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检修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4-05-20 17:4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厂检修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厂检修基础知识

篇1

【关键字】电厂管阀;检修;外泄漏;堵压

1.引言

电厂管阀是用来改变管道通路断面以实现关闭、开启,或调节管路系统输送介质的流量及其它介质参数,以实现管道系统正常运行的装置。阀门的外泄漏不但造成工质的损失,而且对周围的设备及人员构成事故隐患,影响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针对外泄漏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措施,对阀门实施在线堵漏,改变了只有停机或切断介质才能修复阀门消除泄漏的维修方法,保证了机组的安全平稳运行。

2.电厂管阀的基础知识

热力发电厂的管道是指电厂热力系统范围内的汽水输送线路,它的任务是把气、水从一个设备输送到另外一个设备,或者把他们排放到大气或者地沟中。发电厂的管道是热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流程,通过管道把电厂的主、辅设备连成一个整体,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汽水管道对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管道在输送介质过程中,工质的泄漏、散热以及压力损失都直接影响着电厂的经济性。电厂管道的阀门是通过改变内部截留面积而控制管路内介质流动的管路附件,它在动力装置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输送流体介质离不开管路,而控制流体介质则离不开阀门,阀门在热电厂的所有传送液体、气体介质的管路上均有设置。因此,在热电厂中,阀门的数量很大,而且种类繁多,是很重要的设备。阀门的安全和热电厂的安全运行关系甚密,从以往的热电厂发生事故的统计材料来看,因阀门故障而引起的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常见管阀的检修要点

3.1管阀检修的一般准备工作

在管阀进行检修前一定要指定检修计划,先根据以往的检修记录、金属监督检验报告、设备的运行小时数,以及运行故障记录等资料,确定本次检修的工作项目,主要确定特殊项目,并提出材料预算、备件购置计划、加工件计划以及工时计划,同时指定技术措施,安全措施,施工方案和技术验收标准等。在管阀检修前还一定要进行管子及管道相关附件使用前的检验。

3.2高压管阀的一般检修

一般发电厂使用的高压阀门与管道的连接经常采用焊接连接,而不采用法兰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是密封性可靠,不泄漏,比法兰螺栓连接经济,但是拆卸不方便,阀门检修只能在现场进行,也无法单独进行水压试验。在焊接的时候,由于阀壳厚度比管壁厚度厚的多,会使对口和焊接发生困难,所以有的阀体制造厂在阀门上采用预焊过渡段与管道的材料相匹配,过渡段一般采用锻钢件。

高压管阀在结构上和一般的中低压管阀并没有太多的区别,只需根据压力温度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阀体和密封面材料。因此高压管阀的检修项目、程序、密封面的研磨,质量验收标准都可以参照中低压管阀,所不同的是高压管阀大多随着锅炉一起进行管压试验,其严密性只能根据汽水系统的特点和流程来判断。比如具有两道门的疏放水系统,可以分别关闭一次门或者两次门,以分别检验两道门的严密情况。

3.3安全阀的检修

安全阀是锅炉的安全保护装置,当锅炉管路或者容器内的介质的压力超过规定数值的时候,安全阀可以自动开启,排除过剩的介质,将压力降低,使设备免遭破坏;当压力恢复到规定述职的时候,安全阀又可以自动关闭。

在大型高压锅炉中,采用的较多的是脉冲式安全阀和带有外加负载的弹簧式安全阀,比如在国产的亚临界压力的直流锅炉上,装有15个弹簧式安全阀。

安全阀在进行冷态校检的时候,应由专人控制高压给水进入校验台的入口阀,防止阀开的过大,超压过多。开门的时候应该慢慢地开,均匀得升压,避免高压给水烫伤工作人员。在热校验的时候,当压力超过锅炉工作压力的时候,工作人员应站的远一些,以防止蒸汽喷出,烫伤人。热校验应统一指挥,各司其职,避免人多混乱,出现不安全的问题。

4.电厂阀门外泄漏的堵压方法

电厂阀门最长发生的故障是外泄漏,尤其介质流体有毒、易燃、易爆等发生外泄漏,则容易安全事故,进行阀门外泄漏的检查和堵压至关重要。

4.1电厂阀门外泄的主要原因

1)填料外泄漏。阀门的阀杆和阀盖之间的密封采用填料密封结构。阀门在使用过程中,阀杆有由绕其轴线的转动和在轴线方向的上下移动两种运动形式。随着阀门开关次数的增加,相对运动的次数也随之增多,使填料的磨损增加,加上填料由于使用时间太长,老化而失去弹性,高温下烧焦萎缩而失效,使填料的接触压紧力逐渐减弱,使泄漏进一步扩大。

2)阀盖或法兰外泄漏。阀盖或法兰密封是通过紧固螺栓压紧垫片实现密封的。预紧螺栓时,法兰产生弹性或塑性变形,通过垫片填满法兰面上微小的凹凸不平,达到足够的密封比压,阻止被密封流体介质的界面泄漏。造成泄漏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螺栓受热伸长,造成螺栓的预紧力不够;以及紧固螺栓时,紧力不均匀,结合面间隙不一致,形成张口而发生泄漏;垫片硬度高于法兰、老化失效、机械振动等都会引起密封垫片与法兰结合面的密合不严而发生泄漏;接触面有沟槽、削纹等缺陷,以及被介质腐蚀、渗透而发生泄漏;装配时中心没有找好,导致密封垫片装偏,使局部紧力过度,超过了垫片的设计极限,造成局部的密封比压不足,而发生泄漏。

3)阀门本体外泄漏。主要是由于阀门在制造过程中的铸造或锻造缺陷所引起的,比如砂眼、气孔、裂纹等,以及磨损性流体介质对阀体的冲刷。

4.2带压堵漏的原理及密封剂的选择

带压堵漏就是利用高压注剂枪的压力大于介质泄漏的压力,将密封剂注射到特型夹具与泄漏部位外表面所形成的密封空腔内,并在短时间内由塑性体转变为弹性体,形成一个有弹性的新密封结构,代替已经失效的密封填料,来堵塞泄漏孔隙各通道,阻塞介质的外泄,并且能够维持一定的工作密封比压,达到重新密封。

密封剂选用主要依据是泄漏介质的化学性能及温度,要求密封剂不污染被密封的流体介质,不被介质溶解或与其发生化学反应,其自身也不腐蚀阀杆及填料壁面,在使用温度下与介质接触应保持其弹性和密封性能不变,并且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同时应该有良好的自性能,堵漏后要保证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功能。

篇2

关键词:电厂检修;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宏观途径

传统的发电厂检修系统是由技术管理部门、运行部门、检修部门、维护部门、物资管理部门构成。从系统研究的角度看,这只是系统的内部构成,作为电厂设备检修工作则是一个开放的、多层次和全范围的系统,还应由生产系统、设备制造修配系统、设备研究试验系统、设备安装系统和设备检修系统构成,呈开放状态、具有层次性强和覆盖全面的特点。开放性强表现在每个系统之间都具有关联和流通,包含了执行层、管理层和监督层。覆盖全面是指检修系统既有内部系统又有外部系统,功能既相互补充、相互作用于对方,又共同作用于检修大系统之内。因此,完善检修系统,一要对发电厂内部检修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进行优化和强化,针对自身特点加强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设备技术升级力度。二要结合系统特点以及与电厂检修系统的关系,围绕系统的功能提升与利用、促进检修工作不断改进等而开展工作,使系统能借助检修业务平台,在科研水平、技术力量、市场收益等方面不断得到回馈,通过加强内外系统的互动,在提升内外系统功能的同时,实现合作各方的共赢与发展。

2 微观途径

对于市场化的检修运作体制,提高检修工作成效应充分考虑市场和检修队伍两方面因素。为了控制和降低检修成本,有时会采取频繁更换检修队伍的方法,虽然在招投标中可能会压低检修费用,但对于检修成效、检修费用控制都存在一定风险。因为在检修招投标中,不是一次检修对应一次招标,而是一次招标对应几次检修,其操作过程很难控制。为优化检修成本、提高检修成效和控制检修费用,不仅要发挥市场管理的杠杆作用,还需深入贯彻精细化作业原则,为检修水平提高和费用下降提供保证。

2.1 建立检修管理机制

2.1.1 密切点检与检修的关系。一是提高点检人员对检修工作的指导功能,尤其是在检修作业指导书和检修规程编制时,要发挥点检人员的指导作用和保证全程参与;二是在检修作业过程中,点检人员要积极参与,认真做好相关记录、录像和信息反馈等工作;三是在检修作业完成后,做好作业分析及指导工作。通过实行检修管理机制创新,注重检修、点检和管理人员工作的高度协调性等,使三者的关系更为紧密、检修作业更能有的放矢。

2.1.2 实现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要让检修、点检和管理人员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树立大局意识、配合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建立的网路组织机构,协调好各方面工作;通过行之有效地奖惩体系,将责、权、利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工作流程进一步固化他们的工作职责范围。

2.1.3 实行检修分类。将检修划分为全部设备检修、部分设备检修和单台设备检修三类,根据检修周期可分为定期检修、事故状态下检修和不定期检修三类。不同类型的检修,采取的工艺方法、检修组织方式和检修方案各不相同,例如,不定期检修就是点检定修或状态检修预案中的典型检修模式,此类检修主要是掌握设备运行规律和工作状态,是以典型案例作为检修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注重的是对设备劣化趋势规律的把握,正确掌握设备日常运行数据及曲线,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提出具体的修理及工艺方案。

2.2 人员管理方面

检修人员的技术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也无其他捷径可走,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会取得好效果。可采取以下方式。

2.2.1 以工代培方式。岗位和部门轮换是培养员工素质的最佳办法,一可以保持和激发员工的工作和学习热情;二可以培养全面及综合型技术人才,为全能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便利条件;三能抵御人才流失造成的业务骨干空缺问题。要从基础知识培训抓起,通过创新和开拓培训思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员工的检修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升。要不断增加学员日常训练与考核的比重,要使以工代培方式逐步走向日常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2.2.2 保证员工质量。对人员配置企业应有具体要求,既要保证数量,又要分层级配备。例如,操作层员工,除具有工艺要求外,更要体现在劳动的密集性、人员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检修成效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人员配备之初,越是层级低的操作人员,配备的数量应多一些。分层级配备是检修作业的特性要求,因为在作业现场,作业层的分级是按质检、指导、作业三级来划分的。对专业化队伍划分,既要确保他们之间工作的协同与配合,还要体现出专业不同的特点,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安装布置、设备拆解后的收回、零部件修理和现场清理。

2.3 施工方案确定

施工方案是检修方案的核心部分,在充分考虑检修对象、检修目的、检修队伍状况、财力、检修时间等因素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与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编制时,要把施工方案划分为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和施工收尾三个阶段,一、二阶段是做好检修工作的保证,第三阶段是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完善和补充。只有将上述工作都做好,才表明检修工程的全面完成。

2.3.1 施工准备方案。其前提是应提前做好以下工作:提早进行问题征集;提前研讨施工方案和拟定备用施工方案;提前做好员工的思想动员和完成好施工现场的布置工作;提前落实交叉作业的措施和事故预防措施与手段;提前要求后勤保障工作介入;提前制定、修改奖惩措施,并及时征求意见;提前进行相关检修案例的讨论与研究;提前完成需要进行的论证、实验、研究等工作;提前检查协同作业队伍的配合与准备工作。

2.3.2 施工方案确定。常规作业一般由执行作业班组自行确定,经书面上报专业工程师审批即可实施。非常规作业则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解决,既可由下到上,也可由上至下,但具体方案要经过研究论证后执行。随着制造业模块化管理的不断发展,设备检修增加了很多拆装更换整体单元的情况,因此,应针对设备不同特点不断改进检修工艺方案,使其成为提高检修工作成效的基础与核心。同时还应在操作对象、操作工具、操作方法、操作者管理,以及提高工具适应性方面多做文章。

2.4 施工组织建立

施工组织是落实检修方案的执行机构,也是检验和体现检修管理系统水平的重要环节,好的施工组织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评价好的施工组织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考察其检修工作的超前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简便性。施工组织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2.4.1 应根据网络计划的关键条件要求,科学安排技术力量。例如,建立施工预备队机制,用以解决设备拆装过程中出现的额外工作,正确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之后的现场救护、处理、补救等问题。

2.4.2 应建立联合指挥中心,使施工进度、施工信息、工作安排、协调作战、交叉作业反馈等,能让全体参与人员及时了解和清楚,明确相应关系和自身的地位与作用。例如,对于耗时少或用人少的作业,以及适合夜间进行的施工准备,应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以提高检修工作成效。

2.4.3 应做好上下游施工的衔接性,要求各组织机构都能做到多想一步、早到位一步和晚撤离一步,以实现无间隙的对接和互作业。例如,可使用工业高清电视,进行远程指导作业或联合诊断作业等。

2.5 机具配置

提高检修工作成效离不开机器或工具,因此要不断挖掘提高人机工效的潜力,通过科学改善工具功能,实现检修作业成效的提高。长期以来,因机具配置上的严重缺失,成为了造成检修工作成效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 在机具配置和工具的改进上,可采取专家与操作者相互合作的方法,通过寻找工具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观察操作人员的技术动作、寻找工具应具有的特点,从现代材料学、计算机设计等,将先进的工具模型制做出来,结合现场详实的分析记录,对操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深层次分析。既可培养一支专门的机具配置研究人员队伍,又能不断改善机具的作业性能和机具配置状况。

3 结束语

发电厂是一个需要设备连续运转的企业,设备性能的正常发挥是保证发电和向社会提供能源的前提条件,而保证检修工作成效又是决定设备性能发挥的基础。电厂设备检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系统思维寻找提高设备检修水平的途径,笔者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电厂检修管理体制、人员素质、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机具配置情况,探讨提高设备检修工作成效的方法与措施。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系统化培训方法;核电岗位;培训大纲

作者简介:王晓娇(1981-),女,辽宁沈阳人,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工程师。(山东 海阳 265116)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36-03

为了保证核电厂安全、可靠地运行和检修,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足够数量的、具备一定资格、能够胜任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了保证核电厂人员的资格和工作能力,保证人员的培训质量和工作绩效,加强培训的有效性,国际和国内的核电厂在培训管理活动中,均采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普遍应用的系统化培训方法(Systematic Approach to Training,简称“SAT”),对核电厂的培训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

本文结合山东核电有限公司采用SAT 培训方法进行岗位培训大纲开发中应用的经验,提出核电厂在岗位培训大纲开发中有效利用SAT方法建立岗位培训体系的思路和方法,以推动其在核电厂培训中的推广。

一、SAT方法概述

SAT 是一个程序性的培训方法。它针对某个工作岗位,从提出人员的全面能力要求,到编制和实施培训大纲,从而全面达到这些能力的要求,最后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评价的一个逻辑性过程。图1给出了SAT过程的概况。

根据SAT方法的定义,可将培训管理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岗位任务和能力需求分析、培训大纲设计、培训教材编制、培训活动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价。岗位任务分析和能力需求分析:这个阶段针对某个工作岗位提出培训需求和全面工作能力要求;培训大纲设计:这个阶段将全面工作能力要求转化成培训目标,再将培训目标组织成为培训大纲,设计培训课程项目;培训教材编制:这个阶段将根据培训课程项目确定教学活动,编写所有培训教材;培训活动实施:应用已开发的培训教材进行培训;培训效果评价:根据培训效果评价,对培训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反馈,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训大纲、培训教材等反馈的地方进行改进。

二、SAT方法在山东核电岗位培训大纲开发中的应用

随着山东核电的工程进展,2014 年将进入试运行期,电站人员特别是生产运行关键岗位人员必须按照SAT方法开展培训以满足运行期对电站人员资格的要求,为此需要按照SAT方法尽快开展岗位任务分析和岗位培训大纲开发工作,提出全面的工作能力要求和培训目标。基于SAT的培训体系建设的基础,山东核电于2012年7月采用了“以我为主,外部支援为辅”的方式,成立跨部门项目组的形式作为工作载体,引进国内有SAT开发经验的研究所加入项目组作为技术支持,全面实施岗位培训大纲的开发工作。

本文着重介绍基于SAT方法在开发岗位培训大纲中的有效应用,并以山东核电维修部管阀工程师为例,详细描述该岗位培训大纲的编制内容。

1.分析阶段: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过程就是针对某一特定岗位,完成该岗位任务清单开发的过程。岗位分析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岗位工作职责以及各岗位直接相关的生产管理文件、运行规程、维修规程等文件的要求,列出该岗位的工作任务,并综合考虑各项工作任务的执行难度、重要度、频度等因素,最终确定需要培训的任务。岗位分析步骤如下:

(1)收集和审核与岗位相关的信息。收集和整理与岗位相关的生产管理程序、技术文件等,确定所分析岗位的职责、工作范围和管理要求。收集的文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与岗位工作相关的国际组织的导则要求、国家核安全法规、导则、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行业规范;山东核电的岗位规范;与岗位工作直接相关的生产管理制度和程序;与岗位工作直接相关的规程、设计手册和技术文件;最终安全分析报告;工作授权文件;与岗位工作直接相关的内部事件报告。

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是对岗位工作人员的直接访谈,又可以称为“现场访谈”。通过与岗位工作人员面对面的交流,分析人员可以进一步了解、确认岗位实际的工作内容,对岗位的工作任务有更直观的认识。

(2)确定任务领域和任务分类。任务清单的编写过程一般如下:将岗位工作分解为任务领域,即工作职责的组成部分;编写初步任务清单;编写任务说明,描述各项任务。

(3)开发岗位任务清单。开发岗位任务清单是对每个任务领域中的任务分类,开发初始的任务清单并对每个任务进行描述。分析人员将岗位所有的任务按照“任务领域与任务分类表”中的分类编制任务清单。

(4)确认岗位任务清单。确认并使岗位任务清单生效,一般采用技术专家、岗位合格人员和处长进行桌面讨论的方式。主要是为了保证岗位实施所有的任务包含在该任务清单中,任务描述清晰、准确,任务划分准确。

(5)选择需要开展培训的任务。就任务本身而言,由于其难度、重要性和执行频率不同,培训要求也不同,如一些日常频繁执行、难度也不是很大的任务,一般通过初始培训的方式就可以满足要求。培训种类分为无需培训、初始培训和继续培训。

(6)编制岗位任务与课程关系表。培训课程设计:在编制任务与课程关系表时,可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对任务进行组合,确定对应的培训课程,可以是一个任务对应一门培训课程,也可以是多个任务对应一门培训课程,也可以一个任务对应多门课程。培训方式设计:对于新的培训课程,需要对每种培训方式进行评估,并选出最符合当前任务的培训方式,同时应考虑到资源的可用性和培训设施的限制。筛选需要培训的任务:可采用经验反馈法或DIF法(任务难度、重要度和执行频度)来进行培训任务的筛选。无论用何种方法,结果都应准确反映岗位工作要求,并和岗位工作人员及其管理人员达成共识。

2.设计阶段:课程设计和培训大纲设计

课程设计和培训大纲设计阶段的工作均需要以分析阶段的输出成果——“岗位任务清单”、“任务与课程关系表”为基础。课程设计的过程主要是完成相应岗位的“培训课程清单”的过程,其输出结果是各个岗位的“岗位培训课程清单”。输出的培训课程清单将岗位的“任务与课程关系表”中列出的需要接受培训的各个具体课程的名称以及课程对应的培训种类、培训方式、学时和考核方式等内容,按照若干模块一一列出,同时文件中也包括了岗位人员的培训途径、入门条件等信息。课程设计和培训大纲设计步骤如下:

(1)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该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分析阶段产生的岗位任务分析单,确定出该岗位人员需要接受培训的任务所需达到的最终培训目标、课程名称及内容。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求,确定每门课程的考核目标。

(2)选择培训方式。为了有效实现培训目标,培训大纲设计人员要选择适合培训内容的最佳培训方式。在选择培训方式时,还要考虑现有的培训设施,使各种设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还要考虑学员的水平和能力等问题。现阶段,山东核电的培训方式主要有课堂培训、自学、外出岗位技能培训、烟台培训中心实验室培训、模拟机培训和自学等。

(3)确定考核标准。学员在完成培训任务后必须接受检验或者考试,以判断学员是否完全领会和掌握了培训内容并达到培训目标要求。对于课堂培训,可以采用笔试或面试的方式;对于自学,可以采用撰写学结报告的形式;对于外出岗位技能培训,可以采取让培训方对学员进行岗位表现评价的方式。以上三种方式的评价结果可以分为优、良、合格及不合格。对于实验室、模拟体培训,可以采用实际操作的方式,考核结果可以分为熟悉、掌握、了解及不了解。

(4)课程设置。在设计培训课程时,可以将不同的任务设计成一门培训课程,例如:维修岗位都应具备的编写工作申请、编写工作票、编写质量计划、准备工作包、编写完工报告等任务,可以通过《维修工作过程》这一门课程将以上任务全部涵盖;稳压器安全阀、稳压器喷淋阀、大气释放阀、主蒸汽安全阀的解体检修任务,可以通过《重要核级阀门检修》这一门课程涵盖以上任务,其他课程的设置也按照该原则进行。

(5)填写《岗位培训课程清单》。在完成上述课程设计的步骤之后,需要将结果编成各岗位的“岗位培训课程清单”。下文将以山东核电维修部管阀工程师为例,举例说明该岗位培训大纲的内容。

3.编写岗位培训大纲

管阀工程师培训大纲描述的正文部分由总则、初始培训目标、继续培训目标、培训途径、入门条件、培训内容、培训等效、学员评价、培训大纲有效性评价和记录等要素组成,在课程设计阶段输出的管阀工程师的“岗位培训课程清单”作为“管阀工程师培训大纲描述”文件的附录形式存在。

(1)总则。总则是对管阀工程师培训大纲的总体要求,主要描述:明确管阀工程师培训资格和授权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其对人员岗位培训大纲的有效性负责;通过管阀工程师岗位任务分析,确定每个岗位的培训内容;明确管阀工程师培训大纲由《管阀工程师岗位培训大纲描述》和《岗位培训课程清单》组成。

(2)初始培训目标。初始培训是为管阀工程师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安全、可靠和有效地完成分配的任务。初始培训至少包括单独执行任务所需的基础理论,学员在独立执行工作任务前应具备熟练执行任务的能力,并在指定的、有资质的教员指导下展示这些能力。初始培训应能提高各专业领域人员的工作业绩和专业水平,满足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3)继续培训目标。继续培训是为了使所有具备资格的管阀工程师保持较高的业绩水平。为达到此目的,继续培训的内容包括:系统地审查核电厂安全运行相关领域知识、系统地评估个人和团队的工作业绩以识别出待改进领域、近期的内外部运行经验、已发现的运行业绩问题、电厂改造和程序变更等。

(4)培训途径。管阀工程师岗位培训途径按照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划分,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以后的岗位详细分工和岗位人员的职业生涯成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设计。

初级工:具有执行管阀类设备检修工作的辅助任务资格。这些缺乏检修工作经验的员工,可给其他较高资格等级的维修人员提供支持,并可从事检修工岗位上准备工器具、零配件和工作文件,操作工具和测试设备等工作。所以,学员经入岗资格考评后,可等效一部分已掌握的课程要求,再进行培训清单中其他初始培训课程的培训。经考评合格后,就能独立执行管阀类设备维护和保养的辅助任务,并可协助和观察高级别资格人员执行检修任务。

中级工:具有执行管阀类设备检修工作的一般任务资格。这些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在入岗资格考评后,可等效一部分已掌握的课程要求,再进行“管阀检修工岗位培训清单”中其他初始培训课程的培训,经考评合格后,即可从事检修岗位中对管阀类设备进行的维护、保养、修理和更换等工作。

高级工:具有执行管阀类设备检修工作的所有任务资格。这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在入岗资格考评后,可等效一部分已掌握的课程要求,再进行培训清单中其他初始培训课程的培训。经考评合格后,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执行检修岗位对管阀类设备进行的修理、更换、校准、故障维修和失效分析等工作。

(5)入门条件。根据岗位工作的特点,将管阀工程师的任职资格进行描述性的说明。包括:学历要求、专业要求、专业技术资格、从业资格、执业资格以及之前的工作经验等内容。

(6)培训内容。管阀工程师的培训应以关注本岗位工作要求的方法为基础,并强调工作要求中潜在的原则和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新员工入职培训:对于进入公司的新员工(包括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两类人员),需要根据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管理的要求接受相应的培训。培训的主要课程包括:公司概况及发展史;组织机构及人事管理;薪酬福利管理;财务管理;保密管理;公司信息化管理;电厂保卫知识;核电工程管理知识;企业文化及职工素养。

基本安全授权培训:是对直接进入核电厂现场工作的员工的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的认可,也是员工对承担相应岗位职责及安全责任的一种承诺。基本安全授权分为四类:核安全NS、工业安全IS、辐射防护授权RP和特殊活动授权SA。

基础理论培训:是为学员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以帮助他们理解与电厂运行相关的专业概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通过采用真实的电厂运行状态使学员理解电厂是怎样运行的,使他们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岗位工作中。培训的主要课程包括:核反应堆物理、反应堆热工水力、反应堆材料、核电厂通用机械设备、核电厂核安全等。

专业理论培训:是除基础理论外管阀工程师专业技能所需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的主要课程有:AP1000关键阀门、实用阀门使用手册等。

电厂系统培训:是培训管阀工程师工作中所涉及的系统,使其了解各专业领域工作的范围和要求。对电厂系统培训,可帮助各专业领域学员了解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各专业领域工作对电厂运行的影响。

技能培训:是让管阀工程师在一个受控环境下(如实验室)按照电厂程序要求在设备或设备模拟体上执行工作任务。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提高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加强在各专业领域实践和程序的运用。

管理培训:是为了贯彻公司相关管理要求,提高电厂运行安全业绩而开展的相关管理规定的培训。管理培训一般可分为“通用管理”和“特有管理”培训。通用管理是一般管理要求的培训,可针对各专业领域的所有人员,也可按照各专业领域岗位要求,设置不同级别分别进行培训;特有管理主要是与各专业领域工作直接相关的管理要求的培训,以利于提高工作质量。

(7)培训等效。培训等效是指将先前的教育、经历、考核结果等作为等效的依据,通过评定确认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从而免除部分课程的培训。属于以下条件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培训课程等效:在拟等效的培训课程有效期内,接受过与拟等效培训课程相同或相近的核电专门培训课程,或取得与拟等效培训课程密切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担任培训课程现任教员或现负责本课程教材编制的;现在正从事于培训课程内容相近的工作,且其上级认为其技能水平已超过了该培训课程要求而无须进行相应培训的。

(8)学员评价。学员的工作表现可在培训期间和培训结束后定期评价。评价方法包括笔试和测验、口试和操作评价等,评价手段是基于培训目标,测评学员是否掌握和理解。学员评价为学员本身、部门负责人和培训负责人员提供了反馈信息,它将有助于确定学员的表现和有关培训大纲的改进。

(9)培训大纲评价。培训大纲的有效性评价是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分析,包括培训要求、培训教材、培训教员和授课形式等方面,以及对员工绩效表现的评价,确定培训大纲的效能、作用和影响,提出是否需要对培训大纲进行修订或改进的方面,以确保培训的有效性。

(10)培训记录。管阀工程师的培训记录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岗位任务清单:保存岗位相关的任务清单,并保证清单的内容与电厂管理要求一致。

培训等效核查表:保存人员的培训等效核查表及相关可被验证的记录,必要时,各部门负责人有权查阅资格考核记录,有助于分派任务给具有资格的人员。

培训程序有效性评价:保存培训程序有效性评价的相关记录,如将培训记录和评价有效性的相关文件、培训自我评估报告以及建议和解决方案等一起打包存档。

培训记录:保存各专业领域人员的培训记录,如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出勤状况、培训评价结果和员工独立执行任务的资格等,以方便查阅和审查。

培训定期报告:定期将培训活动的状态、合适性和有效性、重大培训相关事件或问题的定期报告提供给电厂管理者和独立的监管人员;在每个培训计划完成之后,把培训结果和员工在电厂的表现通知给部门负责人,并描述改善培训所需的调整;对于长期的培训计划,在每个主要节点完成后,也要提供这些信息;当出现重大问题时也要通知电厂管理者,尤其是要求变更培训计划或员工工作时;向电厂和公司管理者定期报告培训的自我评估结果、培训资源的使用、确定目标的完成,以及未来培训计划的目标和规划。

三、结论

岗位培训大纲是培训活动实施的保证,如何保证岗位培训大纲的质量是SAT方法应用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通过国内核电行业标准培训课程来规范岗位培训大纲,但是目前国内各核电站人员培训应用SAT方法的方式和程度均不相同。编制岗位培训大纲的时候可以参照WANO已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特点,将岗位培训大纲开发成符合山东核电特点的人员培训指导文件。

山东核电在人员的培训中,在岗位培训大纲开发完成后,将严格按照SAT方法的应用流程,完善山东核电人员的培训体系,逐步实现SAT应用的规范化、模块化和流程化,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从而保证山东核电的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运行业绩。

参考文献:

篇4

火电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着数据处理流程复杂、管理流程多、流程处理多样性和变化性等问题,包含的系统多:MIS系统、SIS系统、燃料刷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和邮件服务系统等等;且电厂是一种资产密集、技术密集、数据量大、产品即产即销的特殊企业,地理位置分散,部门间协作日益频繁,决策过程的分散性也日益明显,公司业务活动繁多,需要实现生产和经营有机的统一管理;生产过程涉及多个专业,工艺过程较普通行业复杂,将复杂的工艺过程准确地反应到信息系统中,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控制,是企业信息化中的难点。需要把管理数据和实时数据有机的融合处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分布性、异构性、自治性,能够实现企业快速业务流程重组和业务过程自动化。底层DCS生产控制信息是实时信息,数据量大、采样间隔小,对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的实时要求较高;SIS系统与生产各控制系统接口方式多;生产控制系统的厂家多;对各系统的安全性要求高。

2电厂的数据信息

火电企业数据根据其采集手段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过程控制级数据,厂级监控层数据,管理信息层数据。

(1)过程控制级数据。这些数据是发电厂机组的实时数据,有DCS、TDM、NCS、脱硫、除灰、化水和燃料等多个系统的实时数据。自动采集,数据真实、采集量大、采样频高等特点。这些数据用来指导现场的生产。

(2)厂级监控层数据。该数据是电厂级的实时数据,比过程控制级数据的范围要大。采集方式通过OPC和硬接线方式自动采集,同样具有数据准确及时、数据量大、数据刷新频率高等特点。

(3)管理信息层数据。这是电厂级的管理数据,采集手段有人工录入,从SIS系统和燃料系统采集。基础数据与电厂管理的深度和细度密切相关。以上三层数据构成了火电企业数字化电厂的数据架构,每一层数据都有相应的管理工具和信息化产品来完成数据管理和挖掘。

3规划建设的系统

(1)火电企业规划建设的MIS系统包含以下模块:设备基础管理、检修工作管理、检修策略管理和检修成本核算。资产管理系统将设备基础管理等模块作为设备维护的基础知识库;通过设备缺陷管理、工单管理、预防性维护、可靠性管理、标准工作、资源管理、项目管理、采购管理和库存管理等模块提高设备检修工作的效率,增加设备可用性;同时,工单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和检修成本核算是控制和分析设备检修成本的核心模块。

(2)经营管理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等功能模块,使生产经营决策者明确经营方面的具体目标,是推动电力企业实现责任成本制度和加强成本控制的有力手段,是评价考核企业及部门成本业绩的标准尺度,它为公司的经营计划做技术及数据的参考。用户通过对不同的预算项目进行预算控制强度的设置。在各业务子系统中录入业务数据后,系统将对发生的数据项目进行预算控制检查,并根据用户设定的控制强度进行提醒、警告或拒绝等提示或反应,使预算控制贯穿整个业务,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便于管理者了解预算执行情况,为采取相关管理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3)OA系统的核心作用是信息传输和业务流管理技术的无纸办公系统。该系统覆盖电厂各个部门。通过将电厂内部的Intranet网与外部的Internet网相联,提供有效的信息通道。OA系统采用B/S结构,和生产管理系统、经营管理系统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发,通过收文管理、发文管理、签报管理、系统设置、车辆管理、会议管理、日程安排管理、电子邮件管理、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统一账户、统一权限、统一界面、统一操作、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实现企业信息的统一管理,突出体现整体的协作精神,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办公效率和领导决策水平的目的。

(4)SIS系统建设需要完成以下功能:下层为接口层网络,采用独立接口机连接各个独立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上层为应用层网络,挂接各应用服务器。分层式设计便于分散网络负荷,提高通讯效率和可靠性。上层强调开放性,选择交换式以太网技术实现,下层则更强调与底层各控制网络的互通性。根据电力系统二次防护的要求,在SIS系统和MIS系统的互连采用正向安全隔离装置,并在MIS系统中配置数据库镜像服务器。从而只允许SIS系统将数据实时地传送到MIS侧的镜像服务器中,MIS侧对于实时数据的所有访问需求,都在数据库镜像服务器上。解决了电力系统安全区Ⅰ、Ⅱ区与Ⅲ、Ⅳ区的物理隔离问题,并满足了MIS系统用户访问实时数据的需要。

4需要改造系统

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需要把SIS系统和燃料刷卡系统的C/S架构改成B/S架构,把所有系统都链接公司的内部网站上,员工只需要记住一个公司网站就能登陆到不同的系统。考虑到地里和员工经常出差的因素,公司还要具备远程办公功能。

4.1SIS系统的改造

(1)公司SIS系统原设计采用C/S架构方式,即在客户端需要安装相应软件。在实施的过程中改为B/S架构,但是原设计只有一台服务器,需要完成如下功能。①数据采集;②数据转发(发集团公司);③MIS侧数据转发;④报表生成;⑤WEB查看(即打开网页就可看到实时数据);⑥负荷曲线生产,曲线5点/s;⑦性能计算。

(2)以上功能都在一台服务器,CPU使用率50%左右,内存使用率60%,服务器经常死机。

(3)SIS服务器在MIS侧,处于安全分区的管理大区,改造方便。只需要分离出服务器的几个功能即可解决服务器的负荷过重问题。部分功能只需台式机即可完成。

(4)在MIS侧增加一台台式机,安装WINDOWS2003SERV-ER和OFFICE2003。此计算机与SIS镜像服务器安装在同一网络。安装SIS的PGIM软件。通过OPC采集SIS镜像服务器的数据。在台式机上完成如下功能:①报表生成;②WEB查看;③负荷曲线。改造后CUP使用率只有15左右,内存使用率只有17%。确保SIS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系统接入了MIS系统的网站。

4.2燃了刷卡系统改造

(1)考虑的燃料刷卡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在接入公司网站后,需要确保燃料数据的安全。(2)增加一台台式机,安装由MIS系统提供ISA2004软件,配置调试完成,用作软件路由器和防火墙。(3)把系统接入MIS系统网站。

4.3远程办公改造

(1)公司信息化管理越来越深入,领导和职工都需要随时随地对公司各大系统业务和流程进行处理,加上公司地理位置离市区远,职工经常出差。现在不仅要求在上班时间可以实时查询数据、处理流程,而且在下班或者在外出差期间都能通过互联网对电厂信息进行了解、掌握。对公司整个生产实现实时掌控,及时决策。

(2)公司已经部署了MIS、SIS、燃料刷卡和网站管理等系统,很多业务都在各系统上完成,加上员工频繁出差和物理距离因素,公司需要为员工和领导构筑一个统一的远程接入平台,解决员工办公、处理各种业务和了解生产经营相关信息的需要。在公司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一个SSLVPN设备,替代原来的防火墙,SSLVPN设备即能满足原防火墙的所有防御和监测功能,又提供了远程办公的功能。

(3)此远程办公提供双重密码认证,确保各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4)远程办公实施后,解决了公司业务处理的及时性和安全生产的远程监控。改造完成后的系统都统一到网站平台上,通过远程办公可以连接公司的所有系统。

5系统建设后取得的效益

篇5

【关键词】发电厂运行;安全管理;故障处理

整个电力系统的核心内容就是发电厂,它能否稳定运行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并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在日常的电力生产中,发电厂运行会涉及很多的设备和工作人员,会有很大发生异常和故障的可能性,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发电厂带来很大的损失和人身伤害。这些都阻碍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发电厂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探寻,从提高发电厂稳定性的角度提出预防措施,保证人身财产安全。

1 发电厂常发生事故的原因

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发电厂往往不会发生比较重大的事故或是安全故障,一旦发生了安全问题,很多都是人为操作导致的,例如操作失误或是指挥失误等。这些失误不仅仅会影响发电厂的设备,导致设备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重者还会造成很大的人身伤亡。发电厂之所以需要面对如此之大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电厂的设备自身存在缺陷,对于设备没有教好的防护,进而导致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重大的安全隐患问题。从长期发展和管理的角度而言,这些问题能够给发电厂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发生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的,这样就需要予以制止,保证人为的习惯性违章数量的减少。对于违反纪律或是违章作业、操作等行为,需要严加管理,需要视情节的轻缓予以处罚,这样才能进一步降低事故的风险,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发电厂运行的安全管理

2.1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发电厂的工作内容十分复杂,多种多样的设备使得工厂变得很杂乱,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便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需要对发电厂的安全管理予以重视,保证相关的工作人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可以对一些应急情况予以妥善的解决。专业人员只有具备了专业素养,才能满足发电厂工作的运行和相关管理需要。根据发电系统的基本需求,需要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基本的发电流程有所掌握,对于发电原理可以清晰掌握。只有这样,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才能做出更加正确而又冷静的判断,保证最终完美地解决问题。在日常的发电生产过程中,要对发电容易产生的故障有所了解,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基本问题,在反反复复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够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此外,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发电厂的工作人员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利用到实践过程中,并结合自身的水平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可以对发生的事故作出自己专业的判断,还能够提出专业的解决方案。有了以上各个环节的保证,就能够降低发电厂中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

2.2 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发电厂的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保证对安全知识的普及,这样发电厂的员工才能将安全知识掌握于心,保证有更加熟练的业务技能。发电厂需要利用各种机会并创造不同的形式考核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保证能够对安全知识进行了解,并对专业技能熟练于心。发电厂的部门领导也可以与员工一起,不断对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保证能够进行安全生产的总结。通过安全实习,不断总结问题的根源,并予以解决,从而让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为了安全的电力生产而保有良好的安全执行能力。

2.3 加强发电技术和设备的管理能力

发电厂的安全管理还体现在需要进一步加强发电技术和设备的管理能力,保证能够对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这样才能保证能力的提升。通过加强发电技术能够保证发电厂的安全生产,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备检查发电设备绝缘性能,并通过超声检测、色谱分析等相关的方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隐患[4]。这样能够避免设备因为绝缘性而出现运行故障。因此需要加强技术管理以此来提升发电安全管理。此外,发电厂在日常巡视上需要予以注重,保证进行正常的运行和相关的检修工作,保证监控设备的运行,让发电厂朝着安全稳定的方向不断前进。

2.4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

在发电厂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安全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的生产管理章程以及相关的规则,以此对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需要用安全规则来制约生产人员的工作行为,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操作。与此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保证及时发现隐患,并能够在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奖优罚略的形式,调动工作人员的安全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警惕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发电厂的安全生产,进一步促进发电厂工作效率的提升。发电厂需要进行安全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更加有条不紊的安全进行。发电厂的员工只有明确自己的职责,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发挥最大的安全意识,保证发电厂的安全运行。

3 发电厂运行的故障处理

对于发电厂出现的安全故障,需要予以重视,保证其可以顺利解决,提升发电厂整体的安全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对故障进行合理的解决。

3.1 认真对待并执行安全管理条例

发电厂通常都会制定相关的安全运行和管理的基本原则,这是防范发电厂生产工作事故的有效手段。发电厂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认真遵守条例规定,保证执行力度,要把准则体现在实处,而不只是流于形式。安全管理条例中需要尽量明确每一项任务,保证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员工工作安全的积极性,让员工认真对待工作的同时,保障自身的安全。只有将安全生产的理念放在心中,才能将发电厂的工作做好。

3.2 提高安全工作的监督考核力度

在发电厂落实了安全管理条例之后,需要对安全工作进行监督,保证实效性。主要考核员工在安全生产上的基础知识,并对安全操作技能有所掌握,保证能够监督员工的行为,防止出现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监督考核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预防安全事故的作用,能够提升安全生产的效率。

3.3 建立应对紧急事故的安全系统

发电厂需要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它要求员工在了解安全制度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工作,因此无论怎样进行预防,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的安全事故,因此发电厂需要在生产的过程中加强预防和紧急事故的处理系统。这样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可以降低事故的带来的损失,还能提升发电厂的整体安全性。

发电厂的工作安全关系到电网系统的运行问题,因此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予以重视,才能保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安全意识,进一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妥善的处理,保证整个发电厂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平,吴晓新.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4).

[2]王业成.浅谈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8).

[3]黄觉慧.变电站五防系统安全管理及模式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

[4]李作金.提高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和运行可靠性[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24).

篇6

中专毕业后就一直在xxxx工作,先后从事了变电运行、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检验、生产技术综合管理、计划统计兼职工教育等工作,XX年11月通过竞争,担任xxx办公室主任。1997年7月通过乐山电业局工程师评审委员会评审确认具备助理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XX年11月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获得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专业理论方面。

1.较全面系统在掌握了与所从事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电工原理、计算机原理等与电力工作有关的基础知识,企业管理、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等与企业管理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2.较系统地掌握了所从事专业的专业知识。如电力系统分析、供用电网络规划与设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绩效考评、奖酬制度的设计、员工的培训与发展等专业知识。

3.熟悉并能正确运用与自己所从事专业有关的现行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如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管理条例、继电保护检验规程、城市电力网规划与设计导则、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办法、供电营业规则等电力工作有关的规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民法通则、保险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及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等与企业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

二、工作能力成绩方面。

(一)生产运行工作方面

1.能独立进行变电所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设计、安装调试、检验工作。在任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检验工作期间,能按技术标准完成所辖110kv变电站和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年度检验工作,保证了检验质量和施工工艺,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为100%,从未发生误动或拒动现象。参加了新建35kv东林变电站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设计。

2.按规定进行理论线损计算,每月进行分压、分区、分线线损统计与分析,编制了《xxx生产技术指标管理考核办法》和《xxx线损考核实施细则》,并适时进行修订,对照理论线损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线损的原因,提出降损的措施,并督促检查措施落实情况。按时完成供电可靠率与电压合格率的统计与分析,提出适时投切电容器、合理安排检修、业扩等工作,贯彻“应修必修,修必修好”方针,减少临修,尽力避免返修,提高了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井研电网线损率从1997年14%降至XX年的11.96%,于1997年荣获四川省电力工业局节能工作先进个人。

(二)企业管理方面

1. 积极推进管理制度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1)积极推进员工培训制度建设,按照XX版iso9000标准,认真执行“员工教育培训管理程序”,根据此程序,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员工教育管理办法”。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使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培训结束一个月后,都会向被培训部门和员工发出一份《员工培训效果反馈表》,由被培训部门的负责人和员工根据培训的效果填出意见,及时知道培训的真实效果,从而及时调整培训的方式、方法,使培训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制定了《xxx岗位绩效考核办法》,将上级的责任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并定期进行考核。对各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员工个人愿景进行了调查,建立了员工综合能力信息库和需求信息库,加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

篇7

关键词:仿真教学;热动专业;应用型

作者简介:张中林(1977-),男,江苏扬州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仿真与控制工程中心,讲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热动专业高级指导教师。(江苏南京210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南京工程学院基金项目(项目编号:QKJ201102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107-03

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是南京工程学院传统优势专业之一,创建于1958年,在长达50年的办学历史中为火电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热能动力工程专业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1993年,为了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成立了电力仿真与控制工程中心,主要承担热能动力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运行值班员技能培训及技能鉴定、科学研究等任务。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心已经开发了近50套仿真装置,包括不同容量、不同参数、不同类型DCS控制系统的火电机组仿真软件。南京工程学院热能动力专业在仿真实践课程建设上有着其他同类型高校不可比拟的优势,虽然其他院校也建有仿真实验室,但软硬件往往跟不上电力技术发展,系统过于陈旧。目前,600MW及1000MW超临界机组已经成为国内主力发电机组,然而有些院校还在使用亚临界汽包炉作为仿真培训装置,这就造成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脱节,不能够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本文就如何发挥南京工程学院在火电仿真上的技术优势,加强仿真实习课程建设,进一步促进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发展,培养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进行探讨。

一、火电仿真教学介绍

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主要是面向火力发电厂培养集控值班员、巡检员和检修人员。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专业基础课及锅炉原理、汽机原理、热力发电厂、发电厂电气、自动控制原理、发电厂动力设备等专业课。理论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专业技术人才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对于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国内火电装机容量迅速增长,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着熟练技能的值班员和检修人员,但是高校毕业生往往注重掌握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不足,这就造成毕业生与就业市场脱节。为此,火电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毕业生的培训,由于在生产现场一般不具备培训条件,需要委托其他单位进行,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鉴于这种情况,要求高校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缩短用人单位人才培养周期,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火电机组自动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火电机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得到大幅提高,运行值班员现场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对于新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为了安全起见,往往没有机会接触到机组的各种操作和事故处理,造成了人才培养上的瓶颈,开发出高精度全范围火电机组仿真系统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有效途径。仿真机可以实现对火力发电厂全过程仿真,能精确模拟出机组各种工况条件下的动静态特性及趋势,可进行各种条件下的机组启动、停机、运行操作、各种试验、故障处理、反事故演习、控制系统组态分析及参数优化整定。利用仿真装置对热能动力专业学生进行毕业前岗前培训,提高快、培养周期短,能够使学生提前掌握实际生产过程中机组运行和事故处理技能。火力发电仿真实习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教学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综合分析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的重要任务,仿真实习课程在热动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火电仿真在热动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热动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专业知识非常抽象和具体,专业对象是火力发电厂的热力设备和控制系统。火电仿真技术通过建立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数学模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包含了热动专业的所有知识。通过仿真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丰富的现场操作知识,还能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并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应用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火电仿真教学在热动专业人才培养上主要有几方面的优势。

1.仿真精度高、范围广,能实现与现场1:1全范围仿真

随着仿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仿真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虚拟DPU技术。虚拟DPU技术就是提供一个软件环境能够直接运行现场的组态文件,操作画面、报警画面、操作手法均与集控室一致。DCS组态采用与现场一样的组态文件,控制逻辑和控制特性与现场完全一致,能够实现现场机组所有的保护、联锁及参数调节特性。

在仿真机房的布置上,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光子牌、硬手操及声光报警系统均与实际集控室一致。对于仿真机无法实现的就地操作,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实现,一般是通过现场取景,然后再经过图像处理,使得就地操作能够还原现场的实景,让学员能够身临其境,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仿真机型多,能够满足各种学生的需求

南京工程学院仿真中心装有15MW、125MW、300MW、600MW、1000MW等各种容量等级及各种型号的仿真装置,包括小容量母管制机组和大容量单元制机组、亚临界自然循环锅炉机组和控制循环锅炉机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仓储式和直吹式制粉系统机组、煤粉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垃圾焚烧炉和生物质锅炉机组等。DCS控制系统软件包括了国内使用的所有DCS系统,包括Ovation、西门子T3000、ABB、Foxbro I/A、EDPF、XDPS、和利时、MaxDNA、TCS3000等系统。学生可以根据所学专业方向、就业去向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仿真系统进行学习。中心的仿真装置包含了任何机组类型和任何DCS操作系统,为热动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同时也是南京工程学院热动专业学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的原因之一。

3.功能分组,确保每个学生的实习时间和质量

传统的仿真机只能运行一个工况点,同一套仿真系统内操作相互影响,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和实习时间有限,若想达到较好的实习效果往往是不可能的。学生缺乏现场值班员的操作经验,并不能像值班员那样做到统一指挥和协同操作,甚至因为无法配合,造成实习效果不佳。实践表明,如果学生同时上机人数多于4人的话,实习效果就相当不理想。所以面向火电厂值班员开发的仿真系统并不适合高等院校热动专业的学生培养,完成不了实习课程的课程目标,达不到课程实习效果。针对这一现象,为了适应仿真实习课程的需要,中心对仿真系统进行了改造,推出了单机版和组合版系统。对于一些火电厂常规基本操作,例如电气冷态送电、辅助系统操作、锅炉点火、汽机冲转、磨煤机启动等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这时就采用单机版教学形式。单机版就是每台微机装有一套独立的仿真系统,每个学生都有一台微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操作相互不影响,所有学生都必须独立完成操作任务,任课教师可以监视每个学生的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经单独考核合格后获得实习成绩。采用单机版的模式有效解决了仿真系统资源与学生人数众多的矛盾,同时也确保了课程质量,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操作能力。对于事故处理部分,需要多人配合操作,此时将仿真系统切换至组合模式,组合模式一般由3至4台微机组成,可以同时分成好几组,学生按照电厂的岗位职能分成几个值,设值长、主值、副值等岗位,岗位之间相互轮换,事故处理的操作以值为单位进行训练和考核,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配合操作的能力,也能使学生提前进入到工作角色中去。通过技术革新,确保了学生既有足够的单独操作时间也训练了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去,这与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高度一致。

4.仿真精度高,能实现火电厂所有过程

火电仿真装置是面向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的全范围仿真,锅炉、汽机、电气和热控系统具有一个完整、严格、精确的数学模型,能实现机组启动、正常运行及停机的全过程,学生能在仿真机上按照生产实际中的操作步骤及操作票进行机组启停和事故处理。仿真机事故类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任课教师人为加入的事故,另外一类是由于学生操作不当而引起的事故,这就要求学生在仿真机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否则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仿真系统的精度是仿真系统的关键指标,中心开发的仿真系统精度无论是静态精度还是动态精度都完全达到火电仿真系统国家标准。学生在仿真机操作过程中,对系统参数的感知能做到与现场一致,学生能够获得和现场一样的系统认知和操作手感。

火电仿真机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允许学生有一些试验性操作,甚至是误操作。在生产现场,如果发生误操作往往会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设备损害,为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初学者难有动手操作机会,这就给初学者培养带来很多困难。在仿真系统上,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操作空间,可以进行很多试验性操作,若一旦发生误操作或不规范操作,不存在实际的安全隐患,但系统会给出错误提示或灾难性结果,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操作态度非常有益。火电仿真系统在初学者的培养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三、火电仿真在热动专业教学中的改革

中心经过20年的建设,建有一批先进的仿真硬件和软件设施。通过仿真技术研究成功搭建起热动专业教学和现场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平台,进行了仿真实习课程建设、核心课程与职业一体建设,致力于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协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创新和实践,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从事火电仿真机技术研发和仿真教学近10年,为了充分利用仿真技术优势,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改变教学思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尝试热动专业仿真实习课程教学改革。

1.依托技术优势,不断优化仿真硬件和软件

近年来我国火电行业发展迅速,单元机组最大装机容量不断被刷新,1300MW的超超临界机组已经在建设中。随着单元机组装机容量的不断攀升,新的控制理论、控制系统和生产工艺不断被应用,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紧跟专业技术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电力行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要求火电仿真技术紧跟最新技术发展路线,为仿真实习课程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中心具有多年的仿真机开发经验和较强的仿真研发能力,能够将最新的技术应用到仿真系统开发中去。近年来,中心仿真实验室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软硬件设施在同类型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以后的仿真实习课程建设中,需要继续保持跟现场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控制策略融合到仿真系统中去,为不断培养出适应时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

2.加强理论培训,理论培训和操作实习相结合

火电仿真实习课程是以理论为基础,以操作为载体,以现场运行为平台,以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为教学目标。目前,高校开展热动专业仿真实习课程时往往过于注重上机操作,片面地认为仿真实习就是练习实际生产过程中值班员的操作过程和步骤,机械地教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固定程序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这样学生经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达不到课程教学目标。在长期的仿真实习教学过程中,笔者认识到不能简单地将仿真实习看作是一种认识实习,仿真实习是一次理论专业知识与现场生产实践知识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在仿真实习课程中,要按照一定的操作规范进行,而这种操作规范的背后是深刻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热动专业人才不仅要知道怎么做,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所以在日常仿真实习教学过程中,在讲授仿真机操作方法的同时要将相关的专业知识贯穿进来,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印象,又可以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专业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锅炉汽温调节时,从传热学方程上讲授过热器和再热器不同的受热原理。过热器主要吸收辐射热量,再热器主要吸收对流热量,这就决定了不同的汽温调节方式;在讲授汽轮机负荷调节时,从工程热力学角度讲授水蒸汽热力特性、汽轮机变工况运行特性及郎肯循环等相关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决定了汽轮机调节方式。在仿真实习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知识与仿真操作结合起来教学,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仿真实习课程用到了所有热动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所以同时也对仿真实习教师的知识面提出了要求。

3.加强课程建设,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仿真实习是热动专业学生面向生产实际的一次实习,是学生走出校门跨进企业的重要一步,不能认为是一种简单的认知实习,必须在思想上将仿真实习放到一个较高的位置上,依托强大的仿真研发力量,加强仿真实习课程建设,切实提高仿真实习的教学效果。

教学计划是仿真实习教学的灵魂,应该紧密结合教学目的,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教学方法互不相同,应该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特点,科学合理、由浅入深地安排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要采用个性与共性相结合,在操作内容上分为必选和可选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进行选择。加强学生实习态度的培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学习兴趣。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操作态度及协同合作的能力,通过仿真实习课程使学生在知识和职业素质上都得到较大提高。

教学考核是仿真实习的重点和难点,由于仿真实习操作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知识点分散,造成考核困难,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体系。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核办法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答辩的形式进行。理论考试范围包括操作规范、运行规程及相关基本理论知识,采用笔试闭卷形式。操作考试范围包括典型操作过程考核,如锅炉点火、汽机冲转、发电机并列等操作及一些常见事故处理,采用分组上机考试形式,两个人一组,设主操和副操,角色相互轮换,对于每一道考题分别给出主操分和副操分,不仅考核独立操作能力,也考核配合操作能力。答辩主要是对上机操作考试进行归纳和总结,对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纠正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对事故进行事故分析。考试成绩是采用加权平均法将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和答辩成绩加权平均后得到最后的成绩,采用这样的考核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总结

火电仿真实习课程是热动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依托仿真技术优势,充分认识到仿真实习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强化仿真实习课程建设,切实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仿真实习教学工作:加强软硬件建设,为仿真实习课程提供坚实基础;加强课程改革,发挥仿真技术优势,在实习过程中强化理论教学,将理论和操作实习紧密联系起来;进行课程改革,重视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张红飞.仿真机实习 电厂热力设备运行专业[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王祥薇.火电仿真技术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张峻岭,马瑞明.火电厂仿真培训教学体系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

[4]王立志.基于仿真的培训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05,(1).

篇8

关键词:中水;循环水;冷却水;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9-0080-06

1 概述

随着环保要求和节约用水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城市中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水。由于污水处理厂来水水源复杂且处理水平有较大差异,使进入循环水系统的城市中水水质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常常超出一般循环冷却水水质控制标准,给循环冷却水处理工作造成困难。

防止系统结垢、腐蚀和微生物控制是循环冷却水处理的主要任务,怎样解决品质恶劣的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后带来的以上问题成为处理的难点。

2 项目和水质简介

2.1 项目简介

河北大唐国际丰润热电公司2×300MW机组是由大唐国际和唐山市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的热电联产项目,是按照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理念建设的“绿色电厂”。机组同步安装脱硫设施,预留脱硝位置;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燃煤储运采用储煤罐、自动喷淋和除尘设备,大大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机组采用二次循环供水系统,设计使用中水,全部废水经处理后实现“零”排放。

我厂循环冷却水采用丰润污水处理厂二级污水(中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水,中水直接进入循环冷却水系统。

循环水中要维持20mg/L的磷酸根在水中需要将pH降低到6.85,但是低pH运行意味着循环水要加入大量的硫酸和增加系统硫酸钙结垢趋势,并且因为补水的不稳定性,当补水正磷含量降低时如果无法及时恢复高pH运行,系统将遭受严重的腐蚀。

另外,针对循环水正磷偏高、补水来源不同的情况,为防止磷酸钙的析出,制定了正磷超过指标时的应急处理方案,增加了辅助投加磷酸钙分散剂的措施,以期达到循环水稳定控制和安全运行的

目的。

采取的具体控制方法是:当循环水的正磷大于10mg/L以上,需要将pH控制在8.0以下,以防止磷酸钙垢;当循环水中正磷大于20mg/L以上,水温大于15℃,控制pH小于8.0,并添加磷酸钙分散剂LQ-86013ppm(按总补水添加);当循环水正磷大于30mg/L以上,水温大于15℃,控制pH在7.0~7.5之间,并添加磷酸钙分散剂LQ-86015ppm(按总补水添加)。

经过采取以上各种措施,使机组在运行两年多的时间里,达到了有效阻止磷酸钙沉积的效果。

3.1.2 微生物的控制。控制了系统磷酸盐结垢只是消除了循环水运行危害之一,磷酸盐、氨氮、硝酸根、COD等因素引起的微生物繁殖问题同样是我厂循环水处理的重点。

因为中水本身含有细菌,在循环水中适宜的温度、良好的通风、充足的养料条件下,细菌会迅速地繁殖。在此情况下,常用的杀菌剂处理效果不

明显。

以常用的某杀菌剂而言,其2小时内实验室杀菌率可以达到99%以上,现场24小时杀菌率达到95%以上,在某厂使用多年效果良好。但是在中水回用的循环水系统,该杀菌剂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因为使用该杀菌剂48小时时,细菌恢复到了原有数量。而循环水系统中,长效的细菌控制比短期的杀菌更具有实用意义,所以我们经过试验筛选了一种长效抑菌作用的杀菌剂,该杀菌剂可以在7~10天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杀菌效果,再配合氧化性杀菌剂进行处理,避免了细菌短期爆发引起的系统

故障。

氧化性杀菌剂采用冲击式添加颗粒状产品,该杀菌剂有效氯含量在90%以上,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溶解速度中等,可以短时间内连续释放有效氯,既保证了系统微生物的抑制,又避免了速溶性杀菌剂带来的瞬间余氯过高的腐蚀危害。

3.2 制定合理的加药方案

在循环水系统运行初期,加药、加酸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循环水指标波动较大,药剂只能靠人工添加,用药量较大,pH控制不稳定,使循环冷却水处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随着加药、加酸设备的正常,现场根据循环水分析数据及时调整加药量,使循环水指标控制在合格范围之内。

3.3 应急措施处理方案

尽管我厂对于循环水控制指标进行了限定,但是基于中水水质不稳定的原因,难免会有超标现象发生。我厂对于中水进一步超标制定了应急方案,当中水水质超出控制标准较高时,利用部分井水代替中水,以缓解中水水质恶劣带来的危害。以2011年1~4月#1机循环水为例,合计补充中水94万吨,合计补充地下水21万吨。

3.4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

针对我厂化学人员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采取内部培训和邀请服务厂家现场培训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化学人员在分析测试技术、理论知识、现场操作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

3.5 加强水质监督力度

鉴于我厂循环冷却水水质的特殊性,我厂加强了水质监督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场加强了循环水、中水指标监控,增加了化验频次、定期悬挂试片、测细菌总数等措施。保证了循环水水质指标控制在合格范围之内。

由于中水水质恶劣,给循环水的碱度、钙离子等指标的控制带来难度。我们通过加酸控制碱度,合理排污控制钙离子,有效减缓了结垢的压力。

由于循环水的浊度比较高,势必带来凝汽器内粘泥沉积和增大结垢风险的问题。其他电厂的多次检修实践表明:如果胶球质量不好或胶球投加不及时,造成清洗效果不理想,很容易在管材表面造成粘泥沉积,产生腐蚀和结垢问题。因此胶球清洗工作非常重要。

为了减少粘泥沉积,保持管材表面的清洁,经过化学和汽机专业协商,改善了胶球清洗方案,化学专业配合汽机对胶球质量进行了指标规定,保证湿态胶球直径比换热管内径大1~2mm,不但考察胶球的收球率,还制定了筛球率指标,定期淘汰一些不合格胶球,并且保证不合格胶球不高于总胶球数的20%,使胶球系统发挥了应有的擦除效果,对辅助保持换热器清洁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如果凝汽器内进入了填料碎片、胶球、石块等杂物,会造成管口的堵塞,引起水流不畅,进而影响换热效果,堵塞严重时还会带来粘泥沉积、腐蚀或结垢问题。水塔的填料曾发现有破损现象,破碎的填料很容易随循环水进入凝汽器,堵塞管口。我们对填料等杂物问题一直保持了持续跟踪,并及时更换了破损的填料。

4 取得的成效

循环水日常腐蚀监测通过水池挂片法,挂片类型为与凝汽器管材相同的316L不锈钢管和低碳钢,并在凝汽器内部长期悬挂316L不锈钢管。水池挂片每个月取出观察外观和称重,凝汽器内部挂片在检修时检查,用于长期腐蚀和结垢监测。

从挂片外观可以看出,不锈钢和碳钢均光亮如新(见图12)。称重测量显示,不锈钢挂片腐蚀速率为0.0002mm/a,碳钢挂片腐蚀速率为0.012mm/a,都远远小于《工业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中关于金属腐蚀率不锈钢0.005mm/a、碳钢腐蚀率0.075mm/a的要求。从侧面显示了我厂采用的稳定高浓度磷酸盐处理技术不单单是阻止了结垢的发生,而且全面抑制了系统金属的腐蚀。

4.3 节约用水

我厂循环水塔的补水量和排污量,单机循环量为35000吨/小时,蒸发损失按照全年平均值1%计算。以全部使用地下水为例,浓缩倍数达到8倍与2倍,单机每年仅补水部分可以节约的水费即达到750万元。

采用中水作为补充水,会节约大量的新鲜水和费用。然而由于中水水质恶劣,造成循环水药剂消耗量比较大。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与污水处理厂进行协调,要求其出水达标;由药剂厂家做动态试验,进一步提高药剂性能,并提高循环水浓缩倍数;更改实验室有机磷、正磷等检测方法,消除其它杂质干扰,提高测定准确度;加强对循环水阻垢剂加药泵的维护,发现故障及时修复。

经过以上改进措施后,阻垢剂加药量有所

降低。

在补充水的费用上,如果不计算排污费用,使用中水费用最低;使用地下水费用最高;使用混合水,不同比例下费用不同。但是风险与费用之间是一个矛盾,在循环水处理中,安全性和经济性是捆绑在一起的,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经过测算和综合评价之后,以使用中水与地下水比例为6:1的方案为处理效果和费用的最佳方案。

以中水作为补充水后,节约了大量的新鲜水,全厂年使用中水约540万吨,对于缓解城市供水紧张和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从费用节约而言,使用城市中水综合处理费用比使用新鲜水节约275万元,为企业节约了运行

成本。

5 今后的计划

中水回用作为循环冷却水可以节约大量的新鲜水,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多的运行问题,我厂应积极与污水处理厂联系,促进其提高处理水平,保障出水水质合格;当中水水质恶化时及时启动应急方案,降低水质恶化造成的影响;根据中水水质的变化,及时设计针对性的方案,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加培训以及与服务供应商的交流;在有条件下的情况下增加厂区内部预处理装置,降低中水中部分危害性指标。

6 结语

我公司在中水水质不稳定、水质超标的情况下对循环水水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通过系统检查验证了处理措施的有效性,换热设备无腐蚀、结垢和微生物沉积的发生,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但由于中水水质恶劣,运行风险还是会长期存在,我们要把循环水处理作为重点工作,长抓不懈。

参考文献

[1] 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规范(GB50050-2007)[S].

[2] 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HG/T3923-2007)[S].

篇9

08年度车间工作总结

20__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电气车间在厂部各级领导的严格管理与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厂部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日常维护工作和检修任务。在工作中,我车间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以安全做保障、以管理求效益”的工作思路,加强安全生产可控和在控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规范化管理,深化“严管理、反违章、保安全”活动,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加强班组、现场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以加大反“三违”力度为重点,以落实安全性评价和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为主线,夯实安全基础,全面开展各项工作。通过车间职工的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截至目前取得了连续安全生产无事故 39708 天的好成绩,具体工作如下:

一、安全方面:

安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员工的生命、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鉴于此,安全的重要性没有谁不清楚。它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抓好安全管理,就必须做到“严、细、实”。体现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上,抓到班组落实到人。因此,我车间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严格落实。

首先是车间大力加强全员职工的安全教育。学习好电力行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定和重要指示,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保证将主要精力放在安全文明生产上。重点学习安全生产的技术规程、办法,力争做到熟习规程、掌握方法,在车间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正确的组织、监督和贯彻落实。

其次是开展以班组为基础的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1)、为了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提高班组长安全管理水平,夯实班组安全管理基础,厂部举办了由车间主任、技术员、安全员、班组长参加的安全学习培训。重点学习了如何加强“两票”的管理、如何开展安全性评价、如何做好“三项基本措施”及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危险物品的管理等。通过学习、培训、考试,提高了车间、班组管理层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安全监督人员的监督能力,然后以班组为基础向全厂各个岗位辐射,从而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车间组织各班组进行安全知识考试,对考试不及格人员进行补考,补考不及格者予以待岗,促进职工学习规程,掌握规程;(3)、定期组织学习“电力安全技术”、“电力安全事故通报、快报”,及时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做好事前防范,增强安全责任心; (4)、积极主动参与春季安全大检查和安全月活动,对车间所属电气设备进行自查和整改,坚决杜绝事故隐患。对大修技改等现场进行监护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处理,规范施工现场管理; (5)、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厂安监办下发的安全学习文件,做好职工安全思想工作,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稳定和职工队伍稳定。 (6)、积极参与厂部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使安全思想和意识深入扎实的落实并贯彻执行。

再次是大力加强在岗职工的岗位安全培训,由车间主任和技术员进行不定期岗位安全讲解,规范各岗位的安全职能。

车间通过安全教育学习和培训,一方面是培养职工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促使职工安全作业、安全操作的水平有明显提高,形成人人讲安全、懂安全、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筑起牢固的安全思想防线。

针对运行管理,要求各班组人员认真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电气运行操作及事故处理规程》,在实际操作与事故处理过程中学以致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求大家讨论不安全现象和突发事故处理预案,并严格加强班组班前、班后安全会议的召开,特别强调工作人员的监盘力度,因为突发事故首先从仪表反映,这就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四勤五到位”,严已律己。由于措施到位,安全预防管理到位,因此在今年的1#、3#机大修;2#、4#炉辅机大修;热交换站电气设备大修;冷却塔1#-8#冷却风机大修;1#、2#、3#、4#、5#给水泵小修;春秋季10KV、35KV高压配电室及各主要供电线路清扫消缺等工作中,车间均在计划时间内安全、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工作任务。

做好“安全理念”的思想预防,就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预控。车间严格要求运行人员对日常的操作票、工作票必须填写标准无误,安全措施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坚决依照操作规程中的规定执行。对“两票三制”制度无条件执行,严厉禁止违章违纪,使车间上半年的“两票”合格率达到100%,确保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针对检修管理,要求检修、外线、试验人员认真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在实际工作与事故处理过程中遵章守纪。在平时的检修工作中,车间严格要求检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正确的佩带劳动保护用品和各种安全保护用具,确保人身安全。对于存在缺陷或事故隐患的设备,坚持 “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按照《检修质量验收标准》,认真做好每一次检修工作,做到项目明确,质量标准明确,工艺措施到位,人员责任落实到位,使检修后的设备处于健康状态并能满足长周期投入安全经济运行。在全年的安全生产运行过程中,车间的设备完好率和仪表准确率均达到100% 。

二、精神文明方面:

在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政治思想学习成为了车间每一位员工工作生活的必要基础。思想政治学习是以 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基础,着眼于新时期党员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发展。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以来,车间职工积极响应厂部号召踊跃向灾区捐款,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向灾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并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工作,用保证安全文明生产来声援灾区人民重建美好的家园。

过去的一年,车间通过开会和谈心等一些方式不定期的对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并积极配合厂团委对职工进行“三德”教育,要求车间党员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敢于制止社会不良行为,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工作。除此之外,车间还以出板报和写稿等形式大力宣扬在工作和生活中涌现出的个人先进事迹、工作经验和设备技改项目等,以此充分展现企业蓬勃的发展,调动广大员工敬业爱岗的主人翁责任感。在此基础上,我车间职工积极参与由公司组织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不仅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每位员工的业余生活,陶冶了情操。

在现场文明生产中,车间全体员工努力做到文明生产,使设备不仅仅能够安全运行,更重要的是还能够运行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从而最大限度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杜绝环境脏、乱、差所造成的设备隐患。做好现场卫生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决不让灰尘成为设备事故的温床!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年的环保工作中,车间在认真完成各项生产工作的同时,对厂部分配的绿化区域内的树木和环境卫生进行精心管理,精细维护。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使我们自身的生活和生存工作环境有了明显的改观,真正置身于花园式厂区。

三、技术培训方面:

自春季以来,车间与生技科积极协调配合,双管齐下抓培训。为了尽快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切实保证安全文明生产,车间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培训等各项管理工作。为能够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长处,车间特意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每周四下午车间安排一次技术培训课,在讲课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主要从电气基础知识到现场设备和新投入、新技改设备的结构原理、技术参数、工作性能、运行操作、正常维护方法和突发事故的处理方法等,以此致力于提高大家的理论水平,增强专业技术技能。

除此之外,车间还要求各班组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由班长对本班成员不定期的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车间随时深入班组进行现场考问。另外,车间对运行、检修各班组每月进行一次技术问答,并在每季度对各班组进行技术培训课和技术问答考试。在此基础之上,严格要求车间各班组的技术骨干人员做好青工、新工的技术传、帮、带,使他们在各位骨干人员的带领下尽快成长,尽快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成为车间乃至企业生产的主力军。

四、经济指标方面:

为了加强运行经济管理和经济指标,有效的控制企业生产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车间集思广益,组织班组长深入讨论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要求全体员工从安全、从严、从实入手,以人为本,加大成本管理力度,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和全局观念,抓好安全文明生产和车间内部消耗。因此要求各班组严格控制受进、送出电量、厂用电率、材料消耗、出勤率等各项指标。受进、送出电量是电气最主要的经济指标,而这两项指标的控制完全掌握在运行每一位监盘人员手中,故车间根据各班组的情况,加强受、送电的严格控制,要求每班必须两人进行监盘。在厂用电量与厂用电率的控制中,车间要求每位职工从小事做起,做到人走灯灭,天黑开灯、天亮关灯的好习惯。在电量计量方面,定期进行仪表的检查和校验工作,确保仪表指示合格率达到100%。在材料消耗方面,做到能修必修、修废利旧,尽一切力量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减少材料消耗。

截至上月底,我车间共完成发电量8695.912万kw,供电量 6172.018万kw,厂用电率13.15% , 送出电量1453.3575万kw,(因与局网协商上网送电)受进电量72.8175万kw,出勤率达到 99.2%,材料消耗每月都在公司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五、生产方面:

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车间全面实行三级管理、三级控制,建立健全设备台帐,并划分设备区域以挂牌落实到人。根据设备类别制定大小修、日常维护制度,在月初制定车间、班组工作计划,月末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在工作中,要求必须做到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抓好设备检修工艺,严格遵守“两票三制”,并重点强调在工作中不允许相互推脱,相互扯皮,要牢固树立运行、检修相互协作、相互服务,共保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具体工作如下: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针对春秋季风沙大的特点,车间在厂部的统一协调安排下,组织人员对35KV高压室、1、2#主变、0.4KVⅠ— Ⅳ段、各低压配电盘、配电柜及厂属各主要高压供电线路进行了全面清扫检查和预防性试验。

2、为了迎接全年各阶段高峰负荷的到来,车间组织各班组对所属电气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消缺、检查和维护,杜绝设备隐患,做到运行和备用设备随时可以投入生产。

3、对于供电设备和供电线路,车间安排外线班每天不定期进行巡视,发现隐患和异常及时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4、配合汽机检修人员对冷却塔1#-8#冷却风机进行大修。

5、对农贸市场变压器低压瓷瓶开裂进行检修。

6、对各班组绝缘保护用具和绝缘操作用具进行耐压试验,确保工作及人身安全。

7、对1#、2#、3#、4#、5#给水泵电机进行小修。

8、及时对10K V五万吨浆粕线A、C相与电力局10KV公用线B相因线路交叉造成安全距离不够发生打火故障进行处理。

9、配合锅炉检修人员对2#、4#炉进行大修工作,并对2#炉辅机设备安装了变频器。此项技改工作的落实,不仅保证了辅机设备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又节省了电能,延长了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

10、在八月份车间组织外线班组对热交换站电机、开关、仪表等电气设备进行大修,确保了今冬明春正常的供暖工作。

11、在六月和八月份的1#、3#机大修工作中,我车间密切配合汽机、热工人员对电气仪表、保护进行校验,开关、本体进行检查、试验,严格要求将每块表、继电器、开关等都校验、检修在合格范围内,使之做到选择性、灵敏性、快速性、可靠性的基本要求。并对发电机本体按国家《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的规定项目标准做了各项绝缘、耐压等以及冷、热状态开机试验,经厂部验收合格,投运正常。

12、组织外线人员对新建污水处理厂10KV高压供电线路的架设工作;利用“十一”节假期间对五万吨浆粕线路安装了高压油开关以及对轧花厂变压器和高压计量箱线路进行了技改工作等。

13、组织外线人员对厂区照明设备进行安装更换工作,对厂外用电户和用电单位安装更换磁卡电表和安装高压计量设备。

14、冬季做好设备的防寒防冻工作,夏季做好设备的防暑降温工作。

15、正确处理电气设备由于自然条件和本身缺陷等造成的突发事故。

16、配合厂部和党政办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工作,严防偷窃斗殴事件的发生。

六、发展方向: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车间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严格控制各项经济指标,完成了各项发、供、配电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还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改进:1、要“硬”安全意识,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价值观,明确安全教育在车间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2、要“硬”制度,制度是执行规程的保证;3、要“硬”考核,安全学习要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要真抓实干,持之以恒;4、要“硬”方法,要采取多种形式安全教育,各种舆论一起上,上下齐动员,形式多样;5、要“硬”班前、班后会,班组安全早会和班后总结会,是搞好班组安全管理重点。对重点岗位上的职工,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要针对安全薄弱环节,提建议,添措施,抓整改,提高群体安全意识;6、要“硬”行动,对违章违纪的职工要严格管理,做到奖惩兑现,使班组“四不放过”落到实处。

篇10

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特征

电力系统是一类高度复杂的工业系统,其过程特征表现为大范围的连续性和强耦合性,加上企业决策,经 营销售,生产运行和物资供应的紧密锁链关系,给电力企业的综合管理,系统运行和过程控制带来了超常的难度。在管理工作上的类容更是多样化和复杂化。

一、电力企业基本特点及其管理基础任务

第一,电力企业总是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其生产, 经营和管理活动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效益最大化;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电力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规程,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监督,搞好运行和设备检修,保证安全可靠地连续发电。

第二,电力企业的生产特点是设备多且长时间不间断地在高温,高压,高速下运行,并不宜频繁起停;搞好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健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第三,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合理利用资源。不断吸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实现电力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自动化,提高机组装备水平、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电力管理创新工作的原则

第一,管理创新应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开展管理创新。

第三,以加强技术创新为基础。

第四,重视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

QC小组的概念和特点

一、QC小组的概念

QC是Quality Control的缩写,QC小组即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二、QC小组的特点

第一,明显的自主性。

第二,广泛的群众性。

第三,高度的民主性。

第四,严密的科学性。

QC小组活动在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QC小组活动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各地开展QC小组活动更加普及,QC小组活动正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QC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程度;有利于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工艺,开拓新领域;有利于促进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如何在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有效开展QC小组工作

一、加强质量意识教育、TQM和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教育,加强理论知识和工具的学习,使QC小组活动更具广泛性和实效性、科学性。作为QC推进者,应关注各小组活动进展的情况,培育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层层培训,员工素质不断提高,培养一批勇于创新和挑战、不断改进工作质量的员工队伍,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效益做出贡献,推动企业走向卓越。

二、合理选题,从实际出发,通过质量小组活动和班组建设的有机结合,使QC小组活动更具有先进性。

第一,合理选题 促进企业综合效益提高。QC活动选题时应紧密围绕电力企业经营方针、质量方针、现场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多种类型的质量攻关,在提高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与班组建设相结合,抓好QC活动工作。将QC活动植于班组建设中,加强现场质量控制,推行5S活动,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全面提高班组素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提高产品实物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