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栽培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4-05-21 17:3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栽培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良种准备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良种是获取增产的内因,是农业科技的载体,具有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作用。
1.选用良种的原则
一是要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相适应的品种:二是要选用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选用时应积极听取小麦生产专家以及市场分析专家的推荐指导意见,降低生产的盲目性。
2.种子的处理
经过一定时间储藏、加工以后的种子,发芽率、水分指标等是否符合要求,要进一步测试鉴定,同时注意播种前的晒种、选种等其他准备工作,确保种子质量。
二、整地准备
整地是小麦生产的基本环节,施底肥与整地结合进行。
1.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增强地力
肥沃的土壤是小麦优质高产的基本保障,要保证小麦在获得高产的基础上,品质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对土壤肥力的要求比较高。整地时,一是要求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kg以上,农家肥缺乏时,实行小麦、玉米秸杆还田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二是测土配方,科学施肥。中高肥力地块,一般基肥亩施尿素10~15kg,磷酸二铵20kg,磷酸钾15~20kg,硫酸锌1~2kg等。
2.深耕细耙、精细整地
整地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保证全苗和培育壮苗的基本措施。整地的标准是:一平、二匀、三松。一平是土地平整,深耕25cm以上,耕前粗平,耕后复平,避免出现墒沟伏脊等,做到浇水时畦内“寸水棵棵到”;二匀是墒情均匀,肥力均匀;三松是要松紧适度,没有明暗坷垃,要细耙,做到上松下实,无漏耕漏耙,无架空暗垄等。
三、运用精播技术,建立最佳群体结构
不同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深度等不仅能调控小麦的群体结构,还会影响小麦的生育进程、产量和品质。
1.适时播种
在影响小麦形成壮苗的诸因素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播种期早晚是能否形成壮苗的关键,必须适期播种。若播期过早,麦苗易涉长,冬前群体发展难以控制;土壤养分早期消耗过度,易形成先旺后弱的“老弱苗”:易受病虫害、冻害等。播期过晚的缺点是:①温度低,出苗慢,出苗率低,苗龄小,冬前营养生长量不够而形不成壮苗:②根系不发达,分蘖少,体内有机养分积累少,抗逆性差;③发育延迟,穗分化开始晚,穗头小;④成熟延迟,种子形成和灌浆过程处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千粒重降低,显著减产,影响品质。不同地区条件不同,播期有所不同。一般的小麦在10月5—10日播种,到12月10日,日平均气温下降到0℃进入越冬期,冬前大于0℃,积温600~650℃,能满足小麦形成壮苗的要求。
2.适量播种
播量的多少,要因地因条件因品种制宜。中产田因地力不是太好,适当增加播量,可较多地依靠主茎穗争取高产。高产田若播量过大,易引起群体过大,通风透光不好,个体生长弱,易倒伏,若适当降低播量,群体不会过大,个体促壮,抗倒,穗大,产量较高。播量的多少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不同的品种要掌握一定的播种量。
3.播种深度
播深一般以3~4cm为宜,深浅一致,可使出苗迅速,苗齐,苗壮。播种过浅,易落干,缺苗断垄,易受冻害;过深出苗率低,出苗时间长,苗弱,分蘖晚,分蘖少,次生根少,难以形成适宜的群体结构。
四、配套田间管理技术
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种好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在提高种植基础前提下,应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
1.抓好冬前冬季麦田管理
冬前冬季小麦的生育特点可概括为:三长一完成,即长叶、长根、长蘖、完成春化阶段发育。这个时期管理的任务是:促苗齐,苗匀,苗足,培育壮苗,实现合理群体,为麦苗安全越冬和春季生育良好打好基础。主要管理措施是:
(1)及早查苗,补种补栽
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采用于缺苗处浇底水或浸种催芽的方法。小麦3~4叶期进一步疏密补稀,将疙瘩苗疏开,栽苗后普浇一水,确保早发赶齐。
(2)合理施用冬前肥水
合理施用冬前肥水是进一步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措施。冬前肥水的施用要根据地力、苗情、墒情、气候条件等来决定。
①浇冬水。浇冬水的作用:一是可以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满足小麦越冬期间及返青期的需水;二是可以平抑地温;三是可以沉实土壤,可冬水春用,延迟春灌,利于地温回升,麦苗返青早:四是可以减轻病虫害等。
为充分发挥冬水的作用,浇冬水要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把握好浇水时间。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初浇水,这个时候日平均气温通常在3~5℃之间,夜冻昼消。浇水过晚,水渗不下,遇到寒流时地面易结冰,麦苗窒息会死亡;二是浇冬水后,一定要在墒情适宜时及时划锄,破除板结,保持墒情。
②追冬肥。俗话说:施肥“年外不如年里”、“冬追金,春追银”,深刻的说明了追冬肥的增产作用。冬前追肥基本上冬施春用。
追冬肥一般结合浇水进行,一是冬肥不应过量,对土壤肥力高、群体量大、壮苗、旺苗,应少施或不施冬肥,以免倒伏或贪青:二是不需浇冬水的麦田一般可不施冬肥:三是底肥中未施足磷肥的地块,要注意氮磷配合施用。
(3)深耘断根,镇压划锄
深耘10cm以上,可以断老根,喷新根,深扎根,对小麦根系有促控作用,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能明显地控制群体的发展。对于过旺、群体过大的麦田,可以在立冬前后采用镇压措施。镇压在午后进行,以免早晨有霜冻压伤麦苗。划锄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可以灭草、松土、弥补裂缝、防早保墒、减轻或防止冻害等。
2.加强春季麦田管理
主要管理措施是:
(1)返青、起身期主攻旱返青,稳健生长
肥水管理:对群体适宜的高产麦田,小麦(下转第202页)返青起身期可以不施肥水,以控制麦苗过旺生长。对个别群体不足的麦田,在起身前后适当施肥浇水。
适当化控、除草:3月上、中旬小麦起身期,对群体偏大、有倒伏危险的麦田,每亩采用20%壮丰安乳油40mL+75%巨星干燥悬浮剂1g兑水30kg均匀喷雾,起到化控防倒、化学除草的目的。
(2)重施拔节肥水
具体的追肥时间应根据墒情和苗情而定,一般群体适宜的高产田,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对于群体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水。
(3)浇透孕穗水
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临界期,此期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
3.注重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的主要任务目标是:防早衰,防倒伏,促进粒重,改善品质,提高产量。主要措施是:
(1)浇好灌浆水
抽穗灌浆期是小麦需水最多的时期。小麦在扬花后10~15d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生理用水,同时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增加粒重,提高蛋白质、面筋含量。
(2)叶面追肥
小麦扬花后灌浆期间,选择晴天下午4点以后,叶面喷施2%尿素+0.3%磷酸二氢钾,间隔7~10d连喷2遍,不但能增产,还可提高蛋白质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
五、适时收获,防杂保纯
篇2
聚焦农业园区建设寿光蔬菜已跨入“园区”时代
莘县食用菌产业化生产情况
新城细毛山药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日光温室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丝瓜生产技术规程
日光温室无公害辣(甜)椒生产技术规程
日光温室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洋葱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大葱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大蒜生产技术规程
日光温室无公害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陈集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日光温室蔬菜秸秆直填槽式栽培技术规程
有机蔬菜的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
西芹及其新品种介绍
黄秋葵的优良品种介绍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推荐使用及禁用农药
健全体系完善制度全面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监管
高山延季番茄越夏新品种
适应现代化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的优势
夏秋蔬菜管理要点
日光温室丝瓜秋冬茬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黄瓜秋冬茬栽培技术
大棚西葫芦秋延迟栽培技术
厚皮甜瓜秋延迟栽培技术
优良地方品种——兖州朱砂红茄子
叶用莴苣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夏秋甜椒大棚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菜豆越夏茬栽培技术
蔬菜新品介绍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栽培
夏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秋延迟马铃薯栽培技术
花椰菜秋延迟栽培技术
大棚莴笋秋延迟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简易大棚西芹秋延迟高产栽培技术
蔬菜节水灌溉技术
青岛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系列新品种
关于苍山县凯华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报告
夏秋季节蔬菜育苗技术要点
夏末秋初蔬菜栽培管理技术关键
日光温室无公害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洋葱生产技术规程
越冬茬茄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棚室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寿光青花菜的越冬茬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蔬菜多茬栽培新技术
樱桃番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枫叶2号厚皮甜瓜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淄研”系列西葫芦新品种及大棚秋延迟高产栽培技术
淄博市绿色西葫芦生产技术规程
棚室水果型黄瓜栽培新技术
日光温室苦瓜冬春丰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丝瓜越冬茬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淄博市绿色桔梗生产技术规程
淄博市有机青萝卜的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立足城阳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创汇蔬菜生产
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与生产技术
秋冬温室电热温床育苗设置方法与注意事项
冬春蔬菜育壮苗技术
潍坊市寒亭区拱圆大棚西瓜早熟栽培技术
早春小拱棚西葫芦无公害栽培技术
西瓜新品种德优3号及其栽培技术
佛手瓜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大棚瓜菜寒害的防治
无公害韭菜规范化栽培技术
如何防治冬春保护地番茄落花现象
芽球菊苣无士栽培技术
番茄、茄子、辣椒再生栽培技术
棚室蔬菜生产“四预防”
香椿温室密植囤栽技术要点
日光温室甘蓝与瓜果豆类蔬菜套种技术
拱圆大棚早春西瓜——越夏甜椒高效栽培模式
篇3
关键词: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069
莒县寨里河镇地处丘陵地区,土地以缓坡岭地为主,主要是砂壤土,常年种植玉米1000hm2左右。近年来,在玉米栽培术上不断加大研究,尤其是丘陵地玉米的栽培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当地农民已经通过生产实践,广泛应用这些新技术,并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丰硕成果。
1 多种渠道推广玉米种植技术
莒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玉米作为莒县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3万hm2以上。因此,政府对于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一直非常重视。通过扶持农机企业、农村济合作组织,对玉米种植大户进行补贴等形式,大力推广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特别是以寨里河镇为代表的丘陵地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已在莒县大地开花结果。具体推广模式有:
农机企业对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农机企业进行玉米栽培术推广具有的优势在于,由于其是农业生产技术的试验的专业部门,了解农民的需求,把握农业市场的变化,因此在引导农民进入经济市场上,拥有资金和专业技术,很容易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不过在农机企业推广玉米种植技术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逐利目的,有的企业很难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还有一部分企业虽然享受了国家补贴的扶持,但是采用了不当的竞争手段,没有将政策落实到位,也没有给予农民选择权,这些现象需要在工作实际中加以杜绝[1]。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政府、企业、经济市场的紧密联系下,通过农民自主选择的方式,为群众进行公益性推广活动。这种推广途径的优势在于能够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但缺点是存在规模较小,经济力量薄弱等问题。尤其是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由于他们的能力所限,在技术推广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玉米种植大户对玉米栽培技术推广。寨里河镇注重发挥玉米种植大户的作用,在搞好对玉米种植大户培育的同时,还引导区域内的玉米种植大户使用新型生产机械,采用标准化玉米生产技术,试用新型玉米种植设备,再将试用效果和经验推广到其他农户中去,通过大户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玉米新技术的推广。
寨里河镇为了强化丘陵地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还加大宣传培训的力度,采用专题讲座、示范田参观指导、印发技术资料、邀请农业专家现场传授玉米新技术等方式,增加农民对玉米栽培技术的了解,促进玉米生产新技术的推广。
寨里河镇积极争取县政府的扶持,不断加大丘陵地玉米栽培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村村建立示范片、示范户,及时为农户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加快了技术传播和推广。
2 玉米新技术推广内容
寨里河镇的丘陵旱田较多,因此,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较受到农民欢迎。地膜能够保护土壤中的水资源不流失,对土壤的生态环境优化的效果好,为玉米的茁壮成长奠定了好的基础。同时,采用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可以增加肥料在玉米苗株的吸收效率,提高玉米产量 [2]。
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农业技术。作为玉米新技术生产的保护措施,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寨里河镇依托机械化手段,实施免耕少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为丘陵地玉米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选用抗逆性强的玉米良种。针对寨里河镇丘陵砂壤土的特点,经过多年的玉米品种栽培试验,最后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有:丹玉86、金海5号、金海7号等。丹玉86由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育成,具有抗旱、抗粗缩病,抗锈病、抗倒伏、适应范围广、米质好等优点;金海5号由山东省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育成,具有耐旱、中抗大、小叶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青枯病,高抗玉米黑粉病、矮花叶病等优点;金海7号由山东省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育成,具有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等优点。以上3品种平均产量都在7500kg/hm2以上。
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由于丘陵砂壤地一般肥力较低,因此,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必须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一般每667m2施有机肥2000kg左右。化肥施用量须以地定产、以地和产定肥,氮、磷、钾合理搭配。一般产量7500~9000kg/hm2地块,每667m2施纯氮(N)15kg、纯磷(P2O5)8kg、纯钾(K2O)3kg和适量锌、硼等微肥。在用法上60%氮肥及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随旋耕施入,或有机肥随旋耕施入,60%氮肥及全部磷肥、钾肥、微肥随播种施入。40%氮肥抽雄期追施。
3 结语
丘陵地玉米栽培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玉米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莒县寨里河镇在这项技术推广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运用正确的途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 发病条件 综合防治
1、病原菌
1.1黄瓜霜霉病病原菌属鞭毛菌古巴假霜霉真菌【1】。俗称“跑马干”,“干叶子”,是黄瓜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害,一旦发生,防治不及时,病情发展快,且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
2、黄瓜霜霉病的为害症状 黄瓜霜霉病主要为害黄瓜叶片,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
2.1苗期为害症状 幼苗期发病子叶上初生褪绿黄斑,扩大后变褐色,干枯、下垂,潮湿时正反两面长出紫黑色霉层【2】。
2.2成株期为害症状 成株期发病从下部叶片开始,叶缘或页背面初出现水浸状病斑,病斑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引起整个叶片枯死,只留下顶部几片嫩叶【3】。重发生时叶片布满病斑,互相连片,致使叶缘卷曲干枯,易破碎,植株早拉秧,严重影响黄瓜产量甚至毁田绝收。
3、发病规律
3.1黄瓜霜霉病病原菌在北方主要在冬季温室内为害越冬,南方可常年发生,借气流和农事操作传播,从叶片气孔或伤口侵入【4】。发病条件与湿度、温度、品种、田间管理等相关密切。生长温度15~30℃,孢子囊萌发适温15~22℃,气温15~22℃,叶面有水滴即可发病。温度20~26℃,相对湿度85%以上适宜病菌生长。气温15~20℃,相对湿度高于83%时病菌即大量产孢,湿度越高产孢越多【5】。叶面结露是游动孢子萌发和游动孢子侵入的必要条件。相对湿度低于60%时不产生孢子。平均温度高于30℃或低于10℃不利于病害发生。保护地内温度调节不好,昼夜温差大,放风不及时,湿度大,结露多或天气忽晴忽阴、连阴、多雨、寡照,利于病害蔓延。一般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抗病。此外,密度大,浇水多,缺肥或氮、磷、钾配比不当均有利发生。
4、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
4.1农业防治措施
4.1.1选用抗病品种和耐病品种 比如当地推广的中荷系列、驰誉系列等密刺型黄瓜品种都比较抗霜霉病。
4.1.2苗期管理 培育无病壮苗,增施有机底肥,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
4.1.3节水栽培 保护地采用高垄地膜覆盖配合滴灌或管灌节水栽培技术。
4.1.4调温控湿 在日光温室中,通过调节温湿度来控制霜霉病。早上防风1h排湿,然后密闭温室提高气温至30~32℃,下午防风,湿度降到66~70%,温度降到20~25℃【6】。总之棚内要及时通风排湿,减少叶面结露,禁止大水漫灌,浇水选择晴天上午进行。
4.1.5高温闷棚 根据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条件,在黄瓜生长季节可适当调控温室的温度,以此来抑制霜霉病的发生,减轻其为害。具体做法是:晴天浇水后将棚室密闭,使棚温上升到42℃时计时,温度计放置棚室中部与作物高度持平,每10分钟记录一次,42℃持续2小时再缓慢通风降温【7】。此措施有一定的危险性,一定要谨慎应用。
4.1.6增强透光度 经常擦拭棚膜增加透光度;去掉田间下部老叶子,增加透光。
4.2化学防治措施
4.2.1在中心病株出现时立即用20%百菌清速克灵复合型烟雾剂防治,每亩每次用250克,隔7天熏1次,视病情熏4~5次。
4.2.2黄瓜霜霉病的药剂防治适期是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可用72%杜邦克露600~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10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喷雾。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
参考文献:
【1】郑建秋主编《现代蔬菜病虫鉴别与防治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242页“迷你黄瓜霜霉病”。
【2】高英主编《无公害蔬菜栽培新技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189页“黄瓜霜霉病”
【3】韩世栋、周桂芳主编《温室大棚蔬菜新法栽培技术指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143页“黄瓜主要病害”
【4】郑建秋主编《现代蔬菜病虫鉴别与防治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242页“迷你黄瓜霜霉病”。
【5】郑建秋主编《现代蔬菜病虫鉴别与防治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242页“迷你黄瓜霜霉病”。
【6】高英主编《无公害蔬菜栽培新技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189页“黄瓜霜霉病”。
篇5
凤阳县大王府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1月,由时全等4名大学生“村官”领建。大学生思想活、懂技术、会跑市场,大学生与合作社的结合既发挥了人才优势,又带动了农民致富。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合作社现有社员231户,拥有蔬菜500余亩,兴建大棚1000余座,年产值达400万元,其中现代农业示范园20亩、标准化穴盘育苗中心,一座以及蔬菜配送设备苦干套件,目前合作社股金已达31.5万元。
大王府蔬菜专业合作社主导产业是大朋蔬菜,其主要产品有西(甜)瓜、番茄、彩色辣椒与水果黄瓜等“新特奇”蔬菜,其销售半径覆盖合肥、南京、蚌埠等7个市县。2009年6月,该社多种品牌蔬菜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大王府蔬菜专业合作社兼有蔬菜专业合作兼有资金互助功能。合作社以“合作共赢、互惠互利”为宗旨,为社员在资金支持、市场培育以及技术培训等方面为社员提供优良的服务。五年来,合作社统一销售各类蔬菜达7000吨,实现利润20万元;累计提供互助资金30笔,实现利润3.0万元;统一购买农业生产资料20批次,实现营业收入35.2万元。在社员资金需求较大时,合作社还为社员提供担保,向金融部门贷款,有效缓解了社员生产经营资金短缺问题。
合作社还与省农科院、县农委等单位合作,定期召开技术培训班,邀请蔬菜专家授课并走到田间地头为菜农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已举办各类培训班60次,受训人员超过3000人次。合作社还把社员送出去,到山东寿光、安徽和县、合肥等蔬菜基地参观学习、增长见识,以提高其种植水平。合作社本着“五统一”原则,对社员进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统一蔬菜栽培新技术和品种,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
2009年12月,李源潮同志视察大王府村,对大学生在农村创业领办合作社行动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关心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在大学生“村官”的引领下,合作社拓展思路、大胆创新,与合肥振国有机蔬菜有限公司洽谈兴建蔬菜检测及包装车间投资、与总铺镇返乡创业农民工洽谈蔬菜保鲜库建设、与本村民营企业家洽谈开办农家乐餐馆……大学生“村官”们忙的不可开交。一旦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合作社应对市场和对社员综合服务能力、为村民们提供新的更大的就业平台和对周边村民致富的带动能力。
大学生“村官”们誓言:下一步,合作社将进一步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发展壮大基地规模,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蔬菜生产,把凤阳建成全省知名的蔬菜基地。在蔬菜产业规模化的同时,进一步向经营方面辐射,开办大棚厂、销售农资、开辟对外有偿技术服务、蔬菜产品加工、产品保鲜等业务,把合作社做成一个集资金、生产互助的航母,让参与在其中的每一个社员都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目前,合作社还带领村民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兴建日光温室11座,三联栋大棚一座,全焊接式双膜大棚4座,并已成功推广蔬菜新品种50余种、蔬菜栽培新技术20项,选育优质西瓜新品种1种和高抗西红柿品种1种。
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生“村官”队伍中的佼佼者,大王府蔬菜专业合作社主要领办人时全原本是放弃已经考取的公务员资格毅然考入凤阳县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外乡人。两年后,在一部分大学生“村官”耐不住农村的艰苦,通过各种途径回到城市的时候,时全却动员未婚妻来到大王府完婚,并让她成为大王府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一员。正是这种献身“三农”的决心和毅力,使得时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获得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各类荣誉无数。然而,面对荣誉,时全扎根农村的信心和决定更足了。
篇6
----------- 葡萄种植大户的主要事迹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里,**是葡萄种植大户。一只只塑料大棚下挂着一串串即将成熟的葡萄,如此规模,称得上全市第一。
7月16日,烈日炎炎,我们在葡萄园采访了市***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他性格直爽,办事干净利落,开门见山地说:我办了三家公司,***农业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我种葡萄赚钱并不是最重要,主要是摸索葡萄种植经验,引导农民发展效益农业,尽快让失地农民走上致富路。
选择优良品种
葡萄品种很多,品种好,效益好,品种差,钱难赚。近年来,***葡萄生产发展很快,绝大多数都是新种植户,没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唐伟宝决定种葡萄,通过自己种,从中选出优良品种,然后推解葡萄种植户。在他的葡萄园里,有腾稔、丰收一号、甬优一号、白鸡心、维多利亚、红地球等18个品种,每个品种都建立“档案”,好的进行推广,差的及时淘汰。粉红亚都密,维多利亚等,品质优,外观美,抗病力强,上市早,“人无我有”价值高。金亚、黑天娥等,酸性,甜度不足,口感不好,市场销路不畅。明年,公司将5只优良品种作为当家品种。同时,将好品种推解给葡萄种植户,对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的告诉农户换种。
摸索栽培技术
***对葡萄栽培技术十分讲究,在实践中摸索经验,然后热心指导他人。他总结出栽培管理三方面先进做法,改变传统整枝修剪法,修剪分为冬季和夏季,掌握四个原则,根据修剪的目的进行;根据各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进行;根据树势的强弱进行;根据枝质、棚架进行。改变传统施肥方法。以往传统的施肥方法,在生长期不注意肥料比例配备,以氮肥为主,其结果是:新梢旺长,果实养分积果受阻,发育差,果形小。他公司根据葡萄需肥特点及共需求进行,效果十分明显。改变农药使用方法。以往人们使用农药以喷务桶为主,喷来不均衡,进度缓慢。他公司以预防为主,加强综合防治,配合药剂防治,采用大池药剂调配,用机泵喷洒,既省工时又提高效果。**将自己的栽培新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葡萄种植户。他说:自己葡萄种植再好,社会价值也不大,带动大家种,共同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我种葡萄的心愿。
推出“论株”采摘
篇7
年,力争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万亩,实现粮食总产万吨,力争达到万吨,完成优质水稻万,优质专用玉米生产万亩;种植油料作物万亩,其中油菜万亩,实现油料总产达到万吨,完成优质油菜生产万亩。
二、重点工作
(一)建立万亩粮食作物规范化高产示范片
建立唐巴路(东北——通济)、成南路(仓山)两个粮食作物规范化高产栽培示范区,完成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规范化栽培技术示范各10000亩。
(二)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突出主要农作物和优势产区,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通过创建,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全面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通过创建活动,示范区水稻亩产要达到600公斤以上、玉米亩产要达到600公斤以上、小麦亩产要达到400公斤以上,油菜亩产要达到200公斤以上。其中核心示范片水稻亩产达到700公斤以上、玉米亩产达到700公斤以上、小麦亩产要达到500公斤以上,油菜亩产要达到220公斤以上。高产攻关田水稻亩产达到800公斤以上、玉米亩产达到800公斤以上。辐射带动全县单个作物单产较前三年平均水平提高5%以上。
(三)搞好粮油作物新技术示范和和推广
1、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旱育秧技术推广面积达到34万亩。乡镇各建立旱育秧中心示范片500亩。
2、加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示范。5个乡镇建立水稻强化栽培新技术示范各200亩,重点搞好两个中心示范片,示范面积达1000亩,全县共示范和推广水稻强化栽培3万亩。
3、大力发展早玉米。完成早玉米面积达到40万亩,建立早玉米示范片1000亩,建立早玉米核心示范片300亩,在全县其余乡镇各建立早玉米示范片200亩。
4、实施玉米地膜覆盖栽培20万亩,旱地新三熟“麦玉豆”30万亩,免耕栽培技术20万亩,秸秆还田技术1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四)发展粮生产大户
要通过集中外出务工人员和缺劳户的土地到种植能手中支,通过粮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奖励等政策。发展种植粮食作物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50户,发展种植粮食作物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户。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认真贯彻落实粮油产业政策
1、实施国家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玉米良种推广补贴、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国家油菜良种推广补贴。
2、实施“增粮增收三百工程”玉米增产增收工程1万亩。
3、实施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7.5万亩,其中水稻丰产科技工程2.5万亩,玉米丰产科技工程2.5万亩,小麦科技丰产2.5万亩。
(二)加强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
1、引进小麦新品种10个,完成新品种比较试验1个,完成主要推广品种覆盖栽培与露栽培对比试验5个。建立10个新品种展示,展示面积10亩。
2、引进玉米新品种10个,完成新品种比较试验1个,完成主要推广品种地膜覆盖栽培、秸杆覆盖栽培与露栽培对比试验5个,完成主推品种密度试验2个。建立20个新品种展示,展示面积20亩。
3、引进水稻新品种10个,完成新品种比较试验1个。建立10个新品种展示,展示面积10亩。
4、引进红苕新品种3个,完成新品种比较试验1个。建立3个新品种展示,展示面积50亩。其中引进紫皮紫心、桔红皮桔红心品种各1个,各种植10亩以上。
5、引进油菜新品种10个,完成新品种比较试验1个。建立10个新品种展示,展示面积10亩。
(三)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全县完成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130万亩,其中施用配方肥80万亩。水稻测土配方肥推广20万亩,完成玉米测土配方肥推广30万亩,完成小麦测土配方肥推广20万亩,完成油菜测土配方肥推广10万亩。
(四)加强粮油作物病虫综合防治
及时准确地搞好农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根据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并组织防治。全县病虫统防统治面积达到30%以上。确保粮油作物不因病虫草害的发生而造成粮油作物产量损失。
(五)加强技术培训
县上以开展大、小春粮油作物生产技术培训为重点,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搞好粮油生产技术培训;各乡镇要利用各种培训工具加强粮油作物生产技术培训。确保每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到农户。
篇8
关键词 黑木耳;袋料;产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 S6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072-01
为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研究人员于2012年秋季在浙江省仙居县下各镇塘头村开展了不同袋料黑木耳栽培试验,获得了成功,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原料
供试菌株“109”由江苏省高邮市食用菌研究所提供;玉米芯(玉米果穗去籽粒后的穗轴)、油菜杆、玉米秆、木屑;制菌棒;供试田前作为单季杂交水稻。
1.2 试验设计
试验按照袋料的不同设4个处理,即玉米芯60 kg+制菌棒80段(A)、油菜杆65 kg+制菌棒98段(B)、玉米秆50 kg+制菌棒70段(C),以木屑90 kg+制菌棒60段为对照(CK)。各处理随机抽取60段菌棒,排放到试验小区。其中,玉米芯、油菜杆用粉碎机粉碎,而玉米秆韧性较强,用粉碎机不能粉碎,采用人工切碎[1-3]。不设重复,采用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 m2(4.0 m×1.5 m)。各小区之间以操作沟隔开。排耳前将畦床整成龟背状,宽120 cm,操作沟宽、深分别为30、15 cm。畦中央用铁丝搭成支架,畦床用5%石灰水消毒,然后铺上干草以利于保湿和防止泥沙污染耳棒。排耳时,菌袋均匀排布,间距3~5 cm“人”字型斜靠在支架上[4-5]。
1.3 试验过程
于2012年9月3日将原材料粉碎,9月4日用装袋机装袋做菌棒,统一配方比例:原材料79%、麸皮20%、石膏1%,加入专用微量元素2.5 g充分拌匀后制棒。9月5日常压灭菌,开始用旺火使温度在4~5 h内迅速上升到100 ℃,当菌袋内料温达到100 ℃时,保持温度14 h后,自然冷却至30 ℃时开始接种,然后培养发菌。11月30日将发好菌的菌棒移到大田摆放,统一常规管理。2013年3月11日开始采收至4月25日采收结束,各小区分别采摘称重记录产量、价格、产值及效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袋料栽培鲜耳产量比较
由表1可知,处理A黑木耳产量最高,平均每段采鲜耳1.400 kg,折合产量140.0 t/hm2,较CK增产45.8 t/hm2,增幅达48.62%;处理B平均每段采鲜耳0.941 kg,折合产量94.1 t/hm2,与CK产量相差不大。
由于玉米秆切得不够均匀,袋料装袋不紧实,可能戳破薄膜袋,致使接种的菌棒发菌不充分,排到大田后被杂菌污染,严重腐烂,导致处理C没有产量。
2.2 不同袋料栽培鲜耳经济效益比较
由表2可知,处理A平均每段成本2.325元,每段产值8.400元,每段净效益6.075元,折合净收入60.75万元/hm2;处理B平均每段成本2.156元,每段产值5.646元,每段净效益3.490元,折合净收入34.90万元/hm2;CK平均每段成本2.300元,每段产值5.652元,每段净效益3.352元,折合净收入33.52万元/hm2。
处理A成本略高于CK,但由于玉米芯营养成分含量高,其富含纤维素、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作袋料栽培黑木耳,表现出出耳早、耳肉厚、品质好、产量高的特点。其经济效益明显高于CK,折合产值比CK高27.48万元/hm2,效益比CK高27.23万元/hm2,增幅81.24%。处理B成本略低于CK,产量、产值与CK基本持平,折合产值比CK略低600元/hm2,效益比CK略高1.38万元/hm2,增收4.1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当地玉米芯、油菜杆可以代替木屑作黑木耳栽培原料,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收效果,尤其是玉米芯作原料,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仙居县旱地资源丰富,油菜、玉米种植面积大,全县年油菜和玉米种植面积均逾4 000 hm2,玉米芯、油菜杆资源丰富,用来栽培黑木耳等食用菌既可以减少树木采伐量,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又可以使农作物秸秆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该试验实施过程中玉米秆因不易粉碎,制袋接菌后发霉腐烂而没有得到试验数据,建议再次开展玉米秆作袋料栽培黑木耳、草菇菌等试验,并对粉碎方法做进一步研究,以使玉米秆能获得最佳利用。
4 参考文献
[1] 高国明,陈钦宏,俞爱英.农作制度创新模式单季稻——黑木耳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3):162-163.
[2] 陈家明,余稳稳,吴晖,等.玉米芯的营养成分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2,28(8):1073-1075.
[3] 王留民.袋料黑木耳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9.
篇9
1、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7年我局承担了安徽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省沿江江南双季稻综合高产技术集成与研究”项目。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整合多方资源,经过多方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省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统计,核心示范区早稻均产452.4公斤,晚稻均产505.3公斤,全年平均亩产957.7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增109.7公斤,合计亩增收172.69元;示范区全年平均亩产882.9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增34.9公斤,合计亩增收51.52元。超高产田块两季合计亩产达1245.1公斤,创造了望江水稻单产新记录,该项目累计增收2400万元,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同时也引起了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特别是4月11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头条以《科技到田头春耕不误时》为题做了报道,极大地带动了周遍农户种植水稻的热情。
2、棉花“千株千斤”超高产栽培试验示范项目。为了稳定我县棉花总产,提高单产,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局把棉花“千株千斤”超高产栽培试验示范项目列为县级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经过广大农技人员的努力摸索,试验效果十分显著。全县共安排19户,示范面积37.3亩,长岭镇汪德才户最高产量达到554.2公斤,平均产量396.4公斤,比全县平均产量增产143.4公斤,每亩增加纯收入500元以上,高的可达800元以上。市科技局局长方争鸣偕同市种植业管理局局长余华明等一行对我县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专题调研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前往参观学习的群众达1200人次,2008年已与乡镇农技站登记预约的农户已达324户。
3、超级稻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在市局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我县全面推广了以两优0293为代表的二代超级稻,全县超级稻种植面积达28万亩,占总面积的80%以上;平均增产13%以上,累计增收1200万元。建立了“三代超级稻”P88S/747百亩示范区。为确保试验示范达到如期目标,我局多次组织省、市、县水稻专家,深入农户,传授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成效显著。经省农委专家组现场实收,P88S/747百亩示范片平均单产达到788.6公斤,比对照亩增产163.6公斤,增长26%;最高亩产813.5公斤,创我县单季稻亩产新高。
4、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为贯彻落实科技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局精心挑选,科学安排,双向选择确定了10名水稻、棉花、养殖等方面的技术人员,派往全县十个单位生产第一线。目前已初见成效,如高士镇农技站吴海波同志与丰乐种业联系在高士镇毛安村建立了41户50亩杂交无籽西瓜制种工作,每亩纯收入达2400元以上;网箱养鳝协会在刘志同志的技术指导下,网箱养鳝产业不断发展,协会被国家科协评为国家科普示范基地,我县已成为安徽省“网箱养鳝”第一大县,养殖技术全国领先,全县插网箱15万只,400万公斤,年产值超过1.5亿元。在童来保同志的技术指导下,稻鸭共生示范面积不断扩大,示范效果进一步显现;在胡江苗同志的指导下,南山禽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发展青年鸭,全年发展养殖户300多户,养殖青年鸭120万只,养殖户户均获利3万元。其他几名科技特派员在自己的岗位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5、稻鸭共生技术推广项目。该项目被列入2007年度安徽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主要是通过稻鸭共生,相互促进生长,达到促进水稻增产,促进生态平衡,降低农业成本,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今年,示范基地建设面积扩大到1.12万亩,投放22万只良种鸭。据调查测产统计,水稻每亩节本增收近170元。
6、科技创新试点乡镇工作全面开展。2007年,我局积极指导、配合华阳镇实施科技创新试点乡镇工作,在棉花与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合成圩农业综合开发、大棚蔬菜基地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7、推进新产业“黑鱼集约化养殖”试验工作,培育我县水产养殖新的增长点。今年试验示范面积达38亩,成鱼达38万斤,产值达240万元,市场前景良好。
8、实施“特种水生蔬菜刺苦草的种质驯化和产业化开发”等野生水生蔬菜综合开发项目。“土虾子”人工繁殖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在安农大参与下取得重大突破,已实现人工种植,经省农大专家初步测产,亩产可达500斤,每亩产值可达5000元,进一步试验示范,此项技术可在我县沿湖低洼圩田全面推广,真正实现避灾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
9、以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开展科技培训和宣传工作。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局本着“便捷、易行、实用”的原则,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入户,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一是与省农科院、安农大、市棉科所等高等院校的有关专家近20人建立了合作关系,为科技入户和科技培训提供了人才保障。二是进村入户开展新型农民新技术流动培训班30(场)次。累计培养“专业农民”3000余人次。三是开展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转岗)培训300人次,使每人掌握一门外出务工技能或特种养殖技术,年均增收1000元。同时,我们还制定了《2007年度科普宣传工作方案》、《07年度科技法制宣传工作方案》,并按方案要求,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发放资料等多种途径深入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今年,发放科普资料2万份,科技实用技术光盘70余盘;通过科技信息网转发科技法规、科技政策10余条,科普知识、农业实用技术近100条。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支持下,我县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与全市兄弟县一样存在以下问题:
1、县级科技力量比较薄弱,创新能力不强,难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县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队伍不稳定。
3、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基层科技工作环境不够优化。
篇10
(1.兵团第三师四十九团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图木舒克843809;2.兵团第三师四十九团农业科)
摘要:采用包蛋麦种植技术,可使小麦生育期提前,能有效保证后茬复播作物正常成熟。本文从播种、施肥、化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包蛋麦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包蛋麦;栽培技术
包蛋麦滴灌栽培技术是一项小麦栽培新技术,种植包蛋麦不但有利于棉粮倒茬,还可以协调冬、春小麦播种期,缓和机具、劳力和用水的矛盾,延长麦收时间[1]。2013年,四十九团种植包蛋麦400hm2,其中最高实收产量达449.2kg/667m2。本文总结了包蛋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粮农提供技术指导。
1播前准备
1.1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丰产性、抗逆性好,高产潜力大的优良小麦品种,如新冬22号。
1.2精细整地
棉花收获后及时秸秆还田,灌水后深翻,犁地深度28~30cm。耕地后用联合整地机整地,直耙1遍,对角耙2遍,达到土地平整、疏松细碎、墒情适宜、上虚下实的标准。
1.3施足底肥
结合秋整地,基施尿素10kg/667m2,磷酸二铵25kg/667m2。
2播种
2.1种子处理
选用精选良种,要求纯度≥99%,净度≥99%,发芽率≥85%。播种前晒种3~5d。
2.2适期播种
棉花11月初采摘完毕,要求11月20号左右开始播种包蛋麦,11月30日播种结束。一般播种量28kg/667m2,播种深度3.2~3.6cm。播种期每推迟2d,播种量应增加0.5kg/667m2,播后要镇压确实。
3田间管理
3.1合理滴水
包蛋麦一般滴水6~7次,13~15d滴水1次,全生育期滴水300~350m3/667m2。一般于3月25日左右滴出苗水,滴水量不宜过高;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各滴水1~2次。
3.2科学施肥
包蛋麦采用随水滴肥的方式,水水滴肥,一般追肥6~7次,全生育期滴施尿素42~49kg/667m2。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是需肥关键时期,一般滴施尿素10~12kg/667m2。
3.3化控
滴灌小麦水肥充足,生长较旺盛,在控制水肥的同时应采取化控措施。可于包蛋麦苗期喷施矮壮素200g/667m2。
3.4化学除草
小麦分蘖期至拔节前,选用20%二甲四氯水剂150~200mL/667m2,兑水40~50kg地表喷雾,可防除大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
3.5病虫害防治
包蛋麦病虫害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深耕晒垈和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等措施进行防治。
包蛋麦病害主要有锈病。一般年份不需进行防治,当田间病情指数达到20%~30%时,可在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乳油50g/667m2,兑水30kg喷雾防治,发病严重的地块,可于扬花后期再防治1次。
包蛋麦常见虫害主要有蚜虫、皮蓟马、潜叶蝇等。潜叶蝇虫情指数达10%以上时,选用北农爱福丁(阿维霉素)10mg/667m2,兑水30kg喷施防治;蚜虫和皮蓟马百穗虫口达到500头以上时,可用灭蚜威100~120mL/667m2等,兑水30~40kg喷雾防治。
4及时收获
在蜡熟中后期收获,小麦籽粒产量高、品质好。机械收割应在蜡熟后期,即籽粒变硬、茎穗干枯时收获。落粒性强、口松的品种收获期应适当提前。
5小结
四十九团小麦收获后一般还要复播1茬玉米。包蛋麦一般在第2年3月24日出苗,拔节期4月19日,孕穗期5月1日,抽穗期5月12日,开花期5月19日,灌浆期5月26日,完熟期6月30日,全生育期213d左右,比常规小麦成熟期提前7d左右,从而可有效保证复播玉米的播种期,为复播玉米高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