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的实质范文
时间:2024-05-20 17:4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管理的实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施工组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59-03
一、引言
工程管理是一门基于土木工程技术,涉及管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等知识的交叉学科。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目前该专业的复合型与应用型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1]《施工组织管理》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连接专业与实践应用的主要课程之一,融合了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知识。现有的相关教学方法多是针对单一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的,因此探讨财经类专业如何发挥其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优势,进而建好《施工组织管理》课程十分有意义。
二、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特色
经过多年的摸索,我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主线、两个方向,三个面对”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其中“一条主线”是指在教学中,坚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为两翼的教学模式;“两个方向”是指在贯彻教育部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按照房地产经营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两个培养方向形成科学、合理的科群组,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中采取“3+1”式培养方式,即在前三年专业教育的前提下,在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向,在房地产经营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培养方向中任选一个,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通过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完成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最后完成全部学业;“三个面对”即在教学中彻底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研究“面对市场、面对企业、面对项目”的实践教学模式[2]。本论文主要针对“三个面对”中面对项目的实践教学方法,即大项目法在施工组织管理课程及相应的实训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交流。
三、《施工组织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课时外没有独立的课程设计。该课程教学课时共36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0课时,实践教学6课时。因此上课时理论教学课时非常紧张,任务量大,而实践环节因课时少,做不透彻,只能是走马观花,草率了事。这样导致的结果即是实践性环节不足,学生应用能力普遍缺乏。
2.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程管理专业的整合调整,编写新的培养计划,因周课时的限额要求,在培养方案中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都是按选修课进行设置,且以合班课开设。这样一来,导致:(1)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有的同学认为选修课就可以随意些;(2)有的同学选修施工组织管理,可之前并没有选修施工技术课程的学习,而施工组织管理的学习,是要以施工技术为基础的,尤其是在施工过程的分解、施工方案讨论的部分,这样学起来就好比无根之木。
3.教学方法单一。之前由于课时紧,主要在多媒体教室完成集中授课,在第15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理论讲完后,进行3周共6课时的实践环节,18周结束。这也是一般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该课程知识点多,纯课堂的教学,易让学生感觉该课程知识点密集、知识点散乱等,从而产生难学、厌学的感觉;(2)课堂上对于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设计、现场平面布置设计部分,虽有现场照片演示,但学生在实践应用时仍有一定的难度,很难在头脑中建立起彼此的联接。
四、大项目法教学模式分析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借鉴和探索出大项目法式的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所谓大项目教学法,是指选取有代表性的已建建设项目的全套技术资料作为教学大案例,打破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界限,所有开设课程均在此大案例中选取相关知识点和技术能开展教学的全程式专业教学模式,它将传统学科教育模式转向了就业导向模式。[3]目前大项目法在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应用还仅限于工程概预算和施工组织管理这两门课程。在施工组织课程中的应用具体从两个层面入手,第一层面,即是将这门课程的教学本身看作是在做一个项目,将最初教学设计、到理论课程的教学、再到该课程的项目实训协同起来考虑,这样教与学的思路更清晰,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课时相对合理、充足;第二层面,即是在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多采用具体的项目进行实例讲授,在实训中则与工程概预算课程整合,采用一套具体的、完整建筑施工图纸作为一个建设项目,让学生针对该项目编制工程量清单、工程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这样实践操作性更强、更透彻。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大道至简,理清学生的思路
1.绪论的重要性。施工组织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关组织计划问题的基本能力。该课程综合性强,学生学习过程中常感内容庞杂、思路不清,因而产生畏惧心理。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起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感绪论课的重要性。
在第一堂课绪论中就讲明施工组织设计的实质其实就是施工计划,而计划对于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始和进展都非常重要;管理则是针对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监控和协调、调整和优化等工作。计划和调整时刻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如制订学习计划、制订月生活费的使用计划等。而针对一项建筑工程,耗资巨大、投入资源多,涉及部门单位多,持续周期长,影响范围大,需要专门来学习现场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方法。大道至简,这样让学生心里明白学习的主线,避免知识点繁多给学生带来畏惧心理。同时强调计划对于要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何一件事都至关重要,以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2.明确教与学的目标。建筑行业目前实际岗位上急需一大批既能在第一线从事现场操作、实施新技术的中等技术人才,又要能懂得现场各项资源的组织、优化与管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4]。为此,明确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了解建筑施工组织的基本知识和一般规律,掌握建筑工程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的基本方法,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还能熟练应用广联达的招投标软件、梦龙网络计划软件、梦龙平面图设计软件等相关的管理软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教材各部分内容,制定出各章的重点教学内容、一般教学内容、知识性介绍内容,然后删繁就简,设计出既符合教学对象特点,又满足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以做到教学中胸中有数,深浅有度。
3.重点、难点要突出。重、难点突出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次分明,思路清晰。该课程中流水施工、单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双代号网络计划图是该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横道图与单、双代号网络图是制订计划的方法和表现形式,是个技术问题,其核心的思想即是要尽可能地保证各施工队伍连续地流水作业,在满足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施工工艺展开的顺序和要求的必要的间歇条件下,现场施工队伍和施工机械不窝工。针对不同要求、不同规模、不同复杂程度的工程宜采用与之特点相适应的形式。该课程的难点在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和网络计划优化部分。搭接网络计划中主要是有四种基本搭接类型,按各自不同的搭接关系计算工作的时间参数有些烦琐;网络计划优化即按照既定的约束条件,按一定的目标对初始计划进行不断的调整、优化,在多目标,如工期―成本优化中,要两者协调考虑。这样在重、难点章节理论讲授中多用具体的项目进行案例教学,学生更容易将理论的学习与实际的工程项目相结合。
(二)基于大项目法的培养方案
1.调整课程培养计划。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是一直困扰教师的问题。理论的理解掌握固然重要,实践应用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毕业生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合理安排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训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新的培养方案中,理论在第6学期进行36课时,实训在紧接的第7学期(第7~12周)进行18课时,安排在工程概预算课的实训(第1~6周)之后,进行集中指导,第13~18周进行分散指导。这样安排,理论课时间充足,实践环节虽只有18课时,但学生是在完整的1个学期的课程内和课余时间进行综合的大项目实训,包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广联达招投标、梦龙网络计划、梦龙平面图设计等相关软件的实际操作应用,使得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更合理,更透彻。
2.大项目教学法在理论教学部分的实施。在该课程的重、难点章节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具体某工程或是该工程的分部工程进行案例教学。如在流水施工的章节,用2号教学楼的基础工程进行举例;在网络计划的优化中,采用历年的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中案例分析部分与网络计划和网络优化相关的真题进行举例并分析讲解。这样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综合性和难度相当,使学生将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来参加相关的注册执业资格的考试。
3.大项目教学法在实践教学部分的具体实施。通过探索,在培养计划中,将施工组织管理课程与工程概预算两门课程的实训都放在第7学期进行,这样更有利于用大项目教学法的落实。目前的实际操作是6位任课老师一起讨论协商,最后两两成组分别指导工程管理同年级的3个班,各班选定一套具体的工程图纸(蓝图),在第1~6周的时间指导学生对此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编制工程量清单,学习广联达预算软件;在此基础上,第7~12周的时间指导学生对该工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学习广联达的招投标软件、梦龙网络计划软件、梦龙平面图设计软件;13~17周完善成果;18周交最终成果。
在教学中探索出,在学生初学用梦龙软件绘制网络计划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如图1所示。即先用EXCEL编制进度分析表,其目的在于先让学生掌握施工过程的划分。划分施工过程是初学者的一个瓶颈。在EXCEL进度分析表中,可以输入施工段数、各分部分项工程量、施工队人数、时间定额或产量定额等参数,流水节拍值即可用向上取正的ROUNDUP函数编成公式计算,非常方便。待工作分解即施工过程划分合理后,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都明确了,计算出流水节拍,直接绘制横道图,可先检查核对工期,如不满足要求,可先进行简单调整优化。在此基础上,再用梦龙软件进行双代号时标网络图的绘制,这样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简单明了,绘制起来不易出错。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初学者。
五、结论
通过以上对大项目法在课程应用中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大项目法是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实训方法,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提高。如:①通过蓝图的阅读,能对大一所学的制图理论进行实战应用,并学习查阅现行的设计规范,读图能力大大提高;②前期工程概预算的实训中,工程量的计算等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③学生针对真实的工程蓝图,能够独立完成从识图、工程量清单编制、组价,再到施工方案讨论、进度计划的分析和绘制、对广联达及梦龙软件的学习应用,绘制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和施工现场平面图。(2)大项目法用于该课程教学是透彻地针对一个具体的工程实训模拟,这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大大提高。可见大项目法延伸到其他的专业课如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等的实训,可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大文,李立新,陈兴海.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
[2]尚宇梅.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与教育,2008,(10).
篇2
关键词:道;法;术;教学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1-0055-03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教学质量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但纵观以往关于教学质量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术”——也就是操作层面上,即探讨的都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对“道”以及“法”——即对“教学质量管理”这一本体的理论研究,对介乎理念与策略之间的“教学质量管理”的原则研究却并不深入。“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术”是规律指导下的方法,而“法”则是“道”与“术”之间沟通的桥梁。《大学》中有一句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道破了“道与术”的玄机。意思就是我们首先要把握“道”,认清什么是事物的根本和原因。因此,本文拟从“道、法、术”这三个层面,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质量管理的认识以及对在这一内涵理解基础上的教学质量管理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研讨。
一、教学质量管理之“道”: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管理观
(一)对教学质量内涵的理解
《教育大辞典》中对“教育质量”的解释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并以学生的优劣程度来衡量教育质量的好坏、高低。但“教学质量是什么”在教育学的各种专著中没有系统的论述。在普罗大众乃至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意识中,“教学质量”就是一个地区、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在各级各类考试中的成绩;而另有人将“教学质量”等同于“学业水平”。以上两种观点显然都是片面的。持有这两种观点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目标上必然重分数而轻素质;在教学内容上必然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必然重识记、练习而轻实践、体验,在教学评价上必然重甄别而轻过程评价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对教学质量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并藉此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学质量管理观。
笔者认为,教学质量的内涵是指教学活动的产品——学生的质量,学生的成就水平和学生在学校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能力及价值观,为其离开学校以后的生活作准备以及满足既定目标的适用性程度。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而教学质量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概念。不同时期,教学质量的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特别在评价上,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并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等。因此,我们对教学质量内涵的理解,应该更多地关注人才培养,关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
(二)教学质量管理观的重建
教育发展史上曾经盛行过英才教育,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就是其一。英才教育的目的就是选拔所谓“适合教育的人”,因此,所使用的教学质量管理的手段即为选拔性考试。随着中小学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英才教育逐渐被大众教育所取代,教育的选拔功能也在逐步减弱。大众教育的质量管理以评价为中心,开始关注教和学的过程。但在教学质量标准问题上,以评价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和选拔性考试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仍旧强调终结性评价。
基于以上对教学质量内涵的认识和对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观演进的了解和分析,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质量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管理。
首先,教学质量管理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英国教育家约翰·怀特说过:教育应该增进受教育者的幸福。的确,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幸福感是教育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目的。而教学质量管理就是要促使这个目的得以顺利实现。
其次,教学质量管理应该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造就新型公民,而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核心在于品德,重点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型公民,还应该是科学和人文精神并重的“全人”,具有环境意识,能形成终身学习的基础,具有和谐的个性等。因此,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应该是教学质量管理的要务。
二、教学质量管理之“法”:“三全”教学质量管理原则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员管理的原则
在学校常规岗位设置中,校级有主持全面工作的校长和分管校长;中层有教导处主任和各科分管主任;基层设有科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备课组长等岗位。尽管学校各个岗位的职责不同,但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除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负有教学质量管理的责任以外,学校的教辅人员等同样负有支持、配合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责任,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过程中强调全员参与,必须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工作之中。要加强全员教育和培训,让每一个教职员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乐于并积极实施质量管理。另外,要强调团队合作。除了明确各自的职责外,还要让教职员工明确自己是整个“质量链”中的一环,个体之间要相互配合,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
(二)全面管理的原则
教学质量管理强调全面性。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工作进行全面设计并全面进行质量控制。教学质量的提高,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自然是中心环节,但不能就事论事,将教学质量片面化、狭隘化,将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限定在教导处这一个部门。教学质量管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条线的通力合作,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也应该是学校中每一个部门和条线的主要工作任务。
(三)全程管理的原则
坚持教学质量管理的全程性。强调过程管理。紧紧抓住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阶段,辅以阶段性目标,以每一个阶段性目标的不断实现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强调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一个阶段出现了质量问题,要马上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组织改进实施后,要及时进行检测评价,促使教学质量实现螺旋式上升。
三、教学质量管理之“术”:教学质量管理策略
笔者认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完整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支持、制度保障、人财物的配备、监测体系的运行等等,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对教学质量进行综合管理,但更要抓住主要问题。下面,笔者就教学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教学过程主要环节的质量管理进行如下的研讨和阐述。
(一)科学地制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1.开齐开好各类课程。
从教学的本质来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长、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指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本次课改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三类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整体。无论哪一种课程,都是课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承担着各自独特的育人功能,都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要开齐开足这三类课程,不能偏废其中的任何一类;也不能将学生的综合素养等同于学科成绩,而对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过分重视,从而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另外,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关注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便于学生选择,以此体现适切性,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等等。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通过集体备课研讨,发挥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教师多角度地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促使教师科学地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并在目标的引领下,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流程的设计。
(二)有效地实施教学过程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即新观点、新材料、学生不知、不懂的,学生有所得、有所感的内容)的程度达到了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为了保障和提高常态课堂的教学质量,学校应安排相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学科教研活动等,并建立完善课堂教学常规要求、教研活动的形式和要求,教师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以保证学校课程计划的实施。
(三)严谨地实施教学检查
实施教学质量管理,必须对学校课程计划实施过程的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学校行政领导及教研组长以听随堂课、积极上好研究课的方式进行有效课堂的过程管理;语数英学科推行命题责任制、综合学科加强课堂教学考核管理等进行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
另外,还可运用信息技术,形成动态的分析系统。学校要用好现代教育装备,帮助教师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网络和计算机软件对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使学校、教师、学生及时获取教学过程的各种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性。
(四)合理地实施教学评价
随着以人格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文化价值观的确立,教学的主流精神已从单纯地关注知识、能力等问题转向对个性发展、个性教育的关注。因此,时代需要与以人格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文化价值观相一致的、反映时代精神的教学评价。新课程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以及评价方式多元化。
多元化学生评价应注重评价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统一,以相互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定性分析能更多地关注学生掌握了什么,展示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进步状况,能够更逼真地反映教育现象。
Dao, Fa, and Shu: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New-Curriculum-Based
Teaching Quality Administration
LU Li-ling
(Zhu Diwen Primary School, Taicang 215400, China)
篇3
科研院所知识管理探索实践
一、提高认识,加强科研院所知识管理实施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一)科研院所知识流失的现状迫切要求科研院所实行知识管理
目前,科研院所对结果性知识的储存,设计的过程性知识的共享主要以“一帮一”师徒为载体,而非师徒之间的知识交流不足,不同型号、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共用的知识技术重复劳动,不能最终形成科研院所的知识合力。很多员工经常抱怨工作开展难度大,流程弯曲、效率低下等等。因此,科研院所必须实施知识管理,增强知识共享来摆脱目前的现状。
(二)知识管理是提升科研院所研制能力和技术水平的科学方法
知识管理的开展,一方面,把以前经历过的型号设计经验、知识、挖掘出来,整理出来,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变成院内年轻设计队伍的营养,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就一支有一定经验和战斗力的设计队伍;另一方面,以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把当前进行的型号设计中的经验、知识、流程和方法沉淀下来,转变成具有竞争力的智力资本,从根本上解决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减少重复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带动未来型号设计和创新。
(三)知识管理是促进科研院所综合管理能力升级的有效手段
知识管理可以实现管理流程的优化。可以完善科研院所关键战略流程、关键运营流程、关键业务流程、职能业务流程,帮助科研院所选择和执行最合适的流程,减少某些有效性不高的计划和安排,在流程创新上做出贡献。科研院所可以把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成果积累下来,更可在各部门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大大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
二、知识管理过程中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领导者的重视与大力支持
领导者对知识管理重视程度与支持对知识管理效能的发挥有着正向关系。领导者通过鼓励与指导,显示出与员工分享与提供自己知识、持续学习与搜寻新知识的意愿,可以影响与增强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意向;在建立知识网络与管理知识的过程中领导者通过有效的使用技术人员,对知识储存、交流与共享等多种特征的成功推进方面起到催化作用。因此,领导者应在行动与资源上重视与支持知识管理活动,积极投入到知识管理活动中。
(二)科研院所文化的影响与推动
科研院所要营造一种“共享共荣”的知识文化氛围。在知识文化氛围中,要求团队管理者要拥有鼓励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核心理念,积极地为团队营造一种全员共享学习的宽松组织环境;要求团队有完善的以知识共享和创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要求创新团队的每一位员工参与知识共享和创新的行为都有相应的客观评价标准;要求共享与交流不仅在具有相同知识结构的人员之间进行,更应积极倡导和推动拥有不同知识结构成员之间进行高跨度、多角度和多层次地共享和交流,这样就能使隐形知识显性化、离散知识结构化、拓宽知识创新的空间。
(三)强大的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
在知识管理的开展过程中,要进行知识的沉淀、共享、学习、应用、创新,必须要有强大的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只有以强大的信息化系统作基础,才能完成统一门户、建立搜索引擎、知识集成和在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上实现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创新工作。强大的信息技术不仅加快信息传送的速度、扩大了信息获取的范围,而且提高了各类信息的有序化程度,还有助于解决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知识管理的各种功能和服务都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来实现。
(四)始终坚持知识的共享、交流、学习与创新
知识共享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所有者向组织贡献自己的知识,使个人知识变成集体的显性知识,从而不断壮大集体显性知识;二是个人从集体知识或知识库中吸收新知识,丰富自己的隐性知识。
三、积极探索科研院所有效的知识管理运行体系
(一)做好知识管理系统的顶层构架
先通过调查科研院所现有信息系统和现有实施条件,从而使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更具针对性。由于科研院所大都经历过连续多年的型号研制磨练,已经建立了相对规范的设计体系,设计团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设计经验,在目前条件下,知识共享和提高是关键。因此,科研院所不必完全遵循知识管理的一般进程,可以打破常规,从知识的共享开始,找到知识管理工作的突破口。
(二)搭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构架和管理系统
科研院所应以产品全过程的知识管理为抓手,以知识库、特别是标准设计模块的建设和管理为推进手段,以知识沉淀、知识共享、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等主要环节为管控要素,以建立知识共享的大科研院所文化、清晰地知识管理业务流程、简明活泼的知识管理信息平台,标准技术规范、设计工作流程和设计工作样板为核心,以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用性、有效性为KPI,多系统协调推进,形成科研院所的知识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知识发现系统、知识存储系统、知识获取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
(三)知识创造和转移的激励措施
科研院所需要建立一套与现行人力资源业绩评估流程相符的奖励和表扬机制,鼓励个人交流知识。克服对“知识分享”的保留意见,这一机制专门奖励那些贡献高质量知识的员工和使用者。如对基层管理人员要充分授权,给予其一定的自主决策的权利,实施“参与激励”,使其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为科研院所的发展出谋划策;对于服务人员,宜通过标准化的指标和物质赏罚来进行激励和约束;对于中层管理人员,应该实施职业生涯的规划,帮助其规划未来的职业道路;对于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推行比较宽松的弹性管理,提供培训激励和参与激励等相结合的多种激励方法。
篇4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工作;教书育人;素质教育
一、引言
本科生导师制度已成为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教学的重要支撑和有益补充。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人才,促进学生全面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秉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办精、办强、办特色的办学理念,以研究型本科教育为特色,以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宗旨,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在2012年实施基于创新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2014年9月全面推行覆盖全体本科生、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新生入学三周内,学院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数量均衡、合理搭配的原则,为每位学生统筹安排导师并制订了多种具体措施来全面推动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通过三年来的探索,学院形成了百家齐放、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打造了优模式、多方面、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团队建设、学生个性化成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我院本科生导师制的管理模式探索
目前我院已为2016级304人、2015级268人、2014级238人的三个年级入校学生实施了导师制,其中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建筑学”专业,共选派本科生导师82人(教授25人、副教授及高工25人、讲师及实验师32人),生师比为10.68,为导师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各导师团队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的指导下,百花齐放,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在两年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凝练出了适合本团队的本科生导师制下的学生管理模式的具体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及评价方法。探究出了适应本团队的本科生不同学习阶段身心特点的融合个性化和专业性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方法,提炼出了本团队的本科生导师制建设在本科大学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工作模式和内容。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院也形成了百家争鸣、共建促英才的良好氛围。
1.“产学研”结合型育人模式分析
我院教师承担了国家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纵横向科研项目二百余项,均涉及学科前沿的研究,并有着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和企业合作能力。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导师为本科生提供了切实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使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科研项目和团队。为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通过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走出去参与专业实习,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增强了自信。不再是单一的本科课堂的压缩饼干模式,摒弃了单独依靠课堂“教师教,学生听”这类束缚学生心智开发的传统模式。项目课题小组的每周汇报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相互切磋中培养开放吸收、不断探索的科研精神,增强师生互动、同门互助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并形成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本科生导师制下,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2.以导师为核心的圈层结构育人模式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构筑以导师为核心,以所辅导的低年级学生为内围,博士生、硕士生、高年级本科生为支撑的圈层结构。导师通过与学生定期见面,指导规划、指导学习、指导研究、立德树人来发挥核心作用,为学生明确发展路径。支撑层的高年级本科生特别是研究生按照导师的要求,负责学生的日常联系、交流和沟通,发挥智力生态的育人效应。
3.“亦师亦父”―师徒式导师亲情式个人指导模式分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尊师重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导师亲自指导学生,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渐行渐远的师生关系;师生频繁接触互动,有助于学生提高素养,在高层次上重构了亲密互动、教学相长、和谐相容的新型师生关系。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成才,对于家庭有困难、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导师润物细无声,默默关注,清风化雨,鼓励他们坚强成长,直至学有所成;在学生遭遇重大困难时,导师不遗余力,倾囊相助。特别是我院维吾尔族学生,在导师的鼓励下,立志毕业后在家乡兴办汉语学堂。
4.以新媒体为向导,做网络良师
以互联网和智能手持终端设备为主体的虚拟空间越来越成为青年学生学习、交际、娱乐的重要介质,在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语言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形势下,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以新媒体为向导,做网络良师,利用微信群、慕课等形式,全天候无缝对接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新媒体平台,促进师生吐露心声,展示才华。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开展心灵引航、就业指导等工作。
三、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反馈情况
截至2016年9月,以力建学院2014级、2015级本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导师制开展工作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共450名学生参与,占总人数的90.69%。从调查结果看,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结果表明,导师制总体开展情况良好,师生关系融洽;在学生需求上,学生对于就业指导、学习指导、科研水平指导、社会实践、心理教育、人H交往、思想教育等各方面的需求均超过60%,即大多数学生希望导师给予全方位指导。在指导方式上,76%的学生对固定场所指导很满意,但也希望丰富形式,如通过活动、网络等的指导方式与导师更贴近。希望集体指导与导师个人指导相结合的占69%以上。
四、对本科生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总结及建议
力建学院在导师制的运行体制、学生管理模式方面的探讨经过两年来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生整体风貌的提升,挂科率的减少,获奖情况等均展示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初步成效。本文通过总结各导师团队所做的一些有益的探讨,认为本科生导师制下的这几种学生管理模式和方向值得借鉴和进一步完善。一是加强新媒体网络阵地建设,通过互联网延展性地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做学生的网络良师。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细致的指导。三是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科研思维。四是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构建研究生辅导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辅导低年级本科生的纵向链式学习科研团队,明确协助辅导的学生的职责,建立激励措施,弥补师生比的不足,形成导师团队间的良性互补关系。
参考文献:
篇5
一、政治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
在现代教育中,每一位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角色都具有多样性,必须随着时间、环境、对象的变化不断调整。只有根据变化的客观因素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全面发挥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在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政治教师对自己起码要有以下三种基本认识。
1.政治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导师。
过去,人们往往把政治课、政治教师与政治、政府联想起来,理想主义地认识和对待政治课和政治教师,给政治教师带来沉重的压力。一旦社会出现问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出轨,就把责任推到政治课和政治教师的身上。这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平的。政治教师不是包医百病的“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作为教育教学人员,政治教师仅仅是整个社会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教师一样都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不可能对学生的道德倾向和行为选择全面负责。从这个角度说,政治教师仅仅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手段,只能做教师应该做的事,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责。但是这并不是说政治教师只需要教书匠,还要承担育人的使命。《教育法》规定,教师应“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作为职业,特别是政治教师,需要具备与其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1)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行为品质的形成不仅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学生自身的终身发展。这些观念和品质不可能通过教书简单地教出来,需要政治教师以科学的理论、高尚的人格、动人的情感打动学生,启迪学生,发展学生,引导学生。
(2)由于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和信息渠道的不断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增多,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同时政治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材的通俗性、可读性使得学生的自学变得容易。因此,政治教师讲解传授课本知识的职能正在削弱,而引导学生从良莠混杂的众多信息中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指导学生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和选择、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是工作重心。
可见,政治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是学校德育课程的承担者,在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正确的民主法制意识、良好的道德观念、高尚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在科学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中,担负重要的责任,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
2.政治教师不仅是政治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政治课程的建设者。
新的政治课需要政治教师实施,这是政治教师应尽的职责。但是在以往的基础教育课程中,政治教师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他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结果的最终评估等无缘,只能被动地接受和传授课程内容,缺乏教育教学的主动性。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的课程理念,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要求教学与课程的整合,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德育课,其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的要求只能是共性的东西。不同时期的社会实际总是发展变化的,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也千差万别,要做到共性与个性有机统一,必须有校本课程的配合。国家、地方课程的建设离不开政治教师的间接参与,必须充分开发各类教育资源,使国家、地方课程在实施中不断增值;校本课程的建设任务更直接地落到思想政治教师身上,必须在学习国家课程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研究重大的时事政治,研究当地的社会实际和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校本教材、教学资料和评价体系,从而在课程实施中使国家和地方课程不断升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使教学活动更具活力。
3.政治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同时自己也永远是学生。
政治教师作为先行者,在学科知识、社会阅历、思想认识、道德评价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与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师范,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道德、政治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学生在许多领域都可能远远领先于教师。教师必须学习,而且不断学习。
(1)社会实践的发展与变革,对自身生存与发展带来挑战,政治老师需不断学习。托夫勒在《未来的战争》中指出:虽然你不喜欢战争,但战争却喜欢你。这种战争主要是指科技上、知识上的激烈竞争。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和完善,我们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压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的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为政治教师提供了发挥才干的广阔空间,也对政治教师的个人品质、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教书育人的基本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社会地位的形成和巩固,发展机会的把握,都需要在学习中实现。
(2)课程改革和学科发展,需要政治教师加强学习。作为一门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从本质上说,它必须与时俱进,正是因为变化,才有了丰富的生命力。在课程改革中,政治课不是简单地“换课本”,而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变革。面对改革,我们要对变革进行冷静思考和反省,但主要任务不在于对学科变革的简单批判,而是在于对变革的正确把握。我们不能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它的“多变”,正是不断变革与创新,才使它更具有生命力。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应该从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出发,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学习,有许许多多的方法。我强调三点:一要虚怀若谷。尽管我们都已经是骨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牢不可摧,但必须有危机感,因为学无止境。二要留心观察。只有观察才有积累,只有积累才会智慧。只有通过日常的留心观察、积累,才可能使教学智慧得到升华。三要向学生学习。当代学生知识面广、接受新知快、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具有无穷的创新性,值得我们学习。只有将自己看做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立足教育殿堂。
二、政治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观念
1.了解现代道德教育观。
影响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有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实用主义的德育观和人本主义的德育观。
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认为,学校的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的道德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道德知识被一个人所掌握并对其行为产生影响;道德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方法途径都必须从社会需要着眼,在与社会生活的结合中进行;德育不仅是道德课的任务,而且是各门学科的任务;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儿童心理规律,以儿童的本能与冲动为依据。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是以自我实现理论为依据的,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和天生的趋势。它批判教师中心论,主张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德育过程中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要,对学生的意见应认真倾听、耐心接受、移情理解,不能评判和压抑。
这两种道德教育观虽然各有局限性,但是根据教育现状,它们对政治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在过去的德育活动中,特别是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对国家课程和教学计划的研究和贯彻,忽视教师对课程的研究和创新;往往将政治课当做一门知识课,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重视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现成结论的灌输,忽视其实践性和实际运用。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强调经验、重视行动、追求实用、尊重儿童个性,它对于克服过去我们在德育活动中重德育知识灌输轻行为养成、重理论教育轻实际运用的倾向是有益的。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发展的自我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于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社会需要而忽视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创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育环境是有重要作用的。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德育目标的同一性,强调社会和国家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和统一要求,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强调纪律的约束与规范,往往忽视学生自我实现和满足,忽视学生道德信念形成过程和自主意识,忽视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自律。这些重共性轻个性、重义务轻权利、重认知轻情感、重服从轻自主、重约束轻自由的教育倾向,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教育观的偏差引起的。为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对于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然,在吸取上述两种教育观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具备辩证思维,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方面,我们要正确地把握“实用”的尺度,不要把德育迫向“庸俗”,不能用教学内容取悦学生,不能将教师变为学生天性“自然主义”发展的工具,而应该有思想境界和追求。另一方面,在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同时,要防止简单地以“学生中心论”取代“教师中心论”,全面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有的地方明确规定优质课的一条标准是教师在一节课中讲授的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或者以纯粹以课堂的热闹程度评定一堂课,这显然是教育上的形而上学。一堂优秀的政治课,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有时需要学生默默地深思,有时需要激烈地争论,有时需要学生踊跃参与,有时需要教师滔滔不绝地抒发。
2.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课程观。
在新的课程和教材面前,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但教学观的起点在于我们对课程的认识,因此我们在课程观上起码要有这样四种基本理念。
(1)正确地认识课程,把握课程要求的实质。教学活动应该从对课程的传递转变为对课程的发展上,从利用课程控制支配学生转变为以课程为指导、联系社会和学生实际为学生发展服务上,使抽象的课程原则变成开放的、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学航标。
(2)正确认识教材,把握教材的使用方法。随着课改的深化和“一纲多本”的实施,教材是教学活动重要依据的观念必须转变为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参考的观念,使教材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工具。只有课程标准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在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依据课程标准应该如何教学?这实际上是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提出的一个挑战,对政治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立足教材、学会取舍、敢于超越。
篇6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教学过程管理 节点控制法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张,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由于受到教学资源和管理水平的制约,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却困难重重,对于处于地市州的本科院校而言,问题尤其突出。当前,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建立起了校院系(或者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以二级学院管理为主的教学管理体制,下移管理重心,下放责权,扩大院系办学自,以发挥院系从事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从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情况来看,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重心下移也可能会带来目标不清、实践环节难抓落实、教学质量滑坡等问题。
过程节点控制法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有非常重要和比较广泛的应用[1,2]。目前国内高校教学管理中,有不少关于教学过程某一方面的过程控制的研究[3,4],但是尚无系统地进行教学过程节点控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一、二级学院教学过程的节点控制设计与能控性分析
1.二级学院教学过程的节点控制总体设计
根据ISO的定义,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一个过程的输出是另一个过程的输入,各个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根据控制论原理,控制是作用者对被作用者的一种能动作用,被作用者按照作用者的作用而行动,并达到系统的预定目标[1]。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在教学资源增长无法满足学生人数增长的情况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对教学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要实现对二级学院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必须认真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严格教学管理”的精神,按照学校和学院的教学发展规划,遵循教学发展规律,设计出周密的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过程流程和节点控制法,以高效地实现对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
教学过程的节点控制设计共分三个步骤。首先,建立教学过程节点控制的“三维体系”:一是识别节点的关键控制要素。教学过程需要控制的要素很多,但只有少数几个起关键作用,控制住了这些关键要素,不仅控制住了过程,而且对过程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是把握节点的关键控制环节。教学过程活动都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和最佳路径,识别和控制其中的关键环节,不仅能控制和驾驭其规律,而且会对优化对过程的性能产生影响;三是明确节点的关键控制责任人。过程的控制是由人来实施的,但关键要素和关键环节的控制人对过程控制具有关键作用。明确并落实关键责任人的责任,是教学过程节点控制的核心。
其次,完成教学过程节点控制中的“三个细分”。一是过程细分,即按照教学环节的流程和路径分解为若干子过程;二是目标细分,即:按照过程细分的每一个子过程,分解为不同的子目标;三是责任细分,即:按照细分的子过程、子目标分别明确不同的责任人和具体的责任制。
最后,绘制出“教学过程节点控制图”。图1为我院某学年下学期教学过程总体节点控制图。
图1 我院某学年下学期教学管理总过程节点控制图
2.教学过程节点控制法的能控性分析
除了人才培养这项中心工作之外,高校还需要承担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其他任务,因此,教学管理很容易受到教学之外各种工作的冲击而变得不易控制甚至是支离破碎。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只有把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深度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所有过程的“能控”。例如,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应该以教学学术为主,以专业学术为辅,不应该把大量的精力用来争取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而应该通过激励措施鼓励老师们在进行专业学术研究的同时,更多地投入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多思考如何创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如何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如何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等等。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服务也应该以产业与学校的深度联合为目标,以培养合格人才满足地方产业需要为主,以直接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为辅。学校只有站在企业需要的立场上开展专业教育,而不是站在自身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立场上,才能够真正把课堂教学、课程建设、专业实习、学科竞赛、毕业设计乃至学生的就业等各项工作统筹起来,为实现教学过程的“能控”创造条件。
为了真正做到所有教学过程的“能控”,需要着重从三方面入手对教学过程的“能控性”进行约束和管理。第一,要以目标责任制为“抓手”进行目标的层层落实,以倒推法进行分类和管理;第二,要分析制约教学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为教学过程的控制提供条件保障;第三,要努力提升教学过程的管理力和执行力,其核心是教研室主任和教务科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执行能力。责任意识可以通过教育、制度和监督来提升,而执行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教学管理各个层次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及分明的奖惩制度来保证。
以年度教学目标为例,以教学质量建设工程项目为核心指标,学院控制层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企合作改革等,教研室控制层为课程建设、教研项目、专业实习等,教学科控制层为常规教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如此层层管理,层层落实,将极大地提升教学管理的“能控”性。
另外,教学过程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都不会停止、由于办学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都会影响到教学过程的能控性,因此,教学过程的节点控制需要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实现动态的“能控”。
从我院近三年来的教学管理的经验来看,由于我们在每学年和每学期之初总体规划、周密设计,进而分析每个节点的能控性,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的高效的节点控制。
二、教学管理子过程的节点控制的创新实践――以毕业论文(设计)为例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质量是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尽管各高校在认识上都非常重视,也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但是对于毕业论文的过程有效控制却缺乏有效的办法。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尤其是面临着与学生毕业就业的显著矛盾。要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就必须从选题开始,明确每个节点的关键控制要素,把握节点的关键控制环节,明确节点的关键控制责任人。以机械类专业学生选题为例,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联合起来协同创新,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有工程价值的、技术先进的真实课题,来源于企业的真实课题就是选题节点的关键控制要素;而选题节点的关键控制环节是校企的深度合作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也只有校企深度合作,高度互信,才能够使得校企双方指导教师成为实质性的选题节点的关键控制责任人。毕业论文(设计)的其他环节也是如此,通过过程细分、目标细分和责任细分,形成闭环的节点控制网络图,通过奖惩措施,达到责、权、利一致。图2为我院机械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节点控制图。
图2 机械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节点控制图
多年来,我院深入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狠抓毕业论文质量,毕业论文(设计)从选题节点开始,实现过程的节点控制,有将近50%的学生在本地企业完成了毕业论文(设计),校企双方教师深度合作,学生所学为所用,很好地解决了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生就业多年来一直存在的矛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注意因材施教,对于考研的同学,单独进行管理,这部分同学的选题主要来自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横向和纵向),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安心准备考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将来读研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准备。还有一些学生,通过公开或取得专利授权,免修了毕业设计(论文)。因此,对教学过程的节点控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灵活地加以运用。
三、结语
节点控制法通过明晰教学过程控制要素、把握住关键环节、明晰责任人有效控制教学过程,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提高高校运转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大学文化等“软实力”,同样会对最终的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将节点控制法融合到学校教学的系统工程中,才能使得节点控制法发挥预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新怀.“过程节点控制法”的创新实践,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11):32-34.
[2]姚侃.大型海船建造检验“节点控制法”研究与实践,江苏船舶,2008,(5):38-40.
[3]朱建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研究,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5):31-32.
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建筑 工程管理探索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一论述对于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根本的指导作用。因此,积极探索科学发展观与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在联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筑工程管理,是目前建筑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1 科学发展观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适合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建筑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水平还不成熟,目前建筑业正面临着如何巩固国内市场及发展国外市场,逐步使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走向正规化、合理化的问题。工程项目本身是一个系统,需要以系统方法来管理其实施,这已经是理论与实践的共识,而科学发展观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性要求是将项目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对待,要考虑其实施对社会系统的影响。建设项目本身是其所置身的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随着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建设项目越来越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建设项目的绿色、环保、节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这种要求必须在建设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中体现出来。 在建筑领域,工程建设由于投资多、周期长、对环境影响大,其管理、实施应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即从单纯的粗放的扩大投资、简单建设转向科学研究评价、设计、实施,减少环境污染、绿色、节能、可持续性等等。目前建设部大力提倡推广的建筑“四节”(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以及“环保型建筑”、“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建筑业的体现。
2 科学发展观与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在联系。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广义概念,不只是建筑施工管理,还包括工程研究、论证评价和工程交付使用后的运行管理、能耗费用管理和评价等。科学发展观与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在联系具体在以下阶段得以体现:项目论证阶段。考虑满足需要的综合性。建筑工程起源于社会需要,包括人们居住、发展生产、社会公共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满足种种需要是建筑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经济水平较低时,满足一时的需要即是目的,这种活动的影响尚不在考虑之中。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生活质量及其持久性有所追求时,才会出现和谐、持续、环境等问题,这就要求建筑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必须考虑满足需要的综合性,不能在满足一种需要的同时带来其他方面的损害或不利影响,要考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考虑到这一点,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提出与论证都应该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不能轻率决策。
项目设计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从当代设计发展的趋势来看,人性化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人性化设计,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的重点是考虑建筑自身及与环境的协调性。项目的设计不只是所谓的“单体”设计和结构的计算、选择,而是要对工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满足建筑物正常功能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在日后使用过程中的节能、环保等要求,这一阶段特别要在设备、设施的选择上从建筑物寿命期角度进行价值分析,选择寿命期费用相对小的方案和设备。
项目评价阶段。项目评价一般有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两种,在经济评价方面主要是造价的评价,经济评价一是收益,二是支出即费用的高低,这应从项目的生命周期性来考察,而不单单是工程建造费用和设备费用的高低。尤其是民用建筑更要重点评价其全过程的费用,应将其建造费用与寿命期使用费用折现后累加作为造价评价的基数。在社会评价方面,更是主要考虑工程与环境的协调、污染的减少等因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项目实施阶段。考虑施工过程的人本性和对环境影响性。我国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的条件可以说是在各行各业中较差的,不论是环境、安全性、食宿、劳动保护与防护等,都离以人为本的要求甚远,这也是施工现场多为农民工的原因。以人为本,落实起来也是很难的,在一定条件下,增加一些费用,提高一点造价能改善施工条件也是必要的。项目实施除了现场条件及环境的改善,还要考虑工程对周围环境(如噪声、污水、扬尘等)的影响,项目与环境的协调性等等,这些更是有待引起重视的问题。
3 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企业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保持企业稳定的根本,是坚持“依靠方针”的具体体现。要坚定科学发展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指导作用,一是要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树立科学的选人观、用人观,在培养、选拔、使用、考核等各个环节和细节上下功夫,使绝大多数员工能人尽其才,感到有盼头;必须创建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成长体系,创造员工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人才环境,使多数人感到竞争公平,有干头。二要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减少息工待岗员工比例,积极帮助特殊困难员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等问题,解决好工资拖欠的问题,加大企务公开的力度,增强公开的时效性,增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度,努力创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从而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创造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坚持以强化项目管理为主线。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的管理主战场,工程项目是企业效益的源头,是生产要素的集结地,也是企业信誉的前沿阵地,因此,抓好项目管理,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是施工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任务。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从施工准备开始,实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成本、工期的有效控制,向建设单位交付满足合同要求的建筑产品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失控,都会影响企业的社会信誉或经济效益。管好项目,一是要有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其中,项目经理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必须加大力度,提升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以确保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完善落实制度。项目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系统性强,要顺应项目管理的客观要求,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补救为事前控制,由条块管理向综合管理过渡,由“人治”向“法治”转变,抓好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三是加强项目的过程监控。要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对项目分期分批进行评估,对有亏损苗头的项目,要提前介入,早做工作,挽回损失,消灭亏损;继续开展项目执法督察,对查出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坚决予以查处,决不姑息,确保项目健康有序运作。
篇8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课程观 高校课程改革
一、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近年来,这一理论在我国广泛传播,并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这种智力理论对教育尤其是英才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它所信奉并测试出来的能力是单一、狭隘的,它把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等同于综合智力,与此相对应的就是课程开发、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的单一化。加德纳则认为,智力的核心和衡量的标准应该是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脑至少有七个不同的“智力中心”:言语的智力、逻辑的智力、视觉空间的智力、身体动觉的智力、音乐的智力、人际交往的智力以及自我反省的智力。加德纳认为,对于智力应采取多维度分析的方法。
第二,这七种智力相互联系,而且通常有一个主要或次要的智力。加德纳认为,这七种智力基本上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存在的,只是由于遗传或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各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不同。个体在获取信息时可能主要使用某一种智力,但在做每一件事时,其他智力也要共同参与。
二、多元智力理论下的课程观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引起了教育界的巨大变革。目前,美国及世界各地都有不少专门的多元智能学校,并在课程实践中有自己的课程观。
1.课程模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课程开发,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教学途径单一。通过这种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片面发展,而且没有个性和创造性,欠缺实践能力。而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课程,则要求教育教学围绕七种智能展开,通过发挥不同智能活动的作用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这样,每个学生都能以适合自己智能特点的方式,通过多种途径达到对某一特定内容的掌握。
2.课程设计的个别化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每个人都至少具备七项智能,只是具体到每个人身上,表现有所不同罢了。正是这些不同使得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及智能类型各具独特性。传统上我们所认为的“差生”,只是由于其语言智能或数理逻辑智能表现不够好,但他在其他几项智能的表现上却可能相当出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不存在智能水平高低的问题,只存在智能类型或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教育,每个人都能使自己的七项智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课程设计必须突出个别化和个性化,以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使他们各自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3.课程实施的情境化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情境性”。关于“智能的情境性”,加德纳认为智能的存在与发展不能离开个体已经具有的文化背景,也不能忽视这些个体已被认识或尚未被认识的潜能或倾向。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要贯彻“情境化”原则,注重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去,使学习者本人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更加有效地学习。
三、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课程观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
虽然多元智能理论多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应用,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高教发展的影响也逐渐展现出来。单就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观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来说,可有以下几点:
1.课程开发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
传统的课程开发主要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由学科专家负责。而多元主体的课程开发将打破传统的单一国家课程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体现三级课程体制,即国家、地方、学校、班级甚至学生都将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这样,由于每组开发主体以及每组开发主体中的每个人都发挥了优势智能,集思广益,就能够从多个角度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开发出真正适合学生的课程。国家只制定统一的指导纲要与总体课程结构,地方主体根据地方的实际,自主开发有地域特点的课程;学校主体主要是根据社区、学校、学生的实际,开发出有特色的课程,由全校师生相互配合、合作而真正实施这些课程。
2.课程设置应该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加德纳认为学生各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所有人的智力,都可以通过高校重塑。多元智力理论要求高等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要求学生以自我为建构中心,广泛学习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选修多领域、多学科的核心课程,以锻炼多种智力。为此,高校需要增设选修课,满足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发展富有个性的素质结构。
3.课程的实施应该情境化
近年来,各种课程模式和教学方式层出不穷,但它们都只以一两种智能为基础,而忽略了其他智能。为了确保学生各种智能都能得到发展,我们应引导学生把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及自我认识智能等融合到学习中去,使学生可以选择适合其智能特点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好的课程首先应该体现人类的多元智能,使个体能以适合其智能特点的方式学习;还要适合某一特定内容的传授或某一能力的培养。只有对于一定的情境来说某种课程模式才是最适合的。
4.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其手段应该实行多元化
长期以来的考试和智力测验,主要采取纸笔测验手段,所测验的智力也主要是语言智力和逻辑智力,这种单一片面的评价极易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要求下的课程评价反对仅用单一的量化手段对学生分类划等;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强调评价的发展,主张与自己过去相比有什么样的变化或进步,也更注重个人体验与成长,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9).
[3]李树培.多元智能理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2).
[4]张晓峰.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课程开发[J].教育导刊,2002,(2).
[5]刘岸英.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意义[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
篇9
本文以某电信运营商在开发“客户挽留技巧”这门课程之前如何提炼组织经验为例,来说明组织经验提炼的相关问题。
组织经验提炼实践
组织经验是介于通用的学科理论、方法论、模型与企业自身优秀的工作案例之间的抽象知识。提炼的目的是找出企业优秀工作案例背后的思维逻辑与工作方法论。优秀案例对于启发学员思考,提高学员的判断能力与实践能力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但对于学员来讲,优秀案例所推荐的解决方法又很难应用到工作中解决问题,因为这些方法缺乏足够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只有优秀案例背后所体现的规律才能帮助学员提高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技能。
组织经验,即最佳实践,也可以看成是专家大脑皮层中的“知识地图”。甚至绝大部分专家也不清楚这个“地图”的存在与形状。通常,专家只是展示出“部分地图”,教学设计师需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限于专家的描述,而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专家的描述或案例在“知识地图”中的所属部分,同时,看到更广阔的地图。
有时,已有的成熟理论体系是各“知识地图”的最好表达,具有很强的参照价值。结合客户挽留案例(见图表1),可以说明组织经验是如何在理论和案例之间进行概括和提炼的。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得知:流程步骤和方法工具是介于理论和个性化案例之间的具有抽象和概括性的知识技能,是可以模仿并复制的。通过培训、提供工具、辅导等各种手段,就可以实现组织经验的复制,提高组织学习能力,这也正是提炼组织经验(最佳实践)的目的。组织经验的提炼范围可以分为组织最佳实践、团队最佳实践和个人最佳实践(见图表2)。不同类型组织经验提炼标准
组织经验提炼是围绕具体的任务主题和情境展开的,一般可以分为操作型任务(如开汽车、打高尔夫)、人际型任务(服务、销售、客户挽留等)、思维型任务(制定职业规划、制定商业计划等),或者是几种任务的组合(如设备故障排除是思维型任务和操作型任务的组合)。
从认知能力分类的角度看,这些任务都可以归属为问题解决。根据问题结构的充分程度,可将问题分为结构良好问题、结构中等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其对应的组织经验提炼标准各不相同(见图表3)。
教学设计师的核心使命是通过提炼和萃取推动问题的清晰化,把新手看来是结构不良的问题转变成结构中等问题,把结构中等问题转变为结构良好问题,以此来降低学习难度,加速组织经验的复制。
组织经验的提炼流程
组织经验介于通用的理论和具体的成功案例之间,是具有企业特征的概括性的知识和技能。组织经验提炼就是整理、萃取专家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并将之变成显性知识的过程,基本逻辑如下(见图表4)。教学设计师可以根据这个逻辑设计提炼流程,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
定位
这一阶段,设计师需通过访谈企业内部培训需求的发起者和相关人,了解企业的业务需求和课程定位。这些信息将为未来进行组织经验的提炼定好方向,做好准备。访谈的另一个目的是向业务部门的发起者展示课程设计师的专业性和项目的重要价值,进而获得他们的支持与认可,并且承诺协调专家资源,为后续组织大规模的专家访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图表5是客户挽留案例的定位信息。
收集素材
素材的收集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
外部理论框架搜索:包括已有的通用理论与方法论等人类智慧的结晶,用这些理论来挖掘经验。运用已有的框架去访谈专家,不但可以启发专家的思路,还能更有效地挖掘出专家的“知识地图”。
内部资料收集:企业内部专家和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已经整理了一些案例素材和经验,这些资料可能存在于某些部门的案例大赛、知识库中的经验总结、内外部成果汇报交流分享文件中,而素材是组织经验萃取的基础,可以发动相关的知识管理人员、管理者、内部专家来收集。
专家访谈:通过访谈和挖掘专家大脑中的“知识地图”,提炼和萃取组织经验。专家访谈的前提是要找到真正的专家,专家一般来源于承担这个任务的岗位优秀员工和由优秀员工提拔的管理者,但也有许多特例,需要教学设计师认真思考。例如,某个电信设备供应商要开发一个常见网络设备故障排除课程,专家分别是企业的研发人员、企业在客户现场的服务工程师和电信运营商自己的网络维护人员,这三个方面的专家合力才能提取出真正有效的组织经验。
专家访谈分为一对一访谈和小组访谈,访谈的核心是收集典型案例、分析任务挑战、提取流程步骤、整理方法工具。一对一访谈主要是收集典型案例,使用的核心工具是T-BEI(见图表6),即根据任务进行关键事件访谈,获得代表l生的案例素材;小组访谈更多是进行整体的分析,按照任务界定、挑战分析、流程步骤分析、方法工具讨论和常见问题来展开(见图表7)。
整理萃取
资料整理完成后,就要进行萃取。典型的方法是从理论和实际案例素材两个维度去提炼并升华流程步骤和方法工具。整理萃取是关键点也是难点,需要发挥教学设计师的创造性,将案例素材中的成功之处提炼成可复制的知识,同时与对应的理论保持内在逻辑的一致性。示例就是通过案例进行创造性萃取的一部分(见图表8),通过这个过程提炼的成果表现为图表9的内容。
验证审核
篇10
关键词:职业活动导向;师生关系;教师角色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物理学科属于中职理工类专业的文化课基础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服务专业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物理教学要重新审视固有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平等、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更好地发挥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作用。
一、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要求新型的师生关系
中职毕业生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劳动者的素质,今天的中职学生就是明天祖国的建设者。中职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新的学习方式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勤于实践、乐于动手的意识与习惯。[1]
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具有岗位特殊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目标体现了以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的教学观,目标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也就是开发学生的能力和天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关注人的发展,要求教师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以及情感体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角色实现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到学生学习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鉴定与评估者之间的转变。学生的角色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创新、积极参与学习。所以,教师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
二、新型师生关系构建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的教师不再是权威知识的代言人和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从教学的主导地位转位到主持人的地位,或者说是处于教学的“配角”地位,因此,教师在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具有多样性。
1.以课堂教学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教学中
在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中,教师作为主持人,其任务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任务不同,他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做好主持人工作,必须掌握一个基本原则:讲得尽可能少,让学生做得更多。如,在上《自由落体》一节课时,可以引导学生以“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还是轻的物体下来的快”为辩题进行辩论,教师作为主持人重要的是控制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控制教学内容。在辩论的过程中,如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时,不要马上阻止,要善于分析,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的教学效果比传统的教师演示讲授要好得多。
2.以学生学习资源获取的提供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在教学中
实证是科学研究与其他研究活动的区别。物理学家用感官或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来搜集证明活动需要的资料证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推断。物理结论的形成,需要相当数量的实证资料。互联网的发展为学生学习知识和信息增加了全新的、功能强大的载体,在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资源以及新的信息,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它不但需要学生掌握信息设备与软件的使用,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将当前的学习与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师要帮助学生成为娴熟的信息收集者和组织者,学会如何分析信息并决定哪些是有用的。这样,培养了他们的询问技巧,提高了他们获取正确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全面培养了学生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3.以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认知能力的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教学中
职业活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给每位学生创造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探究。物理学科中有些科学性问题往往是具有综合性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单靠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认识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顺利地开展,学生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分工合作。只有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以疑问的眼光重新审视物理规律和物理结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建立假设、寻求答案,进而深化理解、验证假设、构建理论。如,在上“电阻定律”一节课时,教师先通过引课提出问题情境: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其次学生一起猜测:电阻的大小可能跟电阻的材料、长度、粗细及温度有关。然后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接着进行实验、收集实验证据。最后分析、总结以及反思。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份自信。教师应该是寻找宝藏的人,在学生心灵的土地上,寻找生命的精神资源,并把这种潜在的资源发掘出来,变成精神财富。教师不但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且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其闪光点,使他们形成自爱的心态,使他们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有许多可爱的地方”。[2]
参考文献:
[1]叶昌元,李怀康.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与实践[M].杭州:浙江科学科技出版社,2007-1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