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清收办法范文

时间:2024-05-20 17:4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收账款清收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灯塔公司;应收账款;风险预警;设计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172-02

前言

灯塔公司是一家集生产、销售、安装、维修于一体的高品质铁路照明设备产品国内知名企业,拥有多项专利品牌。1995年9月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9月14日变更为中铁六局集团北京中铁信达经贸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灯塔公司从整体上讲,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应收账款管理体制,原有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已不能够满足现在业内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应收账款管控上的不力,已严重地束缚了公司的发展目标和管理绩效。

一、灯塔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

(一)应收账款的组织管理存在问题

重组前的灯塔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体系,由经理委派经营部门自己信赖的经营人员以编制债权合同台账的形式管理。由于涉及管理的人员面很窄,相关信息也不公开,使得一方面,经营人员在统计债权情况时容易出现错误,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的管理容易被个别利益集体所操纵做出与企业利益相悖的决策而不受监管。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在灯塔公司重组以后,由于公司原主要管理层的撤换及离职,灯塔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陷入困境。由于相关债权资料不完整,同时少数了解债权情况的经营人员离职,使得大量债权关系,包括债权金额并不能完全确定,对灯塔公司遗留债权的管理造成极大困难。而重组后的灯塔公司又不能很快形成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没有负责应收账款管理的主管领导及核心部门,新形成的应收账款管理状况依然不佳。

(二)企业文化磨合问题依然存在

由于灯塔公司重组后仍保留了一大批原公司的老职工,这部分职工在灯塔公司工作多年,做事勤奋努力,但文化程度大多不高,缺乏制度化管理素养,管理随意性较强。他们对公司各方面的制度改革有所怀疑,甚至心存抵触,有些人则是创新力和责任心不够,不愿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要改变他们的工作作风及心态绝非易事。同时,灯塔公司的控股公司主业以旅服行业为主,管理风格与从组前灯塔公司差异较大,很多管理方式在灯塔公司难以推行,造成目前的管理混乱状况。这样的文化冲突给企业人力、物力上造成极大消耗。

(三)应收账款管理不善造成一定程度的资金困难局面

灯塔公司由于没有良好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体系,致使大量的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大部分产品项目资金回款需要超过半年的时间,而企业内部囤积的存货及垫资料款所占资金比重日渐增大,导致公司现金流短缺,每月资金计划工作被动。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现金为王”的时代,现金比利润更为重要,因资金链吃紧走向破产边缘的企业比比皆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健康与否,对灯塔公司可持续发展将是巨大的考验。

(四)灯塔公司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薄弱

财务部已建立基本的会计核算制度,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由于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部门与销售及经营等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存在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及数据与实际有出入等现象,财务监控作用失效。销售人员为保证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企业未对这部分应收账款采取有效措施并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恶性循环。同时缺乏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对各项应收账款进行深入分析,缺乏后续的跟进和督导工作。

二、应收账款及资金回收风险预警制度的设计

(一)风险预警为导向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设计理念

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预警管理制度是通过对企业应收账款债务人的企业性质、应收账款的发生时间、应收账款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后,针对不同性质的应收账款按不同的时间段划分并做出风险识别预警标识,根据不同的预警标识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风险预警的目的是尽早地使企业应收账款变现并消除坏账风险,加快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偿债能力,减少坏账损失及清收成本等[1]。应收账款风险预警实行两级管理,上级公司双清办是应收账款预警的归口管理部门,灯塔公司要在上级公司双清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二)应收账款的分类及预警的范围

(1)应收账款的分类:1)按应收账款性质分为应收工程款、应收销货款、应收质量保证金;2)按应收账款主体性质分为集团公司内部单位、工总系统内单位、铁路局及所属单位、中国铁建系统内单位、神华集团系统内单位、其他单位、个人;3)按应收账款形成的时间分为一年以内、一年至一年半以内、一年半以上。(2)应收账款的预警范围。以经营合同为基础形成的所有应收账款以及零星销售所形成的应收账款,暂不包括物业出租等非主营业务形成的应收账款。

对于在预收账款科目中核算的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备料款或工程款,要视同应收账款纳入预警管理。

(三)应收账款风险预警的方法

应收账款预警划分,依据企业签订的经营合同,按应收账款的性质、合同主体和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时间或合同的签订时间分三个等级进行预警。

对于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要按合同签订主体即业主单位性质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预警管理台账。对于应收账款包括应收销货款、应收工程款、应收质量保证金、预收备料款或工程款等进行预警级别的划分[2]。下文以预收账款包括预收备料款和预收工程款预警级别的划分为例阐述如何进行预警级别划分。

(1)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收取的预收备料款或预收工程款,属于正常的清收范围,标示为A级预警级别。(2)超过合同规定的收款时间15日之内属于重点清收范围,标示为标示为B级预警级别。(3)超过合同规定的收款时间15日以上属于非正常清收范围,标示为C级预警级别。

(四)应收账款风险预警的跟进及后续解决措施

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预警解决措施:(1)A级预警:由各单位负责清收。每月初由各单位负责A级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制定清收计划,落实责任人进行清收,同时将清收计划报公司清欠办。(2)B级预警:由各单位负责,公司清欠办督办。每月初由各单位对B级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责任人的催收情况进行说明,制定清收措施,确定回收时间,组织清收,同时将清收计划报公司清欠办。(3)C级预警:由公司清欠办负责组织清收。每月初由公司清欠办组织公司法律人员和相关单位对C级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进行分析,制定清收计划和措施报公司批准后实施。

对集团公司范围内到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要及时办理签认并纳入集团公司对账平台,对超过一年仍未收回的要按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向对方收取利息。同时要和对方单位会同集团公司寻求内部解决。

对工总范围内单位到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要及时办理签认,尽量纳入工总系统的对账平台,对超过一年仍未收回的要会同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依照工总相关办法解决。

对铁路局及所属单位、中国铁建系统内单位、神华集团系统内单位、其他单位和个人到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要及时办理签认,对超过一年仍未收回的采取法律等手段进行清收。

每年末,各单位要组织对应收账款、应收质保金进行对账并办理签认,确保每笔应收账款在法律讼诉时效内。

对大额应收账款在指定催收责任人的同时,各单位要落实主管领导负责。

预收账款预警解决措施:对合同中明确规定有预收备料款、预收工程款的要严格按合同执行。

(1)A级预警即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自收到预收款之日起由各单位按合同要求备料并安排生产。(2)B级C级预警即未按合同规定时间支付预收款,单位暂不安排备料生产,合同管理部门通知相关业务人员进行催收,待预收款到账后再按合同要求备料并安排生产。

对集团公司范围内单位、工总范围内单位超过预收款期限未收到备料款的由合同管理部门提请主管领导是否履行合同,同时通知业务员进行催收。

结论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风险是阻碍中国企业生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3]。做好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是企业应对应收账款风险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灯塔公司为例,主要阐述如何设计应收账款及资金回收风险预警制度,旨在为其他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提高借鉴参考,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4).

篇2

如何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管,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从应收账款的形成源头开始,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动态的资金管理体系。

1.加强对应收账款形成的事前控制

首先,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信评价系统,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根据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设计一组具有代表性,能够说明客户信用品质、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如以往付款履约的情况、对方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作为信用风险评级指标,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确定其相应的风险权数,然后对客户的资信展开调查,计算其累计风险系数,按照客户累计风险系数进行排队,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并对客户档案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从而调整企业的承揽策略。

其次,是要具备必要的法律维权意识,使合同条款的约定清晰明确,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除了国家合同文本格式中所规定的几大类概况性条款之外,可以根据自己所处行业及所承揽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形成自己的合同格式,结合自己的实际将其具体化,力争做到各合同要素齐全具体。特别是收款条款部分,一定要尽可能详尽,具体到是一次性支付还是分期付款,并约定好具体的付款时间、付款方式、付款期限以及延付的具体违约责任等。另外,在合同签订后,还要及时告知有关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出现一旦对方无力支付欠款却无法诉诸法律等情况的发生。

2.加强对应收账款形成的事中控制

(1) 当企业发生应收账款以后,不能消极地等待对方付款,而应经常对所持有的应收账款进行动态跟踪与分析。加强日常监督与管理,以便随时掌握应收账款的情况,便于做出科学决策。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的动态管理,职能部门互递信息。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的财务部门应每隔一定的时间,以文书、表格形式向有关领导、相关业务部门和经办人员传递应收账款的动态信息,每月通报一次情况,督促和提示上述有关人员及部门进行催收,对于逾期未结清的应收账款则通报的时间应更短。在对工程进度款的回收中,既不能完全被甲方牵着走,无条件无原则地迁就对方,也不能把进度款的回收看作是单纯意义上的收款,而是应该本着有理有据有技巧的原则,策略地将进度款收回。

(2) 关注业主的经营状况,加强日常询证。施工单位要随时了解业主的经营、财务状况及人员的变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防止由于对方的突变或经营决策及有关人员的变动可能造成应收账款无法回的风险。项目经理部的财务人员要定期对应收账款向业主发出询证函,核实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完整性并确保诉讼的时效性,防止应收账款体外循环发生,堵塞违法违规行为及防止法律诉讼收债的失效。

3.加强对应收账款形成的事后控制

(1)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收账款备查台账。把应收账款作为一个流动的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在应收账款形成的初期,就建立详细的备查账。此外,还应将应收账款回收备查台账细化到每一笔承揽合同,并定期分析其挂账账龄,制定相应的回收计划。这样就可以对每一笔合同的履约情况一目了然,避免应收账款在账面仅按挂账单位反映、多笔承揽合同的欠款情况交叉在一起的混乱局面。另外,清晰的应收账款台账也为催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2)建立应收账款清欠领导责任制,将应收账款清欠的责任明确到每一位领导干部,使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真正成为领导带头、各业务部门相互配合的综合性工作,而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孤军作战。对于逾期的应收账款采取诉讼的手段来维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日常对应收账款债务人的资料,对那些恶意拖欠应收账款不予归还的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对其债务人进行诉讼,用法律手段清收欠款。

篇3

关键词:企业应收账款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169-02

一、应收账款的定义

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一般情况下,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按买卖双方在成交时的实际金额人账,也就是说,在商品、产品已经交付,劳务已经提供,合同已经履行,销售手续已经完备时,确认应收账款的人账。因此,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

二、应收账款的分析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的一个非常大的风险点,因为只有最终能够转化为货币的应收账款才是有价值的,而那些预期将无法转化为货币资金的部分就是无价值的。过多的应收账款,一方面由于对流动资金的大量占用,企业为了克服现金流量不足的压力,不得不增加有息负债的规模,从而使企业负担的财务费用迅速上升;另一方面,其坏账准备的计提将使企业负担的资产减值损失迅速上升,从而给企业业绩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迅猛增加的应收账款往往预示着业绩风险。那么,何谓应收账款过多?

实务中主要是通过趋势比较分析、结构比较分析、比率比较分析来判断。(1)所谓趋势比较分析,就是将应收账款的变化与营业收入的变化加以比较。一般来说。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规模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当企业放宽信用限制时。往往会刺激销售,但同时也增加了应收账款;而企业紧缩信用,在减少应收账款时又会影响销售。因此,如果应收账款的增长率明显大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则说明应收账款过多。(2)所谓结构比较分析,就是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较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情况加以比较。一般来说,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资产结构。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显著超过同行业的一般水平,则往往说明应收账款过多。(3)所谓比率比较分析,就是将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情况加以比较。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一段时间内的(信用)销售额,除以同期内流通在外的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显著低于同行业的一般水平,则往往说明应收账款过多,周转过慢。

此外,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中,除了采用趋势比较分析、结构比较分析和比率比较分析来判断应收账款是否过多外,还应进行账龄分析和对象分析来进一步判断应收账款的风险。

应收账款的账龄,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从销售实现、产生应收账款之习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所经历的时间,筒而言之,就是应收账款停留在企业账簿上的时间。在分析应收账款时,一定要仔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了解应收账款的账龄情况。一般来说,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在企业正常信用期限范围内;1-2年的应收账款虽属逾期,但也属正常;2~3年的应收账款风险较大;而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通常回收的可能性极小。

由于交易对象的信用程度是应收账款风险性的根本来源,因此,在分析应收账款时,在对会计数字层面的趋势变化、结构、比率和账龄了解之后,一定还要仔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了解是谁欠了企业的钱。在对应收账款对象进行分析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包括:(1)债务人的区域性。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法制环境以及特定的经济状况等条件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企业信用状况会不同。(2)债务人的财务实力。评价债务人的财务实力,需要了解债务人的财务状况。简单的方法是查阅债务人单位的资本实力和交易记录,用这种方法可以识别出一些皮包公司,或者,根本就是虚构的公司,以发现会计信息的失真之处。(3)债务人的集中度。应收账款的集中度风险表现在由于某一个主要债务人支付困难而导致较大比例的债权面临无法回收的风险。要规避债务人集中风险,就需要采取措施使债务人分散化,这和业务多元化以规避债务人集中风险,就需要采取措施使债务人分散化的道理是一样的。从性质上看.应收账款属于公司的债权,是流动资产的一部分。从财务实践来看,企业应收账款的形成,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应收账款的形成,有利于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形成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资金被客户所占用,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21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账面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3)应收账款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三、应收账款增多的原因分析

应收账款过多是企业面临的最严重的财务风险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赊销现象严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实现收益,但是收益的实现是建立在销售收入的基础上的,如何扩大销售收入就成为了企业的头等大事。现金流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资金链的断裂必将使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如此,赊销方式应运而生,赊销不仅可以购买到所需物品,而且还可以延迟付款,一方面解决了自身生产所需的材料等,另一方面,延续了自身使用应付账款的权利,扩大了自己的资金链,使企业自身资金充裕。但是,对于销售方来说,虽然扩大了自己的销售收入,账面上的收益得到增加,但无疑加大了收账的风险,扩大了呆账和坏账的比例。

2 企业的信用状况不甚乐观。赊销方式的诞生和生存基础就是企业的信用。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规范,企业的信用状况已经成为交易的前提条件之一。不过,我国的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信用制度还不健全,人们的信用习惯没有形成,这使得失信的收益往往大于守信的成本。并且,我国的信用考察制度基本上建立在主观决策和判断层面上,缺乏信用的决策系统,网络信用系统也没有建设完成。这些都表明赊销方式赖以生存的基础尚不完善,面临巨大的挑战。

3 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奖惩制度。由于企业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压力,往往将企业销售人员的工资与销售业绩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员工往往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采取赊销的办法。虽然销售任务圆满完成,大大提高了销售量,但也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有很大关系。再者,企业没有认真调查取证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即使制定了相关政策,却因盲目扩大销售量没有认真落实。因此债权债务双方就经济往来的未了事项应定期对账,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很多企业并未及时、不定期地对账,未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

收账政策,造成资金外流,给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压力。

四、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1 明确内部分工。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应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主,销售部门参与共同管理的制度。二者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财务部门要控制好赊销额的最高限量,以降低因数量过多而带来呆账、坏账产生的风险。销售部门熟悉客户的有关信誉和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这对于如何确定赊销期限和折扣率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应收账款的回收时间以及不同客户的信誉的调查,及其享受的折扣率的确定等内容,销售部门应参与制定。只有合理的分工。使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整个资金流动衔接起来,才能强化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在每一笔赊销业务中,应建立按信誉额度大小、进行层层审批制度。即在企业内部要分别规定销售人员、销售部门负责人可批准的赊销权限,限额以上的赊销业务报请总经理审批。必要时由总经理召集财务部、销售部负责人一起根据客户所辖范围,规定各级人员违反赊销审批范围应承担的责任。要加强销售人员的资金回笼意识,进一步完善销售人员的“三包”责任制,对销售人员的业绩实行销售量与货款回收率双项指标进行考核,与奖金挂钩。

3 改进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应收账款对账工作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总账与明细账核对,二是明细账同客户单位往来账目核对。前者是账务部门的内部事务,后者是企业的相关事务。做好应收账款对账工作,目的是保证收账工作能顺利进行。传统的做法,是由财务部门负责对账工作,销售部门则负责收账工作。然而,随着企业之间赊销业务的频繁,这种约定俗成的分工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迫切要求对应收账款对账工作加以改进。

(1)将企业之间对账工作分两个环节来完成。第一环节是营销人员同本单位财会部门核对应收账款账目;第二环节是营销人员同客户单位核对往来账目,使营销人员成为对账工作的主角。

(2)借鉴银行定期对账管理模式。由应收账款会计定期向营销人员提供对账单,包括账款形式、货款回笼及余额。营销人员按其管理的客户单位设立统计台账,对产品发出、销售发票开具和货款回笼进行序时记录,定期同财会部门提供的对账单相核对。出现未达账项及时向财会部门反馈,由应收账款会计查明原因后进行调整。保证应收账款明细账同相应的统计台账余额一致。

(3)营销人员同客户单位核对往来账目。对客户单位已人账,我方尚.未入账的款项,查清记录后向财会部门反馈,由应收账款会计查明原因后进行调整,保证统计台账余额同客户单位往来账目余额一致。对营销人员难以对清的往来账目,可由应收账款会计配合进行。

4 建立和健全往来账户结算登记、核查、清理制度。企业应严格按会计制度的规定来规范核算,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及时反映每笔往来款项,以随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形成、回收增减变化情况,并按月与客户核对和清理。要求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对过期的应收账款逐笔查清原因,建档清查,及时向领导汇报。公司领导应根据查明的情况,分清责任,责成有关人员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制定具体催收计划,责任到人,财务部门要跟踪督促执行。

五、应收账款的处置

即便设置了完善的应收账款监控体系,也不能保证不会发生逾期应收账款。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监控体系的制定是否合理以及监控体系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其次是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随时有可能导致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而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对逾期账款,企业除了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外,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积极的方式。

1 成立清收小组,对应收账款催讨。企业管理当局对已经到期的应收账款应交由应收账款清收小组进行催讨。对于清收小组的组织管理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款项经办人,部门领导或单位负责人应为某项应收账款的当然责任人,参加清收小组,在清收小组负责人的调配下进行工作。二是清收小组成员按客户分工,并分解落实清理收回目标任务。三是严格考核,奖罚分明,提高催讨人员的积极性和效果。

2 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是处置企业应收账款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采取贴现方式收回债权,债转股和以非现金资产偿债三种方式。

(1)采取贴现方式收回账款。贴现方式是指在企业资金严重缺乏而购货者无力偿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给予债权人一定的折扣而收回逾期债权。这种方式不同于企业在销售中广泛采用现金折扣方式,首先是针对债务人资金相对紧张的逾期债权,其次往往伴随着修改债务条件,即债务人用现金清偿部分债权,剩余在约定日期偿还。

(2)债转股。债转股是指应收账款持有人与债务人通过协商将应收账款作为对债务人的股权投资。双方债权人把债权转为股权投资后对产品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推广很有利。

3 出售债权。出售债权是指应收账款持有人(出让方)将应收账款所有权让售给商或信贷机构,由他们直接向客户收账的交易行为。这种方法下,企业可于商品发运以前向贷款者申请借款,经贷款者同意贷款,即可在商品发运以后将应收账款让售给贷款者。贷款者根据发票金额,减去容许现金折扣,贷款者的佣金以及主要用以抵消销货退回和销货折扣等扣款,将余额付给酬资企业。随着外资金额机构涌人我国,今后应收账款出售将成为企业处理逾期应收账款的主要手段之一。

篇4

关键词:应收账款 必要性 影响 管理控制

一、引言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大都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以赊销方式实现的。商业信用在扩大销售、拓展市场、降低整体经营成本、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和实力。进而实现规模经营等方面有着其他任何结算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随着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也日益严峻。

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研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过高的应收账款将会导致企业不良资产的增加,降低了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从而会引起企业相关利益者的高度关注,对他们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基于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甚至对应收账款管理体系的内容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这样一来,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实用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便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一)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

企业面对庞杂的应收款账户,核算差错难以及时发现,不能及时了解应收款动态情况以及应收款对方企业详情,造成责任不明确,应收账款的合同、合约、承诺、审批手续等资料的散落、遗失有可能使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该按时收的不能按时收回,该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能通过法律手段收回的,却由于资料不全而不能收回,直至到最终形成企业单位资产的损失。

(二)增加了企业资金机会成本损失

会计学上一最重要的概念便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做一件事时而失去做另一件事的成本。这种资金的机会成本主要体现在:第一,被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客观上要求在经营中加速周转,得到回报,但如果应收账款大量存在,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的比例不断上升,就会导致占用在此部分的资金丧失了其时间价值;第二,因应收账款而引起的催收使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了催收成本费用;第三,因大量资金被沉淀,借款时间被延长,增加了企业的利息费用。由于以上各种成本费用的增加,使得资金丧失了赢科的机会,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

(三)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我国企业实行的会计原则是权责发生制。也即当期发生的赊销全部记人当期收入,但企业账面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如期使企业实现现金流入。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而又没有应收账款的现金收回,这样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就会超过计提的坏账准备,虚夸企业的资产和利润,造成企业资产不实。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四)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大量的应收账款使企业的商品销售与资金流入不一致,商品和销售发票已开出,销售已经成立,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这种没有货款回收的销售收入,势必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那就可能会产生企业用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的可能性。因此,企业因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付款项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必将影响到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使企业货币资金短缺,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支出,甚至会引起企业破产或倒闭。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理念,建立全程化管理对策

应收账款解决方案的形成,是从如何管理和清理应收账款着手,首先明确应收账款具体由谁来管理;其次通过完善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流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形成一套全程化的管理理念。

(一)事前控制: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识别客户风险

建立合理和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要实现对高风险客户的控制和严格管理,首要任务是必须在交易之前能够预测出客户的信用风险。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客户的信用风险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来的,有些风险是潜在的。有些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往往导致对高风险客户的识别和判断异常复杂和艰难。如果企业本身不具备规范的、较为专业化的客户资信管理能力,很难靠销售系统的管理人员或业务人员完成这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根本的防范方法是实行严格的客户资信管理制度。以专业化的方法,事先识别高风险客户,在销售结算和货款回收工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企业的正当利益不受损害,保证企业赊销低损失、低风险。

(二)事中控制:实行内部授信制度。评估、分析业务风险

实行客户授信制度是规避业务风险的中心环节,核心是信用额度的制定。信用管理部应将已经获得的客户信息录入系统,运用专门的信用分析技术和模型,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定量化的信用评估,明确结果并依照预订审批权限进行决策,决定是否开展赊销,以确定合适的赊销额度和赊销期限。并要定期对放账客户做资信调查,随时调整赊销额度,同时对应收账款进行跟踪监控。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减少交易人员的主观盲目决策,进而使赊销成为一个有计划、有成本但可控制的过程。

(三)事后控制:实行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控制处理资金风险

对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的监控和对发生拖欠的账款及时进行有效追收,是事后控制的核心工作。通过对应收账款实行一系列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缩短收款周期,减少呆账、坏账损失,来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1)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因此必须对授信客户的经营情况、偿付能力进行日常追踪分析。特别要关注重点客户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重大不利事件对其经营情况、流动资金的影响。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要及时了解赊销者的经营情况、偿付能力,以及客户的现金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必要时企业可要求客户提供担保。

篇5

关键词:账款;应收;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17602

1企业应收账款的形成

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主要为:

(1)企业缺乏竞争和风险意识。

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量,大量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在事先对付款人资信情况未作深入调查的情况下,盲目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格。

某些企业实行销售人员工资与产品销售量挂钩。由于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增加完成情况而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行销售商品,不关心企业应收账款能否及时完整的收回,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沉积不能按时收回,从而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到了无法经营的地步。

(3)应收账款管理责任人不明确。

到底是财务部门负责还是销售人员应尽的义务不明确,企业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

(4)管理措施不当。

未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许多企业仅仅是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照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平时则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企业情况良好时基本能满足需求,一旦企业回款不畅,应收账款中存在的问题便会显露出来。

(5)长期不对账。

由于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的时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6)未对应收账款风险程度进行信用管理。

企业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日常控制不规范,追讨钱款工作不得力。

2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1)高额的应收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从而直接引发财务危机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对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账风险上。据统计逾期应收账款在1年以上的,其追债成功率在50%以下,而在我国逾期应收账款已经达到60%以上。

应当看到应收账款虽然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

3企业应收账款控制的方法

(1)计提坏账准备。

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应收账款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所以根据企业应收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对企业防范应收款坏帐损失给企业带来的当期利润风险有一定缓冲作用。坏账准备计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采用账龄分析法进行分析:账龄分析法是依据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来分段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对不同的拖欠期限分别确定坏账计提比例。拖欠时间短则计提比例可以低些,拖欠时间长则计提比例相对高些,三年以上的可以全部计提。

②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我国现行分行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按照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在此方法下各年度末的坏帐准备余额和应收账款余额相配比,保持一定的计提比率,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其净额计入资产总额,避免了资产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

③赊销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赊销百分比着眼于损益表的正确,其各年的坏账损失费用与当期的收入相配比,其出发点是,坏账损失的产生与赊销业务直接相关,坏账损失估计数应在赊销净值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比率来计算。因此,赊销百分比法的基础是赊销净值,它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数字,以其为基础计算出的坏账损失估计数也是时期数,即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其优点是,不论各年实际发生的坏账如何,只要赊销业务收入波动不大,坏账损失费用就保持平稳。

(2)应收账款防范机制的建立。

应收账款管理首先应该从源头控制,防患于未然,因而防范机制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①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能够做到现款现货的经销商很少,我们要建立信用评定、审核制度,对不同的经销商给予不同的信用额度和期限。

②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企业确定信用标准时,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法,分别计算不同信用标准下的销售利润、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及其坏账成本,以利润最大化或信用成本最低作为中选目标。

③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

④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额。对经销商的信用管理要采取动态的管理办法,即每半年根据前期合作情况,对经销商的信用情况重新评定。

⑤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对赊销进行管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非常必要的。

⑥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动态监督客户尤其是核心客户,了解客户的自信情况,给客户建立资信档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这就是客户的动态资源管理。

(3)客户管理。

企业开拓新的市场或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时,对经销商进行充分、科学的评估是必要的,这不仅为将来的销售寻找一个合作伙伴,同时也降低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因此合作前必须对经销商进行评估。从逻辑结构上来说,客户管理贯穿于销售与服务的全过程。①对客户细分,研究客户的结构;②对不同的客户群体的需求进行分析;③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包括产品、价格、服务等);销售;后服务。这些环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表示:

(4)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

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应包括赊销的发生、收账、逾期风险预警等各个环节。

①赊销发生监控:一般销售业务要经过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照销售单供货、按照销售单转运货物、向顾客开具账单、记录销售、收回资金这样一个业务流程。赊销监控主要发生在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记录销售和收回资金流程。

在与经销商签订销售合同时,要注意明确各项交易条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违约责任;确定合同期期限并加盖经销商的合同专用章,避免个体行为的私章或签字,以避免日后处理应收账款时与经销商产生分歧而带来经营风险。各个职能部门(销售部门、信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应该按照要求进行审批及信息的传递。

②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财务部门要制定一套规范的、定期的对账制度,每隔三个月或半年就必须同经销商核对一次账目,避免双方财务上的差距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造成呆、死账现象,同时对账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而不是口头承诺。另外财务部门应该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等情况进行分析,编制一定期间的赊销客户的销售、赊销、收账、账龄分析表及其分析资料交公司管理层,以便确定坏账处理、当前赊销政策。

③信用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从赊销过程一开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前,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从而确保客户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的降低逾期账款的发生率。

4应收账款的处置

即便设置了完善的应收账款监控体系,也不能保证不会发生逾期应收账款。首先是监控体系的制定是否合理以及监控体系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其次是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随时有可能导致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而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在逾期账款面前,除了向法院提出诉讼申请执行外,还应该采取其他方式积极应对。

(1)成立清收小组对逾期应收账款催讨。

清收小组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划分,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划分标准债权分为6个等级:正常债权、要注意债权、问题债权、危险债权、实际破产债权、已经破产债权。逾期应收账款一般指除正常债权以外的5种债权,清收小组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催讨方式。

(2)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处置企业应收账款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采取贴现方式收回债权、债转股、以非现金资产偿还3种方式。采取贴现方式收回账款。贴现方式是指在企业资金严重缺乏而购货者又无力偿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给予债务人一定折扣而收回逾期债权。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虽然损失了部分债权,但收回了大部分现金,对于盘活营运资金降低坏账风险是一种较为实际的方法。债转股,债转股是指应收账款持有人与债务人通过协商将应收账款作为对债务人的股权投资,从而解决双方债权债务问题的一种方法。由于债务人一般为债权人的下游产品线生产商或流通渠道的销售商,债权人把债权转为股权投资后对产品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推广很有利。

(3)出售债权。

出售债权是指应收账款持有人将应收账款所有权让售给商或信贷机构,由他们直接向客户收账的交易行为。随着外资金融机构涌入我国,应收账款出售今后将成为企业处理逾期应收账款的主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简洁.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J].广西社会科学,2005,(8):5759.

[2]王立彦,徐浩萍,饶箐.成本会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7190.

篇6

【关键词】应收账款;坏账;对策

引 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实现利润的增长,往往会以各种手段来扩大自己的销量,如:加大媒体广告宣传力度、提升产品质量、适当压低价格、加强产品售后服务等等,赊销也成为扩大产品销售的手段之一。对于质量、价格、售后服务都基本相似的产品,实行赊销的销量及销售额会明显大于现销。为了扩大自身销量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采取赊销或其他更优惠的方式来招揽顾客,应收账款随之产生。

一、应收账款的定义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产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

1、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活动引起的债权,凡不是因销售活动而发生的应收款项,不应列入应收账款。如:应收职工欠款、应收债务认得利息应收保险赔款等,均不应列入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是指流动资产性质的债权,不包括长期性质的债权,如: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的,属于长期应收款。

3、应收账款是企业应收客户的款项,不包括企业付出的各类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保证金。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诸多原因的存在,许多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没有重视,企业的资金周转方面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笔者通过观察和调查一些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信用资信评估薄弱。我国大部分企业为了增加自身销量,占据市场份额,在赊销前根本很少去详细调查评估客户的资信程度和信用等级。一些企业普遍缺乏“信用”观念,信用销售前缺乏规范的信用销售程序,资信评估系统非常薄弱,很大一部分信用销售取决于行政部门干预或是销售层的主观喜好,导致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

(二)、管理权责不够明确。对应收账款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些根本不应该产生的应收账款产生了,而且还有些款项是对不上的,就更不用想回收了。原因一:权责划分比较含糊,责任人不明确;原因二:管理办法不严格,同时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应收账款跟踪控制不到位。许多企业的应收账款得不到及时核对和清理,导致不能按时收回货币资金,存在着一定的坏账风险,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未建立或未遵守跟踪控制制度,很多问题便涌现出来。问题一:财务部与销售部门不及时核对,核算销售脱节。问题二:企业未实行应收账款定期对账制度,交易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流动和货物货物的差异及票据记录传递的差错。问题三:账龄过长,坏账的风险也越大,企业的收账成本也越大。

(四)、签订合同时内容不够严谨。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缺乏对合同内容全面、审慎的把握,所签的合同条款不齐备,内容不全面,为合同的履行埋下了隐患。在订立合同时,合同的一般条款欠缺,虽然不会对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效力等问题产生影响,却会对合同的履行、合同当事人经济利益的实现带来消极影响。还有就是业务人员票据知识不够,特别是支票的处理上没有知识或经验,没有预防空头支票、虚假账票等知识而开具了相关的认可收据,从而导致追索不能,造成坏账产生。

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

(一)、制定严格的信用政策。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在销售中采取了赊账行为。其实,赊销的效果到底好不好,大部分都取决于企业为这一行为制定的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政策。信用期间是指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所间隔的时间,在商业竞争中,如果企业制定的信用期间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会使销售额和相应的利润下降;如果制定的信用期过长,利润和销售额会有所增加,但应收账款投放成本会增加,甚至有可能造成利润下降。因此,在赊销之前,企业很有必要去调查和评估客户的资信程度和信用等级,并成立相应的资信评估系统。

(二)、做好企业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账龄分析可以看出:享受折扣付款的客户数,信用期内付款的客户数,信用期后付款的客户数和拖欠付款期过长的客户数。针对这些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可以调整企业信用对策,及时和客户取得联系并提醒尽快还款。

(三)、规范会计核算工作。财务部门应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核算,制定往来款项对账制度。在做好应收、应付款项的日常工作外,还要根据应收账款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往来款项的对账制度,并要严格执行。

(四)、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从赊销的那一刻起,企业就冒着应收账款可能收不回的风险,即发生坏账的风险。判断坏账及其多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企业对于坏账的判断处理至少需两人以上,防止发生舞弊现象。对已核销的坏账仍要进行专门的管理,只要债务人不是死亡或破产,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要轻易的放弃。对已核销的坏账又重新收回要进行严格的会计处理,先做重现应收账款的会计分录,后做收款的会计处理,这样做也有利于管理人员掌握信息。

(五)、建立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企业要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状况,以制度的形式将债权责任明确下来,以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1、明确划分责任范围,赊销的客户在企业一般都会有相应的责任人,尽可能地落实到个人;2、明确规定客户所欠款项在未完全收回之前,责任人不得随意调离企业;3、明确规定企业各人的职权范围,如发现有超限额赊销或未经过领导审批的赊销可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并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4、明确规定隐瞒、变更应收账款事项应负的各种责任,制定奖惩方案;5、明确规定由于信用部门人员,调查不实而产生坏账应负的责任;6、明确规定责任监督部门,防止责任管理仅仅流于形式。

当然,对于企业内部管理而言,责、权、利是不可分的。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的清收和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制定具体的目标和有力的奖罚措施,严格的资金回笼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货款数作为赊销责任人的考核目标,这样就可使销售人员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从而加强货款的回收。

结束语

总之,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首先,各部门相互协调和配合,形成应收账款组织体系;其次,相关部门之间定期交流并及时反馈相应信息,充分调动供应、销售、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再次,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控制,定期对账,对名存实亡的应收账款及时转销,做到账实相符。

【参考文献】

[1]曾明艳.论当代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

篇7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降低;经营;风险;胜利油田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134-03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概述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对外销售货物、提供劳务及其他原因而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动性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营业绩。

(二)应收账款的作用

1.扩大销售规模。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赊销实际上是向顾客提供了两项交易:向顾客销售产品以及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赊销对顾客来说十分有利的,所以顾客在一般情况下都选择赊购。赊销具有比较明显的促销作用,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降低库存占用。企业持有库存商品、产成品等存货,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相反,若将存货售出,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

(三)油田应收账款的成因

1.“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为响应中石化集团公司提出的“走出去”发展战略,油田近年来提出“532”发展目标,大力开拓外部市场,其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不断拓展,客户已分布世界9个国家和全国大部分省市(涉及51家下属单位及伊朗、沙特、印尼、土库曼斯坦、埃及、科威特等6个海外项目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迅速立足于外部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施工单位选择了赊销作为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

2.施工完成和货款回收存在时间差异。工程单位完成施工后,向建设方(业主)开出销项发票,并在当期确认了收入,当受甲方投资不到位、结算滞后、资金短缺等,或资料整理和工程结算审计需要时间等因素影响,工程款却往往没有同步收回,导致物流与资金流脱节。这种工程完工和款项回收时间的不一致性,就产生了应收账款。

3.内部管理不规范。部分施工单位缺乏商业信用意识,如没有认真履行合同约定的条款而违约或因质量异议未能及时处理,导致对方拒绝付款;因客户恶意欺诈、无资金来源或经办人员携款潜逃,导致款项无法收回。

二、当前油田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一)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工程施工前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调查不够,导致应收账款不断增加。许多单位在外闯市场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调查不够,在没有弄清楚项目资金来源、对方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信用品质等情况下,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增加销售收入,就盲目施工,致使许多工程项目在完工后款项无法及时收回,应收账款规模越来越大,从而增加油田经营的风险。

2.没有及时开展应收账款的账龄、市场构成分析,导致经营风险增大。对应收账款的账龄、构成状况没有及时分析,大量陈账、呆账常年挂账,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同时对挂账时间很长的应收账款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以至于在债务人破产或死亡,收款凭证资料丢失或损失,或当事人离职情况不明等使应收账款成为坏账,这样既增加了单位管理成本,也直接减少了单位的经济效益。

3.清收应收账款的方法和程序不当。一般说来,企业催收应收账款应从催收费用最小的方法开始,即首先从电话联系开始,到信函通知、电告催收、派员面谈直至诉诸法律等。而目前油田部分单位尚未建立有效的款项追索办法,只是简单地将清收任务交给施工队伍,由其上门催收。但当工程完工后,没有实行责任交接制度,致使许多款项因清收责任不清而长期挂账。

(二)应收账款对油田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1.高额的应收账款直接影响油田的现金流入,资金周转困难。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外部经济总量,而赊销的背后就是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目前,油田应收账款高居不下,许多外部项目在具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下,因应收账款难以回收导致经营风险加大,已经给企业的经营成果带来了挑战。资金周转困难已经成为制约油田生存发展的瓶颈。

2.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油田总体效益。由于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提高劳务,开出销项发票,款项却不能同步收回。这种没有资金回笼的入账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油田经营实际情况被掩盖,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3.夸大了经营成果,增加了经营风险。企业的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油田经营成果,增加了的风险成本。同时应收账款余额过大,一方面占用大量资金,产生汇兑损失;另一方面油田为了经营发展,大举借债,形成了大额的利息支出,增加了经营风险。

4.过高的应收账款余额极易产生坏账,给油田带来损失。若应收账款不能及时足额收回,根据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会给油田带来很大的损失。

三、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

篇8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风险防范;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088-02

应收账款是伴随着赊销而发生的,《会计准则》对应收账款的定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列为流动资产,其范围是指那些预计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收回的应收款项。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应收账款周转能力的同时促进销售的增长,增强企业的信用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并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而在中国,这个方式还不是很发达,相应企业的经验和制度完善还远远不够。中国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比较淡漠,管理方式比较单一,绝大多数企业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中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是: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明确;客户资信状况管理不到位,缺乏应收账款风险意识;忽视对客户信用的调查和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对应收账款的催收重视程度不够。

一、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按照会计理论对应收账款的定义:应收账款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服务而形成的债权,包括应向客户收取的货款和代垫的运杂费。应收账款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是企业资本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其回收情况(包括能否收回、如数收回、收回所用时间等)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和流动性,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安全。企业应收账款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买方市场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而出现的,具体原因如下:

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球村”已经形成,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世界经济已经融合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并制定新的营销策略。赊销政策应运而生,为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提供了重要保障。

2.目前大部分工业产品均是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买方市场已成规模化。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带来的高效率,产品供过于求是必然趋势,这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更重要的是产生了买方市场,即买方在市场交易中有话语权。这也间接导致了企业为了迎合买方(客户)的需求,制定出一系列的营销策略,以达到吸引顾客,扩大产品销售,挖掘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增加产品市场份额的目标。

3.应收账款产生可以视为企业多元化投资的结果,即将应收账款视为企业为扩大销售额、增加盈利和发展机会的一项投资。企业因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形成的机会成本和因账款无法收回形成的坏账损失作为这项投资的成本(代价)。从这个角度看,应收账款的存在是合理的。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风险

1.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加大了企业的现金流出,使企业效益下降。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动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销售已告成立,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此类业务导致企业利润、销售税金及所得税增加,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使企业效益下降。

2.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鉴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与原则,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企业的账面利润的增加并不代表实现现金净流入。

3.延长了企业营业周期。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期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4.影响企业潜在的投融资活动。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日常性经营活动和资本性投资活动。应收账款除了影响企业的经营性活动外,也将影响到企业资本性活动的实现。然而过量的应收账款,将影响到企业捕捉再投资的机会影响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法人治理结构,合理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之间职责、权限,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企业的行为有章可循;(2)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互相协调、互相制约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3)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

2.明确应收账款管理主体。在做出赊销决定之前,应该对各种情况有一个认真仔细的分析,灵活运用赊销手段,合理确定现金折扣与折让及比例,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快速占领市场和发展壮大自己的一项基本策略。因此,企业应认真组织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专门研究企业的营销策略,调查了解客户的资信程度,真正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科学的方法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在实践中用得较多的是账龄分析与分类管理(ABC)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分析法。

3.确立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赢利和采取信用政策预计所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同时,应收账款管理还应包括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如果企业销售前景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进一步放宽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额,获取更大的利润;相反,则应该执行严格的信用政策,或对不同的客户的信用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企业在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

4.建立应收账款档案。企业应设置专人管理应收账款档案,负责在货物发出日,将购销合同、发票影印件以及债务人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编号,做好记录,并将整理好的资料复制给财务部门,使财务部门掌握用户的基本情况,比如付款方式、付款期限,以便在规定的付款期限内,配合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货到日的查询。销售人员应在估计的到货日期,主动与用户取得联系,联系方式以电话或传真为最佳。询问客户是否收到货物以及对货物的满意程度。此时对客户的每一句话都要认真倾听和记录,同时密切注意客户说话的口气,比如模棱两可、含混其词、或表示出某种不满,这时销售人员要对用户的反应和提出的问题进行自己分析,识别其背后的真实目的,以便尽快采取措施。货款到期日的催收。在货款到期前一两天,销售人员或财务人员要再一次与客户联系,并发出付款通知单,可视客户情况,选择录音电话、传真、电报、快信或登门拜访等多种联系方式,询问对方是否将货款汇出,如果对方未及时付款,要及时查清原因,并保留客户来电、来函等资料,以备日后必要时作为法律诉讼依据。及时报告货款到期未付情况。如果客户超过付款期限(一周),财务部门或销售部门应立即将逾期付款客户的名称、金额以及未付款原因等情况报告有关领导,以便将逾期欠款客户纳入早期催收管理范围。

5.确立信用管理制度。从应收账款的额度上加以控制。企业应制定明确的信用额度管理办法,首先是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切实有效的客户信用额度,做到区别对待。其中对于讲资信、及时付款、自觉履行合约的客户可以给予较高的额度,额度和核准级别也要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不能一成不变。其次是进行全面的分析,将应收账款总额与流动资金总额、资产总额、全年销售收入总额、应付账款总额、企业净资产总额等进行比较,作出变动趋势分析,从而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应收账款额度,然后将其量化。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目的是要在扩大销售、增加利润与采用这种政策而承担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新增盈利大于等于要承担的三项成本时,才能实施和运用这种赊销政策。

篇9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措施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企业出售产品、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

一、应收账款形成原因

1、是商业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增加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除利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售后服务、广告等手段外,赊销作为扩大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被企业广泛采用,相应产生了应收账款。

2、是实现销售和收到款项的时间差。企业发出商品后,向购货单位开出销售发票,并在当期确认了销售收入,货款却往往没有同步收回,导致物流与资金流脱节。这种商品销售和收到货款时间的不一致性,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通常,结算手段越落后,结算所需的时间越长。同时,购销单位之间距离远近、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及内部结算单据传递的及时性等都有可能导致应收账款的产生。

3、是应收账款内部管理。如果企业缺乏商业信用意识,如没有认真履行合同约定的条款而违约或因质量异议未能及时处理,导致对方拒付货款;因客户恶意欺诈或销售人员诚信缺失,都会导致应收款项无法收回。企业信用管理不力,盲目地对信用差的企业赊销,加上追讨欠款工作不力,也会导致货款难以收回,形成应收账款。

二、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为降低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各种不利风险,企业应积极建立合理完备的应对措施,但是在此之前,只有找出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企业的内部管理因素。从企业内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角度出发,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企业重视不够和缺乏风险意识

大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和经营者没有明确要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意识,他们所注重的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对如何理财还缺乏意识和经验。企业经营者认为清理应收账款是财务部门和人员的事,与经营本身没有直接关系。甚至于有的企业连财务部门也对应收账款心中无数,更谈不上管理和清收了。

2、企业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

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责任机制,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无章,放任自流,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有些企业虽然对应收账款设立了规章制度,但却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能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而在另一些企业中,内部激励机制也很不健全。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

3、企业信用政策制订不合理

当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量,大量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时,没有在事先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盲目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这就是客户不良的信用对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

三、应收账款全面管理实施防范措施

1、利用应收账款产生因素的引导作用。应收账款管理应该由财务部门全面负责的观点是错误的,笔者认为应收账款管理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财务目标为指导,由企业销售部门、开发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物流部门共同完成的一项管理工作。首先,开发生产部门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财务目标为指导,在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重视市场的反应,通过产品自身的竞争力优势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尽量为降低应收账款发生率提供保证。其次,销售部门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财务目标的指引,充分利用信用调查等方法,在销售过程中积极为企业创造销售业绩,合理选择赊销客户和信用额度,尽量少产生应收账款。再次,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管理信息服务部门,应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明确企业的财务发展目标,并且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销售收入表、产品市场占有率变动情况表等,为促进各部门改善各自的发展状况,提高利润创造力、降低应收账款产生率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篇10

关键词:应收账款 原因 弊端 管理 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23-02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说来是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不仅可以加强资金的回笼,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经营风险,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应收账款一旦管理不善,就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降低经济效益,甚至可能引发财务危机,所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它的周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更好地发挥应收账款的商业信用作用。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但要在成本、价格上下工夫,而且必须大量地运用商业信用促销。但是某些企业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现金折扣、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从而成为应收账款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

2.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在某些企业中,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往往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员工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工作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未采取有效措施要求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3.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催收、清理不及时,账龄老化,却任其发展,存在应收账款长期挂账现象。

二、应收账款产生的弊端

1.占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降低资金的周转速度。应收账款未实现现金流入,属于应收而未收的资产。应收账款不断增加,使资金周转速度减慢,导致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致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短缺,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2.增加现金支出。应收账款的发生意味着收入的成立。流转税是以销售收入为计税依据,按期以现金方式缴纳;应收账款使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盈利后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

3.形成坏账损失,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对发生的坏账依法处理后,作为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可冲减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1.加强应收账款内部管理。(1)做好基础记录,了解用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用户信用等级变化等,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2)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用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3)掌握用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用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用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4)划分赊销制度,审批权限,分别确定责任人的权限范围。赊销业务经有关领导严格审查和同意后,根据赊销业务量,确定不同的审批权限,在严格赊销审批基础上,加强赊销的管理以便于及时了解、掌握和控制应收账款。(5)实行专人负责制。可以成立专门机构如财务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监督,并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相关负责人,便于负责人掌握情况,适当适时地采取对应措施。(6)明确划分内部业务部门和财会部门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职责。明确划定业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安全和及时回笼负有直接责任,应收账款形成的决策者和主要经办人员,就是回收债权的责任人,必须彻底改变回收应收账款的工作仅仅是财会部门的职责的错误认识,财会部门应按应收账款形成的时间长短,及时定期编制企业应收账款账龄分析一览表,以便于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收措施。(7)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改变只将员工工资、报酬与销售指标挂钩的错误做法,建立内部考核责任制,不但与工资、报酬及销售指标直接挂钩,而且应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将应收账款余额与相关人员的工作业绩挂钩,让他们对形成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2.制定切实可行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在综合考虑了利益、成本、风险之后,对应收账款管理所作出的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企业可以通过评估机构、往来银行、其他企业、主管部门、客户的会计报表等多种渠道取得可利用的分析资料,对客户的品质、支付货款的能力、财务状况等信用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分析,以此为基础判断客户的信用等级,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减少信用风险带来的坏账损失。再者,企业为防范各种风险,防止不法侵害事件发生,选择对企业有利的结算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管理的办法。选择货款结算方式时,尽量采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支票等,慎用商业汇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3.建立完善的坏账准备制度。应收账款可能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而无法收回产生坏账,对于发生的坏账损失的处理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因坏账而遭受的坏账损失,只能采用备抵法,即企业可按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人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等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账款,这样体现了会计的配比原则,又避免了企业的明盈实亏。当然,由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其应收账款水平不一样,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不一样,所以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计提比例等。如果企业历史上发生的坏账损失的记录较少,且债务人的信用较好则企业在较低的水平上计提坏账准备,当然,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后,并不表明企业已放弃了收款的权利,而且为了避免人为操纵利润,任意计提坏账准备,企业会计准则还规定了企业在对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即企业利用制度提供的选择空间,超过资产实际损失金额而计提的坏账准备。

4.采用恰当方法。当前,不少企业资金短缺、经营困难,很多人无视诚信,不讲信用。应收账款政策是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绝付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款策略与措施。实际工作中,因为拖欠原因不同,企业也应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政策方法。对于信用记录较好的客户,采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去直接沟通,探明原因,视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使双方的合作关系不至于受影响,又能很好地解决拖欠问题。如果沟通仍不能解决问题,则可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总而言之,对于拖欠的应收账款,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催收,都有利有弊,因而,在制定收款政策时,要权衡利弊掌握好宽严界限,因为如果制定的收款政策过宽,会导致逾期未付款的客户拖延时间更长,对自身不利;如果收款政策过严,催收过急,又可能伤害无意拖欠的客户,影响未来的发展战略。一般而言,制定收账政策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权衡,若前者小于后者,则制定的应收账款政策是可取的。

5.改善应收账款核算办法和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改善应收账款核算办法和管理制度。解决好账款回收问题;规范各经营环节和操作程序,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机构内部监控制度,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总之,合理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应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治理工作,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营部门应树立全新的营销观念,加强客户信用治理,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财务部门应加强监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使应收账款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显兰.企业走出应收账款困境的思考[J].四川会计,2002,(6).

[2]张津京,邱素琴.加入WTO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对策[J].河北财会,2002,(6).

[3]张采风,李忠江.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清收[J].黑龙江财会,2001,(12).

[4]许文珍.浅析应收账款管理[J].税收与企业,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