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常规管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4-05-20 17:4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常规管理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班级常规管理方法

篇1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方法策略

班级作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本载体,对幼儿教育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国内对幼儿园常规班级管理的相关研究与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因此作为幼教工作的从业者,我们必须立足保教需求与行业发展需要的实际情况,对常规班级管理的有关方面进行探究,采取现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促使幼儿教育向更好地方向发展。

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班级囊括了教学内外方方面面的内容,是幼儿园内的“小型社会”。幼儿的主要活动都是在班级中进行的。幼儿园常规班级管理指在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园内小环境中,幼师通过专业方法帮助与指导幼儿习得基本生活技能与建立社会规则的过程,旨在确保幼儿在园内的生活、游戏、学习等多项活动的顺利开展[1]。常规的班级管理作为幼教中的重要基础环节,可让幼儿在园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满足其基本的情感需要、挖掘其人生的兴趣点、培养其责任感以及获得生活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同时可以为小学教育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班级管理必须在观念上引起我们幼教从业者的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加大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各项投入,在科研上加强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深入。

2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原则

幼儿园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充满了创造性,教师在实际管理中拥有很大的自,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顾原则的随意发挥[2]。为了更好地保证工作的开展,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班级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我们必须遵循以下三点原则。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公正合理的教育环境的基础。幼师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舵手”,班级活动的设计、安排与展开都由幼师来执行。从管理型幼师到服务型幼师的理念转变,体现了幼师在从业中追求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理念。这一追求有利于为幼儿创造一个公平合理、和谐融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引导幼儿形成对未来生活有帮助的社会常规[3]。在保教工作中坚持师生平等原则,采取配套方法与措施,可以帮助幼儿获得人权的基本需求,同时在无形中破除权威观念,达到自我管理、自主探索、追求真理的增值效果。有效的班级管理必须脚踏实地、结合实际、落到实处。每个班集体都有各自独特点,要做好常规班级的管理工作,首要前提就是对单个班级内部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观察了解[4]。教师要针对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与生活习惯,结合其自身优点,综合制定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独一无二的、现实可行的班级常规管理的目标,并具体细化到教学安排中去,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促使常规班级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从教育效果上来说,常规教育中的言传身教远远胜过于单一的口头教育。针对幼儿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发现,幼师是幼儿在儿童前期的权威人物,在幼儿心中有着与家长和朋友无法比拟的崇高地位。幼师保教工作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很容易成为幼儿的模仿对象,也很容易成为幼儿评价一切事物的标准。因而在教育工作中,幼师应该更加严于律己,在不断加强自身保教能力的同时,严格规范自身言行,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孩子们提供一个鲜明的学习榜样,使幼儿在班级中有直接的学习对象。

3幼儿园班级管理方法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为7岁以下的儿童,对这一阶段孩子的管理和中小学阶段孩子的管理有明显方式上的区别。如何合理利用各项资源,提高工作实效,就需要幼师在管理理念、策略、手段和模式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更好地发挥管理的艺术。幼师班级管理理念的先进程度是幼儿园常规班级管理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和首要前提。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管理理念,因此不同班级出现截然不同的管理策略,自然也就呈现了各有特色的不同班级类型。追根溯源,为了促进幼儿良性发展,幼师应该树立这样一种理念:立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现实性需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实现班集体在教育价值和社会效益上的统一,发挥班级整合优势让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谐班级环境的创造,首先离不开平等的师幼关系,其次离不开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心理上接受并且亲近老师,幼儿才会对幼师产生信任感,不仅要在活动中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经验,也能听从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采取的措施。要为幼儿创造宽松舒适充满安全感、又具有学习意义的班级环境,满足幼儿探索活动的需要和自主选择的意志与权力,需要幼师付出很大的精力。首先要有正确的从业观念,把自己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幼儿生活中的朋友、知识上的导师、家校联系的桥梁,而不是冷冰冰的教学管理者。其次要有科学的儿童观念,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全身心维护幼儿刚刚萌芽的自尊,把幼儿看作是平等地位中独立的人,而不仅仅是需要生活上照顾、学习上教育的人。班级内部所形成的,由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规范所构成的总和就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集中体现在班集体的外在形象上,是一个班级的内在灵魂。班级文化是一个多元构建的过程,离不开班级环境、教师、家长与幼儿各方面的合作。作为从业者,首先发挥我们表率作用,在精神与行动上和谐友爱同事、真心关爱幼儿、同时密切联系家长。其次发挥我们班级主导者的作用,在制定班规、设计班徽、拟定班级口号等可以实实在在体现班级内在及外在,形成本班特有文化的标记,创造出自己班级的文化风格[5]。师幼互动是幼儿班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保教工作进行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土壤,是幼儿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支柱。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建立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首先,在以幼儿为主体的日常生活中强化互动意识。幼师在实际保教工作中,主动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支持、参与以及合作对象。更多的关注与满足幼儿的实际情感需要,有意识的促进其主体性发展。在实际中作中引导并不断强化这种有效师幼互动意识的建立,在实际班级一日常规中做好自己的角色。其次,在照顾幼儿生活的过程中建立互动模式。幼儿在幼儿园内的生活除了受教育之外,更多的是满足其基本的保育需要。幼师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幼儿生活的照顾,是师幼之间特有的互动模式的体现。在生活照顾的互动中,幼儿在幼师的指导下习得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萌发保护性的自我意识。寓教于育,将教育融合到保育中去,可以发挥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在互动中合理照顾幼儿的情绪。幼儿第一次离开父母,这种分离所带来的分离性焦虑以及与陌生环境、人物的不熟悉等等都可能成为幼儿情绪不稳定的诱发因素。这告诫我们在实际班级互动中不能忽视幼儿的心理感受,不能对其消极情绪置之不理,要设身处地的从幼儿的心理出发,实现与幼儿良好的共情,及时安抚与转移其消极情绪,给予更多的关注感与积极情绪体验[6]。结合科学高效的时间管理模式可让班级管理工作顺畅进行。幼儿在园内一天的生活、游戏与学习活动,以及常规的园内管理活动,若没有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极易造成时间的浪费与活动的受限。实际保教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从幼儿自身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出发,合理安排各项活动流程,劳逸结合,科学规划。另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一成不变的管理方法不符合我们管理工作中的结合实际原则。在满足幼儿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幼师一定要具备灵活安排其生活的专业素养。最后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提高管理效率。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用规章制度管人,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与规则意识。

4总结

总之,幼儿园的常规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作为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实际保教工作中探索发现进而解决问题,将自身的经验成文共享,这是我们每个从业者都能做到的,对于促进幼教工作的发展也是极具影响与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姜锐.教师应对幼儿违纪行为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2]马兰.偶然事件下的幼儿园班级规则生成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3]韩姣.生活活动中新手与经验教师师幼互动观念及行为比较的个案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4]张立新.幼儿园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5]韩姣.生活活动中新手与经验教师师幼互动观念及行为比较的个案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篇2

关键词:班级常规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54-01

班级是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主任是班级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的首席责任教师。

一、班级常规管理中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

1、班级教育管理理论底蕴不够

班级教育管理是育人的系统工程,几乎涉及到一切与人有关的科学领域。当前,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正是缺乏这样的理论做指导,掌握的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甚至可以说仍停留在传统的师徒经验传递的水平上。因为许多班主任老师从来没有进行过班主任上岗培训,甚至有些教师是非师范专业,本来就不懂得教育规律,缺乏专业学科知识。所以,对于班主任这项工作,他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做,或仿照他们上学时一些老师的做法去教育学生、管理班级工作。

2、管理决策方法老化

面对教育新形势,有些班主任本身缺乏先进管理理论的指导,在思想上还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因此不可能用新的策略去管理学生。再加上学校不完善的班主任工作考评制度,使班主任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新理论,导致班主任更多的去关注学生是否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关注班级形象,而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及对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内在动力的培养较为忽略。这样,班主任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工作不切实际和没有注重综合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现象严重,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有所欠缺,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缺乏必要的反思等问题。

3、管理观念滞后和管理能力欠缺

目前的中小学教师,一般都没有受过专门的班主任工作训练,承担班主任工作的人,多半是在自己实践摸索中积累经验。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欠缺,班级管理观念落后,是班级管理中问题存在的主观原因。

(1)对班级的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

(2)对班主任的地位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

(3)对学生的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

二、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影响

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社会的缩影。在社会的大环境中,目前许多学校的正面教育有时显得苍白无力。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领导不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二是“应试教育”的枷锁加重了班主任的负担,使班主任无暇学习教育理论,更没有精力再学习管理知识。三是形式主义的检查过多,使班主任老师忙于应付。

2、评价激励制度的制约

新的管理理论的实现,是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完成,而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广,繁琐复杂,但大工作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定。班主任的津贴较低,这是最令班主任不满意的问题。与极少量的班主任津贴相比,在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中,对班主任往往是“惩”多于“奖”,这种以点带面的考评方式缺乏综合评价性,但却直接与班主任工作考评挂靠,考评结果又将作为年终评优考核的依据,这造成班主任教师精神压力过大,担心班级被扣分,根本没有时间来学习新的理论,也就不存在用新的策略去教育、指导学生。

3、班主任自身因素作祟

班主任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一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学研究不深,以至于对班级管理的组织行为,班级内部的正式、非正式群体不知所以然。二是教育工作方法的简单化,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学校功能的萎缩。三是联系不够,班主任不能与任课老师协商本班的教育问题,证明其有形成教育合力的意识;在处理家庭和学校关系时,班主任老师很少或从不家访,缺少和学生家长的沟通。

三、对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采取的对策

班级常规管理主要是班级经常性的规章制度的管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于有效、持久的常规管理。呈良性循环的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思想等诸方面习惯的养成和进步,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能否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学校对班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班主任实施的,主要从下面几点做起:

1、要提高班主任的班级教育管理理论

2、要改变班主任的管理决策,使其与现代教育相适应

篇3

关键词:OEC管理;精细化管理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话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时间是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是时代赋予的要求,也是广大家长对班主任的嘱托,在班级管理中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摆在班主任面前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课题。

海尔集团以其多元化的产品,优异的品质,诚信的宗旨,完善的服务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同,海尔集团掌门人张瑞敏所创设的OEC管理体制更是在各行各业得到推广,OEC管理,其中“O”代表Overall(全方位),“E”代表Everyone(每人)、 Everything(每件事)、Everyday(每天),“C”代表Control(控制)、Clear(清理)。

OEC管理模式也可表示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用海尔的话讲“总帐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即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每天有所提高。这就意味着班级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常规管理等所有的管理项目都有人管,班级所有的人均有管理内容,并依据工作标准对各自管理的事项,按规定计划执行,每日把实施结果与计划对照,及时总结并纠偏,达到对班级日日控制与事事控制的目的。在五年制高职校班级管理中引入海尔OEC管理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因地制宜地加以灵活运用和创新,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企业文化理念引入班级管理具有特定的内涵和意义。精细化,顾名思义:就是追求“精”和“细”。它的内涵主要包含:一是“精”,即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要突出。班级学生工作开展的基础是要切合班情,要根据实际确定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重点工作重点做,才能把握住方向,才能立竿见影出效益。二是“细”,即班级管理工作的覆盖面要全。需要法治,也需要人治,但最重要的是法治,只有具备了一套完整而又详尽的规章制度,才能做到事事有章可循。“细”的另一方面含义是要“小”。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才能真正落实班级精细化管理。三是“化”,即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要制度化,管理制度内化为学生生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重点强调把制度落实到位并内化为自觉行动。

转变教育观念,创新管理模式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班级管理的的观念直接决定管理的形式,新的时代背景下,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小,学生的主体意识、自立意识明显增强;部分学生存在着价值取向偏向、诚信意识淡化、团队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人生追求不明确,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自我为中心,在实践中知行背离,卫生习惯差等倾向性问题,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1.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精细化管理

教育改革,观念先行。班级管理要确立面向全体、为了全体、造就全体的观念。将每个学生都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理解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在实践中进行变革,以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变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只有实行精细化管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

2.实施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模式

五年制高职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场所,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班主任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的生理、心理、学习、生活有所了解,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要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全方位关注班级的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常规管理,绝不能忽视班级的任何一个细节。特别强调是当今是一个“人本社会”,独生子女时代,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安全和成才需求引起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一个高职生的背后有一群人在盯着,学校已成为焦点。如果不注意细节管理,万一在某个环节上出现疏漏,轻者影响几个家庭,重则影响社会稳定。显然,靠过去那种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已无法达到上述目标,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明确班级目标,细化管理项目

老子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每天的工作和学习要每天完成,才会轻松的进入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这是抓班级管理效率的法宝。在把握好方向,规范好细节的情况下,可以轻轻松松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OEC管理法始终贯穿着PDCA循环,通过设定班级目标、设计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付诸实施——检查、纠正和改进计划及修正目标,从而使日常工作中每件事都处于受控状态,并达到持续提高的目的。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创建优秀班集体,让学生的职业素养符合社会对职业岗位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班级管理中贯穿“日清日高”原则,在付诸实施的同时加强监督、及时纠正和改进,从而更好的实现既定目标。明确了目标,认清了差距,也就产生了缩小这种差距的动力。通过实施OEC管理法,逐步实现班级“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人尽其才”的管理目标。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

1.学风建设精细化

学生教育管理日趋精细化、科学化,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只有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才能产生精品的成绩。班主任为了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状况,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快速、准确的反应体系,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及时准确地引导学生。这就要求辅导员进行科学的成绩分析,从结果中准确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2.班级文化建设精细化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女士关于文化的精辟描述,或许可以用于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把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这项工作真正上升到班级文化的建设高度上来,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要给学要生创造各种环境,例如学习环境:可在教室内把每个人的长期、短期目标、班级规章制度,职业目标等张贴在教室内,把班级目标、班级标志、班主任寄语、班主任照片、班级学生合影制作成铭牌张贴在教室门口,对师生形成一种激励和约束,增强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的压力和动力,内化为每个人自觉和行动,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生活环境的过程中培养对团队的爱心,并从环境的变化上获得成就感,增强归属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提升学生们的职业素养,缩短他们对企业的适应期,增强他们的职业竞争能力。

3.制度执行精细化

众所周知,制度容易制定,但执行起来有时很难。究其原因主要是责任不明确,也就是分工不细致,遇到问题不能立刻清楚责任人是谁,导致责任心不强。为此,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德育实践制,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管理层次制。例如:德育实践制,把涉及学生的方面面面进行详细的规定,学生达到哪一项即可取得相应的分值,达不到则扣相应的分值,每周汇总、点评,每月评比,并与学生的获奖挂钩。

4.常规管理精细化

根据OEC管理法提出的目标,对班级常规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学生常规细化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德育日常管理三条线。关注学生对学校的喜欢程度,呵护学生的阳光心态,培育阳光学生。坚持“办阳光教育,育阳光学生”的办学思想,加强“以爱育情,以情养德,以德促智”的品德养成教育,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健康成长,快乐成才。开展七大板块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习惯养成、诚信教育、主题班会、班级自治、十星学生、六项十佳、教育引领。增加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和形式,构建各板块的不同教育层面。进一步做好学生社团工作,为学生打造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辅助作用,搞好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和宿舍文化建设。

篇4

一、常抓常规管理,初步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从早晨上学到放学,一日的常规是否规范、文明,影响到良好集体的形成及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团队职责,从小事抓起,抓好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期初,我就根据班中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负责人。如:卫生检查员、两操检查员、班级卫生检查员、纪律检查员等。同时,我利用班队、晨会让全班同学讨论,明确小学生应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

二、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要圆满完成班级的各项任务,必须领导学生,信任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为了挑选出来的班干部成熟起来,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如卫生打扫、就餐,课间活动等都有专人负责,我一改一二年级我一手包办代替的方法,让孩子们动起手来划分为任务,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早读课我让孩子不再扫地,而改为人人参与早读,由班长分别负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每天的作业由各组组长负责检查和收,组长们很能干每天的作业查收很及时并能做好记录。

三、开多种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

二十一世纪要求的学生不再是高分低能的学生,主张张扬个性,发展能力。根据我校的工作计划及本班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开展了丰富多彩活动,除学校举行的活动外,我在班上举行了手抄报比赛、书写钢笔字比赛等,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加强家校联系。

一个孩子的成才,主要功劳不是学校而是家庭。道理很简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氛围如何,家长教养如何,家长素质如何都将影响孩子成长。所以说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只能通过家长来获悉,同样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应及时反馈给家长,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在本学期主动与家长们保持联系,将一些孩子的表现通知家长,共同商量对策,发短信和打电话与多位家交流。

五、注重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最重要,学习才是其次,因此这学期我很注重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利用一切时间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如下课时什么不能做,上放学时路上要注意安全宁愿迟到也要注意安全,一个人在家时要注意什么,过春节要注意放鞭炮时的安全等。

六、存在的不足

一年来,尽管自己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也显现了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

1、工作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日常工作按部就班的时候多,主动创新的时候少;对管理工作零碎的思考多,整体的谋划少。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篇5

根据国家教育部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将以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修订)》为主线,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强化常规管理为重点,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来开展,逐步达到学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学生德育发展方向。

一、重点工作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德育队伍包括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任课教师。德育队伍建设的内容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落实德育导师制。德育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培养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性格气质多元、素质全面的班主任队伍。

(1)校德育工作会议:11月份召开,传达落实常州市德育工作会议精神,由中层以上干部、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全体班主任、副班主任、教研组长等参加。通过学习,德育工作者应该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实效性从思想上形成统一认识。

(2)校德育沙龙:研究学校德育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开拓思路、创新内容、寻找手段,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意见建议。

(3)校德育科研:本学期学校将继续抓好《重点高中学生思想品德能力自我发展的研究》课题,作为德育科研的突破口。聘请专家来校指导和外出参观学习,扭转以往重点不突出、实践不深入等问题。各试验班,各学科实验组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必须进一步明确任务,加强学习,围绕课题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以期取得显着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力。

(4)年级组建议:充分发挥年级组长协调作用,健全年级组例会制度。各年级要定期情况通报,着重反映班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

(5)班主任队伍的指导:我校的班主任主要由长期在我校工作的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外地引进的优秀班主任、有一定教学管理经验的新班主任组成。客观存在着管理思想、管理经验的差异,需要一定的培训和指导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学校将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计划另附)

(6)副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我校的副班主任主要由新教师、未做过班主任的教师、曾担任过班主任现不担任但经验较丰富的教师三部分人构成。这三部分教师各有特点,新教师有冲劲有热情更易与学生沟通但缺乏经验;未做过班主任的教师已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形成了一些管理方法只是对班级管理事务不够熟悉。加强副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是既要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又要从现任班主任处学习;加强副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是要不断完善副班主任制度,加强对副班主任工作的管理与考核,并考虑相应的副班主任津贴和期末考核奖。

2.强化常规管理。常规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是培养人的文明素质的前提。学校将过去时一步从制度、手段等方面强化常规管理。

(1)校德育工作研讨会:适当时间召开,研讨《校文明班级考核细则》以及《德育学分制实施办法》的修改完善,由校德育领导小组成员、部分班主任参加。

(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修订)》的贯彻执行:本学期学校将通过严格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完善考核内容、改进评价体系来加强常规管理。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由教导处、团委、班主任、学生会指导值周班级来完成,值周班级的日常行为规范及值周执行情况由学生会直接考核,教导处抽查,学校校长助理组织部分学生成立监督会,对学生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并对学生会的检查结果予以审核、汇总,每天向班主任通报。原“校团徽佩戴”一项检查内容修改为“校牌佩戴”。

(3)推进优良班集体建设:各班应在开学初填报《文明班级争创计划》,从德智体美劳(特别是德)方面确立本学期的治班思想、奋斗目标、行动计划;期中后召开年级组会议、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文明班级的争创情况;期末各班根据争创情况填报《文明班级申报表》,由教导处、教科室、总务处、团委进行考核,校德育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二、常规工作

1.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

由班主任将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等整合到平时教育的过程中。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本学期将邀请校外心理辅导的专家作1—2次心理健康讲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指导和疏导,新高一及高三毕业班尤其要注意学生心理变化,着重辅导学生如何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稳定的自我控制、良好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健康的自我发展,达到开发学生心智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高效学习的目的。形势法制教育要使学生明确学习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省常中学生应备的素质。

2.各类学生会议

8月30日晚6:00召开高二、高三寄宿生会议、晚7:00召开高一寄宿生会议、9月上旬召开新学期的学生大会、9月中旬召开新学期学生表彰大会、10月中旬进行期中质量动员会、11月中下旬开展期中部分学生座谈会、期中质量分析会、2月份召开期末休业式、期中表彰大会。

3.各类家长会议:

9月上旬召开新学期学生家长会、11月中下旬召开期中后家长会、期中后部分家长座谈会、12月上旬召开第二十届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

4.各类校际传统活动:

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好“教师节庆祝活动”、“国庆系列活动”、“校庆系列活动”、“元旦文艺演出”。

5.各类社团活动:

进一步完善各类社团的组织机构,修改和设立社团章程,定人员、定计划、定课时、定内容、定地点。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出勤考核,教导处将加强组织检查和活动质量考评。

6.各类表彰奖励和补助:

9月份做好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发放工作;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通知精神,做好优秀学生表彰奖励的申报工作和贫困学生助学金的申请工作。

7.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高中课改中的功能:

加强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了解各门学科的课改动向,主动为师生服务。

篇6

关键词 班级管理 中学生 班主任 对策思考

在教学工作中,搞好班级管理,加强班级建设,对于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就初中教育而言,班级管理因其对象为正值身心发展阶段、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初中生,使其具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从初中班级管理在的主要问题及优化管理措施方面谈些看法,以资交流的。

一、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班主任管理素养不高。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是学生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具有较大的职责和权威,多凭经验进行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缺乏必要的管理理论知识的指导。主要原因是:一是学校不重视新任班主任的岗前培训工作,认为从学校毕业就自然能胜任中学班主任工作。二是学校不重视己任班主任的在职培训,没有组织或组织次数不够,一些班主任的理论知识未能有效得到扩充和更新。三是班主任自主学习不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班级管理和理论教育知识。

2、管理内容不够全面。一是注重常规管理,忽视能力培养,他们仅仅重视维持班级运转的常规管理,如考勤、清洁、纪律、学习、行为规范的管理。二是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习指导,在学习管理中,一些班主任常常以学习要求代替学习指导,以管理学习秩序代替学习管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

3、优差区别对待倾向突出。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班主任常常以成绩好不好、是否听话、是否遵守纪律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把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视为一族,而把那些学习成绩差的、调皮捣蛋学生当成另类,进而把学生区分为优、劣两种。这种评价只关注学生的智育,没有全面考察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另一方面,班主任仅以学生现有的表现评判学生。认为好的学生总是好学生,差学生不会变好。用这种“固定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的长处和特点,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都可能被泯灭。

4、管理工作方法简单化。在以往的教育管理模式中,班主任教育方法多以批评教育惩罚为主,而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受到重视的心理疏导法却较少使用。多数教师爱用批评、讽刺乃至惩罚这种显性效果最明显的教育方法,因为它费时少,见效快,但这种方法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有的一味批评惩罚,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甚至对班主任产生敌对情绪和逆反心理。有的恶语批评、讽刺还会酿成严重后果。

二、改进中学班级管理的对策思考

1、加强培训,全方位提升班主任管理素质。一是班主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班级管理思想观念,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成为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在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中要体现民主决策,引导和发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三是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加强对新入职老师、新任班主任及在任班主任进行系统全面的岗位业务知识培训,帮助教师提高班主任教师的素质。

2、目标管理,重点提高管理方法的科学性。一是在班级管理中实行目标管理,组织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四方讨论会,制定班级目标管理方案,确定班级管理目标,明确什么事情应该鼓励,什么事情应该控制和禁止。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强化班级管理目标,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材。三是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奖优罚劣,对完成目标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不能完成目标的给予一定的处罚,调动目标管理中各方参与者的工作积极性,确保班级管理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篇7

【关键词】 高中 班主任 爱心 耐心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86-01

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各种个性,叛逆心理不断的增强,在心理上想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束缚,他们开始不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都开始具有自己的个性。这些情况增大了高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难度。因此,作为高中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和特点,采用更多的好的管理方法进行班级管理,让学生们做到信服,以此来提升班级管理工作。

1 班主任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出众的能力,高尚的品德才能让学生信服。只有班主任各个方面都非常出众,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大的形象,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甘心受其管理。为此,作为班主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第一,要不断的为自己充电,做知识的富有者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高的改善,各种高科技产品也不断的出现。因此,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已经早就不是老师这一单一途径了。他们可以通过电视,电脑等等来获得知识。为此,作为班主任要想让学生对你尊敬和信服,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利用空余时间不断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单一的自身学科的知识,而是要熟悉更多专业的知识。

第二,加强自身道德的修养

高中阶段,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为此,作为班主任要想对学生时刻起到积极的榜样作用。就要不断的提升自身道德的修养,在平时的工作和管理中,时刻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好表率和模范的作用。只有时刻注意自身道德修养,才能通过自身好的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的道德修养有进一步的提升。

第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高中班主任相对于任课教师困难的地方就是,班主任要处理学生之间的各种关系,更多的和学生进行沟通。为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具备更多的综合素质能力,比如观察力,组织协调能力,判断能力,和学生沟通和谈心的能力等等。因此,班主任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沟通来对学生进行开导,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另外,班主任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演讲能力和对话能力,以此通过演讲可以感染学生的内心,使其更加积极的提升自身的水平。

2 加强常规管理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常规管理是基础,因此,班主任必须严格的做好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严格考勤,提升学生自理能力,有效利用班级例会,培养好的班干部。

第一,严格考勤

严格考勤制度是班级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班主任必须做到早上,中午,晚上及时检查学生的情况,认真按照学生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如果发现学生出现旷课的现象,应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中的原因,如果沟通不顺,有必要进行家访工作,必须彻底搞清楚问题的原因,做到及时解决。

第二,提升学生自理能力

提升学生自理能力是进行班级管理的一项措施,也是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认识自身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进取心。同时,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组织各种活动,培养他们自身的自理能力,这样通过他们自己的规划和设计,真正融入到班集体,让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建设者,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另外,作为班主任和学生应该一块,做好各项班级管理工作。

第三,有效利用班级例会

班级例会是学生和班主任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最好的舞台。在例会上,可以开展各项有利于班级管理的活动,比如信心教育,感恩教育等等,还可以开展各种知识传授的活动,比如英语演讲比赛,作文评比大赛等等。这样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促进了良好的学风,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对于班级的管理具有非常积极的效果。

第四,培养好的班干部

培养好的班干部不断对班干部本身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就有非常大的帮助,也可以通过班干部来协作班主任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学生之间的接触毕竟是最多的,因此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有效的培养好的班干部,可以带动班风和学风,可以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

3 调动任课老师的积极性

一个班集体,不仅仅只有班主任的班级,它要靠班级的所有学生和所有的任课老师共同努力,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为此,作为班主任,要多和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告诉任课老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做一些管理工作。比如,班级中的学生通过努力得了学习标兵班级的称号,这个时候如果每个任课老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表扬,认可他们的成绩,那么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就更加强烈。由此可见,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管理就会让班级管理工作更加轻松。

总之,作为高中班主任,要想不断的提升班级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加强日常管理,用爱心和耐心来对待学生,遇到问题及时总结,不断创新更多有效的管理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管理水平,才能让班级管理工作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 江家灿.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2).

篇8

把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处事态度放在首要位置,让学生形成态度决定一切的共识,培养学生冷静分析、客观评价、勇于担当、敢于改正的习惯,如对于学生发生纠纷,产生矛盾,造成打架斗殴,甚至,要让学生端正态度、摆正心态。让学生领会:面对问题,就是摆明态度,态度一变,问题不见,态度一变,方法无限,态度彻底改变,奇迹定会出现。

二、落实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行动

落实具体行动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具体行为反复教育,反复训练,从而使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把习惯的养成落实具体行动中。

(一)通过培养好习惯来改掉坏习惯

习惯养成教育把教师工作重心定位在实际行动纠偏上,反复的良好习惯培养训练是改掉陋习的有效途径,也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如学生卫生习惯不好,总是乱丢乱扔、内务整理不齐、个人物品乱摆等,对于这些问题只需组织班委负责监督,让卫生习惯不好的学生反复做卫生即可,让他们在实际做的过程中体验保持卫生的重要性和优美环境下生活、学习的心旷神怡。

(二)实事求是,找到“话疗”与“行疗”的平衡点

教师往往经常有这样的困惑:说少了怕教育不到位,说多了怕学生嫌烦而适得其反。其实,在学生端正态度的前提下,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如何找到“话疗”与“行疗”的平衡点,在这里有一个标准:“话疗”的程度与学生问题的大小成正比;“行疗”的程度与学生问题的大小成反比。也就是说,小问题,多做少说;大问题,少做多说。

(三)落实行动的有效监督

没有监督的行动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更会使整个习惯养成教育形同虚设,因此,在行动教育的具体规划中,要实现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要科学、合理设计方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任何不良行为都是要通过具体行动来弥补的,在纠正训练中养成习惯,同时,在初期行动教育的时候要不打折扣,要注重小事,逐渐推进。

三、建立健全、规范的考核制度

规范考核制度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把教育渗透到学生在校行为的每一个环节中,贯穿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做到处处有制度标准、时时有考核检查、事事有反馈整改、人人有提高完善。

(一)健全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对学生是一种约束,一种引领,是学生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说,他们惰性比较大而自制力相对不够,如果没有有效的强制性约束可能会使他们的陋习不改。建立学校、系部、班级不同层面的规章制度,建立常规检查指标体系,礼仪规范、文明用语规范、教学楼管理规范、文明寄宿要求等常规细则,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在建立制度上,学校制度把握方向,系部、班级制度把握细节,学校制度体现全局、权威,系部、班级制定体现人性、易实现,尤其班级制度既不能太苛刻,也不能太泛于表面,在班级制度的执行中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做到每位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个个都是班集体的主人,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二)树立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由于他们自觉性、积极性都不是很高,所以要在经常性教育前提下,借助榜样的引导,如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常规管理先进班级、德育先进个人、文明使者等榜样力量,引导学生形成向优秀学习,并通过各类评比、表彰、宣扬,扩大优秀事迹的榜样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评比考核

加强日常规范的检查、反馈、整改、考核,根据常规检查指标,明确常规要求,借助学生军事训练、新生德育实践课、政治学习、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思想政治课等日常考核评比向学生注入习惯。如在食堂、充饭卡窗口设立“一米线”,培养学生排队的习惯;在教室、实训室严格考勤培养学生惜时守时的习惯;在宿舍、教室、校园公共区域加强卫生检查、考核,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等。

四、善用赏识与激励手段

赏识与激励是有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方法之一,具体来说就是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贯穿教师赏识的眼光、激励的言语、肯定的姿态。把赏识激励贯穿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一)赏识激励是教师强有力的武器

教师教育要春雨润物,对学生多赏识激励。心理学研究实验表明,人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发挥是之前的两倍甚至更多。职业技术学校寄宿的学生远离亲人,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教师应主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他们也会主动接近你,倾吐自己的真情实感,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引导和教育。

(二)激励制度要覆盖“差生”

进入学校之前,大部分学生有被教师忽视的感觉,他们的内心更加渴望得到教师的赞扬和鼓励。部分“差生”往往是行为习惯特别差的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不要因为学生有不良习惯而放弃对他们抱以肯定的目光,放弃对他们给予赞美的言语。相反,对于“差生”,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他们往往更加容易破罐子破摔,教师要转变观念,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孰不知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自省、自悟,才会真正产生实足的效果。

(三)创新机制,实施群体赏识激励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也是企业文化的精髓。职业技术学校更要关注团队教育,通过团队的自我纠偏、自我完善功能,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创设群体赏识激励机制,能有效地提升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从而达到学生自觉管理自己的圆满效果,如制定班级加分标准、班级常规管理奖励标准、违纪整改补偿办法等,鼓励集体自我完善。

五、体现个性尊重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篇9

一、营造良好的班风

1、通过班集体的力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

2、通过习惯的养成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促使班集体凝聚力增强的同时促使每个孩子在习惯上、道德规范上获得进步;

二、实行班级管理细致化,对班级卫生工作计划进行改革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以前的值日工作存在着很大缺陷,经常出现有同学不扫地的现象,责任也追究不到谁身上。本学期我打算把班内大小琐碎的值日工作分配到个人,实施责任到位,使每个人成为班内小主人。我先公平地分配好各项任务,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担任哪一项任务,自由组合,不再是以前的硬性规定的组来扫地,这样就避免同学内部之间的不合作关系,更好地进行值日工作。

三、规范常规管理,制定班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管理除了讲民主外,还要讲法制,也就是制定班规,让班级管理方法可依。这学期期初,我初步制定一些管理要求进行实施,当然那不是很成熟,班规的制定还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我会在实施中发现更好的方法对班规进行修改。

四、制定奖惩措施,对班进行量化管理。

1、操作方法: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档案,每天对他们的扣分情况进行记录并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对扣分情况加以公布,每个学生一周底分100分,一周总结一次,评出优胜者,进行奖励,并对扣分较多者进行教育,对其作以警醒。第二周再重新开始计算,也就是每周分数独立计算,等到期末总评再把每一周分数相加,评定优胜者。

2、注意点: 公开、公正。

3、持之以恒。

篇10

关键词:班级管理现代信息技术作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可使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化

1.班级管理常规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常规工作和班级管理的基础信息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期初的报到注册,学期末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勤记录、奖惩记录、学生通讯录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内部可以对应学生主题管理的方向做出相关表格文件或文档等内容,同时也包括了每一位学生的电子档案。2.主题管理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用到信息技术管理的地方除了常规管理外还有主题活动,班会、实践教学等很多其他临时的工作。如建立针对班级的系统,可以根据时间顺序专门记录整个班级的成长过程,包括组织的有重要意义的课外活动,夏令营,家长会等等,并且做好相关视频、图片、文字记录,这样有关于学生成长的全面记录,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并且加强了同学之间交流的兴趣。

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增强班会课的效果

相对于传统班会课中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师总结,信息时代的班会课更加新颖多样,使学生参与到了班会课中,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所提高。并且通过这样一个形式多种多样、课堂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来强调是与非、加深认识、开展教育,建立起了良好的班风,加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1.情景再现,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现代信息技术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投影片和背景音乐等展示有关资料,创造与主题班会息息相关的情景,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受到感染与熏陶,从而得到更好的教育。例如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校园、社会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2.形式多样,增加容量。我们传统的主题班会中,学生和教师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这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而且班会的信息传递工作也不理想。在此,多媒体的加入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把文字、图象、声音、动画和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更大的拓展了班会的信息容量。在三月八号“女神节”前,我设计了名为《伟大无私的爱》的主题班会。班会前奏,播放了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并且放映了“母亲哺乳婴儿、妈妈关爱孩子”的影片。班会进行时插入了歌曲《常回家看看》、《妈妈的吻》,舞蹈《亲情无价》,古诗《游子吟》,并且还有名人格言等。在一节课中顺利完成了过去两三节课的内容。探究其原因,正是有了信息技术这个展示性超强的平台和互联网上浩瀚渊博的信息帮助,才能找到丰富多彩的视听资料,从而减少了传统班会中繁琐、复杂的劳动,创造出了一些重要的场景,提高了班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