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调研范文

时间:2024-05-21 17:3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俗文化调研

篇1

专业设置的“前世今生”

目前我省职校开设的数十个民族文化专业方向可以大致分为技艺类和戏曲类,大都在近10年内相继开设,这与近年来民族文化整体保护意识的提升有关联。2003年10月《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旨在保护以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于2004年8月加入该公约。2005年,江苏省有37项民族文化项目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省、地、市各级非遗项目都在陆续建设、评选中。这是我省民族文化专业开设的大背景和大环境。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产业需求型。一般是技艺技能类专业,有地方产业作为支撑,因出口畅顺所以招生、发展情况良好,有的还发展成为学校的特色、示范专业。比如江苏省宜兴丁蜀中专,1988年就在与当地紫砂二厂联办紫砂班的基础上建成工艺美术专业(紫砂陶艺方向),目前年招生300人左右。相类似的还有连云港东海中专的水晶专业等。

二、自发保护型。技艺类和戏曲类都有,往往是职业学校从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传统继承出发,利用某些有利资源开办。比如南京市莫愁中专秉承“传中华文脉,育特色人才”的办学理念,2001年开设了古籍修复专业,使古修技术由传统的师徒相传走上了正规教育之路,2004年升格为五年制大专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江苏省武进中专为了传承“常州大麻糕”的传统制作工艺,开设了“大麻糕制作”专业方向;盐城高师的淮剧专业源自1958年“盐城专区艺术学校”的戏曲专业,办学历史悠久。还有连云港艺术学校的淮海戏和连云港五大宫调专业方向等。这类专业的设置学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师资力量比较强,容易出精品、出亮点。

三、行政干预型。地方政府牵头组织,行政力量直接介入,布置职校开设相关专业,对地方民族文化项目进行后续人才培养。比如江苏省东台中专2011年开办的发绣艺术专业,就是在东台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为了提升当地发绣行业的整体水平、产品档次而建设的。淮安文化艺术学校的淮海戏专业建设则是当地文化传承工作框架中的一个部分:由淮安市市政府主导,制订五年保护计划,包括建立较为完整的淮海戏资料库和资料陈列室,设立淮海戏博物馆,建立淮海戏专题网,申报国家级代表传承人,设置传承机构等。无锡文化艺术学校2007年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恢复开办锡剧表演专业,并获得政府拨款200万。政府的强力推动往往使得该类专业建设基础好、起点高。

另外,还有一类属于复合型,往往整合了政府、学校、行业其中二者或三者的合力。比如常州艺术高职校经过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在常州市政府和市文化新局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常州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的发展需求,与其合作办学,在表演艺术专业中设置锡剧表演方向和江南丝竹方向,增开民间工艺美术专业乱针绣和留青竹刻两个技能方向。再比如江苏省六合中专开办的雨花石雕刻专业,既有当地该产业市场发展迅速、人才紧缺的需求,也有学校看准雨花石艺术雕刻市场前景的眼光。

从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民族文化专业建设依靠行业或学校自发进行的潜力是十分有限的,有很多限制条件。有相当多的民族文化类型、非遗项目由于并不具备市场开发的因素,存活的空间有限,被职业教育“看中”的机会很小。行政干预型或者复合型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专业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

专业建设的“异彩纷呈”

一、师资建设

由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特殊性,专业建设中“人”的因素极其关键。这里的“人”有三种内涵:一是身负绝艺的传承者,大多是工艺美术大师、表演艺术家、行业知名人士等,在专业里起指导、领衔、支撑的作用。往往一个这样的人可以撑起一个专业,也往往一类技艺的传递就系于一人身上。二是专业教师,他们承上启下,一方面学师的技艺,另一方面承担大量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技艺和学生之间架起有效传递的桥梁。三是学生,有些技艺的传承对学习者有着特定的要求,而由于民族文化的衰落,招收不到合适的学生也成为专业发展的一大困难。比如江苏省戏剧学校就感到好的学戏苗子一年比一年难找。在这里我们主要观察前两类“人”――他们直接构成了专业师资――对专业建设的作用情况。

一般来说,各校的民族文化专业都延聘了行业、专业人士担任专业教师或承担教学任务,一些非遗项目也都有传承人担纲牵头,但是,由于这些专业人士的层次各异,教学能力不同,在专业教学中介入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因而直接影响了该专业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情况。一些学校充分利用了这种差异,采用各种形式挖掘专业人士的能量。比如宜兴丁蜀中专,学校组建了由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担任理事长,行业大师汪寅仙、徐安碧以及其他不同类型代表组成的专业理事会;在理事会的专业指导、支持下,学校选聘优秀行业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汪寅仙、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等大师、名家更在学校建立大师工作室。这些行业专家不仅参与课程开发、教学计划的审定、教学督导,还在学校的“陶都职教论坛”中开设“名家讲座”,为专业教师拜师学习紫砂陶制作技艺提供了平台。江苏省武进中专一方面传承并改良大麻糕制作工艺并使其先后成功申报成为常州市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成为“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单位”;另一方面,学校还培养青年教师学习传统制作工艺,严玉华和陈平老师分别成为常州市、武进区级该项“非遗”传承人。江苏省戏剧学校成立了由骨干教师和省内外著名演员以及文艺团体领导组成的三结合专家指导小组,并长期聘请一批舞台实践经验丰富的表演艺术家来校任教,发挥专家的作用;每学期的剧目教学和基功教学统一管理,有机结合,因人设戏,因材施教。连云港艺术学校则采用“校团合一”的办学模式,该校的部分教师组建为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演出时是演员,上课时就是教师。

理想的行业人士参与职业教育的状况应该是这样的:他们一边要将自己掌握的技能进行巩固深化并有所创新;同时,他们也要将这类技能的基础和精要与专业教师合作,开发出适合职校学生学习掌握的课程和教材;他们最好能够直接带学生,不行就带出老师来,同时对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和提点。现实情况中能够开发课程和教材的专业人士数量是很少的,更多的情况是带领教师学习技艺,这就使得专业教师的任务格外重要。他们要学习技艺,还要想着用什么方式让学生也学会技艺;他们不仅要传授技艺,做好大师与学生的中介,还要做好其他的开发、设计、制作等工作,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手段培养出新型技能人才。许多学校感叹的师资问题其实主要是指这一部分的师资缺乏。而事实上民族文化专业的教师培养也缺少行之有效的路径。由于民族文化传承往往是一项“孤独”的事业,无环境,无氛围,无群体,专业教师只能靠“自我成就”才能有所作为,这是一项亟待破解的难题。在这里,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宜兴丁蜀中专的做法:学校在开展“青蓝工程”和“双师型工程”的基础上,对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的青年教师提出了“拜一个行业名师为师,学精一门全手工紫砂陶制作技艺,做好一件作品,带好一批学生”的“四个一”要求,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还制定了《名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建设条件与管理办法》,将工作室建设和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带培青年教师以及领衔人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了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

二、课程与教学

许多职校的民族文化专业在这一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常州艺术高职校经过市场和专业分析,决定“江南丝竹”专业方向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一至两项演奏技能,具备相应合奏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掌握江南丝竹文化,具有编排、演出和教学经验,能胜任各级民族乐团的演出要求;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则培养掌握本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民间工艺产业发展需求,具有从事“留青竹刻”与“乱针绣”等工作,在民间工艺领域中专业基础厚、技术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工艺方向的专门人才。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学校以强化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能力和技能为主线,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岗位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建设了名家领衔、学校主导、系部支撑、教研室为主体的与剧团及产业园项目接轨的工作室,集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为一体,使之成为项目课程的研发地、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营、创意设计和创造实践的工作间、融通市场与学校的桥梁。

在内容设置上,各校也都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师资状况,进行课程和教材建设。比如连云港东海中专始终牢牢把握专业课程改革这个主题,建立和完善了“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将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水晶方向)专业拓展为水晶工艺品设计、水晶工艺品雕刻、水晶工艺品营销三个专业化方向,从设计到雕刻,从雕刻到营销,纵向延伸专业链。先后开发了《玉石雕技法》《雕刻技艺实用教程》等7套专业实训教材。江苏省六合中专努力做到“教室工厂一体化”“教学生产一体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

民族文化项目的一大特色是实用性很强,因此各校都在专业教学中加大这方面的渗透力度。比如无锡文化艺术学校教学融理论、实践为一体,将原来主要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艺术实践,逐步拓展为创新型综合艺术实践和为社会服务型艺术实践三者并举的教学实践体系。常州武进中专则经常举办全市性的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工艺专题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常州大麻糕品尝会,使其更贴近现实、贴近市民,逐步形成产业化发展规模。还有一大难点是艺术创作的创新性如何培养的问题,这方面宜兴丁蜀中专的探索值得借鉴。学校在专业技能课程中逐步推进单元制的项目教学;改革评价方式,在项目课程结束后组织成果展出,向收藏作品颁发证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为了促进紫砂制品多元化的个性创作,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获得“精神、自由、主观性、想象力”等非理性的个人超验,通过作品赏析,与大师对话,相互交流评价,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

课程与教学,是民族文化技艺传承由传统的师徒授受到现代的班级授课制职业教育最大的区别所在,这个环节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块成了许多民族文化专业建设的短板,拿不出像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更谈不上实现项目课程建设、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等先进教育理念。当然,民族文化技艺的传承有其特殊性,一些传统教学方式更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问题是,这些好的教学方式往往湮灭在时间长河中,并没能被很好地继承。当课程与教学处于一种相对“真空”中的时候,专业的薄弱与萎缩就会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的。

三、实训基地建设与产学(教)研合作

当古老的民族文化遇到现代职业教育的时候,实训基地建设和产学(教)研合作成为其有效传承的创新途径。在这一方面,我省诸多职业学校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实践案例。

首先,实训基地的建设有效促进了专业教学。比如六合中专建设了集教学、实训、生产、经营为一体的雨花石工艺美术实训基地,包括画室、泥塑室两个专业基本技能教学实训室,切割及打磨室两个可进行实际雕刻技能训练的雨花石雕刻实训室,两个可进行产品图样设计的平面设计及三维设计实训室,以及工艺美术师蔡春华、蔡康麟的雨花石雕刻工艺工作室。丁蜀中专的紫砂陶实训基地也由起初单一的制壶实训扩展到装饰实训、雕塑实训、烧成处理、模拟绘图等功用,实现了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具备了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功能,为项目课程的开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次,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校企产学(教)研合作提供了平台和契机,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培养了市场,营造了难能可贵的社会氛围。比如东台中专与东台天艺发绣有限公司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发绣产品研发中心,实行半工半读的学习模式,企业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学生作品按件计酬。在发绣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学校和合作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创新发绣产品的生产工艺和题材内容,如以“丝语心语,真情永恒”为主题,相继推出了“心香一瓣宗教绣、永结同心情侣夫妻绣、手足情深同窗毕业绣、福如东海长寿感恩绣”等发绣产品,获得了市场认可。常州艺术高职校与常州华夏工艺美术博览园、常州市锡剧团、常州市歌舞剧院等对口单位合作,参与项目开发,进行订单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另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常州社区大学的资源,通过艺术进社区、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开展作品展览、演出和专题讲座,扩大非遗项目在地方的影响力。无锡文化艺术学校安排学生定期参加无锡市锡剧院、江阴市锡剧团、宜兴市锡剧团、大丰市锡剧团、锡山区锡剧团、张家港市锡剧团等剧院的排练、演出,以提高、丰富学生的舞台实践和表演机会。六合中专与南京杨记工贸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生产经营模式培养,进行雨花石来料加工的项目经营,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以生产项目带动师生实训;还成为南京冶山国家矿山公园玉石研发基地,校企互惠互利,互相支持,取得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助。丁蜀中专依托紫砂陶实训基地创办了宜兴市丁职陶瓷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实训基地的“七合一”功能,利用学校资源组织技术开发,由机电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师生协作开发的新瓦斯窑、新电窑等一系列陶瓷行业专用设备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利用该基地还成立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师陶艺培训中心,为省市中小学培训陶艺教师。盐城高师淮剧专业常年组织师生带着精心排练的大戏、折子戏到军营、农村、煤矿、工厂进行实习演出,参与各项政治接待、重大纪念、庆祝性演出等社会服务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又为社会各界送去了精神食粮,受到普遍欢迎。

四、“进口”和“出口”

一个职教专业只有“进口旺”“出口畅”,才能形成办学的良性循环,民族文化专业也不例外。甚至由于此类专业的特殊性,“出口”决定了“进口”,“进口”决定了某个专业乃至某类民族文化技能的生死存亡。在调研中不乏很有传承价值的专业(方向)因为招不到学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甚至面临撤并的情况。因而各校都在培养生源方面花力气、下功夫。

第一招是经济刺激。那些行政支持型的民族文化专业在得到政策支持的同时一般会配套经济资助。比如淮安文化艺术学校的淮海戏专业最初生源非常匮乏,学校承诺免除学费与生活费后才招到足够的学生。东台中专给予报考发绣专业的学生学费和住宿费全免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将获得每人每年政府助学金1500元。江苏省戏剧学校争取政府专项经费,2006年起免费向全国招生,开办“小京班”,用项目形式进行管理和培养,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办班模式被纳入江苏省文化人才建设工程,并在本校的丹剧、海门山歌剧班中得以延续。

第二招是广开门路,利用社团活动、社会培训、社区宣传等方式扩大潜在生源。比如常州艺术高职校组建与民族文化专业方向对应的四个学生社团,将外专业对非遗有一定兴趣和爱好的同学集聚起来,以培训的方式开展普及活动,有效地培养了一批有基础、有兴趣的非遗爱好学生。连云港东海中专的水晶专业每年都吸引一大批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下岗职工等来校培训,为其就业创业、脱贫致富拓展空间。

第三招是打通出口。一方面积极开拓升学进修的通道。比如丁蜀中专开辟四条路径:一是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让学生有机会进入高校进一步学习;二是学校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联办成人大专教育,在中职课程完成之后接通成人大专课程,让学生在工作的同时学习提升;三是开设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雕塑艺术设计(紫砂陶艺方向)专业;四是自2012年起,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进行“3+3”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另一方面,为学生的就业、创业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比如东台中专成立了校内学生创业基地――“丝语”发绣坊,主动与婚纱影楼、妇幼保健机构、民政单位等接洽合作,推广学生的发绣作品。东海中专鼓励水晶专业师生参加各类展评活动,先后在国家、省各类工艺品博览会上获78项金、银、铜奖;专业就业率达100%,毕业学生有的成为水晶企业管理人才,有的在营销岗位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同时涌现出一批创业典型。

五、文化建设

对于民族文化专业来说,文化建设有着别样的意义:从促进专业教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专业志趣,培养专业情感。就像六合中专设置了雨花石石料标本、作品图片的展示橱窗;常州艺术高职校在校园环境布置中随处可见非遗元素,定期开办留青竹刻、乱针绣作品展览,举办江南丝竹和锡剧的专场演出等。这种类型的文化建设虽还停留在本专业层面,但已经有了扩大民族文化影响的努力和实践。如果从总结民族文化历史经验和保存优秀成果结晶的角度看,也有一些学校的工作正在自觉不自觉地承担着这个历史使命,完成或接近这种超越:

宜兴丁蜀中专倡导“以陶载文,以技传人”,每年举办一次师生作品公开汇展,校内建立了“五朵金花”陈列馆,宜兴紫砂、均陶、美彩陶、精陶、青瓷等各类师生作品精彩纷呈,彰显着宜兴独特的陶瓷文化和鲜明的专业特色;建立了孙伯春老师作品陈列室和南京艺术学院吴开诚教授艺术馆,收藏了吴教授所捐赠的80余幅素描作品,以及历届师生的国画、油画、书法等作品;学校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舞蹈“陶工古韵”成为宜兴紫砂陶艺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文化载体。

江苏省武进中专将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摸清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艺、技艺生成、发展历史及历史代表性传人情况;建立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传承人、传承群体资料库,用DVD形式详细记录常州大麻糕制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探究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艺、技艺发展轨迹和在国内名点名小吃文化圈内的影响及价值;继续组织、举办好常州大麻糕文化活动,将收集的有关常州大麻糕的传说故事、奇闻逸事等编辑成书。

专业发展的“前途漫漫”

在对我省职校开设的民族文化专业建设情况有了一个总体的观察梳理后,自然要关注到它们当下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出路。由于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愈加逼仄,这使得职业教育成为接续和传承文化传统的一个全新渠道。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这种渠道的作用充分发挥,必须要在“一盘棋”的全局统一部署和行政资源的有效调配下才能进行。民族文化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这两个因素的不到位、不匹配、不协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民族文化专业的发展问题一是在资源层面,二是在实践层面。资源层面集中在资金和师资两个焦点,而后者的问题尤为突出。几乎所有的民族文化专业都在喊“缺少师资”“专业教师缺行断档”“没有编制难以进人”“师资青黄不接”,既牵涉行业人士也关系普通专业教师,说明这是一个普遍的短板;除了部分有行政直接资助的职校,大多数民族文化专业感到经费困难,“先进设备需要投入”“办学投入捉襟见肘”。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还存在多头办班的现象,比如淮海戏、淮剧、锡剧等戏曲类专业都有不止一家职校在办,无疑加剧了师资、生源的紧张,且不易形成办学的比较优势和相对特色。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揭示了两个问题: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还未进入政府顶层设计的视野,还处在一种相对无序、随意性较大、还未真正认知到其传承价值的生存格局中;二、利用职业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民族文化类职业教育要和其他保护手段一起,整体规划,合理分工,同气连枝,互相呼应,才能真正实现其效用,而这是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全局部署和有机调控的。

民族文化专业实践层面的问题其实是前述现象在教学、办学上的终端反映:一是教学体系、课程结构、专业标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提档升级,比如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等;二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不够,在传统经验的总结、现状的分析和未来的发展等方面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三是缺少相应的物质(经验)积累、生存环境、发展土壤。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对淮海戏专业的发展列举了几条建议,很有针对性,也很有借鉴意义,兹列如下:

1.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协调社会各界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协调机制或工作机制,使全社会都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之中。比如实施“淮海戏进校园”工程,把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淮海戏加入到学校音乐课、赏析课中,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丰富学生艺术知识结构、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同时拓宽淮海戏传承和发展的途径,维护淮海戏生存土壤,扩大淮海戏的受众面。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开辟淮海戏赏析专刊专栏;通过剧场演出、广场演出、电视广播、举办文化艺术节、旅游节、戏曲大赛、发行唱片等活动,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淮海戏、接受淮海戏、喜欢淮海戏。

2.政府要在人才培养上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保障。从不同渠道争取支持,无论是政府财政拨款还是民间资助,尽可能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保护淮海戏的行动中来。

3.抢救性搜集传统剧目、现当代剧目的乐谱以及音频、影像资料,加快建立淮海戏资料数据库,这些是研究淮海戏的基础,更是淮海戏的文化精华所在。

4.构建良好的研究氛围,由淮海戏名家、艺术研究者、淮海戏专业人员、淮海戏爱好者建立淮海戏研究团队,开展淮海戏专项课题研究,使其更有效地服务戏曲表演和教育实践。发挥艺术类学校的优势,专业的艺术背景和教育资源能够很好地帮助推进淮海戏的理论研究和创作水平。

5.要对淮海戏人才培养进行人才结构状况分析,淮海戏的主要人才是编剧、导演、演员、作曲四类,这就要求建设好戏曲人才在岗培训和深造制度。

篇2

一、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一)民俗文化自身蕴含丰富的旅游资源,地位重要而且不可替代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各少数民族都具有各自的生活方式、餐饮文化、民族服饰、建筑风格、人文景观、劳作方式、文艺形式、风俗人情、民族工艺等,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成就了其基础性的垄断性地位,形成地区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二)民俗文化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能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

有形的民俗服饰、建筑、工艺品等自然流露出的质朴之美能给游客纯真的审美感受;传统的民族节庆如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三月歌圩”等民族活动能够使游客参与互动,满足娱乐需求;到民族聚居地参与体验民俗生活、了解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更能增加相互理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民俗文化资源能促进特色旅游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依托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旅游能使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开发、宣传等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视,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扩大地区影响力。同时,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发展也能带动其他产业链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增加财政税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借助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策略

(一)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凸显民俗文化资源魅力

地方政府和旅游经营者都要对弘扬民俗文化引起足够重视,充分发挥历史学家、文化学者、民俗传人、文艺团体、文化研发机构的优势和作用,鼓励、引导、支持全社会参与对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和研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让濒临毁灭、失传的有型的民俗建筑景观得到及时修缮翻建,让无形的民俗文化重放异彩。要对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重点研究,深入挖掘,通过文字、声音、影像、艺术表演、专题展览等形式加大展示力度,让更多的游客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入详实的了解,凸显民俗文化资源的魅力。

(二)不断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重视民俗文化旅游互动

要研究游客心理,通过多种形式让游客满足求知、求新、猎奇、休闲、审美、娱乐等多重需求,让游客眼有所看、耳有所闻、脑有所思、心所有得。民俗文化融入静态的参观游览,更要融入愉悦的互动体验,提高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要加强博物馆、展示厅、陈列室、民俗风情园建设,让特色民俗文化内涵得到完整展示。同时,更要加强旅游项目的娱乐性与互动性,让游客能够以愉悦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态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通过身临其境体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与博大精深。

(三)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谨防民俗文化异化同化

“原汁原味”才是民俗文化魅力所在,一旦失去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必须加强保护,谨防受到其他思想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而产生异化或同化。旅游地要注重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濒临消失、异化的民俗文化的再现,宣传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增强旅游地居民的自豪感,能理性看待外来影响而不盲目效仿。政府相关部门要为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平台和条件,让民俗文化得到巩固和加强。加大对外宣传,提高游客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不良影响。

(四)加强民俗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融合,创造机会宣传民俗文化

作为文化资源,民俗文化的展示可以突破地域和场地,为民俗文化的宣传、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条件。在民俗文化发源地或民族聚居地,通过民俗旅游专线或主题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物古迹等有机整合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另外,还可以将民俗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建设有机整合,在国内外大型旅游景区、重要旅游城市开辟民俗文化旅游专区,将民俗歌舞表演、建筑艺术,餐饮文化、服装展示、特色娱乐项目、民俗工艺品加工等进行综合开发和集中展示,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五)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

篇3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4

关键词:游客凝视 旅游符号 历史街区 什刹海

一、引言

游客旅游的目的是离开自己的惯常生活地,去寻找差异、愉悦、解脱、怀旧或者刺激,他们通过“凝视”旅游地的人、物和事象去体验,完成旅游“朝圣”[1]的“人生仪礼”。“凝视”也是一种权力,游客通过这种权力途径和权力行为参与到旅游地的社会性建构当中。“游客凝视”主要关注将游客作为主体的建构行为和建构影响。本文以什刹海历史街区作为游客凝视的场域,基于游客体验视角,研究同一凝视主体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符号的凝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和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二、凝视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提出了“凝视”的概念,凝视作为一种目光投射,是主体施予客体的作用力,象征着一种权力关系,不仅是一种压制,也是一种生产[2]。在此基础上,1990年,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提出了“游客凝视(tourist gaze)”[2]的概念,并迅速发展成为旅游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工具。诸多旅游人类学家不断地运用这一概念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对凝视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提出新的理论建设,提出“反向凝视(reverse gaze)”、“当地人凝视(local gaze)”等概念,试图将凝视权力从游客对旅游地居民的单向度研究转向双向权力施加,确认居民在旅游中的作用,强调旅游地居民在旅游的社会性建构中的能动性。后来有学者尝试以“旅游凝视(tourism gaze)”建构包含更多元化的利益主体的凝视研究[3],主张考虑游客间凝视、旅游掮客的作用、隐形凝视(主要指反思性的自我凝视)的作用,并提出诸凝视主客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是互为主客体的,凝视的路径、重点及其发生的作用还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语境而变化。“凝视”是个隐喻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游客通过目光施加的行为力量,还包括表情、动作、口头表达等多元化的方式,将旅游动机、旅游诉求、旅游体验融合并表达出来,向旅游地、当地居民施加影响。程与米勒(Cheong&Miller)将旅游目的地的利益主体分为游客、居民和掮客(包括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学者、媒体人员、旅行社及其他旅游经营者、从业者等)三类[4],把旅游研究的关注对象从游客与旅游地居民的二元对立中解放出来。北京师范大学代改珍在其博士论文《都市民俗旅游资源的再生产——以北京什刹海胡同游为例》中提出旅游过程中“交互凝视(interactive gaze)”概念,这一概念在认识到旅游过程中权力主体的复杂多元化的基础上,将旅游生产所涉及到的主体全部纳入考察范畴,强调主体间的交叉互动,揣测、试探、协商、斗争、妥协、合作等,包括异质性主体作为群体的交互关系,主体内部个体的个性化权力态度及其行为,个体化的权力向度与群体的权力向度并不总是一致的;异质性主体在旅游场域中因掌握资源的差异,其权力位点不同,权力行为施加的时机和环节也就不同,权力地位也不对等,使得主体之间以及主体内部各个体之间的权力不均质化,且在共同的场域内共同施加权力行为,相互之间产生影响。

厄里认为是凝视是旅游体验的核心,在旅游者的目光的凝视之下,一切景观都被赋予了符号的意义,一切景观都变成了文化景观[5]。谢彦君、彭丹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对于旅游体验和旅游符号研究的成果,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深度分析了符号解读的过程、影响因素及结果[6,7]。杨振之等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旅游活动和旅游开发的全过程进行全面审视,指出符号化旅游是解决旅游“符号化”的一把钥匙[8]。白凯等将旅游目的地形象视为典型的标志化符号,认为人们总是通过旅游目的地的图像符号和语言符号认知旅游目的地的客观存在特性[9]。

三、什刹海历史街区游客体验调查分析

1.什刹海旅游发展状况

什刹海是北京城享有盛名的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景区由前海、后海、西海水域、沿岸名胜古迹和民居民俗生活组成。什刹海是京城内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什刹海,元代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什刹海地区列为重点保护的二十五片历史街区之一。

什刹海旅游业发展起源于什刹海胡同游,什刹海胡同游发起于1994年,到2000年前后,一直都是以徐勇为首的北京胡同游览公司在独家经营,每年接待15万人次左右,呈现以国外游客为主,国内游客为辅的特征。2000年以后,什刹海地区的国内游客数量迅猛增长,逐渐发展成为以国内游客为主,国外游客为辅的态势。2008年5月,西城区政府成立了特许经营办公室,对什刹海的胡同游进行特许经营,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几家有实力、有经验的公司进行规范化的特许经营,目前共有9家公司,共300辆三轮车共同经营什刹海胡同游旅游项目。目前什刹海地区已发展成为AAAA级旅游景区,策划了“逛海子、食滋味、居品味、行趣味、荡韵味、淘风味”等一系列旅游活动项目。

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便利抽样调查的方法,针对国内游客,于2013年10月上旬与中旬集中进行,调研地点主要是在什刹海历史街区,分散在烟袋斜街、荷花市场、酒吧街和金丝套保护区胡同(奥运人家)。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1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3%。

游客的人口学统计特征。运用SPSS18.0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统计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就被调查游客的性别来看,男女比例为54.7:45.3,男性游客的数量稍多于女性游客数量。被调查对象以中青年游客为主,24-44岁的游客占总调研对象的63.8%。就月收入水平来看,月收入在2500-5000元的游客最多,占总体游客量的41.7%,其次是月收入水平为5000-10000元之间,占总体的32.6%,月收入水平低于2500元或者高于10000元的游客相对较少。就受教育水平来看,绝大多数的游客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总体游客量的80.7%。就职业差异来看,专业文教技术人员的游客数量最多,占总体的33.8%,其次是学生群体,接下来就是企事业管理人员和服务销售商务人员,分别占总体游客量的13.4%和11.5%。就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绝大多数的游客是来自外省的,占总体游客量的81.2%,其次是北京市其他地方的游客,占总体的14.6%,而老城区的游客占总体游客量比重最小,为4.2%,游客量随着客源市场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一种距离递增效应。

就出游目的而言,大多数的游客来什刹海历史街区旅游是为了感受老北京文化,其次是来此观光和看风景,休闲泡吧会友的游客相对较少,购物的游客最少。约有四分之一的游客来什刹海历史街区观光看风景的同时,感受老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少数游客来此休闲泡吧会友的同时,感受老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根据出游目的的差异,可以将什刹海历史街区的游客分为文化型游客、观光型游客和休闲型游客。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外地游客来什刹海,多是为了感受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而对本地游客而言,则是来此放松休闲的,以观光看风景为主。

因此,目前什刹海历史街区的国内游客中,以中青年、受教育水平较高、中等收入者为主的外地游客占了绝大部分;在职业上,文教技术人员和学生是比较突出的两大类群体;外地游客与本地游客的出游目的具有显著差异,外地游客以感受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为主,本地游客则以放松休闲,观光看风景为主。

游客体验中的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体验主要体现在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老字号和银锭桥等。相对而言,游客对酒吧和寺庙等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感知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整体空间氛围的感知相对高于酒吧和寺庙,说明什刹海历史街区整体空间布局和环境氛围也是一种旅游景观符号,对广大游客产生旅游吸引力。

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不同的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体验也是存在差异的,由下表可以看出,游客对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和老字号这几个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感知最为显著,验证了孙九霞的研究观点,即游客凝视具有选择性,民俗村内,游客凝视只是带走“他所希望看到”的那一部分民族符号[10]。正如厄里所言,旅游凝视不仅是一种视觉体验,同时也包含了其他感官体验,如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11]。问卷调查发现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体验中的“老字号”的体验,既是一种视觉体验,更是一种嗅觉体验和味觉体验。很多游客到什刹海,尤其是到烟袋斜街,都会品尝中华老字号烤肉季的烤肉。游客感知体验到的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是什刹海的标志性景观,它们是老北京历史遗留的产物,同时也是典型的被什刹海胡同游的旅游经销商大肆宣传的旅游符号。厄里认为存在两种特别的旅游凝视方式,即浪漫的旅游凝视和集体的旅游凝视。浪漫的旅游凝视包括被看作欣赏原汁原味的自然美景,集体的旅游凝视则包括大量的人群的参与,正是多数人的交互作用建构起旅游的氛围。因此,从游客体验视角来看,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凝视是一种集体凝视。

旅游凝视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核心概念,凝视是旅游者主体的行为,旅游者类型的差异影响旅游凝视的内容[12]。统计分析发现,整体上来看,文化型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感知体验要显著高于观光型游客和休闲型游客;具体而言,在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中,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的胡同的感知最显著,其次是四合院,再是三轮车、老字号和银锭桥等旅游符号。基于游客对旅游符号胡同的感知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游客对什刹海胡同的体验。分析结果表明,30%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比较古朴宁静,36.5%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承载了很多老北京故事,而14.5%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缺乏生活味道,16%的游客认为什刹海胡同都是游客,剩下3%的游客则对什刹海胡同没什么感觉。相对而言,游客对旅游符号酒吧的感知并不显著,但是大多数游客对这里的酒吧还是比较喜欢的,认为酒吧建筑风格和装饰特色较为古朴,具有怀旧感,并且酒吧分布在前海和后海沿街,濒临什刹海,酒吧的视野空间和环境较好。

旅游凝视的功能在于空间的建构。旅游地在旅游者的凝视下被消费,旅游者凝视引起旅游地文化向“舞台化”、“表演化”方向发展,使得旅游地在时间和空间上被建构,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与传统生活状态存在巨大差异的地方[13]。什刹海历史街区酒吧街的建立就是旅游凝视的结果,是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自我的现代性表述与主动建构的产物。

“游客凝视”不是一种孤立现象,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旅游现象。事实上,激发这种游客凝视消费活动的东西,已经变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工程[14]。进一步地统计分析发现在被调查游客中,39.9%游客认为什刹海历史街区能够代表传统老北京文化,来此旅游,他们能够较多感觉到传统老北京文化;17.4%游客能够深刻感受到老北京文化;37.1%游客在这里能够感觉到一点点传统老北京文化,5.6%游客则没有感觉。就不同区域差异而言,外地游客与本地游客对在什刹海能否感受到传统老北京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的外地游客认为什刹海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就外地游客而言,不同的外地游客体验差异较为显著,约35%的外地游客认为什刹海历史街区比较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30%的外地游客则持相反的观点。就游客类型而言,文化型游客和观光型游客认为在什刹海历史街区比较能够体验到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而休闲型游客的感知体验则不相同。

游客体验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之间协调性。进一步分析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之间协调性的感知体验,结果显示,7.5%的游客认为这些旅游符号元素之间非常协调的,46.9%的游客认为它们之间是比较协调的,33.3%的游客对此持中立的态度,12.2%的游客认为它们之间不协调。总体上游客认为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之间是比较协调的。尽管酒吧是外来文化符号,但是什刹海前海和后海沿岸的酒吧整体外部建筑和装饰风格与周边地区相和谐。

游客体验什刹海历史街区传承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从游客体验的视角来分析什刹海历史街区传承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游客认为首先是留住居住于此的老北京人,其次是增加一些具有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第三是增加一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文化表演。

游客对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体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除了什刹海历史街区以外,游客认为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地区主要有故宫、前门大栅栏、天安门和南锣鼓巷。调研结果表明,这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地方的整体建筑风格都与什刹海历史街区类似。

四、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的凝视分析

文章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分析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凝视。研究结果显示:

1.游客凝视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元素主要有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老字号、银锭桥、酒吧和寺庙等

相对而言,游客对旅游符号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轮车、老字号和银锭桥的感知体验要显著高于非酒吧和寺庙的感知体验。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被作为旅游资源,在复杂多元的生产主体的交互凝视下不断地再生产;其再生产是文化符号的解码、抽绎、再编码、重新结构与展演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内化为传统民俗文化的本真性;都市民俗文化传统经过旅游途径的再生产,在生产主体的交互凝视下被符号性地构建,呈现出来的已经不是“无旅游参与式”的传统本身,而是被客体化(把传统当作可以操作的对象)、被碎裂、叠拼的面向展演的传统,是各种内在的、外来的文化符号元素融合而成,呈现出“嵌合体化”的状态,游客凝视体验的是建构出来的民俗文化“奇美拉”。正如万建中教授所说,外来生产者会根据需求将民俗变成“权力资源”而加以利用,而民俗对于民众的规范力量是融入生活 。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符号“胡同”、“四合院”等的凝视就是什刹海胡同游经营者根据游客的需求将这里的传统民俗变成“权力资源”加以利用的,而“胡同”、“四合院”是当地居民生活的载体,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是老北京“活着的历史博物馆”。

2.游客类型的差异影响游客凝视的内容

文化型游客和观光型游客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感知体验要显著高于休闲型游客,其中文化型游客的感知体验最显著。说明在交互凝视过程中,作为同一凝视主体的游客之间对同一凝视客体的权力态度和权力向度差异,即凝视主体游客之间权力非均质化,在共同的凝视场域什刹海历史街区对传统民俗文化符号共同施加权力行为。

3.游客凝视一项综合性的文化工程

游客凝视是一种权力,游客通过这种权力途径和权力行为参与到旅游地的社会性建构当中。游客凝视主要关注将游客作为主体的建构行为和建构影响。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传承了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基于游客感知体验和凝视的视角,其传承的首要途径是留住居住于此的老北京人,其次是增加一些具有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第三是增加一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文化表演。

4.游客对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感知体验

除了什刹海历史街区外,还有故宫、前门大栅栏、天安门和南锣鼓巷等。这些能够代表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地方的整体建筑风格都与什刹海历史街区类似。

五、游客凝视对于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影响

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是依托什刹海地区的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整体的空间建筑布局。什刹海胡同是老北京活的历史博物馆,是广大中外游客了解老北京,理解新北京的重要方式。什刹海地区也是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因此,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保护对其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什刹海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多权力主体的共同参与

旅游凝视处于一种涉及多个权力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式凝视的环境中,游客凝视的对象旅游产品是不断再生产的产物,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意旅游凝视中权力主体游客的凝视。旅游凝视是一种交互式行为,不仅需要研究游客本身,也要研究东道主、游客与东道主之间互动的过程[15]。什刹海历史街区旅游发展过程中,作为东道主的当地社区居民是重要的权力主体之一,他们对该地传统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再生产产生作用,因此,在什刹海历史街区旅游开发中,注重多元权力主体的交互凝视,尤其是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

2. 历史街区旅游开发过程中,遵循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性

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旅游符号的发展要遵循传统民俗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即解码、抽绎、再编码、重新结构与展演的动态过程,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民俗文化原真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美)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J].旅游学刊,2007,22(6):91-95.

[3]吴茂英.旅游凝视:评述与展望[J].旅游学刊,2002,27(3):107-112.

[4]Cheong S-M, Miller M L, Power and tourism: A Foucauldian Observation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 27(2):371-390.

[5]邓小艳.符号消费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路径选择[J].广西社会科学. 2010,(4):38-41.

[6]谢彦君,彭丹.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旅游科学, 2005,19(6):1-6.

[7]彭丹.论旅游体验中的符号及其解读[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5.

[8]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J].旅游学刊,2006,21(2):75-79.

[9]白凯,孙天宇,谢雪梅.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符号隐喻关联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资源科学,2008,30(8):1184-1190.

[10]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J].思想战线,2009,35 (4):37-42.

[11]John Urry.The Tourist Gaze[M].London:Sage,2002.

[12]周宪.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J].天津社会科学,2008, (1):111-118.

[13]张秀娟.“旅游凝视”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建构研究——以广南县“世外桃源”风景区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2.

[14]周志强.从“游客凝视”到“游客化”——评《游客凝视》意识形态批评的理论贡献[J].文化与文学,2010,(1):138-142.

篇5

【关键词】 SWOT分析 民俗文化 旅游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在休闲方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增长点,而民俗文化旅游由于其与生俱来的雅俗共赏的特点,业已成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新模式。由于民俗文化资源的地域性等特征,原生民俗文化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各地区游客越来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自上世界末深圳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文化村等大获成功,掀起一阵人造文化景观游热潮以来,各地区纷纷效仿,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建造民俗村、主题公园等,以求克服本土旅游资源的不足,促进产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在实践上新兴发展、在理论上尚不成熟的产业,其发展状况与影响因素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从管理学的视角,基于SWOT分析模型,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面临机遇与挑战等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其发展状况。

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strengths)

一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奇性。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它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活动成果,相对于原生民俗文化旅游,更能激发游客的猎奇心理。游客不会知道开发者在其主题园里移植了什么,整合了什么,又创造了什么,景区内的一切对游客而言都是未知而充满新奇感的。此外,该类旅游的创造性也更为中青年一代接受,是一种时尚的体现,对追求个性时尚的现代人来说,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二是移植整合的优势。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最大特点在于其对原生民俗的加工整合,这不仅保持了民俗文化的大众性、亲和性,也使游客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范围内享受最大的民俗文化盛宴。这种“集约化”的开发,同样节约了旅游成本,并且能满足游客多种需求,包括不同角度的审美需求、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以及不同感受的娱乐需求等。以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为例,景区以1∶1的比例将22个民族的25个村寨呈现在世界各地游客面前,并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使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了最大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三是经济、社会效益。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重大优势之一在于其对于社会的重大意义以及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首先,带动经济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其他旅游业的一般特性。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景区的开发直接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其次,提升了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知名度。成功发展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无疑将成为所在地的名片,有利于提升当地知名度,提高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最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弘扬。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归根到底是借助文化的魅力来发展旅游业。在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对民俗文化进行了移植、整合、创造并进行集中展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民俗文化加以细细品味,甚至亲身体验民俗活动,学习民俗文化知识,感受民俗文化熏陶。旅游的过程,即是领略民俗文化魅力的过程,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也是对民俗文化很好的弘扬。

二、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劣势(weaknesses)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顾名思义,是民俗文化的人为再现,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复制品”。在其开发过程中,许多开发者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复制、移植与创造、创新的关系,多为对原生民俗的单纯复制,既失去了原生民俗的本真性,又不能引起游客的文化共鸣。

就其属性而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短促。关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问题探讨,山东师范大学邵玲在其硕士论文《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中借鉴了加拿大旅游学家R.W.Butler的理论,形成了特色的分析图(图1)。

如图1所示,许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园年游客人数在开业头几年达到某一峰值后就很难再次超越,并逐渐走上下坡路。我国有相当数量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其园区内参与性娱乐项目少,游客看过一次后大多不愿重复游览,因此重游率较低,景区的旺盛期较短。所以延长生命周期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必须要逾越的难关。

三、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行机遇(opportunities)

一是经济的发展繁荣。无论何种旅游产品都并非生活必需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大众型观光旅游需求就将急剧膨胀;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休闲旅游将获得快速发展;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需求出现爆发性需求,旅游形态出现以度假游为主时期;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二是人们观念的转变,对文化旅游的追求。随着现代人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升,节假日互相吃请的风气已经转变,更多的人愿意出外旅游。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除对自然风景区的持续关注外,人文历史景区、民俗风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三是国家政策方针等的支持。这首先体现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要“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其重点无疑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核心。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是对优秀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其次在具体的政策法规中国家也对文化旅游产业给予了支持。以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例提出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具体方面有: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依托国家级文化、自然遗产地,打造有代表性的精品景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等;继续发展红色旅游。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强调: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开发建设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旅游商品要提高文化创意水平,旅游餐饮要突出文化特色,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由此,必须集中力量塑造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

四、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挑战(threats)

一方面,全国各地盲目开发、规划不合理,导致许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质量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呈现移植性民俗文化的主题园,只是把表现民俗文化的某些有特色的东西东挪西搬,再简单地排列拼凑,无所谓创造,也毫无文化魅力。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积淀的充分挖掘,必定流于表面和肤浅,呈现给游客的不过是一些毫无内涵意义的文化符号。加之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的以移植文化为特色的人造景观开发热潮下,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无锡、苏州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京津以及大连、烟台、济南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布局集中、重复建设、杂乱无章现象,削弱了彼此的景区独特吸引力,景观的客源市场随之缩小,退化为地区级或是更低级景观,对于旅游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和旅游市场的经营管理,都极为有害。

另一方面,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中的一个分支,必然受到其他类型旅游方式的冲击与挑战,例如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在现代都市人眼中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游客愿意寻求返璞归真之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身心的彻底放松。在财力、物力、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同的旅游方式之间必然地存在竞争,其他旅游方式就成为乐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替代品。因此,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也应该将本地区所有类型的旅游资源纳入整个系统加以考虑。

五、总结建议

首先,把握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特质。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其在旅游大行业的发展必须有其区别于其他的、能够激发旅游需求、产生旅游效益的特质。该产业的相关实践人员及研究人员都应明确把握这一点。由于景观的模拟性、可复制性,使得开发者能够将不同的旅游资源整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呈现给游客最大的旅游享受,可以在科学的市场调研后,开发更为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内容。同时要注意克服其产品周期的短暂性。其次,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选址和定位。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特质对旅游景点的宏观规划等也提出了相应要求。此类景区的选址,在城市印象上尽量避免刻板固定印象深厚的地区,最佳的选址既要有便捷的交通、多级规模较大的客源市场,又要有较为便宜的土地资源可供开发。移植性民俗文化内涵广泛,景区的特色定位应综合考虑各种客观条件,走出别具一格的发展道路。最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作为一项产业,高质量的经营管理是其发展繁荣的必备条件之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求保证景区良好运营,从各个层面满足游客需求,做到从人员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全面提高。一方面是对人的管理。产业从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身队伍管理,不仅注意专业知识和素养的提高,同时关注服务意识和态度的提高。作为产业运营的公司,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在绩效考核中参考顾客满意度因素,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另一方面,提高对景点的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移植性民俗文化景区的景点文化内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景区内旅游路线图、增加景区休息场所、加快安全设施建设;延长产业链,加快饮食、住宿、购物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复合式开发管理。

(注:本文属于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创新性实验计划(编号cxsy11021)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4(8).

[2] 张玉文:基于SWOT分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06(6).

[3] 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Z].中日民俗文化研讨会交流论文,1997.

[4] 张丽:人造景观地区旅游产品的选择与切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3(5).

[5] 叶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5).

[6] 李东风:论民间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J].经济师,2009(3).

篇6

关键词:摆手舞;原生态民俗文化;舞蹈教学

作者利用地域优势,选择对摆手舞如何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和思考。在调研过程中走访了酉阳、黔江等摆手舞兴起较为广泛的地区,并在黔江举办的大型摆手舞展演活动中进行了舞蹈表演的参与,亲身体验并感受了摆手舞的魅力,更加坚定了发扬原生态民俗文化的决心。

一、选取精髓,保留原生态

摆手舞,又名“社巴”,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唱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在作者参与的舞蹈排练中,多是以大型歌舞形式完成的摆手舞。其特点是摆同边手,躬腰屈膝,以身体的扭动带动手的甩动。

在课堂教学中,如要按照演出形式中的全部内容进行有一定难度。首先,动作是原生态,未经过加工提炼,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但由于是群众性参与活动,动作设置上显得较为简单,队形变换不够丰富,整体感不够饱满;其次,动作简单化的舞蹈表演主要依靠人数多产生群体性节目的效果,而课堂学习中只有二、三十个学生,无法体现出“大型”舞蹈的效果,因此要在队形上加以变化,体现课堂教学的摆手舞优势。第三,作者在参与表演摆手舞时,演员大多是本地人,个个能歌善舞,在摆手舞表演中亦是载歌载舞,而非单纯的舞蹈表演,这也对课堂教学加深了难度。通过以上研究,最可行的方案就是提取精髓,舍弃不符合课堂教学的内容,经过舞蹈工作者精心编排、加工后组成一套适合高校舞蹈专业研修的课程体系。

二、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教学大纲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作者通过接触和掌握摆手舞的民俗文化后,经过科研组内成员的进一步调研、研究,对如何设置这门课程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结合应用型人才编排出两套教学方案进行实施,第一套是《摆手舞基本舞姿与动作训练》,即对摆手舞经典动作进行编排后,让学生完成基本舞姿和动作的学习,掌握摆手舞的风格特征;第二套是《成品舞蹈编排与训练》,即在前面对摆手舞的动作掌握后,进行一系列成品舞蹈的编排,让学生既能完成规定动作的学习,又能了解摆手舞的表演形式。教学大纲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制订,学习时间为一年,可作为选修课开展,周学时2节;第一学期学习基本动作,第二学期排练舞蹈。具体内容框架如下:

理论部分:

(一)了解土家族的文化历史

(二)摆手舞的起源、现状及发展

实践部分:

(一)基本舞姿与动作训练

开始:拜火

1.团圆手(四次):团圆手\向右展翅\击掌两次

2.车轮手(二次):车轮两圈\团圆手两次\展翅两次;过门:展翅两次

3.抖格子(四次):抖四拍\团圆手四拍\揣荷包(右-左-蹲);过门:展翅两次

4.拜观音(四次):拜四拍\跳拜\蹲拜\展翅两次(手不收回)\跳拜一次

摆手舞

5.双摆(八次):前12拍不动\左三拍\右三拍\绕三拍\双手前后拉三拍

6.缠腰(三次):上三拍\下三拍\缠三拍\起三拍。其中缠两次后一次走六拍;过门:展翅两次

7.大团圆手(八次):团圆手四拍\上打右手四拍\斗牛手八拍(右-左-右);过门:拍手八次

8.打浪(四次):1、2拍打左手\3、4、5拍绕“∞”\6拍停\7、8拍斗牛手

9.舍巴:团火(结束)

(二)成品舞蹈编排与训练

1.成品舞学习

2.摆手舞编排方法

三、作为全校公共课进行延展

其他专业学生没有舞蹈基础,对摆手舞有一定的胆怯心理,可针这部分学生对教学大纲内容进行提取和修改,学习一些简单的、带有民族特色的动作,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对宣扬民俗文化起到一定作用。据作者了解,所在单位也有一小部分来自土家族和酉阳、黔江等地的学生,相信他们对推进地域民俗文化能起到更好的领头羊作用。

四、成果展示的必要性

摆手舞学习结束时,应以展示成果的方式进行结课和考试。让学生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课堂中学习到的内容,在表演的同时对摆手舞进行大力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舞蹈学专业学生通过借助地域文化,掌握和学习了土家族摆手舞,对今后步入社会也增添了一份技术能力,面临竞争时更具有优势。

五、总结成效,进一步完善课程项目

发展原生态民俗文化本是作者作为舞蹈工作者所担负的重任之一,既要保留它的原汁原味,还要结合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在高校中建立基地,使其得到传承与发扬。通过总结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进一步完善课程,包括定位是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和内容是否得到体现等。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地建立一门属于地方高校也能传承发扬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刘彦,袁革.土家族摆手舞的综合保护与开发.湖南社会科学,2007(6).

篇7

关键词: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理念;模式;机制

大湘西地区主要是指湖南西部的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等地,三个市州辖25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3196平方千米,居住着土家、苗、侗、瑶、白等30多个少数民族。在当地居民的共同劳作和生活交往中,大湘西地区形成了大批优秀且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这些民俗文化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具体表现在居住、饮食、服饰、礼仪、节庆、民间艺术等各方面,湘西民俗文化经过不断的传承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支。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一种高层次旅游产品,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大湘西因其拥有丰富且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应旅游发展趋势也迅速加入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进程中来,部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并为大湘西地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出现了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大批游客的涌入不仅打破了大湘西原有封闭的文化氛围,干扰了大湘西民俗文化原有质朴的秩序,还加速了大湘西地区服饰、语言、建筑以及生活习俗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导致某些传统文化特征被同化或消失等。主要表现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形式结构单一且雷同、开发设计层次低、市场调研环节薄弱、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不够等,严重阻碍了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步伐。因此,如何解决好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促进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理念

(一)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发展必须以不破坏或少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协调性,保持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得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重保护就容易受损乃至消亡,因此,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正切中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要求。当前,湘西旅游产品的开发依旧以粗放型的开发方式为主,部分地区将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看成是一种数量型的增长和外延型的扩大再生产,促使开发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的前提下,对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盲目和过度开发,导致大湘西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基于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的提出,对于指导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所强调的是,通过对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内的各种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旅游业发展方式和规模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保持旅游开发地环境的协调性和文化的完整性。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在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具体思想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二)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的具体思想体现

1、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思想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是在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开展旅游开发活动的,只开发不保护,无异于杀鸡取卵,最后只剩下没有灵魂的存在物。而只保护不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就得不到有效利用,文化内涵得不到永续发展。因此,在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思想,做到保护优先、有序开发。在遵守旅游社区土著居民的文化演进规律、、民族习俗等前提下,采取严格保护措施,以实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最大化的目标,促进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合乎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规律,有序地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只有适度的开发和有效的保护相结合,才能使大湘西民俗文化资源得到应有价值体现的同时实现当地人民求发展的长久愿望以及满足外地游客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旅游需求。

2、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兼顾思想

民俗文化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在可持续旅游开发理念中是相互影响,紧密结合的整体性关系。从经济角度看,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者要尽量用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或在相同投资的情况下,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从社会效益看,为旅游者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或人文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从文化效益看,开发是将区域民俗文化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加以保护和保存。获取经济效益是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目的,但决不能为了扩大民俗文化旅游业而片面、无视科学规律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忽视社会效益、文化效益。而应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注重不能损害当地的社会安定、人际关系的和谐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可持续开发理念贯穿整个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3、科学统筹思想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复杂工程,开发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旅游客体,还包括旅游主体和旅游介体。因此,要协调好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减少甚至避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所产生的问题,则必须坚持科学统筹的思想,从整体的高度进行协调。一方面,既要协调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主题的科学定位和形象宣传,还要协调好相关经济部门之间的配合;另一方面,又必须统筹到文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资源本身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还应涉及到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协调配套。只有坚持科学统筹的思想,才能把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三者有条不紊地开发好,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二、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模式

(一)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概述

模式(Pattem)是指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模式是对某一类问题的一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有助于完成任务,有助于作出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兴起,如何选择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对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合理开发,日渐成为学术界感兴趣的课题。通过对历年学者们关于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相关研究的认真梳理发现,传统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原地浓缩模式。它属于一种原地模拟型开发模式,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且独特的地区,由于旅游进程的加快,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使得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开发商运用人工方式,有意识地修建一些反映当地民俗文化的主题公

园。②原生自然模式。以民俗文化村落为典型代表,它是一种就地展示型民俗村落,有村民的介入,是一座活生生的民俗露天博物馆。其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风貌、居住、饮食、节庆等,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能较好的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俗文化的需求。③资源凝聚模式。以民俗博物馆为代表,它是一种静态的开发模式,对传播民俗文化,满足旅游者体验民俗文化需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④短暂表现模式。由于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的时间,如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等,采取此种模式,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吴必虎、余青提倡引人生态博物馆模式,即将整个社区作为一种开放的博物馆,对社区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以各种方式记载、保护和传播社区的文化精华并推动社区向前发展;马晓京“针对生态博物馆的模式”,提出了“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的构想”,并提出了小规模发展、游客限制、局部开发的原则;师杨振之则根据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得“前台、后台”理论,提出了“前台、帷幕、后台”的旅游开发模式,并主张通过利益再分配,用前台创造的“收入”补偿后台因丧失发展机遇而付出的代价。从实践来看,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型的博物馆形式,它忽视了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性,所以效果不容乐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要实现既定的目标还任重道远。民族生态旅游村模式有其合理的部分,但其“局部开发”和“小规模开发”的局限性不能满足民俗旅游地发展经济的需求,也无法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民俗旅游开发的根本矛盾。而“前台、帷幕、后台”开发模式,由于其主张利益再分配方式,违背了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很难调动起前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积极性和保护民俗文化的责任感,以及压抑后台保护区居民求进步和发展的需求,注定该理论在实践中得不到具体运用。因此,选择何种开发模式,还需要学者们以新的理论视角对民俗文化旅游进行探讨,使理论研究能够接受实践的检验。

(二)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一体化开发模式

无论是传统的原地浓缩模式、原生自然模式、资源凝聚模式及短暂表现模式,还是学者们提出的生态博物馆模式、民族生态旅游村、“前台、帷幕、后台”模式,通过对其认真的梳理和分析,都有其各自适应开发的优势及不足。而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实践中,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及自身地域的特殊性。不可能完全套用哪一种开发模式,或教条地照搬书本上固有的开发模式,这样只会将民俗文化旅游业引入绝境,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最终造成资源的浪费乃至枯竭。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时,如何寻得一种既能发展地区经济,又能将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是现阶段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急需实现的主要目标。

鉴于上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选择何种模式作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时,应根据大湘西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禀赋状况及其将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结合考虑,在明确开发的内容、层次、重点等问题的基础上,有区别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模式既不固定是一种开发模式的单独运用,也不是多种开发模式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旅游开发地具体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综合开发,从而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点、线、面全方位结合的一体化开发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要素的功能,从而形成整体合力,更好地实现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一体化开发模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开发模式,不仅有利于丰富科研理论,提升旅游价值,还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持续旅游发展模式。

三、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机制

(一)改善经营管理体制,加强区域合作力度。

由于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资源隶属于湘西州、张家界、怀化等三个不同行政区,缺乏一个涉及旅游发展各部门的统一管理机构,造成政出多门的现象,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空间协作性差,整个大湘西地区没有形成联动优势,从而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规模的形成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大湘西地区要打破行政区划体制观念的束缚,促进三地市政府间交流合作,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能力,协调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资源规划和开发,防止盲目和无序竞争。尽快建立一个涉及整个大湘西地区旅游业的主管机构,来参与制定和完善民俗文化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协助地方政府编制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加强对特色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使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业向着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迈进。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经营方面,则根据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及市场属性进行综合规划,发挥区域联动优势,实现市场共享、共同经营。此外,可以利用整个大湘西的力量和联合优势,加快湘西州、怀化与张家界旅游资源优化整合,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来提高张家界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度、组合度和整体优势度,实现整个大湘西地区人、财、物和各种民俗旅游要素的最佳利用,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赢得广泛的市场和创造最大的效益。

(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明确产权所有关系。

社区居民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所有者和参与者,本应享受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实惠和成果。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主体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致使社区居民无法获取民俗文化旅游所带来的效益,挫伤了他们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积极性,以至于使更多真实的民俗文化正悄然失去。为此,大湘西地区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完善民俗文化旅游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培育合格的利益相关者,使其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同时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协调;另外,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做到权、责、利公平清晰,让社区居民直接参与民俗文化旅游的经营,通过享有完整的产权,行使使用收益。此外,政府还应建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产权评估体系,对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进行合理有效评估,为社区居民参与产权划分提供明确的依据,从而保证社区居民应得利益不会被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强势主体所侵占,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积极性,推动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提升整体营销水平。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作为一种商品被生产或开发出来,必须按照市场的一般经济规律,广泛参与市场竞争,只有被旅游者所认可和接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才能真正实现它应有的价值。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要想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当前,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分强调资源导向型开发,忽略了对旅游消费市场的深入分析和调查。因此,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机制,认真分析和掌握旅游者的偏好,运用市场细分策略,把旅游者按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及其兴趣爱好等分成若干目标市场,根据各个目标市场特点,正确进行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价格定位,从而突出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特色和个性化,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化立体式的营销手段,精心策划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宣传主题,调动旅游企业和媒介的积极性,实行联合促销活动,提高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营销水平。如媒体宣传、文艺作品促销、节庆促销、电子商务促销等多种促销方式。快捷、方便、现代化的营销宣传体系对大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整体形象的推广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8

【关键词】雅尔塞镇;民俗旅游资源;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76-2

一、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创建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所谓静态开发是指以游客静观或踏看为主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要形式。梅里斯区建立的达斡尔民族风情园、水师营满族镇等民族村就是应用了这一模式。这类文化村,既可以使游客增长知识,又可以有效地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所谓动态开发是以游客参与或半参与特定民俗环境中的活动为主的开发模式,游客可参与当地人的歌舞、饮食、竞技、曲艺等生活和游戏活动。齐齐哈尔有许多特点鲜明的、吸引力大的民俗活动,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敖包大会,还有其他各民族的节日和婚礼,都可开发成为参与性很强的动态产品。

(二)重点开发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资源

民俗的地域性决定了民俗旅游必须发挥民俗的地方特色,以地域内特有的民俗事象来吸引旅游者。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复杂、分布广泛,没必要也不可能全部开发。要在深入调研齐齐哈尔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评价和统一规划、安排,重点开发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有较大的环境容量、资源组合优势较高、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的区域旅游资源。

民族、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因地制宜、发掘特点,做到平中见奇、功能齐备,同时遵循特色性、保护性、文化性、参与性、乡土性原则。现有民俗博物馆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低、互动性弱,可以规划建立民艺博览城,民俗食品博览城等参与性较强的项目。还可以在客源充足稳定的大中型城市建立民俗风情园。发展民族纯正、民族风情原汁原味、投入较小的民族自然村旅游,开发“关东立春”、朝鲜族岁首节等民俗节庆产品。而且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包括广播电视、街路文告、网络、报刊杂志等对雅尔塞镇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业发展水平、区域旅游形象进行宣传和促销。广泛参加国内国际旅游产品博览会和交易会,加大促销力度,提高旅游形象的国内国际知名度。建立雅尔塞镇旅游网站,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宣传和介绍。

(三)制定科学的民俗文化旅游保护规划

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开发过度,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造成“发展性破坏”。齐齐哈尔应积极确定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范围,正确评估民俗文化的现状,规划旅游接待量。要确定民俗旅游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遏制民俗的被同化趋向。

引导旅游者尽量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居民监控”的管理模式,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向旅游地居民强调他们与旅游者之间的区别,向他们传递有关旅游者的背景信息,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生活的自豪感与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地去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同时还应为旅游地居民提供学习民俗文化的机会,如现在有一些旅游地都采用了办学校或在现有学校中增加有关民俗文化课程的办法。此外,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比如,政府可以为旅游的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或者经济补贴,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另一方面,要事先向旅游者提供有关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准确信息,尤其是那些不易被外来者所理解和接受的部分,让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以免因旅游者的歧视、好奇而对旅游地居民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影响旅游地的好客度。要根据旅游地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旅游者的穿戴及言行举止进行限制,以免旅游者的不恰当装扮及行为对旅游地居民造成不适当的影响。

(四)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目前,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等高校,均已设立了相关的旅游专业与课程。要积极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注重培养民俗文化旅游方面的专业表演人才、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服务是旅游附加产品的主体构成内容,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着游客从旅游产品中获得的旅游价值大小及旅游满意度的最直接因素。在强调民俗旅游地的硬件可以偏中低档的同时,其软件却被推向了较高级,这就要求旅游地的员工们在服务质量上达到高标准高档次,包括热情周到的接待、整洁规范的员工仪表、文雅大方的礼仪礼节、有效及时的办事速度和效率等。

对于雅尔塞镇来说,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首先是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提高。包括其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业务素质,以及对雅尔塞镇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旅游景点的了解程度。其次加强各旅游景区服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加强景区服务管理。最为严重的是有些旅游项目或活动场所的经营人员服务意识极其淡薄,经常出现伤害、诈骗、宰客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游客游览兴致,既使有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价值,恐怕也难以形成良好的旅游形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旅游管理体制上下功夫,转变原有的个体承包分散经营为公司化,企业化,运用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加强景区内所有从业人员的统一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二、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一)突出特色、突出重点,打造精品

民俗旅游产品尽管替代性强,但其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也不能忽略。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这种差异性使得基于每一少数民族文化所生成的旅游产品都具备吸引旅游者选择、购买的条件。雅尔塞镇在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上,其一应以那些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少数民族民俗为开发重点。例如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是全国人口比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较集中,齐齐哈尔是该民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开发价值。达族风情旅游当前已经成为齐市重要的民俗旅游产品,但面对来自内蒙古的强力竞争,只有民族特色鲜明、突出,才能夯实吸引旅游者的基础。所以,在开发时应重在突出民族风情,以传统元素为重点,突出达族各类民俗的特色。对于非传统的、不具民族特色的设施,能满足接待即可,而不能当作开发重点;对不具民族特色的活动项目应舍得摒弃,以免喧宾夺主。其二,应以少数民族民俗中较具特色的某个方面为重点。例如满族,东北多地在打造满族民俗旅游产品方面都颇下功夫,如果齐市只是简单模仿的话,很难吸引游客,所以在打造满族民俗旅游产品时应突出有优势的方面———满语,满族风情在东北多处可以看到,但满语却只能在齐齐哈尔听到。产品有了差异性,自然易于吸引旅游者购买。

(二)提高产品品位,增加参与性项目

首先,提高导游人员素养,要求其掌握必要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讲解中突出文化内涵,以满足旅游者求知欲望,提升产品文化品位。其次,通过参与性活动项目的安排,提升产品品位。例如带领游客学习少数民族歌舞,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工艺品,举办少数民族特有的节庆活动等等。这样,既能凸显少数民族风情,又能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加深游客印象。在安排参与性活动时应注意,以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为中心,这些民俗事象当是历经长期传承而保留下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而非现代人刻意打造,更忌生搬硬套其他民族的民俗或者简单模仿。时下,不少地区盲目跟风,设计“抢亲”、“成亲”等旅游项目,一些男性游客甚至一路走来多次被“抢”,心不甘情不愿地掏“彩礼”,最后感慨“花钱赎身”。这种活动尽管参与性强,看起来又很热闹,但项目上马前论证不够,缺乏特色,往往造成游客有意回避甚至反感心理。开发民俗旅游产品时,应引以为诫,避免这类问题出现。

(三)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

民俗旅游产品的宣传应以官方为主导,政府首先应高度重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各种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可进行捆绑式集中宣传。关东文化旅游节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应将少数民族民俗旅游列为关东文化旅游节宣传的重点之一。还可以利用国内外各种旅游交易年会进行宣传,将齐齐哈尔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特色传递给外地经营者。必要时可采用踩点促销手段,招徕外地经营商实地考察,通过他们的宣传,扩大产品知名度。此外,还应重视本地旅行社的宣传作用,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激发本地旅行社的宣传积极性,扩大宣传促销网络。

【参考文献】

[1]马勇等著.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陈福义,范保宁主编.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

[3]陈放著.中国旅游策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篇9

关键词:县乡村;旅游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590;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为认真落实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我密切关注我县 “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和优势,通过一段时间的下乡走访,开展了“乡村民俗旅游”发展状况的调研工作。现就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浅析如下:

一、发展现状

随着城镇居民绿色消费、生态旅游、回归自然观念的形成,我县以小庄村为代表的“乡村民俗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本村农民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小庄村共有161户603人,其中土族人口59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8.3%,耕地827.3亩,人均耕地不足2亩。2012年有民俗旅游接待户90户,占总户数的56%。去年,全村总收入470万元,其中旅游收入占总收入的76.6%,共接待游客12万人(次),人均收入为8000余元。2012年计划整治主巷道、民俗文化广场建设、水冲式厕所、示范户建设,大力推动民俗旅游发展。这已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经济来源,也是拓宽旅游业的新途径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实践。

二、突出成就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多年来我县以土族民俗为主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村民自我发展的同时,建成了西部民俗文化村、纳顿民俗风情园、姚家大院等上规模的民俗旅游接待点,并且在2000年互助故土园景区被评为AAAA景区,为展示土族文化创建了具有代表性的窗口。在此基础上,为加快农家乐旅游发展,将小庄村周围3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定为旅游规划区,专门开发土族民俗旅游。

(二)加快民俗资源开发

近年来,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挖掘土族民俗文化,丰富了一批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推出了以饮食品偿、婚俗体验、歌舞欣赏、服饰及手工艺品展示、风光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土族民俗旅游项目,从而使我县成为全省民俗旅游的亮点。同时,天佑德大酒店被评为三星级酒店,进一步提升了互助旅游的形象。

(三)打造特色经营

县镇在深入分析农家乐客源市场现状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基础上,帮助“农家乐”经营户牢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观念,以民俗小吃、民俗文化作为主要发展载体,从村庄建设、农家乐布局到餐饮,结合地方特色,突出“乡土”的农家风味,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风格,扩大农家乐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加大旅游行业管理

为引导民俗旅游规范发展,我县出台了《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服务质量标准》,下发了《互助县民俗旅游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县民俗旅游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使接待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对全县从事民俗旅游接待一年以上的接待点、风情园进行了星级评定。并着力加强对经营户进行岗前培训,先后组织了有关人员开展实地教学培训,到经营户家中逐一示范,规范服务行为。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工商、卫生部门的经营许可证、健康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必须三证齐全。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乡村旅游有了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次较低,规模不大,旅游项目不丰富,综合竞争力不强。现阶段,我县“农家乐”旅游接待大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长期的规划和指导,导致农家乐开发层次低,品位不高,竞争盲目。二是部分接待户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在接待中庸俗化、商业化土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尤其是小庄村没有下水,旱厕影响民俗村的形象。四是旅游要素整合不够,旅游商品匮乏,旅游产业链条衔接不紧,旅游带动能力不强。经营户没有形成整体的宣传推介氛围,游客潜在的需求由于没有得到很好地组织与引导,很难转化为强大的消费力。五是民俗旅游接待不规范,有序竞争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农家乐”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民本身为主,对旅游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没有系统的管理知识,缺乏管理经验,服务意识不强,经营理念落后,存在重效益,轻质量的现象。大多数“农家乐”还只是停留在提供简单的餐饮和住宿的初级阶段。

四、发展思路

(一)加大政府支持和引导

把民俗旅游发展放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在领导力量、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制定奖励政策,调动经营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氛围。

(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制定对农家乐旅游开发有利政策,并纳入到全县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帮助农民做好短期和长期策划、宣传和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环境,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把自身发展与配套产业相结合,把短期效益与永续发展相结合。

(三)突出民族特色,打造民俗品牌

把壮大民俗旅游产业、挖掘民俗文化作为特色产业来抓。注重形成个性特色的餐饮文化,整理开发土族农家乐菜系,积极挖掘互助土族特色食品锟锅、酿皮、狗浇尿、萱麻饼、白水肉、羊肉手抓等民俗小吃,提高农家乐烹饪技艺。收集富有本地特色的民间文化,把民风、民俗、民谣、民歌引入农家乐,不断丰富和利用安召舞、轮子秋、土族盘绣为主的土族民俗文化,发展民俗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接待点,突出农家“乐”的魅力。提高农家内涵,打造民俗品牌。

(四)因地制宜,抓好乡村旅游发展

小庄村进一步扩大游客接待能力,提高档次和水平,从而与中国土族园、精品度假区、彩虹故乡农业生态园、青稞酒工业旅游、酒吧一条街、现代农业示范园等联成有机整体。北山景区要加快规范化建设。南门峡要设置垂钓台,供游人垂钓、娱乐。高寨镇大力发展“土鸡”经济、回族风味小吃等形式的旅游。佑宁寺利用宗教文化、生活特色及旅游产品生产,延长旅游产业链。

篇10

关键词:旅游工艺品;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系列化

旅游工艺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是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最为突出的旅游购物品,浓缩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是游客用来纪念、使用、欣赏、馈赠的商品。它的出现迎合了游客的购物心理,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同时注重地方的文化性和民族性。它是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和民俗工艺传承的载体之一。它让游客在吃、喝、玩、住、看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消费的乐趣,增强了游客与旅游地的互动,有利于旅游地文化的传播,拉动地区经济增长。

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开发与市场相符的旅游工艺品,是湛江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湛江的旅游工艺品应该着眼于湛江的地域特色,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吸收本地独有的民俗文化和城市风情,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和工艺,有创新的将传统文化融合到时尚产品中,兼顾艺术和审美价值,增强产品的实用。

1 湛江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1]将地域文化与湛江的旅游工艺品开发结合起来,才能突出产品的亮点,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使设计独具一格。

湛江地处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同时湛江有着广袤的海岸线,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海洋文化和建筑遗迹。雷州石狗作为民族信仰的典型代表,被称为“南方的兵马俑”,在中国独具一格,规模庞大;人龙舞是雷州半岛的舞蹈之魂,气势雄伟,节奏鲜明;吴川飘色是民间艺术的奇葩,它集戏剧、音乐、美术、魔术、杂技、力学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还有遂溪醒狮、吴川泥塑、安铺八音等民间代表性的艺术,它们经过时间的洗礼,形成了湛江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广州湾法国公使署、雷祖祠、硇洲古韵、三元塔、十贤祠、霞山天主教堂等具有湛江特色的历史建筑和遗迹,还有湖光岩等资源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湛江人民宝贵的财富。湛江可以结合景区的优质资源,通过优秀的旅游工艺品向游客展示湛江本地的特色,弘扬当地的文化民俗和城市风景。

2 探索湛江地域特色的创意素材和设计元素

2.1 挖掘代表湛江形象的图形色彩

通过挖掘具有湛江特色的图形符号作为切入点,提高旅游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湛江的旅游工艺品可以依托本地的地域文化遗产作为创作来源,要以设计的眼光的去挖掘这些文化素材,把那些有特色的图形、颜色、形状、技艺、材质移植到旅游工艺品中去,同时注重地域性和差异化选材,避免同质化,增加设计的艺术表现力,让旅游工艺品体现出湛江的文化特色、地域特色。

民俗文化中的图形符号是一种会说话的视觉语言,充满民族情调和象征意义,体现了本地域的文化内涵。旅游工艺品中的图形符号是体现地域特色的重要标记,它不仅能给游客强烈的视觉冲击,还能通过图形符号的艺术表现性与游客产生情感交流。湛江市有着众多的文化创意素材,不管是直接的具体图形,还是浓缩出来的抽象符号,表现形式一定要个性鲜明、艺术感强、贴近市场需求。湛江用于旅游工艺品创作的图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摸索:

首先,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艺术图案、人物服饰等图形。例如,吴川飘色中人物的造型、人龙舞的舞姿和色彩都可以形成具象或者抽象的图形,把握这些造型的内在本质与形态特征,形成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丰富的造型,应用在陶瓷、根雕、玩具、饰品等纪念品上,将民俗文化通过图形色彩体现在产品上。

其次,以传统建筑和古遗迹形成的主题图形。例如,雷州石狗的形象经过艺术塑造后可以形成工艺品表面的主题图案、浮雕、图画等等;以石狗造型制作的小饰品等等;以湛江古建筑形成的图案和微缩模型等等。这些都是直观而又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式,既能看到文化的影子,又能让游客形成美好的回忆。

再次,以城市风景形成的具象图形。城市的美丽风光就是一幅画卷,把这幅画卷刻录或者映射在工艺品的表面,能够定格湛江瞬间的美丽。

最后,以民间传说和历史人物形成的抽象图形。以图形的形式叙说故事和历史事件,形象生动,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将这些能代表地域特色的素材,以创新的表现形式,进行艺术加工、构思和演绎,从中寻找适合移植到旅游工艺品上的艺术形象。

2.2 材质和工艺创新

充分利用传统手工艺和特色材质,有继承的创新,才能创造出个性鲜明的旅游工艺品。湛江紧靠海洋,自然资源丰富,有贝壳、鱼类、热带树木、南玉、南珠、竹藤等众多天然材质作为旅游工艺品的载体。

鱼骨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特色材料,以鱼骨作为原料的骨雕艺术品和装饰陈设工艺品极具艺术和收藏价值;水烟筒是湛江市民经常使用的一种抽烟工具,制作工艺简单实用,经过表面热处理工艺后,可以在其表面用刻刀直接绘画,极具艺术表现力;以贝壳为载体的工艺品,经过设计和重组,不仅可以馈赠友人,装饰家居,有的还可以作为收藏品。例如,以贝壳作为雕刻的工艺品系列,用贝壳重组十二生肖系列,以贝壳叠加而成的玩具系列,贝壳制作的纪念章系列,贝壳作为绘画的工艺品系列等等。

同时湛江有着个性鲜明的明间工艺。例如,飘色、泥塑、石雕、扎编、木雕、南珠饰品工艺、草编、水烟筒等。但是面对高科技的竞争中,它们却逐渐失去了实用市场,走在被淘汰的边缘。在传统工艺整体面临困境的时候,通过旅游工艺品开发,它们将获得新生,同时也使得传统工艺文化传承延续下来。有继承的创新是解决传统工艺失传的最有效的方式,对于一些工艺复杂和周期长的产品制作,应该与时俱进,在继承手工工艺的同时,选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

3 湛江旅游工艺品的开发方向

3.1 传统和时尚产品的结合

湛江民俗文化虽然精彩纷呈,但是毕竟已经属于历史遗产,与现代人的价值理念相去甚远。因此,民俗旅游工艺品在满足现代人对传统民俗的猎奇心理之余,必须找到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的交汇点,才能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获得持续性发展。[2]游客愿意购买旅游工艺品,是因为能够获得实用性的功能、艺术性的审美或者收藏、纪念价值。只有给游客带来实用性或者精神体验的产品才能激起游客的购买欲望。针对旅游工艺品的便携、小巧等特点,将地域文化融合到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中去,将传统和时尚相结合,才是发展出路。例如,文具、相框、建筑模型、电子产品挂饰、刀剑、刺绣、日用瓷器、中国结、挂毯、打火机、T恤衫、布娃娃、裁纸刀、陈设纪念品等办公及生活用品和装饰品,这些产品可以通过融合湛江地区民族图形符号或者特殊材质工艺制作完成。

3.2 系列化的模式

旅游工艺品的系列化是指多个产品具有共同的民俗文化风格,它们具有相似或者相同的视觉符号特征,在外观形态上具有“共性”。这种“共性”可以是当地的特色材料或者当地传统工艺,也可以是色彩色调或者图形图案等主题元素,围绕这一主题元素进行多款式、成系列的设计,形成了统一与协调的视觉形象。这种系列化能够加深游客的印象,提升产品形象,拉长旅游产业链。

通过摸索和调研,选取湛江比较有名而又独特的资源作为开发对象。例如,雷州石狗为题材的文化系列,开发出来的笔筒、笔架、储存罐、盒类、镇纸、印章、挂饰等它们有着共同的文化气息,但是它们造型不同、形态各异,个性依旧鲜明。这种以石狗的形象作为系列化的创意模式,能够给游客带来更多的选择余地,对于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以“南珠”品牌和资源优势开发珍珠美容品、首饰品、装饰品、工艺品、保健品等系列;贝壳资源,依托湛江历史文化,研究开发各类表现湛江人文和自然特色的贝雕工艺品和贝壳装饰品;以吴川飘色等民俗艺术和民俗服饰开发民俗服装、壁挂、提袋、挎包、背垫、被套、枕头、毛巾、手绢等旅游商品系列;以石雕、木雕传统明间工艺开发的雕刻艺术品系列;以草扎、草编等明间手艺打造的草、叶、藤、竹编织品、草叶编等手工艺品系列。这些工艺品个性鲜明、小巧轻便、价格适宜,能够满足游客情感需求多样化的要求,有很好的市场效益。

3.3 注重品牌的塑造、强调个性

湛江的地域文化纷繁复杂,不是所有的文化元素都能借鉴用于旅游工艺品设计,而被用于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元素也不一定能被市场认可。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坚决抵制滥竽充数、鱼目混珠的产品,做到树立个性鲜明、体现地域文化的工艺品品牌意识。品牌不等同于招牌和名称,而是具有自己的个性形象,能让消费者有所联想的独特标识。要塑造个性鲜明的产品就必须锁定特色,缺失了文化特色尤其是地域文化特色,旅游工艺品也就失去了其核心价值,就无法塑造其鲜明的“性格”,因为文化渊源才是旅游工艺品的生命力所在。在对旅游工艺品进行开发时,应该有针对的突出重点,强调新奇、唯一的概念,展现工艺品的地域特色,这样才能抓住游客的消费心理。

以湛江地域元素开发出来的旅游工艺品众多,应该在塑造品牌的时候选择地区差异性大、文化因素独特、个性化强的产品进行大力宣传,充分调动各种公共资源优势,将旅游工艺品中个性鲜明、工艺精美,文化品位高的产品系列作为拳头产品,进行品牌塑造。逐步的让它们成为湛江地域特色一个代名词,形成口碑较好的产品形象。例如,游客在不经意地看到桌上的纪念品的时候能够联想到旅游地的某些文化典故,这就是一个品牌应该追求的效果。随着现代人审美意识的提高,只有给旅游工艺品附加文化价值,才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品位要求。

4 小结

旅游工艺品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旅游商品,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和设计是旅游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它不仅能带来有效的经济效益,拉长旅游产业链,还能展现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湛江的文化艺术气息浓厚,旅游工艺品的创作来源丰富,切忌生搬硬套,应将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和时尚产品结合起来,提升旅游工艺品的形象感、品质感、文化品位、实用功能。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以传统文化为设计灵感,以特色材质为载体,继承传统工艺,并且不断推陈出新,设计出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新时代的旅游工艺品,对完善湛江旅游业市场,宣扬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拉动湛江经济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