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概念范文

时间:2024-05-22 17:2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欺凌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欺凌概念

篇1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一】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精神,治理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郯城县第五中学召开专项治理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首先以近期各地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为实例,让学生明确校园欺凌事件的概念,告诫学生以大欺小、倚强凌弱其实质就是欺凌;

其次学校安全办配合政教处要求全体班主任进班收缴竹棍、水果刀、火机等危险物品,将校园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中;

接下来加强对学生文明上网的教育,要求全体学生文明上网,网上聊天时不说脏话、不骂人,杜绝因网上聊天引发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

最后,开放学校心理辅导室,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郯城县第五中学本次专项治理工作将会常抓不懈,学校政教处、安全办对本项工作将采取及时调度的方法,治理期间如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将及时通报处理,造成恶劣影响的将联合地方执法部门进行处理,强化治理力度,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健康的成长环境。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二】

为了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促进全体师生遵纪守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017年5月16日下午,灵宝市故县镇河西小学五年级举行了 法制教育进校园 严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活动。

告诉同学们当好朋友受人欺负的时候,要学会选择正确的方法帮助他(向老师、家长、警察求助),不能教唆别人抢劫,实行打击报复,否则,就会构成犯罪,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列举了小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乱花钱、讲哥们义气等,提醒大家要及时改正,防止犯罪;教育学生要听老师、父母的话,不要到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牢固树立了遵纪守法为荣,违法乱纪为耻的思想,学会了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不仅明白了知法、懂法、守法,而且让法律知识在全体师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班会总结:通过本次班会队活动,增强了该校师生反欺凌的意识,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敲响了预防的警钟。该校安全处唐主任表示:应对校园欺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校将会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想方设法确保校园平安、和谐。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三】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说一件有关校园欺凌的事情。

2、播放几则校园欺凌记实录像片。

3、由电脑高手制作smart课件。

4、准备一句反欺凌口号。

活动过程:

1、开场白。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2、下面请每个同学都来说一说你对校园欺凌最深的一件事情。(略)

3、大家说了很多欺凌事件,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真实的校园欺凌事件。(播放校园欺凌记实片)

4、看了这部记实片,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同学意见略)

5、我们将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反欺凌?,请大家说说想法。

6、请胡悦悦同学带领大家读口号。

7、活动结束,请班主任老师讲话。

篇2

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行为与表现: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重点:了解校园欺凌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过程:

活动一:走近校园欺凌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其平时听到或遇到的校园欺凌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之后引出校园欺凌的概念。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欺凌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欺凌事件:

2010年9月30日下午3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0月24日下午4时20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0年11月2日晚10时40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活动二: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欺凌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常见的校园欺凌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学生分析总结后让学生自己先说出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来看校园欺凌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

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欺凌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活动四: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常见情形:1.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4.是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5.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归纳有关校园欺凌常见的情形,然后,让学生讨论后为事件里的主人翁出主意,教主人公几招预防欺凌的办法。对于学生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可参考: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欺凌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

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欺凌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这也是防范校园欺凌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

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欺凌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活动五:课堂小结

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却打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校园欺凌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对我们来说是双重伤害,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欺凌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大声说“远离校园欺凌”。这节课后,同学们要进一步向家长、老师请教如果校园欺凌侵害我的时候,我还能怎样做?完善自我保护的手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尽量不看有欺凌画面的影视剧,不读有欺凌情节的书刊,不玩有欺凌色彩的游戏,不做有欺凌倾向的人,让我们熄灭欺凌的火焰,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方案二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了解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危害,学会预防校园欺凌,掌握应对欺凌的方法及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关注他人的安全,培养其非欺凌情感及勇敢机智面对校园欺凌的品质。

结合教育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本课的重难点分别确定为: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非暴力情感及勇敢机智面对校园暴力的品质。

教学背景分析:

1、我校总人数多,寄读学生多,学生之间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相差较大,易起摩擦,比起其他学校,更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2、当前,暴力文化泛滥,社会生活又多出现“弱肉强食”的现象,对价值观还没定型,难以自我约束的中学生来说,这无疑为他们施暴于校园提供了鲜活的“榜样”。

3、中学生心理、生理都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也不足,往往对校园暴力认识不够。有的缺乏对自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缺乏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遇到侵害时则显得胆小怕事,不知所措;有的则受家庭、社会影响,遇事冲动,遇到侵害时,可能选择以暴制暴,不计后果。

教学对象:

教法学法: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案例分析、故事暗示、启发归纳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反映校园暴力案件的照片和文字材料,搜集因校园欺凌案而触犯法律的少年犯的悔过心声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身边的校园欺凌事件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让学生伴着《校园的早晨》的优美的旋律走进课堂,欣赏他们在校园内学习生活的照片,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和谐安宁与美好,接下来切入漫画,直接导入新课:然而,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却似一双黑色的大手,它撕碎了校园的和谐安宁,让多少孩子心灵蒙上阴影,又让多少孩子从此走上不归路!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平安校园,拒绝欺凌”,直面暴力现象,寻求解决途径,让青春不再惊恐,让父母不再担忧!

本环节创设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通过强烈的对比,初步激发起学生维护校园和谐,抵制校园暴力的情感,明确本课主题。

接下来就是进入新课,学会自护

第一环节:知暴力

1、展示校园暴力案件的照片及文字材料,让学生对校园暴力产生直观感知。

事件一:

2016年5月16日,一段校园暴力视频疯传,一名男生被一名身体强壮的同学殴打,先是边拉上衣边踹,踹倒在地后继续踹胸部。不少学生围观,有的学生甚至嬉笑着说,“别打他腮”、“再来一遍”,据网友称,此事发生在五莲街头中学。经了解,事情发生在5月6日早饭后,当事学生因被同学起外号,怀疑同学向老师打小报告等产生不满,遂发生打骂现象。

事件二:

2015年4月8日,济宁邹城大律中学的初二女生小青,已经有一周时间不肯去学校了。在父母的追问下,小青终于道出了实情。上周一晚上,小青被同年级的三名女生殴打侮辱,跪在地上自扇耳光长达一小时。不堪其辱的小青再也不肯回去读书了。

图片一:

图片二:

2、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甚至有的同学亲身经历过,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讲述身边的欺凌故事。

举例:一位同学向班上一位学生每天索要一元钱,一共索要了十几元,你们说这是不是勒索?钱虽然少,是不是犯罪?

同学们畅谈自己所知道的欺凌事件。

3、接下来就和学生一起归纳: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由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

其形式有(大屏幕展示):一是索要财物,不给就拳脚相加,威逼利诱;二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三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恶意伤害他人身体;四是同学间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长短;五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等等。校园欺凌还可分为硬欺凌和软欺凌,如果拳打脚踢、拔刀相向是硬欺凌,乱起绰号、造谣污蔑等等就是软欺凌;软暴力对学生心灵的伤害,甚至超过了硬欺凌。

这一环节通过看照片、读材料、讲故事让学生对校园暴力产生直观感知,知道校园欺凌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其自我保护意识,也为分析校园欺凌的危害提供材料。

第二环节:谈危害

结合案例让学生自主探究校园欺凌会产生哪些最直接的后果。

(学生一般会针对受害者一方发言,指出对受害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后果。)

教师展示事先搜集准备好的施暴者悔过心声,并归纳总结(大屏幕展示):

校园欺凌对施暴者和受害学生都有极大危害。对施暴者一方而言,容易使其形成以强凌弱的暴力意识,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对受害学生来说,由于校园欺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受害人往往受到对方的威胁而不敢向老师、家长和有关部门报告,因此会反复遭到勒索、敲诈和殴打,身心健康倍受摧残,必然影响其学习、生活和其他各个方面。

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其家长的正常工作,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秩序,甚至破坏社会的和谐、法律的尊严。

图片展示危害:

图片一:

图片二:

本环节通过自主探究法、案例警示法让学生明确校园欺凌的危害,产生警示效果:让施暴者停止侵害,让受害者不再沉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培养了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第三环节:析原因

结合看过的、听过的、甚至亲身经历过的校园欺凌案例讨论分析(大屏幕展示):

1、为什么很多时候施暴者能屡屡得逞?

配上受害者一方在遭受暴力侵袭时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漫画,可以强烈刺激同学的自尊心,培养其勇敢面对欺凌的品质,突破难点。

2、校园欺凌案施暴一方都有些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3

、在哪些情况下我们最易遭到校园欺凌的侵害?

班长、副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等人归纳为什么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和土壤:

受害者:

1、性格内向、懦弱,缺乏自信心,易忍气吞声,可以委屈自己而顺从别人。

2、缺乏法律常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施暴方:

1、强烈的好斗心理和过分要强。

2、性格严重内向,压力长期累积不得释放。

3、性格孤傲,不听意见,逆反心理强。

4、缺乏法律常识,做事不考虑后果。

本环节运用讨论归纳法,从施暴者和受害者两方面分析造成校园暴力的性格原因,分析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为下一环节“寻对策”作铺垫。

第四环节:寻对策

1、结合校园欺凌成因谈谈怎样才能避免自己受到校园欺凌的侵害?

教师归纳总结(大屏幕展示):

预防措施:不摆阔气;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同学间有矛盾及时化解;不结交不良朋友;与人相处,不能恣意妄为,要学会合作交流,又要讲原则,遇事不能一味退缩;在外不存贪婪之心;对不熟悉的人的邀请要心存警惕;发现违法犯罪现象,要及时报告,否则就是在姑息养奸。

2、情境训练:一旦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教师提供以下几种情境,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讨论应对方法并选派代表发言:

当发现有人背后跟踪时

当敌众我寡时

已被欺凌侵害后

当同学被欺凌侵害时

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中,评价恰当与不恰当的反应,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强调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提供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教师讲述从网络上收集的智斗歹徒的故事,总结面对校园欺凌的原则:

一是冷静面对,斗智斗勇。

二是敌众我寡时,不妨委曲求全,但绝不忍气吞声。

4、大屏幕展示自我保护口诀,学生齐读

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遭遇险境,紧急求援

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堂堂正正,不贪不占 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第五环节:学习通知,发出倡议

1、学习学校的、国家的通知。

2、发出倡议,全体同学在倡议书上签字。(一式两份,一份张贴,一份上交存档)

最后教师总结,提出希望

校园是我们一生中能留下最美好记忆的地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欺凌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产生摩擦,让我们和平解决;遭遇欺凌侵犯,让我们冷静面对,机智应对。最后让我们一起大声说“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

通过总结,呼吁大家共同创建平安校园,强化学生非欺凌情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作业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拒绝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手抄报。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方案三

一、活动目标:在近日,新闻不断播出校园欺凌事件,一件件校园欺凌事件案例让人触目惊心,为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希望通过此次班会,使同学们同学之间遇事互相关心,培养同学们关爱别人的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会形式:欣赏歌曲、竞赛、讨论等形式。

二、活动准备

(1)召开班干部会议,确立班会主题、商讨班会环节、确立班会主持并培训;

(2)全班学唱《爱的奉献》以及布置竞赛;

(3)布置会场(在课室前面黑板书写主题,准备音乐磁带,布置教室座位。)

班会主持:

三、活动过程:

1.男女主持人发言

男:老师!

女:同学们!

男女:大家好!

女: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亲临指导的领导、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掌声)

男女:“关爱别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掌声)

女:首先,我们两位主持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全体同学合唱一首《爱的奉献》,为这次主题班会拉开序幕。全体起立!

(班级全体同学合唱《爱的奉献》,指挥:周旭瑶同学)

女:同学们请坐。

男:我们都是同学,在班里应该互相帮助。

女:嗯,一点也不错,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

,我们的集体将会是个团结的集体。

男:好,下面进行我们班会课的第一个环节——“我说谁帮过我”。在这一环节中,我们主要是让同学们用心去发现我们班的关爱别人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发扬这些优良传统,促使我们的集体更团结。(学生自由发言)

女:“我说谁帮过我”环节就到此为止,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初一(9)班的能关爱别人的同学还真不不少呢。下面,请欣赏一个我们班的同学自编自演的小品——《上课时》。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思考,小品中人物的做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2.通过演小品。

(小品表演

表演者:学生黄平、蔡远达)

小品内容:上课时,因为一件衣服,两人打起来,课也没上好

引入:

女:小品已经表演完了,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这么多位“演员”的表演,谢谢!

男:非常感谢这些同学为我们表演了一个那么精彩的小品。同学们,下面请大家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评评小品中哪些人物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应该哪样做就避免这次冲突了。

3.分组讨论

(全体同学以四人为一小组展开激烈讨论。后自由发言,谈各自看法,批评遇事不冷静,鼓励大家遇事下课找老师,课上要先冷静上课。)

女: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好。我们班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这来自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面,我们进行班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要对你这样说”、主要是让同学们谈一谈以前的什么是我做的不对,以后我再遇到这样事会怎样处理。(学生自由发言。)

男:同学们,我们的发言先到此为止。男女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发言,希望全体同学听了之后,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女:这次班会的三个环节都结束了。

男:同学们,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班会,大家能遇事互相关爱,共同进步,把我们班建设成为一个更加团结的班集体。好!班会到此结束!下面请班主任总结发言。

四、请班主任作总结性发言。

(班主任总结发言)

篇3

(一)儿童同伴关系概述

所谓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由于学校教育的特点,儿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同伴陪同下度过,对儿童的社会行为有很大影响,其中友谊质量和同伴接纳程度是衡量同伴关系的重要维度。

(二)亲社会行为概述

章志光指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合作、自我牺牲等。同样,徐州师范大学的王群和欧阳文珍也将亲社会行为具体为助人、合作、分享、谦让、安慰、捐赠、自我牺牲等行为。类似的概括还有“亲社会行为指个体在社会交往的情境中有意识地作出助益与他人的行为”(Carlo,2006,2013).张庆鹏、寇??基于原型代表性的概念表征取向,建立并验证了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四维度模型,即利他性亲社会行为、遵规公益性亲社会行为、关系性亲社会行为和特质性亲社会行为。

(三)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研究综述

亲社会行为总是发生在人际之间,是人们在维护与特定社会成员的友好和谐关系和共同利益的情况下产生的积极友好行为。以往大量研究均指出儿童的同伴关系与亲社会在行为密切相关,并且它可作为亲社会行为的有效预测因素。辛自强等同样通过同伴提名法进行调查发现,较多的亲社会行为和有争议行为能够预测同伴的正向提名。

杨晶、余俊宣等通过干预同伴关系促进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发现,同伴关系质量高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另一方面,同伴?P系良好的青少年,其亲社会行为也更容易在同伴中获得积极反馈而得到进一步强化,这使得他们激励自己做的更好,进而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相反,不良的同伴关系会抑制和削弱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不利于儿童在青少年后期的社会表现。目前关于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大多倾向于正面影响,很少涉及不良同伴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但这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二、基于校园欺凌事件分析不良同伴关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校园欺凌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不良校园行为。有研究表明,相当多的学生都收受到过同伴的欺负欺负行为的受害者和欺负者在同伴关系中均属于被拒斥儿童,他们受到同伴的负向提名较多,表现出较多反社会行为。被拒斥儿童又分为攻击性儿童和退缩性儿童,欺负行为的欺负者和受害者分属于这两个子类型,同时这两个子类型的儿童也有不同的社会行为表现。欺负者儿童有严重的行为问题,对他人充满敌意,经常与同伴发生冲突,他们行为冲动,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受害儿童行为比较消极,有明显的社会退缩倾向,由于这类儿童性格软弱,朋友较少,因此很容易成为同伴欺负的对象。

欺负行为中的欺负者和受害者同处于不良同伴关系中,其亲社会行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和削弱。对于欺负者,往往在未来的生活中遇到更为严重的适应问题。一项研究表明,在中学时被认定为欺负者的男孩中大约60%的人在二十多岁时至少有过一次犯罪记录,大约三分之一的有过三次或更多的犯罪激励,这一比例远远高于那些非欺负者。这类儿童除了本身存在的不良特征如破坏行为多、好争论、反社会、极度活跃、偏好单独活动等,同伴关系也在反社会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这类儿童在同伴关系中处于领导的优势地位,其他人对其是绝对的服从的态度,造成这类儿童盲目自大,认为自己是绝对的中心,亲社会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被反社会行为削弱。其次,不同于受欢迎的同伴关系,被拒斥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较低,很少有向身边的人学习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即便偶尔表现出某些亲社会行为,也会由于在同伴关系中得不到反馈而无法获得进一步的强化,久而久之,亲社会行为被抑制。最后,欺负行为中的受害者不反抗的态度和表现也会会刺激欺负者获得和自豪感,强化欺负者反社会行为,同时使他们极少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篇4

关键词:校园暴力;学生;老师;社会;措施

近年来,我国屡屡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其中竟不乏一些学生打老师的事件,例如安徽省蒙城县某中学的一名老师因催交试卷被围殴,又如广东省连平县某中学有学生拿板凳砸老师。这些视频中触目惊心的场景让人不禁陷入沉思,中国本应是一直沿袭尊师重教的传统,为何现在的学生却缺乏对教师的基本尊重呢?教师该如何管理学生呢?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对待这种现象呢?

一、校园暴力的定义

关于校园暴力的定义,国内目前尚未有统一答案。以“校园”为中心来看,它的定义具体可以分为“校园内暴力说”“校园内及周边暴力说”和“校园被害人说”三种。“校园暴力说”指的是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现象。“校园内及周边暴力说”认为,校园暴力不仅仅指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现象,还应当包括校园周边发生的与师生有关的暴力现象。研究者朱作鑫认为: “校园暴力, 应当是指在学校实施正常管理、教育职能期间, 发生于校园内部及其周边的,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对学校师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 它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1] “校园被害人说”认为校园暴力是一种侵害学校学习环境和秩序的暴力行为。从以上三种观点来看,笔者较为赞同“校园内及周边暴力说”。

关于校园暴力,较为常见的是学生欺凌学生。而老师打学生,学生则对老师施加暴力的事件在近些年也逐渐引起了公众关注。本文则将以学生对老师施加的暴力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学生打老师的原因分析

初中和高中学生的年龄基本在13~18岁之间,仍处于青春期。他们认知能力不够,承受挫折能力差,做事容易情绪冲动。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学生打教师的各类案例中,学生的暴力行为基本都属于激情犯罪。老师几句严厉的训斥都可能导致学生的暴力行为。

当今的学生多为家中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照顾,有些孩子变得唯我独尊,受不得一点委屈。他们中的部分学生缺乏包容心和责任感,对于教师的批评和合理惩戒极易产生抵触情绪,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除了打人的学生,也不乏一些作为“看客”的学生,他们围观而不出手的表现实际上是默许了这种践踏教师尊严的行为,在没有任何人反对的情况下,殴打教师的行为只会愈演愈烈。一些家长的偏激行为也助长了这种气焰,他们不但不向孩子说明这是不对的行为,还会找到教师为孩子出气甚至认为教师对孩子的合理惩戒让自家孩子受了委屈。

当今的师生危机也是社会因素使然。现在的社会十分浮躁,教育事业也变得功利化。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许多教师渐渐淡化了他们的育人职责,他们往往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如何,而忽略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当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一些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方法上也存在问题,他们有时不能冷静面对学生犯错,因为惩罚方式不当而触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道德引导和法律约束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需要学生最起码的尊重与敬畏。学生打老师,无论是从社会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都是对教师的不尊重,更是侵犯了教师的权益。因此,社会、学校特别是家长都需要长期给孩子灌输尊师重教的道德观念,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会谦虚、尊重和冷静处事。父母应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及时制止他们的暴力行为,同时也要以身作则,不要用暴力手段解决孩子不听话或犯错的情况。父母亦不能事事护着孩子,总把矛头指向老师,否则时间长了,这种错误的观念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欺凌(无论是对同学还是对老师)是十分恶劣的行为,是违背道德准则的。同时,仅仅依靠道德教育并不能完全遏制这种现象,教师对学生一些恰当的惩罚应有法律的保护,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的法律做得是很不够的。一些学生倚仗他们未成年人的身份对老师实施暴力行为,老师反而成了较为弱势的一方。反观当今社会,我们总是在强调要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常常因为学生受了一点委屈就过度放大老师的过错。法律中明确写着教师不得体罚学生,我们至今却没有什么法律是有关禁止学生打老师的。老师的正当权利若得不到维护,他们就只能每天提心吊胆过日子,我们又怎能容忍教师的尊严就这样被践踏?

四、教师自身的改善

现今许多教师在面对这些频频发生的师生冲突时对是否该管学生产生了犹豫。教师也很明白,很多时候多管学生会造成很多麻烦,一些学生的抵抗和家长的指责一度让教师们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于是,有的教师索性采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避免得罪学生。但在我看来,管理好学生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教师的义务,作为教师,理应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因此,教师如何正确地管理学生成了一个问题。其实学校中也不乏老师打学生的情况,作为成年人,教师要有自控和修养,不可因为一时冲动就体罚学生或辱骂学生,这会滋长学生的反抗情绪和暴力行为。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就不需要被管束和惩戒了,因为“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2]

教师惩戒的方式十分关键,如何让惩戒建立在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关于成功的教育方式,我想到了陶行知做校长时著名的四块糖果的故事。仅仅是四块小小的糖果,就巧妙地让一个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的男生改过自新,并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很多时候,微笑比严厉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因此,教育者要树立平等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不要采用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态度。

孔子也曾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对教师也有启迪和参考意义,光是粗暴的斥骂或打是与学生心理相悖的做法,结果只能适得其反,静下心来态度平和地讲道理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真正接受老的批评,想要去改正。

我认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威信的树立很重要。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的身上留下永远痕迹。”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加强个人修养,提升个人魅力。同时,他们也要关心热爱学生,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另外,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情况时,也不要忽略了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如果一个教师能让学生全面发展,那他一定会成为让人尊敬的教师。教学由重视成绩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向素质教育,这也是之前提到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教师不应忽视的地方。

某校学生打老师事件发生后,师生双方达成了相互谅解,但我觉得这远远不能真正解决师生矛盾。我们不能再将此类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社会真正正视这个问题,学校、家长、社会进行通力合作,教师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他们的尊严才得以维护。

参考文献:

[1]朱作鑫.校园暴力之概念、现状及防治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5).

[2] 陆少明. 学生打老师,怎么办?[J]. 班主任,2007(2).

篇5

[关键词]任性;坏情绪;危险;体验;调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8201

目前,遍及全国的校园欺凌现象都与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差有直接的原因。近日,笔者教授了新教材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我在变变变》,这节课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基于儿童生活经验,聚焦儿童情绪变化,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所编写的。那么教师如何走进儿童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探寻调节情绪的密码呢?笔者作了如下的探索。

一、创设情境,体验坏情绪

体验是实践最好的途径,是道德情感的催化剂。为了让学生真实体验坏情绪产生以及调节之后的畅快心情,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了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的真实场景。教师说:“看来,我们经常会遇到坏情绪。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片《菲菲生气了》(出示视频画面),动画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叫菲菲的小女孩,她生气了,发出了火红火红的咆哮,她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呢?你们想知道吗?”学生激动极了,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异口同声地说:“想!”正当教师点击播放键时,突然,动画片播放不出来了(这是教师故意设置的情境)。此时很多学生唉声叹气,情绪低落。接着,教师让每个学生用不同的表情贴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绝大部分学生表现出的是哭脸,但是也有用笑脸和平静的脸来表达的。教师巧妙地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分析同样的不悦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

教师请那些表现平静或是笑脸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心理变化。有的说:“我贴的是高兴的表情,我觉得动画片看不成了,还可以学到其他知识。”有的说:“我贴的是平静的表情,一开始我也觉得不开心,但是我又想动画片可以回到家再看,然后我就深呼吸,后来就不难受了。”有的说:“我贴的是高兴的表情,我觉得动画片放不出来,老师也很着急,我不想让老师伤心。”听了这几位学生的发言,其他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坏情绪人人都有,学会调节是关键。调节了就不难过了,调节了就开心了。

二、教授方法,调节坏情绪

1.浓墨重彩,指导情绪调节的方法

在学生明白了调节情绪的重要作用之后,教师开始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果说前面的两个环节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这一个环节就是导之以行。教师几乎用了半节课的时间来处理这一问题,说明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因为调节情绪的方法是调节情绪的重中之重,方法掌握得越多,调节情绪的能力越强。整节课,学生学到了如听音乐、运动、深呼吸、做游戏、讲笑话、做鬼脸等很多调节情绪的好方法,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方法的习得都不是教师直接教授的,而是学生在小组讨论、回忆往事、情景体验等各种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探究出来的,可谓是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2.深化体验,感受调节情绪后的愉悦

教师先后设计了三个体验活动让学生实地体验调节情绪的方法,使这一节课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最后找到了归宿。教师处理这一环节的时候并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着重让学生表达调节情绪后自己的内心感受。例如,品尝甜食的体验活动,教材中安排的是葡萄干,教师大胆地开发教材,增加了巧克力、糖果等甜食,尊重不同学生的口味和习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来。品尝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甜食的气味、软硬和味道,并用手机记录下学生品尝时陶醉的表情。当学生品味着甜食,看着自己开心的照片时,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我现在心情好极了!”“我简直就是在享受!”“我觉得软糖特别甜,一直甜到了心里!”……

3.创编儿歌,巩固调节情绪的方法

情绪调节儿歌的设计更是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智慧。儿歌如下:

坏情绪,危害大。不任性,改变它。

跑步跳绳听音乐,不行我就忘了它。

有烦恼,说出来,读读书,讲笑话。

每天都在变变变,心情舒畅笑哈哈!笑哈哈!

儿歌具有朗朗上口,儿童爱听、好记,易操作的特点。教师设计这一环节的用心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能持之以恒地调节坏情绪,因为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使道德情感、道德概念固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形成道德品质。更巧妙的是,教师将儿歌印制在书签上,送给每一位学生。书签的设计既具有趣味性,又意义深远,它能够使儿童不经意间就固化了自己的行为。

篇6

中小学教学;美育;高尚人格;综合素养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高度物质化、高度信息化的特殊时期,也是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人们面临一系列问题,如环境问题、诚信危机、审美异化等等。这些对中小学传统的正审美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是对当前许多有违人才培养规律和审美规律现象的纠正。加强中小学美育,发挥其跨学科的桥梁作用,对改进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美育,宣传正确的审美取向、培养健康的审美态度和加强审美的正能量影响,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对美的感受的教育,也是发现美和创造美的教育。美育内容上包含艺术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文化之美。美育形态上是对艺术、自然、社会和自我美的一种感知。这种感知是一种态度和审美趣味的倾向。培养人类知识文明的审美态度就是最高度、最生动的人文教育。这种审美的态度影响一个人对人类、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以及对自我的态度,它关系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美育包含审美和教育两个部分。所谓“审美”,首先,它是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审,是一个动作,有审视、判断、辨别、发现和认识的含义。其次,这种实践活动反映的是主体对客体对象一种美的认识和感知。它体现为一种发现美、审视美、辨别美、判断美的能力,甚至还是一种创造美的能力。美,则泛指美的事物、美的画面、美的感觉、美的思想,是具象与抽象的综合,包含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是和谐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组合和呈现。因此,审美本身就是一种选择,选择的结果反映出一个人综合知识和文化感知的水平。所谓“教育”,在我国,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它以施教的形式,通过教与知识和正确的社会规范使人成才或实现自我的价值。“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说文解字》中,“教育”被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方,教育源于拉丁文educate,原意解释为“导出”“引出”,它的意思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原有潜在于人的身体和心灵深处的某种本能和素质引导出来。它更加强调人性内在能力和潜能的开发和引导,是一种顺势利导的活动。

由此可见,美育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审美实践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引导人潜在的审美感知,去发现美、审视美、辨别美、判断美和创造美的过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家庭过上富足的生活。然而社会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也带来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因此,加强中小学美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是树立社会正能量、正形象的重要方法。美育的任务就是纠正人们在过度物欲化社会中的价值观偏离。通过审美教育使人重新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念,从而塑造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儒家的美育提倡“以善为主,美善合一”的思想。美育所蕴含的旨趣是对人格对象按照心理规律,从内心陶冶性情出发,激发人的向善、向美的积极性态度。马克思认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任何时代,一个国家的公民参与社会艺术活动,其审美能力的高低,往往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水平。审美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该国对美育的重视程度。当前,一些教育发达国家,不仅仅重视艺术教育,往往还把艺术活动带进家庭的日常生活,使儿童从小获得这类知识,培养一般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教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也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机会走出国门,接触异国文化。然而,时有外国媒体报道中国人在境外的教养水平表现粗俗的新闻,让国人感到极其羞愧。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认为:“教养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即使在物质生活层面上,也要使其接受形式的概念,亦即在所有可能的有限范围内,要依循美的原则,使生活上也带着美好的事物。毕竟,道德不是从物质之状态而来,唯有从美的状态下才得以发展。”因此,以美导善和以美求真的意识应该从小抓起,特别是加强中小学的美育程度,是提高全民教养的重要保证。

加强中小学美育,就是除了培养学生的一般审美能力以外,还应通过美育更加珍视生命的质量、自然资源的保护、历史的尊重和美的欣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把美称为心灵的体操,是因为它能矫正我的精神、良心、情感和信念。”也就是说,美育是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高尚精神情操,进而提升人的社会责任感。近代以来,中国也有许多大力倡导美育,推行美育来改变时代面貌、推进社会进步的思想家、教育家,如梁启超、王国维、、陶行知等。

中国进入21世纪后,国家日渐强盛,人民逐步摆脱百年来被西方列强欺凌的民族落后与不自信的阴影。加强中小学审美教育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国家组织多次大型的文艺创作工程和大型的文艺表演,如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表演、南京青奥会开闭幕式表演、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等。这些大型文艺创作工程与表演活动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它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集体审美的集中表现。

大型文艺创作展演对国人而言,是强有力、广泛而直接的审美教育,通过这种重要美育方式可以提升全社会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全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不仅通过美的视觉形象和艺术语言感染观众,同时又通过作品的内容弘扬优秀的中华文明。这些作品有很好的美育意义,既能让观众了解中华文明璀璨的历史,又能提升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对全国中小学生具有重要的美育作用。

美育本身所具有的学科链接性和结合剂特点,对新时期课改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美术、音乐与语言学习的有机结合可以极大促进儿童的阅读能力,这也适用于各种学科。更重要的是,美育的介入可以使学习变得有趣味、丰富而且产生无限的可能。

新形势下,21世纪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美育的学科链接性、基础性和融汇性对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具有的重要作用,它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是时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符合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改进美育教学成为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关系全民素养。当前的美育已经不是简单的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它是各个学科的综合体现。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美育,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除了从美的画面、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还要从生活中、学习中发现美,这才是真正的向美教育。向美教育是培养美感、提高素养和驱丑去恶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儿童通过周围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美育实施的是人文教育范畴,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最崇高的人文教育是培养人对人类历史知识文明的尊重和审美的态度。审美教育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让审美成为教育的基础、纽带,让审美教育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血液中。

学校美育程度将影响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影响其对客观世界的价值判断,甚至影响其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一个国家的美育水平更是会影响到一个民族文化水平的高低和可持续发展。我们身边经常听到、看到的典型例子很多,比如新城建设、旧城改造等所涉及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的问题。如果一个城市的决策者不具备很好的审美素养,它有可能会毁掉一座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城池。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历史建筑和古迹被拆除和破坏,许多历史名城得不到保护。这一现象屡禁不止,北京城也不例外。但是,当你游览欧美各大城市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对古城、古建筑的保护是如此完整、如此完美。走在大街小巷,你会不断被那已经屹立数百年的建筑所感动。你仿佛可以穿越时空,伸手便可以摸到历史、感受到过去的文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结晶,是人对历史、对文明的尊重,也是对人类自己的尊重。只有当每个人从小都能养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时,全社会的审美水平才会得到全面的提高,才有可能产生对历史、对文明的审美态度和尊重。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是相互联系和相互统一的。新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审美体验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可见,音乐教育不仅是教授音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这种审美的愉悦刺激人的感官、触发人的灵感和想象,使人净化心灵、美化生活。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 审美教育不仅体现在音乐、美术的教学上,对其他学科一样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厉的美。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那种的境地。”

好的课堂教学总是充满美的享受,它包括课件制作的视听觉美感、教师的发音抑扬顿挫的听觉美感、板书书写和版面布局的艺术美感。同时,它也包括教师的整体穿着打扮和生动的肢体语言,以及教室内部空间的装饰等等。哪怕是一个微小的细节都能产生很好的视觉美感,进而达到美的教育。改进美育教学,就是要求将美育渗透到所有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到校园文化中,让学生在学习各门学科中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使学习过程不枯燥。笔者在澳大利亚南澳洲留学期间,专门到当地KIDMAN小学调研。一踏进KIDMAN小学校园,就让人印象深刻。首先,学校创意随处可见、寓教于乐。构成讲究、色彩鲜艳的校园建筑犹如立体派的作品。校园内各处橱窗的展示更是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多样。教室的布置宛如开晚会般多彩有趣,充满想象力。不同的班级布置迥异,琳琅满目,各有特色。特别是校园内所有地方的文字被生动地艺术化,显得格外可爱而富有创意。活泼趣味化的文字设计形成最好的美感教育,它们吸引学生对文字的关注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总而言之,学校的教育要抓住学生的眼球,就必须做到美无处不在,让学生更愿意呆在校园而不是家里。孩子天生对美有特别直接的感受和关注。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课堂,有无审美的设计、审美的态度、审美的情境和审美的理念是大不相同的。因为人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其行为都会受制于审美而感到愉悦与否,审美会给人带来吸引力、刺激、无形的动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美的环境,才有美的熏陶,才能培养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才。当然美的环境需要的不仅是物力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人的主观能动力和创造性去发现美、创造美。艺术大师罗丹认为:“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换言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需要发现美、创造美的教育环境。

中小学审美教育的实施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它包含教师的言传身教、校园文化教育、学校教材教育等。应把审美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艺术活动和校园文化之中,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美的浸染。同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是中小学生美育的延伸。家庭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也是美育的第二课堂。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审美水平和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美育发展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深远。社会教育则是一个开放式的巨大空间,包罗万象。影响中小学生美育的对象包含媒体舆论(如:影视、报纸、电视、网络、手机信息等)、公共空间(如:城市规划、公园环境、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艺术馆等)等。这些都对中小学生的美育养成产生一定的陶染。由此可见,加强我国中小学生美育的培养与引导,除了学校的教育以外,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也不应被忽视。

目前美育在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中还是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与当下提倡的素质教育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原因与应试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关系。应试教育比较严重地倾向为一种较为单一的文字性教育,是以左脑思维开发为主的教育,而右脑的形象思维的潜能往往受到忽视。事实上,一个人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恰恰主要是依靠右脑的开发来实现的。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中,美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因为美育是激发右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键。美国制定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把艺术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受教育者接受各门学科的教育,主要有三种方式:利用眼睛观察学习的视觉教育、利用耳朵感受学习模仿的听觉教育、利用身体运动接触感知的触觉教育。此三种教育方式若要达到最佳效果,并使受教育者的吸收最大化,美的精心设计是必不可少。但是,我们现在还存在许多违背审美教育规律的考试制度,比如当前大面积默写考试的美术高考制度,其考试制度就已决定教育方式的简单化和机械化。一个美术考试靠背出来的高考教育制度,应该是有瑕疵或者是不合理的。这种为应对默写考试而进行技术的、机械的重复美术教育训练,将影响一代人的审美素养和艺术创作水平。从长远来看,它对一个人、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美术发展也将产生严重的负面的影响。

篇7

[关键词] 青少年 暴力电影 暴力动机存在意义

回顾青少年电影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校园、恐怖、少年犯罪和性一直是青少年电影的首选题材。与其它的类型电影比较起来,青少年电影并没有确定的主题或鲜明的风格,它更愿意涉及尖锐变动的经验素材,在未成年阶段不安的、无因的暴力、越轨与反叛的冲动以及恶劣的家庭关系中来展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在五六十年代那些优秀青春片中,有法国新浪潮《四百下》、《筋疲力尽》那样的高举青年反抗大旗的作品,也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毕业生》、《无因的反抗》、《逍遥骑士》、《死亡诗社》、《猜火车》、《美国派》等作品。它们在再现青少年成长经历的同时,也反映这段经历的痛苦、独有的喜悦、特有的行事方式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等。但是,随着当代电影暴力日益成为普遍的题材,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电影开始涉及暴力与犯罪,青少年的成长由开初的反叛主题变得更为广泛和深远,它成了一种成年之前的狂欢,在一种极端的越轨行为中体现其成长的深远意义。青少年特有的焦躁、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青少年阶段越来越成为孕育暴力的一个温床,越来越多的青春片开始表现“青春残酷物语”,暴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青春的一个标签或日关键词,二者借助影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暴力之源:青春的焦虑及抗争

众所周知,在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青少年往往只是一个边缘化的人群。“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处于次要的从属的无足轻重的边缘地位的,而在文化上的边缘地位更为突出。这种边缘地位主要表现在:在青年与社会的关系上,青年主要是接受社会文化的教化,而缺乏青年人独立的话语表达。即使有的话,也因为其数量少,对社会影响微弱,而处于一种不被社会关注的状态。”边缘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青少年电影在展现其成长的痛苦与烦恼时,为引起社会的关注,必须以一种相对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以便于对社会构成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同时,青少年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和其他不同类型的故事片比较起来,青少年影片只有在引起争议或赢利很多时才会受到认真对待,一般而言,观众不会花钱去看他们都能体验到的日常生活。”对青少年阶段的正面描写及对青少年文化一本正经的分析,基本上引不起青少年的兴趣来。因此在青少年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粗口、暴力、吸毒、性等行为,这些对孩子们来说被社会批判或被家长禁止的东西,却恰恰是他们反抗社会与证明自己存在的一种最有力的方式。其中,暴力作为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男性表达情绪的一种最常见方式,在电影中屡屡出现也就不足为奇。

(一)心理之源:无因的反叛与青春燥动

青少年阶段是烙在每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特殊阶段,一般说来,它代表着年轻和朝气,也代表着激情和希望。但是,一些消极的颓废的情感也同时并存。正如一些论者指出的那样,步入青春期的少年们“身体在发育,情感在骚动,性器官在成熟,荷尔蒙液在增加分泌,肢体在寻求力量的发泄,父辈理性监控的T乏,使得他们可以脱离社会生活的约束而心情放纵着青春期萌的各种生命欲望。”青少年产生暴力行为的一个最常见的动因便是成长过程中心理的燥动与不安。对十几岁的孩子而言,有时甚至必须通过一种对暴力的模仿与崇尚中才能实现成人的梦想,在焦燥不安的情绪发泄中完成一次成长的蜕变。

在由美国科伦拜恩中学枪击案改编而来的电影(大象)里,我们看到了一次惊人的无由来的非理性杀戮。两名少年杀人者与学校里的同学并无任何仇恨,他们既非天生的坏蛋,更不是偏执的心理变态。在(致爱丽丝)的悠扬钢琴声中,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是两个文静而偏于内向的正常少年。如果说他们与前面出场的许多同学相比有何不同的话,那就是对网络暴力游戏和希特勒纪录片的热衷。而这场校园大屠杀,也分明被他们当成了一次网络游戏,并对照地图制订了详细的救人计划A和B。而游戏的目的,正如两个少年在出发时的车上所言,“一切为了爱”。在他们端着步枪疯狂追逐走廊里的目标时,他们所要体验的,只是一种游戏的。“我们要看看,谁更厉害?”残暴和游欢,是他们看来只是一体。虽然导演范・桑特在此并没有对这两位少年的暴力行为作深层的心理分析,但他通过少年杀人者对网络游戏与希特勒纪录片的热爱,含蓄地表达出媒介对青少年们的巨大影响。对人生观、道德观都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说,把暴力游戏及暴君当成了推崇与模仿的对象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一种取向。尤其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现实生活中,青春期的迷茫与虚空若没有正确的导向,往往会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宣泄出来,从而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感知与判断,走向暴力犯罪的道路。无独有偶,这种迷茫在狄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篮球日记》里也同样体现出来,吸毒后的狄卡普里奥在迷幻状态中,摇摇晃晃地走进校园,他一身黑衣站在那里,咧嘴怪笑着,潇洒地从黑皮衣里掏出手枪向大家开火。这个经典的场景已把美国青少年们空虚无序的精神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青春除了茫然与无向之外,更多地存在着一种焦虑和质疑。对自我及世界的怀疑与追问,是青春期的背景音乐之一,就像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的天籁之音:迷离、虚幻、忧伤、神秘,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青春氛围成长下的青少年往往是敏感而孤独的,也是痛苦与不安的。星野在经历了家庭破碎、体验了生命无常之后,过去一直在他身体里支撑着整个精神世界的弦猛然断裂,只能以种种不可思议的暴力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痛苦与崩溃。对乖孩子雄一而言,他对偶像般的星野只能又敬又恨又怕。当这个偶像形象在心里逐渐倒塌后,他就只能采取极端的措施:杀掉星野,也毁掉自己的梦,在毁灭之中完成了青春的成长。

青春的成长主题往往与残酷紧密联系。2002年,日本新锐导演丰田利晃执导的影片《蓝色青春》是又一部很有代表性的“青春残酷物语”。一场关于在危险天台的拍手游戏在校园里展开,“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但是,这种拍手并非是幸福的表达而是讽刺,它只是一场权力游戏。终日无所事事、打架斗殴的少年九条和他的兄弟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刺激,九条也以击掌次数最多成功地当上了学校里的老大。校园是美丽的,但天台下的血迹斑斑也同样见证着青春的残酷。这群少年身上体现的虚无感和焦虑、狂躁,都饱含着对生存的法则和成人世界的质疑。

(二)家庭之源:无父的一代和坏孩子的天空

在众多青春暴力题材的影片中,成人 世界的概念都很模糊,父辈或是青少年反抗的目标,或表达的十分含糊,有的甚至干脆缺席,再不像从前那样控制着未成年人的世界,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威慑力和不可低估的影响力。所以,《大逃杀》在开始不久就表明七原秋也的父亲因为失业,不堪生活的重负而自杀,这就意味着秋也将孤身一人承担生活的重负;北野武饰演的教师角色作为父亲而言是受排斥的,他与女儿之间有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父亲对女儿而言是近乎缺失甚至仇恨的对象。《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雄一是随着母亲再婚跟到新家庭的,连姓也改变了,父亲角色则完全省略。而星野更是成长在一个离异的家庭,虽然母亲温柔漂亮可亲,但也弥补不了他无父的心底创伤,他突如其来的抢劫及暴力行为,与其说是一种现实的反抗,更不如是一种心底压抑的总爆发。

父辈的缺失,造成了他们是无人管教的一代。而校园里的老师也并未给他们带来很多的正面影响或启示。《大逃杀》里的北野武老师在学校里遭受学生的遗弃,于是将这种怒气发泄到学生身上,让他们经历一次残酷到底的生存挑战。而《坏孩子的天空》里的教师形象除了是被学生嘲弄的对象,更多是坏孩子们的冷嘲热讽、落井下石者。他们一再在办公室里评论小马与新志只能做流氓,面对这种坏学生,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将赶出学校,而不是拯救或挽留。此外,无论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一再将小四父亲召来训话的老师,还是《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虽然关心雄一却又束手无策的班主任,校园里教师的正面影响总是微乎其微,直至于无。

成人力量的消无,给这群半大孩子们带来了精神上的自由与无忌,也造成了他们与社会秩序的隔绝与断裂。在精神上,他们更像是流浪的孤儿或无羁的浪子。但他们又必须要找到一定的精神依靠与情感寄托。这时候,哥们儿间的情谊便显得弥足珍贵。像《朋友》里四名个性截然不同的朋友,《坏孩子的天空》里的小马与新志,他们在彼此身上互相看到自己所欣赏与向往的品质,并彼此激励,共同成长。对他们而言,这份友谊伴随左右,是他们成长的见证,更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拉帮结派,同在校园内外游荡。而这样的小团体,是极容易被校园的社会团体影响和控制的。小马投奔黑社会老大做了跟班小弟。俊硕和东泽也在不同的黑帮中各为其主打拼。他们一副黑道青年的打扮,说着流利的黑话,从事着各种欺压凌诈行为,仿佛自己已完全被纳入社会中的轨道。他们年轻气盛且充满自信,这些特质使得他们与那些老江湖们相比,无疑显得青涩和可笑。所以,当他们试图以拳脚证明自己的存在时,必然会有一个老大站出来,给他们一个永久的教训。年轻的主人公必要为自己踏入帮派的行为付出代价,甚至年轻的生命,就像《朋友》里的东泽。

也许,某些青少年暴力电影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向观众表明,任何不合社会规则的青春反叛都必要付出其代价。“年轻而孤独的主人公以悲剧性的暴力对抗世界,当社会的暴力最终降临在他们身上时,影片达成了故事世界的戏剧性与社会表现性的统一。”

(三)社会之源:BR法则和生存压力

任何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学校里的孩子们而言,成人世界是个熟悉但又离他们尚且遥远的所在。生活在家庭与校园中的他们很少感受到生存的压力。但是,当社会动荡下的成人们已失去生存的自信,希望只能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一部为培养青少年坚韧不拔生存能力的“BR法案”就这样被虚构出来。无论孩子们接受与否,一场对生命的残酷考验就此展开。在深作欣二的《大逃杀Ⅰ》中,一班初三学生被抽中进行杀戮游戏或曰生存体验,他们被带到了远离文明的孤岛上,为自己的生命进行你死我活的厮杀。在这座孤岛上,这群少年们不再是羔羊而是一群野狼,在死与痛的杀戮中体验生存的意义。这种杀戳如此的令人惊心,铺天盖地的血腥镜头更是让人目不忍睹。深作欣二曾解释《大逃杀Ⅰ》里四处迷漫的血腥:“我想告诉年轻人什么是战争,以及如何在创伤中寻拽信任和友谊。现在的人们虽然没有战争体验,但每个人心底都潜藏着这种情绪。生存竞争是人类逃避不开的自然法则,而沉眠在人类体内的野性、求生本能等,都是我想通过本片表达出来的。”当然,导演以放大暴力来再现竞争挖掘人性的做法是否收到了意想中的效果?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银幕上四处飞溅的血花和打成蜂窝的尸体让观众在惊骇的同时,却多少会消解青少年观众对人性的信任,尤其是对成人社会的理解与信任。虽然深作在片中安排了一个令人多少有些欣慰的结局,让善良的典子与七原成了此次杀戮的胜出者,但是,这一对软弱无力的小儿女逃回现实生活,立刻成了全国追辑的对象,而他俩也不得拿起刀枪逃亡。在深作之子深作健太导演的《大逃杀Ⅱ――镇魂歌》中,七原已由非暴力的宣传者转向以暴制暴的实践者。于是又有一班少年被派上岛屿,讨伐这群拿着枪炮宣扬非暴力的团体。在第二部里,血液和子弹泛滥程度比之第一部有过之无不及。无论是七原为首的抗暴一族,还是以新选出的进攻一族,这些少年人拿自己的生命勾勒出来的青春图画无疑是腥红的。

这当然是青春中的另类极端表达,深作以淋漓的鲜血书写着青少年进入社会的必要代价。社会生存的压力一直存在,而青少年们,若不能杀出重围,就只能束手就擒。青春,就是如此残酷。

(四)时代之源:阶级,以及种族

青少年暴力电影中,除却自身成长的迷惑及社会的压力,还有一种理由,那便是社会意识形态无处不在的影响。孩子们虽然年轻,但时代、种族甚至阶级的影响在他们身上也无处不在。

以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例,这部以轰动一时的少年情杀案新闻事件为叙事主体的电影,重现了20世纪60年代台湾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它以少年小四的成长为个案,反映了一代外省新移民的成长环境。那时的台湾大多城镇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中。劳动条件十分恶劣,公职人员薪傣微薄,居住条件简陋,低矮的日式木造房屋围成了一个封闭的生活空间。这种压抑使得眷村少年喜欢结党成群,发泄旺盛精力,在帮派组织中寻找人际关系认同。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社会阶级差异造成经济地位、教育程度及文化认同等不同,这在台湾经济未起飞前的20世纪60年代是统治阶层、控制社会最有效的国家机器。公教人员与中下士兵有眷村族群,乃至整个台湾社会的阶级区别已是无庸置疑,子女自然在眷村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中耳濡目染,不自觉地接受不同阶级意识,进而成为阶级划分的实践者。”小四也好,小猫王也罢,大时代的政经局势使得眷衬里的这批不谙人事的少年们毫无归属感,因而由于同伴间英勇豪气作风和势不可挡的影响力,无一例外和帮派团体产生了紧密联系。小四跟着小团体夜袭小公园与其说是表示对学校不满的一次发泄,更不如说是对这个时代不公待遇的一次爆发。而再一次的爱情受挫,小四便顺理 成章地找出刀子,在欲与情敌决一死战未果的情况下,将发怒的对象转向了始作俑者小明。焦雄屏对此分析的中肯:“小四儿等人在片中秉持的道德要求和纯真梦想,都一再为迈向利益世故的社会所摧毁,成为时代的祭品。‘少年杀人’,人人都是‘’的主体于是再现,小四只成了被推向暴力极端的牺牲品而已。”

无独有偶,在美国导演的影片中,他们更多地将这种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原因与战争、种族歧视、阶级差别联系起来。美国导演约翰,辛格顿的《邻家少年杀人事件》和托尼・凯耶的《野兽良民》,都十分尖锐地直指种族歧视问题。前者讲述的是一群“黑孩子”的成长故事,他们生活在美国的70年代,他们的父辈刚从越南战场浴血归来,而年轻的一代并未从中得到这个“民主”国家的任何好处,更勿论基本的身份认同。生活在贫困街区的黑人孩子们,有的在无所事事与抱怨中打发日子,也有的努力以自己的技能来脱离苦海,然而,事与愿违,他们却未能过完青少年阶段便在无谓的种族争斗中丧命。而后者《野兽良民》则是从一个白人男孩的视角来写白人对有色人种的排斥与驱逐。全片以少年丹尼写报告的方式,通过对哥哥德里克入狱前后的回溯,解释了一名种族主义者的成因。德里克幼年时父亲被黑人毒贩所射杀,造成他充满仇恨的性格,他将所有的悲伤与愤怒,转成对付有色人种的力量,他崇拜新纳粹主义,在身上刺上纳粹的图腾,同时收编社区里的不良白人少年。到处迫害有色人种的商家,让种族之间的对立更加尖锐。在一次与黑人的冲突中,他射杀了两名黑人,并被判刑入狱。在狱中,他才体会到白人原来也并非高人一等,他受到了同族的侮辱与欺凌,却感受到黑人的友好与同情。可是当他出狱后,他却悲哀地发现弟弟丹尼已步入他的后尘,而种族帮派也发展得更为壮观。正待他准备带丹尼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时,丹尼却在校园死于黑人同学的仇杀。这两部片中,无论是从黑人还是白人的视角,都鲜明地揭示了正是一个国家种族间的不平等造就了层出不穷的暴力行为。当然,《邻家少年杀人事件》打的是反暴力的旗号,并安排了主人公的父亲再三宣扬着马丁,路德的非暴力论。但是,当白人当街枪杀黑人,以及德里克带领白人冲进韩国人的商店,观众只会感到压抑和愤怒。片中的少年们未必理解这种族歧视的来源,但只要周围环境的影响存在,种族歧视就无法消除。而年轻的一代,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必须经历血与泪的洗礼,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而电影正是在这种暴力冲突中,完成了自己的讲述目的。

篇8

谁都有一个自我,尽管其实没多少人知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就像不知道在某一个地方出现的是希特勒本人,还是他的替身一样。

鸡汤大师和神秘主义大师们经常会说到“自我”,比如“战胜自我”、“坚守自我”、“超越自我”、“深入内在自我”……

嗯,我们要打一下鸡血的时候,也会来这么一句。

可是要战胜,要坚守,要超越,要深入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自我?

“自我”一直是心理学和哲学所要破解的概念,一种神秘的东西。不过,各种大神把它弄得晦涩难懂,而且在我看来,离揭开它的神秘,也还有一点距离。

我想把这个距离缩短。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想v一个关于“自我”的故事。

自我的出现

我们先听一下哲学家卢梭和哲学家霍布斯两位老师所讲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卢老师的故事发生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本书里,版本是这样的:

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即原始社会,大家处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没有固定的家庭生活,人人平等,友善和谐,没有财产,没有相互攻击和掠夺,没有压迫,没有欺骗,没有洗脑,当然也没有高富帅和穷矮矬。

那时候,大家在树林里,饿了就去追逐野兽,或摘一下林中的野果,渴了就喝一下山泉,想搞娱乐活动就对着山大叫几声,或一堆人围着火跳舞。一切是多么的美好。

可是,这种美好的自然状态,被一些聪明人给破坏了。他们发现,很多东西自己是可以占起来的啊,为什么要和大家共享呢?

于是,美好的自然状态也就结束了。此后,人类走向了不平等,有了压迫、奴役……

卢老师因此仰天长叹:“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奠基者。”

这大概就是最初的忽悠。第一个把土地圈起来的人,算是人类的第一个成功人士。

这个人确实很会编故事。

霍布斯老师所讲故事发生在《利维坦》这本书里,他把人想得很坏,所以版本正好与卢老师的相反。

故事是这样的:在自然状态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猜疑,相互防御,有一样好东西,比如一只野兽,大家都要去抢。既然大家都相互防着,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于是总是有战争。自然状态就是“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在这种状态中,人活得“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

这是一个让人恐怖的画面。目前在全世界,好像只有非洲的个别地方,比如索马里这样的地方,处于这种状态。

这两个版本,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哪个更真实一些呢?

我认为,它们都真实,但比例大致是7:3。卢老师所描述的占7,霍老师的占3。

引述这两个故事,我的用意是想强调这个在心理学家和哲学中差不多获得共识的观点:人类个人的成长史,有点类似于,或者说重演我们的种族发生史。

那就很简单了:我们的童年,就相当于人类的童年。人类的童年也就是原始社会那个时候,是卢老师和霍老师所讲的“自然状态”的时候。

而童年,正是我们的自我刚开始出现,并成长的时候。

在刚出生和出生没多久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知道。那个时候没有自我意识,还没有自我。所以,无论一个人多么厉害,他绝对回忆不起两三岁以前的事情。谁要是能在全世界中找出这样的神人,我一定拜他为师。

但大致从3岁左右开始,我们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出现了―自我开始生长了!

嗯,我们在童年时代的天真,一如人类在原始时期的天真。我们在童年时代怕鬼,怕大人瞪眼威胁我们,也像原始人在原始森林里害怕打雷和野兽的袭扰。

童年时代,家乡的山水、社区街道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就像部落和那一片森林就是原始人的整个世界一样。

我们喜欢和小伙伴们玩,天真无邪,就像是卢梭老师所讲故事中原始人类的那种黄金时代的版本;我们也喜欢搞破坏,喜欢抢玩具,甚至打架,也有点霍布斯老师故事版本的影子。

洗不掉的心灵印记

最开始出现的,一定是,也只是真自我。这是心理分析非常重要的一个原理。

这个真自我在我们的孩童时代非常弱小(一个小屁孩的自我能有多强大呢?)。它非常自然,在最开始的时候,保持着跟世界和谐的状态。

当我们的自我开始睁开眼睛的时候,第一个看到的人,就是母亲。

母亲在那个时候,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

于是,“自我-世界”这样一个结构,随着自我的出现,也就形成了,因为世界早就存在那儿,就等着自我出现来和它玩呢。这个“自我-世界”结构,在哲学上,叫做“主体-客体”结构,讲的主要是认知上的。但显然“自我-世界”不只是认知,我们还要用自我去感受这个世界。

随着我们慢慢长大,除了母亲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其他人,看到了家里的东西,看到了家周围的一切。

而我们的自我,也开始把外界的一些东西,通过感受、体验、情感情绪、认同等,装了进去。这些东西,就构成了我们自我成长的养料或毒物,并最终,影响到我们成为什么人。

我永远都会记得,大概是在4岁还是5岁的时候,我所看到的一个画面:

偶尔,有一两个家里遭灾的妇女,或者老年男人,来到我家门口,表情悲苦地来讨饭。每到这个时候,我母亲总是友善地微笑着,端出两碗米,充满同情地递给乞讨者,并且留他们吃饭。一个小男孩倚在门边,天真、好奇地目睹了这一切。

没有人会去想,这个小男孩的心里发生了什么。但它确实发生了。

每次在脑海中,心底里重现这个画面,我都禁不住流泪。对于我来说,这是自我在成长中所感受到的世界的真实,是心灵的最初印记。

这种教育,胜过千言万语。

我也想到了弗洛姆老师小时候的经历。他出生在一个正统的犹太人家庭,祖父外祖父都是犹太拉比,从小沉浸在《旧约》故事的氛围中,那种关于世界和平与爱的讲述,深深打动了他。他在长大后成为一个和平主义者,并非偶然。

心灵的最初印记永远都洗不掉。因为它最先进入心理这间密室,放在内心最深处,想要搬出来扔掉根本就不可能。

我想说,这个心灵的最初印记,不仅让自我成长,而且,也长出了性格。

在这里由于篇幅和主题的限制,我无法过多去涉及性格这个话题。可以说一下的是:在自我出现后,性格也开始形成,此后,一直到我们成年后,经历漫长的岁月,性格才会变得基本稳固。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地加进很多东西,把很多东西沉淀。而正因为我们的自我一直要加进很多东西,所以,性格的表层,也会处在变动之中。

可是,要想把最初的心灵印记给洗掉,不可能了,要想把性格的根掉除,同样不可能了!

所以,很遗憾,性格的深层次的那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传说中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有这个意思)。

真自我遇到什么

尽管一开始出现的只是真自我,但假自我这位仁兄,不久之后也会出现的。

原因很简单:我们要开始“社会化”;而且,这个世界,不是所有人都对我们友好,欺骗、愚弄、威胁、伤害之类,总会出现。

我发现,人在社会中生活,假自我的出现几乎是一个宿命,尽管它的出现是偶然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就像原始社终被瓦解一样,但在中国、欧洲、非洲、南美、东南亚、日本,它瓦解的时间和原因不同。

我回忆了一下,在8岁前,在真自我已经生长了几年后,我应该还没有出现假自我。

那意味着,在8岁前的那些岁月里,我的童年生活总体上还是美好的,就像夏天的夜晚,看着萤火虫出没,世界有如梦幻。

可是8岁后,我的真自我遇到了麻烦。

我遭到了传说中的校园欺凌。

大概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个小男孩,长得比我高大些,有一天,摆出一副很凶的样子勒索我,要我第二天拿糊风筝的纸来给他,否则就要打我。

他那副凶恶的样子把天真无邪的我吓怕了。真的害怕。

于是,第二天,我把纸拿来给了他。此后,一见到他,我就害怕。而他则继续勒索,我当然又继续拿纸,拿吃的,拿玩具给他。

大概过了半年之后,有一天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他又来威胁我,腆着一张的脸在我面前晃。我不知从哪儿来的勇气和灵感,突然出手甩了他一巴掌!

奇迹出现了―挨了我一巴掌后,他哭了,显得惊吓无助。

我真的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这么一个可恶地摆出一副凶恶的样子威胁、勒索我的人,居然也如此虚弱!那一瞬间,我不知所措。但马上,我体验到了一种力量感,压抑了半年多的害怕,痛快淋漓地发泄掉了。

现在回忆起来,我泪流满面。真的要感谢自己甩出去的这一巴掌,它简直就是“上帝之掌”,如果没有它,我的害怕所携带的那种毒,将进入我内心深处,我可能到现在还活在懦弱、恐惧之中。

现在,我们要看一下,第一次被他威胁、勒索后,在我的心里发生了什么。

我感到害怕。

没有理由不害怕,因为,我那时的真自我太弱小了,而且,此前一直沉浸在安全、友好的氛围中,突然遇到这么一个小混混的威胁,心理上猝不及防。

这种害怕很自然,很正常,是真自我所产生的。我们把它叫做“自然情感”。

可是,这不是“正”的那种自然情感,不是让我的心里更舒服,更温暖,更有力量,心理上活得更好,而是“负”的那种自然情感,是杀伤我的内心的。

它会威胁到我的心理生存。

“正”的自然情感有喜悦,快乐,温暖,爱,友善,同情等。“负”的呢?有害怕,焦虑,愤怒,自卑,等等。

我的真自我,害怕这种自然情感,它在心理上无法生存,会怎么样呢?

有一个正确的办法:用人格来担当,来给真自我以勇气。就像你处在人生的艰难中,心理上受到巨大打击,用你的人格咬着牙挺过去。很多时候,人与人的不同,看的就是这一点:有人格担当,你就不会垮,不会堕落,不会迷失,而没有,你也就输了。

性格负责人生的动力,人格负责人生的方向。

可是那个时候我哪懂这些!

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不仅真自我很弱小,头脑也不行,人格更是很弱,没什么力量。它还担不起真自我。

所以,我弱小的真自我,面对那个小混混的高大、凶恶,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为了得到心理上的生存,我能做的,只是不敢去体验对他的害怕。我害怕我的害怕。

我害怕自己的害怕,那就是真自我要逃,逃出他威胁我的情境,逃出我的内心。

可是一个人怎么能逃出自己的内心呢?

到这里,巨大的玄机出现了!

心理问题和心理扭曲的原理

我“害怕我的害怕”,意味着,我的真自我,要逃避“害怕”这种自然情感,逃避去勇敢直面这个小混混,它在内心里躲起来了,不敢跟这个世界玩,因为很危险。

但真自我不敢跟世界玩,“自我-世界”结构可能就会崩溃―或者精神失常,或者变成痴呆。所以,为了维持“自我-世界”结构不崩溃,就必须找一个替身去代替真自我玩。

“害怕我的害怕”正是找替身的神秘心理机制。

后一个“害怕”是自然情感,但前一个“害怕”,不是自然情感,而是某一种心理机制。

这种心理机制,就是在我的心理学理论中所说的“心理保护”。江湖上一直流传着它的传说。

“心理保护”一出场,自我结构的江山就变色了。

因为,它运用神秘的法术,为真自我召唤出了一个替身来跟这个小混混打交道,来陪那个危险的世界玩。这个替身就是假自我先生。

所以,尽管当天晚上我回家时,看到母亲,看到熟悉的小伙伴,看到那些美丽的山水,就不害怕了,心里会感到安全、温暖,因为这种情境,是适合真自我生存的。真自我一看到这些情境就被激活了。

可是我心底里已经害怕,害怕已经入驻到了我的内心。我其实是扛着害怕回家的。它构成了我的心理背景。同时,假自我已经在我心理结构中出现了。

所以,第二天,当我出现在小混混面前,尽管他并没有威胁我,我也害怕。强调一下,还没有被威胁,我就先害怕了。

那意味着,一见到他,我就自动地切换成用假自我和他打交道了。

这个假自我所干的事情,就是先去害怕他,以防止他再伤害我的真自我,防止他打我,它可以屈服,可以窝囊,似乎只要能保护得了真自我就行。

题在于,它是以饮鸩止渴的方式来保护真自我的。真自我确实因为力量太弱,躲起来了,没有出现被外界暴力伤害的危险,但一旦它不敢玩了,推给假自我玩,它也就被压抑进了内心深处,在黑暗中不见阳光,吸收不了养料,无法得到成长。

还不仅如此。它最初的那种害怕,那种自然情感,那种自然情感的心理能量,因为一直在逃,在压抑,没有被体验、释放出来,“害怕”也就一直堆在内心深处;此后,每见到小混混一次,害怕一次,内心深处的“害怕”再增强一次,一直到,我们不仅仅是见到这个小混混害怕,见到有点凶的人害怕,甚至面对抽象的社会和世界,也害怕了。我们变成了一个懦弱、胆小的人。 插图/5ive

这就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机制。它也是我们变成了什么样的人的机制。

所以我说,我必须对自己当初敢于打那个小混混一巴掌表示致敬。否则,它一定演变成我的心理问题,影响到我长大后变成什么。

假自我的出现,开启了人类有心理困扰,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扭曲、心理变态的旅程。而出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假自我。害怕可以出现假自我,自卑也可以出现,屈服社会价值排序可以出现,贪婪、占有同样也如此。正如真自我有很多内容一样,假自我也有很多内容。

英国精神病学家莱恩对有心理问题、有心理扭曲的人画了一张简易图。他把人的整个自我结构看成是一个圆。圆的外面,是自我所面对的那个世界。在这个圆内的靠外边,是一大圈假自我,而在圆的最里面,是人的真自我。有些人的真自我,龟缩于圆心里(也就是内心最深处),已经完全跟世界隔绝了,他只是用假自我系统去和世界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