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物质范畴范文

时间:2024-05-20 17:4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质与物质范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质与物质范畴

篇1

关键词:公司治理税务筹划风险防范

一、公司治理结构是税务筹划的制度保证

(一)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和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制度结构。这种制度安排或制度结构决定了公司的目标、行为。决定了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如何实施管理、控制风险和分配收益等有关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企业包括税务筹划在内的所有财务行为都应该在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框架内进行。适应公司治理要求的税务筹划方案才能得到组织、制度、资源等方面的保障。按照公司既定的战略目标实施。所以,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税务筹划质量的基本保证。

(二)税务筹划风险

企业在运用税收政策开展税务筹划的过程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风险可能会伴随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税务筹划风险是指企业在开展税务筹划活动时,由于受到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失败而在筹划后发生各种损失的可能性。税务筹划风险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即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产生的风险,但不论何种风险,如不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都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其他相关损失。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税务筹划风险

公司治理是税务筹划的内部环境基础。公司治理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保证税务筹划工作的实施,其完善程度和有效运行影响着税务筹划的组织结构、运行效率和风险控制。税务筹划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治理的健全性、严密性和有效性。美国COS0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指出,包括公司治理在内的内部环境要素,是企业实施全面管理风险的基础性要素,并为筹划提供规则和结构支持。税务筹划作为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公司治理背景下进行,并有效防范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实现零涉税风险环境下的税务筹划目标。内部环境决定税务筹划的基础是否牢靠,是对税务筹划风险的事前防范。

二、税务筹划的内部组织结构

合理的组织结构是落实公司治理目标的基本保证。开展税务筹划,需要一定的组织机构作为保障。在企业内部。需要设置税务部等专职税务组织机构,专业性的组织分工可以为筹划工作提供组织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保障。在税务部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税务问题及筹划研究的明确分工与相互配合。税务部的工作体现在以下方面:搜集相关财税法规。为筹划和实施方案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整体税负分析及涉税业务分析:财税风险防范机制与防范策略的研究:企业战略的财税规划与内部税务计划:纳税申报与税款缴纳的执行:纳税评估报告;设计合理化的纳税筹划方案等。例如,华润集团于2006年在集团财务部设立了税务管理部,系统、专业地推动全集团的税务管理建设。目前该集团的7个运营中心都设有税务部,一、二、三级利润中心都设有税务经理及专职税务人员,使得整个集团的税务风险明显减小,税务方面的成本控制也有比较明显的成效。受益于税务管理部卓有成效的工作,税务风险管理已经真正成为集团管理层高度重视的事项,税务成本和风险得到合理控制,企业效益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三、防范税务筹划风险的内部治理策略

(一)建立税务筹划内部治理机制

公司内部治理框架中,要设计与税务筹划的战略目标相关的内部治理机制,包括筹划工作流程,筹划风险预警,筹划决策、控制机制以及反馈机制。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可以防范税务筹划风险,保证税务筹划方案的合理性、合法性,并能及时、有效实施。除此以外,为了保障控制系统有效运行,应明确涉税环节各部门的岗位职能,明确税务筹划的权限安排与制衡机制。确保企业税务管理和税务筹划决策的科学性,避免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和危机的出现。

(二)制定税务筹划规划

税务部要根据企业税务筹划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税务筹划规划,并尽可能详细。税务规划是实现税务筹划的一种计划控制。属于内部控制。税务部制定的内部税务计划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年度纳税计划,包括纳税支出规模和结构、时期计划安排等:第二,内部因素变动分析,以防因内部因素变动而产生内部筹划风险:第三,外部因素变动分析,以防因外部因素变化而产生筹划风险。在税务规划制定出来以后,还要对税务规划进行评估,考虑该税务计划能否取得更多的节税利益或更大的财务利益,是否风险和成本较低。是否能够获得企业现金流的支持,执行是否有保障等。

(三)进行税务筹划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层面。只要存在着经营活动和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税务控制制度是整个内控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实施内部税务控制制度,定期核对涉税账簿,可以提高涉税会计核算资料的可靠性;同时,内部税务控制制度的施行,有利于税务筹划目标的实现。从税务筹划角度来看,内部税务控制应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内部纳税控制,目的是使纳税会计提供的资料真实、可靠,纳税活动遵纪守法。为实现这一目的,设计内部纳税控制制度时,应考虑如何协调税务部与会计部、各业务部门以及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二是内部税务风险控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四个方面。

(四)开展信息识别与沟通

企业实施税务筹划的全过程都需要借助各种信息来识别、评估和应对筹划风险。大量有效的信息是制定各种筹划方案的基础。良好的沟通包括信息的向下、平行和向上及时有效传递。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税务筹划项目初始就要求筹划人员依据掌握的相关信息,制定筹划目标和各种可选方案,识别影响筹划风险的涉税事项因素,及时传递给项目负责人,以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并按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调整税务筹划方案。再将控制信息传递给下面的执行人员,执行人员进一步反馈及传递相应信息,降低筹划信息不对称风险和沟通误差风险。另一方面,增加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搞好税企关系,加强税企联系,获得更多信息,使税务筹划方案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以确保企业进行的税收筹划行为合理合法,降低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风险和税务行政执法风险。

(五)实施税务筹划监控

企业风险管理中的监控是指评估风险管理要素的内容和运行以及一段时期的执行质量的过程。税务筹划监控包括内部纳税检查与内部税务审计。内部纳税检查是纳税人内部独立人员对本单位应纳税款核算、缴纳情况所进行的检查。企业内部纳税检查,可以防止财税欺诈与舞弊行为,降低涉税风险。内部税务审计是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价税务筹划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租有效性来促进税务筹划目标的实现。对于企业内部纳税检查和内部税务审计,建议由税务部与内部审计部门联合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内部纳税检查的公正性、公开性。同时又可以减少工作量。另外,实施人力资源监控,如对筹划人员进行指导,有助于提高筹划人员的整体素质,降低筹划人员的操作风险和心理风险。

参考文献:

篇2



〔摘要〕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现代科学发现世界上有正物质、反物质和暗物质。弦理论表明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粒子”,而是闭弦的不同振动模式。中微子振荡的发现更证明了反物质理论的正确性。科学发现对哲学的“物质”范畴起了很大的丰富和拓展作用。物质概念在不断深化和发展,但并不违背哲学关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论述。

〔关键词〕 物质;反物质;暗物质;弦理论

〔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4-0136-06

〔作者简介〕李单晶,电子科技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1731;

李后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院副研究员,四川成都 610071;

罗大明,电子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 611731;

罗文锋,四川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四川成都 610064。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1〕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对各种物的共同属性的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2〕,所以,“通过认识个别的物和个别的运动形式,我们就相应地认识物质和运动本身”〔3〕。恩格斯的论述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0世纪初,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对“物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4〕物质范畴是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一、物质范畴的演进与“二十世纪的失误” 

对“物质”的认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认识,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有的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有的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有的认为“五行”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认识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化,属于猜测。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质,是最初的物质,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种认识虽然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但是混淆了自然科学一定阶段的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不能适应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物质具体形态中抽象出物质的共同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是物质的唯一属性。

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现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教授在《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5〕的演讲中认为,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证明,物体的质量是变化的,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参考系下有不同的速度,速度的变化导致其质量不同。既然质量随速度而改变,传统认为质量是物质的不变属性,是物质的量度的概念就缺乏根据。爱因斯坦还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证明物体的能量等于其质量与光速平方的乘积,即质量与能量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既然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而已知能量并非“实体”,那么物质也就不应当再被看作是实体,所以相对论开始揭示出了物质的实体观的谬误。朱清时院士引证指出,著名哲学家施太格缪勒(Wolfgang Stegmuller)在《当代哲学主流》一书中写道:“未来世代的人们,有一天会问: 二十世纪的失误是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说:在二十世纪, 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它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正的实在)不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现行官方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且即使在西方哲学中,譬如在所谓身心讨论的范围内,也常常处于支配地位。” “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个物质概念始终是使这个世纪的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6〕也即是说,虽然以“唯物主义”为标签的哲学在二十世纪广泛传播,但是“唯物主义”的“物质”内涵是模糊不定的,是说不清的。因此施太格缪勒在哲学上看到了“二十世纪的失误”。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理解物质?物质有哪些不变属性?

二、物理学最新发展与“物质”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一定要以当时的科学成就、特别是自然科学成就为基础。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为现代唯物主义提供了知识土壤,也为进一步深化对哲学物质范畴的认识提供了可能。

篇3

所以,在认识论领域,在分析具体的认识过程时,我们可以把别人的思想看成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认识客体。

这样理解会不会违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路线呢?不会!我们已从本体论的角度同唯心论的先验论划清了界限。在本体论的范围内,就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而言,物质范畴和意识范畴的界限是不会也不容混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意识范畴是对世界上两大类现象各自的共同本质的抽象。物质范畴是对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概括,意识范畴则是对物质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即精神现象的概括。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但是,一旦进入认识论领域,进入对具体认识过程的分析,物质和意识的界限就不再是绝对的了。列宁曾经指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列宁选集》,第2卷,147~148页)超出本体论的范围,主观的精神现象就转化为客观的认识对象,转化为认识的客体,而“客观存在”也就有了特殊的含义和内容,即有了特殊的规定性。

在一定场合、一定范围为主观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另一范围则为客观性的东西。这表现了转化规律的普遍性。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矛盾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是客观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对同一事物,分析的角度不同,研究问题的范围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这正是我们辩证地理解“客观存在”这一命题的内在依据。(二)

在本体论领域,按照哲学的观点,“客观存在”是指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着的客观事物。对本体论范围内的“客观存在”,哲学是用物质范畴加以概括的。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与之相对立的意识范畴则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17页)可见,在本体论领域,作为客观存在的只能是物质现象。高二《思想政治》教材中“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们周围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这样一些观点,就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使用“客观存在”这一命题的。作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的主观意识现象,无论是人类意识的整体,还是单个人的思想、观念,都不是“客观存在”本身。

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说,只有物质才是客观存在的,才是世界的本原。如果把意识也当做“客观存在”,就会背离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导致唯心主义。我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认为,“理在事先”,在宇宙形成之前有一个绝对的、独立存在的“理”,这个“理”演化出形形的事物和现象。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自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表现。唯心主义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理论上是根本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

在实际工作中,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表现为客观与主观的关系。要在实践中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使实践获得成功,就必须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所谓实际,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工作方法等主观的东西。与此相反,如果在工作中不是力求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是从主观出发,用主观去剪裁客观,必然会违背客观规律,导致实践的失败。

显然,在本体论领域,在涉及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上,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同主观的意识现象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界限,是不能混淆的。在这个范围内,别人的思想当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主观的东西。

(二)

在认识论领域,“客观存在”除了泛指作为总体认识对象的物质世界外,还具有特殊的规定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认为,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这是唯物论的反映论的一般原则,它回答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路线和出发点问题。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别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把认识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上。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同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认识过程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主体和客体作为一对范畴,它们在本质上是互相规定的,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

篇4

如何正确把握这一定义呢?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与意识都属于一种哲学范畴。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特性它存在于意识之外。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物质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把握物质的。对于任何问题,都必须从它的矛盾性中来研究,只有把矛盾的此一方同与它对立的另一方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准确地、科学地把握物质,指出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现实世界由于物质内部的矛盾运动,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了自己的对立物,物质世界自身发展的最高最美花朵――意识。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是在指出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这一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客观实在并非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而所谓的特性不过是区别意识而言的。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关于物质的科学的抽象,它更全面地反映着物质世界。一切物质形态、物质运动、物质关系都是人们意识以外的客观实在,无一例外,这是人们的实践所证实的。

那么,是否可以说: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就是物质呢?当然不能。举个例子来讲:时间,它不属于意识,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是一种客观实在。但它不是物质,而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的其中一种。它与运动着的物质是相伴相随分不开的。

二、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官感知的,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列宁物质定义中上述观点使我们划清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它还对世界进行了更深刻,更正确的概括。它给我们提供了一条“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正确途径,指出了我们认识的坚实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简单地说,人们百般艰难的推理得出物质定义,一方面是由于理论方面的需要,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将其应用于现实,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认识现实,服务现实。而认识这一理论,认识物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态,都是通过人的感官感知,并得出感性思维,进而上升到理性思维的。所以说,物质的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官感知的。但是,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在原来的自然界中,当生命现象还不存在时,当世界上只有物质而没有意识时,二者自然没有什么对立统一关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当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意识之后,我们把时间上先后不同的两个事物联系起来考虑时,情况就不同了。二者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离开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了。因为,当世界上只有物质而没有意识时,物质的存在不是作为意识的对立而存在的。作为意识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就不能离开意识。举个例子,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完全占有时,占有别人的是主人,被别人占有的是奴隶。主人是对奴隶而言的,奴隶也是对主人而言的。没有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但并不排斥奴隶在未成为奴隶以前的存在,也不排斥奴隶在解放后继续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也同此道理。

三、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复写、摄影、反映”。反映者就不能与被反映的对象相脱离。因此,意识不过是物质这个世界唯一本原的一种特殊的属性,而不能成为与物质绝对对立的另一个本原。这就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彻底划清了界限。

篇5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或“亚氏”);范畴;实体;实体论;形式(或“属”);本质(或“其所是的是”);质料(或“物质”)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的“实体”概念,在希腊原文是:ousia,按照德国学者斐尔特(W.Viertel)的意见,“‘ousia’一词众所周知地具有两个意义,而且在柏拉图(Platon)时就已经这样使用了。Ousia的一个意义是指那能力(dasVermögen)、全部的拥有(HabundGut)以及那在场(dasAnwesen亦可直接引申出‘存在’的意义。);ousia的另一个意义就是那在场者(dasAnwesende)、那存在者(dasSeiende)。”<1>(p.87)但是,依照中国学者陈康先生的看法,“作为‘实体’讲的‘ousia’是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用来标明‘相’<1>的ontooson((诸)存在(者)的存在,即:beingofbeings),和亚里士多德的术语ousia颇为相当,二者都是指真正的存在。”<3>(294页)由此,我们至少可以明白无误地确定一点,即ousia与存在紧密相关,甚至它自身指的就是“真正的存在”。那么,什么是存在,以及什么是真正的存在?(也许这样提问,在哲学上并不一定正确,不过我们是在哲学史的框架内发问的。)伴随着后人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不同回答,便有了对ousia这个术语的不同翻译。英译沿袭拉丁文的翻译,确定ousia具有两个意义,即substance和essence。很明显substance是亚里士多德的术语ousia才具有的,因为亚氏指的正是最后在下的基体或者说“托子”,故中译的“实体”(苗力田<2>等等)或“本体”(吴寿彭、汪子嵩等等)就是由此而来。而陈康是从第二个意义上来理解与翻译ousia,把它译做“本质”,<3>我分析陈康的意图是着重在亚氏同柏拉图思想学说的联系方面,因为被解释为本质的ousia,无论对柏拉图、还是亚氏皆可以被容纳。不过,考虑到我们是在翻译亚氏的术语,以及考虑到这个术语与后世哲学史发展的联系,所以,我们还是倾向于英译的substance及其中译的“实体”。

我们人类有一种固有的认识与理解的模式,当一提到“存在”、“运动”、“白的”、“文明的”等等的时候,我们一定率先想到的就是:什么东西存在?什么东西运动?……这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常识,若是没有弄清楚前面这个“什么东西”,即“主辞”,我们便感觉无法说话、无法思想。这种思想方式具有必然性,尤其对使用语句构造是主辞宾辞的语言的人来讲就更具有必然性。我们看到:“希腊文的语句构造是主辞宾辞,拉丁文也是如此。继承希腊罗马文化的欧洲四个国家,依着文艺复兴的先后,乃是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它们所用的语句的构造也皆是如此。宾辞乃是叙述主辞的。生长老死于这样语句方式里的人,思想方面很容易也采取主辞——宾辞的方式。因此一个性质必归之于一主体,一个性质团必也有一个主体支持着它。”<3>(511页)上述中的“什么东西”,或者“主辞”,或者称作“主体”,若我们不但取认识的角度,而且更从存有方面来论究,就可以说是亚氏所追究的实体了,亚氏也正因此建立起了他的实体学说。

实体论是亚氏一切学说的中心。可是,我们发现,正是亚氏这部分学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矛盾与冲突的思想。若是以哲学体系来看,我们便完全不能明白,何以亚氏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会置逻辑的基本规律而不顾,听任矛盾冲突的思想同时存在呢?要明了亚氏实体论中的主要矛盾,就必须首先理清他学说中的两个观念,这就是实体与实体性。

实体,在亚氏心目中,什么是实体?从他的主要哲学著作《范畴篇》和《形而上学》来看,亚氏尽管在什么是实体的说法上存在有不近一致的地方,不过他始终明确坚持认为是实体的至少应当有:(1)个别物体(或个体);(2)物质(hulee或质料);(3)形式(eidos或埃多斯);(4)属种(eidos与genos或埃多斯与格诺斯);(5)本质。如果说它们都是实体,那么对亚氏很自然产生的问题就是:它们之中谁更是实体,或者说,谁更赋有实体性?在《范畴篇》第五章亚氏直接认个别物体为“第一实体”,而同时仅仅将“埃多斯”(eidos意为属种之“属”)以及“格诺斯”(genos意为属种之“种”)视为次于个别物体的“第二实体”。<6>(2a12-4b19)但是,在《形而上学》第七卷他却认为埃多斯在实体性上高于个别物体,甚至直接称埃多斯为“基本实体”,也即第一实体。<7>(1032b2,etc.)对存在于亚氏身上这样明显的相互矛盾的思想,我们若仅仅从传统的哲学体系的角度作研究,是没有办法解释明白的。我们在这方面基本上同意陈康引荐的德国著名学者耶格尔(W.Jäger)的看法,即“认为它们乃是亚里士多德数十年间哲学思考里的两个现象,认为它们同是历史上的所与(geschichtlicheGegebenheit);……既然同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但是它们的内容却又互相矛盾,因此它们不能属于他的思想史里的同一个时点。这就是讲它们是先后的。”<3>(248页)利用耶格尔的“历史发生法”(genetischeMethode),得以清理出一条比较正确的研究线索。在思想的发生方面,是以《范畴篇》第五章的思想为最先;其次是《形而上学》第五卷第八章中的实体思想;再次是《形而上学》第十二卷中的实体论;最后,也就是亚氏最成熟的实体学说反映在《形而上学》第七、第八两卷,即通常称作“实体研究”卷当中。这也就是说,从亚氏的《范畴篇》确立个别物体为第一实体,到最后《形而上学》第七、第八卷中高举形式<4>为第一实体,而把个别物体,也即是形式与质料的复合物列为形式之后的实体,在亚氏有一个思想的演变与发展的过程。其中起着比较关键作用的,就是亚氏对实体性高低的判定所采用的不同的标准与原则,以及伴随着思想的演变与发展,对它们的不断的修正与完善。<5>

在《范畴篇》中,亚氏所采用的两个原则,一个是形而上学方面的原则,以依存性(Inhärenz)和非依存性为标准,即以是否依存于基体为标准区分实体与非实体。据此,亚氏初步从“万有”中区分出属于实体的有:个别物体、埃多斯、格诺斯。接着亚氏采用另一个原则,即逻辑方面的原则,以逻辑的称谓(logischePrädikation)为标准,也就是说,以其是否为一个主辞的谓语,区分出第一实体——可由感觉认知的个别物体,它决不作一个主辞的谓语,而只作谓语的主辞;和第二实体——始终都只能作个别物体(即主辞)的谓语的埃多斯和格诺斯。<6>(2a12-4b19)我们看到,正是由于亚氏采用了逻辑的称谓的标准,才导致作为主辞、也就是基体(在原文里它们同为hupokeimenon)的个别物体成为了第一实体、万有的中心。而且,个别性,也就是所谓“此性”还成了划分实体范畴内部的层次高低的原则,越具有个别性的层次越高,反之则越低。第一实体除了此性外,还具有的基本特征是“离存性”。所谓此性,也就是“这里的这一个”(todeti),即“它是不可分的,它是严格意义的一个”。所谓离存性(khoorismos)是指(第一)实体在偶然性质(尤其包括两个相反的性质)的变易中的不变性。<3>(248-257页)

总之,亚氏在《范畴篇》里给第一实体、即个别物体的四个主要特征:最后主词性、最后基体性、此性、离存性,仅仅是在对一种既存事实的陈述。至于个体是怎样获得乃至呈现上述这些特征的,亚氏并未深究。而且,任何个体都将在时空中消失(神除外),那么同类个体的主要特征又是怎样实现传递的呢?对于这类问题,《范畴篇》里的实体论仅仅靠高扬个体是无法给出圆满的答案的。那么,既然将上述实体的主要特征统统归属于个体,遇到了迈不过去的困难,反过来我们把它们都归给埃多斯呢?(我们所理解的亚氏实体论的核心矛盾就是:个别物体与埃多斯,谁更是实体?或者就直接说:谁是实体?)我们看到亚氏后来也正是这样做的。

《形而上学》第五卷第八章的实体论,便将过去只归属于个体的此性与离存性,尤其是此性归给了埃多斯。<7>(1017b10-26)亚氏这样做必定有某种新的原则,这即是陈康所指出的:“这个差异的原因乃是:在那篇著作(指《范畴篇》)里,他着眼于论理的(也即逻辑的)称谓,‘埃多斯’,譬如人,可作任何一人的谓语;这里他着眼于‘埃多斯’所是的结构(Seinsstruktur)。‘人’虽然可指任何一人,但是‘人’的内容则完全确定了的,它不再分为比较更小的种(所谓atomoneidos)。”<3>(260页)同时,在这里亚氏取消了最后主词性与最后基体性的差异,二者被合而为一,照旧归属个体或个别实体。可是我们发现,前面的问题仍未能消除。而个体如何与埃多斯发生关系,个体自身又是怎样可能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表明,在埃多斯与个别实体之间还缺乏某种足以沟通二者的环节。

在《形而上学》第十二卷(亦即“神学”卷)中,亚氏所采取的原则,不再是逻辑的称谓,而是实物分析(Realanalyse)。在这个分析里,当他特别着重于动因,结果他发现神乃是一切的最初动因。神是不含物质的埃多斯(eidos或“相”),是高级认识的对象,但它并不象内伏于物质之中的埃多斯,是一类事物共同所有的本性;亚氏坚持神乃是个别的。<7>(1071b4-1072b31)所以第一实体虽提高了一层次,然而在这一层次里的唯有个别的才能是第一实体。同时亚氏在这个实物分析里,第一次将物质概念引入他的实体学说,从而形成三重实体说,即物质、埃多斯(形式或“相”)以及复合实体。<7>(1070a10-21)这样,《范畴篇》中的第一实体发展成为了本卷的复合实体,而它的构成与产生却正是形式作用于物质的结果。而且,在形式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式始终是积极的、主动的;物质则相反是消极的、被动的。这里亚氏似乎已经埋伏了一个必然的逻辑结论,即在三重实体中,形式相对于另外二重实体更是实体,亦即形式更赋有实体性。<3>(264-268页)

果然,我们在《形而上学》第七、第八卷(即“实体研究”卷),也就是亚氏最成熟的实体学说中,看到亚氏多次明确地宣称:在实体层次上,埃多斯(形式或“相”)不但高于物质,而且高于复合实体(即《范畴篇》里作为第一实体的个别实体),它完全取代了个别实体而成为第一实体。<7>(1032b2,etc.)据陈康分析,亚氏在这里仍然坚持逻辑称谓的标准,但他强调得更多地却是离存性与此性,因为在这时的亚氏看来,离存性和此性最足以表示实体的特性。这样,亚氏将离存性与此性作为实体的一个更严密的标准提了出来。于是,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埃多斯和复合物体比较看起来更是实体些。与“神学”比较,亚氏这里采取的同样是实物分析的原则,然而,所不同地是亚氏不象在“神学”中着眼于动因,乃着眼于构成要素。正是在这里(也只能在这里)亚氏才最终地回答了一直潜藏在过去的实体论中的问题:复合实体或个别实体具体是如何可能的,它所具有的实体特性,象最后主词性、离存性与此性又是怎样获得的?我们知道亚氏在“神学”中已经明确承认,复合实体是由于内伏于物质中的形式(埃多斯)作用于物质的结果。在这里亚氏又进一步补充论证道:正是在内伏于物质中的形式作用于物质的这个过程当中,正如最后主词性是由个别实体的两个构成要素之一——物质——过渡来的,离存性和此性则由个别实体的两个构成要素中的另一个——埃多斯——过渡而来。<3>(269-276页)

研究亚氏的实体论必然要遇到这样的问题,这就是:亚氏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柏拉图的“相论”?自然这样发问还有它不准确的地方,因为柏拉图的相论也同样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演变与发展的过程。出于这里叙述的方便,我们姑且把柏拉图的相论的演变发展过程,划分为早期带有“实体化”倾向、混淆了伦理目的论的相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斐多篇》-《国家篇》为代表的相论,陈康称之为“一元唯善论”。<8>(309页)以后柏拉图在他的中晚期著作《巴门尼德篇》与《智者篇》等等中,对这个相论做出了反思批判<6>,柏拉图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建相论的工作,结果是一个体现Ahylismus的“相”或范畴论。<7>根据亚氏作为弟子追随柏拉图达二十年之久的事实,以及大量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亚氏对柏拉图的思想学说相当熟悉,耶格尔甚至称在柏拉图学园时的亚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柏拉图主义者”。<8>况且,亚氏在他自己的《形而上学》中,引证了不少柏拉图未被人知的理论,因而学者们猜测,亚氏(作为柏拉图的学生)甚至了解柏拉图在学园中形成、但却没有在对话中反映出来的后期理论。<12>(192页)当然,我们并不认为了解或熟悉就必定是已经认识,或者进而已经达成共识。通过阅读柏拉图与亚氏的著作,我们获得的印象是,他们二人无论在个人秉性上,还是在思想倾向上,以及在哲学研究的旨趣上等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有些甚至截然相反。一方面,亚氏长达二十年接受柏拉图的教诲和熏陶,在他的思想深处已经浸透了柏拉图的精神。柏拉图精神在哲学上主要体现为观念论;但另一方面,亚氏同时又是一位极其尊重自然与事实、带有强烈的实证倾向的经验科学式的哲人。这两种因素的冲突,导致了亚氏思想的矛盾,渗透到了他的全部学说,尤其表现在他的形而上学当中。他不断地调整自己及其思想,批判以及改造柏拉图学说,以适应他自身的经验实证的旨趣,他把柏拉图的超越性的相(eidos或埃多斯)转变成他的内在的形式(eidos或埃多斯)概念,乃至最终建立起他《形而上学》“实体研究”卷里的最成熟的实体学说。这个实体学说与他的其他学说一起构成了一个经验性的形而上学体系。亚氏批判柏拉图的相论尽管不乏同柏拉图本人的自我批判相互吻合的地方<9>,然而我们发现,亚氏并未因此追随柏拉图的那体现Ahylismus的“相”或范畴论,而是建立起自己的以形式(或实体)与物质(或质料)来共同构成个别物体的实体论。我们认为,正是在这里,才最真实地体现了亚氏与柏拉图的根本分歧。正如陈康所指出的:所谓“实体”(陈康译作“本质”),严格讲起来,并非实有(objektivesSeiendes),因为现象方面并无实体;实体乃是哲学家的概念,最初用以解答性质团结问题的。因此实体问题的讨论,若有意义,只有就着实体概念是否可以解决性质团结问题去讨论。<3>(504页)对此问题亚氏以实体论来作答,而且他也是“西洋哲学史上第一个人应用物质概念去解答性质团结问题”。<3>(509页)可是,这个体或复合物体是什么呢?它难道不是“实有”,尽管它是由形式(eidos或埃多斯)和物质逻辑地构成或产生的实有,甚至形式与物质在亚氏的心目中不也至少是逻辑的实有吗!如果说实体不能是实有,因为实体是一个范畴,用后世术语来表达,那就是:“实体与属性”范畴,它自身不是什么,而只是一种功能或者一个条件(亦即它赋有transzendentaleIdealität或“先验的观念性”,也就是说,它只是主观的一个功能、一个条件,离了理性的主体,它就只能是“无”。),是表达或规定个体、使我们的经验得以可能的一个条件(亦即它同时赋有empirischeRealität或“经验性的实在性”,也就是说它必然而且只能够运用于经验。)。<15>(A95-130/B129-169)前一个方面在柏拉图的“相”或范畴论里得到了初步的表明。<10>和<8>对此,作为经验性的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者、甚至集大成者的亚氏并不能够理解,不过亚氏想要做的恰恰是后一个方面,即表明实体范畴的经验性的实在性。<10>可是由于亚氏欠缺前一个方面的保障,因此就有以下错误发生。

(1)混淆个别物体与实体。实体尽管赋有经验性的实在性,尽管必然而且只能够运用于经验,但是实体自身不是实有,而只是理性主体的一个功能或条件,所以决不能够把个别物体就等同于实体。即使我们认同亚氏为实体规定的那几个特征,即最后主词性(或最后基体性)、此性、离存性,我们仍只能说:实体在这个意义上不外乎类似某种“空位”,个别物体(单个或多个个别物体)占有这个空位,就如同亚氏所言,它或它们便是“载体”(或基体)以及“主体”(或主辞),那么它或它们就可以代表实体,同时承载实体的那些特征。具体讲,我们只要一表达,甚至一个手势或手指一指,等等,便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只有占有实体的空位的个别物体才能代表实体,若再借用一个比喻,实体好比模本,代表实体的个别物体就是摹本,摹本显然不是,也更不能等同于模本。代表也不能就成了代替。所以实体与个别物体不能等同,即使我们有时为了方便起见,而直接把代表实体的个别物体称作实体,我们还是不能将它们二者混同。对此道理,亚氏要到《形而上学》“实体研究”卷,才能予以辨析。<11>(2)从《范畴篇》作为第二实体的属(eidos或埃多斯)到最终《形而上学》升格为第一实体的形式(eidos或埃多斯),<12>其间的发生演变的过程前面已有叙述。在此我只是想进一步地来辨析亚氏所谓形式内存于质料(或物质)而成就复合物体(亦即前面所说的个别物体)的真实意味。正如陈康所说,亚氏在此采用的是实物分析的观点而得出的结论。那么,何谓实物分析?实物分析也就是构造分析,即实物是由什么构造而成。它所暗含的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乃是:实物是独立自存的东西,不拘理性主体同它相关与否。<13>其实亚氏即使在《范畴篇》里以逻辑的称谓观点看实物,也同样暗含着这个前提,否则,他不会将实物视为第一实体。以此观点看实物,亚氏既不是第一人,更不是最后一人。在亚氏之前的全部自然哲学几乎都是这样看实物的,巴门尼德将这种看法斥责为“意见之路”,柏拉图也曾批评这样的实物世界不过是虚幻的影象。无论如何,他们两人一致地认为,这不该是哲学研究的事务。因为哲学,这爱智之学很清楚,我们根本不可能触及与我们完全不相关的世界及其实物。似乎很难令人相信,亚氏既然主张哲学应当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toonheeion)<7>(1025b3,etc.)、“其所是的是”(totieeneinai)<7>(1028b34,etc.)、“思想就是思想的思想”(kaiestinheenoeesisnoeeseoosnoeesis)<7>(1074b34),会不明白这些道理?是生就的经验实证的倾向限制了他,还是柏拉图相论“拯救现象”的失败<11><10>反向地激发了他?反正事实是,亚氏不但没有沿着柏拉图的思路走,而是在自己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想法的激励下,反其道而行之,他集大成于巴门尼德与柏拉图批评的“意见之路”,在哲学上成就了经验性的形而上学的体系,于是我们看到,亚氏既有逻辑的分析、又有实物分析,可就是没有纯粹的形而上学的分析。他让形式作为实体或本质内存于质料(或物质)中,并作用于质料而成就复合物体,可形式如何可能内存于质料,又如何可能作用于质料?亚氏多半只是以经验性的方式来加以描述,近于一种罗列<14>。即使他为此而引入潜能(dunamis)、实现(energeia)以及现实(entelekheia)等观念<15>,中间也不乏近于纯粹的形而上学的表述<16>,但总的来讲,他是以(一词多义的)“生成”(genesis)观念作为他论述的基础的<17>,而这生成观念就正是经验性的形而上学、亦即意见之路的典型观念。亚氏从未停止过对柏拉图相论的批判,也许正是因此也令他不能领会柏拉图后期的先天观念性的“相”或范畴,于是,他的本身只是经验性的实在性的形式以及范畴也就终究难以避免落入到先天的实在性当中,因为“形式不能生成”。<7>(1034b8)这就是所谓形式内存于质料当中的真实蕴涵。

(3)实体作为形式与作为本质(或“其所是的是”)其实是不同的。形式(eidos)在柏拉图那里也就是“相”以及后来的“相”或范畴。亚氏在《范畴篇》里也建立了一个范畴表,<6>(1b25-27)不过由于他缺乏任何原则而只是在经验中寻找范畴,所以他的范畴表不仅不完备、不系统,而且有混淆、有错误,对此,康德已有明确的批判。<15>(A81-82/B107-108)亚氏依从逻辑的称谓将实体范畴视为最首要的范畴,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他把个别物体等同于实体,由此而视其为第一实体,把表述它的属种列为第二实体,就是一种错误的表达。实际上并不存在第一实体或第二实体,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的,实体范畴表达的是:实体与属性(或偶性),它们——代表实体的个别物体和表达属性的属种——是一个整体,只有这个整体才是实体范畴。如果在实体与属性范畴里都不存在第一、第二、第三实体之分的话,那么在其他范畴譬如因果性(即原因与结果)、协同性(即亚氏所谓动作与承受之间的交互作用)等等范畴里,就更不可能有这类区别了。再者,不独实体范畴是作为形式,而且所有范畴都是作为形式,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所有范畴都是理性主体整理与规定他自己的感觉杂多(是否亚氏的“质料”?)的形式条件。<15>(A110,B143)至于作为本质的实体已经不只是范畴,而是更高的统一性、甚至最高的统一性的原理了,<18>近于柏拉图的所谓最高最普遍的“种”(genos),<19>康德的纯粹知性原理<15>(A176-218/B218-265)乃至纯粹理性的最高统一性的原理<15>(A786/B814,A663/B691)。要一一理清这些问题,就必须超出亚氏的学说框架,因为经验性的形而上学体系不仅不能解决,而且,连给自己正确地提出这些问题都难。

<参考文献>

<1>W.Viertel.DerBegriffderSubstanzbeiAristoteles.Königstein.ForumAcademicum.1982.

<2>陆沉.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术语eidos和idea之翻译与解释.世界哲学.2002(6).

<3>陈康论希腊哲学.汪子嵩.王太庆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苗力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Aristoteles.Kategoria.

<7>Aristoteles.TaMetaTaPhusika.

<8>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陈康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9>郑昕.康德学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陆沉.对“相”或范畴的纯粹推演——柏拉图《巴门尼德篇》第二部分之研究.哲学与文化月刊.1999.(6).台湾辅仁大学.

<11>陆沉.柏拉图的自我批判.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12>世界哲学宝库.麦吉尔(F.N.Magill)主编.编委会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13>伯内斯(J.Barnes).亚里士多德.余继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4>罗斯(W.D.Ross).亚里士多德.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5>I.Kant.KritikderReinenVernunft.VerlagPhilippjun.Leibzig.1966.

<16>Platon.Sophistees.

OntheContradictionanditsCausesinAristotelis’Ousiology

LuChen

Abstract:

Keywords:Aristoteles;categories;substances(orousiai);ousiology;eidos;essence(ortotieeneinai);material(orhulee)

--------------------------------------------------------------------------------

<1>有关笔者对柏拉图“相“的研究,详请参阅<2>。

<2>不过苗先生对ousia还有更全面的理解,他说:“ousia这个词大致可以有三种用法:(1)作为质料的载体,是实体;(2)作为形式的原理,是本质;(3)作为质料和形式的组合物,是主体。”<4>(22页)当然,我要强调的是,这样对主体的理解一定是经验性的,或许亚氏就正是这样理解的。

<3>所谓“本质”(essence)是对“其所是的是”(totieeneinai)的简化,它意味着“过去、现在、永远的将来同样地是”,是“终极原理”、“最初原因”、“始点和本原”。<4>(11页)在吴寿彭那里它被译做“怎是”。<5>(31、35页,等等)

<4>“形式”(eidos)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属种之“属”(eidos),同时它也是本质。(这词在柏拉图那里被译做“相”。)因此以上五类实体,实际上只有三类,即(1)个别物体;(2)物质或质料;(3)形式或本质或属。

<5>对亚氏的实体学说的发生与演变过程的清理,我主要参考了陈康的研究成果,象《从发生观点研究亚里士多德本质论中的基本本质问题》、《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中的本体学说》等等相关的论文,详请参阅<3>。

<6>笔者对此的研究详请参阅<11>。

<7>所谓Ahylismus,依陈康的解释,意为整个系统中无物质。<8>(293和309页)进一步讲,就是整个系统无“是者”或“存在者”,——此即是“无体”或“空灵”。“能空灵始能不外蔽于物,内隔于心”。<9>(58页)详请参阅<10>和<8>。

<8>转引自<12>(193页)。此外亦可参见<13>(42-46页)、<14>(4页)等等。

<9>譬如批判“第三者”论证困难<7>(990b15,etc.);批判“同名相论”<7>(1031b28-1032a6,etc.);批判“分离”<7>(1039b15-19,etc.)等等。

<10>而这恰恰是柏拉图所不具有的,<10>和<8>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他的“相”或范畴是“先天观念性”的,以示与后世康德的区别。

<11>详请参阅<7>(1031a15-1032a11)。而苗力田先生的注释也很可以参考<4>(163-164页)。我只是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说法,以为这中间不无含混,究其原因我仍然坚持这是由于亚氏的无论形式、还是本质(或者其所是的是)皆欠缺先验观念性或者先天观念性的维度。

<12>对此,陈康有一个简明的结论,我想放在这里以供参考,即:在亚氏的思想中,属的内容和形式的内容是同一个内容,这个内容即是埃多斯(eidos)。这一个同一的内容,这一个同一的埃多斯,在《范畴篇》里亚氏从逻辑称谓的观点看,认为在实体范畴之内,它的位置次于个别物体;在“实体研究”里他从实物分析的观点看,认它为第一实体,个别物体次它一等。这样,在《范畴篇》里肯定的个别物体和埃多斯的高下位置,在“实体研究”里倒转过来了。这样一个倒转,乃是亚氏的实体论从《范畴篇》到“实体研究”发展的内容。<3>(279页)

<13>循着这个思路,我们终久会提出“没有人地球存在吗”这个蠢问题,因为它正是人提出来的,问题是属人的。<4>(58页)

<14>比如他时而说形式(或属)与“种”(genos)相连<7>(999a4,etc.);时而说它等同于“种”<7>(1058b26,etc.);或者同于“形状”(morphee)<7>(999b16,etc.);或者与“其所是的是”、“实体”相连<7>(1013a26,etc.);或者与“原理”(logos)、“定义”相连<7>(1013a26,etc.)等等。

<15>详请参阅<7>(1019a15-1020a7,1045b27-1052a14)。

<16>比如亚氏说“动作和承受是一个潜能……”<7>(1046a20-31)这里的动作显然是可规定的,而承受则是被规定的,它们是一个规定或者同一个规定。所以,这里的潜能应当表达的是形式的规定性。再比如他关于实现以及现实如何先于潜能的论述<7>(1049b4-1051a3)。再有,他关于运动(kineesis)与实现活动以及实践活动(praksis)等等的辨析<7>(1048a25-1048b38),等等。

<17>详请参阅<7>(1046a40-1046b28)。对此,苗先生尤其赞美有加,他说:“《周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果然斯城哲人在把生成作为切入点,对实体再加探索,给思辨哲学带来昂然生机。他以潜能和实现的灵活转化,缓和了实体和偶性的对立,中介了科学和技术的分歧。”<4>(210页)

篇6

[关键词]:系统辩证论/发展/唯物辩证法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系统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系统科学是有跨学科性质的横向学科。系统科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1]。 积极开展对系统辩证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

1 系统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方式

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决不是抽象的哲学思辨的结果,而是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最高概括。19世纪以前的近代自然科学主要研究既成的客观事物,19世纪的近代自然科学进入到对事物过程以及自然过程的相互联系的研究。19世纪中期的三大发现分别揭示了细胞向生物体的转化、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和新旧物种的转化的科学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各种不同事物及其过程通过相互转化而普遍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转化联系的宇宙图景。

20世纪的现代自然科学已从研究自然界的既成客观事物、过程及其相互转化进步到研究自然界事物的内部结构、层次和信息,把自然界的事物当作系统加以考察。由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现代科学整体化的趋势加强。宏观、微观和宇观相互交叉、渗透,科学和技术相互交叉、渗透,各门自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等,正改变着人们关于物质世界的图景。现代科学认识正向着微观的各层次和宏观的各层次两个方面延伸,从信息、层次、结构和功能的诸多方面揭示自然界的规律,人类获得了对物质世界越来越完整的认识。而任何成熟的科学理论知识本身就转化为进一步科学研究的方法论。20世纪,随着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产生,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开始了科学研究模式的变革。人类开始了对科学认识论的发展,推动了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和新材料工艺等工程技术科学的兴起。各门学科正由分化走向新的综合,为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方法论学科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普利高津研究热力学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在光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协同论,进一步向传统的科学思维模式挑战。这不仅影响了整个人类生活的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整个思维方式、整个观念体系。结构功能论、层次论、信息论等正在转化为当代的普遍的科学认识方法。这些科学方法在现代系统论中得到了综合,这一切使科学思维方式逐步走上了恩格斯在百年前就预见到的“辩证的综合”[2] 道路。现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已不仅仅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而是整个物质世界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科学图景。总而言之,在现代科学所揭示的范围和层次上,都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展示了从无机界、有机界、人类社会到人们的精神领域,从宇观、宏观到微观客体,系统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系统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方式,系统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同样,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类认识史的高度概括。从系统观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系统是物质世界固有的根本属性。不论自觉程度高低,人类总要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或深或浅地在自己的头脑中反映它、认识它。

总之,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有其深刻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哲学理论根据,这已被现代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实践及其认识史的发展所证实。

2 系统的实质是多元的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不论是物质对象,还是知识对象和思维对象,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系统。一切物质都构成系统,一切观念也能构成系统。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系统,而且它们往往是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

系统作为一个标志事物整体的哲学范畴,它揭示任何事物都是由其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所组成,并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整体。尽管由于观察的角度、研究的方法等存在差异,关于系统的定义也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总起来看,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是对系统的基本共识。

从更深的层次看,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联系和关系,实质上就是种种矛盾、种种辩证的统一关系。因此,可以说系统实质上就是矛盾的集合体、多元辩证的统一体。恩格斯把系统看作一种客观世界的“辩证的综合”[2]。他在概括19 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时明确指出:“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联系的清晰图画”[3]。

从宇宙观的角度说,系统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有人把它们称为系统的三大基元[1]。 正是这三者的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关系,才构成了系统整体。从系统自身的角度看,系统包含有要素、层次、结构、功能等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要素、结构、功能三大因素[1],同样,是由于这些因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构成系统整体。

从系统的基本特征看,可以把系统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系统的首要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整体性的关键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系统的性质由结构决定,系统的结构性同样存在要素与结构、结构质与量、结构与功能等各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系统的层次性深化了我们对事物矛盾关系的认识,层次性告诉我们既有高层次与低层次间的辩证统一,又有同层次中要素间的辩证统一,更有层次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系统的开放性告诉我们,任何系统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和转换,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系统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系统的发生和发展来看,系统的发展都是遵循辩证统一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转换形式,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形式,都会在系统的整体发展中表现出来。

3 系统辩证论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是唯物辩证法发展的新阶段

19世纪中期的三大发现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界各种不同事物及其过程通过相互转化而普遍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转化联系的宇宙图景。“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4]三大发现是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自然科学基础。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对立统一规律主要讲的是对立面的转化,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三大发现的哲学成果,是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20世纪自然科学把自然界的事物作为系统加以考察,深入研究自然界事物的内部结构、层次和信息,揭示了结构观、层次观和信息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系统观。系统的结构关系和层次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自然界按物质结构的不同分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无限发展的物质层次。今天的自然界是宇宙物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长期进化和发展的产物。因此,无限多样的物质层次之间一定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转化联系;高级层次一定包含低级层次,复杂层次一定包含简单层次,因而转化联系必然导致包含联系;又由于物质层次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它们一旦通过转化形成之后,就同时并存于自然界之中,所以它们之间必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彼此发生着交叉联系。也就是说,自然界物质层次的普遍联系,包括不同层次之间的转化联系、包含联系和交叉联系,而不仅仅只有转化联系。

信息的发现使我们认识到,客观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要素所组成,信息就是物质和能量在时空中分布不均匀的程序,是对物质和能量的组织和控制,它提示了物质结构的实质及其变化的根源。现代系统观是现代自然科学高度综合发展的产物,它把结构观、层次观和信息观集中于自身之中。“在现代科学和生活的整个领域里都需要新的概念思考方式、新的观念和范畴,而从某方面说它们都是以‘系统’概念为中心的。”[5]系统观展现了宇宙的系统联系的图景, 它比转化联系的图景在细节上更精细,在总画面上更全面具体。

系统科学揭示了系统、结构、层次等新的物质基本属性,以及这些基本属性同物质、时间、空间、运动等物质基本属性之间普遍存在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证实,物质运动、时空、结构、层次、系统等物质诸基本属性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和统一性,形成物质世界各种基本属性的辩证体系,它为建立以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为逻辑起点,以物质的变动性、广延性、持续性、结构性、层次性和系统性为基本内容的系统物质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系统本身就是物质性与辩证性的有机统一,是物质世界的表现形式,是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这是对唯物辩证法宇宙观的新发展。

系统辩证方法是在整体综合基础上的分析,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前提、指导和归宿,分析始终不能脱离综合,在系统的整体联系中认识它的各个部分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再把系统中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综合为一个整体,正确地揭示系统的整体性质,在这个意义上,分析和综合真正实现了辩证的统一。这不象传统方法那样,先把整体分割为孤立的部分,然后用孤立部分去说明整体,最后在分析孤立的部分的基础上再把它们还原为整体,但是,这个整体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整体了。整体——分析——系统整体的系统方法原则是对唯物辩证法方法原则的重大发展。

现代系统科学的哲学成果集中体现和反映在系统辩证论当中。系统辩证论所揭示的系统辩证规律主要在系统、结构、层次和信息诸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规律,特别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发展,克服了对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片面理解,在唯物辩证法原有范畴和规律的基础上,使辩证法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更精确、更全面、更彻底,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弥补了唯物辩证法原有规律和范畴的不足,是唯物辩证法的新阶段,是反映现代科学和人类实践的哲学新成果。

4 系统辩证规律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系统辩证论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的新成果,进一步探究了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普遍本质,揭示了物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系统辩证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4.1 系统辩证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

哲学是对客观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最一般最普遍的本质的抽象和反映,高度的抽象化是哲学的重要特点。但这一特点并不妨碍哲学对客观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认识从抽象再上升到具体。哲学的发生发展呈现着两种趋势:一方面它在不停地分化,从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具体性。另一方面它又不断整合,从而显现出丰富性和系统性。唯物辩证法原有的范畴和规律并没有穷尽对客观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性认识。随着哲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种新范畴、新规律的发现,唯物辩证法会不断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系统辩证规律不仅从这个意义上使唯物辩证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更重要的是系统辩证规律所反映的是物质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整体的、系统的本质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质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总关系本身,反映了客观世界及其具体事物普遍本质的全面具体性和完整系统性,即从事物的内部有机联系、从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来辩证地系统地看待客观世界。这就进入了整体——分析——系统整体的系统辩证思维阶段。因此,系统辩证规律本身是抽象和具体的直接同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

4.2 系统辩证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精确化

唯物辩证法指出了事物不但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但它本身却未对事物量的规定性作出具体精确的哲学概括。系统辩证规律认为系统的结构决定事物的性质,它给出了系统结构具体的量的规定性,如物质量、运动量、几何量、信息量等。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上作出了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概括,等等。使数学成为“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6] 系统辩证规律是对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社会实践成果的直接概括,它所作出的量的规定性是与客观事物相吻合的,可以被证实的,它有助于我们对客观事物展开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系统辩证规律的某些内容借助数学工具,用数学的形式加以表述,这就使唯物辩证法更加精确化,使我们能对复杂事物系统的整体及其发展规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达到全面而具体的精确认识。

4.3 系统辩证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深刻化

系统辩证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整体本质关系,在一定水平和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物内在的总关系本身;而唯物辩证法的原有范畴和规律所反映的只是客观事物总关系中某种最一般的关系,而不是总关系本身。事物的整体本质关系必然内在地包含事物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本质关系,因此,系统辩证规律必然内在地包含唯物辩证法的原有范畴和规律。这种内在的包含、发展并深化了唯物辩证法。发展和深化绝不是替代,因为系统辩证规律和唯物辩证法的原有规律以及范畴都各有其具体内容、使用范围和作用。整体优化律深化发展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结构质变律与层次转化律发展深化了质量互变规律,差异协同律发展深化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把矛盾看成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根源,而差异协同律进一步把事物的差异和协同作用看作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根源。事物的差异和协同作用既是矛盾斗争的积极成果,又是对矛盾同一的发展和丰富,因为矛盾的同一仅指对立两极的同一,而系统的差异协同作用是指在对立两极同一的基础上实现所有子系统在客观整体上的联合和协调,即多元的辩证统一。事物运动发展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事物的差异和协同作用。事物的差异协同既包含了对立面的斗争和同一,又进一步使之深刻化和具体化。比如,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由多种矛盾组成,但事物内部的多种矛盾是通过什么整体关系和形式构成事物?这个问题在对立统一规律那里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而系统辩证规律却可以精确地告诉我们,事物内部诸要素所构成的诸矛盾是通过结构关系和形式构成事物自身的。结构把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联接为一个有机整体,确定了它们在整体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把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辩证地统一于一体。因此,结构决定事物性质的提法比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的提法更精确、更严密、更深刻,使唯物辩证法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更精确、更全面、更彻底。系统辩证规律内在包含唯物辩证法的原有规律和范畴,把唯物辩证法的新旧范畴和规律联接为辩证法的新体系,是唯物辩证法的深刻化。总而言之,系统辩证规律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增添了全新的内容,提供了崭新的形式,把唯物辩证法推向了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篇7

“西方”具有的理论来源,并且在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时具有新的视野。他们更注重资本主义的当展、科学技术的当展、社会主义的当代实践,重视对马克思著作的研究,重视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在新的理解视野中,他们看到了、看清了传统理解中看不到或看不清的马克思的一些思想。

(一)社会历史或人的问题是哲学的主题

在传统理解中,社会历史或人的问题至多只是哲学的主题之一,哲学的真正主题是整个世界的一般本质,本体论(一般世界观)被看作是哲学的核心、灵魂。

“西方”者在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时普遍强调,马克思哲学的主题不是自然,不是整个世界,而是社会历史问题或人的问题。卢卡奇把马克思的哲学理解为“总体性哲学”,在他看来,“总体性”不存在于自然界,只有人类历史有“总体性”,因此他理解的马克思哲学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他特别强调:“认识到这种方法(马克思的辩证法——引者注)被限定在历史的和社会的范围内,这是特别重要的。”(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柯尔施也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它是一种把社会发展作为活的整体来理解和把握的理论;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把社会革命作为活动的整体来把握和实践的理论。”(注:柯尔施:《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页。)施密特说:“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并不理会关于心灵的精神或物质的本性问题;……马克思的唯物主义首先关心从这个世界上消除饥饿和痛苦的可能性问题。”(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萨特认为,“如果存在某种像辩证唯物主义那样的东西,那它一定是历史唯物主义,……如果这种唯物主义存在的话,也只能在我们的社会世界有限范围内才是真理。”(注:萨特:《辩证理性批判》,陈学明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84、573、585页。)马尔科维奇在介绍“实践派”的观点时说:“在马克思看来,根本的问题是创造一个更加人道的世界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的本质……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异化现象进行批判的分析,并指明走向自我实现、走向实践的实际步骤。”(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西方”思潮在强调社会历史问题、人的问题是哲学的主题时,其“主题”的含义并不是很清晰和确定的,但是确实有启发意义。至少在以下几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是人的问题、社会历史问题:马克思哲学所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的历史发展,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首先是无产阶级的解放;马克思哲学的现实对象,是人的历史活动;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历史运动的规律;马克思哲学活动的重点是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哲学不是本体论哲学。

(二)不能把哲学仅仅理解为是对唯心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颠倒”

在传统的理解中,哲学被理解为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颠倒,即把唯心主义辩证法颠倒为唯物主义辩证法。一些“西方”者对“颠倒”说提出质疑,他们强调这种颠倒不能仅仅理解为把唯心主义辩证法转变为唯物主义辩证法,而是在于发现现实历史运动的辩证法。柯尔施说:“列宁把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仅仅看作一种转变:由不再是‘唯心主义的’而是‘唯物主义的’新的哲学世界观取代植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唯物主义颠倒只不过在于把这种辩证法从它的最后的神秘外壳中解放出来,在‘观念’辩证法的‘自我运动’下面发现了历史的现实运动,并把这一历史的革命运动宣布为唯一的‘绝对的’存在。”(注:柯尔施:《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页。)施密特说:“在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仅仅解释成是与任何唯心主义相对立的、仅仅是哲学内部的甚至是世界观上的二者择一时,是不能理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柯尔施和施密特在这里透露出一种深刻的理解:仅仅从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还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颠倒,“辩证法+唯物主义”这一公式不能深刻揭示哲学变革的实质。实际上,对黑格尔哲学的唯物主义颠倒不是由马克思而是由费尔巴哈首先完成的,费尔巴哈在《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说:“只要将思辨哲学颠倒过来,就能得到毫无掩饰的、纯粹的显明的真理。”(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02页。)这里所说的“思辨哲学”指的就是黑格尔哲学。作为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也不是机械的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因此,如果仅仅把马克思的哲学理解为是对黑格尔哲学的唯物主义颠倒,仅仅把马克思的哲学理解为辩证的唯物主义,我们可能还是停留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水平上。马克思哲学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颠倒的真实意义在于,马克思发现了人的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全部意义,用实践出发点代替黑格尔哲学的理念出发点。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这一颠倒,不仅超越了唯心主义,同时也超越了旧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推进到实践的或历史的唯物主义形态。

(三)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人是什么?一些“西方”者认为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对这一点表达得最明确的是南斯拉夫“实践派”。马尔科维奇说:“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存在。”(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彼德洛维奇说:“人区别于其他任何存在是因为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提出“人是实践的存在物”是对马克思哲学的走近。在传统的理解中,关于人的本质,主要强调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理解不能说错,但没有揭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的论断并不是讲人的共同本质是什么,而是讲要理解一个人或一些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具体本质,必须看他或他们所处的具体的社会关系。那么,在马克思看来,人区别于动物的共同本质是什么呢?是劳动,或更一般地说,是实践。马克思说:“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25页。)“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的论断,是符合马克思的上述思想的。只有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才能理解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正是在实践中,人们存在着具体的社会关系。

(四)实践范畴是哲学的总体的、基本的范畴,是哲学的出发点范畴

在传统的理解中,哲学的总体的基本范畴是物质,实践范畴只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西方”者们则普遍提出,实践是哲学的总体的基本的范畴,是哲学的出发点范畴。卢卡奇在谈到他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时说,实践概念是“这本书的中心概念”。(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施密特说:“不是所谓物质这抽象体,而是社会实践的具体性才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的真正对象和出发点。”(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马尔科维奇在介绍南斯拉夫的哲学争论时说:“在这场辩论中,主张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自由的人的创造性活动——实践——的观点占了优势。”(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他自己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建立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的哲学”。(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弗兰尼茨认为,“历史实践的范畴是马克思对人和历史的哲学解释的根本范畴。”(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尽管许多“西方”者在肯定实践范畴是哲学的基本范畴时常常否定物质范畴在哲学中的意义,而且对实践的物质本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但是,在肯定实践范畴是哲学的基本范畴、是哲学的出发点范畴这一点上,他们是比传统的者更接近马克思的。实践范畴确实是哲学的总体的、基本的范畴。马克思自觉意识到的自己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不是对物质的理解,而是对“‘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的理解。

(五)把意识的现实对象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对“‘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的理解,首先在于他把实践理解为意识的现实对象。传统理解始终没有能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对象观,仍然把意识的现实对象理解为某种既成的、非主体存在的东西,而不是把人自身的物质活动即实践理解为意识的现实对象,把对象理解为历史地生成的东西。“西方”者们则大多十分重视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特别是其第一条的思想,马克思在此清晰地表达了新唯物主义的意识对象观。卢卡奇在讲到意识的现实对象时,直接表述了马克思《提纲》第一条的思想:“马克思强烈地要求我们要把‘感性世界’、客体、现实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他认为马克思在意识对象观上坚持“创造的原则”,(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作为意识对象的“现实……无论如何它要高于那种产生于经验世界的僵硬、物化了的事实的现实……这种现实决不同于经验的存在,它不是固有的,而是变异的。”(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霍克海默也理解到了意识对象的历史生成性,他说:“被判断的对象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种活动创造出来的”。(注: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94页。)施密特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曾批判了以往所有唯物主义把现实片面地理解为在直观上给予的客体,‘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的,不是主观地去理解的。’”(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从认识论来说,自然与其是作为逐步地纯粹‘给予的东西’,不如说越来越作为‘被创造的东西’出现的。”(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能被认识的东西,在严格要求意义上只是主体‘所创造的东西’。”(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实践派”波什尼亚克说:“存在并非某种在(主体)以外的东西;人就是存在的组成部分。人意识到了存在,即在人自身之内,存在意识到了它自身。”(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

二、对马克思哲学的远离

“西方”哲学除了的源头外,还有西方哲学的源头,“西方”者们往往站在某一西方哲学的立场上来解读马克思的哲学,这一视野限制了他们对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些方面的正确理解,在这些方面远离了马克思,看不到或看不清在传统理解中已经看到和看清了的马克思的思想。“西方”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远离,最主要的表现是这样那样否定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其中,少数人明确提出马克思的哲学是超越了唯物、唯心对立的“实践哲学”,而大多数“西方”者虽然在口头上还承认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但是在一系列哲学问题上又背离了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的哲学是超越唯物、唯心对立的“实践哲学”

葛兰西明确否定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他说:“大家知道,实践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从来不曾把他自己的概念叫作唯物主义的,当他写到法国唯物主义的时候,他总是批判它,并断言这个批判要更加彻底和穷尽无遗。所以,他从来没有使用过‘唯物辩证法’的公式,而是称之为同‘神秘的’相对立的‘合理的’,这就给了‘合理的’此词以十分精确的意义。”(注: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52、58、161页。)葛兰西把所有哲学分为三类:“感受的哲学”、“整理的哲学”和“创造的哲学”,唯物主义属于第一二类哲学,唯心主义和哲学属于第三类哲学,马克思的“创造的哲学”“它肯定不是唯心主义的一元论,也不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注: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52、58、161页。)葛兰西在讲到对“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术语的理解时说:“人们忘记了在一个非常普通的用语[历史唯物主义]的场合,人们应当把重点放在第一个名词——‘历史的’——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具有形而上学的根源的第二个名词上面。”(注: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52、58、161页。)葛兰西的“超越论”对整个“西”思潮产了重要的影响,其他许多“西方”者虽然没有像葛兰西那样明确否定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但在许多哲学问题上,实际上是沿着葛兰西的“超越”路线走的。

(二)否定哲学基本问题,反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反对所谓“二元论”思维

许多“西方”者或明或暗地批评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断,把坚持哲学基本问题看作是一种“二元思维”而加以否定。柯尔施在批评“庸俗社会主义”时说:“用的术语来说,庸俗社会主义的主要缺陷在于它相当‘不科学地’坚持着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在这种现实主义中,所谓的常识(即‘最坏的形而上学’)和资产阶级社会的标准的实证主义科学二者,都在意识和它的对象之间划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我们将证明,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决没有任何这样的关于意识与现实的关系的二元论的形而上学观”。(注:柯尔施:《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页。)“然而,列宁回到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绝对对立,而这种对立曾经构成了划分17世纪和18世纪启蒙运动两大流派的那种哲学争论甚至某种宗教争论的基础。”(注:柯尔施:《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页。)萨特在批评“自然辩证法”思想时说:“这一教条主义的源头来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注:萨特:《辩证理性批判》,陈学明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84、573、585页。)马尔科维奇在总结“实践派”的观点时说:“正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即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一般被认为是抽象的、与历史无关的二元论的观点而受到摈弃。”(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在这声辩论中,……物质和精神、客体和主体的二元论被这些范畴是如何可能从实践概念中推演出来的观点所取代了。”(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哲学基本问题,以及由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而区分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哲学派别,都是以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为前提的,没有这种区分,就不能提出哲学基本问题,就不会有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谁接受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谁就必须承认哲学基本问题,谁就必须接受“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反过来,谁反对哲学基本问题,反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谁就不可能坚持唯物主义。“西方”者一方面承认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另一方面又否定哲学基本问题,反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这不能不是自相矛盾的。实际上,他们的真正倾向在于否定、弱化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而对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的承认往往是口头的和字面的。

(三)借口反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二元论”,坚持非唯物主义的“现实”、“实践”概念

不少“西方”者在反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二元论”时,形成了他们的一种非唯物主义的“现实”、“实践”概念,把精神活动也看作是一种现实,或是现实的一个要素。卢卡奇认为,“现实”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基本因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在于它们是同一个而且同样真实的、历史的、辩证过程的诸多方面。”(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柯尔施说:“对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来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要把哲学和其它意识形态体系当作现实来把握,并且在实践上这样对它们……他们总是把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当作具体的现实而不是空洞的幻想来对待的。”(注:柯尔施:《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页。)各种科学意识,“如果它们也是作为世界的一个‘观念的’组成部分的话,那么它们就作为世界的真实的和客观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和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之间的第一个明显区别。”(注:柯尔施:《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页。)马尔科维奇更明确地说:“无论是社会现实问题还是自然现象问题,‘现实的本质’都包含了主观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社会事件所以是主观的,乃是意识存在——作为活动者的人——的参与使然。”(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西方”者很少去谈实践的构成因素,但是从他们反对“二元论”思维方式和对“现实”的理解来看,他们不是把实践看作是人们的客观物质活动,而是把意识、理论看作是实践的一个有机构成因素。更有少数“西方”者把理论活动直接看作是实践的一种方式,阿尔都塞就是这样,他认为:“除了生产外,社会实践还包括其他的基本实践。这里有政治实践……意识形态实践;还有理论实践……”(注: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39、140页。)还说:“关于理论,我们指的是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也属于一定的人类社会中的‘社会实践’的复杂统一体。”(注: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39、140页。)阿尔都塞甚至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马克思的“理论实践”的反映,检验马克思理论正确与否的实践标准也不是社会历史实践而是马克思的理论实践本身。(注:参见阿尔都塞《阅读(资本论)》;陈学明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06-707页。)

无论是把理论活动看作是现实、实践的一个要素还是把理论活动看作是现实或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都远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实践概念。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现实”、“实践”是相对于意识、理论的范畴,是指人们的“客观的活动”、“人的感性活动”,人们的“实际生活”、“人们的存在”或“社会存在”。把理论看作是现实、实践或现实、实践的一个要素,马克思的“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生活决定意识”、“理论反映现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命题就失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

(四)“拒斥形而上学”,否定物质本体论,反对“自然辩证法”

许多“西方”者受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把寻求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思维叫作“形而上学”而加以否定,在他们看来,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是马克思的哲学所没有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所以也在他们的反对之列。卢卡奇批评“恩格斯错误地追随黑格尔,把这种方法(指辩证法——引者注)扩大到自然界。”(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施密特说:“和苏联的所有解释相反,真正的不是自然化了的黑格尔主义,不是竭力用另一个本体论的始基即物质,去简单地替换所谓精神这个本体论的始基。”(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而在恩格斯那里,“辩证法成为在马克思那里所决没有的东西,即世界观、解释世界的积极原则。”(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恩格斯的自然概念归根结蒂仍然是本体论的。”(注: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页。)萨特说:“自然辩证法,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是由一种形而上学假设的客体。”(注:萨特:《辩证理性批判》,陈学明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84、573、585页。)“拒斥形而上学”、否定物质本体论和自然辩证法,必然会否定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至少会弱化哲学的唯物主义路线。否定物质本体论,否定自然辩证法,从形式来看,并不完全否定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他们至少在口头上还承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但是,从实际来看,这种否定就是放弃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并最终会导致放弃唯物主义的所有阵地。放弃了物质本体论这个重要阵地,也就不能坚守其他阵地。不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当然也就不能真正承认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就不可能有历史唯物主义。

不能以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是人的问题、社会历史问题为根据否定物质本体论。理解人的本质、社会历史的本质,最重要的当然是要认识人和社会历史区别于自然运动的特殊本质,但也要认识人、社会历史与自然运动共同的本质,对这种共同本质的认识就是物质本体论。因此,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哲学主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并不是与解决人的问题、社会历史问题不相关的理论。也不能因为马克思谈论物质本体论不多就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没有物质本体论。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谈得不多,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些问题基本上已经由先前的唯物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解决了,马克思的任务主要不是重复前人已经基本解决了的理论,而是把唯物主义推向前进,超越直观唯物主义而走向实践唯物主义,超越自然唯物主义而走向历史唯物主义,所以其理论重点是制定科学的实践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谈得不多不等于没有,马克思是谈到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的先在性和自然的辩证运动的,马克思是继承了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思想的。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五)否定反映论,否定客观真理

在认识论上,“西方”者普遍否定反映论,否定客观真理。卢卡奇借口思维对象的变易性否定反映论,他说:“如果变易的真理是将要被创造出来而尚未产生出来的未来,如果它是种新的东西,存在于各种倾向之中,但这些倾向(借助于我们的意识)将会变成现实,那么,思维是为一种反映这个问题就显得毫无意义了。”(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如果事物不存在,思维何以‘反映’?……在‘反映’论中,我们发现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现实的理论上的具体的两重性。这种两重性对物化意识来说很难统一。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无论是事物被认为是概念的反映,还是概念反映了事物,这都无足轻重。在这两种情况下,两重性都依然如故。”(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页,“新版序言”第22页,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页。)卢卡奇这里所说的“两重性”,指的就是“二元论”。马尔科维奇在介绍南斯拉夫“实践派”的观点时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当作对艺术研究方法的一种讽刺普遍地受到抛弃。”“在这场生动的、时而是戏剧性的辩论中,正统的者试图拯救‘反映论’这一由苏联辩证唯物主义者和保加利亚哲学家T.巴甫洛夫发展起来的认识论基石。针对这种理论提出的三个主要的反对理由是:首先,它忽视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全部经验,又回到了一种18世纪自在的物质客体和精神主体的二元论;其次,在反映是一切意识的根本特征这一观点中,内含了明显的教条主义;第三,这种理论的错误还在于,意识实际上远不是消极地伴随并复制物质的过程,它常常预见和设计尚不存在的物质客体,试图通过说明我们在这些情况中讨论的是‘创造性的反映’来重新定义反映论,给人一种专门为此约定的印象,根据这种约定,反映的概念便以这种方式被夸大到使人完全不知其所云的地步。”(注:马尔科维奇等主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论”第23、23、13、23、13、13页;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页。)

篇8

关键词: 体育市场 内涵 分类 体育产业

我国体育市场的发展由于受到发展时间、规模等因素的影响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对于体育市场的研究也才刚刚开始。因此我国理论界对于体育市场及相关概念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尽管近年来有许多文章和研究涉及此类问题,但大多是体育界学者进行的研究,而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则少有涉及。通过对体育市场的不断研究和讨论,我们试图建立完善的体育市场的理论框架,这关系到体育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等现实问题。

1.目前对于体育市场内涵的几种观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体育市场所涉及的内容和行业越来越多,这使得人们对于体育市场的内涵和构成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解。而通过查阅此类相关文章不难发现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此类观点认为体育是一项生产性的事业,它不仅为社会提供了体育器械、服装、用品等实物性的消费品,而且提供了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等以服务性为主的非实物性的消费品。而与体育有关的产品都是体育产品,其买卖经营活动都属于体育市场。体育市场不仅是商品市场,而且包括与体育有关的生产要素市场。因此这类观点不仅将体育器械、设备等物质性的生产归于体育市场,而且将体育生产资料市场、体育金融市场、体育劳动力市场、体育技术市场等都包括在体育市场的范畴之内。

持有以上观点的学者占绝大多数。例如,成都体院的柳伯力认为:“体育产品分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两大类,体育市场中主要是指后者。”体院的刘可夫认为体育生产既有服务产品的生产,又有物质产品的生产,并把体育服务产品市场、体育物质产品市场都列为体育的要素市场。浙江师范大学的卢闻君提到,体育市场是体育产业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交易场所,广义的体育市场构成包括体育用品市场。

这类观点的共同特点是将体育器械、设备、服装等物质产品和一些体育生产要素市场都列入了体育市场的范畴。

第二,持此类观点的学者目前还是少数,他们认为体育市场属于非物质形式消费品市场的范畴。例如成都体育学院的张岩曾指出:“这种不考虑市场交换的产品的特点和种类,单纯按产品满足人的需要的性质和产品用途来划分市场,只要带一个‘体’字,就都属于体育市场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无论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来看,运动服装的生产属于服装行业,运动服装的销售与经营属于服装市场,体育运动器材设备的生产属于文化体育用品工业,体育器材的销售属于文化体育用品市场,体育书刊和体育音像的出版与经营属于书刊音像出版市场,运动保健食品经营与销售属于食品市场,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市场。”山东体育学院的毛勇、王美绢对体育产业作了这样的论述:“从产业划分的角度来看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它生产的是非实物形态的体育用品。所以生产体育用品的企业不能划归体育产业内。”北京市体育局国际体育交流中心的王锡彪认为:“体育市场并非指体育设施、器材、设备、服装等实物产品市场,而是指非实物商品市场,体育市场的交换对象应是体育服务商品。”

2.体育市场的内涵

由于上述两种理论的分歧,使得人们很难形成对体育市场统一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分析和研究,我更加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即认为体育市场属于非物质形式消费品市场的范畴。

对体育市场产生的这些不同认识,将体育实物产品市场都视为体育市场,从根本上来看是对体育商品这一概念的模糊认识。体育商品是体育经济学理论的逻辑开端和构成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基本要素。如果将体育商品简单地理解为“体育产品”或“体育用品”和相应的生产要素市场,则很容易将实物性的这些体育消费品都纳入到体育市场的范畴中来。而要清楚认识体育商品这一概念则要认识到体育的本质。体育的本质是“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增进人们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实践活动”。[1]因此以身体运动形式存在的体育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蕴涵在一种特殊的产品中,并且以非物质形态存在,则具有与物质形态产品不同的属性。体育部门提供的相关的这种“服务”主要是以身体运动的形式,当这种体育服务被用于交换时,就实现了其自身的价值,这时可以称为体育服务商品或简称体育商品。体育(服务)商品与一般物质形态商品比较,最大的特点主要在于它的非实物性,所以体育商品表现的是一种非实物性。

综上所述,对于体育商品的不同认识造成了在体育市场概念上的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商品不仅包括非物质形态商品,还包括一些物质形态的商品。这样物质商品被笼统地包括在体育商品的范畴之内。因此与体育有关的一些产业也都纳入到了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范围。这显然在逻辑上是难以成立的,不能因为与“体育”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就简单地将这些与体育相关的商品和市场都认为是体育产业和市场,因此我认为第一种观点不能成立。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仔细分析,我较为认同成都体育学院张岩教授对于体育市场内涵的阐述,即认为体育市场就是指体育服务产品的经营和交换场所及交换关系。它包括三方面的涵义:

(1)狭义的体育市场。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商品买卖的场所。按照这种含义,体育市场就是指直接买卖体育服务这种特殊消费品的场所,即体育经营场所。

(2)广义的体育市场。广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关系、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因此广义的体育市场就是指全社会体育服务产品交换活动、交换关系的总和。

(3)当代市场学意义的体育市场。现代市场学站在卖方的立场,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理解市场,将市场看作主要是买方的活动,把买方看作是自己的市场。按照这一含义,体育市场就是指个人或组织对体育服务产品既有购买力又有购买欲望的现实和潜在需求。

3.体育市场的分类

按照体育市场是属于以非实物形式消费品市场的理解,可以将体育市场分为以下几种市场。

3.1体育健身、娱乐市场

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和竞赛表演市场是体育市场的主体与核心。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是指为满足消费者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的体育需要而提供体育器材、场地、技术指导等服务的经营行业。健身娱乐业是以体育娱乐项目为商品,以实物并主要是非实物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健身娱乐方面的服务。健身娱乐市场在发达国家是体育产业中一个效益最好、规模最大的市场。在大众体育健身娱乐活动日益普及与社会化发展进程推动下,它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体育产业中的支柱行业。

3.2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在国外也称职业体育市场,是指为满足消费者观赏需要而举办各类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的经营活动。由于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购买者是观众,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是观众市场。

除了观众市场外,竞赛市场还包括赞助市场。体育竞赛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每遇重大赛事,电视台都要争相转播,观众也不计其数。各大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通过赞助体育比赛或运动队,向被赞助者提供经济支持,被赞助者则以冠名、冠杯、广告、专利和现场销售等权利回报企业。这种赞助权的转让与购买,使体育竞赛衍生了与观众市场并存的体育赞助市场。观众市场上的购买者是作为消费者的观众,而体育赞助市场的购买者则是企业。观众市场和赞助市场都是体育比赛表演市场的组成部分。

3.3体育培训市场

体育培训辅导市场是指向消费者传播体育知识和技术的市场。体育培训市场一方面是培训和辅导体育爱好者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为一些竞技运动项目培养后备运动人才。近几年来体育培训市场发展很快,有的属于公益性的有偿消费活动,有的属于市场经营性活动。而随着人们对体育功能作用认识的逐步加深,锻炼兴趣的提高和运动项目职业化发展,参与某些项目体育技术培训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这一市场理应被纳入整个体育市场的范畴。

由于对相关概念和内涵的不同认识造成了目前对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的不同看法,也形成了上述提到的两种不同观点。但我认为体育市场就是指体育服务产品的经营和交换场所及交换关系。体育商品是以非实物的形态存在的,这就决定了体育市场客体的非实物性。所以不能将与体育有关的器械、服装、设备等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生产要素、体育金融市场等都纳入到体育市场的范畴中来。而按照这样的观点对于体育市场的分类也就非常清晰,包括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培训市场。

参考文献:

[1]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2]张岩.体育市场的内涵和构成[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

[3]王锡彪.关于体育商品及体育市场内涵的界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

[4]柳伯力.有关体育市场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

[5]李敦杰.浅论体育市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4.

篇9

关键词:语言学;原型模型论;原型范畴论;共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HO-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2-0125-07

引言

原型模型论是张今先生根据东方辩证法关于内外部矛盾相互关系的理论于1997年在他的专著《思想模块假说――我的语言生成观》中提出的。之后,张先生对该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多次增补和发展其内容,使其更加完善。原型模型论研究的是“物理系统和精神系统之间、精神系统和精神系统之间及物理系统和物理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原理”,“既适用于自然科学,也适用于社会科学,尤其适用于语言研究”。该理论自创立以来,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有人对其进行理论阐述,有人运用该理论对词汇、句法和翻译进行研究。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ROSCh在概括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是Wittgenstein的家族相似性的基础上,结合一系列实验和研究发现并首先提出的。Taylor、Un―gerer&Schmid等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该理论认为,范畴不能以一套必要和充分条件来定义;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同,彼此间存在隶属度差异;范畴成员之间通过相似性形成网状结构,范畴的边界模糊。该理论自问世以来,已经成为国内外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该理论传人中国以后,其研究在中国经久不衰,有的引进、介绍、总结和评述国外学者的观点和理论;有的运用该理论分析解释词义的历史演变、一词多义现象、词义的模糊性以及句法归属问题;有的讨论该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原型模型论与原型范畴论都使用原型一词,都对语言现象的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很强的解释力,二者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本文拟对二者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一、原型模型论与原型范畴论的共性

1.型与范畴

原型模型论研究的对象是“型”。原型模型论认为,“任何相对独立的事物都是一个系统。任何系统都是以‘型’为其本体论特征的”。“换句话说,物质、意识、思维、行为、生物、非生物、自然、社会、科学、艺术等都以‘型’为本体特征”。“一切均为‘型’,型就是一切”。“型”包括“原型”和“模型”。就语言来说,语言和言语都是相对独立的系统,都是型,语言中的语音、语义、词汇、语法、词素、音标、字母、句子、名词、主语、修辞格等也都是型。一种事物(比如桌子)可以是型,一类事物(比如家具)也可以是型。

原型范畴论虽然没有明确论述,但从其研究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其研究对象是“范畴”。范畴是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是人们在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括反映,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属性所构成的“完型”概念构成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都是由范畴组成的,范畴包括自然范畴、认知范畴和语言范畴。自然范畴是指自然界自然存在通过人的认知分类形成的范畴,如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等。认知范畴通常是指主观世界通过人的认知分类形成的范畴,如社会、法律、概念、判断等。语言范畴是指语言中通过人的认知分类形成的范畴,如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词素、名词、主语等。范畴也可以分为基本层次范畴、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基本层次范畴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最基本的心理等级,是人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最直接、相关性最大的关联点。在基本层次范畴等级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认知结构与客观世界的重要关联,因此在此等级上,人们更容易感知、学习、记忆事物的非连续体。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向上扩展为上位范畴,向下扩展为下属范畴。比如,树是基本层次范畴,植物是其上位范畴,松树、桃树、梨树等是其下属范畴。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从基本层次范畴开始的,儿童学习语言也是从表示基本层次范畴的词语开始的。所有范畴都是原型范畴,都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比如,多义词paper的意义范畴就是原型范畴。该词有四个意义,即纸、报纸、文件和学术论文。这四个意义中的原型是“纸”,并引申为“写上字的东西”,所以,paper才具有了另外三个意义。正是有了“纸”这个原型意义,paper的四个义项才能够一起依附在同一个语言符号上。

原型模型论的“型”与原型范畴论的“范畴”具有大致相同的内涵,因为它们都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切事物。世界上的一切都表现为“型”或者“范畴”,无一例外。

2.模拟与范畴化

原型模型论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对原型进行模拟的结果。“不同的系统(物理系统或精神系统)是由相同的原型,按照不同模拟规范,或由不同的原型,按照相同的模拟规范,经过模拟和演替而形成的”。语言和言语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模拟,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原型,语言和言语是模型。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与语言和言语属于不同的系统,客观物质世界属于物理系统,精神世界属于精神系统,语言和言语属于言语系统。人类在对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进行模拟的过程中认识世界,进而创造了语言来表达世界。

原型范畴论主要是关于范畴化的理论。根据原型范畴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范畴化的结果,范畴化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思维过程和心理过程,是人类的认知赋予世界万物一定的结构的过程,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范畴化的过程包括识别或区分、概括和抽象这三种形式。识别或区分过程是指人们对属于不同类别的刺激进行区分;概括过程是指人们将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归成一类;抽象过程是指人们将某一个范畴中的物体所具有的共同属性提取出来”。范畴化过程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即“概念化”的过程。人类通过范畴化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关系进行概括,形成概念。范畴化以原型性为依据,从具体事物的原型向外扩展到范畴的边缘成员,一直到更抽象的事物和概念。范畴化是人类认知机能高度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对语言进行研究,就是对语言进行范畴化,透过语言纷繁复杂的表象,分析其本质,对语言及语言的各个要素进行识别、分类和解释,把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和修辞等不同范畴,并对这些范畴继续识别、分类和解释,也就是继续范畴化。比如,语言中的词汇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的词类。典型的名词具有格、数、性等特征,不完全具备这些特征的名词是非典型的名词;典型的动词具有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肯定式、主动态等特征,不完全具备这些特征的动词是非典型的动词;典型的形容词是表示性质,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因为这类形容词出现频率最高,最为人们所熟悉。

原型模型论的“模拟”与原型范畴论的“范畴化”具有大致相同的意义,都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法和手段。

3.相似性

“原型模型论的根本原理是原模共轭相生原理。这就是说,原型和模型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相似性或某种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这种相似性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形状、功能等具体的客观相似性以及诸如感觉相似性、知觉相似性、概念相似性和想象相似性等心理相似性和经验相似性。心理相似性建立在生理感受和身体体验基础上,例如,英语中可以用I’m flying up和I’m feeling down分别表示高兴和沮丧,原因是人们高兴时身体挺立向上,而沮丧时身体往往弯曲向下。所以,相似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思维想象的结果,是思维的创造性产物,是“创造相似性”(creative resemblance)。所有语言中的象声词都是对客观现实中具体声音的模拟,都和客观现实中的具体声音相似,例如,汉语中用“扑通”模拟跳水声,用“咚咚”模拟打鼓声,用“滴答”模拟钟摆声音,用“布谷”模拟布谷鸟叫声,等等;英语中用miaow模拟猫叫声,用chick模拟鸡叫声,用quack模拟鸭子的叫声,用ringing、jingling、dinging、dingling、tinkling、tingling、ding、dingdong、ding-a-ling模拟钟/铃声,等等。同样,句法的结构也和客观现实的情况具有相似性或者说一致性,比如,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和事件的时间顺序通常一致;客观现实中的实体相接近,表达它们的语言成分也相接近;客观现实中可以分离的实体与属性在语言中也可以分离,客观现实中不可分离的实体与属性在语言中也不能分离。

原型范畴论认为,原型与非典型成员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认知主体根据认知对象与原型的相似性大小来判断其是否属于该范畴。对相似性进行判断时,外观、功能和出现频率虽然常常起着重要作用,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事物的属性。属性是事物的心理特征,是对事物特征的分解。在对鸟范畴进行识别时,可以发现很多属性,比如,生蛋、有啄、有双翼、有双腿和会飞等,但“会飞”可能是鸟范畴的根本属性,因为鸟范畴的大多数成员都具有飞的能力,只有少数鸟范畴的动物(如鸵鸟)不具有这一属性和极少数不是鸟范畴的动物(如蝙蝠)具有这一属性。相似性在词义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相似性(或者相关性)的作用,指称某一事物的词语可以用来指称另一事物,该词语的指称范围扩大了,它的义项也就多了。同样,语言中的隐喻也来源于两种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或者是客观相似性,或者是主观相似性。没有相似性做基础,就不可能把一事物比喻成另一事物。

相似性在原型模型论和原型范畴论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相似性,就没有办法对事物进行归类,对事物进行范畴化。当然,如果人类认识不到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也就不可能把它们归为一类,认知为同一范畴。

4.模拟主体与认知主体

原型模型论研究原型、模型和模拟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模拟主体特别是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选择能力的动物,他在对客观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进行模拟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历史观和科学观,从而在最终的模拟结果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不同的语言通常都有自己独特的词汇体系,因为不同的民族对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切分方式不同,各民族的词汇系统都是在本民族的历史进程、社会生活、地理环境、特别是本民族文化和逻辑一心理结构的影响下,对客观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进行不同的识别和切分而形成的。如果两个民族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比较小,这两个民族的语言在词汇方面的差异就会小一些,如印欧语系各语言之间在词汇体系上的差异就小一些。如果两个民族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比较大,这两个民族的语言在词汇方面的差异就会大一些。英语民族和汉民族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很大,所以,英汉语言的词汇体系也具有巨大差异。比如,汉民族把家庭内部同辈人的关系划分为四种情况:兄、弟、姐、妹,而英语民族则把家庭内部同辈人的关系划分为两种情况:brother和sister。也就是说,汉民族既注重性别的不同,也注重长幼的差异;而英语民族只重视性别的不同,不重视长幼的差异,这充分体现了汉民族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的传统思想和美德以及英语民族自由平等的思想。同样,爱斯基摩人生活在极度寒冷的北极地区,在他们眼中,雪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所以,在他们的语言中就会出现多个表示不同类型的雪的词汇。

原型范畴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同样重视认知主体在范畴化过程中的作用。因为范畴化受制于人类感知及运动机能的特性及心智的想象能力,体现在图式组织、隐喻、转喻、心理意象等方面。事实上,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在语言和客观世界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层次“认知”。意义不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反映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认知的主体是人,没有人的参与,认知是不可能的,对世界的认知不能独立于人和人的认知体系。所以,无论象声词和客观现实中的具体声音多么相似,它们都不可能和客观现实中的具体声音完全相同。不同民族语言中的象声词都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例如,汉语中用“汪汪”、“狺狺”表示狗叫声,英语中却用yelp、bark、whine、growl、howl等表示狗叫声。

模拟主体和认知主体都是语言阐释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认知(模拟或者范畴化)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通过认知形成的语言表征更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所以,对语言进行研究必须和使用语言的人及其认知联系起来。

5.原模转化与次原型化

原型模型论的根本原理是原模共轭相生原理。“从这一根本性的原理中,又派生出若干小的原理,包括原模互模原理”。根据原模互模原理,原型经过模拟形成模型之后,该模型可以转化为新的原型,模拟主体可以对其进行模拟,形成新的模型,依次类推,不断往复。比如,我们可以直接以人为原型为他画画,也可以以人的照片为原型为他画画,而照片显然是人的模型。这里,照片就从模型转化成了原型。语言的模拟也是这样,语言中的基本句型都是对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一般方式进行模拟形成的。SVO句型是模拟事物的作用只涉及一个作用对象的通用模型,其原型主语通常是表现人类的名词,其原型宾语通常是表现人类或者事物的名词。这个模型一旦形成又可以转化成原型成为其他模型的模拟对象,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模拟句型和隐喻句型。比如,英语句子Mary sawthem at the summit是一个原型句,句子的主语是表示人类的名词,是原型主语;句子的宾语也是表示人类的名词,是原型宾语。而The fifth day Sawthem at the summit则是一个模拟句,因为句子的主语不是表示人类的名词,是模型主语。

同样,原型范畴论认为,范畴具有多原型结构,范畴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会与某一原型的表征相似,而那些与同一范畴联系在一起的各个原型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整个范畴在原型的基础上可以不断地次范畴化。各次范畴可以通过隐喻或转喻为次原型再进行范畴化,以此类推,从而构成整个范畴的层级结构或同一层面的辐射。因此,次原型既是主范畴的成员又是次范畴的原型,成员角色的双重性构成了十分复杂的原型范畴”。例如,名词的原型通常是一个具有三维属性的离散的实体,是具体的事物,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因为名词通常出现在主语、宾语、补语的位置上,这些位置就成了名词的表征形式,获得了原型意义,能出现在这些位置上的词语都是名词。因此,在A new dignity creptinto his walk中walk是名词,因为它出现在介词宾语的位置上。

模型和非典型成员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原型。正是因为模型和非典型成员都可以转化为原型,人类才能够通过已知的事物认识未知的事物,通过熟悉的事物认识不熟悉的事物,从而把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一步一步扩大人类认知的范围,从自身走向他者,从本土走向世界,从地球走向太空,从事物的现象走向本质。

二、原型模型论与原型范畴论的差异

1.原型

原型模型论把“原型”定义为“一个表征与指代、刻划与描述型的(或型态发生的)初始的、边界的、先决的、支配的、主导的作用、条件、因素、影响的内涵的范畴”。根据原型模型论,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原型,因为它们是初始的、先决的型;语言和言语都是模拟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模型,语言的所有子系统――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和修辞等――也都是模型。从本质上来说,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语言是认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这也符合哲学“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论断。所以,原型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历时范畴,原型往往早于模型。

认知语言学家对原型的定义不完全相同。Rosch认为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这个典型代表对于识别范畴起重要作用。Reed认为原型是范畴的平均特征或集中趋势,是对范畴进行概括的表征。Taylor认为原型是范畴的概念核心的图式化的心理表征,实体并非原型,只是原型的个例。但是,认知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原型”是对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反映一类客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原型是范畴中的最好、最典型代表,是“好”的成员和样本,与其他成员有更多的共性,是范畴的中心成员,是人类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重要基点和认知参照点,是范畴扩展的源点,为人类认知世界提供简洁的认知框架,体现认知行为和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所有概念的建立都是以原型为中心的,原型是范畴化的重要依据。比如,在鸟范畴中,知更鸟是原型,其它成员与原型具有相似性,其相似性程度越高越容易被归人鸟类,其相似性程度越低越不容易被归入鸟类。在语法范畴中,主语的原型是施事,宾语的原型是受事,状语的原型是处所和工具。过去时的原型是指某动作发生于讲话之前,它的非原型用法即过去时有时也可用来表示现在和将来,常用来表示虚拟或委婉语气。主从复合句的原型用法是主句表达主要信息,从句表达次要信息,但有时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所以,尽管原型模型论和原型范畴论都使用“原型”一词,它们对原型的理解和界定并不相同。原型模型论强调原型的原始的、先决的、支配的、主导的作用,通常在时间上早于模型,尽管也可以与模型同时存在。而原型范畴论的原型通常是共时的范畴,是范畴中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成员。

2.可变性

根据原型模型论,“原型”通常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模拟主体对原型的认知通常是相同的。“原型”一般都是最初形成的、最初始的范畴,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事物的原型已经模糊了。比如daisy一词的原型是day’s eye,表示像太阳的圆盘花;dandelion(蒲公英)来自法语lion’s tooth,表示叶子上有像狮子牙齿形状的带刺的花。这就要求我们对词源、语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很好的了解和把握,在语言的研究和使用中不能望文生义和主观臆断,而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学习和研究。

原型范畴论中的“原型”虽然相对稳定,但有时是不固定的,可能会因情景的变化、文化背景的不同、时代的发展变迁以及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而改变。Ungerer&Schmid研究发现,由于语境不同,“狗”的原型就会不同。在打猎的语境中,“狗”的原型是一种猎犬;在比赛的场景中,“狗”的原型一种身体细长、善于奔跑的赛狗;而在家庭场景里,“狗”的原型是体形较小、温驯可爱的宠物狗。

文化背景的差异也是影响原型的重要因素。对于同一范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选择的原型通常不同。例如,中国人关于杯子的原型与西方人关于杯子的原型可能是有差异的。北美人认为鸟类的原型是知更鸟,但中国人却认为鸟类的原型是麻雀。中国人认为书桌的原型是学生用的课桌,而日本人则可能认为书桌的原型是摆在榻榻米上、腿很短、跟茶几差不多的小桌子。

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也会影响人们对原型的认知。例如,50年前的汽车和自行车的原型和现在的肯定大不相同,它们很有可能被人们认为是各自范畴的边缘性成员。同样,英语中的动词arrive原义为船“到岸”,现在它的语义范畴扩大了,指以任何方式“到达某一地点”。由于运输工具的变化,arrive的原型意义已成为“乘车到达”,而“到岸”只能是边缘意义了。

原型模型论中的“原型”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而原型范畴论中的“原型”有时是不固定的。两种理论中“原型”的变与不变是与它们的意义和内涵密切相关的。

3.模型与非典型

在原型模型论中,与“原型”相对的概念是“模型”。模型是“一个表征与指代、刻划与描述型的(或型态发生的)初始后、边界后、后验性的、从属性的、比照的、反映性的(后发的、后瞻的、演变的、延续的、承接的、比拟的、仿照的、连续的、对照的、比较的)作用、条件、因素、影响的内涵的范畴”。原型与模型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依赖的。原型与模型可以属于相同的系统,也可以属于不同的系统。比照房子建造模型时,原型房子和模型房子都属于物质系统;而用“房子”一词表述房子时,语言模型的“房子”则属于语言系统。原型与模型之间的相似性程度高时原型容易识别,反之,原型则难以识别。

在原型范畴论中,与“原型”相对的概念是非典型成员或者边缘成员。原型和非典型成员之间有资格等级的差异,有比较典型的成员,有比较边缘的成员。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比较典型的成员之间具有更多的共同属性。非典型成员的原型特征不明显,边界比较模糊,有时甚至不固定,存在跨范畴现象。比如,西红柿既是蔬菜范畴,也是水果范畴。所以,原型与非典型成员通常属于同一范畴,也可以属于不同范畴。正因为如此,语言中存在大量的边界词,用来表示范畴内成员的不同地位和不同等级。比如,strictlyspeaking(严格地说)严格地界定范畴内的成员,把不属于该范畴的成员排除掉。而100sely speaking(不那么严格地说)又模糊了范畴的边界,突出边界的伸缩性,把某些边缘成员纳入该范畴。又如,英语中典型的动词具有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肯定式、主动态等特征,不完全具备这些特征的动词是非典型的动词。所以,在学习英语词语和语法时,学习者可先掌握词语和语法的原型意义和用法,然后根据认知规律和语言习得规律,向词义和语法范畴的边缘发展,并推导出词汇和语法的多个意义和多个用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更好、更全面地掌握词语和语法。只有这样,学习者对英语词汇和语法意义和用法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更加全面,长时记忆的效果才会更好,词汇和语法习得的巩固提高过程才会更加有效。

“模型”和非典型虽然都和原型相对,但它们的意义并不相同。模型是后发的、演变的范畴,而非典型是不典型的和比较边缘的成员。

4.生成性

原型模型论认为,“由原型到模型有一个形态发生学过程,即生成过程。如果原型和模型之间没有形态发生学关系,两者之间就必然有某种逻辑关系”。最典型的例子是仿生学,飞机是对鸟类的模拟,轮船是对鱼类的模拟,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动物的爪子,水母的顺风耳是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的,电子蛙眼是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研制成功的,盲人用的“探路仪”是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仿制的。语言中的典型例子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在比拟自然界的山河日月和飞沙走石的品性形貌的基础上形成的,比如,汉语中的日()等。语言中的隐喻现象也具有一定的生成性,汉语中的“活雷锋”、“小诸葛”、“阿Q”等表达方式,都是把所描述的人当作模型来比照那些原型生成的。

原型范畴论则是静态地描写范畴内成员之间的关系。原型是典型成员,非典型成员与原型之间具有相似性。相似性程度越高越接近原型,相似性程度越低越远离原型,麻雀就比鸵鸟更属于鸟类。但是,原型和非典型成员之间有时也隐含着一定的历时关系,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生成性。比如,词义范畴中的中心义项通常是最先产生的,最基本的,其他义项由于与基本义项具有某种关联而成为同一词的义项。这里的原型是基本词义,同时也是最先产生的词义,只是认知语言学通常关注的是基本词义范畴。同样,隐喻范畴的源范畴也是先认知的具体范畴,而目标范畴则是后认知的具体范畴或者抽象范畴。一般来讲,源范畴是我们熟悉的、具体的,来源于人们与世界的相互作用,是最基本的经验。

原型与模型之间具有生成性,原型生成模型;原型与非典型成员之间一般没有生成性,但有时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生成性。

结语

原型模型论与原型范畴论是不同语言学家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提出的。但二者都注重语言理论对语言现象的解释作用,二者都借助原型对语言现象进行研究,有许多共性,也有一些差异。

原型模型论与原型范畴论的共性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二者的研究对象基本相同,它们都对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的一切事物进行研究;二是二者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基本相同,无论是模拟还是范畴化,都涉及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概括、抽象和分类;三是二者对世界的认知都依赖相似性,相似性在两种理论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二者都强调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认知的主体是人,人在认知世界和表征世界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五是模型和非典型成员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原型。

篇10

【摘 要】 原型范畴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核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原型范畴理论的理解,合理分析了这一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从中得到了启发。化学作为实验型的学科,和原型范畴理论有许多相像的地方,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吻合”的共同点,才能将原型范畴理论与化学教学相结合,为学生们带来精彩的课堂内容。

关键词 原型范畴理论;高中化学;教学

高中的基础化学课堂,与原型范畴理论有着很多相同点。为了让课堂更加的精彩,教师们可以将原型范畴理论带进课堂,让学生们对基础化学理解的更加深刻。好的原型可以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所以在将原型范畴理论带入课堂时,教师们也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原型。通过讨论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原型范畴理论可以给课堂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那么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来说,就十分有必要。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认知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理解应用

作为范畴理论的成员,原型范畴理论十分具有代表性,也是其中最典型的成员。范畴的边界十分模糊,所以许多家族成员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作为批判经典范畴理论发展开来的原型范畴理论,虽然已经有很丰满的羽翼,但是却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但这些问题并不妨碍它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原型范畴理论对教学有一定的影响,相比于其他的范畴,原型范畴理论更适合在教学中应用,也很容易被学生们理解接受,这也是它作为范畴理论的独特意义。

(二)原型范畴理论的特征

1.典型的范畴成员

众所周知,范畴成员之间虽然有着些许差异,但彼此之间也有着相似的联系,界限十分模糊。而原型范畴理论虽然打着批判经典范畴理论的旗号,但却是范畴内最典型的成员,有着十分显著的特征。凭着这样的优势,原型范畴理论拥有了不同的典型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典型性,让这一理论在教学中有了立足之地,为教学提供了优势。

2.范畴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性

虽然范畴理论的范围很广,但实际上,家族中的各个分支理论,也是有一定相似性的。原型范畴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也和其他的范畴理论分不开。这一点,也可以称作是“家族特征”。虽然理论不相同,但范畴家族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将各个理论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所以,原型范畴理论可以合理的融入教学,也是因为除了典型性外,它与其他的范畴理论一样,有一定的基础认知。

3.原型范畴理论具有开放性

虽然原型范畴理论既有典型性,又有家族相似性,但实际上,范畴的边界还是有些模糊的。从这个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范畴理论是可以相互渗透的。它们之间虽然有着不相同的组成条件,但却不能简单的就被区分开来。这也就是表明,范畴之间并不分散,而是拥有剪不断的连续体。当然,这并不能否认范畴理论的原则性,只是这些理论在各司其职的同时,依然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

二、原型范畴理论在化学中的应用

(一)化学课程的基本构架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化学从分子、原子层次上对物质进行了细微的研究,是相对比较谨慎的一门学科。而它的基本构架就是根据这些细微的知识,学习物质元素的基本性质。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化学这门学科主要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之间的变化。化学的教学方式和原型范畴理论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把原型范畴理论融入课堂,也能够让课堂内容更加的充实和完善。虽然原型范畴理论可以运用到教学当中,但对于“原型”的选择,也十分值得推敲。

(二)原型范畴理论使用的注意事项

虽然原型范畴理论和化学教学有一定的联系,但在引用至课堂时,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首先,课堂上所选择的“原型”,要有一定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好的原型可以让教学事半功倍,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这样的“原型”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化学虽然是一门变化莫测的学科,但基础理论还是有迹可循的,所以只有选择好的原型,才可以让知识更加完善。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教学“原型”应该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比如说,在讲到分子概念时,可以选择水分子作为“原型”为大家讲解分析。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大家非常熟悉,而选择这样熟悉的原型来分析知识,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概念。反之,如果选择的原型大家并不清楚,学生们学习的态度就会直线下降,这也就是很多人反馈的“听不懂”现象。所以,想要将原型范畴理论合理的运用到化学教学中,教师们需要进行非常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结束语

原型范畴理论对于解决问题有着启发性的作用。很多学者认为,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使用原型思维进行合理分析,并根据问题特征寻找适当的解决办法,这足以证明原型范畴理论独特的存在意义。而将原型范畴理论运用到化学教学中,也是原型范畴理论的又一大作用。加入原型范畴理论,教学内容会变得更加充实,有吸引力,学生们更容易“听得懂”。虽然与经典范畴理论有一定的差异,但原型范畴理论更适用于教学当中。教师们在选择教学原型时,除了要选择典型、熟悉的例子,也需要考虑学生们对原型的接受程度,如果原型太过深奥,不如选择稍逊一点的简单原型,这样才更容易被大家接受。教学中加入原型范畴理论,也是希望给学生们带去充实的课堂内容,希望大家更好的理解知识。当然,学习知识自然不能一蹴而就,但好的课堂教学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基本途径。只有充分掌握课堂知识,学习才能够节节高升。

参考文献

[1]罗爱宾.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郭玉锦.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旬,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