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风险预案范文

时间:2024-05-20 17:4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风险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实践风险预案

篇1

[关键词]职业卫生 个人防护 措施与办法

中图分类号:K8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270-01

职业安全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和谐文明程度。职业健康和生产安全是广大劳动者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与建设和谐社会紧密联系。职业安全健康需要建立完整的法治秩序,健全的法律法规;需要保障劳动者安全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安全和健康得到保障,才能激发社会活力;只有遏制重特大事故,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只有顺应客观规律,讲求科学态度,才能防范事故。加强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预防、控制、消除作业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规范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工作已日益凸显重要。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方针,以职业卫生责任制为主线,规章制度作保障,强化教育培训,落实工作措施,借助职业病危害控制工程控制技术,以科技创新为推手,持续改进,做好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工作,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1、落实法规、源头控制,严格做好职业卫生管理“三同时”工作

无论是在建厂初期还是后期的改扩建项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和和使用。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其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其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各项工作都要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应开展。在建厂初期选型时也要考虑工艺是否对环境影响小,劳动强度低,作业环境优,对人员健康伤害小,从源头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2、做好作业现场危险源辩识,有效控制风险

每年根据标准及法规要求,要制定《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将该文件对全厂进行培训教育,要让作业人员会依据其进行辩识,每年一次或工艺调整了,就要对生产过程各岗位现有的每一步作业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关注重点要是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风险等级、怎么做才能有效控制风险. 将关口前移,变“事后处理”为“事前控制”。通过辩识后,形成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表》,对识别出具有一般风险的危险源,显著风险的危险源,极其危险风险的危险源点要分层次建立监控对策措施,存在一般风险的由车间管理,存在显著风险的危险源点建立厂、车间、班组、岗位四级管理网络,使其不同层次受控。每年依据《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内容,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有计划的采取消除、替代、工程控制措施、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装备等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控制等措施,达到控制职业危害风险的目的。

3、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提高职工自我防护意识

在职业卫生培训工作中,主要是提高职工职业卫生意识和掌握职业卫生技能。新入厂员工包括实习生,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中必须有职业卫生内容,对职工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入厂员工100%签订《劳动合同书》,在合同书中如实告知劳动者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后果、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处理措施,100% 履行企业的告知义务,同时也保证职工的知情权。每年初制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发挥厂报、橱窗、网络、班组会、周安全活动会和安全月的作用,开展对《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职业卫生类法律法规的健康教育,同时把健康培训和考试、实践有机结合,在企业范围内形成关心职业卫生、预防职业病、重视职业病防治的良好氛围。对存在职业危害的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职业危害告知卡”,要在企业所在岗位设置岗位操作规程,将所在辩识出的《危险与危害因素表》全部制成塑板挂在相应岗位,起到24 小时告知作用,即告知又提醒职工自主加强健康防护,也体现了职工的知情权,加强职工的对职业卫生工作的主动性。

4、保证作业人员劳防用品符合职业卫生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严格采购高质量、高标准的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的具有劳安标志的防护用品,并建立健全防护用品制度和发放记录及相关台帐,同时加强对职工在现场的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职工正确穿戴和使用劳防用品。在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上,根据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及《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劳防用品发放标准,发放标准采取动态管理,在实际发放中,如果不满足现场实际需要,经过核实就及时调整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和增加发放种类,满足职工在安全和健康方面的需求,从劳防用品最后一道防护措施上起到预防作用。

5、做好职业卫生监护,及时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现场作业环境

要按规范要求建立职业病防治台帐,完善健康监护档案。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依法进行岗前、岗中和离岗时的职业卫生检查。按照《职业卫生监护技术标准》(GB188-2007)规定,按规定年限对接害人员进行岗中职业卫生检查,并将个人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劳动者。对身体不适应或职业禁忌症作业人员要及时调离原岗位。定期按要求对现场进行监测,将数据在作业现场公告。

6、做好应急措施及应急救援管理

在重点抓好职业病事故预防工作的同时,同步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病伤害事故,做好充分的事故应急准备工作。要成立以法人为总指挥的应急组织机构,便于保证预案的有效运转,再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编制相应的预案,可以有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再成立级别不同的应急救援队,针对不同级别的应急情况,启动不同级别的响应,要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可以制定桌面演练和实际演练计划,并要通过演练,对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符合性进行评价,提高了我厂对事故的反应能力和应急能力。

篇2

【关键词】手术室 新护士 护理风险预案 培训效应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11-01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新的医疗设备和器械不断涌现,手术室的护理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及跨部门学科相互协作,团队成员的多样性、复杂性、手术和麻醉的不可预知性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和医疗效果。现将护理风险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1 医护人员风险因素:

1.1 医护人员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员缺编,根据等级医院手术床位于护士比例为1:3,我院是一综合性市级医院,面向9个手术科室,急、重、危病人多,近年来加上农村医疗改革,手术病人数量增多,手术医生技术水平参次不齐,手术难易程度、手术时间长短不易掌握,每天护士工作时间长达9至10个小时,且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容易导致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容易出现护理过失和差错。

1.2 医护人员有效沟通不完善;对疑难手术、大手术、新开展手术器械、物品准备不足或高质耗材使用不当,医护之间相互埋怨、指责,手术时间延长。

2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1]

2.1 接错手术病人、开错手术部位: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表,术前手术部位未标识。

2.2 碰伤、摔伤病人:接送病人的推车未加护栏,全麻、昏迷病人、小儿床旁无人守护,手术床狭窄 ,容易引起坠床。

2.3 物品、器械遗留体腔:遇见手术切口大,术中需要大量的纱布、脑棉片、缝针等深部组织填塞、压迫止血,洗手、巡回护士清点马虎。

2.4 环境的风险因素:手术室的环境布置有别于病房,从色调到布局给人陌生感和恐惧感。各种化学消毒剂使用不当,空气洁净度不达标造成手术感染等。

2.5急诊急救、突发事件的风险: 我院面临的山区,车祸伤急诊急救患者很多,有的患者根本不到病房,而是直接从门诊急诊科推入手术室。手术过程中,偶尔会遇到停电、停水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3 实施培训

3.1 选择对象 选在临床轮转工作1―2年有证护士,特别是轮转了普外科、心内科、小儿科、妇产科等,且临床老师普遍反应良好。本人愿意从事手术室专科护理工作。

3.2 带教老师的定位 带教老师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有丰富的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和经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熟练,法制观念强,同时还具有热爱护理专业,工作认真负责、勤恳、积极、富有爱心,责任心,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使用高、精、尖仪器的技能;有很强的人格魅力。要打破以往按资排辈、以老为先的带教模式,而是通过考评评出真正具有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取得主管护师以上资格的临床护士来承担带教任务。

3.3 建立科室风险管理组织 由护士长、主管护师和高年资护士组成。制定一套规范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质量标准和建立相关风险预案。工作中发现护理缺陷和漏洞及时完善和纠正。

3.4 加强岗前培训,新护士上岗第一个月的培训重点 首先进行岗前教育、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及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入手,从而培养他们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慎独精神、风险意识。.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有吃苦耐劳的无私奉献精神,手术室抢救病人机会多、很多时候是独立操作,所以要服从科室手术安排,实行临时弹性排班,缓解工作时间长,保持充沛精力。

3.5 仪表、仪容、沟通技巧、暗语培训 [2]手术室是特定环境工作场所,凡在上班期间不佩戴首饰,不化浓妆,并要求在手术进行中,一定要严肃认真,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和接听手机。同时要培养护士与病人、医生、护士之间的换位思考,应同情并善于理解患者的痛苦和需求,在实在手术过程中任何草率,马虎,反应迟钝惊慌失措都会影响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与病人讲解手术步骤时,应避免说癌症或肿瘤等词语,只能说包块,以避免不良的语言刺激,并注意保护性医疗原则,,避免造成病人心理紧张,使病人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

3.6 加强风险意识培训 加强环境风险、器械、设备风险、急诊急救风险、手术室突发事件风险、接送患者过程存在风险,老师先进行模拟示教,然而护士互相之间进行模拟演习,在工作中老师进行点对点带教,使差错和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手术在安全状态下顺利进行。

4 培训效应

新护士经过3―6个月规范化、系统化各种风险预案培训,帮助和加强了新护士树立上进心、职业责任感,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是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的综合体现,使其尽早成为一名合格优秀专科护士。护士的素质教育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成正相关,手术室护士作为病人手术的参与者、配合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在预防和处理护理风险以及规避风险中起到核心和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施工企业HSE管理体系问题 对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SE system audit in the course of the operation of HSE management system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management,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proposed management measures.

Countermeasures of enterprise HSE management system of ke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3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施工企业HSE管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随着业主生产辅助活动与主业的逐渐脱离,施工企业作业活动已渐渐渗透到业主生产经营活动的诸多方面,其HSE管理状况和现场表现将会直接影响业主的整体HSE业绩。笔者结合在对施工企业体系审核过程中存在的实践经验,对施工企业进行体系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管理措施。

1施工企业HSE管理体系运行存在问题

1.1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充分

在对施工企业审核中发现,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主要体现在业主入厂教育培训,如进入业主生产区域应遵守的劳动纪律,安全纪律等方面,缺乏安全知识、安全防范技能和HSE规章制度的培训学习。其次,在审核中发现,业主对施工企业施工人员实施的培训代替了施工企业单位对员工、临时聘用人员的培训,而施工企业单位的HSE规章制度往往束之高阁,其HSE制度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使得现场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

1.2没有针对具体施工项目进行危险源辨识和环境因素识别

施工单位按照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HSE管理体系,其目的是围绕作业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一系列管理,提高防范风险的水平,以体现HSE管理绩效的提升。体系建立之初,施工企业建立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清单》往往包揽了将来施工企业所承揽的工程项目存在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但是没有对具体所在施工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危害因素分析和环境因素识别。如:某储罐公司承揽了储罐本体预制、安装施工任务,但在提供的《危险源清单》中辨识了中毒等危险因素,在《环境因素清单》中辨识了污水排放等与施工活动无关的环境因素。

1.3HSE记录管理不系统、不规范

“做你所写的,记录你所做的”,这是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本要求。策划、建立HSE管理体系时组织根据其施工活动需形成相关的程序、制度,每个程序都附有一个或几个记录表形式,是证实程序文件得到有效实施的证据。但是在体系审核中发现,项目部在记录管理上缺乏追溯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在审核过程中某些项目部在接受审核时HSE管理人员将HSE记录集中提供给审核员,并向审核员交代说所有的记录都在这里,并没有按照标准条款的要求,审核员需要哪方面的记录就提供哪方面的记录。有时提供的HSE记录不能涵盖所有的HSE管理活动,没有按照标准要求对HSE体系运行过程所形成的记录分门别类予以标识、保存和系统化管理,从提供的HSE运行记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方面,如:管理方案缺少公司领导审批而影响其实施的可信性;项目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清单及是偶那个场所职业危害告知缺少作业人员的签字。某些记录管理活动的客观证据不足以体现本单位的管理活动的实质,如内审记录、数据分析等知识应付审核的需要,对于HSE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成为纸上谈兵。

1.4HSE管理制度不切实际,与施工现场的作业活动不相符合

在现场审核时发现,尽管按照要求建立了《HSE管理程序》、《HSE管理制度》,但多数单位提供的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是套用相似的文件,更有甚者将与其自身风险活动无关的程序和制度也加以套用,业主管理不严格的单位项目部此种现象尤为突出。如:某些项目部提供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清单》中无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及其管理,但在管理制度中将危险化学品管理程序描述的非常详细和具体;在风险管控方面,对一些比较简单的施工作业活动,提供出的管理制度内容繁杂,可操作性差;而对于一些与作业活动有关的的风险却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予以控制。

1.5应急演练针对性不强

在审核中发现,部分单位通过工作危害分析辨识了重要危害因素,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但是在施工过程控制时为了赶工期、赶施工进度,没有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和相关知识的教育而直接组织施工;有的项目尽管组织了演练,但是演练培训记录没有针对性,不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如:项目部提供的110米反再框架安装施工中《重要危险源清单》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这两项是风险值最高的两项,但是提供的演练记录却是“消防应急预案演练培训”记录,在施工过程就控制中没有针对高空坠落造成的人员伤害进行演练,会造成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更谈不上应急设施配备了。

1.6施工现场的HSE监督检查流于形式,PDCA循环管理方法运用不到位

经过对施工企业历年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由于违章作业、现场缺乏有效安全监管而导致的事故占80%,主要表现在施工行为不规范,随心所欲;施工前安全条件确认不彻底;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等。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员工的习惯性违章依然存在;二是施工现场的管理者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存在走马观花,一看了之的态度。在审核项目部的检查记录中存在着“一切正常”的记录,没有具体记录具体的检查内容是什么,每次综合性的HSE检查针对性不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只在记录中登记上“已整改”,没有将检查问题进行阶段性总结,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发生问题的管理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重复发生,就是论事的现象比较突出,没有按照体系要求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PDCA循环管理,也就不能实现持续改进的管理要求。

1.7体系运行侧重安全,环境和健康环节薄弱

通过对施工企业的审核中发现,提供的HSE记录中安全方面的记录相对全面,但是能够提供的环境和健康的记录很少,这就反映出各级管理人员的环境和健康的管理理念没有充分融入到管理活动中,在多数人的观念中还是重视安全的内容会多一些,不能全面反映两个体系运行的整体情况。

2施工企业HSE管理体系运行控制对策

2.1加强HSE教育和培训

项目部开展有针对性的HSE教育,教育内容包括:从事本岗位作业必要的安全知识;机具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文明施工基本要求和劳动纪律;本工种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部位及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岗位主要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的相关内容等。项目部应结合施工现场特点,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HSE教育,可以分为入场教育、班组安全活动、专项教育、现场专题会等多种形式。

2.2完善制度及程序文件

HSE管理的核心就是对其策划的都作业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管理。这项工作的前提以满足法规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前提,编制符合企业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制度、程序。完善责任连带制度,通过执行连带制度,确保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要求。完善HSE教育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应规定具体详实,以确保全体员工均能得到HSE方针、政策、法规和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并经考核后方可上岗工作。要完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建立安全控制措施与意外及紧急情况时的应急预案,加强与现场作业的相关方协作,共同管理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有效控制不同施工作业活动的风险。

2.3强化加强现场HSE检查

按照体系文件要求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专业检查和综合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单,督促被检查单位限时整改,并做好信息反馈、跟踪验收工作。检查组织部门及时将检查结果记录备案,以证实其遵守国家和安全规章制度。同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落实对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以提高自主管理的水平。

2.4开展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演练

篇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construction companies mostly pay attention to contract management tasks, and ignore the dynamic management of contracts, resulting in the interests loss of construction companies. Content management is to control the production factors that involved in the contract oper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actively resolve enterprise risk.

关键词: 合同内涵管理;规范管理;化解风险

Key words: contract content management;standardized management;to resolve the risk

中图分类号:TU72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079-01

0引言

合同管理在项目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双方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双方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着合同进行,合同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始终,是规范和平衡双方经济关系的重要支撑点。

1当前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合同意识淡薄面对激烈竞争的水利建筑市场,只注意经营承揽任务,缺乏对施工合同内容和条款的认真研究及对策,而是先干后说,边干边说,为后期工程管理和索赔留下隐患。

1.2 忽视合同执行管理施工企业重视合同的签订,忽视合同执行管理,没有对合同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动态分析和管理。针对业主不规范的市场行为,缺乏有效的规避合同风险的对策和措施。

2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必须强化合同的内涵管理

所谓合同的内涵管理,就是依据合同对施工企业各生产要素(施工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人员素质能力)的要求,全面提高施工企业的合同会审水平、管理水平、执行水平,增强施工企业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和制度意识。[1]

2.1 提高合同会审水平合同会审是合同成立的源头和基础,也是预防合同执行风险的重要屏障,提高合同会审水平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①是明确各自职责,确定责任人,建立起合同的评审、起草、会审、审核、审批制度,严格程序管理;②是参与合同会审的各部门都要针对合同执行时期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出风险处置预案;③是在合同审核阶段增加法律方面的考量,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合同,要聘请专门的法律人员对合同及合同风险处置预案进行审核、把关,做到合同文字表述准确、明白,合同风险处置预案切实可行。

2.2 提高合同管理水平目前施工企业与发包方合同的签订往往由经营开发部门完成,合同的具体实施工作由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负责,而与专业分包队伍、劳务分包队伍以及材料、设备分供方的合同签订,则由施工企业的工程、劳动、材料、设备等职能部门进行审核和备案,在实际工作中,职能部门、分公司、项目经理部往往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可能导致信息沟通不畅,很难对合同的履约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2]

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就是将目前合同的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具体说就是将静态的合同文本内容具体化和实践化,对合同实施进行全程的动态跟踪和监控,及时修正和消除现场施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管理隐患。

3为保证合同内涵管理的创新及实施,施工项目还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3.1 建立合同运行信息回流制度由于大多数施工企业都是野外作业,点多、线长、面广,现场施工管理基本上是项目经理说了算,施工企业高层管理鞭长莫及。要想及时发现和消除合同管理的风险源,约束项目经理的权力,使其行为统一到施工企业高层的工作策略上来,就必须对现行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变革,当前高速发达的互联网已超越了物理上的时空界限,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合同运行信息回流制度,[4]是提高合同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3.2 健全机构,统筹管理合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涉及到公司的生产经营、预算、施工管理、质量、安全、计量、决算、财务、设备、队伍管理等诸方面,现在一些水利施工企业大多把合同管理放在生产经营部门,没有独立的合同管理机构,组织机构的缺失造成合同管理的不到位,突出的表现是招投标组班子,合同中标散摊子。合同执行不力、基层管理不到位导致施工企业利润流失现象非常普遍。为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突出合同在施工企业的地位,强化合同在施工中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不仅以合同约束对方,同时也以合同约束下属,提高合同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3.3 实行以工程签单为重点的规范化管理合同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都在施工现场,而各种施工变更、图纸变更往往是业主和承包商利益交锋的焦点,大的风险源往往也在这里,施工企业为维护自身权益,防止利益纠纷造成利润流失,就必须实行规范化管理,针对容易引起利益矛盾的环节和工作点,对所有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牢固树立“制度大于人情”“一诺千金”不如“一字千金”[5]的观念,不搞下不为例,不搞先干后说。

4结语

强化合同内涵管理,其实质就是对施工企业中进行素质提升,因为只有自身素质提升,才能更好地消除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源,应对来自市场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林红梅,张浩.关于加强水电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8,(2).

[2]程含春,杜四勇.筑牢分包合同管理之堤[J].施工企业管理,2006,(12).

[3]杜振军.项目施工合同管理要略[J].施工企业管理,2007,(9).

篇5

关键词:工程成本;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F04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项目成本预警概述

(一)成本预警及相关概念

1. 成本

为过程增值或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

2. 工程成本

工程成本即公司用于施工和预警的一切费用的总和,综合反映工程中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状况,属于检查施工公司经营预警成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3. 预警

预警是指对被控对象进行监视和预测,通过被控对象的某些征兆信息度量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和机会发出预警信号的过程。

4. 成本预警

在成本方面识别、预测、预报和预防不可接受风险的一组活动。

(二)成本预警的特征及原则[ 佘廉.企业预警管理论.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 成本预警的特点

(1) 成本预警的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工程成本的实时控制,而是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着眼于公司长期规划,着眼于公司竞争优势的构建,具有竞争性和前瞻性。

(2) 成本预警系统重视公司内外环境变化,具有柔性预警的特点。

(3) 成本预警系统既重视成本信息的多样性全面性又注重成本预警文化的塑造。

2. 工程项目成本预警系统的构建原则

(1) 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4)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原则

(三)成本预警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 余凯.我国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中国物价,2007,(08):40-43.]

近年来,房地产业经营环境急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经营战略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开发商所重视,成本预警的作用也随之突出,在经营战略中居于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

1. 预见性

2. 防范性

3. 监测性

4. 调控和指导性

二、国内外工程项目成本预警研究现状

经过文献检索,国内外工程项目成本预警研究内容很少,而找到了一些相关内容的论述,为论文提供参考依据。

(一)房地产预警体系的运作流程[ 袁贤祯.房地产业监测预警系统构想.中国房地产,1998,(3):16-19.]

1. 选择警情指标

根据灵敏性、超前性、稳定性等原则选取,警情指标可以是单一指标,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也可以是由几个指标综合而成的合成指标。

2. 确定警兆指标

利用各经济指标与能够综合反映当前经济形势的警情指标的关系,或者根据各经济指标本身的性质,从各类经济指标中找出能够先行或同步于警情的指标作为警兆指标。

3. 确定预警界限

预警的警兆指标选出以后,为了监控警兆指标的异常波动,各警兆指标必须定出其合理波动的范围,即预警界限,从而划分出各预警区间。

4. 赋予权重,综合警级

各个警兆指标权重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尽可能综合数学定量方法使权重的确定尽量精确,要使综合后的综合指数能够体现各个警兆指标的不同影响。

5. 预报、分析警情

通过分析各经济指标和综合预警指数的波动来进行警情的预报和分析,警情的预报和分析是预警系统的终极目的所在。

(二)成本预警系统

1. 策划和建立成本预警指标体系

成本预警指标体系是组织需控制的成本风险指标系统,是成本预警系统的核心和最主要的控制内容。组织应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对成本预警指标体系进行策划。

2. 确定成本风险警戒线和极限

① 组织应根据《成本预警指标清单》,对已确定的成本预警指标逐一策划和确定组织不可接受的风险极限和警戒线数值。

② 组织可以采用警戒线标识或控制图方式表示所设置的警戒线。

③ 对成本预警指标经济和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和综合平衡。

④ 当组织的某些情况导致其成本预警指标体系数值不适宜时,要进行修改。

3. 及时预防和预报

① 随着成本的发生,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对成本水平进行动态预测,并通过将成本预测结果与成本预警指标体系中的成本预警指标逐一进行比对的方式对成本预警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监视,确保潜在的成本风险得到识别、确定和控制。

② 典型的成本预警指标监视模型。

③ 对成本预警指标的监视频次,组织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策划,并确保满足预防和预报的时机要求。

④组织在建立成本信息系统时,应对成本预报信息的传递、沟通、分析和处理等问题进行策划,并形成文件。

4. 应急准备和响应

① 为确保成本风险来临时可以及时的进行处置将损失降到最低,增强组织的抗风险能力,组织应在成本风险预报前和成本事件发生前做好应急准备。

② 在成本风险预报后和风险到来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并在发生紧急情况和成本事件以及成本风险预报后及时做出响应,以消除或减少损失和对成本目标的影响。

为了确保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的有效性,必要时组织应对这些预案进行评审。如果可行,组织还应对这些预案进行测试,以提高预案的实施能力。组织需按预定计划进行实际演练时应评价其效果,识别计划和程序的缺陷或不足以及其他问题,以供评审。

三、成本超支分析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成本都有超支现象,所以在此分析一下原因和对策,使其他在建工程中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1. 工程项目成本超支的问题研究

(1) 工程前期成本不重视

在计划时的目标成本计算可能存在不准确性。图纸设计在委托关系下,设计公司就不太会为本公司考虑施工成本,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2) 资源配置不合理

公司在购买材料时,质量不检查仔细、价格不注意控制,就会造成材料消耗增加,成本提高。从西方经济学角度看,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构成不同的成本支出。成本支出对公司要素投入的约束反映在等成本线上。

(3) 各类成本费用支出控制不力

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环节未能实施严格的职务分离,造成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能及时与会计记录进行核对,对多年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及时处理,致使财产物资的库存管理有漏洞,员工工作效率低。

(4) 公司经济效益影响着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发挥

当控制成本大于可能产生的损失时,就没有必要设置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一些小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就得不到控制。同样,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发挥。

2. 提出工程项目成本超支的对策

(1) 编制积极的投资计划

投资计划不仅局限于建设成本,还应考虑项目投入使用后的运营成本,即采用项目全寿命期成本计划和优化方法编制投资计划。利用项目管理技术——WBS(工作分解结构)方法进行全面详细的投资估算,制定一个全面而周密的投资计划。

(2)建设全过程的投资控制

项目的建设前期是影响工程投资最重要的阶段,亦是降低成本可能性最大的阶段。为此应抓好以下环节的工作:

① 对拟建项目进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并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 精确测算、合理制定标底价格。招投标中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实行量价分离,优选工程承包单位,搞好招投标工作。

③ 从项目筹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实行人、财、物全过程、全方位的科学管理。

(3) 提高全员成本意识

工程项目成本预警系统的成效,取决于公司员工成本意识和行为,取决于公司员工的素质。没有员工的发展,就没有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同时,设计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科学的岗位分析,明确岗位职责,以岗位说明书为基础来制订绩效评估标准。

(4) 建立监督体系

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保证项目成本管理有效执行的监督体系,使工程项目成本预警系统都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各部门进行自我评价,领导审计、监督、纠正和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使成本管理更趋于完善。

四、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公司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成本是公司的命脉。在房地产公司开发项目过程中,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提前控制的预警策略能使工程成本控制发挥得更有效。

篇6

近年来,随着国内商业银行诸多大案要案的不断暴露,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逐渐引起了国内银行界的高度关注。中信银行3.9亿元的票据诈骗案、农行包头分支机构重大违法经营案、中行河松街支行“高山案”等案件表明,忽视操作风险管理的后果可能比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更为严重。

实际上,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从萌芽到暴发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在萌芽状态时就能够掌握其动态并进行准确的预警提示,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就不易使银行陷入被动。因此,商业银行操作管理的第一步应该是设计一套操作风险预警指标,通过对预警指标体系及其动态变化来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跟踪关注,及时发现不利预警信号,从而为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防止操作风险的发生和恶化。可见,预警指标的设计是有效构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系统的关键所在,设计一套较完善的操作风险预警指标对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领域,对操作风险预警指标的研究还很缺乏。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指标的设计原则

在引发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诸多因素中,有相当多的变量可以作为脆弱性指标,而选择哪一个变量则取决于对操作风险具体成因的了解与识别。一个有效的操作风险预警指标不仅应该能够识别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状况,还要求这种指标传递的信号准确程度较高。要建立一套高效灵敏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灵敏性。所设计的指标灵敏度高,指标的细微变化就可以映射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变化情况。

(二)可操作性。一是指标数据要有可靠和及时的来源,二是所设计的指标要可以尽可能量化,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风险因素或用量化数据难以满足管理需要的风险因素,还应做必要的定性分析。

(三)针对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复杂,因此,设计的预警指标最好能够具体一些,针对性强,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操作风险的真实状况。

(四)适应性。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与表现不同,因此,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指标的设计必须能够适应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

(五)全面性。指标的设计与选择要尽量覆盖商业银行所有可能产生操作风险的因素。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指标的设计思路

由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与涉及范围很广泛,因此,在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分类研究时出现了很多方式,如业务类型、职能部门、原因\事件\结果等分类方式。但笔者认为,依照原因\事件\结果分类的逻辑理性较其他方法更为清晰易懂。理由在于在对事件原因进行分解的基础上来确定操作风险管理的领域,能真正做到追本溯源,可以采取更有效的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相应事件的频率或影响,也使得事件中的损失可以更加具体化。因此,基于原因\事件\结果的分类方法能使操作风险管理的任务相对简单。笔者在设计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预警指标时,正是按照这一研究思路进行的。

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指标的具体设计

为研究方便,笔者采用国际清算银行的分类方法,将操作风险因素分为四种:即人员因素、流程因素、系统因素与外部事件。以下是笔者根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指标的设计原则,结合四种不同因素的详细界定,对不同操作风险因素的定性与定量预警指标进行的设计

(一)关于人员因素的风险预警指标设计

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不当行为(包括无意识行为与故意行为)、人员流失或与员工相关的事件的发生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情形。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员因素引发的操作风险主要包括操作失误、违法违规、劳动纠纷与人员流失等情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指标设计研究-免费论文

员工操作失误风险是由于员工业务操作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如数字输入错误、将取款记作存款等。由银行员工操作失误引起的操作风险一般具有损失小(当然不排除特殊情况)、发生频率高、难以事先预测的特征,因而非常难以防范。在考量的时候关键要从专业技能水平着手,同时还可对员工“近一个月的操作失误次数”及“近一个月的顾客投诉次数”进行统计,并根据失误数据进行预警。应该注意的是,员工的工作态度。与性格缺陷也会增大操作失误发生的概率。

从媒体披露出来的许多案件可以看出,员工的不良业余爱好是导致员工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因素,如因交友不慎、赌博、、买**、炒股亏损进而诱发员工挪用银行资金的现象屡屡发生。而岗位设置与分工不合理则是促使员工进行违法违规操作行为发生的直接诱因。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观察,并及时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对接到的内外部举报要及时启动调查程序,对有不良倾向的人员要坚决换下,对有涉黄、涉毒、涉赌的人员要坚决调出。

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违反相关法规损害员工合法利益,尤其是未按规定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的做法,将引起劳动合同纠纷,并可能给银行造成一定损失。我国近几年职工与银行之间为维护劳动权益的诉讼呈现增长的趋势,值得关注。因此笔者设置了“近一年职员劳动诉讼次数与涉案金额”这一指标,目的在于提醒有关管理层关注员工的权益保护,因为这不仅关系到银行的经济利益,还会影响到银行的社会形象。

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国内中小银行的不断壮大,我国银行界互挖墙角导致的人员流失现象日益严重。由于关键人员掌握大量技术和关键信息,他们的流失将给银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比如交易员、高级客户经理等。但由于这类事件对银行的影响通常要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能体现出来,且难以量化,因此,有必要设置“近一个月关键岗位人员流失数”与“近三个月人员流失率”指标进行衡量。弗利特波士顿金融公司(fleetbostonfinancial)的研究表明,薪酬低和工作量大并不是西方商业银行员工跳槽的主要原因,效果更好而成本更低的解决员工跳槽的办法是增加员工在公司内部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在所有因素中,那些与职业进步和发展有关的因素,如职务晋升、岗位流动和薪酬增长等对能否留住员工影响最大)。但在我国目前的银行人才竞争当中,银行人员频繁跳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物质待遇,这不仅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差距,还说明我国银行从业人员的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对我国整个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关于流程因素的风险预警指标设计

流程因素是指由于商业银行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或流程没有被严格执行而造成损失的风险。流程因素风险分为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产生的风险和流程没有严格执行产生的风险(包括操作程序遗漏或忽略、自行增加不必要的程序等)。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影响银行业务的执行效率,其中的漏洞还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给银行带来风险隐患。

笔者认为,对新产品业务流程而言,顾客的反馈意见是十分重要的。银行对于不理想的反馈意见与投诉应该高度重视,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改进。而对老业务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格外关注产品或业务流程存在的瑕疵,可以用“近一个月业务执行失误次数”与“近一个月业务执行中断次数”来考查。对各项业务线营业额增幅降低或业绩下滑的情况要进行跟踪式监控,以便于随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要注意对业务执行失误与中断的管理,对银行与客户间的诉讼应分析原因,注意是否由于流程因素所致。

(三)关于系统因素的风险预警指标设计

银行业的良好运转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包括通讯)的正常运转,因此,系统因素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系统因素引起操作风险的情况可以分为程序存在系统失灵、系统安全漏洞、系统完备性不够、通讯中断等问题。系统因素造成的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难以估量,如中国工商银行由于系统升级在2004与2005年曾出现过大范围的多次系统失灵甚至瘫痪的情况,给企业声誉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当前,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实施犯罪已经成为妨碍我国银行业资金安全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计算机网络犯罪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其中金融行业发案比例占到61%,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银行要及时总结计算机与网络作案的手段与特点,制定详细的预警防范措施。对于系统失灵,笔者设计了“近一次信息系统失灵的时间长度”与“近一次信息系统瘫痪的时间长度”两个指标进行预警;对于系统的完备性,主要考虑硬件处理技术不能满足业务量增长的要求以及系统老化不能适应新业务需求两个方面,分别设计了“近一个月服务器的点击次数与服务器最大点击承受能力之比”、“最近一个月服务器数据的吞吐量与服务器最大数据吞吐量之比”和“系统使用年限与设计使用寿命之比”与“系统的可持续升级次数”四个指标来监控。对于系统安全漏洞,笔者根据当前计算机及网络犯罪的一些特点,设计出了“近一周信息系统遭受黑客攻击次数”、“近一周信息系统病毒发作次数”、“信息系统遭受黑客攻击以及病毒发作泄露的客户信息数量”、“信息系统遭受黑客攻击与病毒发作丢失数据造成的损失金额”、“信息系统遭受黑客攻击及病毒发作导致的损失金额”、“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中心警告的病毒发作时间与次数”以及由于客户不当操作导致信息泄密造成的“近一个月未经授权外部交易导致的财务损失”等指标来监控;至于通讯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设计了“近一次内部与外部通讯中断的时间长度”与“近一年内部与外部通讯中断的次数”来对其运行状况进行预警。对于那些可能导致系统失灵的情况,如系统升级等,要制定应急预案,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要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

(四)关于外部事件的风险预警指标设计

银行的经营都是处于一定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中的,经营环境的变化、外部突发事件都会影响到银行的经营活动,甚至会产生损失。外部事件引起银行损失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外部欺诈、外部突发事件与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

外部人员的蓄意欺诈行为是近年来给银行造成损失最大、发生频率最高的操作风险之一,而内外勾结作案更是令商业银行防不胜防。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段时间内银行成功堵截诈骗的事件增多,往往预示着一个外部诈骗高峰的到来,银行人员必须加倍警惕。外部欺诈还包括抢劫、偷盗、爆炸等风险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银行对经营场所的安全性重视不够,甚至出现客户在经营场所遭受意外伤害的事故,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外部突发不可抗事件风险包括遭受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恐怖袭击、火灾等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对于一些不可抗力因素,银行需要制定详细的风险应急预案,而对于火灾等可以预防的事件,应加强责任管理与追究,以减少和防止不必要的损失发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现实情况看,电力设施的过度老化不但可能导致电力供应中断,而且还是造成商业银行火灾发生的主要诱因。因此,笔者设计了“近一年电力供应中断的次数”、“近一次电力供应中断的时间长度”与“电力设施已使用年限与最长使用寿命之比”三个指标来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

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引起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银行监管法规、政府政策或银行的合作者、相关资源供应商的突然变化使银行发生损失的风险。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变化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如2004年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就使许多银行的不良资产大幅增加。而银行对政府政策与监管法规的违背,则可能招致行政警告与罚款。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陆家嘴支行在二手房按揭贷款中存在违规操作问题,被上海银监局处以sot元的罚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进入银行系统的黑钱高达1万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官员腐败收入的黑钱超过500亿元人民币。2005年,人民银行对3351个银行类金融机构进行了反洗钱检查,查出存在问题的账户占被查账户的2.21%,漏报大额交易占被查交易的0.12%,漏报可疑交易占被查交易的1.08%。查出保存资料不合格账户占被查账户的0.58%。人民银行对600个金融机构违反反洗钱规定的行为依法给予了行政处罚。随着《反洗钱法》的正式实施,金融机构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行为致使洗钱后果发生的,将处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经营许可证。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对洗钱活动的预警,减少这方面操作风险的产生十分必要。一般可以从可疑支付交易额度、外汇大额及可疑支付交易额度进行监测。

对于服务供应商风险,笔者主要从服务供应商不提供预期服务的角度考虑“服务供应商不提供预期服务导致系统与数据的可靠性缺陷的潜在损失”。

四、对使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指标的几点说明

(一)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指标的加权问题

通常的风险评估是将各种风险预警指标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将各种分指标加权汇总得出总风险指数。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具有“低频高危”的特点,某一项操作业务蕴含的风险就有可能导致银行巨大损失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指标要更加注重单个指标的状况,而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整体风险指标的计算。传统的根据分指标加权计算总指标的做法在这里显然不适用。

(二)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预警阈值

在指标的设计过程中,笔者尽量使用量化方法,对于一些无法用量化指标说明的问题则运用相应的定性指标予以说明。但在量化指标中,由于实践数据的缺乏,很难准确地找到一个比较适合的预警阈值,或称为预警边界(一旦相应的预警指标变化超过阈值范围即发出预警信号),如“近一周信息系统病毒发作的次数”,究竟达到多少次才发出风险预警信号可能要视病毒的危害程度而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边界问题的还有赖于在风险管理预警实践中逐步摸索和经验数据的积累。必须指出的是,各商业银行并不一定需要自己亲身去体验每一个操作风险事件的教训,它们可以从他人的负面教训获益。当然,这有赖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三)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警级的判断

篇7

[关键词] 建筑施工 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是建筑工程产品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财产损失。建筑工程产品不同于普通产品,它凝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包括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两个方面,两者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不安全的因素也会影响工程的质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带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在工程大理建设、建筑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不断,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也引起了全社会、全行业和所有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

二、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1.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一是抓好建筑施工特殊工种的安全技能教育,建筑施工现场涉及多个工种,其中部分工种属于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种,如电工、架子工、施工电梯、建筑起重机械操作工等特殊工种,这些工种对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建筑施工特殊工种必须坚持教育、培训、考核和执证上岗的要求,坚持严格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不发上岗证,无上岗证不得上岗,严格建筑特殊工种管理;

二是加强岗前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安全危险源不同,对建筑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结合工程进度和安全管理实际,对有关安全技术事项向所有进行施工的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岗前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认识安全生产新情况新问题,掌握注意事项,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安全教育,提高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认真分析总结建筑安全生产阶段性工作,吸取教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及时纠正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存在的问题;

2. 做好建筑安全防护措施,做好事故预防

由于人容易受到心理、生理等条件的局限,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并不能完成杜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建筑安全防护措施也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建筑施工安全措施主要是抓好“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防范高处坠落事故。“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宝”防护是指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在超过2 米以上悬空作业的须系好安全带,悬空作业点无法挂设安全带的,设置安全拉绳或安全栏杆等,悬空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置安全网,按照规定对建筑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立网和水平兜网。“四口”是指: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五临边”是指: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或盖板、架设安全网,在施工的建筑物的所有出入口搭设牢固的防护棚。对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等,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主要可降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机率,减小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损失。安全防护设施到位,即使发生高处作业坠落,但由于安全防护设施可大大减缓高坠人员物体的冲击,减小对人员的伤害,可有效降低事故等级、损失。

3. 制定应急预案防止事故扩大

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来讲,采取培训教育、安全防护等措施可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需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在发生事故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通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一旦发生事故,施工企业具有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应处理故障或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的初期阶段,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同时,采用预定的现场抢险和抢救方式,在突发事件中实施迅速、有效的救援,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减少人员伤亡,拯救人员的生命和财产。

4. 购买工程保险,转移事故风险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不断出现,并在工程实践中逐渐推广应用,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承接技术没把握、管理经验不足的工程,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的技术咨询,重视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尽量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购买工程保险是转移和减少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措施,建筑施工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建筑工程保障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建筑安全事故,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赔付,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减轻了建筑施工企业在发生建筑安全事故后对人员伤亡赔付压力。

5. 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涉及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监测单位、政府监管部门和所有参建人员,需要各方统筹合力共同做好各自的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才能从总体上降低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

一是科学设计工程施工流程,减少违章操作机会。建筑施工流程科学对于降低建筑施工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施工流程不科学,就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二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员的使用。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建筑业基本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机械化程度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化水平,降低建筑工地内从业人员数量,也可能降低建筑施工的风险。建筑工地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会对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安全意识会有所提高,安全隐患也会相应减少;建筑工地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会大大降低建筑工地平均面积内作业人员数量,即使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由于作业人员少也会大幅度降低人员的伤亡;建筑工地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后,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规范建筑施工现场秩序,减少建筑施工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安全隐患的管理。从建筑安全事故的统计来看,由于建筑施工安全自身的特点,建筑安全生产事故主要集中在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等五大类事故上,因此要重点抓好这五类安全隐患的管理,减少这五类建筑安全事故,就能从根本上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

三、 总结

一个事故不断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不断的建筑施工安全质量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也是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所无法承受的,因此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应该引起越来越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关注,尊重生命、关注安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力量,降低企业成本,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正常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篇8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会计个人述职报告范文参考,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会计个人述职报告范文参考一

20xx年本人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顺利完成了20xx年完成了省公司及分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情况做一汇报。

一、结合降本增效、本地网全成本评价管理体系及基层营销单元准利润中心的管理模式,全面执行预算管理,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

1、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释放基层营销单元经营活力,提升企业整体效益水平,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的落地执行。

2、加大成本费用的管控力度,支出付现总成本约6950万元,其中营销费用约1490万元,占总付现成本的21、4%。

二、进一步提升财务信息化水平与服务支撑能力建设,全面提升财务信息质量与价值。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支撑手段,展现本地网各专业资源占用和使用情况。对所有供应商信息进行了疏理,清理了供应商银行信息550条。

三、切实加强资金管理

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对所有收入户全部进行了网银自动划款管理,沉淀资金月末基本趋于零余额。上划资金6800多万元。

坚持月末对营业款结算科目进行核对清理,在营业款欠款分析表上分项注明。每月进行银行账户余额的核对,认真填写银行对账明细表。

四、加强和完善会业对账制度

对账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增加了网运成本的核对工作,网运成本匹配率达到了95%以上。相关问题及时与各部门进行沟通解决。

五、加强财务核算基础工作

对凭证严格把关,杜绝因附件等原始票据不详、审核不严而造成核算错误。将每月财务资料按要求分类装订存放。

加大外部发票管理力度,清理了20xx年-20xx年所有外部发票,加大对原始发票的审核力度。

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成本费用管控不力

20xx年付现成本支出6950万元,超预算870万元(14%)。

(二)营业欠款没有很好的控制合作网点不能按日归集资金,缴存周期较长;每月欠款额度较大等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

(三)财务工作能力及基础工作仍需进一步提升

ERP系统、报账平台、全成本管理核算系统已陆续上线,对财务人员在操做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还需加强对各系统的学习及操作。

会计个人述职报告范文参考二

市分行会计部:

20xx年是我在XX支行担任会计主管的第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从一个完全没有接触对公业务的个人客户经理,迅速的转变成为一名会计主管,除积极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努力工作之外,能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会计基础管理精神,狠抓会计内控建设。

1、坚持按月开展自查工作,促进会计内控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自查是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操作风险的重要防线。对这一块工作的重视我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尽管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还是坚持按计划、按程序每月对支行全部网点开展一次认真细致的检查。做到每次检查都有方案、无通知、有记录、有整改、对责任人有处理、有通报。监管的内容也严格按照会计监管制度的规定和案件专项治理的要求逐条细化,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把实质重于形式作为自查的重要原则,通过持续、认真细致的自查,支行的会计内控管理比以往年度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

2、建立全面的岗位责任制,把岗位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做到每一项工作有人管,每一个工作有人抓,防止出现相互推托、工作脱节的现象,按照岗位责任制进行严格考核,使我支行内控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二、认真贯彻和执行各项会计、出纳制度及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促进会计出纳工作基础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1、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提高柜面服务质量”为目标,从工作制度、员工素质入手,高标准,严要求,苦练业务技能,强化管理考核。一年来,我认真贯彻和执行总行各项会计、出纳制度及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比如:对挂失业务、全国支票、汇兑业务等关键业务进行了规范,改变了以往登记簿登记不规范、资料不全的问题,对于发生的交换差错事故及时整改,防止了各类差错隐患的再次发生。

2、在工作中,我坚持日常及时制度检查和事后稽核通报,加强内控管理。各项会计出纳制度是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在制度的贯彻落实上,我注重双管齐下、标本兼治。一是充分发挥日常内控的监督和规范,利用实时监督和监控检查的机会,使我支行内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正确处理好事后稽核发现的问题。首先按照我行各类文件的相关规定,对临柜会计出纳业务进行即时、定期、不定期的监督和审核,其次做好和事后稽核的沟通工作,正确处理好事后稽核中心发现的相关差错,及时做好事后稽核差错的分析反馈工作,及时给予出错柜员通报,查找问题原因,及时落实整改。从各个环节加强对柜面业务的管理,提高了我支行的内控机制。

3、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履职能力。会计主管履职到位与否,是会计内控好坏的关键一环。由于我之前的岗位是个人客户经理,因此,如此之大的角色转换对我的业务要求非常高,如果自己不对会计业务有一定的了解,就无法对支行的会计风险进行把控,因此,我坚持学习业务,虚心向老员工请教,积极与直管领导,主管行长进行沟通,通过自己的努力,熟悉业务,进入角色。

三、加大力度强化风险管理。

1、对公账户对账工作方面

在过去的一年中,营业部高度重视对账工作。在一、二、三季度对账工作中,营业部重点账户对账率达到了100%,完成了分行对账工作要求。

2、定期组织案防例会,强化员工风险意识

营业部按月组织全行案件防控工作会议,并定期传达总分行业务风险文件制度;定期配合综合部开展员工行为专项自查、互查工作;按照分行要求建立声誉风险防控体系,并定期组织演练。

3、加强晨会学习,堵截柜面风险

在每日晨会中,营业部开辟了风险防控工作专栏,组织进行每日风险提示工作。重点对突发事件处理、柜面风险防控、案件防控动态、操作风险防范等工作环节进行逐个剖析,在员工思想上构筑了牢固的风险防范平台。在过去的一年中,营业部有两人共两次次堵截了柜面诈骗案件,培训效果明显。

4、突发事件处理工作方面

按照分行文件制度要求,营业部梳理并建立了多项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如防抢劫处理预案、防火预案、声誉风险处理预案、理财产品应急处理预案等,并定期配合支行综合部组织全行范围的突发事件模拟演练工作。通过上述演练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员工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处理突发事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业务指标方面

1、20xx年支行营业部的中间业务相对偏低。总结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支行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客户的结构也较为单一,部门没有人手能够外出营销;其次部门经理工作监督存在疏漏,在产品培训及员工辅导工作上存在不足;最后,员工主动营销意识薄弱、营销能力有所欠缺,产品营销工作无论从员工营销开口率还是营销成功率上均为达到预期的效果。

2、存款业务方面,支行的存款90%来自于海关的存款,因此海关收税的高低严重影响支行的存款业务,而个人客户的数量又较少,来行办理业务的客户绝大多数都为老客户,所以营业部存款余额增长乏力。

4、对公网银对账工作推进迟缓

20xx年,营业部对企业账户签约管理工作重视度较高,全员几乎都参与到银企对账工作中,但是有极个别企业老总在国外治病,无法回国,造成支行的3季度对账率未达到双百。

基础管理方面

20xx年支行发生一笔重大差错,原因是在我休假期间,支行员工手工修改重空号码,造成严重的串号使用凭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①我对员工的管理不够严格。

②员工的风险意识太差,我没有尽到相应的风险管理责任。

柜面服务方面

员工主动服务意识有待提高,柜面服务规范性有待加强。集中体现在,营业大堂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足,更多时候员工仍是被动接受客户咨询,提供被动服务;柜面规范服务的持续性不足,部分员工不能保证工作日全时段的规范化服务。

工作执行力方面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工作执行力上尚存差距,集中体现在:

1、工作计划性需加强,部分工作计划考虑不够充分;

2、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业务流程为按照制度要求落到实处,检查监督力度不足;

3、对员工的风险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会计个人述职报告范文参考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时间如梭,转眼间又将跨过一个年度,回首过往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迄今为止任职一年多时间,我主要负责出纳工作。

出纳工作职责是负责现金收付、银行结算、货币资金的核算和现金及各种有价证券的保管等重要任务。出纳工作责任重大,而且有不少学问和政策技术题目,需要好好学习才能把握。因此,工作的效率很一般,对工作形成了难度,如何办理货币资金和各种票据的收进,保证自己经手的货币资金和票据的安全与完整,如何填制和审核很多原始凭证,以及如何进行帐务处理等题目,通过实践,业务技能得到了很快的提升和锻炼,工作水平得以迅速的进步。

现将我在XX年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出汇报:

1.XX、XX年1-11月收进情况:XX年16558409.30元,XX年12917304.10元,较XX年增长28,其中药品收进较XX年增长41。

2.XX年1-12月用度19270198.80元,XX年1-11月用度23107672.30元

3.合作单位4-11月***生门诊和住院用度219832.58元,已收回217635.31元,余2197.27元未收回

4.医保住院患者***生110笔用度946291.58元,已收回107笔用度940726.57元,余3笔用度5565.01元未收回

5.咨询后来院检查情况:8-10月门诊用度4135.94元,8-10月住院用度47404.68元;医疗服务部业绩情况:10-11月门诊用度4006.02元,10-11月住院用度17539.48元。

6.2月份迎接审计部分对我院的账务检查工作,做好前期自查自纠工作,对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题目做好统计。

7.及时发放职工工资和职工工作餐券。

8.10月份大兴区社保中心来我院检查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情况,目前我院签定劳动合同人数为11人并为其按时缴纳社会保险。

9.自8月份开始我和倪志鹏共同完成了职工基础奖的发放工作,每次我们都是核算几遍,由于这是关系到个人的利益。8-11月共计提26029.2元,发放16734元。

10.及时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假如本月有职员减少,应在本月25日之前到社保办理,否则下月将发生用度,根据医院职员的增减及时做好社会保险的变更。

11.自6月份-至今我参与收费处的倒班工作,使我了解很多关于医疗方面的知识,如何查看处方,如何收费,从物价方面了解医院的收费情况。

12.12月18日与开户银行办理了免费单位账户结算证,这样可以在网上实时查询账户的每笔交易情况,不用再电话查询。

出纳工作实在就是不断的在工作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个过程。只有通过在工作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使业务技能进步,使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得到迅速进步,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还将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XX年的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1.日常工作中有些做的不够细致、深化,往往只局限于格式,停留在表面,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以后如何将工作做细作深,应是今后工作中的又一重点。

2.财务工作是对医院经营活动的反映、监视,需要从医院的整体来考虑数字所反映出来的题目,这不仅要了解医院的财务状况,还要结合院内其他部分的信息综合考虑。

出纳工作是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是经济工作的第一线,因此,它要求出纳员要有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作为一个合格的出纳,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要求:

1.学习、了解和把握会计法规和医院制度,不断进步自己的业务水平。

2.出纳工作需要很强的操纵技巧。作为专职的出纳员,不但要具备处理一般会计事物的财务会计专业基本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处理出纳事务的出纳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

3.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热爱出纳工作,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4.出纳职员要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现金、有价证券、票据、各种印鉴,既要有内部的保管分工,各负其责,并相互牵制;也要有对外的保安措施,维护个人安全和公司的利益不受到损失。

篇9

公司所属各单位:

2017年是公司全面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会精神,以国家十三五规划为指导思想,以“五个狠抓、两个驱动、两个目标、两个到位、一个储备、一个发展”为工作宗旨,在深入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公司稳定长效发展目标的重要一年,因此,做好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意义十分重要。因此,经公司党政领导决定,2017年确定为天津市第一运输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发展年”。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交通集团关于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际,2017年公司安全生产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交通集团一九三三安全操作规程》为指导,降低公司在安全问题上所承担的风险和压力为目标,紧紧围绕“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责任体系和“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一定要处理”的工作思路,本着全面提升完善、不断充实调整、狠抓执行落实的原则,针对安全生产的新形势、新变化,采取积极有效对策措施,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深入开展全员教育,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安全标准,提升安全技术水平;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健全完善合作经营体制机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规范管理档案、台账等基础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实现依法依规生产经营,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全面上水平。

2017年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总的目标为: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预防控制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的人身财产不受损失和伤害,努力创造安全稳定的企业环境,为实现“振兴一运,责任交通”奋斗目标的保驾护航。

围绕上述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今年要重点落实好十个方面的工作措施: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确保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在公司领导及员工中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安全责任体系,从而形成有效的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严格执行公司下发的史上最全、最细、最严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确保各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责任体系。将生产经营和安全工作同时计划、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做到职责清晰、内容明确、落实到位、严格奖惩。严格按照集团下达的考核指标,将安全工作目标和各类事故控制指标层层分解,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划分责任区,明确责任人,建立责任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二、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目标考核,建立安全激励奖惩机制。

(一)严格落实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将安全责任层层传递,对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人员按季度和年终实行安全奖惩,对照《考核办法》中的内容要求,逐层、逐级进行责任考核,对于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定期给予表彰和经济兑现;对于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岗位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隐患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相应经济处罚;对于因安全管理失责导致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公司将严格落实挂牌督办、警示通报、诫勉约谈和“四不放过”等制度规定,从严从重追究违法违规、失职不作为行为和安全生产事故的相关责任。年终,公司将对各单位安全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对于考评不合格的单位,公司将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取消该单位和个人任何评先资格,该单位主要责任人取消经济兑现。

(二)2017年各经营单位经理层人员月薪实行90%发放,未发放的10%月薪作为安全生产考核工资,在本单位全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遵守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服从公司安全生产活动安排,健全完善安全基础工作的前提下,经年终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发放。

三、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力营造有章必循氛围。

(一)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规范安全工作标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根据安全生产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会议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安全监督检查制、安全责任追究制、消防安全管理制、营运车辆三检制、驾驶员管理制、GPS监控制等制度,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使公司安全生产制度更加系统、更加规范、更具保障作用。围绕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整改、教育培训、安全事故、车辆检查、动态监控、特种人员作业和特种设备等台账,这既是规范安全工作的基础,也是安全工作长效机制重要内容,更是检查安全生产实际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健全完善外租经营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合作经营、租赁经营行为的安全生产管理,签订《安全管理协议》,认真梳理完善合同和文本条款,明确双方安全职责,切实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三)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经费投入。按照集团下发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精神,严格落实公司《安全生产经费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账户,落实相应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切实做到按标准提取,专款专用,定期核查。一是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安全生产宣教、培训和表彰等工作。二是依照有关法规对从事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定期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对劳动防护、保护用品的使用进行定期检查。三是对公司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以及安全技术改进等投入必要的经费,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四、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做好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

(一)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培训机制,严格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将日常宣传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将上岗培训与岗位练兵相结合。围绕提高公司各单位安全管理能力、提高广大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及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安全教育、应急预案快速启动、危险危害源点辨识、新员工入司三级安全教育等各级各类学习培训教育活动,并建立培训档案。通过培训教育,从而提高公司每一名员工的安全意识,时刻把安全问题摆在心中第一位,真正做到“当生产与安全发生冲突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

(二)安全教育培训实行理论结合实践,除宣贯安全法律法规、传达上级部门下达的安全生产文件精神外,还要组织员工、驾驶员观看事故案例。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事故责任人的处理,从而总结事故经验,吸取事故教训,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事故发生。

五、加强营运车辆及驾驶员管控力度,强化安全基础工作。

(一)各有车单位要配合公司车检中心做好车辆年检,道路运输资质审验,二级维护和车险统一投保等工作,严格执行营运车辆三检制度、定期回场例检制度及驾驶员问询告知制度,做好检查记录,并将检查记录每月上报公司安全部门。

(二) 驾驶员要签订《安全责任认定书》及《安全行车保证书》,外聘驾驶员还要与公司签订《外聘驾驶员安全管理合同》,从而明确安全责任,规避企业风险。结合重大安全活动、节假日、黄金周、春运及恶劣天气,对驾驶员进行集中安全教育,做好教育记录,留有影像资料。

(三)各单位都要按照统一格式建立安全基础台账,完善营运车辆及驾驶人安全档案,实行“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对台账内容要及时更新,做到内容准确齐全。

六、强化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本着检查不断、整治不停的原则,2017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对公司各单位安全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一是通过定期检查形式,对公司的安全生产不利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排查各类隐患和问题,列出明细,落实责任、落实部门、落实专人、落实资金、落实时限,确保整改到位。二是要持续不间断地采取集中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一般部位检查与重点危险源、重点危险部位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大检查活动。检查组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要通过检查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三是定期到仓储库房、租赁场所检查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和隐患,尤其是防火防盗问题的防范措施是否到位、消防器材是否配备齐全等。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客货运车辆的安全检查,严格落实车辆三检和例检制度,安全不达标的车辆要立即整改,杜绝“带病车”上路营运,安全管理人员要行使监管职能,采取驾驶员随机问询,上路抽查车辆等多形式的检查模式。

(二)持续开展“六查六看”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行管部门关于“六查六看”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部署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彻查安全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坚决做到重点部位检查、排查安全隐患,整改整治百分之百,切实消除超员载客、超速行驶、酒驾毒驾、疲劳驾驶和凌晨2时-5时违规运行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三)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对生产作业现场动态监督检查,认真做好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时段、重点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和危险源管理工作。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机制,落实事故隐患整治责任。建立隐患排查台帐和隐患整治台帐,做到整改措施、整改责任领导、整改资金投入、整改期限“四落实”。

(四)建立健全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天运通仓储物流基地等人员密集型场所消防重点区域的安全监管,强化对消防设施缺失、损坏和疏散通道堵塞、安全出口锁闭等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专项治理。强化对本单位外租外联户、仓储库房等安全整治,消除“三合一、多合一”现象,确保企业消防安全稳定。

(五)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按照集团要求,在生产作业经营过程中每天必须至少安排一名领导班子成员现场安全带班值班,认真对本单位重点部位、重点岗位、关键环节进行检查巡视,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指导现场人员安全作业。

七、不断完善应急预警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一)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结合公司安全生产的实际和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认真完善安全生产以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着力在危险性分析、评估和防控措施制定上下功夫,规范各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员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在完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要着重抓好预案的实施与演练。充分发挥预案的指导作用,全面开展对全员的应急培训、宣传和教育。通过培训、宣传和教育,发现应急预案的不足和缺陷,并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和改进;通过培训、宣传和教育,使相关人员了解本岗位、本辖区的危险性因素、防控措施以及一旦发生事故,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如何协调各应急部门人员的工作等。同时要注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一旦有事,能够快速反应,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尤其是避免人员的伤亡。

(二)根据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以及不同季节安全生产形势,围绕火灾事故、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等事故隐患,年度开展不少于四次的演练活动,提高企业应急指挥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紧急情况下的科学施救、有效施救,并做到有演练记录、有参加人员签字、有演练评估报告、有演练照片等影像资料,及时存档。同时,要结合演练活动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组织专家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提高预案的可实施性。

八、推行职业健康管理机制,有效保障从业人员作业安全。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各单位要成立专项工作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职业健康工作,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职业病预防及相关健康知识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职业病防范的意识,企业要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有针对性的健康体检,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登记汇总,通过相关措施,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九、强化安全科技手段,完善安全基础管理与高新科技结合。

(一)进一步落实科技兴安战略,加大安全科技投入,建立驾驶员风险预警管理信息系统,在驾驶员报班前进行酒精检测、心理压力情绪检测,消除驾驶员疲劳驾驶安全隐患。建立营运驾驶员恶劣天气预警预防平台,遇有突发恶劣天气,以短信息的形式及时提醒驾驶员做好预防预控,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二)强化完善营运车辆动态监控管理。公司GPS动态监控中心要严格落实对营运车辆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如实准确记录监控情况,完善纠正和处理超速、超员、疲劳驾驶、故意破坏卫星定位装置等违法违规行为纠错机制,对监控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相关单位和主管领导进行纠正,遇有特殊重大情况要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对于拒不改正的问题车辆驾驶员和单位主管领导,要严格按照《GPS动态监控管理制度》,按照上限进行处罚。公司GPS动态监控中心还要对分公司监控室的有效运行进行监督,对发现分公司监控室监控人员未按职责对问题车辆进行纠正和记录的,以及存在脱岗、睡岗和干与监控无关的事的行为,要予以严重警告和经济处罚。

篇10

关键字: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辨析;防控

1 引言

建筑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建筑施工因具有作业流动性大、露天作业多、产品体积大、形式多样、施工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和作业人员更换频繁等特点,经常会出现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等安全事故。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层、超高层建筑物、轨道交通工程、大跨度、深基坑工程、异性建筑物等数量日益增加,新材料、新工艺在建设工程上的应用也使得工程建设速度大大加快,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引发了新的危险因素,使得我国建筑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为控制和减少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风险,实现安全目标,并持续改进安全业绩,实现事故预防,需要找到导致事故的根源―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对其进行全面、正确认识,并及时采取最佳方案进行有效控制,以求降低事故率,减少人们生命财产损失,保持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2 重大危险源定义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 8-2000),所谓重大危险源就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大于临界量的单元。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重大危险源的界定主要包括:人的危险行为及管理的漏洞、物的不安全的状态、恶劣的环境影响等。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工程施工事故可能随时发生,并可导致人员死亡及伤害、环境破坏、财产损失,这对于建筑施工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都会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危及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

3 建筑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根据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操作规程、以前一些事故案例以及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历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列出建筑工程各个施工阶段、部位和场所中导致事故发生可能性较大、且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施工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研究评价,可以辩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建筑施工重大施工危险源因具体情况而不同,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情况:

3.1 深基坑工程

开挖深度5m及以上的深基坑(沟、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地质条件、周围环境或地下管线比较复杂的基坑(沟、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可能影响毗邻建筑物、构筑物结构和使用安全的基坑(沟、槽)的开挖、支护及降水工程。

3.2 高支模工程

搭设高度8m以上的、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的、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KN以上的承重支撑体系等。

3.3 脚手架工程

搭设高度50m及以上的落地式脚手架;悬挑高度20m及以上的悬挑式脚手架;提升高度15m及以上附着升降脚手架。

3.4 起重吊装工程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2台及以上起重机抬吊作业工程;跨度30m以上的结构吊装工程。

3.5 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拆卸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卸工程。

3.6 拆除、爆破工程及其他工程

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扩孔桩工程;地下暗挖、隧道、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尚无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

由上可见重大危险源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伴随施工全过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在深入调研省内外同类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行业专家作用、采用多种危险辨识方法综合分析重大危险源,做到全面、准确、无遗漏的完成危险辨识。

4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关系

根据以往事故教训分析,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具有密切的关系。为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重大事故发生,必须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监控,防止出现事故隐患。理论研究和事故调查的实践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也即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图一给出了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图,从中可以看出,只要对重大危险源,或者说对能够造成重大伤害事故发生的设备、设施和场所实施有效监控,防止出现事故隐患,则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5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

重大危险源控制是建立在重大危险源辩识和评价的基础上,编制科学的危险源管理方案,预控施工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投入到高风险的地方,达到实施风险控制的目的,低成本、高效率地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障施工安全。

5.1控制基本原则

一是优先消除原则。首先考虑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实现本质安全。二是降低风险原则。若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其次考虑降低风险。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努力降低伤害或损坏发生的概率或潜在的严重程度。三是个体防护原则。在采取消除或降低风险措施后,还不能完全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时,最后考虑个体防护设备,作为补充对策。如穿戴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等。

5.2 控制措施

5.2.1 组织措施

5.2.1.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危险源确定后,在对危险源进行系统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源重点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应急措施和考核奖惩制度等。

5.2.1.2 明确安全责任、定期检查

根据各危险源的等级,分别确定各级负责人,明确具体责任。特别是要明确各级危险源的定期检查责任,除作业人员必须每天自查外还要规定各级领导定期参加检查。对危险源的检查要制定检查表,对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逐条逐项进行检查,并作记录。如发现隐患则应及时反馈,及时进行消除。

5.2.1.3 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严格要求作业人员贯彻执行有关危险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按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按安全检查表进行日常安全检查; 危险作业经过审批等。所有活动均应按要求认真做好记录,领导和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施工安监机构定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育,根据检查考核情况进行奖惩。

5.2.1.4 组织人员进行监控、抓好信息反馈

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危险源进行监控,建立监控台账,定期评估分析危险源的状态变化情况和演变情况,对于特殊环境、季节性、高危险作业时段等,进行盯岗盯班监控。建立、健全危险源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对信息反馈和隐患整改的情况,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要进行定期考核和奖惩。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施工安监机构要定期收集、处理信息,及时提供给领导研究决策,改进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工作。

5.2.1.5 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

建立健全危险源的安全档案和设置安全标志牌。应按安全档案管理的有关内容要求建立危险源档案,并指定专人保管,定期整理。在危险源的显著位置悬挂安全标志牌,标明危险等级,注明负责人员,表明主要危险,并扼要注明防范措施。

5.2.1.6 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

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制定考核标准,并力求量化,划分等级。定期严格考核评价,促使危险源控制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

5.2.1.7 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

针对重大危险源工程施工方案,须严格落实实施专家论证制度,施工方案必须经过专家论证审查通过后,方可进入实施阶段,以有效遏制重特大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5.2.1.8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按照每项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现场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并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即定期进行演练,以及在必要时进行修订。

5.2.1.9 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要制定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制度,编制年度培训计划,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加强新上岗人员和轮岗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安全施工。

5.2.2 技术措施

5.2.2.1 消除

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但按照现代安全工程的观点,彻底消除所有危险源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们往往首选危险性较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消除的危险源,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合理结构形式,选择无害、无毒或不能致人伤害的物料来彻底消除某种危险源。

5.2.2.2 预防

当消除危险源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危险因素发生的措施,如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适度提高工程施工安全设防标准,从而提升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5.2.2.3 减弱

在无法消除危险源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轻危险因素的措施。

5.2.2.4 隔离

是指在消除、预防、减弱等对危险源均不起作用的情况下而采取的将作业人员与重大危险源隔离开或将不宜共存的物质分开的措施。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隔离操作室等。

5.2.2.5 连锁

是指在作业人员出现操作失误或机械设备处于危险状态时能够通过连锁装置来终止危险的恶化。

5.2.2.6 警告

是指在易发生故障的危险源附近配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安全色或配置声光等报警装置。

5.3 重大危险源控制程序

建筑工程在开工前,应先编制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针对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组织有关安全专家辩识施工现场潜在的重大危险源,并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价方法,判定哪些是重大危险源,然后确定有关责任部门制定各专项安全施工控制方案及应急救援预案; 通过资金保证,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来监督安全管理、技术、教育等控制措施到位; 最后对执行成果进行评估、改进。重大危险源控制程序主要分为6 个实施步骤: 普查辨识- 申报登记- 建档建库- 安全评估- 隐患整改- 监测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