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感想范文
时间:2024-05-21 17:3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研修感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21-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校本研修已经成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学校只有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学校英语教研组以学科教师为对象,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为方向,建立相应的校本研修制度,有力地促进和提升了英语教师专业素养。
一、开展校本研修,进一步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教书匠”型的教师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急需向“科研型”教师转型。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校本研修活动,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自从开展校本研修以来,学校英语学科的科研氛围越来越浓,申请了多个科研课题,如微型课题“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提升小学生英语童话故事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小学三年级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区级课题“小学英语结课环节设计的实践研究”等。在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个案研究、跟踪调查、查阅文献等多种研究方式,运用个体研究、小组研究、集体研究等多种研究形式,获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最近几年,科研硕果累累,2012-2015年,发表英语教育教学论文十多篇,并有多篇获奖。校本研修大大提升学校英语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学校教师多次在区教师基本功大赛、区中小学英语教师演讲比赛、区小学英语朗诵比赛中获奖,辅导多名学生参加中国青少年英语能力大赛获奖,多名辅导教师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二、开展校本研修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1)立足课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教研活动时,让教师把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来,由教研组长整理之后,带领组内成员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讨论,或向教研员请教,然后在活动中围绕其中问题进行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形成最佳的方案。以译林出版社五年级英语Unit 3 Asking the way为例,本单元教学难度大,词汇量多,与问路相关的日常用语、交通方式的表达琐碎且容易混淆,如何让学生学会这些内容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组内成员经过深入而细致的思考之后,出示一张简单的城市地图,勾勒出主要街道、标注重要的地标及十字路口,以创设真实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操练句型和词汇,学会用英语问路和指路,教师据此设计以下任务。第一项任务:用歌曲《The wheels on the bus》导入新单元话题,用猜谜的形式复习交通工具类词汇。第二项任务:教师利用图片和问答的方式,呈现目标词语bookshop、cinema、hospital、shop、zoo,并拓展toy shop、supermarket、museum、shopping center 等词语,用小组操练的方式进行词语和重点句型的操练,重点操练本单元主要句型How do I get to…,You can get on the metro/bus at…Then,walk to/go along…。第三项任务:1)播放动画,理解课文大意,了解从Yang Ling家到Su Hai家的基本路线,并回答相关的问题。2)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小组合作画路线图。3)教师播放课文第二段录音,学生听录音回答相关问题。4)学生阅读课文第二段,继续画路线图,呈现Yang Ling 从地铁站出来后的路径。第四项任务:教师利用有关场所、交通标志、路名的图片,把教室设置成一个“活地图”,组织学生充当路人与警察的角色,并运用本单元句型How do I get to…? You can get on the metro/bus at…Then,walk to/go along…The…is on your left/right进行表演。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爱表现和爱活动的心理特点,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实际的运用中学会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2)开展扎实有效的业务学习。学校每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英语组都集中学习,研究新教材的内容、理念以及新教材中练习题的处理技巧。积极开展研究课活动,组织组内教师听课,课后进行及时的点评。在突破重难点、关键习题的设置、教师问题的设置、学生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此外,英语组经常组织教师观看名师、骨干教师和本校教师同课异构的课堂实录,开展教学案例分析,反思教学设计,并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想、心得或是体会,上交教研组存档。除此之外,教研组还组织教师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说课比赛、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等活动,让教师从中领悟自己的不足,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三、结束语
校本研修是为了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而展开的教学研究活动。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认识到个人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及时纠正教学行为,建构新的教学经验,使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得到提升,专业素质不断得到完善,从而逐渐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参考文献:
篇2
不同的人要求不同,工作总结格式也不同。有的会要求用ppt来写,有的要求用word来写,而你知道怎么写比较好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个人校本培训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小学个人校本培训工作总结范文1从事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2、各教研组积极组织老师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
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
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
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加强通识研修,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我将上下求索,为这最光辉的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小学个人校本培训工作总结范文2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在上级各部门领导的引领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加强集体研讨,充分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全面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广大教师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作简单的总结。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我校所有领导和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理论的学习当中,领导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他们既是新课程实验改革的身体力行者又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人,因此,在课改实验中,他们切实做到了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参加校内每次课改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报刊,广泛吸收课改信息。为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我校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07—2019年新一轮校本研修的工作方案。通过座谈,讨论,使全体教师明确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广大教师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教师的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校本研修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按照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校采取了集中研修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全面培训(
在研修方式上,形式多样。首先是行之有效的教研组活动,我校通过各教研组的活动,让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各位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定出每次教研活动的内容,由教研组长负责,围绕每次活动主题开展活动。为了使研修更加生动,我们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专题培训、主题研讨、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会诊等多种形式,务求取得实效。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工作有待加强和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为建设一支合格稳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一)继续强化教师素质意识,使校本研修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造就一大批名师、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三)深化教育科研工作,形成兄弟学校那种良好的科研氛围,并争取把我校的教师教育博客办成在当地有影响的博客群体。
总之,校本研修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点,通过校本研修,要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切实提高教师的教。
小学个人校本培训工作总结范文3在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校园和形式多样的教师校本研修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中心无论是在创建学习型校园,还是在教师校本研修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改观。
一、领导重视,保障到位
1.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保证校本培训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中心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副主任、工会主席为校本培训副组长,三个部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青少年活动中心根据校本教研的实际特点,建立了“主任决策调控-副主任具体负责-部长相关领导组织落实-教师群体开展实施”的校本工作运行机制。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制定计划,定期召开校本教研会议,研究校本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的培训活动,并做好检查、考核工作,把校本培训的任务落到实处。使我校的校本培训走向了制度化、科学化、可持续化。
2.时间保障。
我们每周一、四为校本培训固定时间,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国家的政策法规等文件,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参加组织的“校外视频会议”,与全国优秀的校外场所互相交流、探讨校外发展。
3.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保证经费投入是校本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为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有针对性地为教师购买了相关的校外培训书籍100多本、报纸、杂志20多种,还有一些音像资料;中心向上争取了教学设备采购资金30万,对校外场所需进行再完善、再提高;对师资力量进行再培训、再加强;对培训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再开发、再创新;争取了“校外场所能力提升项目”资金80万,翻新楼盖、改造室内卫生间、装修功能教室、更新走廊文化建设等。今年,教师外出培训、交流费用5000多元,为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健全制度,落实培训
学校注重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各种教师培训档案资料齐备完善,分类存放规范。制订了《校本研修长远规划》、《青少年活动中心研修工作计划》、《名优教师培训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并将培训计划纳入学期工作计划,制订的每年度校本研修管理实施方案,作为教师评优、评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晋升的必备条件。
活动中心的校本培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满足教师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师的校本培训:
1.抓好师德教育培训。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为师者的准则。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灵魂,无论是哪一面,都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此外还要有丰富的、适当的、有效地育人方法和技巧。因此,活动中心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做到懂法守法;一方面,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教师的思想素质。
2.青年教师的培训
青年教师培训关系着中心的现在和未来。为此,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注重对青年教师岗位培训,一方面,派年轻教师参加全国校外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适应校外专业发展;一方面,在工作中锻炼、培训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使校外年轻教师和能适应各种活动的策划、组织、开展。
3.骨干培训。
制定名优教师培训方案,确定了培训目标、内容、措施,形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对中层以上干部以及后背干部、骨干教师通过教师进修学校相关部门的进一步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校本培训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
三、坚持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是校本培训全方位开展的平台。
“校本培训”工作中,提倡发扬个人学习反思,同伴交流讨论,专家点拨引领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针对校外教师队伍的结构特点,探索总结出一些灵活多样又极富实效的培训方式和途径:
1.以课题研究带动培训。
科研兴校是中心主要的办学思路之一。我们历来十分重视对校外活动的研究,以此带动教师培训。每位教师研究校外活动,如《少儿才艺大赛方案》、《科技节活动方案》、《九九重阳情活动方案》、《民间工艺进校园活动方案》等,达到活动的丰富、活动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成长的目的。
2.外出学习培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学习、借鉴他人的办学经验,学习兄弟校外场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萝北县校外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坚持多年的做法。中心有体育、心理教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代表3人参加全国校外专业培训;中心组织教师到省内各家活动中心参观学习。为了放大考察学习的效能,建立了外出学习报告制度。将先进的办学理念、思路、经验、最新信息由个体、部分辐射到全体,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3.个人研修加集体研修培训。
个人研修是校本培训主要形式之一,中心鼓励教师自我研修。首先为每个教师配备了校外教育教学书籍,如《与研究同行》、《实践·探索·反思》;《好玩的科技创新实验》、《一起走
进七彩世界》、《创意电脑美术》《主次与语言表演》等,还提倡教师通过网络,阅览电子图书,边读边记,边读边悟,通过自主学习来升华教育感情,提高理论水平。其次为了解决当前教师视野不够开阔,理念不够先进的局限性,中心采用“请进来,走出去”集体研修的方式,帮助教师提高水平。今年,中心相继邀请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赵清福教授来萝北青少年活动中心指导校外领域中的课题研究;相继又聆听了赵清福教授的专题讲座,使全体教师明确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了解当前校外教育科研新动向,更新观念,逐步养成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通过兄弟活动中心的交流活动,共同研究校外教育的发展,交流成功的工作经验,进一步畅谈今后校外的健康发展之路。
4.教育资源培训
积极开展“向最美丽教师张莉莉学习”的活动、观看《师德启示录》,每位老师写学习感悟,优秀的张贴在学校的廊报上,供全体学员、教师、家长浏览、阅读。此项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热情。积极浏览全国校外网站,学习外地校外场所的办学经验,学习校外名师、专家的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让名师的言行来影响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
5.加强基本功训练
一方面采用三种基本方法训练教师基本功。
(1)中心将公益性普及项目作为常规训练,主要采取自学自练的形式反复练习,在具体培训中进一步研究、提高。现在,校外每位教师都能承担一个专业的普及班培训或“三下乡”活动中的对乡镇学生的校外兴趣培训。
(2)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
校外工作要以活动为载体,让未成年人得到身心健康发展。活动中心注重了教师对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能力的培训。活动中心每年组织十多项目大型,在活动中,教师们得到了很大的训练。目前为止,教师们不仅能根据校外实际、策划出有意义的活动,还能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各岗位都能管理到位,使我们成立五年来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非常圆满。
(3)撰写活动案例分析。
活动中心不仅重视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训练,而且注重对活动案例的研究。
我们通过活动的开展锤炼教师基本功,又通过活动后的反思进一步提升教师们分析、总结能力,教师的校外基本功和研究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实现校本培训与自我主动培训相结合。中心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层次的活动,中心为教师搭台,组织多种活动,让教师充分展示自己,从而获得价值感,以更高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投入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校外教师有了很大的收获,(
四、培训成果
一年来,中心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示县级优质课5节,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2节;涌现出各类优秀:县优秀教师1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县读书先进个人2人,县校本研修先进个人2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5人在全县中小学生首届艺术节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3人次被评为国家、省、市各类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活动中心艺体部荣获了萝北县“校本研修工作先进教研组”,教育系统行风评议先进集体,教育系统特殊贡献单位、“妇女与计划生育工作新进单位”、“先进职工之家”、“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全国“县(区)级示范性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荣誉称号。上级领导多次莅临校外检查指导,对萝北校外的管理和组织的活动、培训,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当然,本次研修活动除取得一定的成绩,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1、观念有待转变,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些教师不认真或不按时完成研训任务及作业,有的即使完成了,也是被逼无奈。
2、博客研修尚待努力。
“博客研修”是研训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一条有利途径。但是,我们发现个别老师把“博客研修”当作一种负担。
3、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校外在职教师队伍中,缺乏专业型教师,缺乏专业化培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通过校本培训,使校外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建设一支优秀的校外教师队伍,以更好地落实“服务青少年、服务家长、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小学个人校本培训工作总结范文4本学年,我学校在县进修校的校本研修活动热潮中积极响应校研修指导方针,开展了扎扎实实的研修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成立严密的领导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文化规章制度
由于学校要求校本研修活动人人参与,由秦玉辉校长亲自督导,杨立革主抓安排,教研组长郝晓雯、陆海峰、王甲军、张海峰负责落实。集体研修时间形成惯例,铁板钉钉,雷打不动,教师每周一进行个人反思,周二进行分组研讨,周四进行集体交流。活动期间有事的向校长请假后方可离开,事后将拉下的事宜补上。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确立务实可行的研修主题
学校通过对以往教研活动的反思,结合对现在一些流于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的思辨,明白了一个道理:校本研修要弄出花样来很容易,但真正收到实际效果不容易;要教师表面应付性的“参与”很容易,但要教师怀着一种激情来真正地参与不容易。校本研修,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要使校本研修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就必须让全体教师从校本研修中得到实惠,使之成为教师的“内需”,使教师真心实意而且满腔热情地参与。要使校本研修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能哗众取宠,搞花架子,要求真,要务实,要静下心来“务本”。我学校密切联系学校、教师、学生、教育环境、课程资源等方面的实际来观察,来思考,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商榷,决定以课堂为主阵地进行研修活动,上期,我们开展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研修活动;下期,由于学校合并,班级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教导处结合语文、数学两个教研组长,确立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题的研修活动。
三、扎扎实实的活动,确确实实的效果
我们的校本研修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也收到了确确实实的效果,我们的开展情况如下:
(一)专业引领,在引领中明确方向
理论学习使教师们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成长。我们的理论学习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和听专家报告。
理论知识学习活动期间,我们主要是学习教师们推荐的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材料,如《有趣的课堂前奏》、《课堂的自主化方法》、《小组合作要注意什么》等材料。大家通过集体学习、研讨交流,在反思总结中提高。交流结束后,学习材料和反思总结装入个人成长档案,以备参考。
专家引领是教师成长的主要辅助手段,我学校非常注重专家讲座的作用。每次听完报告,我们都及时组织教师研讨反思,使教师们在专家的引领中快速成长。
(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改进教学方法
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按教学的进程,我们要求教师进行了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三个阶段。
教学前,要求教师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分析哪一部分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哪一部分难度大,需要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中,又有哪一部分需要引导。小组合作交流时采取怎样的方式合适。
教学中的反思,要求教师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学生独立思考时,对学困生多加关注,及时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时及时观察采取的方式是不是最佳。
(三)同伴互助,在共享经验中成长
同伴互助是研修的标志和灵魂,在研修活动中,我们在反思的同时,开放自我,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经验。
1、相互对话
我们为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让大家积极主动交流自己拥有的信息,我们组织读名着交流会,让大家交流看过一本书后的心得体会;我们组织教学经验茶座,让大家交流自己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交流失败的教训和感想。年轻的教师找年长的教师探讨鼓励后进生的方法,强化优等生的经验,
2、同事协作
我们共同研讨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每次活动,教导主任徐红梅确定好活动的形式和主体后,大家都各尽其责。
理论学习时,酒庆利老师把网上查找的相关资料拿出来和大家共同学习,教研组长毛艳霞和张小安组织学习并对学习活动进行记录和总结。年轻教师提疑问,年长教师谈经验。有时年青教师的新见解、新思路对年长的教师帮助也不小呢!
观课议课活动时,我们先请作课教师谈作课思路,然后大家针对这节课中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方面的优劣之处发表意见,经过研讨,作课教师将意见汇总,然后将整改方案说给大家听,大家再进行二次研讨。我们针对李桂荣老师的《故乡》等课进行了观课议课活动。在针对李桂华老师的那节《秦汉丝绸之路》进行观课议课时,秦校长肯定了这节课的环节安排,同时指出本节课应该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熟读文章之后再讲比较合适。商国庆老师感觉导入部分过于沉长。毛艳霞老师指出课讲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处课堂气氛就达到了,下面的题目分析放到下节课进行,不要在此草率了事。大家还针对“收集材料,分组交流”这一环节展开了激烈地争论,李老师认为:没有必要在小组内发言后,再在班里发言,让大家交流圆明园辉煌的资料,了解情况就行了,否则,交流材料就要用掉15到20分钟的时间,后面的环节时间不足。酒老师认为得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言,这样能保证人人参与。最后大家觉得,把交流材料放在课后或课前搞一个交流会比较合适。
老师们在交流中得到了提高,大家在协作互助中加快了成长的步伐,研修使我们在团结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使我们在互助中提升业务素质,也使我们在协作中发展了专业水平。
四、硕果在枝繁叶茂中闪烁
我们研修的收获光环在共同协作中闪光,我们的收获不是一枝独秀,而是满园春色。
教师们就研修主题“如何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所写的案例反思也得到了发表,教师个人也发表了很多篇文章。
我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没有花架子,但扎扎实实。校本研修活动使教师在学习中,在互动中得到了成长。
小学个人校本培训工作总结范文5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研修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研修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在平时授课时,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1)对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一是点拨,让疑点不同的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也可以采用“学生教学生”的办法,让已经解决问题的小组的学生当老师,面向全班进行讲解,教师适时点拨。二是精讲,教师要抓住问题的要害,一语道破天机,受到教与学的高效率。在辅导学生学习时要加强对疑点难点的练习。
(2)教师要一道学生自己归纳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些在上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向这些方面发展。
二、当堂达标,迁移训练:
(1)达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答题信息,出示答案,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2)针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矫正,补充补偿练习,给学生针对性训练的机会;要让学生有做题不全对就要重做的习惯,要让他们有做题认真的能力。
(3)布置适量有梯度的作业。学生课下学习主要是通过作业来实现在,所以一定要在布置作业上下功夫。
三、回扣目标,课堂小结:
做到:重点内容,概括归纳,梳理成线,加深学生印象
指出:易疏忽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评价:学生的当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教师要在“导”字上狠下功夫:
1、导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要抓住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和特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的去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体会过程中的乐趣,逐步培养兴趣。就课堂导引而言可采用故事开引、巧设悬念、设疑质疑、妙语解颐、游戏导入等方法,使课堂授课伊始,便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大脑中产生追根问底的想法;在课堂授课中,可利用课文中存在的游戏、风趣的笑话、幽默的谜语、播放配套的音乐,或开展小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动起来,活跃起来,达到激发和培养兴趣的目的。通过教师导兴趣,真正实现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2、导学法
过去教师常问学生的一句话是“学会了”吗,如今教师要问的是“会学了”吗。这是教育本身质的飞跃,“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思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检查、分析学习过程,对如何学、如何巩固等问题进行审查,并深入的剖析而加以校正,掌握其中的规则和内在关系。学法指导则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思维,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发挥和挖掘潜能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重要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真正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具体到授课而言,要把握课堂授课中的读、思、说、议、做等环节,让学生发现多条通往目的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3、导思维
对学生而言,学习中的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善思者,会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忆、想像、对比归纳,这样可以加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正所谓“学起于思”。教师在传道授业时,要善于点拨疏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特别是在教学时,要创设丰富的智力开景,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矛盾的焦点上,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因势利导,深化教学内容,着力指导学生拓宽思路,丰富学生想像力,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引导学生超常思维,即打破思维定性,改变思维习惯,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产生新思路,达到求新、求异的目的,从而锻炼和发展思维能力,变“苦学”为“乐学”。
4、导创新
篇3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实际状况改善的研究活动。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保证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总结,请笑纳!
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总结1短暂的培训结束了,可是每当静下心来,独自思考的时候,感觉有太多的事情还没有做、有太多的工作还没有做好、有太多的业务能力急需提高。 和许多青年教师一样,我是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及憧憬,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做了四年的教师。四年,对于一位教师的成长而言是个有些尴尬的数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工作出现问题,我已经再也不能拿“刚毕业,经验不足”作为借口,可是同时,我又深深地感到,自己知道的,懂得的,还太少,离“做一名好老师”的目标,还太远。在我为此困扰之际,学校为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好机会。我有幸在青年教师培训班,听到了来自__优秀教育专家、骨干教师的讲座,着实令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因为是所有学科的老师在一起培训,各个学科之间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差异,所以各位老师在给我们讲课时,都有意识地多讲一些各学科可以通用的知识。比如__市清华实验中学校长张__的《生命化课程建构,教师专业发展》、__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唐__的《教师阳光心态的养成》、__附中骨干教师耿__的《做有管理智慧的教师》、__省外国语学校校长黄宝国的《中小学名师成长规律研究》、陆__教授的《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操作模式》、《教师反思策略》。每一位专家的讲座,都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__市清华实验中学校长张__的《生命化课程建构,教师专业发展》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原来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学生的发展。而要想促进学生发展,就要实施有效的教育。而一切有效的教育必须是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但怎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教育,又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仅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还包括教师的师德。张校长告诉我们要做四有好教师。那么什么是四有好教师呢?第一,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教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作为青年教师的我,怎能不期望做一名四有教师呢?所以,从现在开启去往四有教师的旅程,四有教师,I’m coming!
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自己心中得有阳光——罗曼.罗兰。这句话是__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唐__在她的《教师阳光心态的养成》讲座中提到的。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师德无价。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
再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 再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 唐教授还提到一句话,‘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爱学校就像爱自己的家’。我要把这句话时刻放在自己的心里,用它来时刻提醒自己,让它来使自己变得更美丽。因为我坚信精神上的妆是世界上最一流的妆。
看,站在那边进行《做有管理智慧的教师》讲座的年轻貌美的女子就是__附中骨干教师耿__。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苗苗老师’。当她走进报告厅的那一刹那,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说‘这老师好年轻哇!’。心里都想着这么年轻就已经成为__省语文学科骨干教师,这么年轻就已经成为__省科研名师,这么年轻就已经成为国培一线专家。所以大家都全神贯注的听__的讲座,希望从她的讲座中可以得知成为名师的捷径。终于我听到了答案,只有两个字‘坚持’。__老师坚持每天写教学反思,坚持每天写教育日记,坚持每天看书,坚持……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走到了现在。才三十出头的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教育论文,已经有了自己出的刊物,已经有了自己出的书籍,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其实,成功就在你身边,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成功与失败仅一步之遥’。所以,我相信只要你能坚持,那么今天你的时间花在哪里,明天你的成就就在哪里!
幽默风趣的__省外国语学校校长黄__的《中小学名师成长规律研究》讲座深深的吸引了我们每个人。他告诉我们要成为名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站在校长的角度想;第二,站在家长的角度说;第三,站在学生的角度做。他还简述了中小学名师的基本特征:第一要以人为本。俗话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第二要师德为先。我们要充分的尊重孩子。第三要以能力为重。第四,要终身学习。因为教者首先必须要成为学者。要成为名师还要了解名师成长的基本规律,黄校长说,‘要成为名师必经五条路’。
1、观察之路,要成为名师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然后扬长避短。
2、学习之路,只有学一辈子,才能跟一辈子。
3、求实之路,名师要真是、务实、朴实。
4、科研之路,学习的价值在于思考,名师要勤于思考。
5、创新之路。
除此之外,黄校长让我明白了基础教育究竟什么最重要。第一,兴趣比分数更重要;第二,方法比名次更重要;第三,习惯比答案重要;第四,过程比结果重要;第五,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黄校长最后说了一句话,‘爱我所爱,爱我所选’。是啊,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伟大的职业,就要努力去做一名名师,努力去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自己感觉就像和所有的老师融合在一起,翱翔在知识海洋中,陶醉不已,流 连忘返。不仅使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策略。最重要的是本次培训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增添了许多信心。为此,我代表所有的通辽教师衷心地感这次培训我们的“专家、教授、名师”,也希望以后类似的培训会延续下去。更希望我市的教育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引下,日新月异,与时俱进,大放光彩!
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总结2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了,课上的生动了,才能真正的吸引住学生眼球,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我要求自己不仅要教好,更要做好自我学习,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和教研水平。
我充分体验到了网络交互式教学与交流的便捷,比如上网观看优质课,研读优秀著作与论文,积极与同事交流讨论,在线提问、发表评论。通过这一系列的专业化学习,我感觉受益非浅,可以说是一次心灵成长的历炼。期间,为自己充电,吸收新知识、新观点,新的教学方式。为了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我积极参加镇级、区级一系列公开课,理论指导实践,从中我得到了研修中获得了不少启发。另外,我还积极反思实践,积极撰写论文和案例。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我应加快步伐,跟随时代的脚步,让自己的教学成绩更上一层楼。以上是我加入研修以来想法体会的总结,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研修茶座的指点下,取长补短,更新教学理念,累积教学经验,争取在科学教学领域可以有更长足的进步。
我对“校本研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校本研修”的精髓所在,有以下收获:
一、提高了对“校本研修”的认识、明确了“校本研修”的目的。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实际状况改善的研究活动。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保证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校本研修的目的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
二、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是迫在眉捷的任务。
目前,有一部分教师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现有的知识足已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得教师轻视学习,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持抵制态度,因此,提高教师对学习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不断学习之人,来完善和提高自我。
三、为教师提供最合适的培训管理模式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1)培训管理模式改革的具体目标。教师继续教育要在每一个教师需要的时候、方便的地点,以最好的方式方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教师不失时机地获得所需要的东西。
(2)采取协商式培训形式。这是指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培训结果的分析与评估等方面由教学双方共同参与、协商进行、合作完成。协商式培训的基础在于:
① 不同的人由于内在素质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区别于他人的个人和专业发展需要,最适合一个人专业发展的环境可能完全不适合另一个人的发展。为此,继续教育应鼓励教师采用自己偏爱的学习形式,来实现自我选择的目标。当教师养成了自定目标和自选实现目标的活动方式的习惯时,他们的教育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② 教师具有自我教育能力。首先,他们能恰当选择学习目标。教师个体对自己的学习需要能作出最适当的判断,他们有能力自我导向,并自主学习。其次,当教师开始并设计了自己的学习活动后,他们的使命感增强,因而学习的效率高。再次,教师是根据个人的需求判断来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的,因而,这种学习动机是最强烈的,对教师的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今天研读《校本研修面对面》,谈到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关系,作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教师的行为习惯和工作方式。对于自觉学习的人,信息技术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库,善于利用,可以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四、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有以下作用和途径:
1、教学设计与交流:分享教学设计;
交流和讨论;反思和总结。
2、网上学习与交流:学习理论,同伴互助,工求进步。
3、书写教育博客: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总结,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在线交流。
4、课堂实录与反思: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录放在博客里,自己可随时随地进行观摩和反思,便于提高和总结。
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不能等,不能看,不能靠。自己一定要主动出击,要实践。要变要我进步为我要进步。
五、做个学者,使自己更加丰富;做个实践者,使自己快乐;做个研究者,使自己幸福。
1、陈大伟教授的《校本研修面对面》这本书,让我们从思想上对校本研修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作为追求和体现自己理想的一种实践,本书努力追求教师发展的“三维目标”,力争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从内容上看,本书既重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而且重点讨论成长的方法,讨论怎样反思、怎样研究、怎样促进同伴互动、怎样观课和讨论课、怎样与专家对话与交流等问题。
3、读了陈大伟教授的《校本教研面对面》一书,感悟到教师素质提高的紧迫与深远的意义。
站在教育教学的第一战线上,我渴望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期待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改变目前的现状:更新自己的观念,转变僵化的思维方式,借鉴更新更好的手段和方法,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努力使自己由一杯水变为一桶水一缸水,专而能博,尽量让自己更优秀,教育教学更加左右逢源,应付裕如。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高,切切实实“向40分钟要质量”,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
4、陈教授在书中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路::“在每一个教师具体的行为模式中,都内隐着教师一定的理论和策略,并且承载着教师的价值追求和情感取向。
”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录音,选择一些声情并茂的画面等种种方法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乐学、想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从简单、实用、常见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学习,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自己的个性特色。
5、这本书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校本研修要有更务实的态度,教师要敢于自我解剖,要有不断自我提高的意识,要善于合作,善于反思,更要有一种随时学习的意识。
我相信,只要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校本研修必将百花齐放。
在今后的工作,我们将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以打造“学习型教师组织”为根本目标,促进我校全体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教技精湛、知识渊博的教师队伍而努力。
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总结3从事教育工作的我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促使自己今后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如下:
1、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
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2、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她们的先进教学方法。
我要多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
3、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
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4、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
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5、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6、勤于动笔,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
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总结4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自我发展的信念、自我调控的科学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着与严谨的品行,将影响学生的终生。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师现有的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已跟不上高质量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促进自己专业发展,跟着目前的信息潮流,掌握教改动态,提高课堂效率,增长自己的见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广泛阅读各类书目,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近期内,我精读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等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工作之余,我还欣赏一些文学书籍,写好读书感想,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多渠道地学。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目前进行的新课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积极向同伴学习,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学。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虚心向大家学习。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平时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本学期写了多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教学设计。同时,坚持写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一如既往地准时参加校内外教科研培训活动,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面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我充满了信心,也有许多美好的设想。我将带着自己的激情和规划步入这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促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走进学生心灵,创造多彩人生,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
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总结5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失去爱和尊重,那么他将很难健康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理解、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基础上,为他们创设一个信任、接纳、理解、尊重的情感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实施。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建设,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在创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生动活泼与严肃守纪的辨证统一,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相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师生关系是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和良好素质的反映。
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主要从以下方面看:看他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
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在教育中,我们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只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在我的课堂教学上,我带给我的学生是一种语言学习的轻松,语言习得的充实这样的感受:明朗而高效的节奏感,严肃而活泼的氛围,重积累与联系,重学法指导,重语言运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重情感交流。在新课标下,我觉得教师的教学要放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内趋力,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语言知识;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我坚信,兴趣是学习任何知识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在适应了我的授课模式以后,渐渐地从对我的课堂发生兴趣转向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我是发自内心地感动于这种良性的循环。同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能够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学习紧张感和焦虑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实丰富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篇4
一、制定计划,培养和指导目的明确
我在开学初制定培养和指导计划,要求自己在政治思想,师德行为,教育教学诸方面做出楷模。每周必须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的有关问题2次,包括探讨教材内容,看备课本,班主任手册,学生作业,每周听1—2节课,及时评课,使他不断改进教学。加强对教学基本功的指导,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解题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板书和教学能力。加强对其教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带领其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参与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
二、细心指导,全面培养教育教学能力
1、加强理论学习。平时督促其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其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除学校统一要求阅读的《教育新理念》、《课程标准》两本指定专著,还建议他结合所教专业,精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和报刊作为辅助学习内容。陈明录老师每学期至少做2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2、进行课前备课指导,确保准备充分。首先向陈明录老师讲备课的要点,要求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弄清教学目的、学科教学特点及注意的问题,深入钻研教材,抓做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教育同时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创新,恰当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我每周坚持看陈明录老师的备课本(陈明录老师提前一周写好下一单元的教案),并提出自己的参考意见。
3、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陈明录老师好学好问,勤奋踏实,我多次深入课堂,听他上课,他也经常走进我的课堂,虚心求教。我坚持每周至少听陈明录老师一节课,课后及时评课,查找不足,制订改进措施,切实帮助其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
篇5
尊敬楼校、老师们:
大家好,一学期来,我始终在思考,我自己站在哪里,朝向哪里,走到哪里,也要知道老师站在哪里,朝向哪里,走到哪里。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俞正强说一个团队的建设就像是从面粉到面团的过程,一旦成团,就可以排兵布阵,产生“势”,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而这个面粉,就是我们的老师,我很幸运,我们的“面粉”是极好的,丁玲老师在面对学生问题时候总能尽心尽责,余丽英、陈婧两位老师在面对特殊孩子时总是用爱演绎着教育,陈晶晶老师为解决学校困难承担一年级工作,楼欣悦老师至今保持着流动红旗一周不拉的记录,陈雪娇老师每次会议后把教师该完成的列成清单发给年级组的老师,龚蕾蕾老师几乎每天晚上都在整理学生作业等等,吴荣庆老师认真批改着421名学生的写字本,以上种种,都说明我们有一个优秀团队的底子。当然,把面粉变成面团,我们还需要盆、盐、棒、水、拌、揉,也就是学校的制度、价值取向、校长的人品、时间、开展的活动,那么把所有老师、孩子们形成一个团队,开展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学期教导处开展了家长会、迎祖国70周年华诞、运动会、每周一次的例行检查、桐庐分水实验共同体上课、优质教师送教活动和即将进行的庆元旦活动,少先队开展了垃圾分类体验、大扫除、家长课堂、整理书包比赛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我看到了体育组教师的合作,我看到了班主任们和老师们的合作,看到了部门与教师的合作,老师们相互更热情了,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我们正朝着明亮的远方生长。
篇6
【关键词】骨干支教 理念接力 行为带动 反思跟进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一些学校的薄弱学科发展,桥东区教育局实施了骨干教师支教工程。2009年6月,把省、市级骨干教师派往各校,尤其是偏远的、规模较小的学校支教一年,逐年轮换。连续两年派出支教教师19人,涉及中学物理、化学、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10个学科。这样的支教机制帮扶的是学校的薄弱学科,成长的是教师自身。骨干教师支教工程实现了用一个人带动一个学科,引领一支团队,影响一所学校的理想境界。
一、理念接力――注入新鲜活力
支教教师在支教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出自身价值。一是举办理论专题讲座;二是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三是上好示范引领课,构建教学模式;四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并在个人工作室记录支教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触发的感想,与全区共享。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支教工作中来,多次开展经验交流互动活动,将自己学习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好方法、成功的经验一一进行汇报展示。如支教教师的《支教一年苦与乐》和《多捕捉育人的蝴蝶》的经验介绍;所作的《幻灯片的制作与使用》讲座,提高了全校教师使用电脑的技能、技巧以及自制幻灯片的能力;引领学科教师的《如何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受援学校注入新的教学理念,为探索高效的备课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行为带动――做实专业引领
承担管理工作――这些骨干教师,在受援学校承担着一定的管理工作,他们注重细节的管理方式受到好评。有的教师承担起了教导处教学管理工作:指导学科教学、校本课程、辅助完成各级检查验收、组织师生家长读书活动:有的老师承担了受援学校实验仪器室管理工作,在省教育督导评估中规范实验室管理,顺利通过验收,辅导学生参加桥东区实验操作竞赛,获得优异成绩;有的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和备课组长;有的老师担任了起始年级的实验教学的改革任务,他们与组员一起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及反思,开展了一次次有效的教研活动,逐步完善了备课模式,尝试新的改革,为带出一支支优秀的、过硬的团队努力工作着。
开展课题研究――与支教学校老师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有的老师带着课题来到了受援学校,有的老师协助受援学校申请了“十二五”省级课题,在课题中他们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进而提高了支教学校教师的科研水平。
课堂教学实践――讲授不同类型的示范课,指导课堂教学,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有的老师通过数学学科的概念课、图形课、复习课的不同教学方法,向全校教师展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朱洁老师每天听课、评课进行问题诊断;有的老师做不同年级的示范课、视导课、组内研究课,指导五年级专题备课;有的教师组织教师开展主题研讨课、说课及评课、撰写课后反思。有的教师开展观课议课活动,认真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精心打造优质常态课,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实效。
结对协同共进――与受援学校的骨干教师结对,进行备课、讲课、评课、议课一系列活动,为对子做示范课、引路课。由于他们的引领作用,使所在的教研组的整体研究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反思跟进――经验总结提升
支教教师在扎实做好支教工作的同时,及时总结积累工作经验,通过积极撰稿、出简报、支教日志、支教心得等形式,与全区教师分享支教经验。
篇7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师职业发展 培训
【作者简介】 毛金波,研究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副主任;文鹏,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中图分类号】 G6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1-0040-02
一、美国高校教师职业发展
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组织提出的“大学教师发展五年计划”,将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前六年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博士生毕业前一年,实施“研究生管道项目”,主要是获得大学教师资格的培训;第二阶段是大学教师工作的第一年,采用“新教师入职培训项目”;第三阶段是大学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第二至第五年,该阶段将继续开展入职培训项目,并结合高级教师的督导制促进新教师的发展,同时,这一阶段新教师的经验和能力也有高级教师学习的地方,青年教师可对老教师进行技术方面的反向辅导。
第0年:研究生管道项目。该项目在博士生毕业前一年进行,完成培训课程的毕业生可获得一本“跨学科教师资格证书”。该教师资格证书在跨学科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获得,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教学理论和实践,包括介绍各种新技术使用的专题等。
第1年:新教师入职培训。美国的大学基本上都会为新教师提供一定形式的入职培训,内容一般是学习本校的使命、政策、办事程序和校园文化。比较典型的新教师入职培训项目是将相关主题模块化,集中在开学初的一两天进行。这些培训课程可以为新教师提供在本校的“生存技能”,但不能获得职业和其他方面的发展。为新教师提供一个时间更长、综合性更强、内容更深人的入职培训,不仅要求大学提供更多的资源,还要求新教师投入更多时间。
第2―5年:反向辅导。在美国大学,教师一旦确定其大学教师身份,大学就会邀请他们加入“21世纪大学教师教学和技术能力发展计划”,并为他们进入学术共同体提供支持。在这个阶段,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反向辅导”,即由具有更多技术知识的青年教师与更有经验的老教师合作,青年教师帮助老教师学习网络上新出现的网络工具,使他们更好地将这些新技术运用到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中。事实上,在第二至第五年这段职业生涯中,青年教师和老教师都可以从对方的经验中得到益处。一方面,老教师向青年教师介绍本校传统、文化规范、实践和独特的历史等;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可以向老教师介绍新教学法、新兴技术、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等。
二、日本高校教师职业发展
名古屋大学重视充分发挥CSHE的支持作用。CSHE是名大为推进教师发展(简称FD)而专门设立的教育研发机构,其宗旨就是从国际视野出发开展有关高等教育战略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断改进大学教育水平,并发展与此相关的大学管理制度。在过去几年里,CSHE一直致力于通过研发教学TP、帮助教师设计教学大纲、出版研究刊物和信息报,参与组织FD实施活动等的方式支持名大的FD计划。在每学期结束时,为了掌握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识教育学部在通识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面向全校学生开展课程效果问卷调查工作。涉及教师个人教学评价结果部分只反馈给教师本人,并允许少数管理者了解。调查目的旨在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而不作为奖惩的依据。2006年,由CSHE组织了一次“名古屋大学各学部和研究科实施FD状况”的调查。目的在于增强相关学部的紧迫感,同时保证在正确的方向上实施各自的FD工作。
日本京都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开发推进中心实施的准教师培训(简称Pre-FD)项目也很有特色。Pre-FD是针对准备成为大学教师的博士生(包括博士后)的教育项目。京都大学的准教师培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针对所有研究生进行的为期一天的名为“面向研究生的教育实践讲座”,包括小讲座、讨论、肢体工作(body work)等;另一个为“文学研究生院Pre-FD项目。文学研究生院Pre-FD项目是针对文学研究生院博士与博士后的项目。由文学研究生院的博士或博士后轮流授课,此课为公开性质,京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推进中心必有一名教师旁听,同时有4名教务辅助员参加,并进行录像。公开课结束后旁听者和学生分别填写反馈意见表。讨论会在公开课后进行,先由旁听者发表感想(10分钟)、授课者谈感想(3分钟)、教辅人员发表学生感想(2分钟),最后自由讨论。接下来授课内容和讨论会的讨论要点由教辅人员总结,以电子邮件发送给此项目的所有人。一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并召开研讨会,主要内容包括对于教学内容的反省、授课录像的视听、学生的访谈结果的介绍、开发推进中心教授的小讲座与讨论等,最后颁发结业证。
三、国外经验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部分国家及高校的教师发展的经验与做法的梳理,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发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大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1. 推行全员培训制度
笔者建议对高校教师实行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推行培训学时学分制度。建立不同培训层次、不同学习方式及跨区域的学时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将学习培训完成情况与教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等挂钩,建立教师学习培训管理档案,逐步实现教师学习培训管理制度化、信息化。重视岗前培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对无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进行为期两年的导师制培养。根据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需要,结合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确定青年教师参与的学术研究团队,由本学科或方向的学科带头人担任其指导教师,负责其教学、科研的指导工作,使其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尽快成长成熟起来。
2. 构建教师职业发展培训体系
充分发挥已有的全国高校师资培训网络体系在教师培训方面的主导作用。依托两大龙头中心、六大区中心和32个省级中心,引入市场机制,以招投标或购买的形式承担国家级和省级教师培训项目。加快建设教师发展中心等教师职业发展促进机构,发挥其校本培训基地的作用,对全国高校师资培训网络体系形成有益补充,构建全覆盖的专业化培训体系。学校根据发展规划目标、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学校现实情况及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遵循成才育人规律,将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纳入学校培养体系;立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业务培养与青年教师个人关怀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全方位探索青年教师发展途径,做到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努力构建青年教师个人、学校及相关政策制度的联动机制,促进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学术道德观,树立继续教育观念、终身学习理念。
3. 创新培训形式和内容
建议研制教师职业发展培训课程标准。积极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各地各校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形势和特点,逐步建立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教师职业发展课程标准。成立教师职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的教师学习培训专家库,建设国家级、省级培训课程资源库,推行优质课程资源推荐与遴选制度,促进优质培训课程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合理流动和最大化利用。
4. 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应创造有利条件,鼓励青年教师自主开展创造性学术研究,提高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科研水平,逐步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和学术能力强的青年学术骨干。同时,推动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从而使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高。
5. 拓展海外研修途径
高校应积极创造有利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出国学习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相关科研项目,不断提高他们对国际交流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国际化进程中进一步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养。此外,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不仅可以开阔学术视野,还有利于他们对学生的培养和引导,这是双赢的过程。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国际化办学的深入,高校可通过多种途径,扩大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规模,提高具备海外学习经历教师的比重,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稳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6. 切实引导青年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指导青年选择合理的职业路线,通过合理的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面提升自身教学和科研能力。在职业实践过程中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规划,以适应环境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既要帮助教师实现其职业计划,提供必要的政策与物质支持,也要加以引导,使青年教师职业计划的发展同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及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吻合,提高其职业规划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许延宇.高校教师发展――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新课标;教师;职后培训;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5―054―03
教师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使教师充分理解新理念,准确把握各科课程标准,才能为课改的顺利实施奠定牢固基础。新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文化和新的行动方式,对教师职后培训在培训目标和价值取向上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教师职后培训无论在培训模式,还是在培训效果上都未能适应新课标下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职后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教师职后培训与发展的现状及策略等方面,探究新课标下教师职后培训要求和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优化。
一、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
教师职后培训是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师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新课标实施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支持和倾斜,但教师职后培训后驾驭新课程教学的实践能力却难以提升,效果不明显。
1. 教师职后培训缺乏系统规划。教师职后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学校提高教师顺应新课程教学,促进教师综合施教能力的必由之路。目前,教师职后培训主要还是以行政部门为主导,培训只对上级负责,培训计划由上级部门说了算,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对新形势下教师职后培训的深入研究,加上相关的教师职后培训政策和制度不健全、不配套,培训的有效性总体较差。另外,行政主导下的教师职后培训热衷于搞形象、面子工程,忽视了培训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教师职后培训规划,使教师职后培训往往处于“断层”状态。
2. 教师职后培训形式单一,手段滞后。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大多采取的教师培训模式仍然是专家讲座、专题培训和导师指导等,这一传统的职后培训模式一般采用人海战术、满堂灌、整体推进的教学方法,追求的是整齐划一,忽视了教师的个体特征和需求,无法吸引和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特点一是专家本位。从专家出发,站在专家的位置上考虑问题,很少考虑教师身处的条件和实际环境,是典型的专家本位模式。二是话语霸权。决定职后培训内容,很少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呼声。教师职后培训往往脱离实际,不符合目前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3. 教师职后培训目标定位不明,需求脱节。教师的职后培训应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目前的教师职后培训仍沿袭传统的教材梳理、教学重点难点的解读、中高考释疑等目标定位,注重的是教师所任学科方面的发展和提高,且培训课程的设置大多依据进修学校自身资源的能力水平,所开设的课程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存在一定差距,且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际、不能有效地促进职后教师全面发展、重视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不能满足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这一定位往往以固定的教材、固定的课程和固定的方式进行,学校和教师对培训的内容没有自主选择权,是一种肤浅的“眼前”培训。新课程实施后,教师不应是简单的“知识搬运工”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职后培训应有针对性,给教师发言权。
4. 教师职后培训与职前教育相对隔离,衔接不通。负责职能教育的师范院校不能及时获取教师上岗后信息的反馈,没有形成专业教育的优势,大多数师范院校仍旧用“学科专业”来代替“教师专业”,能够体现师范性的课程依旧是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这三门传统课程,内容陈旧、狭窄和空洞,不注重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实践性较少,学员根本就没有转化成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技巧。所以他们接受的教育科学知识往往学过就忘,完全与中小学教学实际脱节;而负责职后培训的教师进修学校又摆脱不了职前教育的办学模式,致使培训内容重复或缺乏连续性,教学方式陈旧,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内容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职后教育的模式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教师讲”和“学生听”,其作用只是满足了教师的晋级和职称评定等个人利益的需要,教师职后教育的目的性与提高和改进自身专业素质的联系不密切,未能真正服务于学校的实际需要。
5. 教师职后培训设置不合理,渠道不畅。一方面,从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上看,“老师讲,学员听,考试测”、“理论多,实践少,效果差”、“灌输多,注入多,启发少”仍占较大比例,缺乏“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互动,教学启发”的科学培训设置。另一方面,从培训渠道、主体看,除行政部门定期举办的大规模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外,还存在着名目繁多的各类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主要为应试教育服务,满足一些学校、一些教师急功近利的需求。这些培训活动很难带来教师未来发展真正需要的,能开阔眼界、更新观念的“营养成分”。另外,基教、人事、教研、电教、继教、政教等部门都在进行教师职后培训,由于缺乏对培训活动的有效整合,这些培训活动看似各有所指,但其实质大多是低水平的重复培训。还有很多培训内容即使与教师发展关系不大,但由于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关,教师也必须参与其中。
6. 教师职后培训体系缺乏,运转受限。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能力有限,仅靠教研员或校本研修来高质量完成教师职后培训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在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上,我们要打破目前部门之间、城乡之间、校校之间的独立性、封闭性,建立一个高效透明的教师培训体系。长期以来,由于教师职后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整合和总体规划,部门之间普遍存在重复培训现象。另外,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校之间由于没有建立统一协调的培训体系,加上互相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始终难以共享优质培训资源,导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二、新课标下教师职后培训的应对策略
新课程高度关注“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开放、民主、科学的探索过程,要靠广大教师去实践、去探索。因此,要做好新课标下教师的职后培训,必须转变理念,不断调整教师职后培训要求和优化教师职后培训模式。
1.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后培训的要求。
(1)课程的综合性。新课程改革不仅开设了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适当增加了探究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综合社会实践性课程,还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就不同学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把社会、个体与自然三者进行有机结合。新课程通过这种综合化取向,加强了学科
的统整性,确立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教师能够在更加宽泛的视野上进行教学,并进行课程内容的整体规划,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课程的层次性。新课程按照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合理安排课程,发挥课程整体教育功能,既有统一的基本要求又有较大的灵活性。在新课程改革中,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灵活多样的选修课程,改变了以往课程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层次多样性要求教师必须有能力胜任不同内容的课程,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拓展课程资源,从而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3)课程的开放性。新课程改革了原有的封闭的僵死的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上要求揭示当代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要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增强课程内容与时展的联系。现代化科学技术内容的增加,政治思想教育内容的充实,人文科学知识的增加,艺术体育等审美课程的开设,使课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紧贴时代的脉搏,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和新技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4)课程的实用性。新课程改革了过去过于重视学科课程的学科体系问题,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增加了社会实用性内容,比如,外语学科课程增加了听力课程;选修课程适当增加任意选修课程、微型课程、短期课程;社区服务课程的增设,地方性与校本课程的设置;等等。课程的实用性特点为师生构建了开放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有了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亲身参与体验的机会。这对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课程的实践性。新课程适当地增加了综合社会实践课程,更加注重了技能性课程和实验、试验以及训练动手能力的课程。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中教育资源的开发,社区服务性课程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活动内容的设置,探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区域性专题的研究都体现了对课程实践性特点的关注。
2.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后培训模式优化的要求。
(1)案例研究培训模式。这种模式以课堂实践中某一教育教学事例为基点,采用讨论交流、专家评析等互动形式。一是由教研员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案例,呈现给教师培训班学员,通过分组讨论,统一意见上台交流,经指导教师点评后,学员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为学员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帮助。二是通过讲述书写案例的格式,让各学员明确书写教育教学案例的要求。三是要求学员根据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确定案例的主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案例的撰写。
(2)课题研究培训模式。这种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中心,激发学员学习教育理论和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积极性,提高他们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一是教育理论学习。组织学员集中学习有关教育科研的理论知识,包括研究课题确定、课题设计、课题实施、课题开题和结题报告等。二是撰写开题报告。指导教师组织学员从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研究的课题,要求课题的切入口不要太大,并有研究的价值。经过相互交流,学员制定好课题的开题报告。三是组织学员与指导教师定期交流研讨,及时总结经验,并培训学员进行推广,以此指导他们的教学实践,提高他们课堂教学的质量。
(3)远程教育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学员与指导教师利用博客,将各自的学习心得体会、观点,通过网上交流,从而产生智慧的火花。组织网上研讨活动,以开放、互动、共享、共进的活力,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在研修博客网上申请教师研修博客群组,然后让所有学员加入。其次,要求学员将每次学习后的感想、体会以及专题研讨的内容通过网络博客平台实现交流互动。这种培训模式解决了教师参与教研时间与空间上的不足,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引发大家对教研内容的深入思考,真正起到研讨、反思、互助的作用。
(4)专题教育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把理论知识学习、专题讲座、学术研讨、课堂实践、撰写单元计划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培训学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一是理论知识学习。邀请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对学员进行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辅导。二是专题讲座。三是专题性研讨活动。教研员选取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讨的主题,要求学员写好发言稿,集中研讨交流,专家点评,营造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四是课堂教学展示。这种培训模式改变了以往培训混日子的念头,不全身心投入是不可能完成培训任务的。
(5)导师指导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导师带徒的形式,采用“一带二”的方法,以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一是确定指导教师。二是确定师徒对象。尽可能将与指导教师学校距离近的学员组成师徒结对对象,这样便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指导。三是签订师徒带教关系,明确相互的职责并制定带教方案。带教方案的内容包括带教的目标、时间、内容、形式与方法等,这些内容以协议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在研修班结束之际进行考核验收。“一带二”师徒带教培训模式改变了以往培训“过过场”的局面。通过传、帮、带的实践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能力与水平,从而构筑“导师一教师一青年教师”的辐射形式。
(6)学术沙龙培训模式。这种模式以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主题,通过指导教师与学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研讨,甚至展开针锋相对的学术争鸣,从而培养学员的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研讨氛围。首先,确立学术沙龙的主题,主题由指导教师或学员就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中确定。其次,让学员就该主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或情报,并在学术研讨中各自发表意见。这种学术沙龙式的研讨,不要求统一答案,其目的在于实现多种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开阔学员的学术视野,发展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
(7)外出观摩交流培训模式。观摩交流已成为教师喜欢的并认为最有效的培训模式之一。通过外出观摩展示课或研讨课,可以开阔学员的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8)考核评价体系的强化。有效的评价是培训的保障体系。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每位教师能主动地发现自我的不足,主动地自我学习,提高水平,弥补不足,所以,如何巧做文章,促进教师“自我培训”意识的提高,是教师培训工作能否良性循环展开的关键。
总之,教师培训要体现出实用性、层次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要制定多样性、针对性强的职后培训模式,这样既可激励教师产生不断奋进的学习动力,又可使之长久维持,从而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组,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17.
[2]鲁子问,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5):20―21.
[3]陈琳,Simon Greenall,新标准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8―29.
[4]Peter Jarvis,Global Trends in Lifelong Learning andtheResponse of Universities[J].Comparative Education,1999,35(2),35―38.
[5]Mireia Montane.Professionalisation of Teaching:TheOut-comes of an ATEE Seminar[J].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94,17(1/2),42―45.
[6]连仕玉,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反思与感悟[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8):22―23.
篇9
一、订立一套制度
“高效课堂”作为课改的一种形式,工作的收效关键在于落实的力度。我校围绕“高效课堂”先后制定了《教师学习制度》、《教师观课、议课、评课制度》、《教师帮扶制度》、《教研及集体备课制度》、《课堂教学跟踪、检查制度》等。与此同时,为了促进制度的落实,实现精细管理,做到优化细节,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精细管理抓落实”活动,强力狠抓、确保实效。重点抓了四个方面:一是抓了集体备课制度、由相关备课组长考勤评价,月末汇总通报;。二是每月进行教学常规统查。把导学案的设计、教后记、听课评价、研修记载、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为常规检点,并在教师会上对统查结果进行通报,存在问题由主管领导跟踪检查,实现整改。三是将学校主要领导、教导处、值周小组、值周班级的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多向多元化的检查网络和无缝隙管理。四是夯实管理责任,做到各类检查结果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并将高效课堂达标情况按无效、低效、有效、高效四个等级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价里。
二、组建一支队伍
“高效课堂”的展开和深入实施,会打造一批优秀的教师;反过来说,只有建设好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才能保障“高效课堂”的真正贯彻。我校已形成了“校长—主管教学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这样的教研网络。认真扎实地进行学习活动和教研活动,搞好校本教研,做好在岗培训,引导教师合作教学,鼓励教学反思。除此之外,落实“中心发言人”教研制度,开展规范化、常态化的教研活动,注重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也不容忽视。骨干教师是学校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骨干教师的主力作用,将骨干教师的讲课推介给所有的教师,为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最直观的示范,这样做不仅能加大优质课的辐射范围,同时对骨干教师有着极大的鞭策作用。这些都是推动校本教研工作、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举措。
三、找准一个支撑
“高效课堂”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关注课堂教学问题,反复实践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细节,才能最终实现“高效课堂”。我们从上学期至今重点确定了如何关注和转化差生,如何培养和利用“学术助理”、“学科长”、“小组长”,如何营造和谐、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如何培养学生的发言习惯,如何在高效课堂背景下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几个课题研究方向,并且把课题研究任务细分到每个备课组、每个教师身上。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做好记载和资料积累,促使实践向理论的升华。通过课题研究,发挥了教师的特长,集中了优势,有利于攻克难关,便于形成科研合力。
四、把握一个落点
课堂是催生教育智慧的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效课堂”的落脚点。我校在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上明确要求教师应以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为原则,切实提高课堂效益、提高学生素质。为此,我们推出“三步一导一学循环教学模式”:第一步:课前学案的编写与预习;第二步:课堂教师的点引,学生的合作探究与交流展示;第三步:课后师生的反思,修正,完善提高。每一步都突出教师的导的作用;每一步都体现出学生学的主体。尤其针对学生学习,学校重点提出三点:一是预习。要求边看、边记、边思考。成败的关键是思考,要突出重点、划出难点、标出疑点为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做准备。二是上课,坐姿要正、脑子要动、边听边记、五官并用、及时巩固、融会贯通。三是课后复习,规范训练。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格式书写规范,力求熟能生巧,巩固学习效果。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此三点狠抓落实,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搭建一个平台
学校注重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积极引导教师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给老师一个专业成长的平台。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网上培训学习,鼓励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培训,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开阔了教学视野并且能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认真内化反思,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能,开展优质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每次活动中,各备课组成员人人参与,及时吸纳研讨课中的优点,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备课组成员各抒己见,提出整改的意见或建议,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再认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学校为了教学教研活动能更有效、更便利的展开,引进广州“三学苑”教育教学资源系统,超大容量的备课、上课资源为“高效课堂”的有力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保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学校自建的网站上教师教学视频,组建校本教研论坛,使老师可以随时随地流教学感想,随时借鉴教学成果。这样,教师在参与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断变革教学方式,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高。
六、营造一种氛围
走进校园,绿草如茵的操场、宽敞明亮的长廊、丰富多彩的文化墙,是对“高效课堂”魅力的全然展现;步入教室,落落大方的摆设、别具匠心的布置、和谐融洽的氛围,是对“高效课堂”本质的全新诠释。在此,我们特别强调,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应看好“浓”,教室的设计与布置应绝对体现“实”。即就是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自己设计、布置、完善,使教室成为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这样,学生学会了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增强了责任心和班级认同感。
七、注重一个目标
“高效课堂”的“效”落实的对象就是学生,我校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实现从关注学生的成绩向关注学生的人格尊严、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到学习方法、智力类型、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成长需求和人生理想的转变,以加快提高素质教育的步伐,以实现学校育人为本的目标,使每个学生能够健康、愉快、迅速的成长。
八、形成一种文化
这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终极理想。通过“高效课堂”的推动,让教师把敬业奉献当成一种责任,把业务素养变成内在动力,把爱学生变成发自内心的行动,最终自觉自愿自发地实施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这样,校园文化就会形成,它将会无形地感染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形成自觉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以上是我校在“高效课堂”活动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总而言之,实现了“高效课堂”这个具体的目标,也就实现了一个学校的教育价值。
篇10
课堂教学改革之教师角色定位基于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打造“玫瑰课堂”。“亦师”,即专业引领,提升人格魅力;亦友,即尊重学生,当孩子的知心人;亦伙伴,即教学相长,让师生受益终身。在近三年的改革实践过程中,学校课堂教学在“亦师亦友亦伙伴”的教师角色定位理念的引领下,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亦师,专业引领,提升人格魅力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就无法落实课程目标,教学改革也无从谈起。这些年,我们构建了清晰科学的教师团队培训网络,把科组长队伍建设视为培训中最重要的一环。学校经常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如骨干教师跟岗交流、各学科教师外出听课取经、教导处组织的“培养可持续发展教师”等论坛活动,让每位教师在分享交流中得到提高。玫瑰科组长专业水平较高,引领能力强,是一支能独当一面的科组长队伍。教师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能使自身的专业发展与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相结合,达成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共赢局面。
(一)抓好教师团队培养
下放管理权到各教研组,以科组为基础单位,充分发挥科组长的引领作用。抓好科组和备课组建设,每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后都由科组长及时组织科组教师进行反馈交流。每学期.学校教导处都组织“培养可持续发展教师”科组长论坛活动,让学校的各位科组长积极分享交流,共同提高。
(二)变检查为指导,变检查为引领
1.每周对学校教师的各项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在学校OA网上进行反馈,对于特别好的做法或不足之处在教师例会上重点强调。
2.加强课堂教学校本研修,预期达到以下目标:让教师掌握“亦师亦友亦伙伴”的案例剖析模式;大幅提高我校教师的“备课与教案生成能力”“课堂上师生互动与沟通能力”,让“亦师亦友亦伙伴”案例剖析模式成为教师专业提升的一条重要途径;积累一些具有本土特色、有一定原创价值的研究成果;构建集教、学、研于一体的“亦师亦友亦伙伴”案例剖析研究模式。
根据以上目标,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亦师亦友亦伙伴”案例剖析模式是指以“亦师亦友亦伙伴”的教学设计、研课、课堂评价项目的设计与思考三个环节为一个整体的模式运作机制,组织好这一模式的落实开展。
(2)关注“时效”“情感”“重构”三个维度,结合学科及任教班级的特点构建各科各班凸显“生成”“互动”的“亦师亦友亦伙伴”教学设计研究。
(3)以“研课”为策略的“亦师亦友亦伙伴”研究:一师同课异班同设计教学后反思研究;.众师同课同班异设计教学后反思研究;一师同课同班异设计教学后反思研究;众师同课异班异设计教学后反思研究。
(4)以“课堂评价项目的设计与思考”为策略的“亦师亦友亦伙伴”研究:反思式评价项目设计与思考(教师自评);欣赏式评价项目设计与思考(教师评他);批判式评价项目设计与思考(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评价自己);品鉴式评价项目设计与思考(学生、家长评价教师);引领式评价项目设计与思考(专家、学校主管评价教师)。
在本研究中,重点是结合当前小学课堂教学实际,构建关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亦师亦友亦伙伴”课堂,研究出轻负高质的教、学、研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备课与教案生成能力”“课堂上师生互动与沟通能力”的测量,并找出教师构建与优化“备课与教案生成能力”“课堂上师生互动与沟通能力”的内部机制。
(三)重视“送出去,请进来”,对学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科组长带头认真学习。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在教师例会上分享学习成果,校际间的交流活动也是我校教学改革的亮点。近几年,玫瑰与深村、藻绵、河宕、高明更合、千禧小学和沧江中学附属小学等组成了联校,在联校教研中,从阅读、习作指导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指导,教师们为高效课堂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
(四)以竞赛为契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各种教学、学生竞赛活动整合到教师团队培养工作中来。我们认为,一位优秀教师不仅要自身素质高,更重要的是能把培养学生和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结合起来。任何一次比赛,教导处都带领科组长在赛前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训练时扎实到位,赛后及时小结,以达到玫瑰师生“一次竞赛,一次提升”的目标。
二、亦友,尊重学生,当好孩子的知心人
打造孩子喜欢的学习平台,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每学期我们都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活动项目有:音乐科组的舞蹈队、合唱队、古筝队;美术科组的丝网花制作小组和绘画制作小组;数学科组的育苗杯小组;语文科组的小主持人小组;体育科组的田径队、毽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科学科组的科技发明小组;信息科组的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编程小组、足球机器人小组及电脑制作活动小组。各年级还按学生的兴趣组建了阅读、书法、剪纸、英语课本剧等活动小组。教师用心耕耘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收获不断,效果显著。
(一)打破常规的课堂模式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以构筑“活动化”“儿童化”的课堂为目标,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感想、困惑和收获,把自主学习延伸到课堂上。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怎样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习,怎样进行调查,怎样做好活动小结等。在实践时教师也学会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接纳和认同每一名孩子。做到“真情实意爱学生,真才实学教学生,真知灼见感染学生”。
(二)让课堂成为学生的最爱
1.开学初领任务。分派也好、抓阄也好,一个班负责一个课时的内容,每个单元的新课内容分下来,剩下的自由认领,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不唯书”、常质疑的好习惯。 2.提前一周备课。提前一周做课件(高年段)、试教,每个小班成员都有自己负责的项目。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不耽误学习。
3.课堂气氛活跃,容量大。课堂上,讲课的“小老师“头头是道,播放课件的人得意无比,因为课件中的图片漂亮、内容丰富、音乐动听,还不时会有抢答、小班竞赛、上台展示等环节,听课的人特别专心,课上,“小老师”根本不用强调纪律。
4.每节课结束后都有小结,有反思。每堂课总会留下几分钟,要么教师小结,要么大家评议。表扬做得好的,指出做得不够的,提出改进意见。
(三)把学生喜爱的综合性学习更好地落到实处
关于综合性学习,五年级以后都是以独立的单元呈现的。因为有小班,所以每一次综合性学习都会有很多收获,有很多值得珍藏的东西。
1.“遨游汉字王国”课程:各小班制定活动计划,到街头找错别字,办手抄报,搜集谜语、歇后语等资料,最后形成活动展示汇报课。
2.“轻叩诗歌的大门”课程:经过一轮学习后,我们请每个小班出一本综合诗集,包括对诗歌的分类搜集、赏析、创作等,很有意义。
3.“难忘小学生活”活动:以小班为单位回顾小学生活,包括照片、文字、习作等,形成一本书。
我们的“真情实意爱学生”不仅是一般意义的喜爱学生,更是深层次的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欣赏每一个学生的“习得”。教师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二是尊重学生的选择;三是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选择学生喜欢的切人方式,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唤醒潜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亦伙伴,教学相长,让师生受益终身
学校每年都举办的教学开放日“玫瑰节”,就是由教师精心设计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科学等科目的公开课,赢得了来宾的声声赞誉。英语科经常邀请外国朋友到校进行交流学习,围绕英国的自然和人文、中国的龙狮文化、“行同济”等习俗的交流互动,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了与孩子一同成长,我们的全体师生每天都身穿整齐的运动服,踏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地参与大课间活动,以动作整齐的广播操、动感流畅的跑操和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使孩子们享受到“我运动、我阳光、我快乐”的幸福。形体课程中,李燕平老师会精心地设计每一节课的内容,在锻炼学生基本功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以及节奏感。还有每年一期要求全校学生参与的队列培训,都是孩子们喜欢的项目。孩子们紧跟教官的步伐,认真地接受整队、站军姿、齐步走、排队下梯等规范培训,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也让大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各项体育比赛走在区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