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纪律教育范文
时间:2024-05-20 17:4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堂纪律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英语课堂 课堂教学 课堂纪律 双向互动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阵地――课堂,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在被应试教育扭曲了的课堂中,存在着单向传播的教学形式,与此同时,保持安静的课堂纪律尤其被重视,学生受到单向权威的束缚,在情感、语言等方面处于被动压抑的状态,课堂气氛是紧张、冷漠的。这种状态是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的。要改变这种状态,应该改革传统一味保持安静的课堂纪律的做法。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认为,英语课堂作为一个培养学生交流能力,掌握实际应用知识的学习环境,更必须要重视课堂教学纪律中的教育与心理问题。
一、“安静听课”的纪律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
在英语课堂上,常常能听见这样的提醒:“Keep quiet”(保持安静)、 “Listen to the class and don’t chat with others”(注意听讲,别说话)……课堂教学中学生保持安静,不说话是课堂纪律。对此,许多老师和家长都十分认同。课堂上学生保持安静不说话,有利于保持和加快教学进度。教师可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也可以及时让学生复习、预习,不耽误教师的教学安排;学生也能尽可能多地在一定时间内吸收多的知识。由此,基于这些考虑,保持安静不说话这一课堂纪律受到了普遍的认可。
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学生是一个个的受众――被动接受信息,进行着单向传播式学习。如同电视这一单向传播媒体一样,学生只能在限定的时间观看预定的节目内容,没有任何主动权。而在单向传播式教学过程中纪律是被格外重视的,人们认为只有学生安静的全盘接受老师所传授的学习内容,再进一步整合,或同化或顺应,才能形成自己更大的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教育理念的产生,人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之间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为中心内容的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尤其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不仅仅是要学习文化知识,还包括促进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把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来与人交流,增进知识,交往等多方面。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已不能仅从传授知识考虑,必须从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知识,往往会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别说话,好好听讲”、“保持安静”等等。原本应该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顿时严肃起来。在师生有限的言语交流中,也多呈现单向性,过度追求教育的效益,追求教育过程的程序化,造成了情感陶冶,启发诱导的弱化,师生情感交流的减少,学生日益成为学习的机器。学生的学习情绪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当学生情绪低落时,就会影响学习兴趣。再加上教师对纪律不时的提醒,使学生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了学习兴趣,甚至会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反感,紧张,造成厌学。大学英语课堂中,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上,需要让学生多多地练习口语,模仿一些真实情景,与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可是在学生习惯了安静听课后,就很难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例如,经常会在英语课堂上听到教师问:“ any volunteers?”(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回答问题?能自愿表演等?) 而学生的回应往往是一片沉寂。
对比一下,美国学生的课堂环境就宽松的多了,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围坐一圈自由讨论话题,教师也常常和学生们坐在一起听取学生们的观点意见,当学生和教师有不同观点的时候,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和教师进行辩论。但是在我们国家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往往只能看到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用解释或讲课的方式给全班学生上课,偶尔问一下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安静地在听或看上去在听老师讲课,偶尔回答教师的问题。这一切都发生在没有什么情感的环境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么长期以来对此项纪律的维护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造成学生的行为易出现双重性。在教师的严格管理和不断的重复纪律中学生能按照要求去做,但是如果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或者提问其他同学时,有些学生便会抓住机会往往有说不完的话,表现得很兴奋。一旦老师重新回到讲课,这些学生虽然会停止讲话但是很难立即再次投入到学习中。
其次,不利于学生同伴交际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控制了绝大部分时间,学生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不准讲话,保持安静”的课堂纪律下,学生之间极少能够交流,在只听老师讲话的课堂上,同伴之间很少能就各自的观点进行讨论交流。失去了形成良好同伴关系的机会。
再次,易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立,不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有十分强烈的主体意识,有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想说话,想用语言来表达意愿,但是传统的课堂纪律强调不准说话,安静听讲,全盘接受教师所说的一切。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甚至逆反心理,变得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意见甚至公然违抗。而学生的行为必然影响教师的行为,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处理方式等,最终影响教育的整体效果。
最后,易使学生消极被动,有从众心理倾向。在严格的课堂纪律下,学生没有了探寻学习的兴趣,为了避免惩罚与责备,严格遵守纪律,不提出不同意见,不与同伴交流,没有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变得缺乏创造性。
二、课堂教学中纪律的运用策略
课堂纪律对学生有如此多的负面影响,教师是否因此对学生放任不管呢?在教学活动中毫无纪律的约束也是不利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群体活动,为了保证群体活动有序进行,就必须要对个体进行约束。
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不等于放任自流。维护纪律是必要的。纪律有内部纪律和外部纪律之分。在学校教育中往往是对外部纪律强调有余,而对内部纪律重视不足。外部纪律只是表面的,暂时的,不可持久发挥作用的。只有被学生主动、自觉、自愿接受的纪律才会在需要纪律时发挥作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部纪律,并将之转化为学生的自律,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自律使自己充分享有个性发展的自由。
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运用纪律来帮助教学,必须要为纪律的运用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在课堂纪律被格外强调的单向传播式学习中,教室、教科书、黑板天经地义地成为学习的要素,教师将所学的内容毫不保留地集中传授给学习者。单向传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成了以应付考试为中心,以单纯追求自己的教学成绩为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与单向传播相对应的则是双向互动式学习。双向互动学习要求所有的学习者都可以既取又予,双向交流,从而使互动的个体在心理等方面产生变化发展。
英语语言的学习必须要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课堂参与,学生必须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起着主导、引导的作用,因此,大学英语课堂可以采用很多方式方法,如讨论、辩论、讲演等。如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第二单元以values(价值观) 为主题,text A 课文描写的是一位美国的富翁是怎样对待他的“全美最有钱的人”的地位以及他的对人处事的态度。现在的社会大多把金钱看得很重要,想尽办法去赚钱对现今的大学生也很有吸引力。如果教师只是一个人在课堂上讲解课文,翻译,讲单词,学生即使安静地坐在下面听,也很可能认为不能够同意这位富翁的做法,如果他们也很有钱的话。那么这个单元的学习就无法完成它的教育意义了。学习这个单元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进行辩论,从而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例如,在学习之前,先让学生讨论一下values指的是什么?是金钱还是其他?(学生会有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学生听篇小短文(Abraham Lincoln关于美国第16任总统年轻时的故事)。通过这位伟人把诚实当作自己的价值观,先让学生明白values这里是指人的行为准则,把什么当作自己的价值观。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想象如果他们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他们会做什么?很多学生会说要买房子,买车,环游世界等。接着学生自己读text A,请他们说出这个全美最有钱的人是怎么做的,然后可以请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观点分成两组,课后搜集证据,下一次课堂上说出各自的理由进行辩论。在搜集证据、进行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会明白有了钱除了自己享受之外还可以帮助别人。这样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让给学生来思考发表意见,而教师只需要适当地进行引导,一方面学生交流的多了,对课堂也感兴趣了,另一方面,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人际观念,由权威服从型向民主,融洽的朋友式转变,将知识的传播融入亲情氛围中,指导学生对学习态度和结果的正确认识,促进其学习动机的内化。为了将互动的观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课堂实践中要注重互动式学习尤其是师生互动。
在单向传播课堂中,教师通过明文规定的形式对班级进行控制,教师宁愿让全班学生保持沉默,也不让学生进行言语交流,因为无交流比组织言语交流更容易控制。在这种课堂情景中,教师充当“演讲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了“沉默的羔羊”,只能被动地吸收信息。课堂要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状态,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这种言语交流不仅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而且还应该在老师和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之间展开。只有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言语交流,师生的良好互动的形成才有了前提。可以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从而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互动的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来理解对方的一种交流与沟通的方式,不仅纪律是师生互动的产物,而且教学的组织与教学的手段也都是师生互动的结果;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的安排应该考虑到师生互动的结果。
此外,教师必须明白何时何事需要维持纪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就某话题进行讨论,即使学生不在一组,而是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只要学生的活动没有妨碍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妨碍其他学生的讨论,他们的行为就不应当成为纪律问题而受到束缚。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也会有些学生喜欢在课堂上聊聊天,谈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讲,这时,教师就需要维持纪律,让学生明白,纪律不是用来管学生的,而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学生只有了解纪律的重要性,才能自觉遵守,并逐步自控。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不希望学生讲话,主要因为是担心学生听课不专心,接收得较少。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时间内就老师传授的内容开展讨论,并学得快乐,形成愉快的氛围,相信比“注意听,别说话”的纪律对学生的发展更有利。
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学习说话的权利,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现在的社会就连一向传统的单向传播媒体――电视都要迈向数字化形式,给观众更多的自我选择的权利,教育更不应限于对学生提供成型的观念、知识技能,而更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探索的机会,富于个性化的环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去思考、尝试、发现、创造,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获得不断学习和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从而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王旭东.国外师生关系研究[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3]埃德・拉宾诺威克兹著,杭生译.皮亚杰学说入门:思想・学习・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第305-306页.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M].上海: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篇2
一、掌握难易,把握时机
难易不当的提问是毫无意义的。如果问题过难,学生回答不上来,提问的目的自然没有达到,如果问题过易,学生回答轻而易举,提问的目的同样没有达到。一般说来,提问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所提问题要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而定,不难发现,在一班提问顺利的问题到另一班也许就行不通了。
同样,把握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它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二、不同问题,交叉运用
课堂上,教师通常用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这类问题我们把它称作检查性问题。这类问题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某个单词、短语、句子等是否理解,因此,所期待的回答不必冗长。
发挥性问题是指有些问题不希望学生只用一两个词来回答,而是希望学生尽量多进行一些阐述。提问这样的问题时,应注意问题的焦点不要过于集中,或者说,要将问题问得泛一些。这样学生就可有更多的发挥。如“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he evening?”就是发挥性问题,而“Do you usually do your homework in the evening?”就不是发挥性的。学生对于后者的回答很可能只说“yes,I do”。
当学生对于发挥性问题有一些回答后,教师如果还想让学生继续说下去,就可以进一步提示,如教师可用“what about……?”来引起某方面的话题。
三、适当停顿,引人深思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不难发现教师和学生对课堂里的沉默,即使是短暂的或瞬时的沉默也会感到紧张,短短几秒种的时间似乎像几分钟一样长,有些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或许要长于其他学生。但是教师往往不能忍受这种思考时的沉默,而往往催促学生回答或自问自答,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必要的沉默是应该有的,思考的时间不会白白浪费,停顿时间要视问题的情况而定。
四、有疑而问,言之有物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运用语言的场景。其中一种办法就是教师在课堂里尽量用英语与学生交际。比如提一些真实性的问题,而不是为了练习而明知故问。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可用于交际的任何时机。如课文中讲到伟大女性故事,教师可问学生最崇拜的女性是谁;课文中讲到有关冒险的故事,教师可问学生有无冒险的经历等。课文中如有关于学生携带手机利弊的内容,就可让学生谈自己的观点等等。
五、提示适当,引导思维
学生有时一时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对问题本身没有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形式重述问题,或者将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如果学生对于问题里面的某个词不知道或不理解也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反应。例如一个教师说“Can you elaborate your answers?”若学生没能反应,教师应迅速改变说法,如“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等等。毫无疑问,课堂上让那些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应随时给以提示,以调动他们积极参加课堂的积极性。
六、尊重学生,评价中肯
每个问题回答完毕和整个提问结束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总结。需要提出,教师对所提问题要预先估计到学生的各种回答。对于学生回答完全正确的问题,教师要热情地毫不含糊地给以充分地肯定,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就感。对于学生回答不完全正确的问题,教师在指出其错误时应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时,可由教师自己说出正确答案,也可让另外的学生继续回答。总之,评价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
七、形式多样,全员兼顾
1.教师问,全班答,如回答多种多样,再叫单个学生回答。这样做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但此种回答方式有时会影响课堂纪律,过多或不恰当使用此种方式会使课堂秩序混乱。
2.教师提问后,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然后让一个学生回答。这样做可使全班学生处于高度思考的状态。
3.教师先叫一个学生,然后再提出问题。这种方式针对性强,但容易使没叫到的学生放松注意力,觉得与他无关。
篇3
关键词:“学龙智慧课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0;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82-02
一、前言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科学学习理应紧紧围绕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需要全面抓住课堂教学的各个角度,通过分析教学问题,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科学课堂学习的质量。“学龙智慧课堂”是我国现阶段电子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优化电子产品,该产品能够通过电子书包的形式来实现平台与客户端之间的有机结合,以此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主要由学生客户端、教师机以及无线局域网三部分组成,是我国数字课堂优化教学管理与云服务端教学形式创新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对“学龙智慧课堂”提高科学课堂效率的具体措施进行探究,以此为我国今后的科学教学创新提供合理化参考。
二、充分运用提问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阶段,在我国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学工作者主要沿袭传统的授课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性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应完善。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充分解决我国当下的科学教学质量问题。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时期的社会环境给我国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科学课堂教学逐渐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有效性,逐渐成为教学工作者及相关教育部门在实践环节需要关注和探究的重点内容。在科学课堂教学当中,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更是教学工作者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的关键性教学内容。教学工作者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向学生直接指出学习当中的重点,以此起到深化教学的作用,极大地开拓学生的学习范围,促使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创造性思维。
为了更好地提高科学课堂的整体质量与教学效率,教学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问用词的准确性与词语的实际含义。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词语当中所包含的内容,并且使学生在思考与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将问题内容与课程知识相联系,在此基础上实现优化与创新,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科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为了有效提高科学课堂的提问效果,教学工作者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借助“学龙智慧课堂”。例如,教学工作者在对“地球的运动”一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就课程内容当中的重点环节进行提问,将“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以及“四季的原理”作为课堂提问的重点。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并且具有启发性,教学工作者可以就地球自转的原因进行深刻讲解,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将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课程提问内容划分为难、适度、简单等几个层次,通过对班级学生进行提问,结合地球自转具体内容的讲解,促使班级学生能够通过思考与创新性探究,快速掌握地球四季的转换规律,逐步逐层地帮助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进步。
三、积极完善小组形式的网络学习模式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整体学习积极性。在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思维误区,以学生为集体的导向思维能够充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相互探讨过程中对课程知识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可知,学生在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完全集中学习注意力,极易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学生对于科学知识普遍存在较大的兴趣,但是在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部分偏差与误解,这就给学生的科学知识了解与掌握造成的极大影响。因此,该环节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学龙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国现阶段电子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以电子书包的形式来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客户端之间的有机结合,以此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将“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当代教育创新性发展的新形势。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教学工作者理应充分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并且在授课过程中秉承小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以此帮助班级学生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例如,在“生物的多样性”课程教学当中,教学工作者要充分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以网络化的教学方式,生动形象地为学生们直观展现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就植物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开展课堂探究。学生借助“学龙智慧课堂”系统,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植物的结构特征与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安排班级学生以5人为一个小组,围绕植物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的关系进行讨论,通过“学龙智慧课堂”教学客户端,在其中为学生分享本堂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视频,使不同学生小组在观看后分别对视频内容进行阐述,最后再由教学工作者对不同学生小组的观点与意见进行评价与指导。通过这种优质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在“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引导下,紧紧围绕课程知识点进行思考和研究,在充分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本节课程教学的相关知识内容。
四、优化网上备课与授课的形式
运用教学软件来进行备课的实践性工作,是我国当下教学模式创新的重点内容。教学工作者通过网络形式备课,能够借助互联网更加全面的对课程知识进行索引,充分结合课程知识建立完善化的课程标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教学课件以及多媒体客户端,对本堂课程所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与重点知识体系进行预习,以此提高自身参与课堂学习的整体效果。教学工作者借助网络手段开展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软件的应用优势,针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生动、直观的视频引导与讲解,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理与收集,充分提升网络教学的效率与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科学教学逐渐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如何有效提高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逐渐成为家长和教学工作者所重点关注的内容。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来开展网络教学,是我国当下创新性教学的发展新形势。通过运用“学龙智慧课堂”教学软件,教学工作者可以在网上进行备课,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时只需要登录网络平台即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学生更好地实现远程、高效化、共享化的学习模式。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特点,“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课件与学习资料,使学生能够有选择地针对自身的不足与问题进行补充,教学工作者还可以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与监督。
例如,在“校园生物分布图”一文的课程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充分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应用优势,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客户端实现与学生之间的网络教学与评价。本堂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动物与植物来展开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植物的标本以及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常规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只能简单地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展示。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当中往往难以认识到生物的全面性,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对课程知识内容有所疑惑,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严重降低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在“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在网络备课的过程中,可以事先录制关于植物标本与多种动物的微视频,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就将这些微视频上传到学生的共享网络当中,让学生对这些内容加以讨论,充分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然后,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通过网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对这些不同的动植物知识内容进行搜索,结合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行讲解,通过网络授课的形式,使班级内每一位学生都能将自己的疑问进行表述,然后由学生与教学工作者共同进行评价,以此充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五、充分利用网络软件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
在我国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教学信息反馈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如何更好地掌握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在实践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教学信息反馈的主要形式,是教学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问答及教学测评,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理应充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以网络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龙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实践应用过程中,科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与整体质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例如,在“能量”单元的课程教学环节,教学工作者可以根据本单位当中“电磁铁”“电能”及“能量”相关知识,在课堂教学当中创设有趣味性的电磁铁游戏活动。根据课程知识案例与重点知识要素积极开展网络性质的游戏活动研究,促使班级学生都能够通过网络软件参与到电磁铁的游戏活动当中,以此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参与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借助“学龙智慧课堂”教学客户端对问题内容进行搜索与验证,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提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与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相比,“学龙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及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性探究,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增强学生的思想内涵。
六、结束语
通过对“学龙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可知,基于“学龙智慧课堂”的科学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我国教育机构在今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理应加大对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与研究。教学工作者在实践授课过程中,应该借助网络教学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借助现代化技术设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陶建鑫.浅析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四种学习习惯――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15(09).
[2]高霞,吕佩桢.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尝试和思考[J].淄博师专学报,2008(09).
[3]姚文峰.多元智能理论对科学课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10).
[4]王萍.科学课教学的不良现状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09).
篇4
(贵州省盘县大山镇中学553507)
【摘要】初中英语从八年级开始课文变得篇幅较长,知识点多而繁杂,学生学习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作者就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激活英语教学中激活英语课堂,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进行阐述。
关键词 初中英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教学磨砺后,我发现:八、九年级英语所学的教材篇幅过长,知识点多而繁杂,很不利于学生掌握;八、九年级的学生学习英语没有七年级的学生有热情,课堂的表现不够活跃。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笔者从以下五方面浅析:
1进一步优化备课工作——编写导学案让学生“备课”
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其实也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预习,这就要求教师要事先按照大纲的要求,认真分析教材,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适当地调整课程难度,设计成为学习目标、课前预习、新知导学、新知检测几个板块,做成导学案,提前分发给学生预习.这样,有了导学案,很多不会预习的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做好预习工作了.在导学案的指导下,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词典等各种资源做好预习工作.在师生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学生就会更加自信,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课堂就会活跃起来.形成了这种良性循环之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大大地提高。
2导入激活式——带着兴趣,带着思索
长期以来,对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 切的求知欲,使学生都能带有兴趣去学习理解课文,一直是我研究的课题。因为我深知:Well begun is half done。所以几年来,我采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例如:(1)由复习单词导入课文。(2)由老师介绍课 文的背景材料 或简单地先复述课文。(3)由课文的内容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问 题,让学生先作简单的讨论。(4)如果课文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则让一组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在讲解课文之前先行表演。现代教学论强调的是:creative , 要求的是培养创造性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既能拓宽思路,又能以最佳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近一学期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手段导入课文,学生热情高,进入角色快。
问题很简单,主题也熟悉,因而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高涨起来,并纷纷展开各自的联想。我把他们的联想 ——罗列在黑板上,归纳在不同的板块中,便于总结:从黑板上罗列的内容来看,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联想是丰富的,几乎人人参与,且无重复。虽然由于时间与黑板大小关系,展示的还只是学生说出的大 部分的联想,但已能看出它基本上覆盖了课文的内容。在以后 课文的学习中, 无论是掌握课文的质量还是速度,都是令人鼓舞的。
3形式求活泼——方式多样化,感受多方位,信息反馈畅通
说起课堂教学,人们就会想到这样的一个教学模式:复习——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练习——布置作业。课堂活动为:(1)听:听老师、听录音、听同学(2)说:背诵、回答、小品表演(3)读:读课文(4)写:作业巩固。无 可厚非,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已习惯此教学方式。 但你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课堂缺乏生气,学生缺乏活力。 学生为学而学,一个字“苦”。
3.1建立全新的脑图:
实践证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偏爱的学习方式。我们有些人是视觉学习者: 当他们看到学习的内容以图象形式出现时,他们学得最容易,最好。有些人是听觉学习者:通过交谈的声音或音乐来学习。有些人则是触觉、动觉学习者:当他们通过触摸或者能亲身运动,体验和实验时会学得更好。美国马里兰州洛克维勒斯特市特殊诊断研究公司董事林恩·奥伯来恩发现,大多数中小学生在运动时学得最好,而大多数成年人则有视觉偏爱。但是,我们中大多数人把所有三种类型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组合。只有当我们把大脑的许多巨大能量连接起来时,才能学得更快更好。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运用不止一个感观进行学习,尽 量通过其它感观牢记信息。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一行一行地记笔记,但大脑不是以此方式运作的。大脑是将信息存储在树状的树突上的 ,它以类型和关联存储信息。因而,当你用大脑自身的记忆方法工作,你就会学得容易、迅速。 我尝试在课堂上不让学生作记录,而是跟着我一起画脑图——用树状结构再辅以颜色、符号、类型和关联来把整篇课文勾画成一幅脑图。
(1)在黑板的中央开始文章的主题(通常是课文的标题)。
(2)然后画出从主题分散出来的分支(各个不同的章节)。
(3)对于每个要点,通常只用一个词,词组或一个符号来记录。
(4)将相关的内容放到同一个分支上。
(5)对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6)每完成一个分支,可用框将其框上。
我通常把课文勾画成一幅脑图,并且展示在黑板上,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根据脑图理解全篇课文后表示,他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3.2创设多位一体格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态会使人产生厌倦,若让厌倦感无止 境地蔓延发展,即使最优秀的 人也会变得平庸。同样地,厌倦感对学生也会产 生严重的危害。学生如发生厌倦感,任其加深,那他上课时就 会情绪低落,注 意力不集中。就是最积极的学生上课期间有时也会跑神或心不在焉。为振奋学生 的精神,让学 生思路重入正轨;为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激情,让学生思想集中, 我不断采取新的教学手段,而不是一味地亲 自在黑板上罗列 key words或画出 脑图来让学生复述。我采取了让学生眼、耳、口、手并用的新的教学方法。
4探索有活力——思维有深广度,见解有创新度
教育学家卡罗尔,布卢姆,哈尔施费格等人多年来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进行 过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 :(1)教学活动情况应以学生参与的程度来衡量。 (2)学生的参与情况体现在积极学习时间的长短上。(3)学习机会和动机是参与的决定因素。(4)教学直接影响将学习机会转化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机等,其它因素。
在某些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的动机不明 确,老师也只是让学生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尽管参与人次多,课堂活跃,但学生毫无主动性。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因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如果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的活动具有交际性,通过活动学生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那才是学生的有效参与。而教师能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学习时进行积极思维,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5结尾有活意——留有激情,留着悬念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要想提高课堂 活动的质量,首先要靠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及课后的活动内容。且须遵循以下原 则:(1)学生在做中学习。(2)学习应该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相关联。(3)学习应该和课堂以外的现实世界相关联。
篇5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纪律;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6015001
1 体育教学活动中常出现的学生违纪行为及特点
在体育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因为各种外界与内界因素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或行为,从行为表现上主要有几种形式:(1)在教师讲解示范时,个别学生开小差不认真听讲,与旁边其他同学谈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或说笑;(2)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去关注周围其他事情;(3)服装穿着不适合完成体育运动的各种动作,如穿皮鞋、牛仔裤等;(4)不按照教师口令或哨音要求开始或停止练习等;(5)不能按要求完成教师所示范或教授的任务或练习动作;(6)在练习过程中,偷工减料,减少练习次数或数量的行为。大多数时候,发生这些行为主要是学生个体主观上消极行为造成的,受周围客观环境影响因素较小。
2 体育教学中导致学生产生违纪行为的主要原因
(1)学生学习体育的意识不强,对体育课的功能与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2)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等因素导致学习过程中,掌握和提高存在一定的困难。
(3)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不够新颖,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学内容难度、进度、负荷欠佳,学生无法较好顺利完成或掌握;或偏易,学生觉得学无所获等。
(4)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不够生动、直观,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情绪。
(5)体育教学的场地、设施、器材等不够先进,分布不合理,影响学生练习的质量和数量,在练习过程中由于受场地、设施、器材等因素的影响而互相干扰或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6)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合理,因害怕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怕脏、怕累、学生之间不团结等因素而被动参与体育教学。
3 体育教学与学生课堂纪律意识的关系及必要性
(1)培养学生课堂纪律意识是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2)培养学生课堂纪律意识是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
(3)培养学生课堂纪律意识是确保体育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4)培养学生课堂纪律意识是促进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和校园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的前提。
(5)培养学生课堂纪律意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约束力,保持自己的言行举止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6)培养学生课堂纪律意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校个门学科的学习中去。
4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课堂纪律意识的建议
(1)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与灌输,使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体育的功能与价值,树立“终身体育”理念。
(2)加快体育教学改革步伐,不断创新体育教学的内容、手段、形式、环境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与锻炼环境。
(3)建立和实施规范化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通过一定的约束力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能够并完成体育学习活动,维持良好的体育教学秩序,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和体育教学安全。
(4)师生互动,通过注意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特点及兴趣爱好。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互动活动,即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关注参与者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
(5)适时、适当地处理违纪行为。在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奖罚分明,但要注重鼓励,重表扬而轻处罚。奖励与惩罚是维持纪律,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纪律的课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
(6)严密体育课的组织与管理,科学合理的控制练习密度。体育课中学生的违纪行为大多出现在学生参与体育练习过程中互相干扰或等待见习的时候及联系结束时。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严密体育课的组织与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等设施,科学、合理的分组,构建活跃、积极地体育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活跃度。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构建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树立良好的形象、威信、榜样,才能更好的保持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纪律和进行课堂管理。并注意换位思考的看待问题,妥善处理学生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197-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教育的学习、感悟,提高教学效率的课程理念,已经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发芽开花。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教师应该主动开拓进取,采取活泼,上进,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带进一个活泼快乐的课堂。由此可见,对课堂教学改革要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那就是必须激活课堂教学,才会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我们怎样激活英语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呢?
1 要彻底改变陈旧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
观念是思想的主导,思想又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观念,开放的思想,创新的意识,可以使我们视野开阔、思路宽广,勇于开拓出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课堂教学的改变,要求教师做到:第一是更新传统的“因材施教”观念。长久以来,教师们很容易把它单纯的理解为教学的情况要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起来。然而,我们教学的教育理念还包含教师处理教材的变化,以及对教学模式的选取。在教学实际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运用4+4N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能够在英语课堂有所收获。第二,教师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要照顾到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能力的差异,又要灵活把握对教材的处理。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对于学困生,我们要充满爱心和耐心,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让他感觉得老师对他的关爱和信心。
2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要让学生说好英语,就要重视环境的营造。课堂教学中要做到:
第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际工具,而只有运用所学语言才是学生自己的实践。因此,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则,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反复实践。如:在学习句子“let’s talk”时,把借学习用品,互相介绍,自我介绍,问路等内容都设计在对话中,结果会事半功倍。在学校里,让教师和学生或学生和学生扮演里面的角色;在家里,让家长和学生扮演里面的角色,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养成良好的运用英语的习惯。
第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现代教学,不能停留在以往的“黑板”教学方式,而要适应小学生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最有效的方法。利用实物,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如:讲授三年级上册“Uint 4 We love animals ”时,出示动物园图片,然后播放各种动物的叫音,让学生猜出是哪种动物的叫声,学生猜对后,并依次带读这些动物的单词。让声音和图像相结合,语言和情景相交融,使学生进入语言活动的真实活动情景,增强了学习效果。
3 要倾注热情,以情育情,以情激情,达成师生间的信任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将情感教育融于教学中,就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在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互谅解,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对你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教师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反之,没有信任的教育就如没有沟通的桥梁,更谈不上教育的效果。此外,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希望,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倍加努力。每次考试如果学生考试失败了,我都会微笑着告诉他们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你的能力,老师相信你的能力。当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会鼓励他,但是要他明白,一次成功并不是真的成功,学习必须持之以恒。
4 正确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信任教师,并乐于接受教育,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自信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人们往往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感知自己,然后作出相应的自我评价。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挽回学生失去的。
第一,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俗话说:“眼能传神。”师生之间的交往除了语言声音之外,主要是眼神的交往。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口耳相授,相视坐立,眼神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发挥眼睛的功夫吸引学生,调动学生,传输信息。当学生犯错时,用一个宽恕的眼神告诉他:“Try again.”当学生完成一次精彩的作答时,用一个肯定的眼神告诉他:“You are right ”。通过你的眼神让孩子得到你最真诚的评价,找回孩子失去的学习动机。
篇7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始走进初中课堂,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初中物理;课堂效率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始走进初中课堂,以其直观性、趣味性、大容量等优点为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课堂教学密度增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提高效率,对教师来说,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说,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学到比原先更多的知识。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一、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有一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多媒体技术具有声、形、图、色并茂的特点,我们借助多媒体技术把与课堂相关的图片和资料用适当活泼的形式真实的展现出来,那么物理教学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情境,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时,日食、月食的形成及三球的运动情况,老师不容易讲清楚。如果通过flash制作,通过三维动画把月球绕地球转、地球绕太阳转及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展示给学生,这样在什么地方怎样形成什么样的现象就很明显直观了。再如,在讲《浮力》这节课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录像,创设物理意境:漂亮的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有的浮出水面,有的潜入深处;接着画面上出现了小舢板、帆船、万吨货轮,一条比一条大,一艘比一艘重,但他们都浮在水面上。然后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如此巨大的万吨货轮能浮在水面上,而一粒小小的石子却会沉入水底呢?这时,学生已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辅助物理实验教学,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物理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实验。演示实验必须确保现象和过程清晰,并使全班学生都能观察清楚,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分析,达到理解的目的。而实际过程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等客观条件以及仪器本身因素的限制,有些实验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辅助物理实验,可以将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
如八年级物理介绍天体的运动,通过多媒体视频课件使宏观现象微观化,就可以使同学们看到想看而看不到的现象;还有像冰的升华现象模拟等,都向学生展示了形象的物理画面;再如在讲述滑轮时,要探究的问题之一是:外力提起绳端的距离与物体升高距离的关系。由于刻度尺刻度太小,不仅后排的同学看不见,就连前排的同学也难以观察到演示实验中这一重要关系。如果用实物投影仪将实验装置投影出来,增大可见度,通过学生细致的观察,处理获得相应的数据,就能分析、概括出这一规律,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容量大。和以前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教学中复杂的图形或总结性的文字,可以事先制成多媒体教学软件,根据教学需要随时放映、再现,既省去了教师在课堂上绘图和书写的时间,又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从而加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收和记忆过程,学生也能充分愉快地接受。能够取得以前传统教学辅助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形象、直观,扩展了每堂课的知识容量,在用到某一板书或板图时,只需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相当美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例如,力学中的压强和浮力,如果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练习,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兼顾到好、中、差各种层面上的学生。若采用多媒体课件既能节约教师在课堂上的大量板书和绘图时间,又能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做有选择的练习。很容易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物理学是一门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研究方法一般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抽象和概括,从而建立物理概念和定律,进而形成物理理论,然后这种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经受检验。因此,直观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些实验,不但要做,还需教师的反复讲解和演示,学生经过反复观察思考才能获得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反复演示实验必占用大量时间,运用多媒体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物理课堂效率。如讲解汽油机模型以及工作原理,笔者模拟教师便于讲解、学生需要反复观察的实验,将其做成flash动画并采用局部放大、停留、慢动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鲜明的视觉信息,让学生全面观察后再反复观看各个冲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效益必将大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也将迎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
[2]李大友.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篇8
关键词:提高 改进 语文课堂教学
课改专家崔允郭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通过教师巧妙的安排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处于想读书的状态。下面笔者根据实践来谈一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语文课堂上只有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感彩的、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才能够让课堂变得生动,才会让学生学得主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新课标也指出:“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因此,在创设情景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领悟和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文章的本意是通过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激发学生尊敬老师,喜爱老师的感情。但是现实社会中受物化思潮的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大大地下降了。如果照本宣科,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融入文章所写的情境,我在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学校中师生之间感人的教育故事,而后在课堂交流,拉近课文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自觉学习,使学生乐于学习。
二、积淀学识、厚积薄发
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当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往往会说:“大家课后可以研究这个问题。”其实这是教师学识不渊博造成的。目前,大多数教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新课程、教育教学艺术的积累这一方面,而忽略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当学生的问题超出课堂教学范畴时,教师就会“黔驴技穷”。俗话说,教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就得是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河。所以,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不断积淀自己的学识,只有自己的学识渊博,才能驾驭自己的课堂,才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局出现。
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课《水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当课准备结束的时候,一位同学举手,问:“到底水星以前有没有生命呢?没有水,为什么还叫水星呢?还有,火星是不是上面真的有火呢?”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因为课文中都说这是一个谜。基于平时科普知识的积累,于是,我给学生解答说:“水星是因为表面看起来有水的清澈之色,所以叫水星。事实上,水星仅仅是因为土壤偏灰而给人们带来了假象,但水星却是靠太阳最近的行星,没有大气层,表面温度高达摄氏400度左右,根本不可能有水。火星之所以叫火星,是因为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火星通红通红,像燃烧的火球,因此叫火星。”如果没有平时的学识积累,是不可能解开学生的疑惑的。所以,教师应当孜孜不倦,博览群书,增强文化素养,提高文化品位,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充实自己。
三、提升魅力、情感共鸣
陶行知先生给正之先生的信中曾经说过:“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乐学。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情感信任与依赖的时候,才能让学生喜欢这位教师的课堂,才能相互感染情感,产生共鸣。所以,教师自己要学会自我塑造,让自己产生非凡的魅力。比如,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碰到许多小朋友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问老师一些问题,有时候确实回答不出来。我们的搪塞、蒙混,不仅有损师德,而且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其实,承认不足是提升个人魅力的有效抓手。
四、把握时机、调控节奏
篇9
关键词:记忆与遗忘的规律 消退理论 干扰理论 线索依存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43
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为什么会遗忘?遗忘会使我们失去很多有用的技能。而研究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则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记忆,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这个规律的研究成果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育的活动中,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并使学生以科学的技巧来记忆。
1 理论
尽管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遗忘理论,但每一种遗忘理论都既有赞同者也有批评者,为使大家对此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不为某种理论所局限,笔者介绍几种比较有影响的、有代表性的遗忘理论:
1.1 消退理论
根据消退理论的解释,大脑在记忆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化学物质,即记忆痕迹,除非定期地使用或者复述这些信息,否则记忆痕迹会逐渐衰退,最终完全消失。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不常回想起的或不常使用的信息,往往容易从记忆中消失。
2.2 干扰理论
干扰理论认为:遗忘的产生大部分是由于干扰而非消退,人脑时时刻刻都有新的信息输入,而这些新旧信息之间的关系是干扰关系,遗忘就是新信息对旧信息的干扰所致,相隔时间越长,所受的干扰也就越多,遗忘现象也就越严重。干扰主要有两类:前摄干扰与后摄干扰。前摄干扰是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干扰以后学习的内容;而后摄干扰则恰恰相反,前后学习的内容越相似,干扰程度就越大。安德伍德的经典研究说明了前摄干扰在遗忘中的重要性。他给第一组被试看一组单词前,先让他们学习另一组单词;第二组被试则只学习一组单词。一天以后检查遗忘情况,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只记住要求他们记忆那组单词的25%,而第二组被试能记住75%。安德伍德认为:第一组被试成绩之所以差,就是因为前摄干扰所致。而关于后摄干扰,詹金斯与达伦巴克的研究也被认为很有说服力。他俩发现:在入睡前学习的内容比上午学习的内容遗忘得要慢些。这就是因为白天记忆信息的后摄干扰比临睡前要多些。
1.3 线索依存理论
线索依存理论是这样解释遗忘的:信息被记忆后是永久存在的,一个人回想不出某种信息仅仅是由于他没有一个良好的线索从海量的记忆信息中提取该信息。而某个信息无法被提取到,人们通常把它看作是遗忘了。
综上所述,信息被遗忘可能是由于:①不用而消退;②受到其他信息干扰;③没有适当的提取线索而无法记忆。
2 应用
既然找到了遗忘的原理,我们又该如何利用这些原理从而避免课堂上的遗忘呢?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心得:
2.1 根据消退理论
遗忘是由于信息长时间得不到使用而消退的。如何避免信息的消退,笔者认为聂立珂老师的《四轮学习方略》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根据《四轮学习法》,我们讲课中首次提到某信息可以算是第一轮,在第一轮中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理解。再下一次课堂上我们可以专门抽时间对上节课的信息进行回顾,这算是第二轮。第二轮的要求是保持记忆,第二轮与第一轮间隔要保持在2天以内。第三轮我们可以在每星期专门抽一节课做系统回顾,在这一轮中我们要寻找学生哪些知识点记得不牢,并找出为什么记得不牢的原因,是因为和其他知识点接近还是两个知识点互相矛盾等,找到原因后应及时加以解决。第三轮应选在第一轮学习后的10-15天内。第四轮我们可以选在考试或者测试前一天进行,在这一轮中我们要求学生尽量将识记过的信息回忆起来,并能自行系统化地归纳和整理,然后通过考试我们能观察到学生们记忆的效果,并加以分析,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四轮学习法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多老师认为课业紧,要讲的内容太多,没有专门的课堂时间进行四轮学习方略。笔者认为,与其讲上一百分的内容让学生记住十分,还不如只讲五十分的内容却让学生记住五十分。
2.2 根据干扰理论
记忆的干扰主要就是前摄干扰和后摄干扰,我们可以通过对课程的合理安排来使干扰对记忆的影响达到最小化,例如我们可以把每节课重要的内容放在课堂的最前边或者最后边,这样学生们接受信息时就会只接受一种干扰,而不是两种干扰。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讲重点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平静一段时间,讲完之后再让学生平静一段时间,从而使干扰对学生的影响达到最小。
2.3 根据线索依存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某件事明明感觉马上就要想起来了,却就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就是缺个引子,往往别人提示一下,就会马上记忆起来所有事情。在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大知识点有很多小知识点都要记,而各小知识点往往互不关联,记忆难度极大。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学生叫苦连天,老师有时也是一筹莫展。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线索依存理论,在每个知识点上提取一个关键词(字),然后把这些关键词(字)编成一个口诀或一段影像,到时我们只要能想起这个关键词(字)就能想起整个知识点。例如如何记忆中性氨基酸有哪些,中性氨基酸包括:谷氨酰胺、天冬酰胺、酪氨酸、色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胱氨酸、蛋氨酸。我们把这些氨基酸每个名字提取一个字组成一句话:中国股东老实好色输成穷光蛋(中国谷冬酪丝好色苏成穷胱蛋)。
篇10
一、教材处理上花点心血
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包含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因素,钻研时要努力把握特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必要时只攻其一点。
《荷塘月色》(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是篇写景抒情散文,教学的重点是散文的情景交融。而怎样理解洋溢在字里行间“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感情,则是其难点。教学此文时笔者打破常规,选择文章的第4、5、6节为突破口,先要求学生掌握这几段写什么,抓住景物什么特征来写的,用了哪些手法,而后针对第6节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设问:“在这样美的荷塘前,作者何以发出如此抑郁的慨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挖掘文眼,理解感情基调,联系时代背景,最终水到渠成地解决了难点。
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将教材进行“同类项”合并,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途径之一。打破教材单元格局,采用新的组合形式,可以从新的角度求联系,作比较,或举一反三,或,以收拓宽加深之效。如将《六国论》、《阿房宫赋》(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和《过秦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读本)放在一起对读,可设置诸如题材相同,而观点、结构、体裁及语言风格各有不同等问题,来训练学生的辨别能力。教材中这种可以合并的“同类项”还有很多。这些课文,把它们作为发幽探微的研究对象,不少人为之,但将其实施到课堂上,委实要花些心血。不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努力去做,“多收三五斗”应该不成问题。当然有的课文已跨越年级,当以上复习课为宜。笔者曾把《荷塘月色》和《荷花淀》(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读本)组合在一起复习,运用对读手段,从体裁、思路、结构、景物描写、语言风格等方面,归纳异同,并穿插有关练习,较之一般的“烫馊饭”,确实“多收了三五斗”。
二、教学过程中动点脑筋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要组织好一堂课,达到预期效果,合理设计是关键。笔者曾从以下两方面作过努力。
1.精心设计导语
课的开讲,常见有开门见山法、设置悬念法、以故引新法、设疑问难法等。无论什么导语总离不开一个宗旨,即必须有明确的指向,且要简洁明快,自然得体,或发人深思,或激人情感,总之要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或起到成为学习新课的“钥匙”或“路标”的作用。
教学《荷塘月色》之先,笔者饱含感情地问:“同学们在初中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还记得他对几种花的评价吗?”话音刚落,学生异口同声地背出原文有关语句。笔者带着满意的语气接着问:“周敦颐独爱莲,他是如何写莲的?”“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学生明显来了兴趣,笔者因势利导,说:“莲花有如此美丽的品质,难怪古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描写传神的佳句,大家知道些什么?说说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的还背出了周邦彦的名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一种宣泄已有知识的愉悦,使学生处于亢奋状态,此时正是火候,就势急转弯,将其引入课文重点写景段的研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注意调控节奏
在一堂课中,教学内容怎么分布,教学活动如何编排,时间应配置多少,都不可随心所欲。那种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一人朗读全班静听,或一人板演全班坐观的做法,其效果只能是少慢差费。好的课堂节奏,应该是有张有弛,张弛得当。笔者在课堂上每到解决重难点时,或需要师生处于紧张、亢奋的状态时,就适当加快语言的速度,增强情感的浓度,逐步加深问题的难度,从而紧紧地“抓住”学生,使其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张”的情境,既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处于学习的最佳态势,又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张”,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其注意持续不会太长,应该张弛相间、相得益彰。
三、语言表达上来点讲究
严格地讲,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示范性,二是感染性。前者要求准确、清楚,应是规范化的普通话;后者要求生动、形象,应是富有艺术性的语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自己语言的要求,其前提是简洁畅达,主要努力方向是声情并茂、风趣诙谐。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写文要动情,读文要入情,教文则当然要传情了。一个只会肢解作品、图解作者意图的语文教师决不是优秀的语文教师。教学中教师没有情感的升腾和冲动,没有传神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情态是很难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的。如分析《刺客列传》(苏教版《史记》选读)中易水诀别一段时,引导学生想象那悲壮的情景作这样的描述:易水河畔,冷风凄凄,寒水倒映着一片白衣白帽,筑声低回,悲歌渐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时此刻易水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这是何等悲壮的一幕!这庄严肃穆的易水悲歌,曾激励过多少后人为国家为民族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经过这样绘声绘色的描绘,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不但加深对荆柯形象的认识,还巧妙地进行了思想教育。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是妙趣横生,谈笑兼济,其中少不了幽默诙谐、连珠妙语的功劳。例如讲《过秦论》时,称那些“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的六国之士为“智囊团”,把“九国之师”称为“多国部队”。分析水生嫂的形象时,将其设想成另外两种类型的女人,一个是“拖后腿”的娇媳妇,一个是会撒野的泼妇,并拟出其与水生的对话内容录成磁带,课堂上适时插放,其中那些“嗯!我偏不,我就是要跟你一道走嘛!”“你这个狠心贼,心里根本没有我,我不想活了!”等个性化语言,令学生捧腹大笑,笑之余加深了对小说中水生嫂性格的理解。当然,追求教学语言的生动风趣,是为了造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更好地传授知识,发展思维,因此在具体运用时不能失度,以免失之油滑。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堂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