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技术范文
时间:2024-05-20 17:4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物保护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纺织品文物;材料属性;保护修复技术
[中图分类号]G2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116-03
我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便以丝绸古国闻名于世,但是我国对纺织品文物的考古及保护修复工作却是由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开启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考古收藏、科研、保护修复等工作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1991年以来,平均每年十大考古发现中都有一项以上为纺织品的出土,我国也成立了第一家以纺织品文物的科技考古和保护修复为目的的专门机构──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之后又有很多从事纺织品文物的科研及保护修复实验室成立,如2001年,随着法门寺地宫出土纺织品的保护工作的开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一起成立了纺织品保护实验室。
欧洲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强国包括英国、瑞士、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美洲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少数南美国家。国外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特点主要是重视预防性保护、谨慎科学地对待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保护修复方法的选择,并且也会对与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研究相关的社会、文化、宗教、种族等因素进行探讨,充分利用积极因素,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促进工作探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刺绣的国家,丝绸更是我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但是这些文物由于材料属性使其保存困难且易受损坏,加之气候、环境等外部因素,许多出土的珍贵织物由于无法保护和保护不当而毁损。因此研究保护修、复纺织品文物的方法对妥善保护我国丰富的纺织品文物资源、更好地研究我国的纺织和丝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 纺织品文物的材料属性
纺织品文物主要有丝织品、毛织品、棉制品和麻织品。在距今500年前后的史前时代出现的丝绸曙光,发达于商周时代。西汉时期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可以说,丝绸之路的开辟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宗教、语言的交流,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播、物种引进,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交流,创造人类新文明,均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丝织品则是当时开启通往世界大门的钥匙。丝织品由蚕丝加工而成,蚕丝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是由蚕体内绢丝腺分泌出的丝液凝固而成,主要含有丝素、丝胶及少量其他物质。丝素、丝胶蛋白质中的主要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等。因此,丝织品易损、易氧化、易在水解作用下发生变质,这对丝织品的保存时间及质量有严重影响。在现存文物中,发现最多的纺织品文物就是丝织品,并且有很多文字、图像等均记载于丝帛之上,所以对丝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进行研究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为科技考古所用。
古代毛织品的原料主要有羊毛、兔毛、牦牛毛、骆驼毛,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天然蛋白质。我国发现最早的毛织品文物是1980年4月新疆考古研究所在古代丝绸之路的罗布淖尔孔雀河古遗址发现的粗毛织品。1978年秋,在新疆哈密地区五堡遗址有精美的毛织品出土。这说明当时哈密地区的毛纺织染技术已有很高水平。
最早传入我国的棉花是原产非洲的草棉和印度木棉。非洲草棉产量低,纤维品质较差,种植面不广,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仅限于新疆。印度木棉传入我国的时间要晚一些,它结核多,产量高,棉花的纤维一般长1寸左右。中国发现的棉制品文物有:1959年在新疆民丰东汉遗址出土的棉织品有蓝白印花棉布、白布裤和手帕等残片,1964年吐鲁番晋墓出土的一个布俑以及1959年在巴楚脱库孜沙来晚唐遗址出土细密的棉布等。
我国古代人民最早使用的纺织品就是麻绳与麻布。新石器时代遗址、 商墓、西周墓、战国楚墓等都出土有麻布,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苘麻的双股麻线和三股草绳、河北省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两块大麻布残片、陕西宝鸡西周墓里出土有平纹麻布等。这些文物说明当时已经有绕线框、斜织机等较先进的织具。
无论是植物纤维还是动物纤维的纺织品都有一定的吸湿性,并且具有一定的蛋白含量,所以非常适宜微生物的生长,也就很容易导致纺织品发霉腐烂,但是每种纺织品材料上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又不尽相同。因此,纺织品文物的材质属性的判断对保护和修复非常重要。
二、 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
国外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上有着丰富的沉淀,虽然受体制、人力、资金的限制,但是得益于他们对保护修复实用技术的开发、交流和推广的重视,不时有大的文物保护技术突破或科技创新。而国内现在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国外同领域相比,由于发展历史较短,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专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人员数量有限;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教育培训体系落后;绝大多数纺织品文物保存环境差,保存设备和材料落后;专业保护修复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数量少等。因此,总体来说,国外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水平要高于国内。
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具体文物进行具体处理的技术,另一类是可以标准化的规范性技术。前者主要包括考古处理、清洗、加固各环节中的技术,而后者主要是在文物进入博物馆后的修复、保存等技术。
(一)揭取技术
纺织品通常由植物纤维(棉制品和麻织品)或动物纤维(丝绸和毛织品)组成,植物纤维中的纤维素易发生水解,动物纤维中的蛋白质易发生酶解和降解。当其从埋藏环境中发掘时会加快氧化反应,使有机纤维炭化;紫外线会使纺织品中的丝纤维氧化降解,使之断裂、褪色;高温则会使织物发生霉变。而且地下的环境通常湿度大、缺氧,可能会使纺织品水解,不堪提取。因此,当出土文物中有纺织品文物时,最好先整体移到避光的室内,再进行揭取等操作。
李玲、张晓梅等人对古代丝绸的老化和保护做了研究,刘秋香、吴顺清等人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古代丝织品的降解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丝织品经过长时间的地下环境的影响,其质地不再致密均匀,丝蛋白的构象发生了变化,钛键、碳键断裂,结晶度变小,热稳定性变差等,使古代丝织品失去了原有的强度和手感。因此纺织品揭取要掌握好揭取时的干湿程度。如果含水率过高,织物会呈烂泥状;如果纺织品湿度过低,纤维无弹性,不耐折、压。这时揭取,也会造成织物断裂,甚至成粉末状。在揭取出土织物时一定要掌握好干湿度,将织物用卷曲的方法,进行揭取。其总的原则就是通过温湿度的改变逐步使织物之间的粘连强度改变,进而进行揭取。
(二)回潮技术
回潮法对于抚平褶皱、展开折叠、剥离粘连、去除印痕及校正扭曲变形等操作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回潮法指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方法,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以可觉察的湿气而非潮湿或饱和湿气为物态来增加纺织品纤维的含水量的技术操作。在回潮操作之前,应考虑纺织品的湿度敏感性、回潮中的发霉及外观变化等问题;在选择回潮方法时需考虑文物大小、结构、纤维强度及回潮时间等因素。
回潮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密闭式和敞开式两种模式,简易帐篷式回潮法是最简便的密闭式回潮方法,主要的加湿手段有容器水挥发法、饱和盐溶液法、硅胶法、水含体释放法和超声波加湿器法。密闭式回潮还有湿度自动控制回潮箱回潮、低压吸力操作台回潮和半透膜回潮。开放式回潮方法主要有房间环境控制法、冷膏状含水体法、蒸汽法、加湿器法和化学试剂法等。
(二)加固技术
加固是近年来纺织品文物保护研究取得成果的一个方面,主要用于粘附在器物之上的纺织品。首先要去掉织物表面的泥土和杂质,用丝网贴在采样的织物上以防止散落。起初是利用稀疏的锦纶丝网,下面填以棉花或丝棉。例如,在保护修复一件1821年产的彩绘镀金旗子时,将丝绸绉纱染成旗子颜色,在绉纱表面涂上粘合剂,并加热粘合在旗子上,使脆弱且已断裂成许多块的旗子平展完整地展示出来,效果良好。后来由湖北省的文物保护人员改进为用微生物法来加固脆弱丝织品,主要原理是利用乳杆菌分解丝绸角质化的物质为糖类和有机酸,并将这些代谢物用醋酸杆菌转化为纤维素,从而达到加固无强度丝绸的目的。稍后,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浙江理工大学开始尝试用丝蛋白来加固脆弱丝织品。
(四)清洗技术
国外有的专家就纺织品文物表面的有些污渍该不该洗掉以及洗掉的利弊进行了讨论,有的对纺织品文物该不该用不可逆的湿洗操作发出了质疑。但是,不清洗就可能使该文物继续遭受泥土等所带来的病害隐患,对文物的长期保存不利,因此清洗处理过程是保存文物原真信息或者保护文物本体材质的选择过程。一般情况下本着布兰迪的最小干预性修复原则进行判断,对文物施加的技术手段越少,干预越少,文物保留的信息越多,为后人留的空间就越大。
在纺织品文物保护初期,由于条件所限和认知不足,对清洗文物的水质因素没有进行考虑。随着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多种经过不同处理的水曾被用于纺织品文物的保护,用水的质量和要求逐步提高。路智勇等人对这些用水的水质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普通自来水含有杂质和重金属盐,若用于纺织品文物的湿洗或回潮操作,不但会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效果,还会带入新的污染,并可能对纺织品纤维的水解、织物染色的稳定性和老化产生影响;软化水的水质并不高,并且其中存在大量钠离子,对某些染色纺织品文物是非常有害的;纯净水较高的电导率标准、含有机物及偏酸性,矿泉水含有多种金属阳离子的特点决定了它们不宜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应用;纯度较高的蒸馏水基本适宜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应用,但它的溶解力很强,使用时需要进行判断;使用去离子水时也需要考虑纺织品文物及其附属材质的老化程度和保存状况。
(五)针线法技术
对纺织品文物进行修复常用针线法技术,缝线的材质、染色、强度和粗细,缝针的材质、粗细、弯曲形状,缝线在文物残破区的应用针法、分布区域和密度选择,以及对不同类型织物服饰所应采取的针线处理方法都是针线法技术的考虑范围。简言之,针线法修复就要对其修复材料和修复工艺进行选择。总的来说,修复材料及修复工艺的选择应与纺织品文物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尽可能的相同或相似,但修复后效果也应有所区别,以体现布兰迪修复理论中的可辨识性修复原则。
(六)染色技术
染色技术是纺织品保护修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将优质的丝绸、棉、麻等纺织材料或缝线经过恰当的预处理及染色后,用于文物背衬托护、表面覆护,或用作展览背景及包装材料等操作是纺织品文物保护常用的方法。国外对纺织品文物的染色非常重视。美国纺织化学与色彩学研究组织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纺织品实验室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1994年,瑞典学者对古代织物上使用的红色染料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研究。2004年,瑞士阿贝格基金会博物馆发表了关于古代织物染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染料化学组成、来源与分类的研究结果。国内由于缺乏对纺织品保护修复过程中染色技术的认知和重视,没有相关的修复染色实验室,也缺少对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在染料选择、织物材料选择及预处理方面的认知,在文物染色上的使用成果不是很让人满意。
纺织品文物保护实验室染色过程通常包括对纺织品的预处理、具体的染色过程、染后清洗和整理。染色技术在染料、添加剂及染色工艺的选择都应该以不会对文物带入新的有害物质,有好的色牢度及耐老化性为前提。纺织品的染色预处理是用来降低现代纺织工业使用的添加剂对织物的老化速度的。我国古代纺织品的着色剂分为植物染料和矿物颜料两大类,而相应的染料施色方法称为“草染”和“石染”,“草染”是利用染料分子与织物纤维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染色,而“石染”则要借助粘合剂使颜料与织物结合。染色的方法主要包括:染液煮染法、染液浸染法和染液蒸染法,其中煮染法的操作最为简单。
(七)除霉技术
纺织品的纤维原料主要成分纤维素和蛋白质,它们是微生物的理想营养源,因此防腐防霉是保护文物的重要方面。要控制纺织品文物保管库的湿度、温度,以防止织物腐烂与霉变。对出现腐烂霉变的纺织品文物,应该根据纺织品文物性质及害虫的生命特征进行处理。纺织品文物常用的防腐杀菌方法主要有物理及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冷冻法、去氧充氮法、微波法,化学方法主要有熏蒸发。
三、 结语
加强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工作是当前纺织品文物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加强纺织品保护修复技术的研究、交流、总结,培养专业人才。这样,我国的纺织品保护修复研究工作才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智勇.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现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3).
[2]刘秋香,吴顺清,赵宇等. 古代(战国)丝织品的降解特征初探[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3).
[3]路智勇,惠任. 纺织品文物回潮方法[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3).
[4]戚军超,胡继芳等. 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方法在承德皇家丝织品文物中的应用[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3).
篇2
关键词:三维技术;文物保护;再现
中图分类号:K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274-01
随着三维表现手段应运而生,从众所周知的三维动画、三维特效影视大片到世博园中国馆中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利用三维技术进行角色设计、创作与制作,不仅能在影视动画中产生真实的场景与动画,还能赋予中国古代文物全新的展现形式,从视觉上的美感、真实感上大大增加了观者的审美情趣。中国古代文物的三维形式展现,能让人们领略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既能感受到原作的古典艺术气息,又能感受到多重视角带来的强烈震撼。
三维制作技术对中国古代文物的展现上有着多次的成功尝试。
2005年,电视专题片《故宫》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馆中最让人震撼的参展作品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让文物以其三维视角展现在世人面前,使观者对中国古代文物的认识有着全新的意义。三维制作技术的不断推进给这些入木三分的三维文物的展现以强有力的支持。
一、三维制作技术增强观者对文物的了解
三维展现手法不仅能让观者感受到视觉的震撼,还能增强观者对文物的了解。
作为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故宫,人们在旅游中所看到的可以说只是其庞大规模的极少一部分,加之很多大殿如中轴线上的太和殿内部更是甚少开放,也不允许拍摄,因此实际上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近距离体验故宫的魅力所在。《故宫》一片从三维角度全方位展现了各时期、各角度的故宫,仿佛让人置身于古代的紫禁城中,体验到好似作为一名外国使节首次来到中国,进入紫禁城时的那种兴奋与激动。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为普通百姓,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并不多,对于原版的印象也许仅仅停留在“名家作品”、“具有收藏价值”这样的概念上。大众有这样的一种好奇心,当你无法正面感知一种艺术作品时,往往希望能够看到更直观的影像,三维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不仅再现了原版的情景,更能从全新的视觉角度去观察,让观者有了新的认识,对画面人物细节、景色细节等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这同样激发了观者对原作的兴趣,使得观者更愿意去了解这幅精品。
数字媒体时代,传统文化如果一直以其本来的形态存在,那么渐渐只会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而已,传统文化、古代文物会越来越脱离大众的视野。从数字媒体的角度,用新颖的形式首先去吸引大众的眼球,才能让大众易于接受,让各个时代的艺术品都以崭新的形式重新被人们所接受和认识。
二、增强对文物的保护作用
除了增强观者对文物的了解,三维技术对文物的还原,也能够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敦煌莫高窟壁画精美绝伦,但由于各种人为和自然的损坏,画面已出现严重的褪色和剥落。出于对敦煌壁画的保护,2009年我国家开始从被动性保护逐步过渡到主动性保护,建立起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了“数字敦煌”。通过制作三维动态石窟壁画影像,能够让人们足不出户感受古代壁画艺术,重塑辉煌时期的敦煌壁画,在一定程度上对文物保护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再例如,IDMT环球数码公司创作的三维动画作品《飞天》是对敦煌莫高窟第320窟阿弥陀经变中四飞天形象的三维再现,飞天婀娜的姿态被三维造型诠释得恰到好处。动画对该壁画的再现,已经从整体到局部一一做了充分的展示和诠释,可以以此减少游人在洞窟的驻足,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光线的照射,起到对壁画的保护作用。
三、三维制作技术的发展保证了对文物的还原程度
三维制作技术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次视觉上产生的新冲击,都与三维技术的提高、三维特效的采用密切相关。因此,三维影像在成长发展的阶段,其技术的创新与运用尤为重要。经过不断的升级与革新,三维软件强大的功能和易用性已经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其各个系统已经接近成熟,可以完美的展现出中国各时期各阶段,各种形式的古代文物。尤其是已经被破坏被损毁,或者是平面形式的文物,以其三维视角全新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能够使观者对中国古代文物有全新的认识。
篇3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博物馆 文物保护 发展 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壮大,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信息化技术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给人类生产、企业经营与管理带来了集约化发展的思路,拓宽了人们的信息空间,能够确保信息高效、快捷的传输与共享。而且数字化的应用,更让博物馆文物保护迸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博物馆文物保护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也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不仅是文物研究的重要举措,更加是文物在未来社会中获得更好发展的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对现阶段我国博物馆文物保护的信息化技术发展及其应用进行分析,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一、博物馆文物保护信息化发展
一提到博物馆,人们脑海中往往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物,博物馆作为一个珍贵历史、珍贵文化的储藏中心,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历史性与人文性。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博物馆管理及文物保护也迎来了新的变革。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了虚拟化博物馆的探索。比如1994年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就建立了多媒体的馆藏数据库,并不断探索和完善多媒体的藏品查阅系统软件,对千余件藏品资料进行开放共享,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图片或者动态展示,让社会大众利用互联网技术就可以便捷的进入到博物馆官方网站,对所需藏品进行查找、信息搜集和关注。
我国台湾习惯性的称文物藏品的信息化为“数位典藏”,而且在已有较为成熟的数位博物馆的基础上,应用元数据对现有藏品进行构架和资料整理,并能够快捷的检索信息,对馆藏品位置的描述、对馆藏品类管理及藏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而在我国内地,故宫博物馆创新的对馆藏品的信息化进行了探索,并于上世纪90年代初对文物照片进行整理,构建了藏品信息管理系统,随后陆续开设了摄影资料数据中心,实现了藏品影像信息的信息化处理和数字加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博物馆开始全面进入信息化时期,国内各大博物馆利用信息技术及Server等模式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官网及藏品数据库,但是由于信息数据庞杂,网站访问用户超过一定限额时,极易造成网站及客户端运行卡顿,或可能出现系统崩溃,不利于网站后期升级与维护,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藏品信息检索需求。近几年,博物馆文物保护信息数据库技术不断创新,很多博物馆开始利用Browser/Server模式部署软件,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网站运行效率,提高了信息浏览速度,该技术也被逐步应用到其他行业中。由于各个图书馆网站构架及信息存储的差异性,博物馆之间的信息共享出现了局限,针对该问题,泰国相关研究人对网站进行了合理的改革,通过本体映射技术为用户尝试探索博物馆藏品信息检索的个性化和智能化,但还没有真正应用到实际的博物馆文物检索及保护中。
二、信息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1.博物馆的虚拟化文物保护措施
博物馆的虚拟化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虚拟实景,即让参观者结合互联网及3D技术对实体博物院进行在线游览,能够较为全面和真实的展现博物馆的实境情况;另外一个是虚拟的虚境,比如利用计算机复原软件及系统合成的阿旁宫建筑,是对历史场景及情景的生动再现。例如,我国故宫与他国一同研发的数字故宫就是利用了三维激光扫描手段,全面的将故宫的整体风貌、建筑结构及内部的馆藏文物的各个细节信息进行了综合、全面、系统、精准的搜集并处理,并形成了一整套的集古建筑与古文化于一体的数字化模型及配套的数据库,逼真的再现了故宫的宏伟庞大及艺术文化感,观众仿佛置身其中,充分感受到了当时的辉煌与荣耀。博物馆还可以通过虚拟化对文物的发展进行演绎,让人们了解到其发展的历程,从思想上让人们形成对其保护的意识,从而让人们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予以重视。从思想上让人们对文物予以重视,是对其进行保护的做好方法,更是对文物进行保护的根本方法。
2.文物藏品的信息化管理
构件藏品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对于文物的统一管理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而这其中必然要对藏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应用,其主要是讲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录入,通过对其进行数据库的构建。该系统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可以衍生研究、文物保护,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展览辅助。将此系统纳入到文物保护中一方面能够对其进行更好的研究,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其保护予以统一化管理。运用该系统可以通过B/S方式对藏品进行部署,通过系统自身的管理模块、检索模块、影像管理模块、智能监控模块等等内容形成系统化的管理。同时,运用该系统还能够为不同部门人员设置相应的权限,比如普通馆员、保管员等层次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文物藏品的信息化管理对于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尽职尽责进行相应的监管,更加需要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操作技能,能够通过系统对文物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对其管理形成体系化建设。
3.应用导航讲解技术促进文物保护
为了更好的向游客介绍图书馆内各文物的情况,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博物馆工作人员不可能为每一位游客开展人工讲解,此时就可以利用信息化的导航讲解技术,提高服务的个性化。在博物馆的入口处设置多语言的语音导航器,游客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合适的语言,利用数字导航技术,在不同展厅进行游览时,就能够根据游客的位置,进行相应的导航解说,大大降低了人工讲解成本及压力,有效促进了博物馆文物工作的信息化。其既能够为人们的浏览提供方便,更加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时展在博物馆中留下的痕迹,能够让人们对于博物馆的发展产生一个新的认识。同时,在导航讲解设备上进行监控安装,还能够对人们的行为予以监控,能够有效防范文物的丢失或者损坏,对于文物的保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运用导航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可以说是一种跨时代的文物保护措施,其将人们的游玩需求和文物保护融为一体,并做到了简洁明快、高速快效,真正做到了多功能式的文物保护措施。
结语: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让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得到了来自信息技术的支持,让博物馆能够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保护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只有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信息化技术有效结合,才能够让我国的历史得到流传,才能够让自身获得更进一步的提升,才能够让博物馆的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宇轩. 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 黑龙江史志,2015,11:300-301.
[2]宋才发. 民族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及规范探讨[J]. 贵州民族研究,2012,02:34-41.
[3]汪曦曦. 数字化博物馆的数据库运用及发展――以山东博物馆文物数据库为例[J]. 青年记者,2012,32:87-88
[4]李忻悦. 信息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的发展与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15,04:77-78
[5]谢沫华,陈大元. 民族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现状、需求及对策研究[J]. 文化遗产,2015,02:22-29
篇4
[关键词]传统文物 修复技术 保护 传承 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84-01
刘梅梅(1971-),公主岭人,任职于吉林省公主岭市文物管理所。
一、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简述
手工技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个国度或者一个民族世世代代所流传下来的一种制作工艺,与该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就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和沿袭下来的一种手工工艺,从传统文物的制作到相关的修复技术,以及后人对于一些文物的仿制等。常见的有对于一些书画的装裱技术,对于竹木漆器的制作和修复以及一些传统的家具等的制作和修复,无论哪一工艺过程都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历史上国人智慧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及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呈现流失或者濒危的状态,对其保护和传承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对该种技术的保护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保护,对文物的保护及历史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我国的传统文物修复和文物的制作、复制工艺是我国所独有的,是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一种再现,是中国历史信息和文化的载体,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和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所包含的种类是多样化的,而所涉及的范围也是极为广泛的,因此,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保护和传承对我国文化及历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该种工艺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将文化以物质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还要与国际相接轨,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实现中西技术的完美结合,使我国的文物修复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保护与传承
我国的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是对有形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手段,是考古和文物博物馆事业上所必须的。从我国文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于文物的修复和复制有着长远的发展历史,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时期便有了对一些青铜器的修复和复制。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每一时期都有一些文物修复和复制工艺的代表人物和流派,他们为我国文物修复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国有形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贡献。在20世纪初我国的文物修复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封闭性等使得该种工艺所使用的工具和原材料等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建国之后,博物馆的建立及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等,使得文物修复技术成为博物馆的一种必然需求,为我国博物馆的建立及其文物的恢复等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持。
但是,从文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很多情况下是文物研究或者保存等的一种附属技术,并未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一些难度较高的文物修复技术仍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使我国的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对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进行必要的挖掘、整理并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成为必然的要求。对于该种技术的保护,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给予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以专项资金和专门人员的投入来完成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挖掘和整理工作,而这一工作的开展很多时候需要深入民间,挖掘民间流传的传统修复工艺,在挖掘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使其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并且整编成册,进行必要的辨别,从而形成完整的技术资料体系。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制定相应的文物修复技术行业标准并完善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格认证制度,为技术的传承提供有利渠道。注重技术保护的同时,结合当前技术发展特点和方向,将文物修复技术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推进技术的健康发展,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国际化
我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为我国文物的保护和研究等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传播到了海外,对日本等一些国家的文物修复技术也产生了影响。但是由于我国文物修复技术更多的是以一种民间工艺的形式存在,以家庭内部传承的方式存在,使得相关的资料相对欠缺,从而使在国际上影响不如日本等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应该满足本国文物保护及历史研究需求的同时,还应该更好地走出国门,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为实现其该种国际化,便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注重国际化的宣传,并且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文物修复技术的继承和发展,不断推进其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贾文忠.无形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J].中国博物馆,2002(4).
[2]程娟,钱晋,钱钶.基于VR的古陶瓷文物建模与逆向修复技术数字化探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3).
篇5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一)概念的溯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主要源自日本于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中提出的“无形文化财”的概念,首次将‘有形文化财’区分出来”。但1972年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保护的文化遗产也只局限于物质类,而未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决议。此后,在2003年10月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取代了之前的“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在《公约》第二条得到清楚的规定:“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容易使人误认为不需以物质为载体,但根据《公约》第三十九条又规定中文文本是有效文本,因此该词一直使用至今。
我国曾使用不同的术语,如民间文学艺术、民间传统文化、传统知识。直到200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包括六大方面:(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比较《公约》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定义的区别,《公约》对定义更加详细。在分类中,《办法》更强调传统性,还特意增加兜底条款“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与几个概念的区别
“学界在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时,往往提到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等”,但这并非一定是“非遗”所固有的,其他类型的遗产也可能具有,如泰山。”“作为自然和文化遗产,位于黄河流域,五岳之东,一直作为中国古时的帝王敬天的场所,同时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
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区别。非物质性是“非遗”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根本区别。《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1条规定:“文化遗产包括: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另外,在保护方法上,两者也有重大的区别,“世界文化遗产”主要运用物理、环境的方法;而“非遗”则主要通过遗产拥有者传承的方法。“如入选‘非遗’西藏《格萨尔》史诗是靠后人的口口相传。”
与“传统知识”的区别。出于保护角度的区别,“非遗”是从民俗传统保护的角度出发,而“传统知识”是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出发。wipo对传统知识的定义为:“传统知识……是指基于传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设计;标志、名称和符号;未公开信息;以及其他一切来源于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智力活动,基于传统的革新和创造成果。”并不包括“非遗”的“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与“民间文艺表达”(又称传统文化表达)的区别。根据wipo和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民间文艺表达免受违法利用和其他损害示范法》,仅限于艺术遗产,排出了科学知识在外,而“非遗”则包括两者。
二、保护制度
“《公约》自2006年4月20日生效,规定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祝贺道,这一新文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恰当的保护手段,从而填补了一个重大的司法空白。”“截至2010年6月10,共有134批准了该公约。”
(一)名录制度
1999年,教科文组织通过了设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口头遗产”)的决议,后自《公约》生效后,“口头遗产”就纳入到“非遗”名录(第三十一条)。至2001年,每两年一次。
根据《执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2010年6月修正),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遗产符合以下所有标准:(1)该遗产属于《公约》第2条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将该遗产列入名录,有助于确保扩大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对话,从而体现全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并有助于见证人类的创造力。(3)制订的保护措施对该遗产可起到保护和宣传作用。(4)在社区、群体,或适当时有关个人尽可能最广泛的参与下,在其自由事先知情同意下,该遗产得以申报。(5)该遗产已按《公约》第11条和第12条的规定,列入申报缔约国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至今,教科文组织应经宣布五批代表作,全世界共213个“非遗”入选该名录,中国占其中的共28个。
根据“执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2010年6月修正),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符合以下所有标准:(1)该遗产属于《公约》第2条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尽管社区、群体,或适当时有关个人和缔约国做出了努力,但该遗产的生存能力仍然受到威胁,因此该遗产急需保护;或者,该遗产面临严重威胁,若不立即保护,将难以为继,因此,该遗产特别急需保护。(3)制订保护措施,使社区、群体,或适当时有关个人能够继续演绎和传承该遗产。(4)在社区、群体,或适当时有关个人尽可能最广泛的参与下,在其自由事先知情同意下,该遗产得以申报。(5)该遗产已按《公约》第11条和第12条的规定,列入申报缔约国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6)在极为紧急的情况下,经与有关缔约国正式协商,根据《公约》第17.3条,将该遗产列入名录。至此,“全球共有16项代表作被纳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中国遗产6项。”
转贴于
(二)国际合作与援助制
“尽管《公约》没明确像《月球协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样,将‘非遗’明确为‘人类共同遗产’”,但还是明确的指出:“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普遍的意愿和共同关心的事项,……国际社会应当本着互相合作的精神与本公约缔约国一起为保护此类遗产做出贡献。”因此,在第一条总则第1.4条关于本公约的宗旨便指出:“开展国际合作及提供国际援助。”
在第20至24条中,详细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援助的目的、形式、条件、申请、以及受援助缔约国的任务。国际援助可采取的形式如下:“(1)对保护这种遗产的各方面进行研究;(2)提供专家和专业人员;(3)培训各类所需人员;(4)制订准则性措施或其他措施;(5)基础设施的建立和营运;(6)提供设备和技能;(7)其他财政和技术援助形式,包括在必要时提供低息贷款和捐助”这些援助涵盖了人才、制度、技术、资金等必要的层面。
(三)基金制度
为了实施国际合作和援助,《公约》规定了要建立一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下称“基金”),根据第25.3条,资金的来源包括:(1)缔约国的纳款;(2)教科文组织大会为此所拨的资金;(3)以下各方可能提供的捐款、赠款或遗赠:第一,其他国家;第二,联合国系统各组织的和各署以及其他国家组织;第三,公营或私营和个人;(4)基金的资金所得的利息;(5)为本基金募集的资金和开展活动之所得;(6)委员会制定的基金条例所许可的所有其他资金。
另外,防止基金用于政治目的,第25.6条还进一步规定:“对基金的捐款不得附带任何与本公约所追求之目标不相符的政治、经济或其他条件。”
(四)报告制度
《公约》在第29、30条分别规定了缔约国的报告制度和委员会的报告制度。缔约国应当按照委员会确定的方式和周期向其报告它们为实施本公约而通过的法律、规章条例或采取的其他措施的情况。委员会应在其开展的活动和缔约国报告的基础上,向每届大会提交报告,该报告应提交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报告报告,委员会得以监督缔约国立法行为和行政行为等保护措施,有效地使《公约》得到实施。
篇6
近日一则消息称,秦陵博物院里近90个兵马俑被“植入”了智能芯片,这些兵马俑不仅能“开口”向游客“说出”自己的“身世”,还可随时将温度、湿度、是否被触摸等信息“告知”研究人员。但随后有报道称此消息子虚乌有,挂在一些兵马俑手腕或脚踝上的金属片,仅仅是为了做标记。
在文物身上加装金属片,是否会对文物本身产生损害呢?
“兵马俑是陶制文物,如果把芯片嵌入其中,会对文物产生破坏;如果通过‘传导’或是事先在文物下面铺垫好相关的材料,将芯片放在上面,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张新斌研究员说,“文物保护中可以适当运用一些科技手段,但前提是不能对文物本身造成破坏。”
他告诉记者,在对一些丝织品的保护中,曾采用化学材料进行涂抹;尽管文物得到了保存,但产生了变形,与原先柔软的丝绸完全不同。运用科技手段保护文物虽是大趋势,但要有选择性;很多保护方法也需实践验证,尤其是一些并非针对文物保护所进行的发明和创新要十分慎重。 文/记者 杨懿萱
儿童失明:
新的基因“杀手”现身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发现了一种导致儿童失明的遗传新基因,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遗传性失明患者的发病机理,尽快探索出治愈方法。
这一团队由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祁鸣联络、组织,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研究人员通过人体基因图谱,找到了一种名叫“NMNAT1”的基因,发现它的突变是导致儿童患“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的元凶之一。该病是一种较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常在人的幼年期发病,最终导致失明。此前,科学家已找到了17种会导致该病的基因,但只能解释70%左右罹患黑蒙症的遗传病因。 文/源自 科学网
香烟价格涨1元 可救300万条命
“如果中国的香烟价格提升1元,可挽救300万人的生命。”8月1日,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在全国医学院校控烟能力建设项目研讨会上,呼吁提高中国烟草制品的税率。她认为,中国烟草制品价格十分低,平均为5.5元一包,70%的烟民都在抽7元以下的香烟。在澳大利亚,一支烟的价格相当于中国的一包烟。
目前在中国,除了城市的控烟效果差之外,大学内的控烟效果也不尽如人意。2011年,相关部门曾对中国800所大学进行暗访,控烟及格率仅为2%,只有16所及格。 文/源自 中新网
“雪龙”号完成北极东北航道首航
北京时间8月3日3时,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穿越巴伦支海后抵达北冰洋-大西洋扇区的第一个海洋调查站点,这标志着由中国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北极东北航道首航任务已顺利完成。
此次“雪龙”船成功首航北极东北航道,不仅为中国海洋科考打通了一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极通道,也为中国船舶利用北极通道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雪龙”船先后穿越了5个北冰洋边缘海,目前,累计航程达7482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航行681小时,其中在北极东北航道的总航程为2894海里、航行276小时。中国科考队已拟定下一阶段在挪威海、格陵兰海实施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计划,其中包括在北冰洋-大西洋扇区布放中国首个极地海气耦合观测浮标。
文/源自 新华社
叶诗文速度超男子
具有科学可能性
正在进行的伦敦奥运会上,年仅16岁的中国女孩叶诗文成为双冠王。在400米混合泳比赛中,她最后50米所花的时间比男子世界冠军美国选手罗切特还快了0.17秒,被媒体称为“难以置信”。
对此,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的运动生理学家米奇·洛马克斯说,“一般来说我不会指望一位女子游泳选手在奥运会上的速度会快过男子选手,除非男子选手出现某些问题”,“但我不是说这在生理学上不可能发生。”
“在耐力运动中,男子和女子的主要生理学差异之一是女子的心脏通常较小。”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生理学家安德鲁·琼斯说,男性在顶尖状态下,身体会产生更多的性激素睾酮,它好像天然兴奋剂,能促进血红蛋白活性,使血液携带更多氧。而女性肌肉中能达到的平均最大储氧量小于男性;意味着拥有的能量也少。 文/摘自 环球科学网
北京市疾控中心 提示汛期健康
北京市疾控中心近日了“汛期8个健康提示”,提醒大家千万不能忽略暴雨后易引发的次生水污染、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暴发等问题。
例如,被雨水浸泡过的食物尽量不要吃;暴雨过后,被打湿或浸泡的蔬菜、水果等更容易腐烂变质。自来水可能受到污染,也不要直接饮用;因为被暴雨冲走的动物尸体、厕所粪便、生活垃圾等都可能污染自来水的水源,因此,汛期内一定要喝彻底煮沸的水,必要时购买瓶装纯净水。皮肤接触了雨水之后,一定要及时清洗;如果皮肤存在伤口,接触雨水很容易诱发感染。对于积水、垃圾,要及时清理,以减少蚊虫滋生,预防疟疾、乙脑等病媒类传染病。对厕所、粪便等,应该严格管理,尤其是在受灾严重的地区,应采取必要的卫生干预措施。
此外,洗手要用流动的水;还应避免过度劳累,这对预防感冒非常重要。市民应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到附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发现饮用水出现异常,也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 文/摘自《生命时报》
史上最严“限抗令”实施
从8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限抗令’”——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按规定,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液等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才能用抗菌药物。而缺乏细菌及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以及病毒性感染者,都不能应用抗菌药物。金霉素、氯霉素等10余种含有抗生素的眼药水也从8月1日起要凭医生处方才能购买。
《办法》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3个等级。对医师的处方权,也采取分级对待。对于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医生,将被限制、取消处方权,甚至被暂停执业活动。 文/摘自《南方日报》
“北斗”导航将有检测认证体系
篇7
〔关键词〕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分类号〕G250
Measures for Cultural Organizations Protec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ang Yunqing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250100
〔Abstract〕Facing the preciou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needs to be pressing protected, cultural establishments organizations such as libraryies have the obligation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tecting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re are much work which the people can do, such as building files for special heritage, insuring related files integrated, supporting and confirming the files, taking part in research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ducting propaganda and so on.
〔Keywords〕library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otectmeasures
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文化活化石”之称,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基因”,也是“我们今天与过去的沟通渠道”。正如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展览开幕式上所说的:“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
本文将首先讨论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然后就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力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现代文化事业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特征的解读
人类的文化遗产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类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中就提出了“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但由于此概念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2003年10月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决定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来替代它,并在《公约》中作了具体表述,即: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可为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按上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国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表述,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目前学术界存在多种观点,侧重各不相同。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众多特征中,对于文化事业机构工作影响最显著对于文化事业机构工作影响最显著的特征有三点:
其一,非物质性或无形性。这一基本特征对于文化事业机构的工作来说是一项挑战,为了更好地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单位必须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物质化”,通过收集其所依附的载体或其成品等来完成保存,而不是以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为对象。
其二,活态性或动态性。首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的人是活的,具有能动性;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可变性,它会随着其所依附的时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其三,传承性或延续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传承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认识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因此各级文化事业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作为重要事项来落实。
2文化事业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科学技术与全球经济的巨大发展,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人类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屡屡遭遇严重的危机,有的甚至濒临消亡,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文化遗产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正在慢慢消失。100多年来,中国民间文化流失情况也非常严重。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面对这样的形势,以现代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为主的文化事业机构当然不能漠不关心,应当积极地结合本机构的职能和特色,采取适当的方式措施发挥其作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1]。
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系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这其中多数环节都需要当地或更高级别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单位的协助和配合,积极发挥文化机构的重要作用。例如确认的过程需要参考一些图书馆保存的有关方面的资料和信息,以确保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传承悠久;立档的过程是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的档案;保存是利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等多媒体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的过程,与当地档案馆密切相关,同时需要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的配合;保护环节是指用各种具体的办法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等等,离不开各文化事业机构的技术和场所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传更是需要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通过对相关的民间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和开发,开放实物展览,使之更大范围地向社会各界传播,提高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由此可以看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离不开各文化事业机构的支持和配合,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灭绝或濒于灭绝,如何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社会记忆,它是人类知识的一种类型及组成部分,作为保存人类记忆的图书馆也应有文化自觉意识,积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播。
3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目前,各文化事业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有一些成功的尝试和举措,但仍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力求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和无形性等特点,将各文化事业机构的保护职责规范化。笔者以图书馆为主进行探讨,初步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3.1为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资料以便建档保存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2006年5月25日的新闻会上指出:文化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管理办法,这个办法包括制定保护规划,建立保护档案,采取多种形式把这些档案建立起来,用文字、图像、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完成这个档案。同时要收集实物进行保存和展示,鼓励各地建设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博物馆和资料文献的收集中心。
图书馆只有收集了大量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献资料,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近些年来,我国各地文化部门与部分图书馆、档案馆也意识到这一点,开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或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传统工艺进行保护性记录,建立声像档案;或上门收集口述史,建立口述资料;或向社会和到国外收集散失的历史文献;或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对老城区进行拍照,为城市留下记忆等等。江苏省作为文化大省,已率先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建立并公布“遗产档案”,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分级保护制度。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建筑物、场所、遗迹及附属物,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出标志说明,建立专门档案,并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图书馆是社会最重要的资料保存与服务机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将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凭据。因此图书馆应当为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档案资料,将相关的材料集中起来,并制定适宜的保存策略,以便管理和更好地为研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2]。
3.2确保有关档案和文献的完整与安全并促进利用
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要求,为确保各缔约国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弘扬和展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机构并创造条件促进对它的利用”是应采取的多种措施之一[3]。利用的前提是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各地各级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有义务开展保管和提供利用等业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保存体系,将完整安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文献适当地提供利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口口相传、记载不多或不适宜推广的民间技艺,要对症下药,用拍照、录音、录像等方式将珍贵遗产记录下来,保存好实物,保留历史的原貌,让这笔文化财富沉淀下来,避免“人在艺在,艺随人走,人亡艺绝”的类似情况发生,可以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开放方案,通过多种途径、最大限度地主动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展示与利用的服务,实现保存的目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者和传播者能够使用资料,也让后人了解其祖先的生活状态。
3.3提供馆藏档案、资料和实物为申遗和遗产鉴定工作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体现着我国几千年来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底蕴,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财富,也正因为这一特点,它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所指的对象是具体、静止的,档案资料也相对完整和有针对性。因此,图书馆、档案馆应当从多角度查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材料用以佐证,例如从民间生活的相关记录中查找对某一项民俗的侧面记载,从图书文献的成果中挖掘民间文化的影子,用丰富的馆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鉴定工作提供服务。
3.4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档案
全国政协委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如果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遗产就要断绝了。譬如被称为“东方的荷马史诗”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随着一批艺人的相继辞世,已经到了差不多人亡歌息的地步。文化部也曾明确要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各级政府也要制定保护办法,使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工艺美术大师很好地传承他的技艺,以便后继有人。
在这个方面,图书馆可以为某一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传承档案资料。以民间故事的传承为例,其传承档案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①传承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身份证号码、使用方言、讲述地点、讲述环境;②搜集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身份证号码;③作品信息:体裁、内容提要、主人公姓名、故事类型、故事流传地、搜集时间、与作品有关的人文知识、自然知识等背景资料;④传承计划:在未来的十年中,将采取何种方式确保对上述作品进行有效的活态传承等等。这些档案资料的建立和保存将为未来的研究和决策提供极大方便。
也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如同日本的“人间国宝”,经过专家严格的评议与审批,对列入传承人名录者建立个人档案,以文字、图片和音像方式存录其全部资料。传承人名录可采用我国文物法中“多级保护”的制度,除国家一级的杰出传承人,还要确定有省级、市级、县级的传承人,调动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以全面和整体地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生态[4]。
3.5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调查工作
研究与调查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以及进一步的传承与振兴等许多方面。尽管图书馆不属于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可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图书馆从事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系统地了解遗产项目[5]。在一些县市级文化机构中,往往有一些对本地区民间文化比较熟悉的馆员,完全可以组织他们与其它有关机构进行合作研究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确认、立档、记录、整理,等等。这样做既可以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力量,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学术研究能力。
3.6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普查工作,摸清“家底”
大普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由之路。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人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其中,或给予资料、文献支持,可以利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能够长期保存的媒介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收集、记录和分类、编目,建立全面系统的资料。通过普查不仅能确定一个地区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别和形态、蕴藏情况、传承脉络等,还能发现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而又独具天才的讲述者、传承者、表演者,记录或录制流传了千百年、影响着民众生活和群体社会的民俗事项。在普查过程中可以建立博物馆、展示中心等公益性机构,或者在现有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中设立专门的部门,对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资料和实物进行收藏、保管、维护、展示,并开展向社会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信息等服务[6]。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摸底的工作2005年已经开始,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摸清家底,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从而加强对其进行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形成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
3.7弘扬、宣传与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馆等现代文化事业机构作为社会的信息中心,积极开展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对提高社会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关注程度和保护意识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和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类宣传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事业机构除了向公众提供基础的信息服务以外,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举办展览、参观、培训,广泛为各种社会文化活动提供场所、设施或组织的服务。这种服务形式不仅可以借助文化机构的公众影响力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播,而且反过来也可以为图书馆或博物馆文化意蕴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近国家已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主要安排给文化部门的群艺馆(文化馆)去承担,但我们认为这并不是最佳选择。过去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往往是“文艺”行为,由各级群艺馆(文化馆)唱主角,他们在调查中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手段抢救出大量民间文艺作品,但这种文艺抢救属于“临时作战”、“阶段性工程”,加之后续保存管理跟不上,缺乏专门维护,已使文献化了的档案资料面临老化快、损坏速度难以控制的局面[7]。如用钢丝录音机录制的阿炳原作《二泉映月》,由于缺乏回放设备现在已经无法进行整理。中国艺术研究院一位专家谈到本院的藏品时说:“如果不尽快对2万小时音响音像档案进行数字化抢救保护,我们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就只是一堆无用的碎片,全国各省市的许多珍贵音响资料也只是形同垃圾![8]”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现代图书馆应当积极地参与其中,发挥图书馆的优势力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贡献。图书馆应与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协调合作,通过网络、数字化等新技术,共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把它纳入公共文化信息资源以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9]。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一两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各地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成立保护领导组织机构时,应当把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机构考虑进去。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应当积极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将其纳入到自己的社会职能中来,本着“关照历史,着眼未来”的原则,发挥各自的优势力量,从以上几个方面或以其他方式积极参与其中。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具体保护措施的同时,也要抓紧收集、抢救和研究整理正在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13-15.
[2]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241-242.
[3]UNESCO.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007-05-20]. 省略/culture/ich/index.php?pg=00006.
[4]于海广.传统的回归与守护:无形文化遗产研究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3-5.
[5]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0-106.
[6]康延兴.论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图书馆建设,2005(6):25-27.
[7]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8-79.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民工;就业现状;经济权益
Abstract: the migrant workers refers to the household register is still peasants, contracted land, but mainly engaged in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to wage income as the main source of personnel. On a larg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 groups, a more special times group, they are a minority ethnic group of migrant workers. For such a special group of the employment status and economic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problem understanding, is the basic purpose of study.
Keywords: minority migrant workers; The employment status; Economic rights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就业现状调查
进城务工少数民族农民工外出打工原因调查
调查显示,进程务工少数民族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原因明显呈多样化特征,其中选择“打工挣钱”者占31.4%,选择“增长见识,见见世面”者占15.4%,选择“学习技能和本事”者占24.6%,选择“不愿在家务农”者占15.4%。“打工挣钱”作为第一代农民工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在新生代农民工中 “增长见识,见见世面”、“学习技能和本事”等作为外出打工的原因增强。
进城务工少数民族农民工在城市打工过程中流动性调查
进城务工少数民族农民工在城市打工过程中流动性明显增强。城市务工少数民族农民工中,80%的人都换过工作或者换过打工的地方。少数民族农民工换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对工资收入不满意”、“对工作环境不满意”和“与自己对打工的期望太大”这三个原因,据统计三者共占72.4%。显然,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是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和急需解决的困难。
进城务工少数民族农民工寻找工作的途径调查
进城务工少数民族农民工寻找工作的途径仍然以亲戚朋友和老乡介绍为主,占56%。随着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他们通过个人能力和自主找工作的能力明显增强。调查显示, 21.2%是“自己找到工作的”, 12.1%是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就业,这应该说是个巨大的进步。同样,不容忽略的是,调查显示,他们通过“政府职业介绍部门”找到工作的仅占10.4%,政府的就业促进作用有待大力加强。
城市少数民族农民工经济权益保护现状调查
农民工经济权益主要指的是,我国广大进城务工农民在就业、工资、教育培训、住房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所能享受到的待遇状况。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工经济权益保护状况堪忧。对此,我们开展了有关少数民族农民工劳动工资、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调查。
工资收入是少数民族农民工经济权益的核心组成部分
调查发现,武汉市少数民族农民工月工资收入主要在1000-1500元左右,占调查总数的70%,其中1000元左右的48%,1500元左右的占22%,这是他们的主要工资收入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总体得到提高。但在目前收入水平条件下,要保障他们 “落户”并“扎根”城市,特别是象武汉市这样的大城市是非常困难的。
农民工超时劳动状况有所改善
调查发现,武汉市少数民族农民工超时劳动状况有所改善。他们每周工作在5天以下,一周能得到两天休息的占全部调查对象的37.7%,一周工作6天的占45.6%,一周7天皆工作的占16.7%。不容乐观的是农民工每天工作的时间仍然比较长。有16.9%的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在10-12个小时,这样的劳动强度无疑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执行是农民工权益保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近来,国家高度重视劳动者劳动合同签订的工作,制定和颁布了新的劳动合同法,加大执法监察监督工作力度,但仍发现劳动合同签订率很低。在263人中,有159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认为“签了也没有用”,占30%;认为“手续太麻烦”,占32.3%;认为“不想受约束”,占9.2%。“老板不让签”占27%。少数民族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发生劳动纠纷,维权难度增大,严重影响劳动者的务工环境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劳动保险是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
农民工劳动保险包括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婚育保险(女性农民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经调查,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参保状况不容乐观,有36%的农民工没有购买任何形式的保险。购买工伤保险的少数民族农民工仅17.4%。农民工一般从事“最苦、最重、最危险”的工种,工伤保险尤为重要,但购买率并不高,这显然是个巨大的隐患。
城市少数民族农民工经济权益保护的制约因素
经济权益是城市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的核心利益,也是其他各项权益保障的基础条件。当前,主要制约城市少数民族农民工经济权益保障如下。
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市少数民族农民工经济权益保护的根本原因
少数民族农民工大多来自偏远闭塞之地,产业不发达,但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严重影响着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城市就业,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基本权益的保护。这造成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工资歧视,社会福利歧视等,从而造成农民工经济权益的缺失。
劳动用工及工资支付制度不健全是造成少数民族农民工经济利益流失的直接原因
我国农民工劳动报酬低于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极为普遍的。农民工工资制度不健全,广大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着“苦、脏、重、粗、险”的工作,弥补城市用工的空缺,却又只能得到远远低于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劳动报酬,甚至连生活都难以维持;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不仅损害了农民工的经济利益,更伤害了农民工的感情和基本的社会权利。
农村劳动力培训制度的不完善进一步弱化了少数民族农民工经济权益保护能力
农民工文化知识水平及劳动技能地势目前我国社会现实中一个不争的事实,加之忽视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把庞大的农村劳动力队伍过早的推向社会。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以及广大农民工既没有一技之长,也缺少保护自己的法律知识,也强化了其在劳动力市场的弱势地位。
建立城市少数民族农民工经济权益保护机制的建议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保障城市少数民族农民工基本经济权益,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少数民族农民工经济权益保护提供基础性制度支撑
据我国目前国情而言,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必须走渐进的改革道路,可以采取先试点取得改革经验,在整体推进的思路。只有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才能促成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工经济权益的保障才有一个根本性的制度依托。
完善《劳动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建立统一的劳务用工及工资制度,为少数民族农民工经济权益保护提供法律支撑
农民工的工资保障是农民工经济利益的核心部分,落实农民工的产业工人身份和权利,使农民工足额按时领取工资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到建立包括工资预警机制,足额发放机制和监督机制在内的长效机制,真正确保这一群体的薪酬权不受任何侵犯。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经济权益保护提供支撑
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危机处理能力和承受能力是相当脆弱的。所以,建立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在内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具体包括,第一,建立城镇农民工失业风险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第二,建立城镇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金。第三,建立城镇农民工医疗保险金,把农民工的医疗保险纳入社会化管理,使他们病有所医。
创新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机制和运行模式,为少数民族农民工经济权益保护提供长久动力
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机构,但总体针对性不强,成效不足。变革和创新的基本思路是,第一,改革现行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第二,加大企业在劳动力技能培训上的投入力度,建立相应的用工培训制度;第三,加大农村基层政府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上的力度;第四,加大城市教育设施的投入力度,保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平等权利。
参考文献
吴要武.蔡,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规模与特征[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6年第2期
篇9
【关键词】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研究价值
【中图分类号】G26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文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历史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文物的保护工作并不是新型的行业,但在现阶段的文物保护中,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对文物的保护范围不明确、文物保护的方法不科学、文物运输及储存方式不合理等等。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原则进行讨论和研究,旨在明确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含义,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对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原则进行明确,促进文物保护工作能够更好地进行发展。
一、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概述
(一)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具体含义
文物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历史遗留物,由于文物的数量有限且年代久远,现代技术无法给予复制,因而文物是具有唯一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文物进行科学保护研究,是一项具有十分现实意义的工作。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是对文物保护的技术方法进行研究的专门学科,涉及的科学范围广泛,在进行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时,需要明确研究的几个条件。明确什么是文物,文物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文物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以及自然界的珍稀遗留。文物的范围应当给予明确的界定,这样在进行文物保护时能够明确文物保护工作的对象是什么,防止范围不明确而造成部分文物无法得到良好的保护而损坏或者在非文物上浪费人力财力物力。对文物保护学也要进行研究,文物保护学涉及历史、材料、化学、力学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多领域融合的专门学科,文物保护需要根据文物种类、年限、材质等情况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对珍稀文物的保护应当制定专门的保护方案,提高文物的保护力度。对文物保护学进行研究是提高文物保护技术手段的重要措施,也是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在对文物保护学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同时,也要明确文物保护学的实际研究目的,文物经历了长时间的保留而传承至今,文物保护的目的也是为了其能够长久的保存下去,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和原始状态,同时尽可能满足让文物得到更好的研究的需求,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物的价值。
(二)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原则探讨的意义
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文物是承载着国家厚重历史的文化遗留物,对于历史学家对国家历史进行研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文物属于不可再生的物品,无法通过现有技术手段进行完全的复制,因此,对文物进行科学的保护是文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原则进行讨论和研究,是对现阶段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一次梳理,并且重新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思考,从文物保护的目的出发,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进行更为明确的界定,明确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对现有工作的不足进行反思,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薄弱环节的研究力度,对全面提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原则进行探讨,是针对我国对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原则进行申明,根据相关的文物保护原则对相应范围内的文物采取科学的文物保护方法进行保护,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二、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
(一)对文物保护科学方法的研究
对文物保护科学方法的研究,是对文物完整性及其原始状态的保护。文物保护的科学方法涉及文物的出土、运输、建档研究、储存等多个方面。文物的出土是文物保护的最初环节,文物的出土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措施来执行,工具的使用以及操作流程应当严格规范,在特殊情况下应当以保护文物为原则进行相关的处理,防止对文物造成较大的损害。文物的运输需要对文物进行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尽力减小因人为因素而对文物造成的不必要的破坏,破坏文物价值。在对文物进行建档研究时,应当以保障文物安全为前提,文物在出土阶段就需要对其做好相关的图片及文字记录,在建档研究阶段,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文物的建档工作,并且按照相关的规定对文物进行研究。文物的保存环境对文物具有深远影响,应当根据文物的材质、年代等自身情况来对文物的保存环境进行选择,深入分析可能对文物造成影响的环境因素,尽可能的选择最适宜的环境来保存文物,将环境对文物影响降低到最小,提高文物的存储质量和寿命。文物保护科学方法的研究是提高文物保存质量和寿命的关键,在相关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应当加强对文物保护科学方法的现代化技术研究,提高文物保护科学方法的实际效果。
(二)对文物修复技术科学的研究
在我国文物历史发展至今,尤其是年代久远的文物中,能够完好保存的文物在文物总量中占有的比例是极少数,文物修复技术科学是对出现不同程度损坏的文物的修整和复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物的保存时间,防止文物因破败不堪而面临被毁灭的风险。文物的修复主要包括对文物的材料以及对文物工艺技术的修复,其中需要对文物进行清洗、除锈、杀虫、干燥等多种操作。文物的材料修复需要根据文物的原始材料情况来进行修复材料的选择,在进行材料修复时,要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文物的天然性,不破坏文物的原有价值,同时提高文物的抗老化能力,延缓老化速度,提高文物对保存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保存寿命。文物修复技术的研究需要对文物修复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可研究新型的文物修复材料,提高文物原貌的修复呈现效果。文物的修复工艺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性,关系着文物修复的成败,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文物的毁灭,因此,在对文物进行修复工作之前,要仔细分析文物的原始状况以及预期修复成果,从而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文物修复方案,真正达到文物修复的目的,避免对文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三)对文物材料的科学研究
对文物材料的科学研究是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内容的重要方面。文物的各项保护措施的研究是对文物造成影响的外因进行的研究,而对文物材料的研究则是对影响文物保护的内因的研究,因此文物的材料状况是在文物的保护工作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因素。常见的金属类文物是金、银、铜、铁四类金属材料,由于材料本身的金属活动性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储存中金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经历较长的历史仍能够保持原始的状态而不被环境改变,而铁器则由于其易氧化,加之古代的制铁工艺有限,因而保存至今的铁器大多锈迹斑斑,甚至难以见到历史久远的铁器能够保存至今。在对文物的材料进行科学研究时,要分别对文物组成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性质进行研究,并且对组成材料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的老化过程以及老化机制进行研究,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水平。
三、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原则
(一)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文物保护活动是指为了保护历史遗留物及其历史环境而进行的全部活动,而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文物原貌不受改变,保护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以及历史价值能够完整地保存并延续。因此,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不能改变文物的原始状态。在文物保护领域普遍认同的原则是对文物所有的保护和修复措施,都应当有足够的研究资料作为证明,并且避免对文物的结构上和装饰上进行任何改变,确保文物在此类人为活动中能够保持原貌,尊重历史的赋予。即便是相关的研究人员无法揭示的文物信息,也不能对其进行任何改动及有破坏性的研究,应当将其完整的保存下去,以便后人对其继续研究。
(二)关于文物及其现场保护的科学研究原则
出土文物经过长时间的埋葬,在土地中与周围物质存在一定的作用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因此在对文物进行出土作业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方法来进行操作,遵守保护考古现场的原则,防止文物由于考古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在文物出土时造成文物的损坏甚至毁灭。在文物出土后,需要对文物进行现场的临时保护,保护材料需要根据文物状况进行选择,临时保护的目的是在文物出土后到文物运送到实验室之前,防止文物因光照、运输颠簸等原因造成文物的损坏,在文物到达实验室进行专业研究后,需对文物更换更为专业的保护。
(三)文物保护中对材料的选择原则
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技术中,需要用到许多保护材料,随着我国材料学研究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逐渐在我国文物保护领域推广并应用,在文物保护中需要使用的材料有金属材料、木质材料以及使用频率日益提高的高分子材料等等,在材料中应当选择文物保护属性的材料,提高保护的安全系数。在文物修复工作中,常用到清洗剂、黏合剂、除锈剂等修复材料,应当避免多次修复,重复使用修复材料对文物造成损伤。在选择文物保护中所用到的材料时,要根据文物的特点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材料来对文物进行保护。
四、结语
我国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因而新旧出土的文物数量及其种类繁多,在文物的收集、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人为的行动均会对文物构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对文物进行必要的保护方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物的修复技术也是挽回文物破坏损失的重要举措。在文物研究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文物材料的作用同样是文物保护研究的重要措施。以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原则为指导,明确文物保护研究的内容及范围,尽力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物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坤.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原则[J].价值工程,2013(18).
[2]王小玲.试析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内容及基本原则[J].科技致富向导,2013(8).
篇10
[关键词]民族院校;文物保护;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09-0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等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的地理、气候、交通、人口等因素的限制,当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都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并留存了丰富的民族文物。
民族文物作为历史和文明的载体,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1],是探索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也是进行民族优秀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珍贵教材。[2]针对这一情况,不少民族院校相继增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分别开设文物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科技考古学等方面的课程,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优秀的文博人才,以提升民族文物在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各少数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民族文物包含着特定时期存留下来的丰富信息,反映了当时古代社会的真实面貌。受文物本身的材料组成、结构、性能等客观因素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变化,这些改变了文物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使文物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掩盖了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3]可见,民族文物迫切需要科技保护。
文物保护工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基本指导方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分析文物的材料、组成成分、结构与性质、制造工艺、文物产地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老化、变质、锈蚀毁坏的影响及劣化机理,并制定文物科学保护的方法与具体实施的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的寿命。[3]它大量借鉴了物理、化学、生物、微生物、地质学、建筑学等自然与工程学科方面的相关理论与相关技术,使文物分析更科学化、综合化、定量化,为文物保护方案、方法、材料、工艺的选择提供翔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近年来,民族文物亟待科技保护,全国不少民族院校也都相继开设文物保护课程,以求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及应用型的文物保护人才,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的考古、文博单位的科研与工作需要。本文依据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文物保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他高等院校文博专业的教学现状,对文物保护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民族院校文物保护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偏重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实验教学明显不足
文物保护学不仅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其保护材料的合成技术和操作技能,还在保护修复过程中与制陶、造纸、纺织、彩绘、土木建筑、生物医学等技术学科紧密相连,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边缘学科。[3]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不同材质文物保护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操作流程。然而,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较为单调枯燥,也很难将文物保护中的某一问题剖析透彻,这急需加强学生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国内已有个别高校组建了较高水平的文物保护实验室,有力提升了本校文博专业文物保护课程的教学水平。然而,囿于国内文物保护学的发展现状,很多民族院校文博专业的文物保护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而授课教师往往又偏重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学方式单一,这很难让学生体会到文物保护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另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若长期得不到实践,势必会造成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荒疏,甚至对一些基本的文物保护专用设备都缺乏使用的能力。长此以往,文物保护课程的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难以全面支撑文物保护课程的教学需求
文物保护研究按其材料分类,包括陶瓷砖瓦类文物保护、石质文物保护、金属类文物保护、彩绘壁画类文物保护、纸质文物保护、纺织品文物保护、漆木竹器类文物保护、皮革类文物保护以及骨角质类文物保护等,其探究的分析方法、腐蚀机理、保护措施以及保护材料都各不相同,又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矿物学、土木工程等自然与工程学科。[3]要想教授文物保护学的所有分支内容,需要教师具备不同材质文物的保护理念与技术。目前,民族院校文博专业的文物保护课程一般仅有一名专业教师担任,而教师的研究方向又较为专一,对于自己研究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也只能泛泛而授,难以深入。因此,仅凭教师的个人力量很难满足不同材质文物的文物保护教学需求。
(三)学生的教育背景相对薄弱,且学科背景又以文科为主,缺乏对文物保护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深入理解
文物保护学是一门人文与自然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对学生的教育背景要求较高,学科背景也需要文理兼备且以理科为主。然而,民族院校的文博专业主要以招收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科生源为主,这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文物保护课程的时候,感觉较为吃力,对文物保护中的腐蚀机理、仪器分析以及保护措施等理解不够深入,学生对这门课缺乏学习兴趣。
(四)与周边高校、考古所以及博物馆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不足
中南民族大学有自己的民族学博物馆,这对于开设文物保护课程以及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民族文物保护人才十分有利。遗憾的是,很多民族高校仍然没有自己的民族学博物馆,或者是有自己的民族学博物馆,但文物保护专业与其以及周边高校、考古所以及博物馆等单位之间的交往还不够紧密,亟待加强单位以及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二、民族院校文物保护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组建文物保护实验室,加强实验教学
鉴于文物保护的课程特点及其学科的发展需求,民族院校的文博专业应以文物学与博物馆学为核心,以民族学博物馆为平台,以优质的文博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组建文物保护教学实验室,建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文博人才教学实验体系。[4]文物保护实验室的建设,将会直接改变文物保护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辅以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室对各种文物保护所需的设备、技术以及操作流程等有个感性而直观的认识,培养其动手能力,真正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文博单位输送优秀的文物保护人才。
(二)聘请国内外各类材质的文物保护专家,开设系列文物保护专题课堂
由于文物保护涉及的文物范围比较广,涉及的学科门类比较多,使用的保护材料又比较丰富,单一教师授课很难将不同材质的文物保护机理都讲解透彻。中南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设立文博专题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文物保护课程,民族院校文博专业还是要加强聘请国内外各类材质的文物保护专家前来授课或开展专题讲座,满足学生对不同材质的文物保护方法与技术的全面认识与理解。
(三)加强文物保护实验教学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实践教学水平
民族院校的文博专业在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加强与周边其他高校、考古所以及博物馆等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与其联合开设文物保护课程、开展文物保护课题研究以及建立文物保护的实践教学基地,增进双方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双方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让学生亲身接触文物保护的第一线,真正了解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方法、理念以及发展现状,全面提升文物保护课程的实践教学水平。
(四)同时招收文科与理科背景的学生,并适当设置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
文物保护学涉及大量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学、地质学、建筑学、工程力学等自然与工程学科方面的知识。然而,受到文理分科的影响以及文博专业的招生惯例,民族院校的很多文博专业仍只招收文科背景的学生,这已经很难满足目前文博专业的发展需求。因此,现亟待同时招收具有文科与理科背景的学生,以满足文物保护课程教学与实践工作的需要。同时,在文物保护课程授课之前,仍需对学生开设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增加学生的理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这样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文物保护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综合型文物保护人才。
(五)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文物保护课程的趣味性
文物保护讲授的内容较为繁杂,而文博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相对较差,在讲授文物保护课程时,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在文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4]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语言,消除学生对文物保护课程的畏难情绪。如笔者常将文物保护专家比作“医生”,把文物当成“病人”,而文物保护专家在修复、保护文物的时候与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情况相一致,这样就给学生一种直观而熟悉的情景,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样的教学方式变化可以将文物保护课程讲述得易于理解,也能增强学生对文物保护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结论
本文依据民族院校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开设的文物保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他高等院校文博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文物保护课程教学应亟待增加实验教学、开设文物保护专题课堂、加强与周边院校、考古所以及博物馆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改进招收学生的学科背景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来完善教学环境,以求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及应用型的文物保护科技人才,提升民族文物在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各少数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晓东.文物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2] 们发延.民族文物保护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博物馆,2006(2).
[3] 王惠贞.文物保护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