗,教师讲授的内容不容置疑。当教师习惯了这种观念之后,一旦学生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行为,教师的权威便受到挑战,而教师并未对此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于是课堂管理必然出现问题。

 

三、忽视课堂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三年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中的学习,特别是语文的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三年,更要关注其未来的人生,即高中课堂对于学生要具有可持续性。因此,课堂管理要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不仅在课堂上有学习意愿,更在课外有探究欲望。如今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书本上的知识可能很快便滞后于时展,因此要让学生即便离开学校、离开课堂,依然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永远充当课堂管理的核心,而是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其今后学习的可持续性打好基础。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就会让学生产生功利性心理,只注重短期效益,不利于其终身学习。

 

四、师生情感交流的缺乏

 

师生情感交流是课堂中不可缺少、却常常被教师忽略的内容。教师赏识自己的学生,关爱自己的学生,学生就会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获得人格上的尊重,从而建立自信,理解他人。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欣赏,他也会因此而欣赏别人,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五、应试教育的取向

 

高中语文科目与其他高考科目相比,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教材与高考题目没有直接联系,令学生产生错觉:即便课堂认真听讲也不见得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总之,在应试教育的取向之下,语文课上应该获得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国学积淀常被忽略,只要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便不被重视。因此,语文教学面对的尴尬局面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管理的进行。

 

六、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预习和复习方面,学生常常忽视以下要点:有计划地预习相关知识内容;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做划分并做标记;善于利用工具书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培养终身学习意识。而这些将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好以上工作需要家长大力配合,定期与教师进行交流,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进行引导,让学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能力,令自主学习习惯得以真正养成。可惜在实际操作中,家长和教师未能达成默契,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就未能很好地养成。

 

七、忽视师生的共同成长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认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后来演变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该是涓涓细流,流之不尽”。这些说法都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作用。然而青出于蓝是教师的共同理想,也常常经过努力而成为现实。一批批学生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离开学校,而教师则要继续坚守三尺讲台。如果一个教师一生从事教育行业,那么其学生可能数以千计甚至更多。如果教师的水平一直原地踏步,就会误人子弟。而教师虽然常常也会进行理论学习和各种进修,却难免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其实教师提升自己最好的方式便是在课堂中,从学生身上汲取营养。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众多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交织常常会对教师有所启发和触动。因此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互相促进、互相启发,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八、表扬和批评的滥用

 

合理的批评是课堂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的批评要严肃并切中要害,否则只会纵容错误,影响课堂纪律。批评学生时要指出错误之处并指明错误的危害。批评犯错误的学生其实也是从侧面表扬行为良好的学生,让学生觉得教师的行为是公平的、是非分明的,这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但是批评也要适度,尤其要就事论事,不可因学生犯错误而对其人格进行攻击,或否定其一切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令学生心服口服。同时,如果经过批评后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意改正,而教师依然不依不饶继续批评,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而引起其逆反心理。

 

九、学校评价的误导

 

如今学校为了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常常会让学生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匿名评价。不可否认,确实有个别学生因为受到教师的批评而进行恶意评价,影响教师的评价成绩。于是有教师为了获得“全优”的评价而不惜讨好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纵容不管,故意少布置作业,课堂上无原则地顺应学生的想法等。事实上,大部分的学生是公平公正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对于教师这种刻意讨好的行为他们是不会认同的。学生需要的是一位学识渊博、富有人格魅力的长者,因此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原则的教师绝不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课堂管理出现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学生、考试制度等各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观念的改变,制度的重建,视野的拓展,方法的创新。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相信高中语文课堂管理会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也会更加鲜活,更加富有生命力。

篇3

最普遍也是最突出的现象是“投入高而收效低”。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所在地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

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纠其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优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自由阅读的天地小,阅读理解的能力弱

许多教师常以自己的理解或一些专家学者的关点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来设计阅读课堂教学,这样做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强行纳入自己或专家的思维轨道中,当学生面对文章时,不是自己主动去分析理解,而是过多地依靠老师的讲解,不是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而是过多地揣测琢磨老师或教参的意图,学生阅读的独立性、自由性和创造性受到无情的压抑,学生自由思考的天地变小了,阅读理解的能力变弱了。

(二)教学内容教师讲的多,学生思考的时间少

无论是哪个年级,无论是什么教材,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对象,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内容一般都按照介绍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正音解词,分析语段,理解文章结构,分析创作手法的模式进行教学。显然,这样的全面是基于教师的理解,而不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发展。为了在45分钟内完成如此多的教学任务,教师就不得不压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常此下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就会渐渐消失,语文课堂就会变得死气沉沉。

(三)课堂预设多而生成少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静态的教案预设,而忽视动态思维的生成.有些教师从自我角度出发,存在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为“安全”起见,保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常常对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所产生的问题采取漠视不理的态度,久而久之,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会附带有这样的一种心理活动:我的想法老师能满意吗?这样势必会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形成。

二、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策略

(一)优化导语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通过设计悬念、质疑式导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就是教师用与课文有一定联系的课外材料,以材料与课文之间的类比点来设置疑问,诱导学生对作品的情节或主要内容急于了解的心向,使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力处于主动接受的“愤悱”状态。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我在讲授郁达夫的名篇《故都的秋》时,导语设计是这样的: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诗文名篇佳句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有王维的《山居秋暝》、欧阳修的《秋声赋》,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等等。有的描写秋天的萧瑟凄凉,抒发作者的深深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烂多彩,寄予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那么现代著名散文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这样设计导语,既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又能以诗的意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美好的文章中,进而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文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课堂提问设计,增强阅读效果

以问题为引导的契机,指导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学会遇到任何书籍文篇,宜如何下手乃能通其义而得其要”。就是说,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使学生的思维有所提高,接近“最近发展区”,并逐步养成阅读学习的能力。例如:我们县周老师在讲授《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就以“说”为教学的切入点,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主要说的是“触龙说赵太后”,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触龙“说”赵太后了吗?那么他都说了些什么呢?这跟“说赵太后”有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明确:在第二自然段触龙并没有直接说赵太后,他为自己的儿子舒祺求职,为后文成功地劝说赵太后做铺垫。起到了缓和气氛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几个问题,教师不仅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学生对古代的劝谏艺术有所了解和领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注意运用策略来艺术地劝解别人。

(三)优化课堂结束语设计,培养迁移能力

1.设置悬念,回味无穷,给学生以无限思考的空间

一位教师在讲授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病梅馆记》第一课时时,课堂结束语的设计是这样的:经过本课时的学习,经过大家的讨论发言,同学们已经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文章的主题意义,但是,不知你们是否注意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说了这样的话“且受诟厉”却不改“疗梅”之志,并发出“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的呼唤,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希望同学们回去后结合课后习题认真思考。这样设计结束语,不仅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无限思考质疑的空间,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2.展开想象,拓宽思路,让学生的知识视野向课外延伸

如有位教师在鉴赏分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后,设计的课堂结束语是:文贵创新,要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和个性。在不少人面对众多的咏秋佳作望而生畏,欲写止笔时,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为咏秋佳作增添了新的篇章。文章也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设计这样的课堂结束语目的在于启迪学生如何创新作文,如何把大家常写的题材写出新意来,以此来拓宽学生学习的思路。

三、结论

总之,对于如何提高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讲,仍然需要长期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探索,需要依靠所有教育研究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课堂问题 设置

高中语文课堂中好的问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思考的乐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提出后,我们要观察学生的反馈情况,从而去调整教学状态和教学内容。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是每个教师都知晓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等,都是在我们设置的问题的指引下,通过学生的思考完成的。可见,我们要把握好每个问题设置的科学性。

(一)提问切忌大而无当,或过于浅显无意义

在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基本情况是不同的,我们在语文课堂中设置的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的问题不应过于宽泛、过于有深度、难于解答,这样的问题往往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不得善终,导致学生思维不能适应课堂问题的发展,学生给出的答案也不可考究,从而挫伤了学生对高中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将严重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进展。与此相反,如果问题设置的过于浅显、没有难度,这样的问题只会浪费学生和教师的宝贵时间,没有一点实际意义可言。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我们教师要从多方面考虑,努力设计出符合学生基本情况的问题,从而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提问切忌多而杂,无重点

每篇课文都有它自身的教学重点,一堂课的时间仅仅四十分钟,问题的设置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基本的字、词、句的理解可以一带而过,而非全盘设置问题进行提问。我们要有侧重点地进行提问,利用有限的时间将这些重点问题进行解答,争取解答得清楚、明了、透彻,不留死角。例如,《归园田居》 一课,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对重点的问题提出三个来:诗中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陶渊明是逃避现实主义者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前两个问题是针对此诗的主要内容提出的,如果问题解决了,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诗歌的主要内容。第三个问题是学生一直心存疑问的,重点来讨论,可以提升学生的境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把这三个问题都一一解决了,我们这堂课也就圆满结束了。

(三)设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整体性

在课堂上,我们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主要是指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切忌毫无目的地设置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问题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切忌每个问题之间毫无关联,让学生感觉语文课堂仿佛支离破碎,无法完整地掌握起来。例如,在学习《雨巷》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感情?三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的解决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但有利于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文本的内容与情感,也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具体做法

学生喜欢某一门课程对于他这门课程的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过提问来创设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在疑。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

(一)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创设问题情境

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上,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科学引出质疑,在激发其兴趣的同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高中教师,面对大量的学生和较高的工作量,想要的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日常教学中、学生的生活中去发现学生的兴趣点。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问题情境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培养语感。”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创设,调动他们熟悉的情感体验,可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更为积极地参与思考。

(三)制造矛盾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事情的观察角度是不一样的,出发点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现象,学生的理解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制造矛盾冲突,从而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三、运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觉发现问题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问题教学法的精髓在于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课题中,由教师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最终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水平直接反映出学生智力的高度,这不仅在学生学习时期能发生迁移,在学生将来步入工作后,同样能发生迁移,这样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更出色的表现。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设置这一工作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尽全力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他们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苟晨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姜丽娟.论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J].祖国,2013(16).

篇5

一、词类活用的含义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小就知道每个词语都有其自己的定位分类,当确定该词的词性以后,该词在所在句子里的位置与用处也就有了明确的界定。例如,名词一般在一个句子中会以主语、定语以及宾语的形式出现,而动词的定位就只能是谓语,而形容词在句子中一般是定语或者补语。但是在文言文中,本该是有明确定位的词语,可以在一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舍去原来的词性,而被赋予另外一种词性,产生一种新的含义。这种只在文言文中出现的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叶,语文大师陈承泽就第一个提出了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概念,其大意是一个词在文言文中不是经常使用的一种临时使用法,它是相对于这个词的原意而言的。王世征先生在此之后又分析了当时大量的文言文课本,摘抄了一些他认为错误当成词类活用的例子进行分析。以此才将词类活用的含义逐步加以规范。文言文中一个词的本意是什么,对于判断该词是否属于词类活用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不同时期文言文的词义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么词义增多,要么词义删减。所以这给高中生判定一个词在文言文之中是否为词类活用增添了不小的难度,这也直接让高中语文教材与有关的辅导资料在针对词类活用的解释时出现偏差。

二、词类活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1990年苏教版语文教材开始使用直到现在,已经有很多语文方面的专家学者包括一些高中语文老师开始关注到高中语文课本中词语活用这一问题,同时也针对这个做了大量的研究调查。其中主要有词本用和活用之间的辩论,文言文中词的兼类和活用的辩论等众多方面。

1.文言文中词语的本用和活用的辩论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之中,有很多原来就是本用的词被误解为活用。例如,在课文《鸿门宴》中的“沛公军霸上……”里,这里的“军”在苏教版语文课本中的释义是驻扎,将名词作为动词使用。但是在古代战争时期,军队的宿营原本就是用战车组成一道围墙,以此作为临时行营,所以“军”在这里的本义其实就是动词,释义为“驻扎”。并且,在上海出版社出版,由卢元等语文大家主编的刊物《学生文言文词典》中。“军”这个词的解释含义当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驻扎”的意思。根据上文所举出的例子,就很容易明确这个词在文言文中的本义,就能很轻松地判断这个词在某个语境当中是否为词类活用。当下,判定词类是活用,还是本用,一般是采用词频计数法。陈承泽先生通过查找翻阅各类历史文献,整理出词语在一个句子中含义的分析,以此判断该词是否属于活用。但是,一些语文学者也表示,使用“词频计数法”往往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左右(如文献质量等),且在判断中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如何才可以系统地鉴定该词在文言文之中是否属于活用,仍然存在众多分歧。

2.文言文中词的兼类和活用的辩论

不少语文老师发现,文言文中词的兼类和词的活用,很大一部分老师也搞不清楚,如何区分也就成为难题。例如,在高中课文《鸿门宴》中“数目项王”的“目”字,在文言文中不但有名词的意思,而且也常做动词使用,解释为“注视、观看”,也有“用眼色表达态度”的含义,这就是兼类词。在苏教版语文课本当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词的兼类和文言文词类活用含义的混淆,根本原因在于时间的变化导致了词语意思也有所变化,部分词在某个朝代是多义词,但是随着岁月的不断更替,有些文言文词语的部分词义会改变甚至消失。因为词义产生了改变,这让一些词的所属词类也产生了改变,导致古今词语的混淆,弱化了文言文当中词的兼类和活用的区别,造成学生在辨析上出现困难。当下,判定一个词是兼类词还是活用的区别标准,比较统一的判定方法是词类活用最明显的特点是拥有临时性,而词的兼类在某一段时间当中出现相对稳定。但是往往到了实际的操作之中,因为无法形成一个行业内公认的标准分辨什么是“临时性”什么又是“相对稳定”,故还是会出现混淆的情况发生。例如,由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曾经写到,在《战国策•齐策》中有:“衣”与“冠”都是将名词作为动词使用,但是在该文献介绍之中又说道:“衣”字在古文之中有穿衣的意思。所以,正确判定一个词是兼类词还是活用,对于学生甚至高中老师而言,都有一定的困难。

3.对于多义词和词的活用的辩论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困生 教学

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过程也是日积月累的。针对这样的问题,需要高中语文教师针对高中语文“学困生”的行为表现,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试用与实施,帮助学生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达成。

一.高中语文“学困生”的具体行为表现

1.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学习效果较差

高中语文“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中通常学习效果较差,主要是由于注意力难以集中,对语文知识与内容缺乏兴趣,或者因自身记忆力与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较弱等因素,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对某一词、字的意思难以抓住重点,思维方式不够开阔。尤其是高中阶段,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与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下,“学困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难以得到进步,学习过程举步维艰。在高中阶段语文学习中面临的各种困境使得“学困生”产生极强烈的无力感,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受到挫折,最后不可避免的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

2.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部份“学困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被动的进行学习。与“优等生”相比,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情绪低落、或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想方设法进行逃避,尤其表现在写作与课文背诵等方面。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一些教师对“学困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致使“学困生”在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学习自觉性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问题。遇到问题不能提出来,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高中语文学习一直停滞不前,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及素质教育的落实。

二.探讨如何解决高中语文“学困生”问题

1.发现“学困生”学习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语文教学

“学困生”智力因素上几乎都没有问题,在其它学科上甚至表现出非常优异的成绩,唯独在语文学习上成为了“学困生”。究其原因,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语文基础未打好或者在语文学习中遇到过挫折,学习过程乏人问津,或者因语文教学过程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原因可追溯到高中以前的学习阶段。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应了解“学困生”之所以学不进背后的影响因素,在教学态度上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学困生”成绩不如“优等生”而戴有色眼镜。与其它课程不同,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理解会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丰富效果。因此,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引导“学困生”进行文学作品解读,以多元化的教学途径,带领“学困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人物角色、故事进行理解与领悟,通过文学作品的熏陶与感染,使“学困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习的兴趣与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高中阶段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做到困材施教。高中语文教学是为了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进行适当的语文教学与引导,了解语文的工具功能,做到量力而行、因材施教,以“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语文教学,先夯实基础,再引导“学困生”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

2.进行科学评价,保持学习自信

对“优等生”与“学困生”的评价方法不应当以简单的分数进行界定,当分数成为唯一衡量学习能力高低的杠杆时,无疑是对“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损害。要保持“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就需要在“学困生”成绩不理想时,进行适当的鼓励,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耐心讲解。在学生语文作业与课堂练习未及时完成时,不要用过激的评价对“学困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判定,而应发现问题,并及时发纠正与反馈问题。

3.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致力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只有通过对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对教学能力与教学问题进行时时的反思,才能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发现教学问题,并不断改进与完善,施展自身的教学才能,了解“学困生”的需求,理清他们语文学习困难的症结,并通过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其次,要重视良好教学环境的建设,通过教师耐心细心的教学态度,将高中生的成长与发展作为教师事业的成功,帮助“学困生”顺利的转化认识与改变学习方式,以包容的态度尊重“学困生”,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策略

阅读是是在对文章进行通读的情况之下,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的过程,同样阅读教学应当以“读”为基础,只有把文章读懂,才能回答所提的问题。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开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动,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相比,现如今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成就,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阅读教学朝着良性方向发展。[1]然而由于处于新旧方法交替阶段,阅读教学必然存在着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必须结合新思想、新理念进行改进,确保阅读教学的稳步前进。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理念落后,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

教学理念是开展教学的指导思想,一套良好的理念可以推进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阻碍教学的发展。当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全国各地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未能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理念相吻合,严重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

(二) 阅读教学方式陈旧,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是关键,对整个语文教学起着指导作用,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高中语文阅读形式多样,文章体裁多变,这就要求阅读教学模式要多种多样,对于不同体例的文章教学方式应当不一样。而目前许多教师采取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学生一套“万能答题模板”,遇到类型相似的题目就套用模板。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制约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

(三)阅读基础知识积累不够,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把握

阅读基础知识是阅读教学开展的前提,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否则学生无论在深入阅读,还是在各种考试中对试题的把握就会不到位,影响着学生的考试成绩。阅读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这些都是学生掌握的重难点。[2]目前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对这些知识的讲授,导致学生阅读基础知识不牢,在回答问题时难以抓住重点,经常犯错。

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上述阅读教学问题的存在,制约并影响着学生语文教学质量和考试成绩的高低,学校和教师必须从教学理念入手,不断吸收新思想并创新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阅读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自身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 更新阅读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尽管当前教学成果的评价仍然以各种考试为主要标准,考试成绩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但在此情形之下,用一种全新的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理念指导教学,在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学生的语文阅读成绩自然而然地会得到提升。理念的更新在于学校和教师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把握,往往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注重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教学理念,并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阅读和鉴赏相结合的理念,让学生自己感受文章多描写的形象,品味语言特征,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并形成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也可以积极参加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演讲、作品讨论会、辩论会、读写本观摩等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相互切磋,交流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读书成果。

(二)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面对文章体裁完全不同的文章,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当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分析不同文章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种阅读方式,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论述类文章的阅读教学策略通常为“读”、“代”、“比”、“筛”、“除”、“验”六步法,具体为:读――通读全文;代――带入原文;比――比较鉴别;筛――筛选信息;除――排除干扰;验――验证答案。从整体把握到微观勾画(论题、脉络、关键词);从紧扣语境到把握内涵(瞻前顾后、比照辨析、参考语境);从抓住概念到识别混淆(程度范围、偶然必然、主客指代、现实设想、肯定否定、主要次要、条件结果、原因结果);从筛选判断到逐步排除。做到逐步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3]小说作品阅读教学经常从了解背景到写作意图;从解读故事到理解人物;从体味细节到把握情节;从分析主题到欣赏技巧;从品味语言到领会作品内涵。而诗歌阅读教学策略概括为“五读”、“三找”、“一想”。“五读”即读诗题、读作者、读诗句、读注释、读习题,“三找”即找意象、找情感性语言、找表达技巧,“一想”就是善于联想和想象。因此不同的问题阅读方式有所不同,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所区别,便于学生全面掌握各种体裁的文章阅读技巧,在解题时做到快、准、狠。

(三)引入探究式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钻研精神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多种多样也丰富了考试的形式,当前语文阅读考试的题型可谓是越来越灵活,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更是检验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探究式阅读教学具体包括:第一,比较式阅读研究。其将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一组(两部以上)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然后选定可比点,分析研究,鉴别异同,最后整合得出结论。第二,补充式阅读研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选定一个研究专题,进行思考、想象,对作品中的“空白”进行补充,然后阅读课外相关材料,对“空白”加深理解。第三,辐射式阅读研究。围绕研究课题,根据材料或学科间的某种联系,将阅读研究由此及彼地辐射开去,在更为广阔的范围思考和分析问题。[4]此三种新型教学方式既增大了“教”的容量,更拓宽了“学”的途径,使阅读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井然有序、多姿多彩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闫学荣.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1(03)

[2]徐凤芹.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教研).2011(02)

篇8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问题分析 对策研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的新理念,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认为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等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观念上,传统教学模式和思想仍占据主导地位。

1.束缚学生参与,无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主导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在这种模式指导下,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参与教学,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互动,即使有互动也是做一些表面文章,达不到激发和督促学生积极预习、复习、拓展思维的效果。这种单向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无法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热情。

2.情感教育缺失,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

在语文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中,积极的情感状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极大热情,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但目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不重视情感教育的巨大功效,不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不能恰当地使用激励手段,而一味采取惩罚措施,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时时处于对立或惧怕的负面情绪状态,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动力不足。这自然会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而教师再使用惩罚手段,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

(二)在教学实践上,课堂设计和教学细节等方面形式单一。

1.满堂灌现象普遍,课堂教学设计没有新意。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采用的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育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如果课堂设计新颖活泼、别具一格,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目前的情况是:部分教师很少在课堂设计上用心设计与策划,即使有也大都是表面文章,不能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就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因此,课堂教学仍然在老师的“满堂灌”状态下进行,学生在重重学习压力之下无法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2.不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以深刻的体验。

信息时代,如果在课堂上能够恰当地运用一些技术手段作为辅助,就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和体验,将枯燥的、平面的内容变为生动的、立体的内容,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目前,有些教师由于受限于多媒体运用水平,有些教师由于对多媒体的抵触情绪,认为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是本末倒置无法展示教师的真实水平,导致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的效果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二、强化高中语文教学效果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对策

(一)教学观念上,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为最终目的。

1.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从广义上讲,与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单纯给学生教授课堂知识,效果就往往不理想。因此,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此外,语文课程包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既是文化的继承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这又会反过来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例如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宏伟志向,杜甫的“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夙愿,欧阳修的“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的政治远见。总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成绩,而应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2.营造良好、和谐的情感气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生关系融洽、情感和谐是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障。试想学生在爱戴的老师引导下,在欢声笑语的课堂上,在爱与感动的情感里,怎么能不喜欢学习,怎么能不努力攀登学习高峰呢?因此,要搞好语文教学,教师应该用心关心学生,付出真感情,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多采用鼓励教育,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会发挥出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实践方面,运用多种手段精心策划课堂教学过程。

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学不可能脱离社会发展而存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必定就会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声音、图片、动画结合起来,具有生动、形象、活泼的特点,用这样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不易理解或枯燥的内容,可以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动画等形式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例如在教学杜甫的《登高》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使他们在优美的音乐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杜甫的生活背景,让他们在生动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究,并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课外阅读中,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等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并充分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玉林.试析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思考与对策.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11).

[2]许秋宁.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传递语文之道的策略探讨.科学中国人,2014(9).

[3]刘丹.问题意识在课堂中的运用――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14(23).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 选修课 课程实施

新课改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标规定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目标及实施建议,一些出版社也相继出版了各种选修课的教材,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尝试着开设了语文选修课。但选修课教学的困难重重,当下许多语文教师对选修课的教学存在困惑,一筹莫展、疲于应付是大多数老师的反应。就目前选修课的理论与实践而言,确实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一、选修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1、新课标关于选修课的一些概念的阐述含糊不清

新课标对于语文水平和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规定,即“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对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模块”。显然这里的“希望进一步学习”与“希望进一步深造”是有区别的,而事实上学生或教师又怎样来把握这种区别呢?进一步学习和进一步深造的标准是什么啊?如果说后者是“根据某些院校、专业招考和某些单位招聘的要求”,但因为这里对此没有更多详细的说明,造成的实际情况是全国开设选修课的学校,几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是修满7个模块的,根本没有因学生学习兴趣与想报考学校不同选修科目也有所不同的情况。既然实际操作都一样,那这里的不同规定则毫无实际意义。

2、选修课科目设置过多

新课标共设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可开设若干模块。这就造成了语文选修课科目设置过多,教材开发品种过多,课时过多。按照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高一每周五课时,高二、高三每周四课时,每学期实际授课18周,那么高中语文共有468课时,除去平时的复习考试和高考前的总复习,实际能用来授课的只有400课时左右。而要达到高考要求则必须完成7个模块,每个模块规定36学时,那么肯定会超支很多时间,这超支的时间又从那里来呢?实际上,早在1922年,政府实行学制改革时,就设置了很多选修课,但因选修课科目过多,造成难开、难教、难学的局面,最终改革失败。历史的教训提醒我们,选修课程科目贪多求全并非好事,“少而精”才更适合实际情况。

二、选修课在实践中很难实施

1、很多学校开设选修课的决心不足、积极性不高

首先,很多课改实验区的选修课考试方案还没确定,这让很多的学校没有方向感,因而犹豫不决,缺少把选修课开好的决心。

其次,从2007年四个课改区的高考方案看,并不是每个选修课系列都考察,如山东就没有将“文化论著选读”列入考试范围。广东、宁夏则明确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二选一,这就意味着只要学好文学或实用类其中任一类的几个相关系列就完全可以应付高考的需要,因而很多学校只开二、三个系列,其余的则根本不涉及。

2、教师消极应对选修课

语文老师作为语文课改的主要参与者、实践者,一方面,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开设选修课,应参与选修课教材的编写,这就在教学工作外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任务。另一方面,习惯了老教材、老教参的教师,面对这么多新增加的内容,不得不重新备课。新的内容的增加也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他们不断地|看书、进修,以充实自己。任务的增加以及要求的提高使得很多教师感觉疲惫不堪,积极性不高,因而易对选修课持一种敷衍态度,缺乏把选修课上好的进取精神。

3、学生没有选择权,选修课不选

新课标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做好对学生选课的指导,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开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哪些选修课最适合自己,学会正确行使选课的自。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对于所开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完全不了解,绝大部分学生认为选修和必修并无区别,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选过课,开的选修课都是由学校事先规定好的。而学校之所以这样做也有它们的苦衷,有的领导说“让学生选肯定会乱套,如果学生共选了十几门不同的课,你让我们怎么上?再说班级被打乱,教师和教室数量也跟不上啊!”还有的学校是遵循上层教育部门的要求,因为高考要统一考,所以上面说怎么上,下面的学校就只好照办,不然会造成考的没上,上的不考的情况出现。更有很多条件较差地区的学校难以一下子领到全套教材,只能领到什么教材就上什么课。选修课的初衷是“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现在学生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那么说什么“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只能是几句空话。

三、选修课的几点改进建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是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须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估计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为每个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的特长个性的发展。”新课标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差异这个大方向是有道理的,我们需想办法改进我们目前的选修课程,从而使这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得以落实。

1、减少选修课的种类

考试得高分仍是大部分教师与学生追求的目标,而现行的多数选修课却正是提倡超越功利的,这就形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因而,面对现实应减少选修课的种类,保存的科目也应是与高考关系密切的,如诗歌、散文。这样,既有利于应付高考又可兼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2、真正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

学校可每学期只开几门选修课,让学生在这有限的范围类行使选择权。这样,既可防止选的科目过多,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选修课的积极性。

3、整合教材编写队伍,多出优质精品教材

当下出版的选修课教材大多质量不高,很多内容重复。可以考虑让各出版单位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联合编出一些精品教材,以改变现在选修课教材“多而差”的局面。

4、评价模式稳中求变

篇10

语文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思维程度高,有严密系统性的科学,客观上要求按教学的规律办事,即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遵循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分析思考性原则。然而,同一班级的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参差不齐,若按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对待所有学生,必然不能发挥学生的才能和特长,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今天,大力推动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今天,更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这就要求注重实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想达到这一目的,良好的“课堂提问”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的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中,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突破口就在于运用好问题教学法。

1“问题教学法”的优点

1.1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系列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化、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明了在本节课的自学中要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这样的课堂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语文。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透过问题,能更多地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思考落在哪个层面上。

1.2问题能让师生对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准备好主要问题及提问顺序。拟出有严格逻辑顺序的问题提纲,对学生的回答问题要有预见性,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据此准备好解决措施。在课堂上学生的想与回答会让他们对知识记忆深远。

2“问题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的步骤

问题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的步骤,笔者认为包括三个方面:

2.1提出问题,以凝激学。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熟悉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学生想弄明白问题的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

2.2自学思凝,探索出路。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若经过多次尝试仍然有问题不能解决,再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

2.3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这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提升。语文科的教学并不是为了解题而解题,而是在例题的解题中善于归纳总结,提升为技能,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教师有必要根据内容补充一些练习,这样做既能丰富课堂信息,也能使学生进一步从中体会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问题教学法”在新课标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3.1确定问题,把握难度。语文教师是否具备问题意识和提问技巧是实施语文问题教学法的关键。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要在钻研教材、教学大纲和了解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情况的前提下,对所教内容做出恰当的分析和计划,确定好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联系这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一般基本知识问题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而设计的,为容易题,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基本方法问题是针对知识点间的转移及其转移方法而设计的,为中等难度的问题,适合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基本联系问题是针对知识方法间的联系而设计的,为稍难题,适合于成绩拔尖的同学。问题编好之后,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排列,成为一个以问题为交叉点,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知识网,用这个网来覆盖全部教学内容。笔者在上《故都的秋》的时候就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文中是否只写了故都的秋呢?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的特点各是什么?文中写了故都的秋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还是空间)?然后引出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然后落实到哪些是“形”哪些是“神”,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的红叶,雄伟的故宫等景物却写“清”“静”“悲凉”的景物呢?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还是悲秋呢?请从时代背景、选材等角度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比较,说说自己的看法。两节课的问题教学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认识。

3.2引导粗解,技巧辅助。三个层次的问题至少要分三阶段提出,每一组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给学生有运用课本知识或相互讨论去解决问题的时间。由于基本知识问题仅涉及新知识的某一个知识点,并且孕育在学生已学的知识中,所以学生通过自学或讨论都能获得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尽可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上黑板练习。基本方法问题主要设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知识点及其转移间的方法并有导向的问题,所有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或教师点拨一般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本联系问题则是涉及知识、方法间的联系并有导向的问题,面可大可小,对于新课,涉及的面可窄一些,对于复习课,涉及的面可宽一些。这些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在粗解环节中能获得问题的解决,中等学生通过讨论一般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础稍差的学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要求他们找出问题解决的症结在哪里。对于问题粗解过程中还学有余地的学生,可运用问题从求异、求宽、求深等思维角度把他们的思维引向问题解决的深层次。笔者讲授《蜀道难》时,在课堂上我提出在读全诗时眼前都出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学生一见到这个问题就很迷惘,我就采取了形象化与具体化去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词及意象的含义,然后自然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赏析诗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3.3讲评提高,激发兴趣。学生对问题进行粗解后,教师要在基本知识的难点、易混点设疑,引导学生把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引向深的层次;在基本方法上,引导他们反思方法应用的时机;在基本联系上,引导他们理清知识脉络,条理思维框架,反思问题解决的思维契机。笔者在教《雷雨》时,第三课时讨论主人公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我设计是通过分析人物对话,让学生分析周朴园复杂的性格特征,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鲁侍萍在回答周朴园问话时会说“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我就顺势问学生,大家思考:这里用了“我们”,三十年的生活,在鲁,周的心目中,记忆最深的就是他们两人一起生活的情景,此刻,由于“洋火”这个生活细节的触发,他们两人脑中最可能浮现的是什么生活情景呢?学生出现了一下的沉默,我又马上提示说,看来可能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呵。学生马上活跃起来,有人说:由于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所以室内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侍萍。有学生说:周朴园的衬衣破了,侍萍在灯下为他绣衣服的情景。他用了“绣”,我马上表扬了他读书的认真。我发现学生们面带微笑地想象着温暖的生活画面,我问,由洋火联想到的生活画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立刻说出了温馨、甜美、幸福等。学生对周朴园对侍萍是有真感情的这一认识自然得到体会,在回答人物性格的复杂时便水到渠成了。

3.4练习巩固,加强记忆。教师讲评后,如何保持学生现有的思维结构与知识水平,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练习题可围绕学生在“三基”中的薄弱环节去编拟。学生在练中出现的问题,还需继续补救矫正和回授,以落实教学目标。笔者在课堂与学生共同分析完《病梅馆记》后,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我是设计问题化练习:铁怕绣,冰怕火,那么梅花最怕什么?由于这个问题很新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答案丰富多彩。有的说梅花怕害虫,有的说梅花怕农药,有的说梅花怕天热。而我适时地公布了我的答案:梅花最怕文人学士。文人学士怎么会这么可怕,通过再分析课文就可知了。这样一来,分析过的内容让他们更加理解与记忆了。

4“问题法教学”的反思

对教师的反思:首先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关注生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学生的心理,巧妙地设问。其次,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时时引导提问,处处激励解答”的观念。多方设问,多层次解答。在创设问题情景上下功夫,在提问技巧上多用心。同时,语文教师还应把握好提问的“度”。提问能够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提可直接回答的问题;不在学生处于思考的状态时提问题;提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年龄特点,因人而异,不提千人一面的问题。

对学生的反思:学生要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同时要大胆的配合教师开展问题法教学,要勇于去讨论去吸收,并能参与到课堂的氛围中。而且要求学生培养从敢问到会问的意识,对一些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即不解之疑),可以自己去解决。当提出了与教师不同的看法时,应持求异之疑、创新之疑的态度。

对问题的反思:

4.1问题的可接受性。“问题”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出发,在所有学生的最近学习情况分层设计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自己所在层次的问题。

4.2问题的条件性。指学生参与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时间与机会。“问题解决”的过程必须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这种解决问题的条件。

4.3问题的发展性。只有在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促成“高效度”的教学发展。“问题法”教学思想是改变和缩小一个班内的差异,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得到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