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5-20 17:4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激励机制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企业管理;激励机制;工作意义;发展前景

一、企业管理中引入鼓励机制的必要性

(一)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具体的工作实践数据表明,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科学的引入鼓励的工作机制,能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可喜的生产效益。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努力获得更好的业绩效果。但是在企业各部门生产工作进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这种看似不合理的工作情况,即一些在平时表现卓越的企业员工,在一个工作周期结束后,所获得的业绩却低于一些才表现较为平庸的员工,对造成这一工作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展开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虽然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工作效率,但是如果企业所采用的鼓励机制不科学合理的话,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个人能力的发挥,进而使其业绩大幅度降低。

(二)发掘员工的工作潜力

人们常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企业正常的发展工作,更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在一个缺乏鼓励机制的环境中工作,人的潜力往往只能发挥正常工作环境的20%~30%左右,但是如果生产单位能够充分利用互利的机制,从各个角度激发人们的生产潜能,使得企业员工的生产力尽最大可能的激发出来,在理想的情况下,在这种工作环境之中,人的能力能够发挥90%以上。由此可见,鼓励机制的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人的潜能,进而使得其工作能力被最大限度的利用,不过这一效应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被充分的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企业的发展现状,增加其在面对未来挑战时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活力。

二、激励机制的应用需要科学的评判标准

在企业管理工作进展过程中,如果想要引入激励机制,必须要保证相应的激励机制有一个较为科学的评判标准,否则激励机制的应用,将会给企业管理工作带来它的负面效果。这里我们所提到的科学评判标准,在实际拟定的过程中,需要以下两个方面作为重点,一方面,要结合企业实际的生产状况,制定较为准确的效评估体系,以此来规范企业员工实际的生产工作;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下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制定较为严苛的国际机制有效性评判体系。针对科学评判标准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可以发现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要评价,是对员工上一个工作周期工作情况的总结,同样也是对一些优秀员工工作成绩的肯定,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督促他现在工作中出现落后员工,在下一个工作周期调整自身的工作状态,以获得更佳的业绩效果。从另一个方面考虑,一个客观评价的效果,也是企业实行相应奖惩机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一些员工在上有个中区的实际表现,实行相应的奖惩机制,才能够在根本上起到激励员工工作的作用。在这里要特别指出一点,就是随着企业各部门工作的不断发展,企业员工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需求也会随之改变,所采用的激励手段评判标准,以及基于此发展而来的奖惩机制,也要随着世界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改善,发挥激励机制的最大作用。

三、企业管理工作激励方法的选择

(一)工作岗位的安排工作

我们知道,热爱一项工作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如果在企业生产工作进展过程中,相应岗位的企业员工对自身所做的工作并不感兴趣,甚至在心理上就出现一种本能的抵触心理的话,管理部门人员就很难要求先岗位的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检查过程中,能够做到一个较高的工作质量,所以在企业管理工作进展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对企业员工的就职意向展开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尽最大可能保证企业岗位再分配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合理科学,这才实际分配工作进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情况:首先,相应的岗位调动工作,需要以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基础。在思想的引导下,在实际岗位调整工作进展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对特定工作岗位的工作环境进行改善,使得每一个工作岗位,所面对的工作环境都能达到最基本的标准(清洁、舒适);其次,在岗位调整工作进展的过程中,需要给每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安排的工作设置一定的挑战,以此来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制定较为完善的薪酬制度

在企业各部门工作实际的过程中,要想保证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较为积极的态度,其中一个最必要的条件就是,保证企业员工能够获得一个最为基本的物质报酬,只有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才能够稳定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心态,加之员工如果对自身所从事的事业有特殊的爱好,就能够保证各部门职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效率,进而给企业发的工作带来切实可观的经济效益,你这种思想我知道,企业管理工作在进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薪酬制度,给企业员工带来基本的物质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针对鼓励机制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展开了深入探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有针对激励机制在应用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通过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个科学的评判机制是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基础。最后文章有针对企业管理工作激励方法的选择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希望通过本次探究工作,能够为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黄吉宇.浅论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N].新华网,2016-08-14.

[2]刘岩松.浅论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0).

[3]王健相.浅论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性[J].安徽大学学报,2017(5).

篇2

一、激励的概念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与人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凡是对人的动机与行为起激发、推动、加强作用的因素就称之为激励。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激励是一个能使个人将外来刺激变为实现目标的动力和自觉行为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提高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管理学理论中,不论哪种管理学派,对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异常重视,因为它和人的内化素质一起对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人的内化素质是影响目标实现的第一基本要素。人的内化素质主要指人的综合素质,包含人的知识、智力、能力、道德修养、对待工作的态度等。它与设备、工作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条件等外部因素一起构成了影响工作效率的硬件因素,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激励行为的影响,可以说激励机制和激励手段是影响目标实现的软件因素。

美国著名学者詹姆士在多年的心理研究中发现:一个人的能力在平时所表现的和经过激励后所表现的两者之间的差距是60%。即平时的工作效率是40%,经过激励后的工作效率就是100%。由此引出一个公式:工作绩效=能力×动力激发。这就是说,在一个人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工作成绩的大小取决于激励程度的高低。激励手段运用得当,就能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迸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有效提高工作质量。激励机制运用不当,可能产生反作用,甚至严重影响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激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

激励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企业目标实现。人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在企业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企业目标实现的准确与否、速度快慢则是由人的积极性的高低决定的。若人的积极性不高,再雄厚的资金、再先进的技术都无法保证企业目标的真正实现,而人的积极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激励。

(二)有利于开发人的巨大潜能。人除了日常所表现的能力之外,身上还存在许多尚未表现出来或发掘出来的能力,这就是潜能。人的潜能是惊人的。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人们只需要发挥20%~30%的能力就能应付工作,但如果给予其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就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高,并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从中可以看出,平时状态中的能力只相当于激励状态下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或者说,激励能开发人的三到四倍于平时能力的潜能,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由此可见激励的重要性。

(三)有利于提高企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素质。通过对优秀人物和先进事件的表扬及奖励,通过对不良行为的批评和惩罚,激励能起到示范作用,引导企业成员提高对社会要求和企业要求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价值观等,并用以监督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激励还具有激发成员荣誉感和羞耻感、培养成员积极的进取心和坚强意志的作用,这些也有利于提高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素质。

三、企业激励的困境

(一)管理思想观念存在偏差。一是认为大家都需要的就冠之以“合理”的帽子,全然不顾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不看贡献率,只看平均率、需要率;二是停留在平均主义的认识上,认为“出多少力就给多少津贴”,把“公平”、“合理”与“平均”画上了等号;三是对分配水平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只要努力就定能拿到奖金”,不顾企业可支配经费的现实和未来。

(二)工作绩效评估不准确。每人都会将自己和他人的劳动进行比较,会把自己的劳动付出量所得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与自己的过去比较,轮岗人员还会将新岗位的报酬与原岗位进行比较。但是,对员工的工作量衡量虽有量化考核,质量考核结果在报酬中所占的权重却不高;缺乏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考核标准等,导致员工对自己工作成绩估价不准,对他人的工作业绩缺乏深层了解,经常会高估自己、低估他人,普遍产生不公平感。

(三)忽视环境激励,主要依赖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一般原则,是提高组织成员积极性的重要方面,物质需要是人们低层次的需求。激励不是一个单个过程,而是不间断的连续过程,激励过程中单一手段是不可取的,物质激励虽然必要,但不是万能的。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发展受到环境的影响,除了自然环境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就社会文化环境而言,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根植于一种文化、一种社会、一种价值观、习惯和信念之中,根植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管理受到而且应该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四、完善企业团队激励的对策

(一)合理制定工作目标。团队目标既不能高不可攀,又不能低估团队、低估成员的潜力。目标的最佳位置是适当偏高,合理的目标就像“跳起来摘桃子”,做到既先进又可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标制定应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诸方面的因素,由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团队的目标。在此基础之上,再将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计划并建立目标控制系统,确保目标的最终实现和目标激励的最佳效果。

(二)加强企业营销团队的文化建设。企业营销团队建设的基石是团队目标和团队文化建设。完善的团队文化是营销团队取得较高业绩的基础。现在的企业营销团队普遍存在“企业文化体系模糊”的现象。部分企业的营销人员大多学历较低、专业知识较差、缺少营销专业基础和经验,导致营销人员对市场的把握、营销方式的应用都难以满足实际工作要求。上述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营销团队的文化建设工作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必然影响到团队的业绩。

(三)充分放权与授权。以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无疑能很好地激励团队人员,但这还不够。为了更好地激励团队员工,管理者应该适当改变目前采用的单一的利益办法,不仅仅单纯用物质刺激鼓励团队员工,还对团队员工充分地放权和授权。充分放权与授权,使团队中高热情、能力人才免受组织严密的控制,让他们有一定的自由安排自己的活动,承担责任,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企业应该坚持的用人原则,只要看准了一个人,就充分放权给他,授予他与之能力相适应的权限,让他自由地、充分地发挥,如同大禹治水一样,用疏导而不是堵截。当然,在充分放权和授权过程中,需要掌握好“度”的问题,要将能自由发挥的空间给予团队成员,也要用纪律约束他们的行为。

(四)不断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在团队工作方式下,仅仅考核结果是不行的,还应该注重对技能和能力及团队工作过程的考核,因此有必要引进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和团队工作绩效。员工的任务绩效主要对组织的核心技术过程有贡献;而周边绩效和团队绩效则对任务绩效发生所处的组织的、社会的和心理的背景有贡献。除此之外,在对团队绩效进行考核时,还应注意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并重。将个人与团队整体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在评价要素中侧重团队导向的行为,引导成员力争“团队产出”最大化。考核主体可以是直接主管、评价小组、同行、客户、自我等,不同的团队考核主体可能不尽相同。

(五)建立长短期相结合的激励制度。这是主要针对企业高级人才的一种激励制度,目的是达到企业行为的长期一贯化。年薪制是企业高级人才短期收益的常见形式,以一个经营年度为周期,把企业年度经营效益与高级人才的收益相联系。但是,这不利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和经营业绩目标的实现。根据企业管理的实践,企业高级人才的报酬是由年薪、年度短期奖励计划、正常福利计划、高级管理人特别福利计划和长期奖励计划构成的。短期激励计划的周期一般是一年,主要是奖金。目前,国内外企业界运作效果良好的长期奖励计划是“认股期权”,认股期权最大的功效在于可以长期保留和吸引优秀的人才,并为其提供一种比较优惠的税率积累资本的方法。长短期结合的激励制度有助于企业留住高层团队。

五、企业运用激励机制的主要形式

(一)目标激励。目标激励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将企业的发展目标阶段化、细分化,然后以此为企业团队共同努力的方向,进而达到调动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方式。

(二)物质激励。物质激励相对比较常见,也比较简单,其主要就是通过可物质化的手段,如:工资、奖金等,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国内企业的物质激励手段缺乏系统性和多样性,不利于团队管理下的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三)信任激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信任对于团队的重要性。信任激励可以说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激励方式,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自信心。

(四)情感激励。人是有感情的,其生活在各种情感诉求之中,团队管理者可以通过这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建立与团队成员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营造良好的情感空间和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篇3

关键词:激励机制;公共行政管理;基本理论;运用

引言

根据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给激励的定义,我们可将激励归为一种人类活动的内心状态,即人类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皆构成了对人的激励。也就是说,激励是一种动力,可以诱导人们按照其预期的目标进行各种社会行为,而同样,借助激励机制,用人单位便可以不断的开发优秀的人才资源。基于此,我们通过研究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帮助公共行政管理单位获得更多优质量的人才资源,对于提高其行政管理水平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激励机制的概念介绍

1.激励机制的定义

简单来说,激励机制所研究的主要指影响人的工作行为的动力因素,即研究人的各种工作行为受到何种因素驱使,同时也涉及到一些促使激励措施发挥作用的基本制度。

2.激励机制的种类

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以及工作激励等,而合理借助四种激励机制的关系和特点是提高员工工作热情最为有效的方法。

二、激励机制的作用

1.增大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

借助合理的激励机制,绝大多数组织都可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奖罚机制,同时也可营造出一个竞争、合作的工作氛围,而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组织的吸引力,帮助组织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同时也可充分调动组织内部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牢牢的抱在一起,共同完成组织的任务要求。

2.提高员工积极性和责任心

经过有效的激励,组织可以逐渐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使其以一种积极、主动、自愿的态度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同时激励机制也可以逐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帮助其树立一种与组织荣辱与共的思想挂念,进而达到提供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效果。

3.增强员工创造力和革新精神

借助激励机制,组织可以建立起完善的奖罚机制,而在这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中,员工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潜能,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加有传造性、更加新颖的创意,进而使组织始终保持一种新气象。

4.提供有益的工作环境

前面提到,员工处于一种拥有积极机制的工作环境内,会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同时也会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进而便会促使整个组织的所有员工都能满怀热情的投入到自身工作之中。

三、现代激励理论介绍

1.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其将人的需要分为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层次、安全需要层次、社交需要层次、尊重需要层次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层次,而要想完成这些需要,人就必须激发自身的原始驱动力。换言之,五种层次便是人类最基本的激励因素,而通过研究这五种层次,我们便可以深层次的进行实施管理、激发冬季以及引导行为等方面的探索。

2.双因素理论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双因素理论来看,我们人类所受到的影响工作因素主要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种,也就是说在工作中管理者除了要为员工营造愉悦的工作环境外,还应促使员工对工作自身产生兴趣,只有这样,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才能得到全方面的提高。

3.期望理论

就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而言,我们人类所获取的激发力量等于效价乘以期望值,也就是说必须同时提高效价和期望值,才能真正使员工获取更多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

四、激励机制在公共行政管理中运用的原则

1.公平公正原则

在任何时候,公平公正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运用激励机制时,如果不能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就很可能出现奖罚不公的现象,这样不仅不能起到激励机制其应用的效果,还可能大幅降低部分员工的工作热情,使组织的工作效率不进反退。

2.适度原则适度原则

指的是当员工作出某些成绩时,应根据成绩的大小适度进行奖励。针对此原则,公共行政管理单位应及时制定一套标准合理的奖罚机制,以防止因奖励不适度所导致的影响人心现象的发生。

3.因人而异原则

针对不同特点的员工,应尽量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应根据职工的优势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例如针对某些员工可采取精神激励,针对某些员工可采取物质激励等,其中应重点注意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

4.正反激励结合原则

仅采用正面激励对于某些并不上进的员工是不适用的,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公共行政管理单位应对一些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给予适度的奖罚,并通过树立反面例子的方式起到约束员工行为的效果。

五、结语

综上,激励机制对于组织的发展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的,而只有充分考虑到运用激励机制的几点原则,公共行政管理单位才能真正提高自身员工的工作热情,才能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婷婷.企业化激励机制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运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9):265.

[2]刘枫.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S1):154-159.

[3]陈娟,邓晰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0(9):145-147.

篇4

关键词:县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质重要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35-0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医院面临的医疗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需要应对的各种风险因素逐步加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是使医院各部门、各岗位相互监督、制约和联系,加强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从而有效地防范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的有效手段。内部控制作为县级公立医院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正常运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优化内部资源,实现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县级医院应进一步重视内部控制的建立与执行工作。

现阶段,县级公立医院建立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县级公立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2014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提要》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3年,我国有县级医院1.16万间,占医院总数的47%;诊疗人次9.24亿人次,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34%;入院人数0.65亿人,占医院总入院人数的46%。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县级医院服务覆盖9亿多人口,占全国居民总数70%以上,但实际上承担的医疗服务强度与其功能定位并不相匹配。2013年新农合数据显示,县域患者外转率超过20%,距离实现县城内就诊率90%左右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从这样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县级公立医院承担医疗服务强度的加大,必然会要求其内部管理力度的进一步提高,这时要求县级公立医院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控制具有战略性的意义高度,且是医院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必然选择。

二、政策制度的要求

在我国,从1996年财政部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到2012年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历了一个逐步认识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会计法》、《医院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医院建立可靠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钱、账、物的相互牵制制约,加强监督,防止舞弊行为的滋生,以保证医院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

同时,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体制、价格体制、药品采购、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保制度、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势在必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有助于为各项改革扫清障碍,从制度上,规范上,思想上为改革工作奠定基础,有效抑制事业单位懈怠作风、关系人情作风的滋长,从而更高效地完成各项改革工作。

三、提升经营效率的客观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县级公立医院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竞争日趋激烈,所要求的管理经营能力不断提高。医院要实现经营管理目标,仅靠一个部门的努力或者几个部门的配合都是无法完成的,只有医院内部全面协调,通力合作,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合力,才能提升工作效率,保障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内部控制是通过制约机制优化内部资源,促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促进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综上所述,县级公立医院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是提升经营效率的客观需要。

四、县级医院内部控制现状堪忧

(一)现有内部控制不健全

现实环境下,我国多数的县级公立医院尚未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无法渗透到单位运营的整个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中,会计核算工作秩序混乱,规章制度模棱两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在经济业务的上下游环节上,部门之间的业务交接一般都是口头上的业务交接,并没有切实充分、有法律效力的成文资料作为载体。这样的陈规陋习,责任主体不明确,加大了人为因素的作用风险,在实际执行中缺乏约束力,一旦出现了问题,业务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相互推卸责任,严重影响管理运行的效率,不利于医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管理决策层的不重视

医院的管理决策层相当于航舰的“掌舵人”,牢牢把握着医院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步伐。所有的人都是经济人,最后才是一个社会人。作为领导角色的掌舵人往往因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再者,就专业范畴而言,医院的管理决策层一般是医科出身,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很难有足够充分的认识,其战略管理意识也难以达到医院长期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战略高度。

其次,内部控制牵涉的范围广,环节多,其成果一般无法在短时间内予以呈现,因此,管理决策层往往因执行难度大、成本高而放任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

(三)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

相对于省市级的公立医院而言,县级公立医院的资源配置相对紧张,一般的县级公立医院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也没有配备一定的审计人员,面对上级的稽查要求,往往采取让财务部门兼任的“折中”措施应对。机构与专业人员尚且没有,更无法谈审计部门拥有何种程度的审计权限实施审计工作了。现实情况是,即便有了“形式上”的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但碍于内部控制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内部控制的主体对内控的要求放之任之,导致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再者,审计部门作为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而存在,缺乏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部门形同虚设。

(四)信息管理系统配备不足

为更好地完成医院内部控制的建设,借助于信息管理系统是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方式,但由于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不足,医院很难把充分的资源投放到实现内控的配备设施中去。而内部控制是一个持续、不断改进的过程,涉及医院方方面面的工作,环环相扣,是自上而下全员参与的控制活动,故信息管理系统的配备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相应的比较高,但实际的情况是:县级医院由于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因素的相对紧缺,在短时间内还难以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配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低于内部控制的需要,内部控制缺乏充分的基础配备设施。

(五)内控主体专业胜任能力不高

县级医院人才资源向来紧缺,在“作为行政后勤部门只有支出没有收入”陈旧贡献观念的影响下,针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时间较短,次数少,辐射的范围较窄,专业人员的引进远远落后于现实的需要。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内控执行主体对内部制度一知半解,不熟悉业务知识,稽核工作欠缺完整性,专业知识和技能始终处于应有的职业水平之下,远远滞后于当前实务、法律和技术的发展,内控主体的专业胜任能力较低。

(六)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不足

客观条件下,县级公立医院相关的内部控制不完善,资源配置滞后于现实的需要,实施内部控制的硬件条件严重不足,导致实施内部控制的效率较低,内部控制的实施难度加大。思想上,上至医院管理层下至基层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缺乏了“人和”的条件,在贯彻执行上更显得阻力重重。在主客观因素的重重影响下,内部控制难以有效地予以执行,医院各项经济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控制链条断裂,支离破碎,内部控制有名无实。

五、结论

内部控制是一个经济实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行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是经营成败的关键所在。在现阶段中,无论是县级公立医院客观的发展需要,还是陆续出台的政策法规要求,特别是在县级公立医院令人堪忧的内部控制现状下,县级公立医院建立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呼之欲出。县级公立医院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内部审计和成本控制,并切实执行内部控制是大势所趋。县级公立医院要健全内部控制,设立审计部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惠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谈如何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J].科技经济市场,2011(2).

[2] 魏 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执行现状分析及完善.当代经济,2011(12).

篇5

关键词:上市银行;市值管理;提升途径

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中国资本市场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A股上市公司总数从2005年初的1349家增长至2011年末的2320家;A股总市值也从2005年初的3.5万余亿元跨越式的增长至2012年末的21.4万亿元。凭风好借力,我国银行业在此期间,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Wind的数据统计,银行业从2005年以来,共从资本市场募集权益性资金5992亿元,这部分资金夯实了上市银行的资本金,大大提高了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为上市银行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市银行也为投资者带来了良好的回报。据统计,从2005年至2010年间,上市银行的总资产从26.33万亿增加至63.83万亿,净资产从1.06万亿增加至3.72万亿,净利润从1438亿增加至6774亿。与此同时,上市银行的市值权重也举足轻重,权重最大时,曾一度占到A股总市值的45%。近两年,随着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家数增多,以及行业整体估值水平的回落,上市银行的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回落至25%,但仍然是上市板块中市值最大的板块。

然而银行业的发展也并非坦途。从2008年起的金融危机到目前正在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世界经济环境变得模糊和充满不确定性。同时,因地产调控等原因,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问题的日益凸显以及监管要求的趋严也使得银行业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就新形势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进行市值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同时也提出了上市银行提高市值管理能力的若干途径,希望能够对上市银行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有所裨益。

一、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新形势

(一)监管趋严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银行监管机构和银行业对原有的监管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并逐渐意识到原有银行监管中的缺陷。2010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宣布,各方代表就《巴塞尔协议III》的内容达成一致。也意味着《巴塞尔协议III》的正式实施。

中国银监会按照《巴塞尔协议III》的有关思想,制定了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四大监管新工具,并已于2011年初获国务院批复。相关指引也陆续出台,上述监管工具的实施无疑将进一步提高银行对资本的需求。

(二)资产质量存隐忧

随着不良资产的剥离以及资本实力的不断补充,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得到极大改善。根据银监会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整体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9%,首次降至1%以内。

然而,随着货币政策收紧和银监会监管态度的改变,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开始逐步暴露:2011年6月《新世纪》报道:2011年4 月份,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向债权银行发函,表示“即日起,只付息不还本。”之后,上海申虹“债务逾期”等消息的一一见诸媒体,使得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的质量担心不已。

另外一个方面,欧债危机爆发对于出口导向经济的地区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温州频发“老板跑路”事件,里面蕴含的信贷风险也随之显现。

2012年2月,银监会在其网站上了2011年四季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不良余额由三季度末的4078亿上升至四季度末的4279亿,同时不良贷款率也由0.90%上升至1%,为2005年以来不良贷款的首次“双升”,印证了中国银行业进入了不良资产回升周期。

(三)利率市场化迫近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应该说基本上具备了”。利率市场化对于中国银行业应是渐行渐近。

事实上,由于近年来,受银监会严格控制存贷比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银行业普遍开始了吸储大战。为吸引存款,商业银行发行了各种理财产品,甚至有短至2-3天的理财产品(禁止1月以内的产品),且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通常也远高于同期存款利率。虽然名义上,这些理财产品并不保证收益,甚至不保本,但由于银行业在中国百姓心中的特殊地位,购买者通常将其等同于银行存款。从这个角度来说,理财产品已经是银行在市场机制倒逼下,自行启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四)估值水平创新低

正是由于市场对于银行业面临的现状,普遍担心法定利差可能逐步取消,而失去了金融特许牌照的护城河;资产不良率在持续多年下降并触底后,面临着回升的可能,从而提高银行业的信贷成本。监管对于资本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银行业的再融资周期进一步缩短,加大了银行业股本的供给预期。重重重压下,尽管银行业的财务报表依然靓丽,但估值水平却屡创新低。2007年银行业估值水平最高时,行业平均市盈率可达40倍,而2011年11月,银行业的平均市盈率仅为6.7倍,2012年动态市净率已经迫近1倍。

二、市值管理的概念

所谓市值管理,就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市值管理就是要使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和价值经营最优化,最终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这一提法最早由施光耀先生于2005年5月在“首批股改回顾与展望专家座谈会”上首次明确提出。

市值管理的提法与国外 “价值管理”(Value Management)的概念即存有一致性,又存有不同。所谓价值管理,是指以企业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二者都强调了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长,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但除了价值创造,市值管理还强调价值实现和价值经营,即市值管理不仅要做好价值管理的工作,还要进行资本市场的管理。可以说,市值管理是建立在价值管理基础上的,是价值管理的延伸。

从实践来看,尽管没有直接提出“市值管理”概念,但国外上市公司很早就开展了“市值管理”。比如,市值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投资者关系管理在欧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有三十多年发展历史;美国《财富》1000强上市公司的90%以上都实施了高管股权激励,其中部分股权激励与市值相挂钩。

监管部门也较早的对银行业提出了市值管理的要求。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005年10月召开的大银行公司治理考核标杆国际研讨会上表态“上市后,大银行要将市值最大化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目标。”

三、上市银行进行市值管理的重要性

(一)创造价值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企业上市融资后,投资者对企业的定价模式会发生改变:企业上市前,公司的股东通常关注企业的净资产,股权的转让也围绕着净资产的价格进行;然而企业上市后,企业的价值由更为直观的股票价格体现,投资者的关注重点自然而然转向了股价。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除了获得企业的分红之外,更多的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获取投资收益,因此,市值管理是企业创造价值以及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

(二)应对再融资需求

2011年8月,中国银监会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稿)。根据券商分析员的研究,按此办法执行,仅2012年,全部上市银行的再融资(股本)需求将达到近1500亿元。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银行业对资本金充满了渴望,另一方面银行业的估值水平却徘徊在1.2-1.5倍市净率。如此低的市净率情况下再融资,银行很难保证不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市场对银行股的需求也就很难得到提振。近期,光大银行H股发行的一再延后就是例证。

在这种情况下,上市银行的市值管理重要性就日益凸显。市值管理做得越好的上市银行,越是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同,越是容易以较小的代价(股本摊薄少)的获得资金,也越是能够获得持续的筹资。

(三)扩张并购的有力武器

并购是企业发展的有力武器,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对中国银行业而言,市场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行业内的兼并趋势也将逐渐体现。由于现金的珍贵,国外企业大量的并购都采用了换股方式进行。在国内的金融行业近期也出现了这样的案例,如西南证券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国都证券,以及深发展以换股方式收购平安银行等等案例,给金融行业提供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市值管理好的上市银行可以以股份作为对价支付,获取理想的收购标的,并可以避免宝贵的资本金支出,从而取得更为有利的竞争地位。

(四)中小银行防范被收购的风险

对小银行而言,做好市值管理是防范被收购风险的重要手段。从我国的上市城市商业银行来看,总体市值并不高,而且估值与大银行无明显差异,股权也较为分散,理论收购成本并不很高。因此,小银行也应当重视自身的市值管理,充分应运各种手段,提升自身的市值,使得觊觎自身的人不能以低估值发起收购;如果市值管理工作做得好,股价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即使被收购,也会使得股东利益得到保证。

四、上市银行进行市值管理能力的途径

(一)明晰公司战略、提高公司经营透明度

公司战略决定了公司发展路径,一个负责任的上市银行应当向投资者不断阐述的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是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还是经营特色业务,是国际化发展还是专注于本地,是向大企业资源倾斜还是关注零售客户。上市银行在制定和执行战略的过程中,也伴随着选取和粘着认同自身价值趋同的投资者的过程。理想状况下,上市银行的股东都高度认同企业的发展战略,积极持有公司股票,这将极大有利于公司市值的稳定。

当然,在目前情况下,针对市场对于银行业存在的种种疑虑,上市银行无需讳病忌医,对面临的困难闭口不提,反而应当通过各种渠道,主动阐述自身发展逻辑以及应对危机的策略,以增强投资者信心。

(二)加强公司治理

随着成为公众公司,投资者越发关注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分工是否明确,是否有合理的制衡机制。而公司治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公司的股价表现。根据南开大学的学者郝臣的研究,中国股市存在着8.4%的公司治理溢价。

(三)提高决策透明度,避免破坏市值的举动

经营层对于公司的信息与投资者有着天然的不对称性,因此,经营层对市场释放的信号,必须谨慎,否则就可能对市值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某公司在2008年初,在市场缺乏预期的情况下,抛出融资逾千亿元的方案。市场对此则用暴跌回应,在融资公告后的2日内,公司的市值蒸发近千亿元,并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内,对公司的市场形象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

(四)加强风险控制,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因此加强风险控制,树立令社会放心的银行品牌形象对于银行的市值管理尤为重要。这不仅指银行建立各种风险控制制度,还需要提高员工思想的重视程度。“大到”平台债风险等问题、“小到”从ATM机中取到假钞,这些问题都从方方面面体现了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也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很难想象,一个有不良品牌形象的银行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拥有很高的溢价。

(五)引入股权激励机制

通常认为,股权激励有利于将经营层与股东的利益捆绑一致,降低风险。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周道炯在第五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上就提出“股权激励机制可以解决股东与经理层之间利益纽带问题,从而为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机制保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价值最大化提供更合理的制度安排,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体制基础。”因此,对于上市银行来说,应可以在股权激励方面进行适当的尝试,并以此作为市值管理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施光耀,刘国芳,王珂. 市值管理在中国的来龙去脉[J]. 市值管理,2007(2).

2.施光耀. 中国并购评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3.汤姆・科普兰等著,郝绍伦等译.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和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4.施光耀 刘国芳 梁彦军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评价研究[J].管理学报 2008(1)

篇6

关键词:内部会计  控制制度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而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既立足于会计,又不限于会计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及其动态改进过程。因此建立一整套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变化而能够随之适时改进和完善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联结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对于单位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具体分析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门诊收款员既负责医保患者的门诊收费工作又负责医保急诊急救患者报销的录入和付款工作,而且性质截然不同的收支两种业务在一个收费界面进行操作。既将经医保科审核批准的符合急诊急救报销条件的医保患者已经先行全额支付的急救车及在我院发生的门诊收据收回,但并不能将其作废。(因为急救车收据为手工书写,并未输入微机,而医保患者的门诊收据,由于需按月到医保公司结算,所以并不能随便作废。)然后将收回收据的全部收费项目按医保急诊急救患者收费系统的要求重新录入,这样操作后重新打印出的医保急诊急救患者的收据就自动生成其特有的格式。既应支付给患者多少报销金额。由于正常门诊医保患者所发生的费用也由同一人在同一界面混合操作,所以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既该部分收入为重复收入。会计制单时,先按照混入急诊急救患者报销的重复收入的收入汇总表确认收入,然后再依据附其后面的收回的原始收据以及据此重新录入的新收据作冲减收入处理。特别需要提出的是:①收款员缴款时提交的收入汇总表中只提供作废收据张数,而不提供作废收据号码。②由于该业务为新增业务,有关财务人员并未就此进行过认真研究。会计制单时,未认真核对有关项目的勾稽关系。③由于医保公司费用结算日期与该单位的结账日期不同,该业务期末未进行对帐。④该收款员原为财务科出纳员,转岗到收款处从事医保门诊收费、医保急诊急救患者费用录入及付款,所以熟悉此项工作的整个操作流程。从以上叙述中很明显可以看出该单位该项业务,从操作流程的设计到日常财务监管都存在严重漏洞,最终导致该收款员利用财务监管漏洞,采取先录入后作废,将已经作废的收据混入正常收据中上交到财务科,作冲减收入处理,来套取现金,共计贪污公款将近5万元。

        我们通过以上叙述来具体分析该单位在财务管理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及如何改进、改进的依据。

        首先,门诊收入和急诊急救报销是属于收、支两种不同性质的业务。是应该按其性质分别核算而不应该混合在一起。会计核算办法明确规定收入、支出科目分别核算和管理。这就需要确定一项业务属于何种性质。急诊急救医保患者报销的业务,虽然表面上看,单据的录入与门诊收费的方式一样,但其实质上是一项支出的业务,是不应该与收入混合在一起核算的。如果该业务从开始就与门诊收入分别核算,那么就不会发生收款员贪污公款的情况。针对于此,该单位及时改正,按收支两条线分别核算,分设岗位操作。

篇7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 医生激励机制 必要性

一、导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政府对医院开始放松管制,财政投入减少,医院运营在一定程度上走向市场化道路。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医疗费用的负担。同时,现存的公立医院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无法科学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和服务贡献。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对患者进行过度治疗,导致医药费用居高不下。

2009年3月,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于如何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突出医疗服务的公益性。

“突出公益性”意味着政府将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然而,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一味加大投入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只有从医生激励机制层面考虑,通过加大对医生的技术性补偿、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健全信息披露机制,调动医生承担公益的积极性,将“公益性”和“积极性”有效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公立医院改革之道。

二、医生激励机制必要性的经济学分析

作为经济人,公立医院和医生都有追逐自身利益的考虑。可以说,利益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院以及医生的行医决策。然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属性决定了其进行利益分配的前提条件应当是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及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如此,一方面政府希望投入最少的卫生资源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健康卫生需要;另一方面,在国家财政对卫生领域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医院既要为患者提供一定质量的医疗服务,又希望增加自身利益。当自身利益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便利用医生的处方权和医疗机构对信息的掌控权,对患者进行不合理的用药和诊断,以谋取利益。

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病人并不具备识别和选择医疗服务的能力,医疗诊断和决策往往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做出。医院和医生是掌握完全信息的一方,监管部门以及患者无法判断该治疗方案是否是治疗该疾病所必需或合理的。因此,医疗卫生服务的经济学属性决定了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必须从医生激励机制层面来探讨可行的公共政策。

三、公立医院改革的要点

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指出,在公立医院的补偿渠道中,将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因此,在制度设计层面,应当考虑如何激励医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诊断以及增大其违规成本。

(一)加大对医生的技术性补偿

技术性补偿,即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部分,包括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

假设医生认真有效为患者治疗带来的社会效益为,而当其出现负面治疗行为(开大处方或消极应对)时,社会效益为。社会效益的高低与医生的努力程度直接相关,医生如果实施努力,则获取高社会效益的概率为,无法获取的概率为,医生为此付出的努力成本为C=E;相反,如果医生不实施努力,仍有获取高社会收益的可能,但是仅为,无法获取的概率为,而不努力医生不用付出任何成本C=0(医生被查出和病人流失的概率非常低,为方便分析,假定概率为零)。政府根据社会收益高低来决定支付的工资,当社会效益高时支付工资为,当社会效益低时,支付的工资为。医生的效用函数为U=lnW-C。

完全信息下,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下可以求得支付给医生的工资为。

不完全信息下,要让医生努力必须满足激励条件。

参与约束说明医生的期望收益要大于等于付出的努力成本,而由激励约束可得:

为了保证高社会效益,医生努力与不努力是得到的工资必须达到一定的差距。

当参与约束条件和激励约束条件为紧时, 与 最小

付给医生的工资为

在不完全信息下,激励约束要求针对医生努力程度的工资必须存在差异,且大于完全信息下付给医生的工资,政府必须要花费更多的成本来保证医生做出正常有效的诊治。因此,补偿机制的重点在于的足额与及时问题。为了提高公立医院公益性医疗服务的质量,就必须建立体现医生技术劳务和服务贡献的激励机制,逐步加大对医生的技术性补偿。

(二)建立绩效管理体系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仅需要有针对医生专业技术服务的补偿,还应遵循“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通过绩效考核来激励医院员工承担公益的积极性。

(三)健全信息披露机制

一方面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相关信息的公开及与公众的共享,以加强社会和患者的监督;另一方面是规范公立医院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各披露主体所应当承担的主要责任。这也是增加医生的违规成本的办法。

参考文献:

篇8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对血液疾病患者实施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共46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采用添加聚洋乳清蛋白的营养膳食)和对照组 (只采用普通营养膳食)支持。结果 治疗组ALB较对照组增高 ,肝功能明显改善 ,KPS评分也明显增高,化疗并发症的出现也减少。结论:采用合理的营养制剂进行营养支持在血液患者化疗的治疗中是必要的治疗措施,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关键词】 血液疾病;化疗;营养支持;临床效果

血液疾病化疗患者因厌食、味觉异常、 恶心呕吐、 消化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的出现 。近年来 ,肠内营养 ( EN)支持用于危重症、化疗、术后病人正日益受到人们高度重视,但普通的常规饮食往往达不到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的目的。我科室从2012年起,开始采用聚洋乳清蛋白给予化疗患者服用,发现是一种有效方便的肠内营养支持。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男 35例 ,女 11例 ,年龄为 20~80 (54 . 1 ± 18 . 2)岁 ,其中白血病 18例 ,多发性骨髓瘤15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7例 ,行造血干细胞移植6例,入选标准: ①年龄为18~80岁; ②APACHEⅡ评分为 15~25分; ③病人均无明显肠道消化、 吸收功能障碍 ,剔除标准: ① 基础疾病预后极差或短期内可能死亡的病人 ,如白血病末期、化疗后产生严重并发症等; ② 存在 EN禁忌证 ,如肠梗阻、 肠缺血、 肠坏死和肠穿孔等; ③患有影响营养和代谢的内分泌疾病 ,如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1.2 营养支持方法

肠内营养(EN)使用聚洋乳清蛋白,本品选用优质纯浓缩乳清蛋白,含蛋白质≥80%;理想的氨基酸构成比例;易于消化。并采用合理的营养食谱。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 随机、 对照的方法 ,将两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采用添加聚洋乳清蛋白的营养膳食)和对照组 (只采用普通营养膳食)。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 , 包括正常的化疗、 抗感染、 改善微循环、 保护重要器官功能、 监测并严格控制血糖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等。

1.4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病人入院第 1、 4、 7、 10和14天的血清清蛋白 (ALB)、肝功能、生活质量评分使用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KPS)。同时观察呕吐、 腹泻、 便秘、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软件 SPSS13 . 0进行分析 ,以 x ± s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 . 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 . 1 检测指标 两组病人入院时营养指标和肝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 ( P > 0 . 05)。营养治疗后 ,治疗组ALB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肝功能明显改善 ,KPS评分也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5)。

2 . 2 临床并发症观察 两组病人均较顺利地完成了 EN治疗 ,治疗组无一人出现腹泻、消化道出血,4例出现呕吐,3例出现便秘,对照组中,14例出现呕吐,6例出现腹泻,10例出现便秘,1例消化道出血。两组从临床上观察可见,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约 40%~80%的肿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约 15%的患者在确诊时 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 10% ,尤以消化系统或头颈部肿瘤最为常见[1],因此临床营养支持在许多营养不良尤其是危重患者中应被认为是一项必要的治疗措施。

而营养支持治疗的途径包括肠内营养 ( EN)和肠外营养 ( PN)两种。当胃肠道功能允许时首选 EN,因为在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状况 ,肠功能的恢复方面 EN明显优于 PN[2],且费用也低于 PN。但化疗会引起的恶心呕吐 ,胃肠黏膜损伤引起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等导致营养物质摄入量明显减少 ,引起营养不良。陈绍萱[3]研究结果表明,化疗药物导致摄食不足及体重下降 ,热量和各种营养素均不足 ,达不到膳食平衡。所以简单的肠内营养不一定能达到营养支持的作用,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利于患者吸收的肠内营养。

其次,目前临床医生在治疗肿瘤患者时对营养支持治疗的认识还不够 ,多数肿瘤患者是在饥饿状态下进行化疗的 ,只有当患者达到恶液质状态或完全不能进食时才应用营养支持治疗[4]。对肿瘤患者进行正确地营养评估显得很重要 ,如果评估结果显示存在营养不良现象就应该给予适当的营养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患者免疫力 ,增加化疗耐受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Wigmore SJ, Plester CE, Richards on RA, et al . Changes in nu2

tritional status ass ociated with unresectable pancreatic cancer[ J ].

Br J Cancer, 1997, 75 (1) : 106 - 109.

[2] 张军 ,王严庆 ,王致天 ,等. 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不同营养支持方法的研究 [ J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 28 (8) : 844 .

篇9

1、行中书省主要作为军事管理,掌管所辖省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政事务。元代行省制度、土司制度的确立,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明灭元后,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行省。

2、行省制度,不始于汉代、明代,这是从元代开始的。也可说金代先已有行省了。但正式成为制度的是元代。我们今天俗称江苏省、浙江省,省像是地域名。但历史上省字原始是衙门名,非地域名。

3、在金元两代,开始有行中书省。中书省是当时中央的宰相府,一般称为都省。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都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

4、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某地方出了事,就由中央宰相府派一两个人去管控,行省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过去御史台派人考察地方行政,今天在这里,明天到那里,所以有行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害虫诱捕技术的生物学基础

(一)生活习性

研究分析档案害虫的生活习性可知,多数档案害虫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2~32℃,最适湿度为70%~90%。因此,温度低于20℃、相对湿度低于60%,可有效控制档案害虫的生长发育。不同的昆虫食性不同,某一种昆虫往往对某一种食物特别偏爱,利用此特性,设计制备各种引诱剂来杀灭害虫。

(二)生理基础

昆虫具有单眼和复眼,其中的感光细胞对光波产生感应而做出相应的趋向反应,对色彩也有像对光一样的趋向反应;同时昆虫通过触角和身体其他部位的一些化学感受器捕获散布在空气中的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昆虫性外激素、聚集素等,也会产生趋向反应。昆虫对光、色彩、化学物质的趋性有正负之分,趋向光、色彩、化学物质的为正趋性,避之的为负趋性。昆虫对光和色彩的反应因种类而异,而同样的化学物质刺激会使不同的昆虫产生聚集或驱散作用。档案害虫多为昆虫,它们具有趋光性、趋色性、趋化性、趋湿性,依据昆虫的这些特性,可以设计各种诱捕剂和诱捕器来杀灭害虫。

诱捕技术在档案害虫防治中的作用

(一)用于监测档案害虫,做好虫情预报工作在档案库房入口处、环廊、过渡间等可放置诱捕器,及时观察、统计害虫的种类、数量,分析害虫的发生规律,做好虫情预报工作。在使用诱捕器时应注意:在库区内不能使用具有诱饵的诱捕器,以免将原本不在库房内的害虫引诱到库房,对档案产生威胁;在办公区进行虫情监测时,可以添加诱饵。诱饵应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要对环境和档案安全无毒;诱捕器应放在害虫容易出没的地方。

(二)用于直接诱杀害虫使用害虫诱捕器可用于直接杀灭害虫,经济安全,操作简便。

1、常用的诱捕器

(1)黑光灯黑光灯是一种特制的气体放电灯,灯管的结构和电特性与一般照明荧光灯相同,只是管壁内涂的荧光粉不同,能放射出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双波灯是在黑光灯基础上研制而成高效节能杀虫灯,它能同时发出长短两列光波,加大了供昆虫选择的波长范围,其中长光波引诱昆虫飞至近灯区,短光波导致昆虫米炫目扑灯,增强了诱捕器的诱集能力。研究表明,高效节能双波诱虫灯的诱虫效果要优于直管双波灯,更优于黑光灯。在使用黑光灯和双波灯时应注意:害虫收集器是利用农药制成的毒瓶,工作人员如果要将诱到的昆虫进行分类,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同时,对收集来的昆虫和毒瓶内的残留要妥善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2)频振式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趋色特性,将光的波长、波段、波频设定在特定的范围,近距离用波,灯外配以频振式高压电网触杀,使害虫落入灯下的接虫袋内。频振式杀虫灯诱捕能力强,诱虫种类多,对近1200余种害虫有诱杀作用,使用安全,寿命长,利用光控装置控制黑夜和白天的自动开关灯,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灯式诱捕器,也是目前物理方法防治害虫中较先进的诱杀工具。

(3)粘虫色板粘虫板是利用不同害虫趋色习性,添加昆虫信息素和引诱剂,配套高分子粘虫胶合成的新一代除虫产品,它具有无毒、无污染、粘力持久、使用简便等特点,可用于防治多种害虫。许多档案害虫对黄色敏感,具有强烈的趋黄性,粘虫黄板可诱杀多种档案害虫。使用粘虫色板前,要通过监测了解害虫的种类,针对不同的昆虫使用不同的昆虫信息素和引诱剂,提高粘虫的效率。粘虫黄板可引诱害虫范围达8~10m2。将粘虫黄板悬挂于档案馆(室)害虫发生的地方。悬挂的数量视害虫多少而定,害虫多时多挂,害虫少时少挂。

2、常用的引诱剂

(1)食饵引诱剂不同的昆虫对食物有不同的偏爱,因此,要在了解库房害虫种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昆虫投放不同的诱饵。例如,嗜卷书虱喜食淀粉类食物,在诱杀时,可在诱捕器中包埋多孔淀粉诱芯,杀虫效果较好。另外,用滑石粉、香精、敌敌畏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防虫药丸,对嗜卷书虱也具有极强的诱杀性;烟草甲对香气物质有所偏爱,丁香油、青蒿油、冬青油、茶树油、百里香油等植物精油的2倍稀释液对烟草甲幼虫触杀效果较好,洋茉莉醛对其引诱能力最强;白蚁的喜食含糖量高的食物,白糖和洋葱配合使用对白蚁引诱效果最好。

(2)性引诱剂昆虫在性成熟时会释放出一些性信息素,专一性地吸引同类雄性与之。可以用人工合成昆虫性信息素的类似物,引诱雄虫并用物理方法捕杀雄虫,从而降低雌雄几率,减低后代种群数量,达到防治目的。例如,烟草甲性信息素4S,6S,7S-Serricornin对成虫的吸引力最强。

(3)聚集信息素聚集信息素是由昆虫分泌,能聚集同种两性成虫的信号化合物,一般为混合物。在害虫防治中利用其特性诱杀害虫,尤其对钻蛀性害虫杀虫效果最好。F88对家白蚁具有很强的跟踪性,利用F88杀灭白蚁效果显著。

利用诱捕技术杀虫的注意事项

1、引诱剂具有针对性,使用时要针对不同的昆虫选择不同的引诱剂。

2、引诱剂和诱捕器配合使用杀虫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