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4-05-21 17:3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urban design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position also more and more heav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relevant urban design work of reading and analyzed. The number of urban design method,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explore the in the use of the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Keywords: urban design method; The city space form;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设计的维度》一书中提出: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从物质形态和社会文化方面,创造可供人们使用和享受的场所。事实上城市设计涉及的范围很广,可以说它是从美学的角度来关注城市空间,也可以说它是对公共领域的品质的研究。本文研究的是城市设计研究方法,而这些研究方法在许多著作中都有零星的提及,且重复现象也很严重。故经过综合和总结,从《寻找失落的空间》和《城市设计》这两本书中提取了五种方法进行论述。
一、城市设计研究方法总结
1.特兰西克教授的三种研究方法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杰·特兰西克教授曾经在他的著作《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从现代空间的演变和历史例证的分析入手,提出了目前城市设计理论的三种研究方法,即图底关系理论、联系理论和场所理论。
(1)图底关系理论
图底关系理论研究的是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的规律,它试图通过对城市形态和环境之间的图底关系的研究,明确城市的各种信息,例如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等级、城市的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等等。
“图底分析“是现代城市设计处理错综复杂的城市结构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城市和建筑设计中,用图底关系方法可以明确空间界定的范围,不同等级的空间、空间的收放效果等,从而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对空间的界定,创造出积极的空间。
(2)联系理论
联系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中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线“性关系规律的理论。这些“线”包括交通线、线性公共空间和视线,比如各种交通性干道、人行通道、序列空间、视廊和景观条件等等。
通过联系理论的研究,可以明确城市的空间结构,建立不同层次的建筑和功能分区,确定城市中主主要道路及公共空间的联系廊道,并以此为依据控制周围与其联系的各构成元素,以达到一种“各种流动形态的和谐交织“和秩序化的结构布局。
(3)场所理论
场所理论是把对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等的因素加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的理论。通过对这些影响城市形体环境因素的研究,把握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人文因素、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场所理论的研究中,社会的、文化的和感知的因素被渗透到对空间的界定和围合中来,这些内在和外在因素的有机结合,于一般性的场地赋予出场所的意义。
2.王建国《城市设计》一书中的方法
同济大学的王建国教授在《城市设计》一书的“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技艺”部分也提到了若干种空间——形体分析方法和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1)序列视景分析理论
这种方法的具体过程是:在某城市空间中,确定一组运动的视点和一些固定的视点,选择一条适当的路线(通常是人们集中的路线)对空间视觉特点和性质进行观察。同时在一张准备好的平面图上标注箭头,注明视点的位置,并且记录视景实况,。而分析的重点是空间艺术和构成方式,记录的常规手段是拍摄序列照片、勾画透视草图和进行视锥分析。今天还可利用电脑或模型——摄影结合的模拟手段取得更连续、直观和可记载比较的资料。
(2)空间注记分析理论
这是现代城市设计空间分析中最有效的途径,它综合吸取了基地分析、序列视景、心理学、行为建筑学等环境分析技术的优点,适用于设计者加深对设计任务的理解,并有助于改善城市空间关系的观察效果。所谓注记,乃指在体验城市空间时,把各种感受(包括人的活动、建筑细部等)使用记录的手段诉诸图面、照片和文字,因而这是一种关于空间诸特点的系统表达。这一技术在战后许多城镇设计和环境改造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城市设计解析理论的运用
1.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的运用
一个成熟的城市设计方面,包含了绿化、空间、道路、铺地、自然景观等信息。而在这种信息中,最核心的是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城市各种空间的关系。故在设计初期,这里我们就要借用“图底理论”,摒除其他因素,把建筑物涂成黑色,把城市环境留白,使城市空间形态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2.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的运用
培根早在1964年进行美国费城中心区城市设计时,就运用联系理论,首先为费城中心区编制了一个杰出的“城市结构“,以活动中枢构成整个城市的功能以及视觉骨架,形成城市的主要空间走廊,建立了和谐有序的城市结构。
城市一般都有由多条街道空间、数个节点空间和数栋变化丰富的建筑实体空间组合而成,所以在有了建筑实体与城市环境的黑白城市空间形态图之后,我们还需要利用联系理论,对空间形态图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发展各个街区之间的联系,分析出这个方案的空间结构,绘制出方案的空间结构图,并标明各级节点、轴线、标志物等,方便进一步的深入。
3.在城市三维空间方面的运用
在进行完二维层面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的设计后,下一步要进行三维空间的推敲。在这里我们用空间序列理论和空间注记理论来完成从平面到三维空间的转化,我们先利用软件建起方案的模型,再在平面图上选用几条典型的路径,设置若干个节点,画出每个节点对应的人视图,从而反映出人对空间的场所感和意象。
三、总结
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中国的城市形态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对城市设计研究方法的总结和分析,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分析优秀的城市设计案例并总结出案例的优缺点,也能够帮助设计师科学的开展城市规划设计。
虽然城市设计现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同时城市设计也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所以它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等成熟学科相比,在许多方面都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且在很多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故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希望通过对城市设计研究方法的一些探讨,能对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有些许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王建国.城市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英)卡莫纳,冯江译.城市设计的维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邱嘉宁,苟扬.活力中心区的空间营造[J].理想空间,第36辑.
篇2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现状;方法
一、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境艺术的概念进入中国至今,经过20多年循序渐进式的普及教育和社会实践,同时结合中国现代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环境艺术与诸如环境生态、环境保护这些概念一样,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在全国已有近2000所各类高等学校设立了艺术设计学科,这其中大部分的艺术设计学科都包含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每年有数万名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硕士、学士或专科生毕业,投入到城市设计或区域环境设计的第一线上,并为中国的城市环境设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综合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有两点因素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关键,简言之,一是要调整自身,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二是要主动宣传,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
首先,发展的关键是自身调整。自身调整就是环境艺术设计应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战略目标的调整与重新确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更清晰明确地确定自己的行业战略目标,从摇摆于城市规划、建筑学、室内设计、园林绿化之间的模糊定位迅速确定下来,既完善和突出自己的特点,又继续保持与相关专业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态势。
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目标不应狭义地理解为美化生活、装饰城市或从视觉角度调整环境面貌,而应将目标定位得更高、更广。应从为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标本兼治的设计这个角度重新确立环境艺术设计的战略目标。
(2)强化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从社会学角度去看,每个人的行为都包含既对自己负责,又对社会负责的双重性质,但其程度不同。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师大多为学绘画艺术出身,艺术家的高傲不羁的性格特点,更多地以个人好恶决定行为取舍的态度亦影响到了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职业性格。而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种种特殊性,要求从事此专业的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前人后代负责的历史使命感。
(3)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师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是极其复杂的多问题、多层次、多信息、多答案的设计过程。如何从众多的条件设定和复杂多变的答案中选择相适合的方案,需要设计师具备相当高的综合素质与全方位的修养方可完成。
由于以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较多的知识来源于艺术和艺术设计,造成了处理设计问题重表面效果、轻内在规律,重感性、轻理论,重概念表达、轻逻辑程序的现象。这种现象必须调整,才可使环境艺术设计师适合时代的要求。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人类对获得丰富文化和生活资讯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责任就是要借助设计的语言、艺术的形式,利用空间构成、装饰构筑、色彩及风格形式的变化等手段,创造出具有丰富内涵和解读多义性的空间环境。这是时代赋予环境艺术设计的使命,同时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生存发展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的城市建设需要环境艺术设计的介入。具体地说,环境艺术设计的介入是发展战略的需要,是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保持中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内心深处对环境的要求是在安全感保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追求异质性,人类需要变化和复杂的环境。由于人类所具有的个性因素,要求环境场所的形式提供更多的视觉信息,通过物质环境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们要求获得更为丰富的感知经验。个性化和丰富的感知经验有助于对环境场所形成清晰的形象记忆。人类喜爱旅游,喜爱不同地区和地域的文化,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喜爱不同地区和不同地域环境的复杂丰富及其变化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从人类社会发展史和城市建设发展史中,我们不难看出,秩序感和丰富性永远是一对矛盾,好的城市设计应该从秩序与复杂、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协调关系中演化出来,有秩序的复杂性能体现出高水平、高文明程度的秩序,秩序本身的复杂性又在于多种因素的交融互动、多种形态的构成变化。
三、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
环境艺术设计有两个重要的专业方向,这两个专业方向都与建筑存在着紧密的图―底关系。一个方向是室内设计,这是建筑物内部由围合物与空间形成的图―底关系;第二个方向是环境景观艺术设计,这是从城市空间去区分,由城市建筑物组成的实体与城市建筑物之间或之外组成的虚体空间形成的图―底关系。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进行这部分的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措施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改造:
(1)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增加积极外部空间、改善区域环境,形成统一协调和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最终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通过增加休闲区、小广场、小公园等渗透空间,为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休闲停留空间,促进人们的交往。所谓空间的积极性,是与自然的无计划的消极空间相对应的空间,积极空间所表现出的特点是与人对场所的介入和参与紧密相关,空间中人的参与度越强,空间愈呈现积极性,反之,则呈现消极性。
(2)在城市公共空间中,通过雕塑、艺术品、构筑物、视觉导向系统、标识、环境小品和城市设施的设计,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功能,为创造积极的交往空间打好基础。在一个空间中,雕塑及艺术品往往可以形成视觉中心和人们谈论的话题,国内外很多城市的雕塑作品往往成为区域形象的标志。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设立广告牌、钟塔、路灯、展示广告、指示牌等各种尺度适宜的人性化设施,可方便市民生活和促进信息沟通,是构成城市公共空间活跃气氛的重要因素。当然,这些设施和系统的设立要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相协调,形成有秩序感、节奏感及变化统一的环境氛围。
(3)通过绿化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绿化是城市公共空间中重要的“软质”构成要素,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配置有利于景观和环境改善的绿地;利用绿化加强步行环境的特色,将城市中的水体、绿化等自然景观和休闲街道、广场等人工景观融于一体;在有限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创造出步移景异,丰富多彩的绿化景观。
(4)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色彩与环境照明控制,提高环境质量。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色彩与照明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之一,在环境设计中,为了避免景观的杂乱,可以利用色彩控制和照明设计创造既变化又统一的城市景观,提高人们对场所的辨认感和归属感。
(5)通过对城市街区建筑立面的整修改造和对商业广告牌匾的整理规划,促进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环境优美、秩序整洁的整体环境。
建筑物是城市人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城市生活的主要承载物,它的建筑风格、色彩、材料、体量、外形轮廓等都是形成环境观赏感受的基本要素。故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建筑物的立面进行整改设计、治理调整,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一项主要工作。
另外,在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商业空间已经成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对城市中商业街道的广告牌匾及设施进行综合设计、统一协调管理已经是当务之急。只有通过环境艺术设计师的综合设计,才可能达到功能合理、配置适宜的效果,为市民提供良好的购物、休闲、娱乐的商业环境。
篇3
关键词: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建设;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02-01
进入二十一世纪,高技术凭借其既能促进社会发展,又是国家安全的保证而主宰世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先进材料在高技术领域又处于先导性、基础性和带动性的地位。近年来,新材料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既为基础教育和前沿研究的高等院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如何能够培养能适应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高速发展需求,又具有新的知识结构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教学研究的动力。
《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是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公共技术基础课,主要涉及材料研究方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材料分析、测试的技术手段,是综合性和实践性紧密相结合的课程,是每位学习材料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在材料学科中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随着新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测试手段日新月异,为了使学生在将来的科研及工业生产中能正确选择和使用有关的近代测试分析技术,《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需要进行系统改革以适宜时代的发展。
一、课程内容改革
1、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组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形成了内在联系密切、统一组织协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各具特色的多层次的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
2、提出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解决了学生理论基础较强而对测试仪器操作和分析测试数据能力弱的现象,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将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史融入授课过程,让学生追寻科学发展足迹,体会每一材料研究方法的形成、演化之思维过程,进而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了解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
4、丰富完善教学内容,既涵盖了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最新发展的分析测试技术,又包含建筑材料性能分析测试等特色内容,实现了内容分层次、分模块,使教学内容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特色分明。
二、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1、积极建立新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教学模式。理论教学讲授基本原理并注重知识体系的整合;教学实践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工作中,课程组建立了“课程实验-综合测试-课外实践”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各种分析测试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改革了教学手段,课程主讲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课程网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在教学工作中,将教师的科研案例引入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已初步完成《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网络版教学软件的开发,同学可随时上网学习和查阅有关内容进行学习。编写《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思考题,建立网上交流平台,便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自测以及交流。
3、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成效。采取了引进和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充实了教师队伍。课程组四位主讲教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两位博士毕业的副教授和一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讲师组成,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有发展潜力的教学队伍。
三、实践教学改革
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拥有建筑材料实验、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和材料化学实验室。装备有电子显微镜、综合热分析、色谱分析仪、偏光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显微硬度仪、激光粒径测定仪等大型仪器,满足进行本课程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
2、本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实验活动。学生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和毕业设计等方式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在学习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课程同时,依据自我专业兴趣,自行选择指导教师,通过自主查阅资料、与指导教师交流、自主思考、设计实验、制备样品,并评价材料的综合性能及分析材料的结构。科技创新大赛的成绩一定比例计入本课程期末考试,激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其自觉学习,独立思考及独立科研的能力。
四、课程目前的不足
尽管我们对《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但仍然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1、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时常脱节。本课程涉及的仪器精密且贵重,数量有限,种类也不齐全,学生真正动手操作仪器的机会非常有限,动手能力很难得到实质性提高。
2、本科程涉及到结晶学、物理学、数学等学科,学生在理论教学中表现出基础学科知识不足的特点。
3、在教学中遇到的材料微观现象难以用语言表述、仪器结构复杂,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并熟练操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尽管我们对《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要想赶上日新月异发展的步伐,培养出高素质、具有创新性的人才仍需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城市中轴线;城市设计;轴线功能;广州;岭南特色
Abstract: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the Guangzhou new city south center axis area is “regional administrative center with Lingnan culture”. Based on this functional orientation,Urban design for the Guangzhou new city south center axis area construct a green open central axis with Lingnan culture.This article will be mainly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centrating high-quality service functions,creating green open public space and promoting Lingnan culture.
Key words:City Axis;Urban Design;Axis Function;Guangzhou; Lingnan 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08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8-59(7)
1背景与意义
广州中轴线南段地区整体城市设计范围北起珠江前航道和黄埔涌,南至珠江后航道,西起广州大道,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区及丫髻沙大桥,东至海珠岛东岸,总面积40.26平方公里,轴线总长度为6.4公里。核心区规划范围则包括行政办公区、第二领事馆区、海珠区雨洪调蓄湖、南海心沙等重要节点(图1)。
中轴线南段地区正处于快速而剧烈的城市化进程之中,它既有最新的超高层建筑――新电视塔,又有八十年代后期的村庄住宅;既有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和地铁,又有交织如迷宫般的老街道;既有高级的滨江公寓,又有大片破旧的厂房;既有领馆区和海珠区政府等办公中心,又有红卫、东风、三颉⒘虻瘸侵写濉I鲜龌慵形成一种十分复杂的城市结构,迫切需要整理和改变。
轴线是城市空间形态的结构要素,也是城市景观的魅力所在,世界众多主要城市都围绕轴线进行功能布局。中轴线南段地区城市设计规划将建设成为新的城市核心功能区,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的旅游好去处,同时塑造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使新城市中轴线成为引领城市空间布局的导向线。对中轴线南段地区进行城市设计深化,为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轴线和滨水地区,优化并提升广州中心区的核心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塑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国际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图2)。
2发展策略研究
2.1集聚城市核心功能,强化区域服务腹地
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广州需要努力提高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并不断提升服务功能的能级,构筑区域核心与辐射腹地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格局,从而加快推进城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轴线南段地区核心集聚功能应注意与广州市其他几大功能区定位相区别,形成错位发展。城市设计以中轴线南段地区为载体,基于已拥有的领事馆区及海珠区政府,宜发展集聚行政办公为主体的高端服务职能,推动区域行政办公功能的整合,全面提高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中轴线南段地区通过做大做强区域行政中心,集聚中央、省、市等各类行政办公机构,建设高端服务中心,集聚功能的能级越高、能量越大,辐射的范围就会越广,影响就越大。
2.2营造绿色生态轴线,建设和谐宜居城区
为更好地体现绿色休闲概念,让市民能够充分享用万亩果园、河涌水系等生态资源,完善中心城区的宜居环境,城市设计将打造一条国际一流的绿色开放中轴。中轴线南段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强调自由开敞的“园”的理念,沿南中轴线设计绿色开放空间,其绿带宽度为180米,并预留景观视线和开敞绿化廊道,突出标志性景观和滨水景观,使自然环境与城市融为一体,与北中轴一起形成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轴。
2.3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广公共交通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充分体现“公交为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推广公共交通为基本点,建立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完善各级道路网络,通过地铁、地面有轨电车和航运系统连接高密度、高增长的开发地块,优化地区交通与外部交通的衔接。本地区共规划有地铁8条轨道线,10个轨道站点。规划两条有轨电车线,分为东行线和西行线,采用循环路线环绕中轴线,站点分布密集,以弥补地铁对一些地区覆盖不到的缺陷。
2.4彰显岭南特色,构建岭南风格新中轴
为更好地体现广州市的城市风貌与特色,中轴线南段地区城市设计进一步传承、发展并弘扬岭南风格。城市设计紧紧围绕“岭南印象,花城绿轴”主题,提出“厚岭南文化,强岭南印象”的总体设计思路。设计方案以保护岭南特色为基本原则,在设计方案中充分体现岭南风格,强调保护历史建筑和自然风貌,将岭南特色的历史风格融入到新的城市环境之中,打造兼具国际品位和岭南特色、反映城市功能和时代精神的城市形象(图3)。
2.5坚持可持续发展,创造绿色低碳生活
城市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长远的、动态发展的眼光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设计方案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取能源系统策略,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采取节能减排策略,努力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采取材料与资源利用策略,提倡使用绿色建筑材料;采取绿色边界策略,通过绿色边界来界定开敞空间,分隔机动车和步行交通(图4)。
2.6秉承精明增长原则,突显TOD规划理念
城市设计的土地利用规划,鼓励可持续发展并推广公共交通,这种精明增长理念(Smart Growth)是宜居发展的理论基础。城市设计中的行政办公区、TOD(交通导向型)节点和城中村改造满足精明增长理念,且在密度上与该区域其他地块的密度相匹配。按照TOD模式,在交通枢纽尤其是公交换乘站地块增加开发密度。所有的交通导向型地块包括周边地块,以及加大开发强度,强调居住、工作和娱乐混合用地的土地结合利用的综合规划方式(图5、图6)。
3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创建岭南特色行政中心
3.1集聚高端管理服务要素的行政中心
中轴线之所以成为一座城市的主心骨,除轴线形式具有宏伟的空间效果外,还因为重要的城市级功能中心布置在轴线上,起到强化其吸引力,真正发挥极核带动作用。随着“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广州需要承担更多的区域责任。为进一步发挥在国家和国际层面的作用,广州必须提升相应功能并落实在重点地区中,这些功能应在空间形成集聚效应,才能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具体来说,广州应做强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以中枢管理职能和核心服务职能为主体的区域服务职能,使中心片区成为珠三角乃至更大地域范围的区域服务中心。同时,广州的重点地区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功能分区,将重要的区域按照功能形成明确的分区,使各个分区之间形成错位发展。重点地区的功能应有所侧重,避免过于混杂和重复建设。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生态景观环境,并且已拥有新领事馆区和海珠区政府等,比较适合发展行政办公,并使其成为主导功能。
城市设计重点体现中轴线南段地区行政办公的功能,行政中心重点集聚了广州市内高端行政管理服务的要素,包括中央、省、市、区政府的行政办公机构,行业协会管理机构以及部分企业总部等部门和机构的入驻。这些高端的部门和机构在中轴线南段地区空间集聚,有效整合各个层次的行政办公功能,充分发挥行政管理服务功能的最大效益,从而全面提高广州市面向珠三角、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服务水平。
区域行政中心在功能组合上还顺应现代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朝着功能复合的方向发展,具体功能主要包括行政办公、市民服务、会议、展示、休闲游憩等方面,行政中心的复合可全面提高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
3.2以绿轴为主干,形成轴向展开的空间布局
结合新城市南中轴线核心区的整体空间构架,行政中心空间布局采用以城市绿轴为主干,轴向展开为主的布局形式。该区域行政中心分布在中央绿轴线的两侧,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第一领事馆区、行政办公区、第二领事馆区和综合TOD区。其中,两个领事馆区交通便利,靠近商业、金融、文化中心,便于与国内机构、人员的交往和联系。以集中式布局的办公单元,不仅大幅提升高端服务的功能和效率,还引导了城市空间的布局。
3.3独具岭南特色的行政办公区
对行政办公区进行岭南风格的整体设计,是体现岭南特色的重要环节。行政办公建筑作为行政办公的功能载体,应充分发扬岭南建筑风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创造通透空间及虚灵形体,形成清新明快的建筑形象;坡屋顶的设计则体现传统元素与现代风格相结合。同时,借鉴岭南园林的空间手法,行政办公建筑还注重与绿地、园林相结合。此外,控制建筑的尺度和体量,保证中轴线良好的空间开敞性及沿线立面的层次感,城市设计确定沿中轴一线行政办公建筑的高度主要为60-80米,与180米宽度的绿轴形成1:3-1:2的空间比例关系,而二线及二线后的建筑高度将随着与中轴距离的拉大而呈现增加的趋势,以形成气势宏大、尺度宜人的花城绿轴空间(图7、图8)。
4发挥生态休闲功能,构建绿色开放城市绿轴
4.1“山、城、水、园”的空间布局
新城市中轴线北段以规整对称的“山、城、水”布局为主导,新城市中轴线南段核心区则强调自由开敞的“园”的概念,从而组成“山、城、水、园”的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城市中轴。通过分析对比世界各大城市中轴线的形态,可以看出城市设计方案的南中轴线是一个倒“T”字形绿轴,该轴线的形态既与北中轴线的处理手法相呼应,又更为开敞大气。
中轴线南段地区以中央绿轴贯穿南北,紧扣“花城绿轴”主题,整体环境体现“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美好意境。沿南中轴设计绿色开放空间,中间建设公共绿化林带走廊,两侧修建行车道路。空间形态以绿地、水系有机贯通,并预留景观视线和开敞绿化廊道,突出标志性景观和滨水景观,使自然环境与城市融为一体,营造反映城市文化和生态特色的城市景观带。
北端的行政中心以公共绿地为主,辅以市民广场,两侧布局行政办公等公共建筑,突显新岭南园林建筑群特色。领事馆区选址注重周边生态环境,强调低密度低容积率,住宅分布于二线。
中部的海珠湖在适当保留现状果树、水体环境基础上,充分借鉴岭南园林的造园手法,形成山水环境相互依托的格局。海珠湖满足城市级生态调蓄湖功能,成为突显岭南水乡特色的湿地公园。海珠湖水面大小适宜,南侧修建步行天桥,并规划“岭南第一门”,成为中轴线南段地区的景观节点之一。
南端规划为滨水文化休闲区,主要体现岭南人的生活情趣和岭南建筑风格。结合商业、休闲、文化娱乐等设施规划海珠南部公共服务中心。海心沙岛采取保护策略,不做产业开发,重点考虑水文化及游艇码头等休闲娱乐功能。
沿中轴线南段地区分布有规模各异的生态绿地公园,主要包括:赤岗塔公园、中轴绿地公园、海珠湖公园、万亩果园、体育公园和滨江公园。上述公园共同组成开敞大气的视线走廊,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绿地公园系统。打造生态绿地公园充分显示了广州山水城市的自然风貌特色,更好地完善了显山露水、亲山近水、游山戏水的生态游憩功能(图9、10)。
4.2自由与规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中轴线南段地区绿带宽度为180米,采用自然的生态景观与规整化的城市景观反复交替处理的手法体现自然与规则相融合。在北侧电视塔地块的旅游观光区,景观设计较为自由,灵活,而轴线两侧的行政办公区域的中轴绿地处理较为规整。南中轴南侧靠近文化建筑、居住区及第二领事馆区域,景观再次处理得自由、开放,并向南融入生态、休闲、自然地海珠湖公园。绿地、水体、广场、亭阁、步行桥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岭南园林的处理手法贯穿始终,充分体现岭南特色的绿色开放城市中轴(图11、12、13)。
4.3共享万亩果园生态资源
拥有广州市“南肺”之称的万亩果园正在被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所蚕食,城市设计必须考虑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防止“城进绿退”。针对万亩果园现状,城市设计重点解决以下问题:明确果园保护范围,提出有效的立法和政策建议;引进更富有潜力的开发项目,充分发挥果园生态价值;更新环境,使水乡景观与生态公园相融合,实现形象变革;达到各方经济利益的平衡与发展转型;合理划分政府与村集体管理职能,管理上实现社区转型。
城市设计还提出万亩果园的保护与利用策略:一是明确果园用地边界,严格控制果园生态绿地开发。对部分已侵占的果树用地进行复绿,保持万亩果园用地的结构完整性。保障整体生态功能,真正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开敞空间的作用。二是结合海珠区绿道网,沿东西向主干道设置绿化通廊,使车行道和人行道都以绿带遮盖,形成良好的绿化网络系统。三是采用多种方式使果树保护区的城市建设用地多元化开发。以小洲村为龙头,引入休闲产业,带动土华村和仑头村形成沿仑头海一线的休闲产业发展带,并通过建立游船、步行、自行车等游憩系统,充分体现生态绿地的多元功能,使公园真正融入城市,从而使市民充分共享万亩果园生态资源。
4.4塑造优质滨水空间
城市设计强调滨水空间与周边滨水岸线的连通性,结合珠江后航道的水运特点进行沿岸用地规划。规划以水为脉络建构生态网络,居住区和商住混合区沿水岸分布,充分发挥生态绿地的景观和游憩功能。
滨水景观规划与设计采用多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手段,强调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建,同时保持岭南生态水乡特色。城市设计对滨水景观岸线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以标志性超高层建筑物或构筑物形成单个或多个城市天际线视觉中心,从而创造连续动态、富有韵律感的城市天际线。鼓励建设高层塔楼、减少板式楼,塔楼之间可留出视觉通廊。临江建筑注重高度控制和岭南建筑元素,根据不同用地功能,在竖向形态设计上采用围合、半开放和开放退台等处理手法,形成层次丰富的滨江建筑景观界面。
珠江航道沿线充分发挥江、岸、岛、湾、港等滨水岸线特征,设计多样生动的滨水休闲游乐场所,强调行人通往滨水空间的可达性。自西向东长达数公里的滨江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体育活动设施、游艇码头、阶梯滨水广场、钓鱼区、海鸟栖息地、界碑公园、新客港码头、圆形广场、步道等休闲游乐设施(图14、15)。
5突显岭南特色,营建岭南风格城市新中轴
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气候环境及人文传统等共同组成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特色。城市设计以“岭南印象,花城绿轴”为主题,以突显岭南特色贯穿整个轴线为基本思路,以保护岭南文化的特色与风格为基本原则,将岭南风格贯穿整个南中轴。城市设计强调保护历史建筑和自然风貌,将岭南风格融入到新的城市环境之中,打造兼具国际品位和岭南特色、反映城市功能和时代精神的城市形象,是这次城市设计的重点所在。
5.1对岭南建筑文化的尊重
岭南建筑的文化特色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昭奋教授最早归纳出“岭南派”建筑风格的特色是:自由、自然和符合人们活动规律的平面安排;明快、开朗和形式多样的立面和体形;与园林绿化和城市或地域环境的有机结合。
城市设计在行政办公区、滨水居住区等功能区均充分考虑岭南特色的建筑设计。通过空间形态研究、城市设计导则等方式,对建筑提出造型、材料、颜色等方面的指导要求,同时注重岭南建筑要素和符号的运用,体现岭南文化中宁变勿仿、宁今勿古、追求意境、力臻神似的一面,并以此控制中轴线南段地区整体建筑风格。
建筑传承岭南风格,应最大限度地吸收、借鉴岭南园林的空间手法,形成具有多元化及兼容性的岭南建筑风格。沿中轴线设计绿色开放空间,预留景观视线和开敞绿化廊道,突出标志性景观和滨水景观,使自然环境与城市融为一体,体现岭南文化中继往开来、开放兼容的一面。
5.2对生态环境的尊重
岭南文化并非仅指建筑文化,它同样还体现在对自然山水的尊重、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因此,城市设计以营造绿色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保护果园、保护河涌、保护树木,利用自然河涌、绿地、果园等开放空间,建设生态走廊绿地和亲水休闲空间,营造和谐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体现岭南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也体现了对岭南文化全方位的延续。
6结语
中轴线南段地区城市设计立足于区域行政中心的功能定位,强调传承岭南特色,创造绿色开放的生态中轴,为人们提供各种休闲游憩空间。因此,中轴线南段不仅是条景观轴线,更重要的是以特定功能为主的功能轴线。城市设计规划公共开放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创造充满生机的城市,实现“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的城市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美国Heller Manus INC.,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城市设计成果[C].广州,2010.
篇5
【关键词】外语课程;课程设计;基于设计的研究;快速原型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4―0081―05
引言
课程设计问题是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与教育的价值取向这一内在机制密切相关,囊括了课程目标的制定、学习经验的设计、学习资源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实施、课程结果的评价等诸多环节,本质上是一个复杂和动态的过程。国内高校的课程设计普遍存在不少共性的问题,如课程目标不明确、对社会需求和学习者需求不敏感、课程开发过程不规范等,其中比较突出地存在这样两种倾向:一种是过于偏重于理论探讨和概念分析,而与真正实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的距离较远;另一种是仅仅给出了过于具体、局限的经验描述,而不能提高到模式和规律的水平,因此难以应用和推广。
在外语课程设计领域,夏纪梅等将外语课程设计界定为以计划、实施和评价作为主要环节,并系统地解决外语课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问题的一环扣一环的程序设计。近20年来发表在国内主要外语类核心刊物上关于英语课程设计的研究论文显示国内对英语课程设计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上研究论文数量不多、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外语课程设计方面的研究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适应外语课程大规模实践的要求。徐海铭对1976年至2004年近30年间中国英语课程设计范式的变革进行了梳理,揭示了影响课程设计的核心因素,认为我国目前的英语课程设计不够重视社会需求分析、不能很好地因应社会对“技能+知识+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如何规范课程开发过程并使其对社会和学习者等需求保持敏感、解决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从而最终构建一个基于具体教育情境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外语课程设计框架模型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 基于设计的研究
由Collins和Brown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基于设计的研究,又称设计研,是一种讲究实效的研究方法论,旨在促进教育研究的成果能够真正影响和改进教育实践。由于教育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与实践者都深感教育教学研究常常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因此这样一种能够直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新的研究范式就应运而生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基于设计的研究在沉寂了一段时期以后再次得到关注并开始逐步影响到教育的各个相关领域,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得到重视和快速发展。基于设计的研究常被用于课程领域的革新,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国内,基于设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迄今为止,相关论述多见于教育技术领域。张建伟等在2005年的专著中曾较早对基于设计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此后,《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宄》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期刊陆续刊登了杨开城等一批研究者的文章,从早期对相关基本概念的介绍逐渐深入到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
在基于设计的研究视角下,实践层面上对学习环境的设计与理论层面上对学习机制的理解是“连接的、同时的、交互的和整合的”。基于设计的研究主张理论的建树和设计原则的确立是对自然教育情境(非实验室情境)下教育研究的理论升华,要能够指导和提高各种教育情境中的实践和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把对教学干预的设计活动作为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核心手段,强调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采用迭代循环、逐步改进的方式,把最初的设计成果付诸实施,检测效果,根据来自教育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设计,直至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理想而有效的设计,同时在设计活动和实际运行中获得相关的理论解释并阐明有效的设计原则。
Anderson和Shattuck认为基于设计的研究有以下主要特点:研究起源上,关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复杂性问题:研究焦点上,强调有效教学干预的设计与检测;研究方式上,注重以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为基础,使不同的专业知识可以服务于生成设计和分析设计,可采用多种研究工具和方法,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结合;研究周期上,重视迭代的干预与修正过程,且对研究过程有详细的记录,因此研究周期一般较长;研究目的上,现实问题的解决与一般理论的建构并重,强调研究的适度可推广性。
二 基于设计研究的外语课程设计流程设想
1 设计流程的基础
外语课程设计本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外语教育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外语教学模式要求不断创新等特点决定了外语课程设计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从而加剧了其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基于设计的研究可以有效改善长期困扰外语课程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同时原型的设计和运行置身于真实情境,其生成性和建构性特征也符合外语课程设计的生成性的内在属性和建构性的认知方式。
乔治亚大学的设计研究网站总结了基于设计的研究一般有下列实施步骤:
(1)发现具体教育情境中有意义的现实问题。
(2)研究者与实践者(课程利益相关者)紧密协作。
(3)整合教学理论:在现有教学理论指导之下进行设计研究,并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中实施和不断修正而获得理论的完善。
(4)通过文献调研与需求分析提出研究问题。
(5)设计教育干预,使教学的理论主张在实践中得以具体化。
(6)实施、检测和多轮修正干预。
(7)收集数据以评估干预的效果。
(8)迭代循环研究过程,形成适用的设计和可靠的理论。
(9)相关的研究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及的基于设计的研究实施步骤并不完全是先后关系,有些步骤可以同步进行,有些步骤的顺序可以视情况进行调整。本文依据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结合外语课程的特点,对上述实施步骤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提出了一个外语课程设计流程设想。整个流程由课程设计原则、需求与条件分析、课程(干预)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成果推广等模块组成(参见图1)。
2设计流程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1)课程设计原则
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设计原则强调可用性与实用性,主要来源于对以往研究文献的回顾和对前一轮设计研究的归纳和提炼。这些原则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确定不变的,而是动态演进的。Barab和Squire认为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满足一时一地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推进理论的发展,以发现、探索和确认理论的适用性。Cobb等主张理论要为设计服务,而一般的教育哲学理念尽管对于教育实践来说很重要,却常常无法对如何组织教学提供细节上的指导。由此可见,与其他的宏大教育理论相比,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一种更加讲究实效的理论。
一个设计周期的设计工作从现有的实用设计原则入手,最后又对原有的设计原则进行修正或扩展。发展后的设计原则又用来指导下一周期的设计和运行工作。这些设计原则并不是脱离具体教育情境而独立存在的原则或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宏大理论,而是反映当下教育情境的适用原则。这种实用导向的设计原则符合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根植于现实的具体教育情境的设计原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设计原则运用时的盲目套用和绝对化倾向。
(2)需求与条件分析
回顾课程的发展史,课程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导向,即学科导向、学生导向和社会导向。学科导向的课程设计强调以学科知识体系组织课程,主张学生适应课程,认为教育就是传递成体系的学科知识。学生导向的课程设计强调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倾向,主张课程适应学生,认为教育是教师提供丰富而高质量的学习环境并协助学生的学习活动。社会本位的课程设计强调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设计要以对社会的分析为基础,主张课程为学生适应或改造社会服务,认为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或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当然,课程设计的这三种价值导向本身都各有其合理之处,在课程发展史的不同阶段都曾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通常是其中一种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则处于从属地位。现实中的课程编制往往也是以某种设计取向为主,同时吸收其他设计思想的合理元素,以相互取长补短,达到课程优化的效果。本模型依据课程设计的这三种价值取向,将需求分析相应设定为三个价值维度:社会、学科和学生。
技术因素是当代教育的基础。虽然传统教育中也有技术的存在,但在当代教育领域,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己得到大幅提升。陈坚林教授指出,外语课程的构成范式己从传统的“2+1”模式(理论、方法+课程或教材)转变为“3+1”模式(理论、方法、技术+课程或教材),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应该成为外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促成了外语课程要素的重组,技术条件分析成为当代外语课程设计的必要步骤之一。分析以技术条件参数为主,综合考虑包含课程资源在内的各种教学支持系统。社会、学科和学生的需求以及条件因素四个维度的分析不存在因果关系或先后顺序,可以同步开展。需求与条件分析模块既是整个设计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又应该是贯穿整个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图1中用虚线框表示),因为需求与条件是历时变化的因素,对它们的分析一般在课程实施前、开始初和进行中实施。
(3)课程(干预)设计与实施
设计是目的性明确、创造性鲜明的活动,干预的设计应源于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课程问题的识别应考虑最新的文献进展、现有可用的设计原则、需求分析以及对当前情境的考察等方面。这里的教育干预可以指学习活动、评测方式、教学管理活动和技术支持等,可表现为项目、产品、材料、程序和过程等,对干预的选择和确定应由研究者和教师一起完成。设计工作通常是随着在真实情境中教育干预的制造与检测、迭代精制和持续演进而不断进展的。基于设计的研究理念认为所设计的干预措施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达到理想要求,也并不要求在运行中不出现任何瑕疵,因此,在设计和随后对之进行的多次评估及再设计过程中就有改进的空间。
课程干预完成初步设计后,下一步就进入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干预应用、评价和修正的迭代循环。如图1所示,课程实施阶段中的设计研究由研究者和教师合作,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从课程干预的实施开始,经历数据的记录分析与评价、干预的修正改进,到获取较精制的干预为止可以看作一个阶段内的微循环。一个微循环结束则进入下一个微循环。同时,整个基于设计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大循环,既包括阶段内的多个微循环,又涵盖各个研究阶段,形成大的迭代开发路径。
(4)课程评价与成果推广
从课程设计的启动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都纳入评价的范围。评价的意义在于“找出能够解释好的方法、好的效果,或能够引起变革、改进、创新的行动的东西”。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评价则不仅要注意好的方法和好的效果,而且更要通过分析判断找到干预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导致效果不理想的可能因素,从而为下一轮的改进提供证据。
基于设计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形成性研究,与形成性评价有不少共同之处:二者都关注过程,都是在真实自然复杂的教育情境中进行。形成性评价在设计研究中不可或缺,设计研究的每个阶段都要求利用形成性评价手段做出评测和反馈,以便及时修改设计方案。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基于证据的评价,而证据即来自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进行的客观详实的记录;同时,评价过程中“不断产生的规模小而数量多的决策可以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现有的教学项目”。这些决策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和教师快速判断此前的干预设计是否在起作用、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在当前教学情境中遇到什么问题等,还可以确保整个研究过程清晰完整,在一个设计周期结束时为总结性评价提供可靠的证据。
最后,以各种形式报告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对设计周期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价进一步提炼得到可用的课程设计原则,推动理论的建构;同时得到面向情境的可推广的课程设计方案,促进当前情境和新情境中课程革新的发展。设计研究成果的推广是基于情境的推广,需要考虑情境的独特性与不同情境之间的相似度。通常在推广时必须根据新的情境进行新干预的二次设计,也就意味着设计研究开始了新的循环。 三 快速原型法与外语课程快速设计方法模型的构建
1 快速原型法
快速原型法最初出现于机械制造和软件工程等领域。在机械制造上,快速原型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制造技术,可在无模具和刀具的情况下直接根据产品设计数据快速制造出新产品的样件或模型,从而大大缩短了加工周期、降低了研制成本。在软件开发领域,快速原型法是开发者可用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在开发过程启动后,对用户需求进行简单和初步的分析,尽快设定开发目标和方向,在最短时间内构造出一个原型系统并提供给用户试用,在试用过程中收集用户评价和反馈、不断对原型进行漏洞修补和功能完善,直到最后完成系统的成型。
Tfipp和Bichelmeyer的研究是有关快速原型法应用于教学系统设计方面最常引用的文献,一般认为是快速原型法在教育领域的发端。近年来,快速原型法在课程和教学设计领域受到一定关注,有望成为影响课程和教学设计的一种重要策略和方法。快速原型法课程设计过程包括在课程设计工作的初始阶段快速开发课程原型产品、通过一系列在自然教育情境中的运行与修正的循环,直到最终制作出合格课程产品的过程。借鉴快速原型法进行的课程设计与基于设计的研究理念有不少相通之处:一是原型的构念与制造通常都使用原型的设计方法;二是迭代性,二者都强调多轮迭代循环的方式:三是过程性,都主张设计者与用户即教师的通力合作和全程参与设计和使用过程,都选择使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对设计和使用进行记录、评测和反馈,摒弃只重输入输出与前测后测的黑箱模式,注重过程理解和改进设计;四是应用性,都主张设计的价值通过其对用户在真实情境中的适用性来检验。
上文的论述说明,与基于设计的研究相似,在各种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运用快速原型法进行课程设计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课程设计的诸多弊端,两种设计思想之间有天然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同时,大多数设计者面临在更短时间内生产出更高质量产品的压力,而快速原型法可以提供一个缓解这种压力的解决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基于设计的研究过程迭代循环周期过长的弊端。基于这个考虑,本文借鉴快速原型法对基于设计研究的外语课程设计流程进行了改造,得到一个外语课程快速设计方法模型(见图2)。
2 基于设计研究的外语课程快速设计方法模型
原型的设计有助于设计者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迅速初步确定产品的最佳可行模式。课程设计中采用快速原型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缩短完成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时间周期。快速原型法加速设计进程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通过对原型的及早评估使得对设计产品和程序的修正可以不必等到项目后期才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开发工具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原型构造、提高了效率;以团队合作方式同步进行开展设计活动。其中前两项特征也是基于设计的研究中的显著特征,第三项特征则对基于设计的研究形成了互补,为外语课程设计模型的改造提供了依据。
融入快速原型法思想的设计框架模型仍然以研究者与教师的全程合作为基础涵盖整个设计周期,变化主要体现在主体部分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三大模块以并行加工方式组织,以模块内和模块间的微循环和大循环为特征的迭代改进贯穿整个设计过程。本模型将课程设计工作、课程产品实施和形成性评价作为并行处理的三个模块,以贯穿始终的形成性评价作为联系设计与实施的桥梁,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设计及实施提供修正的依据。由于持续进行的试用一反馈一修正成为整个设计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设计、制造、使用和评测之间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设计过程与实施过程既有传统的线性特征,又有同步并行的非线性特征,二者之间的复杂交互通过形成性评价来实现。课程原型的构建、审查与修订工作既可纳入设计阶段,视为问题与目标确定之后的步骤,原型中包含对内容、策略与支持系统的设计;也可纳入实施阶段(图2中用小虚线框表示),即在需求与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和在现有可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参照已有的类似情境的设计方案直接建立一个课程原型,在后续的使用中再结合问题与目标等进入迭代改进的循环。
篇6
【关键词】宜居城市 园林规划 设计理论 方法分析
宜居城市是较为复杂的城市系统,涉及到环境、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主要包含城市的规划、园林建筑的设计以及环境的艺术发展等,要想建成宜居型城市,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对于宜居城市来讲,利用园林规划设计手段进行处理是最为合适的方式之一,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的污染程度,改善局部的气候,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宜居城市的建设一定会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而园林规划设计水平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1 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
从严格意义上讲,宜居城市应该融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两种,形成一种特殊的结合体,在这样的城市中,自然环境主要是由原始型自然与人工型自然共同组成; 人文环境主要是由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元素组成。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对园林规划设计进行系统的研究,相关的理论建设应该坚持“践行规划先行”的原则,以建设园林型城市作为城市发展与规划的最终目标,并科学合理的布局宜居城市园林,要以美化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而制定出完美规划蓝图。
1.1 站在高起点进行规划设计
在宜居城市进行园林规划设计,一定要是坚持“高起点”理论,站在起点较高的位置进行来整体布局,将发展宜居城市当作一项艰巨的任务放置在全国这样的大环境中,让宜居城市的整体发展空间能够更为广阔、更具思想、更有韵味。
1.2 品味极高的编制与规划
除了上述理论之外,在宜居城市进行园林规划与设计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品味,在高品味、高水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如此一来,城市可以向社会广泛征集建议,如果有更好的条件,相关的设计决策机构还可以向国家园林设计院或者是一些极富经验的设计专家请教,提高设计水平,更新设计理念。除此之外,还可以组建一支高水平的设计团队,为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提供方案。
1.3 高标准、严要求的园林规划
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应当坚持“树木为主、花草为辅、自然融合、美中取胜”的原则,将“绿色”与“美丽”贯穿到园林设计当中。同时,园林规划设计必须要因地制宜,保证整体的规划具有实践性以及可操作性。
另外,在层次规划上,应当保证错落有致,提倡敞开化、景观化、艺术化的园林设计理念。如果是选择树种,一般可以考虑采用速生树种配合长寿树种、常绿树种配合落叶树种等方式,要坚持本地树种为主,外来引进的树种为辅,进行树木种植。在布局与搭配方面,必须要保证乔、灌、花、草之间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重点突出自然景色,彰显出宜居城市中的独特韵味与特殊风格。
1. 4 复合型规划,坚持宏微观结合
宜居城市在建设中的重点应当是为普通居民提供生活、休息、工作的优质空间,这就需要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与设计。
宏观的规划设计主要表现出区域演变的真实规律,以及人类、城市、园林本身、自然环境之间的影响方式,宏观的设计应是对宜居城市建设的整体认知; 中观的规划设计重点表现出的应该是依照系统逐渐演变,呈现出来的规律性,以及不同结构、不同层次、不同布局的特殊的规划方式,中观设计应是园林规划设计的指导所在; 微观的规划设计重点表现出来的是园林设计的主要方式,微观设计就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基础所在。
2 在宜居城市中进行园林规划的具体方法
2.1 依靠城市自身的条件,架构绿色体系
建设宜居城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的方式,充分地依靠城市本身的自然条件,通过科学的整合与规划,架构绿地的实际分布。主要的自然要素应该是河流、湖泊、丘陵等,这些都要同城市的生态景观相连,如公园、林荫道等,从而形成一个布局合理且层次分明的
绿色框架。例如: 早期的巴黎城市,以罗马古道穿过塞纳河的位置最为中心,以罗马古道、塞纳河作为两条主线,逐渐发展,形成巴黎城的主要框架。
2.2 加强城郊建设,提高城市内部绿地规划水平
宜居城市的建设不能够仅仅围绕某一单一领域,要依靠城市所有的绿地,无论是市内还是郊区,都要容纳进来。在城市内部的绿地应当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决不能单独进行设计,而割裂了整体的环境建设。除此之外,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整合相应的管理职能,形成一个统筹全局的管理体制,让城郊建设以市内建设能够真正的融为一体,保证园林规划设计能够在统一的环境下完成。
2.3 保证区域联系,建设绿色系统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面积会不断增加,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我国绝大部分的城市都要依赖与城市周围的大面积自然区域,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生活的质量,保证城市环境的良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扩张已经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这一定会给宜居城市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要保护城郊区域的自然景观,尽可能的保证景观的原始结构,在此基础上将城郊景观同城市内部景观相融合相连接。同时,城郊区域被誉为是城市周边的原始型绿色空间,将其当作是城市绿地发展的延伸区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其引入到城市内部,从而真正实现城市绿地与城市周围环境的高度统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已经系统的分析了宜居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及其有效方法,并在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见解。园林是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在,更是重要纽带,要想打造宜居型城市,必须要加强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保证园林与城市的相互依存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为我国、为人们打造出更多更好的宜居型城市。
参考文献
[1]白丹. 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
篇7
关键词:三维动画;三维设计;实践课程;实践教学
一、三维动画设计概述
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技术。三维动画软件在计算机中首先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设计师在这个虚拟的三维世界中按照要表现的对象的形状尺寸建立模型以及场景,再根据要求设定模型的运动轨迹、虚拟摄影机的运动和其他动画参数,最后按要求为模型赋上特定的材质,并打上灯光。当这一切完成后就可以让计算机自动运算,生成最后的画面。
三维动画技术模拟真实物体的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由于其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在影视广告制作方面,这项新技术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受到了众多客户的欢迎。三维动画可以用于广告和电影电视剧的特效制作(如爆炸、烟雾、下雨、光效等)、特技(撞车、变形、虚幻场景或角色等)、广告产品展示、片头飞字等等。
正是由于各个产业的需求,所以各个高校和各种培训机构才开设有《三维动画设计》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组成:模型制作、灯光与材质、动画设计、特效制作。
二、限制三维动画发展的因素
1.硬件因素:三维设计的软件比较多,而各所高校所教授的主要是Maya和3D Max这两款软件,由于在进行三维设计时,需要经常性地进行渲染,以观察最后输出的效果是否达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计算机有比较好的配置,如果配置过低,我们的大量时间都花费在等待上了,那么一半的上课时间都在等待中度过了,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影响了教学效果。不过由于现在人们的收入增加,电脑价格的下降,配置一台中等水平的电脑还是可以的,所以这个硬件因素可以排除。
2.软件因素:主要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旧教育观念是实践教学的根本障碍。传统的高校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则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论证环节和补充而被摆在了次要地位。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学生的实验和实习被看成是课堂教学之外的辅活动,缺乏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指导。而这门课程是需要很多的时间实践才能掌握的,如果缺乏有效的实践实验,学生就很难掌握好理论知识。
三、《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
《三维动画设计》这门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教学课程,它不仅要理解理论部分的知识,更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练习操作,所以我建议课程的设计比例应为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为1:2,既1节理论课,2节实践课。
1.在理论部分。由于这是一门教授软件的课程,我们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软件的每一个菜单命令介绍给学生,而是要把制作的原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这样去做,如何分析事物的特点,如何利用三维软件把它们制作出来。要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我建议参考以下教学方法授课:①直观法。针对课程的特点,课时应采用一些实物模型、动画短片或电影电视片段等实例演示,分析实例的特点和制作技巧,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领悟其技术特点,便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②演示法。演示更具有生动、直观的效应,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寓教于乐,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③归纳法。三维动画设计的原理都是通用的,学生们不能只会做老师上课教授的实例,要懂得去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懂得对其他实物进行分析,运用所学工具制作出其它模型。④练习法:本门课程是需要更多的实践才能掌握的课程,学生要对所学知识多加练习才能掌握,在实践中加强练习,提高学生对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
2.实践部分。实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实践方式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我建议实践部分应分为以下三部分:(1)初期实践。初期实践即为平时的课程上机练习,其主要目的是为通过上机操作,熟悉三维软件的操作技巧,熟练掌握授课教师所讲的知识点,懂得归纳总结,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2)中期实践。中期实践其主要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了解项目的制作流程,在此期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其方式为:校内实训或校企合作项目实践。①校内实训:是由课任教师出题,要求学生分组或独自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花费一到两周的时间来完成,在此项目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个项目的完整制作流程,学会团队合作精神。②校企合作项目:也是由教师带领,参与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大型项目,和校内实训一样,不仅有教师的指导,还有企业人员的指导,并能学习到一些企业文化,对今后的实习、就业有很大的帮助。(3)后期实践。后期实践主要是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通过前期的课堂上机和中期的项目实训,已经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毕业设计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毕业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动画片,不能只是停留在模仿别人的水平上,这也是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肯定,也为实习就业创造了条件。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高校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起到了保障作用。针对一些新兴的课程,如软件、动漫、广告等,我们应该突破传统,打破常规,以切合实际的方法去探究符合课程需要的教学改革,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去。
参考文献:
[1]叶小明.在工学结合实现校企深度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2]高雁鸣.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
篇8
关键词:城市给水管网;改扩建;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给排水管网设计要点
1.1、管线设计
一般在定线所用图至少是本市最近的实测1:500地形图,并且有必要时通过现场的踏勘来确定或修正。如果是改造工程,注意最理想的管位是和老管道的净距1.5m。在实际操作中,有些管道之间影响比较小,净距可酌情减少。如规范中规定热力管与给水管的水平净距为1.5m,而如今管材的质量提高后,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酌情减少两管道水平净距,而并不影响管道正常运行。设计人员应加强对管道基础、预留预埋、管径、标高等的标注和说明,给出尽可能多的标准图或详图,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当工程管线竖向之间发生矛盾时应遵行如下原则:支管避让干管:可弯曲管避让不可弯曲管;规划管线让现状管线;压力管避让重力管;管径小的管线避让管径大的管线。在设计过程中,这些原则也不是固定的,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在住宅区给水设计应注意:系统设计应充分结合物业管理需要;设计应考虑当地施工水平的因素:运用新产品应慎重,要深入了解其原理性能,掌握其优缺点,明确安装使用的注意事项等;注意其它专业对给排水设计的要求,如建筑构造、结构构件对管径、标高的限制。
1.2、管网优化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是在已定线下寻求管径与水力参数的最优化组合的解。在已定管线中,合理分配管网流量,采用优化算法,优化管道设计管径,根据城市地形特点,优化组合和分布供水区域,采用不同压力范围供水,使整个系统的运行费用最低。
一般在解决中小型管道系统优化设计时,可以选择遗传算法求得最优化设计方案。综合地运用直接式管网叠压供水技术和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当市政供水管网水量充分,供水压力相对稳定时,可采用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用水非常集中、瞬时用水量过大的地方,则应使用直接式管网叠压供水,以减少峰值流量对管网造成的影响,保证无负压设备的正常工作。
2、现状管网核算
2.1、管网图形的简化
城市现状管网的实际图形一般是比较复杂的,既有数量较少但管径较大的管线,也有数量众多但管径较小的管线。如果将这些管线一律加以计算,既无必要,也很少有可能。因此,在管网改扩建设计之前,对现状管网往往加以适当简化,保留主要的干管,略去管径相对较小的管线,对某些管径较小、相互平行且靠近的管线加以合并,使简化的管网既基本反映实际的管网图形,又有利于减少核算工作量。值得指出的是,在当今拥有计算机作为运算工具的情况下,在简化管网时,宜把管径较小的管段尽量保留下来,以使用于计算的管网简图尽可能地接近实际的管网。
2.2、计算参数的确定
(1)节点流量
“管网节点”的实质是城市中各供水小区的概括或简化“,节点流量”则是城市用水状况的标志之一。对现有给水管网进行核算,首要问题之一是确定不同用水工况下管网的节点流量。目前,节点流量的确定还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简单的做法是:首先根据自来水公司近年月用户用水量统计资料,筛选出一批用水量较大的用户,并把它们的月(年)平均用水量分别计入相邻的节点或按水力学原理将其分别折算成管段两端的节点流量。其次将数量众多的小用户用水量及漏失水量(泵站月(年)平均时供水量与大用户月(年)平均时用水量之差)作为沿线流量折算到每一个节点,于是可得管网各节点月(年)平均时流量。最后,根据管网泵站每日每时供水量记录求出月(年)每小时供水量变化系数Kho以Kh乘以管网各节点月(年)平均时流量即可得月(年)内每日每时管网各节点的流量。显然,这样求得的节点流量是比较粗糙的。
(2)管道摩阻系数
管道摩阻系数是管长、管径与管壁粗糙系数n的综合反映。其中,管长不会随着管道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对于新敷设的管道,管径及粗糙系数n是比较准确的,因而摩阻系数n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在不良水质的作用下,管内壁可能被腐蚀与结垢,由此导致管径变小、管内壁系数增加,管道摩阻系数增大。据有些地方的经验,涂沥青的铸铁管在经过10~20年使用之后,粗糙系数n值可增加到0.016~0.018;内壁未涂衬里的铸铁管,使用1~2年后n值即可达0.025,但对涂水泥矽浆的铸铁管和其他耐腐蚀能力强的管道,如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和玻璃钢管,虽经长期使用,粗糙系数可基本不变。
经验表明,上述计算结果往往与实测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简化的管网图形与实际的管网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由于计算参数与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经进一步分析,管网图形的简化不是主要原因。在计算参数中,水塔或水池的水面标高是比较容易获得其准确值的;若能定期进行水泵性能和管道联阻系数的测试,则水泵的特性参数与管道摩阻系数也是比较准确的;而节点流量却难以获得其准确值,它是一个随用户用水量的变化而随机变化的量。
调整的基本做法就是:在管网中合理布置一些测压点与测流点,在满足节点方程等约束条件下,通过调整各节点流量,使测压点处的计算水压与测流点处的计算流量分别接近实测水压与实测流量,由此得出经过调整后的节点流量;将它们重新输入节点方程法的电算程序进行计算,即可得经过调整后的管网水力计算结果。
3、城市管网改扩建优化设计
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人口不断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城市的用水量与水管网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在旧城区的一些水管网的布置十分的不合理,严重的影响了水流的畅通,很多的给水网都是管径比较偏小,并且管道老化的成分十分严重,很容易发生泄露以及破损,在局部的一些地区供水的压力很低,无法保证供水的质量,进行安全供水,现今的很多城市都面存在着这一问题,因此对于给水管网的改造十分重要。
对于城市给水网管的优化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
(1)对城市的供水量进行合理全面的调查,同时对于城市的用水量以及水厂、管网等基础资料进行调查,从而建立给水管网的模型数据库。
(2)要明确城市的近期远期的供水目标,合理设计给水网系统建立相应的给水网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并且进行运行工况模拟,利用管网运行工况模拟系统来对管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测试,并且针对其问题进行解决,分析其根本原因,从而来对管网的改造需求进行探讨。
(3)在管网运行工况模拟系统进行工作的同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分析和评估设计方案的技术以及安全性能,从而来寻求最优的改造方案,以此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4)确定出现阶段管网系统的改造的范围,并且要制定相应的一些方案。同时一定要结合城市的供水存在的一些问题,现今城市的给水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且对各大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对于每一个问题都要有着全面的研究,对待问题要有轻重缓急,必须要利用最合理科学的方案。
参考文献
[1]阮刚石.城市供水管网改扩建优化方法的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28-30.
篇9
关键词: 高职艺术设计 设计方法学 设计思维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实践性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具有行业竞争力人才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教育教学内容上,应围绕社会职业能力要求,变单一的技能训练为创新能力培养。要根据社会环境变化,变教学生“学什么”为教学生“怎么学”。“怎么学”就意味着需要方式、方法引导,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导入设计方法学尤为重要。因为“设计方法”强调设计语法的通用法则,它侧重的是如何做的方法问题。
一、我国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
设计基础课程需要解决的是形态、空间、线条、肌理、色彩等设计元素,记忆空间分割、平和、统一等设计原则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一般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速写、构成基础、图形设计、文字设计、编排设计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速写是解决造型问题的,构成、图形设计或图形创意、编排设计是解决空间、创意、编排、设计原则问题。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基础与专业创新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艺术性与科学性兼顾,以适应现代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传统基础教学中缺少设计方法的教学环节,缺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环节。“设计方法学”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科的方法起点和过渡的关键环节。
二、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设计方法学的实施现状
1.设计方法学的起源
二战后,西方国家消费模式由战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产品设计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二战前基于设计师个人经验的设计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复杂的社会需求,基于团队合作和科学理论设计方法成为二战后设计理论研究的重点。
与战前基于个人经验的零散的设计方法不同,第一代设计方法学研究试图建立起基于团队合作的系统的设计方法学;像定义科学活动一样定义设计活动,建立“设计科学”;相应的,其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行为而非具体设计。
西蒙将设计定义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将方法视为有目的地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设计的创造的过程就成了对问题的分析和决策的过程,正如Archer提出的设计程序。
在早期教学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早期,里特尔发起了他称之为第二代设计方法学的研究。其重点是对“不良问题”和“基于观点的信息系统”的研究。
2.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设计方法学的实施现状
设计方法学是自研究设计的一般性方法、技巧、手段、进程及规律的一门新型综合学科。是以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设计的战略进程和设计方法、手段的战术问题。现代设计方法学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学科,主要探讨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美学、思维科学等多领域,强调创造性,是一门研究开发和设计的方法论的学科。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国内的“设计方法学”往往就是“工业设计方法学”,只有工业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中有关于“设计方法”的设置。在广告设计、动漫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专业少有学校开设关于设计方法的课程。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方法学”课程体系的建立
1.理论模块
这一模块提供设计方法学的学科构建、范畴,介绍对设计方法有重大关联的交叉学科、理论,以及设计方法的各种思潮。
“如果我们打算理解或解释一件艺术品,我们预先所要作的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去制造某些指导性的原则”。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研究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方法学学习比人机工程学更适合,也是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方法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
2.思维训练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从理念转化为思维过程,有针对性地根据各专业特征开发相应的思维训练课程,进行逻辑的或是直觉的思维训练。通过思维的收敛与发散、抽象概括与具象描画、理性思考与非理性跃迁等方式技法思维智能,促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创新设计的目的。
我国设计教育中设计思维的训练大都与专业结合,因此受到专业性质的诸多局限,例如视觉传达的设计思维多为图形创意方面的训练,产品设计的设计思维多为造型的想象与表达的训练。但是综合多方面因素,作为基础的设计思维的训练应当超越专业局限。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思维训练课程中着重将艺术的想象力和设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从而开启学生心智。使设计思维的训练不只停留在视觉传达专业的图形创意,产品设计的关于造型的想象力与表达上,而是打破壁垒,进行最基础最宽广的思维训练,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
3.方法训练模块
现代设计教育越来越注重思维与方法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前瞻性的艺术设计新生力量,避免学生停留在单纯的技法层面,建构其独立思考的设计生涯。
科学的设计方法将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从而提高创造能力;不断增长的创造能力可促成更多方法的形成与逐渐成熟。通过专业对口训练,以传达各专业设计通常遵循的作业法则,通过规范化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作铺垫。在这一过程中,将理论模块与思维训练模块成果相结合,进行实践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设计方法论的培养与训练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讲授与训练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课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建立相应的设计方法与路径,与依靠灵感的感性设计共同构成相对完整的设计方法。
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方法学的导入与实践――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
1.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现状
作为从事广告设计的设计师,不仅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综合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要具有市场意识;既要注重实践的探索、设计创意的开发,又要注重设计理论的学习、设计观念的变革。在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适当增加与设计艺术相关的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视野开阔的知识空间。拓展设计者创造性思维,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
广告设计包括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广告创意、图形、字体、版式、电脑执行等是最具整合性质的专业技能。策略、创意、设计与制作是广告公司处理项目流程的重要阶段。大广告公司与中小型广告公司分工与流程有所不同。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处理广告个案全流程的知识理解与技能掌握尤为重要。
2.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导入设计方法学
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启动以来,以“行动就业导向”的教学方法和“工作工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正在建立。设计方法学的教学中正是强调“问题的解决”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以“方法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设计方法学的教学在课程训练上着重强调研究型设计与跨界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服装设计等,甚至与其他工学、理学相融合,以期达到全面的设计训练。广告业是创意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市场经济的晴雨表。在现代生活观念与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传播中起着重大作用。广告服务的客户类型千千万万,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单单沉浸于一门学科中。
设计思维与方法中“逆反法”、“发散法”、“突破固定模式法”、“设计诊断法”、“头脑风暴法”、“联想与联系法”、“素材库法”、“草图法”、“系统法”、“布局法”、“化繁就简法”、“结构重组法”等都可以很好地在广告设计专业中的课程训练中加以实施,同时可以与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广告创意相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在今后的职场实践中的应变反应、分析判断、综合思考、研究转化等能力。其中设计思维模块的教学与训练特别注重跳跃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的教学训练,更是与广告市场注重创意、紧密连接市场的属性相吻合。
五、结语
通过设计方法与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设计思维的方法与习性,掌握设计交流与表现的策略,获得深层的设计经验。设计方法与思维的训练对于设计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为后续课程和专业课程,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课程奠定了创意、创新能力基础,是通向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桥梁。不仅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参考文献:
[1]林家阳.林家阳的设计视野――设计创新与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职业过程 内容重构 开放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214-01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Visual 集成开发环境下,以C#语言为开发平台,进行Windows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windows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提高程序设计理念和程序设计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开发C/S结构的windows应用程序。为企事业单位培养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维护、软件测试的高技能实用性人才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对《C#高级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和探索。
1 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主动汲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下降。即使有的院校也采用了真实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但是学生学完后,只知道设计类似这样的项目,如果要做其他项目,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去分析和设计,完全没有真实项目开发的能力,软件公司到学校来招毕业生时,有大部分学生拿到笔试题目时无从下手。有的甚至还交白卷。教材内容也基本上针对各知识点来编排的,前后连贯性不强,没有详细的分析和设计,没有软件开发的真实流程。由于过去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完这门课程后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勉强应付选择题,独立的编程能力几乎为零,更谈不上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 按照职业岗位需求来重构教学内容
根据软件研发企业、各专业招聘网站和毕业生的市场调研,得到.NET程序员的岗位能力需求,从而确定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将内容重构为用户登录(系统分析与设计,登录界面设计)、数据管理(用户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主模块(主界面设计与系统整合,报表制作,系统)和系统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导入与导出)4个大教学情境,每个大情境又细分子情境。各个学习情境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相关性,环环相扣。按基于真实项目“Web-Shop电子商城后台管理系统”开发实践,学生在完成各情境的开发过程中,掌握基于C#的Windows应用系统开发技术。
3 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开发的过程,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同时结合角色扮演法、设问解答式教学法,小组学习法。
(1)情境教学法。将软件开发的流程对应为教学过程。系统调查情境描述(是什么)、需求分析情境需求(做什么)、系统设计情境分析(如何做)、系统实施情境实现(跟我做)、系统评审课堂点评(谁最好)、系统维护创情境完善(我要做)。每个情境的教学按照一个小型项目的开发流程进行教学。当课程结束后,学生就完成一个完整小项目的分析与设计。
(2)角色扮演法。要开发一个项目,需要一个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有多个不同的岗位,其职责也不同,有项目经理、需求开发员、系统设计员、开发员、测试员等,如下图所示。我们将学生分成5~10人一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如编程能力强的可扮演程序开发员,编程能力弱的可做测试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可做项目经理等。一人也可兼多个角色。过程考核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成绩,如发现项目一个缺陷,测试员就加分,而对开发员就减分,各角色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否则会影响项目开发进度,导致全组人员或个人扣分,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加。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设问解答式教学法。在实施情境教学中,首先给学生呈现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来驱动教学,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再是解决问题,即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成为软件开发主体,并用旧知带动新知,从而达到对新老知识的构建,学生更易接受。设问解答式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4)小组学习法。将学习班级分成5~10人一小组,其中1人为学,座位固定在一个区域,课程学习过程中许多活动都以小组形式参加,如小组内推荐成员回答问题,小组内推荐考核员对其他组的作品进行评价等。通过“小组学习法”,形成小组竞争,易于形成学习合力。同时利于发挥尖子学生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结语
从我系学生学完该课程后的情况来看,学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能够很好地完成各项任务,从到我系来招聘学生的企事业单位反馈信息来看,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综合素质较高,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岗位。不少优秀毕业生很快成为了企业的技术骨干或岗位能手。
“C#高级程序设计”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重要课程,研究探索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规范学生的编程思想,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实现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