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中的规律范文
时间:2024-05-20 17:4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过程中的规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概念和规律;生成过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难学,这是很多高中学生的共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高中物理概念多,而且抽象。例如:高一物理中的加速度概念,很多学生从学加速度开始就对高中物理产生恐惧。(2)高中物理规律多,而且相似性很强。例如: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3)高中物理前后知识的关联性很强,例如:力电结合问题。(4)高中物理数学知识应用广泛。例如:用图象法处理物理问题、极值问题的讨论、三角函数和几何知识的应用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物理教学具有三大特色: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知识结构为中心;以物理教学紧密联系实际为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生成过程,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自主构建知识、掌握方法,并最终建立起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越学越清晰,而不是越学越糊涂。
一、教师要认识到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物理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整个高中物理是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为主干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及其相互联系构成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其中,基本概念是基石,基本规律是中心,基本方法是纽带。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必须使学生学好基本概念和规律。所谓物理知识的应用,主要是指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也主要是在观察、实验、探索和分析物理现象,理解、掌握和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应当重视概念和规律的生成过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设计适合学生概念和规律生成过程的教学
一个好的物理教学设计,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并最终获得知识和方法,而不是简单的顺从教材或老师。学生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和规律的过程,就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探究过程,这样建构起来的知识和方法,学生才能自如应用并降低遗忘的程度。
1.巧妙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第一步
导入是教师在进入新课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的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的教学行为。
(1)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展示丰富的物理现象,并引导学生追究现象的原因。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用演示实验来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能体现物理学科特点的同时,又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例如,就《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一课,我们可以从演示示波器的作用引入:首先展示一个示波器,介绍它的作用:示波器能展示交变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研究交变电流的重要仪器。接着,展示示波管并介绍荧光屏发光的原因:它是利用高速电子流打在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的。示波器内有一个阴极,并在黑板上画图,然后解说:阴极通电受热后会发出电子,但电子的速度很小,无法打在前端的荧光屏上(在远处画一个荧光屏),如何才能让电子的速度增大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去思考:要让电子加速,应当加一个电场,其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匀强电场。如何才能让电子在荧光屏上画出图像呢?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围绕这个目的展开研究和讨论。可见,一个好的引入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在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科学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观察同一个物理现象,不同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在每一个物理现象中,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把握不住抽象思维的正确方向,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在“马拉车”的问题上,尽管学生把牛顿第三定律背得滚瓜烂熟,思想上总还认为“马对车有拉力,车对马没拉力”或者“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学生“最有力的证据”是:反正是马拉着车向前走,而不是车拉着马向后退。学生主要是固执地盯住了马拉车向前走这一直观的表面现象,而没有对车、马的启动过程以及车、马与路面之间的作用力做深入细致地分析。
(3)提出新的问题与旧的处理方法的矛盾。在进行动能定理应用的教学中,我们会专门对变力做功进行研究,虽然不是新课教学,但巧妙的引入也能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率。其引入可以从公式W=FScosα的适用条件入手:W=FScosα只适用于恒力做功,对于变力做功,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然后举出一个具体问题:已知一个小球的质量m=200g,从粗糙曲面上高H=0.8m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滑到曲面底端的速度为3m/s,忽略空气阻力,试求下滑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并大胆整合教材,引导学生认识物理概念的引出和物理规律的生成过程,理解其物理意义,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去建构物理概念,发现、推导物理规律
例如:对《闭合电路欧姆定路律》的教学,教材中中没有对电动势进行定义,仅提到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等于电动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尝试从认识电源出发,给出电动势的定义,然后再认识闭合电路,逐步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带领学生回忆:在初中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计算时,题目上的电路图通常没有画出电源,若补上电源,则构成闭合电路。研究闭合电路要从电源开始。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聚集大量的正、负电荷,而这些电荷的聚集不是电场力而是非静电力作用的结果,非静电力做功的过程,就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例如干电池,是化学反应的结果,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我们将非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的比值定义为电源的电动势E。若电源没有内阻,则电源内部从负极到正极,电势升高E,电源外部从正极到负极,电势降低U=E。但电源有内阻,因此电流通过内阻电势降低U内=Ir,则电源外部从正极到负极电势降低U=E-U内。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I=0,U内=0,则U=E(即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等于电动势),若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则IR=E-Ir,整理得I=■。
经历这样一个概念的引出和规律的推导过程,学生对电动势的定义,教材中电动势大小的描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成立条件以及电源的作用(包括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从本质上有了深刻的理解,从物理学的内涵出发掌握物理规律。
在自主建构和发现、推导的过程中,学生对概念和规律有了深刻理解,便会灵活应用概念和规律解决物理问题,并大大降低遗忘程度,同时也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2
如何具备美学美育能力
教师要想把教学过程审美化,必须具备丰富而又扎实的美学美育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具有能够运用美学美育的知识和理论于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之中。
教师要想在美学美育实施中游刃有余,就必须认真、扎实地学习美学美育的知识和理论。应该阅读的美学书籍有《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范畴史》《西方美学范畴史》《中国美学文化史》《西方美学文化史》,这些关于中国和西方的美学专著对于教师提高美学修养具有独特的作用,能给教师一个整体的美学视野,能给教师一个美学的世界观,能给教师一个美学的人生观,能给教师一个美学的价值观,能给教师一个美学的思维方式,能给教师一个美学的人文情怀。
美是合规律、合目的的统一,美是真善美的统一。作为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人民教师,他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休闲方式、娱乐方式、交流方式、学习方式、说话方式、教育方式、教学方式都应该充满着美的韵律,都应该是审美化的,都应该成为学生心目中美的典范。美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美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所以高尔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无论他在什么地方总是要把美带进他的生活。实际上,我们每个教师也不可避免的把美带进我们每天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但是,你是一个没有钻研过美学美育知识和理论的教师,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中的美学美育理念只是一种朴素的,自发的。如果你是一个扎扎实实的学习过美学美育知识和理论的教师,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的美学美育也就更带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提高教师的美学美育能力就要引领教师多进行美学美育的实践活动。阅读经典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欣赏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欣赏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欣赏古今中外的戏剧作品、欣赏古今中外的雕塑作品,“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通过欣赏这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艺术作品,对于提高教师的审美修养作用巨大。教师的寒暑假可以外出游览中国的名山大川,中国的名山大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些审美化的活动,既可以陶冶教师的情操,又可以净化教师的心灵。
美育能力的实践过程
教师要想把教学过程审美化,就是将掌握的美学美育的知识和理论恰如其分的运用于教学过程当中。
教学设计的审美化 教师在进行审美化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要根据审美规律。在综合考虑三个规律之后,把三个规律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进行审美化的教学设计。这个教学设计,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又要符合美学美育规律。因此,审美化的教学过程,就是建立在这三个规律的基础上。
教学策略的审美化 教师教学过程审美化的实施,要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那么,教师教学过程审美化的实现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因此,这些教学策略必须是审美化的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当中必须贯穿着教育教学规律,贯穿着美学美育规律,贯穿着学生的学习规律。审美化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过程审美化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教学方法的审美化 教师教学审美化的完成,必须运用一系列的审美化的教学方法。当前,我们实施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师最佳的审美化的教学方法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在这四个教学方法系列中充满了美的元素。自由之美、合作之美、探究之美、发现之美、展示之美,在高效课堂之中得到了充分的淋漓尽致的体现。
教学评价的审美化 教师教学过程审美化能否实现,要通过评价来实现。为此,要建立起一个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又符合美学美育规律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当中要充分体现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兴趣性。如果我们每个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具备了美育的这四个典型特征,那么他的教学就是审美化的。
结束语
篇3
函数图像法是用简单的物理语言来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函数图像本身蕴含着大量的物理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函数图像法来进行教学可以有效锻炼学生自身的提取信息的能力。学生能否获取函数图像中的信息将直接决定学生自身的物理成绩。从图像中提取准确信息的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加强函数图像法的应用有助于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比较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位置的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的关系的时候,通过函数图像法就可以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如图1就是对两者关系的概括。通过观察该函数图像我们就可以发现平均速度要小于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
二、通过函数图像可以反映变化规律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函数图像法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表达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函数图像法的应用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方便掌握物理规律。过去对于物理规律的记忆主要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记忆的。应用函数图像法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函数图像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高中教学中有一个实验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那就是用挡板来挡住光滑斜面上的小球。而后把挡板由水平位置转到竖直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来了解作用在挡板和作用在斜面上的力是如何变化的。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根据三力必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这一规律来做出动态分析图。通过对动态分析图的深入分析便可最终得出作用在挡板上的力将会先减小后变大,而在斜面上的力则一直是在增大的。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教师通过函数图像法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方便地掌握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今后应该加强对函数图像法的研究。
三、应用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实验教学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做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教学中尤其是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合理应用函数图像法可以有效准确得出结论。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中,单凭数据是很难得出准确结论的,而通过描点做出图像就可以形象地展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再对函数图像进行深入分析便可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函数图像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除了以上优点之外,还可以有效减少误差。这一点在测量电源电动势以及内阻的实验中表现的最为典型。在该试验中学生首先可以根据所测数据画出路段电压以及电流的图像,而后为了减小误差可以求出图像斜率。此时斜率就是电源内阻,图线与纵坐标之间的截矩就是电动势。通过这样图像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实验中数据误差问题。函数图像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函数图像法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篇4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教学工作;训练工作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在教学过程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在教学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学生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复习,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困难了、长期带领学生坚持业余训练、为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每天都是等太阳落山后天都大黑了才能回家、努力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能够让学生训练,使学生能够安心训练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学年度第二学期的体育工作将要结束了,在本学期我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工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我的体育教学主要从三点来进行总结。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其次,我在教学过程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础。最后,我在教学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广播操工作。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学生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复习,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困难了。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了**老师、**老师和其他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使旧县小学的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旧县小学的所有教师都能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认真的做操,给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训练工作。我能够长期带领学生坚持业余训练,并做到训练有计划、阶段有测验、测验有记录、带领学生科学系统的进行训练。在训练时间上,为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我每天都是等太阳落山后天都大黑了才能回家。在训练过程中我努力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能够让学生训练,使学生能够安心训练。在作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中,陈校长和班主任老师也为我作了不少工作,支持了我的训练工作。
因此,,在**年春运会上取得了好成绩。
篇5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兴趣点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80-02
一、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开展兴趣点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开展兴趣点教学是中职学校实现财会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要求。由于中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在毕业之后就直接面向工作岗位,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财会人才的目标和重担。
2.开展兴趣点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课程性质和目标的必然体现。一般来讲,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自身具有一定的思维抽象性和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对一些枯燥乏味的专业理论知识产生厌倦感。如果教师一味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大讲特讲,而不注重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会大打折扣。
3.开展兴趣点教学是尊重中等专业学生心理和生理规律、尊重中等财会专业教学规律的现实要求。中职学生大部分是由初中毕业之后直接进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的,他们正处在心理和生理逐步成熟的转折期,具有较强的叛逆性,且自尊心比较强,对事物的忍耐力比较有限,一旦遇到困难,很轻易就会放弃。针对中职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呈现出来的这种规律,通过兴趣点教学,也是尊重中等专业学生心理和生理规律、尊重中等财会专业教学规律的现实要求。
二、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开展兴趣点教学的具体措施
1.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建立积极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学习财会专业而言,这就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亲和力”。在构建积极融洽师生关系中,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课堂角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是要发挥自己指导者的课堂角色,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不是整个课堂的驾驭者;通过这样的做法,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角色被教师高度尊重,在学习中能够对教师建立一种较强的信任感和认同感,进而通过喜欢教师来提高对该教师讲解财会专业课程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反感,那么即使教师讲课再精彩,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开展兴趣点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高度重视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积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中职财会专业教师能够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尊重学生自尊出发,充分而全面地把握中职学生的心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善于采用正面强化的方式方法,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对于学习良好以及学习进步非常明显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通过这种正面强化的方法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财会专业的信心和兴趣;二是需要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细节以及心理方面出现的微妙变化做出及时而科学的判断,教师要用更加让学生容易接近的和蔼眼神和亲切态度去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
2.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实施兴趣点教学需要教师善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中职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逐步成熟的阶段,具有较强的叛逆性,且自尊心比较强,对事物的忍耐力比较有限,一旦遇到困难,很轻易就会放弃。针对中职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呈现出来的这种规律,在进行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帮助下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需要教师善于使用案例教学法。由于财会专业今后从事的岗位总是与现金或者是与一定的经济利益相联系,如在讲解到财会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播放国内外一些会计从业人员所犯重大经济案件的案例;通过这种警示案例教育,提高学生在今后从业过程中的综合素质。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与案例教学形式相结合,能够使学生在声、音、像的情景中提高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3.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实施兴趣点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学,在自学中激发财会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准备讲授下一张新知识的时候,可以激励学生通过提前预习新知识,在自学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难点和疑点,然后鼓励学生在新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这样一来,通过鼓励学习自学、带着问题去听课,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消化吸收能力,减少因为知识的不理解所带来的困惑。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平时多阅读一些与财会知识相关的课外资料,走出学校参加会计社会实践,让学生广泛涉猎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高度重视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兴趣点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采取以下措施: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兴趣点教学需要教师善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实施兴趣点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学,在自学中激发财会思维能力;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空间和机会,为培养学生兴趣提供必要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课程规律出发,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心理和生理规律出发,真正实现财会专业的兴趣点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专门财务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论文关键词]大学物理 数学 大学物理实验 传统板书 多媒体教学
大学物理是大学理工科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大学物理课程培养学生现代的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本文中就大学物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一、数学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数学对于学好大学物理是很重要的,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物理难不在于计算,而是问题的分析,数学是物理学的语言和工具,概括物理现象、形成物理概念、整理实验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建立物理定律、利用数学图像展示物理规律等物理学的研究和学习过程都离不开数学,而数学知识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中也展现了非凡的作用。数学是自然界的语言,不懂数学就不能理解自然,也很难在物理学上有所进展。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大学物理中所用到的数学知识是很简单的一部分,只要把高等数学学好,大学物理的学习就应该没有问题。大学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有,一是微积分:大学物理不同于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式推导定量表示是广泛运用微分、积分的知识,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学会用微积分的思想去思考问题。二是矢量:大学物理中大量的物理量的表示都采用矢量,因此,我们要学会把物理量的矢量放到适当的坐标系中进行分析,如直角坐标系,平面极坐标系,自然坐标系等。同一物理量在不同的坐标系中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坐标系的选择,依据所讨论问题的简便而定。三是建立数学模型:物理中分析问题为了简化,常采用一些理想的模型,善于把握这些模型,有利于加扬理解。如力学中质点和剐体模型,电磁学中点电荷、电流元等模型。在大学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从物理现象看到本质,来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物理规律;然后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这些物理过程转换成数学问题;再根据所给的条件对这些数学问题进行计算;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把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结果去掉,阐述物理意义。在这四个过程中,数学知识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各门学科中。数学和物理学的关系最亲,有数学的坚强后盾,物理学才有很大发展空间。例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以黎曼几何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拉格郎日写了一本大型著作《分析力学》,这本书从头到尾没有一张插图,全都是数学公式,是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力学问题。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是相当重要的,许多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数学家例如牛顿、高斯等。只要掌握好数学这门工具,才可以学好大学物理这门课程。
二、大学物理教学应与大学物理实验相结合
大学物理教学过程离不开大学物理实验的帮助,大学物理实验是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物理属于一门自然科学,其中的理论知识都来自于广大人民的劳动过程和生活实践。大学物理的理论教学和物理实验相结合,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学科,为学生学习其他门学科奠定了坚实的物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加入一些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物理实验可以使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定理等方面的理解,降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抽象物理问题的理解,借助物理实验可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的形象化、具体化,比较直观地说明了问题。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加人物理实验,使大学物理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波和易于接受,使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把传统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板书教学是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板书教学有利于知识的表达和传授,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情操陶冶,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教师在使用板书教学的时候可以比较灵活的设计板书,可以随机的对内容进行删减和调整。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题目的计算、做一些图像和设计一些小实验。
篇7
【关键字】“直线运动”教学 效率低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129-01
毋庸置疑,高中阶段的“直线运动”知识难度相对较低,但看似简单的“直线运动”,其教学过程的效率偏低却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为什么学生掌握相对简单的知识也感觉困难重重呢?“直线运动”教学效率偏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何提高它的教学效率?本文试图对上述三个问题做初步的探究。
一 师生双方对“直线运动”认知过程的心理准备不足
由“直线运动”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谈话表明,课堂教学之前,不少学生认为“直线运动”这个知识点初中已经学过,公式简单,定义好背,题目不难,因此,存在思想上不重视,心理准备不充分,对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掉以轻心的认识偏差;而教师(尤其是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则以为直线运动比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动量、电磁感应等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应的习题变式少、难度低,学生“应该”能够学好。由此可见,师生双方尤其是教师存在轻看“直线运动“教学难度的认识偏差,而教师的“轻看”易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研究不够,导致其教学过程的简单化(即教材的章节顺序平铺直叙,照本宣科)。事实上,直线运动部分有其自身的知识特点。例如,新概念多;新公式多且彼此之间相互联系;x-t和v-t图像抽象等。如果不能把握相关概念、公式、图像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对知识点产生多、乱、杂以及不能灵活运用公式的挫折感。
二 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深度及其在课堂上处理教材的方式决定“直线运动”教学效率的高低
教师因为感觉知识简单,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常见问题是逐段、逐节、逐章地照本宣科,生硬地割裂本来互相联系的知识,再依次孤立地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昏昏欲睡,丧失学习兴趣。相反,如果教师把“直线运动”知识作为一个相对自然、知识间彼此联系的完整系统,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重新研究似曾相识的运动形式,必要时帮助学生引入新的概念(如加速度、平均速度),和学生一起探究其中的规律,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本质特性,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积极思维活动带来的成果,享受探究学习的乐趣,教学效率自然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过程
因为已有初中阶段“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学过程的开始,教师无需重复“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直接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式描述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逼着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然后请学生在黑板上呈现他们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描述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经过一个丰富的思维过程——从文字定义到数学表达式及其数学变换,最终讨论x-t图像的斜率及v-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这个过程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掌握的初中内容,也不是教师把学生的初中基础置于一旁生硬地另起炉灶,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初中基础知识,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从新的角度重新研究他们原以为已经熟悉的“匀速直线运动”,适时引入新的物理量,发现新的规律,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有效形成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新的认知结构。
四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过程
因为没有相应的初中基础,所以,教学过程的开始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那样去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如何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至关重要。
合理的教学过程应从提问“什么是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开始。教师向学生呈现几个不同的变速直线运动的v-t数据(其中只有一个v随t是均匀变化的,其余的v随时间没有规律地变化),要求学生从中找出自己认为是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一般来说,总是会有部分学生用v-t图像来寻找并能够找出v-t图像是一条直线的那个运动,大多数学生则感到束手无策,这是教师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v-t图像的绝好机会,教师不能轻易放过。
在确定v-t图像是一条直线的运动且是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后,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后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它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区别有哪些?它的速度变化有什么特点(即规律)?如果已知运动时间,如何求出它的位移?
要回答上述问题,加速度公式 不可或缺。因此,
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定义及其数学变换(vt=vo+at)是教
学过程的重点所在。
篇8
关键词:思维导图法; 高中自然地理规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36-002
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发散思维的形成和灵感的产生,应用在学习、工作等方面,有利于减少时间,提升效率。认识并研究思维导图,探索和运用其在教学应用方面的潜在价值,对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思维导图也称心智图。它是使用线条、词汇和图像等,把信息从一个中心开始向四周发散,变成易于识记的具有明艳色彩和高度组织性的图画[1]。
思维导图常表现为树状结构或鱼骨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中心图形反映了主题;(2)作为主干的分支从中心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词或者符号构成,分支上可以继续拓展开来[2]。
(二)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和帮助教师完成系统的教学设计。
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可以理清思维的脉络,快速找到知识的重点和层次,使知识更具系统性和直观性,有利于强化记忆。而且学生在日常梳理知识时,当遇到困难,他会主动去联想到自己在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发现自己头脑中存在一些错误或者不完整的主题分支,并对其进行修正,有利于学生查缺补漏。所以说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将全书的教学设计作为中心,然后把各个章和节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个个主干和分支,按照一定的关系汇总起来。这样可以将零散的教案、课件等资源组建成完整的思维导图资料库,帮助教师提高备课效率。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工作,有利于形成系统的思维习惯,可以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二、以《气压带和风带》为例,运用思维导图法优化高中自然地理规律教学
(一)《气压带和风带》内容分析
《气压带和风带》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而高中地理《必修1》涵盖了现代自然地理的基本内容,从课程的设计上看,虽然知识的系统性和难度都有所减弱,但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都体现了课程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从内容选取上看,选择的自然地理知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对自然地理规律形成过程和原因的理解,可以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学习需求,突出了对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本节内容不仅是对本章第一节中热力环流基本原理的应用,又是研究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的基础,因此在高中地理必修1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二)运用思维导图法优化高中自然地理规律教学
自然地理规律是在某种条件下,自然地理现象或过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演变规律和分布规律两类[3]。自然地理演变规律反映了自然地理过程的发展变化规律,包括地球运动引起的地球表面昼夜更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等。而自然地理分布规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分布规律,包括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世界表层的洋流分布规律、自然带分布规律等。
自然地理规律在高中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历年高考试题的考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地理规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地理规律的形成过程与原因,还要达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标。
1.应用思维导图优化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
(1)课前预习。为了便于上课时认真听讲,首先让学生记下在预习过程中引起思维障碍的问题。其次引导学生抓住规律中的关键词,在理清关键词之间关系后,尝试利用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
(2)课堂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表述地理规律的形成,并阐明规律的地理意义。对学生存在较多疑问的地方要深入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规律。
(3)知识体系构建。在完成一个地理规律的学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的规律,帮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选取出几张学生课前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分析所得的结论对其进行比较、讨论和完善,最终构建起相对完整的思维导图。
(4)学以致用。为了使学生在学完后能够熟练地运用地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选择一些和所学地理规律紧密联系的典型例题,并找出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5)检测和评价。为了强化学习结果,应当通过设计课堂或者课后的习题检测,或者在教师分析后,学生立刻采用思维导图重构地理规律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检测成绩或者绘图,对学生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2.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自然地理规律教学的案例
下面以《气压带和风带》教学为例,探讨在地理规律课堂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图1和图2分别是这节课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思维导图。课前教师利用教学设计思维导图理清教学思路;课中教师利用教学过程思维导图,引导课堂教学有序、高效进行;课后教师还可通过这两个思维导图,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展示课前绘制的“大气环流”思维导图(如图3)与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相对照,帮助学生总结提高。
三、在反思中提高思维导图对地理规律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师若能经常反思,可以认识到自我发展的局限,有利于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所谓教学相长,若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地理规律教学时,教师能经常和学生交流,就能获得学生关于利用思维导图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与教师的教学设计相对照,有利于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著,张鼎昆,徐克茹译.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哲学;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传统哲学;系统哲学;过程哲学
作者简介:唐晓英(1964-),女,四川泸县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勾占锋(1974-),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及自动控制;唐绍洪(1964-),男,四川仪陇人,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4-0080-03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社会要继续进步,就要以教育作为奠基。在教育学的各个分支中,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职业教育。在中华5000年的文化传承中,职业教育还是非常年轻的学科。至今尚未形成自身较完善的学科体系,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哲学作为所有学科的母体,也是所有学科理论发展的基石。
一、传统哲学观下的实践教学
所谓的传统哲学指的并不是我国传统的古典哲学,也不是指西方古典哲学,而是指盛行于前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哲学理论。我国哲学起步之初,大都模仿前苏联的哲学体系。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教科书的开篇即讲学科综述、学科本质、学科概念等等。传统哲学观的主要思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实体组成,实体内部之间各要素相互联系,相呼影响。而这些稳定的影响及关系就构成了规律,也就是该实体的本质。掌握实体的本质,就相当于掌握了实体的发展规律。
(一)关于实践教学的基本要素
传统的哲学观把实践教学看做是一个实体。该实践教学实体又是由多个基本要素构成,基本要素包括实践指导老师、学生、教材、实习环境等。传统哲学观下的实践教学过程即指导老师,学生,教材及实习环境之间所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规律,即实践教学的本质。要掌握实践教学的本质,就要掌握该过程中的这些规律。
(二)关于实践教学的主客体
传统哲学观认为,要掌握实践教学的规律,把握其本质,首先就要确定该叫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一种观点认为,实践教学是人的活动,因此,该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是人,人作用于其他辅的因素,该因素就称其为客体。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实践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一切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此,应该把学生作为实践教学过程的主体。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不是只有学生,还有实践指导老师。老师由一个刚踏入实践指导工作的年轻人,发展成为一个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熟练的专家,这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实践指导老师也应该是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第三种观点是,“把学生作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则作为主导”,虽然这种说法现在比较流行,但是,该观点只是经验性的总结,并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判断与验证。第四种观点是“双主体”说,教师与学生都是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都充分发挥各自的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目标,之间构成了互为主客体的关系。该观点的本质即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但并不是绝对的,而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三)关于实践教学的本质
根据以上对实践教学过程的要素、主客体的分析,实践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就是主客体关系的分析。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实践指导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必须在实践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职业知识,提升职业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学生也必须在实践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与世界观;2.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初步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理论与职业技能,发展自身的智力与能力;3.学生与实习环境(企业)的关系:学生在企业中实习锻炼,掌握实践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在传统哲学的指导下,实践教学已基本上构造出一个系统清晰的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吸收了大量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虽然这些理论对推动我国实践教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没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出现了一些生搬硬套的现象。
二、系统哲学观下的实践教学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它将不再是劳动器官一样。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运用系统哲学的观点理解实践教学,就会对其中的基本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篇10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规律;探讨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体育教学规律反映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联系。近30年来,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教学规律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 。然而,2005年毛振明先生主编的《体育教学论》(以下简称教科书), 对体育教学规律有了新的阐述,提出了“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即“运动技能形成规 律、运动负荷变化和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 化规律、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除了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对新推出的几个规 律均缺乏 深入的阐述和论证,且出现所述规律与该书中论述的教学原则同名的情况,让人无所适从。 鉴于该教科书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的教材,教材征订目录中“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已经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理论的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 该教科书新推出的几个体育教学规律进行探讨,以取得共识。
1 关于“运动负荷变化和控制的规律”
教科书中关于“运动负荷变化和控制的规律”是这样定义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合理 地利用生理负荷,又要合理地控制生理负荷,这就是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规律也 与此相适应,运动负荷的安排要与机能变化的三个阶段相匹配,在人体机能活动最强的时段 安排较大的负荷,在人体机能活动上升和下降阶段要控制运动负荷,这是一个基本规律”。首先,定义没有告诉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如何变化又如何控制。对比动作技 能形成规律明确提出技能形成三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 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的定义未免空泛。既然冠以运动负荷 变化规律,就不能仅仅从几个阶段模糊地笼统地指出“相匹配”,而要从体育教学具体情况 出发,给出各种条件下负荷变化的规律性解释。况且,定义中所谓“合理地利用、合理地控 制”,表达的是一种主观的意愿,而不是客观存在的本质的东西。其次,人体运动时,由于身体必然承受负荷,因此机体会产生变化,即“机能能力逐步 上升——稳定——下降”,表现为众所周知的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 是和人体运动及其必然带来的身体负荷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逐步 上升——稳定——下降”的变化正是身体承受运动负荷的结果,即身体承受运动负荷是因, 人体生理机能变化“逐步上升——稳定——下降”三个阶段的出现因果。根据这种因果关系 ,我们只能得出结论:人体承受运动负荷时,生理机能变化呈现“逐步上升——稳定——下 降”的规律。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逐步上升——稳定——下降”的变化规律,相 应的体育教学过程的运动负荷安排与之“相匹配”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相匹配”只 是表明三个阶段运动负荷不能相互超越,而不能说明运动负荷变化情况,更不能揭示运动负 荷的控制。把这样一个基于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的简单逻辑推断结果,而不是运 动负荷变化的本质联系的揭示,标以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这不是科学归纳,这样的规 律揭示未免太容易了。而且,由于体育教学的多样性,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 动能力变化的“逐步上升——稳定——下降”的三个阶段,推出负荷与之相匹配。例如:技 巧课与50 m跑考试课,在人体生理机能逐步上升的体育课准备活动阶段,运动负荷是完全不 同的,用“相匹配”代替不了对运动负荷变化规律性的揭示。第三,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变化并不仅仅与人体机能变化的三个阶段关联,而且与学生 体能发展关联,与技能的掌握、年龄、性别、学生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条件、手段 、方法等均有关联。运动生理学研究早就提出了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揭示了运动负荷与人 体机能提高的关系,给出了生物学依据。即人体具有适应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承受、消 化加之人体的运动负荷,并在运动结束后的恢复期产生超量恢复。因此,揭示运动负荷变化 规律,一定要准确定义“运动负荷变化”概念。此外,运动负荷所包含的量和强度因素,是 可以定量描述的。研究运动负荷变化规律,应该建立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以大量数据作为 支撑,从而得出结论,否则难免名不符实。体育理论界前辈们曾经提出了体育教学中的适宜 负荷原则,而不是什么运动负荷变化规律,并不表明他们缺乏上述的简单逻辑推断能力,恰 恰反映了对治学的严谨,反映了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变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由此 带来的对规律性的揭示困难,只能从原则上提出要求。对运动负荷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揭示 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正是需要后人不断追求的。如果仅仅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 逐步上升——稳定——下降”的变化规律得出“运动负荷的安排要与机能变化的三个阶段相 匹配”的结论,并进而上升为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很明显并没有说明什么问题,只不 过是用众所周知的事实,改头换面,对体育教学规律的研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拓展,只会造 成已有知识体系的混乱。
2 关于“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教科书指出:“由于体育学科具有独特的运动认知体系,所以体育教学还要遵循体育知 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运动认知过程是:“广泛进行感性认识形成感性基础的阶段; 进行理性的概括形成理性认识的阶段;将理性的认知演绎到各种运动情景的应用阶段” 。在这里,缺乏对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规律的定义,对运动认知过程的描述也与已知 认识规律相同。的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要经过的两个飞跃,即由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个飞跃,再由理性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第二个飞跃。教科书中所说 的运动认知过程并没有超越的认识论,冠以“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又有何意义呢?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教科书指出:“体育学科特有的运动认知体系是不断提高人体对物 体,对自我的速度,对时间、空间、距离、重量、力量、方位、平衡、高度等因素进行识别 和控制的能力”,是一种“身体——动觉智力”。 “构成身体——动觉智力有三个核心要 素,其一是有效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其二是熟练地操作物体的能力,其三是体脑协调一 致的能力”。这表明“身体——动觉智力”是一种能力(残疾人的这种智力就 不健全 ),即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不能简单地将这种“身体——动觉智力”与运动认知规律划 等号,也不能因为存在这种“身体——动觉智力”, 就可以不进行具体运动认知过程、特 点的论述,而推论出存在运动认知规律。在运动认知过程中,人类是如何有效控制身体运动 ,如何熟练操作物体,又如何保持体脑协调一致的,揭示其中的特点、规律,才是运动认知 规律所应该阐述的。其实,技能形成规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运动认知的客观过程。
此外,体育知识学习也不能完全用身体动觉智力理论解释。例如,足球迷可以对足球战 术津津乐道,而不一定要身体力行。典型如美国游泳教练谢曼查伏尔,培养出奥运会冠军 ,自己却不会游泳,能说其对游泳运动缺乏认知吗?我们非常赞成对运动认知规律的探索,有许多领域需要人们去研究。但是如果仅凭直觉 推论规律,而不对规律进行具体探究,揭示其本质联系,这种规律是没有存在价值的。
3 关于“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
教科书指出:“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主要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 主要是通过在集体合作、配合和相互帮助中进行的。因为体育项目和活动中大多数都是以集 体形式呈现练习的,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集体性学习体现了体育的特性和目标指向。因此 ,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和突出学生体育学习的集体性规律”[4]。其立论的逻辑是: 因为体 育教学大多是以集体形式呈现——体现了体育的特性和目标指向——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形 成学习集体——故存在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从积极的方面认识,这不失为一种探 索、发现体育教学规律的简捷方法,即从体育教学的普遍现象入手,大胆推断存在相应教学 规律。问题在于,这种推断有没有严密的论证?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集体学习形式是否一 定会导致学习集体的形成?
首先,体育教学采用集体学习形式上课几十年,未见相关学习集体形成的研究。如果说 课改之后因为强调体育学习的多功能性、团队、集体合作,因而必然会有学习集体形成规律 ,则缺乏教学实践支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学习集体 的形成并不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必然的联系。例如,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许多学校普遍存 在的体育课“放羊式”教学形式,是不可能出现学习集体的。此外,由于许多体育项目本身 的特点(表现的是个人能力、个人技术)及个体差异的存在,理想的教学应当是小班化、个 体化的因材施教模式。目前的集体学习形式更多的反映了场地器材、师资条件的局限影响, 并不表明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当然,体育教学中涉及到许多需要互相帮助的场合,团队 、集体合作,需要有一个集体学习的氛围,引导得法,可能会形成学习集体,但并不表明学 习集体的形成是一个普遍规律。特别是由于现在的体育教学中,强调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分 组,小集体的组合非常松散、时间短暂、经常需要重新组合,因此,是否会有学习集体的形 成,需要实践支撑,而不是靠想当然。 转贴于
其次,对学习集体形成规律的推断缺乏科学基础。所谓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事物发 生的必然,反映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社会规律是表现人 类活动所特有的规律,并与人的主观努力相联系,但并不表示可以去支配规律。因为各种社 会活动现象的汇集,表现出的某种规律性仍然是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不能想当 然的认为因为存在集体学习形式,就一定会形成学习集体,就一定有学习集体形成规律,而 要从体育教学的具体实践活动出发,分析体育教学活动内在的本质联系。对学习集体形成规 律的探索途径应当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普遍观察到学习集体的出现,进而分析其形成的因 素,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是否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学习集体没有普遍出现之前 ,在有关学习集体的研究、报告资料等均非常稀缺之时,进行预言式的规律宣布,再由体育 教师去实践,这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创造规律。
第三,教科书说:“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教育的过程是:组成集体,形成集体因素的阶段 ;集体巩固,在集体中接受教育的阶段;集体成熟,自觉进行集体性行为的阶段;集体分解 ,形成新学习集体的阶段”。对学习集体形成的揭示不能只是几个阶段,而要 揭示各 阶段的特点、内涵(规律揭示的需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不光是组 织上的统一体,还是由在需要、兴趣、智力、思想、道德、社交、创造力、审美等方面既有 共性又有个性的人们所组成的精神上的统一体。这种精神上的统一过程正是集体形成的过程 。因此,学习集体形成的规律应当回答:学习集体是怎样形成的;其形成的动力是什么;形 成的一般趋势和特点怎样;学习集体形成中内部、外部诸因素的关系如何等等。作为体育学 习集体形成模式的研究,对体育学习集体的形成进行探索,总结出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用以指导体育教学中学习集体的形成有着非常积极地意义,但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学的集体学 习形式必然形成学习集体。如果仅仅以上述的“组成集体、集体巩固、集体成熟、集体分解 ”四个阶段来描述,恐怕连模式都谈不上,更不要说成为规律了。
4 关于“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教科书指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不断地体验运动的乐趣,这是培养学生体 育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的首要条件,也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健康的前提条件, 更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要把握的客观规律”。体育教学中的乐趣体 验过程 是:“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技能水平上充分地运动从而体验运动的乐趣的阶段;学生向新的技 能水平进行挑战从而体验运动学习乐趣的阶段;学生在运动技能习得以后进行技术和战术的 创新从而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的阶段”。首先,教科书中在讲到教学原则时也提出了“体验运动乐趣原则”,这种把教学原则与 教学规律混为一谈的提法,使人无所适从,反映出编写者理论体系的混乱。在“体验运动乐 趣的规律”文字表述中,“体验”两字的运用就不恰当。因为,规律是客观存在,而“体验 ”则是带有主观愿望,可能有也可能无。传统的技能为主的体育教学之所以要改革,其中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体验不到体育乐趣,对体育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如果说,存在体验 运动乐趣的规律,为什么在过去的教学中没有成为普遍现象?没有能够体现出来?新课改强 调要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直指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因为没有了体育乐趣,持久的运动热 情、动力就无从谈起。充分表明“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不成立,只能作为一种原则存在。 因此,可以把愿望、要求作为教学原则提出,混淆为规律则是不恰当的。因为规律是一种客 观现象的反映,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你认为应该这样就一定会这 样。其次,大多体育项目由于自身形式、规则、方法、特点给学生带来乐趣,但是并不是所 有运动都能带来乐趣。况且,现代体育本质上是与人类自身、自然环境挑战的过程,体育过 程充满了艰辛、痛苦、竞争、挑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受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 、环境条件、项目特点等等因素的制约,运动乐趣并不总是存在。如受到广泛批评的铅球教 学、广大学生视为畏途的中长跑教学等。一定要论证这种运动充满了乐趣,是自欺欺人。中 长跑运动虽然单调乏味、痛苦,但是由于其健身价值、受条件限制现阶段的不可替代性,仍 然是学校体育教学不可放弃的内容。作为教学原则,提出体验运动乐趣,是完全应该的,体 验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痛苦,战胜自我、完成目标,体验健康人生、体验战胜 自我带来的生理和精神层面的享受。然而,要将这种体验看成是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客观 规律,则未免太武断了。而且,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获得运动乐趣,进而挑战新技能创新得到更高层次的心理满 足,在目前的教育体制、教学条件下不可能成为普遍现象,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只能是少数 学生的行为。这是因为受场地器材、师资条件、班级规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制约,受 高考指挥棒的制约,加上教育部门、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对现代体育认识的偏颇,学校体育 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比较初级的运动技能学习阶段和增进体质健康层面,较复杂的技战术探究 、创新,既没有充足的教学时间,又缺乏持久的动力(这是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 要所决定的)。当体育只能作为手段、工具,而不是人的发展的自觉需要,所谓体验运动乐 趣规律也只能是一种主观想象中的美好愿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