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范文
时间:2024-05-21 17:3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守住一个核心
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所长,而且要善于发挥企业所长,把精力用在这一长项上,而并非盲目的把企业经营的面夸大化,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中,许多过于多元化的企业由于缺乏企业的核心竞争产品,纷纷倒闭或破产。企业要在守住一个核心的前提下,不断的做大做强,发展多元化经营,向市场不断的推出新产品,扩展新领域,但是要分清主次以及轻重缓急,要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下大力气在核心产品上。多元化经营可以丰富企业所涉及的领域,可以有效地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特别是相关产业的结合,可以产生更大的整合效应,但是盲目的扩张,盲目的整合资源,也会给企业带来经营管理上沉重的包袱。企业只有在守住自己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整合相关产业链,在优化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夯实一个重点
企业要发展,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信誉度,企业的产品质量是关键,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壮大。企业要把产品质量放在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把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命脉,夯实这个重点因素。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多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导致企业破产倒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加强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加快产品的创新,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积极调整企业运作,创新产品,打造企业独有的特色品牌。一个产品向要在同类产品中拔得头筹就必须要靠产品的质量取胜,因为只有质量上乘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足,才能取得消费者的信赖,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实质上真正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企业的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抓好两个关键点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既是知识、技术为基础的综合能力。企业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就要抓好两个关键点,一个是人力资源,一个是技术资源。核心竞争力是以资源为基础的,特别是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至关重要。人是知识的载体,拥有了人才便拥有了技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要下大力气,不断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人才制定详尽的职业规划,将人才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人性化的管理人才,为他们的发展创造平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在用各种激励方式留住人才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于人才的后续培养,让人力资源在企业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技术方面,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顾客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适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企业应积极的与科研机构合作,争取将先进的科研成果付诸实际,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2
[论文摘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最关键的是充分理解核心竞争力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对核心竞争力领域学术、实践活动的分析,理清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指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战略定位中的先天不足,并揭示战略定位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营造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5~6月份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论文,业界普遍认为文章首次也是当前最具权威性最具代表性地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 eompe-tence/competency)的概念:“The collective leammgorganization.espcoially how to coordinate perseproduction skills and intergrate multiple streams oftechnologies。”国内的普遍翻译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知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知识。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普及开来,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上巅峰,文献学和研究也充分证明了这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组织持续有效地调控资源以适应外部环境,领先竞争对手,以创造超额顾客价值来保持竞争优势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关键能力。核心竞争力、形式竞争力、竞争力优势是构成竞争力的三个层次,其基本逻辑关系应该是: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力的子集;竞争力是资源、环境、能力的函数:竞争力=f(资源,环境,能力)。
相对而言,竞争力是有形的,容易度量的,是具象的,是直接产生市场竞争力优势的企业行为,如品牌、产品、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分销渠道、独特资源、资本优势、开发能力等等;也可能是战略策划能力、组织惯例、企业文化、资本运作能力等等,最有可能是其一或其中几种的协同。以宝洁公司在洗发水市场能够运作众多品牌的成功案例为例,其优秀的差异化市场细分能力、强有力的市场媒体促销能力等,是其竞争力的形式;而针对中国市场独到的差异化概念策划,并利用自身资源迅速将其转化为一组市场运作行为的能力,则是其策划力和执行力的有机协同,是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恒基伟业自制了“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概念后,便将一个不能再简单的电脑卖红了大江南北,二者可谓异曲同工。
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几个层面
(一)企业技术开发能力
技术开发是指利用从研究和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现有知识或以外部引进技术,为生产新的产品、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而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工作。目前,国外一些大的企业或公司,像IBM、松下、西门子、微软等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在激烈竞争中,抢得先机,形成自己的人力积累,使别人难以模仿和超越,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
企业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企业核心资源的配置。在产业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保持企业核心能力和积累的一致性,准确预测产业的动态变化,适时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的调整,企业决策后应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成长和积累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战略问题。
(三)企业的核心市场营销能力
它涉及企业营销网络及渠道的管理和控制。运用科学的营销方案,培养优秀的营销队伍,配合各级营销点,有效利用广告效应,将企业的技术优势外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四)组织协调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要有优势,必须始终保持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协调、统一、高效。它涉及到企业的经济结构、企业的战略目标、信息传递、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根据生产中不同阶段要求,有效组织资源,并使其在各自的位置上正常运转。
(五)市场应变能力
客观环境时时都发生变化,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敏锐的感应能力,保持经营方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若出现无法预料的事件,如某项技术的发明、政府政策的调整等等,企业就必须迅速、准确地拿出一套应变的措施和办法,把可能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三、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
人世以后,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与外国企业竞争,并在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从根本上说,企业能否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企业竞争力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获取资源的能力、掌握某种重要技术的能力、创造低成本的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构建市场营销网络的能力等等。但对于具体企业来说,并非每种竞争力都同等重要,而只是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其中的某一两个环节上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获取稳定超额利润的,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并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最关键的竞争力,亦即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国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与世界500强企业相差甚远。仅从我国列入500强的11家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的比较来看,差距十分明显。我国11家公司人均营业额和利润额分别为4.41万美元,0.21万美元;而世界500强公司人均分别是29.8万美元、1.41万美元。
我国人世意味着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竞争。与国外大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的企业在规模上不相当,竞争上处在弱势地位。资料显示.1998年中国500强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仅相当于世界500强企业平均资产规模的不到1%。2000年,我国516家重点企业的销售额为4120亿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埃克森一美孚和沃尔玛的销售额;516家重点企业总资产和销售收入的平均值,分别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平均值的1%和2%左右。近年来我国企业的规模增长虽然很快,但差距仍很大。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能力成为商业竞争优势之源。构建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国外许多成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早已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决策的前提。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重视这一趋势,积极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长期规划,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转贴于
四、营造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将潜在的核心能力转化成现实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能力中最根本的能量,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它提供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开发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突出体现着企业的战略意图,企业在全面、深入地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发展战略形式的拟定,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内涵,如何将核心竞争力实现为核心产品。其次,建立合理战略结构。企业根据既定战略意图,协调管理人员的工作,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设立相应的协作组织,平衡内部资源分配,同时更有效地吸收企业外部的可用资源。再次,实行战略实施。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结构,具体组织开发核心竞争力,对开发进行实时控制。20世纪70年代,Nee公司就意识到计算机与通信相联合是未来通讯业的发展方向。据此制定C&C(计算机与通讯)战略,调整战略结构。企业决策层专门成立C&C委会,监督核心能力和核心产品的发展。从而,Nee在该领域抢得先机。
(二)维护和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强化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的丧失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如通用、摩托罗拉公司从1970年至1980年间先后退出彩电行业,丧失了该部分的核心竞争力,则必然失去了企业在影像技术方面的优势。显然,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维护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健康成长。
1.实施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通过本行业的专注和持续投入,精心培养核心竞争力,把它作为企业保持长期充分的根本战略任务,从时间角度看,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日之功,它必须不断提炼、升华才能形成。巨人集团起初选择了正确的战略模式,把软件技术这个核心竞争力作为根本战略来构建,所以取得空前成功。后来,企业匆匆进入房地产和保健品产业,分散了公司的资源,削弱核心竞争力,最终导致“巨人”倒下。
2.加强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客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能力可能会演化为一般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安排专职管理队伍全面负责,加强各部门沟通。将各种分散的人力和技术资源组织起来,协同工作,形成整体优势。定期召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会,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均衡性。
3.信息体系的培育。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收到来自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信息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标志。企业更多、更早获取信息,并在组织内部准确、迅速地传递和处理,是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4.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要让企业核心竞争力永不削弱,企业员工的个人知识技能、整体素质与知识技能结构尤为重要。通过各渠道培训员工技能,积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凭借的优势之一。如长春一汽、北京开关厂等,能够以较少投入成功进行技术改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平时注意提高员工知识技能。
(三)再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1.增强企业再研发能力。企业要生存,就要不断开发新产品。这要求企业不断地增强研究与开发能力,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要。增强研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的动力。当然,企业再研发必须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在资源共享前提下展开。
2.寻找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新生长点。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生长点,并把生长点培育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管理、技术、营销人员,细分市场,找出本企业产品领先的竞争优势所在,对构成上述优势的技术和技能进行分解、归纳。经过界定测试,确定为核心竞争力的新生长点。借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优势建立研究与开发联姻关系,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将该生长点培育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3
一、我市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情况
(一)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建立。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市已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支持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较好地支撑了企业技术创新。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工程示范企业2家,中国博士后产业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基地2个,省级星火科技示范企业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葛店开发区投资近千万元建成的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孵化器),已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市金刚石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延伸了金刚石产业链,促进了我市金刚石产业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鄂州科技信息网已成为鄂州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的纽带。
(二)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实施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228项,市级重点科技计划91项,开发出国家和省级重点新产品36个,申请专利达211件,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8项,评选市级科技进步奖34项。同时,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开发高新技术产品,解决了我市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市还引进农业新品种76个,推广新技术120项,无公害以上农产品认证达到27个。
(三)自主创新产业不断形成。我市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了一批高科技企业,改造了一批传统产业,开发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已初步建成了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农产品深加工等四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目前,我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8家,其中经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2.2亿元,占gdp的8.3%,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0%。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自主创新环境日益改善。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促进高新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化、加强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创业等政策20余项,科技投入保持逐年增长;各级领导对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氛围日益浓厚。这些都为我市企业自主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偏小。在我市2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只有顾地塑胶一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有的年销售收入仅有几百万元,市场竞争力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同时,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我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只有44%。二是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偏低。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低,技术创新对外依赖程度偏高。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仅有20%的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仅有12%的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对外科技依存度在60%以上。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一些企业仍停留在赚取加工费、包装费的水平上,仅仅凭借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来赢得暂时的竞争优势。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创新主体动力不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有的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科技创新是政府科技部门的事,企业只管享用科技成果,吃“现成饭”;有的目光短浅,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无意于长远发展;有的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弱,缺少外部支持,怕冒风险;有的创新行为存在短期化倾向,只上一些短、平、快项目,走一步看一步,等等,这些都造成企业对科技创新不愿投入、不敢投入。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市级科技三项经费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不到0.5%,区级科技经费支出仅为区科技局的办公经费,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较低,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0.5%,低于全国0.84%的平均水平;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金融对科技创新支持不力,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尚未完全发挥作用,致使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梁子湖区甚至连一家银行分支机构都没有。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三是科技人才十分短缺。由于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激励机制,我市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孔雀东南飞”现象时有发生,而且,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在人才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不能适应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据统计,我市虽有5万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但绝大多数分布在教育、卫生、财会等领域,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科技人员只有1600余人,每年通过各种形式引进的科技人才不到200人。四是创新激励机制不优。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现有的科技政策还不完备,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特别是在财税、信贷、政府采购、土地供应、配套建设等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而与我市紧临的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信贷等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以致我市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打算迁往该区发展。五是创新创业平台不健全。我市仅有一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不仅如此,孵化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待提高;城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还处于筹备阶段;科技投融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还未建立;科技信息、科技评估、科技服务机构很不完备。这些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
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我市要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首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增强自主创新的紧迫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要使我市成为武汉城市圈内优势明显、极具活力、快速发展的增长极,我们只有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企业生存、经济发展、民族振兴的高度,深刻认识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广大企业要切实转变创新观念,认清发展形势,克服“等、靠、要”的传统思想,增强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勇气,潜心研究和实施技术创新策略,抛弃违法侵权行为,紧跟科技潮流,主动参与竞争,努力实现产品由“制造”到“创造”的跨越式发展。
(二)突出企业,强化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一是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根据国际经验,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在1%以下的企业,是很难长期生存的,比例为2%左右的企业仅可以简单维持,只有比例达到5%的企业才有竞争力。由此可见,我市企业要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必须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要立足市情,认真制定鼓励企业投入的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坚持财政资金与企业科技项目挂钩,激励企业增加科研经费,使规模以上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占当年销售额的比例达到1%,大中型企业达到2%,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真正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二是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研发机构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要大力支持葛店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鼓励多个相关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共享科研成果;借鉴香港等地经验,建议由各级政府出资建立研发中心,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使我市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产品的中试基地;同时,加速对现有各类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带动企业自主创新。
(三)完善政策,构建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战略性投入,今天的投入就是未来的竞争力。建议市政府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契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性科技投入,建立起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使科技三项经费达到本级财政支出的1.5%。根据我市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的实际,建议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金来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科研单位和其他社会资金多方参与,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要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加大财政补贴、奖励力度,对研发机构健全、研发投入比例高、发明专利多、新产品开发多的企业,政府用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二是积极争取税收激励政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明确提出,要“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我市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组织税务、科技部门积极争取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研发投入实行税前扣除,允许企业加速研发仪器设备折旧,对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实行税收优惠等,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要以建设武汉城市圈为契机,把葛店高新区融入武汉东湖高新区作为我市融入武汉城市圈的着力点,加强产业和政策融合,争取葛店高新区享受国家级高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增强我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吸引力。三是畅通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要建立银企工作沟通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定期组织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联系会,沟通情况,加深理解,真诚相待,互相支持,促进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对重大产业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要进一步完善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工作机制,加大资本注入力度,扩大担保规模,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四)夯实基础,提供自主创新的人才支撑
自主创新,人才为本。培养使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是建立选拔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选拔培养使用好科技人才,首先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科技意识和管理水平。建议由政府科技部门组织讲座,每年邀请专家学者和科技界精英,免费对全市科技企业管理者和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形势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企业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一方面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的方式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有计划地输送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深造、学习、取经,同时,大力引进、聘用实用新型人才,借智借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人事部门要随时收集人才市场供给和企业需求信息,建立科技人才供需库,适时组织供需见面会,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配套服务。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养企业急需的各类实用技术人才。二是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有关部门对企业引进人才,要在安家落户、医疗养老、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高层次的技术带头人,财政可给予专项补贴;要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要给予重奖,并为其进行高层合作、交流、考察、研究创造机会;要建立多层次的科技奖励体系,除了政府每年对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进行奖励外,鼓励各部门、各企业设立相关科技创新奖项。在对科技人员进行物质奖励的同时,还应进行精神和政治奖励,如:在评选市劳模时,优先考虑优秀科技工作者;在选举人大代表、推荐政协委员时,优先考虑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等,以此增强科技人员的荣誉感,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各企业要为科技人员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既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又要宽容创新失败,努力营造参与创新和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
篇4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争创名牌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其中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只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顾客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适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跨国公司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并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以此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据统计,世界500强的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5%~10%。大大高于中国企业的平均比重。2001年当国内各彩电品牌在大打价格战时,沉寂多年的索尼在中国市场仅50万台高端彩电的销售量所获得的利润就相当于国内所有彩电品牌的利润总和。“技术的索尼”的威力显露无遗。
与国外知名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忽视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在R&D方面的投入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而满足于以OEM方式赚取微利,动辄打“价格战”。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许多企业还未从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工厂”的角色中完全脱胎出来,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长期处于很低的水平上,这就直接导致了当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
值得欣慰的是,一批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技术创新,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并已初见成效,海尔集团是很好的典范。海尔的技术创新实现了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结合,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结合,原创创新和改进创新的结合。海尔将自主创新和市场全球化目标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面向世界的技术创新体系。其自主创新以增量创新为主,以发展创新为辅,既符台中国国情,又符合家电业的实际情况。海尔在无氟节能多元替代电冰箱技术上的突破,可以视为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发展创新的尝试,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以信息化为动力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促进管理创新,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全球最大的商业零售商沃尔玛就是一个主动型信息化的典型。1969年它租用了IBM360型计算机进行货物配送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玛花费2400万美元发射了一颗企业自己的人造卫星,用于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据说,沃尔玛的电子信息通信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其规模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AT&T公司。沃尔玛在信息化上的巨大投入为其带来的是更大的回报。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按营业额排序)排行榜上,沃尔玛于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高居榜首。
在我国,也有许多主动型信息化的企业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成功,如联想、海尔、邯钢等企业都通过信息化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0年联想集团实现利润8亿多元,一半以上是企业信息化带来的:实现信息化以后。存货周转天数从72天降为22天,年降低成本1.2亿元;产品积压损失从2%降到0.19%,年降低成本3.62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8天降到14天,年降低成本4700万元;坏账占总收入的比例从0.3%降到0.05%,年降低成本5000万元。这几项加起来,年节约费用6亿元,效益相当可观。
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怎样实现信息化呢?信息化涉及的环节很多,但最主要和最关键的两项:一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的信息化,二是人的信息化。
许多成功企业的信息化都是紧紧围绕着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沃尔玛的核心业务是商品零售,主导流程是货物配送,因而它不惜花巨资来“化”它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又如,海尔是一个加工型企业,它们在国内率先上了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在海尔全面实行了“索酬、索赔、跳闸”的内部市场链(SST)管理制度。海尔的“市场链”就是以“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简称OEC)管理模式为基础,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行,实施“三个零”(质量零缺陷,服务零距离,运营零成本)目标的业务流程再造。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推倒那座以计算机技术为界的无形的城堡,使城堡内外的人们消除彼此在认识上、知识上和语言上的障碍很好地融台在一起。即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应学习掌握计算机和信息化知识,最终成为行家里手;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要学习各方面的业务知识使自己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以争创名牌为手段
当今世界,品牌时代已经到来品牌成为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表现。名牌作为高品质、高文化的象征,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是一个企业永恒的竞争力。争创名牌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创立名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进行成功的CIS设计。通过企业规范化管理,调动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经营能有效地运作,通过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同和关注,建立理想的企业形象。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深入调研海尔成功导入CIS理念,将企业名称简化为“海尔集团”,以英文“Haier”为主识别文字标志,实现了商标标志与企业简称的统一,在设计上实现了简洁、稳重、大气、信赖感和国际化,建立起了长期稳固的视觉形象,为海尔名牌战略的实施及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形象基础。
第二,恰当的品牌定位。品牌所表明的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品牌定位的目标在于使品牌所体现的价值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相吻合。品牌不应只反映产品的特性或功能,更重要的在于要赋予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思想,从而引起共鸣,实现相互间的沟通,最终作为可信赖的印象沉淀在消费者的心目中。
第三,注重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品牌价值的基石,没有质量就没有名牌。长期以来,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形象是质次价低,这与中国企业落后的质量观念和质量管理体制不无关系。注重产品质量对正处于品牌经营起步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有着尤为重大的意义。
第四,取得有关国际标准认证。在国际市场上,不少工程项目的招标、主要物资的采购和贸易洽谈,都日益以取得ISO9000和ISO14000认证为前提条件。因此,取得有关国际标准认证是中国企业创世界名牌的必由之路。1992年,海尔在全国家电行业率先通过了ISO9001认证。1996年8月,海尔冰箱又通过了ISO14001环保认证。在过去的近20年中,海尔先后通过了美国UL、德国VDE和GS、加拿大CSA和EEV、澳大利亚SAA、中东SSA、欧盟TUV和CE、日本S-Mark等十几项认证,取得了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国际市场上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五,保持独特的个性魅力。名牌是一种富含品质、文化形象与承诺的品牌,它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个性魅力代表了一个品牌核心的且不具有时间性的要素,是品牌价值的灵魂。例如,摩托罗拉的“飞越无限”,带给消费者的是随时随地的通讯方便和自由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全力维护和宣扬品牌的核心价值以保持独特的个性魅力,已成为许多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
第六,进行成功的品牌宣传。享誉世界的名牌,无一例外都具有成功的品牌宣传。中国企业中也不乏成功的品牌宣传的案例,海尔通过“砸冰箱”等典型案例以及“海尔,真诚到永远”等广告的宣传使“海尔”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赖度,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以企业文化为后盾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价值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看法及其对环境的反应模式。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0年中将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企业文化还能保证企业一般员工积极性和知识系统的充分发挥。
美国学者弗兰西斯说;“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能用钱买到劳动,但你不能用钱买到热情,你不能用钱买到主动,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而争取到。”企业文化不仅强化了传统管理的一些功能,而且还具有很多传统管理不能替代的功能,如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发挥,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导向功能: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它对全体员工有一种内在的号召力,使员工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的目标和理想聚焦在企业的目标和理想上,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
2.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能减少企业内部的摩擦和内耗,形成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全体员工团结一心,把精力花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上。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团队精神就是企业文化凝聚功能的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
3.激励功能: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维护企业的声誉,努力工作。
篇5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员管理;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企业管理与人员管理的关系概述
人员管理战略必须以企业管理战略为指导,企业管理是制定人员管理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此外,人员管理战略是企业管理职能战略之一也是企业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营管理战略的实现起着巨大的推动和支持作用。同时又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保障。人员管理战略对企业管理的整体战略、财务管理、技术开发、生产制造、供应管理、市场营销等所有企业职能的确定和施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人员管理战略是作为企业管理战略的核心而存在的。
二、人员管理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分析
(一)鼓舞士气,提高工作激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激励是在组织环境中激发、指导和维持行为的过程。组织行为学认为,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或工作热情,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无论是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是对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著名潜能学研究专家安东尼・罗宾就曾指出,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穷的,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手段、怎样去激发这种潜能。
实行以“人格”为本的人员管理,无疑有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学者曾通过调查发现,人格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占了20%到30%之间。而近来的学者在用预测人格观点的确实性等方法来研究人格对激励的影响时,对结果进行分析,也发现人格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激励的效果。以“人格”为本的关键在于对员工人格的尊重,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情感,树立主人翁意识,员工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从而激起更大的热情、干劲倍增。
(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组织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随着我国的教育产业的高速发展,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群体便日益壮大,他们的气质与性格也有其特点,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个性和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念,喜欢拥有一个民主、自由、宽松、能够自我管理的工作环境,这类的员工往往流动性比较大,他们的工作效果难以加以度量,其工作的过程也是难以进行直接监控的。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对知识型员工实施以尊重人格和独有的价值观念为主的以“人格”为本的人员管理,就能营造一个团结、融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自尊心、责任感、成就欲,从而增强企业活力,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正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总裁小托马斯・沃森说:“一个企业的基本哲学对成就所起的作用,是远远超过其技术或经济资源、组织结构、发明创新和时机选择所能起的作用。
(三)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促进技术进步
科学研究认为:对知识型员工在身份和地位上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是激励他们的最好方法。人在最高兴的时候也正是他们的知识和智慧得到鼓励发挥的时候。企业建立这种以“人格”为核心的人员管理方式,就要求重视员工的个性、提供员工机会参与各种重大问题的讨论、得到信任并且受到重用,使企业员工以愉悦、舒畅的心情进行工作,从而树立员工的归属感,使所有员工都觉得自己是大家庭的成员,是企业的主人,感觉到企业就是自己的家,他们同舟共济、情同手足、上下一致、同甘共苦,都着眼于共同的集体成就,发挥着主人翁的积极性。
三、基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人员管理对策
(一)努力造就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发挥程度,以及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对企业人员管理起到关键作用,因而,应把加强人力资源部门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素质摆在重要的位置。
(1)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要加强人员管理,必须有一定的机构作保障,因而人力资源部在企业中必不可少。就目前而言,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人力资源部,但并没有真正发挥职能。原因之一就在于企业还没有形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没有真正意识到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性。因此,企业上下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部。作为最高统帅的企业家,要亲自关心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企业各级主管部门要定期听取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汇报,辅助他们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员工更要理解、支持并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的各项工作,让其作用贯穿在企业的整体运作过程中。
(2)加强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建设
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人员管理队伍已势在必行。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篇6
关键词:采购管理;提升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3.2
一、供应商的正确选择
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供应是企业采购管理的永恒主题。而质量和成本则是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指标,通称“比质比价”。把采购管理上升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时,就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选择供应商等)。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①系统全面性。要全面反映供应商目前的综合水平,包括发展前景的各方面指标。②简明科学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大小必须适宜,设置有一定的科学性。③稳定可比性。设置还要考虑与其他指标体系相比较。④灵活可操作性。体系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指标。
2、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企业业绩、业务结构与生产能力、质量系统是影响供应商选择的主要因素。为有效评价、选择,可以将框架性的构建分3个层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供应商的评选。选择供应商,是对采购物资的适当品质、期限、数量与价格总体进行选择的起点与归宿。选择方法较多,一般根据供应商的多少、对其了解程度及物资需要的时间等确定。常用方法有:①直观判断法。它是根据征询和调查所得的资料并结合人的分析判断,对供应商进行分析、评价的。②招标法。它是由企业提出招标条件,供应商进行竞标,然后由企业决标,与提出最有利条件的供应商签约合同或协议。③协商选择法。它是由企业先选出供应条件较为有利的几个供应商,分别进行协商,再确定合适者。④采购成本比较法。质量和交货期都能满足要求的供应商,需要通过计算采购成本来进行比较分析。
二、制定与应用采购策略
采购管理策略对于降低总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及保证交货期都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当一个企业需要外购的物料较多时,更应当研究如何针对不同的外购物料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1、企业外购物料的分类方法。传统的分类方法是ABC分类法。其基本思想是按照管理对象价值的不同由高到低分为的ABC三类,然后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制定物料采购管理策略重点在于:对物料本身重要性的判别,对供应市场复杂度的判别。从重要性角度,分四类:战略性物料、瓶颈物料、重要物料、一般物料。
2、不同物料的采购管理策略组合。采购管理策略主要包括:采购方针与库存策略;采购商的管理策略。按照物料分类,对不同类型的物料采取不同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和采购与库存策略。
三、现代采购管理新理念的树立
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贡献是巨大的,能否实现则取决于采购管理人员的观念是否更新及落实运作情况。不断地创造并满足顾客的需求与潜在需求,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存在的价值。采购作为企业运作的一个环节,应树立“顾客完全满意”的理念,应成为基本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最终消费者才是采购部门最重要的顾客。在“顾客完全满意”理念指引下,采购工作才能真正地想顾客之想,及顾客之所急,始终将顾客利益摆在首位,努力降低采购成本,是为了更快地对顾客需求做出反应。所以,采购管理人员四个观念应树立:
1、市场观念。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不仅体现在产品适应市场的需要上,而且还要利用市场组织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取消了物资计划分配指标,迫使采购部门必须面向市场找资源。物品选择范围的扩大,也给采购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但是,采购工作置身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压力与风险也与日俱增。供应商及时地、保质保量地为企业供应所需的物品,运输公司及时提供运力,保险公司为企业提供风险补偿,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采购管理工作才便于开展。
2、效益观念。提高效益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作为重要资源的资金应周转方便,不能短缺;产品成本降不下来,市场竞争力就受到影响,效益无法提高。加速资金周转、降低成本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采购使用的流动资金最多,无需额外的支出或投资,只要加强采购管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以较低的价格采购到保质保量的物品,最大限度地节约采购费,减少库存,即能获得较好经济效益。
3、时间观念。时间不仅代表着成本(储存时间长,储存费用增加),而且也意味着竞争力是否下滑问题。顾客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快,对产品本身的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时间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间上的压力除了来自顾客外,其次是竞争对手。供货期缩短对企业竞争力的贡献越大。所以,采购部门要对采购计划实时动态管理,以变应变,做出快速反应。
4、合作观念。合作的观念或意识不仅要体现在采购部门内部人员与人员之间,还要体现在采购部门与设计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及销售部门之间,更要体现在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上。虽然很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仍是相互对立而非合作伙伴关系,其交易过程仍是典型的非信息对称博弈过程。此过程中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企业不得不在采购环节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无形中加大了管理成本,减缓了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只有与供应商建立起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共享需求信息和库存信息,才能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柔性和竞争力的目的。
四、采购组织形式适应战略的高度
高层管理者必须认识到采购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能。不论核心竞争力是服务、销售或生产,管理采购成本和供应来源对于企业成长和获取竞争优势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立和构架有效的采购组织,这对企业的基本要求给予持续满足,并在建立竞争优势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购组织应纳入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为采购组织设定积极和长远的目标,并且要投入各种资源建立能实现该目标的采购组织。
五、提升企业采购管理作业流程
业务流程效率的高低,对企业的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传统的采购业务流程中,生产管理人员制定出生产计划,物资采购部门编制采购计划,然后经层层审核、把关,才能向供应商发出订货。流程较长,经过部门较多,常出现脱节、反复、效率低下现象。该流程已不适应现代企业高效率运营的要求。企业要在满足自身整体战略要求的前提下,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平台,通过采购作业流程的重组来不断提高采购作业效率。
六、通过绩效评估提高采购管理水平
采购绩效评估一般用于监控采购部门的正常活动或寻找存在的问题。好的绩效考核系统是一种验证采购活动是否与企业战略一致的方法,它为个人、组织提供评价和反馈系统,也是企业改进采购活动的重要依据。制定企业绩效评估标准,要认识到职能绩效最大化,且不一定能帮助企业实现总体业务目标。绩效考核要关注采购活动对企业目标的贡献。企业建立一个适应自身战略目标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考核和针对问题的改进行动计划结合起来,才能提高绩效。
七、采购管理中的应用供应链思想
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概念――供应链管理,它强调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通过合作协调实现共享和最佳资源搭配,使链上各成员都能实现资源最充分的利用。因此,采购管理应树立供应链的理念,促进企业文化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田照福.企业实施准时化采购的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4,(01):185-186.
篇7
关键词:企业 核心竞争力 品牌 企业文化 人才 销售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经过技能和知识的整合,构成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文化、知识体系,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任何一个企业要保持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都必须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经营战略,并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战略进行战略管理,形成战略优势,从而在促使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做大做强的健康良性发展目标。
一、我国企业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经营战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缺乏品牌经营战略意识
21世纪,面对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在中国,绝大多数不同企业同类产品在质量、性能、成本方面会变得极为相近。一个企业要想成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仅靠高新的技术远远不够,还需具有特色的“软实力”――品牌效应。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通过它们的组合运用,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类销售者的产品及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所呈现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品牌效应”。然而,在当企业经营战略中,许多企业过分重视竞争者的目标、销售战略与业绩提升,往往在技术、设计、产品质量上大费周折,很少花时间、心思来让自己的产品发挥品牌效应,从而失去竞争优势。
(二)企业文化建设不完善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市场环境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其独特的特色是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因此,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战略建设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认识到位,行动不足
许多企业管理者能够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没有制订完善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及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不全面等现象。
2、行动到位,创新不足
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的体现。目前,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推进实施的过程中缺乏深层次的挖掘,照搬照抄大中型企业的规章制度,管理思维、企业形象设计理念等等,建设出来的企业文化缺乏本企业鲜明的个性特色和风格,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培养方式和开发途径
人力资源也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哲理尽管是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却说出了一个道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人才。然而,目前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人才流失、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问题,集中体现在企业难以吸引、留住和合理运用优秀的员工。这主要是因企业人力资源缺乏战略培养和开发途径,在人才培养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人才开发途径上力度不足、途径单一。
(四)企业产品销售方式陈旧、销售渠道单一
企业的营销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当前,部分企业在在产品销售方式上营销观念陈旧,缺乏灵活有效销售方式的探讨,从而导致销售方式老套,营销队伍建设滞后,市场推广不力等等现象,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库存增加,成本上升,效益下滑,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在销售渠道上狭窄、单一,缺乏对网络平台的有效利用,仅限于市场和专营店,而这些渠道所接触的消费人群毕竟有限,在本身品牌价值没有体现,品牌影响力不够的情况下,是很难吸引顾客,打开更广泛的销售市场。
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营战略研究
(一)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企业品牌效应
品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它包含着知识产权、企业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商品和信誉,促进企业形象的塑造。其得以迅速发展即在于品牌使用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了品牌效应,即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扩大品牌传播度、提高品牌满意度、维护品牌忠诚度是医疗器械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取得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凝聚力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避免盲目的追赶潮流,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理性地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体系。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保持活力的外在动力,是企业广大员工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价值追求。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它表达着企业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的风气。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战略和外部交易战略的结果,符合时代特色的管理制度才能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进退。因此,企业在管理制度上,应把部门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等转化为全体员工贯彻执行制度的自律、自主、自觉的行动,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理念,获得管理竞争优势。
(三)完善企业人才培养方式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加强人才培训的重视,形成企业各部门员工广泛参与、积极进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企业人员队伍状况的分析,确定合理的培训目标,策划全面的培训内容、促进培训项目高效实施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培训整体方案中纳入公司发展和运营中需员工创造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培训项目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对专业业务变革的敏感性。着力培养一批沟通协调能力强、执行能力强、创新水平高、善于沟通协调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四)创新企业销售方式,丰富销售渠道,打开更广泛的销售市场
1、创新促销方式
企业应打破传统产品促销方式,在收集客户信息、联系人信息的基础上,打破各业务和管理单位之间资源、信息人的封闭状态,合理分配并及时共享信息资源。将促销模式由单兵作战转向整体协同运作方向转变,让促销员直接面对客户并对公司整体目标负责,形成公司和促销员在客户资源管理方面规范的协作体系与工作流程,提高促销效率。同时,为了实现促销活动的高效执行,企业终端销售代表需要定期拜访门店,并检查促销活动是否按照企业的标准执行。总决策层可以掌握全国即时的执行反馈情况,迅速作出相关决策。
2、合理利用网络营销平台
企业可在互联网上建立企业主页,对产品的用途、性能和价格进行宣传并供消费者浏览,同时附上技术支持(technical support)人员的电子邮(Email),促进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与企业技术人员取得联系,以一种快捷、方便、有效的途径去熟悉和掌握产品的功能、性能、使用方法、选购方法、保存方式以及维修处理等,进而促进产品形象、服务质量宣传渠道的拓宽,吸引着相对稳定的、忠诚的客户群。
3、开拓分销渠道
企业可进一步结合产品类型及组合做出更为精细的细分市场,并预测出市场容量市场潜力和目标市场大小,选择合适的分销商。然后,分销商们可以借助网络分销平台,更好地发展二级供应商和经销商,建立广泛的扁平化渠道管理。从而拉直了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迂回路线,缩小了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消费者在分销商处直接购买,大量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成本,扩大产品覆盖面,扩大消费者购买力。
三、结束语
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营战略实施中,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企业品牌效应,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凝聚力,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和谐统一;应完善企业人才培养方式和开发渠道,积聚企业发展的人才优势;应创新企业销售方式,丰富销售渠道,打开更广泛的销售市场。从而实现从品牌、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以及销售等方向实施更有效的经营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涛,徐建平,吴忠义.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4(03)
[2]向荣.标准化和创新协调发展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标准化.2005(01)
[3]张亚东.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我见――读《中国企业怎样建立核心竞争力》有感[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3(08)
篇8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多元化战略;可持续发展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在产品或服务上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一种自组织能力,其来源于企业组织内的集体学习、成员间价值观和规范经验的交流及传递,它将一个企业明显区分于其他企业,解释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如何寻求新竞争优势的途径。作为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科技含量、产品规模、市场占有率等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相融合的特性,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将企业的战略、人才、管理、技术、资金和品牌等进行有机融合,积极运用和提升这种能力可促进企业开辟新领域,建立新经济增长点,进行战略重点转移,实施多元化战略经营,保持长期稳定的利润,实现未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动因及风险分析
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经营发展和最大的经济利益,通过开发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新产品结构或丰富企业自身产品组合结构的一种经营模式。多元化战略是企业发展到具体阶段遇上发展瓶颈后,为了寻求企业长远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扩张性和成长性的行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进步性的一种战略选择。
(一)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动因
一般来说,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的动因主要包括:①为实现范围经济及能有效利用剩余资源。多元化经营可实现各业务部门的"销售协同"和"管理协同",可共享到客户、销售渠道、技术、无形资产、专有管理技能等资源,可更充分利用企业的剩余资源,还能降低单位产品成本。②可节省交易费用。多元化经营后可进行大量业务交易的内部消化与专有知识的内部转移,这就为节约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避免重复谈判,减少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带来了可能。③能分散风险。多元化经营拓展的经营领域可降低每一风险业务单位的损失,并可依据行业发展与竞争形势调整重点经营策略,以平衡盈亏,维持企业长期稳定的盈利水平。④行业和市场因素驱使。多元化经营可解决部分因行业周期性变动或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使企业发展潜力受阻、技术更新慢、消费者偏好转移及市场成长停滞等问题。⑤企业家高素质能力的体现与管理者个人动机的表达。市场竞争激烈、信息不充分的形势下高素质能力的企业家通常会因"有限理"而更倾向于多元化战略经营;管理者也会出于维护和加强自身地位,增加利益、权力、名誉、薪酬等各种目的而通过兼并与收购等方式,实行多元化经营。⑥技术革新力量的推动。新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新产品和新产业的诞生,深化了社会分工,新兴市场不断形成,多元化经营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风险分析
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经营并不能总是给企业带来正经济效益,若实施不当也会成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陷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多元化经营具有自身难以规避的风险:①易削弱原有产业。企业的资源总量和能力范围都是有限的,多元化经营的额外投入必将侵蚀原有产业的资源,分散管理层的注意力,尤其在新产业发展较依赖原产业支持的模式下,原产业受到迅速削弱后将会使多元化经营出现较大的危机。②市场整体风险。在面临较强大竞争对手时,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资源分散会使得企业的市场整体风险提高,较难逃避被击败退出市场的下场。③行业进出风险。多元化战略的进入障碍表现在规模经济时滞、产品第一印象弱、资本需求大、转换成本高、分销渠道较难获得以及学习或经验曲线不稳定等方面;而退出成本则主要为原资产的专用性成本和沉没成本都比较高。④管理难度风险。当过度多元化经营超出企业的管理范围和资源的承受能力时,企业的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将会增加,组织规模也会增大,管理难度急剧加大,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必将受到影响,同时经营的机会成本也会上升,甚至经营管理机制还可能存在冲突,以及新组织内企业文化较难融合等不利因素的出现,都将会增加企业的管理难度,削弱企业的软实力竞争。
三、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战略的关系
(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基础和保障
核心竞争力创造价值的能力及其被有效的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决定着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价值新创造,其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基础和保障。
1.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
首先,企业在经过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后,只有实施建立在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才能迅速确立起自身的竞争优势,否则就很有可能流失顾客资源、拖累主营业务,导致整个企业经营的失败。其次,在企业资源总量有限、多元化经营资源使用效率较低、专业竞争优势较弱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努力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断积累、共享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孕育和创新特质新产品的能力,才能稳健的进入新市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战略经营。
2.从二者在价值链中的本质分析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来源于包括研发、设计、采购、生产、仓储、营销、运输、服务等各价值链环节活动创造出来的价值总和。可见在价值链中,多元化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环节的增加,表现为价值链上各价值活动环节的延伸(既有“纵向延伸”又有“横向延伸”);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在价值链上对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环节进行强化、整合,培育出来的一系列具有互补性的资源、知识和独特能力,核心竞争优势环节是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平台。可以说,企业合理实施多元化经营在价值链上的延伸起点就是要合理选择价值链上的核心竞争优势环节,同时在优势竞争环节这个培育平台上进行新业务的拓展和新产品的开发,以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基础。
(二)有成效的多元化战略经营将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首先,多元化在价值链上的纵向延伸或横向延伸,可以通过强化核心竞争优势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价值链横向延伸过程中,可通过共享某些研发资源、知识或技能、分销渠道及产品品牌,以强化核心竞争力;在价值链的纵向延伸上,可通过减少价值链上对原来上下游环节的依赖以获取稀缺资源,扩大企业的能力范围,从而能巩固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多元化经营中通常容易被共享,在良好的整合过程中,新旧经营领域的经营业务会取得较好的协调沟通与有效整合,企业核心竞争力会在经历过新业务的反复运用后得到不断加强,以获得更加强大的新生核心竞争力能量,这些都可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因而可以说,实施多元化战略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核心竞争力和多元化又是相互制约的
核心竞争力与多元化的制约关系主要表现为:①资源上相互制约。多元化会导致企业资源分散,无法保证原有核心竞争力资源的继续投入,特别是领导层精力的分散,减少了对核心竞争力的密切关注和培育,会削弱企业原有的核心竞争力。②能力上相互制约。企业向无关领域的扩张会使原有的核心竞争优势较难发挥出来,即便是企业能在初期进入成功,但由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性,也很难使企业在短期内迅速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基本能力的培育也需要较高的成本。
四、核心竞争力下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注重寻求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基础和保障,多元化战略实施中应注重寻求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①建立学习型组织,努力实现组织内部或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使企业实现持续性发展,建立竞争优势。②对企业进行战略创新,即随着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能够打破旧的或者通过战略变革建立新的组织、文化与战略模式,形成新的价值创造模式,并将企业所有能力或资源为实现新战略目标做出新战略与策略的调整,这将有利于创造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③进行内向聚焦,积极要求企业员工能够将个人能力转化成为企业组织的能力,以建立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注意企业员工使用的词语及其意义,并对其进行审计;鼓励员工戒骄戒躁,努力虚心学习新知等方式就能够很好的促进员工个人能力向企业组织能力的转化。④建议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形成外部网络,保证核心竞争力在多元化新经营业务中作用的发挥。⑤鼓励企业积极建立起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因为独特的企业文化能让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能让企业有效的利用好这股富有韧性、成长性、凝聚性及创新性的内部力量来应对竞争对手及各种风险。
(二)有效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
企业在主营业务的基础上被吸引进入到不同行业中去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进行多元化时应在现有资源和能力范围的基础之上选择相关多元化行业领域,而不能简单主观的认为哪个行业的利润率高就盲目跟风进入那个行业。从大量的事实经验看来,企业实行相关多元化产生的协同效应大于非相关多元化的:企业进入一个与原产业紧密相关的行业领域,能降低企业的进入壁垒、边际成本和整合成本,能充分发挥主营业务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可获得比进入非相关领域更大的盈利能力。相反,企业进入到非相关多元化的行业领域则会给管理带来难度和风险,使得企业管理的内容、风格、标准、方法和方式等都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因此,企业要想在实施多元化战略中获得胜利,就必须在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时慎重选择适合自身的、具有关联性的行业领域来开拓业务,以便于更好的整合企业资源,凝聚市场力量,提高竞争优势,并能不断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寻找多元化经营与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平衡点
企业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并不是完全否定多元化经营。实际上,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合理的多元化经营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但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必须满足一个原则:即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增加应小于企业多元化经营规模收益的增加。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积极保证多元化产品同原主营业务产品的某种相关性,以便能充分利用到核心竞争优势,实现规模收益递增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义侠.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04,(01).
篇9
[关键词] 绿色产品竞争力;税收促进;法经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F81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3-0184-03
[作者简介] 罗俊杰,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法律、法经济学;(浙江 宁波 315101)
刘霞玲,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商学院讲师,会计学硕士,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为税法学、财务会计学。(浙江 宁波 315100)
一、税收提升绿色产品竞争力的正当性分析:基于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理论
在经济学界最早比较系统地研究环保与税收关系理论问题的是英国“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他在生产上论证国民收入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越大的命题时提出了社会资源适度配置的理论,认为如果每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相等,那么该种生产要素在各生产用途中的边际社会纯产值都相等,而当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就意味着资源的利用达到最适宜的程度。如果单靠市场机制达不到这一点,国家就应采取征税或补贴措施进行调节。在现实生活中产品的“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是经常性的,例如造成环境污染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根据庇古的观点,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厂商只关心边际私人净产出,不太关心社会净产出,寻求效用最大化的居民只关心边际私人净效用,不太关心社会净效用,这就可能使边际私人净产出(或边际私人净效用)与边际社会净产出(或社会净效用)之间存在差异。因为在私人的角度看来是最优的决策,从社会角度考虑不一定是最优的。比如,从厂商角度看生产一袋水泥的成本是50元,市场价格是70元,它可以认为利润是20元;但从社会角度来看,如果它生产一袋水泥对环境污染的损失假定是30元,那么社会成本是80元而不是50元。从厂商角度是盈利的,而从社会角度是亏损的。这种差异有时非常大,而且靠市场无法解决,应该靠政府征税解决。征税的数量应等于排污产生的边际社会成本,从而使排污者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一致,这叫外部成本内部化,后人将这种税叫“庇古税”。除了生产领域负的外部性外,消费领域也会产生负的外部性。政府也可以通过税收调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下面分别针对非绿色产品与绿色产品外部性问题的税收策略进行分析。
1.针对有负外部性的非绿色产品的税收策略。如图1-a,如果生产和消费非绿色产品具有负外部性,则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以MPC、MSC分别代表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决定的边际收益为MR1,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是,经济行为者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此时MPC=MR1,而社会实现环境的最优利用和资源的最优配置时的产量是MSC=MR1所决定的产量Q2。为使产量减少到Q2,可以通过征税,使MR1移到MR2,使得MPC=MR2所决定的产量恰好是Q2。
2.针对无负外部性的绿色产品的税收策略。如图1-b,如果生产和消费绿色产品无负外部性,则私人成本大于或等于社会成本。我们假设正好MC=MPC=MSC,MPR、MSR分别代表私人边际收益和社会边际收益,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是:经济行为者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此时MPC= MPR,而社会实现环境的最优利用和资源的最优配置时的产量是MSC=MSR所决定的产量Q2。为使产量达到Q2,可以通过减免税收使MPR移到MSR,使得MPC=MSR所决定的产量恰好是Q2。
总之,外部性是政府采用税收干预行为的正当理由:即鼓励正外部性的生产和消费,禁止或遏制负外部性的生产和消费。如果一个商品的成本没有完全包含在价格中,它将被过度生产。同样地,商品的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它给社会带来的全部收益时,它的生产将不足。这两种情况都将扭曲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产生低效率。而通过有差别的税收制度,可以使非绿色产品的外在成本内在化,使绿色产品的外在收益内在化,从而削弱非绿色产品的竞争力,增强绿色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
二、税收促进绿色产品竞争力的机制分析――基于市场均衡理论
对绿色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面从市场均衡价格理论予以分析。
1.产品绿色化过程中市场均衡点的变动
如图2,假设企业对产品的绿色化投资之前市场上对产品的需求曲线是D1,供给曲线是S1,均衡点是E1,对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和Q1。现在企业对产品进行了绿色化投资,这一方面增大了企业的创新成本,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至S2;另一方面由于绿色产品的环保性,有益人们的身心健康,使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至D2,这时S2和D2相交的市场均衡点为E2,对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2和Q2。现在我们来看P和Q的变化:因为产品的绿色化创新的后果是会引起产品价格的提高,所以,我们来分析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P和Q的变化情形。如图2- a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如大米),从均衡点E1到E2 ,P和Q均上升;而图2- b是富有弹性的商品(如小汽车),从均衡点E1到E2 ,P上升,而Q下降。
结论是:产品的绿色化创新,使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均衡价格肯定上升,而均衡数量只有在缺乏需求弹性的产品时才上升。所以,产品的绿色化并不一定会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外在制度的推动,可增强绿色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如分别对绿色产品和非绿色产品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可起到增强绿色产品价格竞争力的作用。
2.绿色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绿色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影响
对绿色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增强绿色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对绿色产品生产者减免产品税或对环保投资给予税收抵免。如图3所示,如果减免(或抵免)税之前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为S1、D1,市场均衡点为E1,对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Q1。减免税之后企业因为利润的增加(对环保投资的全额应纳税所得额抵扣又使税后利润增加)会增加产品的供给,产品的供给曲线由S1向右移动至S2,市场均衡点为E2,对应的均衡价格由P1下降到P2,均衡数量由Q1提高到Q2。所以,对绿色产品的产品税减免可提高其价格竞争力,销售量也会上升。
(2)对购买绿色产品者给予应纳税所得额抵扣。如图3所示,其结果是会增加绿色产品购买者的需求,需求曲线由D1右移至D2,市场均衡点为E3,对应的均衡价格由P2又上升到P3,均衡数量由Q2提高到Q3。所以,对买方的税收优惠措施,使绿色产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会同步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由于需求的增加带来的价格的回升使企业利润增加。总之,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三、对促进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鼓励企业产品绿色化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建议
对高科技绿色投资的税收抵免政策。在国外,对环保投资给予完全的税收抵免成为普遍的现象。在我国,财政部确定了13项具体税收激励细则,涉及创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计税工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等。其中,引人注目的有两项:一是关于技术开发费方面,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的15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允许其在以后年度结转抵扣。二是关于加速折旧。企业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计入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笔者认为还应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对创新投资的激励:
一是再投资退税,即对用前期税后利润再投资的部分,按投资数量全部退税。
二是放宽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限制,鼓励中小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我国绝大多数高科技企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但是,现行税法在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上对高科技企业并没有降低标准,致使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普通发票不能为客户接受,这样一来,中小高科技企业绿色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严重的限制。为此,我们应借鉴国外的经验,放宽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限制,建议将从事绿色产品生产企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由100万元降至50万元,将从事绿色产品批发或零售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由180万元降至100万元。
三是改革个人所得税制,提高绿色技术研究人员纳税额的起征点,并扩大免税项目的幅度,充分调动从事绿色技术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二)在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促进绿色产品竞争力的税收政策建议
1.基本原则
税收促进绿色产品竞争力,可以是对产品生产者实施,也可以是对产品使用者实施,可以是税收减征措施,也可以是税收免征措施。但是,通过税收改变企业的行为必须是渐进的,税率的设计应符合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使企业产品有向绿色化转变的余地,避免破坏经济发展的健康运行。通俗地说,就是在事先应该有明确的信号,使纳税人和企业知道预期将会发生什么,并且能够计划他们作为回应的投资和生活方式。一个稳步递增的税收体系,应该不必担心企业找不到替代资源和更好的制造方式,有足够长的时间让企业来选择和创新。
2.基本要点
一是调整现行税种的环保要素比例。既要对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从环保角度出发需要限制发展的产业通过差别税率进行调整,也要对税收优惠重点进行调整,即对低污染或无污染的产品或设备给予必要的税收支出。
二是将现有的具有生态税收基础的税种进行完善。如对消费税区分不同的产品,根据我国环境政策的目标要求以及其含污染物的含量进行税率的重新设计。
3.税收基本要素的设计
(1)课税对象:应针对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的设备、消费品和稀缺能源进行税种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应先从重点污染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入手,待取得经验、条件成熟后再扩大征收范围。
(2)纳税人:使用应税排污设备、生产应税包装物、生产含有对人体有害消费品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稀有能源的耗用者、高耗能产品的使用者。
(3)计税依据:a.排污设备。废气:对固定的大排放源(如煤矿、焦化厂等)进行定时与不定期的监测,根据有关可供利用的排放量数据计征。对小排放源,则根据其所消耗燃料的含硫量进行计征。废水:确定废水的污染标准,税务机关根据其排放污水浓度与排放量进行计征。废渣:采取定额税率,实行从量定额计征。b.应税包装物:根据纳税人的应税销售收入按比例税率征收,也可按销售数量采取定额税率征收。c.应税含有对人体有害消费品:根据纳税人的应税销售收入按比例税率征收,也可按销售数量采取定额税率征收。d.稀有能源:采取源泉管理,直接在生产环节进行课征,通过税负转嫁,达到缓解能源压力的目的。
(4)税率:从促进绿色产品竞争力来说,对非绿产品征税的税率应使绿色产品在价格上、利润上比非绿色产品更有竞争力。
当前的重点是:应提高具有很大负外部性的消费品的消费税税率。首先,应当适当提高汽油、柴油、鞭炮、焰火等应税消费品的使用税率。其次,对不同产品根据其环境友好程度设计差别税率,以激励绿色产品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洪小瑛.关于绿色竞争力的几点理论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2,(3).
[2]李玉山.从福利经济学演进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1).
[3]龚辉文.国外税收政策调整新趋势[N].中国税务报,2006-12-13.
[4]李秀中,于婷婷.国家财政部将出台若干鼓励创新税收政策[N].第一财经日报,2006-09-22.
[5]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6]贾康,王桂娟.改进完善我国环境税制的探讨[J].税务研究,2000,(4).
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竞争力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一个企业所具有的企业文化对其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是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尤其是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时期,企业自身面临的问题不论在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因素上都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对企业文化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为企业建立自身的企业文化并对健康的企业文化进行保持具有参考意义。
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一)企业文化的形成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建立企业文化首先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准备工作。企业文化准备主要是在企业全体员工的层面上形成建立企业文化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即引导企业员工认识到建立企业文化后将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整体竞争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而使得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能够保持相对的优势。其次,在完成企业文化的准备工作后还要从企业的管理层角度入手分析企业文化建立后潜在的弊端,进而保证建立后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能够产生一个促进作用,而不是对企业产生局限性。在进行潜在弊端分析阶段,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可以采取从上往下的形式将责任和具体工作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同时,通过强化企业自身分析能力以及聘请外部相关学者和专家对企业文化潜在弊端进行讨论。最后,在明确了企业文化的建立以及潜在弊端之后要从整个企业员工层面上进行企业文化建立的动员会,进而提高企业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形成的积极性。通过走群众路线的方式保证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能够深入人心。
(二)企业文化的影响
首先,由于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象征。因此,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自身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一线生产和运营以及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当企业的文化具有积极引导作用时,不但有助于企业自身建立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战略和规划,同时还有助于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上更加有针对性。而且,企业文化还能从员工的思想上促进企业员工积极投身于一线生产经营工作中,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次,企业文化还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尤其是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对员工行为的制约一方面要依靠相关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借助企业文化,从思想上帮助企业员工形成遵章守纪、认知执行的理念,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三,企业文化还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凝聚能力。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对自身企业文化感到认同后就能够集中反映整个集体的意志,进而将整个部门、整个企业中所有员工的力量凝聚到一起。
二、健康的企业文化建立的条件和难度
首先,对于一个企业建设自身企业文化的过程而言,往往存在着企业文化建立缺少自身特点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在运行上逐渐趋于现代化,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自身的企业文化。但大部分企业建立的企业文化显示出雷同、缺少自身特点的问题。这也是在建立健康企业文化中的面临的一个问题。目前,大多数企业在企业文化中提出了“创新”“和谐”等词语。虽然这些词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和自身的发展理念。但需要认识到,上述词语过于的笼统也导致了企业文化难以鲜明的突出企业自身的特征,进而也就使得企业文化趋于同质化。不仅如此,过于笼统的企业文化不但无法突出企业特征,在实际的操作推行阶段也难以找到合适的着力点和抓手,进而给企业文化的实施带来困难。其次,在企业文化的建立中将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总结制定出自身的企业文化后往往会通过将企业文化挂在日常的工作场所中的形式或引导企业员工背诵的形式进行企业文化的推广。但需要认识到这种方式仅仅在形式上将企业文化推广到员工之中,企业员工也很难从思想上真正的认同。这就要求在推广企业文化时不但要注意形式上的推广,更要积极引导企业员工从思想上接受和认同企业文化,进而与企业一同成长。第三,在企业文化的建立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脱离实际的问题。这是由企业管理层和一线员工从各自的出发点对企业文化进行理解产生的结果,也是企业文化建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企业文化往往是由企业管理层总结提炼出的,其代表的也自然是企业管理层的理念。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是由一线员工完成的。这不但给企业文化代表一线员工理念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也容易造成企业文化的建立脱离实际的问题。而脱离实际的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的监督和管理中必然缺乏足够的作用。
三、建立企业文化后的呵护和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文化的发展不但需要企业管理层的推动,更需要依靠企业一线员工的积极实施。因此,在促进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企业文化对企业一线员工的思想和理念进行反映和体现,使得企业一线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管理层对一线员工日常工作的关注和认同,进而在思想上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以及对整个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实施。而且,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还能有效激发一线员工自身活力以及特点,进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二)完善企业制度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制度是保证保证企业文化顺利实施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企业文化通过从思想上引导企业员工积极开展工作,企业制度则是从规章的层面将这一工作进行了明确。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还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文化保证了一个企业能够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以及推进落实工作的执行力。而企业制度则从规章的角度,从财务、人事和行政三个角度对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进而对企业文化的推进起到了把握方向的作用。因此,保证企业文化的发展还需要对企业制度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宁.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创新文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