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的规律范文
时间:2024-05-20 17:4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教学的规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更好的解读教学语言,采用调查法对其使用状况进行调查,从语用规律性角度对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天马行空,脱离教学语境;出语伤人,违背礼貌原则;华而不实,违背合作原则;语言平淡,方式风格单一四种违背语用规律性的表现。提出遵循语用规律,树立语境教学观;增加语言色彩,掌握教学语言艺术;提高教师素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学语言;语言运用;规律性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14501
1 概念界定
语言运用,简称运用,是指交际双方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特定的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言语交际活动。语言的运用有变异性也有规律性,人们的语言运用是动态变化的也是有章可循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为目的而使用的一种工作语言。教学语言从属于语言,合理使用教学语言的基础就是遵循语言运用的规律。
教师语言运用的规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语言运用必须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语境就是师生双方在言语行为过程中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和理解话语时所依赖的各种因素。它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背景语境。语境参与、协助话语的表达和理解,是言语行为的条件,对话语生成和理解有制约作用。教师在使自己的话语适应特定语境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具体含义,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第二,教师语言运用必须遵循语用原则。语用原则是制约教师合理选择语言手段有效表达话语意图的原则。语用学普遍认可的语用原则有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等。合作原则是美国学者格赖斯提出的,他认为,在言语交际中,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合作原则来达到预期目的。合作原则包括真实、适量、关联和方式准则。礼貌原则是英国学者杰弗里・利奇提出的,他认为,礼貌是言语交际的普遍现象,是人与人交往时言语谦虚恭敬的表现。礼貌原则包括得体、慷慨、赞誉、谦虚、一致和同情准则。第三,教师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会提高教学效果。要表达就会有方式,有形式才便于区分,人们为表述一定语义会将不同的方式方法结合起来,将语法语义统一起来,从而达到不同的交际价值和交际效果。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语用意义,可以更恰当的表达说话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语言运用过程中违背规律性的表现
2.1 天马行空、脱离教学语境
语言环境对语言运用有很强的制约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有意义。就教学语言来看,教师要使自己的话语适应特定课堂环境,包括适应语言内部的上下文语境和语言外部的情景语境及背景语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教学语言严重缺乏语境意识。首先,表现为缺乏上下文语境。从调查数据来看,有25.64%的教师上课时喜欢说题外话,教师为开拓学生眼界或显示自己知识渊博,会天南地北、东拉西扯,补充的课外知识有时高达整个课堂的一半以上。有些教师没有上下文钩联的意识,在实际教学中将教学目标抛于九霄云外,上课前不认真备课,不充分熟悉教材,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教学游离题旨、教学语言随便散乱、随意引申、无限发散、夸夸其谈,这就造成了教师占用宝贵课堂,传播无用信息的结果。其次,表现为缺乏情景语境意识。有些教师脱离课堂环境,教学缺少真实交际语境,不能根据需要综合运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师生关系等各种情景因素,顾此失彼。有些教师不能按照教学任务的相关要求创设语境;不能通过言语诱发,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语境中;不能通过设置情景语境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最后,表现为缺乏背景语境意识。有些教师不考虑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专业背景、学科特点、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的局限,不能引导学生根据具体语境理解知识的具体含义。
2.2 出语伤人、违背礼貌原则
近年来,话语霸权和语言暴力在课堂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且存在泛化趋势。调查结果显示,69.1%的学生认为教师存在话语霸权,有44.3%的学生认为教师所使用的批评性语言带有讽刺挖苦意味。教师的话语霸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角色歧视和语言专制两方。角色歧视表现在:教师从进入教室的那一刻起,便以知识占有者自居,扮演着一个训导者、领导者、管理者、评判者的角色;语言专制表现在:陈述某个观点时,习惯于用居高临下的态势,用说一不二的语气,滔滔不绝地说,总是先入为主做出绝对权威的结论。由教师话语霸权控制的制度化的课堂里,学生的思想被禁锢,表达单一丧失充满灵性,学生被物化,个性、见解、差异得不到尊重,课堂会变得无趣失去精彩。语言暴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之一,表现在:教师采用侮辱谩骂、讽刺嘲笑、当众揭短、孤立冷落等手段致使学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语言暴力会滋生出许多负面的东西,批评时阴阳怪气、愤怒时揭底嘶里、激动时大喊大叫,这些非常规的教学语言并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用比较式、告状式、谩骂式、呵斥式、挖苦式、孤立式、结论式、记账式、预言式等多种粗暴的语言来讽刺、挖苦学生,靠“管、卡、逼、骂、训”来约束学生,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最终学生会远离教师、排斥课堂。
2.3 华而不实、违背合作原则
课堂言语交际的表现形式是会话,而会话的前提是合作。实际上,很多教学语言的使用,有意无意的违背了合作原则的真实、适量、关联和方式准则。首先,违背了合作原则的真实准则。教学以传递信息、讲授知识为主要任务,信息和知识的真实性是其基本要求之一。很多学生对教师无条件信任,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话语并不真实,而是假话、大话、空话或缺乏根据的话;有些学术界有争议的不确定的问题,教师妄下定论;有些没有求证的网络信息,教师肆意传播。其次,违背了合作原则的适量准则。很多教师对教学语言的度把握不够准确,有的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喜欢在课堂上堆砌词藻、滔滔不绝、长篇大论,71.2%的学生认为课堂讲授语言过多,但缺乏师生语言互动;也有教师会使学生感到信息量不足,特别是遇到难点要点时,有些教师故弄玄虚、装腔作势,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以适量的话语传递适量的知识。再次,违背了合作原则的关联准则。教学语言杂乱不清晰、晦涩不显豁、繁琐不简洁,教学语言与教学任务不相关。最后,违背了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还表现在当学生出现不合作的情况时,教师不是使用耐心和方法,把学生引入到交流中来,而是强行把违反合作原则的学生驱逐出交流队伍。
2.4 语言平淡、方式风格单一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认为:教学语言的方式和风格应该由教师性格和喜好决定,而实际上,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教学语言的方式和风格更利于教学。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课堂仍然存在教师一堂满灌,学生笔记不断的现象,教师的教学语言方式单调,85%的学生认为教师讲授语太多,73.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提问语很少具有启发性,35%的学生认为教师严肃冷峻,指令性语言使用太多,缺乏引导语。有些教师不善于把握声调、语速、音量和语气的变化,37.2%的学生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音没有起伏,口语表达单调,枯燥乏味,没有感染力。教学语言从风格上看也比较单一,有64.2%的学生希望教师能使用多种风格的教学语言,81.3%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变得更加的幽默风趣。27.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书面语表达不规范,教师的板书洋洋洒洒、行云流水,学生看的云里雾里、不明所以。12.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体态语使用太过单调乏味,5.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体态语使用比较随意,只有8%的学生对教师体态语的使用感觉比较满意。
3 教师遵循语用规律性的路径探析
3.1 遵循语用规律,树立语境教学观
语境是言语行为的条件,对语言的使用具有生成、确定、补足等制约作用,离开语境,就无所谓语用意义。语境教学观是遵循和运用语境理论来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观念,其基本原理是:教学要顺应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背景语境的变化,要根据师生交际的言语环境的特点和语境教学途径,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它包括上下文教学法、情景语境教学法和背景语境教学法。上下文教学法,即运用上下文语境理论来指导教师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该法要确立上下文意识,注意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分析策略,树立全局、联系和整体的观点,做到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语境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它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时,从课程整体出发,上下钩联,围绕上下文,依托上下文,根据上下文,联系上下文,在钩前联后中促进学生对有关内容的理解。情景语境教学法,即利用情景理论来指导教师教学的一种方法。它直接指向言语交际能力,主张教学即交际,要求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个体、师生关系、时间地点、交际氛围各种情景因素,避免顾此失彼。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习目标,使教学内容具体、真实、集中,要了解教学对象做到因材施教,利用课堂交际空间效应,调整师生人际距离。背景语境教学法,即运用背景语境理论来指导教师教的一种教学方法。背景语境包括言语活动赖以发生的知识背景、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民族文化背景、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化等因素。它们制约着学生的表达层次与理解深度。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背景语境因素的作用,联系语境因素,提高教学效率。
3.2 增加语言色彩,掌握教学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恰当地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等一系列表达技巧、方式和方法。口才之于教师,有如眼睛之于射击,枪炮之于战士,是必备的工具或条件。口耳相传仍是最主要的教学形式,称职的教师一定具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情的语言,一个教师若空有满腹经纶却不会表达,将是件令人惋惜和遗憾的事情。教师的语言艺术除了语言使用标准规范,还应该自然流畅、温润清晰、丰富充实、饱含激情、生动形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兴趣、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特点,注意变化语言的外在形式,要掌握教学语言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技巧。首先,合理使用语速语调。语调在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恰当的语调能使其语言平地生辉,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语调在主旋律上应保持清新、平稳,在平稳之中再加以变化,做到稳中有变。语言要有一定的亮度和强度,声音过弱过低会使学生听起来困难并且易产生疲劳感。教师要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调节语速。在语速的控制方面,要灵活应用强调、停顿的应用技巧,使教学过程和谐、有效。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语言修辞技巧。在教学活动中,要针对表达内容、对象和语境,筛选、过滤出最精炼的恰如其分的表情达意的词句,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表达深刻内涵。还要能自如的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的运用比喻、对比、双关、反语、借喻、讽刺等多种修辞手法,给语言增加许多色彩,可使教学语言形象生动,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获得美的享受。
3.3 提高教师素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言为心声,话语霸权和语言暴力发于口却源于心,它折射出教师道德修养的缺失和专业发展的滞后。教师能恰当、得体的使用富有智慧和美感的教学语言,需要经过长期的刻苦磨炼。良好的教学语言源于教师高尚的师品师德、职业态度、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教师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具备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岗位、博采厚积、务实求变的个性品质。教师要丈量社会责任、学生期望与自己能力的差距,提升人格魅力与学术魅力。教学即交往,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有效沟通的前提。称职的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丰富的思想世界和鲜活个性的个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人格、独特的感受和不同的发展可能,容许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不同的见解,要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共同进步的参与者、探索者。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与学生真诚对话,欣赏和理解每个学生,对学生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立之以信、见之以范。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批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批评的前提是爱学生,要让被批评的学生从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正因如此,教师应掌握批评的技巧,讲究批评的策略,就事论事、公正合理,力求在不伤害学生的情况下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895.
[2]张锐,万里.教师口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7781.
[3]孔凡成.语境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15.
篇2
现阶段,运用接受规律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效果,已经获取了不少的经验和成果。但是经验和成果还不完美、扎实、系统。在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大小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发挥的程度密切相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怎样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课题。
一、准确把握接受者的接受心理
国内外学者通常把接受心理分成四个层面的内容,即认知接受心理、情感接受心理、需要接受心理和行为接受心理。这四个层面的内容是一个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相互贯通的统一体。它们的存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认知接受心理是其他三个层面接受心理存在的前提,而需要接受心理和情感接受心理又是接受的原动力,行为接受心理是接受的具体形式。接受心理要真正地转化为接受,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考虑。因为,学生的心理动态是由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外界影响共同作用才产生的,而且自身的因素起重要作用,外界环境起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接受心理,利用好学生的接受心理。
认知接受心理是指学生对事物认可并接纳的意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认知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解读性。如果要接受信息,就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标准,挑选跟自己观念相顺应的一些信息,排斥、抵制、忽视和自己已有信息相矛盾的信息,从而使得人们按照自己认知心理的内容来接受和排斥信息。
需要接受心理是对于自己需求的内容而选择接受的能力,所以学生经常会根据需要来进行接受,接受自己喜欢的信息,排斥不喜欢的信息,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接受心理特点,把各种思想教育的内容变成学生需要的、乐意接受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很好地接受学习。
情感接受心理是因为情感而引起的接受意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也有自己喜欢的内容,也有自己愿意接受的内容,因为他们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人。为了使学生能喜欢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从情感接受心理出发,使其快乐地接受。情感的变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非常有用的,如果学生主动地和教师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那么,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就产生了共鸣,当然,就是学生接受的最佳时机。
行为接受心理是教师的言谈举止引起的学生的接受倾向。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高雅的行为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反之就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如果仅仅依靠说服教育,不容易获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把他们和其他同学进行比较,这样他们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找出原因。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有必要通过行为榜样而开展。
总之,思想教育接受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接受心理的特点,认真观察他们的心理,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现学生接受的最优化。
二、把传授式模式与体验式模式相结合
目前,社会正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在追求并落到实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将传授式模式与体验式模式相结合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接受的实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体验式模式一经开创就被教育界广泛使用并被推崇为一种极有效的教学、学习方法,它指的是教师主动营造、创设一种情境,与学生进行有效沟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提炼、亲身参与体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模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去探索、求知、体验,有利于学生将教师传授的思想政治思想和信息转化为内在感受与体验,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在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发挥组织、引导、评价的作用。教师要在充分掌握学生认知水平、所处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条件和能力进行情境创设,学生则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体验感受通过不同形式来展现给其他人,这样就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动权。
通过传授式模式与体验式模式相结合所产生的新的接受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在这一接受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多向互动,这样可以造成学生思想的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再加上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树立学生学习和体验的自信,激发学生主动接受的情绪和热情。第二,教师在情境创设时,要将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亲切、自然、易于接受的感觉,使学生产生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社会、对生活、对他人的关注和关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体验活动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越多,学生就可以在体验中更多地接触真实社会,从中获得感性认识,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和自己的思考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而且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第三、教师要在这一接受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自由思考和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拥有自我教育、自我思考的支配时间,不仅活跃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气氛,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采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模式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经过这一接受过程,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同时,改良和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对知识、思想、经验的接受与树立完善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避免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感情和理性相割裂的现象,营造的氛围、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相一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因此,教师在利用传授式模式与体验式模式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时,除了要创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鲜活的社交情景外,还要留给学生较充足的空间进行思考与交往。
三、把思想疏通与行为引导结合起来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仅仅停留在思想教育层面,没有将思想教育应用到具体的行为实践中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做好思想疏通与行为引导的结合,也没有使接受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教师要运用好思想政治接受规律,在学生的思想疏通和行为引导方面多下功夫,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多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思想疏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创作性,坚持对学生采取沟通与疏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来解决学生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
这里所谓的疏通是让学生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把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采取疏通的方法,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里提到的引导,是教师采用循循善诱、说服教育的方法对学生不正确的思想进行纠正并引向正确的方向。疏通是引导的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首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疏通,否则就不会出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局面。如果在疏通环节没有打好基础,教师就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思维,就会影响引导作用的发挥。在疏通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民主的沟通方式,耐心细致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强行压制学生的不良思想,也不能期望用一两句话语就能说服学生,教师和学生要耐心地聆听对方的看法和意见。如果没有牢固的疏通做基础,教师就不可能发挥其沟通引导的作用,更谈不上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没有引导做目标,疏通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甚至有可能使疏通造成负面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教师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畅所欲言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不进行实事求是的批评教育,会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甚至使学生误入歧途。
四、注重人文关怀,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过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如果学生经过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意义,没有说服力。教师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时,要对其产生的原因或可能形成的后果做一个认真的思考与分析,如果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生活加以关心并积极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将思想教育与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实际困难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调查、了解其实际需要以及学习、生活的现状,从思想上、行动上帮助学生解决其存在的实际困难。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地让绝大多数学生所接受。那么,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并使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首先,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和谐精神,通过采用沟通、引导等方法将和谐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精神品质,注重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健康向上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满足学生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让学生参与到丰富的文化生活中去,从而调节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消极情绪,使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
其次,教师要多方面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学生除了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外,还有精神方面的需求;除了需要安全感外,还需要成就感、自豪感等。所以说学生的感受与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关注和重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情绪的变化、情感的表达以及学生的感受与需要,为学生创造便于其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环境,帮助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还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解决思想问题的同时调动各方力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排除学生的消极心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智。
最后,在学校中组建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预警并纠正学生的不良心态和心理活动,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学生产生不良心态,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渗透到思想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利用各种资源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朱霞梅.多元社会历史条件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理论前沿.2009(2).
篇3
明确核心理念,助力师生成长
众所周知,办学理念承载着一所学校昨天的历史、今天的现实和明天的理想。一所学校的文化及建设再复杂,终归在一个系统内,只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实施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用办学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时,要坚持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本思维和原则。基于这样的思考,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一小学确定办学理念为“为学生的成长助力,为家庭的希望引航,为祖国的建设奠基”,校训是“爱家、爱国、爱人类;做人、做事、做贡献”,校风是“传承、启智、明礼、笃行”。有了这样的办学理念和奋斗目标,学校潜心研究未来的发展,逐步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
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名师发展计划”“教科研梯度发展计划”和“师生读书计划”的契机,来增加校园的文化氛围,同时让教师在自我的专业提升中积淀成长的幸福。
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职业素养
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实际行动,进而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教师要转变“一把戒尺,三尺讲台,了却一生”的观念,认识到教师这一特殊行业的要求,降低重心,尊重学生,平等交流,打造教师的亲和力。学校要求教师教以用心,注重给孩子教的质量,淡化形式,探索一题多解,允许学生质疑;要求教师不能简单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克隆在课件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应该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师徒结对,明晰任务,各有所获的体验式进步,使教师的职业素养渐升。
各类培训计划,增强读书气息
“名师发展计划”:通过实施“师徒结对”“集体备课下的课堂大赛”“共同体能手大赛”,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缩短名师成长的轨迹;“教科研梯度发展计划”:通过“能手-骨干-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的目标引导,让教师看到自己的成长;“师生读书计划”:每年举办“读书节”,学生通过“捐两本读百本”活动来增强读书气息,校长每年向教师推荐一本书,让教育的感觉触及师生的灵魂。同时,学校采取外出培训学习,内部论坛培训交流的方式,让教师积极探索,寻求育人的最佳方法。
探索新型教学,落实因材施教
学校在探索中逐步完善了“六步三查”教学法,切实指导了高效课堂的有效发展。其中“六步”是课堂环节的六个基本步骤,即检查反馈“温故知新”、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和整理释疑、达标测评;“三查”是指课堂上的三次学情督查,即在学生独学、组内小展示和整理、达标测评时的三查;与之相适应的是学习小组的建立,通过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组建思想,落实了因材施教和兵教兵、兵练兵的学习方法,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
打造育人环境,实现德育教育
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精神的传承,是立德树人和建设高效课堂的统一体。育人环境一是指干净、整洁、文化氛围浓郁的外在表象;二是内在的、由内而外体现出来的精、气、神,是一种精神传承,一种精神食粮,也是一种信念、一种积淀。培养健全人格,只有内外因双修,才能将处处育人的校园功能彰显出来。因此,倾力打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既是高效课堂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之一。同时学校也希望通过良好的教育为孩子的一生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出“勤于思考、不耻下问、志存高远、智力与情商并举”的新时代合格人才。
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
围绕老师的课节目标,学生充分思考、独思、对学、群学,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不让老师插手;充分发挥小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课堂目标要求凝聚老师的智慧,而且目标要求要小、要具体,保证学生探索的兴趣。
培养学生特长,注重多元发展
未来社会需要多元化人才,注重学生的情商培养也是当前教育的一大课题,学校要着力培养“合格+特长”学生。所谓合格包括智育和德育,特长是指在校的六年教育中每位学生至少学会两项特长,这些特长以增加生活的幸福指数为目的,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为了让孩子学会感恩、理解、合作、奉献和诚实,学校还开设了“向阳社团”,包括向阳之声广播站、读书协会、歌舞团、腰鼓队等等,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养成一个良好的心态,为幸福生活奠基。
加强家校合一,实践教育硕果
篇4
一、语言习得理论及其特点
关于语言习得,世界上不少语言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说话人心理活动的结果,婴儿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对他们的语言错误不须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在生活实践中自我纠正。克拉申则提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即把语言的语法和语用规则内在化,成为大脑机制的一部分。他还认为,外语学习是受环境影响的:一是自然环境,学习者通过与语言接触自然吸收,这种学习是潜意识的;二是课堂环境,学习者在正规的课堂训练中学习语言,这种学习是有意识的。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区别只是二者的学习环境和途径不同。
一般说来,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整合性动机,即为了能熟练运用这门语言和他人交谈,为了能借助这门语言去了解该语言群的文化而学习这种语言;第二种是工具性动机,即为了使这门语言能帮助自己获得某种实利学习这种语言。要想成为一名真正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第一种动机是理想的。年龄越小的学习者,越倾向于获得第一种动机。成熟理论认为,伴随着成熟产生的加工能力的增强,带来了不良反应。Newport认为,认知不成熟对语言学习是有利的。儿童的短时记忆容量小,在学习初期只能简单地记忆单词。成年人的记忆容量增大,他们能够提取更多的信息,但同时他们必须面对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就是不得不同时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成熟的、适用于各个领域的认知能力不适合新的模块化的学习任务,因此,成年人的第二语言习得,通常会失败。
然而,部分学者认为认知成熟有利于语言学习。1963年,皮亚杰将儿童在不同时期的智力发展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前感知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部分学者认为真正的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应该在青春期到来时。只有在这个阶段,一个人才有能力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这种能力高于具体经验和直接的感觉。第二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抽象思维,因为语言在本质上是抽象的。因此,青春期之后的学习者,会成为更好的第二语言学习者。
笔者把语言习得理论归纳为以下几点:语言能力是人的大脑机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人都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和才能;讲母语勿需特定的传授,语言原则是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实现的,大部分语言错误是在自己生活过程和语言实践中自我纠正的;习得语言是一个长时间的内在化过程,学习者不但能够区别母语与非母语的词或句子,还能懂得句子结构的深层意义;习得语言是有时间限制的,随着生物个体发展中的上升运动条件转变而产生固有事物本性的潜能化。
二、成人和儿童在语言学习中的心理因素比较
良好的语音、语调,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获得。这要求学习者敢于运用语言表达自我,并能够虚心接受老师及他人的指导建议。在这一方面,青春期以前的学习者似乎更具有优势。学习第二语言越早,他们就越会采用相同的策略学习第二语言和母语,加上课堂活动比较丰富,学习者也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会积极思考并运用学过的词句表达意思。当受到表扬时,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当被指出不足之处时,他们也不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青春期以后的学习者,情感因素的组成部分已经成熟起来。想要运用语言表达自我时,他们的内心世界会被许多因素所困扰:“自己考虑的是否正确?如果说错了会不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当老师指出他们的错误时,部分学习者的自尊心很可能已经受到了伤害。可以说,青春期以前的学习者,其感情屏障没有青春期及以后的学习者高。感情屏障低,有利于内在机制的正常运转。人类都是情感动物,人的情感领域包括许多因素,如焦虑、动机、态度、兴趣、移情、自我观等。虽然情感因素和第二语言学习并无直接的联系,但它们却间接影响着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
众所周知,做某件事的动机、兴趣和态度,会对做这件事的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动机、兴趣和积极的态度,是第二语言学习取得成功的必备因素。克拉申在其情感过滤假设中指出: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者并不吸收他所听到的一切,与情感过滤有关的焦虑、动机和自信等因素影响着习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一部分英语初学者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热情渐减,有的甚至对英语产生了逆反心理,学习情绪低落。
三、成人在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英语学习的情感障碍,指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方面的阻力及困难,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紧张、焦虑或对英语的恐惧、厌倦、冷漠,对自己的担心等。
1.语言交际中的交际恐慌
按照话语理论,第二语言学习是通过交际完成的。交际在英语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更换一种语言交际,就存在理解别人、表达自己的困难。尤其在表达能力有限时,羞怯、惊慌、恐惧等自然而然地在学习者身上表露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英语交际恐慌。英语交际恐慌是英语学习中常见的情感障碍之一,分为口头表述焦虑和领会焦虑。
(1)口头表述焦虑。说话者在表达能力有限或交际气氛比较紧张、压抑、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对所表述的内容没有把握而引起忧虑甚至恐慌,从而导致交际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对自己的神情举止特别敏感,惟恐自己在同伴面前出丑、失态。这种焦虑反而使学习者表述时异常紧张、口齿不清、行为拘谨、面红心跳,而面部表情和行为通过反馈进一步强化了紧张意识,形成恶性循环。
(2)英语领会焦虑。学习者在口头交际过程中或师生知识交流过程中,理解、捕捉对方语言信息发生困难而引起忧虑和紧张。例如,学生在交际或交往过程中,思想高度集中,神情高度紧张,表情呆板,过分注意每个词,一旦在某个词或术语上卡了壳,便慌了手脚,一连几个句子听不进去,结果听了上句漏了下句,以致没有信心继续听下去。
2.不敢说英语的因素
意识到他人将对自己具有评价性质的活动,都属于担心否定的焦虑,主要表现为“三怕”:
(1)怕遗忘。由于年龄偏大,强记能力减退,面对大量的词汇和复杂的语法规则缺乏信心,觉得学习上最困难的是记忆。
(2)怕出错。成人学员的自尊心很强,与普通学校学生相比,他们更担心出现错误。
(3)怕失败。尽管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但很多成人学员在学习上抗挫折能力不强,而考试又是检验他们学习是否成功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因此,对考试格外紧张、害怕,在英语学习中,担心老师挑剔、同学笑话,在众人面前出丑,影响自己在班上的形象和威信等。
四、运用语言系统规律,打开成人英语学习心扉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如何利用学母语的动机和方法,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的有利因素克服其弊病,笔者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注重学生的心理引导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也是工具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间接兴趣,克服在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打开学生的心扉,第一堂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笔者在第一堂课设计了如下讨论题:What is English?How many years you have studied English?Why do we study English again?How can we study English well?通过前三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是一种交际语言,而且在未来发展中将会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分析第四个问题的时候,笔者对儿童学习母语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提问学生:“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有没有同学敢说自己在读音和认字方面从来没有出过错误?有没有中文教授敢说自己从来没有认错过字?”学生的答案是没有。笔者乘机强调,要学习好英语,一定要敢于开口,不要怕出错误。
2.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英语兴趣小组、英语角活动,充分利用英语选修课,定期安排学生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动机。另外,选择积极向上的内容,如让学生上街购物,然后以“购物”为题进行会话。同时,在《六课型教学》中,每一课都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分组进行辩论。例如,针对英语本科专业,以“饮食”为主题,设计辩论题目“早餐到底是自己在家做好?还是到外面去吃好?”正反两方从是否节约时间、有利于早上的锻炼到营养等方面,展开激烈的辩论。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和热烈的语言气氛,刺激着学生大脑皮层系统,使平时不愿意开口的学生也参与进去。
3.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许多学习的苦恼困扰着后进生,造成他们反常的心态和扭曲的性格,如不及时解决,则会影响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后进生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始终上不去,于是就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英语的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分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每一个阶段都找到自己的前进目标,并和他们谈心,肯定其学习的态度,点拨学习方法,鼓励他们持之以恒,用真心、关心爱护他们,增强学生学英语的信心和勇气。
4.营造浓厚的英语教学氛围
篇5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一直强调概念规律及其应用,而不太重视图像的教学,物理图像只用来呈现概念规律的直观表征.在实际教学中,图像更多地被部分教师仅仅用作处理实验数据的工具,还有些教师则只关注如何利用图线更简单地解题.实践表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总处于很不理想的状态;甚至相当多物理高分的或所谓学得好的学生,也并非是真正处于对概念规律的物理学理解的水平上.实质上,这已经使物理课程的学习偏离了对物理科学的学习.[1]
就物理学本身而言,图线与图像本身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物理语言,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2],它与文字、公式、各类简图等物理语言相互转化,相互补充,有逻辑地把物理世界及物理量间的相应变化全面、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相比之下,物理图像较文字、公式更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更能量化地反映出多个物理量的状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的特征,它能直接反映观察的结果(定性或定量的);物理图像所呈现出的对物理量变化过程的整体性描述,不仅系统而且全面.特别是,在对变化过程所具有的细节性描述以及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深层意义方面,与其他物理语言相比,堪称特色独具.
笔者认为,之所以在长期的教学中没有重视将概念规律的教学与物理图像密切结合,除了外界的原因外,许多教师对物理图像的理解和如何将物理图像用于概念规律教学两方面都缺乏思考.本文将从这一角度讨论物理图像(图线)对中学物理教学的作用.
二、图像为物理概念的形成明示出一种可行方向,提供了一种思维方法
概念是关于事物本质属性及一般特征的抽象概括,它的形成需要大量相关感性材料的支撑.在需要时,个体将经验储备中相关现象的感官知觉材料,经由编码、组织、储存,从记忆中提取出来.而图像是对表象材料的排序、归类与整理后的整体图景反映,是对直接认知对象表象的条理化,是结合已有观念作出的对事物总体特征的描绘.两者都是为进一步抽象概括材料准备的认知内容.由于图像是对研究现象或过程的秩序整理,显示的是整体特征,于是从资料呈现的完整角度而言,物理图像对物理概念的形成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又由于图像直接表征的是物理量间的变化,借助数学知识,探究变化中隐含着的不变因素;在某种层次上说,不变是一种特征,表明一种本质――这就是概念所要表征与描述的内容;或者说就是需要引入或产生的那个概念.于是从这种意义上说,图像提供了概括抽象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活动方法.
例如加速度概念的学习.学生对生活中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在不断地变化是有零散但丰富的经验储备,对摩托车与小轿车的启动阶段的速度变化差异亦有着真切的认知表象.因此给出两车启动开始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时刻的速度值,让学生进行比较研究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的.若将两车的速度变化利用给出的数据用速度-时间图像表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一辆车运动变化的特点,在变中寻找不变,学生可发现:速度与时间都在变化,但速度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等都是不变的,即速度图线的斜率等都是不变的.进一步,引导学生由图像表现出的两车速度图线的斜率不同,实质就是两车运动本质的不同――速度的变化率不同,就自然地成为我们需要引入的新概念:加速度.
又如,电场强度概念的引入,利用检验电荷的相应测量数据,实验得出:放入电场中某点的检验电荷电量变化,其受到的电场力也随之变化. 但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的电量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由于直线的斜率不变,直接得出电场力与电量的比值不变,体现出电场在该点力的本质特征. 而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力与电量的比值一般又不相同. 可见,这一比值反应了电场力的本质特征在不同点的不同――“场力”的强弱不同,电场强度不同.
三、图像提供的直观的情境,为理解物理概念搭建了一个符合认知规律的平台
(一)借助图像的直观特点,深化理解相关物理概念间的相互关联
中学生还处于经验型抽象思维的阶段,对抽象内容的理解往往需要直观内容的支持.显然,相对概念来说,图像是直观的.因此,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要引导学生将二者联系起来.例如在各种复杂的直线运动中,可利用位移图像对各种速度概念(用文字与数学式描述的)加以认识上的深化.如图1所示,物体运动的s-t图像中的曲线M,分析t1至t2这段时间内物体的运动,公式定义的平均速度在这里得到了直观的诠释:直线AB的斜率.若t2逐渐向t1靠近,对应直线AB斜率的变化昭示着所分析的时间段内相对应的平均速度不同,当t2无限地趋向于t1时,公式的物理意义是物体在t1时刻的即时速度,就是图像在A点处的切线l的斜率.可见平均速度及其变化以及即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在这里得到了逼真的动态直观性演示.
同样,利用图2与图3所示的v-t图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化理解加速度:只有速度图线是不与两轴平行的直线时,它表示的运动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图2中的速度图线是直线,直线的斜率为该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由于斜率为正,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3中速度图像直线的斜率为负,该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此外,当速度图线是曲线时,对该图线表述的运动只能计算平均加速度.如图4所示,速度图线在某时刻切线的斜率表征着该位置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即t2时刻的加速度即为曲线在该处的切线斜率,由于加速度为正,物体t1到t2时间段做的是加速运动.利用这些速度图像还可以方便地解决初学者由于运动认知材料积累不足带来的对相应运动产生的理解困难.例如,图3中的t1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图4是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图5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等等.
(二)借助对图线间关系的分析,理解复杂运动中的相关概念
对描述多体复杂运动的物理概念,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多是由于学生缺少对相关运动的认知经历,对运动发生的过程及其特点没有形成对应的想象储备.例如因波源与观察者相对运动而使观察者接收到的波频率发生改变的多普勒效应现象.对此现象理解的支持是,想象出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波的周期(频率)会发生何样的变化呢?对学生的想象困难,可用位移图像给予直观支撑.设波在介质中直线匀速传播速度为v0,波的振动周期为 T.简单地,分析波源静止、观察者相对波源运动的情况.先对静止的观察者而言,若只关注波动的特殊状态(比如波峰),将看到从波源位置处每隔时间 T就有一个波峰状态以速度v0匀速向外传播.若观察者再以速度v向波源方向匀速靠近,各对象的运动位移图像将如图6所示.
由图6,观察者接收到的波峰1与波峰2的时间间隔DB自然小于波源发出两峰的时间间隔CB.即观察者在此运动状态下接收到波的周期小于波源振动周期.直观可见多普勒效应是物体由于相对运动而出现的不同参考系中观察到的同一事件发生时间间隔不同的一种自然结果.进一步,还可利用图线形状呈现出的几何关系,计算出频率变化的数量关系.
观察者接收到两个波峰信号时间间隔t的值可由下求出:
在ACD和ABD中,有
CD×tanα=DB×tanβ,(T-t)v0=tv得,t=T.
频率为f0=波动信号(以波源连续发出波的两个波峰为标志).在波传播方向的直线上,以速度v向波源运动的观察者接收到波的频率f=将发生改变,且结果为:
t=T,f=(1+)f0.
四、通过图像中物理量的变化读出概念的深层次物理意义,为发现新概念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一)从图像中物理量的变化读出概念的深层次物理意义
由于图像中呈现出的连续性曲线,是对过程中相应物理量的细节性描述,由此便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深层次意义.例如匀速运动的v-t图线,利用平面内坐标点可描述物体在某一个时刻的速度;于是可帮助学生理解:速度乃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而非运动过程的物理量,速度随时间的推移就可描述一个运动的过程;进而,物理学中说的匀速运动则一定是个理想过程,因为在任一时刻都具有相等速率的运动在实际中并不存在.又如从小灯泡的U-I图线,如图7所示.所给出的关于小灯泡灯丝材料的电阻信息,不但比直接用文字语言表述或数据列表等方法梳理出灯丝电阻要简单得多,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图线所揭示出的“冷灯丝电阻随温度呈现的动态变化”几乎是用语言与公式分析难于发现的.
(二)为发现新概念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在光电效应现象的研究中,实验得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关系图像,如图8所示.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度无关(光子个数),是与光的频率线性相关的粒子.由直线与横轴的交点位置,更使我们认识到极限频率概念的存在及其意义.
研究等压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情形,利用描点法画出实验得到的等压线如图9,图线并未通过原点表明0℃时气体的体积并不等于零这一事实.直线反向延长交t轴于d点,得到t1=-273℃,从而外推到零体积,产生了理想气体温标,定义出了绝对零度这一“极限”概念,并明确了它的物理意义.
五、图像为概念间的联系积累材料,丰富了物理规律建立的途径
概念是规律的基础,规律反映了概念间的联系;但是学生对这一点的理解通常依靠对错题原因的反思来实现.实际上,从实验物理走进理论物理,规律的建立方法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果借助不同图线间的物理关系来建立规律,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方法的变化提供隐喻性的支持.
例如,通过对合外力与时间的曲线及加速度与时间的曲线的综合分析来推导动量定理.设质量为 m的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受到的变化的合力F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0所示,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11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图11只是图10中每一相同时刻的对应点的纵坐标值与m之比所形成的图形;即图11中曲线与横轴所围面积的m倍应与图10中曲线与横轴所围面积相等,这一点可以通过方格法计算两个面积验证.由图像的物理意义可知,图10中曲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力在时间 t内的冲量I;图11中曲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时间t内物体速度的增量Δv.若物体时间t=0时刻速度为v0,t时刻速度为vt,则Δv=vt-v0 ,比较两幅图形有:I=mΔv=mvt-mv0.
对动量定理进行这样有“直观证据”支撑的认识,不仅促进了对概念规律的真理解,还会潜移默化地为具体问题的解决找到新的途径,形成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马广明. 加强物理图像教学 提高对概念规律的学习效率[J]. 物理教师,2014(11).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科层次学位;设置规律
4.我国台湾地区
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民主化、大众化的影响下,我国台湾地区自1974年起大力发展高等专科教育,增设大专院校,由1950年的7所增加到2002年的159所。1991年3月,台湾在“修订完成学位授予法修正草案”中提出了增设“专士学位”。1993年2月22日台湾通过了“学位授予法修正草案”。未来的台湾学位等级将增列“专士”一级,学位等级将成为专士、学士、硕士、博士4个等级。但“专士”这一级学位却迟迟未设立,因为许多学者认为,“虽然专科与本科的毕业学分差别不大,但两者的教育宗旨不同,大学是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科学校则以教授应用科学和技术培养实用专业人才为宗旨,不应授予学术学位。”此后又经过几年的争论,最后,台湾于2004年1月14日颁布授予副学士学位,自2004年1月16日执行。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自1990年统一大学学制后,一些大学也开设了相当于大专的高级文凭课程。进入 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更加注重开展教育输出业务和学位与国际接轨的改革,从2004年4月1日起,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AQF)中新增加了两年制高等教育的副学士学位,它是与高级专科文凭并列的学历资格。学生通过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直接入读本科课程,或者入读高级专科文凭课程学习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大学和其他有权颁发学历学位证书的院校以及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和注册的培训机构(RTO)都有权授予这一学位。
6.加拿大
篇7
由于历史原因及当时社会的需要,西方写实绘画及其教学体系在中国得到发展,影响甚大。各种特定因素的存在,使写实绘画的直观特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传统教学模式得以兴盛发展。但从现今多元化发展的大环境来看,原有的教学模式存在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文章从美术院校基础教学面临的种种问题入手,对基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质疑。提出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通过对其分析运用,以期解决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 式多元 化层次化 个性化
人们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不应是单一的技能传授过程,而应是综合多方面知识融合、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如果基础教育的实施存在偏颇,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和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将探讨的范围限定在绘画基础方面,如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将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有效的应用,势必对美术基础教学有所帮助。
一、对美术教育所处大环境中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质疑
(一)绘画表现千人一面,缺乏意识形态多元化
传统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如何理解、观察表现客观对象时,强调目之所见的重要性,先入为主地让学生学会了用一致与标准的方法来观察、认识事物。一双眼睛替代了所有的眼睛,让热衷于美术的学生用单一方法进行枯燥重复的基础课训练。随着现代美术的多元化发展,人们表现美的意识形态也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迈进。基础教育模式领域中,逐渐形成多元并存及并进的新局面,个人自我表达日益凸显,使多元化成为今后美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内容重复影响教育理念素质化
传统课程安排都是从几何形体到静物、石膏像、人像、人体等内容的重复,看似循序渐进,但内容均以写实绘画为基本要求。这导致课程变化流于形式,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模仿细节的真实或追求某种效果方面,学生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这将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完整性割裂,只是对各自阶段项目的表层训练,而没有将整体和联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未使内容设置与训练时间合理化,造成学生技能单一、认识狭隘。要实现转变的任务,就要改变课程的重复性应用并适应社会需求的普遍现状。这要求学校建立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采用以美术思维、创作思维为主的培养模式,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使学生通过本科教育适应社会的多种需求,必须对课程设置及内容进行重新思考。
二、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的探索
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是注重美术规律的教学体系,具有兼容并济、多元化的特质。不仅能延续承接以往教学体系中优良因素,又能自我发掘积极的、发展性的新因素。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能顺应时代要求、素质教育的理念,使学生受众面广,素质得到加强。具体在实践中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多元化解决单一规律的问题,深入理解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
在绘画基础教学中,常常局限于写实、再现技能的训练,应该同时加入不同的视觉形式语言,进行各类美术视觉创意上的实践,将新视觉思维与传统结合,丰富原有的基础教育。如同写实与表现是造型中两类表达手段,当它们相互补充时,能为解决具象范畴内的问题提供良好的解决依据。而单纯作为绘画基础的写实训练,今后也应发展为现实手法,在保留客观元素的基础中融入自我感受,不仅是再现,也要丰富写实的技法及内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个性化,表达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对美术基础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元化、表现性绘画自身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拥有着巨大的展示空间,在通过融合与借鉴丰富表达方式后,学生的个性呈现精彩纷呈。多样化的规律性基础教学也符合科学的教学原则,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发挥自己独特优势。由此,进行合理的规律性基础教学并遵循其规律,不仅符合学科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特点。
(二)强化针对性、层次化、规律性基础教学规律,发展学生个性
1.将综合性训练与专门性训练相融合传统的综合性训练占用时间比例大,并将造型与技法训练混在一起,以致许多学生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一张习作画的时间过长,也使个人观察与创作的敏感性降低。规律性基础教学进行的是专门性训练,比如在基础绘画中对平面形态、直觉表现、空间再现等进行专门训练,针对性较强并减小了训练难度,可以较好地解决具体问题。规律性基础教学在训练中用时不多,短期训练中学生的新鲜感和敏感度也没有消失,直觉性和敏锐力也得以增加。此时再与综合性训练互补、调和,会达到较好的效果。
2.灵活运用教学模式,丰富层次化规律性基础教学不仅体现在教育对象上,也体现在教育方法中,层次化让教学理论基础具体化、系统化,有层次、有计划地进行。具有层次化就应有相应的质量标准,教学内容要求必须建立在不同层次化高度的认识上。这不仅仅停留在客观再现的层次上,而是上升为造型表现的层次,能独立运用表现语言进行各种视觉形式的创造。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能力存在差别,个性层次有差异,有的理性、有的感性,对不同的类型学生用层次化区别对待是教育方法灵活性的体现。因此,应强化针对性、层次化的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以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结语
规律性基础教学需要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呈现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优化教学规律,使规律性基础教学规律在整个教学各个方面层层渗透。通过调整后所遵循的教学规律更能够适应现代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社会的多方面需求,使学生美术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为今后的发展拓宽道路。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V•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4]鲁道夫•阿思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篇8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石。一位老师只有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在教育实践中,全身心地投入,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广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我想,既然我选择了教育事业,那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因此,在工作中,我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学校安排的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诚然,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我认为“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是“源头活水”,如果你经常计较个人利益,把教书当成一种索取,就难以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对此,我始终把无私奉献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一种崇高的信念,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没因事耽误学生一节课,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并且每节课都进行检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分析学生不足的原因,及时查找在备课和上课中的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学。八年教学教育工作,虽不算很长,但我知道对于一个深爱自己事业的人来说,必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为自己的事业奉献着。八年来,每每想到一批批学子成长进步,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真正体验到人生的价值,奉献的可贵。
二、爱上学生,安于教学
有句俗话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因此,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公平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理解“差生”,从不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差距,给他们安排适当的角色,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到自信。
三、爱生上进,严于律己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于是我不断勤奋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新理论,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和听课、讲座等活动,与同组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每一个困惑,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尽量做到理论和实践互动,努力成为一名乐学善思的学习型老师。
篇9
关键词:教学难点;生活资源;三个区域;探究顺序;器材改进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的经典实验,尽管教学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初步认识了透镜,对实像、虚像、物距、像距、焦距的概念也有了认识,然而在教学本节内容时不少老师还是感到棘手。为此,我校对本节课教学进行了专题研讨,下面将讨论后的做法整理如下,供大家商榷。
一、从生活中找资源
本小节教学感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凸透镜成像类型多,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感性认识不足。为了分解难点,我们认为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设计以下的教学活动:(1)上课开始,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智能手机上的照相功能,观察镜头,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让学生体会到凸透镜可以成缩小的像。(2)指导学生研究教室里的投影仪,观察镜头,比较展示台上的物和屏幕上的像的大小,使学生认识到凸透镜还可以成放大的像。(3)指导学生用凸透镜看课本上的字,使学生认识到凸透镜还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像。(4)引导学生将凸透镜逐渐远离课本上的字,观察像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成像性质与u有关系。
完成以上四步教学活动后,学生认识到了凸透镜至少可以成三种类型的像,同一凸透镜成像性质与物距有关。学生有了这个感性认识,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性质与物距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生活经验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当教学出现困难时,不妨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找出学生熟知而又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的生活物品作为桥梁,突破教学难点。
二、让学生真探究
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将以下两种常用的实验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1)学生熟悉实验器材,组装调整器材,出示表格。
(2)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四种情况下的成像性质。
(3)记录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4)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方案二:(1)学生熟悉实验器材,组装调整器材,设计表格。
(2)学生通过实验记录四种情况下多组物距、像距的数据。
(3)分析u、v与f的关系以及像的虚实。
(4)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一种方案中,教师先给定物距的三个区域,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将物体分别放在四种区域下,观察像的性质。按照这种方案完成实验,层次分明,花费时间短。但学生常常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分成这三个区域呢?该方案中分区域是教师给定的,没有经过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验结论来得太容易,学生不需要努力,思维得不到训练,因而结论很容易遗忘;实验不需要搜集和处理数据,学生没有参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因而学不到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种方案中,实验前由于学生已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进行了研究,大体知道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体验到成像性质与物距有关。成像性质与物距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正是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接下来学生要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寻找到三个区域。因此,教师事先不能给定物距的三个区域。
三、安排好探究的顺序
本节课令教师感到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需要探究的问题多,对于多个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与逐个突破相结合的策略。比如,“探究u对凸透镜成像的影响规律”和“探究f对凸透镜成像的影响规律”是本节课探究的两个主线。为了处理好这两个主线,我们安排了以下的教学活动:
(1)让学生分小组按上述方案二完成第一个问题的探究活动,小组间选择的凸透镜焦距不能全相同。(2)探究第二个问题前,让学生拿两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并排着观察课本上的字,增大物距,观察像的变化。学生会发现像的变化不一致,当焦距小的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时,焦距大的凸透镜仍可能成正立放大的像。学生体验到焦距是影响成像的因素之一。(3)让学生回头观察记录探究第一个问题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在表格上方记录焦距数值。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像距规律”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最好安排在探究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后,对前面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单独“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像距规律”。
四、改进实验器材
目前,大部分教材中选择烛焰为“物”,可能是考虑到实验器材容易得到,贴切学生生活。但它有几个明显的缺点:(1)实验时烛焰和像总是在不停晃动,学生难准确观察像;(2)烛焰和像的边缘是模糊的,像的亮度不够,难以判定像是否算清晰,难以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篇10
但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发现,这样的顺序和分类形式,学生十分难以理解,导致很多同学出现了拿到问题不知道运用什么规律进行求解的困惑,还有就是教师引以为傲的简便算法到学生那里简直是一无是处,首先是不知道如何应用,哪一种题型能用.即使我们苦口婆心的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收效仍然很有限,基于此,我对这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小有收获,现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首先我把各种题型进行重新分类如下:
例32009年3月29日,中国女子冰壶队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如图2所示,一冰壶以速度v垂直进入三个矩形区域做匀减速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
分析这是位移相等的末速度为零的问题,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方法进行研究.
解析因为冰壶做匀减速运动,且末速度为零,故可以看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来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连续三段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 1∶(2-1)∶(3-2),故所求时间之比为(3-2)∶(2-1)∶1,所以选项C错,D正确;由v=at可得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之比为1∶2∶3,则所求的速度之比为3∶2∶1,故选项A错,B正确,所以正确选项为B、D.
答案:B、D.
3汽车刹车类问题
做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即停止运动,其加速度a也突然消失.求解此类问题时应先确定物体实际运动的时间.注意题目中所给的时间与实际运动时间的关系.对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也可以按其逆过程即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处理,切忌乱套公式.
例4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1 s内位移为6 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内位移为2 m,求:(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多少时间.
分析末速度为零,则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方式进行解决.
负号表示此时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1)8 s,(2)大小为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例6一个小球沿光滑斜面以一定初速度v0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就会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整个过程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不变,所以该运动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方程,但必须注意在不同阶段v、x、a等矢量的正负号.
例7某人站在高楼的平台边缘处,以v0=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块.求抛出后,石块经过距抛出点15 m处所需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分析这是竖直上抛问题中比较典型的类型题,注意对称性的应用.
解析若把石块的整个运动过程当做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即把上升到最高点后的自由下落阶段也包含在其中),取向上为正方向,则石块在抛出点上方的A点时,xA=+15 m,在抛出点下方的B点时,xB=-15 m(注意:此时的位移为负值),a=-g=-10 m/s2,分别代入公式x=v0 t+12at2可得两个方程:
这样进行分类学生容易找到题目的特点,进而运用相应的规律进行求解,对于没有明显特征的题目,让学生构造特征,其余的就踏踏实实的利用基本公式进行分析解决.
其次分小组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