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时间:2024-05-20 17:4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会基础知识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会基础知识培训

篇1

10月至12月,我有幸前往南京参加了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知识结构调整培训班,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基础会计》、《审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学》等四门审计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让我这个对审计“隔行如隔山”之人觉得受益良多。以下即是我在受到的众多教益中感受尤为深刻的几个地方,特在此进行回顾和梳理。

一是基础要深厚。进入特派办之前,我从未接触过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所以,一直很希望能有机会进行充电,以尽快适应工作需要。此次结构调整班即为面向不具备审计会计专业背景的人员开设,主要是通过培训,让学员掌握审计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夯实基本功,为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打下专业基础。在会计专业的课程学习中,我们从账户科目名称开始学起,直至对经济业务繁多的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在一点一滴中不断实现着基础知识的积累。会计知识面广量多,从分录到报表可谓系统连贯,如果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就会导致最后报表结果的失真。也只有将根基筑牢,才能在今后从事审计时从错综复杂的经济往来关系和大量的财会资料中迅速找到突破口,这才是真正的学有所获。此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审计入门的通道,但真正要做到对专业知识熟悉掌握还有待于今后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夯实基础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须终生不辍为之。

二是视野要开阔。此次培训还专门安排了审计法规、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计算机审计等专题知识讲座,由工作经验丰富的署业务司领导担任主讲,让我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在培训班的专题讲座课上,通过授课领导的讲授和分析,我清楚地感受到视野开阔的重要性。审计与会计关系密切,但要做好审计工作,仅有财会知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相应审计领域的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发展方向、难点热点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面对审计项目时从容应对,才能保证在审计时切实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和方法多样,才能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将项目做精做深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运用要灵活。在学习审计学原理时,我充分体验了学以致用的必要性。课堂上,老师通过具体案例来讲解审计基本知识,把一个个孤立的财会知识点与审计业务相联系,让我感受到将学习与实践融会贯通的重要。只有将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意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有意识地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加以运用,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积累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并紧密联系审计业务工作进行分析,将微观、零碎的知识点用系统的方法加以构建整合,从而实现由点到面的提高。审计工作专业性强,内容复杂,业务技能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夯实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到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日益精进。

两个月的培训让我收获颇丰,它为我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也让我更加增添了前进的动力。只有不辍前行、勇于进取之人,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体悟此次培训班给予我的各种教益,深入调整知识结构,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更用心、更扎实、更高效地将工作做好,力争成为一名不辱使命的审计人。

篇2

本次培训班为时 3天 ,共计 24个课时 ;培训班采取集中面授、统一食宿、脱产培训的方式;统一使用财政部组织编写的培训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财政支农政策、涉农会计法规与职业 道德 、会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三个模块。培训班结束时进行了结业考试、教学评估与座谈。

一、 培训基本目标和教学安排

参加培训的学员以报账员和出纳人员为主.虽然学员们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但都是在职人员,对支农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对会计凭证、账簿 、报表等会计资料已有感性认识。考虑到培训时间的限制 ,教学按三个模块制定了培训目标并明确了具体教学内容 :

(一)财政支农政策宣讲。以了解、熟悉和掌握财政支农政策,提高财政支农政策实施成效,促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为目标。教学安排 8课时。主要参考《甘肃省农村财会人员支农政策培训教学大纲》和财政部总校师资培训班提供的 《财政支农政策与资金 管理 》教学内容,将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划分为三大类强化粮食增产及 农业 基础相关政策、发展农业产业及强劲农村发展活力相关政策 、提高农民节本增效及增加收入的相关政策.同时特别强调甘肃省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具体内容及相关管理办法。

(二j涉农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以掌握会计职业道德具体内容和要求,了解会计 档案 的管理、村集体 经济 组织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农财 财务 内部控制制度为目标。教学安排 4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档案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农村财务内部控制。其中: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档案管理根据授课教师本人在会计人员继续 教育 培训中的相关要点授课;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农村财务内部控制的教学 ,参考财政部总校师资培训班《村集体经济组织 财务管理 》的教学内容,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授课。

(三 )会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培训 目标是 :了解会计核算方法。了解会计核算从原始凭证取得和审核到会计报表的编制及村财务公开栏公布全过程,充分认识会计基础工作对形成会计报告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技能;按会计制度要求 ,进行会计核算 ,加强会计监督。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教学安排 8课时。教学内容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教材为主线,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 ,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阐明会计与出纳或报账员的会计分工 、凭证传递、会计核算 、对账等工作要点。其 中:用 4课时重点讲述如何建账 (包括总账和明细账 );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重点强调会计科 目的确认和使用);账簿的登记(分别强调了出纳人员 日记账的登记要点,会计人员总账和相关 明细账的登记要点 以及对 账工作要 点 );会计报表的编制。用 3课时以会计实务操作方式,讲述教材中第三部分的基本核算业务。用 1个课时 总结 《中华会计学习增刊》中关于村级三项资金 、村级组织征地补偿费、村级组织对政府补助资金的核算。

在 会计 教学中 。最大 限度 地将会计基础 相关概 念 、分类等理论知识依据教材做简要说明,以帮助学员 回去后 自学。在会计基本技能的讲解中,用 财务 软件将教材中第三部分涉及货币资金、往来款项 、经营收支、 财政 转移支付资金等核算业务制作了一套模拟账套 ,包括设 置总账 和明细账 ,记账凭 证 (26个 ),科目汇总表 ,账簿(总账 、日记账 、明细账)、会计报表。

二 、培训体会

(一)培训天数太短,课时安排紧张。学员们按时上课,认真听讲,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国家财政支农惠农政策 。进一步提高了政策水平 ,强化了会计专业 素质 。但 由于培训 时间较 短 ,不能全面 了解 和掌握培训内容,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员 ,需要进一步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强化会计操作规范。

(二 )集中全脱产培训。深受学员欢迎。据学员反映,他们常年身处乡村,第一次到省城参加培训 ,聆听了高水平教师的授课,开阔了眼界,也感受到政府对基层财会人员的关怀和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高度重视,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培训十分必要。培训结束时,学校组织了结业考试。从卷面情况看 ,学员们能够基本掌握财政支农政策的相关内容、操作程序和基本要求,基本熟悉本乡镇实施的各项财政支农政策。但会计业务处理方面,发现有的学员总账科目使用不正确有的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 目分类不清,有的记账不规范,甚至不理解账簿登记项 目的内容,也有的会计分录对应关系不规范等等,培训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三 、教学建议

我们认为,要真正达到培训目标,需要在教学方面解决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

(一 )需要加强调研,深入了解财政支农政策执行中的薄弱环节,了解 农村 财会人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出典型案例 ,丰富教学 内容,把财政支农政策真正宣传解读到位。

篇3

财政支农政策得到更好的宣传、贯彻和落实,促进村级财会工作规范化建设。

二、指导思想

以财政部43号文件及省厅领导讲话精神为依据,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权明确、协调配合的原则,通过培训,加大财政支农政策宣传和有效落实财政支农政策;提高全市农村财会人员业务技能,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管好用好财政涉农资金;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培训对象

根据我市行政村数量统计,此次培训对象为253名村会计和村干部,见《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计划分配表》。

四、培训内容和要求

(一)培训内容

1.财政支农政策概况。了解并熟悉相关财政支农政策的意义、内容及要求。特别是中央有关“三农”文件精神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三农”方面的政策。

2.财政支农政策具体操作。熟悉财政支农政策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能够解决财政支农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涉农法律法规。了解国家涉农法律法规和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

4.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和财务管理。掌握农村集体经济会计核算的相关规范和操作,熟悉农村集体民主理财的形式、程序和职责。

5.农村财会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针对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律制度、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知识、财务管理知识和财会实务操作等。

6.经济管理知识。主要是税务、金融、统计和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

(二)培训要求

1.在市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根据省、市培训工作部署和要求,按照市下达的计划,积极组织实施,并按省、市要求,定期汇报培训落实情况。

2.根据省市通知要求,制定培训工作计划、方案并形成培训的长效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实施。制定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

3.按照培训内容和规模要求,指派4-5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授课老师,提前参加市统一组织的师资培训。

4.由各镇财政所所长、农经中心主任带队,统一组织报名参加培训。

5.由各镇财政所负责采集培训人员的电子照片信息(像素分辨率在180×200以上)。各镇要及时将电子照片和报名登记表于11月21日之前上报至市财政局会计科。

五、时间安排

按照财政部、省厅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农村财会人员每年接受的培训时间应不少于24小时。具体安排如下:

1、10月中旬,组织授课教师集中备课、试讲,以保证教学质量。

篇4

关键词:EGP;ESP;身份构建;财会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38-02

财会英语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课程之一,一直以来专业英语课程的师资来源问题都是存在的,也一直在探索解决方法。EGP教师转型是解决途径之一,但转型成本、方式和相对其他师资来源的成效问题都需要全面考量。

一、EGP、ESP和教师身份构建

EGP即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普通用途英语,这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对应的主要是大学英语、综合英语和英语听说等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基础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技能的训练。ESP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对应的是如商务英语、会计英语、旅游英语、汽车英语等专业英语教学,教学内容主要是与行业相关的英语,在具体职场环境下语言的使用。EGP和ESP的教学在高职阶段都必不可少,也无法相互取代,是一种前铺后续的关系。

EGP教师向ESP教师方向转型始于高职院校对高职阶段英语教学目标的思考,从就业和职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再到ESP教学师资问题的考虑。内需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外界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和教改的质疑,以及某些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直接对英语教学的边缘化处理,这都增加了EGP教师向ESP教师转型的迫切性,同时也增加了EGP教师的职业焦虑感,降低了身份认同感。“身份认同”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教师的身份认同可以理解为自己对自身的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应承担的责任和应享有的社会地位。随着业态发展,就业市场形势的变化,以就业为导向为办学理念的高职院校中教师身份更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认同过程[1],即身份随内因和外因的改变是可以协商、调整和重构的,教师转型实际上就是一种身份的重构,我们常提的EGP教师第二专业的学习和双师素质的培养都可以看做是转型的具体要求。

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ESP师资问题

目前ESP教学的师资来源分五类:一是英语比较好的专业课程教师;二是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海归派;三是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其中一个阶段的学习为英语专业方向;四是招聘和外请具有相应专业工作经验的人;五是EGP教师转型而来。一句话ESP师资来源并不单一,但符合要求的也并不好找。

目前EGP教师职业认同感普遍较低,是因为双重要求下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感到迷惑,虽然EGP教师对于转型是有意识的,并能达成共识的,但切实有效的途径比较少,或者成本太高,动力不足。

三、以我院财会英语类教材编写项目为例对EGP教师身份重构的可能途径思考

目前提出的EGP教师转型的途径就是通过自学、在职培训、转换专业跑道进行学历学位进修,也有和专业课老师组成课程组,互相学习,合作教学以达转型目的。笔者认为以上途径理论上都可以成行,但实际问题也很明显:隔行如隔山,对一些专业知识,自学不够;为一门课程的教学去进行学历学位深造学习,成本太高;合作教学,课下知识结构上伙伴式的交叉并行,最后能不能在课堂上实行独立教学这很难判断。在职培训算是相对更可行的方式。笔者结合自己编写财会类专业英语教材的经验,谈谈在职培训的转型方式效果。

众所周知,现在很多企业都涉及跨境电子商务和境外业务,会计在全球信息化经济下也成为了一门国际化的语言[2]。财会英语的学习让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能够应聘涉外企业,提高职业晋升的平台,拓展视野。所以财会英语类课程的开设是必须的。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财会英语类教材,不论是口语类还是会计基础英语类,其内容实际多是对专业术语和概念的英语描述和解释,操作性并不强,和实际职场需求有一定差距。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材建设都是专业建设的必要内容,鉴于以上情况,这次笔者参与编写的两本教材定位为《实用财会英语》和《财会英语口语》。编写团队确定为三类人员:执笔的英语教师;提供专业知识答疑、培训和审稿咨询的会计专业教师;以及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员。专业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以及为了编写教材的自学行为和在职培训过程对于EGP教师来说就是转型过程。为了完成编写任务,参与的EGP教师有自学会计专业知识,但成效不大,对于难点不能彻底理解。期间教师又分两组分别参加了两种培训,一是校内专业教师的两天会计基础知识串讲和校外专门培训机构对会计基础知识的短期系统培训。参加两天串讲的教师反应,对专业知识有了粗浅了解,但谈不上应用,对教材编写有一定作用。而参加培训机构培训的教师感受则是,对专业知识认识深刻,编写教材更加顺畅,但真正实行教学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实践。培训机构提供的从零基础到真正能够上岗的培训课程周期是半年,学完,顺利考取从业资格证后,上岗熟悉业务也需要至少半年到一年,在这之后才能真正谈得上有效实行教学。也就是说就财会英语这类专业英语课程而言,零基础的EGP教师在真正能够教学前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在外培训实践的总时间至少需要一年到一年半。

以上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1.EGP教师的转型,有一定经济成本和必须的时间成本。普通教师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去主动承担?

2.一些专业英语课程实行教学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短期离岗和到企业短期实践,学校和企业人事制度是否有配套支持?一般学校能批的外出实践和职称晋升条件承认的企业实践都必须和教师专业背景相关。企业对于财会部这么核心的部门岗位是否接纳短期实践?

3.比起前四类师资来源方式,此种转型方式是否更有实效?

笔者认为转型对EGP教师来说是职业规划的合理方向,虽然有一定投入,但产出和效应是可持续和发展的,无论对学校还是教师个人来说都是有利的,为保障转型的顺利,可有以下具体措施:

1.专业方向明确,团队稳定。高职院校应对学院的各专业进行梳理,归类,确定专业英语教学方向,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兴趣和职业规划来组建教学团队。对于可自学的专业英语,例如前文提到的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可通过自学解决。需要在职培训的,例如会计专业知识等,可以参加已有的在职培训项目。对于一些例如汽车英语这类自学无法解决,也无对应的在职培训项目的,比较理想的途径是通过前文提到的前四类师资来源去找。稳定的团队成员可以让教师转型有持续和扩大的效应。

2.有相应完善的配套制度。需要三方支持,政府、学校和企业。政府应以政策性优惠等方式来搭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无障碍合作通道,鼓励企业接纳短期实习教师,从而使教师在企业短期实习更可行一些;学校人事管理有相应完备的制度,例如审批、计酬、课时调节、职称晋升条件等方面;企业对于校企合作中的接纳实习教师也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其常态化。

3.有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若能多途径的解决经费问题,比如学校在师资建设中有双师培养专项经费,或挂靠一些其他的建设项目来解决经费筹集问题,这些在促进教师转型的积极性上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四、结语

当前内外环境的改变下,高职英语教学遭遇到了发展的瓶颈阶段。互联网+和自媒体概念的日益普及,微课这种教学呈现形式和慕课这种教学模式的大力推广,网络平台课程的引入,当前教改趋势都集中在教学形式和媒介的改变上,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也在顺应这股潮流。其实高职英语教学一直在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试图改变现状,更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目前除了教学手段方式的革新外,更本质的教学内容和教师身份转变与适应问题更值得进一步切实有效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季正红.基于CBI理论的教师身份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3):68-70.

[2]李澜.《会计英语》高职教学定位与规划[J].企业导报,2016,(1):59,61.

[3]寻阳,郑新民.十年来中外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14,(2):118-126.

[4]陈玲,张文佩.高职英语教师从EGP向ESP转变的路径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I2):27-28.

[5]陈柳卿.浅谈会计英语与公共英语教学的融合[J].海外英语,2014,(9):83-84,87.

[6]李力,刘伟香.从EGP到ESP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定位与转型[J].职教论坛,2016,(2):72-75.

Research on the Teacher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EGP Teacher to ESP Teacher in Vocational Colleges

WEN Jing

(Guangx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Applied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Nanning,Guangxi 530000,China)

篇5

论文关键词:农村财会,素质,措施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做好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在系统总结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上,全面部署了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不断创新农村工作的思路,切实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会议提出了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国家将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随着国家的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将会有大量资金流向农村地区,如何管好、用好惠农资金,不仅影响国家政策的执行,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要求必须在农村地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目前,我国农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措施,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财会人员现状

1.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偏低

绝大部分农村财会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的培训,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偏低。多数财会人员业务生疏,有些地方甚至任用没有会计基础的人勉强从事会计工作;农村财会人员年龄结构失衡,队伍老龄化;对财务工作没有明确的概念和认识;对一些业务的处理完全凭个人主观意识判断,随意性强。

2.选拔任用不规范,队伍稳定性差

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的组织,农村财会人员也随三年一届的换届选举而变更。有些地方的村民为了进村委会甚至利用家族势力拉选票,选举丧失公平性;部分村领导任人唯亲,一届干部一届会计,频繁更换会计人员,这也无法确保财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这些经村民选举的财会人员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均在村里,乡政府“管账不管人”没有形成约束机制。这就直接造成前任落选直接走人,“你来我往”导致账目交接程序不清,容易造成财务工作混乱,遗留问题多,家底不清龙源期刊。

3.缺乏考核奖励制度,待遇低

我国农村多数地区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度,实行“村账乡管”的运行模式。各行政村的会计实质起到了报账员的作用,负责村级组织收入汇缴和支出的报账工作。村会计搜集整理原始凭证,乡经管站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为各行政村记账。农村财会人员往返与乡政府与本村之间工作繁重,但他们的待遇较低。工作上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这大大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账目处理上一旦出现差错,村会计推卸责任,认为是乡里记账的结果,责任心不强。

4.教育培训不完善

目前,我国各地农村陆续开展了对农村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但由于农村财会人员人数众多,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居住分散等主客观原因,我国针对农村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尚存在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管理不规范,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还有待创新等诸多问题。因此,多数农村财会人员在时间短,培训内容集中的情况下,无法消化培训知识;培训效果还不理想。

(二)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村级资产、资金管理混乱

村级资产包括集体所有的房屋、土地、机械设备、办公设备、经济林、农业基础设施等。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对资产的管理不够规范、资产状况不清、账物不符、资产闲置浪费甚至流失等情况还依然存在。国家每年投入的专项资金的用途也记载不清;资金的使用手续不严格。

2.账务移交不规范

实行“村账乡代管”需要进行账务移交。在移交过程中出现交接不及时,手续不严密,事项不完整措施,监交不严格等诸多问题;甚至有的村在账务移交前,根本不进行财务清理工作,导致账实不符、账目不清,交接责任无法落实。

3.财务监督管理不到位

“村账乡代管”的办法要求村会计定期到乡镇报账中心交纳原始单据,乡代管中心只负责完成记账工作;至于所提供的单据的合理性、规范性无人查询;对村级费用的收入、支出情况更是一笔糊涂账,个别村甚至私设“小金库”瞒报收入。

二.农村财会人员素质要求

(一)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国家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最终都要通过会计工作来体现。会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政策的执行,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财会人员必须坚持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遵守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能秉公办事。

(二)技能要求

1.基本技能

知识经济及信息化社会要求农村财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写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

2.专业技能

财会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初步掌握财务会计基础知识,了解账务处理的流程,能够识别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入账,编制最基本的会计报表。

3.综合技能

?孀排寰济的发展,会计职能也有单纯的核算职能向核算兼管理职能转化,这就要求农村财会人员除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策划管理能Α? 组织实施能力,能够解读国家相关政策,能够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加强农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建议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行政村的会计人员即是国家惠农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村级财务的当家人;其素质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农村基层服务工作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财务工作,健全财务制度,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 加强农村财会人员档案管理,稳定财会队伍

农村财会人员要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产生;选拔年富力强、精明强干、富有责任心的同志担当重任。各级主管部门应建立农村会计档案,便于及时掌握会计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情况、考核聘任情况、民主评议情况,以便对其加强管理。此外,还要逐步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工作待遇,提升其社会地位,建议将工资纳入财政村级转移支付范畴,留住人才,建立一支稳定的会计队伍龙源期刊。

3.搞好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

针对农村财会人员开展教育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既要制定培训标准,又要安排专项经费。培训内容涉及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措施,农村会计电算化,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三农知识,法律法规,还要根据需要安排国家惠农政策的讲解。为他们提高业务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搭建平台。培训方式可以是请专职人员讲授的面授形式,也可以是研讨会、专题讨论会等多种形式。通过培训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及职业道德水平。

4.加强业务指导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指导。可以选取业务好的农村财会人员到其他行政村的工作进行指导;也可以采取观摩取经的方法,组织农村财会人员去外地参观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5.实行考核监督制度

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工作进行目标责任管理,不定期对所处理的业务进行检查,并落实经济责任,增强他们的责任心。此外,每年还要组织农村财会人员参加相关知识的考核,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促使农村财会人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6.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

农村财会人员属于专业技术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即重要又专业。对工作突出的财会人员要实施物质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此外,开展评优活动和举行会计知识竞赛也是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廉洁奉公、成绩显著的人员应得到社会认可,除给予物质奖励外,还要统一颁发奖励证书给以精神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许群.《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会计工作实务》[M]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6

[2]于明霞.《农村财务管理实务》[M]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6,6

[3]刘书兰.会计人才需求及职业能力评价社会调查[J];财会通讯.综合; 2008,7:16-17

篇6

【关键词】基础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双师型”教师

Focus on accounting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Liu Mei-li

【Abstract】Accounting for most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r "teacher-based, students, supplemented by".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multifarious; skills training relative backwardness, lack of teaching methods can not make full use of modern teaching equipment, a growing gap with the times.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proposals.

【Key words】Basic skills; Core skills; Skills; "dual qualified" teachers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财会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专业课程设置五花八门; 技能实训相对缺乏,教学手段落后,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时代的差距越来越大。经调查,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岗位技术含量普遍偏低,一般从事诸如收银员这么简单的工作,有的仅仅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而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又难以适应。其根源是技能练习抓得不牢,学生的职业能力未能形成,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技能指导教师素质普遍偏低在中职学校中既有理论基础又懂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十分短缺。大多数职业学校没有专门的会计技能指导教师,而是由相关财会专业课教师兼任。而这些教师一般都是从师范院校财会专业毕业直接到学校参加工作的,缺少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加之学校培训经费有限,技能指导教师得不到相关的职业培训,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针对目前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必须满足会计职业岗位就业标准不断变化的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具有敬业精神、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等能力,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具体要做到以下三阶段的技能训练工作:

1.会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阶段

中职学校大部分都开设有财会专业,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会计工作的却极少。经调查后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弱,独立处理业务能力差,学校所学与实际所用脱节。学生毕业后,对会计工作既希望又害怕。有相当多的毕业生,就是由于这种担心而放弃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都以考财政局的会计证为主要目标,这本无可厚非,但由于目前会计考证中,只考理论,不考实际操作,这就出现了学生有会计证和毕业证却难胜任会计岗位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动手能力是关键。中职学生在校时间一般为三年,要以三年为整体,制定出三年内的实习实作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实施,避免实作内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第一学年可开设如:《珠算》、《点钞》、《计算机基础》、《会计电算化》等以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学科,侧重于熟练动作或程序的训练 ,通过《基础会计》、《经济法基础》等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收银员等类似岗位的技能。同时,还可以进行会计专业基础技能(会计账簿书写等)的学习和训练,按照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从事出纳和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2.核心财会专业技能训练阶段

第二学年将“财会模拟实习”作为独立一门课程来安排,并进行考核。根据会计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开设各种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如《财务会计》、《会计模拟实训》等,重在训练会计凭证的填写,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登记方法,以及在企事业单位的具体业务的处理实习,即专业实习。如收银、出纳等。通过“学习—体验—再学习”的循环过程,使学生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会计职业和企业环境有一个感性认知和真实体会,通过收银、出纳等岗位实习,培养学生从事会计职业所必须的“细致、严谨”等职业素质。使学生具有会计核算、编制报表、财务软件应用等会计信息处理和分析的会计核心能力。 

3.“专业综合知识与综合技能应用训练”阶段

本阶段旨在使学生具备会计综合核算工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开发符合职业环境和业务环境的专业课程,实现“课证融合”、“模拟实训”、“顶岗实习”三者的有机结合。通过毕业前模拟真实企业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胜任基层岗位会计核算甚至是财务管理工作。以上三个阶段环环相扣,充分融合了“岗、证、课”与“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模式,做到工中有学,学中有工,并通过“学习—工作”的循环交替,完成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推进职业能力不断提升,体现职业能力递进式发展的规律,最终将学生培养为熟悉会计准则和单位会计制度、能核算、懂税法、会理财的基层应用型会计人才。 

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现状要改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配合学生三个不同阶段的技能学习,各个中职学校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教学真正融入市场,实现以产促教、以教兴产、产教结合的育人模式。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

3.1.1 对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利用教研活动和节假日时间组织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搞调研,学习专业技能,参与企业的经营治理活动,提高教师指导实训的能力。

3.1.2 向社会招聘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学校应积极聘任企业优秀财会人员到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对优秀兼职教师,学校可通过提高酬等手段与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3.2 建立财会实作室。

作为财会实验室,它应成为学生从事财会业务的演练室,要让学生通过在实验室的演练,学会财会工作的全部内容,在财会实习时,除了要配备必需的实习设施外,还要有能力强,又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或外聘财会人员)进行指导,在实习的组织形式上,一般以四到五人为一组,分别扮演出纳、会计、制单、审核、及主管等角色,有序协同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并定期进行轮换,通过财会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亲身经历财务工作全过程。另外,以各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和评比,选出准确、符合规范并且又美观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展示出来,让学生享受自己的成果,让每位学生都参考,激励所有学生实作的积极性。

篇7

一年来,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由于财会工作繁事、杂事多,其工作都具有事务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结合具体情况,全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提出完成的工作:

1、及时准确的完成各月记账、结账和账务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填报市各类月度、季度、年终统计报表,按时向各部门报送。完成了税务申报与缴纳,以及往来银行间的业务和各种日常费用的缴纳。

2、以认真的态度积极参加西安市财政局集中所得税培训,做好财务软件记账及系统的维护。

3、对各类会计档案,进行了分类、装订、归档。

再次提出加强学习,注重提升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1、通过报纸杂志、电脑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加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

2、认真学习财经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

3、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始终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工作。

4、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用新的知识、新的思维和新的启示,巩固和丰富综合知识,使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之后提出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们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但必须看到工作存在的不足:

1、理论水平不高,当前社会会计知识和业务更新换代比较快,缺乏对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的系统学习,导致了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工作缺乏,影响来工作水平的提高。

2、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多,深入探讨、思考、认认真真的研究条件及财务管理办法、工作制度少,工作有广度,没深度。

3、只干工作,不善于总结,所以有些工作费力气大,但与收效不成比例,事倍功半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后要逐步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善总结、勤思考,逐步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最后提出严格履行会计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篇8

1、为全面做好财务工作,根据财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因3月份出纳人员的离职,及5月份主管会计的休产假,人员未能及时到岗,从而导致在岗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急剧上升,一方面通过在职人员的加班加点,尽心尽职,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紧急招聘、调岗、借调等,使人员紧急到位,从而解决了人员紧缺的燃眉之急。

2、实行财务人员工作周报制度。要求财务人员每周五对本周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工作中得失,针对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使财务工作每周有计划有目的,并有所长进。

3、及时解决财务人员工作遇到的困难。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企业会计制度,大家互相交流心得,熟悉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把问题摆在桌面上。针对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协商,寻找解决办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加强财务培训,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财务基础工作

1、认真分析各月份公司实际开支情况,对每月每张会计凭证进行了认真的审核,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针对公司人员流动大,招聘人员多的特点,建立员工签字笔迹样本,杜绝财务漏洞;

2、加强对公司员工的培训工作,编制了公司《财务基础知识、流程、制度培训》,根据2008新版集团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教育,严肃了财务纪律,使公司员工初步掌握了财务基础知识,了解财务工作流程,并认真遵守集团公司财务制度;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foxer.ne

篇9

1.课程体系调整(1)基本技能课要增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比例,对于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的,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增加计算机课时,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多的去实际操作计算机,这对学生打好计算机技能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财会基础课在现有的会计专业必修课上再增加两门课程:财经法规、职业道德,这两门课程对避免会计信息失真起着决定性作用。(3)专业技能教育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要赶上时展的脚步,适当增加一些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化特征的课程,比如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ERP软件操作等课程,这样在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时,就可以做到与时俱进,不会被时代淘汰。因此,要始终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不断增加具有信息化特点的课程,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2.加强实践教学(1)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在制定会计电算化实践内容时,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做到具有针对性,因此可以分为初级水平和中级水平两个层次,对于具有初级水平的,在培训时将实训操作作为重点,这样在培训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手工操作和会计信息软件操作都能够抓紧;对于具有中级水平的,要重点培养他们维护和管理系统的能力。(2)制订模拟实践教学大纲在我国目前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这就要求在培训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制订适合学生的模拟实践教学大纲,该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践内容、实践要求、实践软件的选择、实践课时的分配等。(3)选择模拟实践项目在设计模拟实践项目时,要根据具体的模拟实践大纲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模拟实践资料,这样设计出来的模拟实践项目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并且要根据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设计不同的模拟实践项目,这样将会非常有利于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4)实践实习实践实习是职业技能培养中环节,因此,要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公司进行实践实习,使学生们亲自体会实际的会计电算化,在实践实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3.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应包括理论课教学、上机模拟实践教学和实践实习在理论基础课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们的上机模拟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兼顾学生模拟实践教学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可以做到具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并且在培养过程中,要协调好这三部分内容,不能厚此薄彼,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将这三个环节统一协调好,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会计电算化人才。除此之外,决不能忽略对学生的实践实习这一环节的培训,因为只有在实践实习过程中,学生才会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真正将理论知识跟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协调好理论课教学、上机模拟实践教学和实践实习三部分内容,进行课程体系调整,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人才。

二、结论

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必须认清会计电算化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使会计电算化能够更好地为各类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服务。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模拟仿真;课堂教学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参加高考人数却是逐年下降,加之经济危机的影响,高职高专本来就已经非常严峻的招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为更好的制定和完善会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深入了解企业对高职会计和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真正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湖北财税职业学院开展了此次“财经类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调研活动”。

一、调研的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研通过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交流,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听取对学生教育、管理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有价值的建议。用人单位涉及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财经专业类型的企业,也有建筑、生物、物流,工业等其他企业。

本次调查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定量方面: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定性方面:对市场上各企业进行深入访谈和研究。两种调查方法结合最终形成本报告。

二、调研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研共收集455份调查报告,通过对425份调查问卷的整理、分组、累加、计算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单位类型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会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1)用人单位在未来的五年内社会对高职财会人员的需求趋势:

此次调查用人单位中,有55%的单位表示将提升对高职财会人员的需求,有31%的单位表示持平,仅有14%的单位表示将降低聘用高职财会人员。这表明高职毕业生的文凭还是能够胜任会计人才市场需要的。

(2)单位对财会专业的学历要求

调查数据显示,有65%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本科学历,29%的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另有6%的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这部分单位主要是上市公司和大中型国企。

(二)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评价

(1)单位需要的专业人类型

调查结果表明要求财会专业人员是复合型人才和“通才”的用人单位高达66%,仅有14%的用人单位要求财会专业人员是“专才”。这说明中小型企业希望财务人员是“通才”的比例较高,大型企业则更希望财务人员是“专才”,但所有企业都很重视人员的综合素质。

(2)影响用人单位选聘人员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用人单位选聘人员因素中,排列在前三位的因素为:是否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思想品德;高职学院强调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水平被用人单位排列在第四和第五位。可见用人单位在人才选用时,更为关注的是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和后续职业培养的潜质。:

3、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

企业对高职学生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团队合作能力还是基本满意的,但对于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满意度不高,同时认为高职学生在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方面较为欠缺。对于部分用人单位要求员工的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高职学生还极其缺乏。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数据如表一:

表一 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表

4、单位认为财会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职业能力

会计核算能力、会计分析能力、涉税业务处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会计人员核心技能;而沟通协调能力则反映了企业对会计人员“情商”的要求;部分企业提出对会计人员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资金筹集运作能力的要求,这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表如下:

表二 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表

5、用人单位认为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最突出问题

调查结果反映会计专业技能不熟练,会计专业知识不扎实以及动手能力差是用人单位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最突出的问题。 毕业生职业能力缺陷如表三

表三 财会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问题分析表

(三)高职财会毕业生职业能力证书的需求情况分析

1.用人单位对高职财会毕业生职业证书要求调研数据表明,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最低门槛,同时高职财会毕业生还应具备助理会计师职业资格,以增加就业竞争力。

2、用人单位对财会课程的评价

统计结果表明,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课程排列在前三位的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企业纳税实务。单位认为最不必要开设的课程是政治经济学、会计制度设计和英语。用人单位最希望毕业生具备明确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取向,另外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形象,得当的行为礼仪也是单位较为关注的因素,对于具备经济应用文写作技能、多媒体应用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等综合素养的毕业生也颇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调研结果总结

(一)专业方向建议

可以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在财会专业下设定核算会计方向、财会文员方向和税收申报专员方向。

(二)课程设置建议

1.对职业素养课程建议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财经应用文写作和社交礼仪等人文素养方面有较高求,因此建议经济应用文写作进行整合,改称“文化素养课程”,并在课程体系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财经应用文写作、心理健康教育、社交礼仪学时。值得一提的是,调查发现,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学校应该开设“奢侈品识别”一类的课程,以提高毕业生对奢侈品的鉴别能力。

2.对专业技能课程建议

从调查可知单位对人员的要求, 最注重 4 种知识和能力: 会计核算知识、 税务专业知识、会计电算化能力和其他业务能力的培养。因此, 专业课程体系也应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可分 4 个模块来设置, 第一模块是会计基础课, 包括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 第二模块是税法、税务实务等; 第三模块是会计电算化模块,包括会计电算化、 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第四个模块包括:审计、 经济法、统计学原理和证券投资学等。

在课程改革上, 为了强调学生的税务处理能力,将“税务实务”课程改为“企业税收申报实务”课程;为满足中小企业对会计核算数据统计分析的要求,将“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课程改为“EXCEL在财务数据统计中的应用”;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初级会计师考试需要,在专业课中强化经济法、财务会计实务和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整合财务管理、审计学和财务会计的部分教学内容,将中小型企业常规业务类型作为课程重点内容。

其次对不必要开设的课程调查中发现证券投资基础知识占调查人数40.58%,会计英语占23.19%,会计制度设计占10.14%,因此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证券投资基础知识、会计英语和会计制度设计可以改为选修课。

3.对实训课程建议

第一,新增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内部会计控制实务实训和银行会计业务实训,实现理论与企业经营实务的对接;

第二,实训内容应增加对各类企业工作环境的认知。目前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包括日常业务会计核算, 涵盖了财务管理、税务、工商年检等工作。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核算特点,设计适当的实训内容。

第三,开设纳税实训处理企业报税实务能力是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要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办税能力的需求,财会专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开设纳税实务实训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议

开设会计类专业,应确保有一支符合要求的师资队伍,尤其是专业师资队伍。会计专业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风尚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参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与实践活动;具备现代职教理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4、校企合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