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审计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4-05-22 17:2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跟踪审计的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跟踪审计的目的

篇1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 跟踪审计 竣工决算审计

随着我国民生工程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政府投资项目日渐增多。作为国家资金使用管理的关键,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是保障国有资金安全使用的重点。在传统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多采用竣工结算审计方式对投资项目进行设计。这样的设计方式极易造成审计内容的遗漏及资金流失,影响了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为了保障国有资金的有效使用、保障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及施工质量,现代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应采用跟踪审计方式开展审计工作。以跟踪审计优势对政府投资项目投资立项及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保障投资资金的有效使用、保障经济活动真实合法,维护政府投资安全、提高投资效益。

一、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意义

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以项目竣工后的事后决算审计为主,这样的审计方式造成了审计人员脱离了具体的建设过程,影响了审计人员对问题的发现。即使在决算审计时发现了问题,其实损失已经造成。由于政府项目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因此问题发生后极难改变,进而造成了、资金流失等问题,影响了国有资金的使用安全、影响了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现状,运用跟踪审计方式能够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通过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保障国有资金安全、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管理中应加快跟踪审计方法的运用,通过全过程跟踪审计减少项目损失、监督项目的实施,实现民生工程投资建设目标。

二、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

(一)明确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方式

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的特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主要通过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实现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在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中应明确跟踪审计方式及要点,以提前介入的审计、全过程的跟踪监督,及时发现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施工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利用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规范、监督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促进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目的的达成。通过明确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方式,使审计单位能够根据跟踪审计方式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与评测。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及审计需求开展审计工作,促进跟踪审计目标的实现。

(二)根据跟踪审计需求建立审计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跟踪审计目的、提高跟踪审计工作效率、规范跟踪审计工作,在实施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前应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审计管理体系。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跟踪审计工作内容及重点。以针对性、适用性为基础建立科学的审计管理体系,指导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在审计管理体系的建立中,还应将审计管理工作目标、内容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以此指导审计人员的具体工作,实现跟踪审计管理目标。

(三)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内容与重点

1、投资阶段的审计重点

投资阶段的审计工作是对项目资金、项目法人、招投标工作以及合同管理等工作的审计。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特点,对资金落实情况、法人确定机制、资金筹集与责任制度等进行审计。同时,针对项目勘察、设计、建立以及招投标活动中的审计需求开展审计工作,避免暗箱操作等情况损害国家利益、避免串通舞弊影响项目招投标工作的开展。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项目投资阶段审计目标,并确保项目施工前准备活动满足施工需求,保障政府投资项目施工管理基础工作的落实。

2、建设施工阶段的审计分析

政府投资项目施工阶段的审计工作是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工程管理、施工进度、使用材料以及变更等事项的审计。通过对内容控制体系建立与执行情况的监督审计、通过施工过程中进度及资金情况的审计、通过对造价执行情况的审计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障投资资金的安全与使用。在施工阶段的审计中,跟踪审计人员应着重对项目资金的拨付、管理及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并根据工程造价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监督审查。通过资金拨付、使用的监管审计保障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满足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需求。

3、竣工结算审计的分析

由于投资阶段审计与施工阶段审计工作的执行为竣工结算审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竣工结算审计工作量也较传统竣工结算审计有着较大的减少。通过结算编制依据、各项定格套用情况饿审计、标底及工程量计价清单执行审计、工程款项审计等工作,实现跟踪审计目的,保障审计工作质量满足审计工作需求。

(四)注重跟踪审计评价,提高审计能力及审计质量

在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执行中,建立有效的评价体制是保障审计效果、实现审计目标的关键。在审计工作开始前应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审计工作管理体系及管理目标建立绩效评价与审计工作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对跟踪审计管理体系、审计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评测与评价,了解跟踪审计工作开展中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通过评价结论及跟踪评价及时发现跟踪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跟踪审计管理体系改进、审计能力提高的目标,预防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造成的资金安全隐患。

三、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附加作用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保障政府投资资金的安全、保障投资项目施工质量,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科学开展还能够促进施工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监理工作职能的有效发挥。通过跟踪审计工作提高项目建设施工单位对质量、资金管理人士,促进施工单位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以跟踪审计使施工单位财务管理与施工管理更加 协调的开展工作,为保障项目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奠定了基础。而且,在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通过审计内容、审计工作能够提高建立单位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强化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关注,进而保障项目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通过动态的跟踪审计对工程项目分时段、分内容的开展动态化审计工作,提高施工数据的审计质量,避免短时间处理大量数据造成的误差及漏洞,保障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开展。

四、结论

针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共建设项目管理需求,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管理中必须强化审计工作的开展。利用跟踪审计方法提高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管理能力,保障国家资金的有效使用。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多样性特点,审计部门还应强化自身审计能力。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特点加快审计人员的培训与培养,通过科学的跟踪审计与管理保障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开展。在跟踪审计活动中,审计单位还应建立评价评测体系,通过评价评测体系对跟踪审计活动进行实时评价,及时发现审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审计工作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跟踪审计;控制管理

跟踪审计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招投标、设计、施工(采购)、完工及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价等阶段的全过程监督和评价活动。而根据跟踪审计阶段的不同,又可分为全过程跟踪审计与施工阶段跟踪审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具有规模较大、工期较长、技术复杂、投资较高等特点,应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选择跟踪审计的实施阶段。

1跟踪审计的目的

跟踪审计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主要是通过及时、全面、有效的审计监督的手段,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揭示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提出管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督促规范项目的建设管理,防止损失及浪费,以保障建设资金合法、合规、有效且合理的使用。

2跟踪审计的作用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控制贯穿于建设全过程,从工程建设的前期可研、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完工验收、移交使用直至竣工验收整个建设周期内,所有建设费用的确定、投入、控制及监督的一个周期过程。近年来,审计工作从事后的完工结算、竣工决算审计向事前、事中乃至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延伸、拓展并同步跟进、监督的一种审计方法。

3跟踪审计的内容

3.1项目前期的审计监督

(1)主要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文件进行监督检查,如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水土保持及征地移民实施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文件是否完备。

(2)检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是否按照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质量监督及公示制等建设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检查项目建设资金是否按规定、工程进度及时足额到位等,检查概预算的编制范围、编制依据以及采用的规范、标准等。

(3)跟踪审计人员应参加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材料设备采购等招投标过程,并参加招标文件的审查工作,检查招标要求的投标单位资质与工程的等级及类别是否相适应,对于招标文件中的工程价款支付、工程量计量计价条款是否合理,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最高投标限价的编制等进行审查。还可在招投标过程中还可以作为经济标评委,对投标人的报价合理性、不平衡性等进行审查评价;在合同协议书签订时,对中标人的履约保证金提交情况、合同协议书的内容是否与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一致等进行核查。

3.2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

(1)在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检查合同的履行情况,与工程建设相关单位是否存在非法转包、违规分包、对合同条款的履约是否认真及时等。

(2)检查项目概算执行及完成情况,有无超出概算批复的实施范围和建设内容以外变更,未经履行相关变更调整批复程序,不得随意增加概算批复以外的建设内容。

(3)检查工程的设计变更是否存在随意变更或签证,变更程序是否符合《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水规计〔2012〕93号)》等规定的要求,变更或签证是否会造成造价失控等问题。

(4)检查预付款项是否已按合同约定的担保方式提供担保手续;工程价款计量及支付的单元工程或分项工程是否已经质量评定合格,计量及支付方法是否按合同条款的约定办理,预付款的扣回和质保金扣留是否按合同约定执行,检查有无超付等问题,检查承包人是否按合同规定购买工程相关的各种保险。

(5)检查材料、设备采购等是否按设计要求及合同规定进行,采购的物质的种类、数量及质量是否与采购计划相符合,是否存在违规采购、无合同无计划采购等情况。

(6)检查承包人、监理单位是否按承诺或合同规定派驻项目管理人员及监理工程师,承包人的项目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等是否满足每月出勤要求。

3.3项目完工验收阶段的核查

(1)检查项目的投资、初设概算(施工图预算)最终的执行情况,有无概算外项目、有无自行提供建设标准或扩大投资规模等情况。

(2)检查项目进度是否按计划完成,有无工期延误情况等。

(3)检查有无未完工程,工程预留费用是否真实、合理、准确。

(4)检查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等。

4跟踪审计的方法

(1)在项目跟踪审计时,首先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实际可行的跟踪审计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明确跟踪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目标及控制措施、跟踪审计的工作流程、审计组成员、分工及相应职责等。跟踪审计项目一般历时较长,审计实施方案应当对整个跟踪审计工作作出统筹安排,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重点、方法和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跟踪工程进展情况及实际需要进行不断调整、完善。

(2)在工程实施前期,对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编制、最高投标限价编制、投标报价是否存在不平衡报价、合同的拟定等进行审查及分析。

(3)工程实施阶段,可在项目实施现场设置办公点,参加定期工地例会、设计变更专题会议或其他相关造价方面的专题会议等,了解并掌握项目有关情况,及时提出审计意见。积极针对主要的建设管理活动进行跟踪审计,特别应当对隐蔽工程、现场签证等必须覆盖后或实施后无法复测或复核的部位积极参与并如实记录、拍摄影像资料等。

(4)填写跟踪审计日志、编制跟踪审计月报、根据工程进展及投资控制审核情况出具跟踪审计意见单,收集等相关设计变更、会议纪要等资料,并建立跟踪审计台账。

5结语

篇3

1.跟踪审计及其特点 

跟踪审计是单位内审部门联合外部审计机构,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督与评价,使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得到不断完善,促进建设项目管理质量、经济效益和增值目标得以实现。审计工作以建设资金的流向为主线,通过对建设项目从投资决策到竣工结算的资金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发现和纠正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投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建设项目审计一般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竣工结算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等。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及竣工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在2015年以前我国基本上采用这种审计方式对建设项目实施审计监督。其主要缺陷是审计介入时点滞后、介入形式被动、审计范围过窄,审计人员难以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的全部信息,在结算审计过程中难以避免与施工方发生争执和经济纠纷。跟踪审计则由事后结算审计向建设项目的事前、事中进行延伸,这种审计方式更关注项目建设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潘萍(2008)、董林(2014)在研究中发现,与前两种传统的审计方式相比,跟踪审计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由被动的静态控制向主动的动态监督管控转变;二是从事后的造价审计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审计监督转变;三是更注重协调审计、施工、监理三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升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2.跟踪审计的模式 

周原(2008)依据介入时点不同,将跟踪审计分为全程介入式、适时介入式和重点介入式三种模式。全程介入跟踪审计,即从建设项目立项论证开始到项目竣工结算交付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审计工作,不仅涉及审计专业知识,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经济管理、工程施工技术、财务管理和相关法律等方面的知识;适时介入跟踪审计,即选择项目建设活动中的适当时段进行跟踪审计,要求选好介入点,抓住项目建设的重要过程;重点介入式跟踪审计,则需要选择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来进行审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事先了解项目建设的全貌,找出潜在的风险点以及应该关注的重点环节,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全程介入式跟踪审计一般只应用于投资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适时介入式和重点介入式跟踪审计则对中、小型建设项目和改扩建项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周原(2008)经过研究,提出按照参与程度可以将跟踪审计分为管理型和建议型两种模式。管理型跟踪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直接参与到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建设活动实施监督管理,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施工方必须依照审计建议予以纠正,周原认为,管理型跟踪审计是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的应用环境还不成熟;建议型跟踪审计模式,即审计人员在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过程中,实时对项目的建设活动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但提出的建议仅供施工方和监理方参考,跟踪审计人员不能干预施工过程。周原认为,就目前的审计环境来看,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以建议型跟踪审计模式为主。 

李会山等(2013)依据审计主体不同,提出跟踪审计可以分为内审部门独立跟踪审计、社会中介机构独立跟踪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联合跟踪审计三种模式。内审部门独立跟踪审计,即单独由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管理,其适用于小型零星和造价较低的建设项目;社会中介机构独立跟踪审计,即由单位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独立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一般适用于所有的建设项目;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联合跟踪审计,即由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其适用于投资规模重大的建设项目。 

二、我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兴起与发展 

跟踪审计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欧美国家。以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立法型国家审计机关开始兴起“跟踪审计”(Follow-upAudit),其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事前建设计划审计以及投资绩效审计两个部分。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审计技术的发展和审计对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审计报告使用者对传统审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越来越不满意,“持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ing,CA)模式應运而生,旨在增强审计工作查错纠弊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而提升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我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很多学者提出要加强对交通运输工程项目、水利工程项目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点投资项目实施跟踪审计。2003年,国家审计署了《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实施准则》,要求对关系到国计民生或者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的建设项目,国家审计机关可以对项目从前期立项到竣工使用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2006年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也首次将由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竣工决算纳入了审计监督的职责范围,随后,各部委也相应对行业内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提出了指导意见。2009年4月,国家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通知》(卫规财发〔2009〕39号),对部属(管)各医疗机构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目的、内容、方法提出了要求。2010年12月,国家审计署又制定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明确规定要对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涉及公共利益和民生的建设项目,要有重点地对其建设过程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跟踪审计。至此,我国建设项目审计开始由事后的静态审计监督逐步向事中、事前的动态审计监督转变。

        我国公立医院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用的早期探索,大多局限于公立医院内审机构对项目的施工过程开展跟踪审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早在21世纪初就开始探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巴志强等(2006)认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前移,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可以有效地防止建设资金的流失。武汉协和医院任红路(2007)结合跟踪审计实践经验认为,跟踪审计的职能有工程造价签证、监督与评价、提出改进建议等,并提出了医院跟踪审计的实施模式。杜晓霞(2005)认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行内审、外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是提高跟踪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法。2008年,河北省中医院、山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宁波市第一医院等公立医院也开始尝试将跟踪审计应用到建设项目管理中,通过招标形式选择社会中介机构承担建设工程的跟踪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公立医院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项目逐渐增多,投资规模也不断加大,建设项目管理已经成为各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基于公立医院的建设项目具有工程内容复杂、造价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专业技术性强、建设过程中调整变化多等特点,目前,我国大多数公立医院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旨在有效地控制建设投资成本,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公立医院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大多数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认为跟踪审计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具有以下优越性:一是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能更好地控制和节约项目建设成本,提升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二是跟踪审计的前期介入,可以有效地控制建设材料和大型设备采购成本;三是实施跟踪审计,有助于审计部门和医院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建设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施工和监理各方增强责任意识,重视项目管理,进一步增加了项目管理质量的监控力度;四是不断完善跟踪审计制度,可以遏制和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客观上促进了公立医院工程项目管理队伍的廉政建设;五是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可以降低建设资金的投资风险。 

在跟踪审计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一是跟踪审计只重视核实工程造价,忽视了跟蹤审计还具有监督评价和咨询建议作用;二是跟踪审计的深度难以把握,容易偏离审计目标;三是跟踪审计的介入时点比较模糊,审计人员难以把握具体的介入时点进行跟踪审计,导致跟踪审计的效果不明显;四是跟踪审计相关的制度和流程设计不够完善,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的实施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五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跟踪审计,收费标准差异较大,审计取费标准未予规范,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六是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程专业审计人员严重不足,影响跟踪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跟踪审计的实施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控制有积极的作用,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完善跟踪审计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公立医院跟踪审计的质量。基于公立医院的建设项目管理复杂,项目建设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众多。因此,公立医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还有待完善,如:完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规范跟踪审计流程,建立质量控制考核评估的奖惩机制,加强对委托跟踪审计机构审计质量的控制,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在公立医院建设项目中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根源.基于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风险规避的跟踪审计研究.科技信息,2011(8). 

2.毕秀玲.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相关问题控析.中国内部审计,2010(1). 

3.庄爱祥.医院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探讨.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0(5). 

4.相炎军.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问题研究.建筑设计管理,2016(5). 

5.潘萍.论全过程跟踪审计与全过程造价控制.经济研究导刊,2008(17). 

6.董林.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管理观察,2014(2). 

7.周原.建设工程跟踪审计模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6). 

8.李会山等.浅谈医院基建修缮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卫生经济研究.2013(6). 

9.俞英.加强对重大工程实施的跟踪审计.上海综合经济,1996(7). 

10.巴志强,姚月,郭锡斌.医院基本建设中审计工作的重点.中国卫生经济,2006(2). 

11.任红路.医院基建项目审计模式选择.财会月刊,2007(12). 

12.杜晓霞.谈医院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管理.现代医院,2005(7). 

13.柴隆.公立医院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探索及应用.会计之友,2011(9). 

14.李明竹.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医院建设项目中的实际应用.商业会计,2013(22). 

15.杨敏霞.公立医院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应用和探讨.山西财税,2015(4). 

16.余祥斌.医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卫生经济,2007(10). 

篇4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法;对策

建设项目审计是对建设项目投资进行控制和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对项目资金做相应的控制,并且是防止、控制腐败行为的重要手段。在现今建设项目的审计过程中,重点工作主要放在项目完工之后的结算审计与决算审计上,这些审计内容仅是项目完工之后的静态审计,在项目进行中没有实际的意义。所以,应将检查审计关口前移,对项目实行事前审计、全程监督,开展对于项目的全程跟踪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对于资金控制以及对反腐防贪的良好约束作用。本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意义与优点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面临的主要问题,采取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一、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意义和优势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意义

将项目的建设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在各阶段均安排审计人员对建设项目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及时对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控制,帮助被审计的单位完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建设项目进行改进,促使建设项目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达到实现项目最高建设效益的目的。就石油项目而言,对石油存储设备的建设及时做好跟踪审计管理工作,保证项目的高质量,控制其投资成本,对行业发展具有十分有利的影响。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势

1.审计的动态化

相对传统审计在项目目标完成后再对工程进行一次总结性的结算审计,跟踪审计能够分段、分内容的对项目进行动态审计。一方面,减轻传统审计工作处理的繁琐度,避免在相关项目程序签证中,一次性涉及大量数据,降低出错率;使审计工作更加全面,审核思路更加清晰。另一方面,跟踪审计在对某阶段成果进行审计时,可以理清该阶段对前后阶段的影响关系,通过动态的审计,对建设项目起到全程监督的作用。

2.审计过程更细致

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经常出现因一些隐蔽工程的细节记录不详,难以追究责任以及难以分辨实际情况的现象。而采取跟踪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在项目的施工阶段即能深入现场,对阶段项目进行更好的取证,更准确地掌握项目的各阶段有效信息,将审计过程处理得更加细致。

3.提高工效以及审计效率

跟踪审计在对每个项目阶段进行处理时,结合相关单位,可以很快地计算相应阶段的工程数据,避免工程等待签证过程中浪费的时间以及导致的大量工程积压。相比传统审计而言,跟踪审计使得审计工作在随项目进行过程中能够均匀分散的进行,加快了审核的速度和力度,提高了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

二、建设项目在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审计深度难以把握

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基本目标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并提供咨询与建议,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漏洞进行填补,对整个项目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为达到这些目标,需要审计作为项目的一部分随着项目的进行而进行,全程参与项目各个环节的建设。在该过程中,审计人员不从事对项目的管理施工以及监理方面的工作,仅仅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单位的工作,展开自己的监督职能,并需要与建设单位及时沟通、反映情况,但并不直接干涉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这样一来,审计职能深度难以把握,容易介入到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范围中,导致双方利益的冲突,破坏项目的平衡性。

(二)跟踪审计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

就目前跟踪审计在我国的实行情况而言,还处于萌芽阶段,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跟踪审计的方法目前仅能在内部审计的范围内实行,没有严格的政府审计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没有相应的机制制度进行管理,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建设项目中各部门难以理解跟踪审计的工作从而不愿意配合,导致跟踪审计工作将很难展开,在项目中起到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跟踪审计的内外部环境需要得到优化,对内管理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外建设需要各个单位的积极配合。

(三)项目建设单位没有认识审计的重要意义

跟踪审计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审计方式,大多项目单位对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往往简单地认为跟踪审计只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款进行审计,导致审计内容不够完善,限制了跟踪审计的发展。

(四)没有相关条款进行约束改善

作为一种近年兴起的新式审计方式,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人员较传统审计方式所需承担的审计风险和法律责任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若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其进行约束,将会导致很多法律责任无人承担。我国的法律仅仅对审计机关中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做出了授权规定与责任规定,对跟踪审计尚未有明确规定,建设项目单位对于跟踪审计的能力范围存在质疑,导致跟踪审计无法正常发挥应有作用。

三、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效率的几点建议

(一)保证审计目标不偏离原定计划

在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把握好自己的核心职能与角色定位,履行自己的工作义务与职责,不得越俎代庖地参与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和操作。

1. 以自身职能为主,重点关注建设工程中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对其进行合理控制。不干涉其他岗位的工作,不越过自己的职能范围对其他岗位的工作进行管理。

2. 理解审计在建设项目中价值的体现过程,保证自身工作相对工程建设的独立性。

3. 努力帮助项目工程提高其质量,同时依据造价管理的要求,帮助项目控制投资规模,控制建设成本。

4. 加强自身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确保能够对建设方、施工方产生积极影响,不妨碍其余岗位的合法权益,保证工程建设过程的有序运行。

5. 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对业务的知识面积极进行拓展,了解最新的审计方法和手段,提升对于项目的审计能力,保证审计的顺利进行。

(二)优化审计环境

就审计的内部环境而言,审计人员应当合力创造出积极和谐的工作环境,并严格遵循审计工作的职业道德标准。同时,积极督促建设单位对相关预算、进度、程序进行公开,采取透明化管理,保证审计过程的有效性,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对于外部环境而言,审计部门应主动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与协助,能够在上级部门的组织下对其他部门展开工作,使得各个部门都能理解并认同审计工作的意义,积极配合审计工作的进行。

(三)项目建设单位应明确审计工作范围

建设单位进行招标时,应该配合招标公司开展工作,对所委托的跟踪审计机构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并能使各部门明确审计的工作内容。在与审计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该在合同中详细列出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以及职能权利。比如在建设过程中,检查项目阶段工程的审批文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概算批复、建设用地批复、建设规划、施工许可、环保批准、消防批准、项目设计、设计图审核等文件)是否齐全,检查整个投标程序以及投标结果是否合法有效,检查审计单位与该建设项目相关单位签订的条款是否一致等,不可一笔带过,防止今后在不同单位由于跟踪审计的内容存在差异而引起争执。

(四)健全具有约束性的法律法规

保证跟踪审计工作在建设项目审计过程中能正常高效运行,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款对其进行约束和管理十分重要。跟踪审计这一模式是对于传统审计的一项重大突破创新,在建立完整的跟踪审计法律制度后,跟踪审计能够为项目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通过这些规章制度与相关单位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相结合,使得审计工作能高效有序地开展,同时对审计工作人员能够提供具体的工作指导,让各部门、各岗位能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使得建设项目正常运作,也让跟踪审计工作逐步规范化执行。

四、结语

在石油建设项目中,通过全过程跟踪审计,能够很有效地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控制和约束,同时维护工程的合法权益,完善项目建设管理中的漏洞,提高项目投资效益。但由于跟踪审计的发展时间较短,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项目施工中各部门的理解和积极配合、为审计过程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审计人员发挥作用,保证跟踪审计正常运行,帮助建设项目达成最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迎.浅谈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应关注的重点[J].价值工程,2012(19).

[2]曹延忠.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流程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5).

[3]张雪梅.浅谈企业内部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必要性[J].山东工业技术,2015(02).

[4]杨颖.我国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研究及几点再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

篇5

关键词:政府 投资项目 审计

一、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这一概念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而兴起的一种审计模式,它提升了国家和公众对政府审计理论的要求,促进了我国审计学术理论的发展。所谓的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依据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和经济技术指标,以跟踪整个投资项目进程的方式,对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进行有效的审核、监督、评价。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立项审计、施工审计、竣工审计。

(二)特点

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审计程序也较复杂,因此,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广泛、全面、过程三个自然特性,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静态审计转向动态审计。传统的审计工作是在工程项目竣工后,审计部门根据建设单位送来的决算资料进行一次性集中决算,审计人员将面临审核大量的施工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资料。而跟踪审计可以分时分段进行动态式审计,使审核思路更加清晰,也可以缓解短时间内审阅大量施工资料所带来的工作压力。

2.审计工作重点从事后审计转向事前、事中审计。传统的事后审计工作常常因为建设单位所送来的审计资料记录细节不详而影响了审计过程中所需数据的质量。而跟踪审计可以通过审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准确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减少因审计数据不真实而与施工方发生矛盾与纠纷的情况发生。

3.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在施工阶段,审计人员跟随施工、监理、建设方一同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实测记录,在施工现场可立即计算出相关工程数据,做到随算随签,避免任何一方推诿不签字,同时也能减轻由于集中审计给审计工作人员所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从而加快了工程项目的审核工作,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无形中提高了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4.延伸了审计工作的重点。传统的审计工作以投资项目的施工阶段为审计工作重点。跟踪审计则是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所发生的技术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以全面监督和审核投资项目的造价和质量,使审计工作重点向多元化发展,这样,不但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更能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一)政府部门自身的问题决定必须实行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政府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项目决策阶段工作方式、方法不科学、不严紧;项目施工图纸改动大,给工程招投标暗箱操作提供方便条件;项目竣工结算内容高估,严重浪费国家建设资金。只有全面实施政府投资跟踪审计,对第一个投资项目的过程和时点进行跟踪核查,才能解决由于投资项目的施工给政府部门带来的各类问题,为投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投资项目的内容及特点决定了政府投资项目应该实施跟踪审计

政府投资项目所需投资金额一般较大,工期时间也比较长,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泛。只有实行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才能综合地反映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貌。项目的审计工作必须从项目决策开始就介入,全面掌握项目资金的收支情况,对项目施工每一个环节发生的资金流向进行监督,对于不合理的现象及时予以纠正。

(三)实施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能够有效提高投资效益和决策质量

由政府投资的项目一般建设工期都较长、所需投资金额也较大,因此从项目决策到项目运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偏差都将会影响投资项目的整体质量和运营效果。而全面实施投资项目审计工作将有效提升投资项目立项的正确性,保证投资项目资金的利用效率。

(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

自审计机关成立以来,基础审计建设一直是审计工作的中心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需要,要求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应该实施全面审计,这样既有效控制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有效利用,也体现了国家法律规章制度的严肃性。虽然现阶段的跟踪审计工作还不是很成熟,但作为审计工作上的一个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五)投资项目的监督工作要求决定了投资项目必须实施跟踪审计

传统的项目审计工作主要是针对竣工结算项目资料的审查。而跟踪审计工作是通过实时实地的检查、监督投资项目的全过程,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审计工作程序,开阔了审计工作人员的视野,使整个投资项目在健康的环境下发展。

(六)加强投资项目管理的客观需要是实施投资项目跟踪审计

随着深入实施拉动国家内需政策,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政府投资项目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基础建设项目的投入,在大量的投资项目中,施工质量的问题如何审查,工程造价如何合理判断,都是审计工作的难点。唯有把跟踪审计落实到投资项目的各个阶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投资项目的质量,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实施跟踪审计体系的构建

(一)立项阶段审计

立项阶段审计工作主要针对投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关键环节实施情况的审计。其中包括对投资项目决策的审计;设计概算合法性、时效性以及适用性的审计;对招投标文件的严密性、合规性的审计。

(二)建设阶段的审计

建设阶段的审计工作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开工到竣工之前的相关经济活动的合法、真实性进行审计,其中包括对工程项目签定合同的执行是否符合合同规定条款,有无违法转包、分包工程的情况出现;有无超概算购置个人固定资产虚列工程成本的,调整概算的相关程序是否合法;内部审计制度是否健全、有效;项目资金的筹集、使用是否符合投资项目进度,是否有浪费投资资金的情况出现;对于施工过程中变更工程的相关手续和依据是否符合公司章程和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建设过程中所采购的设备、材料是否有以次充优、质价不符等情况出现;对于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量的真实性进行审计;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分项和整体结算时的报价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等问题的审计。

(三)竣工后审计

竣工后审计工作主要是针对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审计。主要包括对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审计;成本项目的归集是否符合建设单位相关规定制度的审计;竣工决算手续、资料以及剩余资产的处理情况的审计;投资项目竣工使用后如果需要对项目的预期效果和实际效果进行考核,也可以进行实际效果的审计。

四、跟踪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明确跟踪审计目标

跟踪审计中根据具体项目的管理或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确定审计目标,并根据风险将审计项目和资金运行,划分为若干关键阶段或关键环节,实现整个项目“不出问题,少出问题,至少不出大问题”的总体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确定跟踪审计的具体目标和重点,可以利用较少的审计资源,实现跟踪审计的总体目标。

(二)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

目前,跟踪审计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瓶颈”,包括审计工作量大、专业审计人员不足、审计评价标准难确定、审计介入时点难把握、审计成果难量化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广跟踪审计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各级审计机关的实际承受能力,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握好尺度和分寸,有重点地开展。

(三)要注意防范风险

在跟踪审计中,要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做到不缺位、不错位。如对有些问题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是对存在的问题未能作出正确评价,提出的审计整改意见不恰当等,这些都容易形成质量风险。应加强人力资源配备和人员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还可以聘请外部专家参加审计组,统一组织审计,同时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降低审计质量方面的风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字: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跟踪审计是确保其有效运行的关键,建设工程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影响因素多且控制环节繁杂等特点,因此说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跟踪审计的方法,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并做好事后的解决工作,才能够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在应用跟踪审计方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本文就对这些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一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是一种经济控制机制,有效应用这一机制,能够提升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审计资源的配置,并且有效的防范审计风险,这一方法有着较强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缺乏较强的审计力度。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是对项目整个建设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这个过程中不仅具有较大的资金投入,涉及到的环节和专业也较多,需要具有较强专业技能水平的人参与完成。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从审计部门本身来说,还是从建设单位以及地方政府来讲,对现有跟踪审计工作的投入力度不够,审计机关内部的人员有限,审计力量明显跟不上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

其次,缺乏系统完善的跟踪审计制度。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基本上是事后具体方面的静态审计,这样就不能够及时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跟踪审计则是动态的审计方式,是一种新型的能够承担风险的审计方式,由于其形式新,当前建设工程项目的审计人员不能够对其做出统一且准确的判断,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就缺乏系统的制度支撑。尽管我国颁布了《招投标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出台了一系列建设项目审计准则,但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也没有制度的支撑,很难发挥起作用。

最后,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动态性较强,并且涉及的专业较多,其中必然会存在着一些审计者忽视的细节问题。例如审计人员在实地取证和记录方面不够积极。审计人员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审计模式,在进行跟踪审计的过程中会一时改正不过来,忽视了时间概念,缺乏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施工过程中使用定额之外的新技术时,审计人员不能够详细的计算出人工、材料以及机械等因素的成本,也不能够根据工程的需求补充好必要的资金,这样将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再如,审计人员在定额使用方面缺乏灵活性。当前情况下,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灵活使用定额,对于类似于精装修这样的项目,在审计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不一样的定额,而审计者忽视了这一问题,进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跟踪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际审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上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下面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具体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

首先,要强化审计力度,科学安排审计工作。跟踪审计工作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且其设计的内容较为广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强化审计力度,并提升设计者的综合素质,合理安排工作,才能够推动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说来,要形成多部门的配合,将审计工作贯穿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审计部门需要扩大自身影响,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的服务作用;建设部门则需要进行全过程的服务,通过和审计部门的共同合作解决棘手的问题;政府部门则需要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及时的解决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并要对整点的工程强化审计力度,并增加审计资金的投入,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力量。

其次,建立完善的跟踪审计制度体系。科学完善的跟踪审计制度能够更好的推动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为此,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实际和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建立起完善的跟踪审计体系。如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当地的特点,确定好跟踪审计的综合目标,并对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方案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意见以及竣工决算报告出具相应的规程,并明确潜在的风险问题,以确保整个跟踪审计过程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有制度体系的支撑。

在具体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和跟踪审计向协调的管理举措,并注重审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提升跟踪审计的效率。具体来讲,需要科学的把握好跟踪审计工作的介入点和切入点,在制定跟踪审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以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作为中心,并综合的考虑各方的影响因素,这是确保跟踪审计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关键。除此之外,要强化跟踪审计工作的阶段性,根据项目的施工重点和难点制定不同的审计方案,或者以组合型的方式开展跟踪审计。

为了更好的实现跟踪审计工作的作用,还需要逐步完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解决的跟踪审计体系,合理整个资源,科学安排审计工作。如在事前预防阶段,需要确定好项目审计负责人,并配置专业的审计人员,制定明确的审计方案,同时需要和各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工作,在事中控制控制阶段,则必须要紧紧的围绕经济活动这一核心开展有效的跟踪审计工作。如在招投标阶段,需要审查工程量清单并且要参与标底答疑工作,并审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在施工阶段,需要做好隐蔽性工程的验收记录,并监督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情况等。事后解决阶段,则需要审计人员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发挥审计经验的作用,合理解决各种存在的问题。

最后,解决好跟踪审计过程中的细节性问题。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不变的真理,对于跟踪审计工作来讲,同样不能够忽视细节问题。上文中一定从多个方面对这些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分析,下面本文就提出几点解决措施。第一,要提升审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审计机制制约了审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这样同样不利于该工作的有序开展,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则需要制定奖惩机制,充分的调动起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时间观念,打破传统的审计模式给工作带来的束缚。第二,要提升审计人员的实际经验。实际审计经验的提升将会更有利于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及时的解决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此,相关部门需要积极的为审计人员创建实践环境,增长实践经验。第三,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的应用定额,准确合理的反映出定额中的各种问题。这些细节问题的改进是提升跟踪审计效果不可忽视的问题。

结束语:跟踪审计是现代化的审计方式,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其能够明显的提升管理效益,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本文就以跟踪审计问题为中心,对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便为今后的跟踪审计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婕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分析 经济视野,2013年第15期

[2] 张洪利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价值工程,2012年第23期

[3] 朱雷鸣 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篇7

积极采用内外审结合的有效方式,互补内外审的有利资源,在基建项目中,特别是在对职工集资建房项目中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跟踪审计,指导、监督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这种审计模式能及时帮助建设单位改进项目施工中的一些问题,提升审计的有效性。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实质及特点

跟踪审计的实质是跟踪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工作,开展全程审计。有计划地从建设项目的立项项目投产到使用进行审计监督,其目的是促进建设项目有关单位更好地提高投资效果。

长期以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主要是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两种方式,它们都是事后的审计监督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跟踪审计具有审计内容更全面、审计实施更为及时等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系统性。跟踪审计的内容涵盖了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各个环节,即设计、招标、合同、设备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变更签证到竣工等等。二是时效性。审计跟踪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始终伴随着工程进展同步进行。随着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建设任务,有倾向性地确定相应审计对象和重点,选择最佳的审计介入点,采取灵活的审计手段,使审计随着工程进度活起来、动起来,从而达到对工程建设实时监督的目的。三是预防性。跟踪审计的介入前移,由原来的事后审计变成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有机整体。跟踪审计实时监控,主动寻找问题苗头,发现隐患及时纠正,突出了预先防范作用。四是效益性。通过跟踪审计的预警和监督作用,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取得经济效益。

二、跟踪审计的模式

1、建立制度,明确跟踪审计范围、内容、方式和要求,确保跟踪审计工作有章可循。

2、成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小组。小组由建设单位、财务部、监理公司、审计中介机构等共同组成。负责审计的社会中介机构把控制建设成本做为控制重点,负责监理的中介机构则把工程质量做为工作重点。监理和跟踪审计的结果可以互相参照,使目标和结果达到一致。

3、财务部门作为内部审计机构始终参与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按照工厂内控制度要求,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和造价。

三、跟踪审计的实施及其显现作用

全方位的开展跟踪审计是工厂房地产开发项目内部审计的一种尝试和创新。例如,工厂一期集资房竣工结算审计暴露了建设过程中部分变更项目没有签证单、增加的项目没有手续、隐蔽工程真实性证据无法确定等实质性问题,造成结算难以确定。

随着工厂职工集资建房的开工建设,工厂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也正式启动。而让参与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理解跟踪审计的优势,明白跟踪审计有利于促进项目建设的规范管理,能够及时发现项目建设管理中的漏洞和问题;有利于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收益,真正实现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目标;有利于提高设计变更、隐蔽工程等执行的真实性;并使审计部门更好地发挥作用,弥补竣工结算事后审计对质量和造价缺乏监督控制的缺陷。

对工厂职工集资建房的跟踪审计从施工前的招投标阶段开始,委托中介机构对建设项目的投标预算造价进行审核分析,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对建设项目预算造价的横向比较,找出报价高低的具体原因,便于工厂领导决策,并在施工前对造价影响较大的因素重点关注。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同建设项目造价咨询公司的审计人员通过现场技术勘查活动等获取真实资料,审查并审计确认合同、工程变更、设备、材料、索赔费用等情况。审计小组对基础验收、材料认质认价、土方回填等方面深入施工现场,完成跟踪审计基建现场工作记录若干份,及时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对在结算中容易产生意见分歧的隐蔽工程、现场变更、签证详尽了解,避免工程最终结算时与施工方产生矛盾,通过全过程跟踪审计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

四、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及审计方法

全过程跟踪审计把基建工程审计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从项目立项到交付使用各环节审计人员都参予其中,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有更深入地了解。主要做法如下:

1、事前控制。在成本还没有真正发生的时候就对其实施了有效的控制,重点对招投标进行审计。工程施工招投标审计,主要是对招标文件、工程标底及工程招投标过程进行审计和监督。招标文件的审计,主要是审查工程说明是否清楚,招标范围是否明确,招标程序及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合规,招标文件是否经过招标管理机构的审查。工程标底主要审查工程量、审查定额子目套用、审查材料用量、审查取费等。最后检查施工合同,检查签订的条款是否合规、公允,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是否一致。

2、事中控制。从过程入手,把好跟踪审计关键点。

(1)隐蔽工程量现场确定。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后无法看到,是最难监督、最容易产生争议的地方,它的工作量是否属实对决算审计效果会产生赢接影响,因此对它的量、施工工艺等要进行现场确认,并记录在跟踪审计工作日志中。所有的隐蔽工程都要经基建、监理、审计、施工四方会签后方才有效,否则不予承认。

(2)审查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是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主要原因,施工单位在竞标时为了确保中标,有时不得不降低利润空间,中标后,便会将目光转向变更和签证,想以此提高工程造价,弥补让利损失,因此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对现场变更,我们在审计中根据变更的内容,规定了现场变更的流程.

(3)进场材料质量、价格的审定。特别关注工程项目材料的品牌、质量和价格,防止购入低质、劣质材料影响到工程质量。审计小组对材料购买各环节内部控制的严密性进行监督,对乙方供材必须由审计小组认质认价后,方可进场,甲方所供材料如在建设中有变化的,也同样必须由审计小组确认后才能进场。

3、事后控制从竣工结算入手。工程结算是工程投资的汇总,也是单位工程造价的最终确定。严格执行送审资料收齐交中介机构接受结算审计后,拒绝接受施工单位再补充相关资料,避免不合理手续。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与甲方、乙方充分沟通,以事实为依据,既要客观公正、坚持原则,又要注意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使工程造价得到准确反映。做到中介机构审计初稿完成后,由财务部门牵头与施工、建设单位交换意见,审计结果在得到甲乙双方共同确认后,中介机构再出具审计结果。

篇8

(1)可以有效地监督各种扰乱项目建设的行为,通过全过程跟踪监督,可以对建设项目承包方的各种行为形成监督,避免违规转(分)包等不良现象出现。

(2)可以有效地防止建设资金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行为的发生,全过程跟踪审计包括全方位的监督,并且各方都有明确的职权,从而可以避免建设资金等失去监督等情况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建设风险。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基本内容

从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来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审计就是要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开始,一直到项目的竣工结算为止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每一个环节都有自身的审计内容,在审计重点上也有所差异。

1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跟踪审计

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不仅包括了建设项目的基本信息如建设的内容与规模、建设的条件与环境等,同时还包括技术方案、投资方案等内容,此外还有较为严密的投资估算,这就使得可行性分析的跟踪审计变得异常重要。这一阶段的审计重点是对投资估算的审计,即审计估算所采用的原材料价格等是否符合实际,估算的内容是否全面、科学,有无遗漏或者重复,从而为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参考。此外,还包括审计建设项目的各种文件是否完备。

2建设项目招投标跟踪审计

建设项目特别是财政投资项目一般都必须经过招投标阶段,这一阶段的跟踪审计主要包括3个部分:

(1)招投标信息的及管理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对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文件进行审核,主要是审核工程量清单是否准确,招标文件中对合同变更、签证、材料价格变化及政策风险等涉及调价条款;

(3)对建设项目合同进行跟踪审计,即审计项目的合同是否规范或者说是否存在漏洞。

3建设项目施工跟踪审计建设项目施工审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对建设方的审计,主要是建设方的资金筹集、使用与拨付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是否履行了合同约定的条款。如是否做到专款专用等;

(2)对承包方的跟踪审计,主要是审核其是否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现场洽谈和签证等是否手续完备等。

4竣工验收及结(决)算跟踪审计竣工验收及结(决)算跟踪审计主要包括3个方面:

(1)工程量及相应的造价是否真实、准确,即竣工后的建设项目是否有新增工程量,若有是否计算准确,以工程量为基础所编制的结(决)算书相关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完备等;

(2)资金的使用与划拨是否合法、准确,即建设方是否按照预定的方案履行了资金的筹集、支付等方面的职责,建设项目的余款处理是否合理等;

(3)建设项目相关资料、手续是否完备。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难点

建设项目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模式进行审计具有自身的优势,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遭遇各种挑战,如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难以满足审计要求,外部环境难以为这种审计提供足够的支持等,这都将给全过程跟踪审计带来挑战。

1全过程跟踪审计外部环境有待改善

一般而言,全过程跟踪审计都是委托给社会中介机构来完成,这种跟踪审计模式在现实中会遭遇各种挑战。

(1)从建设方来看,由于全过程跟踪审计不仅需要建设方提供大量的基础性资料,而且还将对建设方的资金形成有效的监管,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设方的各种决策,甚至会使得部分存在私欲、有着自身利益诉求的利益集团感受到“阻扰”,从而难以获得他们的支持,甚至会存在一些阻碍。

(2)从项目承包方来看,全过程跟踪审计不仅使得其建设过程的各种信息真实、准确地向外部公开,降低了其对建设项目的操作能力,而且承担审计工作的人员为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忽视实际情况而坚持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审计,从而增加了各方沟通协调的难度,这必然会给全过程跟踪审计带来挑战。

2全过程跟踪审计本身的复杂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1)全过程跟踪要求具有工程造价、财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便利用这些工具来开展审计工作,这就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从我国的实践来看,这种既具备较强实践能力、能够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人才相对短缺,从而使得全过程审计可能难以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

(2)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长期性,一般而言一个建设项目会持续若干年乃至十年,这就使得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时间跨度过大,如何长时期的保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是一个难题。

3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但目前这种体系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1)跟踪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的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跟踪审计人员与项目建设方或者投资方由于委托-关系,其收益需要由对方来支付,从而使得其独立性难以得到保障。

(2)跟踪审计的结果运用体系尚不健全,由于跟踪审计机构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服务,从而其审计结果能否被有效的采纳,能否受到尊重需要有完善的机制配合,但当前这种体系尚不完善。

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思考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建设项目包括财政投资建设项目还将维持较大的规模,利用全过程跟踪审计对这些建设项目进行动态的、无缝隙的审计,对于保障国家财产安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完善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从明确定位,注重审计人员素质的提升,构建完善的跟踪审计管理体系等方面着手。

1定好位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

(1)要组建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队伍,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专业要求,组建包括财务、工程造价等人员在内的跟踪审计小组,以此提高审计小组应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审计的专业化水平。

(2)要明确跟踪审计小组的职责,一方面,审计小组所在的单位要与建设方或者投资方签订完备的委托合同,并以合同的形式明确委托方和方的职责,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具有法律意义的依据。另一方面,审计单位内部要明确审计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基本权利,并建立完善的配套奖惩制度,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以此提高审计水平。

(3)要构建完善的跟踪审计方案,审计人员要根据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基本特征制定具有项目特性的审计方案,并分析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关键节点、重点内容,为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注重跟踪审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1)要努力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跟踪审计单位除开展常规性的年度培训、组织职工到高校等单位进行培训外,在对每一个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之前,可以组织具有相关审计工作经验的职工相互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培养审计人员的审计技能,促进其业务素质的提升。

(2)要积极提升跟踪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审计单位要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等方式,对跟踪审计人员进行廉政教育、法制教育,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并在审计过程中要严肃纪律,严禁各种吃拿卡要的行为,促进审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为审计过程中严把审计质量关奠定基础。

3构建完善的跟踪审计管理体系

(1)要构建完善的沟通交流体系,建立与建设方、建设项目承包方定期沟通交流机制,汇报审计所采用的方法和途径,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这种沟通交流促进了解,消除矛盾,努力争取各方的支持。

篇9

关键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以下简称跟踪审计)作为审计监督模式的创新,不仅包括对分部工程审计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性后续审计,而且是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跟踪审计作为提升审计效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客观需要。实践中不仅在完善项目建设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体制、制度性缺陷和项目管理漏洞加以关注,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其作用应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一、跟踪审计的定位和特点

由于跟踪审计的开展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是具有动态性的审计方式。项目建设资金量大,覆盖面广,具体操作难度较大。审计部门开展跟踪审计时必须做好定位,把握审计的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跟踪审计的主要特点有:

(一)时效性。是跟踪设计的第一要素。项目建设在开始之前就有审计跟进,做到未雨绸缪,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这样的跟踪审计才有意义。

(二)持续性。跟踪审计改变传统审计滞后的局限,将监督关口前移,在项目建设的事前、事中、事后都进行动态审计,审计目标层层递进,促使被审单位持续整改,管理改善,跟踪审计的作用才能得到提升。

(三)全面性。跟踪审计能够及时获得第一手资料,保证材料、事项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依此提出的分析和判断客观全面,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四)促进性。跟踪审计的促进性在于能在迅速发现和查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促进问题的解决,防止蔓延扩散。

二、跟踪审计的内容和重点

(一)开工前审计。是指对项目程序的合法合规性、投资概算的真实合理性进行的审计。重点在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规划、概算编制、报批审批、资金来源与落实、招投标程序及标底情况、施工合同签订情况等内容。

(二)施工期审计。是指在项目施工期间对工程管理、施工进度、工程材料、变更洽商等事项的审计。是跟踪审计的“重头戏”。重点在主要设备、材料的订购、保管、使用;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现场签证和隐蔽工程情况;设计、技术、材料等变更商洽情况。

(三)竣工结算审计。是指对工程竣工后各项工程造价的最终确认。

目前审计部门开展的工程审计主要是竣工决算的审计。重点包括核实工程量,套用定额、取费标准的准确性,检查标底和实际执行情况等内容。

(四)财务决算审计。是指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全部投资认定情况的审计。重点在于建筑安装投资、设备投资等投资的完成额及资产交付使用情况;竣工报表的真实、完整等。它也是工程审计的延伸,是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全部投资的总体掌握。

(五)项目后评价审计。是指项目投资完成使用后,对预期目标实现的审计。重点在于投资回收期、项目效益的完成情况确认,对项目管理不间断受控及内在有机联系紊乱的总结。目的在于提高建设单位的决策和管理水平。

三、跟踪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忌无的放矢,要选好审计目标,防止实际操作中的偏离。要根据项目的规模、重要性、建设周期等内容,把握审计目标和重点,合理配置审计资源,一般项目在关键节点上适时跟踪,重大项目全面跟踪。既保证审计覆盖面,又抓住重大项目便于取得重要成果。

二忌切入点模糊,要把握“越早越好”的原则,全面提升审计效果。实践中由于认识问题,建设单位(投资方)往往认为跟踪审计只是为防止施工单位高估冒算,绝大多数的跟踪审计是在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才介入,造成受前期决策、设计和招投标阶段所影响的造价无法跟踪控制。

三忌单打独斗,要协调各方共同发挥作用。实践中要避免审管不分,盲目从众。实践中要协调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共同发挥作用,避免各方利益冲突,破坏权力制衡机制。如现场签证问题、三方联手“对付”审计等问题,要通过财务对费用进行控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各方职责和具体操作规范,力促各方切实负起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责任。

四忌就事论事,要善于以点带面,归纳总结,做到从微观上升到宏观,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审计人员的眼光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加强各类项目的沟通联系,尽可能掌握其他在建项目的相关信息,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善于从微观层面上升到宏观层次,从源头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共性所在,提出审计意见,最大限度地堵塞建设管理中的漏洞。

四、跟踪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一是跟踪审计没有相对完善的法规体系,难以对跟踪项目做出共性的评价和判断,审计质量难以提高,审计实践被动。因此,审计机关应尽快出台一套完善的跟踪审计规章制度,制定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指导性意见或业务指南。

篇10

关键词:建设项目 跟踪审计 审计问题

目前,在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人们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之对应的研究相继开展,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但在跟踪审计的具体认识和工作重点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执行审计计划的过程中各个部门还不能实现统一的配合,制约了建设项目的长远发展。因此,运用科学的手段,全面开展和落实跟踪审计工作成为建设项目部门现阶段工作的重点。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优势和特点

(一)低效冲突

与传统的审计方式相比,从合同签订的角度讲,跟踪审计的审计范围较大,不仅能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对应的审计工作,还能对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审计,从而有效避免了冲突事件的发生,从根源上促进建设施工的正常运行。另外,在对工程施工的款项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可结合实际情况,对工程结算进行分布审计,在审计工作完成之后,再支付对应的工程款项,以免出现超额支付工程款项的情况,起到低效冲突的实际效果。

(二)降低风险

在不影响工程施工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可随时进入施工现场,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材料、人员和机械设备等要素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并针对审计结果和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为工程施工提出审计意见,从而有效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降低风险的根本目的。

(三)提高工程质量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一项系统化的审计工作,贯穿于工程施工的所有环节,从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一直到工程验收,都离不开跟踪审计的支持,所以跟踪审计的充分落实可保障工程质量,另外由于跟踪审计工作具有一定法律效益,所以在实际情况中,能起到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的作用,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使其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稳定发展。

(四)杜绝腐败

对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克服了事后监督的局限性,能够很好地帮助建设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投资项目的绩效。如今,牵涉到建设工程项目领域的腐败事件屡见不鲜,为彻底根除腐败问题,还需从审计工作入手。审计工作不仅仅要管好钱花向何处,要也管好钱花的是否合理,是否高效。事后监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不仅能克服这种局限性,同时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腐败的可能。在现实情况中,有些问题在审计的过程中,尽管能够及时的发现,但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还具有很大的难度,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单位缺乏健全的审计体系,无法使跟踪审计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跟踪审计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从工程的融资环节就开展监督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向建设单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对工程投资等环节中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及时的制止和严肃的处理,从而达到规范人员行为的目的,很好的杜绝了事件的发生。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工作重点

(一)建设项目招标

招标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规范化的招标,是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关键前提,因此对建设项目招标进行跟踪审计是具有很高实际价值的。在招标审计过程中,工作的重点实际上就是对相关文件以及标底进行全面的审查。确定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对文件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关于工程造价方面的内容,审计过程中应对这方面的各项条款一一进行核算,确定相关条款的准确性。另外,还需要对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进行核算,确定工程量是否符合标准,对于工程特征的相关描述是否真实。国家对于建设项目工程招标具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跟踪审计还需对招标程序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招标过程的公正和公开,对于假招标等违法乱纪行为应给予严厉的惩处,将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建设项目合同

在对建设项目合同进行跟踪审计时,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正式签署合同之前,对合同条款执行情况的审计属于下一个阶段的审计任务,要在合同跟踪审计结束之后才可进行。合同的跟踪审计过程中,应对合同的所有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分类实施分析和研究,确保各项条款的内容和要求满足规范的规定,在实际情况中,应对工程造价方面的内容引起重视,检查条款中的内容是否存在遗漏,如果合同审计结果不合格,则不予签署,还需对合同进行全面的整改。

(三)建设项目验收

建设工程项目竣工之后,应对其进行严格的审计工作,在现实情况中,由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更加简单和便利,因此该审计方法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但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形势较为复杂,在投标环节成本测算可能由于时间或其它关系不是很精确,在建设项目完工后其,一些项目成本可以通过市场调查等方法得以确定,特别是一些占建设投资比重大的项目更需要认真细致的调查测算。要想提高项目的验收质量,还需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审计体系,并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三、结束语

跟踪审计是建设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行业想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立足于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开展跟踪审计,切实提高工程质量,用真实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体现出自身的重要价值,相信跟踪审计在不断创新和改进的过程中,会取得全面的突破,为建设项目带来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雄胜.高级财务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